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商店买得到qq飞车古装道具剧中的道具葫芦吗

喂,导演!穿帮了!细数在古装剧里不该出现的食物
秦汉时期的大侠啃地瓜!?北宋时期现玉米地?!清朝的康熙吃果冻?不怕古装剧剧情太雷人,就怕编剧太没文化,让各种食物到处“乱窜”!
真正的吃货,往往能吃到别人吃不到的东西,往往能吃到超越了时代的东西。真正的吃货,在影视剧里。
好像大家看到的古装影视作品里,古人们吃得都很不错!其实,是编剧、道具、导演们让古人们吃错了!吃了些不该吃的东西。一起来看看!
下面瞭望君(ID:gao-gf)给大家讲一个关于食物穿越的故事↓
某人穿越到先秦。
“里边请,请问客官是打尖还是住店?”
(“打尖”实际上是“打发舌尖”的缩略词。京津一带行路途中吃便饭叫“打尖”)。
“打尖!来碗西红柿鸡蛋面。”
“抱歉,客官,面条要到宋朝才能成形呢。西红柿现在南美洲才有,明朝末年传入中土。小店目前只有鸡蛋,要不您点一个?”
“什么破店!连碗面都没有,馒头包子总有吧?上一屉!”
“这位爷,也没有。馒头包子得等诸葛丞相讨伐孟获时才有,抱歉呢。”
“擦!你们不会只供应白米饭吧?”
“瞧你说的。咱是在关中,水稻原产亚热带,得翻秦岭才能种,也没有。”
“要死!来个大侠套餐,半斤女儿红,二斤熟牛肉……”
“捂我嘴干嘛?”
“客官,小点声!官府严禁私宰耕牛,被告发是充军流放的大罪,万万不敢啊!再说女儿红是吴越的,咱在关中!”
嗯,确实有点远~
“得得得,酒我也不喝了,茶水总有吧?”
“茶?到汉朝才有,哪怕到唐朝也是士大夫喝的,咱也不可能有。”
“干!那就不吃饭,来根煮玉米吧!电视剧大秦帝国里不是有玉米地吗?”
“那是导演瞎拍。玉米还在墨西哥呢,要明朝末年才传入中国。”
心塞~导演“躺枪”了~
“那上点水果吧。大热天的,来半个西瓜。”
“呃,西瓜是非洲特产,北宋末年才从契丹传到汉地。”
你说的黑不是黑,你说的白是什么白~
“没有西瓜,苹果总有吧?”
“真抱歉,苹果十九世纪才从欧洲传入中国。客官,别点水果了,我负责任地告诉您,像什么葡萄啦,芒果啦,石榴啦,草莓啦,菠萝啦……您现在都吃不到。”
“你他娘的店里到底有什么?”
“粟米的窝窝饼,蘸肉酱吃,可以给您上一份烫白菜。”
“敢情你开的是麻辣烫啊?”
“瞧您说的,辣椒到明代才引进呢,我想开麻辣烫也开不成啊!”
“没有辣椒,拍大蒜代替也行。”
“真不好意思,大蒜种子是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带回的。小店只有花椒,只麻不辣。”
“那就不能炒青菜?非要开水烫白菜?”
“您有所不知,铁锅宋朝后期才能生产,所以没法炒菜。炒菜用菜油,菜油是明朝后期普遍种植油菜以后才有。”
“好吧,你们可以用花生油……”
“花生还在美洲,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传播。乾隆末年,天朝花生还十分罕见。”
“那就来份烫白菜吧,加点香菜。”
“嘿嘿,香菜原产地中海,张骞出使西域后……”
“你大爷的!真恨不能一黄瓜拍死你!”
“黄瓜?原产印度,也是张骞出使西域带回的。”
(张骞好忙!!!)
“没有黄瓜,我就用茄子捅死你!”其实来一份鱼香茄子似乎也不错~
“嘻嘻,茄子来自东南亚,晋朝时传入中国。说是隋炀帝特别爱吃……”
“客官,您还要点什么?”
“喂,客官,客官,您别走啊!”
客官您别走啊!
这路途遥远您连个马匹都没有如何行走?
那就给我来匹快马!
抱歉客官,马匹是军需物资,私人不能拥有,那你说什么啊!
“你大爷的大爷!”
各食材传入中国时间表
我们现在广泛食用的食材小麦、高粱等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于中国,而是在某种契机下传入中国的,可是你知道它们都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吗?
怎么判断眼前的食物是我国本土的还是国外传入的呢?有一个未经科学考证的小方法:
带“胡”字的,大多是两汉、南北朝传入我国的;
带“番”字的,多是明朝以后传入我国的,多半是美洲作物;
带“洋”字的,洋葱、洋白菜等等,更多的可能是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传入我国的。
原产西亚,约4000年前传入。
原产非洲,西周时沿埃及→印度传入。一说宋元时期才传入。
4.皮燕麦:
原产欧洲。裸燕麦(莜麦)原产中国。
马王堆汉墓出土过一锅藕汤,然而藕是从南亚传入的。
古称“莱菔”,《尔雅》名“芦萉”,现倾向于地中海沿岸起源说。
倾向于原产东南亚说。传入时间不明,孔子有“不撤姜食”,《吕氏春秋·本味》有“阳朴之姜” 。
张骞出国一趟,带回来很多好吃的:
1.葡萄;2.核桃;3.石榴;4.黄瓜,原称胡瓜,南北朝时石勒改叫“黄瓜”(随着石勒解锁黄瓜新功能,黄瓜历史进入黑暗时代);5.蒜;6.蚕豆;7.旱芹;8.香菜(或说唐朝始传入)。
汉代传入的还有:
9.豌豆;10.芋头,原产东南亚 ;11.莳萝(洋茴香),一说唐朝传入;12.胡椒;13.大葱(小葱是先秦由北方传入)
三国两晋南北朝
由印度传入(最早以茄子为蔬菜记载见北魏《齐民要术》,当时已是寻常蔬菜,可见栽培肇端早于此)。
由东南亚传入
隋、唐、五代
1.无花果:
原产西亚,唐时传入
由尼泊尔传入
4.开心果(阿月浑子):
至晚于唐代,由中亚传入,《阿月浑子生产现状及研究进展》。
原产非洲,唐时入西域,宋时传入中原;
3.胡萝卜:
一说仍是张骞带回国的。
原产东南亚(一说中国是原产地之一,然而古称“甘蕉”是否确为香蕉,存疑)。
原产美洲,明末传入
明末清初传入
郑和带回国
原产美洲,明末传入种植
原产美洲,万历年间由东南亚传入
7.向日葵:
土豆、红薯、玉米、花生传入中国,极大缓解了人口增长附带的粮食压力,为清代人口大爆炸提供了条件(清顺治十二年人口1.2亿,到咸丰元年4.3亿)。此前的主食加工费时费力,收割、脱壳、研磨,面食还要做成型,看唐朝的菜谱,当时主食就是各种烤饼。可以想见第一次看见土豆和地瓜时的喜悦:哇!这么大块的粮食?挖出来就能吃了?吃一点居然就饱了……
中国有野生品种,清中叶从国外引进良种。
2.番木瓜:
明末清初,原产墨西哥。
中国原产的苹果叫“柰”,又称沙果,今天常见的苹果是清末引进。
光绪年间引进
5.卷心菜:
清初引进,原产欧洲
清末引进,原产西亚
明代有记载,现在倾向于18世纪引入种植说,有报道指西汉墓发现番茄种子,证据尚不确凿。
8.西葫芦:
那么我们原生的究竟有什么?
1.水稻;2.白菜:半坡遗址发现过白菜籽,但今天常见的白菜,可能仍然是由地中海一带分多次传入中国的,同时传入的还有油菜;3.小米(粟);4.糜子 ;5.龙眼 ;6.梨 ;7.橙子;8.樱桃 ;9.韭菜;10.冬瓜;11.大豆;12.山药;13.茭白;14.黑木耳;15.葫芦;16.枇杷;17.枣/酸枣:1200万年前中国已有枣树分布(曲泽洲.1987);18.杏:中国是杏原生起源中心之一,另外中亚和近东也有原产品种;19.桃子;20.中国李(与今市面常见的黑布朗略不同);21.榛子 ;22.栗;23.猕猴桃:古称“苌楚”,20世纪初传入新西兰,改良为奇异果,今新西兰是最大的猕猴桃出口国;24.荔枝:中国荔枝发源于中国本土,很可能是云南、海南、广西、广东的野生品种驯化栽培。较早见载于《西京杂记》和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三辅黄图》说汉武帝试图在长安种荔枝,无一存活,武帝遂杀匠人陪葬。
电视剧里常“吃错”的食物
古装影视剧里的吃货们,最常吃错的是玉米和红薯。
玉米是穿越植物中公认的头牌。不知道是玉米商广告费给得多,还是导演是吃棒子长大的,反正啊,没吃的,啃玉米呗——
新版《水浒传》第一集,就有宋江和公孙胜打斗的镜头,背景是一片玉米地。Angelababy出演的《云中歌》也不忘在帅哥美女从中给玉米留下一席之地。
△新版水浒传中,宋江和公孙胜在一片玉米地里打斗
△云中歌中,庭院里挂着玉米
关于玉米,对它的起源是有争议的,有人认为源自墨西哥,有人认为源自秘鲁,也有人认为源自古巴,说源自拉美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明代之前出现啃玉米都是耍流氓。
如果说玉米稳坐“穿越食物”头把交椅的话,地瓜那就是当仁不让的二当家。
电视剧《神探包青天》中,包拯一行在一农家借宿时,老汉关切地说:连夜赶路,都饿了吧?这是新出的玉米和地瓜,新鲜着呢!不仅有玉米,还有地瓜。
△神探包青天中,老农招呼大家吃玉米和地瓜
无独有偶啊,电视剧《苏东坡》中,饥荒年代,也不忘使用地瓜来救济灾民。
△2012版苏东坡中,苏东坡对灾民说吃了人家的红薯不能忘恩
可是,地瓜原产于美洲秘鲁、厄瓜多尔、墨西哥,哥伦布曾以从美洲带回的红薯为贵礼献给西班牙女王。16世纪初西班牙已普遍种植,后随西班牙殖民者传至菲律宾,殖民当局法令森严,禁止红薯外传。明万历年间,福建省福州府长乐县商人陈振龙见菲律宾土著“随地掘取”红薯,为缓解家乡粮荒,他将薯藤绞入汲水绳,冒着生命危险,混过关卡盘查回到福州,试种成功后上书福建巡抚金学曾推广,连获丰收,红薯被以巡抚之姓称为“金薯”。经逐步推广,至清乾隆年间各省均有种植。地瓜,也是明朝才引入我国的作物。
玉米棒子的亲兄弟,辣椒也是中美洲的特产,大概也在同时期或者更晚一些时候传入中国。一般认为,辣椒最早是在江浙或东南沿海登陆的,这从四川人管辣椒叫“海椒”中也可以看出一些渊源。
不过,也只有等到明末清代,它传播到湖南、贵州、四川等中部、西南地区才算有了真正的用武之地。所以啊,明代之前的辣椒也是赝品。
《神探狄仁杰》中满铺子的辣椒肯定是冒牌的↓
老版《西游记》第一集中,一口辣椒把我们猴哥辣得啊……
不过卖萌归卖萌,实际上比唐朝还早五百年的人们是吃不到的↓
就是西红柿,原产南美洲的秘鲁,当地人称之为“狼桃”。18世纪末传人我国,最初供观赏用,19世纪中期才开始作为蔬菜栽培。也就是说到了清朝中期西红柿才以观赏植物的角色进入我国,清朝中后期才开始逐步成为蔬菜。
原产南美洲,14世纪南美人就已开始栽培,清朝末年传入我国。
原产南美巴西,很早为印第安人驯化。我国在17世纪初(1605)由葡萄牙人将菠萝苗带入澳门,后经广东传入福建和台湾。
那么在电视剧中,演员们吃什么水果是“安全”的呢?樱桃、桃、橘、荔枝、杏、梨、李、枣、栗、山楂、柿子大部分可以让演员们随时随地放心吃。但苹果、菠萝、草莓就算了。我国现代各苹果产区栽培的大都是19世纪后期引进的欧洲苹果。
有些水果吃的时候要注意年代,要不然会尴尬的↓
比如汉代以前有些水果不能吃,葡萄、石榴、核桃这些都是张骞大大从西域带来的。
西瓜为辽宋金时期传入,猪八戒能吃西瓜解渴也许是因为人家可以腾云驾雾飞到西域。
吃米饭肯定是不会穿帮的,但古装影视剧里出现面食则要多加谨慎。磨面制饼战国时就有了,馒头相传谐音“蛮头”,发明者是诸葛亮。
面条的前身叫汤饼,宋代以前的汤饼,实际上就是片汤。
切成细条的面叫索面,到北宋后期才流行开来,元代则出现了挂面。
除了以上这些,
古装剧中,关于食物,
还有不少常识性的错误,
好吃小编就不一一列举了,
我直接告诉你们正确答案吧!
菠菜在唐朝时传入
辣椒直到清初引进
西红柿清末才食用
饺子在隋朝时出现
包子最早是在三国
条状面条北宋才有
蚕豆到明朝普遍种植
乾隆末年花生仍稀见
南瓜子是明朝才引进
看完文章,大家欢乐了半天,就是想告诉导演们,可长点儿心吧。
(来源:东方瞭望综合知乎、漂洋过海看巴西、鉴真大讲堂等消息)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早前,《葫芦娃》真人版电视剧上报广电备案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大伙纷纷表示“求不雷”,“求别瞎”,“求不毁经典”。
早前,《葫芦娃》真人版电视剧上报广电备案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大伙纷纷表示&求不雷&,&求别瞎&,&求不毁经典&。这样的反应一方面体现了《葫芦娃》原著在人们心中的经典地位,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近几年频频被雷剧雷得外焦里嫩的观众再经不起这番轰炸了。对此,该剧导演魏大森表示,拍摄剧版&目的严肃、不为博眼球&,不会出现&毁三观&的戏份。
&葫芦娃,葫芦娃,一根藤上七朵花&,《葫芦娃》曾是一代人的儿时回忆,日前,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官方网站上,一部名为《金刚葫芦娃》的电视剧出现在拍摄名单中。昨日,该剧导演魏大森表示,拍摄剧版&目的严肃、不为博眼球&,不会出现&毁三观&的戏份。
贪玩贪吃的穿山甲打穿了猨翼山中伏羲之神的百年封石。传说中的邪恶四妖红蝎精、黄鼬精、黑鼠精、绿蛇精遁出幽闭的封洞,重现江湖,斧头湖畔的百姓顿失安宁。憨厚的卖炭翁刘老汉按照石壁上遗留的偈语种下了七株葫芦&&七兄弟决定打败红蝎精、黄鼬精、黑鼠精和绿蛇精,而修炼八百年成精的邪恶四妖并没有把乳臭未干的他们放在眼里。七兄弟在各方力量的帮助下,历尽艰辛,经过几番斗智斗勇,终于铲除了邪恶四妖。
目标 向十几岁的孩子传递正能量
在&广电总局关于2014年2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通知&里显示,《金刚葫芦娃》的题材为&古代传奇喜剧&,拍摄方是&山西小伙伴影业有限公司&,类型为喜剧,剧情则比动画版《葫芦兄弟》曲折。
谈及为何会选择这部动画片拍电视剧版,魏大森说,自己本身是80后,也是《葫芦娃》的粉丝,非常喜欢这个故事,&现在适合十几岁左右孩子看的电视剧几乎没有,像《喜羊羊与灰太狼》其实是给比较低龄的小朋友看的。《葫芦娃》主要讲述的还是友谊,其中团结共进、积极向上的精神也非常有正能量。&他认为,该剧也会适合看《葫芦兄弟》动画片长大的80后们。
故事:增加打怪难度,绝无爱情戏
《葫芦兄弟》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86年出品的动画片,全片共13集,单集片长仅10分钟,将其改编成一部40集的电视剧,必然要增加故事情节。魏大森透露,会增加一些妖怪以及葫芦娃们打妖怪的难度,但不会做颠覆性的改动,更不会增加所谓的&爱情戏&。
魏大森表示,该故事原型&源于民间传说&,对于剧本,他表示&故事正在反复研究创作,其他情况暂不便透露&,&希望能唤起中国儿童对传统神话故事的兴趣回归&。
演员:小孩演葫芦娃,蛇精太难找
《金刚葫芦娃》的拍摄将以真人饰演为主,魏大森认为:&现在的特技水平,表现出 葫芦娃 的故事并不困难。& 他说,动画片中,七个葫芦娃长得都一样,只是眼睛和身上叶子颜色有区别,但剧版里的七个小演员肯定长得会有所不同,基本确定将由十岁左右的孩子饰演。
此外他表示:&蛇精太难找了,锥子脸,可能需要化妆上做一些帮助。&对于王祖蓝在《百变大咖秀》中模仿&葫芦娃&的表演,魏大森说,自己也看过,&但那个太搞了。我们会以现代的审美观对剧中的人物造型进行创作。&
《金刚葫芦娃》预计将在今年七八月开机,因为需要大量儿童演员,魏大森说,希望在寒暑假期间拍摄,减少对孩子上课的损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葫芦娃道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