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料塔液体分布器三氧化硫进入150度合成塔为什么不气化

4FeS2+11O22Fe2O3+8SO2;(2)如图中的乙、丙分别相当于工业上制取硫酸装置中的:接触室、吸收塔;(3)丙中的现象为无酸雾、丁中的现象为有酸雾.(4)如表是压强对SO2平衡转化率的影响
压强/MPa转化率/%温度/℃
96.4对SO2转化为SO3的反应,增大压强可使转化率增大,只所以通常采用常压操作是因为:常压下SO2的转化率已经很大.
工业上制硫酸的设备分为三大部分,一是沸腾炉、二是接触室、三是吸收塔。在沸腾炉内煅烧黄铁矿生成二氧化硫;在接触室内有催化剂存在下二氧化硫进一步与氧气结合,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流经吸收塔时,采用98.3%的浓硫酸吸收,使三氧化硫最终与水化合形成硫酸。下面的装置是仿照工业上制备硫酸的工艺流程设计出来的,用于探究工业上为何采用98.3%的浓硫酸吸收三氧化硫。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沸腾炉内煅烧黄铁矿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图中的乙、丙分别相当于工业上制取硫酸装置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丙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丁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图是压强对SO2平衡转化率的影响对SO2转化为SO3的反应,增大压强可使转化率________________,只所以通常采用常压操作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业上制硫酸的设备分为三大部分,一是沸腾炉、二是接触室、三是吸收塔。在沸腾炉内煅烧黄铁矿生成二氧化硫;在接触室内有催化剂存在下二氧化硫进一步与氧气结合,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流经吸收塔时,采用98.3%的浓硫酸吸收,使三氧化硫最终与水化合形成硫酸。下面的装置是仿照工业上制备硫酸的工艺流程设计出来的,用于探究工业上为何采用98.3%的浓硫酸吸收三氧化硫。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沸腾炉内煅烧黄铁矿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图中的乙、丙分别相当于工业上制取硫酸装置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丙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丁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图是压强对SO2平衡转化率的影响对SO2转化为SO3的反应,增大压强可使转化率________________,只所以通常采用常压操作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业上制硫酸的设备分为三大部分,一是沸腾炉、二是接触室、三是吸收塔.在沸腾炉内煅烧黄铁矿生成二氧化硫;在接触室内有催化剂存在下二氧化硫进一步与氧气结合,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流经吸收塔时,采用98.3%的浓硫酸吸收,使三氧化硫最终与水化合形成硫酸.下面的装置是仿照工业上制备硫酸的工艺流程设计出来的,用于探究工业上为何采用98.3%的浓硫酸吸收三氧化硫.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沸腾炉内煅烧黄铁矿的反应方程式:______;(2)如图中的乙、丙分别相当于工业上制取硫酸装置中的:______、______;(3)丙中的现象为______、丁中的现象为______.(4)如表是压强对SO2平衡转化率的影响压强/MPa转化率/%温度/℃0.10.511040099.299.699.799.950093.596.997.899.360073.785.889.596.4对SO2转化为SO3的反应,增大压强可使转化率______,只所以通常采用常压操作是因为:______.
工业上制硫酸的设备分为三大部分,一是沸腾炉、二是接触室、三是吸收塔。在沸腾炉内煅烧黄铁矿生成二氧化硫;在接触室内有催化剂存在下二氧化硫进一步与氧气结合,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流经吸收塔时,采用98.3% 的浓硫酸吸收,使三氧化硫最终与水化合形成硫酸。下面的装置是仿照工业上制备硫酸的工艺流程设计出来的,用于探究工业上为何采用98.3%的浓硫酸吸收三氧化硫。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沸腾炉内煅烧黄铁矿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图中的乙、丙分别相当于工业上制取硫酸装置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丙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丁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4)下图是压强对SO2平衡转化率的影响
对SO2转化为SO3的反应,增大压强可使转化率____________,之所以通常采用常压操作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谈谈65%发烟硫酸和液体三氧化硫的生产方法--《硫酸工业》1986年04期
谈谈65%发烟硫酸和液体三氧化硫的生产方法
【摘要】:正一、前言
近年来,表面活化剂在日用化工及高分子化工中应用得越来越广,以常用的十一种阴离子型表面活化剂为例,其中有八种都需要用三氧化硫进行磺化反应,如十二烷基苯磺酸盐、十六烷基苯磺酸盐、硫醇、硫醚、磺化油、磺化羧酸盐、磺烷基酯、磺化羧酸盐等。它们可以用作去垢剂、洗涤剂、乳化剂、洗发液、化妆品等的原料,并可用于高分子材料的乳液聚合以及泡沫高分子材料的发泡反应等。过去,它们生产时多用20%或25%的发烟硫酸进行磺化,磺化时只是利用其中一部分三氧化硫,磺化后就有废酸生
【关键词】:
【正文快照】:
体三氧化硫来代替这种发烟硫酸呢?主要原
因之一是结晶温度。现将几种发烟硫酸的结
晶温度列于表1。
近年来,表面活化剂在日用化工及局分_、、、_、_,。、、、__.、、。、。_,_。,-。
表1 几种发烟硫酸及液体三氧化千化工中应甲得越来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严务本;陈淼松;;[J];辽宁化工;1991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姜仕发;赵华;廉彩绘;;[J];中国有色冶金;2011年04期
张龙银;;[J];硫酸工业;2011年03期
任抗战;马斌;王庆;;[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1年06期
张广良;杨效益;郭朝华;;[J];日用化学工业;2011年03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董彩珍;;[A];第七届全国重有色金属冶炼烟气处理及低位热能回收、酸性废水处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牛金平;;[A];2007(第六届)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郭伟荣;曾鑫;;[A];天津市电镀工程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顾爽;贺高红;吴雪梅;李祥村;;[A];第二届全国传递过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吴叔青;张所波;;[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王秀兰;[N];中国化工报;2003年
丛林;[N];农资导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孟凡秀;[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于小慢;[D];天津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介绍三氧化硫的生产工艺,质量指标,生产工艺控制等内容;是制取高浓度的发烟硫酸和氯磺酸的中间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液体三氧化硫的生产工艺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分子结构/三氧化硫
基本内容/三氧化硫
三氧化硫中文名称:三氧化硫英文名称:sulfur trioxide中文别名:硫酸酐(液);硫酸酐;三氧化硫(禁运);三氧化硫(液)英文别名:SO3; S Sulfur oxide (SO3); Sulfur trioxide, S S sulfurtrioxide,stabilizedCAS号:分子式:SO3分子量:80.06
物性数据/三氧化硫
1. 性状:无色透明油状液体,具有强刺激性臭味。2. 密度(g/mL,25/4℃): 1.92 g/cm33.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2.84. 熔点(?C):16.9 °C, 62.4 °F5. 沸点(?C,常压):45 °C, 113 °F6. 沸点(?C,5.2kPa): 无可用7. 折射率: 无可用8. 闪点(?C): 非易燃9. 比旋光度(?):无可用10. 自燃点或引燃温度(?C):无可用11. 蒸气压(kPa,25?C):280 mm Hg12. 饱和蒸气压(kPa,60?C):无可用13. 燃烧热(KJ/mol):256.77 J·K-1·mol-114. 临界温度(?C):无可用15. 临界压力(KPa):无可用16. 油水(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可用17. 爆炸上限(%,V/V):无可用18. 爆炸下限(%,V/V): 无可用19. 溶解性:溶于水,于水反应
存储方法/三氧化硫
密封于常压阴凉(45?C以下)的干燥环境,切勿与水接触,否则会形成硫酸!
合成方法/三氧化硫
发烟硫酸法将硫黄(或硫铁矿或其他含硫物质)与干燥空气在焚硫炉内燃烧,生成高浓度二氧化硫气体,经催化氧化生成三氧化硫,用硫酸吸收制得发烟硫酸,再经蒸馏得到三氧化硫气体,经冷却、压缩液化,制得液体三氧化硫成品。其
物品简介/三氧化硫
三氧化硫是一种硫的氧化物,分子式为SO3,是非极性分子。它的气体形式是一种严重的污染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来源之一。常温下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或固体(取决于具体晶型),标况为固体,具有强刺激性臭味。相对密度1.97(20℃)。熔点16.83℃(289.8K)。沸点44.8℃(101.3kPa、317.8K)。强氧化剂,能被硫、磷、碳还原。较硫酸、发烟硫酸的脱水作用更强。对金属的腐蚀性比硫酸、发烟硫酸弱。
成键方式/三氧化硫
SO3中,S元素采取sp2杂化,在竖直方向(就是没形成杂化轨道剩下的p轨道)上的p轨道中有一对电子,在形成的杂化轨道中有一对成对电子和2个成单电子,有2个氧原子分别与其形成σ键,2个氧原子竖直方向上p轨道各有1个电子,一个氧原子与杂化轨道的孤对电子形成配位键,其竖直方向上有2个电子,这样,在4个原子的竖直方向的电子共同形成一套四中心六电子大π键,这套大π键是离域的键。
分子构型/三氧化硫
气态的SO3是一种具有D3h对称的平面正三角形分子,这与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所预测的结论是一致的。三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分子为非极性分子。SO3分子中的S已经达到+6价,所有的电子都参与成键,没有孤对电子,不需要给孤对电子留出空间了,所以它是很对称的平面正三角形。与二氧化硫一样都是硫的氧化物。
化学反应/三氧化硫
SO是硫酸(HSO)的酸酐。因此,可以发生以下反应:三氧化硫和水化合成硫酸:SO(l) + HO(l) = HSO(aq) (=-88 kJ/mol)这个反应进行得非常迅速,而且是放热反应。在大约340 ℃以上时,硫酸、三氧化硫和水才可以在平衡浓度下共存。三氧化硫也与二氯化硫发生反应来生产很有用的试剂——亚硫酰氯:SO+ SCl →SOCl + SO三氧化硫还可以与碱类发生反应,生成硫酸盐及其它物质,如:SO+2NaOH=NaSO+HO三氧化硫不可用浓硫酸干燥,因为SO3和浓硫酸会生成焦硫酸:HSO+SO=HSO二氧化硫可转为三氧化硫:三氧化硫
固态结构/三氧化硫
天然的SO3固体有一种令人惊讶的、因痕量水导致结构改变的复杂结构。由于气体的液化,极纯的SO3冷凝形成一种通常称作γ-SO3的三聚体。这种分子形式是一种熔点在16.8°C的无色固体。它形成的环状结构被称为[S(=O)(μ-O)]3。如果SO3在27°C以上冷凝,可形成熔点为16.83°C的"α-SO3".α-SO3外观为类似石棉的纤维状(虽然两者相差甚远)。在结构上来说,它是形如[S(=O)2(μ-O)]n的聚合物。聚合物分子的每个末端都以-OH结束。β-SO3是与α构型相类似、但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纤维状聚合物,其分子末端亦皆为羟基,熔点为62.4°C。γ构型和β构型都是介稳的,在长时间放置后最终会转化为稳定的α构型。这种转化是由痕量水导致的。三氧化硫在同一温度下固体SO3的相对蒸气压大小为αSO3中氧硫键的键长并不相同,固态SO3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三聚体的环状形式,另外一种是石棉链状的纤维结构两种结构中,共享的S—O键长和非共享的S—O键长是不同的。
制备/三氧化硫
实验室制法在实验室中常用浓硫酸与五氧化二磷共热制取三氧化硫,其中会产生磷酸。在反应中生成的三氧化硫需要用冰水混合物冷却,尾气用浓硫酸(85%)吸收。工业制法SO3的工业制法是接触法。二氧化硫通常通过硫的燃烧或黄铁矿矿石(一种含硫铁矿石,主要成分二硫化亚铁FeS2)的煅烧得到的,先通过静电沉淀进行提纯。提纯后的SO2在400至600°C的温度下,用负载在硅藻土上的含氧化钾或硫酸钾(助催化剂)的五氧化二钒作为催化剂,将二氧化硫用氧气氧化为三氧化硫。铂同样可以充当这个反应的催化剂但是价格昂贵,比混合物更容易发生催化剂中毒(导致失效)。以这种方式制得的三氧化硫大部分都被转化为了硫酸,但不能用水进行吸收,否则将形成大量酸雾,但如果采用98.3%硫酸作吸收剂,因其液面上水、三氧化硫和硫酸的总蒸气压最低,故吸收效率最高。
化学产品/三氧化硫
一化学品名及成分化学品中文名称:三氧化硫化学品英文名称:sulphurtrioxide中文名称2:硫酸酐三氧化硫结构分子式英文名称2:Sulfuricanhydride技术说明书编码:1236CASNo.:EINECS号:231-197-3InChI:InChI=1/O3S/c1-4⑵3分子式:SO3分子量:80.06分子结构:S原子以sp2杂化轨道成键,分子为平面正三角形分子。有害物成分CASNo.三氧化硫二危险性概述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其毒性表现与硫酸相同。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可引起结膜炎、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症状,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的烧伤以至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喉痉挛和声门水肿、肾损害、休克等。慢性影响有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肝硬变等。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险:该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三应急处理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并迅速擦净接触部分,之后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危险特性:与水发生爆炸性剧烈反应。与氟、氧化铅、次氯酸、亚氯酸、高氯酸、磷、四氟乙烯等接触剧烈反应。与有机材料如木、棉花或草接触,会着火。吸湿性极强,在空气中产生有毒的白雾。遇潮时对大多数金属有强腐蚀性。有害燃烧产物:硫氧化物。灭火方法:该品不燃。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时尽量切断泄漏源,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若是液体。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若是固体,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四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与还原剂、碱类、活性金属粉末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碱类、活性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五操作处置与储存职业接触限值中国PC-TWA(mg/m3):1PC-STEL(mg/m3):2前苏联MAC(mg/m3):1TLVTN:未制定标准TLVWN:未制定标准监测方法:氯化钡比浊法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其他防护: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六理化特征主要成分:纯品外观与性状:针状固体或液体,有刺激性气味。熔点(℃):16.8沸点(℃):44.8相对密度(水=1):1.97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8饱和蒸气压(kPa):37.32/25℃燃烧热(kJ/mol):无意义临界温度(℃):无资料临界压力(MPa):无资料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资料闪点(℃):无意义引燃温度(℃):无意义爆炸上限%(V/V):无意义爆炸下限%(V/V):无意义溶解性:剧烈反应主要用途:有机合成用磺化剂。其它理化性质:暂无七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性:暂无禁配物:强碱、强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水、易燃或可燃物。避免接触的条件:潮湿空气。聚合危害:暂无分解产物:暂无八生态、毒理学急性毒性:LD50:无资料LC50:无资料亚急性和慢性毒性:暂无刺激性:暂无致敏性:暂无致突变性:暂无致畸性:暂无致癌性:暂无生态毒理毒性:暂无生物降解性:暂无非生物降解性:暂无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暂无其它有害作用: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大气的污染。有造成酸雨的危害九废弃处置废弃物性质:暂无废弃处置方法: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的要求处置。或与厂商或制造商联系,确定处置方法。废弃注意事项:暂无十运输、法规信息危险货物编号:81010UN编号:1829包装标志:暂无包装类别:暂无包装方法:特制金属容器,外用坚固木箱;耐酸坛或陶瓷瓶外普通木箱或半花格木箱;磨砂口玻璃瓶或螺纹口玻璃瓶外普通木箱。运输注意事项: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还原剂、碱类、活性金属粉末、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法规信息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8.1类酸性腐蚀品。
安全信息/三氧化硫
风险术语R14:Reacts violently with water. 遇水反应剧烈。R34:Causes burns. 引起灼伤。安全术语S25:Avoid contact with eyes. 避免眼睛接触。S36/37/39:Wear suitable protective clothing, gloves and eye/face protection.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S45:In case of accident or if you feel unwell, seek medical advice immediately (show the label whenever possible.)若发生事故或感不适,立即就医(可能的话,出示其标签)。S8:Keep container dry. 保持容器干燥。
系统编号/三氧化硫
CAS号:MDL号:MFCDEINECS号:231-197-3RTECS号:WT4830000PubChem号:
毒理学数据/三氧化硫
1 。 试验方法:吸入摄入剂量: 30 mg/m3 测试对象:人力毒性类型:急性毒性作用: 1.感官(嗅觉)异常2.肺 ,胸部或呼吸-咳嗽3.肺 ,胸部或呼吸-其他变化2 。 试验方法:吸入摄入剂量: 30 mg/m3/6H 测试对象:啮齿动物-豚鼠毒性类型:急性毒性作用: 1.肝脏 -肝炎(肝细胞坏死) ,弥漫性2.肺,胸部或呼吸-结构或功能改变,气管或支气管3.其他变化
分子结构数据/三氧化硫
1、 摩尔折射率:13.022、 摩尔体积(m3/mol):35.13、 等张比容(90.2K):131.34、 表面张力(dyne/cm):194.25、 极化率(10-24cm3):5.16
计算化学数据/三氧化硫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0.52、 氢键供体数量:03、 氢键受体数量:3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5、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51.26、 重原子数量:47、 表面电荷:08、 复杂度:61.89、 同位素原子数量:01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11、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12、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13、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14、 共价键单元数量:1
生态学数据/三氧化硫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性质与稳定性/三氧化硫
如果遵照规格使用和储存则不会分解。三氧化硫的物理性质纯净的SO3是无色易挥发的固体,熔点289.9K,沸点317.8K,263K时密度为,293K时为。三氧化硫的化学性质SO3中S原子处于最高氧化态+6,所以SO3是一种强氧化剂,特别在高温时它能氧化磷、碘化物和铁、锌等金属:SO3极易吸收水分,在空气中强烈冒烟,溶于水即生成硫酸并放出大量热。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23次
参与编辑人数:12位
最近更新时间: 04:10:18
申请可获得以下专属权利:
贡献光荣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液体气化体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