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创世神话特点中 大使命版本各有什么特点

从圣经看当代灵恩运动
从圣经看当代灵恩运动
一、圣灵的位格与神性
1、圣灵的位格
2、圣灵是神
二、新约圣经中圣灵的工作
1、圣灵来为要荣耀基督
2、圣灵更新使人重生
3、圣灵赐于信徒属灵的恩赐
4、圣灵赐于合而为一的心
5、圣灵的引导使人明白神旨
6、圣灵的印记成为得基业的凭据
三、圣灵的洗与圣灵的充满
1、圣灵的洗
2、圣灵的充满
3、圣灵的洗与圣灵充满的差异
四、圣灵与传道者侍奉
1、真理的圣灵
2、能力的圣灵
3、荣耀的圣灵
4、圣洁的圣灵
五、灵恩运动在历史中的发展
1、灵恩运动的进展
2、灵恩运动产生的原因
3、灵恩运动的误区
4、灵恩运动对中国教会影响
今天中国的教会对圣灵的认识产生很大的混乱和偏差,往往走进两种的极端里面。一方面极其排斥拒绝灵恩的现象,从来不提圣灵,不讲圣灵,限制圣灵的工作,过于强调理性,只注重神学知识。另一方面乱讲圣灵,盲目追求、全盘吸收,常常会错误地对待圣灵的工作,只注重超然经验,忽略神学教义,解经不够严谨,结果走向极端灵恩的道路,以至于带来很多混乱和搅扰,不但没有荣耀基督,复兴教会,反而带来亏损和失败。目前对于此种状况传道人应当持怎样的态度,在这两种的张力之间如何找到平衡点?改教家马丁-路德在注释约15:26-27和太28:19-20的时候,特别强调,认识圣灵必须在“三位一体”的基本信条中去认识,圣灵就是三位一体中的那一位。圣灵并不是普通的(被造的)灵体,祂就是神;圣灵的工作是为基督作见证。在解释约17:1时,路德进一步见证说,圣灵的工作是从父来荣耀子。五旬节中的圣灵对路德来说就是保惠师,中保,就是基督的工作,诚如他应许的,不弃、同在;圣灵的工作是让我们信(基督),没有圣灵,就没有真信心,即真的信基督是主。&圣灵,是三位一体上帝的第三位格,与圣父、圣子是同自存、同永恒、同本质、同荣耀、同尊贵、同工作、同有权威的一个位格。对圣灵与子、父这间有认识不清楚的任何一个教派或教义都会产生后来的混乱和不可收拾的后果,因此,我们应对圣灵有正确的认识。以下笔者从圣经、历史、事奉不同的角度阐述对圣灵的认知,比较中肯、客观的态度看待圣灵和他的工作,以致带来教会的建造、也能更新传道者的观念与事奉。
一、认识圣灵的位格与神性
在《使徒信经》中已经确立了圣灵是有独立位格的神。有关圣灵的位格是分辨正统信仰与异端缪误的一项重要尺度。回顾两千多年教会历史的进展,自古至今的异端、新派都是否认圣灵的神性;否认圣灵的位格。例如1、能力论:“西尼派(主后1600年)认为圣灵只不过是从神发出来赐给人的一种能力。”新派普遍认为圣灵是能力或神之影响力,不认为有位格。而异端邪说耶和华的见证人也认为圣灵只是一种能力而已。2、隶属论:“主后325年亚历山大在长老亚流为首提倡,声称神只有一位,耶稣是神所造成的一位次等的神。圣灵是主耶稣所创造的第一位被造物。”3、形态论:“这是独一无二的神,在历史的过程中,在三个不同的时期内,以三种不同的姿态向人显现,在人看来神似乎是有三位而实际上只是神显现的形态不同而已。”李常受提出的观点认为上帝本来是“生的上帝”,经过了道成肉身、死、复活以后就成为三一神,终极完成变为“熟的上帝,”就以生命的灵进到我们里面。在主后215年,撒伯流派主张圣灵只不过是神另一种扮相而已,圣父、圣子、圣灵不是三个位格乃是三个不同称呼而已。但尼西亚信经确立:“我信圣灵是主,是赐生命的;从父、子出来。与父、子同受敬拜同受尊荣;曾借先知传话。因此圣灵不是精神力量,一种理念,一种现象,也不是复活升天的圣子耶稣基督在教会和世界上的行为方式。”圣父是神、圣子是神、圣灵是神,圣父不同于圣子、圣子不同于圣灵、圣灵不同于圣父。他们各有独立的位格,但圣父、圣子、圣灵是同权、同荣、同质,是三位一体的真神。
圣灵的位格
什么是位格呢?所谓位格包括三大要素:理智、意志、感情。人是照神的形象样式造的(创1:26)人是有位格的。人是有身体,肉身的身体存在时人是有位格,人无身体(死后)仍是有位格(林后5:8、路16:23/31)。圣灵是有无限的理智,(赛11:2)耶和华的灵必住在他身上,就是使他有智慧和聪明的灵,谋略和能力的灵、知识和敬畏耶和华的灵。(弗1:17)求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神、荣耀的父、将那赐人智慧和启示的灵赏给你们,使你们真知道他。圣灵有无限的理智才能赐人智慧、聪明、谋略、知识,引导、指教有关属神的事,使人真知道神。圣灵是有无限的意志,(林前12:11)这一切都是这位圣灵所运行随己意“分”,乃是照圣灵的意思他有主权、意志做决定,要禁止或引导。圣灵有无限的感情,(弗4:30)不要叫神的圣灵担忧,(帖前5:19)不要消灭圣灵的感动,这都显明圣灵有无限的爱。圣灵有主体性的行动,圣灵是动能的灵,能产生动力的源头;圣灵是上帝行动的执行者。在创造之工(创1:2)、救赎之工(帖后2:13)、启示之工上(林前2:9/10)彰显出来。圣灵是有位格的,他有独立的理智、感情、意志和行动。
从圣经上的例子,我们可看见圣灵具有神性。圣灵是永恒的,他是自有永有的,(来9:14)何况基督藉着永远的灵,将自己无瑕无疵献给神,他的血岂不更能洗净你们的良心,除去你们的死行,使你们事奉那永生神么?
圣灵是全能的,(路1:35)天使回答说,圣灵要临到你身上,至高者的能力要荫庇你;因此所要生的圣者,必称为神的儿子。约伯记三十三章4节所谓「神的灵」及「全能者的气」,其实都是指圣灵而言,他不但能造人,更给予一切生物有生命。为何他被称为「全能者的气」呢?因为他是全能的神,所以信徒作见证、行神迹,均需依靠圣灵的能力。
圣灵是无所不在的,(诗139:7)我往那里去躲避你的灵,我往那里逃,躲避你的面。不论我们在哪里,神都离我们不远。这对信徒来说是很大的安慰,无论我们在什么地方、遭遇什么事情,祂都与我们同在。所谓「无所不在」,就是在同一时间里出现,存在于任何地方。除非是超越时间与空间的神,否则是不可能的。若圣灵是无所不在,同时在天上和地上,甚至在阴间;他不是神又是谁呢?&
圣灵是无所不知的,(林前2:10/11)只有神藉着圣灵向我们显明了;因为圣灵参透万事,就是神深奥的事也参透了。除了在人里头的灵,谁知道人的事呢?像这样,除了神的灵,也没有人知道神的事。「无所不知」乃是神独有的属性,但圣灵也享有这种属性,甚至把「神深奥的事」也参透了,他能「看透万事」。除了神,谁可以有这属性?
圣灵是神,(徒5:3/4)彼得说,亚拿尼亚!为什么撒但充满了你的心,叫你欺哄圣灵,把田地的价银私自留下几分呢?田地还没有卖,不是你自己的么?既卖了,价银不是你作主么?你怎么心里起这意念呢?你不是欺哄人,是欺哄神了。&另一个引证圣灵具有神性的,就是他与圣父和圣子的关系。例如:在马太福音二十八章19节与哥林多后书十三章14节里,圣灵的名与圣父和圣子并列。&&&&虽然圣灵与圣父、圣子的位格是同等的,但他的工作与其他两个位格确有不同。圣灵在工作上,是受圣父或圣子差派的;而圣父及圣子的工作,则透过圣灵的运行达成。约翰福音十五章26节记载耶稣说:「但我要从父那里差保惠师来。就是从父出来真理的圣灵;他来了,就要为我作见证。」(另参约十四26,十六15)我们不要误会,以为圣灵的工作与圣父、圣子不同,其地位便低于其他两个位格。圣灵是造物主,圣经第一次提到圣灵是在创世纪一章2节,我们得知“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然而一章1节是说,“起初神创造天地。”因此圣父设计、圣子执行和圣灵完成,是共同在创造世界;圣灵是永恒的、全能的、无所不知、无所不在,圣灵是神,对一位信徒来说,无论在神学理论和实际体验上,应该要了解和接受这个事实,也从以上圣经清楚的指出圣灵就是神。
二、新约圣经中圣灵的工作
由于救赎启示是在历史中渐进晓谕出来的,关于圣灵的启示,新约当然是比旧约更丰富、更完整、更清楚。因此,圣经中论到圣灵的位格与工作的经文,百分之八十是在新约。在新约中都有哪些重要的工作:
1、圣灵来为要荣耀基督
根据圣经,圣灵来的目的不是为了他自己,乃是为要荣耀和见证基督。圣灵工作的中心就是耶稣基督。圣灵总是和基督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圣灵使人认罪悔改,归向基督。圣灵使我们在基督里重生,又印证我们属于基督。圣灵还赐给我们恩赐和能力,更新改变我们生命,来见证基督。但圣经中从来没有说圣灵为自己做了些什么。杨庆球教授在《会遇系统神学》一书中指出:“圣灵的工作简单而言,就是隐藏自己,彰显基督……当我们亲就基督,圣灵也就达成了他的工作。”
  因此,我们必须明白:是否高举基督,见证基督,荣耀基督,这同样是分辨圣灵工作的一个重要的标准。&&路德认为追求圣灵的目的是宣扬基督、传扬上帝的话。通过圣灵,我们可体会上帝在耶稣基督里接近我们,而因信称义。圣灵来为要荣耀基督(约15:26),圣灵借着圣经中的教导来荣耀基督(约16:12、14),耶稣在世上三年的事奉中,曾经不断教导人,同样,圣灵也负责教导的工作;圣灵教导的方式是使门徒回想并了解耶稣曾经说过的话。(约一四26;另参一六13,耶稣所说「一切的真理」,类似十四章二十六节的「一切的事」,意思并不是说「要知道所有任何事情」,而是指到「所有你需要知道有关我的事」,「将来的事」并非「将要发生在你身上的事」,而是「将要发生在我身上的事」--十字架、复活、作王、再来、复兴万事。)
圣经的中心---以基督为中心,旧经-预备、预言基督;四福音-介绍基督;徒传扬基督;书信解释基督;启彰显基荣耀的基督。圣灵将基督的性情种植在信徒身上来荣耀基督(加5:22),“基督徒当产生极大的影响力”圣灵帮助扶持信徒的事奉来荣耀基督。(罗15:18)徒5:32
圣灵是要荣耀那荣耀的救主(约一六14)。一方面,他将关于基督的真理阐释清楚,另方面,他开启人愚昧的心窍去接受真理。由始至终,主基督耶稣都是圣灵职事的焦点。
2、圣灵更新使人重生
重生不是凭着教条礼仪,乃是圣灵借着神的话在人心里产生的结果。
(林前4:15)因我在基督里用福音生了你们……(彼前1:23)你们蒙了重生,&不是由于能坏的种子,乃是由于不能坏的种子,是借着神活泼常存的道。神生,圣灵生,真道生,福音生。
圣灵主动施行恩典——完全是神的工作
(约3:8)圣灵的自主性。重生是神的工作,不是人自己努力的成果。英文的“To&be&born&”是个被动语态。母亲生孩子,孩子是被生下来的。若公公婆婆急于抱孙子,儿子媳妇却想晚一点生孩子,老人家总不能怪责孙子为什么不努力出世吧!同样,重生是神作主动的。他什么时候,要重生什么人,不是你我可以决定的。耶稣说:风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吹,我们无法知道,但是我们可以感觉得到它所带来的后果。神的灵就如风一样,看不见,摸不着,但当他在人心里作工的时候,被重生的人当时也许察觉不到,但事后会发现自己与以往大大不同了。而在旁的人则也能从这人生命的有形改变而得知圣灵无形之工作的实在。&
“重生不是自发性,自己想象出来,自己作出来的。”重生是内在生命的彻底改变。
这也是基督教与其他宗教不同的地方。“宗教”是用一些外在的教条、规范来约束人的言行。这种约束对某些人来说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常听到有人说:“宗教总是导人向善的,有宗教总比没有宗教的好……”但是,外在的约束是消极的,如果没有内在的性情配合,对信奉的人来说很可能变成一件苦差──心中欲为之,宗教曰不可为之,苦也!这也就是为什么好些人看见某某基督徒的好品行,虽然会欣赏他,肯定他,不过就是不要像他。他们觉得信了基督教,这也不许,那也不准,一天到晚跟自己过不去,何苦呢?因此,把基督教信仰看成是人的心理作用,自然而然产生出来的结果,是既不符合实际情况,也不合乎科学精神的结论。&
 如果一个人没有向善的本质,任何“导人向善”的教条只能叫他活得更辛苦。基督徒都有自虐狂吗?非也!他们内心喜爱神所喜爱的,厌恶神所厌恶的。这是神的性情在他里面自然的流露,而不是因受制于教规,“不得不”照着做。人从外表观察到的是两者间一些相似的宗教表现,但在两者内心中却有主动与被动、积极与消极的巨大差别。真正的基督徒会对神的事情有一份发自内心的渴慕。
人重生是要藉着水和圣灵重生的。当耶稣在约翰福音三章讲这话的时候,他没有提到洗礼。“水”,对犹太人的意义,就是洁净。耶稣的意思是,当我们被重生后,我们的心会被洁净,因而会对自己从前的罪过感到难过,自责;同时,神又赐下圣灵,叫人悔改信主,从此弃罪从善(参多3:3-8)。因此,若有人称自己是基督徒,却没有圣洁生活的表现,或者视圣洁为负累,觉得过信仰生活过得很受束缚,这人的信仰一定有问题。&
一个重生的人领受圣灵的内住:(林前3:16)岂不行你们是神的殿,神的灵住在你们里头吗?(约14:16)(林后5:17)若在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
3、圣灵赐于信徒属灵的恩赐
Charis原文希腊文的意思是恩典,因此属灵恩赐第一要紧意义是是神恩典的赐与。
属灵的东西(Pneumatikos)(林前12:1):Pneuma原文希腊文是灵,因此恩赐另一个含意是属灵的。
指明它是由圣灵所赐,也必须运用在属灵的事工上,绝对不可为己利而使用。
Doma原文希腊文是礼物。(弗4:8)神的礼物这里特别指神送给信徒/教会的礼物,必须好好保存和使用&不管是以那一个字来形容恩赐,以上三个意思都一起说明属灵恩赐是由神所赐的,是圣灵随己意赐给信徒的。&
就是指无论什么人、事、物当作为圣灵的器皿时,具体地把圣灵彰显出来就是属灵恩赐;另外无论什么事件、说话或行动具体地表达出恩典,或作为恩典的工具时,也是属灵恩赐。&
&我们恩赐各有不同:罗12:3-8;林前12:4-27都一起说明恩赐是多元化的,出现在不同的信徒身上。神按不同的需要赐给教会不同的恩赐建立教会:罗12:3-8;林前12:4-11;弗4:7,11;彼前4:10-11都一起说明在不同的教会处境和需要中,神赐给信徒不同的恩赐。当日神按着教会的需要,赐下不同的恩赐,今日神也会按着教会不同的需要而赐下更多不同的恩赐。今日的信徒必须去发掘更多的恩赐。主要是为了「成全圣徒、各尽其职、建立基督的身体」(弗4:12),「耶稣基督得荣耀」(彼前4:11)。
4、圣灵赐于合而为一的心
圣经要我们注意的是生命的合一,不是组织的合一;圣经根本没有要求教会在组织方面合一,却勉励信徒在心意上要合一。圣经认为影响教会合一的是心灵方面的事,却不在乎组织或制度方面的一致。圣经从末以为教会必须在组织、制度、行政、仪式、名称……等方面都一致,然后才算为合一。反之,圣经乃是认为教会在基督里已经成为一(加3:28),因圣经所讲的教会合一,乃是生命的合一。有了同样的永生神的生命,就自然地在基督里已经合一,又已经是基督身体上的一个肢体了。否则,纵然加入任何教会的组织或教会的联合组织,依然是基督以外的人,无合一可言。因教会乃是一个“大的生命团体”。
“合而为一的心”,乃是圣灵所赐的:原文是henoteeta&tou&pneumatos,即“圣灵的合一”我们没有人能创造这种合一,因为它是“圣灵的合一”。圣灵根据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成就,除去了一切阻隔,而使所有信耶稣的人,不分犹太外邦,男女老幼,都合而为一(参弗2:13-18)。圣灵又因人的信而住在信徒心中,便使这“合而为一的心”存在信徒里面。所以这合而为一的心,绝不是今世任何人为的组织,或合一的运动所能产生。它乃是圣灵的所有物,在信徒重生得救时所赐给信徒的。
我们虽然不能造成这种合一,但是却有责任保守圣灵所赐这种合而为一的心。“保守”表明这合一是信徒已有的,而需要保守它不被损害。“竭力”则表明为保守合一的心,有时需要付出代价,放弃成见,忍受损失以维护这“合一”的健全与稳固。
因此世上所有的组织、宗派、人为的力量都不能达致内在、生命的合一,只有藉着圣灵的工作。
5、圣灵的引导使人明白神旨
罗马书第八章十四节圣经说:「因为凡被神的灵引导的,就是神的儿子。」「人若没有基督的灵,就不是属基督的。圣灵往往藉着神的话引导人。&过圣经管治人的思想。亦即「神用他所启示的真理,管理他所创造的思想。」
人若被圣灵引导,就可以证明他是神的儿女。注意圣经并不是说凡是神的儿女,都必然顺从圣灵的引导;乃是说凡被圣灵引导的,都是神的儿女。神的儿女可能不顺从圣灵的引导,但凡顺从圣灵引导的,就和作神儿女应有的行事相称了。
这里没有提到圣灵引导之方式,按圣经所记圣灵引导有各种不同方式,如旧约中神曾用火柱、云柱、异象、异梦、灵感、启示,或特殊的记号引导祂的百姓;但在新约中,圣灵的引导更注重真理方面的指引,配合内心的感动与环境之安排(参罗1:13)。就如圣灵引导彼得到哥尼流家(参徒10章);引导保罗作外邦使徒(参加2:7-8);引导保罗福音宣教的旅程,看到马其顿的异像【徒16:6】&&圣灵既然禁止他们在亚西亚讲道,他们就经过弗吕家,加拉太一带地方。但只有心中有神的灵之人,才能受神引导,这就如用无线电指挥车辆,受指挥的车辆必须有接收无线电的装置才可以。
6、圣灵的印记成为得基业的凭据
以弗所书第一章第十三节说:「你们既听见真理的道,就是那叫你们得救的福音,也信了基督;既然信他,就受了所应许的圣灵为印记。」&“受圣灵的印记”一语,圣经中只在两本书中用过,就是以弗所与哥林多后书,这两个城都有很大的木厂,人们在山上砍树木,就在木头上打了一种特别的印记,这种印记永远不会失去,他们把木头放在水中使它沿流而下,虽然有许多木头混在一起,但它们都有自己所属的主人,而不会属于别人的,保罗特别选用这种比喻来说明,我们这些蒙神拣选,有圣灵印记的人,虽现在仍生活在罪人中,但我们所受圣灵的印记永远不会失去,我们是永远属神,今天虽与罪人在一起过生活,但有一天,主要将我们在罪人中取出,因为我们是属祂的。
圣灵为印记,正为我们得救的凭据,也为我们得基业的凭据。这个印记,有如定婚的戒指,表明我们与基督的关系。人们定婚之后,则夫所有尽属于妻的,妻之所有,也尽属于夫的。我们受了圣灵为印记,即无异与基督定婚,以后凡在基督里的一切丰富,都是我们的,同时,我们也为基督的人,一切是属乎基督的。
这三幅图画——印记(要求拥有权)、见证(给予内在信心)和保证(最后产业继承的标志)——都说明圣灵工作的各方面能够带来确据给神的子民。
三、圣灵的洗与圣灵的充满
1.圣灵的洗
“圣灵的洗”这个词圣经一共出现了七次。第一次是马太福音三章节,第二次是马可福音一章节,第三次是路加福音节,第四次是约翰福音第一章节,这四次是四本不同福音书所记载的,是四位作者记录相同的事件。第五次是出自耶稣自己的口,印证约翰讲的是出于他,那是记载在使徒行传一章节,耶稣基督说:“不多几日你们要受圣灵的洗。”使徒行传一章节:“你们要受圣灵的洗“这件事,施洗约翰预言了,马太、马可、路加、约翰都记载了。徒1章节:“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和第节:“你要受圣灵的洗”有类似的意义。第六次的记载是在使徒行传十一章节,使徒们回忆起耶稣讲过这句话:“你们要受圣灵的洗。”第七次是对圣灵的洗所作的解释——“我们都从一位圣灵受洗,成了一个身体(林前十二)。”从此以后,圣灵的洗、受圣灵的洗、圣灵洗你们……等这些话就不再出现——全体圣经不再出现。什么是圣灵的洗呢?当圣灵临到一个人的身上,使他领受新的生命,被洁净成为圣徒,归入耶稣基督的身体与复活基督的联合,此人因圣灵的洗而成为基督身上的肢体。唐崇荣博士认为:“当我们提到“圣灵洗”这个词,我们要注意两个重要的原则:第一就是神圣洁的本质;第二就是洗净之后得着圣徒的地位。如果抓紧这两点就不会被那些错误的教训所左右。”
2.圣灵的充满
保罗在(弗5:)提到:“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荡,乃要被圣灵充满。”灵恩派的人认为酒醉之后,人就失去理性,乱讲话。所以他们说一个人被圣灵充满后,也就失去理性,乱讲话,说方言。灵恩派的领袖强调,基督徒应该要排除理性,而只凭感觉。基督徒要培养感觉,去做一切的事,做一切的决定。这样才是被圣灵占有,被圣灵带领的特征。这段经文是保罗命令基督徒要被圣灵充满的唯一的一段经文。保罗却没有说,基督徒被圣灵充满以后,就会失去理性并说方言,他拿酒与圣灵相比较的原因,是酒对人的决定性影响,就好像圣灵对人有决定性的影响一样。保罗强调两者对人的影响,而不是强调醉酒与被圣灵充满有相同的行为表现。
保罗在西三:16一17说「当用各样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丰丰富富的存在心里.用诗章,颂词,灵歌彼此教导,互相劝戒,心被恩感,歌颂神.无论作什么,或说话,或行事,都要奉主耶稣的名,藉着他感谢父神.」三:16后半节的动词是用希腊文的分词表达出来的,正如弗五:19一20一样.接着,他就在西三:18至四:1谈到夫妻应有的本分,父母和儿女应有的本分,主人和仆人应有的本分:我们可以容易地看出,「被圣灵充满」(五:18)的后果,和「用各样的智慧,把基督的道里,丰丰富富的存在心里」(西三:16)的后果完全一样.这就表示「被圣灵充满」和「用各样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丰丰富富的存在心里」有分不开的关系,甚至是同一件事.很显然地,要「用各样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丰丰富富的存在心里」须要理性.一样地,被圣灵充满不会失去理性.理性是神所赐给我们的.只有魔鬼才喜欢我们失去理性,
目的是要破坏神的工作.所以被邪灵充满的人会失去理性.人如果失去理性和自由意志就不是人了.魔鬼愿意我们失去一切道德的自由,失去理性.若是我们要过属灵的生活,理性是不可缺少的.
我们从下列的经文,可以看出,这些人被圣灵充满后,没有失去理性.
路一:15.施洗约翰在母腹中就被圣灵充满,但是他的一生并没有情绪一直维持高亢,也没有说过一次方言.相反的,他劝人要悔改,这是需要理性的.
(路1:41一44)以利沙伯被圣灵充满后,并没有失去理性和说方言.&
(路1:67一79)撒迦利亚被圣灵充满以后,根据先知所说的话说豫言,而没有失去理性,说方言.
(徒2:4)门徒被圣灵充满后,按着圣灵所赐的口才,说起别国的语言来,述说神的大作为,这是需要有理性的.
(徒4:8一12)彼得被圣灵充满后,所说的话不是方言,也不是失去理性后能说出来的话.
(徒4:&31)讲论神的道必需要有理性.
(徒7:&55)司提反被圣灵充满后,没有失去理性,也没有说方言.
(徒13:9一12)保罗没有失去理性,反而认清魔鬼混乱主的道.
(徒6:3,&10)被圣灵充满与智慧充足并没有抵触.理性藉着智慧表现出来.
(徒4:13)彼得和约翰的雄辩才,叫公会的人希奇.有雄辩才的人需要理性.他们被圣灵充满之后,他们的理性提高,而富有雄辩才。可见灵恩派的观念,圣灵充满会失去理性,是错误的.圣灵充满不但不抹杀理性,有时候更提高理性的作用.
那圣灵充满的意义是什么呢?滕近辉牧师认为:“圣灵充满乃是整个人都在圣灵的管理与引导之下。”唐崇怀博士认为:“圣灵的充满是叫人认识真理并行在真理中,享受真理里的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真理里的事奉必会有长存的果子,叫父神的荣耀。”
由此可见被圣灵充满并非如灵恩派的领袖所言只凭感觉,排除理性;一个被圣灵充满者应是指被真理所充满,全人都被真理的圣灵所管制,他的理性功能应发挥最佳状态。在事奉、生活、言行上彰显圣灵的作为。
3、圣灵的洗与圣灵充满的差异
圣经中应许门徒要受圣灵的洗,但从没有命令门徒要受圣灵的洗(太3:11;可1:8;路3:16,24:49;徒1:5);而(弗5:18)的经文是以命令式的语气要门徒追求圣灵充满。圣灵的洗是一次完成的经历,不会出现第二次,这经历是永久性的;但圣灵的充满不是永久性的,可以不断持续或重复出现,所以门徒要常常追求圣灵充满。圣灵的洗所涉及的范围是每一位门徒(已重生者)均可经历到的(林前十二13);圣灵充满是发生在部分门徒身上,并非所有门徒均可经历。圣灵的洗是与神人之间的关系有关,使人与神建立父与子、救赎主与被救赎者的关系;但圣灵的充满却与顺服、信心、事奉的能力圣洁有关。斯托得牧师认为:“圣灵充满是圣灵的洗的结果,洗礼是独特的入门经历是不能重复,也不会失去,但充满则可以重复而且必须不断保持。”圣灵的洗与圣灵的充满有存在着相互的关联性与差异。
四、圣灵与传道者的事奉
探讨《圣灵》的课题不仅是在理性的领域了解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能更深的认识、经历这位第三位格的神-圣灵。这位圣灵与一个传道者及事奉有怎样密切的关系,以下从圣灵的名称来看传道者应有的事奉。
1、真理的圣灵&&&
&“真理的圣灵”这个名称强调圣灵的工作,就是要引导信主的人进入一切的真理,要叫人明白真理是什么。圣灵在人心里作工,使人重生得救,使人认识基督耶稣这个唯一的真理。&&加尔文是第一位全面以圣灵角度来做神学思想的神学家:&&&上帝的灵与上帝的话一起做工:这是加尔文神学中心思考,&亦在信仰体验中对圣灵领受和对上帝的话的了解应该是相辅相成的,表达了&在信仰体验中平衡的发展。所有来自上帝的灵的体验都必须透过上帝的话来印证&,所有对上帝的话的了解都必须透过上帝的灵的感动。
新约圣经多次的提及真理的圣灵,(约15:26)(约16:13)(约一5:7)真理是不受时间、空间、种族、哲理及任何人为的力量所改变,真理是永恒且绝对的。神是真理的源头,是有位格的,圣灵是真理的启示者,他的本性是至真的。
真理是圣灵的属性,圣灵决不会违反真理,圣灵常常透过真理工作,圣灵与真理是不会分开的。作为传道者是真理的传递者,必须要忠诚于神的真理,靠着圣灵的引导,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圣灵是与诚实作见证者同工。圣经不但提到他是真理的圣灵、提到他要引导我们进入真理、提到他启示真理,更提到他就是真理。这样的神是真理的神,基督是真理的基督,圣灵是真理的圣灵。神是真理,基督是真理,圣灵是真理。这样的一位神成为我们思想的对象、敬拜的对象、信仰的对象,成为我们整个灵命,也成为我们生活、动作、存留、有永恒盼望的基础。神是真理,圣灵是真理,所以「圣灵」和「真理」不可分开。&我们必须明白,圣经来自于圣灵自己,圣灵默示了圣经。于是,圣灵和圣经之间必然没有矛盾和冲突,换句话说,圣灵的工作不会偏离和违背他自己所启示的圣经真理,因为圣灵不是自相矛盾的灵;而圣经所启示的真理也不会和真实的圣灵的工作相背离,相反,倒会给我们提供标准,来帮助我们认识和判断圣灵的工作。“人当以训诲和法度为标准,他们所说的若不与此相符,必不得见晨光。”(赛8∶20)改教家加尔文曾经对一些盲目追求“灵恩”而声称圣灵可以越过圣经而工作的狂热分子说:“神的话语就是显明圣灵的绝对的标准,但这些恶人离弃真道,自取灭亡,因为他们自以为可以直接接受圣灵的教导而不是透过圣经……但为了避免撒但伪装圣灵悄悄地混入,圣灵要我们按照他自己在圣经上的形象辨别他。圣灵是圣经的作者,他不能背乎自己。”
2、能力的圣灵
圣灵是一位动能的灵,他不仅引导人明白真理,也使人有能力。&“(徒1:8)&“耶和华的灵必住在他身上,就是使他有智慧和聪明的灵、谋略和能力的灵、知识和敬畏耶和华的灵(赛11:2)。”对人来说没有能力,是什么事也作不成的,而作属灵的事也要有属灵的能力才可成就。在初代教会时期,基督徒大遭逼迫,教会面临政治、宗教、社会群体的压力,但教会仍然福音兴旺。什么原因促使他们战胜苦难、勇敢无畏的作见证并胜过邪恶的力量呢?――圣灵的能力。如靖玖玮论道:“使徒们在五旬节后大有能力为主作见证,他们有讲道的能力,行神迹的能力,祷告的能力和受苦的能力。”今天的传道人所最缺少的不是口才、知识、方法、财力,乃是缺乏圣灵的能力。于是事奉失去果效,追求没有动力,无法战胜罪恶的诱惑。传道者多么需要圣灵的能力,只有追求被圣灵充满,领受圣灵的能力,心里刚强壮胆,才能更好的事奉这位永活的真神。
3、荣耀的圣灵
&圣灵有神的荣耀,因为三位一体的神同尊,同荣,同等,同质。&神是荣耀的神,是荣耀的本体(诗23:3,徒7:2,结1:28)。(彼前4:14)圣灵是神,他也拥有荣耀的属性。当我们为主受苦的时候是最能荣耀神的时候,因此圣灵喜悦与我们同住。在使徒时代,保罗、巴拿巴为主缘故被驱赶,受到攻击,但门徒们满心喜乐,又被圣灵充满(徒13:50/52)。传道者不可贪图虚浮的荣耀,不要追求名利、地位和权益,否则就会变质。而今天许多的传道人追求物质的享受,不愿意为基督的福音受苦,于是失去圣灵的同在、能力和荣耀的彰显。保罗在罗马书提醒普世的信徒与传道者:“如果我们和他一同受苦,也必和他一同得荣耀(罗8:17)。”
4、圣洁的灵
圣灵的主要工作之一是使我们圣洁。 我们应该知道,「圣洁」是圣经中一个重要的词汇。他的字根包含分离或隔开的意思;首先,这个词意味着神跟人分别开来,其次,他标志着基督徒为神分别出来。这里,我们所关心的是第二个含义。
  那召你们的既是圣洁,你们在一切所行的事上也要圣洁;因为经上记着说:「你们要圣洁,因为我是圣洁的。」--(彼前一15、&16,引利-一44、45)
神的旨意就是要你们成为圣洁,......神召我们,本不是要我们沾染污秽,乃是要我们成为圣洁。......愿赐平安的神亲自使你们全然成圣。又愿你们的灵与魂与身子得蒙保守,在我主耶稣基督降临的时候,完全无可指摘。--(帖前四3、7,五23)
就当洁净自己,除去身体、灵魂一切的污秽,敬畏神,得以成圣。(林后七1)
基督徒每天生活的目标就是活出圣洁,但若有罪,就无法圣洁。耶稣指着保惠师说:「祂既来了,就要叫世人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约十六8)保罗说:「不要叫神的圣灵担忧……一切苦毒、恼恨、忿怒、嚷闹、毁谤,并一切的恶毒,都当从你们中间除掉。」(弗四30-31)圣灵在我们里面,同步感受我们的灵命状态,祂也如探照灯或侦测器,当有任何不讨神喜悦的心思意念或言行举止在我们身上时,祂都会加以显露,并使我们感到不安、自责。目的是要我们能够离弃恶行,转回正路,以无亏的良心,过圣洁生活。&
圣洁是圣灵的果子,基督徒顺着圣灵而行,就有圣洁表现(加五16、22、25)。圣洁就是与神神圣的亲近。圣洁本质上是顺服神,向神活着,为神而活,效法神,遵行他的诫命,与他一起对抗罪恶,实践公义,行各样善事,追随耶稣的榜样和教训,在圣灵里敬拜神,因着对基督的尊崇而爱神、爱人、事奉神和人。就与神的关系来说,圣洁是凭着爱、忠诚、挚情和赞美,以专一的热诚来取悦神;就与罪的关系来说,圣洁是抵挡罪,过着自律的生活,不但不放纵肉体的情欲,更要治死身体的恶行(加五16;罗八13)。简言之,圣洁是受神教导、被圣灵更新出来基督的气质;是委身的门徒生命的内涵,由爱产生信心的表现;是重生者心灵里的回应,涌流出超然生命的本质。
5、圣灵是保惠师
  在新约圣经里,圣灵被描述为第三位圣者,与父和子相连,却又有别,即如父和子有别一样。他是「保惠师」(paraclete)(约14:16、25,15:26,16:7)是一个很丰富的词汇,他的意思包括安慰者(含有使人刚强的意思)、辅导员、帮忙者、支持者、顾问、辩护者、盟友、长者--惟有有位格的圣灵才能够圆满担任这多重角色。
耶稣在上十字架的前一晚,与门徒聚餐并透露即将受难的讯息。耶稣除了心情沉重外,祂也深知门徒心中的担忧、恐惧,与茫然。门徒心中也许想着,往后谁来教导、指引他们?谁来安慰、满足他们?谁来鼓励、赐力量以抵挡仇敌的诱惑、攻击?总之,耶稣若真的离去,他们该何去何从?耶稣完全明了门徒们的不安与需要,所以向他们应许与保证,在祂离别后,他们不仅不必担心害怕,反而能活得更精彩、更丰盛,因为「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赐给你们一位保惠师,叫祂永远与你们同在。」(约十四16)在《新译本》圣经中,对于耶稣的应许有更明确的表达:「我要请求父,祂就会赐给你们另一位保惠师,使祂跟你们永远在一起。」在此,耶稣强调「另一位」保惠师,意思是原本就有一位保惠师,而祂请求父赐下另一位(另一位一模一样的)。谁是「原本那一位」保惠师呢?就是耶稣。圣经说:「……若有人犯罪,在父那里我们有一位中保,就是那义者耶稣基督。」(约壹二1)此处「中保」与「保惠师」在原文是同一个字(paracletos),所以,耶稣是原先的一位保惠师,而耶稣所应许的则是另一位保惠师──圣灵。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我所做的事,信我的人也要做,并且要做比这更大的事,因为我往父那里去。」(约十四12)因着圣灵,耶稣的工作得以接续,门徒也不会失落,反倒即将在圣灵动工下,做比耶稣所做更大的事。&
五、灵恩运动在历史中的发展
1、灵恩运动的历史进展
在1906年于美国罗省的亚素沙街,发起五旬节运动,这运动之主要人物为威廉史梅亚。五旬节运动者注重圣灵充满、灵洗,讲方言,此后这运动影响整个美国。一位挪威循理会牧师(1862-1940)&到美国纽约领会时,深受这运动影响,在他们的带领下,领受了“圣灵的浸”,然后在挪威、英国、德国及瑞典等地发展五旬节运动。使整个世代成为一股强大的势力。历史上亦称之为灵恩运动之第一波。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1953年,美国罗省之灵恩运动渗入国际全备福音商人团契中,于是展开了新五旬节运动,历史上称为灵恩运动之第二波。这运动将方言、灵洗及一些圣灵超自然恩赐推广至世界各地,韩国最大的教会纯福音教会在此诞生。因灵恩运动特别重视经历,从正面而言,发展迅速,不少这类教会增长甚快;然而带来不少负面的影响,教会之分裂,极端之教导,将相对经历当作绝对真理教导人之例。到了七十年代,美国罗省灵恩运动之发源地──又展开了第三波的灵恩运动,这运动又称“神迹奇事运动”或“权能布道运动”。主要的领袖为温约翰,在韦约翰及积克迪亚加入后,开始全面影响一些福音派教会。这运动的特色是在于其高举圣灵超自然之恩赐,如方言、知识的言语、预言、神迹治病……等等。温约翰所创的葡萄园教会发展迅速,到了八十年代末期,开始进入到香港,在福音派教会中产生很大的回响及争论。
第四波灵恩运动的现象:多伦多祝福的表现包括了圣笑(Holy&Laughter)、在神的爱中“沈睡”、被击倒、颤抖、领受启示,甚至间中有会众在“圣灵充满”下发出动物的叫声,包括了狮子、牛、鸡等动物叫声,他们更倣效这些动物的举动。当然,除了这些“超自然”的彰显外,信徒在接受多伦多祝福后,据说都比以往更爱主、更热心传福音。
倡议绘制属灵地图,但真正将这个观念“发扬光大”使之成为灵恩新浪潮的人,是欧提乔治(George&Otis)。欧提花了二十多年时间,走遍近百个国家,研究各地的邪灵势力,并且藉着策略性的祷告,去战胜邪灵的力量,以致可以更有效地在那些城市进行宣教及布道工作。欧提对绘制属灵地图有这样的定义:「绘制属灵地图是把我对灵界事物的了解、物质世界的地域,和情况连结起来。」根据这个观念,绘制属灵地图的人不单尝试以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宗教背景,甚至是建筑物的摆设等来绘画那城市的属灵地图,而且他们还会藉祈祷,有计划地攻破邪灵的据点。有绘制属灵地图的人还提倡,用行动来战胜邪恶的力量。
在灵恩第四波中,有不少中外派内领袖,均提倡在踏进新的世纪时,灵恩派及福音派的信徒应冰释前嫌,一方面不要再误解对方,另一方面,也应检讨自己所坚持的是否有偏差,以致两派的人能够合而为一。第四波合一运动的推动者大卫宝信(David&Pawson)这样分析廿世纪的灵恩运动:
1.第一波-怀疑阶段;
2.第二波-容忍阶段;
3.第三波-结盟阶段;
4.第四波-整合阶段。
现时是身处第四波的整合阶段,灵恩派及福音派在许多神学的教义上都应该是一致的,只要双方都肯反省自己对灵恩所坚持的神学立场,就会很容易发现,自己对圣经原意的理解可能有偏差;换句话说,「前面的路并非妥协,而是修正。」&
比较以前的灵恩运动,第四波的发展是较为多元化的,但整体而言,仍然是高举圣灵超自然工作的外显表现。
2、灵恩运动产生的原因
为何灵恩运动会产生呢?每一个运动的产生背后必定都有一些时代的因素与趋势,灵恩运动第三波之后,跟着有第五波、第六波的产生,历史继续会不断在重复。从灵恩运动发展的过程看来,至少有下列基本原因:1.传统教会死气沉沉,失去活力;2.社会转变,愈来愈多破裂的人际关系;3.社会的人愈来愈功利主义;4.在冷漠的世界中,现代人极渴求机会将情感之需要表达出来,这些人极需要具体的被爱及被接纳;5.新纪元运动将不少神秘主义的色彩带到社会;6.许多牧者灵性的枯干:他们事奉无果效、工作觉得枯干无力。而灵恩运动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满足了当时教会和社会的需要,在行动上表达出来的关怀与爱,重视经历、权能布道、方言、知识言语、神迹治病、预言等似乎解决了不少信徒的困惑。而作为一个传道者要持守灵性的复兴不仅是经历灵恩,更需要均衡、全面的追求,在灵命上敬虔的操练,我们所追求的圣灵的工作
3、灵恩运动的误区
首先、灵恩运动否认了《圣经》启示的完备性。
他们认为在圣经之外还有新的启示,《圣经》对于基督徒的信仰来说已经是完全足够的了,以至于日后即便再出土任何“耶稣言论”或者“保罗书信”,都不可能再被加入《圣经》中了。《圣经》在最后一卷书《启示录》的最后说,若有人在这书上添加什么,就要把这书上所写的灾难加添在他(她)身上。
&但今天灵恩派的平信徒和传道人,常常以“今天圣灵启示我……”等等作为口头禅。这是不符合《圣经》的教导的。妄称“圣灵的启示”在基督教中是严重的错误,唐崇荣牧师曾说过,那些经常宣称自己得到“圣灵的启示”的人,可以另外写一本《启示录》了。而如果以是否见到“异象”作为基督徒信心大小的标志,更是错误的。其它宗教信仰者也有可能进入到一种臆症的状态,称自己可以看见观音菩萨,或者称之为“开天目”。《圣经》告诉我们,就是撒但也会假扮成光明的天使。这样看来,基督教中的灵恩派看到的所谓的“异象”,即便是耶稣的形象,也要加以分辨。马丁路德在一次祷告中看见了“耶稣”显现在他的墙壁上,他的反应是:“撒但退去吧!我不要墙上的耶稣,我要圣经中向我启示的耶稣!”
其次、过于高举方言的恩赐。若是说预言、说方言真的那么重要。&保罗教训哥林多教会信徒,在聚会中若有人说方言,只好两三个人说,且要轮流说,还得有人翻出来。若没有人翻译,要闭口不言(林前14:27-28)。为甚么我们在聚会时大家一起地说方言,如果没有人翻出来,就应该闭口,&还有一些人主张“学习方言”,即通过练习掌握“说方言”,这更是没有《圣经》依据的。&圣经说:「世上的声音,或者甚多,却没有一样是无意思的。」(林前4:10),又说方言是「别国的话」(徒2:4),「是为不信的人作见证」(林前4:22)。请问他们明白自己所说之方言的意思吗?他们是为不信的人作见证吗?若是为了造就自己,如何用自己不明白的方言造就自己。除了短暂的特殊刺激感受外,在悟性上及属性上有甚么益处呢?事实是,圣经中从来没有鼓励我们用方言造就自己,圣经乃是说:「要在至圣的真道上造就自己」(犹20)。
人为的说方言以及其危险,圣灵有可能运行在一个人身上,使他说方言。但今天有很多方言是人为的.灵恩派的领袖们,常到处教导人如何学习说方言.韩特(Char1es&and&Frances&Hunter),到处开讲习班教导人说方言。在他的教导手册中,教导人首先要鼓动感情。开始时先随便讲,就好像抽水机的抽水原理,要先放一点水,才抽得出水来。说方言也是如此,先随便讲,等到情绪高亢时,方言,就会如泉涌出。很多灵恩派的人,会教人重复地念「哈利路亚,赞美主」。越念越快,到最后舌头失去控制,就自动有声音出来。哥林多教会的弟兄姊妹们,以为会说方言的人是属灵的人。他们也可能用这方式,导致说方言。保罗在林前十二:3说「所以我告诉你们,被神的灵感动的,没有说耶稣是可咒诅的」
加拿大渥太华卡尔顿(Car1eton)大学的实验研究指出,任何人都可以因被教导和模仿而说方言.他们用六十个人作实验.这些人从来没有说过方言,也没有看过人说方言.经过两次训练之后,他们都会说方言,而百分之七十更会说得很流利。心理学家们发现,说方言的人,在心理上有相似的类型.(1)说方言的人比不说方言的人更容易服从,倚靠有权柄的人,而接受他们的建议.(2)当他们开始说方言的时候,常想到有权柄而对他们施过恩的人.他们或者在这种人面前,或者想像在这种人面前开始说方言.(3)他们说方言后会觉得好一点。这种人为产生的方言是很危险的。
还有他们宣讲成功神学。“成功学“是一门“铸造富豪“的学问,成功者都是研究而不只是学习成功学。从拿破仑.希尔博士开创这门学问以来,世界各地无数的成功学大师们在不断的研究、完善、更新和发展成功学的知识体系。&&&“成功学“的领域包含“潜意识力量、愿力、目标管理、计划及执行力、自我行销及推销力、说服力、领导力等等...“&&&“成功学“是一门“铸造富豪“的学问。由美国二十世纪初最富有的人钢铁大王安德鲁.卡纳基发起,目的是帮助更多有追求的人成功致富。
「「成功神学」并不是一种新创的思想。它的源头应该是「积极思想」(Positive&Thinking)。最先宣称自己发现「积极思想」的是甘坚信(Kenneth&Hagin),他说这是主耶稣八次向他显现亲自教导他的。
如果我们「坚定地想到自己成功」,我们就为&自己创造出成功来。因此,这些灵恩派的传道人们所传的福音,又称为「健康,致富,成功的福音」
『成功神学』可以说就是『灵恩更新运动』中最重要的新观念。」我们知道,初时,灵恩运动只注重说方言,发展到了五六十年代之后,由甘坚信(Kenneth&Hagin)开始了「信心运动」,他们就注重「健康」渐渐进一步注重「致富」,和「成功」。&这就是灵恩运动的新变化,是所谓「成功神学」的形成。「成功神学」之所以在一时间风糜全界,因为鼓吹者都强调他们之所以如此富有,就是因为「成功术」所致。灵恩运动的偏差就是过于圣经所强调的教导,我们对圣灵的工作的态度是圣经有的,我们渴慕追求,圣经没有我们不要羡慕,以致于偏离真道。
最后、灵恩运动必然导致传道人的个人主义。基督教信仰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不见一人,只见耶稣”。任何人,包括主教与牧师,都与平信徒一样,在上帝的眼中是不完全的罪人(sinner),并不是任何站在教会讲台上的人讲的都是对的。基督教信仰的唯一对象是三位一体的真神。但灵恩派的人常常把自己的感觉误当作圣灵的工作,很多灵恩派的传道人,在神学方面也是一塌糊涂,讲的道缺乏逻辑性,只有意气的挥洒,却自称是“圣灵感动”,这其实是违背了上帝的诫命。
他们塑造出了一位位自认为有医病赶鬼能力的教会中的“英雄”、“名牧”,其“医病、赶鬼、说方言”的三大与基督教信仰程度无关紧要的经历被错认为是“灵命成熟的标志”,从而令很多信徒仰慕和追求,不但如此,还不愿意谦卑接受主流教会的批判,坚持认为只有自己得到的“启示”才是正确的,和他们的经历不一样的就是来自于“人”的,过于高举人的权威,这是极其危险的。灵恩派教会人数的增多,&加上突出传道人的个人英雄主义,势必带来教友牧养的欠缺。有很多灵恩派的教友,很可能会“医病、赶鬼、说方言”,或者主张在教会中乱喊乱叫、倒在地上,但对《圣经》却极其不熟悉,祷告时很熟悉一些灵恩派的惯用语言,而对《圣经》却只知道只言片语,一知半解。
解经王子之称的摩根先生说:「神的教会在世界各地正碰上了一个狡猾无比的阴谋:人肆意偏离新约圣经的教导,把神的灵移离出真理的本位去迎合人为的运动。这运动以方言恩赐作为口号,时至今日,这口号已沦为地狱的印记了。不少蒙恩的圣徒,纵或蒙神恩召,但由于不认识圣灵的工作,以致遭受欺骗,怎叫人不痛心疾首呢?若有任何运动,鼓吹恩赐的获得即为圣灵的同在,那么根据主耶稣的教导,这运动其实正以巧计去敌挡圣灵的工作。因为经上明言:信徒可以没有属灵的恩赐,但却万万不能没有圣灵(林前12:3,&11)。圣灵的工作为要显明基督。祂隐藏在人心里,默默地作工,致使相信投靠主的人都在主里面承受极重无比的救恩,叫一切荣耀都归给独一无二的救主。」&&
4、灵恩运动对中国教会的影响
灵恩运动对华人教会的影响由来已久。早在1905年至1908年间,美国“五旬节运动”中产生的几个最初的灵恩派组织—“神召会”(TheAssemblies&of&God)、“五旬节会"(PentecostalChurch)和“使徒信心会”(Apostolic&FaithMission)就分别在中国的湖南、香港、上海、北京等地展开了活动。受其影响,一部分中国基督徒和传道人也开始把“受圣灵说方言”视为基督徒的&&“第一灵恩”或者被圣灵充满的“最先证据”,并且在讲道或参加聚会的时候表现出身体抽搐、哭嚎狂笑以及唱灵歌、跳灵舞、过灵气、见异象等疯狂言行。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灵恩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势头才得到有效遏制。
&&&&&当第二波灵恩运动—“新五旬节运动”开始在基督教各宗派和天主教的部分教会中蔓延时,由于正值“十年动乱”时期,所以未能对中国教会产生直接影响。但最近20多年来,随着中国基督徒人数的快速增长,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问题,如受过正规神学和圣经教育的传道人数量不足,以及一般信徒(尤其是不发达的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圣经知识肤浅和信仰基础不稳固等。因此,当第三波灵恩运动再次从境外向中国袭来时,部分中国教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干扰,以至于少数普通信徒和传道人在极少数别有用心者的蛊惑下而误人歧途,甚至加入了各种假冒基督教名义的邪教,如灵灵教、新约使徒教会、被立王、主神教、三班仆人、呼喊派、门徒会等。
&&第四波的发展是较为多元化的,整体而言,仍然是高举圣灵超自然工作的外显表现。现在冲击城市的教会,例如北京、上海、杭州、宁波等大城市都受灵恩运动的影响。&灵恩派所实行的说方言、唱灵歌、跳灵舞、见异象、赶鬼医病等活动方式非常容易与中国传统的封建迷信和民间巫术相混杂,从而诱使某些缺少必要的圣经知识和宗教常识的基督徒陷人情绪性的宗教狂热和巫术性的仪式之中。
&&&&&只有归回圣经,建构正统的神学体系,教会才不会偏离真道。教会对神学和神学教育一般采取两种极端性的态度﹕消极性来说,神学只是一种人的学问,是以人的理性来肯定神的话语。神学知识越高,人越自大,信仰越肤浅,是教会的败笔。激进的积极理念则以神学为一切信仰的基础,以神学为信仰的规范,没有神学的信仰就和迷信大同小异,所以说神学是至上的学问,是教会和信徒不可或缺的知识。其实二者是各走极端,因此我深深地感受中国教会的需要,神学教育要普及。让青少年、平信徒、或教会领袖接受神学训练,建立整全信仰的架构。将以阶段、密集的形式进行神学训练。
在主日聚会开展对成人有系统的圣经教导,我们称为成人主日学教育。教会应该为信徒订立一个最少五年的主日学循环课程,让信徒有清楚的追求目标。这个主日学课程要按信徒的属灵进程和灵命的需要而设计。五年的主日学课程,分为基础阶段,中坚阶段,和进深阶段,「基础」是为慕道和初信而设,「中坚」是为信主两到五年的信徒而设,「进深」是为信主五年以上的信徒而设。为了让信徒有完整的学习,每个阶段应该有圣经,神学,教会事工,信仰生活等几方面的课程。21世纪的教会最大的挑战,是平信徒神学教育的挑战。推动平信徒的神学教育,促使教会在质方面整体的提升。唯有如此,才能防止某些别有用心者把所谓的&&“灵验”当成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从而使某些基督徒和传道人的思想发生变质,沦为他们谋求个人利益的工具。
灵恩运动是“敌”或是“友”呢?这是个不容易回答的问题。有人对灵恩运动抱全盘否定的态度,甚至认为灵恩运动中的“灵”很可能是邪灵,或这运动是撒但的运动(帖后2:9),最终要迷惑信徒离开真道。另一方面,对赞同灵恩运动的人来说,灵恩运动可能是圣灵要在这末世时,复兴教会的一个标志。灵恩运动是非常复杂的运动,任何全面性的探讨都是非常困难的。以上讨论就一些在真理上严重偏差的地方提出探讨,我们认为近代灵恩运动是一个有真理偏差的运动,一般来说,除了特别极端的灵恩教派外,今天我们应视灵恩派的追随者为弟兄姊妹,但同时,我们也要小心他们的言行,是否合乎圣经的教导。
从圣经的教导告诉我们圣灵是第三位格的神,他与圣父、圣子,同权、同荣、同质。圣灵是动能的灵,是神行动的执行者,在创造、救赎、启示之工上共同完成神伟大的计划与工程。圣灵也是产生动力的源头,教会历史上每一次复兴的运动都离不开圣灵的工作,圣灵才是真正的推动者。作为传道者要从历史的轨迹吸取教训,持正确、客观的态度看待圣灵在历史中的工作。应当渴慕追求被圣灵充满,全人都被真理的圣灵所管制,在事奉、生活、言行上彰显圣灵的作为。
苏颖智著。《认识圣灵》。
王守仁著。《从新约圣经看灵恩运动》,电子版。
靖玖玮著。《圣灵的工作》。
斯托得著。《当代圣灵工作》。校园书房出版。2001。
唐崇荣著。《圣灵、祷告、复兴》,电子版。
唐崇荣著。《圣灵的洗与恩赐》,中福出版。1998。
葛培理著。《圣灵》,电子版。
许志伟著。《基督教神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1。
郑国治著。《圣灵与信仰》。人人书楼:初版。2003。
巴克著。《活在圣灵中》
殷保罗。《慕迪神学手册》,姚锦荣译。初版。香港:福音证主协会,1992。
加尔文著。(《基督教要义》卷一)&
约翰·欧文著。《圣灵论》电子版
文牧著。《从圣经看当代灵恩运动》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圣经的特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