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老电影战争片,战争片,有个人物身上冒火花吓唬敌人,有个女人物,穿的好像是美式装备

您所在的位置:
& 流行趋势 & 正文
性感小魔女必备的美式小洋装
日10:19  
  点评:×白,红×蓝,两组经典配色组合起来碰撞出新一轮火花,抹胸的尽show你美丽的肩部,竖条纹再次展示其时尚魅力,层叠的荷叶边带来新的想像空间,再配上红色的充作,让你更加具有独特的女人味!
  了解她们生活关注她们的性与情试图体会她们辛酸…… 
重点阅读热门话题
[责任编辑:麦兜]
更多关于“”的新闻
( 10:41:39)
( 15:42:48)
( 10:51:52)
( 13:35:14)
( 13:53:05)
( 10:17:42)
( 07:10:12)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
同时更新资讯所属地
暂无更新,休息一会儿
白羊座(03.21-04.19)
金牛座(04.20-05.20)
双子座(05.21-06.21)
巨蟹座(06.22-07.22)
狮子座(07.23-08.22)
处女座(08.23-09.22)
天秤座(09.23-10.23)
天蝎座(10.24-11.22)
射手座(11.23-12.21)
摩羯座(12.22-01.19)
水瓶座(01.20-02.18)
双鱼座(02.19-03.20)
今日运势:
本日可多参与公众事务,将自己的意见与兴趣结合,提供同好们做参考,让欢乐的气氛添加一些趣味性...
明星范儿的鸭舌帽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作者:AFU
    1942年上半年,日军继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之后入侵缅甸,国军为保护重要之对外交通线-滇缅公路,派遣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虽然期间有部分的胜利,也曾给予势如破竹般的日军一定的打击,但因大英国协联军缺乏作战决心,不断退却避战,使得中国远征军终究也难以支撑大局,让整个战局急转直下,我入缅作战之远征军亦被卷入溃败的旋涡中。    我中国远征军分两路退出缅甸。一路为杜聿明将军率领之主力,欲循滇缅路退回国内,但因日军进展迅速,回国之路遭到截断,不得不进入野人山此种炼狱,穿越蛮荒丛林向国境推进。经过千辛万苦,累病饿死无数官兵,终于返抵国门。另一路由孙立人将军带领着新编38师主力,安然退往印度普拉村,尔后在于雷多与国军新编第22师(廖耀湘将军)残部相逢,并在美国的协调下,由盟国英国提供印度蓝姆伽作为该批入印国军的整训基地,此即为日后中国驻印远征军的核心种子,简称驻印军。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到了蓝姆伽整训的国军,除接受新式的编制与训练外,同时也接受新式的武器与装备。美军负责人员训练并提供武器装备这批新军,而由英军出地提供训练场所驻地,并且提供人员伙食给养与人员的服装被服等个人装具。共同的孕育这支新中国部队。此节在于研究我驻印军的个人装具的介绍,让此时期的装备研究有更深一层的了解,所以在战史方面即不再深入详明的叙述着墨说明。    关于驻印军的基础操作服装大致在这可分为三阶段时期来作解说。    
  期待中
  『初整训时期』     初整训时期由英军提供服装,每名士兵发予热带卡其操作服三套,有短裤两件、长袖衫三件、长裤一条。关于热带卡其操作服为英军的Aertex khaki Shirts(长衫)与khaki Drill Shorts(短裤)、khaki Drill Trousers(长裤)两种裤子的组合。Aertex khaki Shirts之上衣型式类似保罗衫构型,以Aertex纺织料为材质,型式为长袖,袖端上有一个扣钮收口,于衣后背部上端到衣领处有一补强布,在前胸口中央有开衣襟,双肩位置设有肩带,在衣上胸前位置左右各有一个有盖单扣口袋,袋盖为倒山型式,口袋中间设有直式口袋布条,此衫有弧形下襬,在穿着时向下扎入裤内。卡其长裤为卡其色斜纹棉质料,裤裆的左右两边各有两道打折线,左右侧裤身各一直式插入式口袋。此裤部分裤子前右方缝有一长型口袋,而有些则无此袋,这是此型裤的小部份相异之处。在裤档处以五颗铝质扣钮来作结合,裤头上有一横向舌状布条来固定裤头,裤子的腰围处缝有多颗铝扣可用来固定裤吊带,而裤后则无口袋设计。卡其短裤一样为卡其色斜纹棉质料,在裤头以两条布穿带来作紧缩腰身调整并用作固定裤头,裤档处以三颗铝扣作结合,两侧裤身各一插入式口袋,部分短裤在右侧有长条型口袋,但大多数则无此口袋,而在裤后有一个无盖的口袋。     初整训时期之全装
  初整训时期之全装(侧面)
  『扩编时期』     1944年夏4月,驻印军的服装委托英国在当地招商制作,大体上仍参考英式热带卡其操作服装为?版,不过其款式有混合到美军卡其服之设计,以上衣来看,采尖领、六扣钮与内扎式下襬,胸前设有两个口袋设计,口袋盖为单扣平盖,袋上有直式口袋布条,在双肩位置有肩带,背部上端到衣领下沿有一横向补强布,此衣为长袖衬衫型式,与美军当时的卡其衬衫型式极其相近。长裤部分大体上为简单直筒裤式样,两侧有直式插入式口袋,臀部后右侧有一个有布盖单扣之口袋,此长裤亦与美军卡其长裤相仿。在短裤方面则接近英式短裤,但与其它英协国家的英式卡其短裤一般取消右侧长条型口袋。     扩编时期之全装    
  扩编时期之全装  
  『作战时期』     在进入缅北后,部队的装备、枪械、服装补给,为美军SOS(SERVICES OF SUPPLY)来作主要支持后勤补给,所以此一阶段,服装部分改换美军卡其操作服,其型式采尖领、衣襟为六扣钮来作结合,同样采内扎式下襬,穿着后扎入裤内,此款上衣胸前为两口袋设计,口袋盖为单扣平盖,在双肩一样有肩带,背部有一横向补强布,袖子有束口,为长袖衬衫型式。下裤为长裤型两侧有直式插入式口袋,臀后有插入式口袋,且并无口袋盖设计,正面右下有一小零钱袋,裤裆以钮扣作结合,裤管型式为直筒设计。虽说有部分的士兵得到此项补给,但部队主要穿着仍以委托英国在当地招商制作的服装为主。除此之外还有部分也有使用美军所使用的HBT战斗服,但并非为全军更换,仅少数获取。     作战时期之全装  
  作战时期之全装  
  『其它服装』     除基础的操作服装外,我军亦有补给到其它御寒的衣物,如英军V领长袖绿色毛衣,英军V领无袖绿色毛衣背心,英军V领三扣长袖绿色毛衣,美军橄榄绿羊毛背心,美军五扣橄榄绿高领毛衣,美军M-41夹克,美军M-43外套等等。在M-41夹克方面大多数发予军官使用。在战车部队方面,随车人员除基础服制外,其上均穿着美制HBT连身服。驻印官兵在一般外出时或非战时的集会,则穿着军常服,此套服饰在我军则有其特殊的称谓,均称之为罗斯福呢军服。尔后在第一批驻印军(新六军)提早回国时,美军又加发给每人一套罗斯福呢军服予我返国的驻印军弟兄。   
  此员身着M-41夹克
  美军五扣橄榄绿高领毛衣
  英军V领无袖绿色毛衣背心  
  『英式单兵装具』     驻印军最主要的个人装具,是英军所提供的1937型个人装备组,亦称之为P-37装备组,其组成有包括:帆布腰带、帆布吊背带、帆布背包、帆布小背包、水壶组、帆布子弹袋等等,在依其单兵任务性质还可做局部调整,如可加挂铲组、十字镐等。1937装备组为英军以及大英国协军所广泛通用的单兵装备组型式,如加拿大、澳大利亚、乃至于印度皆用此套装备。我驻印军在入印后,经协定后由英军担负起给养与被服装具的补给。所以驻印军就由英军提供大英国协军最广泛使用的1937型装备组来装备我驻印部队。     P-37大背包
  P-37杂物包  
  『英式帆布腰带』     首先从帆布腰带说起;此型腰带为卡其色棉帆布质材,前端有ㄇ字型公勾与另一端母环作结合,腰带上无任何穿孔式挂点而是在正面帆布的后方车缝有垂直布肋与各型袋子后方的C型金属勾,勾跨结合,是蛮独特的英式结合方法,这种设计对于结合袋的稳固性颇佳。帆布腰带的后方有两个斜向的结合布条,布条上有日型环用以结合吊背带所用。   
  『X型帆布吊背带』     英军很早就有装备模块化的理念,1937型装备组上更看的出此理念发挥运用;帆布吊背带可以结合大、小背包的背带当作是系统吊背带,亦可不挂任何背包下单独的当作单兵的负载吊带来使用,或者是只用单条背带来当小背包或称之为杂物袋的侧背带以及水壶组的侧背带,用于侧挂及肩挂来使用。以结合全套装备论,在使用此吊带时以两条背带交叉于背后为X形状后,结合于帆布腰带后的布条,并向前与子弹袋作连结,再以背包背带上的扣头扣于子弹袋上的日字环,就可以将整个装备给连结起来,吊带在结合所有装备后即成为单兵整套的系统负载吊带。     P-37之帆布吊带
     『帆布子弹袋』     驻印军配有多种型式的帆布子弹袋,一种是指北针/手枪通用型袋,其为帆布质材,型呈方形,布袋上有布盖以铜扣与弹袋上母扣作结合,弹袋后方车缝有五边型布底,后有C型金属勾与帆布腰带之垂直布肋相互连结,可携行指北针亦可放置手枪弹、步枪弹。     指北针/手枪通用型袋
  第二种是步枪帆布弹袋,此为双弹袋设计,也就是说一袋两包,各有独立的五角型布盖,布盖上有铜扣与弹袋上母扣作结合,每名单兵通常都携带两组弹袋。    此处可看到吊带和弹袋的结合方式  
  另一种较大型的帆布子弹袋是我们在许多当年的照片中最常看到的样式,是为步枪/冲锋枪/机枪/通用型子弹袋,此种弹袋,称之为BASIC弹袋,又我驻印军所用的为MK-3型通用弹袋。MK-3型通用弹袋,在功能上除可装步枪弹,也适合来装冲锋枪弹匣,亦可作为BREN机枪之支持弹匣袋;由于BREN机枪是由上匣式弹匣给弹加上其射速颇快,因此弹匣的使用需要较大的携带量,但是一名机枪手能带的弹匣有限,所以此弹袋在当初的设计上是为步兵帮同行的机枪兵携带弹药以随时填补给机枪手弹药。其弹袋型为直式长方体,质材为卡其帆布,上有布盖,弹袋上车有布条,布条上有母铜扣可与袋盖上的公凸扣作结合,背后一样有C型金属勾可与帆布腰带勾跨结合,在袋后C型金属勾的上方,车有五边布条,上端置日字铜环,可用来穿过帆布吊背带来固定,并可与背包背带上的铜勾,勾跨相互连结。由于此款弹袋的方便灵活,是我驻印军所使用最普及的弹袋。除此之外,驻印军部分军官亦有使用英式布朗宁手枪双并式弹匣袋,此弹匣袋除可放布朗宁的弹匣外亦可放45手枪之弹匣。另外我驻印军也使用英式 .303备用弹袋(BANDOLEER),但使用方法不同于大英国协军的背挂方式,而是喜欢将此弹袋缠于腰际上来使用。    通用型弹袋盖内印有MK-3  
  加拿大制勃朗宁机枪
  『水壶组』     驻印军所使用的水壶为英式37型水壶,此型式的水壶在一战时期就有类似的款式在使用,而37型水壶仅是沿用以往所惯用的壶体,而在其它的配件稍作修改而成。全壶为马口铁材质制成,壶口盖为铝质片向下连结木塞来作封水,盖上系有细棉绳绑于壶颈上的圆环,壶身有烤橄榄绿色磁漆,外覆呢毯质壶套以作保温用,再以十字型帆布质材携行带来背负或者是装在卡其帆布水壶袋里。此两种型式的携行我驻印军皆有使用。     P-37水壶组以及不同型式携行袋与带  
  『美式装备部分』     美式单兵装备在驻印军的使用上所占的比例并不多,仅都配件而非整组装具,其配件主要的有M-1936型帆布腰带、M-1923型腰带式弹袋、卡宾弹匣袋、45手枪侧挂皮套、M-3肩挂枪套、45弹匣袋、M-1942型刺刀组等等。之所以所使用的比例不高的原因,主要的是英式的1937装备组的设计良好与其灵活性跟耐用度颇受中国士兵的爱用,且补给也充足,再者美军也非主要提供个人装具的盟国,仅就局部配件给予补给有特殊任务所需以及部分的军、士官领导而已。     M-1923型腰带式弹袋与M-1942型刺刀组  
  M-1936型帆布式腰带  
  『帽子』     驻印军所使用的帽子,型式仍为我国所惯用的类似德式小帽之布帽,而布料则用与跟制服相配套的卡其色棉织布,在帽上的布围处,只具有型式而不能放下来挡风护面。在许多历史照片中亦可看到有许多外国军官也喜爱戴此型小帽,如史迪威将军与许多驻点连络官,足见此小帽的造型很具魅力颇令人想要一顶来戴戴。     驻印军所使用卡其色小帽    
  『英式钢盔』     驻印的国军初期由英军配发MK-2型TOMMY钢盔给我军使用,此型盔自一战以来广泛使用于英协国家与其它国家;中国自抗战以来也在各军中皆有大量使用此款盔,所以在使用此盔上并不陌生,MK-2型钢盔是英国改良自一战所使用的MK-1型钢盔,大体上在盔型无作很大的修整改良,大部分的改良在其悬吊系统与下巴额带上作修整,使之更符合二战战场上的需求。MK-2型钢盔悬吊系统在内衬方面采十字形铁框架,加在金属圆箍头环上,并在头环上结合五片式皮衬,十字形铁框以一颗一字型螺丝与盔体结合并在铁框下设有十字形泡绵软垫以增加戴盔的舒适性。在下巴额带方面以挂环方式结合于盔体上;下巴额带两端为具弹性的伸缩带以口型环下结有一条可调式卡其色棉带,同样的在各边的伸缩带的另一端,也设有口型环用于与盔体作结合。此盔自一战以来使用已久,以盔型而言是以当时壕沟战的理念所作的设计但就二战的新型态战争以算落伍,不过对提供士兵的保护仍有一定的防护功用。驻印军在盔体的左侧漆有青天白日徽作我军的辨识,并在作战时套以盔网可行插草伪装使用。   
  『美式钢盔』     在入缅作战后,由于战斗中的耗损与英式盔的避弹性与舒适性不佳,在后来的补给中,美军替中国军队中战力最强的新三十八师优先换发美军当时现役的M-1钢盔;新三十八师成为我国第一个使用美造M-1钢盔的单位,亦开启我国与M-1钢盔的结缘,而后再陆续的替换新一军的钢盔。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英式MK-2型钢盔都不堪使用,在换发完毕的单位将堪用MK-2型钢盔后送给后续的新单位或者是送回给训练基地。所以在后来的许多历史照片中,我们常看到新一军戴美式M-1钢盔,新六军则大多数仍戴英式MK-2型钢盔,而新六军仅少数的直属单位有获得M-1钢盔的补给换发。美式M-1钢盔自1943年量产以来,成为当代最多量产的钢盔,在二战结束后更广泛的被更多的国家采用与沿用,并有多国以此盔为基础来衍生跟仿制,其影响之巨不可言语。我驻印军当时用的为M-1钢盔Model-1943/44型,其盔体较后来的改良式的M-1 Model-1956型钢盔略高,采用的悬吊带为卡其色棉织带,以六个三角钉板固定于内盔,在悬吊上再结合汗圈,并在内盔后方设一条式后头杓带来托着后脑壳,此种设计是参考当时的美式足球盔的悬吊系统而来,在内盔的左右两侧各设有铝质凸钉用来结合内盔皮带,而此皮带的功用在于戴上盔后可挂于在后脑部位增加行进时的稳定度,不至于使盔前后晃动,但实际上很少士兵如此使用,大多数都挂在钢盔的前帽沿。下巴额带部分为卡其色棉帆布质,以车缝的方式车在钢盔环上,与近代M-1钢盔的下巴额带以金属压板结合于钢盔环上大不相同。再者其结合勾具为两岔式的挂勾,勾于型式像介字型的母扣上,在母扣同边的下巴额带可视需求来调整长度。驻印军所用的M-1钢盔平时除素色面盔体外,亦大量采用1/4吋与1/2吋的伪装盔网套于外盔上,而在外盔的左侧则漆有青天白日国徽记号以作我军识别。     驻印军所用之美援M-1钢盔    
  M-1钢盔之内盔部分
  『鞋类穿着部分』     初期所配备的鞋子,士官兵所穿的是英军所提供的野战用半筒黑色皮鞋(AMMO BOOTS)、半筒黑色伽拉皮鞋(鞋底为胶底),也提供英式棕色的胶底布鞋。在同时也使用自制的鞋款,如使用胶底的系绳黑布鞋以及当时国军所惯用的草鞋,而军官部分除英式黑色皮鞋外还加发美制黄半筒翻面鞋,亦有马靴使用,中后作战时期有部分的部队也有补给到美军棕色双扣环战斗靴、3/4高的棕色皮靴,伞兵部队更拥有与美军相同的伞兵靴。除以上鞋外同时也由英方提供每人三双英制白色羊毛短袜,并依时补充。在穿着方式上仍依国军的习惯在穿鞋后打上毛呢质材的绑腿。     二战英军野战皮靴(Ammo Boots)
  美军3/4高棕色皮鞋
     『结语』    在第一次滇缅作战失败后,中国远征军新编第22师、新编38师几经曲折与磨难,在印度的蓝姆伽重获新生,组成二战以来实力最坚强装备最优良的新中国陆军,他们的努力,除应证史迪威将军所坚持的信念:「只要接受适当的训练与装备,将会与世界一流的军队一样。」,也破除了部份外国军人视中国的军队是不会作战的军队之迷思!同时驻印军也英勇的扛起捍卫中国保护亚洲的责任,让中国军队的军威扬威于异域,其旺盛之战斗精神即使一流的盟国军队亦望尘莫及,此段是中国人的光荣,是历史的荣耀,凡中国人均将永久崇敬。在此能为各位介绍此篇装备,让这驻印军所使用过的装具可让国人有更多认识跟了解,诚实属笔者之荣幸,也对此光荣用另一种角度作下纪录,最后我们对此光荣至上最高的敬意。       
  中国驻印军英勇的扛起捍卫中国保护亚洲的责任,让中国军队的军威扬威于异域,其旺盛之战斗精神即使一流的盟国军队亦望尘莫及,此段是中国人的光荣,是历史的荣耀,凡中国人均将永久崇敬。    中国驻印军英勇的扛起捍卫中国保护亚洲的责任,让中国军队的军威扬威于异域,其旺盛之战斗精神即使一流的盟国军队亦望尘莫及,此段是中国人的光荣,是历史的荣耀,凡中国人均将永久崇敬。    中国驻印军英勇的扛起捍卫中国保护亚洲的责任,让中国军队的军威扬威于异域,其旺盛之战斗精神即使一流的盟国军队亦望尘莫及,此段是中国人的光荣,是历史的荣耀,凡中国人均将永久崇敬。
  滇缅公路地图
  1943年9月,驻印远征军由印度北部出发,向缅北孟洪推进。士气高昂的中国军队,克服沿途日军抵抗,连战连捷。8月,经激战攻克缅北重镇密支那。12月,再克八莫。云南方面的中国远征军由滇西进击,强渡怒江,翻越高黎贡山,攻克日军设防坚固的滕冲、龙陵,于1944年 8月攻占缅北重镇密支那。1945年1月,中国远征军新一军与第11集团军在缅甸芒友会师,打通中印公路。至 3月遂将日军全部赶出缅北和滇西。新六军一部于3月30日与英军在叫脉会师,战争胜利结束。  
  在印度兰姆伽接受整训的远征军。步兵团的迫击炮、战车防御炮、火箭筒、重机关枪、轻机关枪、冲锋枪直到步枪和手榴弹都在训练之列。此外,部队还有工兵营、通讯营、辎重营的汽车驾驶和修理部门的训练,甚至骡马的驮载和保养等也都接受美军的训练。  
  再贴一遍
  在印度兰姆伽接受整训的远征军。
  全套英美装备的中国远征军,此时其战斗力已超过日军了。   
  战斗中的远征军士兵,右下角的那位手中持汤姆森冲锋枪。   
  中国远征军在缅甸密林中向日军发起攻击
  M3A3坦克车
  国人的荣耀
  M4A4坦克车  
  登上M3A3的远征军士兵
  由M3改装的装甲侦察车
  远征军与英军组成的混合装甲部队,近处为维克斯M1936轻型坦克   
  英国远东军司令蒙巴顿勋爵与孙立人在一起   
  操控美制M1A1 75毫米山炮的远征军士兵。
  在野战救护站的远征军伤病员。
  1943年中国远征军在缅甸,美式装备,有空中支援  
  中美军队在芒友会师
  远征军归国后,新一军为远征阵亡将士立的纪念碑.
  我又站在这地方 胜利的战场   年轻的岁月在呼唤   所有迷茫的过往 英雄的土壤   壮志和热血又再一次激荡在我的胸膛   啊 亲爱的弟兄 汗水辛劳都化为力量   啊 亲爱的弟兄 遥望故乡我心仍激昂       青天白日旗飞扬 将挚爱奉献给理想   期待着衣锦荣归回故乡 千千万万心灵的期望   青天白日旗飞扬 壮志充身豪情在放   期待着衣锦荣归回故乡 永恒不灭英雄的光芒         --------- 赵传《英勇勋章》   
  敬礼!
  中国人不会打仗,呵呵,兄弟你错了
  可惜这些美械师都在解放战争中全军覆没了。
  今天无意中上来论坛,看到好多关于日本车和民族情感的帖子,看了之后有些感想和看法,在这里和各位分享一下:首先说明,本人原是丰田独资“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售后服务部”的员工,在今年初,公司转制后,正式转入一汽与丰田合资的“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售后服务部”工作。如果有人对我的身份表示怀疑或认为我在散布什么言论的话,大可不必。因为以下内容只是我个人的观点。     首先我们不谈民族情感,客观的来分析一下日本的汽车。很多人喜欢把欧系车和日系车相比较,但我觉得由于地域文化差异不同,车辆设计的方针也不同,很难说孰优孰劣。比如日本车给人感觉不坚固,但车头钢架结构部分不一定越坚固越好,当车辆被撞击后能迅速变形吸收冲击能量最好。以我在日本企业工作所见所知,日本的汽车技术还是有些独到的东西的,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等技术含量也算蛮高的,日本厂家售后服务系统也相当完善,在欧美地区,日本车的返修率和顾客满意度远高于欧系车。 在这些方面,确实很值得我们国内的汽车厂家学习。但是,有一点我想说,做为一个中国人,我希望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什么是国产日本车!什么是日本人对待中国市场的态度!!!日本车是好,但质量好的是那些日本国内销售的和销往欧美的车,而不是销往中国的车!!!我去日本进修的时候看到日本大街上跑的丰田车质量确实好,可那和我们国内生产的丰田车是两码事。知道么,在我们公司内部有一个词叫“典型的丰田卖给中国的车”。什么意思?欧系车怎么做我不明白,但日本人卖到中国来的车比卖往欧美的车要差N倍!大家可以比对比欧美版的丰田车和国产的丰田车就知道了,甚至销往中东的车都比国内产的好。(销往欧洲的丰田车辆代码最后一位字母是W,北美是A,中东是V,中国是C, 在发动机仓内的铭牌上有刻。)懂行点的人都知道,在进口霸道(PRADO)和佳美(CAMRY)的车上,都装有VSC(车辆稳定控制),TRC(牵引力控制),BA(辅助??动)等系统,但在国产丰田车上一个都看不到!拿本月底就要上市的还未正式发布的丰田花冠(COROLLA)来说,全球单一车型销量冠军!多好的一款车,拿到中国来成了什么玩意!!!我1月底在北京和四台花冠样车足足相处了两周时间,感触太深了。这款花冠是以台湾花冠为蓝本,改动后卖到中国,我去年去了台湾,看过台湾版花冠的实车,差太远了。我们技术组的同事在看完这款车后只说了一句话:“典型的丰田卖给中国的车”。看得到的部分做的很好,可看不到的部分例如底盘的质量比台湾还粗糙N倍!而且在台湾有的VSC、TRC、BA、EMPS(电子辅助动力转向)全都没了!粗糙点还可以说是国内的加工质量还不高,可没有电子系统说明什么?说明日本?        再说说威弛,前身是所谓的“专门为中国市场度身定造的”丰田T -1。天大的笑话!中国的市场就这么差么?搭载N年前的日本国内都不用了的连VVT-I都没有的1.5L排量的5A发动机,底盘和安全系统基本没什么新技术可言,装了个华丽不实用的DVD导就卖19万,我们都没有想到这样的车,竟然可以达到这样的销量,日本人早在偷着笑了。我甚至可以告诉大家威弛在国内的返修率和索赔率非常之高,和丰田车在北美的质量绝对不可同日而语!        还有价格,很多人说日本车便宜?那是在国外!佳美2.4四缸顶级豪华运动版在澳卖32000澳园,约人民币192000元,3.0六缸顶级运动版39000澳圆,约人民币234000元。而在台湾,佳美3.0六缸DVD导航豪华版卖约人民币26万。在国内呢?即使广汽和丰田谈成了在广州产佳美,也不可能卖到这么低的价钱,如果可以,技术含量绝对低下。        说了这么多,我无意评判每个人的买车原则,我也不想打击谁,我只想让这里的每一个人了解什么是日本人对中国市场的态度。中国有句老话“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有些人你对他好可他并不领你的情,因为他骨子里就看不起你。那就是日本人。请各位别忘了,日本人曾说过一句话:一流产品在国内,二流产品往欧美,三流 产品销亚洲,压仓的……高价卖给中国人!!!  
       作者:fattywu 回复日期: 9:10:08 
    可惜这些美械师都在解放战争中全军覆没了。    因为他们不喜欢打内战 XD
  作者:fattywu 回复日期: 9:10:08        可惜这些美械师都在解放战争中全军覆没了。        你们共匪用老毛子的武器杀那么抗日英雄还挺自豪是吧。。。
    提。
  你们共匪用老毛子的武器杀那么抗日英雄还挺自豪是吧。。。  ----------------------------------------------------------  妈的,网特吧,一边凉快切!
    上面的兄弟们不要吵了  内战总归是民族的悲剧  希望今后能永离战争世界和平
  日,中国远征军、驻印军在缅甸芒友会师,中印公路与滇缅公路完全贯通,缅北滇西反攻作战取得完全胜利。图为中国远征军、驻印军和盟军在云南畹町举行会师典礼。  
  日,中国驻印军冲入密支那,突破敌军阵地,8月4日占领密支那。  
  收复缅甸的战略计划——&人猿泰山&    &人猿泰山&原是一部三十年代风靡美国的传奇电影,讲述一个被黑猩猩抢走的小男孩如何在原始森林里长大,并成为一个英雄的故事。这个代号意味着未来在缅甸进行的将是一场。艰苦而漫长的原始丛林战争。     &人猿泰山&包括两个规模宏大的战略设想:     一.X军(驻印军)以收复缅甸北部为目的,与Y军(中国远征军)收复怒江西岸的战争同时进行。最终全面收复缅甸。   二、随着X军推进,届时将有一支庞大的筑路兵团将一条柏油公路从印度的利多一直修到缅甸的密支那,最后重接上中国境内的滇缅公路。该公路全长七百英里,途经许多高山大河和原始森林。同时还将铺设一条大口径输油管道从印度加尔各答直到中国昆明,预计总长度为两千英里。     &人猿泰山&计划的实现将打破日本对中国的全面封锁,把中国大后方同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紧紧连接在一起。制定这个计划的着眼点出于对战争还将持续五年以上这一基本战略估计。     罗斯福总统亲自批准了这个计划。     以后战事的发展看得出来是按照这一计划的思路进行的。  
  &人猿泰山&
    后来计划略有修改:把新建的中印公路与原先的滇缅公路相连接。在盟军收复缅甸之前,先用中印公路来代替滇缅公路。     原始森林展开血战    在驻印军,士兵人手一支“罗斯福”,班长排长则配汤姆森冲锋枪,每连均有60毫米迫击炮、火箭筒、火焰喷射器,每团均有12门80毫米迫击炮,每师均有80余辆“谢尔曼”坦克及24门105毫米榴弹炮,火力与美军持平,大大超过日军!
     1943年10月,新38师、新22师开进缅甸北部野人山区,此时驻守缅北的是日军第18师团,驻印军第一仗便是夺取胡康河谷。“原始森林里黑得什么也看不见,日本人就躲在大树上、身上披着树叶朝你开枪,枪法还特别准!”伤亡大了,部队便脱离接触,炮兵架起山炮一通乱轰,连树带人打了个稀烂!战斗结束后,日军阵地上有好多日本兵写的传单:“支那兄弟们,你们赢了,不要追了吧!”师长孙立人立刻下令,日军第18师团的俘虏如果到过中国,一律就地枪毙,因为这个师团是“南京大屠杀”的元凶之一,士兵如来缅甸前到过中国,必定在南京作过恶!    野兽部队全部歼灭    1944年5月,驻印军逼近密支那。两个多月后密支那被攻克了,一支复仇之师全歼了制造“南京大屠杀”的野兽部队,中印公路一片坦途。今天,我们都还应记得,在高黎贡山那边的缅甸,还有更远的印度,祖辈有过怎样的热血恩仇。        日军精锐部队第18师团,这支军队曾经参与南京大屠杀。战役后18师团的俘虏绝大部分被处决。
  ----by 邓贤    中国驻印军将士在印度接受美军装备,接受军事训练,掌握各种现代武器,并在总指挥史迪威将军领导下开始进行声势浩大的缅北大反攻。    中国驻印军挥师东进,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与敌人蜃战,基本上所向披靡,在猛拱河谷消灭日军王牌第18师团,缴获该师团军旗和关防大印,重创敌军多个师团,收复密支那和南坎,直至取得把日军赶出缅甸、打通中印公路并恢复中国后方运输大通道的最后胜利为止。    中国驻印军是历史上第一支国人组建动员指挥并在国外训练的中国军队,该部队全部美英装备。该部队官兵文化程度之高,抗战决心之大以及所掌握的武器装备之现代化,为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中国驻印军是一支高素质和完全现代化的军队。由于这是一支特殊条件下组建的特殊队伍,由于其历史背景的特殊性,这支军队几乎等于一支黄皮肤的美国军队。    问题在于,这支军队的主体构成是中国人,这些来自中国内地的学生兵有自己的文化传统、思想准则、道德习俗和感情方式,所以他们又有别于那些白皮肤和黑皮肤的道地的英美军队。    我们不妨把这支军队的组件和战斗历程看作中美文化的一次特殊交流,事实上这种交流已经被历史证明是必要的,它已经成为中美友好交流的源头之一,在20世纪漫长的岁月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并将成为 21世纪中国走向世界和世界认识中国的一种必不可少的过程。       图为中国驻印军渡江进入缅北作战。
  对日方阵地进行火力打击。
    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的缅北、滇西反攻战役,从1943年10月至1945年3月,历时17个月,收复缅北大小城镇50余座,解放缅甸领土8万余平方公里,收复滇西失地8. 3万平方公里,共毙伤日军4. 8万余人。孙立人被称为“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    第二次缅甸战役开始,孙立人指挥新三十八师如下山猛虎般扑向胡康河谷。10月29日占领新平洋,12月29日攻占于邦。当日军俘虏被带到孙立人的面前时,孙立人厌恶地皱皱眉头,不假思索地命令参谋:“这些狗杂种!你去审一下,凡是到过中国的,一律就地枪毙,今后都这样办。”命令被迅速执行。日军第十八师团曾在中国战场上犯下累累罪行,这些俘虏手上沾满中国人的鲜血,当然在劫难逃。??     孙立人将军任新三十八师师长留影。    
  1948年10月,新一军随廖耀湘兵团在辽西会战中被林彪东北野战军歼灭。部分新六军退守台湾。此是后话。
   你们共匪用老毛子的武器杀那么抗日英雄还挺自豪是吧。。。    ----------------------------------------------------------    妈的,网特吧,一边凉快切!  --------------------------------------  刚看了一句话:有人就有恩怨,  
  又:第一次入缅战役地图
  好贴!顶一个!
  作者:天涯鬼 回复日期: 13:14:27 
    作者:fattywu 回复日期: 9:10:08          可惜这些美械师都在解放战争中全军覆没了。                你们共匪用老毛子的武器杀那么抗日英雄还挺自豪是吧。。。      谁没抗日过!!  解放战争证明了,人才是战争的第一要素!  胜者为王,怎么你们这些美。日汉奸,国民党的残匪的子子孙孙不明白呢??现在这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的骄傲啊
  想不明白到台湾去做反攻大陆的梦去!
  都割让了,都割让了
       作者:天涯鬼 回复日期: 13:14:27 
    作者:fattywu 回复日期: 9:10:08          可惜这些美械师都在解放战争中全军覆没了。                你们共匪用老毛子的武器杀那么抗日英雄还挺自豪是吧。。。  这人说话有些搞笑
  楼主,偶喜欢,谢谢    了解历史...谢谢曾经为祖国出生入死的英雄
  妈的,在国内战场不是总喊装备不行么?!怎么到了缅甸就舍得了?????????????    
  见识了
  好!顶一个!  谢谢楼主
  作者:北饮狂刀之铁战 回复日期: 21:34:25 
    作者:天涯鬼 回复日期: 13:14:27        作者:fattywu 回复日期: 9:10:08            可惜这些美械师都在解放战争中全军覆没了。                        你们共匪用老毛子的武器杀那么抗日英雄还挺自豪是吧。。。            谁没抗日过!!    解放战争证明了,人才是战争的第一要素!    胜者为王,怎么你们这些美。日汉奸,国民党的残匪的子子孙孙不明白呢??现在这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别吵!看完顶就是了,中国军队还是很厉害,只是外战内行,内战外行。
  作者:发音不准 回复日期: 22:30:40 
    妈的,在国内战场不是总喊装备不行么?!怎么到了缅甸就舍得了?????????????    -----------------------------  哥哥
你先看看文字嘛~ 不过十几分钟就可以看完啊
  最讨厌你们这些捣乱分子了,没技术含量。  人家好好的在缅怀抗日先烈,你们扯什么内战,网特。。。。
  纯情性感白白嫩嫩的小MM,不过咪咪很壮观                                3000张图片供大家欣赏,不看肯定会后悔的~                                        /Get/autowenhua/autogirls/                           不要再犹豫了!快来吧!!            
  一代名将孙立人!
  敬佩孙立人将军
  作者:clouddong 回复日期: 13:09:22 
             作者:fattywu 回复日期: 9:10:08        可惜这些美械师都在解放战争中全军覆没了。        因为他们不喜欢打内战 XD       作者:天涯鬼 回复日期: 13:14:27 
    作者:fattywu 回复日期: 9:10:08          可惜这些美械师都在解放战争中全军覆没了。                你们共匪用老毛子的武器杀那么抗日英雄还挺自豪是吧。。。  -----------------------------  你俩说话还真搞笑!        
  就是比现在女的的吊带结实
  大国伤心地
日 17:02 【文章字体:大 中 小】
    文/记者 邓康延
李正提供    “几年前我们这里挖地盖房还能挖出远征军尸骨。”云南腾冲高黎贡山下界头乡的几户村民告诉我们。    “怎么知道是远征军的?”我问。    “他们都穿草鞋。日本兵穿的是皮鞋。”     后来,一位研究滇西抗战的学者告诉我,当年远征军新兵的第一课,不是瞄准、操练,而是编草鞋。老兵们身上都有一个小包,装着随处拣到的布条,能把草鞋打得不磨脚。    中国抗日胜利的千里之行,始于草鞋脚下。    我们几位朋友被60年前的远征军事迹感召,自筹经费从深圳、昆明奔赴滇西,拍摄纪录片。同行的作了数年田野调查的人文地理学者章东磐、孙敏、李正感叹来的晚了,他们前年、去年所采访的远征军老人有些已相继离世。    沿着中国远征军从东岸越怒江、跨高黎贡山、攻腾冲的同样反攻路径,我们一行人原路回溯,时间是2005年5月初,正好是61年前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反攻的开始日,也正值俄国向全世界盛大展示二战胜利60周年阅兵式的那几天。红场上几大国首脑恭居一侧,一车车卫国老兵们穿过全世界崇敬的目光。俄国,以一册精装的历史书,向世人导读他们的光荣。    因为这一面镜子,因为镜子外面我们的物象,我们怅然若失。    其实,二战规模中最大的、历时最长的、死伤最多的战场在中国。可悲的是当60年前世界都在庆祝战争结束时,惟有我们的国度开始了另一场鏖战,这一次双方以同一语言在同一故乡兵戎相见。巨大的族群分裂,横亘至今。     当一个民族连自己的历史都不能正本清源,又怎能阻挡别人的妄加篡改;当一辈后人连自己的浴血卫国的父兄都不能尊敬,又怎能奢望明天的社会理至情归。对历史的态度,其实是国品之所彰,国运之所系。     正是当年,十万中国远征军和美国盟军死死抵住日军直插中国腹地昆明、重庆的钢刀,并以百年间第一次反侵略的战略反攻,奠定了抗战的胜利,奠定了中国在二战同盟以及联合国大国的地位。那曾是凄怆的壮美: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学生十万兵。  我觉得抗战的云南有三条惊世骇俗的道路。一条是血路-滇缅路:绵延千里,历时数年,十万民众修筑,无日不被轰炸的中国战时惟一的接受国际援助的生命线;一条是铝路-驼峰航线:中美空军几乎以两架飞行就有一架不归的航行,维系了中国的军需命脉,而坠毁的飞机铝片也在地下铺成闪光的路;还有一条鲜为人知的尸骨路-远征军的反攻线:强渡怒江,仰攻高黎贡山、松山,巷战腾冲、龙陵,几个月间每天都有几百人伤亡并被就地掩埋于山涧沟壑。太多的士兵没有墓碑,甚至没有留下名字。  高黎贡山脚下的老人说,打完仗几天,山坡上流的都是“血旺子”。山泉也红了一年。    我在查资料时看到了两本参战者回忆录,一本是日军士兵吉野孝公1980年在日本出版的《腾越玉碎记》,另一本是远征军198师592团团长陶达纲1988年在台湾出版的《滇西抗日血战写实》。前者九死一生地在3000多名“玉碎”的日军中幸存下来,战后几十年常感受到濒临死亡时的痛苦与颤栗。后者也常常怀想着战死的上千兄弟而不安。他们写的恰好是相同的时间和战场,故对比来看极具张力。     吉野孝公《腾越玉碎记》(摘)    敌人突然在黑暗中怒涛般地涌了过来,一场军刃和刺刀的混战。敌人被击溃,遁入灌木丛用机枪反击。这时我们推出一门大队炮,小队长命令:“零距离射击,放!”敌丛里飞溅起巨大的火花,五六发以后,敌丛哑然无声,微微传来敌兵的呻吟声。  ……敌人并没有就此败退,新手一个个地接替上来继续对我实施轮番进攻,阵地上的树木几乎全被击毁,痛苦中死去的战友尸体还紧紧地抱着枪身。从凹洼处爬上来的敌人在我方重机枪的枪口下,像小山一样堆积。但我们的子弹已所剩无几。敌人立即在层层堆积的他们同伴的尸体上架起机枪开始扫射。    ……我们退回腾冲城内,3000多日军,受到6万多中国军进攻。……我穿过到处爆炸的城内去寻找粮食,两旁重叠着被炸死的友军尸体,有的没了手,有的没了脚,有没死的二三名日本士兵,表情痛苦地伸出满是血污的手向我求救。    九月十日,敌人在蒋介石总统的愤怒激励下,实施最后总攻。我们剩下的守备队兵有350多名,他们像狂涛一样席卷而来,奋战、奋战,殊死奋战。城内战场在充满怒吼和叫骂的肉搏中化成一片血腥的荒野。9月12日太田大尉发给师团司令部诀别电报:“我们已弹尽粮绝,突入城内优势之敌自昨日以来即与我混乱战斗中。我决定将军旗及密码烧掉后,实行最后的冲锋和突围,敬祝全军胜利。”     一个军曹嘶叫起来:“我们的最后时刻已经到了,现在我们就去靖国神社,大家不要落后,冲! ”    我被俘后醒来,卫生兵在包扎我的伤口时,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对我非常亲切。为我抬担架的士兵,肩上渗出了血,丝毫也看不出敌意。    我后来被押到一位中国远征军少将面前,他称自己毕业于日本军官学校,将军对我说,“腾冲守备队龙兵团一直战斗到最后一人,很勇敢,但对于全体战死的官兵来说,也真是很可怜。我也失去了二百多名少尉以上的军官,受到蒋总统的严厉斥责。战争对人类来说,是一种非常痛苦和不幸的事。我们同是亚细亚同胞,彼此进行了这么长时间的不幸战争。”将军后来说,“你来到这儿,绝不允许自杀,战争一结束,你们就要成为重建日本的支柱。中日两国也须尽早结束战争状态……”     陶达纲《滇西抗日血战写实》(摘)    在进攻高黎贡山的灰坡时,日寇的速射炮、机关枪如一阵狂风暴雨般……第二天清晨,本人清查官兵伤亡情况、第一、第三两营官兵,已经有85人伤亡。师长叶佩高将军,冒着枪林弹雨到团指挥所,真是与部下同生共死的好长官啊!第二次再攻,本人当晚下令清点人数,可怜又伤亡250余人之多,其中有第三营营长姚立功阵亡,副营长郭砚田阵亡,副团长陈志杰负伤,第一营营长逢桥负伤一直未下火线,其余死伤的排长、班长及士兵二百余人。 这些都是他们父母所心爱的好儿子啊 !    5月30日,打下冷水沟,只见两个坑中有水泡着的十几具日军尸体,细看他们的大腿肉、屁股肉、都有刀痕,有的还见骨头,真是惨啊,皇军的悲惨下场。也感到很奇怪。又随部队到了北斋公房(原日寇据点),房屋四周有一小堆一小堆的黑色屎便,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日本人吃他们自己人的肉,因为纯吃肉的屎便是黑色的,显然五六天以来,日本人后方补给断了……  6月1日这天,高黎贡山上很冷。我眼看着两位战士在我面前冻死去了。    592团之官兵,在滇西大捷一役中,自5月11日起至9月25日止,有不幸负伤一次两次三次者,又再上战场,又再阵亡者。呜呼!能不令人悲伤,他们此种牺牲精神,无愧对中华民族之先烈在天之灵,凡有良知的人,能不同声一哭!    黄昏时分,我们攀到高黎贡山一个叫茶铺的地方安营扎寨,傍水又有平地。原来这里正是61年前叶佩高将军的宿营地,当时资料记载,他也只有块油布挡挡雨。上万士兵漫山遍野,淋在树下,抱枪而憩。    我们未遇上当年的大风雨,吃完马帮穆大哥做的赶马肉,生一堆篝火聊天。想想61年前此地此时的搏杀,脊背生冷。穆大哥说这附近下雨天很多人都听到闹鬼,有时还能听到喊杀声。附近的北斋公房、冷水沟、灰坡这些险要战场如同坟场。我们晴日空手而行山路陡壁已举步维艰。美国新闻战报称这段路上有二百多匹骡马跌入峡谷。当年狭路相逢,一方是又冷又饿在泥泞中负重仰攻的草鞋兵,一方是坚筑工事两年、装备素质精良的日本龙师团。那几乎是鸡蛋碰石头的游戏。惨烈处,叶佩高将军几欲自杀,他实难承受一边是上方火急的攻击令,一边是子弟兵们飞雪般的死亡帖。    在海拔3200多米的山垭中,战壕纵横,散兵坑遍布,来自福冈矿山的日本兵,善挖坑道,作战凶猛,战友配合如兄弟,出击似虎狼,天皇崇拜加武士精神加嗜血杀戮,绝非《地道战》、《地雷战》中挑着太阳旗和鸡的演戏鬼子。    但是,正是那些鸡蛋最终碰裂了、淹没了石头。尸骨之路,温热柔软,却不可阻挡。    我找到一个散兵坑,用手扒下去,只挖了十几下,跳出一个东西,我大喊一声:“子弹!”一颗尚未上膛的三八大盖子弹。我在太阳下凝视它斑驳的绿锈,想着这个坑里的日本兵是被击毙还是打跑了。这颗子弹原本可能会击中一个远征军兄弟,而在61年后它像一个符一样攥在我手里,洞穿着我原来的战争观。    随后的十多天里,我们再深挖也一无所获。据说当年子弹炮弹很多,解放初期和大跃进时,穷苦的山民纷纷来挖,挖到大量子弹以及死尸骸骨。1颗子弹可以换1个粑粑,有人靠捡子弹壳换了一头牛。    战争如此惨烈,但那些死去的和存活下来的官兵们的命运如何呢?    在高黎贡山下的界头乡,正在晒太阳的三位老人给我们讲了一个难以置信的故事。    有一个连的远征军用机枪死守住高黎贡山路口,日军找来一个村民为他们带路,绕到后边,把一个连的一二百人全部打死了。解放后肃反,大家提出那个村民帮敌人杀中国军队,那村民对审讯他的官员称,他杀的都是国民党,那官员想了想,把他放了。后来这村民还当了队长。     我们去保山板桥见到远征军老兵刘志声老人,他先笑着说:“我这辈子死里逃生。”他写了一部尚未出版也难出版的书《征魂》,“写的是我们团上千人的死亡。”他曾在黄埔军校办的干训班培训过,至今记得门口的对联:“贪生怕生莫入此门,升官发财请走别路。”他说国难当头三种人:热血抗敌、麻木不仁、投敌求荣。现在让他选还做第一种人。     他现在还想着为打象达的日军而阵亡的八百多兄弟弄个墓、立个碑,因为他听说黄土坡上那些军人坟被平了,种地的还犁出骨骸来。他还为一位孤寡的远征军老兵写申请向政府求助,可县民政科说无政策,那战友到死也未拿到一分钱。    刘志声的命运也不济,1950年保山地委书记让他做秘书,派克笔都给他用了,但在填表时他如实写了抗日经历,生活全变了,几十年里每逢政治运动就挨整。    保山一中的另一位老人张子文也有相似遭遇。他当年入黄埔13期,慷赴国难,当过怒江边上的炮兵副营长(全营4门炮,5发炮弹)后被调往长官部当参谋,第一天卫立煌接见,称他“少年英俊”。日本投降后,他就逃避内战去昆明工商学校当教师,解放初仍被查出历史,劳教21年,出来后当了英语教师,干到70岁退休。这些年政治环境宽松了,他又被请到广播电台讲当年的抗日经历。     一位钟表店的大妈告诉我,那些留在村里的远征军老兵可惨咧,没人管,一分钱也拿不到,有的七八十岁了还下田,冬天一双凉鞋子。她听村里人说,台湾来的老兵请一个村里老兵吃饭,他不好意思去,怕丢人。     一路上我们见到了十多个远征军老兵,大多数多年前一直被划入人群的另册,噤若寒蝉,几乎每人当年的老照片、纪念物全被抄或自行焚毁。有的人眼里含着泪说:“现在的待遇、生活都好多了。”     好多了。这些大多80岁以上的老人,随时可能人与故事一起消亡。他们比国殇墓园的那些战友,已是死里逃生;他们又在几十年间,生里避死。    一直守护腾冲文脉史鉴的人士称,收复腾冲之战,为全国抗战全歼顽敌之首胜;建立腾冲国殇墓园以安抗日阵亡将士之灵骨,乃全国之首义。1944年11月,日寇尚未降,腾冲尚未康复,腾冲已在筹建墓园。日墓园落成日,全城万民献金、义卖,祭献英灵。    我们走进国殇墓园。长长的甬道,通向“忠烈祠”。国民政府十多位党政要员匾联扑面。蒋中正题“碧血千秋”、“河岳英灵”,何应钦题“气壮山河,成仁取义;光昭日月,生荣死哀。”龙云题“气涌怒江头,恸血溅三军,热泪难填浩波荡;骨收香城畔,看芳留百世,忠魂犹守汉山河。”    后面的坟山上三千多块墓碑环绕、纵列。最底下的是一等兵、二等兵,最上面的是中尉、上尉,四周又有校官、将官的合碑,美国盟军的合碑,至顶处,一塔耸天,底座是李根源题写的“民族英雄”,塔身是霍揆彰题写的“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攻克腾冲阵亡将土纪念塔”。碑石已非1945年的原物,1985年重立的腾冲火山岩碑石经风雨剥蚀、青苔滋生,有的已字迹模糊。四周静寂。几千躺着的人不说话,他们等距离地像生前一样,成班、连、营、团、师地布阵。他们中间许多人临冲杀前都没吃饱肚子,一生中都未穿过皮鞋。我抚摸着一块块碑,那一个个汉字名字幻化成一个个似曾相识的面孔。我的泪水突然溢出,摄影师牛子的泪水突然溢出。四周一片模糊。    守护过墓园的当地八旬老人段大兴告诉我们,1945年,阵亡官兵被集体火化后骨灰成车拉来,开始怕罐不够,压得很满;后来罐又多了,又匀出些装半罐,墓碑并不对应骨灰,三千多名字也不能包括反攻牺牲的九千多阵亡官兵。清明的公祭在五十年代初取消了,大约同期,民政部停发了活着的国民党抗战老兵的抚恤金。国殇墓园沉寂了十多年,再喧闹时是文革涌来的打和砸。墓碑上所纪念的二十集团军中的54军,在内战中曾被蒋介石调到东北与林彪属下的解放军54军对垒过。文革中解放军54军支左恰好驻扎在腾冲。正是革命有理的年代,解放军54军就在远征军54军的纪念塔下埋了炸药。红卫兵们也将坟山上的三千多块刻有远征军官兵的墓碑尽数砸毁。(惟有腾冲另一处纪念54军198师的阵亡将士塔,得以原物保存,只因很早该塔被人用泥糊上后大写了“毛主席万岁”等红色标语)    文革最热闹时,城关镇小学有一位老师带着小学生们来砸墓,他还爬上主建筑“忠烈祠”把四角的飞檐斗拱的木雕锯了,如今仍满檐断茬。    墓园被底朝天毁了一遍,只有一块于右任手书的“忠烈祠”匾额保了全身。当时粮食局职工田复明悄悄拿回家,作了10年床板,1984年墓园重修时他扛回来并捐上10元钱。如今园内上万文物中,存留此一件真物,算是血脉丝连。    “修而复毁,毁而重修。”1984年开始的墓园修复工作,县委下决心搬走了已占园多年的党校。县文化局日送省文化厅的报告称:“纪念塔已被炸成数块,现存党校猪厩。”“全体阵亡官兵名单的碑碣约百方,除用于铺砌祠后走廊阶沿及党校办公室廊外,尚存八十四方。”重建时,台湾报纸大幅报道称:原以为是统战,看来真是纪念了。    国殇墓园,第一次被意识形态侵袭持续了几十年,第二次被商品经济冲撞几年间就已有大变。如今国殇墓园的南边和西边已被食肆街、娱乐厅、珠宝店所蚕食。墓园靠近公路一侧,很远就能看到一块醒目的招牌“高家狗肉馆。”如今墓园门票20元。    在国殇墓园忠烈祠下有一块蒋介石题写的布告,警示不得改变墓地的属性:“……赖我将士忠勇,与敌周旋,前仆后继,遂克腾冲,恢复滇缅国际路线,促成伟大之胜利。丰功伟绩,薄海同钦。兹建此墓园,永垂矜式。除按此举行祀典及随时开放任人瞻仰外,不得擅自驻兵及移作别用,以示爱护、尊崇之意,倘有干犯例禁,定即严惩不贷。”    在国殇墓园我们遇到一位7旬老人,他是个共产党的老军人,他感慨道:几十年回过头说一句公道话:国共都在抗战,只是当年国军守土有责,必须正面抵挡拼杀,所以责任更大,伤亡也更重。忘记远征军对民族的功绩,就是背叛共产党实事求是的精神。之后我得知,他原来是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的原院长秦伯益将军。当时我看到他虽身穿便装,仍以一个中国老军人的威严向墓塔敬了军礼。而那天,我们也看到有多位年轻的解放军军官,在墓地间言行随便,不知肃穆。    在国殇墓园的留言簿上,写着“毋忘国耻,警醒同胞”,“我爱远征军”,也写着“杀死日本人”,“一百万日军,二百万伪军,为什么?“墓园收门票是用烈士血骨赚钱”。显示了另一种惊心。     在一把日本刀的展柜前,没有什么解说词。曾接受此刀捐赠又转给墓园的腾冲文管所原所长李正先生告诉我们,这把刀是浙江海宁籍远征军预备二师排长沈荣裳的战利品。在攻克腾冲的血战中,一个日本军官挥刀跳出残破的掩体,8位中国兵猝不及防地死于刀下。沈排长端起冲锋枪朝这发疯的鬼子扫尽最后一颗子弹。战后他回到老家,跪着把军刀献给母亲,当作抗战胜利的纪念,再后来母亲怕留下政治运动的罪证,把刀层层包裹投入水井。1990年沈荣裳从台湾返乡,委托义弟羊坚将刀辗转送到腾冲。    我亲眼目睹了李正先生经历的另一次无奈。他说年前去庙宇祭母,发现地下一块碑上有字,他慢慢用手抠,发现竟是他研究过的战死于腾冲的名将李颐少将墓碑,他赶紧让人送到国殇墓园。这次陪我们来拍摄,他问起李颐的碑,没想到被搁在院草丛中,翻过正面,已有虫爬。    在滇西战死的美军、日军尸骨都是怎样处理的呢?    配合远征军的美国顾问团共亡19人,他们都在当时或战斗后几天举办了葬礼,其中军衔最高的梅姆瑞少校在大塘子阵亡后,当地土司提供了一口价值700大洋的上好棺木。1946年、1947年美国政府两次专门派出公益救护队寻找他们的遗骸,用绿帆布袋装了回国迁葬,并写出上报国防部的寻找报告,进入国家档案。    日军在中国的阵亡者,战争之初祭典规格高,死的多了,只好从简。保山市史志办的陈祖梁先生对此事研究过多年。他说,日本人早先是把尸首都运回本土,后来尸骨成堆,不及运送了就割头带回,再后来阵亡的长官割一臂,士兵切一指。到远征军反攻时,日军节节败退仍拖着死尸同行。有位远征军军官称,他们最后打下腾冲东北角,日军除了几个活的,其他死尸垒成一人高的垛,一个月下来,尸上爬满白蛆。一户腾冲人光复后回到家,发现二楼堆满日本骨灰盒,每个盒上放着手表、钢笔、书信、照片、奖章等。那户人家又惊恐又愤怒,一炬焚之。    日军阵亡者骨灰大多数进入举世瞩目的靖国神社。参观神社不收门票。“靖”在汉字里有“平安”之意,却因所附后缀,在华人心里淌着血腥。一部分横尸缅甸的日军遗骸,几十年间在其遗属、企业财团、政府的大量资金人力关注下,或被迁回或在当地大修墓地,不论原址上已盖酒楼或民居,日人皆重金买下而祭祀,甚至犬马也有立碑。一位旅居缅甸的远征军老兵提起当年葬缅的战友墓地,哽咽难语。    而日本人也在盘算着将死在滇西的日军骨骸及文物迁回国,自然遭到拒绝。至今我们还能看到日本人在滇西的倭冢或日军战死地悄悄鞠躬、洒酒、焚香。    远征军死亡的故事太多,立碑的太少,毁碑的不少。保山博物馆李枝彩先生讲了父亲亲历过的场景。61年前一个营的远征军在山神庙峡谷乘夜埋伏,计划凌晨偷袭日军,没想到被发现,日军集中火力一阵狂轰,只逃生了一个拉肚子的士兵。战后多天,尸体腐臭,一拖就会掉腿和胳膊,只好就地掩埋。沟底因此垫高一尺,乡民不再走此路,斜坡上又辟一径。60多年了,像冷水沟、灰坡、象达一样,渐渐再无人知道死了多少人,他们叫什么名字,来自何方。    腾冲,原本是中国最具特色的火山石石头城,浴火尽毁,几十年间的重建,仍未显出一方风骨。起码,没有一尊远征军雕塑。我们想,如果能够向全国发起征集,能不能塑造出一尊震撼人心的城标呢?如果再建立一个基金,或许会让地下的远征军睡得好一些,让越来越少的活着的远征军活得好一些。    战争和胜利都很远了。比起当年的美军、苏军,甚至战败的日军,中国远征军是最寂寞的一群,像被火山翻腾过的黑石,他们早已不可能成为腾冲的玉。可他们是我们这个民族不断向前延伸的道路中,最坚实的一部分。    远征军,时间空间都不远,近在每一颗有良知的心。     
  如此好帖,焉能不顶?
  唉,民族的悲剧!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内战争片经典老电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