阿克苏姆王国方尖碑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阿克苏姆考古遗址_埃塞俄比亚阿克苏姆考古遗址旅游指南
您现在的位置:
阿克苏姆考古遗址
  阿克苏姆东距阿杜瓦19公里,海拔2135米,建于公元前一千年左右,曾是阿克苏姆国都城,多寺院、雕刻、碑文和花岗岩方尖塔等古建筑和文物。阿克苏姆王国一直在古代埃塞俄比亚的心脏掌握着政治权利,直至13世纪。这一王国首都的庞大遗址是由方尖石塔和巨大的石柱构筑而成。阿克苏姆是埃塞俄比亚的“基石”、“城市之母”和“古代文明的摇篮”,众多的寺院、雕刻和碑文成为这里的一大特色,而最为引人注目的是许多高高耸立的花岗岩方尖石塔和巨大无比的石柱。  这些石碑一般高3~4米,最高的达33米,都是从花岗岩山石上直接开凿雕刻而成。这些方尖石塔、石柱大约建于公元306年,即阿卜拉哈•阿巴巴国王时代,均由整块岩石凿成,成为当今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巨型方尖石碑是阿克苏姆文明的标志性建筑。据史料记载,最大的石塔高约33米、呈13层楼状,现已倒塌。  现存的石塔中,有一座高为1.35米,塔基长2.6米、宽1.2米,其雕刻颇具特色,岩石被雕刻成具有横梁、地板、和门窗的10层楼的形状,恰似一座直指天空的“摩天大厦”。这些巨型石塔、石柱很可能是为了纪念早期一些阿克苏姆的国王而建立起来的。
[以上内容由网友"网郎"上传分享,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非洲利比亚)+
(非洲利比亚)+
(非洲利比亚)+
(欧洲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自治区)+
(美洲伯利兹)+
(美洲洪都拉斯)+
(美洲尼加拉瓜)+
(浙江省湖州吴兴区)+
(湖北荆州公安县)+
(美洲玻利维亚)+
(亚洲孟加拉国)+
(湖北孝感市云梦县)+
(亚洲阿富汗)+
(山东东营广饶县)+
(亚洲叙利亚)+
(安徽淮南寿县)+
(安徽淮南寿县)+
(亚洲巴林)+
(亚洲阿曼)+
(亚洲格鲁吉亚)
阿克苏姆考古遗址点评
元芳,你对阿克苏姆考古遗址怎么看?--说两句吧!
???????????????????????阿克苏姆&锡安山圣玛丽亚教堂
锡安山圣玛丽亚教堂位于埃塞北部的阿克苏姆,因传说神秘的约柜存放于此而享誉世界。
锡安山圣玛丽亚教堂(church of St.
Mary of Zion)是埃塞俄比亚东正教级别最高的教堂,拥有“修道院之首”的称号。锡安山圣玛丽亚教堂传说放置了约柜,女性禁止入内。1955年,海尔&塞拉西皇帝下令建造新锡安山圣玛丽亚教堂并亲自为之奠基,这座现代教堂于1964年竣工,并允许女人进入。所以锡安山圣玛丽亚教堂目前是新旧两座教堂,后来,新旧教堂之间又建造了一座圣难礼拜堂,专门用来供奉约柜。
新锡安山圣玛丽亚教堂用现代的思想解释了希腊拜占庭式的建筑,并融入了埃塞俄比亚的传统。
圣难礼拜堂是一座方方正正的如堡垒般的建筑,被一个院落围着,台阶上铺着地毯,由一位僧侣警卫日夜看护,这名警卫是惟一可以进入圣难礼拜堂的人,但终生不得离开那个院落。临终前,他要任命自己的继任者。据说约柜被带到埃塞俄比亚后只使用过一次,那就是1700年前竖立阿克苏姆方尖碑时,把约柜请了出来,让它显神力,把那些巨大的独石方尖碑竖了起来。
旧锡安山圣玛丽亚教堂看上去像座城堡,在昏暗的教堂内部,除了几幅《圣经》故事壁画外,还有一幅描绘埃塞俄比亚宗教音乐创始人圣雅莱德的壁画。画面上,雅莱德正在国王加布莱&马斯卡尔面前表演,国王手里掉下来的一只矛头刺穿了这位圣徒的脚,但二人完全被音乐陶醉,谁都没发觉这一点。
锡安山圣玛丽亚教堂是埃塞俄比亚基督教的发源地,公元4世纪,基督教传入阿克苏姆,公元331年,阿克苏姆国王艾扎纳皈依了基督教,并把基督教定为国教。公元5世纪,叙利亚“九圣徒”来到埃塞俄比亚传教,建造教堂和修道院,从而基督教各个阶层大范围传播。
锡安山圣玛丽亚教堂是公元372年由艾扎纳国王下令建造,最初的长方形教堂有12个圣坛,把圣母玛利亚敬奉为“埃塞俄比亚永恒的女王”,据说,艾扎纳国王亲自把约柜从塔纳湖的克括斯岛请到阿克苏姆,并把它存放在这个教堂内的。(约柜是用来装上帝在西奈山赐给摩西写有“十戒”石板的)历史上,锡安山圣玛丽亚教堂几经战火毁坏,现存建筑是17世纪初重建的。
已投稿到:阿克苏姆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埃塞俄比亚历史名城。在北部高原上,东距阿杜瓦19公里。海拔2,135米。建于公元前一千年左右,曾是都城。多寺院、雕刻、碑文和花岗岩方尖塔等古建筑和文物。现为咖啡、谷物、畜产品、蜂蜜集散地。以产精致编织品、皮革和金属制品等著名。
阿克苏姆景点简介
阿克苏姆基本资料
入选标准:1980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V)被列入
《世界遗产目录》。
评价:一直在古代埃塞俄比亚的心脏掌握着政治权利,直至13世纪。这一帝国首都的庞大遗址是由方尖石塔和巨大的石柱构筑而成。
位于东北高原的阿克苏姆是埃塞俄比亚的历史名城,其海拔高度为2100米。大约在公元1世纪,阿克苏姆王国在此出现,并定都于此。公元4世纪至6世纪是帝国的鼎盛时期,成为当时非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
阿克苏姆传说
传说中最初的王国屡屡以此地为都,因而这里一度被称为埃塞俄比亚的“基石”、“城市之母”和“古代文明的
阿克苏姆地图
摇篮”。众多的寺院、雕刻和碑文成为这里的一大特色,而最为引人注目的是许多高高耸立的花岗岩方尖石塔和巨大无比的石柱。这些方尖石塔、石柱大约建于公元306年,即阿卜拉哈·阿巴巴国王时代,均由整块岩石凿成,成为当今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据史料记载,最大的石塔高约33米、呈13层楼状,现已倒塌;现存的石塔中,有一座高为1.35米,塔基长2.6米、宽1.2米,其雕刻颇具特色,岩石被雕刻成具有横梁、地板、和门窗的10层楼的形状,恰似一座直指天空的“摩天大厦”;有一座石塔由于是建在阿克苏姆的风口处,被当地人称为“清风吹来的地方”;还有一座石塔在意大利入侵时期,被搬走,如今依然立在罗马靠近君士坦丁拱门附近地方。据说,这些巨型石塔、石柱很可能是为了纪念早期一些阿克苏姆的国王而建立起来的,这里还摆放着公元535年阿克苏姆国王卡列卜的陵墓,墓室的顶部和墙壁都是用整块的花岗岩石雕砌而成的,墓壁上刻着埃塞俄比亚最为古老的吉斯文。
阿克苏姆历史发展
阿克苏姆是公元前或公元初在东北非洲的国家,首都为阿克苏姆城(今属埃塞俄比亚的提格雷省)。公元1世纪,一位古希腊商人写的《红海环航记》里首次提到它。国王埃扎纳在位时(320年-360年),征服埃塞俄比亚高原、麦罗埃和南阿拉伯,与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缔结同盟条约,国势极盛,被称为“众王之王”。埃扎纳还皈依基督教,推行新拼音文字,使阿克苏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以基督教为国教的国家。
阿杜利斯是阿克苏姆最重要的贸易中心:它地近曼德海峡,控制红海的航运;西距阿特巴拉河不远,沿河北上可至尼罗河中游,所以又是内陆贸易的集散地。来自意大利、埃及、拜占廷、印度的铁器、棉布、酒和装饰品,源源运进阿杜利斯,运出的是黄金、象牙、香料、犀角和玳瑁。使用铸有国王头像的金、银、铜币。阿克苏姆人民修建梯田和灌溉工程,种植小麦、葡萄、或放牧牛羊,驯猎野象。技术高超的匠人在山巅开凿(不是砌造)教堂和碉堡,堪称一绝。
六世纪中叶,波斯萨珊王朝攻占也门,阿克苏姆被挤出南阿拉伯。七世纪初叶阿拉伯帝国兴起,垄断从印度到地中海的商路,阿克苏姆衰落。八世纪,阿杜利斯被黄沙淹没。九世纪起,埃塞俄比亚政治中心南移今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一带。十世纪,阿克苏姆帝国灭亡。[1]
阿克苏姆地理概述
位于东北高原的阿克苏姆是的历史名城,其海拔高度为2100米。大约在公元1世纪,阿克苏姆王国在此出现,并定都于此。公元4世纪至6世纪是王国的鼎盛时期,成为当时非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传说中最初的王国屡屡以此地为都,因而这里一度被称为埃塞俄比亚的“基石”、“城市之母”和“古代文明的摇篮”。众多的寺院、雕刻和碑文成为这里的一大特色,而最为引人注目的是许多高高耸立的花岗岩方尖石塔和巨大无比的石柱。这些方尖石塔、石柱大约建于公元306年,即阿卜拉哈·阿巴巴国王时代,均由整块岩石凿成,成为当今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
阿克苏姆历史
阿克苏姆考古遗址
公元一世纪左右建国。定都阿克苏姆城。在公元初几个世纪里,曾为印度和埃及的贸易中心。公元四世纪时,国势强盛,征服了青尼罗河和之间的麦罗爱王国和南阿拉伯的希姆雅尔王国,西与拜占庭结盟,并在国内推行基督教。七世纪中叶,占领红海东、西两岸,以队商贸易取代红海和印度洋间的海上贸易,阿克苏姆日趋衰落。十三世纪为埃塞俄比亚所取代。在北部高原上,东距阿杜瓦19公里。海拔2,135米。建于公元前一千年左右,曾是阿克苏姆国都城。多寺院、雕刻、碑文和花岗岩方尖塔等古建筑和文物。现为咖啡、谷物、畜产品、蜂蜜集散地。以产精致编织品、皮革和金属制品等著名。
阿克苏姆是公元前或公元初在东北非洲的奴隶制国家,首都为阿克苏姆城(属埃塞俄比亚的提格雷省)。公元1世纪,一位希腊商人写的《红海环航记》里首次提到它。国王埃扎纳在位时(320年—360年),征服埃塞俄比亚高原、麦罗埃和南阿拉伯,与罗马皇帝君士坦丁缔结同盟条约,国势极盛,被称为“众王之王”。埃扎纳还信奉基督教,推行新拼音文字。
阿杜利斯港是阿克苏姆最重要的贸易中心:它地近曼德海峡,控制红海的航运;西距阿特巴拉河不远,沿河北上可至尼罗河中游,所以又是内陆贸易的集散地。来自意大利、埃及、、印度的铁器、棉布、酒和装饰品,源源运进阿杜利斯,运出的是黄金、象牙、香料、犀角和玳瑁。使用铸有国王头像的金、银、铜币。阿克苏姆人民修建梯田和灌溉工程,种植小麦、、或放牧牛羊,驯猎野象。技术高超的匠人在山巅开凿(不是砌造)教堂和碉堡,堪称一绝。
阿克苏姆发展
6世纪中叶,伊朗攻占也门,阿克苏姆被挤出南阿拉伯。7世纪阿拉伯帝国兴起,垄断从印度到地中海的商路,阿克苏姆衰落。8世纪,阿杜利斯被黄沙淹没。9世纪起,埃塞俄比亚政治中心南移今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一带。11世纪,阿克苏姆亡。
阿克苏姆考古遗址
公元前第1千纪下半叶兴起于今埃塞俄比亚境内,最盛时版图包括红海两岸的大片地区。首都为阿克苏姆城。公元7世纪后由于阿拉伯人的进攻而逐渐衰亡。阿克苏姆的兴起,同古代东西方海上交通与贸易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公元前16世纪后,古代地中海地区同印度之间通过进行的贸易渐趋繁荣,这一因素促进了阿克苏姆王国的崛起。
公元初年,阿克苏姆成为独立国家,约在公元2世纪前后统一北方后,又向埃塞俄比亚高原中部扩张。4世纪时,在国王埃扎纳统治下,阿克苏姆王国进入极盛时期,埃扎纳统一埃塞俄比亚北部,并西渡尼罗河攻灭麦罗埃王国(见库施王国),还征服南阿拉伯的一些王国。埃扎纳自称“万王之王”,改奉基督教,将其定为国教,以统一各部落的信仰。他还进行文字改革,创制了一直行用至今的埃塞俄比亚文字。525年,国王加列布出兵征服也门地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对阿拉伯半岛南端的控制。由于国势强盛,阿克苏姆在古代国际政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东罗马帝国为了对抗波斯,曾与阿克苏姆结好。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不仅积极支持加列布征服也门,而且两次遣使前往阿克苏姆,要求阿克苏姆商人尽多收购从中国运到印度的生丝,转卖给东罗马帝国,以打击控制生丝贸易的波斯。570年,波斯占领也门,并夺占阿克苏姆的部分海岸属地和通商城市。阿克苏姆被赶出阿拉伯地区。7世纪阿拉伯帝国兴起后,阿克苏姆与海外联系全被隔绝,国家趋于衰落,并导致最后灭亡。
阿克苏姆传承意义
阿克苏姆建筑遗迹
阿克苏姆文明是古代非洲的一重要文明,它的范围大致在埃塞俄比亚北部和厄立特里亚西部地区。这里古代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非常适宜人类的繁衍发展。公元1世纪,阿克苏姆王国兴起,在阿克苏姆定都。公元4世纪,阿克苏姆国王埃扎那开始信奉基督教,阿克苏姆考古遗址作为阿克苏姆王国宗教中心的地位被确定下来,即使后来迁都拉里贝拉,新国王的加冕仪式也还在这里举行。
建筑艺术在阿克苏姆文明中占有非常突出的位置。巨型方尖石碑是阿克苏姆文明的标志性建筑。这些石碑一般高3~4米,最高的达33米,都是从花岗岩山石上直接开凿雕刻而成。阿克苏姆考古遗址原有一个由7座方尖碑组成的石碑群,其中的5座早已倒塌,剩下的2座中的一座高33米,是世界上人类竖立起的最高的石碑。这座石碑的正面雕刻出一个9层建筑,门、窗、梁等一应俱全。另一座高24米,在碑顶下雕刻着一面类似盾牌的图案。这座石碑在年意大利占领埃塞俄比亚期间,被墨索里尼掠往罗马,竖立在拱门附近。
阿克苏姆考古遗址北面,有公元6世纪阿克苏姆国王卡列卜的陵墓。墓室的顶部用整块花岗岩砌成,墓壁上刻着埃塞俄比亚最古老的文字——盖埃兹文。经过演变,在盖埃兹文的基础上发展形成了今天埃塞俄比亚的官方文字——阿河姆哈拉文。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的势力日益强大,阿克苏姆王国走向了衰落。10世纪时,阿克苏姆文明衰亡。方尖碑这种纪念碑建筑形式被全世界的人们所采用。意大利、美国、阿根廷等国都可以看见它那高耸的身影。
阿克苏姆主要建筑
阿克苏姆记载
史料记载,最大的石塔高约33米、呈13层楼状,现已倒塌;现存的石塔中,有一座高为1.35米,塔基长2.6米、宽1.2米,其雕刻颇具特色,岩石被雕刻成具有横梁、地板、和门窗的10层楼的形状,恰似一座直指天空的“”;有一座石塔由于是建在阿克苏姆的风口处,被当地人称为“清风吹来的地方”;还有一座石塔在意大利入侵时期,被搬走,如今依然立在罗马靠近君士坦丁拱门附近地方。这些巨型石塔、石柱很可能是为了纪念早期一些阿克苏姆的国王而建立起来的,这里还摆放着公元535年阿克苏姆国王卡列卜的陵墓,墓室的顶部和墙壁都是用整块的花岗岩石雕砌而成的,墓壁上刻着埃塞俄比亚最为古老的吉斯文。
阿克苏姆大教堂
阿克苏姆中还有闻名遐迩的恩达·马里安姆·西翁大教堂,其中珍藏着许多国王的王冠和御服以及科普特基督教的经书,古代曾经有好几个国王在这个教堂里举行加冕大典。根据当地教会的传说,《圣经》中记载的装有摩西十戒的约柜不知去向,后来经过所罗门和示巴女王的一个后裔运至此地,珍藏在本地的教堂中。这里现在是咖啡、谷物、畜产品、的集散地,以产精致编织品和金属制品而著名。1980年阿克苏姆因其独特的文化景观被列入《界遗产名录》。
阿克苏姆阿克苏姆方尖碑
阿克苏姆遗址
由花岗岩构成,高24米、重200吨,据称已有1700年历史,是埃塞俄比亚文明的象征。保存着阿克苏姆皇帝时代的古老历史,当时已与遥远的印度和中国有贸易联系。在这里游客将目睹这些整体巨石方尖碑和与它们的历史有关的更多景观,特别是传说中的示巴女王的浴池以及描绘阿克苏姆时期生活方式的考古文物。
1937年,意大利法西斯独裁者下令将这块方尖碑运到意大利,并把它竖立在罗马城内,作为意大利战胜埃塞俄比亚的象征。1947年,意大利向联合国承诺将归还所有劫掠的埃塞俄比亚文物,两国才就归还方尖碑一事达成协议。由于受到污染以及自然灾害的影响,这座在意大利矗立70年的方尖碑已经断成几截。根据埃意两国达成的协议,阿克苏姆方尖碑将被分成3部分分期运回埃塞俄比亚,原定将回到阿克苏姆城的是其中第一部分,方尖碑剩余的2部分将于延期归还。
阿克苏姆当地特色
阿克苏姆的王权比较发达,埃扎纳之后的国王均称为“万王之王”,阿克苏姆本土及其附庸王国都向阿克苏姆王纳贡。国王拥有强大的军队,加列布东征也门时,曾动员数万大军和200多艘船只。此外,国家还制定有法令。阿克苏姆有比较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手工业有酿酒、陶瓷、造船等行业。著名的阿克苏姆圆顶石碑,反映了其建筑艺术的成就。阿克苏姆已使用金属铸币。铸币正反两面分别刻有国王手持宝剑和棕榈叶的图案,象征王权的威严与仁德。铸币的发行不仅反映了经济生活的发达,而且对巩固国家统一、扩大王权影响有着重要意义。阿克苏姆王国存在着奴隶制。奴隶主要是从邻近部落中掠夺来的。
阿克苏姆商业
阿克苏姆的商业发达,国内外贸易相当活跃,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为阿都利斯。据1世纪的《红海回航记》记载,阿克苏姆对外贸易的输出品有象牙、犀角等,输入品则有来自埃及、波斯、印度等地的布匹、铜铁、酒类等。
阿克苏姆文化
社会文化方面,埃扎纳皈依基督教之后,基督教获得广泛的传播,教会在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阿克苏姆的研究,原来只靠一些零星的文献记载,19世纪后开始结合石碑铭文及考古材料进行研究。19世纪的旅行家们已开始记载尚存的遗址、建筑物和,曾发表各种研究成果。埃塞俄比亚考古研究所于1952年成立后,开始了系统的工作,调查发掘了阿克苏姆、马塔拉、耶哈等城市遗址,发掘出一批教堂、宫殿遗址及普通居民的居址,另有水坝及市场等建筑,还发现有石碑、雕像及铜器、陶器、珍宝、等。通过调查和发掘,对阿克苏姆王国的居民分布、城市布局、文化特征、经济状况等都有较多的了解。同时还对阿克苏姆以前时期的文化有了一些认识,这有助于说明阿克苏姆文明的发源和发展的独特性。但目前,发掘和研究工作做得尚少,有关阿克苏姆王国的政治机构及行政管理体制等了解得也不多,这些都有待于今后的进一步研究。
阿克苏姆旅游景点
阿克苏姆王国遗址位于埃塞俄比亚北部的提格雷地区,这里曾是古埃塞俄比亚的中心。3世纪初,阿克苏姆城和阿克苏姆王国名噪一时,当时的希腊诗人称这个埃塞俄比亚古王国是当时世界第三大王国。城内许多古迹都是这个伟大历史时期的见证。在诸多古迹中,大石碑显得格外突出。此外还有巨大的石桌、石凳、残破的石柱及座座王陵,表明这个古老的王国有着辉煌的历史。
在城西保存着3座巨型建筑物的地基,它们是公元l000年修建的古城堡的废墟,其中最大的城堡长120米、宽85米,其它一些废墟仍埋在麦延——蒂松大教堂和卡莱卜陵园的地下。18世纪建成的麦延—蒂松大教堂是埃塞俄比亚古代建筑风格极为重要的见证。在阿克苏姆城的地下,还有各种雕刻、古陶器、陵墓、货币以及石刻,等大量的文物古迹,目前出土的不过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是非洲阿克苏姆文明的发源地,遗址上现存的一块方尖碑高达33米,是有史以来人类竖立起来的最高的石碑。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阿克苏姆考古遗址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埃塞俄比亚东部的沃是略和哈拉尔地区的阿瓦什河谷的低洼地上,这里是研究人类起源学不可多得的地点。
从年,毛里西奥·泰普、D·C·约翰逊和柯逢斯等一些国际知名的专家在这里进行了关于旧石器时期和史前时期的一系列研究工作,发现了大量的古猿人化石和其他动物,其中最早的可追溯到400万年以前。这些化石最突出的特点是保存的十分完整,如有一副古的完整化石,就其特征来讲,既近似于南方故园,有更接近于智人。在整个发掘过程中,除发现了古猿人化石外,还出土了大量各种各样的动物化石,如大象、犀牛、河马、各种猿猴、羚羊、马等,成为研究当时同人类一起生活并作为他们食物的动物群的宝贵材料。阿克苏姆王国遗址位于埃塞俄比亚北部的提格雷地区,这里曾是古埃塞俄比亚的中心。
.维基百科[引用日期]【埃塞俄比亚】阿克苏姆,方尖碑回家了
昨天是圆明园被罹劫150周年的纪念日,姑且先不谈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这样一座聚宝盆式的皇家园林被如此洗劫,着实令人扼腕叹息。
150年过去了,多数国宝至今仍然逍遥海外,追宝的工作在缓慢进行中。
可以肯定的是,有相当数量的国宝恐怕永远无法追回。
在埃塞俄比亚北部的提格雷地区,有象征着阿克苏姆王朝辉煌的方尖碑。
就像欧洲列强掠夺古埃及的方尖碑一样,埃塞方尖碑命运同样坎坷。
阿克苏姆方尖碑从建成,到被掠夺,到被归还,可谓一波三折。
作为阿克苏姆王朝时代最为显赫的遗产,当然不会逃过掠夺者的视野。
阿克苏姆方尖碑遗址在埃塞俄比亚历史长河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可以说阿克苏姆王朝开创了埃塞俄比亚的历史先河,奠定了基石。
公元3世纪,阿克苏姆王朝达到了鼎盛,成为当时世界第三大国。
以方尖碑为代表的很多古迹见证了这一历史时期。
方尖碑在这其中显得格外突出和耀眼。
历经2000年的风风雨雨,有的方尖碑不幸挂花。
不过方尖碑当年的雄姿依稀可见。
在后人的努力支持下,方尖碑重新站起来了。
论年龄,这里的方尖碑不及古埃及方尖碑的久远。
一座座方尖碑形成了方尖碑林。
这其中高达333米的方尖碑摘得世界上最高方尖碑的头衔。
方尖碑在平稳度过了1900多年的时光后,终于在上世纪30年代遭遇到了麻烦。
1937年,入侵埃塞俄比亚的意大利军队强行掠走了部分方尖碑。
上世纪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方尖碑作为战利品矗立在罗马竞技场。
二战之后,意大利政府长时间未能兑现归还方尖碑的承诺。
埃塞俄比亚政府始终没有放弃方尖碑回家的努力。
意大利政府终于在国际社会各方的强大压力下,同意兑现诺言。
承担方尖碑的运输和修复工作。
终于在2008年9月的某一天,方尖碑回家了。
在埃塞俄比亚人民期待的目光中,光荣的回家了。
方尖碑重现昔日的辉煌形象,
还需要时间的等待。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方尖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