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才高八斗的意思”而不是“才高九斗”

-手机当当网
市场价: &当当价:
顾客评分:星&&
品牌:中国华侨
详情基本信息商品名称:趣味文化知识大全(精)作者:青石开本:10开原价:29.8页数:418现价:见顶部出版时间ISBN号:0印刷时间:出版社:中国华侨版次:1商品类型:图书印次:1内容提要青石等编著的《趣味文化知识大全(精)》是一本浓缩了中国文化常识的知识宝库,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趣味文化知识大全(精)》覆盖面大,具有超强的参考性与指导性,既是一部容纳中国文化百科知识的实用工具书,又可以成为休闲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快餐。清朝为皇帝选秀有评委吗?黄帝战蚩尤的真相是什么?丞相和宰相是一回事吗?乌纱帽有什么来历?为什么旧时文臣武将以上一凌烟阁一为荣?古人夜观天象和现在的天文观测是一回事吗?为什么宝盖儿头下有头“猪”就叫“家”?古代是博士地位高还是学士地位高?古人是怎样验尸的?公主的丈夫为什么叫驸马?新婚的卧室为什么叫洞房……所有这些奇趣横生,你最想知道的、最需要知道的、最应该知道的中国文化常识,尽在《趣味文化知识大全》。为了方便阅读,本书采用了一问一答的方式,把本要数千字甚至数万字才能阐述清楚的问题压缩在数百字之中,以小见大,深入浅出,提纲挈领,几百字,最多上千字一就传达出丰富的信息,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问内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一书在手,让你尽览中国文化全貌:一卷在手,让你轻松掌握中国文化精华。作者简介目录第一章宫廷规则·帝后故事1.“三皇五帝”真有其人吗? 2.“皇帝”这一名称是怎样确定的?3.哪个皇帝最早使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日”这句话? 4.将皇帝称为“万岁”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5.“皇后”这个称号从何而来?6.何谓“三宫”,何谓“六院”,皇帝只有七十二个妃子吗? 7.清朝为皇帝选秀的要求和选拔程序如何? 8.皇袍一定是黄色的吗?9.为什么汉朝分为“西汉”、“东汉”,宋朝却叫“北宋”、“南宋”? 10.改元和改朝换代是一回事吗?11.皇帝的龙袍上到底绣有几条龙? 12.历史上真正实行过“禅让”吗? 13.为什么把国家称为“江山社稷”?14.皇帝的坟墓叫“陵”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15.古代封禅大典是一种什么样的仪式? 16.“太子洗马”真的是为太子洗马吗?17.契丹人的国号“辽”是什么意思?女真人国号“金”又是从何而来? 18.“宦官”就是“太监”吗? 19.“黄泉相见”讲的是什么故事?20.齐桓公称管仲为“仲父”,这个称呼是什么意思? 21.勾践“卧薪尝胆”,是真实的历史还是只是个传说?22.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功勋卓著,但他的下场怎样? 23.人们为什么怕赴“鸿门宴”,“鸿门宴”真的很危险吗?24.汉初封赏功臣,刘邦提出的“功人”、“功狗”是什么意思? 25.女主“临朝称制”的做法是从谁开始的?26.皇位传承中“立子杀母”之说是谁兴的规矩? 27.王昭君为什么被称为明妃? 28.武则天与李治是最早并称二圣的帝后吗?29.武则天是中国唯一的女皇帝吗? 30.唐玄宗为什么称为“明皇”,杨贵妃为什么叫“太真”? 31.史上对外自称“儿皇帝”的是谁?32.宋朝“重文轻武”与“杯酒释兵权”有关吗? 33.“烛影斧声”是怎么回事,宋太祖是正常死亡吗? 34.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是怎么来的?35.皇太极为何把国号改为“清”? 36.在皇帝之最中,乾隆独揽哪三项? 37.慈禧太后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垂帘听政”的人吗?38.李莲英为什么称慈禧太后“老佛爷”? 第二章朝政职官·名臣轶闻1.什么是“封建”,它最初的内涵与我们今天的理解一致吗?2.“三公九卿”具体是指什么? 3.“丞相”和“宰相”是一回事吗? 4.文官与武将是什么时候开始分开的?5.“大都督”与“总督”、“提督”是一回事吗? 6.“三省六部”是什么时候创立的? 7.“乌纱帽”为什么会成为官位的别称?8.现在的“省”与古代的“中书省”有关系吗? 9.科举制度是什么时候创立的? 10.科举试卷收上去以后要弥封的制度是从何时开始的?11.古代的科举考试和今天的高考一样吗? 12.明清科举的“八股取士”严格到什么程度?13.西方国家现在的“内阁”与中国古代的“内阁”一样吗? 14.清朝官员为什么要顶戴花翎? 15.明清官服上为什么要绣“禽兽”?16.清朝时,汉臣为什么不能自称“奴才”? 17.古代官员出行为什么要鸣锣开道,什么人才能乘坐“八抬大轿”?18.古代的官府为什么叫衙门? 19.古代为什么把报到称为点卯? 20.中国古代的官员能休假吗?21.“公侯伯子男”是中国创制的爵位制度,还是从国外引入的? 22.古代官员可以退休吗?23.“八百里加急”的公文真的要求一天飞驰八百里吗? 24.“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话是怎么来的?25.“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典出何处? 26.东汉“清议”和魏晋“清谈”是一回事吗?27.“上品无寒门”这种现象的出现与什么制度有关? 28.为什么是“东山再起”,而不是“西山再起”或“南山再起”?29.“乱七八糟”与历史上哪两场著名的政治大*有关? 30.《天官图》为何专画郭子仪,为什么说他“五福俱全”?31.旧时文臣武将为什么都希望上“凌烟阁”? 32.“溜须”到底“溜”的是谁人的“须”? 33.岳飞背上真的刺有“精忠报国”四个字吗?34.郑和是七下西洋,还是九下东西洋? 第三章解说法制·揭秘酷刑1.古代法律叫什么,“法”字怎么理解?2.古代处决犯人为什么安排在秋季,是要“秋后算账”吗? 3.“击鼓鸣冤”是如何而来的呢?4.历史上真有“午门斩首”的制度吗?“午门”是什么地方? 5.在古代“刑不上大夫”得到彻底贯彻了吗?6.“三堂会审”中的“三堂”指什么,古代真是这样审案吗? 7.“春秋决狱”是说春天秋天才审案吗? 8.古代审讯的“五听”具体指什么?9.“十恶不赦”的“十恶”具体指什么? 10.古代为什么把砍头叫作“枭首”? 11.同马迁所受的“宫刑”是什么样的刑罚?12.古时为什么要选在“午时三刻”问斩? 13.古代的“笞刑”只打屁股不打背是谁规定的? 14.“象刑”是一种什么刑?15.为什么监狱又叫“班房”? 第四章天地玄奥·中华奇观 1.“北斗七星”有什么文化内涵? 2.“七月流火”是不是说天热得像下火一样?3.“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有何来历? 4.“老皇历”能不能写成“老黄历”? 5.“花甲子”与干支纪年有何关系?6.农历为什么要设“闰月”? 7.世界上最早测量地球的人是谁? 8.古人“夜观天象”是进行天文观测吗? 9.为什么把七天叫“一星期”?20.酒店从什么时候开始有女招待的? 21.古代酒店、饭店什么时候开始挂幌子的? 22.什么是“水牌”? 23.旅店最早出现在何时?24.什么是“陶瓷之路”? 25.当铺的起源是怎样的? 26.人们把受欺骗叫“上当”是与当铺有关吗?27.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为什么叫“交子”? 28.“钞票”这个词是怎么来的? 29.中国最早的票号出现在何时?30.“会馆”为何成为各地商人的行业组织? 第十七章神话传说·文学趣谈1.盘古是如何开天地的? 2.女娲补天是怎么回事?3.无头巨人刑天的传说是怎样的? 4专父追日说的是怎样一个神话故事? 5.共工为何发怒撞倒不周山? 6.后羿射日的传说是怎样的?7.“燧人氏”是人工取火技术的发明者吗? 8.历史上是否真有董永其人? 9.唐僧西天取经,“西天”到底在哪里?10.孙悟空“齐天大圣”的名号是怎么来的? 11.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妖怪能升格成为神仙吗?铁扇公主是神仙还是妖怪?12.《西游记》为何要唐僧经历九九八十一难? 13.孙悟空神通广大,为什么不背着唐僧飞到西天去?14.《西游记》中的女儿国真实存在吗? 15.唐僧从西天取回来些什么经? 16.为何“风骚”这个来自文学领域的词汇现在含有色情味道?17.刘备、关羽和张飞真的桃园结义了吗? 18.貂蝉真的是吕布的妻子吗? 19.诸葛亮为何要娶一个丑女做老婆?20.戏曲中曹操是个“白脸奸臣”,这个形象是怎么来的?21.刘备为什么被人呼为“刘皇叔”、“刘使君”、“刘豫州”?:22.诸葛亮借东风完全是虚构的吗?23.曹丕真的逼迫曹植写过《七步诗》吗? 24.曹植的《洛神赋》写的是自己的嫂子吗? 25.曹丕到底是“受禅”还是“篡汉”?26.“七擒孟获”是史实还是传说? 27.民间有“扶不起的阿斗”之说,但诸葛亮为什么没有废掉这个昏君呢?28.《红楼梦》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29.贾宝玉的原型是曹雪芹本人吗?:30.何谓“金陵十二钗”?31.《水浒传》中的梁山泊在现在的什么地方? 32.梁山好汉要“替天行道”,他们要行的是一种什么道?33.梁山好汉的座次为什么排到一百单八将? 第十八章书画雅趣·歌舞风流 1.人们为何把绘画称为“丹青”,“中国画”一词又是怎么来的?2.“天下第一行书”是指哪幅书法作品? 3.时人为何称顾恺之为“虎头三绝”,“三绝”又是指什么? 4.史上为什么将吴道子奉为“画圣”?5.宋体字因何得名,它与宋徽宗有关系吗? 6.历史上真有“唐伯虎点秋香”这回事吗? 7.徐渭为什么要自杀,他真的是疯了吗?8.tt丑八怪”一词是怎么来的,一开始就是指人长相难看吗? 9.人们在练习楷书的时候为什么要遵循“永”字八法?10.人们为什么称苏轼的字为“石压蛤蟆”? 11.张择端的名作《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清明时节的景色吗?12.书法史上有“柳从颜出”之说,柳公权与颜真卿有师承关系吗? 13.为什么中国的肖像画叫“写真”?14.人们为什么把各式各样的乐曲统称为音乐? 15.为什么把知心朋友称“知音”?16孔子听到一种音乐,着迷得“三月不知肉味”,这是一种什么音乐? 17孔夫子厌恶的“靡靡之音”是一种什么样的音乐?18.古代的五音六律是指什么? 19.嵇康临刑前演奏《广陵散》,说是“绝响”,这首古曲真的从此失传了吗?20.人们常说“对牛弹琴”,你知道对牛弹琴的那个人到底是谁吗? 21.为什么把音乐盒叫作八音盒,音乐史上的“八音”是指什么呢?22.戏曲艺人为什么又叫“梨园子弟”? 23.什么样的板凳才叫“冷板凳”? 24.人们为什么把干杂活称为“跑龙套”?25.京剧脸谱有什么含义,产生于何时? 26.人们为什么用生、旦、净、末、丑来命名戏曲角色?27.人们为什么用“压轴戏”指称最精彩的那出戏? 28.“独角戏”只有一个演员吗? 29.为什么向人发出挑战被称为“叫板”?30.为什么事情没办好,人们称之为“砸锅”? 31.“四大徽班”具体指哪四个戏剧班子,它们为什么到北京?第十九章吃穿住行·消遣休闲1.从古至今,人们的饮食都是三餐制吗? 2.“馒头”跟“头”有什么关系?3.北方出行有“出门饺子回家面”之说,这是为什么呢? 4.天津“狗不理”包子因何得名?5.高平有一种烧豆腐名叫“白起肉”,这个名字与秦国大将白起有关吗? 6.筷子据说是大禹发明的,这是真的吗?7.民间为什么有“狗肉不上席”的说法? 8.元宵和汤圆有区别吗? 9.冰糖葫芦最早出现在何时,是谁发明的?10.油条是怎么来的,它的发明和秦桧有关系吗? 11.冰激凌是从国外传过来的吗,中国古代有冰激凌吗?12.招待餐为“四菜一汤”是新发明还是古已有之? 13.人们为什么说吃肉是“打牙祭”?14.古代有没有火锅,“涮羊肉”又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15.绿茶红茶以茶色得名,“乌龙茶”因何得名的呢?16.“东坡肉”是一道怎样的菜肴,为什么以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名字命名? 17.“饺子”起于何时,过年的时候为什么要吃饺子?18.人们为什么把“满汉全席”列为最奢华的菜肴? 19.“叫化鸡”真的是叫化子们的杰作吗?20.现代人所说的“衣裳”与古代词义一样吗? 21.古人讲究“冠冕堂皇”,“冠”与“冕”有何区别,它们与帽子比,哪个出现得早?22.在古代,衣服有贵贱之分吗? 23.中山装是孙中山先生设计的吗? 24.旧时民间,父母总会给孩子做虎头鞋、狗头帽,这是为什么?25.粽子为什么要捆起来? 26.女子“戴耳环”、“戴耳坠”的习惯是如何形成的? 27.为什么把女孩子额前的头发叫“刘海儿”呢?28.《西厢记》里的“厢”指什么,古人住的舍、斋、寝、楼、阁有何区别?-29.房屋“前不栽桑,后不栽柳”有道理吗?30.围棋起源于什么时候,为何棋子只有黑白两种颜色? 31.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有没有关系?32.唐代流行的打马球起于何时,现在为何失传了?-33.拔河要求比赛双方拉扯绳索,但为什么把这种游戏定名为“拔河”呢?34.斗鸡最早出现在何时,史上有何趣闻? 35明宣宗因何被人称为“促织天子”?第二十章奇闻逸事·百工器物1.伯夷、叔齐没什么功业,又饿死首阳山,可他们为何被古人推崇?2.“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去世后,曹丕在他的墓前学驴叫,这是为什么? 3.形容男女之间亲昵行为的“卿卿我我”一词是怎么来的?4.在牙刷出现之前,古人是如何清洁牙齿和口腔的? 5.古人是怎样洗澡的呢? 6.古代没有洗衣粉,人们是用什么来洗涤衣物的?7.“三寸金莲”真的只有三寸吗? 8.人们为什么把第二个指头叫作“食指”,而不是叫“二指”呢?9.大臣们在朝见皇帝的时候,手里拿的板子叫什么,有什么用途? 10.史上赫赫有名的传国玉玺为什么缺了一个角?11.鼎为何物,楚庄王为什么要“问鼎中原”,人们为何要推崇“一言九鼎”? 12.县太爷审案时使用的惊堂木是什么东西?13.“分道扬镳”一语从何而来? 14.“唐三彩”仅仅有三种颜色吗? 15.青花瓷的颜色是简单的青色吗? 16.走马灯产生于何时?17.古人为何把镜子称为菱花镜? 18.李白诗句“床前明月光”中的“床”与现在的床是一回事吗?19.梁山好汉用坐交椅来排座次,这里的“交椅”是什么家具? lO.“弹指一挥间”的“弹指”究竟是多长时间?11.“中国”为什么会成为华夏神州的代称? 12.中国古代的“九州”指哪里? 13.“天府之国”从什么时候开始代指四川?14.象棋棋盘中的“楚河汉界”其位置在哪里? 15.“五湖四海”具体指哪些地方? 16.“三山五岳”都真实存在吗?17.“敦煌”这个名字有何来历? 18.古今“山东”、“山西”是同一区域吗? 19.“夜郎自大”的“夜郎”在什么地方?20.古赤壁现在的位置到底在哪里? 21.为什么海外华人聚居地被称为“唐人街”? 22.广州为什么被称为“羊城”?23.“胡同”这个词怎么成了街巷的名字? 24.“山海关”因何被称为天下第一关? 25.为什么古代建筑的屋顶上常会排列一些装饰兽?26.皇家建筑为何用“红墙黄瓦”? 27.“女墙”和普通的城墙有区别吗? 28.为什么“九龙壁”被视为国宝,中国有几处“九龙壁”?29.故宫到底有多少间房屋? 30.承德“避暑山庄”真的是用来避暑的吗?31.“飞来峰”真的是“飞来”的吗,还有其他“飞来”的景点吗? 32.“天下第一泉”是指哪道泉水?第五章趣话汉字·称谓释疑1.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吗? 2.中国汉字究竟有多少个? 3.汉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横行”的?4.秦朝前的文献中有“秦”吗? 5.“壹、贰、叁”等大写的数目字本义就是指数字吗? 6.为什么意见不同叫“相左”,而不叫“相右”?7.“我”字最早的含义是什么? 8.打败仗为什么叫“败北”? 9.为什么古人把家里有女叫作“安”?10.“天字第一号”的说法来自何处? 11.人们为什么要在书信落款处写上“××缄”? 12.古代汉语里没有“她”字?13.“时髦”一词是今人所造,还是古已有之? 14.为什么把礼让别人称为“退避三舍”?15.为什么把购物叫买“东西”,而不叫买“南北”? 16.“铜臭”是指铜锈而发臭吗? 17.“捉刀”的原义是代人作文吗?18.为什么要爱屋及“乌”,而不是其他东西? 19.为什么把一模一样的东西叫“雷同”? 20.“足下”这个词的来源是什么?21.何谓“下榻”,有没有“上榻”一说呢? 22.表示马背上的古代词语“马上”,是怎么演变成表示“立刻”的现代词语的?23.“目不识丁”是说连最简单的“丁”字都不认识吗? 24.“食言”这个词是如何而来的呢? 25.为何把争夺政权叫“逐鹿”?26.“下马威”是指一下马就耍威风吗? 27.为什么把榜样人物称为“楷模”? 28.“五内俱焚”的“五内”是指什么?29.最早“信口雌黄”的是谁? 30.“生吞活剥”讲的是怎样一个故事? 31.“座右铭”非得放在座位右边吗?32.“雕虫小技”是一种什么技能? 第六章精彩典故·追根寻源1.“俯首甘为孺子牛”中的“孺子牛”典出何处?2.“逐客令”这个词语有何来历? 3.人们常说“看破红尘”,“红尘”指什么? 4.为什么把请人给予方便叫“借光”?5.为什么用“桃李满天下”称赞一个老师有很多优秀学生? 6.“走后门”真的是要从“后门”进去吗?7.有些人喜欢“搞名堂”,“名堂”是什么? 8.奉承别人叫作“给人戴高帽”,古代真的是给人送高帽子吗?9.古时“当成耳旁风”也是表示漠不关心之意吗? 10.“说风凉话”出自何处,原典是什么意思? 11.“卖关子”的古今词义一样吗?12.为什么叫“南柯一梦”,而不是“北柯一梦”? 13.“恶作剧”来源于一个怎样的故事?14.“一问三不知”的“三不知”具体是指什么? 15.“小巫见大巫”是指小巫师与大巫师见面吗?16.“坐山观虎斗”是真的有人坐在山上看老虎争斗吗? 17.为什么用“三寸不烂之舌”形容人能说会道?18.“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典出何处? 19.形容事情败露的“东窗事发”语出何处?20.何谓“江郎才尽”,历史上真有“江郎”其人吗? 21.为什么“白眼”等同于轻视呢? 22.为什么是“才高八斗”而不是“才高九斗”?23.何谓“破天荒”,这种说法典出何处? 24.最早淹没在“秋波”中的是谁? 25.“小蛮腰”这种用法起于何时?26.为什么用“四面楚歌”来形容形势危急? 27.古人为什么用“两袖清风”来比喻官员清正廉洁?28.为什么把转移话题叫“王顾左右而言他”? 29.为什么把看得很清楚叫“明察秋毫”? 30.“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个成语出自何处?31.“登堂入室”到底是指水平高还是指水平低? 32.“二桃杀三士”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33.“一鸣惊人”说的是齐威王还是楚庄王的故事? 34.何谓“雷池”,人们为什么“不敢越雷池一步”?35.顾炎武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吗? 36.“天衣”为何“无缝”,这个成语出自何处?37.“无颜见江东父老”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 38.“徐娘半老”到底是有风韵还是没有风韵?39.“体无完肤”真的是说身体上没有一块完整的皮肤吗? 40.“醉翁之意不在酒”出自何处? 41.“坐井观天”真的是指坐到井里看天吗?42.苏麟因何写下“近水楼台先得月”的诗句? 43.持有“尚方宝剑”的人真有权力“先斩后奏”吗?44.古代官员为什么喜欢在衙门里挂上“明镜高悬”的匾额? 45.“树倒猢狲散”这个词语出自何处? 46.快刀斩乱麻”这个说法起于何时?47.“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这个说法有何来历? 48.是谁最早说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的?49.“一不做,二不休”这句话是从哪里来的? 50.“风马牛不相及”是说追不上被大风吹散的牛和马吗?51.“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个说法从何而来? 52.为什么把善解人意的美女说成“解语花”? 53.“乘风破浪”出自何处?54.“人鼠之叹”的含义是指什么? 55.“气壮山河”最早出自何处? 56.“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典故从何而来?57.“众志成城”典出何处? 58.“听人穿鼻”讲的是什么故事? 59.“初生之犊不畏虎”寓意是什么? 60.“版筑饭牛”典出何处?61.“班姬团扇”的故事中的“班姬”是谁? 第七章思想智慧·答疑释问1.敢朝换代为什么要“改正朔,易服色”? 2.什么叫“汤武革命”?3.“五行”为何按“金木水火土”排序? 4.“阴阳”学说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5.为什么八卦有“先天”和“后天”之分?6.中国正统思想儒学能称为“儒教”吗? 7.老子开创的道家学派与黄帝有何关系? 8.孔子真的见过老子吗?9.孔子为什么“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10.孔子为什么“敬鬼神而远之”? 11.能据“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这句话说儒家歧视女人吗?12.为什么说《春秋》一书包含着孔圣人的“微言大义”? 13.古人把人分为“君子”和“小人”依据的标准是什么?14.“学在四夷”体现了一种什么思想? 15.“庄周梦蝶”是怎样一个故事?16.“百家争鸣”中的“百家”并非实数,那么当时到底有多少个学派? 17.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18.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可是为何还有“外儒内法”的说法呢? 19.东汉时流行的“谶纬之学”是一门什么学问?20.为什么算命先生尊王充为祖师爷? 21.韩愈坚持的“道统”是什么? 22.魏晋南北朝流行的“玄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23.“太极图”里面暗藏着什么样的玄机? 24.“河图”、“洛书”究竟是什么? 25.“半部《论语》治天下”真是赵普说的吗?26.周敦颐才是理学的开山祖师,可是为什么人们却说“程朱理学”? 27.“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28.王阳明的“心学”是一种什么学问? 29.明末三大思想家能称为近代启蒙思想家吗? 30.为什么把康有为叫作“康圣人”?31.严复为何要翻译《天演论》? 32.“五四”时期是谁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第八章教育要事·科举趣谈1.中国最早的学校出现在何时? 2.子贡为什么说自己的老师“学无常师”?3.后世皇帝为何要把孔子奉为“万世师表”? 4.用“丧家狗”称呼孔夫子是对他的侮辱和不敬吗? 5.孔门“四科”是什么?6.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最有政治才干的弟子、最有军事才干的弟子、最有钱的弟子分别是谁?7.古书上说的“大学”和今天的“大学”是一回事吗? 8.现在的“教授”与古人所说的“教授”是一回事吗?9.历史上“博士”的地位比今天如何? 10.古代“学士”的地位也低于“博士”吗? 11.国子监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吗?12,宋代书院是一种什么样的机构? 13.古代“正经”具体包括哪些经书? 14.古代是不是不开数学课?15.人们为什么用“老夫子”来打趣读书人呢? 16.古代科举考试中作弊的现象严重吗? 17.“秀才”一直是科举考试中最低的功名吗?18.进士为什么都自称“天子门生”? 19.“登龙门”和“跳龙门”是一回事吗? 20.为什么把考取进士第一名叫“中状元”?21.什么是“连中三元”? 22.为什么科举取得第一名称为“独占鳌头”?第九章科技奇闻·神秘中医1.传说大禹用“息壤”治水,“息壤”是什么? 2.除万里长城外,中国还有别的长城存在吗?3.古人是如何计时的? 4.冲国最早的计算工具是什么? 5.“九九乘数表”是什么时候创立的? 6.在蔡伦之前真的没有纸张吗?7.中国古代最早的印刷技术究竟是如何发明的? 8.《黄帝内经》是一部什么样的著作? 9.中医为什么被称为“岐黄之术”?10.中药店为什么称“堂”而不称“店”? 11.为什么要把行医说成是“悬壶济世”?12.“大夫”、“郎中”都是官职名,为什么拿来称呼医生? 13.“定心丸”真是一种药吗? 14.古代到底有没有能把人麻倒的“蒙汗药”?15.为什么把走方医生叫“铃医”? 16.“夜明砂”、“龙涎香”是用什么原料制成的? 17.古人是如何验尸的?18.中国古代有没有女医生? 19.“太医”和“御医”是一回事吗? 20.中国古代进行过人体解剖吗?21.“何首乌”真的能让人白发变黑吗? 22.什么是“牛痘术”、“人痘术”? 23.什么是“五毒”? 24.“杏林”的说法是怎么来的?25.灵芝真的是“仙药”吗? 26.“悬丝诊脉”是事实还是传说? 27.针炙是一种什么样的疗法?28.世界上最早的人体模型是什么时候设计的? 第十章兵法军制·战争元素1.古代军队为什么把人头称为“首级”?2.“三军”形成于什么时候? 3.诸葛亮的“八阵图”就是一座石阵吗? 4.古人常说“大战三百回合”,什么是“回合”?5.“将军”这个称谓是怎么来的? 6.“冠军”一开始就是指比赛的第一名吗? 7冲国古代是不是从来没有建立过海军?8.古代的军队依据什么给军人加官晋爵? 9.“免死金牌”究竟为何物? 10.‘t击鼓而进”、“鸣金收兵”,古代军队有如此规定吗?11.“铁浮图”和“拐子马”是什么? 12.古代统治者为什么把兵书列为禁书? 13.中国古代最初的“密码”是什么样的?14.清朝的“八旗”分别指什么? 15.士兵的军服后为什么有的写“兵”,有的书“勇”? 16.“围魏救赵”讲的是一场怎样的战争?17.“纸上谈兵”说的是谁? 18.“背水一战”是怎么来的? 19.“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是谁的豪言壮语?20.帮助刘秀创建帝业的“云台二十八将”都有谁? 21.赤壁之战,曹操是败于火攻还是败于瘟疫?22.荆州到底是刘备所借,还是孙权所送? 23.诸葛亮真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吗? 24.历史上的张飞真的做事鲁莽、大字不识吗?25.戏曲“杨家将”的故事合乎史实吗? 26.名将袁崇焕为何会惨遭凌迟? 27.“盔”与“甲”是什么样的装备?28.马镫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29.关羽真的使用过青龙偃月刀吗? 30.冲国古代真的有丈八蛇矛这种兵器吗?31.“十八般兵器”具体指什么? 第十一章图书文档·传承文明1.是不是古代的书都有“图”? 2.“诗三百”这种说法从何而来?3.《穆天子传》是西周的作品还是后人的伪作? 4.孔子读《易》至“韦编三绝”,书和“韦编”有什么关系?5.《论语》是什么时候成书的,由谁编辑而成? 6.古代为什么要焚书禁书? 7.“鲁壁藏书”是真的吗?8.曹操为什么要用金璧赎回蔡文姬? 9.是谁导致了“洛阳纸贵”? 10.什么人可以称为“读书种子”? 11.为什么把底本叫作“蓝本”?12.“牛角挂书”的典故源于何处? 13.《百家姓》为什么按“赵钱孙李”的顺序排列? 14.何为“话本”文学?15.《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到底是谁? 16.“三通”、“四史”具体指哪些书? 17.藏书楼天一阁创建于何时?18.古人所说的“四大奇书”具体指哪四部名著? 19.图书收藏中的“孤本”、“善本”是什么意思?20.什么是“才子书”,“十才子书”都指哪些书? 21.《古文观止》中的“观止”是什么意思?22.中国古代有图书馆吗,是官办的还是民办的? 23.“邸报”是中国古代的报纸吗? 24.《四库全书》的下落如何?25.《红楼梦》的续写情况是怎样的? 26.《论语》最早传播到哪个国家? 27.为什么那些顺口溜式的诗被称为“打油诗”?28世人常说的“文房四宝”具体指哪四宝,这个说法的内涵有变化吗? 第十二章敬祖朝圣·本土道教1.中国人为什么把炎黄二帝奉为始祖?2.冲国最古老的姓为什么多带“女”字旁? 3.“姓”和“氏”最初是一回事吗? 4.“龙”是中国人的图腾,其形象是怎么来的?5.俗话说“龙生九子”,“九子”是实指还是虚指? 6.中国人把历代先人称为“祖宗”,“祖宗”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呢?7.“牺牲”二字为何都带牛字旁? 8.第一位祭祀孔子的皇帝是谁? 9.最早的国立孔庙为什么称文庙?10.古代一年祭孔几次,祭孔大典的程序如何? 11.“太牢”、“少牢”是指大监狱、小监狱吗? 12.“衍圣公”是一个什么样的封号?13.道教产生于什么时候? 14.王母娘娘是在何时与玉皇大帝结为夫妻的? 15.何谓“三星高照”,“三星”是指哪三位神灵?16.什么是“天官赐福”? 17.历史上到底有没有二郎神其人? 18.天旱的时候,古人为什么经常到“龙王庙”求雨?19.为什么说“千里姻缘一线牵”,给人牵线的是何方神圣? 20.唐朝大将秦琼和敬德为什么会成为门神? 21.为什么在过小年时祭灶王?22.“八仙过海”中的“八仙”是如何成仙的? 23.道士驱魔除妖使用的“符”是什么?24.为什么佛教把死亡称“圆寂”、“涅槃”,而道教则称为“羽化”? 25.“阴曹地府”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所在?26.由阳间进入阴间的“奈何桥”到底是一座什么样的桥? 27.沿海人民对“妈祖”的崇拜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第十三章礼仪应酬·称谓讲究1.古代男子成年时行的“冠礼”具体是如何举行的? 2.“拜”和“揖”是一回事吗?3.“三叩九拜”真的要求行礼人连拜九次吗? 4.“拜天地”这一婚仪因何而来? 5.“男女授受不亲”这一礼仪是说说而已还是有严格要求?6.见面时的“拱手”之礼具体如何操作? 7.古人为什么不能穿鞋子上殿? 8.清朝时期流行的“打千儿”是一种什么样的礼仪?9.清朝皇帝为何用生僻字给皇子取名? 10.古代男子为什么不仅要取“名”而且要有“字”?11.古代皇帝为何自称“寡人”、“朕”、“孤”? 12.大臣们为什么称皇帝为“陛下”? 13.“公主”这个称谓是怎么来的?14.为什么把公主的丈夫称为“驸马”? 15.女英雄为什么被称为“巾帼英雄”? 16.古人为何管地方长官叫“父母官”?17.人们为何把知识分子称为“老九”? 18.人们为什么把主持活动、招待他人的一方称为“东道主”?19.为什么招待宾客叫“尽地主之谊”而不是“尽东家之谊”? 20.“鼻祖”这个称谓跟鼻子有关系吗?21.为什么用“两口子”称呼夫妻俩? 22.古人为何用“拙荆”、“贱内”称呼妻子? 23.为什么把原配夫妻称为“结发夫妻”?24.“续弦”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 25.古人为什么称公婆为“舅姑”? 26.“哥哥”这个称呼是什么时候开始的?27.“姐”字什么时候变成对年长女性同辈的称呼? 28.古人为什么称女孩子为“黄花闺女”?29.“千金”一词什么时候成为女孩儿的代称? 30.什么人家的女儿有资格称“金枝玉叶”? 31.“泰山”怎么会成为岳父的代称呢?32.“金龟婿”的说法从何而来? 33.古人为什么把称心如意的女婿称为“乘龙快婿”? 34.人们为什么把两姐妹的丈夫称为“连襟”?35.为什么两兄弟的妻子被合称为“妯娌”? 36.为什么把结义兄弟称为“义结金兰”?第十四章别称代指·本源流变1.古代“黎民”和“百姓”都是指平民吗?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里的“匹夫”指什么人?3.“古稀”、“耳顺”之类关于年龄的别称起源于哪里? 4.古人为何要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来形容美貌女子?5.为什么古人把媒人称为“伐柯人”? 6.古人将出家人称为“方外之人”,“方外”是什么意思? 7.为什么把海外华人称为“海外赤子”?8.“老头子”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 9.“手足”、“耳目”为什么会成为对特定人的称谓?10.古代的丫头”到底是指小女孩还是指伺候人的丫鬟? 11.“不倒翁”是一种什么样的人? 12.“饕餮之徒”为何成为贪吃的代名词?13.为什么把代人受过者称为“替罪羊”? 14.“河东狮”这个老婆的代名词是怎么来的? 15.为什么把小偷叫作“三只手”?16.人们为什么常用“二百五”来称呼容易犯傻的人? 17.“吝啬鬼”这个称谓从何而来?18.有实力的女人往往被赞为“女强人”,古代的“强人”就是这个意思吗? 19.“绿林好汉”这个说法有何来历?第十五章节庆习俗·文化溯源1.“正月”这个叫法是从哪里来的? 2.春节放鞭炮有什么讲究? 3.人们为什么要在除夕晚上“守岁”?4.春节时人们要相互拜年,这种习俗是怎么来的? 5.贴春联的传统习惯起于何时? 6.春节将“福”字倒贴,仅仅是为了讨“福到”的口彩吗?7.过年时发压岁钱是怎么流行起来的? 8.“除夕不空锅”的习俗有什么来历? 9.人们为何要“年初一,不吃稀”?10.正月十五挂红灯的习俗是怎么来的? 11.清明扫墓踏青的习俗起于何时? 12.寒食节为什么不允许生火做饭?13.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吗? 14.过端午节的时候,为什么要插艾蒿、剪“艾虎”? 15.七夕“乞巧”与牛郎织女有关吗?16.重阳节登高饮酒的习俗因何而起? 17.民间为什么有冬至节“不吃水饺,冻掉耳朵”的说法?18.为什么要在腊八节这一天喝“腊八粥”? 19.中国人为什么把黄色作为最高贵的色彩? 20.古代男女婚配为什么要“合八字”?21.新娘出嫁的时候为什么要在头上蒙上红盖头? 22.为什么把男女成亲叫“结婚”? 23.新娘出嫁乘花轿起于何时?24.新婚的卧室为什么叫“洞房”,而不叫“新房”? 25.新人完婚时,为什么家里会处处张贴红色的“□”?26.真有“抛绣球选夫婿”的婚俗吗? 27.民间“偷瓜送子”的习俗是怎么来的? 28.孩子出生后父母要为其挂上长命锁的做法起于何时?29.吃长寿面的习俗由何由来? 30.送寿桃的习俗是怎么来的? 第十六章农业生产·商业贸易1.“五谷”具体指哪几种农作物?2.“一亩三分地”这个说法有何由来? 3.用牛耕地起于何时? 4.春耕之前行的“籍田”礼具体内容是怎么样的?5.“布衣”就是指棉布做成的衣服吗? 6.胡萝卜是何时传人中国的? 7.冬瓜、西瓜和南瓜是以什么命名的?8.黄瓜的颜色并不黄,可为什么要叫“黄瓜”呢? 9.古代有良种选育活动吗? 10.“商人”的名称来自商朝吗?11.古人为什么把富翁称为“陶朱公”? 12.“飞钱”是一种会飞的钱吗? 13.“盘缠”、“腰缠万贯”,钱财为何与“缠”缠上了呢?14.古代的货币单位是什么? 15.古人为什么喜欢把钱称作“孔方兄”? 16.古代有没有“下海”一词? 17.我国古代有经纪人吗?18.为什么人们要用“市井”来指称商品交换的场所? 19.会计这个职业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精彩导读1.“三皇五帝"真有其人吗?我们经常能在书本上看到这样的句子:“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从三皇五帝到如今,中华文明已有五千年的历史。”用斧头开天辟地的盘古,无疑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那么“三皇五帝”究竟是谁?他们是传说中的人物,还是真有其人呢?史料记载中,有些说“三皇”是燧人、伏羲和神农氏,“五帝”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有些说“三皇”是伏羲、神农、共工,“五帝”是少昊、颛顼、帝喾、尧、舜。总之,众说不一。大部分的意见是“三皇”为燧人氏、伏羲氏和神农氏,“五帝”为黄帝、颛顼、帝喾、尧帝、舜帝。此外,“三皇五帝”是人是神,也没有明确的论断。比如,“i皇”中的太昊伏羲氏,史料记载他为古代东夷的部落首领,根据阴阳的变化创制了八卦,还模仿蜘蛛结网发明了渔网,并创制了乐器“瑟”,这很明显属于人类的行为。可是,他却是人头蛇身,用现在的眼光来看,恐怕只能排入妖怪的行列。又如,神农氏。相传他用树木制作了耒、耜等农具,并发明了草药,为人治病。他虽然有着人身,却是牛头。和人最相近的要算燧人氏。传说他发明钻木取火,以在森林中捕食野兽为生。到了“五帝”时期,这些古代的英雄们已经没有牛头或蛇身的怪异长相了。他们不仅和人类一样吃肉食,吃水果,而且更热衷搞发明。比如,仅黄帝就发明了养蚕、缫丝、舟车、文字、音律、算术、历法、棺椁、器皿等。这些仅属于传说,因为没有确切的年代,也没有相关的资料来证明。我们也可以说,“三皇五帝”是先夏文化时期神话传说和历史考古资料参半的人物。也可把他们看作是中国祖先处于史前各个不同文化阶段的象征。 不管是否真有其人,我们仍然景仰这些古代的英雄们。知识链接“皇帝”释义“皇”本来的意思是“大”和“美”,古为上天、光明之意,“因给予万物生机谓之皇”。到了战国末期,由于上帝的“帝”字被作为人主的称呼,遂用“皇”字来称上帝,比如《楚辞》中的西皇、东皇、上皇等。 “帝”原指天帝,是生物之主,兴益之宗,“因其生育之功谓之帝”。“五帝”时期,“帝”指实力强大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领导者。2.“皇帝"这一名称是怎样确定的? 在秦王赢政即位之前,中国的最高统治者或称“皇”,或称“帝”,或称“王”,唯独没有“皇帝”一称。那么,秦始皇是怎么确定这一名称的呢?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逐渐衰微。于是,一些实力强大的诸侯国的国君便自称为“王”,如秦王、楚王、齐王、赵王、燕王等。公元前221年,秦国发展成为实力最强的诸侯国。于是,秦王赢政挥鞭四举,灭掉了其他六国,平定天下。赢政认为自己的功业是亘古未有的,甚至连“三皇五帝”都比不上。为了“称成功,传后世”,他决定改变“王”的称号。于是,他便召集群臣,商议改号之事。丞相王绾说:“三皇五帝虽然是天下共主,可他们实际上占领的土地不过方圆千里。可自商周起,称‘王’者才真正拥有了天下,而且他们的丰功伟绩可以维持七八百年。所以说‘王’的称号最好。”可秦王却不高兴。他认为,“商朝七百年、周八百年的天下不算什么,我要的是万世永传的朝代。”这时,李斯说话了:“如今四海之内皆是陛下的囊中之物,这是从未有过的事。陛下的功绩自然为三皇五帝所不及。古有天皇、地皇、泰皇,而泰皇最尊贵,臣认为陛下可称泰皇。”秦王听了很高兴,说:“依我看,‘泰皇’仍没多大区别。不如去‘泰’留‘皇’,采上古‘帝’号,称‘皇帝’。我称始皇帝,后世以数计,二世、三世,直至万世,传之无穷。”就这样,秦王赢政自称“始皇帝”,后世因而通称他为“秦始皇”。3.哪个皇帝最早使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日"这句话?在历史剧中,我们很容易看到这样一幕:传圣旨的人高呼“圣旨到”,众人马上跪倒在地。传圣旨的人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日……”不管什么朝代,圣旨好像都是以这一句开头的。这符合历史事实吗?答案是不符合。因为据考证,“奉天承运,皇帝诏日”的最早使用者是明太祖朱元璋,依据就是“奉天承运”中的“奉天”其实指的就是奉天殿,取意遵照天意,即皇帝的权力受命于天。而奉天殿正是明太祖朱元璋首建的。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后建造了一座皇城,并将其中规格最高的朝会大殿命名为奉天殿。燕王朱棣迁都北京,后来建紫禁城时,又将奉天殿原封不动“搬到了”北京。关于此一说,清朝大学者俞樾也有考证。他在《茶香宝续钞》中说:“奉天承运”是“论奉天殿名而及之”。说“奉天承运,皇帝诏日”开始于明朝,还有一个依据,就是朱元璋所捧的大圭上面刻着“奉天承运”这几个字。此说法来源于明朝万历时期的天文学家沈德符。其实,明朝圣旨的开头并不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日”,而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日”,意即“奉天承运皇帝”朱元璋颁布的诏书。而“承运”指的是继承新生的气运,实指君权神授。“奉天承运,皇帝诏日”大意就是,皇帝遵照上天的旨意,对你下一些需要执行的命令。借用天命,无非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知识链接“奉天承运,皇帝诏日”清朝入关后,因为继承的是明朝制度,所以,其诏书也多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头。清朝诏书的格式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头,然后是所要诏示的内容,结尾是“布告天下成使闻知”或“布告中外成使闻知”。 清代还有制辞,其开头和诏书差不多,一般是“奉天承运,皇帝制日”。至于“奉天承运,皇帝诏日”什么时候退出历史舞台的,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既然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日”,没有皇帝自然也就没有“皇帝诏日”了。如果说“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退出历史舞台的具体时间,应该是1912年宣统皇帝发布退位诏书那一天。P2-4
0条评论&|&
Copyright 2014
[ 20:2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才高八斗的主人公是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