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卡片力量sp队友卡组片是什么样子的,肯定有好多人不一样

|  
|  
|  
|  
|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58|回复: 7
大家都晒晒自己的队友卡片是什么样子的,肯定有好多人不一样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玩家, 积分 23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 积分
中级玩家, 积分 23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 积分
本帖最后由 zhan217 于
02:08 编辑
你是搞女同巴。。。。
主题帖子积分
超级玩家, 积分 619, 距离下一级还需 381 积分
超级玩家, 积分 619, 距离下一级还需 381 积分
我先插一个
主题帖子积分
游戏达人, 积分 2739, 距离下一级还需 761 积分
游戏达人, 积分 2739, 距离下一级还需 761 积分
怎么弄?想把塞拉的换了,太丑!
主题帖子积分
高级玩家, 积分 37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5 积分
高级玩家, 积分 37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5 积分
貌似做了队友任务就会变
主题帖子积分
高级玩家, 积分 37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4 积分
高级玩家, 积分 37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4 积分
看着像是从文献里截的啊 为什么会不一样的?
主题帖子积分
游戏精英, 积分 3969, 距离下一级还需 5031 积分
游戏精英, 积分 3969, 距离下一级还需 5031 积分
和同伴的任务有关,这个细节设计很棒
主题帖子积分
初级玩家, 积分 6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8 积分
初级玩家, 积分 6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8 积分
怎么换头像啊?
主题帖子积分
游戏狂人, 积分 1232, 距离下一级还需 768 积分
游戏狂人, 积分 1232, 距离下一级还需 768 积分
3个字,墙叔呢?
Powered by  个才华横溢的个体与体制的缠斗并非个案,即便他的处境、遭遇和应对方式更为激烈。作为一个强悍的个人主义者,郝海东的故事从来不仅仅是一个关于足球的故事。
  真话怎么了
  球员郝海东最擅长的进球方式是依靠速度,在2&3名对手包夹下,将球送入球网。他在足球场担任前锋,进球是使命必达,也是职责所在,对手禁区前沿的开阔地带即是他展示才华的舞台,进球如风般,美妙而轻盈。
  郝海东本人的个性也恰如他的球风:作为比赛的终结者,他性格直率,言谈犀利,行为不喜迂回;足球得分机会少之又少,抓住千分之一秒的先机需要超强的观察力和对环境的高度敏感;他好强、激进,自信对足球拥有更高的理解力,有时难免让人觉得固执自负;与其他球员相比,他体格不强壮,体能不充沛,而在他踢球的时代,中国队常使用防守反击战术,前锋往往凭一己之力解决战斗,这令郝海东习惯对横亘在眼前的一切障碍&球场上对方最后一道防线、生活中所遭遇的困惑或不公&均持有一种破坏性的欲望,他渴望解决问题,寻求真相,是少见的敢于公开批评体制的运动员:他抨击的对象包括假球、黑哨、国家队主教练和足协官员。
  5月12日下午第一次接受《人物》记者采访时,郝海东坐在家中,这栋位于北京郊区的三层别墅配以简洁的欧风装修,明亮安宁,一尘不染。前射手套在一件略旧的白色网球T恤里,端起一个像上世纪机关单位独有的那种瓷质大茶杯,啜口茶,开始滔滔不绝。从前一天的球场暴力新闻、三聚氰胺谈到雷洋之死,郝海东兜了一个大圈,最终将中国足球的屡战屡败归结为社会价值观的扭曲,中国足球是个大江湖,也是社会的一面镜子,「一个行业怎么可能独善其身呢?」
  往往不需要记者呼应,他自问自答。前几天,他刚过完46岁生日,面孔较比年轻时,没有太大变化,按朋友们的描述,一双标志性的「三角眼」常常挤成一团,有时像梁天,有时像赵本山。他的身材也保持良好。一度,他1米8的身高胖到了80公斤,双下巴,眼睛外凸&&这严重挫伤了这个注重外观的男人的自尊心。如今,得益于高度自律的生活,每周规律的两次网球训练,以及在自家别墅地下室里的健身房里对各种器械的勤勉摆弄,他又恢复了72公斤的标准体重。
  岁月的砥砺并未让他改变太多,反而愈发坦直。上月,他去北京一所小学普及足球。一次射门滑铲,左腿刮出一道约10厘米的血口。这是一所好学校,号称重视足球,然而对于球场上铺的人工草皮,郝海东很是不满。他在西班牙看过专业球场的搭建,「一层一层,岩石、鹅卵石、土、沙,最后植草皮」,有些球场有地暖,「冬天草都不会坏、都能踢」。他疑惑的还在于看不到几个学生,为什么不鼓励小孩出来运动?郝海东问。校长说,担心受伤。郝海东说,那给他们买保险。校长说,很难执行。一连串无解,让郝海东很恼火:「所以你们光说重视足球又有什么用?」
  没有办法的事情太多了,即便大环境与郝海东成长的计划经济时代大相径庭,但郝海东今天所忧虑的问题&&建立足球青训、完善职业体制&&和10年前他所抨击的别无两样。「无聊了。」他和记者摆摆手,嘲笑自己干嘛老接受采访,「真的老生常谈。」
  「嘴炮」是郝海东格格不入个性的鲜明表象。因为「嘴炮」,郝海东知道自己「招人恨」,但他拒绝改变,「我真没觉得我怎么了」,「我不过是讲了真话、实话」。
  在中国,真率往往被认为不识时务。但在2015年底开播的网络脱口秀节目《郝大炮》里,郝海东第一次将他的「嘴炮」变成生产力。有一期,郝海东主动把话题扯到「球员禁欲」:赛前为什么不让球员见老婆?他向现场观众提问,「人是不是有正常的性需求?」节目组很紧张,从来没有中国球员公开谈论性话题,「敏感的话以后咱们就切了吧?」节目总监王铁权问郝海东,但郝海东根本不在乎,「你不用有压力,没关系。」
  《郝大炮》定位为「中国首档球星脱口秀」,由央视前足球解说员王涛发起。2014年,王涛从央视辞职,创业了北半球体育文化公司,生产体育短视频。当他想做一个「可以让普通人对体育更理解」的脱口秀时,想到了「有很多非常鲜明的观点,很犀利的一个人」的郝海东。王涛在节目里做主持人,负责引燃「大炮」,他认为,郝海东敢于讲真话,这种特质令这位退役快10年的著名运动员有可能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体育意见领袖。
  《郝大炮》节目介绍「不管在球员时代还是退役后,郝海东都敢于讲实话。「敢于?」郝海东看着奇怪:「讲真话还要『敢于』?」
  根据媒体公开报道,4月13日,「郝海东范志毅参加国足座谈会,为12强赛备战支招」。《人物》记者向郝海东询问此事,被其迅速打断:「我没去过」。他算了下日子,「那天下午,我和朋友在家里喝茶呢」,「全是胡说八道,我现在想问问,这个会真的开了吗?」对中国足球惯用的「谏言」模式,他极其不屑,「我要是主教练,你们跟我谏言个屁,我能干我就按合同干,成就差我就下课。」
  与体制的对立态度,以及作为职业球员拥有的超乎寻常的才能,常常让郝海东陷入一种微妙的处境。《人物》记者向前足协专职副主席闫世铎提出了多次约访,对方婉拒谈郝海东。
  官方当然肯定郝海东做出的巨大贡献:在亚洲赛场,他被视为中国前锋的代表:速度超快,技术一流。韩国队射手安贞焕在2009年加盟大连实德队,当看到荣誉室墙上郝海东的照片时,不禁用韩语轻轻地叫:「哦,郝海东。」那时,郝海东已经退役两年了。
  这让民间提起「郝海东」三个字所激起的尊重变得可以理解:他形象鲜明,充满竞争意识和独立意识,从不盲从足球管理部门,敢怒敢言,回避粉饰,他34岁时头缠绷带,在亚洲杯赛场奋战的动人形象激发了人们对其的热望&&选郝海东当足协主席&&每当中国足球成绩下滑时,就会涌起这样的呼吁。
  听多了这样的话,郝海东常常会笑,脸上多半是一种古怪的神情,「有些东西你控制不了,就不要去了。」「闻一闻就清楚会发生什么」,他指进入系统、给自己弄一个职务,「有啥用?」
  与他同期的一些国脚进入系统担任要职:前国门区楚良,现任国家队助理教练;李铁,河北华夏队主教练。郝海东&&或许是注定,也或许是刻意&&与职业足球保持相当的距离,他称自己&&「盲流」、「三无人员」。
  资深体育媒体人颜强形容郝海东像一把刀,一把没有鞘的刀,锋利、明快,「一个那样进行表达的人,注定了他就是在野党。」
  所以,郝海东的故事从来不仅仅是一个关于足球的故事。
  我要一直陶醉在这里头,可能我就是个傻子
  长久以来,对足球的忧患缭绕在中国国家领导人的心头。郝海东进入八一队的1980年正是中国足球加入亚足联同年,根据邓小平的指示:足球要从娃娃抓起,教练刘国江在青岛市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抓到了60米短跑冠军郝海东,瘦瘦小小,「将来速度慢不了」。刘国江决定破格录取只有10岁的郝海东进入13-16岁梯队。
  郝海东并非从小就显露出足球天赋。因为年龄太小、身体瘦弱,「我一开始都是守门员,江津(前国家队守门员)和我说,踢球你也踢不上,你守门去吧。」 郝海东回忆。
  北京郊区,红山口训练基地,年幼而好胜心极强的郝海东选择埋头精进球技,常常一个人在操场加练。郝海东在八一队的队友、前国脚江洪和《人物》回忆,那时在队里,郝海东个性并不张扬,有些怯生,打架打不过别人,就偷偷跑过去报复一拳就跑,「他跑得快啊。」30年前的故事像发生在昨天:23个小男孩一个房间,郝海东的床挨着江洪,「他说他叫郝海东,来自青岛,我说我叫江洪,来自上海,他最小,胆儿小,刚到北京,11月底,上厕所得到楼道的公共厕所,晚上一刮风,楼道没灯,他都不敢去,他就一直推我,江洪,江洪,你陪我上厕所。」
  郝海东初露锋芒的时刻定格在一张照片:1983年,英国教练来八一队讲课,他说,谁能用大腿连续颠球100次就奖励一双阿迪达斯球鞋。「比别人矮半头」的郝海东掂了200个,这令英国教练非常惊讶,「他都不知道海东12个身体部位都能颠球,他颠球是全队冠军。」江洪笑着说。
  郝海东的幸运之处在于,八一队当时实行的这项名为1316的足球工程更像一场科学实验(这项工程由中央军委和国家体委共同发起,旨在探索培养优秀运动员的规律),这令他早年的足球才华没有被专业足球过分强调的体能训练和身体素质压垮。教练刘国江在电话里和《人物》记者一字不差地复述当年的成果:「概言之,足球是一项以人为本的物质运动,球员运用技术、意识和对足球的理解掌控比赛。」而郝海东正是这条「强调头脑」产品线诞生的最优秀的产物。
  刘国江记得,很多场比赛,只要郝海东拿到球,「大家就感到希望来了」,「进入前场后,他就像梅西一样,能连续过人得分,踢得非常有头脑」。
  回忆八一队的时光,郝海东充满温情,他清晰地向记者念出每一位教练全名,「他们真正保护了我,告诉我,什么是对的。」与此同时,他也从足球世界感受到最纯真的快乐:要进球,要比别人多进球,进最漂亮的球。他将好好踢球的欲望升华为朴素的爱国观,体工大队长曾问他:小家伙,你为什么踢球啊?&&「为改变中国足球的落后面貌。」
  但改变正是发生在他进入国字号队伍,之后发生的事,郝海东说:「全他妈是脏的。」
  18岁在国青队打比赛,赢球发奖金,一位教练递给他一张白条,签完字,「这张条他们就拿回去了。」他开始不懂,后来意识到,「他就可以随便填数了。」
  目力所及,此类事情的反复发生,令郝海东「产生了强烈的被愚弄感」。与此同期,他喜欢上了读书,这在中国球员里极其罕见,以至于几乎每一个采访对象都向《人物》记者主动提及。红山口训练基地旁有一家军人服务社,郝海东是这里的常客,最早翻《读者》、《青年文摘》,后来开始涉猎《人性的弱点》《丑陋的中国人》。当年在国奥队和郝海东同屋的球员韩金铭,对郝海东最初印象是「很闷」,「爱捧着个《毛泽东选集》」。
  有关郝海东热爱在厕所阅读的怪癖被很多朋友提起。孙继海说郝海东上厕所「喜欢脱个精光,在里面一看一两小时」。足球经纪人许宏涛曾陪同郝海东去英国留洋,上飞机后,郝海东夹着一本书上厕所,「有一两个小时吧,空姐叫我,许先生,你那朋友在厕所是不是有事?」当郝海东揣着书回到座位时,许宏涛看到飞行图显示已经飞出中国了,「我说,你这个厕所上的,跨国厕所。」
  郝海东读书的习惯与常人不同,「我就啪啪啪,到这部分好,停下来,想想,哎,有启示」。「我又不是做学问」,他说,「只是想明白点道理,以及让我有点思考能力。」他买了套黄仁宇全集,这两年一直在看,最近一本是《明代的漕运》,「你从明朝的税收改革那里头想想现在,想想我们有些东西是不是还是沿袭着,那它对还是不对?是吧,你就会去想。」
  也因此,每当有人放出「运动员文化素质的局限」的论调,都会激起郝海东强烈反感。大多数中国球员确实对读书毫无兴趣,比如和郝海东关系最好的球员孙继海,「他读他的,我是根本不会看(书)。」孙继海告诉《人物》,「你们杂志我也不会看,最多看个封面,除非写了我,我会看看。」李霄鹏则揶揄郝海东:「什么收藏,看书,都是附庸风雅,就你那三年级的文化,看得懂吗?」
  但阅读显然在郝海东身上发生了作用。比起队友们,无论是对制度的合理性,还是对个人权利的边界,郝海东要敏感得多。1992年国家队封闭集训,足协规定,所有球员一律剃平头,郝海东本来也不留长头发,但他愤愤不平,认为「管得着么,这个和踢好球能有什么关系」。而拔掉电视天线、没收电话、没完没了的动员大会所构成的备战气氛令他感到窒息,「一个领导讲几十分钟,七八个体育局领导轮着讲,全是噩梦。」「踢好了什么都是你的,踢不好,你这个那个都有问题。」「我干什么呢,我就是你的工具啊?」「你就感觉你作为人,没有被作为人。」
  郝海东认为,看书是独立思考的起点,如果没有头脑,「我10岁进八一队,就说郝海东你踢好球,最后成球星,我要一直陶醉在这里头,那最后结果可能我就是个傻子。」
  体育记者李响有一次去郝海东家里采访,看到一张郝海东少年时期的照片,照片上的男孩英气勃发,身着军装,李响小惊讶了一下,「帅得像个韩国欧巴」。有人开玩笑说,郝海东的脸孔后来为什么背离了少年时代的清秀俊朗,是因为他想得太多,心事太重了。
  困在牢笼
  以1994年职业联赛开始为标志,中国足球的职业化历程迄今已走过22年。郝海东走过一个职业球员的典型历程:冲出体制,转会,夺得联赛冠军,世界杯出线,出国留洋。他与制度的缠斗并非仅是个案,但其特殊之处在于:一个才华横溢的个体,一个强悍的个人主义者,其处境、遭遇和应对方式都更为激进。
  郝海东在中国并不算漫长的10年职业联赛生涯里(他于2005年前往英国谢菲尔德联俱乐部),中国足坛一直笼罩在假球、赌球的阴影中,足球成了官员的政绩,赌徒的摇钱树,一部分球员和裁判员先富起来的工具。假球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来自高层授意,有的是球队间的交易,有的受控于赌彩中心。
  郝海东最早见识假球在1996年,八一队客场对深圳队,有人赛前找到了他,让他帮深圳队赢球,「那时还是一张卡,说给你一张卡,(这是)在广东,没人知道。」郝海东非常震惊,「真操蛋。我说你们不能给我钱,我也操纵不了你们输赢。我踢我的球,你们爱怎么着怎么着。」
  钱不能收,郝海东对此异常清醒。有一次,有人找到青岛去,托他父亲带话,「说有场球你那个什么一下,我说爸你别逗了,你还管这事?我踢我的球,跟你没关系。」后来,郝海东成为大连实德队员(兼副主教练),有人找到他,希望能「做几场球」,给3000万。郝海东嘲笑说,你可真有钱,但我只挣我能挣和该挣的钱。
  但他控制不了别人。眼前景象逐渐变得乌烟瘴气,球场上分数个利益集团,三五成群,「三球以上是大球了,三球以下小球了,有为了对方赢的,也有想输的」。1997年,已经提前夺冠的大连队在联赛最后一轮2 : 4输给上海申花,终结了55场不败的记录,赛后的电视镜头记录了大连球员郝海东的愤怒,「你们他妈的公然打假,公然放球&&别他妈踢了」。在另一场大连对延边的比赛中,他中场休息时斥责队友:「有人(打算)一辈子不铲球了?你们这样干,换我下去。」
  《体坛周报》记者金淞曾是大连万达队的跟队记者,他和《人物》记者说,郝海东不屑玩假球。「有能力的人肯定有一些自负,不光相信自己的球技,也相信自己能把控一些事。」
  但郝海东本人的逻辑更为实在,他的财富观建立在正当所得的认识基础上,打假球挣得钱,「今天没事儿,十年没事儿?二十年以后呢,找不着你?」他说,「我不相信(不找你)。」
  更多的人似乎来不及思考就已被裹挟。郝海东在八一队的队友江津,在2012年因2003年的一场假球入狱。江津不缺钱,他年薪240万,比赛奖400万,对方送来的200万贿金直到他被扫黑专案组调查时依然原封不动地放在家里。那场比赛是上海中远对天津泰达,后者如果失败会降级,江津在天津泰达呆过,泰达于他有恩,「这个人情我要还」。
  郝海东评价起这位旧友,犹豫半晌,落在两个字上&&「幼稚」。他们是八一队同屋,当年,他管江津叫「大竿儿」:善良、老实,但缺乏思考能力。郝海东举了个例子,2001年国足世界杯出线后,他们一群人吃东西庆祝,「江津特别高兴,问我,现在出线了,我们是不是就是民族英雄了啊?」被郝海东厉声喝住,「江津,别傻了。你还民族英雄呢。明天你输了,骂你的是同一帮人你知道不知道,你到时就成孙子了。」
  大环境江河日下,与此同时,对足球体制的失望是一个漫长堆积的过程。1995年,郝海东曾得到转会乌拉圭联赛冠军佩纳罗尔的机会。很久之后他才知道:佩纳罗尔发来的邀请函被寄到八一队,直接被领导撕了,理由是「反正是西班牙文,你也看不懂」。《人物》记者问,你知道时是什么心情。
  「反正我后来已经没有心情了。」郝海东说。
  郝海东有时自问,如果在25岁、职业生涯的巅峰就出国走走,会不会好点?但没有如果。46岁的郝海东想起20岁的愤懑,多天真。他来自体制,成果属于国家,「八一体工大队盖不了这个(转会)章,我们直属总政管,总政归中央军委管,你就这一溜上去吧,谁来告诉他,把章盖了,郝海东能转会?」
  职业化初期,由于部队不能雇佣外援,八一队成绩不佳。郝海东看到最佳射手被其他队个人水平不如自己的球员拿到,很不服气,「我想体现更多价值,我必须抱一个更强的队。」时任大连万达董事长的王健林青睐郝海东,多次和八一队沟通无果,最终,由大连市委书记和总政治部出面给八一队写了封信,希望郝转会「支援一下地方」,他才转会成功。当时有报道称:一个球员转会需要出动地方政府和军队官员,也算是中国特色。
  之后的故事广为人知。1997年,转会大连万达的郝海东登上属于自己的舞台:4次联赛最佳射手、一次中国足球先生、一次亚足联最佳前锋、一次亚冠联赛最佳射手。作为亚洲最著名的前锋,郝海东的足球巅峰横跨12年,4次世界杯,4届国家队,并在30岁那一年,终于圆梦了世界杯。
  但郝海东反复强调,「根本一点快乐都没有」。他厌恶赌球黑哨,厌恶「莫名其妙对个性的压制」,厌恶「自认为很懂」的部分足协官员对球员「道德水准」的吹毛求疵。郝海东认为,长期以来,「成绩至上」框定了管理者对足球的理解,他们往往注重短期回报。他觉得这是一切问题的关键,不懂足球的人在管着足球。
  2001年世界杯出线,国家队更衣室一片欢腾和泪水,记者李响记得,郝海东一个人坐在角落,冷眼旁观,嘴角勾勒出「熟悉的戏谑笑容」。当时,为了国家队出线,联赛取消降级,中国足球职业体系崩盘。郝海东不认为有什么值得庆祝的,「哎哟,我终于站在世界的舞台上了」,他强调,「我们的根还没变啊。」
  但三年后,当中国队在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最后一场比赛中,由于赛前算错净胜球导致即便赢球也失去进入世界杯的资格时,郝海东哭了。这年他34岁,这是他最后一届世界杯。
  现在看来,这一年发生的事情最终压垮了这个骄傲的男人:同年的联赛,四川冠城主场对大连实德,比分持平时,四川队教练徐弘换下了进球外援,最后,大连2 : 1获胜。郝海东回忆赛后,时任大连实德俱乐部董事长徐明跟他说,你打个电话谢谢四川冠城队主教练徐弘。
  徐明一度在足球顶级联赛拥大连实德、四川冠城等四支球队,这位曾登上福布斯排行榜的最年轻富豪在2000年获得了大连主政者薄熙来的支持,从王健林手中收购了大连队。此前,他是一个只在现场看过20分钟球赛,连越位都搞不懂的足球门外汉。根据中国足协日后的判定,徐明及其暗中操控的「实德系」通过多场假球牟利。
  「这不就全完了吗?!」就在那一刻,郝海东做出了最后的抗争,他冲徐明吼着,全是假的,脏的,「没法玩了。」
  厌恶、愤怒和耻辱,以及伴随而来的疲惫,这位中国足球最好的前锋困锁在中国足球这个密不透风的牢笼。他觉得喉咙被紧紧地钳住&&而他的才华和热情也被消磨殆尽了。
  2004年,34岁的郝海东决定离开中国。他宣布加入英冠谢菲尔德联队,转会费1英镑。
  日,亚洲杯1/4决赛,中国队以3:0完胜伊朗,进入四强,图为郝海东进球瞬间
  离开中国那天,郝海东心情很好,留洋梦终于实现了,即便已经高龄。和家人一起吃过午饭后,他套了一件黑色呢子大衣,北京的冬天,很冷,只带了简单几件行李,他和足球经纪人许宏涛一起登上飞往英国的航班,许宏涛感到郝海东轻松愉快,显得十分自信,「他还是想追求纯粹的东西。」
  白天训练,晚上回家,英国的生活简单规律,但郝海东失眠了,「就是太好强了。」许宏涛分析,「其实完全可以放松心态,能踢就踢,踢不了拉倒呗。」许宏涛认为,郝海东的好胜心是一种惯性:一次训练,郝海东一脚射门打到门柱,下场后,他满脸汗,喘着气,很懊丧,应该把这个球打进去,他告诉许,「那意思就说不管怎么样,我一定会证明给他们看,中国人在足球上面是有一定的水平的。」
  郝海东不希望自己在和年轻的欧洲球员、黑人球员对抗中,甘落下风,他对自我有极高的期许和要求,这导致他在训练后需要用冰袋长时间敷住膝盖旧伤。
  好胜心极强是周围人对郝海东的一致评价。旧时队友江洪说,郝海东是「那批人里最珍惜职业生命的」,他烟酒不沾,还自己掏钱买保健品,「天天一把一把吃,一大把,都是延长运动寿命的。」
  在大连踢球时,经常有人来俱乐部请球员们吃饭,商人门洪昕在这类饭局上认识了「如日中天」的郝海东,别人举起酒杯,郝海东端起水杯,门洪昕记得,大部分大连球员都爱去夜总会,「不但喝,一天喝三拨」,郝海东例外。
  因为秉性相投,门洪昕后来和郝海东关系很好。「每次我约他吃饭,他都要问一句,都有谁?」门洪昕告诉《人物》记者。「他要了解一下,他有选择的,不是说我逢饭就去。」如果看不上,「那你就是天王老爷也好,有多少钱也好,他根本不屑」。
  某种意义上,恃才傲物或许是天赋异禀者的通病。郝海东的外号「独狼」由此诞生。圈内人解释:「为什么独狼啊?没有人缘啊,你最后不同流合污,咱不说『污』了,你不跟他们这样,那你最后就是独狼。你郝大炮,到现在,哪个待见你?因为你在规则之外。」
  但郝海东根本不在意别人的评价,「因为我也不活在你们的世界里」。朋友「谈得来,你就来,谈不来,你就不来」。也不热衷营求人脉,「我有多大的能力干多大的事。这个事情公正公平的,那大家都去干,不干就拉倒,没有说所谓的面子」。
  很多通行的社会规则到他这里就行不通了。有一年,央视春晚导演袁德旺托人带话邀请郝海东上春晚,「行啊,拿钱,20万。」带话人急了,「东哥,人家说了,上春晚得给他们钱,你怎么还要钱?」郝海东说,是他们要收视率,我不能白去,「谈不拢拉倒。」
  大部分熟人&&如果按郝海东挑剔的道德标准,称不上朋友的话&&称他「不太会维系交往,关系很淡」。一位采访对象向《人物》回忆:李霄鹏结婚,国家队队员几乎全去了,「但如果是郝海东就未必,他也不是呼朋唤友那种人」。
  但也有人印象里有另外一个郝海东。韩金铭和郝海东曾是国奥队队友,2000年,韩金铭退役后在甘肃成立了一个足球学校,邀请郝海东参加开学典礼,「我就跟海东打个电话,说海东你过来,人家义无反顾的,你想我们都要点钱,海东就说了一句,金铭,你愿意为西部足球做贡献,叫我来,我义不容辞。」郝海东自己买了机票就过来了,这令韩金铭非常感动。
  李响对比国家队两个「大佬」范志毅和郝海东的性格:范志毅豪爽、外放、大开大阖,「他曾给我比划过,算了算,过去几年买单花了五百万。」郝海东,一个极其聪明的人,有时看不透他在想什么&&「有藏的一面。」
  具体表现在郝海东和国家队前主教练米卢之间的公开矛盾。2000年郝海东在中央电视台公开炮轰米卢的训练缺乏计划性,同时指责足协不按规律办事。李响后来和一帮记者分析,郝海东大概太想进国家队了,炮轰米卢「那意思,我在这儿呢,千万不能不带我」。
  两人最终以一场网式足球言和。米卢赢了郝海东,搂在一起,相机「啪啪啪」开始拍照,那天昆明海埂训练基地的阳光灿烂,「都有点像演员,作秀呢,实际上互相给了一个台阶。」李响说。
  好友王铁权不认为郝海东是在作秀。「这应该理解为郝式幽默,」他说,「海东对待事情认真但性情不死板,他喜欢开玩笑活跃气氛。」
  「如果让我说郝海东的好话,你得给我付钱。」米卢接受《人物》采访时开起玩笑,他狡猾地回避了那次「炮轰」,「我没看电视。」这个被誉为老狐狸的塞尔维亚人秉持实用主义,「重要的是郝海东学得快,踢得好。他速度非常快,在球场嗅觉灵敏,几乎拥有优秀球员的一切天赋。」
  「很聪明。」郝海东也肯定了米卢,如今,聪明人和聪明人成为了朋友。他和解释那次炮轰,自己不是团队的「搅屎棍」,那是中国足球最有希望冲击世界杯的机会,他在备战期间闭上了嘴巴。
  这也是郝海东给人留下的复杂而多面的印象:即便他愤世嫉俗,言谈犀利,但所谈并不触及底线,也从不针对个体,做决定前显然经过深思熟虑,「很有准,也自信。」朋友王铁权曾说。郝海东对自己的行为逻辑也有一整套完整的解释,并非常相信自己所信奉的价值观,当有人质疑他时,他会立刻反问:我哪里说得不对?
  但在与他交谈久后,你会察觉,他喜欢宏大的命题,很少流露感性,也避而不谈自己内心感受,常用「无所谓」作答。作为一个传统的山东男人,他不轻易示弱,也不沉溺喜悦,他相信男性身背更大的社会责任。他曾和队友韩金铭说,男人只能流血,不能流泪。
  「他好像在情感上对自己有一个约束。」体育记者金淞说,曾经有一场比赛,郝海东上演帽子戏法,「我赛后说了一句话,你今天太伟大了,他来一句,这算什么?」
  还是有一股劲儿,有一点点不甘心,甚至有一点点忧伤
  2015年,国务院第46号文件确定未来10年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目标&&5万亿。
  山东人刘秉润嗅到了这股商机,他之前从事融资租赁,对足球毫不了解,基于社会足球庞大的产业和国家政策,他感到「这个风向来了」,自己憋在家抽烟喝茶,研究赛事。2014年,他成立「中国城市足球联盟」。
  在刘秉润的构想里,这是一个类似民间版的足协。他负责搭建赛事平台,邀请全国草根球队,「开始人家都以为我是骗子,掏钱打比赛,获益从哪里来?」但以常年做金融的眼光判断,刘秉润确信平台一旦完成「闭环」,估值不菲。
  他需要拉一个行业领袖入伙,找了一圈后,刘秉润认为,退役球员里,有巨大社会影响力,「身上干净」的,郝海东最符合,「海东正能量啊」。2015年,他通过朋友认识了郝海东,邀请他加入公司担任总经理,并提供价值不菲的股份。
  郝海东最初不以为意。「我把这个理念说了,他当时是将信将疑。」刘秉润说,「他认为是形象代言人。」
  严格意义上,郝海东真正结束职业生涯在2008年。四年英国的留洋,他没能获得一次正式出场。谢菲联属于英冠球队(比英超低一个级别的联赛),推崇长传冲吊,一名勇猛的高中锋比郝海东更合适。
  许宏涛回忆,郝海东离开英国前,他去帮忙搬家,交谈间,他感到郝「还是有一股劲儿,甚至有一点点不甘心,或者说有一点点忧伤」。
  或许并不是自己构想的荣耀退场,中国最著名的前锋郝海东没有举办退役仪式。他不擅长处理那种场面,担心情绪失控,「就是我的认知里这个事儿,没什么意义。」
  当他回到中国后,中乙球队天津松江找到郝海东,俱乐部的大股东非常热爱足球,对方希望郝海东担任俱乐部总经理。郝海东提出,打造百年俱乐部。韩金铭当时是副总经理,听着新鲜:我们能活一百年吗?郝海东认真地说,不是活一百年的问题,是一种对足球精神的传承,建立一种足球文化。
  这个观念来自他在英国所受到的震动&&他在中国此前效力的两家俱乐部都消失了:八一队撤编,大连实德队因为徐明2012年入狱而解散。郝海东认为,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实质是企业联赛而非城市联赛,「赞助商没了,球队就没了」。
  韩金铭记得和郝海东唯一的一次分歧,他想「使些钱」,买外援,郝海东拒绝了,钱应该投入青训,「慢慢来。」他告诉韩金铭。每到球队的关键比赛,总有人提醒郝海东,塞钱给裁判,郝海东骂回去,「看看大环境依旧啊。」
  郝海东的名气比天津松江俱乐部大,电视台采访,他一定穿俱乐部队服,「要记得,把我的LOGO多照点。」他叮嘱主持人。俱乐部体育场落成典礼,他罕见地调动了人脉,邀请米卢、国家队队友区楚良剪彩。参加典礼的李响回忆,那天,郝海东一身黑色西服,意气风发,与来宾寒暄,除了胖了一些,「比较像生意人了」。
  如今,天津松江已经更名为天津权健俱乐部。新俱乐部在2016年迈上一条和郝海东设计蓝图完全相反的道路:狂掷5亿购买球员,一年冲入顶级联赛。
  郝海东突然下课源于2013年天津滨海集团董事会长「突然」被退休,「中国俱乐部还是人治,有喜欢足球的就弄足球。下一任喜欢弹球,就改弹球了。」郝海东说。新上任的董事长曾约郝海东谈话,「我这种性格,跟新人各方面的磨合,我也就离开了。」
  回忆和郝海东共事的5年,俱乐部副总经理韩金铭感到快乐,但对结果遗憾。他和郝海东一起下课了。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接连叹气,松江俱乐部就像襁褓中的孩子,他和郝海东拉扯着这个孩子学会走路,从中乙联赛一路冲上中甲,然后,又亲手把孩子送人了。「我没什么文化,有个词叫,我不懂,叫五味杂陈。」
  韩金铭曾和郝海东去球场「最后溜达一圈」。韩金铭开车,郝海东很沉默,「韩金铭,人,一定要尽心尽力做事,做到最好。」他心有不甘地接受现实&&中国职业联赛本质是企业赞助商联赛,「就是咱们,无法长远。」
  体育记者李响记得,那年世界杯出线时,米卢和郝海东喝咖啡,两人聊起做生意,李响的一篇文章里记录了当时的对话,米卢问郝海东,做生意什么最重要?郝海东说,赚钱。
  「不对不对。最重要的是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米卢接着教育郝海东,「千万不能轻易放弃你的体育事业,只有先在足球界出名,才能使你的生意一帆风顺。」
  很多年前,郝海东尝试过球场外的生意。在八一队时,他曾倒卖烟酒赚了几千元,即便他很不喜欢记者通过这件事描述他有商业嗅觉,但当年八一队的队友都敬佩他胆子大。孙继海和记者评价郝海东:足球圈里最会经商的,经商里最会踢球的。
  在大连踢球期间,郝海东曾入股朋友门洪昕的公司沿海集团,这是一家做外贸进出口生意的企业,最主要的业务是代工鞋。郝海东以董事长的身份赞助了2001年大连实德球衣的胸前广告,「郝董」的名声就此在朋友圈里传开。北京电视台体育记者赵迎军曾去沿海集团采访郝海东,郝董的办公室在最高层,50多平米通透的房间,落地窗,大书桌,摆满曾国藩的书,郝海东坐在黑色大班椅上,穿黑色西服,「意气风发,牛逼着呢。」赵迎军对《人物》说。
  董事长郝海东对沿海集团做出过如下一些改变:看到卫生间非常脏,要求雇人打扫;看到食堂条件差,要求改善伙食;每位员工订做一套西装,上班必须穿。
  员工对郝海东心存敬畏,甚至不太敢去见,「因为他本来就是冷面杀手的那一套出场。」门洪昕评价郝海东的工作风格和踢球一样,简洁明快,如果工作没意义,就别做,一部分中层对郝董表示不满。「公司可以缺了任何人,缺不了郝海东,因为郝海东就是公司的名片。」 门洪昕说。
  郝海东接手沿海集团时,正是这类密集加工型企业走向衰败的年代,后来,他和门洪昕成立了海东体育用品公司,也不算成功。郝海东逐渐明白,一个从10岁开始踢球的人「离不开足球」。
  这也是郝海东的大部分朋友对他的建议:商业不是郝海东所长,即便他再聪明。
  而面对真实的商业世界,郝海东的个性也有些任性。「就是他黑和白之间,没有灰,他非常纯粹&&但还需要再圆滑一点,要适应一些吧。」许宏涛说。
  退役后的郝海东,小心翼翼地理解周围传来的各种需求,他需要判断甄别,哪些人适合合作,对方是否和自己的价值观一致,金钱&&可以算作忽略不计的考量。前年,青岛一家足球俱乐部请他担任总经理,不到一个月,他发觉不太对,老板新的地产项目和足球俱乐部名字一样,「他们可能只是通过足球想干点什么。」
  资深体育媒体人颜强和记者谈到,现在足球产业很热,对郝海东这样有能力,有表达欲望,又有知名度的个体,「很多人都想利用他。」他记得,前不久,他作为主持人在现场听了郝海东一段长达半小时的关于足球的讲话,深深被打动了,「真情实感。」他说,「他就是一把没有鞘的刀,他每天都在打磨这把刀,但是他自己肯定也不知道这把刀什么时候能派得上用场,他也有这样的失落。」
  中国城市足球联盟的口号是「离梦如此近。」为了让郝海东相信自己,刘秉润拉着他四处探梦&&德州、镇江转过一圈后,郝海东有点动心了。他见到自发组队参加比赛的男孩,看到一个球队的领队以「不要给城市丢脸」激励队员。
  来自民间的热情再度激发了郝海东的热诚,这不正是他少年时所感受到的纯粹吗?足球充满魅力,令人快乐,「这事靠谱。」他兴奋地说,这是一件从无到有的事情,自己在亲手搭建一个平台,也许这一次,他「控制得了」。看得出,他沉浸在一种乐观的理想主义情怀之中,职业足球之外仍有一片属于他的领地&&民间足球怎么会有假球利益链?大家凭热情踢球,僵化的体制见鬼吧,资本市场自然会激活生产力。他断定,业余足球不会沾染他所讨厌的那些玩意。
  2016年,联盟从32支球队扩充到64支。郝海东定规则,传授理念,成立纪律委员会,「能影响到一些,算一些。」要公平公正,「你再去害,再去想勾兑什么,就完了,没了,什么都没了。」
  城市联盟董事长刘秉润看着高兴,他说,自己认可并100%支持郝海东的理念,「粮草后勤弹药,这些是我来的。」可以干10年,20年,「我自己还有金融投资团队,我那边挣的钱这边花。」
  最近,刘秉润收到投资专业人士对赛事平台的估值,「保守估值3个亿。」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自豪于自己去年选择了郝海东:「前不久,有一个基金,在国内找了两个人,篮球是姚明,足球是郝海东。」
  几天前吃饭,前国脚孙继海偶遇「大哥」郝海东,他发现「大哥」没变,「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呗。」他告诉《人物》记者,自己的个性和郝海东很像,行事逻辑来自足球场,「足球本身它靠实力说话,跟一些其他的行业可不太一样,靠本事吃饭,在球场上就是有一些别人拿不走的东西,你会很自信,有性格。」
  资深体育媒体人颜强从球迷的角度希望郝海东永远保持本性。像他这样的职业经历,大多人已中年疲倦,被磨掉了锋芒,但郝海东还是那么「愤青」:「能保持这么本真、完整的人不多了。」
  最近一段时间,郝海东在恼火一件事&&北京赛区的裁判们接到相关部门的暗示,不鼓励吹罚城市联盟的比赛。「倒行逆施。」他恶狠狠地骂,怎么净有人总损人不利己。
  郝海东和刘秉润建议,马上成立自己的裁判公司,聘请全国的退休裁判吹比赛,两人达成共识&&绝不能被招安。
  接受记者两次采访,郝海东三次提到「裹挟」这个词&&有人因为一己私利被「裹挟」,郝海东庆幸自己从来没有被「裹挟」。
  无论徐明、薄熙来,还是大连踢球时期复杂的政商关系,郝海东都所谈甚少。迷雾之下如何明哲保身?他提点过合作者、年轻的朋友王涛&&不要与政治扯上关系。「身不由己」一定是自己先选择「介入」,「从原则上,他把这一类人全部划开了。」王涛说,「即便有个大清官说找郝海东聊一聊,他也未必会去见,因为他现在不太想跟这个阶层的人交往。」
  郝海东的经历让王涛非常佩服:「你有强大能力的时候,是可以有这样的思维方式的。」
  《人物》记者问郝海东:过往的日子,害怕过吗?
  「有。」&&郝海东答得迅速,前几年我爱人得了乳腺癌,他当时发了一条微博,十岁当兵,离开父母独立生活,近30年职业生涯,各种失败、挫折、打击,从来没害怕胆怯过。但面临爱人可能的身体变故,他完全无法平静。「这个玩意儿确实,活生生的在身边,一旦真实(发生),大家都会接受不了。」
  他顿了顿,仿佛在努力掩饰感伤。这位容易愤怒的男人第一次在采访过程中,呈现出一种动人的温柔。但不到5秒,他收敛住情绪,把话题扯到不满意中国的医疗体系。
  「海东心里最柔、最弱的地方就是家庭。」许宏涛说,他和郝海东在英国交下深厚的友谊,他描述郝的太太陈怡&&一个内向、温柔的东方女性。
  「其实他离不开陈怡。」在得知陈怡得病后,许宏涛很担心郝海东,设想他一个人坐在空空荡荡医院走廊的样子&&皱着眉头、苦着脸,心里一定极其恐惧。「越强的人,当恐惧感来的时候,会比一般人来得强烈。」许洪涛特别理解一个面对亲人生死时刻的郝海东,「他的恐惧感肯定比常人更巨大」。所幸陈怡如今经过治疗已痊愈,还在郝海东带领下跑起了马拉松。
  一台老式的黑白屏诺基亚手机,「就3点到5点开一下,2小时完了就不开了,想找的肯定找得到我。」
  日升日落,恒定如常,像恪守某种守旧的规律,郝海东拒绝被改变太多,他希望日子过得简单。每天,他很晚起床,前半夜睡不着,有时醒来后偌大的别墅只剩下他一个人&&妻子练长跑,女儿上学,儿子在克罗地亚踢球&&泡点茶,看会书。
  人生一定得快乐,郝海东说。三五知己,家人健康,「还能坐着喝喝茶,吹吹牛」。生活在他的掌控令下:「如果一领导坐到那儿(我家),跟我说郝海东你别说话了。那你就滚蛋吧,你别来我这儿。」
  因为讨厌开车以及糟糕的北京交通,郝海东常常把人约到家里,「他很坦荡,觉得从来没有做过什么亏心事,没有必要怕别人知道我家在哪儿。」朋友王铁权说,他常去郝海东家聊天,聊高兴了,晚上一起吃饭。
  郝海东几乎不踢球了。他说,因为「恨自己现在踢得臭」。对过往的职业生涯,他了无遗憾,「还成吧」。少年的梦想都实现了,进国家队,进世界杯。
  很多年前,球迷为郝海东写过一本传记,内容粗制滥造,他不太喜欢,唯独书名,特别钟意&&永远的前锋郝海东。
  他送给记者一张光盘《永远的前锋&&郝海东职业生涯百大精彩进球集锦》,工工整整签上名后,他说,要是有我1988年的进球录像就好了,那是最好的时候啊。
  那时他18岁,和儿子现在的年龄差不多。今年5月份,他去克罗地亚探望儿子,儿子在一家俱乐部司职后卫。看过儿子的训练后,他得意地告诉太太,等三年,能踢出来。他曾告诉王铁权,当站在场边,看到一个神情相貌与自己非常相似的少年在绿茵场上奔跑时,「那种感觉特别好」,就像自己的职业梦想正在被延续着。
  一只叫苏菲的泰迪犬屁颠屁颠跟在男主人身后,这只狗对一切球类皆不敏感,家里没有足球,一个瘪了气的排球摊在楼梯一隅。欧式风格的客厅里,造型各异的纪念品被精心码放,没有任何一个物品&&哪怕一张照片透露出男主人拥有过的辉煌。「这是我爱人装修的。」郝海东说,「要是我装修,也不会放那些奖杯。」
  北京初夏的季节多风,树叶哗哗地刮起,郝海东站在别墅门外,叮嘱维修工人一定要把大门的墙砖修好,这来自妻子出门前的指示。别墅内传来饭菜的飘香气,小时工阿姨准备着晚餐,他拂了一把额头上汗,一会结束考试的女儿就回家了,他谈起女儿眼神温柔,像每一个日常居家的父亲。
  外面的世界,一切在推到重来&&小区前的这条马路因为地铁修建,坑洼不平;前几年,沈阳五里河体育场外纪念国足冲入世界杯的雕像在一次创造世界纪录的定向爆破中被炸毁了,郝海东「轰然倒地」;4个月前,中国足协正式从国家体育总局「脱钩」,根据新华社的报道:这是中国体育史上里程碑意义的改革进程。
  时代好像没什么变化&&中国足球队依旧,在出线与不出线之间挣扎,人们沮丧、焦虑,甚至绝望。能够为郝海东驱散阴霾的,只有自己过往绚烂的、迷人的足球生涯。还有那阳光尚好,没有雾霾的午后,泡一杯茶,坐在客厅落地窗前,脑海间一遍遍回放30年球场内外的荆棘密布。「那么真实和残酷。」他叹了口气,他致力于打破的,他终于获得了&&一种真正的自由。
weixiaolbj -
Copyright 2005-
沪ICP备号-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因队友坑撞显示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