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饥荒时代儿子操娘小说

【图片】回复:贵州的大饥荒年代【50年代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7,301贴子:
回复:贵州的大饥荒年代
丢不起磕碜就刷屏~~~~~~~~~~~~~~~~~~~~~~
反对我的,谁都拿不出证据说我的贴是造谣。
1、日(即农历8月15日中秋节),抓来的48人只有一个瘦个子逃了出来,说明其他47人都是胖子,而不是灾民故而无法逃走,那么这些不是灾民的47人二天会全部“饿死”吗?挨饿怎么会都饿成胖子呢且还不抗饿?2、其中,将副县长兼公圌社党圌委书圌记容镜等人处决了事。容镜后来被平圌反。 ……涉及这么多人命是根据什么“平圌反”?
请问:晏乐斌 是公那个安部老干部,说话怎会这么不着调呢?作为高级干部为啥谎话连篇呢?是出于何种目的?
举一反三看伪证。温泉是生前到过广州的居留之所。   “那是1961年冬天,王光美陪来从化休息,住在温泉宾馆松园一号楼。”当时在温泉**分局工作并担任保卫工作的邝柏辉与同伴们经常日夜站岗,领导人在室外活动时他们经常见到,“刘少奇在温泉期间,每天7时都要走出房间到住处的花园散步,呼吸新鲜空气,陪同他的是王光美。刘少奇喜欢一边漫步,一边思考,一边与夫人轻声聊天,两人感情很好。” 图为:刘少奇、王光美在捡拾野果(邝柏辉提供)   (夏天/编制) 另有用心者说“1961年冬刘主席和夫人王光美在广州郊区寻找代食品”其目标是污**的领导。
有些人真是恬不知耻到了极点,明明是鹦鹉学舌,还愣说是自己的要别人来反驳他,请问:你还知道什么叫寡廉鲜耻否?
508有些人肚里没货,却又要与人较劲儿。
几起吃人事件正好就给作者撞到一次,也太天荒夜谭了吧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小站会根据您的关注,为您发现更多,
看到喜欢的小站就马上关注吧!
下一站,你会遇见谁的梦想?
铁血读书军事文学小站,每日提供优质军文、军事酷图。如果你喜欢军事,你也是军迷,你也有满腔热血,请关注铁血读书军事文学站。
铁血映像:当年威胁中国北方的“杀器”
本文摘自铁血读书
全文阅读请点击/PhotoGallery_287_1.html
铁血图书频道
淞沪会战的中华忠魂:14位殉国的国军将领
淞沪会战是日起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又称作“八·一三淞沪战役”,这场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第一场重要战役,也是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前后共历时3个月,日军投入9个师团和2个旅团30万余人,宣布死伤4万余人;中国军队投入75个师和9个旅75余万人,自己统计死伤30万人;至日上海沦陷,淞沪会战结束,中国军民浴血苦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黄梅兴少将。字敬中,广东梅县人,1897年生,黄埔一期毕业,革命军第9集团军第88师第264旅旅长。8 月14日下午3时许,黄梅兴将军亲临前线指挥,在连续攻破十余个日军坚固堡垒后,不幸在爱国女校附近被日军迫击炮弹击中,壮烈殉国,时年40岁。一同殉国的还有旅部参谋主任邓洸中校及通讯排官兵30余人。黄梅兴将军是淞沪抗战中革命军牺牲的第一位高级将领,后追授陆军中将。
蔡炳炎少将。字洁宜,安徽合肥人,黄埔一期毕业,革命军第18军第67师第201旅旅长。淞沪抗战中有“血肉磨坊”之称的罗店争夺战中,第67师协同第11 师保卫罗店,与日军展开反复争夺,8月27日晨,蔡炳炎将军亲率402团两个营攻击罗店日军,不幸中弹阵亡,以身殉国,时年35岁,后追授陆军中将。
路景荣少将。江苏武进人,1902年生,黄埔四期毕业,革命军第98师583团团长,师部少将参谋长。号在上海月浦与日军激战中牺牲,时年35岁。
杨杰少将。字子英,河北容城人,1895年生,黄埔四期毕业,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1旅副旅长。日,在淞沪会战顾家宅之役中牺牲,时年41岁。
庞汉祯少将。字胤宗,广西靖西县人,壮族,1899年生,广西陆军讲武堂及中央军校南宁分校高级班毕业,革命军第7军第170师第510旅旅长。1937年 10月18日,庞汉祯将军率部抵沪参战,19日夜进入阵地,接替517旅守备谈家头至陈家行一线,10月22日,日军集中第3、第13 、第101 三个师团主力进攻国军第21集团军,在庙行与陈家行之间突破守军阵地,战斗惨烈。10月23日下午3时,在陈家行指挥战斗中,被日寇火炮击中牺牲,时年 38岁,后追授陆军中将。
吴克仁中将。字静山,黑龙江安宁人,满族,保定军官学校5期炮科毕业,革命军第67军军长。所辖107 、108师是淞沪抗战中最后赶到战场的原东北军主力,日拂晓,日寇柳川第10军主力渡过黄埔江,猛攻松江县城,吴克仁将军率部与日军展开激战,击退敌军多次进攻。9日,吴将军在掩护上海守军撤退时,在白鹤港遭到日军便衣队袭击,不幸中弹,壮烈牺牲。
秦霖少将。字松涛,广西桂林人,1900年生,广西陆军讲武堂毕业,革命军第7军第171师第511旅旅长。1937年10月率部抵沪参战,驻守南翔,初在张家楼、湖里宅、季项宅、苏家宅一带二线布防,为预备队,后入一线参战,所部作战勇猛,日,秦霖将军在日机轰炸中不幸中弹牺牲,时年37岁,后追授陆军中将。
官惠民少将。字剑豪,广东曲江人,黄埔四期毕业,革命军第4军第90师第270旅旅长。日在嘉定清水显牺牲,时年36岁。
吴继光少将。江苏盱眙人,1903年生,黄埔二期毕业,革命军陆军第五十八师第一七四旅少将旅长,日在白鹤港与日军激战中牺牲,时年34岁,后追授陆军中将。
另外,朱耀华中将、刘启文少将、吴桐岗少将、 邓玉琢少将、朱之荣少将,五位将军图片缺失。上传抗战200位殉国的国军将领的照片墙。
铁血映像:国军王牌新一军:用的是美国装备 泡的是美国妞
1944年日军避孕套不足 卫生兵回收再次使用
全文阅读请点击&&当军官的,有值周勤务。他们的任务,主要是监督所属部队的军风纪。考城县驻屯部队,大约三个月能轮到一次。这时便在肩上斜挎红白条纹的值周带子到处巡视,当然也得到慰安所去巡视才行&&
&那是任务,按规定也得到慰安所里边去。考城县的慰安所就在中国的民宅,用席子隔开,进门的土地间就是候班室。候班室和房间之间也是用一张席勉强遮住。进去就是进候班室,有趣的事还在后头。帝国陆军礼节第五十九条写着:&军官来到士兵的室内时,最先看到的喊&敬礼&,在室内的人听到口令后必须全体当场敬礼,经军官许可后,再继续从事作业。&根据这一条,不知是谁最先看到值周军官三田和夫少尉的人大声喊叫:&敬礼!&
&响应这声音,在慰安所的人都当场起立敬礼。在候班室等着的人穿着衣服倒还好,但在草席那边的士兵裸着体怎么&立正&呢?让他们裸体中止下来起立敬礼太可怜了,据说习惯上只是让他们原地&立正&就不必起立敬礼了。总之,得中止运动,&立正&。
&受礼者的值周军官便答礼说:
&稍息!继续工作!&
&于是,运动又开始了。如果军官不发话,就得那么站一二十分钟。把性行为理解为工作,倒也有趣,但如果刚脱裤子,值周军官就出现了,就成了悲剧。如果敬礼,军裤就会掉下来。话虽如此,如果不敬礼,那就成了违反第五十九条了。
&也有的差一点哭出声来,但那是年轻的新兵。成了老兵的时候,奇怪的是能感觉到值周军官什么时候到来,会巧妙地错开时间。&
这个故事是三田和夫讲的。&慰安妇们看着这些觉得很好笑。有的时候慰安妇故意吓着士兵们玩,搞恶作剧,在行为中军官没来也喊&立正!&但是,对答礼&稍息,继续工作!&喊得慢的军官,在士兵中人缘儿不好。在长期的战阵生活中,他们都把这种恶作剧当成了很大的乐趣。前面是士兵把慰安妇当玩物,后面是慰安妇把士兵当玩物了。&
只是在1944年以后的中国战线上,因避孕套不足,在考城县,一到早晨,卫生兵就回收慰安所使用过的避孕套,用消毒液洗过之后再用。&洗过后在日阴中使之干燥,撒上面粉,使用起来很滑,士兵反映很好。&士兵和她们均很满意。
当然,这&和平&只限于士兵数量和慰安妇数量保持平衡的时候。前面提到的在孙吴军队和慰安妇的比例是2万人对50人,在这种情况下就发生对慰安妇的争夺战。据说挥动刺刀伤人的事情时而发生。由于这样,听说也出现了在演习时悄悄溜掉,让当地人当向导,犯禁找当地妓女花钱求欢的。
在中国像三田所在的排那样在边境警备驻屯的倒还好,但在城市里驻屯的部队,从1940年以后,除了使用军队管理的慰安妇以外,也有的官兵去寻求当地妓女,这使上边感到很不好办,因为由此感染性病的士兵不断地出现。这样一来,建立慰安所就失去了意义。这也是出兵西伯利亚时代悲剧的再现。
现在谈“中国模式” 还是“奢侈”的幻想?
全文阅读请点击&&中国模式&真与假
竹立家:&中国模式&是一个假问题。我一直以为,中国是一个正处于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经济体,具有现代性的制度和价值也正处于初步形成和发育的过程中,以制度和价值支撑的&现代社会结构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具有战略意义的社会体制改革才刚刚起步,改革正在步入&深水区&,一些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深层次矛盾与问题正在逐步显现,社会公正、贫富差距、特权腐败等诸多问题正在困扰着我们。在这种情况下谈&中国模式&,确实有些&奢侈&。
我们不能仅仅以经济的快速增长来界定&中国模式&。从历史哲学的高度来看,经济增长仅仅是发展模式形成的一个基本因素,而正确对待、处理好和分配好增长的社会财富,保持社会的公正、稳定、和谐、文明进步、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安排才是一种发展模式的根本因素。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必须对&中国模式&这一话题有一个全面的、深刻的解析,并保持高度的清醒,不能文过饰非。要知道,我们自己正处于发展的&中国时刻&,不但要防止被他人&误读&,也要防止被自己&误读&,丧失改革与发展的价值、动力和方向。
蔡霞:应当把&中国模式&的问题放到一个大背景中去看,就是中国社会几十年来的变化,本质上是东方农业大国怎么走向现代文明。
在这个大背景下,世界可以分为两类国家:先发国家和后发国家。这样看来,30多年的改革开放其实并没有超越发展中国家追赶工业文明这个大范畴。
有学者概括&中国模式&的特征,就是以政府权力为主导,推动市场经济。这一步,其实发达国家都走过,我们也正在走。所以,从文明发展规律来讲,我们没有更特别的东西。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国情,就是人口多、规模大、国土幅员广,底子可能更薄。
所以,中国30多年的发展,恰恰是人类文明转型的规律在发展中的中国的表现。所有社会文明的变迁,都是从经济的变化开始的,中国的发展没有超越这个规律,也没有超越其他发展中国家采用的路径。因此,没有什么&中国模式&。
&中国模式&的鼓吹者试图把模式固定下来,这会在客观上掩盖我们中国现存的问题和矛盾。因为这些问题和矛盾不是光靠经济本身所能解决的,它需要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而一旦谈模式,便是要固化下来,使之变成静态的东西。
中国人要走向现代文明,这是个历史的进步过程,应该用开放的、发展的、过程的眼光去看待中国的变化。中国要走向现代文明,中华民族要强盛起来,我们是在探索一条发展道路,所以应该讲的是&中国道路&。
夏业良:首先我要提一个问题,到底是不是存在&中国模式&?要形成经济发展中可借鉴的模式,它必须从理论上具备几个重要的构成要件,这样,既可以从理论上加以阐释,也便于其他国家应用或者借鉴。但是,我们看来看去,现在无论中国人说的,还是外国人说的&中国模式&,都含糊不清,没有很清楚的界定。
到底什么是&中国模式&?好像是把中国30多年来改革开放实践中取得的一些成绩都认为是模式的成功。但是,这个模式跟其他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或者新兴工业化国家发展路径都不一样吗?
前些年,&中国崛起&这个概念提出以后,很多人就想能不能把中国发展路径总结成一种模式,比如说过去&亚洲四小龙&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国际上非常推崇的发展模式,叫&东亚经济模式&。
目前看来,无论从理论意义,还是从实践意义来说,所谓&中国模式&都没有真正超越&东亚模式&,没有比&四小龙&的业绩更加显著。
诚然,中国的经济总量大、人口规模大,但是,从经济发展业绩本身去比较,同样的30年跟人家相比较,未必比人家业绩好。从这方面讲,如果&东亚模式&都不能肯定为一个成功的经济模式,怎么能证明&中国模式&是一个更加值得赞颂的模式?这本身在理论上就难以成立。
如果以更广泛的方式看待&中国模式&,不单单看成经济模式,而是一个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的全方位的模式,它的特色在于&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
&摸着石头过河&,从理论上总结,其实就是经济学里面常说的&试错&。哪一个国家都是这样,在变革、发展过程中总会有试错过程,中国的试错是什么?一般先是发现一个典型,对这个典型展开调查研究,认为它值得肯定以后就开始试点,试点之后设立特区,特区之后再扩大特区,即模仿这个特区再建若干个特区。过去发展的30多年里面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秦晖:中国确实发生了所谓的奇迹。这个奇迹是中性的,我并没有说这个奇迹是好的还是坏的。其中究竟是什么原因,是不是有某种特点,这个特点叫作模式?
中国近几十年的经济增长的确相当惊人,有人说这个数字是假的,有很多水分。
台湾“黑猫”中队U2侦察机被解放军频频击落
全文阅读请点击 日,远在世界的另一端,中情局一个名叫叶常棣的飞行员在驾驶U-2飞机对中国的一处核设施进行侦察时被击落。叶常棣是第35&黑猫&飞行中队的一名成员,负责为美国的中央情报局执行秘密间谍任务。1998年,中情局解密了大部分U-2行动,&但是其中没有任何关于叶常棣或&黑猫&的信息。&前&黑猫&飞行员华锡钧说。直至2011年,整个&黑猫行动&仍然属于机密。在叶常棣坠机前,曾任51区指挥官、绰号&瘦子&的休&斯莱特上校还记得:&他的代号是特里&李,我们经常在桃园基地打网球。叶常棣人很不错,曾经是一名出色的杂技演员,所以在球场上表现得也十分灵活。有时候,我们会边喝苏格兰威士忌边打网球,因为运动和酒都有助于提高士气。&一名&黑猫&飞行员已经被击落,但是中情局的危险行动并有就此止步不前。与加里&鲍尔斯坠机事件不同的是,美国媒体对&黑猫行动&毫不知情。但是在中情局看来,获得有关中国核设施的确凿信息是关系国家安危的当务之急。在叶常棣被击落前,他正在执行为期九个小时的侦察任务返回台湾,U-2飞机却突然被地空导弹系统锁定。当时,斯莱特上校正与叶常棣在无线电中通话。&我正在说话时,突然听到他喊:&第12系统已打开!&随后便没有了声音。&导弹击中了叶常棣的飞机,右侧机翼被整个炸掉。叶常棣随即启动了弹射座椅,由于身中59枚弹片,在安全降落后,他立刻昏死了过去。中情局并不知道叶常棣在跳伞后死里逃生,显然也没有设法对他进行搜寻。1965年,另一名&黑猫&飞行员张立义少校在驾驶U-2侦察机执行任务时被击落后,与叶常棣关在了一起。在被释放后,这两名飞行员向同为&黑猫&中队成员的华锡钧讲起了自己的遭遇。在叶张二人沦为阶下囚时,华锡钧成了台湾空军的一名将军。无论叶常棣还是张立义都没有得到中情局的任何褒奖,但是&黑猫&中队U-2飞行员接二连三被击落,对中情局和美国空军在51区的下一步计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转眼之间,研发可以远程控制的无人驾驶飞机成了美国国家安全的重中之重。
朝鲜战争中苏联援助中共的武器装备清单
全文阅读请点击20世纪50年代,苏联大规模向中国赠予或出售军火,这其中包括各种步兵武器、火炮、坦克、飞机、军舰及其他装备。苏联提供的这些武器装备,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完成从以步兵为主的单一陆军走向诸军兵种合成的现代化转型来说,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时,解放军正继续向大西北、大西南以及华南进军,到日解放了海南岛,大陆除西藏外全部解放。这时的解放军已达到550万人,其中步兵师大约有200个。因为有一些部队留在新解放区,建立了省军区和军分区,还有不少国民党起义部队正在改编过程中,所以这一时期步兵的军、师编制不断变化。
不过,总体而言,步兵编制比较齐整,但兵种构成单一,特种部队很少。
全军有4个炮兵师,包括军属和师属炮团在内,共有77个炮兵团,装备有60毫米迫击炮以上口径各种火炮2万~3万门。装甲兵有2个战车师,及2个战车团,装备计有美、日式坦克312辆,水陆坦克242辆。工兵总计9个团。
空军原有接收、缴获和起义的国民党军队飞机113架。另外东北还有一所从1946年3月开办的航校,使用的是日式教练机。
海军于日在江苏省泰州白马庙创立,先成立的是华东军区海军舰队,拥有起义、俘获的国民党舰只,征用的商轮,改装的渔轮,打捞的沉舰,以及从香港购买的超龄舰艇等,累计223艘,总排水量仅有92050吨,型制混乱复杂,有来自美、英、日、德、法、加、荷、澳等国的舰船,甚至还有辛亥革命前清朝海军烧煤的&楚&字号军舰、&永绩&号炮舰。舰艇主、辅机多达355种,机器磨损严重,而且没有配件。舰上火炮30多种,炮弹无后续供应。这以后,在国民党飞机的轰炸中,还损失了很多舰船,仅原国民党海军第二舰队起义的9艘军舰就有6艘被炸沉,1艘遭重创,&重庆&号巡洋舰、&长治&号护卫舰等先后被炸自沉。这些陈旧的杂牌舰艇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近海作战中勉强可以执行任务,例如在攻占一江山岛时,就发挥了很大作用,但也仅此而已,它们最主要的功能还是用在海军官兵的训练上。
当时的部队装备可以用一句流行的话来形容,就是&小米加步枪&。
与日本兵和国民党军队作战,中共军队发扬了&小米加步枪&的精神,以劣势装备打败了优势装备的敌人,是值得骄傲的。在新的冷战格局下的国际环境中,中共刚刚执掌政权,又赶上朝鲜战争,中国军队直接面对美国这样具有高科技武器装备的敌对势力,虽然还需要发扬以劣势打优势的战略部署和英勇作风,但是仅仅依靠&小米加步枪&的装备显然是不行了。这时,能够向中国提供先进武器装备的只有苏联。正是依靠苏联提供的大量武器装备,中国军队不仅应付了朝鲜战争,而且对整个部队进行了现代化装备改造。
1.陆军武器装备
新中国要求苏联大规模供应武器是在准备出兵朝鲜之际,但因事情曲折,真正提交武器装备清单却是在赴朝作战以后。日,毛泽东起草了一封给斯大林的电报,其中说到中国同意出兵朝鲜,并开列了所需武器弹药的清单。因当时中共中央领导内部意见不合,还要再讨论出兵问题,这封电报没有发出。后来周恩来赴莫斯科与斯大林商谈出兵事宜不顺利,虽然苏联答应以贷款方式提供武器,但因在苏联空军出动问题上没有取得一致意见,周恩来中途赶回北京商议决策,也没有提交所需武器弹药的清单。
从现在看到的历史文献,中国首次向苏联提交所需武器弹药清单是在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结束之时。
日,毛泽东在给斯大林的电报中说:&由于人民解放军陆军的武器装备主要是从敌人手里缴获来的战利品,因此造成步兵武器口径种类繁多的情况。这一状况给弹药生产,特别是步枪和机枪子弹生产带来很大困难,此外我们的工厂目前所能提供的这种子弹为数甚少。志愿军部队直接参加朝鲜军事行动的有12个军,计36个师,但仅有6个步枪和机枪弹药基数。今后,随着军事行动的发展,我们在保障军队弹药方面势必出现很大困难。如果军工生产方面不出现变化,那么,改换装备工作可能要到1951年下半年方能开始。为克服目前困难,我请求您研究一下关于在1951年1月和2月这一时期给36个师供应步兵武器装备的问题。&毛泽东提出的具体要求是:
苏式步枪14万支,步枪子弹5800万发;
苏式自动枪26000支,自动枪子弹8000万发;
苏式轻机枪7000挺,轻机枪子弹3700万发;
苏式重机枪2000挺,重机枪子弹2000万发;
飞行员用手枪1000支,飞行员用手枪子弹10万发;
梯恩梯炸药1000吨。
对于这36个师的步兵轻武器,11月9日,斯大林回电表示同意,说月可如数运到中国。这批武器的到货数量与中方要求的完全一致,具体型制为:
1891/30式水连珠步枪;
1938/44式骑枪;
1927式ДП轻机枪(圆形弹仓,即转盘机枪)(未完)
血战硫磺岛:饥寒交迫的日军自相残杀
本文摘自&&&&&
全文阅读请访问
1945年3月硫磺岛战役,美军炮火轰击炸死的日军&&&&&&&&&&&&&不断有不知实情赶到南方空的士兵,他们都认为到了南方空就会有水和食物。与西竹一的坦克连队并肩战斗的大曲,在4月份也前往了南方空。&&&&&坦克部队全部阵亡以后,我就像丧家犬一样,不断转换战壕藏身。敌人来了,我虽然是立即逃走或者是藏起来,但我却完全没有与敌人战斗的感觉。我在空战壕中不过是寻找食物和水,只是在寻找能活下去的方法。&(大曲)&&&&大曲凭着自己的记忆寻找各种大小战壕,对其一一搜寻。美军的炮击轰炸改变了硫磺岛的地形,一些战壕的入口或被泥土掩盖,或已被摧毁。尽管如此,大曲依然寻找进入战壕的线索:&在战壕中都掩埋着士兵们的尸体,这些尸体腐烂的味道会从泥土的缝隙间流出,因此我一闻到尸体的臭气,便能判断出这里曾经是战壕。&&&&&大曲从泥土中挖出战壕,搜索水和食物时,有时还会发现和战友的尸体一起藏在战壕中的活人。不过此时,他们只是同样考虑着怎样才能生存下去的人,即使是自己的战友,相互间也没有互相帮助的感情和友谊。&&&&&因为对方也是为了不被美军士兵发现,而特意藏身在战壕中的,所以神经高度紧张。有些士兵故意在战壕周围留下脚印,有些士兵是几个人潜伏在一起、故意发出嘈杂的声音,这些都在暗示我不要进入这里。不过有时碰巧捡到了美军掉在地上的食物,虽然只是一点点,但却可以和战壕中的士兵们交涉,用这些食物作为交换,让他们同意自己在战壕中停留几天。&(大曲)&&&&也有士兵明明什么都没有,却说自己知道在哪里可以找到水,以此作为条件要求进入战壕。可是战壕中的士兵多半会以战壕里没有地方为借口把他哄走,然后悄悄地跟着他,看看是不是真的能找到水。然而由于水的情报最初就是谎言,结果双方其实只是在互相欺骗。&&&&&如果指挥系统健在的话,也许士兵可以互相帮助,但在指挥系统早已崩溃的情况下,小战壕中的士兵已成为乌合之众,每个人都只管考虑自己怎样才能活下去了。&(大曲)&&&&在小战壕中,也有很多负伤无法行动,只是在静候死亡的士兵。由于觉得在大战壕里也许能稍微有些人性的活着,大曲把南方空当做了目标。可惜,费尽千辛万苦到达了这个巨大的地下战壕后,大曲才发现这里也同样的在不断重复着悲剧,甚至可以说南方空早就是这个世界上的地狱了。&&&&&&&&背后也会挨上一枪&&&&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从没有考虑过主动投降的金井说:&日本的军队长官告诉我们,即使是主动投降成为美军的俘虏,我们也只能活上几天,在接受完他们调查后,肯定还会被枪毙。我们都认为投降也不能活命,最后一样会被杀死。反正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活着离开硫磺岛了,所以与其成为俘虏受辱,还不如坚持到最后。&&&&&坚信即使是投降也会被射杀,面对日本士兵的这一想法,美军对应采取了新的策略。他们让那些已经成为俘虏的日本兵,呼吁潜伏在地下战壕中的日本兵投降。&&&&&先前被捕的日本兵边说自己的名字,边在与战友们一起潜伏过的战壕周围徘徊。发现战壕入口后,他们会说&某某兵曹在吗?某某上等兵在吗?战争已经结束了,日本也已经战败了,你们出来吧。&以此呼吁战壕中的战友投降。&(秋草)&&&&有些战俘不仅呼喊战友的名字,还会拿出实物表明投降美军之后,自己得到的优待。&&&&&有一位从前曾在一起战斗的同伴,为美军劝降时,递给我巧克力和香烟,并对我说&如果投降,水和食物都不成问题&。&&&&&成为战俘后,不但可以得到丰富的物资,还可以得到美军的医疗救助。听完这些后,有一部分日本士兵答应投降。可是,在此时却偶有悲剧发生.&&有一次,一位身上穿着破烂军服,面容憔悴的日本士兵接受了我们的劝降,走出战壕。估计他是位下级的士兵吧。他离开洞穴入口5米左右时,突然从洞穴中窜出一位连胡子都刮得干干净净,衣着考究的将校级军官。然后他面对下级士兵掏出手枪,毫不犹豫地开枪杀死了他。当时我们真是大吃一惊。不过,在这一刻,我们多少感觉出自己明白了一些多数日本士兵拒绝投降的理由。也许不让部下投降,不让他们死在敌人手里,也是将校的责任之一吧。&&&&&投降会被枪毙&&士兵们被这一恐惧深深束缚着,即使是在地下战壕中,在戕害性命的恶劣环境下。而且,士兵投降并不是自己个人的问题。大越说:&被敌人俘虏的士兵被视为&卖国贼&对待,在户口本上会用红笔标记。我们当初受的就是这些教育。&&&&&在日本,投降的士兵和卖国贼是同等待遇。士兵们坚信,如果在战场上成为敌人的俘虏,故乡的亲人也会被人指责是&卖国贼&。&&&&&有一次,一位俘虏带着巧克力等食品进入战壕,说&美国的待遇好,赶紧从这里出去吧&,劝说我们投降。但我们一直拒绝:&不,我们不出去。&交涉了很长时间后,没有结果,那位俘虏在转身准备离开战壕返回美军的战俘收容所时,有位士兵说:&就让他这样回去的话,他会成为卖国贼的,实在是太可怜了&,竟然掏出手枪,从他背后开枪射击。被射伤的战俘好像是自己爬出了战壕,没有留下尸体。&(大越)&&&&被自己人从背后射杀的战俘不乏其人。在史料上,他们也被列为硫磺岛上&玉碎&的战没者。&&&&&&&&自相残杀在成为地狱深渊的硫磺岛地下战壕中,有力尽而亡者,也有活着的人&&生还者们都是后者。金井在证言中暗示我们,这些活着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也许是人类的本能吧,即使是在穷途末路,坚信着&自己没问题&、&怎么都会有办法&的人,都能活下来吧?到硫磺岛赴任到现在,不是一次两次地想过自己没准就会死在这里。还经常想反正横竖都得死,不如在要害挨上一枪毫无痛苦的死掉。不过我在想&不行了&之前,首先考虑的还是无论如何都必须改变现状。&就算是啃石头也得活下去&的决心,生还者大家都有吧?我觉得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如果认为&不行了&,也许真的就会不行了的。&&&&&身负重伤连走路都很吃力的秋草也讲述了自己的一段经历,说明自己能生还的原因。&在南方空认识的一位陆军士兵,他说自己已经不行了,并且把军刀送给我。最初看到军刀时,它满是红色铁锈,刀刃又短又破,还不如锯呢,我不敢相信它是一把刀。可是,那位士兵却对我说&不需要那些又长又亮的好刀,它已经足够了。在关键时刻,用它既可以杀死敌人,也可以用来自杀&&&那位士兵说着说着便死去了。我把这把破军刀当拐杖使,可以在地下战壕中像爬一样地行走了。到现在我都认为,那位士兵把军刀交给我,暗示着我可以活下去,这是能使我侥幸生存的第一个事件。&&&&&残存的士兵们在五月依然被困在南方空中。侥幸存活到此时的大部分士兵们都认识到了生命的意义。可是,在极限状态下,发生了更为令人痛心的悲剧。&&&&&战壕中的士兵大约一半都是伤兵,重伤的士兵们手上、脚上、浑身都缠着绷带,已经接近昏迷状态。还有些士兵因为被火焰喷射器烧到,脸也肿得厉害,痛苦得终日呻吟。但是却有将校命令这样的伤兵三人一组,偷袭美军的野营地。&&&&&虽然执行作战计划的指挥系统已经崩溃,但因军衔而产生的士兵差异并未消失。长官的命令依然拥有让部下听从的效力。因此,在军队中有些将校滥用自己的职权,像对待奴隶一样对待自己的部下。虽然他不过只是中尉,但官衔比自己高的长官陆续战死,不知不觉间他便成了暴君,不断旁若无人地发号施令。&&&&&我觉得奉命偷袭美军阵地的小部队,好歹也会配备竹枪和手榴弹之类的武器,可是那个将校却对他们说:&去吧,而且别再回来了。&听到这话我觉得真是太残暴了,让他们偷袭美军阵地为什么还不让他们回来呢?其实就是为了减少争夺食物的士兵数量。&(竹内)&&&&为了利用战壕中有限的水和食物多坚持些日子,战壕里的人自然是越少越好。因此战壕内为了自己能多活几天的当权者想尽办法除掉战壕中的弱者&&负伤兵,故意下令让他们偷袭美军野营地。
开国大典保卫秘闻:先后逮捕35名敌特
在《义勇军进行曲》和礼炮声中,毛主席按下电钮,把第一面五星红旗缓缓升起。 5000多只和平鸽冲向蓝天。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广场上一片欢腾&&这是日新中国开国大典的场景。等待这最激动人心时刻的过程,却是无数公安干警最繁忙、艰苦的数月&&为了这一刻,新组建的公安大队民警脱掉军装,按照任务要求,化装成蹬三轮车的、修鞋的、收破烂的、摆小摊的,密切注视着敌特的风吹草动;为了这一刻,新组建的公安干警脱掉军装,在北京各处化装成蹬三轮车的、修鞋的、收破烂的、摆小摊的,风吹日晒;为开国大典辛苦数月,巡警却只能在历史性的那一刻远远驻足,满怀遗憾地继续巡逻&&就是这无数个&小人物&日以继夜、严谨周密的保卫工作,才使得这历史性的一刻顺利进行。组建公安部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定在日。开国大典在即,大家的心悬得更紧了。此时北平虽已和平解放,却并不太平。傅作义的军队在城外进行了改编,但国民党的特务组织也趁机潜伏了下来。北平原来被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长期统治,反动基础根深蒂固,是国民党特务的北方指挥中心,在国民党反动派即将灭亡的前夕,各地匪特纷纷聚集在此,并把监狱里的惯盗、惯窃放出,与特务、地主、恶霸、散兵相互勾结,进行各种破坏活动。逃窜到台湾的国民党反动派也虎视眈眈地盯着这个日子:台湾国民党保密局已密令潜伏北平的特务分子开展暗杀行动:&只要是中共部长以上,部队以上人员均可刺杀&,&完成一个任务回来就晋级请赏&、&刺杀一个可得黄金50两&。后来,索性不再有指标:&不分时间、地点、打响就行。&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定,中共中央办公地点由西柏坡迁往古都北平。3月25日,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由河北省平山县乘火车抵达北平。为了整饬社会混乱,保卫党中央、毛泽东的绝对安全,中央军委决定建立一支集与公安业务于一身的新型人民武装,罗瑞卿担任新中国的公安部长,同时组建一支公安部队。中共中央从西柏坡迁驻北平后,迫切需要做的两件大事,即召开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为了顺利完成这两项保卫工作,根据公安部的指示日由华北军区政治部、华北军区司令部二处、平津纠察总队便衣队、市公安局侦查处等单位抽调276名干部,组成&政协临时保卫大队&。9月1日,北平市公安局决定成立保卫处,又称为&公安局四处&。保卫处下设警卫科、机关保卫、工厂保卫、学校保卫4个科,其中保卫科的大部分成员是由&政协临时保卫大队&转过来的。从此,市公安局四处成为专门负责执行地区和路线警卫的正式机构。与此同时,北京市公安局破获的第一起潜伏案件,就是识破了&民促会华北分会&的祸心,挖出了阴谋挤进民主党派、破坏新生政权的王敏侯、吴雷远等人。王敏侯、吴雷远一伙的活动情况,全在北平市公安局侦讯处的掌握之中。这两人参与的&民促会华北分会&的目的是企图披上民主党派的外衣,利用民主党派的身份,参与新中国的政权建设,与我党作长期斗争。日下午5时许,故宫西侧北长街12号的普济佛学会内,王敏侯、吴雷远等人正在指挥&民促会华北分会&骨干人员演练。侦查员推门而入,共逮捕案犯21名,其中主犯15名。&民促会华北分会&的阴谋在全国第一届政协筹备会议之前被及时戳穿,铲除了一大隐患,4名主犯被判处死刑,吴雷远1952年2月病死在狱中。开国大典前夕开国大典前夕,公安部队对城区每一条街道、每一条胡同进行拉网式清理,又先后逮捕了国民党&党通局北平区第二分局行动组&杨金富等14名案犯,捕获惯匪、恶霸3000多名,缴获了大批枪支弹药,封闭妓院250多处。大量案件的破获,使动荡的北平趋于稳定。曾经亲身参与开国大典保安工作的干警们,至今对当年的细节记忆犹新&&时间一天天地接近开国之日,公安一师二团排长刘拴虎像往常一样装扮成市民在附近游动。夜幕降临,地下的一个烟头引起他的注意,他拾起来,烟是飞马牌的。当时这种烟不是一般人能吸的,他从扔烟头的位置向四处望去,这是一片视野极为开阔的地方。他又仔细地观察了留在这里的皮鞋印,顿时感到:皮鞋、烟头,肯定有一个不大寻常的人常到这里来。他警觉起来。此后他每天都到这里来转转。第五天,他预感的情况出现了,一个头戴礼帽的人出现在刘拴虎的视野内。刘拴虎接近过去,发现那个人正在画线路图,便上前查问。那人见暴露了,便掏出匕首向刘拴虎刺去,几个回合,刘拴虎将那人擒获。经审查,他叫王以才,是国民党国防二厅华北督察二组北平情报组的特务,他的任务就是绘制地图,准备10月1日这一天爆炸毛主席的车队。公安部队战士胡光还记得,有一天在天安门执勤,突然有人报告,说在南面新华门附近一个胡同里发现一名持枪土匪。他听说后迅速骑上自行车,十几分钟后追上那个土匪,将土匪逼到死胡同。胡光从车上跳下来,迎上去就和他打了起来。土匪见打不过胡光,就掏出枪开枪打中了胡光的一个手指头,胡光忍着伤痛,一只手按住土匪的手枪,一只手抠住土匪的眼睛,最终将土匪制服。今年82岁的魏丙昆当年在天安门附近的派出所工作,为开国大典做了长时间的保卫工作,其中一项就是&收枪&。那时刚解放,国民党溃逃的散兵游勇在北京,留着很多枪支,都得收。在南河沿,有一处曾是国民党某部队的留守处,部队撤走后,光剩房子,我们的收枪就从那里开始。没想到光步枪就有三十多支,还有手枪,有时候在垃圾堆中捡到,有时候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找到。从国民党士兵那里收枪以后,跟他们谈话、动员,愿意参加解放军可以,不当解放军,那就发路费回家。到日那天,外一十六派出所的民警郭宗惠才参加工作一百零几天。开国大典前夕,每天跟着老所长巡逻。有一个细节他至今印象深刻。当时老所长腿有点瘸,就把枪给他让他带在身上,二人四处巡逻。那会儿真悬哪,要真遇见坏人,老所长跑不动,枪在小民警郭宗惠那儿,他又不会开枪。不过,靠着当时人民群众的拥护,倒也让他们壮了胆儿。慕丰韵当年是便衣警卫队的政委。他们的队部设在北长街一处没收的国民党官员的住宅里,在故宫护城河的河畔上。每次警卫任务,都是由中央警卫部门中南海警卫处通过专线电话下达。任务结束后,将情况上报市公安局和警卫处。部分同志负责党和国家领导人住地、活动场所和主要路线的定点警卫。为了不引起注意,也为了便于观察情况,他们脱掉军装,化装成蹬三轮车的、修鞋的、收破烂的、摆小摊的。为了装得像,还要熟悉掩护的职业,边实践边学习,真的做到了装什么像什么。保卫工作有多繁复、艰苦,当年曾是朝阳分区干警的潘永真算了一笔账:全分局干警在保安工作期间,一共加班是55万小时。每人4个月没休息。全局896名干警一直是带病坚持工作。有的子女生病、妻子临产、父母病危这些情况也只能干警自己克服,因为要确保安全。开国大典当日终于到了10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的日子。这天凌晨,整个天安门广场,城楼下,金水桥后,东西观礼台,包括后来的中山公园、劳动人民文化宫,广场向南到前门箭楼,红墙中间的松树林地带,全部严密警戒,封锁各路口,禁止任何车辆行人通行。负责开国大典天安门广场警卫任务的北京纠察总队一大队,从干部到战士都紧张地忙碌着。■周恩来凌晨突然到访凌晨5时,谁也没料到,周恩来突然到来。纠察总队一大队负责人吕展要向他汇报警卫情况。周恩来说:&你不用汇报,我们到现场去看一下。&周恩来沿着警卫路线看了看,凡是毛泽东所要经过或停留的地方,他都详细地一一过问。他来到休息厅,里面已经放了几个沙发,陪同周恩来检查的吕展来到毛主席坐的沙发前,试坐了坐,看稳不稳,还翻看沙发下有无异物。看完后,他又从休息处走到检阅台前,查看主席要站的位置是否平稳;讲话用的扬声器是否失真;散会后毛主席要沿着天安门城墙行走的路线是否平坦&&当周恩来看到金水桥后边新搭起的两座观礼台时,问吕展:&这两座观礼台搭好后,经过试验了吗?如果人员上满了稳不稳?牢固不牢固?&吕展回答:&保证牢固。搭好后警卫师拉来一个营,登上每个观礼台,做上下跳动10分钟的试验,很牢固。&周恩来点点头说:&好!好!做事就要这样认真!&警卫战士又按照周恩来的指示,对一些保卫死角进行了一次检查,这一切检查完毕,天也大亮了。■巡逻警卫无缘亲历历史时刻开国大典按规定如期进行。下午1时左右,参加大典的宾客带着请柬,胸戴红绸观礼标带,由警卫战士分别引导到各个观礼台就位。便衣警卫大队任务是保证观礼台上的人员和群众队伍的安全。他们化装成服务员或者工作人员,散布在观礼台上和群众中,指挥岗位则在天安门下面的金水桥畔。而为开国大典的保卫工作辛苦许久的不少公安、干警,却无缘经历这一历史时刻。开国大典这天,天安门广场西侧高碑胡同派出所的刘朝江的任务是,带领干警在管界内巡逻,控制重点户,保卫开国大典的安全。下午3时,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了。那一刻刘朝江恰巧巡逻到离广场较近的大四眼井。想见证这难得的场面,却明白自己的职责所在,驻足翘首片刻,他带着若有所失的心情离开,继续巡逻。当他走到前府胡同时,有一街道积极分子过来报告,说:&一个女人跑过来了!& 刘朝江心里一惊,疾步向前。当这个女人在我的视线内出现时,不禁为眼前的场景惊呆:一名留着短发的女青年光着脚丫朝着会场方向跑去。一位中年妇女正在用力往回拉她。&怎么回事?&我上前查问。&没有什么,我叫她回家!&她母亲带着重重的顾虑微笑着回答。姑娘见我们走过来,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我们,立刻又低下头沉默着。我霍然醒悟了。据已掌握的情况,这位姑娘因失恋得了精神病,经常乱跑,见到男青年就追,胡言乱语,街道已经责成她母亲在家看管,不料正在大会刚开始的紧要时刻她却跑出来了。&走,跟妈回去!&妈妈和另一妇女搀扶着她,连劝带说地把她架回去了。管界内又恢复了平静。
赵氏孤儿真相:乱伦引发的灭门惨案
本文摘自&&&&全文阅读请访问&
&&&& 电影《赵氏孤儿》剧照&&&&&&&&&赵氏孤儿&的故事,喜欢戏曲的人都津津乐道、耳熟能详,京剧、河北梆子、豫剧、越剧等剧种的舞台上一直在上演这个悲壮动人、久演不衰的故事。&&&&最早将&赵氏孤儿&搬上舞台的是元代杂剧作家纪君祥,这个剧本后来被法国大作家伏尔泰改编成《中国孤儿》在欧洲上演,在整个西方引起了极大轰动。&&&&纪君祥的杂剧《赵氏孤儿》取材于司马迁《史记》中的《赵世家》,有关的文字并不长,总共三段,虽为古文,读来却并不难懂,讲述的故事和纪君祥的杂剧在情节上大同小异。笔者在此摘录于下:&&&&晋景公之三年,大夫屠岸贾欲诛赵氏&&屠岸贾者,始有宠于灵公,及至于景公而贾为司寇,将作难,乃治灵公之贼以致赵盾,篃告诸将曰:&盾虽不知,犹为贼首。以臣弒君,子孙在朝,何以惩谸?请诛之。&韩厥曰:&灵公遇贼,赵盾在外,吾先君以为无罪,故不诛。今诸君将诛其后,是非先君之意而今妄诛。妄诛谓之乱。臣有大事而君不闻,是无君也。&屠岸贾不听。韩厥告赵朔趣亡。朔不肯,曰:&子必不绝赵祀,朔死不恨。&韩厥许诺,称疾不出。贾不请而擅与诸将攻赵氏于下宫,杀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皆灭其族。&&&&赵朔妻成公姊(元杂剧中名为庄姬公主),有遗腹,走公宫匿。赵朔客曰公孙杵臼,杵臼谓朔友人程婴曰:&胡不死?&程婴曰:&朔之妇有遗腹,若幸而男,吾奉之;即女也,吾徐死耳。&居无何,而朔妇免身,生男。屠岸贾闻之,索于宫中。夫人置儿藳中,祝曰:&赵宗灭乎,若号;即不灭,若无声。&及索,儿竟无声。已脱,程婴谓公孙杵臼曰:&今一索不得,后必且复索之,奈何?&公孙杵臼曰:&立孤与死孰难?&程婴曰:&死易,立孤难耳。&公孙杵臼曰:&赵氏先君遇子厚,子强为其难者,吾为其易者,请先死。&乃二人谋取他人婴儿负之(元杂剧中是程婴为了拯救赵氏孤儿献出了自己刚出生的儿子),衣以文葆,匿山中。程婴出,谬谓诸将军曰:&婴不肖,不能立赵孤。谁能与我千金,吾告赵氏孤处。&诸将皆喜,许之,发师随程婴攻公孙杵臼。杵臼谬曰:&小人哉程婴!昔下宫之难不能死,与我谋匿赵氏孤儿,今又卖我。纵不能立,而忍卖之乎!&抱儿呼曰:&天乎天乎!赵氏孤儿何罪?请活之,独杀杵臼可也。&诸将不许,遂杀杵臼与孤儿。诸将以为赵氏孤儿良已死,皆喜。然赵氏真孤乃反在,程婴卒与俱匿山中。&&&&居十五年,晋景公疾,卜之,大业之后不遂者为祟。景公问韩厥,厥知赵孤在,乃曰:&大业之后在晋绝祀者,其赵氏乎?夫自中衍者皆嬴姓也。中衍人面鸟噣,降佐殷帝大戊,及周天子,皆有明德。下及幽厉无道,而叔带去周适晋,事先君文侯,至于成公,世有立功,未尝绝祀。今吾君独灭赵宗,国人哀之,故见龟策。唯君图之。&景公问:&赵尚有后子孙乎?&韩厥具以实告。于是景公乃与韩厥谋立赵孤儿,召而匿之宫中。诸将入问疾,景公因韩厥之觽以胁诸将而见赵孤。赵孤名曰武。诸将不得已,乃曰:&昔下宫之难,屠岸贾为之,矫以君命,并命髃臣。非然,孰敢作难!微君之疾,髃臣固且请立赵后。今君有命,髃臣之愿也。&于是召赵武﹑程婴篃拜诸将,遂反与程婴﹑赵武攻屠岸贾,灭其族。复与赵武田邑如故。&&&&千百年来,&赵氏孤儿&的故事震撼了一代一代中国人的心灵,人们同情仁义爱民、惨遭灭门的赵盾家族,憎恨阴险毒辣、心如蛇蝎的屠岸贾,人们感动于公孙杵臼的舍生取义,程婴的忍辱负重,欣慰于庄姬的母子相认,孤儿的手刃仇人,却没想到这个把自己感动得稀里哗啦、一塌糊涂的故事实际上只是个被司马迁错认为真实历史的民间传说。&&&&那么,&赵氏孤儿&的历史真相是怎样的呢?这要从赵氏家族的先祖造父说起。&&&&造父是深受周穆王宠幸的车夫,就好比现在会讨领导欢心的专车司机。周穆王太喜欢造父了,就把他封于赵城,这就是赢姓中赵氏家族的起源。造父的侄孙赵非子因功封于犬丘,他的后人建立了秦国,造父的裔孙赵叔带入晋为官,他的后人和韩魏两家三分晋国建立了赵国。&&&&早年追随晋献公公子重耳(即后来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的五个名士之中,有一个是叔带之后,名为赵衰(同&崔&),赵衰与重耳一起流亡十九年,不离不弃,是重耳的股肱之臣。重耳归国即晋君之位后,赵衰一直担任要职,后官至六卿之一兼执政大夫,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赵衰虽身居高位,但为人处事非常低调,谦让之贤令人敬仰,贾季赞其如&冬至之日&。&&&&赵衰当年随重耳在翟国避难时,娶了当地戎族的女子叔隗,生下一子,取名赵盾。后赵衰又随重耳离开翟国,就把赵盾母子留在了那儿。重耳即位后,赵衰不忘旧情,将赵盾母子接到晋都绛城,并因赵盾贤能将其立为宗子,让晋文公之女赵姬为他生的赵同、赵括、赵婴齐都以赵盾为尊。&&&&赵衰的名声和政绩已经为赵盾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和竞争资本,公元前622年,赵衰逝世,赵盾继任为执政大夫,一年后,晋襄公重组内阁,又以赵盾为中军元帅,年轻的赵盾成了晋国历史上第一位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正卿。&&&&就在这一年,晋襄公不幸去世,赵盾成了晋国实际上的一把手,开始了对晋国长达二十年的专政统治。&&&&晋襄公去世后,赵盾立即派人往秦国去迎立襄公的弟弟公子雍,襄公的夫人穆嬴听说后带着年幼的太子夷皋到赵盾家中哭诉,赵盾无奈之下只得立夷皋为君,这就是晋灵公。&&&&赵盾在朝中表面上与郤缺、荀林父等共主国政,实际上独擅专行,挟君令臣,并且和郤氏联合起来排挤荀氏。在他的高压政策之下,晋国卿士们敢怒而不敢言。不过,赵盾对于老百姓还是不错的,所以人民群众一直是支持他的强大力量,从这一点上来说,他有些像后世的曹操。&&&&晋灵公长大之后,越来越不满足于自己为人所制的地位,甚至派人去刺杀赵盾,赵盾不得已逃出晋都,在他还未离开晋国的时候,他的族弟赵穿竟然一时性起杀死了灵公。赵盾回来之后,虽然知道灵公已被赵穿杀死,却并没有让赵穿以命抵罪,史官董狐愤而提笔,写下&赵盾弑其君&。&&&&不久,赵盾立公子黑臀为晋侯,这就是晋成公。赵盾又以晋无公族为由,在晋国设立公族大夫、余子、公行建制,其职位主要由卿族世家子弟担任。晋国公族日弱,卿族日强,这对晋国君权几乎是致命一击,晋国的分裂已经提前预定。&&&&当时&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不断北上,向晋国霸业发起严峻挑战。秦国也因崤山之败而屡屡攻击晋国后方,赵盾党同伐异、排斥异己的执政理念使得晋国内部矛盾重重,文襄霸业摇摇欲坠。公元前601年,赵盾撒手人寰,他留下的是晋国分崩离析的朝政与土崩瓦解的霸业。&&&&赵盾死后,他的儿子赵朔承袭了爵位。晋景公三年,赵朔作为晋国的大将率兵救援郑国,并与楚庄王大战一场,因为这场战争,赵朔娶了晋成公的姐姐赵庄姬做夫人。&&&&公元前587年,赵朔英年早逝,耐不住寂寞的赵庄姬很快就和赵盾的异母兄弟赵婴齐,也就是赵朔的小叔勾搭上了。尽管在春秋时这种乱伦的事情并不少见,但赵婴齐的两个亲兄弟赵括和赵同看不下去了,他们认为赵婴齐丢了赵氏家族的脸,便联合起来把他放逐到了齐国。赵婴齐临走时说:&有我在,栾书虽然执政,也不敢对赵氏家族怎样,我一走,只怕就麻烦了。再说,人各有能,有不能,我就是有点好色,你们忍一下又如何呢?&&&&&失去情人的赵庄姬一直想报复赵同、赵括,她被愤怒冲昏了头脑,竟然忘了自己也是赵家的媳妇。赵庄姬联合了对赵氏有积怨的栾氏、郤氏,共同对付赵氏,他们轮番在晋景公面前诬陷赵同和赵括要谋反,最终晋景公信以为真,杀死了赵同、赵括。晋国的公卿大夫们因为赵盾专权对赵家多有不满,所以大多保持中立。&&&&杀了赵同和赵括之后,赵庄姬才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现在,赵家可就剩下自己的儿子赵武这一条根了,而栾氏、郤氏的力量正在壮大起来,这不是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大梦初醒,明白过来的赵庄姬急忙把赵武带进晋国王宫保护了起来,以免受到栾氏、郤氏的杀害。&&&&晋景公杀死赵同兄弟后,就想把赵氏的土地赏给祁奚家族,这时,终于有人站出来为赵氏家族说话了,他就是新任执政大夫韩厥,韩厥说:&赵氏家族的赵衰、赵盾、赵朔都对国家立有大功,却既没有了后代,也失去了土地,这样让后来的人怎么想呢?还怎么愿意为国家尽忠呢?&于是,赵氏的土地被留下了,后来又封还给了赵武,赵氏家族才得以复兴。韩厥的这一句话挽救了赵氏,也最终成就了战国时代,他自然也成了传奇版《赵氏孤儿》中的一个主要人物。
中南海卫士长:毛泽东一生最怕什么?
阅读,访问&。手机访问
铁血读书新浪微博:
铁血读书腾讯微博:
&&&&&&&&&&&&&&&&&&&&&&&&&&&&&&&&&&&&&&&&&&& 阅读提示:李银桥,跟随毛泽东15年,先后任卫士、卫士组组长、副卫士长、卫士长。毛泽东曾对他说:"银桥,我和我家里的事瞒天瞒地瞒不了你。"又说:"我活着的时候你不要写我,我死了以后可以写,要如实写。 "
  本文作者:权延赤:日生于内蒙古赤峰市。1970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历任空军某部无线电技师、宣传干事、大队副政委,北京空军政治部文学创作室专业作家。
  作者自述:我向他(李银桥)提出有关毛泽东的一连串问题。我做好了碰壁的准备。因为我的问题有一些实在是带了作家个人的浪漫色彩。诸如:毛泽东最喜欢什么?最讨厌什么?最怕什么?你见过毛泽东哭吗?你见过毛泽东发脾气吗?你见过毛泽东吵架吗?等等,等等。
  你见过毛泽东面对死亡压迫时的表现吗?
  见过。他很沉得住气。
  走在七个旅追兵的枪口前,这可以算面对死亡的压迫吧?走得不慌不忙,大摇大摆,算不算沉得住气?所以你这个问题我早回答了。
  如果你以为山上山下距离远,还不足以造成足够的恐怖气氛,那么我可以给你再举一个例子。
  东渡黄河来到晋察冀根据地,毛泽东住在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所在地城南庄。5月,他主持召开了书记会议,开了10天。会议结束后,他很兴奋,没有休息,给挺进大别山创建根据地的邓小平拟了份长长的电报稿,还起草了召开全国政协会议的通知。
  写完通知,天已朦朦亮。毛泽东到院子里散一圈步,扭扭腰,扩扩胸,返回屋将笔砚和通知稿收起来,说:&银桥,我休息吧。&
我忙取出两片阿米妥纳,斟水请他服下。毛泽东是农民的儿子,睡觉时习惯脱得赤条条。他躺下必要看一会儿书报,半小时后,他将报纸朝枕边一放,眼睛合上了。我明白,无须再服第二次安眠药了,便蹑手蹑脚退出屋。
  江青已经起床,她生活是很有规律的。她住在隔壁一个小房间。聂荣臻也起来了,散一圈步回来,同江青握握手,聊着什么。他们每次见面都要握握手,彼此很客气,但是话不是很多,聊几句,聂荣臻就回屋去了。聂荣臻把房间让给毛泽东住,自己搬到了后排一所房子。
9·13后中央专案组原定抓93人 为何只抓了92人
长征中走路最多的人
1934年5月,红一方面军进行整编,苏静调到红一军团司令部作战科当科员,不久又调到军团侦察科任参谋,其职责是负责绘制军团的行军路线图和誊稿、刻蜡版、油印等工作。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走上了漫漫长征之路。苏静所在的红一军团一路成为全军的开路先锋,而苏静则是先锋中的先锋。由于侦察参谋的职务所在,苏静在长征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为整个军团探路。部队行军打仗每到一地,别人都住下休息了,他却不能歇息,要马上出发,带上几名侦察员,朝军团首长定下的下一站,沿路侦察。这项任务不仅艰辛,而且危险。漫漫长征路,大部分时间是行走在高山大川中,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到处潜伏着毒蛇猛兽,沿途还可能有土匪民团的袭击骚扰。侦察回来,要立即把行军路线上的地形地貌、道路桥梁一一画在图上。他在红军中文化水平相对较高,人又极为细致认真,画出来的图清晰、规范,军团首长林彪、聂荣臻等对他的工作向来感到满意和放心,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聂荣臻在回忆录中就说过这样的话:&红军过草地,苏静同志在前面开路是有功的。&
除了开路当先锋以外,苏静还利用自己的文化知识和观察能力解决部队在行军作战中碰到的难题。红军长征一路走来,敌人的飞机就像赶不走的苍蝇,天天在红军行军队伍的头顶盘旋、轰炸、扫射,给红军带来不少伤亡。如何才能把敌人空袭的损失降到最低的限度?细心的苏静开始观察敌机的行动规律,试图找到一套躲避敌机空中打击的办法。他后来说:&飞机有时飞得很低,真是欺负人。我冷静地观察飞机投弹的位置与弹着点的距离,总结出躲避炸弹的经验,并告诉战友们。&掌握了敌机规律,也就找到了对付的办法,这对减少部队伤亡起了不小的作用。
据红一方面军的行军记录统计,从1934年10月踏上长征路,到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甘苏区的吴起镇,转战11个省,一共走了二万五千里。但苏静走的长征路可远不止这些。部队每到一地休息了,他却带上几个侦察员又出发了。按照军团首长的意图,向下一个目标探索前进,先摸清道路,侦察敌情,然后找好下一个宿营地,再返回部队驻地,精心绘制成地图。待完成了所有的任务后,已经是下半夜了。倒头睡上几个小时就得爬起来跟着部队向新的目标前进。在长征中,他一共绘制了几百张行军路线图。别人走了一遍的长征路,他要先侦察走个来回,再跟着走一趟,走的距离是别人的三倍。
对友军的真诚与反算计
由于苏静在侦察工作上干得相当出色,1937年1月他升任侦察科科长。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9月下旬,八路军东渡黄河,进入山西打击日军。抗日战争的爆发,使国共两党重新联合起来共同对付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如何对待友军,是一件政策性和策略性都很强的事情。
1938年2月,日军进攻晋西南。八路军一一五师分兵一部阻截敌人,以保卫黄河河防。3月2日,林彪率部向敌后运动,进行到隰县以北千家庄附近时,突然传来一声枪响,林彪中弹落马。此时,苏静带着侦察排就跟在林彪的身后,见发生意外,赶紧把林彪扶到路边的沟坎下隐蔽,同时命令警卫员立即到后续部队处找医生。
堂堂八路军的师长在国民党阎锡山的防区内被击伤,非同小可。第二天,师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安排林彪去后方后,立刻把苏静找来,要他到国民党防区去调查此事。国共双方过去打了十年内战,彼此之间都存戒心,搞得不好,一点火花就可能点燃一场大火。苏静去了阎锡山的防区,对整个枪击事件作了细致的调查,并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这是一次误伤事件。初春时节,天气尚冷,林彪在行军时,披了一件在平型关战斗中缴获的日本呢子大衣。阎锡山部的一个警戒分队哨兵误认为是日军的军官,就打了一枪。苏静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把调查结果作了汇报,从而避免了误会。
枪击事件过去没几天,又发生了一件大事,二战区的国民党军总司令部无线电密码被日军破译,国民党军却一无所知。一天,卫立煌带着他的司令部刚刚到达大宁,日军就偷偷地围了上来。这一情况被八路军一一五师侦知,罗荣桓和代理师长陈光当即命令苏静带一个营去掩护卫立煌。苏静骑上马一口气追赶了5公里路,才把卫立煌追上,向他通报了敌情。卫立煌还没来得及转移,日军就已经在第二天发起了围攻。当时卫立煌身边没有多少部队,全靠八路军一个营的兵力拼死抵挡。在冲出包围后,苏静命令留下一个连断后。这个连在白儿岭据险死守了一天,英勇抗击800多日军的轮番进攻。卫立煌望着远处山梁上硝烟弥漫,火光冲天,惋惜道:这个八路军连队完了!不想,这个连队虽然付出了一定的伤亡代价,但完成阻击任务后整建制地撤了回来,还给卫立煌带回一堆缴获的战利品。
真心对待友军并不意味着完全放松警惕。一一五师进入晋西后,二战区的国民党军以国共合作的名义派了一个联络参谋带上电台来到师部。来者不善,八路军既要同友军搞好配合,又要防止友军在暗中偷偷算计自己。罗荣桓和陈光经过商量,决定派苏静去负责同友军打交道。苏静同这名联络参谋周旋了一段时间,心中已然有了底。原来这名参谋除了负责沟通两军的联络外,也负有刺探八路军情报的任务。心知肚明的苏静于是来了个将计就计,白天同国民党参谋虚与委蛇,时不时&无意中&说漏了嘴,泄露出一些八路军的情报。到晚上,苏静沾上枕头就安然入睡,当他鼾声渐起之际,那个参谋便打开电台,一人念报文,一人敲发报键。躺在被窝里的苏静则把这一切都记了下来。二战区国民党军的密码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被我们搞到了手。
一个苏静等于十万兵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国共双方随即为争夺东北展开了激烈的较量。11月中旬,苏静跟随罗荣桓到达沈阳,在刚刚组建的东北人民自治军中担任司令部情报处处长。随即,跟着林彪带领的&前总&
(前线总指挥部的简称)来到锦州前线。&前总&是个非常简便高效的指挥机构,除了林彪,就是李作鹏、苏静、何静之等几个人。
初到东北,局面相当混乱,说起来出关的部队多达十几万,但各部队都是从各自的根据地出发,彼此之间没有电台进行联络,就连林彪带领的&前总&也不知道自己的部队在哪里。一开始仗打得很被动,林彪到处找不到自己的队伍。还出了这样一个笑话:11月下旬,新四军三师在黄克诚的率领下到达锦州前线,29日中央军委电示黄克诚:&关于你部的编制、干部配备与活动地区和作战意见等,你均可与林彪商谈,并由你与林向中央提出意见解决。&黄克诚接到指示后当即给林彪发电联络。结果报是发出去了,却杳无回音。原来双方根本就没有一个统一的密码。过了几天,林彪和黄克诚偶然碰上了,才知道彼此之间的驻地相距不过15公里。初到东北,老百姓也不了解共产党,把国民党当成正统。这使得我们几乎变成了瞎子。山海关失守,锦州失守,辽西走廊洞开&&守也守不住,打运动战又集中不了兵力,此时情报工作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了。身为情报处处长的苏静,这段时间全力以赴地工作着。在他的精心组织下,一张卓有成效的情报网渐渐地编织起来,为摆脱被动局面作出了贡献。
1946年2月中旬,国民党军八十九师的一个加强团进犯至法库县的秀水河子一线。这一情况当即被情报处侦知,苏静及时把这一情况上报民主联军(此时东北人民自治军已改称东北民主联军)&前总&。&前总&根据这一情报,命令附近的民主联军各部迅速合围。激战两日,全歼来犯之敌并缴获大量武器装备,取得了我军出关以来第一场较大的胜仗。此后,又以准确、及时的情报保障了大洼战斗的胜利。几次成功的情报保障下来,林彪很满意,曾对身边的人说:&一个苏静等于十万兵。&
这也许是对名将无名最明了的注解。
苏静做情报工作不仅思维缜密,细心周到,关键时刻也敢于负责。在东北野战军,谁都知道林彪的威严,他有个习惯,话不听二遍!而苏静就敢破这个例。1948年9月,辽沈战役拉开战幕,东野主力直扑北宁线。10月1日,首战义县,在强大炮火的支援下,发起总攻仅仅4个小时就攻克了坚固设防的城池。10月5日,苏静在义县附近向林彪、罗荣桓汇报义县作战经验时,特别提到攻城部队采用了近迫作业挖交通壕隐蔽接敌的方法,大大减少了在敌炮火下运动的时间与距离,有效地增加了攻击的突然性,减少了自己的伤亡。苏静汇报完后,林彪当即命令苏静返回义县,调主攻义县的三纵和二纵的五师参加主攻锦州。苏静觉得他汇报的义县攻坚经验没有得到林彪应有的重视,到了锦州前线,赶在总攻发起之前,于10月7日,斗胆再次向林彪提起义县攻坚的经验。这一回林彪听进去了。向攻城各部队下达命令,攻城各部必须实施近迫作业,挖交通壕接敌。这一招不仅在攻锦作战中起到了同义县战斗同样的作用,还在精神上给守敌以极大的打击。战后,被俘的国民党军东北&剿匪&副总司令范汉杰承认,当他看到解放军把战壕挖到眼皮底下时,固守的信心立时开始崩塌。
连毛主席的信也敢扣
在辽沈战役中,解放军全歼国民党军47。2万余人,东北全境解放。紧接着,东北野战军85万大军浩浩荡荡入关,直插平津。在解放军强大的军事压力和政治攻势下,国民党华北&剿匪&总司令傅作义有心与共产党方面进行和谈。
日,傅作义派出北平日报社社长崔载之和该社采访部主任李炳泉出城接洽。得知这一消息后,林彪、罗荣桓指派苏静负责接待。经过了解,苏静得知傅作义确有和谈的诚意,李炳泉还是北平地下党的成员。12月19日,平津前线司令部参谋长刘亚楼接见崔载之、李炳泉。从进行第一次谈判起,到日双方就国民党军改编和北平接收各项事宜达成基本协议止,共进行了三轮谈判,苏静作为解放军的代表,全程参加。16日下午谈判结束后,傅作义的代表邓宝珊提出希望解放军方面派出代表同他一起进入北平城,以便进一步联络。林彪、罗荣桓便派苏静去执行这个任务。当晚,林彪交给邓宝珊一封信,要他交给傅作义。信没有封口,邓宝珊私下里看了,看完之后大惊失色,当着苏静的面说:&这封信太出乎意料了,这封信措辞很严厉,傅作义不一定会受得了,我准备暂不交给傅先生,以免节外生枝,使谈判功亏一篑。&苏静觉得事关重大,向总前委作了汇报,得到了暂不递交的默许。1月17日,在进城的途中,邓宝珊再次提到那封信,提出暂不交信的想法,征求苏静的意见。苏静当即表示:您可以决定嘛!
由于这封信被暂时扣下了,苏静进城后谈判进行得基本顺利。1月21日,苏静同傅作义的代表分别在《关于北平和平解决问题的协议书》上签了字,至此北平和谈取得圆满成功。从第二天起,国民党军开始陆续开出城外。协议签订后,苏静奉命留在北平城内,继续负责同傅作义方面的联络,并监督协议的执行,同时还为即将到来的解放军入城仪式作准备。正当他忙得不可开交之际,1月25日突然接到指示,要他立即出城到宋庄指挥部汇报工作。苏静放下手头的事情,赶到宋庄,见林彪、罗荣桓、聂荣臻等首长都在。罗荣桓见到他便问:&邓宝珊转傅作义的信交了没有?&苏静回答:&不清楚。&聂荣臻说:&你今天要回去问一下邓宝珊,若还未交,你要同他一起去见傅,务必在今明两天让傅看到这封信。&
苏静得到指令当天晚上就急忙赶回北平城内,找到邓宝珊,并和他一起去了傅作义当时安在中南海居仁堂的家。傅作义热情接待了苏静。在两人谈话期间,邓宝珊进入了内屋,把信交给了傅作义的女儿傅冬菊。邓宝珊实际上认为此刻还是不宜把信给傅作义看,但又想不出别的办法,他知道傅冬菊是共产党员,就悄悄找她商量。傅冬菊看过信后,也认为目前还不能把信交给父亲,再次把信扣下了。就这样,苏静、邓宝珊、傅冬菊三个人两次扣压了这封信。后来,苏静的一位好友开玩笑地对他说:&你可真是胆大包天啊!毛主席亲自写的信,你也敢同意不交,后来接到指示,你还是没有让傅看到那封信,你就不怕追究你的责任?&苏静笑而不答。
直到日,《人民日报》全文刊登了这封信,傅作义才看到它。原来这封被平津前线总前委高度重视的信虽是以林、罗的名义写的,其实则是毛泽东的手笔。信中说,傅作义&接受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所谓&剿匪戡乱&之伪令,率领所部数十万反动军队向着&&人民解放区和人民解放军发动残酷进攻。&&&历数了傅作义指挥的军队攻占解放区77座城镇,又指责傅作义统治下国民党犯下的累累罪行,最后还指出,如果和谈不成,本军将攻城,&破城之日,贵将军及贵属诸反动首领,必将从严惩办,决不姑宽,勿谓言之不预&。
果然,傅作义在读过这篇报道后,情绪出现强烈波动。其实,毛泽东写这篇措辞激烈的信也是事出有因。三年前,内战初起,傅作义指挥他的人马连续攻占了解放区的多座城池,一时间得意忘形,竟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扬言共产党不可能取得胜利,并说如果毛泽东能打赢这场战争,他愿意给毛做一名马夫。不想也就三年的时光,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当傅作义冷静下来后,提笔给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写了一封回信,承认他有罪,应该受到人民的惩处,要求对他作为战犯处理,并指定看守所,他主动去报到。
2月5日,傅作义等到的答复却是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在北京饭店的宴请。苏静参加了,据他回忆,宴会的气氛是融洽的。2月20日,毛泽东在西柏坡接见了傅作义、邓宝珊,肯定了两位将军在和平解决北平问题上所作的贡献,鼓励他们为人民立新功。&文革&中的小智慧与大智慧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全国陷入混乱,为稳定局面,中央决定对事关国计民生的要害部门实行军管。1967年4月,由周恩来提名,总参党委决定,派苏静到铁道部担任军管会主任。当时,铁道部已经成为&文革&期间的重灾区,群众分为两个派系,相互之间你争我斗,各不相让。一见到军代表来了,都扑上来,逼军代表表态:自己一派是真正的&左派&。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表态一旦出错,无疑就会遭到灭顶之灾。军队的同志刚到地方,情况不熟悉,心中没有底。面对巨大的压力,有人提醒苏静,战争年代既然和林副统帅非常熟悉,何不以老部下的名义去摸摸底?苏静心中有一定之规,一直没有去。
军管会这边没动静,中央文革那边可是专门搞煽风点火的阴谋。他们对铁道部那边火烧得不旺大为不满。中央文革小组组长陈伯达带上谢富治跑到铁道部召开群众大会,名曰&支左&,实为&支派&。大会一开始,陈伯达就让他们想支持的一派的头头坐到主席台上来。这样一来,另外一派的群众就不干了。眼看会场大乱,局面失控,苏静挺身而出,请另一派的头头也上台来坐。这等于和中央文革公开唱对台戏,在政治上已经冒了极大的风险。陈伯达一见阴谋没有得逞,很生气,站起身,带着他的人下了主席台,把苏静晾在了台上。苏静也不含糊,你下台我也下台。台上变得空无一人,会开不下去了。陈伯达没办法,只好再次请苏静上台主持会议,苏静就再次把两派群众组织的代表都请上台。陈伯达再无计可施。这下算是把中央文革给彻底得罪了。陈伯达走后,北京街头&打倒苏静&的大标语开始满天飞。苏静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过了不久,毛泽东的&最高指示&下来了:两派都是革命群众。中央文革只得作罢。多年后,苏静谈起这件事时是这样说的:&当时我觉得自己已经无路可走了,如果按中央文革的意思支一派压一派,铁道部肯定要大乱,全国的经济也就必然大受影响,我就是国家和人民的罪人。如果不顺从陈伯达等中央文革一伙人的旨意同他们对着干,我便是他们心目中的绊脚石,肯定要被打倒。不管怎样,无非是个打倒,所以就豁出去了!&
对付陈伯达这种伎俩,除了胆略,用小智慧就对付了,处理同老首长林彪的关系则需要一种大智慧。1971年5月,林彪办公室通知苏静,要他和冶金部、七机部的领导一起去毛家湾林彪的家汇报&支左&工作。苏静汇报完,临走之前,林彪突然向他问起他的大儿子现在在哪里。在东北解放战争时期,林彪就认识苏静的大儿子苏晓前。苏静回答:&在济南军区当兵。&林说:&大学毕业去当兵太可惜了。&苏静答:&年轻人当兵锻炼一下好。&一问一答间,没有半点借机攀附副统帅的意思。在总参工作期间,他的家离林彪的住所很近,却从来没有因为私事上过林家的门。
&九一三&事件后,大批曾经在林彪手下工作的人受到审查,苏静也受到冲击。在群众批斗大会上,有人要他交代同林的关系,他坦承,战争年代自己同林彪的关系非常密切。由于行得正,走得直,中央专案组也抓不到苏静的任何把柄。当他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后,专案组副组长纪登奎告诉他,中央原定要抓93人,结果只抓了92人!苏静再次躲过一劫,就是因为他从来没有因私找过林彪。他的真实想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认为领导工作忙,不该打扰。朴实的思想里面藏着大智慧。
1973年,韩先楚调任兰州军区司令员,他指名要苏静和他搭档,出任军区政委。苏静也很想回到部队,但周恩来坚决不放。韩两次打电话向周恩来要人,周恩来说,谁都可以调,就是苏静不能调。李先念也多次挽留苏静。直到1978年,苏静才如愿以偿地回到了军队,也就是在这一年,他以大军区正职的待遇离休了。
【内地媒体首次真实披露大饥荒真相】年的大饥荒记忆
1962年,路边饥饿的灾民&
1960年代,香港同胞在尖沙咀火车站排长队,搭九广列车回乡接济亲人  以诚实和良知祭奠饥荒  本刊编辑部  大饥荒发生在上世纪中叶。从它结束的时候算起,到今年已经50年了。50年足够漫长,足够我们把那段历史看得更清楚&&在中国,历史从来都是越远越清楚。  历史有时分为两部分:历史本身,和&被承认的历史&。大饥荒这样一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灾难没有&正式记载&和合理解释,没有被教科书承认,基本上处于屏蔽中。对于新生代来说,大饥荒的历史有如天方夜谭。  这跟那场灾祸一样,是人类不应该犯的错误。  然而,更悲哀的现象发生了:在大饥荒刚刚结束的年代出生的受过良好教育的阶层中,出现了否认大饥荒存在的风潮。大饥荒被他们定义为意识形态分歧,说成是对当年的政治领袖的污蔑。  幸好许多见证人当事人尚存人世,历史资料也不难获得和甄别,现在我们还可以追究这场灾难的本相。但50年也正是历史事实流失的第一个拐点。如果现在不抢救,流失就是注定的。  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在历史面前,最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诚实。对历史的态度,应该是只对历史负责,一切意识形态的偏见都应该靠后。  实际上,50年前的血泪,已经被时间晾干,&责任人&也已经被时间赦免。清理历史只能收获经验和教训,不能要求谁父债子还。如果说,今天要承认50年前的大饥荒是人类史上的一场罕见的灾难还需要艰难的勇气;那么,只能说你没有走出历史,还在为历史背书。  我们应该有这样的眼界:首先,不把主张饿死人数的多少,当成分辨左派右派的界线;其次,不能认为大饥荒饿死的同胞&为数极少&,这样讲有违良知。  大饥荒持续不止一年。一般是从1958年到1960年、1961年或1962年。此外,仅四川省1960年底的人口,即比1957年减少约一千万。而四川饿死人的情况,持续到1962年上半年。  相信只要有诚实的态度、开放的环境,从现在开始努力,应该可以做到。如果我们这一代人不努力,在以后的教科书上谈到大饥荒死亡人数时,永远给出一个模糊的数字,后人会鄙视我们。  其实,民间对大饥荒的纪念、追问和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这些研究已经为后世留下了信史。这是一个民族必须自发的意识,是良知和本能的趋使。  到底什么叫&大饥荒&?它给了我们什么教训?只需查一查当年的气象、土地、人口、政策等等资料(不难找到),就可以得出结论。大饥荒的面目之所以变得模糊和走形,只是因为没有诚实地面对。  当时的国家领导人已经讲过,大饥荒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而这也是一种折衷的说法。在我们辽阔的国土上,哪一年没有天灾?实际上那几处的气候并不特别坏,为什么只有那时会饿死那么多人?此后的公共传播,却一直说成&三年自然灾害&。  当时,国家实行极端计划经济,配以现在很难理解的直接起了破坏作用的政策措施。那时农村和农民高度集体化,破坏了土地生产力,极为低下的产出再由国家统一调配。  商品市场已经取缔,农民的劳动几乎换不回商品。当他们没有饭吃的时候,户籍管制使他们离不开规定的土地,离开了找不到饭吃,所以,逃荒也没有活路。这跟历史上任何时期的饥荒都不同。历史上的天灾,不会在所有地方同时发生,农民和市民遭灾后可能通过流亡逃荒存活下来,而宗族也是一道救济屏障。  我们必须回到那个我们已经告别的年代,直面惨痛的警示:永远不可回到那样的体制。让我们永远记住那些无辜的牺牲者。
1958年9月,安徽繁昌,女孩坐在稻穗上。当时报道称:五亿农民创造了惊人的奇迹,粮食每亩单位产量出现了古今中外没有的纪录。坐在密铺的稻穗上,就像坐在厚厚的地毯上一样&
1958年,湖北孝感县号称亩产早稻2万斤的试验成功  一个农民的&粮食关&纪念碑  野草、榆树皮也被吃光的时候,人们也就不再出去找食物了。村里剩下的性命,就那么瘫倒在炕上,等着活,等着死  本刊记者 刘洋硕 发自河南信阳  没事的时候,68岁的吴永宽喜欢骑上三轮车,从村里跑到光山县城的&革命烈士纪念碑&下,给人摇签算命。  这天下午来算命的女孩,显然不太相信这套把戏。她求了一签姻缘,却又说,&命运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  吴永宽不说话。他最信命。早年有人给他算过&卦:命里八字相冲,少年克父;老得贵子,却离他很远。几十年中,皆已应验。  父亲吴德金死于1959年的大饥荒,那一年吴永宽15岁。  对于那场饥荒,至今有着不同的表述:官方文献称它为&信阳事件&,教科书称它为&自然灾害&,农民则实实在在地叫它&粮食关&&&人死得多了,就成了个难过的&关口&:过去的,算是幸存;过不去的,成了饿殍冤魂。  吴永宽清楚记得,那一年他家所在的高大店吴围孜小队,&过了关&55人,&没过关&73人。2004年,作为村里最年长者,他决定为那些亡魂立一座纪念碑,既是慰藉,也是纪念。  一个月后,清明,&粮食关遇难者纪念碑&立起来了。帮忙操办的人图省事,把碑建成了两座,一座吴姓,一座外姓。外形简陋,跟普通的墓碑没什么两样,与伫立在县城里的那座刻着光山籍将军尤太忠题字的&烈士纪念碑&,相差甚远。  &谁跟你讲理?&  43年后,回忆起那段日子,吴永宽感觉到的仍然是恐惧。  《光山县志》上说,从1958年开始,县里连旱4年,粮食产量连年减少。吴永宽的记忆却并不相同:光山虽不是江南,却也称得上鱼米之乡。那些年更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好年景。  也是在那一年,中央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这&三面红旗&。从此& 跃进&的号角不断吹响。河南遂平县卫星人民公社爆出小麦亩产2105斤,放了第一颗&高产卫星&,信阳楂岈山人民公社开始将一块亩产小麦四五百斤&浮夸&成3200多斤。  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感召下,各地逐渐加码,轮到信阳鸡公山人民公社放卫星时,水稻亩产已达万斤。此后,报上的数字一个比一个惊人,一万、一万五,乃至报出亩产四万三千斤的&奇迹&。  吴永宽记得,1959年粮食丰收了,粮仓却是空的。  那一年,光山县所在的信阳地区实际粮食产量为二十多亿斤,而各县市报的粮食产量竟高达72亿斤,河南省委&信以为真&,给信阳地区派了上交16亿斤的任务。河南全省上报粮食产量则超出实产一倍。征收任务从省里一级一级压下来,压到生产大队、生产小队,最终压到农民头上,满仓的粮食被一车一车拉了上去。  父亲吴德金当时是吴围孜小队的会计,他偷偷跟家里人说:仓库里不到两百斤稻,只够村里下一个月的口粮。  村里人都知道,上面检查时,村干部就在粮食垛子下面充上稻草,但没人敢说出去。1959年农历八月,正如父亲所说,村里食堂的&大锅饭& 果真越来越稀,到了农历九月,食堂干脆断了火。  此后的几十天里,吴永宽再没听到过食堂打饭的钟声。但信阳的粮食征收任务量还是完成不了。地委认为有人将粮食藏了起来,决定在全区开展&反瞒产&。时任地委书记路宪文说:&不是没有粮食,而是粮食很多,百分之九十的人是因为思想问题。&  和信阳大多数村庄一样,吴围孜的老百姓被逼着交出&私藏&的粮食。吴永宽记得,村干部带人几次挨家挨户&查粮食&。母亲从地里捡了十几斤稻穗,藏在笸箩里,也在大搜查中被搜走。  吴永宽后来觉得,如果母亲藏的那些粮食留下来,父亲后来或许就不会死。但村里也有人因为抗交粮食,挨打、挨斗,&最后还是个死&。  &那个时代,谁跟你讲理?&吴永宽说。  &什么时候才能吃上碗干饭&  食堂关门后,农民被禁止私自开火。谁家要被发现冒了炊烟,连锅都给端走。直到再也搜不到粮食,村干才不再管开火的事了。  那时所谓&开火&,不过是把糠皮用石磨磨碎,弄成饽饽,填填肚子,&兑个命&。&那东西吃下去,拉不出大便,只能用棍往外捅。&吴围孜的一位老人说。  榆树皮也成了好东西。村里的老榆树被一棵棵扒光了皮,树皮晒干了磨成面,&吃起来特别黏、扎嘴,有一股&青&(涩)气&。除此之外就是野草。  在吴永宽的记忆里,村里第一个饿死的人是吴德刚,按辈分算他的堂伯父。&他五十多岁,孤身一人,无儿无女,放现在算是&五保户&,即使死了也无人过问。&  堂伯父死后,是几个小孩,接着是更多的男人、女人,有时候一天能死几个。死的人多了,也就不算回事儿了,&没准下一个死的就是你。&  对于死亡,吴永宽总是轻描淡写。他亲眼看到村里的孩子,坐在屋里,嘴里流&水&,身子歪着,翻个白眼,&很简单地&死了。  那时候,饿死的人已经&不像个人&,但吴永宽也不怕了。即便轮到他的亲人,也是如此。  家中第一个饿死的,是三叔吴德才。因为饥荒,他从湖北逃回吴围孜,却发现村里同样没得吃。农历九月底的一天早上,吴永宽从饥饿中醒来,发现睡在身边的三叔&不动弹了&,一摸,人已经凉透了。  父亲负责料理后事,但他同样饿得没劲,卸了块门板,把三叔拖出去,挖个小坑、铺上浮土,算是坟。  人人都知道村里饿死人,但没人敢往外说。直到农历十月下旬,村里的副队长吴永冠饿极了,和一个姓李的社员一起杀了生产队的牛。牛肉没吃多少,两人就被生产队抓住。吴永冠被扣上&破坏社会主义&、&反对大跃进&的大帽子,又被生产队队长吴永寿带人在会议室一顿殴打。  吴永冠一怒之下说了实话:&老百姓饿死了,我对北京首都有意见。&他当过兵,&脾气暴得很&。  村民们不知道剩下的牛肉被收到哪里去了,反正谁也没吃到。吴永宽只记得,他们看到吴永冠跌跌撞撞从生产队出来,后来就听说他从小桥上跌下去,摔得了。  在那场饥荒里,因为杀牛被打死的人不在少数。时任光山县委书记处书记孙广文在1960年撰写的一份《我的错误交待》里提及,&1959年冬,农村发生杀牛问题后,当时把这一问题错误的分析为两条道路斗争、富裕农民破坏生产的花样,像这样情况经我批准法办也冤枉不少的人。&  带头打人的队长吴永寿是吴永冠的堂兄弟,但在那个&六亲不认&的年代,暴力就像瘟疫一样在村里蔓延。队里的吴德荣因为说了句&粮食这么多,为什么不给社员吃&,被斗、被打几天几夜,直到斗死。另一位村民吴德桐也因为骂了句脏话,被活活打死。  吴永宽的父亲吴德金为人忠厚耿直,看到村里人饿得皮包不住骨头,斗胆说了句&老百姓快饿死了&。因为这句实话,他也差点被打。村干部碍于他在村里威望高,只批了他一顿,轰回家去。  吴德金又气又饿,流着眼泪回到家里,一屁股瘫倒在地上。看到父亲饿得不行,吴永宽只好和回娘家的姐姐一起,把家里惟一值钱的木桌子抬到镇上卖了3块钱,换回了两碗稀菜汤。  他们赶回家里,父亲已经在地上断了气。吴永宽捏着父亲的嘴灌了一口菜汤,却已无力回天。  三叔饿死一个月后,15岁的吴永宽像父亲埋三叔那样,卸下块门板,把父亲抬出家门。同样,挖个小坑、铺层浮土,便是坟。  吴永宽记得父亲死的那天,自己并没有哭。直到很久以后,心里那股压抑已久的难过,才不断涌上来。他想起饥饿的父亲留在这世界上的最后一句话:&什么时候才能吃上碗干饭?&  &普天下都这样,逃到哪去呢&  吴永宽说,那时候的城镇户口,就像一张免死牌。县城里的人虽然同样吃不饱肚子,但在食堂凭票打饭也可以苟活。村里的长辈吴德琴,本想到县城投奔大儿子,但没走到县城,便饿死在了半路上&&至今家人死不见尸。  吴永宽也差点成了同一条路上的冤魂。一天,他打算去县里的学校看看有没有吃的,走了十多里路到学校,却发现因为缺粮停课学校没有开门。回来的路上,一阵风吹来,他一下子栽倒路边。不知昏迷了多久,挣扎着爬起来,接着一个踉跄又栽倒在路边。  他本该这么饿死,但偏偏&八字&里说他命不该绝。  天擦黑的时候,一个路过的城里人发现了他,偷偷帮他叫来了城里的亲戚。那亲戚赶紧跑来给他灌了口稀饭。吴永宽这才算是捡回一条命,身体却从此落下了毛病。  大家都知道他那天差点饿死,但谁也不敢明说。在那年月,这样一句&错话&便可能招来大祸。时任信阳行署专员张树藩回忆,&光山县某地有个农民找医生看病,医生说这个病好治,有两碗粥就好了。因此将这个医生逮捕法办了。&  吴永宽记得,当时吴围孜也有人想往外逃,但很快被大队干部抓回来批斗,从此再也没有人敢出去。关键是,&普天下都这样,逃到哪去呢?&  到了农历十月下旬,天寒地冻,野草、榆树皮也被吃光的时候,人们也就不再出去找食物了。&何况谁还有力气走出去?&  村里剩下的人,就那么瘫在炕上,等着活,等着死。  &马龙山,大坏蛋,饿死人民千千万&  吴永宽并不知道,他们躺在炕上&等死&的时候,《河南日报》却登出了头版头条&&《今年我省粮食征购任务超额完成》。他至今也说不清,这条喜讯背后,光山埋葬了多少饿殍。  《光山县志》记载,1959年、1960年全县的死亡人数分别为40768人、99378人,而在平常的年份,这一数字大都保持在4000人左右。1960年光山县的死亡率高达270.6&,县史志办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真实的情况比县志上的数字更严重。  吴永宽已经记不清是1959年底还是1960年初的一天,村里的食堂终于又响起了钟声。  &听说上面解决粮食了,老百姓喜欢得不得了&,几个庄的活下来的人,撑着木棍从家里慢慢走出来。吴永宽已经饿得走不动道,母亲拿着瓦盆,去食堂打回了一盆带着糠渣的米糊汤。虽然稀得只能&当开水喝&,但终归可以救命。  喝了几天&米糊水&,吴永宽的手脚开始浮肿,一摁一个坑。养了一个多月,身上的浮肿慢慢退去,这条命也就保住了。  吴永宽也记不清是哪一天,时任河南省省长吴芝圃来到光山,在县一中的操场上开了一场万人大会,旁边还站着信阳地委书记路宪文、光山县委书记马龙山。那天,他作为学生代表出席,亲耳听到当时那位个头很高的省长向全县人民道歉:&我对不起光山60万父老乡亲,我这个省长当得不好。&  可人都死了,&检讨还有什么用?&吴永宽表情漠然。  在那场灾难中,吴永宽家只剩下了他和母亲两个人。本有128人的吴围孜,有73人遇难,其中四十多人绝后,17家绝户。  由于村里死人太多,无人种地,第二年吴围孜只打了几万斤粮食。直到1962年前后,从安徽阜阳来了不少逃荒的人,村里收留了这些外乡人,让他们下地挣工分。  1960年冬,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河南省委改组了光山县委,派出工作组纠正&五风&(共产风、浮夸风、瞎指挥风、干部特殊化和强迫命令风)错误。但信阳地委在发给河南省委和中共中央的报告中,却把饥荒的原因归结为&地主、富农在土改时&漏了网&,&大批地主混进了革命阵营内部&,&实行反革命阶级复辟&,&封建势力大大作怪&&  这期间,信阳的8位县委书记被捕,除了光山县委书记马龙山由死刑改判为&死缓&外,其余几人被判2-3年徒刑。  这在当时被视为又一场&斗争&。马龙山一下子成了光山的&过街老鼠&。县里从此流传一首童谣:&光山县,两头尖,中间住个马龙山。马龙山,大坏蛋,饿死人民千千万。&吴永宽曾看到,马龙山的儿子&马大头&被学校里的大孩子们追着打。  毛泽东最终对&信阳事件&作出批示,称信阳事件是反革命复辟,是民主革命不彻底,须组织力量进行&民主革命补课&。  这场&民主补课&一级一级补下来,到了吴围孜,便是把队长吴永寿和村里的干部关起来,开会学习。&课&还没补完,&四清&运动又开始了,紧接着,&文革&的火苗开始点燃。
吴永宽讲述粮食关纪念碑的故事  &你说这天能不能等到?&  村里死去的那七十多条性命,吴永贵始终难以忘却。  1960年,被吴永宽称为&休养生息&之年。第二年他结了婚,和父亲一样在村里当会计。1968年,有了大儿子吴晔&&这孩子真的如同&八字&里那般出息:1995年,吴晔考到南开大学;4年后,跟妻子一起赴美;此后他常常寄回钱来,给村里挖渠、修路。  吴永宽和老伴也被接去天津住了一段时间。出国前,听吴永宽讲起当年村里的惨状,吴晔哭了。他以前并不明白,在父辈们所说的那场&粮食关&中,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被饿死。开始他和村里大多数人一样,认为是&坏人&马龙山造的孽,后来读到当代史专家丁抒写的《人祸》,才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吴永宽时常会担心,&再过20年,1959年的事情,可能村里就没有人知道了。&他觉得,在子女中吴晔最像他,&良心的驱使&令父子二人一拍即合,要为那些死去的人立个碑。  2004年,吴永宽从天津回到吴围孜养老,很快就把村里遇难者的名字一一写下来,然后掏了3200块钱,刻碑、做法事,请村里人帮忙操办。  那年清明节,吴永宽自家的庄稼地里立起了两块&粮食关纪念碑&。刻碑之前,他记得当时村里死了71人,碑刻好之后又想起来两个,但其中一个已经记不起名字。  他写了篇祭文,写上那72个名字,寄给美国的儿子。吴永宽觉得自己不会讲漂亮话,他在祭文中写道:&这些惨剧现在回想起来确实是当年批斗右派太过头了,从上而下,治理国家不是实实在在从源头做起,而是利用&反右派&、&浮夸风&这样一些方式,给人&扣帽子&,压得人们抬不起头来,让部分坏人占了上风,使很多人失去了生命。以上这些惨剧是我亲眼所见,望天下人记住这段历史,让历史不再重演。&  他也想过,让为官者都来看看这两块碑,&不管大官、小官,都不应该忘记老百姓。 &  碑立起来,麻烦也来了。当地有干部对此有看法,说他这碑&不该搞&,&是跟国家作对。&后来,信阳安全局、县安全大队真就找到家里。对方查了几天,&没说你不该建,也没说你该建。&  这些事让吴永宽有些后怕,他想着自己本来是出于一片好心,现在也开始怀疑&是不是办了坏事&。但那些想法他还是坚持,&有丑就不要害羞,有脏东西就好好洗一洗,这样才好&。  后来的几年里,吴永宽总觉得,这两块普普通通的纪念碑,立得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饥荒rofg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