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城的故事怎么吧帐篷车的塔吊顶升安全技术交底起来

一种全自动车顶帐篷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一种全自动车顶帐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一种全自动车顶帐篷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帐篷,尤其涉及一种安装在车顶的且能自动撑起和收纳的帐篷。
背景技术[0002]自驾游作为一种时尚生活方式,受到人们热捧。一些发烧友尤其喜爱驾车去郊野做深度游。这样经常会遇到没有旅馆可以投宿、或旅馆爆满、或车主喜欢在外露营的情况。应对此种情况,车主往往会自带帐篷。然而自带帐篷的困扰是:在车上装卸帐篷、在地上组装帐篷非常繁琐费时,使人望而生畏,减少了自驾游的乐趣。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是要解决自驾游途中装卸帐篷、组装帐篷繁琐费时的问题,提出一种安装在车顶且会自动组装的帐篷。[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全自动车顶帐篷,其包括:固定在车顶上的行李架、固定在行李架内的底框、置于底框上方的顶板,顶板与底框两侧之间对称地安装顶升机构;底框与顶板的四周之间连接帐篷布,帐篷布上开有帐篷门。[0005]所述顶升机构皆包括:电动推杆、中部相铰接的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第一撑杆的固定端与底框铰接,其活动端装有滑块可在顶板的滑槽内水平移动;第二撑杆的固定端与顶板铰接,其活动端装有滑块可在底框的滑槽内水平移动;第二撑杆的固定端位于第一撑杆的固定端的正上方;电动推杆底端铰接在底框上,底框的滑槽位于电动推杆底端与第一撑杆固定端之间;电动推杆顶端铰接在第二撑杆上,该铰接点位于第一撑杆活动端与第一、第二撑杆铰接点之间;电动推杆通过电线与车内控制电路相连。[0006]行李架可以包括:长方形的竖立的边框,边框底部固定一底板,边框两侧分别向下延伸至少两个用于抓住汽车雨槽的爪子。[0007]行李架还可以包括:长方形的竖立的边框,边框底部固定一底板;行李架下方固定两条横杆,横杆横跨于车顶两侧,其两端设有用于扣紧车体的支架脚。[0008]上述底板分为上下两层,一层由若干条均勻分布的横板条组成,另一层由若干条均匀分布的竖板条组成。[0009]所述帐篷布内侧设有一层内夹棉层。[0010]所述顶板两侧分别设有枝条,枝条主体与顶板侧边相平行,枝条两端向顶板侧边弯折并与顶板侧边焊接;顶板两侧枝条之间的距离小于行李架两侧之间的距离。[0011]整个帐篷与车顶行李架融为一体,在外观上看起来,车顶就像安装了一个全铝行李架。在通电升顶后,可供两人在车顶休息。收纳后,帐篷只有行李架一半的高度,还可以继续放一些小件的行李物品,且不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藉此消除了以往装卸帐篷组装帐篷的繁琐劳动,车主可以更随心所欲地安排出游路线,不用再为住宿而烦恼,使自驾游变得更加轻松惬意。同时具有材质轻、承重大,轻松应对多种天气的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详细的说明,其中:[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收拢在车顶上的示意图;[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开在车顶上的示意图;[0015]图3为帐篷中机械构件撑开时的立体示意图;[0016]图4为帐篷撑开时的立体示意图;[0017]图5为帐篷中机械构件撑开后立于行李架中的立体示意图;[0018]图6为帐篷中机械构件收拢于行李架中的立体示意图;[0019]图7为行李架的侧视图;[0020]图8为行李架的后视图;[0021]图9为行李架的立体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全自动车顶帐篷,其包括:固定在车顶上的托盘装的行李架1、固定在行李架内的底框2、置于底框上方的顶板3,顶板与底框两侧之间对称地安装顶升机构;底框与顶板的四周之间连接帐篷布4,帐篷布上开有帐篷门5。整个帐篷与车顶行李架融为一体,图1示出了帐篷收拢在车顶上的示意图。在外观上看起来,车顶就像安装了一个全铝行李架。图2示出了帐篷(机械构件)支开在车顶上的示意图,其可供两人在车顶休息。[0023]参看图3示出的较佳实施例,顶升机构皆包括:电动推杆6、中部相铰接的第一撑杆7和第二撑杆8 ;第一撑杆的固定端与底框2铰接,其活动端装有滑块可在顶板3的滑槽内水平移动(本例中顶板由顶框和防雨板组成,顶板的滑槽开设在顶框内侧);第二撑杆的固定端与顶板铰接,其活动端装有滑块可在底框的滑槽内水平移动(本例中底框的滑槽开设在底框内侧);第一、第二撑杆长度相等,第二撑杆的固定端位于第一撑杆的固定端的正上方;电动推杆底端铰接在底框上,底框的滑槽位于电动推杆底端与第一撑杆固定端之间;电动推杆顶端铰接在第二撑杆上,该铰接点位于第一撑杆活动端与第一、第二撑杆铰接点之间;电动推杆通过电线与车内控制电路相连。本例在电动推杆为2节式,在12伏电源驱动能进行伸缩。按下车厢内的按钮,电动推杆推动第一撑杆上下移动,完成帐篷的收拢和撑开动作。[0024]帐篷完全撑开的状态如图4所示,帐篷门5开在帐篷靠近车尾的一端,以方便人员进出,靠近车头的一端还开有窗户(图中未绘出),帐篷门和窗户内还设有一层纱窗。帐篷布采用专业防水600D双色放撕裂户外帐篷。帐篷布内侧设有一层内夹棉层,以增加帐篷的保暖性。内夹棉层与帐篷布之间靠纽扣连接,可以方便地更换洗涤内夹棉层。夏季和冬季分别使用不同的内夹棉层。[0025]帐篷里的人休息时,并不是直接睡在车顶的铁皮上。因为车顶的铁皮较薄,容易变形。安装帐篷时,先在车顶安装一行李架,再将帐篷固定在李架中。行李架的着力点在车两侧的边框上,此处能提供强大的支撑力。图5示出了帐篷中机械构件撑开后立于行李架中的立体示意图,图6示出了帐篷中机械构件收拢于行李架中的立体示意图。收纳后,帐篷只有行李架一半的高度,还可以继续放一些小件的行李物品,且不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0026]图7、图8和图9分别示出了行李架的侧视图、后视图和立体视图。在一个实施例中,行李架包括:长方形的竖立的边框10,边框底部固定一底板,边框两侧分别向下延伸至少两个用于抓住汽车雨槽的爪子11。此种结构适合硬派的有雨槽的越野车。在底板上方垫上床垫,人们即可舒适地休息。行李架采用高强度铝合金材料,重量轻,强度高,整体重量18公斤,承重达800公斤。行李架靠近车头的边框设计成倾斜向下的导流板形状,以减少风阻。[0027]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行李架包括:长方形的竖立的边框10,边框底部固定一底板;行李架下方固定两条横杆,横杆横跨于车顶两侧,其两端设有用于扣紧车体的支架脚12。此种结构适合流线型SUV车。流线型SUV车车顶不平整,需要用横杆来调整去前后的水平,边框10放置横杆上才能保证水平,即保证休息时的舒适性。需要指出图1、2、5、6、7、8中将爪子11和支架脚12同时画上了,在实际安装时根据车型,择一使用即可。[0028]参看图9,在较佳实施例中,底板分为上下两层,一层由若干条均匀分布的横板条13组成,另一层由若干条均匀分布的竖板条14组成。[0029]在较佳实施例中,顶板两侧分别设有枝条15,枝条主体与顶板侧边相平行,枝条两端向顶板侧边弯折并与顶板侧边焊接;顶板两侧枝条之间的距离小于行李架两侧之间的距离,这样顶板及枝条15能沉入行李架内。枝条15的作用有两个:1是可以用来晾晒衣物;2是在帐篷收纳过程中,帐篷布会向四周鼓出,枝条可将帐篷布压入行李架内,以保持外表的整洁。[0030]以上实施例仅为举例说明,非起限制作用。任何未脱离本申请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1.一种全自动车顶帐篷,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车顶上的行李架、固定在行李架内的底框、置于底框上方的顶板,顶板与底框两侧之间对称地安装顶升机构;底框与顶板的四周之间连接帐篷布,帐篷布上开有帐篷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车顶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机构皆包括:电动推杆、中部相铰接的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第一撑杆的固定端与底框铰接,其活动端装有滑块可在顶板的滑槽内水平移动;第二撑杆的固定端与顶板铰接,其活动端装有滑块可在底框的滑槽内水平移动;第二撑杆的固定端位于第一撑杆的固定端的正上方;电动推杆底端铰接在底框上,底框的滑槽位于电动推杆底端与第一撑杆固定端之间;电动推杆顶端铰接在第二撑杆上,该铰接点位于第一撑杆活动端与第一、第二撑杆铰接点之间;电动推杆通过电线与车内控制电路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车顶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架包括:长方形的竖立的边框,边框底部固定一底板,边框两侧分别向下延伸至少两个用于抓住汽车雨槽的爪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车顶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架包括:长方形的竖立的边框,边框底部固定一底板;行李架下方固定两条横杆,横杆横跨于车顶两侧,其两端设有用于扣紧车体的支架脚。
5.如权利要求3或4任一项所述的全自动车顶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分为上下两层,一层由若干条均勻分布的横板条组成,另一层由若干条均勻分布的竖板条组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车顶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帐篷布内侧设有一层内夹棉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车顶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两侧分别设有枝条,枝条主体与顶板侧边相平行,枝条两端向顶板侧边弯折并与顶板侧边焊接;顶板两侧枝条之间的距离小于行李架两侧之间的距离。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车顶帐篷,其包括固定在车顶上的行李架、固定在行李架内的底框、置于底框上方的顶板,顶板与底框两侧之间对称地安装顶升机构;底框与顶板的四周之间连接帐篷布,帐篷布上开有帐篷门。平时本实用新型折叠收纳在车顶上,不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在需要使用时能自动升顶组装,供人在车顶休息。消除了以往装卸帐篷组装帐篷的繁琐劳动,车主可以更随心所欲地安排出游路线,不用再为住宿而烦恼,使自驾游变得更加轻松惬意。
文档编号E04H15/06GKSQ
公开日日 申请日期日 优先权日日
发明者张兴洪 申请人:张兴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桥梁顶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