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暴雪公司创始人每次有新游戏发布就会有主创人员离职

  暴离职人员名单(括号内为之后所属公司名称)
  管理层:
  北方暴雪总裁:
  David Brevik (Flagship Studios)
  北方暴雪副总裁:
  Bill Roper (Flagship Studios)
  Erich Schaefer (Flagship Studios)
  Max Schaefer (Flagship Studios)
  暴雪娱乐董事:
  David Brevik (Flagship Studios)
  Bill Roper (Flagship Studios)
  Erich Schaefer (Flagship Studios)
  Max Schaefer (Flagship Studios)
  William 'Sgt. Rock' Petras ( 5 Studios)
  Mike O'Brien (ArenaNet)
  艺术设计部
  Harley D. 'Spanker' Huggins II: 艺术设计总监(Red5Studios)
  John 'Dr. Jones' Burnett: 技术美术指导 (Red 5 Studios)
  Joe 'Hella' Peterson: 美工总监 (Red 5 Studios)
  Battle.net
  Mike O'Brien:原创者、设计师兼程序主管。(ArenaNet)
  Patrick Wyatt:项目组长和程序主管。(ArenaNet)
  其他管理职位:
  Patrick Wyatt:研发部副总。(ArenaNet)
  Kenneth Williams:北方暴雪的运营总监。(Flagship Studios)
  Richard Seis:技术主管。(Castaway Entertainment)
  Taewon Yun:帮助暴雪建立韩国分公司并参与《》在亚洲的运营。
  项目管理职位:
  暗黑破坏神
  David Brevik:项目主管、设计主管、程序主管(FlagshipStudios)
  Erich Schaefer:项目总监、设计总监、美术指导、环境设计师、界面设计师。(Flagship Studios)
  Mike O'Brien:程序工程师。(ArenaNet)
  Michio Okamura: 艺术总监(Hyboreal Games)
  David Brevik:项目主管、设计主管、程序主管(FlagshipStudios)
  Erich Schaefer: 项目总监、设计总监、美术指导、环境设计师、界面设计师。(Flagship Studios)
  Mike O'Brien:程序工程师。(ArenaNet)
  Max Schaefer: 项目、设计及环境艺术总监(Flagship Studios)
  Kenneth Williams:制作人 本地化总监(Flagship Studios)
  Mark Kern: 制作人(Red 5 Studios)
  Dave Glenn: 主要背景美工 (Flagship Studios)
  Peter Hu: 总策划(Flagship Studios)
  Phil Shenk: 美工总监 (Flagship Studios)
  Richard Seis: 总策划 (Castaway Entertainment)
  魔兽争霸3
  Mike O'Brien: 项目组长兼程序主管(ArenaNet)
  Mark Kern: 制作人(Red 5 Studios)
  Mike O'Brien: 程序工程师(ArenaNet)
  James Phinney: 设计总监兼制作人(ArenaNet)
  魔兽世界
  Mark Kern: 项目组长(Red 5 Studios)
  William 'Sgt. Rock' Petras:艺术总监(Red 5 Studios)
  Taewon Yun: 亚洲区创办负责人兼运营总监 (Red 5 Studios)
  Matt 'Colonel' Sanders: 关卡主设计师(Red 5 Studios)
  Jeff Strain: 项目组长兼程序主管 (ArenaNet)
  Ru Weerasuriya: 艺术效果总监 (Ready At Dawn)
  暴雪创始人,现任总裁Mike Morhaime(左一)
  著名的暴雪公司在本月初举行了盛大的暴雪嘉年华,这让众位玩家大包眼福,也不禁让我们回想起了暴雪近几年的风风雨雨。在此笔者搜集了暴雪数位重要员工离职及其后来的经历,让我们再来回望一下他们与暴雪的分离时刻。
  美国时间日下午,路透社官方网站发布消息,游戏发行商威望迪(Vivendi Universal Games)发表声明证实:开发《暗黑破坏神》系列游戏的暴雪北部分公司(Blizzard North)的三位创始人Erich Schaefer,Max Schaefer,David Brevik以及暴雪公司超级制作人、副总裁Bill Roper四位顶尖游戏设计师宣布正式离开Blizzard。据悉,这次的集体辞职确实和母公司威望迪有着很大关系。2003年10月,他们宣布正式成立游戏软件开发公司“旗舰工作室”(Flagship Studios),并公开了公司的官方网站。
  事件当事人:
  Erich Schaefer是训练有素的设计师,而他的兄弟Max Schaefer是专业的美工。早在1994年,他们就和David Brevik一同开始开发《暗黑破坏神》,Brevik任总裁。该团队就是后来的北方暴雪(Blizzard North)的前身。他们先后开发了两款《暗黑破坏神》游戏,并为《暗黑破坏神II》开发了资料片《毁灭之王》。
  Bill Roper:原暴雪娱乐公司(Blizzard Entertainment)副总裁,暴雪“星际系列”、“魔兽系列”、“暗黑系列”主要制作人之一。目前于Flagship Studios任CEO,公司开发中游戏为《暗黑之门:伦敦》。
  Red 5 studios三大巨头
  2005年09月三名起关键作用的公司员工离开了暴雪公司另立门户。三人组建的新公司叫“Red5 工作室”,位于加州的Aliso Veijo市,与暴雪总部相当接近(Irvine市)。三人在MMO(大型多人线上游戏)领域内耕耘多年,公司的第一个项目也是MMO。他们在公司的网站上发表如下声明:“我们想创作出与大多数MMO都有所不同的新东西,我们对自己在游戏事业的激情驱使我们所达到的境地感到无比兴奋”。
  事件当事人:
  负责《魔兽世界》团队的Mark Kern;艺术总监William Petras;最后是Taewon Yun,他曾帮助暴雪建立韩国分公司并参与《魔兽世界》在亚洲的运营。
  《(GUILD WARS)》
  2004年,NCsoft从暴雪欧文工作室挖走了一整支团队,该团队正在制作《魔兽世界》的第一款资料片。据称为了令开出的条件更具吸引力,NCsoft在欧文组建了一个新工作室,以保证跳槽来的暴雪人员无需迁往NCsoft美国总部所在地奥斯汀。另一证据是,暴雪官网近期正大规模招人,空缺职位达42个,从3D角色动画、数据库管理到高级服务器程序员。
  这并非NCsoft第一次从暴雪手中挖人。四年多前,暴雪战网(Battle.net)开发人员曾集体跳槽,组建ArenaNet工作室,之后加盟NCsoft公司,开发《激战》(GuildWars)。
  事件当事人:
  Patrick Wyatt原暴雪研究开发部的副总裁。从事游戏工作已有14年的经历。Patrick毕业于UCLA,毕业后就直接进入Blizzard,在那里工作了八年半,担任过《魔兽争霸1、2》的制作人及程序设计,也是《星际争霸》与《》的程序开发。
  Jeff Strain现年39岁,1995年进入Blizzard,Patrick就是当初雇用他的人,也是他在这个产业的第一个主管。在此之前他在HP工作,但是因为玩《魔兽争霸》玩得太过火,他老婆对他说:“除非你能够靠这个游戏讨生活,否则不准你再玩了”,当时他以为老婆是认真的,所以就立刻投履历给Blizzard。在Blizzard与Patrick 和 Mike一起工作了五年,离开那里之前他已经是《魔兽世界》的项目领导人。
  Mike O'Brien现年37岁,1995年加入Blizzard,负责Battle.net的工作,在加入游戏产业之前是一个铁路交通流量控管。从小他就非常爱玩游戏,九岁就学会写程序,自己设计小游戏出来玩,从此之后他所学的程序技巧都是拿来设计游戏。在进入Blizzard之前,他买了《魔兽争霸1》来玩,那时候他觉得这游戏真的是太好玩了,几乎是世界上最好玩的游戏。他看了一下游戏盒上的标示,发现当时规模还是很小的Blizzard,竟然离他住的地方只有两条街远,于是他便投了履历以及自己写的小游戏给Blizzard。当时面试的主管就是Patrick,离开Blizzard时已经是个副总经理了。
  脱离暴雪员工成立的公司简介
  Castaway Entertainment
  主页:
  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03年夏天,由前暴雪北方公司的成员组成。现在已发展成由20多人组成的工作室,致力于打造最畅销的RPG游戏。在成立的第一年便与艺电合作,在此过程中积累了充足的资金,熟悉了商品生产流程并尝试了一些新的技术和设计理念。
  red5studios
  主页:
  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05年09月,位于加州的Aliso Veijo市,与暴雪总部相当接近(Irvine市)。三位原暴雪员工在组建的新公司的网站上发表如下声明:“我们想创作出与大多数MMO都有所不同的新东西,我们对自己在游戏事业的激情驱使我们所达到的境地感到无比兴奋”。
  Ready at Dawn
  主页:
  Hyboreal Games
  主页:
  公司简介:2006年9月更名为UIPG。由前暴雪成员、前艺电成员及其他著名工作室成员组成。公司成员力图将公司大造成一流的游戏公司。并已经在韩国和中国设立分公司及办事处。
  ArenaNet
  主页:
  公司简介:成立于2000年,由原暴雪员工Patrick Wyatt、Jeff Strain、Mike O'Brien组成,工作室位于美国西雅图。AeraNet于2004年加盟NCsoft,开发的《Guild Wars》备受瞩目。
适用平台 连接方式
4¥2995¥1596¥2997¥1088¥999¥9910¥299【图片】暴雪药丸,连续两天出现大量核心员工离职的消息【steam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142,495贴子:
暴雪药丸,连续两天出现大量核心员工离职的消息
CEST比北京时间晚6小时
是一篇美服论坛的剧透帖...
其实很简单,就是中国...
收购方为神秘东方股东,...
首先放出了三个新英雄 1...
表示很开心能连放四天
楼主最期待收集暗黑破坏...
steam,京东电脑专业品质,全线大牌,优惠不停,时尚商务人士之选!steam,网上购物就选JD,正品行货 精致服务.
说得好,关我屁事   ――笑一笑吧,濑津美 
游戏公司离职什么的很正常吧
ow就是这位大叔发布的
篝火拉人所致的吧。对我来说感觉没啥所谓,就是夺魂救场总监跳去那边略可惜。不过最可惜的还是怎么没把光头哥带走。
一言不合就单干系列
暴雪原来的那些人也不咋地,混吃等死早走早好。
Save Up to 50% on chengdu steam hostel This Month,Book Today!
x倒是是什么
貌似以往走的那些人 好像都混的不咋样
害怕滑稽树上滑稽果,滑稽树下你和我。滑稽树前做游戏,滑稽多又多。A:你为什么这么熟练啊? B:我这是身经百战见得多了A:明明是我先的! B:你有一点好,就是跑的比西方记者还要快A:你到底和雪菜吻过几次? B:我可以告诉你“无可奉告”A:为什么会这样呢? B:NAIVE第八最好不相许,从此便可不相续
傻逼大维京不跟他们一起走?
暴雪就像国内的公司和日厂一样,喜欢卖情怀毫无建树,多学学育碧,年年新作,每个新游戏都很有创新意识。尽管全境封锁被人黑得惨,但全境就我个人来讲还是挺ok的,更不用说育碧的其他大作了。
我建议转投ea门下
要玩传火了么
把大围巾送走就行了
有那么多儿子玩家养着呢,完不了
大围巾怎么就没人挖
说得好,但是关我啥事
走的不是gay
暴雪:感觉身体被掏空但是我还是你爸爸
伦敦之门还是火瀑来着看着他们
地狱之门伦敦,火炬之光笑而不语
只求术士设计师赶紧滚
wow有的玩就行咯
暴雪的下坡路是从几年前的一次并购开始的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暴雪离职四巨头再次相聚 回归暴雪或开发新游戏产品?
暴雪离职四巨头再次相聚 回归暴雪或开发新游戏产品?
来源:凯恩之角 作者:叶星辰_NG2798 时间: 09:48:26
对于暴雪来说,他们四个仅仅是感情的存在,暴雪现在是新人的世界,很大情况不会在要求这4位“老东家”回归,他们最大可能会开发新的游戏产品,希望这四位在事业上有更好的表现。
  众所周知,北方暴雪的核心就是四巨头,David Brevik、Max Schaefer、Erich Schaefer、Bill Roper这四位则可以称作是北方暴雪的创始人,但是后来维旺迪收购暴雪后,其发展方向与四巨头计划相左,因此他们便集体辞职暴雪,这一走就在外颠沛流离十几年,期间依旧在参与各种“暗黑”类的游戏开发,包括黑暗之门:伦敦,火炬之光等等,然而却无法复制当年暗黑破坏神的辉煌。
  此前在暗黑二十周年之际David Brevik、Bill Roper重新出现在了暴雪总部录制庆祝视频(也许还商谈了一些其他的事情),而David Brevik在视频采访时也透露出自己有可能回归暴雪。不过这里我们要说的可不是这个,而是最近上面提到的四位创始人又重新聚首且David Brevik还就此发了一篇意味深长的推特。
  短短的一个“It's on!”似乎是透露了有什么秘密的项目正在进行,而David Brevik最近的访谈则是放出了一些风声:
  Q:你觉得未来会有暗黑新作么?
  David:当然,毫无疑问。这一品牌对暴雪来说太有价值了,不可能被忽视。我难以想象他们会不去开发暗黑新作品。当然,新作是不是还是按暗黑系列的路子来做我不确定,他们可能会引入一些新鲜元素,保留暗黑的氛围或者设定,但最终游戏可能不会像以前一样,他们可以任意发挥,比如做成类似上古卷轴:天际那样。谁知道呢,我不知道他们打算做成什么样,他们的游戏可以走向任意一个方向,我想不一定非要做成延续游戏类型的ARPG,像D2和D3那样。
  当初“北方暴雪”工作室解散,四巨头被迫辞职,很大原因是当年维旺迪搅屎导致的,不过在2013年时暴雪成功“赎身”,从维旺迪手中夺回了自由身。扫清障碍后,四巨头想回归重组“北方暴雪”也未尝不可。
魔兽7.0前瞻又有老员工离职!22年脚本作者离开暴雪
09:14:35 条 来源:NGA 作者:麦德三世 ]
又有老员工离职!22年脚本作者离开暴雪
  暴雪又有员工离职了,这次离职的是暴雪的脚本作者米奇&尼尔。
  据其所言,他会搬到华盛顿州当一个自由职业者。并且希望在离职后仍与暴雪保持合作关系。
  关于凯尔萨斯的小说,他目前写了一半。他仍希望在离职后与暴雪合作将它出完。
  米奇&尼尔森于1993年加入暴雪。从《失落的维京II》开始就担任暴雪的写手,先后在《星际争霸》、《争霸III》、《暗黑破坏神II》、《》《暗黑破坏神III》中担任过脚本写作。
  大家比较熟悉的小说和漫画作品有
  《不碎之灵》
  《流沙之战》
  《魔兽世界》(漫画)
  《灰烬使者》
  《古尔丹与陌生人》
  《上层精灵之血》
  《狼人诅咒》
  《潘达利亚的明珠》
  《暗黑破坏神III:英雄崛起,黑暗陨落》
  《星际争霸:起义》
  《星际争霸:混元体》
  《星际争霸:前线》
  《雷神》
  《第六区》
  《守望先锋》
  以及传说中的&凯尔萨斯小说&。
  离职感言
  在22年后,我终于将离开暴雪娱乐。
  我在暴雪的工作将于3月25日正式结束。我将从加利福尼亚搬到华盛顿州,投身于我个人喜爱的事业。
  我期待能在将来以个人身份与暴雪进行更多项目上的合作,我们很快就会公布其中一个项目。此外,我将从事更多游戏相关的写作、脚本写作与咨询工作&&我当然还会继续写小说。我每个月都在这里公布和讨论一些相关内容。
  在暴雪工作期间,我经历过人生中最美好的一些日子。这次的离去让苦乐参半,但我仍对明天的机遇充满信心!
  那么&&以上就是你们要的大新闻。感谢你们一直以来的支持!
  希望大家一切都好。
  &&米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暴雪创始人是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