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r underarmor 公司地址为什么那么火

新一代品牌崛起!借鉴了苹果的Under Armour就这样打败了阿迪达斯
日,也就是一年前,在美国运动品牌市场,来自德国的老牌运动品牌Adidas第一次被挤到了第三的位置。那家开了挂冲到第二的公司就是拥有黑科技魔法的美国本土公司:Under Armour。成立于1996年的Under Armour(下称UA)在2014年以来的这一年半里,经历了让人惊叹的指数级增长。今年7月,UA发布第二季度财报后,将2015年全年销售收入上调至 38.4亿美元,而其在2013年的销售额为23.32亿美元,两年间增长了65%。UA 的创始人兼首席行政官 Kevin Plank 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说道:“我们还很年轻,这只是开始。我们的国际市场每年增长 50%。”这话看起来可能过于张扬,但却说到点子上了。UA的成功秘诀就是这两个字“年轻”,拥有年轻充满活力的青少年消费群体,充满技术控特色的产品线,以及骨子里躁动的互联网科技基因。正如同样年轻的运动服饰品牌Lululemon横扫北美,年轻的运动品牌正在摇动传统大牌的地位。年轻就要引领潮流大家都知道,UA是靠运动紧身衣起家的。由于专注于改善产品舒适度,UA一下子在功能性运动服市场占据近80%的市场份额。但是更重要的是,UA用“棉是我们的敌人”的口号,引领了以吸汗涤纶为材料的体育装备潮流。之后,Nike推出了dri-fit pro系列、Reebok推出NFL装备系列,都是仿效UA的做法,试图在尼龙、涤纶材料方面有所作为。一定程度上,UA做了和当年苹果非常相似的一件事:我不迎合消费需求,我创造消费需求。UA的目标消费群体是12岁至25岁的年轻人,它在年轻人群中掀起了专业运动的潮流。UA发展的最终落点并不是职业运动员(虽然这仍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是另一类人:非专业运动员。这类人群的定义是非职业,但愿意勤奋运动。UA做的就是不断传递专业运动的理念,让人们变得更加愿意运动,或者更确切的说,更专业地运动。在UA最新的一则广告中,有一句广告语:“You are what you repeatedly do when things get hard”。UA一以贯之地强调运动精神、拼搏精神,热爱运动的年轻人马上燃了起来。所以当你在健身房、室外场所持之以恒坚持锻炼时,你需要什么?显然是专业的运动装备,例如能保持干燥的UA紧身衣,以及舒适而充满技术含量的UA运动鞋。UA首先在美国获得成功也不是巧合。美国的运动市场发展最完善,消费者对专业运动装备的需求越来越大,华丽的设计或者Adidas走的休闲风,再难吸引有更高运动需求的消费者,他们转而走进了UA的专卖店。躁动的互联网科技基因“我注意到,现在大家采访我的时候,主题已经不集中在运动服饰,开始谈科技了,他们甚至说Under Armour是一家隐形的技术公司。”这是UA创始人Kevin Plank在今年三月份接受采访时说的一段话。确实,UA这家年轻的公司,很好地适应了这个互联网时代,不管在社交平台还是数字发展方面,都让人看到了它创新的互联网科技基因。2011年,这家还不是太有名的公司,在官网上发起了针对13-24岁青少年的一个名为“Ultimate Intern Program”活动。UA邀请来自全美各地的青少年以实习生的方式加入UA帮助品牌在社区,数字化方面进行营销活动推广。这个活动汇集了15,000位报名者,并迅速帮UA在Faebook和Twitter等社交媒体上打开生面,最终UA在Facebook的粉丝增加了12万,在Twitter上的跟随者增加了4000人。而近年来,UA在打造数字化运动平台方面也频频发力。在2013年收购颇受欢迎的健身追踪应用MapMyFitness之后,UA于2015年又连续收购了健康及营养追踪应用MyFitnessPal和社交性运动追踪软件Endomondo。而在今年1月,UA与HTC合作,共同打造UA的在线健康社区和推出可穿戴设备。经过这么多的前期铺垫,UA最终推出了自家的Under Armour Record这款应用,正式对标Nike的Nike+。UA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对于互联网健身(Connected Fitness)业务的投资致使UA的开支大幅上升 31%。但是显然UA的高层非常支持这一举动,他们将其数字化运动平台形容为“健身运动领域的LinkedIn”,并乐观预计UA的数字化运动平台的用户数量已超过1.3亿。UA的成功是特例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文章开头提到的Lululemon,以及例如休闲服饰品牌Hollister和瑜伽服饰品牌easyoga,都在传统老牌玩家的合围下闯出自己的一番天地。他们的商业模式有这样几个共同点:面向青少年消费者、收窄的产品线进行差异化营销、以及提倡特定的生活方式。青少年消费者有什么特色?他们没有固化的消费选择,并且容易被酷炫新奇的东西吸引。UA初期从大学推广做起,将目标客户定为12-25岁的青少年。或许你会认为他们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但是别忘了十年后,他们将成长为社会主要的消费群体,而那时他们固化的消费选择将是UA。这些成功突围的年轻品牌的另一个特色就是,他们的产品线一开始往往很窄,只专注一个细分市场,例如Lululemon就是专注做瑜伽服饰。专注带来的好处是专业,而专业对品牌的快速塑造和传播有很大好处。年轻的品牌没有能力在产品线宽度上与大品牌竞争,专注是一个成功率相对较高的不错的选择。最后便是讲故事的功底了。UA讲运动精神,Lululemon鼓励大家&每天做一件让自己惊讶的事情&,Hollister说“年轻活力+健康自然=最性感”……在这个资本时代,要成功,最不可或缺的就是把故事讲好了。UA的下一步计划是由点到面将产品线扩大,并且希望在全球市场大展拳脚。在北美市场成功只是UA迈出的第一步,但是如何平衡专业运动品牌形象与逐步放开的产品线,将是UA发展面临的最急迫问题。而在世界范围内,UA与Nike和Adidas的竞争,也将是另一场好戏。
未来面前,你我还都是孩子,还不去下载 猛嗅创新!
后参与评论
评说什么成功就是狼性,腻味人不?
说了半天根本没说到点子上去。没有库里的逆天表现谁知道UA是个什么玩意。
UA赞助库里,库里去年现象级表现,拿了MVP,总决赛中表现惊艳,都给UA做了大广告。我有几件UA,老外跑步的人还是经常有人穿
就这样子,刚好八个。
细分领域错位竞争、创造新鲜需求、俘获未来消费主力、互联网垂直生态圈是市场新进者的四大法宝。
虎嗅君,你创造一个需求给我看看?
安德玛距离阿迪的距离还差了几十个阿迪王吧。。。Under Armour:不时尚,还怎么混体育圈?|界面新闻oJMedia作者:Cass Lin
我在美国时,对安德玛(UA)的印象是:国民品牌。
自然和美国橄榄球(Football)的群众基础有关系。
要知道,在美国,橄榄球是Football,名声响亮。足球则是听起来更绕口不利传播的Soccer。
橄榄球季一开始,美国家庭不是一起对着电视做沙发土豆,就是到附近的学校里支帐篷,在帐篷下面烤肉、喝酒、侃大山,一起看比赛,称之为Tailgate Party。
UA,一个橄榄球校队教练创办的品牌,拳头产品是橄榄球运动员训练时穿的紧身衣,自然成了国民品牌。
1. 阿迪耐克我们穿腻了
中文互联网圈传播很广的段子说,外国人不穿秋裤。
其实,美国人可能比中国人抗冻,但绝对也怕冷,他们只不过不穿东北式的宽松秋裤,而是喜欢穿UA的Cold Gear紧身衣打底御寒而已。
读书时,在美国同学的强力推荐下,我也有一条Cold Gear 压缩裤,伴我度过美国东海岸变幻莫测的天气,又带回来在北京冬季打底。已经5,6年了,至今尚能一战。
UA功能性服饰的面料功底和竞争力,可见一斑。
财务回报自然也不差。
Under Armor在1996年创业,2005年上市。
每年增长超过20%。
到2014年,安德玛美国销售额首次超越创办于1948年的阿迪达斯,上演了一出美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本土小弟逆袭欧洲大哥戏码。
也难怪股价一直上涨。
因为,运动品牌市场,实在是被耐克和阿迪这两家成立超过50年的公司垄断太久了。
天下苦大钩子和三道杠久矣。
不过最近,资本市场对Under Armour这家公司,好像没有以前那么看好了。
刚刚出来的三季度财报中,UA的收入涨幅为22%,自2015年以来最低。更致命的是,公司公告,包括感恩节黑五以及圣诞购物季的第四季度预期增幅仅为20%,未来也会持续放缓。
股票应声而跌了13%,业内媒体也纷纷看空。
或许你可以说,一家公司保持长期高速增长,实在没有那么容易。20%以上的增速对比耐克单位数的涨幅已经十分亮眼。
但耐克的体量毕竟比UA大太多,营收差十倍,抗风险能力也更强。
最重要的是,UA多次表示出了想要赶超耐克和阿迪的意愿。以现在UA的体量,一旦收入增幅放缓,目标不免更难实现了。
2. 顾客没有新鲜感了?要不时尚一下?
UA,这种美国的、上市的公司,怎么随便放任业绩放缓?
咱们来看看三季度之前,UA都有哪些动作:
自己的核心产品线和销售渠道所带来的增长,只能维持这么久,UA也在积极寻找新的增长点。
今年夏天,UA挖了前任阿迪达斯设计师Tim Coppens,负责开发设计UA旗下的轻奢时尚品牌:UAS(Under Armor Sportswear).
6月,公司的官方表态是:该品牌代表了公司进军时下正火的运动休闲装(Athleisure)市场的决心,目标客户群是城市中爱运动的时髦职场精英。
UAS有自己的独立网站、仅在纽约芝加哥等大城市的百货商店销售,并且参加了今年的纽约秋冬时装周。
显然,价格也要跟上。UA的运动服饰在美国本土价格其实很平易近人,而UAS的均价则和加拿大轻奢运动服品牌lululemon看齐。
可见UA对这条产品线寄以厚望。
9月,Tim Coppens带UAS系列参加了纽约时装周。
WWD报道说:走秀现场快而简洁,观众约300名。男女装剪裁都干净利落,较好结合了UA面料上的优势和Tim Coppens的设计优势。
我读书时曾经是Ralph Lauren 品牌忠实粉丝,UAS看上去,更像一个更运动的Ralph Lauren:
和&阿迪达斯
事实上,在阿迪达斯工作之前,Tim Coppens 确实曾在Ralph Lauren工作。
可能,这就是UA面目模糊的新品牌线最大的问题:人们并没有太多讨论它的欲望和借口。
时装周后,时尚圈儿意见也大同小异,对一名势头正猛的年轻设计师与UA的合作表示谨慎欢迎。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从9月中旬到现在,唯一的新闻是时装周刚结束后对Tim Coppens和UAS发布这件事儿本身的报道。
3. 玩时尚的UA,还能那么便宜吗?
国民品牌UA的另一个特征是平价。
UA的紧身内衣,正价50$,打打折常常买到20刀、30刀的。外套,从70刀到200刀不等。
那么你现在怎么说服大家,去买UAS 1500刀的羊毛外套?
当然,这一切都要看最后的销售数字来决定。
目前,具体销售情况可能只有公司内部人员才了解。UAS虽然可以在网上售卖,但它的独立网站上无法看到出货数量或用户评价。
不过我们可以推测一下。
新财报出来后,UA创始人这么回应:我们将会把公司的重点放在海外市场和运动鞋市场上。
那么,至少,这个品牌线暂时还没有起预期的作用,相比于夏天的高调,现在已经暂时被冷处理,是很大可能。
作为一个健身/户外运动爱好者,我很喜欢UA。
仅止于功能性服饰。
UA的紧身衣体感和设计都好过耐克和阿迪的同类产品。这也是UA给大部分人的印象:
一个有&狼性&、产品功能靠谱的运动品牌。
4. 还是没有阿迪和耐克会玩
但是,时尚?
UA的形象,离时尚还是有点儿远。
虽然超级英雄紧身衣在中国大卖,但是相信无论你我都同意,它无论在直男界多流行,都和时尚贴不上边儿。
UA的创业故事,是美国东部橄榄球精英对现有产品不满,奋起直追,先做好细分市场,又通过进攻性极强的营销策略来进一步追赶市场先行者的故事。
这是一个体育品牌的好故事,却和时尚无缘。比起耐克和阿迪,UA还是个老老实实的技术男,两个大佬早已在漫长的历史中积累了各种心机。
耐克和阿迪不仅在时尚圈自成一派,还能作为单品和其他品牌、各种风格自然融合,什么街头风、嘻哈风&&就是很好看啊。
我就不提侃爷、三叶草这些让UA敏感的词了。
当UA想要&孵化出&一个时尚品牌,UAS这样的名称,实在是太乏力了。Under Armor这两个词给人带来的第一印象,仍然是一个狼性十足的体育品牌,无法引起时尚的联想。
而UA在面料和营销、渠道上的优势,对打造一个时尚品牌,可能并没有什么决定性的作用。
更重要的,还是设计感。
而这是UA一直欠缺的。
毕竟,去年,摩根斯坦利分析师就指出:缺乏时尚感(lack of fashion sense)是UA进军女性市场面临的最大问题。
雇来一个设计师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我认为,再好的设计师,也无法代替公司创始人的好品位。好作品,需要有独特品位的创始人和设计师共同(互相折磨)完成。
时尚不是想玩就能玩,UA你还早得很。
更多专业报道,请
0界面JMedia联盟成员时尚专栏作家卢曦,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撰稿人。在这里讲奢侈品背后的故事。相关文章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评论()(题图来源:视觉中国)新晋「NBA第一人」库里身价正在水涨船高,而库里脚上那双球鞋背后的美国运动品牌——Under&Armour也享尽了NBA红利。连摩根斯坦利分析师都称,库里和这个品牌的签约甚至会影响到这家美国上市公司的股价。2016年3月,分析师曾对媒体表示,库里对于Under&Armour品牌的价值相当于140亿美元。然而这个8月,对于美国新兴体育品牌&Under&Armour(以下简称&UA)来说可谓是喜忧参半。由于体育用品零售商&Sports&Authority&的破产,作为大供应商之一的&Under&Armour&不得不为之付出高达&2300&万美元的减损支出,这直接影响到了UA&的盈利水平;在?Under&Armour&8月初公布的第二季度财报中,UA&的净利润从去年同期的&1376&万美元暴跌至&634&万美元,跌幅达到了57%;营业利润也下滑了39%,至&1937&万美元。渠道受损让&UA&的短期盈利不及预期。不过,再次通过体育明星赚足了风头。刚刚结束的里约奥运会上,凭借代言人“飞鱼”菲尔普斯的出色发挥(参加四届奥运会,累计获得&23&枚金牌),其出演的带有个人自传性质的&UA&广告片《Under&Armor:Rule&Yourself》也借势大火了一把,国内观众讨论甚广的“飞鱼拔火罐”镜头也正源于此片。从一个为运动员提供专业体育用品的小众品牌,到不断扩展产品线,签下一大票体育明星,UA&在美国市场的销售业绩曾在2014年一举超越Adidas,成为让&Nike&警惕的对手。此外,收购健身大数据社群,持续给数据上投入资源也给这家公司增添了不少想象力。那么,这家公司的逆袭之路,如今走到哪一步了??从做橄榄球专业服装,到服务女性消费者Under&Armour&的创办人Kevin&Plank&本人就是体育爱好者,曾经是美国马里兰大学橄榄球队长。创办这家体育服装品牌之后推出的第一件产品就是走了专业范儿路线——干燥排汗的强力伸缩运动T恤。这款紧身衣产品因为其贴身面料的舒适度与透气性,传遍了国家橄榄球联盟(National&Football&League,简称NFL),紧接着,UA&又研发出专为橄榄球运动员定制的球场钉鞋。这样的细分领域专业体育用品帮助&UA&迅速起家,尽管单个市场份额不大,但&UA&很快凭借专业技术确立了其在该领域的影响力。另外,由于&Adidas&和&Nike&的产品线过长难以触及这些细分运动品类,也让&UA&规避了一部分的巨头竞争。另一方面,相比竞争激烈的运动鞋类市场,从运动衣切入也是一项明智之举。在鞋类市场,Nike&与&Adidas&依然具备不可撼动的地位。2011年Nike美国市场份额为41.9%,海外市场份额31.2%,Adidas则分别为10.5%和26.1%。2012年Nike运动鞋美国市场份额为44.5%,海外市场32%,Adidas则为10%和25.2%。相比之下,运动衣市场的进入壁垒则显得容易很多。2010年Adidas的美国和海外运动服装市场份额分别为5.5%和15.2%,Nike则为7.0%和11.4%,到了2011年,Adidas运动服占据美国市场6.1%,海外市场15.6%,Nike分别为9.2%和11.2%。此外,运动服饰市场还有Puma、威富集团(VF.corp)旗下的&The&North&Face、Vans等品牌分散了市场份额。这也和&UA&拓张产品线的策略相仿,2007年UA&开始主推棒球系列,2008年则进军综合训练鞋,2009年则是跑鞋,直到2010年才开始推售竞争最激烈的篮球鞋,而从销售数据来看,前期运动服饰的知名度有效提升了鞋类产品的销售业绩,UA&2014年财报显示,其服装销售增长30%,鞋类增长44.2%,鞋类销售额占比从2013年的12.8%上升到14%。女性消费者正成为&UA&下一步重点关注的市场。从2014年至今,UA&陆续请来前Ralph&Lauren、Adidas&的高级设计师&Tim&Coppens,担任全新产品线UAS的设计总监;同时邀请超模吉赛尔·邦辰成为代言人、并在多个城市的路演活动中开设女性专场,UA希望在2016年,女装销量可以翻番,甚至预测在未来,女式运动装备的销量将会和男士持平。吉赛尔·邦辰2014年成为UA品牌代言人不做“快时尚”,收购大数据公司也是逆袭之道?UA近两年在国内市场圈粉无数(连各类山寨版也遍地都是,从一个侧面说明这个美国品牌在中国的热门程度)。对于大多数拥趸来说,“专业”是用作形容该品牌频率较高的一个词汇,那些来到&UA&门店购买体育用品的人群,也以健身、或者半专业运动的诉求为主。UA创始人Kevin&Plank曾对媒体表示,他所做的努力,就是让&UA&的品牌基调与日趋大众化的Adidas、Nike&有所区分。不过,对于本土消费者来说,健身类服装的更新换代频率依然远远低于时尚休闲类服装。中国消费市场还没有成熟到让专业、细分的品牌有足够生存空间。显然在迎合本土受众上,Adidas、Nike更为讨巧。Adidas、Nike早已将产品线拓宽至休闲时尚领域。例如Adidas,其副牌&Adidas&NEO、Adidas&三叶草已经是纯休闲品牌,其后推出的&Stan&Smith、NMD、Yeezy&750&Boost&在中国个个成为爆款(土豪太多没办法......)。不过,这两个体育巨头正在离运动品牌本身的基本属性越来越远。在这样“体育快时尚化”的大背景下,UA&存在的价值在于弥补了专业体育用品的缺口。仅在紧身衣这一个品类中,UA就推出HeatGear、ColdGeary以及AllSeasonGear,分别对应了夏季,冬季和日常运动的需求,类似这样在细分运动领域的精耕与产品的科技属性,让消费者迅速建立起对&UA&的品牌认知。而让钛媒体印象深刻的是,UA&在运动健身大数据领域的投入。事实上,在知名体育品牌中Nike是最早涉足用户数据和移动互联网工具的,在跑友圈人气极高Nike+Running凭借其简单易用的界面和社交功能赢得了很多人的喜欢,还有包括?Nike+iPod,&Nike+Move,&Nike+Training,&Nike+Basketball构成了Nike+的矩阵,Nike在一系列健康追踪应用程序与可穿戴设备上投入了不少资源。Under&Armour&则选择通过合作、收购的方式来扩大在数据领域的布局。今年1月,UA&联合&HTC&推出了包括一个智能手环、一个心脏监测手环和一个智能体重计的&Health&Box&智能健身套件后,其创始人Kevin&Plank继续向在智能健身领域的先驱者&Nike&下了战书:“当我的竞争对手说创新就是把一个小东西放在鞋上时(指Nike+),我都要翻白眼了。我们才是那些颠覆这个领域的人。”Kevin&Plank&在今年3月举行的西南偏南科技音乐节上这样说。实际上,在更早之前?UA&就已经开始不止把卖服装当做单一业务了。2015年2月,UA&宣布收购&Endomondo&和&MyFitnessPal。其中,Endomondo是一款开放的健身追踪平台,能够利用&GPS&向用户提供路线跟踪、记录和分享功能;而&MyFitnessPal&则是一个由一众前谷歌工程师们一起开发的创业项目,在两年后卖给了知名运动品牌。接近这家创业公司的人士告钛媒体,在被&UA&收购后?MyFitnessPal&依然保持独立运营。这个「量化自我」的工具,能帮助用户确立并完成健身目标,并提供超过五百万种食物的营养信息和上百种运动的热量数据。在完成这两次收购后,UA&距离其构建&互联健身(Connected&Fitness)平台的目标又近了一步,加上自家旗下MapMyFitness&和&UA&RECORD?&已有的用户数量,目前平台已有注册用户达1.2亿——其中美国地区以外的海外用户达2000万。体育与科技结合并不是新鲜事,尽管&UA&下重金押注,但已有不少先驱者轰然倒下。包括Nike、Jawbone、Misfit、Apple&Watch&都曾通过多种方向试图突围,可如今来看,Nike&已解散了Fuelband的硬件团队、Jawbone&手环停产、Mifit&被收购、Apple&Watch&销量暴跌。不论涉足硬件零售、还是“互联网+体育”健康大数据提供了足够的想象力,但仍旧是一条前景未知的道路。【导读】在前不久的CES2016大会上UnderArmour与IBM宣布了合作关系,将共同开发一款集运动锻炼与健康管理于一体的app――UARecord,伴随软件迭代计划一起推出的还有一系列硬件设备,那就是HealthBox。
  七年前Fitbit推出了第一只运动手环,四年前Nike通过FuelBand拓展了可穿戴领域,Under Armour现在才开始推出它的第一套智能硬件,是它来晚了吗?  不,事实上这个以运动训练服而出名的公司,已经开始悄然主导运动健身领域的技术。  在前不久的CES2016大会上Under Armour与IBM宣布了合作关系,将共同开发一款集运动锻炼与健康管理于一体的app――UA Record,伴随软件迭代计划一起推出的还有一系列硬件设备,那就是Heal thBox。&  什么是HealthBox?  这是一套与HTC合作开发的智能硬件,包括手环UA Band,体重秤UA Scale,以及心率记录胸带UA Heart Rate组成。同时也可以搭配之前推出的UASpeed form Gemini2运动鞋及与JBL合作的无线耳机共同工作。  先来聊聊UA Band,如果你还记得HTC Grip计划,这个跳票已久迟迟未上市的产品,在Under Armor的技术支持下,它已经以全新的面貌出现了。  UA Band在售价400美元的Health Box中有很重要的地位,有着一个平滑、弯曲的显示屏,黑色与红色搭配的腕带,以及侧面的物理按键,设计上让人联想到Nike的Fuel Band。  通过UA Band弯曲的屏幕,可以显示你的运动情况,包括跑步、骑车、举重与走路等,这些都可以在UA Record中进行自定义。但它不带有GPS(HTC Grip曾计划加入GPS功能)和心率监测功能,听上去与Fitbit ChargeHR的定位非常接近。  说到心率监测,这套Health Box中还有一个很有趣的产品――UA Heart Rate。这是一个佩戴于胸部的心率监测胸带,具有光学传感器,通过记录你在运动前后的静息心率(而不是活动心率)来反应运动情况。  UA HeartRate的定位补齐了一些在UA Band上缺失的功能,也对于使用场景更加细分。并且官方称这款UAHeart Rate可以在半小时内充满电,持续五天的使用时间。  当你通过Record将这两款硬件产品配对之后,所有的运动信息(包括使用Map My Run等)都可以被无缝地整合在一起。  不过据报道显示,由于没有采用GPS,而是通过加速度计来计算,这两款硬件在准确性上还稍有欠缺,Under Armour计划在下个版本进行固件校准升级。  UA Band与UA Heart Rate都是配合运动锻炼而推出的产品,而UA Scale则是为了配合旗下My Fitness Pal应用。与其他的体重秤一样,它可以测量体重与体脂肪,将数据传输到Record。  如果你同时也在使用My Fitness Pal的话,它将变得很强大,通过用户持续的记录,My Fitness Pal可以分析给出你需要减少(增加)的体重磅数,当你下一次站在UA Scale上它就会告诉你距离目标还有多远了。  除此之外,UA Speedform Gemini系列运动鞋也是这个产品矩阵中的一部分,通过内置在跑鞋底部的传感器,追踪你跑步的数据,记录在Record或Map My Run等应用中。它的精确性也比任何手环或手机更准确,当然我也宁愿跑步的时候不带上这些玩意儿。  在智能可穿戴领域,Under Armour来得有点晚,可步子却迈得不小,正如我上述反复提到的一系列软件应用,下面有必要聊聊UA Record这款应用。  什么是Record?  正如我在开篇所讲,Under Armour在CES大会上高调的发布了这款应用的3.0版本,旨在成为一款简化运动健身追踪,管理个人健康数据,以及连接数字社区的移动终端。  这意味着Under Armour已经领先Nike一步打通了运动与健康领域的软件与硬件,这场数字化运动与健康的霸主争夺战中,UA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在Record的“Apps与设备管理”一项中,我们可以看到除了自家的一系列硬件产品与MyFitnessPal等已经打通了数据连接之外,还接入Jawbone、Misfit与Fitbit等不少第三方产品,并且iOS与Android版本也各接入了系统级的健康中心。  在底部四个主要的tab中,社区与社交元素占据了大半部分。在CES上,UnderArmour也通过不少运动明星来大力推广Record的社交属性,用户可以在上面记录健康数据,向好友发出挑战,查看每天或每周的排行榜,进行相互激励。  UnderArmour的创始人KevinPlank表示说,“每个公司都在运营各自细分领域的产品,但是没有人将它们聚合起来,我们正在建立一个开放的平台。”  从软件到智能硬件,构成产品矩阵  如果仔细观察这两年来UnderArmour的动向,其勃勃野心从收购MapMyFitness就开始了,在那之后,又收购了MyFitnessPal和Endomondo,其中MyFitnessPal是目前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卡路里管理应用,拥有超过6500万用户。  在UnderArmour的矩阵计划中,收购第三方软件,积累用户和技术是第一步。接下来是拓展硬件周边,先在其擅长的传统运动装备中加入智能追踪元件,而不擅长的智能硬件则与主流硬件厂商合作,比如HTC与JBL,这是非常聪明的作法。  由此一来,从入门级用户(满足于软件记录)到重度使用者(软硬件配合使用),从前端硬件支持到后端软件分析,从运动、健身再到健康管理,Under Armour都已经具备充分的实力。于是它开始了下一节点的进军――软硬件生态系统的构建,很显然,同类各家厂商都没有做到这一点。  这也是为什么Under Armour如此重视Record的原因。  尽管Nike+平台已经有近10年的积累优势,旗下Running与Training系列产品已经相当普及,但Nike始终没有一个平台能将其所有的产品线打通,这是也是一个生态系统形成闭环的关键。  所以Under Armour虽然在总体仍落后Nike与Adidas,但是近年来的疯狂增长(在美国市场销售量已稳居第二),伴随着从传统运动装备到科技技术结合的转型,让其有实力成为三大霸主之一,这也印证了UA一直以来的理念――“用技术干掉传统”。  最后想用Map My Fitness CEO Robin Thurston与Kevin Plank的对话来结束这篇文章,当Thurston问,“Under Armour是不是太晚进入,FuelBand已经早早的出现了”的时候,Plank说道:  当你看到下一个技术出现了的时候,那意味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现在,我们认为这个时机已经成熟。  &&进入品牌中心
声明:本文章为会员于分享,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上一篇:下一篇:
&&&&对本文章咨询
您的姓名:
手机/电话:
联系&Q&Q:
您的邮箱:
开店经验:
有无店铺:
详细地址:
请选择省份
请选择城市
留言内容:
我想了解加盟相关事宜,请尽快跟我取得联系。
品牌服装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原创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连带责任。不良/侵权内容联系电话:0
据Gap、H&M、优衣库和ZARA公布最新财报,Gap一季度利润大涨12.6%至2017年5月内,淘宝天猫又进行了一系列的规则调整,本篇文章将带大家一起看看今年因广大棉农利用价格处于相对高位的优势扩增播种面积,加上的中国方面抛售过剩战略储备05-03?05-03?05-03?05-03?05-03?05-03?05-03?
[配饰][配饰][男装][女装][女装][内衣][女装][内衣][内衣][女装]
??????????
Copyright&2003- 深圳市明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本站网络实名:品牌服装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号
为了您的权益不受侵害,品牌服装网提醒您在咨询企业品牌时, 请认真考察欲加盟代理经销企业的资信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under armor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