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怎么用城墙上大炮开崩坏3月光散弹开关

刺客信条兄弟会大炮开火任务详细过法_百度知道
刺客信条兄弟会大炮开火任务详细过法
卡在最后一个门了最好有图和视频 卡在离船坞还最后一门那了
我有更好的答案
基本上从头玩到那个记忆的人没有在那卡住的。卡住的意思是记忆同步失败。然后从梁上过去,然后去开门?如果是游戏的问题,建议重新下一个。第三个水门之前的最后一个木架子上有两个木桶,楼主只需要顺着往上就行了。楼主卡的地方很独特,还是游戏卡住了。这一关的要点是在高处射杀卫兵,而且必须提前,必须一直走在梁上,而且必须走在设计师前面,这样才有可能射杀守卫这个记忆完全同步是要求三个水门有一个要主角去开,而且不能被发现。lz要是想要100%同步
我不去追求100%也没用 前3个门如果不是自己开的话 开门的动画就卡死门不往下落
那就是游戏的问题,如果没有门是自己开的,任务会继续,最后结束同步率是50%。如果你不想重下,那么就追求极限速度,在目标之前迅速过关开门,不过很难,不能丢失目标。有一个办法:第一个门,暗杀门外的士兵,爬到梁上,射杀门卫,在目标未到之前开门,然后回去重新爬到梁上,在梁上自由奔跑,遇到士兵就射杀,直道射杀第二个门卫,同样在目标到达之前开门,然后走水中的木架,射杀所有士兵,直道两个木桶那。然后同样的,在目标到达之前射杀第三个门卫。
采纳率:25%
LZ说的是海军炮那一关吗
没错 刚开始头一个门如果不自己开也会卡关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刺客信条兄弟会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刚看到有人在说俄罗斯依靠西方式火炮发射霰弹征服骑射民族,想到个事情请教一下-中外历史-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 -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245|回复: 47
刚看到有人在说俄罗斯依靠西方式火炮发射霰弹征服骑射民族,想到个事情请教一下
更多精彩专业军事内容,期待你的加入!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我怎么就记得以前在哪里看到说决定俄罗斯和骑射民族之间力量对比发生决定性变化的喀山汗国之战,是俄罗斯军队用大刀长矛打败了喀山汗国的火枪大炮呢?到底谁对?有相关资料的帮忙给解个惑.....
, , , , , ,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胜利是侥幸的,但是却是改变历史的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初代沙皇厉害
文艺复兴时期的露国应该普遍使用火器了
内陆游牧民族使用火器的可能性不大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百度了一次
伊凡亲率俄军于1552年6月向喀山推进,40天后,俄国集结于喀山城下。该城居山而建,易守难功,守军四、五万人,人人勇敢无畏,准备以身殉国。俄军正面进攻了40天未能功下。10月2日,沙皇军队发动总攻,由于众寡悬殊和预先没有料到俄军的行动,喀山城守军全部牺牲,喀山汗王也被俘虏,喀山城被攻陷。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可能没有料到的俄军行动&&就是指 冷兵器的肉搏冲锋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那个年代的攻城战拖个一年半载的也不奇怪
可能是骗城、特攻之类的奇袭战术吧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俄罗斯人在熟练使用火器后灭鞑靼汗国有如砍瓜切菜,对比中国却还在受游牧民族的侵扰。最后彻底败给满洲骑射。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头像被屏蔽
对俄罗斯历史不太熟悉,但某人拖着1000斤以上的红夷炮发射霰弹打游牧骑兵想也知道不可能.
要说喀山汗国那会,地球上有有没有红夷炮还不好说.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终于想起来在哪里看到这个内容的了,但是似乎还是不是很清楚:
1552年开始,他率军东征,开始进攻喀山和阿斯特拉罕这两个汗国,他的母亲叶莲娜当年在这些地方挑拨内讧的外交策略在他这一代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在伊凡的大军到达之前,这两个庞大的汗国早已国势衰微今不如昔。伊凡四世依靠人海战术和来自德国瑞典的火炮技师只用了四年就消灭了它们,占领了伏尔加河的下游地区。当然,伊凡付出的代价不小,鞑靼人的顽强和骁勇让沙皇军队死伤无数,在喀山城,3万鞑靼人顶住了伊凡四世整整15万人数月的狂攻,可笑的是,这些鞑靼人手中拿着火枪,而来自较“文明”地区的沙皇军队却挥着大刀长矛,所幸那个时代的火枪和冷兵器的差距不大,人数占优的俄国人最终踩着同伴层层叠叠的尸体冲进了弹尽粮绝的喀山城。灭掉喀山汗国是俄罗斯历史上重大的转折点,攻灭喀山之前蒙古鞑靼人的力量是强于俄罗斯的,而攻灭喀山后双方的力量对比反了过来。俄国人的东进已经不存在大的障碍了。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头像被屏蔽
如果是攻城战,那么使用多少斤的火炮都有可能,16世纪的火炮本来就杂乱无章,真正制式改革怎么着也得到瑞典古斯塔夫的时候了.(不过也许摩利士也有影响......很难说.这点是猜的)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不过想着那些大刀长矛淹没火枪的场面,也蛮吓人的,尤其是所谓“相对文明”的军队使用大刀长矛的时候.....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头像被屏蔽
原帖由 雪千寻 于
13:07 发表
不过想着那些大刀长矛淹没火枪的场面,也蛮吓人的,尤其是所谓“相对文明”的军队使用大刀长矛的时候.....
火绳枪没有长枪手啦之类的冷兵器保护侧翼,也基本就是被迂回包抄被屠的份:D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原帖由 中国sunyan 于
13:12 发表
火绳枪没有长枪手啦之类的冷兵器保护侧翼,也基本就是被迂回包抄被屠的份:D
喀山之战是城塞战,火枪手相对来说对冷兵器的依赖性要小些吧?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头像被屏蔽
原帖由 雪千寻 于
13:55 发表
喀山之战是城塞战,火枪手相对来说对冷兵器的依赖性要小些吧?
抱歉,抱歉,我以为你还说的是对付游牧骑兵的事呢:D .
不过依照16世纪火绳枪(或者是火门枪)的速率,对人的直接伤害还真不一定有弓箭大.主要是有穿甲性和血液感染这2个优势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原帖由 中国sunyan 于
12:55 发表
对俄罗斯历史不太熟悉,但某人拖着1000斤以上的红夷炮发射霰弹打游牧骑兵想也知道不可能.
要说喀山汗国那会,地球上有有没有红夷炮还不好说.
四匹马 的 力的 自行红衣火炮:D :D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原帖由 cy1011 于
12:46 发表
俄罗斯人在熟练使用火器后灭鞑靼汗国有如砍瓜切菜,对比中国却还在受游牧民族的侵扰。最后彻底败给满洲骑射。
第一满族不是游牧民族。
第二中国的游牧民族问题是清朝最后解决的。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头像被屏蔽
原帖由 hughhugh 于
14:15 发表
四匹马 的 力的 自行红衣火炮:D :D
那就祈求上帝让这门炮在车上的射程起码能打个几百步吧:D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头像被屏蔽
火器的发展与运用是先进文明征服落后文明或抵御落后文明袭扰的关键,但对战争胜负而言火器不是万能的,特别是16、17世纪时,火器部队必须要和其他部队相配合。在这个火器开始大规模普及的时代,我们看到的却是克伦威尔的骑兵大显神威、满洲的八旗屠灭明军,但火器取代冷兵器是必然,事实弓马定天下的清朝后来北击毛子,西灭准格尔时,火器发挥极大作用。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原帖由 大秦猛士 于
15:22 发表
第一满族不是游牧民族。
第二中国的游牧民族问题是清朝最后解决的。
第一满族不是游牧民族我当然知道,但文化习俗服饰是很相似的、作战都以骑射为主。
第二清朝未入关前就解决了,如果不是中国人造反推翻大元大蒙古国的的统治的话,这个问题早几百年前就解决了。呵呵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头像被屏蔽
原帖由 大秦猛士 于
15:22 发表
第一满族不是游牧民族。
第二中国的游牧民族问题是清朝最后解决的。
第一,满族虽然不是纯游牧民族,但打猎是其重要的生活来源,可以说满洲一年有半年是冬天,而整个冬天都是狩猎的季节。
第二,游牧民族和定居定居民族的矛盾从来都没有得到解决,只是被掩盖了而已。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野猪皮那会儿起兵的时候不是掳掠汉人种地吗
满人就是游牧民族,视耕种为丢脸的事情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头像被屏蔽
原帖由 hejzhb 于
18:58 发表
野猪皮那会儿起兵的时候不是掳掠汉人种地吗
满人就是游牧民族,视耕种为丢脸的事情
种地是小,妻女让满族“主子”蹂躏事大。别揭汉族的那块伤疤了!:handshake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原帖由 zgsh 于
19:05 发表
种地是小,妻女让满族“主子”蹂躏事大。别揭汉族的那块伤疤了!:handshake
史学上有个观点,地球上的主要列强如英法俄中美,经济大国日德都是在蹂躏中成长的
你这种低水准的言论还是闭嘴的好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头像被屏蔽
原帖由 hejzhb 于
19:16 发表
史学上有个观点,地球上的主要列强如英法俄中美,经济大国日德都是在蹂躏中成长的
你这种低水准的言论还是闭嘴的好
如果说你是被蹂躏出来的,你还以此为容吗?你的水准真高呀!;P ;P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你们忘了哥萨克,打骑兵战打野战打白刃战那样比那些游牧民族。谁跟你说游牧民族白刃战就强了,清末的满蒙骑兵不照样被捻子打到裸奔。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原帖由 zgsh 于
19:32 发表
如果说你是被蹂躏出来的,你还以此为容吗?你的水准真高呀!;P ;P
现代中国稳定了几十年没有什么战乱,你爷爷那一代才有可能是这样出来的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头像被屏蔽
原帖由 hejzhb 于
19:39 发表
现代中国稳定了几十年没有什么战乱,你爷爷那一代才有可能是这样出来的
你爷爷原来是杂种呀,怪不得你这个孙子对黑猪皮那么熟悉。;P ;P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原帖由 zgsh 于
19:41 发表
你爷爷原来是杂种呀,怪不得你这个孙子对黑猪皮那么熟悉。;P ;P
现出原形了吧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原帖由 cy1011 于
17:30 发表
第一满族不是游牧民族我当然知道,但文化习俗服饰是很相似的、作战都以骑射为主。
第二清朝未入关前就解决了,如果不是中国人造反推翻大元大蒙古国的的统治的话,这个问题早几百年前就解决了。呵呵
满族是渔猎为主,农耕为辅,算是半定居吧。他的生产方式和文化习惯和游牧民族还真是不太一样。
另外,清朝入关前吃了明军火器几次亏后,就很重视火器,明朝炮兵来降时,皇太极欣喜若狂。实际上,要不是从明朝降军那里学会火炮技术,清军入关后面对那么多有城墙的城市还真是无从下手。明朝很重视筑城墙的,堪称我国历史上最能筑墙的。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头像被屏蔽
回复 29# 的帖子
这从侧面反映出明朝一直以来的保守性&内敛性。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原帖由 天堂风暴 于
22:01 发表
满族是渔猎为主,农耕为辅,算是半定居吧。他的生产方式和文化习惯和游牧民族还真是不太一样。
另外,清朝入关前吃了明军火器几次亏后,就很重视火器,明朝炮兵来降时,皇太极欣喜若狂。实际上,要不是从明朝降军 ...
满人和蒙古人的君主都称“汗”,中国人都称其为鞑子或胡。朝鲜也是如此(可见李朝实录),你说他们之间差别能大吗?况且蒙古各部尊满洲汗为博格达汗,视其为同类。 至于说清军重视火器?呵呵 你真说笑了,连乾隆自己都是我朝以骑射定天下,火器不过是辅助而已。 至于中国城墙的问题,来华的西方人(可能是西班牙)评介为只能用来防盗贼。呵呵 事实证明真是如次,满人横扫中国几乎是攻无不克。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满族是渔猎为主,农耕为辅,算是半定居吧。
——————————————————————————————
这句话只说对了前面。满人确实是渔猎为主,农耕为辅。不过农耕一般都让掳掠的汉人或朝鲜人去做。 也不是什么半定居民族,一直是住在房子里的。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头像被屏蔽
清朝当然重视火器,清朝再蠢,也不会拿自己江山社稷开玩笑.
清朝皇帝强调骑射,大部分背景是因为八旗子弟生活腐朽,清朝皇帝为了重振尚武之风的缘故.但一旦遇到真实威胁,还是首先想到利用火器比如在&清宣宗实录&卷295里就强调,闽浙两省如遇把总缺额,即以&精熟鸟枪牟兵考校拨补&
再者,清朝从很早就重视仿造,缴获明朝的火炮.清朝火器之所以毫无进展,一是由于没有战争威胁,造炮技术没有外力提升.二是选拔人才重文轻理.基础理论科学发展缓慢.
就鸟铳的装备来说,一般部队装备40%--60%.基本达到了历代鸟铳装备的顶峰水准了.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原帖由 中国sunyan 于
22:58 发表
清朝当然重视火器,清朝再蠢,也不会拿自己江山社稷开玩笑.
清朝皇帝强调骑射,大部分背景是因为八旗子弟生活腐朽,清朝皇帝为了重振尚武之风的缘故.但一旦遇到真实威胁,还是首先想到利用火器比如在卷295里就强调,闽浙 ... 呵呵 如果这就叫重视的话,当时欧亚各国没有不重视火器的。可结果是在征缅战争中清军在火器上不敌缅人,吃了不少亏。而缅人则说清军中的骑射兵比较厉害。:D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原帖由 lich_jin 于
22:36 发表
这从侧面反映出明朝一直以来的保守性&内敛性。
保守性&内敛性你忘了明朝那时可没有马铃薯和地瓜,没有这些你再外向也没用。打下来根本守不住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原帖由 cy1011 于
22:46 发表
满人和蒙古人的君主都称“汗”,中国人都称其为鞑子或胡。朝鲜也是如此(可见李朝实录),你说他们之间差别能大吗?况且蒙古各部尊满洲汗为博格达汗,视其为同类。 至于说清军重视火器?呵呵 你真说笑了,连乾隆自 ...
称汉是受了蒙古的影响,也是当时还不想和明朝彻底翻脸,给自己留点余地,所以不称皇帝。后来称皇帝,汉人也叫他皇帝。
明朝城墙至今留存下来的不少(比如山西平遥),说只能防盗贼有些夸张了。何况,如果没有火炮,即使面对很简陋的防御工事,攻方也需比守方多得多的兵力和伤亡。刚入关时,如果没有火炮,对于人口单薄,兵员严重不足的清廷,就算能攻下几个城池,伤亡也是承受不了的。
先进武器当然世界各国都是重视的,意识形态再强,也不会有人拿自己的国家安全不当回事。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原帖由 天堂风暴 于
09:00 发表
称汉是受了蒙古的影响,也是当时还不想和明朝彻底翻脸,给自己留点余地,所以不称皇帝。后来称皇帝,汉人也叫他皇帝。
明朝城墙至今留存下来的不少(比如山西平遥),说只能防盗贼有些夸张了。何况,如果没有火炮 ... 呵呵 汉人叫他皇帝没错,那是汉人对统治者的称呼方式。蒙古人,满人,达斡尔人、甚至来华的俄罗斯人都称其为博格达汗。这就跟蒙元时期一样,汉人称蒙古统治者为元文宗元昭宗之类的,可蒙古人色目人不会用这种奇怪的称呼方式。总之满蒙两族差异很小。关于火炮和城墙的问题,你说的不对啊 满人攻占整个北方是催枯拉朽的,有没有火炮影响不会太大。你所说的“即使面对很简陋的防御工事,攻方也需比守方多得多的兵力和伤亡”,这根本就是开玩笑! 真像你这么说的话,没有火炮以前,中国不可能这么多次被统一。难到你以为每座城市都有坚守到只剩最后一人的勇气?阎应元能出现几个?
太搞笑了,很多地方在面临征服者的时候基本都是望风而降。请你不要随意夸大火炮在攻城时的作用!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头像被屏蔽
回复 36# 的帖子
土豆我不敢乱说,但红薯可是明朝进来的,当时的救命粮。同期的还有烟草。明朝中后期是历史上的大探索、大发现时代,各洲的联系往来开始紧密。但明朝太被动的接受了,错过太多机遇。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头像被屏蔽
原帖由 cy1011 于
23:14 发表
呵呵 如果这就叫重视的话,当时欧亚各国没有不重视火器的。可结果是在征缅战争中清军在火器上不敌缅人,吃了不少亏。而缅人则说清军中的骑射兵比较厉害。:D
呵呵,事实上确实欧亚各国都比较重视火器,除非没有战争压力的情况下.清军在对缅甸战役中的根本原因不是火器问题.对大小金川的时候火器也没看怎么厉害.
实际上,在当时冷兵器和火器混用时代,骑射厉害很正常,英国在19世纪还有建议回复长弓使用.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声明:论坛言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超级大本营军事网站立场
Powered by Discuz &
超级大本营军事网站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最具影响力中文军事论坛 - Most Influential Chinese Military Forum新手求救,护城墙上的弩炮和大炮怎么用_百度知道
新手求救,护城墙上的弩炮和大炮怎么用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一般搭在城墙背后 可以给士兵一个休息之地 而不是在城墙上在城墙上乱打乱盖只能是等着被火箭烧掉杠杆原理投石机:对于准备精良的守城方来说 油锅往往放在小车上推着走 哪里有敌人就推到哪里倒下去 像城门这样受冲车攻击的部位 往往有专门的油锅等着伺候敌人 这样的油锅用横轴固定在门楼内部 底下是盖板 当敌人推冲车上前撞门时 打开盖板 翻倒油锅 浇在从底下门洞经过的冲车上杀敌孔中国没有弩炮 弩炮属于扭力投射器 西方发明并在西方使用由于弩机达不到弩炮的力量 因此弩炮可以射石 弩机却基本只能射巨箭人们往往把弩炮和弩机混为一潭 这是错误的 塔楼的弩炮问题另一个帖子我已经回答了 现回答剩下问题油锅:原理和其他旋转装置是一样的 就是一根轴一个孔 没什么特殊的战棚:这是用来射箭的 要用长枪从里面捅人的话 这是不实际的谁会专门爬到孔上给你扎呢?如果城墙上全是孔 那这墙肯定顶不住投石因此杀敌孔的数量和位置也是有限而讲究的旋转底座:中国的投石机应用要比西方晚 中国最早的投石机出现在三国时代 名为霹雳车 《武经总要》中的七梢炮 杆长2丈8尺(8.76m )力臂长5尺7寸(1
采纳率:87%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帖子主题:[原创]从纯军事的角度论袁崇焕红夷大炮守城战术的缪误。
共&21721&个阅读者&
军号:1004287 工分:3057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原创]从纯军事的角度论袁崇焕红夷大炮守城战术的缪误。
文章提交者:hcxman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73-0-1.html
明末宁远城该不该用守城?我认为可以,但是是可下击的中小型,为主,而绝不是的凭红夷守城!拿明宁远城为例,城高12米[一],降低到高度2.2米要1.41秒钟。就算红夷0角度,初速360米/秒[二],就算1.51秒钟后落地前速度减为220米/秒[三],也会在城下形成至少406米以上的盲区。假如按记载大炮常用的小射角一分(7.5度)射程三里计算,盲区至少在1500米以上。1500米外,还打的准吗??----结果自然是远了打不准,近了打不着!!补充一下,明代后期规引进后,将90度幅等分12度(分),所以1度(分)对应现代7.5度。而且更要命的是,经过这样一弄,实心弹落地时的入射角绝对加大,很难形成跳弹了。而期望至于30度的以上角[六]跳弹杀野猪皮,更是没道理!!首先是直接出结果的跳弹图如图:现在的高速钢弹钢板都要法线夹角70度以上(水平20度以下)才形成跳弹。而专业结论也说明了这个问题:袁崇焕30度以上的射击角(落地时更大)能形成跳弹?难道袁的比现代炮更快,袁的铅弹比钢弹更硬,还是野猪皮站的地方是超级钢板地?????因为早期炮的这些不足。所以的著作《》将炮兵理想射击角度定为五度(“在5度以上的斜坡向下或向上进行射击,或者从一个山冈的顶部向另一个山冈进行射击,是非常不利的射击条件”。里面提到的大减大炮威力的两个要点入射角不能大和炮位不能高,袁崇焕全占全了。)真正上城的守城炮是中小炮。至于大炮上城及相关分工,明代《火攻挚要》记载“若敌人屯营远窥,必籍长战铳远击以乱其营,使其不敢久停”。真正杀敌的是彖炮(宽口炮)“若蚁聚蜂拥逼临城下又必籍大彖铳以为击宽毙众之计”。 如图:恩格斯在《棱堡》中也说的很清楚:“它们构筑得很高,火炮可以从这里超越棱堡的胸墙进行射击。由于这种封垛的制高位置,通常在封垛里放置射程最远的火炮,以便在较远距离用炮火骚扰敌人。"------呵呵!在超越明朝的时代,在超越明朝的棱堡上,在超越明朝的封垛中,使用超越明朝的大炮,起到的也只是炮火骚扰敌人而已!!恩格斯还是棱堡时代,多少给明代的“凭坚城用大炮”留了点面子。而在城墙时代,军事学泰斗T·N·杜普伊的书中对大炮上城的评价“正如人们已经注意到的那样,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因为城堡和筑有城墙的城市无法架设对付敌人炮击的大型加农炮。城墙上的轻型炮又打不着敌人的攻城远程炮,稍重一些的炮虽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可以拖到城墙上面,但却只能起到相反的作用。因为炮的后坐力会使墙基发生巨大的震动,严重影响城墙的坚固度,因此反而更容易被攻破。"(《武器和战争的演变》)---------呵呵“反而更容易被攻破”,却连最后的遮羞布都给“凭坚城用大炮”拔下来了!!再补充两点:1.对攻城器械的作用夸大:对于主杆式的投石车之类攻城器械,肯定是摧毁了。而对于后金常用的框架加木板加蒙皮的牌车,盾车,鹅车这类框架式攻城器械。拳头大小(比喻不好不要见笑)的15~20斤的高密度实心弹,击中后击穿可能性远远大于击毁。2.火力明显夸大:当时的红夷大炮除了刚开始时射速较快外,持续射击时因为炮膛冷却原因,每小时射速只有8发左右(还在没故障前提下)。面对蜂拥而至的敌人无法形成足够火力。-------真正的实心炮是第一攻城(攻城炮),第二破步兵密集阵(步兵杀伤炮)。至于守城??聊胜于无的骚扰还差不多!!----根本达不到“凭坚城,用大炮”的高度!!另外因为害怕冲淡主题和造成慵长感,将辅助说明列在最后!希望大家指正一.为什么大炮放置高度取12米!-------------现存兴城内外城墙统高全是8.9米,其中墙高7米,垛口高1.9米,底宽6.5米,顶宽4.5米。------------只是在天启三年(1623)袁崇焕重新把因地震倒塌的城墙,依原址向外扩建了3.2米。按照袁崇焕修缮宁远故(外)城墙的断面尺寸达到“高三丈二尺,雉高六尺,址广三丈,上二丈四尺”的规制。按照中国古代(明朝)的换算关系,修缮后的外城墙统高是12.16米,其中城墙高10.24米,垛口高1.92米,底宽9.6米,顶宽7.68米。由此可见,修缮后的外城墙比原内城墙,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古城墙宽了3.2米,高了3.26米。的确,在垛口的1.92米上你可能有你的疑问。觉得应该去掉垛口。但是---1.当时袁的红夷大炮可是放在四角的角台(城头??)上的,这个角台(城头??)一般是要高于城墙垛口的。所以选12.16米。2.我也想过因为本人没去过兴城,袁的架炮地点高度情况可能有变化!!但袁的架炮过程中可是提到“筑炮台”的啊。既然是“筑”而不是“撤”(垛口),就算出现地点变化,架炮高度也应该不会低于垛口,所以还是选12.16米。---------------------------------------------------------------------------------------二.炮弹初速为什么取360米/秒。是借鉴拿破仑时代来的,当时不同火炮发射弹丸的炮口初速差别不大(416米/秒),但由于大口径火炮弹丸较重,动能较大,射程自然也就要远些。法国的12磅炮和8磅炮以及反法联盟方面的12磅炮有效射程约为800~900米,最大射程2000米左右。其实按照袁的红夷大炮的最大射程最少5里计算和炮弹加工技术,其实初速度应该大于12磅炮的,但考虑到但由于大口径火炮弹丸较重,动能较大,射程自然也就要远些。我还是按射程2000米的炮初速,再减10%为360方便计算。---------------------------------------------------------------------------------------三。为什么2秒后360的初速衰减到180米(1.41秒衰为220米)。。这个我承认我是为了图方便,达到500米盲区就好了的心理作怪。实际是对飞行2500米10多秒的炮弹来时,绝不可能2秒就衰减一半速度(1.41秒衰为220米)。所实际上红夷大炮的盲区应该远大于4,500米。----------------------------------------------------------------------------------------四。红夷大炮的窄口不利发射散弹。城上发射后盲区也大于有效射程!拿破仑时代各国野战火炮的射程:火炮类型 最大射程 有效射程 霰弹(Canister)的射程(口径/炮弹磅数) (米) (米) (米)奥地利 3磅炮 300 100-150 1006磅炮 350 130-170 13012磅炮 400 240 170英国 6磅炮 400-500 200-240 120-1409磅炮 600 260-300 150法国 4磅炮 400 240 1406磅炮 500 260 130-1508磅炮 500 260 170-19012磅炮 600 300 200普鲁士 3磅炮 330 150 1006磅炮 500 170-200 13012磅炮 700 300 280以上野炮的霰弹的射程,野炮平地平射散弹有效射程也就100多米,用重散弹也就280米。你放在12米高处的散弹,射出后要飞出多少米才能降到1.8米的人头上啊!算算。下降1.41秒,就算当时散弹衰减到弓箭的速度80米(可能吗),都要飞300米了。---------------------------------------------------------------------------------------五。当时陆战红夷大炮无链弹使用价值。对于链弹转一个贴就行了。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杠弹和链弹自从灰熊猫的《窃明》和某忘了名字的作者的《康熙剩世》之后,链弹和杠弹迅速的以“具有可怕的对人杀伤力的弹种”的身份一跃进入很多不明真相群众的眼球……然而事实上,美国内战期间乃至整个黑火药时代都很少出现在陆地上使用这两种弹种的战例。其实原因非常简单,如果单从杀伤性能上来看,链弹和杠弹确实是不错的对人员用杀伤弹种;但是如果从在地面火炮上的使用性能上来说,链弹和杠弹就显得有点太惨不忍睹了。链弹的结构非常简单,是由两个实心球形炮弹用一根铁链连接而成。一般来说,链弹使用的球形弹丸会比普通的实心弹小一些,以便降低炮弹总质量和减小内膛压力。而且为了确保链弹在飞行中一定会发生旋转,很多链弹会故意把两个球形弹丸做成一大一小的样式。发射出炮膛之后,由于弹丸和炮管内壁的摩擦力的作用,两个弹丸会围绕着炮弹的质量中心高速旋转,切断或击碎沿途遇到的一切障碍物,直到将其携带的全部动能都消耗掉为止。对于海军来说,在需要对付对方的帆缆和桅杆时,具有强大切割效果的链弹是极好的选择。两个球型弹丸之间的铁链因为要承担离心力的缘故,因此必须做得尽量坚固。同时,为了避免铁链导致炮弹总重量的过度上升,一般链弹都会将两个弹体之间的连接铁链做得很短。因为连接链越长,炮弹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就越大,这不但会导致炮弹的精度严重下降,同时也会对连接链本身的强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导致不得不加粗连接用铁链的直径,这样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炮弹总重的增加。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链弹上使用的连接铁链长度一般不超过火炮口径的四倍。杠弹的两个球形弹体之间不是由铁链而是由一根铁杆连接的,因此比起来链弹具有先天性的强度优势。而且由于不像链弹那样会发生连接链和炮膛之间的摩擦,杆弹对火炮寿命的影响也不如链弹严重。理论上因为铁杆的强度远高于铁链,因此杠弹可以做的很长,杀伤范围也比链弹要大;但是实际上因为装填空间有限等一系列原因,舰上使用的杠弹的长度往往也被限制在火炮口径的四倍之内,大部分常见的杠弹长度甚至只有火炮口径的2.5倍。由于在发射出炮膛之后,链弹和杠弹会围绕其质量中心为圆心,以垂直于连接链或连接杆的轴心进行自转,且其自转方向完全无法预测,因此在使用这两种弹药的时候炮口必须和地面/水面留出一定的高度以免发生擦撞。同样由于这种自旋的存在,链弹和杠弹的精度低得令人发指,其弹道往往会和同口径的实心弹产生数米以上的误差,这也就是很多风帆时代的海战中发射大量链弹或杠弹都不能击毁对方帆缆和桅杆的缘故。同时,其自旋方向的不可预测性也进一步提高了预测弹道的难度。此外,自旋还大大加剧了飞行中的能量消耗,使其有效射程进一步下降。根据实测,18磅海军炮发射的链弹有效射程仅有453米。六。为什么说射野猪皮时射角为30度。有1图,可知宁远红夷大炮属于3号大铳!(4寸约等于132mm)3号大铳,放轻弹高4度(30度),也才5,6里。呵呵,宁远之战中要用铁弹,铅弹击中努尔哈赤至少5里大营之外的大营,(先在城外5里外安营,再惧袭移营)不用30度行吗??七。以上弹道计算和引用都很浅显,大家完全可以自己也算算。(至于因为算法浅显可能和精确计算有的误差,我都已向对反方有利的方向设定。)欢迎大家斧正!本文内容于
17:51:47 被hcxman编辑转载请注明出自铁血tiexue.net, 本贴地址: http://bbs.tiexue.net/post_.html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原创]从纯军事的角度论袁崇焕红夷大炮守城战术的缪误。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67946 工分:250446
/ 排名:3065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楼主写的也太专业了,这么多数据!我觉得,火炮在守城时候,还是很有优势的!第一,攻城军队,在进攻发起前集结,都要在和城很远的地方,可能几公里远,这是在火炮射程之内!!没见过攻城的在城底下扎营的,一是在对方武器打击范围之内不安全,二是,太近了,守城部队的夜袭和反突击,对自己伤害太大,楼主不会以为守城部队就只是傻到光盲目守城吧,历史上守城军队打开城门反突击的例子很多!所以,攻城军队扎营,往往会在城外数里安全地带扎营!发起进攻军队集结,也是数里之外列阵!这是在火炮打击之内!二是,楼主过于看重火炮的直接杀伤作用,火炮的主要作用并非是直接杀伤,别说几百年前没有发明炸药的火炮,就是现代战争,直接被火炮炸死的也不多!!!火炮的主要作用是扰乱和威慑!!敌军攻城,是排成队形的,从集结地向城发起进攻,而这时候火炮的作用就是打乱对方的队形,让对方无法组织起有效的进攻队形!试想一下,几千人上万人组成的密集的进攻队形,脑袋上纷纷落下实心炮弹,作为本能,人也要四散躲避,那自然乱了队形,拥挤不堪,这种情况下向城进发,自然无法组织有效的进攻,成了守城军队弓箭和火枪的目标,只能是血流成河!!再有,清军主要骑兵多,善于骑射,而马是容易受惊的,前面火炮震耳欲聋的声音和冒着火花,马也容易受惊四散奔跑,无法组织有效的进攻!这么多人乱哄哄的攻城,结果自然伤亡惨重!明军是有装备火枪的,看文章介绍过!远距离靠火炮打乱敌军阵行,近距离靠火枪和弓箭密集射杀!这对守城还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如果火炮能直接炸死敌军自然最好,但是那个时代没有炸药,炮弹是实心的,要靠炮弹直接落到脑袋上砸死人的概率还是蛮低的,不过努尔哈赤运气不好,他就是被火炮砸死的!所以看着砸死对方,概率太低,主要还是引起敌军恐慌,就算砸不死,看着满天飞过来的炮弹,谁心里还能踏实!!现在战争不有句话,新兵怕大炮,老兵怕机枪!!这也说明了,有经验的,不怕大炮,因为大炮直接杀伤效果并不高,远远不如对面直射过来的密集的弹雨!!大炮只是容易引起士兵尤其新兵的恐慌!!看文章,明朝时期已经有了手雷,是在打捞明朝沉船上发现的,如果有手雷,那对于守城更有利!!守城士兵直接把大量的手雷扔到城下,对于乱了队形乱哄哄的一盘散沙的敌军,杀伤力会很明显!!楼主可能没有弄清楚火炮真正的作用!!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34998 工分:196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说实话,楼主的数据很好,但是就像前面的回复一样,第一,敌人在攻城时必然会在较远的地方完成集结和攻城器具组装,所以,楼主说的盲区大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大炮可以用来阻止敌人集结,尽可能的破坏敌人的攻城器具;第二,楼主说实心弹的杀伤作用不适合守城,但是,中国人有很长的使用散弹的习惯,我没打错字,我记得在一期介绍中国古代大炮的杂志,好像是兵器知识中说过,在虎蹲炮中装填的就是分散的小弹丸而不是大个实心弹,想象一下,数百个十几毫米大的不规则弹丸从天而降,而且基本没有规律可循,对正在集结的部队会产生什么影响?集结的队伍被打散了(也许实际死伤极小),攻城无法有序进行,守城的压力自然就小了。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64067 工分:2217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怎么老看见这种白痴的帖子,你当打仗是在家里打电脑游戏玩啊,想挑什么装备就来什么啊!老在那里纸上谈兵,绝对优势的敌人把你团团围住了,当然是有什么就用什么了,红夷大炮是当时威力最大的东西了,不用干什么?敌人攻城时人的密集度是最高的,不用重炮轰干什么?按你的意思,还得找人把大炮存在仓库里,还是怎么的,守城当然不是就靠红夷炮的,这东西又不便宜,数量也很少,当时的情况,只要能用来守城的东西,哪怕是块砖头,只要能拍死人,哪怕是一撮灰,只要能撒到人眼睛里,都用上了,哪还像老兄你这样纸上谈兵,夸夸其谈,耍耍嘴皮了啊!说到底,不管用什么武器,不管用什么方法,把仗打赢了,就是对的,打输了,就不对,没有第二个理由,老袁打赢了,斯大林说过,胜利者是不受谴责的,象楼主这类人,有点象红军时代的顾问李德,打仗时,老在地图上算来算去,一门迫击炮放在哪里,一挺机枪放在哪里,也要管,有什么用?净打败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80910 工分:30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以下是引用zhangzizhong1940
在第9楼的发言:袁崇焕本来就是一个志大才疏、秃有虚名之人,只是因为宁远城下的侥幸小胜,于是便被后世一些有心人给无限抬高并神化了。袁崇焕背后是昏愦胡涂的皇帝、屈杀忠良的权奸、嫉功妒能的言官;手下是一批饥饿羸弱的兵卒和马匹,将官不全,兵器残缺,领不到粮,领不到饷,所面对的敌人,却是自成吉思汗以来,四百多年中全世界从未出现过的军事天才努尔哈赤。这个用兵如神的统帅,传下了严密的军事制度和纪律,使得他手下那批战士,此后两百年间在全世界所向无敌。铁骑奔驰于北埵大漠、南疆高原、扩土万里,的的确确是威行绝域,震慑四邻。努尔哈赤以祖宗遗下的十三副甲胄起家,带领了数百名族人东征西讨,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大帝国(元朝的蒙古帝国横跨欧亚,不能说中华帝国的领土竟有这么大。蒙古大帝国的中国部分,远比清朝的疆域为小)。清朝的疆域比汉朝、唐朝全盛时代都大得多,宋明两朝更不能与之相比。当时外蒙古、朝鲜、越南、琉球、今日苏联东部的大片土地都是中国的领土或属地。清朝全盛时期的领土,比现在的中国大得多了。满洲战士后来打败了俄罗斯帝国的骑兵,打败了尼泊尔的埵喀兵,打败了蒙古兵,打败了朝鲜兵,打败了越南兵,间接打败荷兰兵(郑成功先打败荷兰兵,攻占台湾,满洲兵再打败郑成功的孙子),在十七世纪、十八世纪的两百年中,无敌于天下。至于当时和明帝国交战,已接连三次杀得明军全军覆没,每一个战役都是以少胜多。努尔哈赤兴兵以来,迄此时为止,百战百胜,从未吃过一个败仗。袁崇焕所面对的是这样了不起的大敌,而他却是个书生。他会做诗,字写得很好,文章有气势,既然中了进士,八股文当然也做得不错,诗云子曰背得很熟。相信他不会射箭,宁远第二次大战时,他自称只是在城头大声呐喊。努尔哈赤与袁崇焕正面交锋之时,满清的兵势正处于巅峰状态,而明朝的政治与军事也正处于腐败绝顶的状态。以这样一个文弱书生,在这样不利的局面之下,而去和一个纵横无敌的大英雄对抗,居然把努尔哈赤打死了,打三场大战,胜了三场,袁崇焕的英雄气概,在整个人类历史中都是十分罕有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04287 工分:3057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老子是男人
在第21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zhangzizhong1940
在第9楼的发言:袁崇焕本来就是一个志大才疏、秃有虚名之人,只是因为宁远城下的侥幸小胜,于是便被后世一些有心人给无限抬高并神化了。
袁崇焕背后是昏愦胡涂的皇帝、屈杀忠良的权奸、嫉功妒能的言官;手下是一批饥饿羸弱的兵卒和马匹,将官不全,兵器残缺,领不到粮,领不到饷,所面对的敌人,却是自成吉思汗以来,四百多年中全世界从未出现过的军事天才努尔哈赤。
这个用兵如神的统帅,传下了严密的军事制度和纪律,使得他手下那批战士,此后两百年间在全世界所向无敌。铁骑奔驰于北埵大漠、南疆高原、扩土万里,的的确确是威行绝域,震慑四邻。努尔哈赤以祖宗遗下的十三副甲胄起家,带领了数百名族人东征西讨,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大帝国(元朝的蒙古帝国横跨欧亚,不能说中华帝国的领土竟有这么大。蒙古大帝国的中国部分,远比清朝的疆域为小)。清朝的疆域比汉朝、唐朝全盛时代都大得多,宋明两朝更不能与之相比。当时外蒙古、朝鲜、越南、琉球、今日苏联东部的大片土地都是中国的领土或属地。清朝全盛时期的领土,比现在的中国大得多了。满洲战士后来打败了俄罗斯帝国的骑兵,打败了尼泊尔的埵喀兵,打败了蒙古兵,打败了朝鲜兵,打败了越南兵,间接打败荷兰兵(郑成功先打败荷兰兵,攻占台湾,满洲兵再打败郑成功的孙子),在十七世纪、十八世纪的两百年中,无敌于天下。至于当时和明帝国交战,已接连三次杀得明军全军覆没,每一个战役都是以少胜多。努尔哈赤兴兵以来,迄此时为止,百战百胜,从未吃过一个败仗。
袁崇焕所面对的是这样了不起的大敌,而他却是个书生。他会做诗,字写得很好,文章有气势,既然中了进士,八股文当然也做得不错,诗云子曰背得很熟。相信他不会射箭,宁远第二次大战时,他自称只是在城头大声呐喊。努尔哈赤与袁崇焕正面交锋之时,满清的兵势正处于巅峰状态,而明朝的政治与军事也正处于腐败绝顶的状态。以这样一个文弱书生,在这样不利的局面之下,而去和一个纵横无敌的大英雄对抗,居然把努尔哈赤打死了,打三场大战,胜了三场,袁崇焕的英雄气概,在整个人类历史中都是十分罕有的。努尔哈赤被红夷大炮炸死的,你也信!!对于红夷大炮的作用我原文头尾都已经说过了,就是起个骚扰作用,让敌人主营扎远的点,达不到凭它守城的高度。红夷大炮的威力明显是夸大了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378113 工分:1074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铁血老牌潜水员
在第85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党卫军伞降突击章
在第84楼的发言:......
兄台。《明末边军一小兵》的火器被穿越的主人公改进过了,而且也提到哑火仍有三成!
即使现实,真的有那么一只军纪严明的铁军,配以鲁密铳,佛朗机炮,野战又何惧鞑子?
虽是小说,可是看见鞑子被霰弹轰成片片碎肉,还是蛮过瘾的!
问题是面对这样的火器部队,八旗军根本不会与之正面较量。八旗军的战术就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反正他们骑在马上,有机动优势。而小说中,八旗军几乎专门找主角的部队送死,这在实战中根本不可能出现。况且,中国运用骑兵自古以来讲究的就是“勿邀堂堂之师,勿击堂堂之阵”,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明白这个道理,绝不会正面冲击已列阵完毕的步兵。如果明清战争真像小说作者设定的那样进行,早在萨尔浒之战时,努尔哈赤就被灭了,那还能挺到小说的主角穿越。穿越小说嘛,老白牛带领我等明粉意淫一下也无妨!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80910 工分:30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张承业
在第88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老子是男人
在第21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zhangzizhong1940
在第9楼的发言:袁崇焕本来就是一个志大才疏、秃有虚名之人,只是因为宁远城下的侥幸小胜,于是便被后世一些有心人给无限抬高并神化了。
袁崇焕背后是昏愦胡涂的皇帝、屈杀忠良的权奸、嫉功妒能的言官;手下是一批饥饿羸弱的兵卒和马匹,将官不全,兵器残缺,领不到粮,领不到饷,所面对的敌人,却是自成吉思汗以来,四百多年中全世界从未出现过的军事天才努尔哈赤。
这个用兵如神的统帅,传下了严密的军事制度和纪律,使得他手下那批战士,此后两百年间在全世界所向无敌。铁骑奔驰于北埵大漠、南疆高原、扩土万里,的的确确是威行绝域,震慑四邻。努尔哈赤以祖宗遗下的十三副甲胄起家,带领了数百名族人东征西讨,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大帝国(元朝的蒙古帝国横跨欧亚,不能说中华帝国的领土竟有这么大。蒙古大帝国的中国部分,远比清朝的疆域为小)。清朝的疆域比汉朝、唐朝全盛时代都大得多,宋明两朝更不能与之相比。当时外蒙古、朝鲜、越南、琉球、今日苏联东部的大片土地都是中国的领土或属地。清朝全盛时期的领土,比现在的中国大得多了。满洲战士后来打败了俄罗斯帝国的骑兵,打败了尼泊尔的埵喀兵,打败了蒙古兵,打败了朝鲜兵,打败了越南兵,间接打败荷兰兵(郑成功先打败荷兰兵,攻占台湾,满洲兵再打败郑成功的孙子),在十七世纪、十八世纪的两百年中,无敌于天下。至于当时和明帝国交战,已接连三次杀得明军全军覆没,每一个战役都是以少胜多。努尔哈赤兴兵以来,迄此时为止,百战百胜,从未吃过一个败仗。
袁崇焕所面对的是这样了不起的大敌,而他却是个书生。他会做诗,字写得很好,文章有气势,既然中了进士,八股文当然也做得不错,诗云子曰背得很熟。相信他不会射箭,宁远第二次大战时,他自称只是在城头大声呐喊。努尔哈赤与袁崇焕正面交锋之时,满清的兵势正处于巅峰状态,而明朝的政治与军事也正处于腐败绝顶的状态。以这样一个文弱书生,在这样不利的局面之下,而去和一个纵横无敌的大英雄对抗,居然把努尔哈赤打死了,打三场大战,胜了三场,袁崇焕的英雄气概,在整个人类历史中都是十分罕有的。
从碧血剑上复制粘贴的文字也能加精,这什么世道啊?希望看到你精彩的引用,到时候估计也能加分,而不是在这说葡萄什么味道。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322047 工分:4185
左箭头-小图标
看过袁崇焕的书,景宁防线的时候大炮的最远射程是5里(是否于现在的5华里相当不知),试想5里内骑马冲锋,头顶是炮弹不死人才怪,照楼主的意思,手榴弹50米那扔出去人都跑没了还能炸到人????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025693 工分:3053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铁血老牌潜水员
在第87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张承业
在第86楼的发言:......
三十公里连续跑,马跑不死来找我,你以为马是汽车只要不停的加油就能连续行驶?
这能说明什么?八旗军的机动能力比明军差?我的意思是说,军队的机动能力是和军队的士气以及精锐程度成正比的,骑兵步兵影响真的不大,四条腿比两条腿跑得快是不错,但那是短距离的,四条腿还需要更多的后勤保障和照料,毕竟不是汽车轮子。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025693 工分:305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老子是男人
在第21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zhangzizhong1940
在第9楼的发言:袁崇焕本来就是一个志大才疏、秃有虚名之人,只是因为宁远城下的侥幸小胜,于是便被后世一些有心人给无限抬高并神化了。
袁崇焕背后是昏愦胡涂的皇帝、屈杀忠良的权奸、嫉功妒能的言官;手下是一批饥饿羸弱的兵卒和马匹,将官不全,兵器残缺,领不到粮,领不到饷,所面对的敌人,却是自成吉思汗以来,四百多年中全世界从未出现过的军事天才努尔哈赤。
这个用兵如神的统帅,传下了严密的军事制度和纪律,使得他手下那批战士,此后两百年间在全世界所向无敌。铁骑奔驰于北埵大漠、南疆高原、扩土万里,的的确确是威行绝域,震慑四邻。努尔哈赤以祖宗遗下的十三副甲胄起家,带领了数百名族人东征西讨,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大帝国(元朝的蒙古帝国横跨欧亚,不能说中华帝国的领土竟有这么大。蒙古大帝国的中国部分,远比清朝的疆域为小)。清朝的疆域比汉朝、唐朝全盛时代都大得多,宋明两朝更不能与之相比。当时外蒙古、朝鲜、越南、琉球、今日苏联东部的大片土地都是中国的领土或属地。清朝全盛时期的领土,比现在的中国大得多了。满洲战士后来打败了俄罗斯帝国的骑兵,打败了尼泊尔的埵喀兵,打败了蒙古兵,打败了朝鲜兵,打败了越南兵,间接打败荷兰兵(郑成功先打败荷兰兵,攻占台湾,满洲兵再打败郑成功的孙子),在十七世纪、十八世纪的两百年中,无敌于天下。至于当时和明帝国交战,已接连三次杀得明军全军覆没,每一个战役都是以少胜多。努尔哈赤兴兵以来,迄此时为止,百战百胜,从未吃过一个败仗。
袁崇焕所面对的是这样了不起的大敌,而他却是个书生。他会做诗,字写得很好,文章有气势,既然中了进士,八股文当然也做得不错,诗云子曰背得很熟。相信他不会射箭,宁远第二次大战时,他自称只是在城头大声呐喊。努尔哈赤与袁崇焕正面交锋之时,满清的兵势正处于巅峰状态,而明朝的政治与军事也正处于腐败绝顶的状态。以这样一个文弱书生,在这样不利的局面之下,而去和一个纵横无敌的大英雄对抗,居然把努尔哈赤打死了,打三场大战,胜了三场,袁崇焕的英雄气概,在整个人类历史中都是十分罕有的。从碧血剑上复制粘贴的文字也能加精,这什么世道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779878 工分:9035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张承业
在第86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铁血老牌潜水员
在第85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党卫军伞降突击章
在第84楼的发言:......
兄台。《明末边军一小兵》的火器被穿越的主人公改进过了,而且也提到哑火仍有三成!
即使现实,真的有那么一只军纪严明的铁军,配以鲁密铳,佛朗机炮,野战又何惧鞑子?
虽是小说,可是看见鞑子被霰弹轰成片片碎肉,还是蛮过瘾的!
问题是面对这样的火器部队,八旗军根本不会与之正面较量。八旗军的战术就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反正他们骑在马上,有机动优势。而小说中,八旗军几乎专门找主角的部队送死,这在实战中根本不可能出现。况且,中国运用骑兵自古以来讲究的就是“勿邀堂堂之师,勿击堂堂之阵”,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明白这个道理,绝不会正面冲击已列阵完毕的步兵。如果明清战争真像小说作者设定的那样进行,早在萨尔浒之战时,努尔哈赤就被灭了,那还能挺到小说的主角穿越。
三十公里连续跑,马跑不死来找我,你以为马是汽车只要不停的加油就能连续行驶?这能说明什么?八旗军的机动能力比明军差?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025693 工分:305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铁血老牌潜水员
在第85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党卫军伞降突击章
在第84楼的发言:......
兄台。《明末边军一小兵》的火器被穿越的主人公改进过了,而且也提到哑火仍有三成!
即使现实,真的有那么一只军纪严明的铁军,配以鲁密铳,佛朗机炮,野战又何惧鞑子?
虽是小说,可是看见鞑子被霰弹轰成片片碎肉,还是蛮过瘾的!
问题是面对这样的火器部队,八旗军根本不会与之正面较量。八旗军的战术就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反正他们骑在马上,有机动优势。而小说中,八旗军几乎专门找主角的部队送死,这在实战中根本不可能出现。况且,中国运用骑兵自古以来讲究的就是“勿邀堂堂之师,勿击堂堂之阵”,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明白这个道理,绝不会正面冲击已列阵完毕的步兵。如果明清战争真像小说作者设定的那样进行,早在萨尔浒之战时,努尔哈赤就被灭了,那还能挺到小说的主角穿越。三十公里连续跑,马跑不死来找我,你以为马是汽车只要不停的加油就能连续行驶?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779878 工分:9035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党卫军伞降突击章
在第84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铁血老牌潜水员
在第12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snowbird
在第6楼的发言:穿越小说看多了吧?
我看这个帖子反的就是穿越小说,很多明穿里把火器的作用无限夸大。但实际上,17世纪初的火器并不成熟,还没到完全取代冷兵器的地步。你可以看看《明末边军一小兵》,里面火器有如神助,八旗骑兵专门找火器强大的主角冲锋,然后在主角的无比NB的火器打击下死伤惨重。这里面的主角,最喜欢用链弹。
兄台。《明末边军一小兵》的火器被穿越的主人公改进过了,而且也提到哑火仍有三成!
即使现实,真的有那么一只军纪严明的铁军,配以鲁密铳,佛朗机炮,野战又何惧鞑子?
虽是小说,可是看见鞑子被霰弹轰成片片碎肉,还是蛮过瘾的!
问题是面对这样的火器部队,八旗军根本不会与之正面较量。八旗军的战术就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反正他们骑在马上,有机动优势。而小说中,八旗军几乎专门找主角的部队送死,这在实战中根本不可能出现。况且,中国运用骑兵自古以来讲究的就是“勿邀堂堂之师,勿击堂堂之阵”,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明白这个道理,绝不会正面冲击已列阵完毕的步兵。如果明清战争真像小说作者设定的那样进行,早在萨尔浒之战时,努尔哈赤就被灭了,那还能挺到小说的主角穿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378113 工分:1074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铁血老牌潜水员
在第12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snowbird
在第6楼的发言:穿越小说看多了吧?
我看这个帖子反的就是穿越小说,很多明穿里把火器的作用无限夸大。但实际上,17世纪初的火器并不成熟,还没到完全取代冷兵器的地步。你可以看看《明末边军一小兵》,里面火器有如神助,八旗骑兵专门找火器强大的主角冲锋,然后在主角的无比NB的火器打击下死伤惨重。这里面的主角,最喜欢用链弹。兄台。《明末边军一小兵》的火器被穿越的主人公改进过了,而且也提到哑火仍有三成!即使现实,真的有那么一只军纪严明的铁军,配以鲁密铳,佛朗机炮,野战又何惧鞑子?虽是小说,可是看见鞑子被霰弹轰成片片碎肉,还是蛮过瘾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80910 工分:30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龙狼871127
在第77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老子是男人
在第21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zhangzizhong1940
在第9楼的发言:袁崇焕本来就是一个志大才疏、秃有虚名之人,只是因为宁远城下的侥幸小胜,于是便被后世一些有心人给无限抬高并神化了。
袁崇焕背后是昏愦胡涂的皇帝、屈杀忠良的权奸、嫉功妒能的言官;手下是一批饥饿羸弱的兵卒和马匹,将官不全,兵器残缺,领不到粮,领不到饷,所面对的敌人,却是自成吉思汗以来,四百多年中全世界从未出现过的军事天才努尔哈赤。
这个用兵如神的统帅,传下了严密的军事制度和纪律,使得他手下那批战士,此后两百年间在全世界所向无敌。铁骑奔驰于北埵大漠、南疆高原、扩土万里,的的确确是威行绝域,震慑四邻。努尔哈赤以祖宗遗下的十三副甲胄起家,带领了数百名族人东征西讨,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大帝国(元朝的蒙古帝国横跨欧亚,不能说中华帝国的领土竟有这么大。蒙古大帝国的中国部分,远比清朝的疆域为小)。清朝的疆域比汉朝、唐朝全盛时代都大得多,宋明两朝更不能与之相比。当时外蒙古、朝鲜、越南、琉球、今日苏联东部的大片土地都是中国的领土或属地。清朝全盛时期的领土,比现在的中国大得多了。满洲战士后来打败了俄罗斯帝国的骑兵,打败了尼泊尔的埵喀兵,打败了蒙古兵,打败了朝鲜兵,打败了越南兵,间接打败荷兰兵(郑成功先打败荷兰兵,攻占台湾,满洲兵再打败郑成功的孙子),在十七世纪、十八世纪的两百年中,无敌于天下。至于当时和明帝国交战,已接连三次杀得明军全军覆没,每一个战役都是以少胜多。努尔哈赤兴兵以来,迄此时为止,百战百胜,从未吃过一个败仗。
袁崇焕所面对的是这样了不起的大敌,而他却是个书生。他会做诗,字写得很好,文章有气势,既然中了进士,八股文当然也做得不错,诗云子曰背得很熟。相信他不会射箭,宁远第二次大战时,他自称只是在城头大声呐喊。努尔哈赤与袁崇焕正面交锋之时,满清的兵势正处于巅峰状态,而明朝的政治与军事也正处于腐败绝顶的状态。以这样一个文弱书生,在这样不利的局面之下,而去和一个纵横无敌的大英雄对抗,居然把努尔哈赤打死了,打三场大战,胜了三场,袁崇焕的英雄气概,在整个人类历史中都是十分罕有的。
怎么都是些历史暴发户式的人呀,版图最大的一是元朝,二是唐朝,三才是清朝,不要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胡说八道有点常识好不好~~就这水平还回帖~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243965 工分:15655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我没有去细究你算法对不对,我认可你的算法。按照你的计算,说明这炮射程远,那就行了。古代攻城作战需要扎营,到工程的时候需要列队,这时守城方是需要眼看着的,但是有了远射程的大炮就可以设计了,就算不能有多大杀伤,却可以干扰对方列阵。那对方的列阵就要远离城了,100米的城下列阵冲锋和300米以外列阵冲锋时不一样的,冲到城下人都喘不过来气了,而且这段路上队列会跑乱了的。而且还会受到杀伤,可能没到城下就乱了,往回跑了。另外,就算有跑到城下开始攻城的,那么大炮还可以进行阻隔射击,狙击后援力量。等所有敌人都到达城下还可以交叉射击,各城门之间互相支援,看看那时的炮台设置方式就知道了,它是突出于城墙外的,这都是别的炮所做不到的。其实只靠红衣大炮是守不住城池的,当时还配备了大量的国产炮,这些炮在近距离上作用更大,还要有滚木雷石,甚至烧开水往下倒,要是以为架几门红衣大炮就可以守城,那就抬幼稚了。袁崇焕发明性的把红衣大炮架上城墙,这是他的厉害所在,而且当时清军并不清楚,所以发挥的作用会更大。想象一下,当时清军按常规在红衣大炮的射程下安营,列队,被忽然而来的炮弹攻击会多么狼狈。不要用现代人的眼光去看待古代人,100乘100等于1万,谁都知道,但是你知道为了这个算数题古人用了多少万年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9262 工分:3928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minidayer
在第79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大野虎
在第69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Itsmylife
在第59楼的发言:......
你不要转移话题,这里讨论的是袁崇焕守宁远城该不该用红衣大炮,不是讨论海豹突击队和信号旗。我就问你如果你有重武器在守城的时候会不会因为纸上谈兵式的“不科学”而不实用。还有袁崇焕的宁远守护战是不是成功了!?
如果是赵括说不能用,你当然会嗤之以鼻,如果韩信告诉你不能用。。。
你得理解一下,我并不是说红衣大炮就一定不能在守城战中使用,在敌方有重型攻城武器时,重型要塞炮是必要的,但帖子里用经验主义来反科学的发言很多,这种倾向不好。
老奴时代的后金不是皇太极时代的满清,没有攻城用的重武器,主要靠木制攻城器械,奸细和重装步兵突击来拿下城池。
所以大量要求朝廷配备重型红衣大炮是得不偿失的,应当大量配备火枪兵和轻火炮。同时代欧洲的战例也证明了这才是化解敌方攻城器械和步兵突击攻城的解决之道。至于夜里开门的奸细,这不是用火枪火炮能防得住的。
你当然会说,当老奴来时,城里只有红衣,你不用吗?当然要用,只是用得不顺手,这时,我会大骂统帅NC,会什么不给我们这些基层官兵准备些趁手的武器。
当然,你又会说,当时明朝的火枪质量杯具,火枪兵训练杯具,你的战术看上去很美但毫不现实。但这不是借口,袁不是无力解决问题的基层官兵,是方面军统帅。武器质量差,士兵训练弱,是谁的责任?难道是基层官兵的责任吗?
你当然知道啊!!我们都知道。 袁是一封建八股文进士,他知道个屁,他了解同时代欧洲战例吗? 你这叫穿越,空间的穿越,东西方战争文化的穿越!
明朝?清朝前期还把俄罗斯人打的找不到腚呢。16世纪初,不要把欧洲人算武器先进战术正确的对手。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16004 工分:2201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大野虎
在第69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Itsmylife
在第59楼的发言:......
你不要转移话题,这里讨论的是袁崇焕守宁远城该不该用红衣大炮,不是讨论海豹突击队和信号旗。我就问你如果你有重武器在守城的时候会不会因为纸上谈兵式的“不科学”而不实用。还有袁崇焕的宁远守护战是不是成功了!?
如果是赵括说不能用,你当然会嗤之以鼻,如果韩信告诉你不能用。。。
你得理解一下,我并不是说红衣大炮就一定不能在守城战中使用,在敌方有重型攻城武器时,重型要塞炮是必要的,但帖子里用经验主义来反科学的发言很多,这种倾向不好。
老奴时代的后金不是皇太极时代的满清,没有攻城用的重武器,主要靠木制攻城器械,奸细和重装步兵突击来拿下城池。
所以大量要求朝廷配备重型红衣大炮是得不偿失的,应当大量配备火枪兵和轻火炮。同时代欧洲的战例也证明了这才是化解敌方攻城器械和步兵突击攻城的解决之道。至于夜里开门的奸细,这不是用火枪火炮能防得住的。
你当然会说,当老奴来时,城里只有红衣,你不用吗?当然要用,只是用得不顺手,这时,我会大骂统帅NC,会什么不给我们这些基层官兵准备些趁手的武器。
当然,你又会说,当时明朝的火枪质量杯具,火枪兵训练杯具,你的战术看上去很美但毫不现实。但这不是借口,袁不是无力解决问题的基层官兵,是方面军统帅。武器质量差,士兵训练弱,是谁的责任?难道是基层官兵的责任吗?你当然知道啊!!我们都知道。 袁是一封建八股文进士,他知道个屁,他了解同时代欧洲战例吗? 你这叫穿越,空间的穿越,东西方战争文化的穿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750506 工分:470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省略一万字。。。本文内容于
13:19:24 被曾经的一毛二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336576 工分:35217
左箭头-小图标
袁崇焕再搓,也没用在清军手下败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945893 工分:12382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反日先锋员
在第50楼的发言:如果是你守城,我不用一天把你攻下来不知道铁血能不能做一些现实、科学一点的战争游戏,就像兵棋推演一样。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717858 工分:10057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lxbjw
在第33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暗黑力量
在第32楼的发言:大清的爱新觉罗和皇太极好像就是被袁崇焕用红夷大炮直接轰死的,据说炮弹直接命中其本人。
皇太极好象没吃红衣大炮的炮弹吧?反而是袁大将军死在了皇太极的反间计下。弄错了,爱新觉罗死在袁崇焕的火炮下,皇太极是死在吴三桂的火炮下。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312 工分:29010
左箭头-小图标
这样的帖子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本文内容于
13:19:53 被曾经的一毛二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04287 工分:3057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hcxman
在第71楼的发言:其实当时的兵书都写得很明了,面对蜂拥而来的敌人杀敌的最好武器是可下击的宽口炮(彖炮)。
“若蚁聚蜂拥逼临城下又必籍大彖铳以为击宽毙众之计”。
像红夷大炮这长炮,作用是骚扰敌营罢了。
“若敌人屯营远窥,必籍长战铳远击以乱其营,使其不敢久停”。
至于,让红衣大炮包揽了杀敌的功劳,估计是因为“红夷大炮上城是袁崇焕的创举”,所以神化袁崇焕必须先神化这一创举罢了!!而且,《火攻挈要》成书于宁远之战后,假如当时红夷大炮杀敌真这么厉害。《火攻挈要》就要写成“若蚁聚蜂拥逼临城下“就用红夷大炮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04287 工分:3057
左箭头-小图标
其实当时的兵书都写得很明了,面对蜂拥而来的敌人杀敌的最好武器是可下击的宽口炮(彖炮)。“若蚁聚蜂拥逼临城下又必籍大彖铳以为击宽毙众之计”。像红夷大炮这长炮,作用是骚扰敌营罢了。“若敌人屯营远窥,必籍长战铳远击以乱其营,使其不敢久停”。至于,让红衣大炮包揽了杀敌的功劳,估计是因为“红夷大炮上城是袁崇焕的创举”,所以神化袁崇焕必须先神化这一创举罢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04287 工分:3057
左箭头-小图标
1.现代的大炮用的是高爆弹。杀伤敌人靠的是落地爆炸,当时的实心弹杀伤要靠低伸弹道贯穿杀伤。2.问题是放在城上的射击死角太远了,以致近距离作用完全比可下击的轻型炮代替。远距离又因为精度和弹道原因杀伤力降到只能起骚扰作用。远达不到传统上对袁崇焕红夷大炮的神化高度。3,4.斜着射可以------轰自己的墙。(要是这种重炮都能互相弥补死角,宁远就不会出现后金军聚攻角台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23712 工分:17051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Itsmylife
在第59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大野虎
在第56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Itsmylife
在第51楼的发言:......
你的科学作战就是纸上谈兵?就是有重武器因为一句“不科学”就锁在仓库里不用?袁崇焕守宁远城是不是守住了?虽然努尔哈赤是否被红衣大炮炸伤而毙命还不得而知,但至少这种方法有用。如果某砖家穿越过去跟袁崇焕纸上谈兵要他放弃使用手头上的红衣大炮看他会不会被砍头。
科学和纸上谈兵是两码事。不要搞混了。我在想,美国的海豹,毛子的信号旗,不至于被扣上纸上谈兵的帽子吧。他们都有坐在电脑前通过分析数据来研究战术。
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严密的逻辑与理论研究,并根据实践出来的数据不断修正理论,这叫科学。
翻开书本,仔细研读,不看实践数据,由着自己的想象奔驰,这叫纸上谈兵。
两者外表可能有些象,但本质完全不同。
你想打倒纸上谈兵,当然好,但别走到另一个极端,把军事科学研究也打倒了。
你不要转移话题,这里讨论的是袁崇焕守宁远城该不该用红衣大炮,不是讨论海豹突击队和信号旗。我就问你如果你有重武器在守城的时候会不会因为纸上谈兵式的“不科学”而不实用。还有袁崇焕的宁远守护战是不是成功了!?如果是赵括说不能用,你当然会嗤之以鼻,如果韩信告诉你不能用。。。你得理解一下,我并不是说红衣大炮就一定不能在守城战中使用,在敌方有重型攻城武器时,重型要塞炮是必要的,但帖子里用经验主义来反科学的发言很多,这种倾向不好。老奴时代的后金不是皇太极时代的满清,没有攻城用的重武器,主要靠木制攻城器械,奸细和重装步兵突击来拿下城池。所以大量要求朝廷配备重型红衣大炮是得不偿失的,应当大量配备火枪兵和轻火炮。同时代欧洲的战例也证明了这才是化解敌方攻城器械和步兵突击攻城的解决之道。至于夜里开门的奸细,这不是用火枪火炮能防得住的。你当然会说,当老奴来时,城里只有红衣,你不用吗?当然要用,只是用得不顺手,这时,我会大骂统帅NC,会什么不给我们这些基层官兵准备些趁手的武器。当然,你又会说,当时明朝的火枪质量杯具,火枪兵训练杯具,你的战术看上去很美但毫不现实。但这不是借口,袁不是无力解决问题的基层官兵,是方面军统帅。武器质量差,士兵训练弱,是谁的责任?难道是基层官兵的责任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80910 工分:30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Itsmylife
在第62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老子是男人
在第60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YZB365
在第25楼的发言:21楼 老子是男人“所面对的敌人,却是自成吉思汗以来,四百多年中全世界从未出现过的军事天才努尔哈赤。
这个用兵如神的统帅,传下了严密的军事制度和纪律,使得他手下那批战士,此后两百年间在全世界所向无敌。铁骑奔驰于北埵大漠、南疆高原、扩土万里,的的确确是威行绝域,震慑四邻。”
这位好像对满清无限崇拜啊,历史真的如此吗?什么所向无敌,真是吹牛不上税呀,真他妈无知。
打日本人打了8年,如果不是借助其他国家的力量,不知还要打多少年。鞑子在那个时期确实强悍,历史已经证明,李自成打明军势如破竹,在山海关与吴三桂对峙也攻防有度,一听到鞑子来了,立即逃窜,连北京也丢了~~~不知无知是说谁?
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是明朝的民,任何帝国在制度衰败后都亡的快。蒙古帝国灭亡还不是被一干农民起义军搞死了?满清八旗兵还不是拿太平军没有办法而靠团练武装剿灭太平天国?原因是一旦任何强大的政权与人民为敌的时候都是最脆弱的时候。宋破明灭到鸦片战争、八国联军进京、日本侵华等等~~~我们伟大的人民群众在干什么?我不否认力量的源泉~必有人站出来~~~~但~~~站出来的理论与实际对比,大家都清楚。但主导力量是什么?强大的政权不会和人民较劲~是和全世界较劲。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80910 工分:30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自由剽凌
在第57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老子是男人
在第21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zhangzizhong1940
在第9楼的发言:袁崇焕本来就是一个志大才疏、秃有虚名之人,只是因为宁远城下的侥幸小胜,于是便被后世一些有心人给无限抬高并神化了。
袁崇焕背后是昏愦胡涂的皇帝、屈杀忠良的权奸、嫉功妒能的言官;手下是一批饥饿羸弱的兵卒和马匹,将官不全,兵器残缺,领不到粮,领不到饷,所面对的敌人,却是自成吉思汗以来,四百多年中全世界从未出现过的军事天才努尔哈赤。
这个用兵如神的统帅,传下了严密的军事制度和纪律,使得他手下那批战士,此后两百年间在全世界所向无敌。铁骑奔驰于北埵大漠、南疆高原、扩土万里,的的确确是威行绝域,震慑四邻。努尔哈赤以祖宗遗下的十三副甲胄起家,带领了数百名族人东征西讨,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大帝国(元朝的蒙古帝国横跨欧亚,不能说中华帝国的领土竟有这么大。蒙古大帝国的中国部分,远比清朝的疆域为小)。清朝的疆域比汉朝、唐朝全盛时代都大得多,宋明两朝更不能与之相比。当时外蒙古、朝鲜、越南、琉球、今日苏联东部的大片土地都是中国的领土或属地。清朝全盛时期的领土,比现在的中国大得多了。满洲战士后来打败了俄罗斯帝国的骑兵,打败了尼泊尔的埵喀兵,打败了蒙古兵,打败了朝鲜兵,打败了越南兵,间接打败荷兰兵(郑成功先打败荷兰兵,攻占台湾,满洲兵再打败郑成功的孙子),在十七世纪、十八世纪的两百年中,无敌于天下。至于当时和明帝国交战,已接连三次杀得明军全军覆没,每一个战役都是以少胜多。努尔哈赤兴兵以来,迄此时为止,百战百胜,从未吃过一个败仗。
袁崇焕所面对的是这样了不起的大敌,而他却是个书生。他会做诗,字写得很好,文章有气势,既然中了进士,八股文当然也做得不错,诗云子曰背得很熟。相信他不会射箭,宁远第二次大战时,他自称只是在城头大声呐喊。努尔哈赤与袁崇焕正面交锋之时,满清的兵势正处于巅峰状态,而明朝的政治与军事也正处于腐败绝顶的状态。以这样一个文弱书生,在这样不利的局面之下,而去和一个纵横无敌的大英雄对抗,居然把努尔哈赤打死了,打三场大战,胜了三场,袁崇焕的英雄气概,在整个人类历史中都是十分罕有的。
明末以文制武是自杀行为,而这个自杀式的制度里面我觉得还算可以的文官只有孙承宗顾左右而言他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650043 工分:1438
左箭头-小图标
兰州,您应该研究如下问题:1.弹幕射击;2.战场遮断;3.强装药、减装药。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51194 工分:12108
左箭头-小图标
从纯军事角度看,楼主的战术能力不怎么样:1、大炮射击死角从古至今一直都存在,按照楼主理论,现代的重炮都没有用;2、大炮射击死角你不会用其他火器和弓箭供给敌军吗?用了大炮就不能用别的了?3、大炮的炮口只能向前,难道不会斜向射击,这样可以互相弥补死角;4、城墙并不是一道直直的墙,会有突出的部分,具体来说宁远城的墙是山字型,想想看。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23712 工分:17051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Itsmylife
在第61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大野虎
在第58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Itsmylife
在第51楼的发言:......
你的科学作战就是纸上谈兵?就是有重武器因为一句“不科学”就锁在仓库里不用?袁崇焕守宁远城是不是守住了?虽然努尔哈赤是否被红衣大炮炸伤而毙命还不得而知,但至少这种方法有用。如果某砖家穿越过去跟袁崇焕纸上谈兵要他放弃使用手头上的红衣大炮看他会不会被砍头。
问你一个简单的问题,如果是一排海豹(16人)VS16个塔利班,双方都只装备自动步枪和手榴弹(同样的基数),因为太阳黑子原因通讯无法使用所以没有空中和炮火支援。
你说,谁会输谁会赢?是有花大力气研究军事科学的美国海豹?还是不讲科学的塔利班?
看出来了吧,你看不起捧着兵书阅读的赵括,OK,没问题。但如果你看不起的是捧着兵书同样在阅读的韩信呢?
你小学语文是体育老师教得吗?牛头不对马嘴的东西,武器战术的使用要因地制宜,不能因为所谓的科学论证就不使用看似“不科学”的方法,你个语死早非要给我扣上反对科学打仗的帽子,然后自己就代表起科学来了。
我就问你,换做你是袁崇焕在砖家眼里不科学的红衣大炮守城你用不用?别回答不了问题就转移话题。红衣大炮实际上是舰炮,不是陆战炮,在对方并无攻城炮的前提下,大量配属重型要塞炮或舰炮有点浪费,用来反步兵的火炮呢?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073837 工分:15514
左箭头-小图标
你用300年后的知识,去纠正300年前国人对大炮的使用方法,本身就更荒谬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25385 工分:5424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老子是男人
在第60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YZB365
在第25楼的发言:21楼 老子是男人“所面对的敌人,却是自成吉思汗以来,四百多年中全世界从未出现过的军事天才努尔哈赤。
这个用兵如神的统帅,传下了严密的军事制度和纪律,使得他手下那批战士,此后两百年间在全世界所向无敌。铁骑奔驰于北埵大漠、南疆高原、扩土万里,的的确确是威行绝域,震慑四邻。”
这位好像对满清无限崇拜啊,历史真的如此吗?什么所向无敌,真是吹牛不上税呀,真他妈无知。
打日本人打了8年,如果不是借助其他国家的力量,不知还要打多少年。鞑子在那个时期确实强悍,历史已经证明,李自成打明军势如破竹,在山海关与吴三桂对峙也攻防有度,一听到鞑子来了,立即逃窜,连北京也丢了~~~不知无知是说谁?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是明朝的民,任何帝国在制度衰败后都亡的快。蒙古帝国灭亡还不是被一干农民起义军搞死了?满清八旗兵还不是拿太平军没有办法而靠团练武装剿灭太平天国?原因是一旦任何强大的政权与人民为敌的时候都是最脆弱的时候。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25385 工分:5424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大野虎
在第58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Itsmylife
在第51楼的发言:......
你的科学作战就是纸上谈兵?就是有重武器因为一句“不科学”就锁在仓库里不用?袁崇焕守宁远城是不是守住了?虽然努尔哈赤是否被红衣大炮炸伤而毙命还不得而知,但至少这种方法有用。如果某砖家穿越过去跟袁崇焕纸上谈兵要他放弃使用手头上的红衣大炮看他会不会被砍头。
问你一个简单的问题,如果是一排海豹(16人)VS16个塔利班,双方都只装备自动步枪和手榴弹(同样的基数),因为太阳黑子原因通讯无法使用所以没有空中和炮火支援。
你说,谁会输谁会赢?是有花大力气研究军事科学的美国海豹?还是不讲科学的塔利班?
看出来了吧,你看不起捧着兵书阅读的赵括,OK,没问题。但如果你看不起的是捧着兵书同样在阅读的韩信呢?你小学语文是体育老师教得吗?牛头不对马嘴的东西,武器战术的使用要因地制宜,不能因为所谓的科学论证就不使用看似“不科学”的方法,你个语死早非要给我扣上反对科学打仗的帽子,然后自己就代表起科学来了。我就问你,换做你是袁崇焕在砖家眼里不科学的红衣大炮守城你用不用?别回答不了问题就转移话题。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80910 工分:30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YZB365
在第25楼的发言:21楼 老子是男人“所面对的敌人,却是自成吉思汗以来,四百多年中全世界从未出现过的军事天才努尔哈赤。
这个用兵如神的统帅,传下了严密的军事制度和纪律,使得他手下那批战士,此后两百年间在全世界所向无敌。铁骑奔驰于北埵大漠、南疆高原、扩土万里,的的确确是威行绝域,震慑四邻。”
这位好像对满清无限崇拜啊,历史真的如此吗?什么所向无敌,真是吹牛不上税呀,真他妈无知。打日本人打了8年,如果不是借助其他国家的力量,不知还要打多少年。鞑子在那个时期确实强悍,历史已经证明,李自成打明军势如破竹,在山海关与吴三桂对峙也攻防有度,一听到鞑子来了,立即逃窜,连北京也丢了~~~不知无知是说谁?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25385 工分:5424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大野虎
在第56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Itsmylife
在第51楼的发言:......
你的科学作战就是纸上谈兵?就是有重武器因为一句“不科学”就锁在仓库里不用?袁崇焕守宁远城是不是守住了?虽然努尔哈赤是否被红衣大炮炸伤而毙命还不得而知,但至少这种方法有用。如果某砖家穿越过去跟袁崇焕纸上谈兵要他放弃使用手头上的红衣大炮看他会不会被砍头。
科学和纸上谈兵是两码事。不要搞混了。我在想,美国的海豹,毛子的信号旗,不至于被扣上纸上谈兵的帽子吧。他们都有坐在电脑前通过分析数据来研究战术。
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严密的逻辑与理论研究,并根据实践出来的数据不断修正理论,这叫科学。
翻开书本,仔细研读,不看实践数据,由着自己的想象奔驰,这叫纸上谈兵。
两者外表可能有些象,但本质完全不同。
你想打倒纸上谈兵,当然好,但别走到另一个极端,把军事科学研究也打倒了。你不要转移话题,这里讨论的是袁崇焕守宁远城该不该用红衣大炮,不是讨论海豹突击队和信号旗。我就问你如果你有重武器在守城的时候会不会因为纸上谈兵式的“不科学”而不实用。还有袁崇焕的宁远守护战是不是成功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23712 工分:17051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Itsmylife
在第51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大野虎
在第45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Itsmylife
在第30楼的发言:......
因为有人专家忽悠塔利班说用RPG迫击炮等重武器打几个美军士兵“不科学”。
不要侮辱那些经历过抗苏战争的老兵,也不要侮辱那些敢战的新兵,他们智商和经验不低。
他们之所以没有系统的军事科学,不是因为他们不想要,而是实在没有那个客观条件,不是在排斥反感科学。战场上没有任何花头,固步自封的古董和易被人忽悠的蠢驴根本活不下去。
你的科学作战就是纸上谈兵?就是有重武器因为一句“不科学”就锁在仓库里不用?袁崇焕守宁远城是不是守住了?虽然努尔哈赤是否被红衣大炮炸伤而毙命还不得而知,但至少这种方法有用。如果某砖家穿越过去跟袁崇焕纸上谈兵要他放弃使用手头上的红衣大炮看他会不会被砍头。问你一个简单的问题,如果是一排海豹(16人)VS16个塔利班,双方都只装备自动步枪和手榴弹(同样的基数),因为太阳黑子原因通讯无法使用所以没有空中和炮火支援。你说,谁会输谁会赢?是有花大力气研究军事科学的美国海豹?还是不讲科学的塔利班?看出来了吧,你看不起捧着兵书阅读的赵括,OK,没问题。但如果你看不起的是捧着兵书同样在阅读的韩信呢?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298300 工分:2487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老子是男人
在第21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zhangzizhong1940
在第9楼的发言:袁崇焕本来就是一个志大才疏、秃有虚名之人,只是因为宁远城下的侥幸小胜,于是便被后世一些有心人给无限抬高并神化了。
袁崇焕背后是昏愦胡涂的皇帝、屈杀忠良的权奸、嫉功妒能的言官;手下是一批饥饿羸弱的兵卒和马匹,将官不全,兵器残缺,领不到粮,领不到饷,所面对的敌人,却是自成吉思汗以来,四百多年中全世界从未出现过的军事天才努尔哈赤。
这个用兵如神的统帅,传下了严密的军事制度和纪律,使得他手下那批战士,此后两百年间在全世界所向无敌。铁骑奔驰于北埵大漠、南疆高原、扩土万里,的的确确是威行绝域,震慑四邻。努尔哈赤以祖宗遗下的十三副甲胄起家,带领了数百名族人东征西讨,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大帝国(元朝的蒙古帝国横跨欧亚,不能说中华帝国的领土竟有这么大。蒙古大帝国的中国部分,远比清朝的疆域为小)。清朝的疆域比汉朝、唐朝全盛时代都大得多,宋明两朝更不能与之相比。当时外蒙古、朝鲜、越南、琉球、今日苏联东部的大片土地都是中国的领土或属地。清朝全盛时期的领土,比现在的中国大得多了。满洲战士后来打败了俄罗斯帝国的骑兵,打败了尼泊尔的埵喀兵,打败了蒙古兵,打败了朝鲜兵,打败了越南兵,间接打败荷兰兵(郑成功先打败荷兰兵,攻占台湾,满洲兵再打败郑成功的孙子),在十七世纪、十八世纪的两百年中,无敌于天下。至于当时和明帝国交战,已接连三次杀得明军全军覆没,每一个战役都是以少胜多。努尔哈赤兴兵以来,迄此时为止,百战百胜,从未吃过一个败仗。
袁崇焕所面对的是这样了不起的大敌,而他却是个书生。他会做诗,字写得很好,文章有气势,既然中了进士,八股文当然也做得不错,诗云子曰背得很熟。相信他不会射箭,宁远第二次大战时,他自称只是在城头大声呐喊。努尔哈赤与袁崇焕正面交锋之时,满清的兵势正处于巅峰状态,而明朝的政治与军事也正处于腐败绝顶的状态。以这样一个文弱书生,在这样不利的局面之下,而去和一个纵横无敌的大英雄对抗,居然把努尔哈赤打死了,打三场大战,胜了三场,袁崇焕的英雄气概,在整个人类历史中都是十分罕有的。明末以文制武是自杀行为,而这个自杀式的制度里面我觉得还算可以的文官只有孙承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23712 工分:17051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Itsmylife
在第51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大野虎
在第45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Itsmylife
在第30楼的发言:......
因为有人专家忽悠塔利班说用RPG迫击炮等重武器打几个美军士兵“不科学”。
不要侮辱那些经历过抗苏战争的老兵,也不要侮辱那些敢战的新兵,他们智商和经验不低。
他们之所以没有系统的军事科学,不是因为他们不想要,而是实在没有那个客观条件,不是在排斥反感科学。战场上没有任何花头,固步自封的古董和易被人忽悠的蠢驴根本活不下去。
你的科学作战就是纸上谈兵?就是有重武器因为一句“不科学”就锁在仓库里不用?袁崇焕守宁远城是不是守住了?虽然努尔哈赤是否被红衣大炮炸伤而毙命还不得而知,但至少这种方法有用。如果某砖家穿越过去跟袁崇焕纸上谈兵要他放弃使用手头上的红衣大炮看他会不会被砍头。科学和纸上谈兵是两码事。不要搞混了。我在想,美国的海豹,毛子的信号旗,不至于被扣上纸上谈兵的帽子吧。他们都有坐在电脑前通过分析数据来研究战术。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严密的逻辑与理论研究,并根据实践出来的数据不断修正理论,这叫科学。翻开书本,仔细研读,不看实践数据,由着自己的想象奔驰,这叫纸上谈兵。两者外表可能有些象,但本质完全不同。你想打倒纸上谈兵,当然好,但别走到另一个极端,把军事科学研究也打倒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04287 工分:3057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lixinghua66
在第47楼的发言:说实话,楼主的数据很好,但是就像前面的回复一样,第一,敌人在攻城时必然会在较远的地方完成集结和攻城器具组装,所以,楼主说的盲区大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大炮可以用来阻止敌人集结,尽可能的破坏敌人的攻城器具;第二,楼主说实心弹的杀伤作用不适合守城,但是,中国人有很长的使用散弹的习惯,我没打错字,我记得在一期介绍中国古代大炮的杂志,好像是兵器知识中说过,在虎蹲炮中装填的就是分散的小弹丸而不是大个实心弹,想象一下,数百个十几毫米大的不规则弹丸从天而降,而且基本没有规律可循,对正在集结的部队会产生什么影响?集......散弹的有效射程只有300米,在城墙上使用不能下击的红夷大炮射击,没等降到敌人头上就失去杀伤力了。按军事资料记载,当时射击散弹的炮是彖炮(宽口炮)“若蚁聚蜂拥逼临城下又必籍大彖铳以为击宽毙众之计”(《火攻挈要》)。这篇文章后面说明的第四项的,详细解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25385 工分:5424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东方二郎神
在第31楼的发言:不用红夷大炮守城,难道说要用来野战,搬运是个大问题。
红夷大炮用过一次之后,由于其威力可怕,敌人就不再靠近,也就不再能用。那种重炮在陆战时只能用来守城或者攻城。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25385 工分:5424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xx你个oo
在第28楼的发言:大炮能唬人啊!声光效果绝对的,打不死你吓死你,这就是那个时代大炮的作用!你知道明军如何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odol 散弹枪开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