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战j金手指AM2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jrjcz1
聚超值小程序
扫一扫下载APP
电脑数码:
说到手机,大家都对配置有不同程度的执着,CPU一定要多快,内存一定要多大,摄像头一定要多高,虽然配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手机的性能,但手机作为通讯工具,通讯性能才是根本,而决定通讯能力的部件正是手机基带,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到底什么是手机基带吧!
什么是基带芯片?
基带的专业解释我们就不过多纠缠了,简单的来说,基带芯片就相当于一个淘宝店,用户一股脑的下了一堆订单(例如电话、上网、短信等等),店小二根据现有合作的快递公司(比如:WCDMA,CDMA 2000等),把这些订单商品统统打包,然后发送出去。
基带芯片的作用?
大家网购对商品质量重视,同样也不能忽视快递物流的重要性,如果某店只支持EMS的话,二话不说立马pass,手机也是如此,如果某手机只能用电信、联通、移动其中之一的话,只能让它出局了,所以我们最喜欢的手机就是全网通的手机,而能否全网通,正是手机基带决定的。
这是目前国内商用的通信标准和使用这些标准的运营商,同时我国也是拥有全球最繁杂通信标准的国家:
GSM 欧洲2G通信标准(移动、联通)
CDMA 1x 北美2G通信标准(电信)
TS-SCDMA 中国3G通信标准(移动)
WCDMA 欧洲3G通信标准(联通)
(CDMA) EVDO 北美3G通信标准(电信)
LTE 全球4G通信标准(移动、联通、电信)
说到网络制式这里有着很多令人回味的故事,当年中国入世,CDMA进入中国正是谈判条件之一。在CDMA盛行的年代,高通毫无悬念的垄断了CDMA的专利,既然垄断那就意味着能为所欲为,通过高额专利授权费、专利反授权、高通税等方式,高通完美的取得了“专利流氓”、“业界毒瘤”、“基带狂魔”等若干称号,同时国内的电信用户也深受其害,CDMA制式收取费用过高,运营商不买账的情况下导致终端公司同样对CDMA不闻不问,久而久之市面上的CDMA制式手机,数量稀少款色老旧,价格比其他运营商的高,质量也没有优势,想起都觉得心酸,此时心中回荡着“一入电信愁似海,从此手机不好买”。
由于2G、3G时代高通的绝对统治,使得国内基带厂商萎靡,基本没什么作为,但古语有云:有多风流,就有多XX,高通由于有着绝对优势,票子也大把大把的赚,对新技术跟进是比较消极的,此时世界各地被高通欺压已久的通讯业同胞们纷纷联合起来,众人拾柴火焰高最终成功推动了当前的LTE标准的建立,成功踏出了去高通化的坚实一步。
高通大魔王由于品行太差,所以大家都鼓着一股劲要把它干掉,4G时代涌现出非常多优秀的基带厂商,而高通由于不思进取,在4G时代的实力也不复3G时代,下面一起看看有哪里“明日之星”能搅动基带市场吧!
1.国产之星——华为海思
虽然小编爱国,不过面对吹捧还是会谨慎对待的,海思的SOC虽然说是自主产品,不过都是公版架构,并没什么好吹的,不过基带部分确实是可以吹的,代表作正是Balong(巴龙)系列。麒麟920/950系列处理器集成华为沿用至今的Balong 720,它支持300Mbps的Cat.6下载速度,当然这个性能还是很一般的,海思最强的基带得数去年底发布的Balong 750,它在全球范围内第一个支持了LTE Cat.12、Cat.13 UL网络标准,理论下载速率高达600Mbps,而上传也达到了150Mbps,仅比高通X16逊色一点,海思最新的麒麟960正是搭载该基带,同时还告别祖传的55NM外挂基带,真正实现全网通,在通讯性能方面确实优秀。
2.高通阴霾——三桑
说到手机肯定少不了我们的宇宙企业三桑,手机产业链基本都有自己的工厂,然而基带方面还是被高通压了一头,在4G时代,即使是手机界的大佬三桑也无法摆脱高通的控制,无奈推出双版本的做法,在需要CDMA网络的地方比如国行版使用的高通基带,国际版则为Exynos 8890的自家基带。
虽然三星在基带方面积累并不深厚,但凭借着极强的研发能力,Exyons 8890使用的Shannon 335基带支持LTE Cat.12 DL和LTE Cat.13 UL,性能并不逊于高通X12和Balong 750。三星的进步有目共睹,明年的旗舰S8非常值得期待。
3.低端专业户——联发科
虽然没有特意贬联发科的意思,不过它家的产品,一贯便宜够用,给人的印象确实逼格不足,而联发科的基带也是这个尿性,集成的基带规格是LTE Cat.6,支持2×20MHz下载载波聚合,最高下载速度300Mbps、上传速度50Mbps,最骚的是还是全网通的。联发科表示参照国内的移动网络建设水平,你参数再强还真的没X用因为根本用不上,还不如上个稳定廉价的。
4.移动懵X——Intel
Intel大名如雷贯耳,可是偏偏在移动领域玩不转,虽然移动领域比较窘困,不过Intel还是有些技术积累的,特别是收购了老牌厂商英飞凌之后,加速了Intel的LTE计划,最新推出的XMM 7480,升级为四载波聚合,支持多达33个频段,虽然下载速度仍是450Mbps,不过上传速度提升到了LTE Cat.13 150Mbps,相当于高通骁龙820的X12 LTE。缺点是仍然不支持CDMA制式。
虽然Intel还比较弱势,不过拿下iPhone 7大订单也让Intel大赚了一把,只不过比起同是iPhone 7使用的高通基带确实是孱弱,还需要好好努力啊,不然又会被赶下车的了。
5.基带霸主——高通
虽然上面损了一顿高通,市场份额和核心专利技术差距在缩小,但目前基带市场最强的依然是高通,这是毋庸置疑的,我们要认清差距才能跨越发展。高通目前的技术能保持6个月以上的优势,而且支持网络制式最为齐全,性能优良是目前全网通手机的最佳选择。
高通的LTE基带目前主流有X5、X7、X8、X10、X12系列,高端机配备X12 LTE基带,支持Cat12 、Cat 13网络标准,下行600Mbps、上行150Mbps,虽然性能好,不过华为和三星都已经发布了同级别的产品,眼看要被赶上了高通也开始急了,连忙放出地表最强的X16 LTE基带,理论下行速率可达1Gbps(下行LTE Cat.16,上行LTE Cat.13),是首款达到Gbps级别的基带芯片。
基带商还有展讯、Marvell等品牌,不过产品关注度较低,这里就不展开说了。基带作为手机通讯的重要部件起到了关键作用,但即使配备了最好的基带也不代表你的手机信号就是最好的,除了基带,还有不少因素会影响你的手机信号:
1.运营商的网络
众多周知,手机信号是需要通过基站来覆盖的,特别在城市没有空间建设大基站,只能通过“小而多”的方式建设,&基站规模小,信号的穿透力相对也就弱一些,加上目前城市规划并不合理,楼房林立很容易造成物理的信号盲区,从而使影响用户的手机信号。城市的话三大运营商的网络覆盖还算合格,但是一些比较偏远的郊区或者农村,某些运营商的网络体验就变得十分不友好了,所以运营商的网络覆盖度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手机信号的强度。
2.手机厂商的设计工艺
想当年手机材质基本是塑料,没有电磁屏蔽性,所以信号问题并没那么的受关注,然而当手机开始采用金属外壳,信号问题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最具代表性的有苹果的“死亡之握”。当然现在大家都用金属外壳了,条件一样的情况下,信号的好坏也有了更公正的对比,有些朋友会发现明明手机使用的基带是一样的,为什么就是我的手机没信号,而别人的手机却有信号呢?除了基带软件优化不同之外,更重要的还是该品牌的天线设计能力,基带可以看成翻译器,保证通讯的完整性,而信号的收发则依赖于天线,如果手机厂商的研发能力强,在天线部分投入多,做好充分的测试,自然信号强大,而某些对技术研发投入不多的厂商,只能购买现成的方案,或者只进行了少量的测试,自然信号表现大打折扣。
对于手机信号这个话题,某程度上已经上升到玄学的范畴了,每个用户都会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见解,即使有权威报告证明该产品的信号优良,然而到了某用户的手上依然会出现信号欠佳的情况,这中间有太多太多的影响因素,也证明了用户体验确实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专业人士能拆机检测信号模块的好坏,可一般消费者没这样的条件,往往只能到手后才能知道产品的通讯能力,在国内网络环境复杂的情况下,小编还是建议各位选择一个信号覆盖好的运营商,比一台信号好的手机更为靠谱。
新年一步一步接近,各位玩家肯定跃跃欲试想升级一下爱机,升级体验提升最大的部件莫过于内存和SSD,然而这2个存储部件都在下半年疯狂涨价,幅度之大让人却步,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下为什么内存硬盘会突然疯狂涨价吧!
既然要谈价格,呵,小编也不是针对谁,决定要抖一手书包给大家来一堂经济学原理,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供求关系变化会导致商品价格偏离价值出现涨或跌两种情况,目前内存硬盘价格疯涨,想必有供不应求的因素,然而真的是这么单纯吗?我们不妨先来看看近年存储市场都有哪些涨价事件吧!
1.2011年泰国洪水事件
泰国是全球硬盘生产大国,HDD界F4西数、希捷、东芝以及日立均在泰国设有工厂。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使西数两家工厂被迫关闭,产能缩减60%,需要花费4到6个月的时间才能恢复正常生产。虽然希捷和日立没有直接遭遇洪水,但由于电力供应和道路交通的破坏,同样影响了生产,至少也需要六周的时候恢复正常供应。
咋一听,很严重啊,硬盘业界表示天都要塌下来了,反应非常迅速,旗下产品纷纷大幅涨价以应对此次灾难,仔细想想感觉有哪里不对啊,当时硬盘供过于求,市场有着大量的库存囤积,1个月是肯定消化不完,然而洪水过后一周,硬盘价格立即涨50%,如果只是西数涨价就算了,希捷日立没什么大损伤的厂商一并涨价,压根没在泰国建厂的三星、富士通品牌同样涨价,实在经不起推敲,更不要说线下和线上的商家了,上游都涨了,我这些做小的不涨不好意思啊。
2.SK海力士火灾事件
如果说泰国洪水是天灾无法避免,那么13年江苏无锡海力士厂房火灾事故则可谓是人祸,在12年尔必达倒闭之后,DRAM市场正式由韩系两家厂商把控,市场占有率接近8成,一家为宇宙企业三桑,而另一家则是SK海力士。海力士无锡工厂的内存芯片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5%,自从火灾事故以来,在3条生产线中,有1条生产线处于停产状态,另外2条生产线受粉尘影响许久,导致全球芯片产量减少约9%。
海力士工厂火灾的影响波及整个内存产业,造成内存芯片供求失衡,业内人士由于有了洪水事件的经验反应非常迅速,运用娴熟的手法热炒火灾事件,打出“天灾+人祸”的组合拳推动内存价格飙涨超过40%。
3.西安变电站爆炸
今年6月西安市一处变电站发生爆炸,导致周边地区供电出现问题。即使没有直接把芯片厂炸掉,我们的存储颗粒工厂依然躺枪,所有受到影响的单位当中,宇宙企业三桑躺得最厉害。
据韩国媒体报道,变电站爆炸导致三星半导体工厂流水线意外停产,损失将达数百亿韩元。报道指出,三星电子虽然没有和变压站有直接的电力联系,但由于电压的下降,也受到一些影响。三星电子相关负责人表示,部分半导体设备感应到电压异常自动停止运作,西安工厂约损失10%的生产力,造成约数百亿韩元的损失。
据悉,西安工厂是三星电子在世界上唯一一个对3D NADA Flash进行量产的地方。这样的打击,毫无疑问又造成了硬盘市场的恐慌,业内人士已经做好涨价准备,事实上从6月份起,今年的SSD价格就一路上升,双11稍有回落,但到12月价格已然令人无法接受,让想年底升级装备的朋友们甚是难堪。
上面只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事件,中间还有不少小插曲带来各种程度的价格波动,例如尔必达的倒闭,甚至有海关查扣走私等理由,至于这些理由的影响力多寡,大家都懂。现在已经没什么天灾人祸可以寄托了,那么上游也是老实的跟你说,我就是要涨,在涨价必然的前提下,我们不妨来了解下,内存硬盘逆科技发展涨价的真正原因。
1.DIY行业的萧条与移动设备的崛起
自从移动互联网崛起,传统的桌面PC市场日渐萎缩,DIY行业虽然保有量大,但需求量大幅下降,厂商大量库存导致价格不断下降,但财力雄厚的大厂为了抢占市场,依然逆市增产,而其他小厂为了保障自己的市场份额,也不顾资金压力纷纷跟进,最终导致内存价格疯狂跳水,最后内存厂为了确保利润,又纷纷进行减产,减产再涨价,从而提高收入,这对厂商来说确实是一手“妙计”。
桌面市场萧条,但厂商也要吃饭啊,近年以苹果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崛起,移动设备内存比起电脑内存需求更大,更有前景,于是厂商们又纷纷将产能转移到移动设备方面,一来二去电脑内存本来产量已经减少了,现在还要看手机市场的脸色,预计明年第二季度才会有所回落,电脑还能扛的朋友,还是先忍手吧。
2.NAND Flash 供不应求
硬盘和内存不同,目前分了2大流派,一个是机械硬盘,一个是固态硬盘,虽然机械硬盘一时半刻还不会退出市场,不过固态硬盘有着无比的优越性,代表着硬盘行业的未来。以往固态硬盘一直被诟病容量偏少,随着3D NAND技术的发展,容量翻倍同时成本却更低,聪明的商家都明白3D NAND是今后产品的生命线,于是纷纷将生产线转产3D NAND,导致2D NAND产出减少,同时由于容量大增,智能设备和电脑市场的需求表现强劲,使得原来产量不多的3D NAND库存更为稀缺,导致了今年固态硬盘价格飞涨的局面。
面对旺盛的需求,各路厂商纷纷大力布置3D NAND生产线,目前最为领先的厂商依然是三桑,其他厂商的产能要在明年第二、三季度才能赶上来,在此之前,NAND闪存颗粒还是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价格还会维持当前的高价。
说到存储器领域,国内一直处于空白状态,在今年6月份,紫光集团收购武汉新芯并成立长江存储,总投资约1600亿元人民币,主要产品为3D NAND,将以芯片制造环节为突破口,集存储器产品设计、技术研发、晶圆生产与测试、销售于一体,预计到2020年形成月产能30万片的生产规模,到2030年建成每月100万片的产能。虽然
来得比较晚,但有总比没有好,期待中国“芯”扬威国际的一刻。
3.存储行业的高度垄断
经历了多年的发展,目前全球存储业进入高度垄断时代,行业缺少竞争,自然能够对产品进行价格操控,虽然有监管部门监控,但上游联盟只要达成共识,市场也只能听它们的,国外监管健全,还能够对操控价格的公司进行处罚,而国内呢?上面也说到,目前国内存储领域处于空白状态,纵观整条产业链,从技术的研发到工厂的批量生产,我们只是充当着组装工人的身份,在法律不健全的情况下,加上核心技术的缺失,使国人在消费市场毫无话语权可言,虽然很可悲,不过这也是我们需要面对的现实。
晒一张小编今年4月买的内存,前段时间还打算再买一条组个双通道,没想到价格已经涨到这个地步,面对这耍猴价格,小编表示你牛X,你涨,我就看看。在当前大环境下,有钱还不能算大爷,时不时还是会被厂商坑的,所以大家消费务必理性,同时还需要在适当的时候果断出手,把刚需品先囤着,以防被厂商耍猴。
前几期对CPU发展做了比较完整的回顾了,加上ZEN处理器还要一段时间才发售,现在的桌面CPU市场可谓百无聊赖啊,既然国外产品不给力,那么我们就来谈谈国产CPU吧!
国产CPU虽然大家基本都没用过,不过知名度却是不低,先有顶级超算天河,后有自研CPU龙芯,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各具特色的国产U,下面一起看看到底有哪些自研的国产CPU吧:
1.龙芯—血统纯正的国产U
龙芯老实说不是最早国产U,也不是最成功的,但它偏偏知名度最高,各种电视新闻报道,中科院出身,血统纯正,名正言顺的成为国产CPU的代表产品。以计算角度来看,龙芯确实是比较纯正的国产CPU,但指令集依然不是自创的,使用的是MIPS的指令集,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自己的一套规范。
龙芯之父胡伟武博士说过可以把CPU做到世界第一,但是指令集不同,软件无法使用,用户绝对是不会买账的,打造自己的软件生态系统花费巨大,无奈之下龙芯只好选择当时在大学、科研单位有良好基础的MIPS指令集。虽然指令集是别人的,但在龙芯的开发下,新加入了500多条自定义指令,运算效率极大提升,最新的龙芯3A3000单线程性能约为Intel I5 4460的三分之一。
纸面上虽然这样说,不过龙芯几乎没什么应用支持,只是个光杆司令单纯参数并没有什么参考意义,期待龙芯在桌面市场有所表现不怎么科学。不过军工航天领域倒是有大大的发展空间,15年发射的北斗双星就是搭载的龙芯,性能以及价格都远远优于进口宇航CPU,后续的国防航宇领域都会搭载国产CPU,相信这将是国产U的正确发展道路。
2.申威/飞腾—有军方背景的最成功代表
上面龙芯是中科院出身走的军工路,而申威和飞腾都是有军方背景研究设施的亲儿子,比起龙芯更理所当然的承担起国产军工CPU的制造任务。指令集方面,申威处理器使用的是Alpha架构,而飞腾在几经周转之下,最终选择了ARM V8指令集。
龙芯在桌面市场还有叫得出名字的产品,而申威则是专注超算领域,旗下的神威·太湖之光也打破“天河二号”的六连冠,问鼎世界超算第一,神威采用的CPU&SW2核心,Alpha 64位架构,性能几乎是天河2号的三倍,但总功耗反而更低了。而使用AMR架构的飞腾处理器则是在服务器CPU领域发力,旗下“火星”服务器CPU,全芯片性能与Intel Xeon E5-2699v3相当,早些年还在山寨Intel现在已经能与大哥相媲美,实属难得。
3.兆芯/海光—政策驱动下的后期新秀
上面说到的国产U都有个问题,就是不支持WINDOWS,想要快速研发出可以商用的CPU,还是要老实的走X86路线,可这是Intel的吃饭家伙啊,想要获得他的授权基本没可能,这可怎么办?此时,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国产厂商很顺利的勾搭上风烛残年的台湾VIA,虽然VIA只剩下个壳子,但好歹还是有X86专利的,面对大陆的重金礼聘,自然乐意和大陆合作了。
兆芯公司是13年由上海国资委旗下的联和投资与VIA成立的,上海出资80%,VIA占股20%,说白了就是大陆出钱,VIA出技术,而目前的产品没一点和自主沾边的(除了名字),说白了就是贴牌,VIA 十年不更新的VIA Nano马甲,性能可以看下图:
性能非常的寒碜,也看得出只要是老老实实的开发,技术封锁什么的根本不是事,完全可以达到国际水平,然而为什么这样摆明贴牌的U都能叫中国芯呢?原因在于国家政策——“核高基”,根据公开报道兆芯拿到的核高基补贴高达56亿,后续还在申请,总额高达70亿,老实说,即使兆芯今后再不务正业,未来5年也完全不愁吃喝。这里ZF又犯了急于求成的大忌,前些年自主研发的国产U收效甚微,为了加速发展,承认引进技术的企业,于是造就了这样毫无自主可言的“中国芯”。
说VIA缺钱,其实AMD也缺钱,于是今年AMD也向中国公司授权X86,授权公司为天津海光,AMD获得2.93亿美元的授权费,双方还会成立合资公司。即使是成立合资公司,前几年的产品依然是AMD的马甲U为主,但是AMD技术起码是有的,不像VIA兆芯起点如此之低,国内公司能否把AMD技术吃透,这就需要时间来验证了。
4.海思—民营芯片企业的佼佼者
华为的海思大家都不陌生吧,相比前面毛都摸不着的产品,海思的处理器大家可是天天在用的,除了海思,还有展讯、全志、瑞芯微等一众民营芯片企业,他们都没什么大背景,除了海思背靠华为这家大公司,其他的成绩完全是靠自己打拼出来的,进步也是非常大。
对企业商人来说,活下去赚钱才是硬道理,以市场为导向,选择当前最为热门的ARM架构,虽然前期都是贴牌,不过经过了几代的发展,最新的海思麒麟960已经达到了国际顶级水平,同时华为产品的高溢价也为海思留出充足的利润空间。
以上都是能拿出产品的企业,此外还有获得IBM&Power架构授权的宏芯,MIPS授权的君正和X86授权的北大众志,不过他们的产品更多留在PPT或者是展示台上面,要单出拿出来说还欠点火候。
各架构优劣:
MIPS:“学院派”代表龙芯所选择的指令体系,虽然不是自创的指令集,不过龙芯这些年的开发已经完全超越MIPS范畴了,大可看成是龙芯自家的东西,在自主性方面是最好的。
不过,当前软件行业对MIPS体系的支持极为薄弱,即使龙芯多年来积极打造自己的软件生态系统,下游多达两百多家支援企业,生存环境依然举步维艰,如果国家真决定要使用龙芯产品,恐怕将要花费空前的资金去部署软件生态。
Alpha:“军方派”代表申威所选择的指令体系,鉴于Alpha相关专利大都过了保护期,申威完全可以自由使用,自主性也是有极大保障的。不过缺点依然和上面龙芯一样,软件支持极为缺乏,幸好申威走的是超算路线,并不急于打入主流市场。
ARM:“民营派”最喜爱的指令体系,产品广泛使用于智能手机和移动设备上,同时ARM架构体系成熟,软件支持丰富,易于开发成品和实现盈利,对国家资金扶持的依赖程度小。
在主流市场X86统治的情况下,ARM是当前最有力的竞争者,市场前景广阔。缺点在于国内企业需要定期向ARM购买授权,核心技术依然在ARM,国内企业缺乏自主性,安全性更是无从谈起。
x86:可谓“国资派”的最爱指令集了,拿来就能用,还能拿国家项目基础,也是美滋滋的。X86最好用,然而也是水最深的,长期使用很可能就被授权方掐脖子。
根据目前情况,X86的2家授权公司都有着不同情况的困境,对中国的技术开放相信也会进一步提升,考虑到目前国内情况,合作开发出符合ZF信息安全需求的产品,可谓“中国芯”最现实的发展道路。
“中国芯”的未来
在当前的技术环境下,建立全新的标准是非常艰辛的道路,根据实事求是精神,与国外合作开发合乎安全需求的X86处理器是当前比较现实的做法。与此同时ZF也应该扶持真正自主的CPU发展,例如龙芯和申威,即使当前软件支持十分脆弱,但“中国芯”的最终希望还是要落在它们身上。
AMD年度鸡血驱动16.12.1如约而至,驱动内提供了全新的Radeon ReLive、Radeon Chill、AMD LiquidVR、Radeon OCAT功能以及改善的WattMan,不过最重要的还是性能的提升。
不过提升之后怎么样,能吊打同价位的N卡吗??我保持疑问,有了疑问就需要解压,所以……
这次我弄了一块蓝宝石480超白金OC和索泰1060 3G X-gaming来测试,因为从目前显卡定位上来看,480 4G和1060 3G应该是对位的。
说实在的,现在的显卡怎么可以没背板呢,小小鄙视一下索泰1060 3G,
至于灯,就更不用说了,索泰只有个logo,蓝宝石有个logo灯。
风扇对比,蓝宝石480大了一点点。
相对于1060 6G来说,1060 3G阉割的比较狠,不单阉割了一半的显存,还阉割了一组流处理器,相反,之于480 8G来说,480 4G良心的多,只阉割了一半的显存而已。
测试之前说一下测试配置,4430加8G内存。
打上各自的最新的驱动。
开测。先来点开胃菜,3DMARK跑分对比。
FSE跑分,蓝宝石480略输100分。
到了FSU跑分,蓝宝石480找回场子了,A卡在大分辨率上还是有优势。
现在的大作例如战地1都支持DX12了,所以游戏测试兼顾了DX11和DX12。
首先是古墓丽影10。
DX11下,两张卡的帧数差不多。
不过DX12下1060就落后于480 4帧了。
然后是彩虹六号:围攻。默认超高特效。
480领先了1060 2帧。
杀出重围:人类分裂默认最高特效。DX11下480领先3.8帧。DX12下领先9.4帧。
战锤全面战争DX11下480领先2帧,DX12下领先7.3帧。
杀手6自带基准测试只有DX12下有GPU分数,所以只对比DX12分数,默认全开特效480领先1060 9帧左右。
巫师3默认高特效,平均帧数蓝宝石480领先2帧。
正当防卫你3默认全开特效无抗锯齿,480领先5.6帧。
战地1默认最高特效,480领先3.3帧。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写总结。
打了鸡血的蓝宝石480超白金表现的确相比以前好了很多,在DX11游戏对比测试中,480已经全线领先了,虽然领先的幅度并不大。至于DX12,那是毫无疑问的了,A卡肯定占优,加上打了鸡血补丁,领先幅度一度达到了25%,不过这是由于1060 3G在DX12下比DX11的成绩还差的基础上。虽然不知道DX12什么时候才能完全普及,不过就目前来看,综合DX11和DX12的数据,还是480 4G略微占优势,看来A卡战未来并不仅仅是个口号而已。
人家写文章练文笔,我不单练文笔,还练PS和excel,每张图都P过,每个数据图都是搜着度娘做出来的,写完这篇文章之后我的PS和excel表格都进步了不少呢。
相信很多人都已经入手iphone 7了,跟iphone 6s比起来,iphone 7在外观上并没有多大的突破,不过新出的亮黑色倒是让人眼前一亮。跟许多人一样,我也入手了的亮黑色的iphone 7。买了新手机当然就要买个壳来保护手机了。
从iphone4开始就一直使用CAZE的边框,一方面因为其手感很棒;另一方面其独特的设计避免了诸如原厂的硅胶、皮套保护壳,因放兜里时摩擦力太大而拿不出来的尴尬问题;另外可更换的卡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我的审美疲劳。
这次本来打算是继续购买磨砂黑的(之前用6s的时候买的磨砂黑和磨砂银),在马爸爸家选购的时候看见多了一个亮黑色的配色,于是抱着好奇的心,多买了一个亮黑的。
包装和之前的6s并没有太大差距
背面依旧是一个配件盒,里面有一张前膜,一张后膜,和一个简单的手机支架
打开包装后
亮黑的边框配的是一颗红色和一颗亮黑色的卡扣
磨砂黑依旧是一颗红色卡扣和一颗铁灰色的卡扣
两个边框放一起,会明显感觉亮黑色更亮(这不是废话么..)
边框的摸起来是亮光面的塑料质感,材质应该是塑料的
内部也是光亮面塑料
而磨砂黑外部依旧是类肤质质感的材质,手感还是那么棒
背部的摄像头部位倒是有专门加高,这样就不担心会碰到摄像头啦
底部没什么变化,但是跟随7把耳机孔去掉了
开始装机(先装磨砂黑的)
摄像头部位有专门加高,不用担心会碰到摄像头;边框是整体比背部高出了些许,不用担心平放桌面会刮到手机背部,如果还是不放心的话,可以贴上里面赠送的背膜
底部的口味依旧是很精准(下面亮黑拍的会更清楚一点)
正面也是比手机屏幕高出些许,不用担心会碰到屏幕
按键部位还是凹陷的设计,按起来会吃力
接下来是亮黑的装机图
亮黑色的边框跟手机颜色别不是很大
换上亮黑卡扣后,会有一种裸机的感觉
手机的底部
摄像头部位也是有加高
按键部位跟边框看起来有点浑然一体
配上亮黑色卡扣感觉更高档了些,会有种裸机的感觉
边框的也不是很厚
CAZE这两款新边框依旧是很不错的,磨砂黑手感一直都很赞,跟磨砂黑的iphone7应该更配;亮黑的边框虽然是塑料质感,装上手机后却可以让人眼前一亮。
价格有点贵,无法使用全屏膜,卡扣也只有两颗,建议购买的时候让商家多配几颗,可以留着备用。
可能有些人有纠结到底该选磨砂黑还是亮黑的。如果你手机是亮黑然后想要裸机的感觉,可以考虑亮黑的边框;如果你更倾向于手感的话,建议选择磨砂黑的边框。
感谢观文。
为了应对NV发布的1050TI,AMD匆匆发布了所谓中国特供版470D,为什么说是匆匆的呢,是因为民间发现470D只是软屏蔽了一组流处理器之后就发布了,可以通过刷BIOS的方式打开官方屏蔽的留处理器,让470D摇身一变变成470。
开核前的470D性能已经足够打败1050ti了,更不必说开核后了,所以470D的对手应该是1060 3G了,我从朋友那里借了一块索泰1060 3G X-GAMING,跟我的开了核的迪兰470D酷能4G PK。今天,我们不谈信仰,只谈测试。
迪兰470D酷能要打上最新的16.12.1鸡血驱动。
基准测试,这是迪兰470D的。
然后这是索泰1060 3G的。
FSE迪兰470D小输索泰1060,FSU反超,A卡普遍在高分辨率下有优势。
杀出重围:人类分裂测试,默认高特效,迪兰470D领先11%。
彩虹六号:围攻测试,470也稍微领先了一点。不过不多,只有几帧的样子,不过最低帧数迪兰470D倒领先了10帧。
古墓丽影10的测试。DX11下可以算持平
不过到了DX12之后迪兰470D稍稍领先4.9帧。
GTA5测试,基本持平。没有太大的差别
正当防卫3测试,特效如下,这个测试中470有明显的领先。平均帧数领先13帧。
使命召唤12测试,这个游戏是迪兰470D胜,平均帧数领先了19帧。
虽然古墓丽影10和GTA5都是比较偏N的游戏,但是迪兰470D和索泰1060一样可以持平,至于其他偏A的游戏,例如杀出重围等等,就更不用说了,领先了很多,所以迪兰470D开核之后,再打上鸡血,性能上应该略胜于索泰1060 3G了,或者AMD就靠这张卡翻身了。
非基准测试或许有误差,不过我已经尽力去避免,参考性还是挺高的。现在的470D已经可以跟1060 3G一战了,剩下的,也只是价格和做工的问题了。
16年即将过去,年底压轴的旗舰机该出的都出了,除了大热的曲屏,华为把快充技术也作为宣传的重点,17年手机市场必定又会掀起一波快充热潮。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快充这功能到底是噱头还是真实用。
虽然我国经济发展前景良好,不过人均经济水平还是一般,所以大众最好的消遣项目还是玩玩手机,有才的网友更是将目前手机行业的主要矛盾总结为“用户日益增长的玩机需求与近乎停滞不前的手机电池技术之间的矛盾”,电池技术直白点的说就是续航能力,手机做得越来越薄,注定电量缩水,在这种情况下要突出自己电池的好用,要么像苹果那样疯狂优化硬件,要么像安卓阵营开发新技术——快充,既然电量续航搞不定,反正都是要充电,那么把充电速度加快,冲个半小时就能用上一上午,岂不是美滋滋?
目前快充主要分为两大解决方案:高压/小电流 快充 以及 低压/大电流 快充。采用第一种解决方案的常见有高通QuickCharge、联发科PEP、华为FCP、USB-PD等等,而第二种则有OPPO的VOOC以及华为SuperCharge。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几种快充方案的具体情况:
1.VOOC 闪充
先来说说技术比较领先的 OPPO VOOC 闪充,很早就开始研究快充领域,想当年大伙都还停留在 5W/10W 充电功率的时候 OPPO 的 Find7 突然弄出了个逆天的 22.5W(5V/4.5A)的快充!巅峰时期更推出了 25W 的快充!目前的技术专利也主要集中在快充方面,充电30分钟能到70%左右的电量,能用上个大半天了。
充的这么快当然是有后遗症的,使用 VOOC 闪充必须使用用专属的充电头和 micro USB 连接线,2者配套才能实现快充,说白了就是兼容性差。除了OPPO自家产品,一加 3 所使用的 DASH 闪充本质上也是基于 OPPO 的 VOOC 技术,所以二者的充电头是通用的。
2.华为SuperCharge
讲道理,华为在快充方面也是紧跟潮流的虽然知名度确实不高,之前的华为Mate 8、荣耀V8和华为P9上搭载的FCP属于华为自家的快充技术,今年年底,华为推出压轴旗舰机Mate 9则搭载全新的华为SuperCharge快充技术,一举成为当前安卓阵营的机皇。
华为SuperCharge充电电压可在3.5-5V之间动态调节,输出电流最高能达到5A。也就是说华为SuperCharge最大输出功率可达25W,而我们太平洋的小编也亲测Mate 9只要30分钟就可充满58%,加上兼容上一代的FCP协议以及PD协议充电头,确实是比较好用的,大家还有什么要喷的吗?
3.高通 Quick Charge
高通QC3.0快充可算是目前市面上支持最多的快充方案了,也是消费者最认知的一种,从最早的QC1.0到QC2.0再到现在的QC3.0,不知不觉已经发不了三代快充方案,尽管现在市面上的快充方案百花齐放,但是高通QC3.0仍然是非常受消费者欢迎的。市面上还有大量的同类产品,例如三星的Fast Charge、华硕快充等。
QC3.0 在 QC2.0 的基础上把电压调节由原来的 9V/12V 两档升级为 3.6V-12V 无级调节,这样的好处是可以根据手机的负载和发热自动调节电压,提高充电效率。实际充30分钟,电量能到50%左右,比国产技术还是慢一点的,好就好在随便买个骁龙处理器都能支持。
4.联发科 Pump Express Plus
关于手机的事情又怎少得我们的联发科呢,联发科的 PEP实现方式和高通的 QC 类似,也是通过把电压提升至 9V/12V 来实现快充的。而最新的 PEP2.0 的改进也加入了电压无级调节,这点和高通 QC3.0 如出一辙。其中的不同在于 QC2.0 是通过 micro USB 接口中间两线(D+D-)上加载电压来识别,识别正确才会上 9V;而联发科 PEP 技术则是通过电流波动进行识别。
最近联发科还推出了PE 3.0 号称能20分钟充70%的电,非常牛逼,实际效用还要等后续的设备推出验证,PEP国内主要代表机型为魅族系列,同时PEP的马甲版还有魅族mCharge和金立闪电快充。
5.USB Power Delivery
“USB Power Delivery Specification(USB PD)”是一个利用USB接口实现最大可供给100W电力的标准。目前,USB PD标准分10W、18W、36W、60W和100W五级“规格”,电压采用5V、12V和20V,电流为1.5A、 2A、3A和5A,如此灵活的配置,让各种电子设备都能通过一条USB线缆满足供电需求,不但可以为移动设备供电,甚至还能给笔记本、显示器直接供电,并且它可以实现双向充电,也就是说两台电脑用USB线连接可以互相充。
USB Type-C+USB PD虽然是目前最优的解决方案,但由于现在各厂商都有自己的定制的标准,离普及还有一段时间,目前使用 USB PD 快充的机型主要有乐视的乐 Max2 系列和 Google 的 Pixel 系列。
就像上面说的那样目前快充技术在没什么大弊病的情况,确实是非常好的选择,各厂商也在致力的推广改技术,所以现在选购手机,快充性能也需要在考虑之列,目前快充市场高通QC凭借着骁龙处理器的高占有率,而且本身的设计优良,有着非常好的稳定性,不足之处是高通的成本较同类产品稍高。国产快充技术的话,老样子要么用国外技术改成自己的,要么是自己独家使用,好在OPPO和华为在技术方面没什么落后之处。最后的联发科还是发挥着一贯的优良传统,成本低廉,专供中低端市场,虽然逼格不高,不过确实够用。
黑五和双十一刚过去不久,眨眼又到12月份~ 和十一月一样,马云爸爸和奶茶妹妹的老公是不会放过各位的钱包的,双12作为本年度最后一个购物狂欢节,各大厂商铆足了劲发新品、搞活动,相信各位手机发烧友也不会停下买买买的步伐。
不过最近上市的新品手机辣么多,而且颜值和性能都很不错,这就让很多选择困难症的小伙伴犯难了。下面小编就给大家推荐几款颜值高、性能强,而且性价比不错的旗舰机,大伙儿可以参考一下~
联想ZUK Z2 pro 尊享版
性价比高,指纹识别功能多样
关键词:性价比、配置无明显短板、软件待需加强
ZUK是联想的众多子品牌之一,销售模式与国内众多的互联网品牌一样,走的都是性价比+线上走量的模式,但由于联想的子品牌(马甲)太多,这个品牌一直也是不温不火,掩盖在联想诸多产品线当中。
Z2pro尊享版是Z2家族中的顶配,骁龙820、6g ram+128g rom的组合,搭配5.2寸的机身,双面玻璃(背面为3D玻璃),配置上没有太特别的短板,目前京东商城售价仅为2099元,领券后仅需1999元,算是目前市面上能买到的大储存安卓手机中,性价比最高的。
魅族PRO6 Plus
打磨了一年的Exynos 8890
关键词:8890、Flyme 6、家族脸
日前厂商魅族终于发布了年度真.旗舰机:Pro6 Plus。Note7爆炸门后,三星大清库存,PRO6 Plus也终于配上了Exynos 8890+2K SA曲面屏的组合,再也不是万年联发科了。
外观方面,正面延续了的家族脸,一样的2.5D玻璃,指纹识别按键,背面则从新设计了天线的弧度,进一步美化了背面。2K Super Amoled 曲面屏,配合14nm制程芯片,实现了功耗与显示效果的平衡。同时AOD熄屏显示技术的加入,进一步提高了手机的续航。Exynos 8890、4g LPDDR4、UFS2.0存储,性能对得起魅族本年度真旗舰这个称号。
其他功能如HIFI、3D press,也是一应俱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都采用了Exynos 8890,但是目前在售的Pro6 plus 64g公开版,CPU为2.0GHz Exynos M1,频率较128g版的低了0.3GHz,而且GPU也被锉了一刀,换成了10核的Mali-T880 MP10。
所以,严格来讲,只有128GB高配是“满血版”8890,CPU主频最高2.3GHz,12核GPU,而64GB只有2GHz和10核GPU。追求极致性能的真魅友建议请等128g版铺货。
换芯加料,满血821
关键词:满血821、SA屏、拍照
上月15日,一加率先在海外发布了一加3的升级版:一加3T,这是一款“小改”之作,表面看来,一样的外观,一样的背面曲线,连摄像头的激凸都是是一模一样,除了全新的更深的枪灰色配色之外,你很难从外观上区分这两款手机。然而不同于外观的趋同,一加3T的处理器、内置储存和电池等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升级,尤其是满血版骁龙821的加入,带来了10%以上的性能提升,更是让这款手机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发烧级手机。
在厚度没有增加的前提下,一加3T的电池从3000毫安升级到了3400毫安,进一步增加了续航。在保持前代强大的拍照性能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前置摄像头,唯一的遗憾是,饱受一加3上饱受诟病的屏幕并没有被更换。总体来说,无论是一加3还是3T,都是近期比较值得入手的手机,原生风格的氢OS完善度和可玩性也相当不错。
乐视PRO3 高配版
不会造汽车的电视厂商,造不出窒息的手机
关键词:送会员、性价比、贾总的生态圈
经过一段时间的停售之后,乐视的年度旗舰pro3终于重启购买啦~ 侧面反映乐视的供应链危机已经度过,贾总的资金链问题应该得到了初步的改善。
凭借出色的硬件和软件优化,乐Pro3在众多旗舰机型中脱颖而出,持续领跑安卓阵营。在安兔兔公布的9、10、11月手机性能排行Top 10中,乐Pro3连续三个月登顶Android机排行榜榜首,称乐Pro3为“2016年性能机皇”毫不为过。
比起前几代产品的高调亮相,这次乐Pro3虽然性能依旧强劲,边框还是那么窒息。但因为最近乐视又是造车,又是大笔撒钱去做生态圈,使这款仅售1999元的821旗舰手机显得有点小透明。前段时间供应链危机,更是让这款高性价比旗舰一度处于停售状态,不过目前乐视已经恢复了购买页面,6g+64g高配版的价格也还是1999元。
封爵还是封侯,选一个吧
关键词:爵士人生、麒麟SOC、莱卡双摄
华为P9作为一款定位时尚纤薄的旗舰机,是为数不多能称得上“时尚品”三个字的手机。尤其是九月份新发布的玛瑙红和托帕蓝两款全新配色,更是在市场引起了一股骚动。
在工艺品质上,P9红蓝版本采用了拉丝抛光工艺,像是在金属表面形成“类釉质氧化层”,配合5.2寸2.5D弧面屏,超窄边框,高档而又时尚。配置方面,海思Kirin955八核处理器,搭配3G+32G的内存组合,搭载基于Android6.0内核的EMUI4.1系统,同时内置3000mAh的电池,能够满足一般用户的配置需求。
自今年4月份上市以来,华为P9的销量一路上扬,已突破900万,在华为众多产品中销量拔尖。虽然3G+32G的存储恐怕在如今大存储时代有些不足,但对于追求时尚外观的购机者,华为P9还是值得考虑。
乐金为了让你们能换电池,用心良苦啊
关键词:模块化、HIFI、可换电池
LG是一个很喜欢另辟新径的智能手机品牌,从G系列经典的背部按键到V系列使用的辅屏、双前置摄像头,都让人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这次G5的模块化设计也是如此,模块化除了带来了拓展性,也使得可更换电池这项LG手机长久以来的传统得以保存。配置方面,与众多主流的旗舰手机一样,G5采用了骁龙820+4g ram+32g rom的组合,性能中规中矩,满足日常使用是毫无压力的,而且可更换电池的设计带来续航优势。模块化设计也是玩点十足。
在国外智能手机品牌中,LG的性价比一直非常高,近期G5在各大电商平台的售价在元左右浮动,有些时候还会赠送价值比较高的B&O耳机和HIFI精灵模块。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几款热门而且性价比高的旗舰级手机,大家可以留意一下各大电商平台的实时价格,也可以保持关注我们聚超值平台的推送信息!最后各位聚友如果有什么想法或者爆料,欢迎在下方的评论区留言哦~
想起当年索爱30万像素的手机,再看看现在动辄千万的像素,不得不感叹科技的飞速发展,但是并不是像素高就代表摄像能力的好,对成像质量起关键作用的其实是摄像头的感光元件,也就是传感器,下面一起看看这里头到底有什么门道吧!
对手机有点了解的朋友都会发现,大部分手机在宣传时都会强调摄像头使用了索尼的IMX XXX型号的传感器,吹嘘一顿成像能力多强,而小白只会对这种专业术语一脸懵逼。不得不说现在手机相机传感器市场是索尼一家独大的,好点的手机基本上都会使用索尼的传感器,我们很有必要了解一下索尼这么多款的传感器,到底有哪些区别和新特性。
12、13年比较老的产品我们就不说了,从比较近的14年的型号开始说,IMX 214是14年最火的传感器,一加1,vivo Xshot,小米4,荣耀6等手机都用上了它。由于使用了索尼第二代堆栈式COMS技术,成像质量大幅超越前代IMX135,标配1300万像素、F2.0镜头光圈、6P镜片组,支持4K视频录制和硬件HDR,性能远超其他竞争对手,是一颗极为经典的传感器。
在214大火期间,索尼还推出了2000万超高像素的IMX 220/230传感器,然而高像素也意味着成像速度降低,在成像质量优先的年代,这2兄弟无用武之地。
在高像素技术不成熟的情况下,索尼推出的1600W像素的IMX 240更适合手机使用,240可算是三星的专属传感器了,Galaxy S6/S6 edge,Galaxy Note4,Note5都在用它,在S6上的使用效果非常出色,成像质量强悍,完全可以媲美肾机。
15年索尼还发布了IMX278和IMX258,IMX278创新性引入了RGBW结构,令CMOS可以接收到更多的外来光线从而提升暗光拍摄表现。而258可以看做是IMX214的相位对焦版本,当时的代表机型有小米手机4c和小米手机4S,而最近的千元机例如魅蓝E和魅蓝Max也是使用258。
踏入16年,华为P9加入双镜头设计,专门向索尼定制了IMX286—黑色传感器+彩色传感器双CMOS,1200W像素,1/2.9英寸,1.25μm/Pixel,黑白摄像头提高进光量,彩色摄像头用以记录画面中的彩色信息,听起来好像黑白分工合作很愉快的样子,不过并没有说得那么神奇,还是要靠286的好底子和徕卡镜头,使得华为P9的成像风格非常讨好眼球。
近2年华为在手机端确实出尽风头,然而当家大哥三星怎能容你放肆,虽然三星自家的传感器不差,但基本旗舰机还是会用索尼传感器的,华为定制286那么三星自然也向索尼定制了IMX 260,1200W像素,1/2.4英寸,1.4μm/Pixel,使用机型为S7 系列和Note 7。S6上用的240还是1600W像素,到了这一代三桑一反参数狂本性,主动缩减了摄像头像素下调到1200W像素,但是带来的好处就是单位像素大小增大到1.4μm,配合全像素双核结构和F1.7大光圈,让三星S7在拍照方面表现十分均衡,特别是夜间成像质量极其强悍,无愧当前夜间摄像之王。(可惜在Note 7的Boom事件)
传感器这东西能定制当然是最好,不过并不是所以厂商的都像三星华为那样财大气粗,最受广大群众欢迎的还是214这样的经济实用型COMS,这时214继任者—IMX 298王者归来,1600W像素,1/2.8英寸,1.12μm/Pixel,原生支持相位对焦,同时延续了IMX240支持硬件HDR功能,最后引入了类似三星ISOCELL像素结构的DTI画质增强技术,虽然参数没定制的好,但成像质量也有保证,华为Mate 8、小米手机5和nubia Z11整个系列都在用它,16年非常不错的选择。
还记得当年HTC ONE 那狂拽酷炫的400W像素的摄像头吗,疯狂的压缩像素使单位像素达到惊人的2μm,虽然个别场景样张非常惊艳,但由于HTC自身的应对的不足和400万像素的硬伤,最终被抛弃,兼顾像素和单位像素平衡才是最好的选择,于是今年索尼推出了一款1.55μm的传感器—IMX378,近期的旗舰机都抢先搭载,有小米手机5s和Google Pixel、Google Pixel XL,Google Pixel 还获得著名相机评测机构DXO评分的最高分,可见功力之强。
最后来到了最近新推出的IMX 398,值得一提的是这款传感器是OPPO与索尼联合开发的,也就是OPPO的定制版,应该会独占一段时间,实际参数是1600W像素,1/2.8英寸,1.12μm/Pixel,理论上是298的升级版,主要的新技术是OPPO开发的“双核对焦”,进一步提升对焦速度和进光量。虽然离378和260还有一段距离, 不过凭借着298的优良底子,398的表现也绝对是不差的,相信17年的旗舰机会陆续用上这颗传感器。
总结:看完这么多款传感器,相信大家还是有点懵逼的,因为索尼的命名规则并不是按数字去大小来分的,2系列也有比3系列强的,总体而言,目前顶级传感器当属378,而三星定制的260也是性能顶尖,298和398综合素质高,一般的旗舰机肯定都会用上它们,中低端的258也有一定的水准,大概是这样的分层,特别低端的机子那就基本不会用索尼的传感器了,都是其他厂商的传感器,这里就不多提了,反正千元机也会用上索尼的,再低一点的机子也没必要去追求拍照效果了,这样做人很累的。
最后的最后,大家如果真对手机拍照有需求的话,那么最好的做法就是先确认心宜机型使用什么传感器,再去看拍照样张,传感器的素质保证了样张的细节质量,而厂家自家的软件算法则形成特有的成像风格。基础素质保证了,最后要的就是自己的眼睛过关,毕竟大部分人都不是专业摄像师,不会过分追求色彩的真实还原,讨好自己眼球的相机才是好相机,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成像风格的机型,这才是最佳的选购策略。
先说说买这个的原因把,家里十年前的电脑,处理器还是奔腾D的呢电源不稳定了,时不时开不了机,虽然家里一人一台笔记本,但是我还是怀念当年用台式机玩游戏的赶脚,虽然这货N年前就基本不怎么用了,但我还是保持一个月开一次机,结果今年年中开机的时候电源就出各种状况,所以就打算借这个机会把主机更新下,不过一直没计划好上什么配置,拖到现在,但是看到亚马逊推出prime会员,海外购能免运费,我就各种搜配件,弱弱的说一句,电源这货真的不能含糊,结果就定了两个牌子,海韵和海盗船,据说海盗船也是海韵代工的, 不深究。国行的话都一千左右,海外购海韵的没有海盗船便宜,所以就选择海盗船RM750i,我是黑五看的,750比650都便宜,那肯定上750W的,由于我工作和工业直流电源有关,深知电源在什么负载情况最好(此处省略什么效率啊,寿命啊等等,让电脑频道编辑操心把,我只是晒单)
作为一个工科男,文采不怎么地,好了废话太多了,下面开始分享试用亚马逊海外购会员免邮费以及货物情况。
订单什么的就不截图了(有个人信息),11月25号下的单,28号开始发货,快递海外部分是易客满(其实我也不了解这到底是哪家快递,亚马逊说啥就是啥),12月5号清关完成,天津进关的,貌似清关好长时间呢,国内快递如风达,12月6号收货
CORSAIR 海盗船 RM750i 高性能电源 ATX12V/ EPS12V 750电源 CP-9020082-NA
亚马逊中国:¥855.12
开箱了,包装只能说凑合
请忽略脏脏的地板,反正不是家里,从来不清理
白纸是发货清单貌似,没仔细看
我看购物分享一般大家都有外观照片,我也不能免俗啊,挺沉挺大的包装
取出来还有一个纸盒子,然后就看到这个大大的made in china
打开后先看到厚厚的说明书,泡沫保护的就是电源了,左侧的电源线没法用,忘了这是那个标准的线了,应该是美国用的,我们单位美国的东西用的都是这种插头,我们自己全给换了
电源线下边是输出线缆,带个收纳包
线缆,大家粗略看一下把,好多人评论线缆不好,我觉得凑合用把,坏了再换,反正自己也会做线,就是懒
电源装在袋子里,我觉得袋子没啥用,谁没事拎个电源瞎转悠啊
逼格还是可以的,拿手电照了照,内部做工还是杠杠的,用料就不说了
小附件,感觉应该是所有电源都有的标配,说实话我除了我那台老古董就没买过台式机
电源拆包后就跑去测了测输出,用的示波器看了看,各位看官别问我,看的懂的看,看不懂的就忽略吧
最后放上贼船的表装一装
总结一下,电源逼格和性能都是杠杠的,价格呢六百九十多,再加上一百出头的税,prime会员免邮费,总共付款八百多一点,亚马逊预收税费貌似是按照15%算的,我估计还得给我退税,自己海淘呢,商品价格是一样的,一般不会被税,运费差不多二百多(估算啊,10磅),还不如海外购划算,国内行货一千出头,这又省了两百,还不操心,快递比双十一我买的一件货还快
附带上我准备更新的硬件
ASROCK X99M
intel 600P
海盗船 复仇者 CMK16GX4M2B3000C15
显卡一开始准备上美亚买EVGA gtx1080 FTW,后来新闻爆出散热问题再加上最近前花的多了,显卡就将就个微星 gtx1070 红龙吧,反正最近主要玩模拟飞行,1070足以,还需要编辑给推荐一个CPU水冷散热......
不知不觉16年又要离我们而去啦,在这么悲伤的日子里,国产厂商也没有闲着纷纷亮出了自己的“杀手锏”——最新一代旗舰手机,好让我们化悲愤为消费,虽然我们是理性的消费者,但手机毕竟是生活必需品,该换还是要换的,下面一起看看近期有哪些值得入手的新机吧!
1.华为Mate 9/Mate 9 Pro
机型配置:华为Mate 9、Mate 9 Pro均采用全新的麒麟960芯片,4/6GB运存,Mate 9存储空间为32/64/128GB,Mate 9 Pro为64/128GB,4000mAh大电池,后置采用了与徕卡联合设计的1200万像素彩色和2000万像素黑白双镜头组合,前置为800万像素。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Mate 9配备5.9英寸FHD屏幕,采用后置指纹识别模块的设计;Mate 9 Pro配备5.5英寸2K分辨率双曲面屏幕,前置按压式指纹识别。
小编点评:近年华为给人的感觉就是越来越高端,前段时间力推莱卡认证摄像头,而这代Mate 9还找来保时捷站场,已经是铁了心要走高端路线了。Mate 9系列最大卖点还要数Pro的曲屏设计,顺应当前的曲屏风华为拿出来理所当然,屏幕是用三星S6 E+的,所以看上去外观差别也不大,不过好看是毋庸置疑的。除了外观,内在的新一代麒麟960也很值得关注,CPU性能已经赶超高通821,当然GPU方面有大提升还是不及Adreno 530,综合来说麒麟960已经跻身顶级CPU行列,功耗方面控制出色,也保证了续航,所以无论从颜值或是配置Mate 9都是当之无愧的机皇,唯一要诟病的就是售价问题,很多朋友表示太贵了,Mate 9 Pro 4699元起的定价直逼肾机,身后还有一众“物美价廉”的国产走量机在虎视眈眈,关于售价问题不知道你们怎么看?
2.小米 Note 2
机型配置:该机毫无悬念配备目前安卓阵营顶级的高通骁龙821处理器,内存方面最高为6+128GB,屏幕为5.7英寸1080P全高清OLED双曲面屏,后置摄像头为2256万像素,前置摄像头为800万像素,电池容量为4070mAh,网络制式方面最高支持全球6模37频,配置跻身顶级行列。
小编点评:从代言人的选择,似乎可以看出小米对这一款产品的定位,成熟内敛有内涵,小米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发展得太快了,核心竞争力缺失导致很长一段时间的迷惘,但从小米5的开始,似乎已经清醒了,事实小米5、5S,再到后来小米MIX都是很好的机子,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小米的口碑,而这款小米 Note2 配置上来说毫无疑问是顶级的,颜值在使用曲屏后也是靓丽过人,2799的价格更是诱人,不过这一切都要在你买得到的前提下.......当然不是没缺点的,使用过后的用户表示这个LG的OLED屏偏色严重,LG第一代小屏OLED还有待加强啊,各位介意的可以等直屏版,喜欢拍照的朋友也可以喷一下这机子没光学防抖,夜间成像稳定性堪忧。
机型配置:一加3T升级为骁龙821处理器、加入128GB UFS2.0闪存,配备目前最高规格的6GB LPDDR4内存,屏幕为OLED材质5.5英寸1080P,前置摄像头升级至1600万摄像头,后置则保持不变,依然为索尼IMX298传感器。电池容量升到了3400mAh。
小编点评:上一款的一加 3刚面市可谓掀起了一波抢购潮,然而半年过去,一加 3还是要抢购,你服不服。一加 3当时首发骁龙820加6RAM,再搭上2499的价格可谓无敌,虽然OS和续航依然被诟病,但在强大的性价比面前一切都不是事,最气的是买不到,先有820缺货,后有三星A屏供货不足,使得一加 3陷入无比尴尬的地步,于是拖着拖着就到3T的发布,处理器换成821,电池容量也提升,售价贵200,同样性价比极高,不少外媒也评价为当前短板最少的旗舰机,单论硬件还是有说服力的,但屏幕依然用三星A屏供货稳定度成疑,电量也仅仅提升到3400mAh,续航有待观察。
机型配置:首先在设计上,魅蓝X采用铝合金一体化金属中框,前后覆盖了双面2.5D玻璃,并采用了三星Galaxy S7系列、荣耀8亮光工艺。配置方面,魅蓝X首发联发科16nm Helio P20处理器,而RAM方面,魅蓝X拥有3GB/4GB两个版本,均为LPDDR4X,而ROM方面也拥有32GB/64GB双版本。屏幕方面拥有一块5英寸1080p TDDI高清full in cell夏普屏。相机方面,魅蓝X后置1200万像素摄像头,采用索尼IMX386传感器,前置摄像头则为500万像素。魅蓝X还内置3200mAh电池,支持最高18W快充,支持双卡双待全网通,指纹识别打通第三方指纹识别支付。
小编点评:“魅蓝真旗舰”这句戏言还多多少少有点道理的,在当家旗舰机型不给力的情况下,主攻年轻人市场的走量机魅蓝系列只能硬着头皮上了,所以我们看到魅蓝系列越来越多,越出越乱,在混乱的产品线面前,魅族也意识到这样下去真不是办法,于是在年底彻底的憋了一波,发布了这款首发联发科 P20 处理器的魅蓝 X,单从配置上看魅蓝 X一点都不弱(中端机范畴),外观设计也是有突破,采用铝合金一体化金属中框,双面 2.5D 曲面玻璃,比较有新意,就是价格需要考虑,3G RAM版1699元,确实有点旗舰风格,已经卖得和 MX 系列差不多贵了。
5.魅族&PRO6 Plus
机型配置:魅族PRO 6 Plus配备了与Galaxy S7/S7 edge同款的Exynos 8890处理器,配以4GB LPDDR4 RAM、64/128GB UFS2.0 ROM,在硬件性能上的表现毋庸置疑。屏幕方面为5.7英寸Super AMOLED2K屏,支持3D Press和AOD熄屏显示。拍照方面后置沿用MX6上使用的IMX386传感器1200W像素摄像头,支持光学防抖和十环闪光灯。前置则为500W。Hi-Fi方面采用 ES9018K2M 解码芯片,还采用 ADA4807 定制的低功耗运放。指纹识别支持心率检测。电池容量为3400mAh,支持24W快充。
小编点评:今年魅族的表现是真的水,产品弱这个劣势无论开多少场演唱会都弥补不了,再跟消费者说什么联发科的U够用,续航好这些都没用,消费者不买你的帐,本以为魅族今年也就这样了的时候,魅族给了大家一个惊喜,最新的旗舰机“婆6P”终于用上了 Exynos 8890 处理器,魅族也长抒一口气,表示我家旗舰机用的U是顶级的。 8890这个处理器当然是比821差一点的,仍属顶级行列,比联发科强得多那是肯定的,其他配置就没什么好挑剔的了,还有不少亮点呢,更多的集中在指纹识别和Flyme 6方面。外观方面恕在下无能,实在对魅族的机子脸盲,好看是好看,就是缺点个性,特别是在近期曲屏风潮下,显得有些“笨”。2K屏好看,但是电池只有3400mAh续航注定是堪忧,最骚的是,8890不支持电信卡,没办法解决,只能换号,看来魅族为了用上顶级U也是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虽说旗舰机基本出完了,但一些品牌的中端机子还是会不断发布的,大家如果觉得现在的手机都太贵的话,不妨再等等。国产机子越出越好,除了三星、苹果,也只能选国产机了,不过价格也是越走越高,希望厂商还是要照顾一下我等屁民,17年多专注低端机市场吧,买国产机也要卖肾身体扛不住。
记得小编第一台国产机是夏新的MTK渣货,不支持java用得那个痛苦啊。近几年国产机发愤图强有了长足发展,让人很是欣慰,但颜值还是让很多人诟病,然而最近得益于三星的强力“助攻”,国产机集体用上了高大上的曲面屏,颜值飙升,2017年手机界将卷起曲屏大风,你准备好了吗?
曾经的三星专属黑科技
作为安卓阵容的第一老大,三星无论从销量还是技术方面都保持着领先,而曲屏则是当年主打的“黑科技”之一。由于概念过于超前,13年推出的第一款搭载柔性屏幕的手机Galaxy Round市场反应并不好,除了外形“怪异”,消费者并没体验到任何过人之处。
虽然当时LG名不见经传,但说到黑科技也一点不落后,推出了当时同样“奇葩”的LG G Flex曲屏手机,当然小厂跟大厂不同的是,三星就算一代反应不好也能继续推出,而LG在推出G Flex2后就偃旗息鼓了。
说是黑科技其实三星的曲屏路也不平坦,新一代改进的Galaxy Note edge虽然采用全新的单曲屏设计,但依然没有引起大反应,当时消费者还是觉得这种设计“丑”。
吸取前2代产品的失败经验后,三星在旗舰机S6 edge加入双曲面屏,一改万年不变的塑料材质机身采用了双面玻璃+金属边框设计,搭载2K屏幕和更大的RAM,使得S6&edge广受市场欢迎,销量也大大提高。
由于S6的出色表现成功挽救了三星销售的颓势,而三星也感受到了市场对曲屏手机的庞大需求,在次年2016年3月推出性能更为强大的旗舰Galaxy S7系列,销量重回安卓阵型的单机第一。
看到这么火爆的曲屏市场,国内的厂商当然坐不住了,纷纷表示想要推出曲屏手机。然而OLED屏目前是三星和LG把持的,所以要生产曲屏手机,必须跟他们拿货,但LG专注电视大屏OLED上,目前虽然将重心转移到小屏OLED,不过产量不大,而三星是一直专注小屏OLED的,较早前的OLED市场可谓三星一家独大,要大批量做曲屏手机先要三星点头,而且三星的尿性大家都知道,来者不拒,但自家顶级的东西肯定不会轻易给你,就算给你了,也会在保障自家需求前提下而调整对你的供货(所以一加3现在还是在抢购),在这样的前提下,国内勇士vivo Xplay5用上了曲屏,成为国内第一台曲屏手机,然而屏幕还停留在S6 edge级别,与S7 edge一比,显得鸡肋无比。这里怪不得三星,因为面对火爆的需求,三星把库存都留给自己的新一代“核弹”Note 7了,所以其他厂商只能分得上一代的屏幕。
难道个天都不喜欢我?
由于S6和S7系列的成功,三星一扫前2年的颓风,在16年8月推出了完爆水果牌地球第一神机“Note 7”,颜值MAX,曲屏设计也俨然达到巅峰水平,市场消费者一致点赞,坐等入手,然而周董在群众一遍乐观的情绪中道出了真相:看星星一部、两部、三部、四部炸成屑........一场突如其来的集体自爆,让Note 7全球召回乃至直接宣布停产,三星刚刚恢复的元气,又这样被自己人炸成重伤,在年底指标压力下,三星不得不把散卖Note 7生产线积压下来的配件库存,以帮补家计。
在这样的大势下,国产厂商一拥而上,集体表示要继承Note 7“遗钵”,于是近期国产手机纷纷推出自己的曲屏手机,vivo Xplay 6 、华为Mate 9,而小米则使用LG的屏幕推出小米Note2,当然少不得苹果,17年的新机苹果也会用上。
从曲屏看手机界发展的周而复始
到了16年下半年,曲屏市场集体爆发,供货也并不是三星一家独大,LG发力,JDI也开始为华为等国产厂商供应曲屏,这样的变化也体现了手机行业的循环发展,从硬件需求不大的年代,软件优秀的厂商突围而出,待其他厂商软件体验也跟上来的时间,市场又变为比拼哪家配置性能强大,在性能过剩的当下,厂商又开始主打独家卖点,也就是现在的曲屏,而在17年曲屏集体爆发的一年,除了要把曲屏做好,更主要的争夺点已变为谁家的曲屏开发最完善,体验最好,于是又回到软件和体验上面。
曲屏手机真的代表手机的未来吗?
越来越多人用曲屏手机这个是毫无疑问的,而且小编第一次用上Note 7时也感受到曲屏手机带来的震撼体验和视觉享受,然而这都停留在视觉方面,曲屏特性带来的新操作并没有带来革新性的体验(真有用的还是要数大家都不喜欢的Galaxy Note edge),更多的是小伙伴吐槽的误触和无法戴套造成的碎屏。
近期非常火热的小米 MIX同样是在视觉上做文章,带来了最好的无边框手机,然而都是屏占比的变化,实际功用也是没有。
技术不断进步,手机也会越发先进,我想目前曲屏和无边框也只是手机进化过程的一个小阶段,但如果仅仅是为了提升颜值,我想他们存留的时间并不会太长,更重要的还是结合新特性创造出更好更便利的操作体验。
总体来说,小编对曲屏还是很满意的,即使是单单好看装X,希望三桑赶紧推出新一代旗舰机,一圆群众在Note 7上留下的遗憾。
手机系列的文章写得不少,机型、配置、品牌都聊过了,今天我们来聊聊大家体验最直观的——手机材质。早期清一色的塑料外壳,随着工艺的发展,玻璃,金属,陶瓷还有各种各样的材质都用上了, 下面一起看看到底哪种材质最好使吧!
虽然现在消费者都不屑塑料机,但作为手机材质的鼻祖,还是要好好吹一下的。塑料制造工艺成熟,成本低廉、高可塑性、以及强大的信号接收能力,这些都是当前主流的金属材质无法比拟的,所以以前的手机不好玩,但是好用。
而塑料被抛弃的原因在于比起金属,塑料外壳的质感以及触感确实low了一些,虽说像iPhone 5C、Lumia 1520这样的聚碳酸酯塑料手感很好,但始终不比金属材质的细腻。虽说塑料廉价,但单价并没有比金属差很多,金属主要成本在于制作工艺和良品率,所以大家也没必要那么嫌弃塑料,回归手机原点,塑料还是很好用的。
说完老实人塑料,下面说说最放荡不羁的金属材质,上面说到塑料的缺点就是金属的优点,所以金属质感和触感都显得高大上,不过享有这样的美感也是有代价的,金属成本比塑料高,信号接受能力较差,容易留下刮痕、掉漆等问题,确实说爱你不容易。
先从材质特性说起,目前金属机身的主要材质为铝合金, HTC One 系列、iPhone 5 及以后的机型都是使用铝合金的好机子,当初面市时确实惊艳,大家对这种材质也爱不释手,但问题很快就出现。 iPhone 6 的“坐弯门”大家应该还有印象,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 iPhone 6 所使用的 6000 系铝合金不够坚固,我国青年身姿矫健,配合修身的衣服掰弯肾6如探囊取物,后来iPhone 6s 使用 7000 系铝合金强度提升不少,也免去群众练功之苦。
第二个是颜色,放眼市场,机子的颜色除了跟风苹果的金、粉色,绝大部分金属手机都是灰黑白银,难道就不能像当年诺记那样来个“五星战队”吗?事实上还真不能,原因在于阳极氧化铝工艺上面,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百度一下,简单来说颜色越深越难着色,也就是成本越高,赔钱生意厂商当然不干。这个工艺还牵涉到掉漆问题,iPhone 5的掉漆门就让大家吐槽许久,综合工艺成本和掉漆问题,所以苹果在5S上不得不抛弃黑色转用深空灰,直至苹果7才敢推出全黑色,而且出货量也是低得可怜,这个工艺难题还是比较大的。
当然只有黑白大家也会用得很欢,最令广大机友无法忍受的是那2条“大白带”!现在很多年轻人对手机的通过质量不怎么要求,然而WIFI信号一定要强,表示没有WIFI日子没法过,然而金属材质又有个大弊病就是有着优良的电磁屏蔽性,所以金属后盖的手机一定要增加天线条带(也就是肾6刚出时大家疯狂吐槽的“大白带”,虽然肾6是苹果最好卖的机子),目前的工艺也只能将白带缩小或者移动到不怎么显眼的地方,所以全金属机身还是没有的。其实白带也就算了,就连带手机壳也会影响信号的,爱机一族又要陷入信号与划痕之间的斗争了。
说了这么多然并栾,金属还是目前最火的材质,不少低端机也用上金属,手感有保证也造福了低端群体,在当前还没有其他材质能代替金属,只希望掉漆和划痕问题能加强加强。
玻璃材质可以说是塑料和金属之间的折中之选,没金属的难调教,也比塑料来的精致。还记得当年iPhone 4震撼的工业设计,正反两面玻璃+铝合金中框,实在让人爱不释手。比起金属玻璃材质在制作工艺上有很多的优势,首先玻璃本身就晶莹剔透,不像金属般依赖加工工艺,同样因为这样的透明,着色容易机身颜色选择余地大,无需使用金属机身高难度的阳极氧化铝工艺。更重要的是,玻璃没有金属的电磁屏蔽特性,自然烦人的大白带就不用考虑了,全玻璃后盖就很容易实现。加上玻璃本身硬度大,小划痕也没有金属的明显。
当然玻璃也有不少缺点,第一个就是散热问题,玻璃导热性不如金属,散热系统设计不合理的话,容易造成散热缓慢影响机器运行。现在朋友都喜欢带手机壳,为什么?大部分是为了保护屏幕,因为从肾6起,改用2.5D玻璃屏,碎屏频发,这是玻璃的致命弱点,科学解释为分子结构缺乏稳定性,通俗说法就是易碎,这个材质特性问题无法解决,所以厂商基本都会让中框略微突起,高过了玻璃后盖表面,容易减少屏幕受力,在此无奈之举下,玻璃材质无法做到全玻璃机身,只能选用玻璃后盖+金属中框的设计。
前段时间让人眼前一亮的粗粮MIX机身材质正是陶瓷,普通的陶瓷和玻璃材质相近,并没多大优势。而目前用于手机的陶瓷则是新型陶瓷材料,比如钇稳定氧化锆,使用这种材质有着非常大的天然优势,既有金属的光泽,平整,质感,也有玻璃的剔透,高硬度,同时也耐磨损,绝对的高大上!
虽然有一定的电磁屏蔽性和保留了易碎性,比起优点来说并不算什么,为何到现在还是没普及开来呢?原因还是钱问题,陶瓷材质成本过高,粗粮MIX陶瓷机身的良率不到10%,无论需求再多这也注定是赔本的,所以雷总也只想着搞一批出来赚赚吆喝,还真没打算让你买到的。
当然商家没这么笨,放着金山不挖,小米MIX陶瓷供货商三环公司表示明年为陶瓷后盖的放量期,同时和数家知名手机厂商进行接洽,相信不久将会迎来陶瓷后盖狂潮。
以上都是比较常见的手机材质,其实手机行业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材质,例如竹智、黒杏木、酸枝木、皮革、凯夫拉,甚至牛仔布等等。不过这些材质都是比较少见的,一般用于定制版或者限量版,大规模使用可能也不大。所以目前最靠谱的展望还是在于陶瓷材质,不知道你对这种材质有什么想法?
DIY装机对有经验的朋友来说乐趣无穷,但对吃瓜群众门槛就比较高了,各种硬件搭配,组装走线,让人头晕目眩,在线下店式微的当下,电商整机应运而生,配置主流却比市场价低一大截,让小白们垂涎欲滴,然而便宜真的有好货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网购DIY整机到底靠不靠谱!
我们先以某宝销量较高一款主机为例进行分析:
非常火爆的销量,价格也不高,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根据卖家的配置单,我先来为大家算一下,在正规途径入手的同级别整机要花多少钱?
CPU:全新散片 1200元
散热器:39元
主板:技嘉(GIGABYTE)B150M-D3H主板 &569元(卖家提供型号没有在正规途径销售 先以销量最高的型号为例)
内存:319元
SSD:289元
显卡:七彩虹(Colorful)iGame1050 烈焰战神U-2GD5 999元(卖家没有标明该显卡的具体型号 姑且当成这款)
机箱:179元
电源:169元
一套下来:合计3763元,wow,比电商整机足足贵了600软妹币!赚到了有没有!当真赚了!?下面我们就来分析卖家这套产品的实际价格。
卖家提供的整机实际价值分析:
【CPU】6500是个好U,非常值得推荐,但是小白们不要理所当然认为卖家就会给你盒装的U,用盒装U的价格来估算就失策了,卖家能给你全新散片就很好了,更不用说JS会给你回收的U,反正上机了也看不出,嗨呀,这是最气的。
上图为某二手商提供的散片价格(回收/品相好),i5-6500的价格在1030元左右。
【散热器】这是卖家款的散热器,效果和原装散热器无异,那为何不用原装的呢,我就省下39了。因为散装U是没有散热器的,只有盒装才有,所以用散装U就只能自行搭一个散热器,所以你懂了吗?
【主板】技嘉 B150M-WIND,正常渠道并没有发售的型号,官网可查,我们可以称其为“定制版”“电商特供版”,不过技嘉的质量还是可以放心的,证明这家店还不是完全黑,WIND对569元 D3H进行了缩水,少2个SATA接口,以及1个PCI-E X1.0接口,价格应该在480左右。
旁边的升级版,换成了七彩虹的版,你以为升级版更好了吧,其实没有,实际更坑了,某宝350包邮,余下的钱拿去填显卡坑了........
【内存】现在的内存贵的飞起啊,不过估算也不能按零售价,卖家都是批发散装的,怎么便宜怎么来,批发价目前在270左右。
【SSD】京东卖289元,不过卖家会推这品牌肯定是和供货商有合作所以价格更低,淘宝都能找到一大堆25X的。
【显卡】七彩虹 1050显卡,卖家是没有标明哪款的,当成烈焰战神战神的话999元,然而外观出卖了它,烈焰战神并不长这样。
实际应该是这款,也就是战斧,怎么样价格又低了一点,哈?还要再低?有!那就是我们大名鼎鼎的“工包”啦,这个名字不优雅啊,好吧,我们美其名曰:电竞版!由于是工厂价,批量接单的话能做到830元包邮,开始懂里面的门道了吧!?
【机箱】京东卖179元,既然是卖家定制版,当然是有优惠的,算150吧!
【电源】这个真没什么好说,电源是一台电脑的重中之重,也往往是电商整机最薄弱的环节,对于这种中等偏上的CPU+独显的配置,额定功率一般建议在400W以上,而这套配置基本没有在电源上预留余地,供电算的是十分死,基本不允许有什么调整,这个电源在市场上也是挑着灯笼都找不到,鑫谷核动力300W也就100出头,这个只能更便宜。
【合计】一套算下来也就3000出头,比卖家的那套还便宜,更不用说卖家大量进货成本能压得更低,绝对是赚钱的,所以JS就别出来黑了,没亏待你。但是谁会这样绞尽脑汁疯狂压价,给自己的电脑配这种连包装都没有的配件?价格实在便宜,但是真正使用过后恐怕只会徒增你把电脑给砸了的怨念。既然自己都能买到比它便宜,那么就可以将这个价当成最低标准,加钱把关键配件再升级一下(聪明的朋友可以降一档),SSD加100,显卡加150,电源加100,把这3个薄弱环节把关好绝对能把整机品质提升一个档次。
简单总结一下电商DIY整机存在的问题:
CPU:因为CPU是直接装在主板上的,所以很多都是回收散片,反正用户也看不到使用痕迹,加上CPU经久耐用,刻苦耐劳一般不会出现问题,所以请以回收价格进行价值估算;
内存:散装,卖家大批量进货,只会进最便宜的产品,所以你只会见到杂牌,价格也是比零售价优惠得多;
主板:基本都是电商专供的型号,能缩水的尽量缩水,反正用户一般看不到外观,这些主板卖家要么就是直接模糊的写一个“技嘉B150M主板”不告诉你哪一款,要么就是给了个具体型号,但是你会发现查不到报价,因为是电商特供的缩水型号;
显卡:基本都是电竞版(网吧专供),都是工包的形式发给这些卖家的,不要以零售彩盒装进行价格估算;
机箱电源:最最最重要的电源,一般都是用些辣鸡渣产品,功率卡得死死的,而且大部分机箱和电源都是搭配卖的,因为这样更便宜!
售后:售后也是非常重要的,小白基本不会修,坏了要么整机寄回去店家保修,要么自己拿出外面修,实在麻烦,而且因为是寄修的,店家很容易就引导小白换配件,二次消费,很多陷阱很多套路。前期使用肯定没问题,但是后期使用硬件品质问题就容易凸显,你用1年半有问题但人家用3年还坚挺这里费用其实更大了,所以要有长远眼光,毕竟时间一长淘宝店家有一百种方式把你的售后给赖掉。
【最终结论】DIY电脑魅力在于灵活,均衡搭配,并且性价比要比品牌台式机高很多,但目前电商整机并不会根据DIY精神来组装,只会以低价吸引电脑小白,基本上就是能用就好。
有些经验的DIYer都会鄙视这种买整机的行为,认为要么钱多要么人傻,虽然有一定的依据,但是对某些朋友来说组装整机确实很困难,线下店坑人更厉害,以后小白们不妨在电商机价格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些预算,与店主协调更换更好的配件,或者是自己购买配件再交由附近的电脑店或是选择电商自家的装机服务也好,比起贪便宜被坑,自己稍微花多点心思,来得更靠谱!
470D发布也有好几天了,不过网上没有货,只供OEM和渠道商,而且也只有整机出售,不过我有个朋友比较牛,直接找到当地的渠道商,单买了一片迪兰470D酷能,这就是智商啊。这事让我知道了,这怎么能忍,所以我就把卡借了回来,小小把玩一下。说到底,就是工作太少,闲的。
首先请上今天的主角,迪兰470D 酷能4G,别把目光放在我的书上。
说实在的,如果470D也能出X Serial系列的话会更让人喜欢。
接口比较少,HMDI/DP/DVI各一个,够不够用因人而异,需要自己考虑了。
虽然规模有所缩减不过TDP仍然设置在110W,使用单8pin外接供电。是不是真的可以开核成470?
酷能系列一贯坚持的原则,就是金属背板,我记得连最低端的350酷能都有。
别人的卡不能拆,这涉及人品问题,毕竟我现在已经出门就遇下雨了,再缺点德我估计出门就被雷劈了。所以拆一下导流罩好了,这个不涉及保修问题。导流罩棱角分明的样子的确有点像我,都是这么帅。
我的小米note宽77MM,所以这风扇的直径应该是9CM的,估计散热不错。
3根延伸出来的散热管,还镀了镍。
外观拆解部分到此为止,下面开始测试阶段,点亮开机,按照惯例,跑一下3DMARK,FSE得分4826分,FSU得分2412分,这分数也就比470少一点,这让470情何以堪啊。
游戏测试为了证明其真实性,我还是直接上图,易读性会受一下影响。
起点灰烬测试,在CRAZY特效的蹂躏下还能保持30帧(DX11 30帧,DX12 31.9帧)。
古墓丽影10开最高特效会爆显存,跑出的帧数和实际体验不符,所以开到次级特效就好了,DX11 69.84帧,DX12 76.78帧。
文明6全开特效无AA全开特效跑出这个成绩,谁跟我说一下这是几帧来着。
彩虹六号围攻全特效,平均帧数94.8帧。
使命召唤12测试用的是游戏加加,除开一些过渡动画的30帧,整体来说维持在60帧以上没问题。
正当防卫3测试,游戏加加还是不方便,用FRAPS比较靠谱,就是后期做表比较麻烦。去掉一些过场动画,大部分是时间维持在60帧之上。
巫师3测试。高特效下保持40帧之上没问题。
其实我也是看到目前网上还没有这张卡的相关测试文章才做的,首先是闲得无聊,其次是刷一下存在感,最后就是为了与人方便,正所谓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时间,这DIY的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瞎扯淡完毕)。
往期的文章分析了当前AMD的生存状况,想要逆袭老哥Intel机会渺茫,虽然AMD现在不给力,但当年还是很牛逼的,与Intel不分高下,相互竞争推出了多款经典产品,下面一起看看这些年出现在CPU市场的“神U”们吧!
要谈“神U”当然要从CPU的发展史说起啦,不过早期CPU的发展就没有显卡那么精彩了,真正有竞争力的CPU厂商并不多(AMD,Cyrix),早期286、386、486时代相信大多数朋友都没怎么经历过,而且性能也完全不够看,我们不妨从93年这个特别的时间点说起。
奔腾大时代
日:新一代586 CPU问世,本应命名为80586或 i586,然而当年处理器产品名称十分混乱,为了更好的标识产品英特尔把新一代产品命名为Pentium。对,这就是大家熟知的奔腾处理器的开端。
初代奔腾的频率由最初推出的60MHZ和66MHZ,后提高到200MHZ,但只是比486好,没有大突破,下面的一款产品,真正在奔腾家族中具有划时代意义,它就是——Pentium MMX,标志着PC“多媒体”时代的到来。
Pentium MMX 可理解为“带有MMX技术的Pentium”,在原Pentium的基础上进行了重大的改进,增加了片内16KB数据缓存和16KB指令缓存,4路写缓存以及分支预测单元和返回堆栈技术。特别是新增加的57条MMX多媒体指令,这57条MMX指令专门用来处理音频、视频等数据,大大缩短了CPU在处理视频、音频、图形和动画时用于运算的时间。
Intel率先推出MMX指令集后,AMD、Cyrix反应迅速,纷纷表示自家新一代产品K6和M2都会支持该技术。中间还夹杂着CPU的接口之争,因为AMD 一直使用Intel的接口,而Intel只授权AMD使用Socket 7,于是Intel锐意淘汰Socket 7,强推独家专利的SLOT1,留着落后的Socket 7给AMD,想让AMD从此失去竞争力,然而机灵的AMD同志表示:老哥,你值得最好的,小弟我能用老Socket 7就很满意了。结果AMD&K6-2不仅比Intel&Socket 7接口最强的奔腾MMX-233还强,甚至将最高频率拉升至550MHz!AMD大幅延长了Socket 7的寿命周期。
虽然Intel和AMD的接口发展从此分道扬镳,但不妨碍神U陆续登场。下面我们迎来值得历史铭记的超频神器——Celeron 300A,这款不是初代赛扬,初代由于砍了二级缓存,导致性能抓鸡,遭到了市场的唾弃。为了弥补之前赛扬的失败,Intel强势推出带128KB的全速二级缓存的Mendocino核心Celeron 300A,它的性能异常强大,同频率下与高端的PentiumII性能相当,更不用说这款产品非常容易超频!默电稳定运行在450MHz(100MHz外频),后期推出的Slot1 PentiumIII 450MHz也不是它的对手,如此强大的产品怎能不引人关注,于是当年全民热议300A,甚至形成一条超频产业链,专为超频而生的主板、内存、转接卡……然而这样的逆天产品严重影响了Intel自家的高端产品销售,Intel引以为鉴把该失误终结在了300A,往后再无如此神器。
Athlon速龙 传说伊始
99年6月,AMD发布了一款改变CPU市场的产品,那就是基于K7架构的Athlon(速龙),吹响着AMD的反攻号角。
在单核时代,几百MHZ频率提升都让玩家兴奋不已,而能将产品频率提升至“GHz”的商家毫无疑问将会获得极大先机。结果,这个标志性1GHz CPU在2000年3月由AMD首先发布,型号是Athlon 1000。虽然后来Intel的Pentium III(铜矿)以超强的超频性能压倒Athlon 1000,但AMD真正杀器同样对Pentium III虎视眈眈。
2000年6月,代号ThunderBird雷鸟的新Athlon 1GHz处理器闪亮登场,采用180nm工艺,集成全速256KB二级缓存, 采用Socket A接口,在速度上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更重要的是,Athlon价格只有Pentium III的2/3,主板也更便宜,高性价更得DIY用户青睐,成功狙击了Pentium III。
虽然成功应对Pentium III,但AMD一直没有和Intel入门处理器的Celeron对标的产品。于是,AMD针对入门市场推出了Druon(毒龙),说起毒龙,我们又可以开始缅怀过去机情燃烧的岁月了。毒龙以一种简单而又不失趣味的方法让大家领略DIY的神秘魅力,足称一代“神U”。
早期毒龙没有锁定倍频,可谓初代“黑盒”,轻松600MHz超到900MHz甚至1GHz,超频后性能比肩高端的奔腾III和速龙雷鸟。而Duron 800MHz产品往往都可以稳定超频至1.4G,已经到秒铜矿的地步了,如此神器当然引起了AMD的关注,随后锁定了Duron的倍频,可一身折腾劲的DIY玩家还是发现了门道,只需要一支“铅笔”就可以破解倍频,这就是著名的“铅笔大法”。
铅笔大法科普:AMD锁定毒龙的倍频的办法就是把L1切断,那么破解的方法自然是把L1连接起来就好了,可以通过焊接的方法实现,不过风险比较大,石墨可以引导电力传播,而铅笔主要成分石墨,呵呵,就这么简单。
在这里不得不感叹一下,以前的DIY就是好玩,通过自己的小改造就能使得产品性能质变飞跃,金钱并不能衡量一切,重要的是我们从自己动手改造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时间来到2001年,那时Willamate架构的奔腾4已经发布半年多了,但由于性能不济被自家的P3&Tualatin给秒掉了,为了保住P4的销路,Intel早早把P3 图拉丁给停产了。但这么优秀的核心是不会被埋没的,图拉丁P3-S的阉割版本——图拉丁赛扬在低端市场大杀特杀,更是把低端王者毒龙给秒掉了,更不用说超频之后接近高端P4的性能。图拉丁赛扬价格低廉,性能强悍,而且还保留赛扬的优良传统,具有超强的超频能力,甚至有玩家硬改CPU超频,使图拉丁的性能进一步增强,这样一个高性能、低功耗、低发热量的优质核心,无人不为之动容,当今机佬集散地图拉丁吧也是在图拉丁CPU的盛名下建立的,足见该CPU的神级地位。
经典的奔腾4广告
由于图拉丁强大的实力和P4处理器高主频的压力下,AMD决定放弃传统的主频标注,改用PR(实际性能表现)命名方式,发布Athlon XP处理器。
这免不了大家对新出Athlon XP 1800+感到迷惑,标称1800+主频居然只有1.53GHz,这是在逗我?但是懵逼的群众被光速打脸,因为他们发现只花赛扬4的价格,就能获得P4的性能,捡了个大便宜!Athlon XP 1800+依然能活用铅笔大法,简单一画,即可使Athlon XP 1800+变成2200+。
面对Athlon XP的强势表现,高傲的Intel岂容你放肆,2002年初&Intel发布了第二代奔腾4处理器(Northwood),Athlon XP优势尽失,而Pentium 4 C系列也是继赛扬300A之后的又一超频王。顶级的Pentium 4 3.2C价格贵得离谱。于是囊中羞涩的玩家们又动起了超频的念头了,而动手对象自然是最底层的pentium 4 2.4C,搭配当时i865PE主板默电就可以将外频从200MHz超到266MHz,正好将频率提升到266MHzX12=3.2GHz。在加电压的情况下,2.4C还可以非常轻松的超上3.6GHz。于是市场又引发起一场P4 2.4C抢购潮。想当年多少人的电脑配置都是P4 搭MX 440,畅玩各种单机大作,想起真令人怀念.......
由于二代P4实在是太强了,AMD后续推出的改进型号也不是对手,加上赛扬4的夹击,AMD处境十分被动,无奈之下AMD继续走性价比路线,没想到却收获了巨大的成功。03年初,我们迎来了经典的Athlon XP 2500+ &Barton(巴顿),采用0.13um制造工艺,核心电压1.65V左右,二级缓存为512KB,封装方式采用OPGA,前端总线频率为333MHz和400MHz。巴顿诠释了AMD的性价比战略,搭配当时NVIDIA的nForce 2 Ultra主板,把外频设置成200MHz,就变成了Athlon XP 3200+,更不用说稍微加电压就能轻松超到2.4G,甚至2.5、2.6G!依然是赛扬的价格,P4的性能。
Athlon 64 巅峰之路
03年底,带着AMD骨气的全新一代产品——Athlon 64闪耀登场,首款支持內建内存控制器的处理器,也是首款支持64位运算的X86处理器;同时还有同时期P4不具备的Cool &Quiet技术。其中性能和功耗出众的Athlon 64 3000+见证了AMD传奇的开端,从Socket 754时代的Clawhammer核心,到Socket 939时代经典的Venice核心,再到Socket AM2时代的Orleans核心,从2003年到2006年,经历了3个接口,寿命长达4年,市场表现良好价格坚挺不动,真神U。
04年起AMD风光无限,Intel经历三代P4(Presoctt)失败之后,更是霉得发紫。随着工艺发展,单核CPU性能已经触顶,05年开始PC界进入双核时代,这次Intel灵性的抢先AMD发布了第一款双核CPU,Pentium D,随后AMD发布了经典的双核处理器&Athlon 64 X2。虽然Intel先发布了双核CPU,但今时今日的AMD可不虚你Intel,强势表示你家Pentium D 是假双核,于是展开了一场著名的“真假双核”CPU论战。
Intel的做法是将两颗Pentium 4核心封装在一个基板上,组成了Pentium D,AMD认为这种架构是假双核,而幽默感十足的网友,将这种双核称为“胶水”双核。毫无疑问技术先进的 Athlon 64 X2是优于Pentium D的,但最便宜的X2 3800+也要2500多元,对比起Pentium D的千元左右的价格,也是足够昂贵。
Intel 霸主归来
04、05年是AMD最为风光的2年,市场表现口碑均优于Intel,然而昔日霸主Intel岂会坐以待毙,沉寂一段时间后,推出真正划时代的产品——&Core 2(酷睿)处理器。酷睿2没有再犯当年P4过度追求参数与频率的错误,主打效能优先,1.86GHz主频的低端型号E6300,性能超越3.0GHz的奔腾D双核,更是无需担心发热量大的老问题。
性能宝座酷睿已经夺回了,但低端市场竞争依然激烈,AMD在这方面依然有着不少优势,想要抢占低端市场,Intel必须拿出像样的产品。于是在酷睿时代,Intel重新祭出奔腾,并推出性价比之王——E2140,采用M0步进的E2140基本上可以稳定超频至3.2GHz,实际性能已经赶超E6750。说到超频,这里还要提一下神U——E5200,特别是五电容版,超频潜力巨大,默电超到3.6G甚至是4G,性能直逼千元E8双核。2者都是新时代继承图拉丁精神的经典产品,值得一提的是全系列酷睿2处理器均具有极强的超频能力。
自从06年酷睿诞生,AMD随即陷入低迷,Phenom出师不利,显卡也被老黄死压,全无当年的锐气。沉积3年之久,09年AMD开创了一段CPU开核的神化,让玩家明白天下真有白捡的便宜,只需要通过主板设定,就可以将双核处理器变为四核,连三级缓存都得以释放,同时还可以进行超频。可开核的型号包括:Athlon X2 5000、Athlon II X3 440、Athlon II X2 220、Athlon II X4 640等等,其中Athlon X2 5000为开核大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产品。
自从走性价比路线以来,高端CPU方面AMD一直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产品,在这种窘况下,&X4 955站了出来,并在很长一段时间成为AMD中高端平台的最佳选择。虽然肥龙 955连i3也干不过,但是采用45nm工艺,解决了一代肥龙功耗与发热的问题,多核性能不赖,默认高主频加上黑盒策略,即使放到现在也不过时,相信很多朋友都不舍得替换如此经典好用的U,从综合价值来说当属一代神U。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CPU的性能提升几乎到达瓶颈,玩家圈也没什么新热点,然而就在这样无趣的环境中,我们再次迎来末代神U——E3-1230 V2,基于Ivy Bridge架构的E3-1230 V2,去除了鸡肋的核显,4C8T达到了i7级别,加上散片货源充足,价格甚至比带K型号的i5还低,因为支持超线程性能比i5更强。由于不能超频,搭配主板也不用纠结高端的Z系列,随意搭个H或B系列的主板,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口袋妖怪绿宝石金手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