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未捷身先死打一肖 长使英雄泪满襟说的是谁

今天和男友聊天不知怎么突然说起出师未捷身先死这句古诗,他问我下一句是什么,我脱口而出留取丹心照汉青。后来知道不对,大笑,我问寝室美女,一个我们专业第一的女生,她也说留取丹心照汉青!男友宿舍也有人说出这句诗!为什么大家都觉得这两句特别顺呢?这在高中时只是一句一分的默写题,属于高考卷子中必得的分数,现在仅仅是大四,四年没学语文就连一句简单的古诗都想不起来了,不禁感叹一刻不学习就会退步,温故而知新的重要性啊!觉得悲凉的同时也觉得好笑,想问下大家真的能第一时间想起下一句吗?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我一会儿用不用说答案啊,先看大家有什么想法
  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么快就沉了?大家大半夜的不愿意开动脑筋吗?
  哇,楼上的聪明!难道不觉得我的答案其实念起来很顺吗?哈哈
  。。。。。。
  长使英雄泪满襟?  
  呃 你们是记混了吧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上一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 结尾都是个死字来着 o(╯□╰)o  
  长使英雄泪满襟  想了几秒想到的,没百度哟,话说高中考的概率好高的  
  擦,我跟你男友和同事想得一样…
  不是你死就我死  
  我的直观反应是——爷们还是大处女!!
  回复第6楼,@薛定谔的喵      长使英雄泪满襟?        [本帖发自天涯社区手机客户端]  --------------------------    排…  
  长使英雄泪满襟  话说这两句是高考作文常用语句来着
  长使英雄泪满襟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个是说遗憾滴~~~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个是说死的值滴~~~不一样
  出师未捷身先死  ......  说真的,想了好久,真的没想起来
  回头不是处女身                
  。。。。。我也是想到这句。。。。
  长使英雄泪满襟 很喜欢这首诗
  碧纱窗下水沉烟,临风听暮蝉    有木有很顺口……我就这么背串了    
  家祭无忘告乃翁~
  楼主,我想的跟你一样,虽然知道不对,反映过来就是这句…
  春风拂过茉莉香    = =这什么跟什么。。。。。。。。
  虽然知道应该是长使英雄泪满襟,但为其实更想对的是一枝红杏出墙来。。。  
  那个对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简直笑死我了
  出师未捷身先死,come on baby one more time     ★ 发自天涯iPhone客户端-百读不倦
  长使英雄泪满襟  看来我还是学的挺扎实的 O(∩_∩)O哈哈~
  一枝红杏出墙来。。。
  @gczhy  01:13:30    家祭无忘告乃翁~   -----------------------------  排...觉得它们在一起就是和谐的...  几秒内想到品德书上有个老头临死对一群孙子说:待到剧情完结时,家祭无忘告乃翁...冷汗......
  我也 留取丹心照汗青 了。。。。。。。。。。。。。。。
  长使英雄泪满襟    09年高中毕业的童鞋飘过
  道是无情却有情?
  我太二了。。
  长使英雄泪满襟,这个倒是看到标题就会接,不过我看了楼主主楼之后,愣是想不起来留取丹心照汗青前面一句是什么了。。
  长使英雄泪满襟
  第一个想到的竟然也是留取丹心照汗青…………    另外,lss,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前一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
  跟楼主一样。。。。。  
  我第一个想的居然是  出师未捷身先死-------------------------蜡炬成灰泪始干!!!!!!!      掩面转身幻灭
  @安小译  03:27:28    第一个想到的竟然也是留取丹心照汗青…………        另外,lss,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前一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  -----------------------------  +1  我也是第一反应是这个啊
  为什么我想到的也是留取丹心照汗青啊!!!!    好没文化好没文化    面壁思过去
  我记得当时老把这两句和另外两句弄混了 默写全诗的时候总要思索会再作答    那两句是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大概是因为都是说诸葛亮的 所以有时    候会记混o(╯□╰)o
  长使丹心照汗青……确实好顺口!第一反应,但对原来的又还有点印象……所以我穿越了  
  额 我记得是 但使英雄泪满襟  果然是基础没打好
  一将功成万古枯(囧。。有错别字吧。。。)
  我也 留取丹心照汗青 了
  长史英雄泪满襟。--
  赔了夫人又折兵
  真热闹,开了锅了。
  遗使英雄泪满巾
  第一反映是.道是无情却有情  
  长使英雄泪满襟 因为这句有个字我以前经常写错同音的另外一个字,所以印象深刻
  因为楼主打飞机。
  长使英雄泪满襟!我还以为我记错了…没想到是对的!这是有多神奇
  哈哈哈……我想到的那句出镜率好高呀!看来我们都是正常思维呀,哈哈……大家还有什么接错的诗句说出来开心一下啊?
  我第一反应是蜡炬成灰泪始干,想到这句好像是写儿女情长的,知道不对,但也想不出正确答案
  梦里总是会遗精。
  话说当年对老诸喜爱无比,对这句话表示毫无压力  
  第一反应:不是你死就我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我记的。。但是日照香炉生紫烟。下面的我给忘了。。
  大家继续~昨天我男友宿舍几人共同讨论过后认定的正确答案是——俯首甘为孺子牛!!!我无语了……我们这些当代大学生啊!!!这个我昨天都不好意思说,结果今早看到大家这么油菜,我坦然了……
  长使英雄泪满襟啊  楼主
  @咱能不重名么  08:57:29    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我记的。。但是日照香炉生紫烟。下面的我给忘了。。  -----------------------------   下一句是遥看瀑布挂前川
  为毛我的第一反应也是留取丹心照汗青
  长使英雄泪满襟,直觉加惯性
  握手!不过我更没文化!!蜡烛成灰泪始干!!啊啊啊!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啊!!
  常使英雄泪沾巾?
  憋了半天,疑是银河落九天  5,俺高考语文成绩真得很高的好不好,不过那是10年前的事了,真的全忘了
  道是无晴却有情。 奇怪 怎么是这个  
  我来说一个:长江后浪推前浪…以前下一句一直记成:前浪死在沙滩上…希望我不是一个人…
  蜡炬成灰泪始干。。。。    我就知道我就是个文盲
  蜡矩成灰泪始干。。。。  
  回复第70楼,@不长翅膀的鱼      蜡炬成灰泪始干。。。。        我就知道我就是个文盲    --------------------------  缘分啊同学~~~    
    额,,,  第一个反应是 十年生死两茫茫  算鸟,大家就当我是出来搞笑的  
  疑是银河落九天…
  长使英雄泪满襟    打完“长使英雄”的拼音,搜狗就默认整句话出来了~
  不过,正确的答案不应该是“一枝红杏出墙来”吗?
  这个背过啊 所以记忆犹新    但是如果是恶搞的话……    用那句万能的
宣城太守知不知?
  杜甫:   蜀相
  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我对我的语文还是很有自信滴,这些诗基本上看着就能知道下句了………
  我也留取丹心那句了 知道不对 但就是觉得挺顺~
  长使英雄泪满襟!   
  长使英雄泪满襟
  出师未捷身先死,隔江犹唱后庭花
  一枝红杏出墙来。
  偶尔会回答
出师未捷身先死 前浪死在沙滩上
  长使英雄泪满襟  第一直觉
  不是长使英雄泪满巾?
  不破楼兰终不还
  错别字请忽视…
  常使英雄泪满襟
  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不是杜工部的诗么。。。还是写诸葛亮的。。。
  长使英雄泪满襟
  悲催了,和楼主一样的答案!
  虽然第一反应是长使英雄泪满襟,但是总觉得不答一枝红杏出墙来就对不起这个百搭句。。。。。。而且只要仔细想想,这么对很符合实际情况啊,男人打仗挂了,老婆跟人跑了。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来源:中国法院网
作者:王璐
  日,邹碧华院长去逝,虽然从不相识,但仍会悲痛。
  法院前辈L君曾说,她曾与邹院长有过交集。当她在上海读书时候,曾在一家外资律师事务所实习,所里想请位法官做个讲座。当时导师说和时任政治部副主任的邹院长比较熟,于是L君便电话联系了邹院长,邹院长向她推荐了民事上的一位副庭长做了讲座,讲座很成功。邹院长还热心地向所里推荐她,希望把她留下来,后来L君因为考上了公务员没有去律所。但是邹院长这种关心提携后辈的精神让她很感动。
  邹院长爱读书,我们常听人说家徒四壁,邹院长称得上四壁皆书。作为一位学者他无疑是成功的。笔耕不辍,著书量身。
  作为一名法官,他精于业务,法律世界是个浩瀚的世界,邹院长触类旁通,刻苦钻研,成为全国审判专家,理论专家;作为基层法院院长,他建制度,出台了《法官尊重律师十条意见》,主持开发了“上海法院律师诉讼服务平台”,努力构建法律职业共同体,这在全国属于首次;作为一名分管信息化,立案庭的院领导,他推动建立上海法院12368诉讼服务平台,努力让当事人有更好的体验;有人说他是政法界最好的产品经理,他的互联网思维让他始终以一个服务者的身份去对待当事人和群众,没有丝毫的傲气,看他讲课的视频更像是一位IT精英,思维敏捷、语速较快、思路清晰。
  邹院长在博客里记录了他在日本逛商场时候问路的那件小事,让他想到精细化、标准化,从而想到如何在自己的岗位做到精细化、标准化;邹院长的时间管理也是值得我们学习,邹院长学识渊博、博闻强记,从资治通鉴中看到了用人观,看到了伯乐制的弊端并有了自己的初步猜想;邹院长也对体制内外有着思考,认为没有绝对的自由,无论哪里,都是人的世界,要学会与人相处,在各种规则中将事情做好更能体现人的价值。戴着脚镣跳舞才是真的勇者。
  近期法院系统两位院领导相继离世,一位是湖南某基层法院院长,一位是邹院长,都是北大才子,都是四十多岁,都是努力勤奋的耕耘者。有人说,他们太操心了,太辛苦了。经商难道不辛苦吗?是的,同样辛苦!但是他们可以选择放松、娱乐。而邹院长不能,因为他代表着法官这个群体。
  做法官当如邹碧华,学识、气质、口才、思维都称得上一流。有时候自己也会想,这样的人是不是太累了,其实只要喜欢,愿意付出,真的不会感到辛苦,一点一点的成就感会不断激励自己深入研究探索。哪怕再多的苦难都不会阻挡自己前进的脚步。
  做法官当如邹碧华,从此世界上真的再也没有了邹碧华这个人。
  作者单位:河南省台前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侯裕盛
相关新闻:
暂无相关新闻!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中白政府间合作委员会中方主席孟建柱13日在中南海会见白俄罗斯总统办公厅副主任、中白...&&nbsp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民族英雄祖逖
导读:祖逖少轻财好侠,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曾为齐王冏大司马掾,累官太子中舍人,东海王司马越任为典兵参军、济阴太守,母丧不赴。永嘉五年(311)匈奴族刘曜率汉军攻陷洛阳,晋怀帝被俘,中原大乱,祖逖率亲邻几百家避难南下,甘苦与共,被推为流徙的首领——行主。至泗口(今江苏清江北),镇东大将军司马睿任命他为徐州刺史,不久征为军咨祭酒,移居京口(今江苏镇江)。上书司马睿,力请北伐。
建兴元年(313),司马睿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只予一千人的粮食和三千匹布作为北伐物资,由其自募战士,自造兵器。他带着随他南
祖逖少轻财好侠,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曾为齐王冏大司马掾,累官太子中舍人,东海王司马越任为典兵参军、济阴太守,母丧不赴。永嘉五年(311)匈奴族刘曜率汉军攻陷洛阳,晋怀帝被俘,中原大乱,祖逖率亲邻几百家避难南下,甘苦与共,被推为流徙的首领——行主。至泗口(今江苏清江北),镇东大将军司马睿任命他为徐州刺史,不久征为军咨祭酒,移居京口(今江苏镇江)。上书司马睿,力请北伐。建兴元年(313),司马睿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只予一千人的粮食和三千匹布作为北伐物资,由其自募战士,自造兵器。他带着随他南下的部曲百余家北渡长江,中流击楫宣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至淮阴后,一面冶铸兵器。一面招募流散,得两千多人,进屯雍丘(今河南杞县)。当时,河南坞主各拥部曲自重,相互攻击,依违于石勒和晋朝之间,他派人招抚,共御石勒,进克谯城(今安徽亳州)。蓬陂坞主陈川势力较大,大掠豫州诸郡,被祖逖设伏击溃,将所掠子女财物各归原主,深得民心。陈川投石勒,祖逖率军伐陈,勒遣石虎领兵五万救援,祖逖数以奇兵击退进犯。石勒统治的镇戍多归附祖逖,北方晋室将领李矩、郭默、上官巳、赵固等也愿听从指挥,九年即收复黄河以南的大部土地。祖逖军纪严明;自奉俭约,不畜资产,劝督农桑,发展生产,深得百姓爱戴。历经丧乱的中原父老说:“吾等老矣!更得父母,死将何恨!”黄河北岸坞壁群众向祖逖密报石勒的活动,迫使不敢南犯。石勒遣书求互市,他虽不答,却任凭通商贸易,收利十倍。正当他回镇寿春,同时积极营缮虎牢关(今河南荥阳汜水镇),秣马厉兵,积蓄力量,准备向北岸推进时,东晋王朝内部矛盾激化,王敦擅政,拥兵于武昌,而晋元帝司马睿亦不甘为傀儡,积极任用刁协、戴渊等人,四方布置。太兴四年(321),晋元帝司马睿派遣戴渊为征西将军、都督司、兖、豫、并、雍、冀六州诸军事、司州刺史,以监督祖逖。戴渊虽然才学出众,颇有韬略,又忠于晋朝,但因是南方人,对北伐并不积极,手下也没有什么精兵强将。他的职务,实际上是晋元帝为了防备大将军王敦而作的布置。祖逖忧虑王敦和东晋政权对立,内乱爆发,北伐难成,当年,忧愤死于雍丘。他死后王敦以为已经无敌,于是发动叛乱,于次年攻入石头城。戴渊等援救失利,被执遇害。王敦被平定后,朝廷又派祖逖的弟弟侍中祖约接替他的职务。祖约为人贪好财货,短于大略,虽有祖焕、戴洋等人辅佐,但依旧屡次失败,加上敌后的李矩等人相继失败,祖逖收复的土地又逐步被石勒攻占。327年,祖约联合苏峻发动叛乱,失败后投奔石勒,不久全族被害(只有一个十岁的小儿子,被祖逖从前的一个羯族部下救出)。公元321年9月,祖逖含恨离开了人世,享年56岁。中原人民听到祖逖逝世的消息,万分悲痛,许多地方的民众为他建了纪念祠堂。祖逖领导的北伐虽然没有完全取得胜利,但打击了胡人气焰,使东晋王朝统治得以巩固。他为国献身的精神,长留青史,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敬仰和赞颂。个人品质祖逖素怀大志、忧国忧民的品质及为收复失地而大胆进言、身体力行的胆识。他素怀大志、忧国忧民,即使不被重用,仍矢志不渝。人物生平早年生活祖逖性格豁荡,不修仪检,十四五岁还未读过书,曾令一众兄长忧心。但为人轻财好侠,慷慨而有志节,每到田舍都以兄长们的名义分谷帛救济贫困的人,乡里宗族因而看重他。及至祖逖博览书籍,涉猎古今,往来洛阳时人人都他有赞世才具。侨居在阳平时曾获举孝廉和秀才,但都不应命。后任司州主簿。后曾先后担任大司马齐王冏和骠骑将军长沙王乂的属官,最终升任太子中舍人、豫章王司马炽的从事中郎。曾于永安元年(304年)随晋惠帝北征邺城,兵败后逃回洛阳。后来,祖逖发奋读书,“博览书记,该涉古今”。他游历京师,所见者都说他有经时辅国之才。后祖逖寄居在阳平。晋武帝太康十年(公元289年),祖逖二十四岁时,阳平郡察举他当孝廉,司隶进而举荐他为秀才,他一概不应。闻鸡起舞不久,祖逖与司空刘琨一起出任司州(治洛阳)主簿。两人“情好绸缪,共被同寝”,关系十分融洽。时值西晋“八王之乱”的前夜。大族擅权,政治黑暗;豪强纵横,民不聊生,表面上的繁荣已经掩盖不住日益加深的社会危机了。一天半夜,祖逖被野外传来的鸡鸣声吵醒了,便用脚踢醒刘琨,说:“此非恶声也”。于是,两人相邀到户外,拔剑起舞。这就是流传至今的“闻鸡起舞”的佳话。祖逖与刘琨“并有英气”,对每况愈下的政局充满了忧虑,经常议论国家大事,有时夜深还不能入睡,拥被起坐,相互勉励说:“若四海鼎沸,豪杰并起,吾与足下当相避于中原耳”。晋元康元年(公元291年),一场历时十六年的战乱终于爆发了。在“八王之乱”中,祖逖和刘琨萍飘蓬转,各自东西。当时晋王室相互争斗,祖逖为诸王所重视,先后担任齐王司马冏大司马府的掾属、长沙王司马乂骠骑将军府的祭酒和主簿,稍后又迁任太子中舍人、豫章王从事中郎等。晋永兴元年(公元304年)农历7月,洛阳禁卫军在东海王司马越的统率下,拥晋惠帝讨伐成都王司马颖,祖逖随军北伐。但在荡阴战败,惠帝被俘,被挟持到长安,祖逖又随军退还洛阳。西晋宗室诸王为了争夺帝位,使中原地区横尸遍地,生灵涂炭,在宦海中浮沉了多年的祖逖对此深感失望。所以当关东诸王,如范阳王司马虓、高密王司马略、平昌王司马模等人竞相招引他出来做官时,均被他回绝了。东海王司马越又命他担任典军参军、济阴太守,适遇其母病逝,他干脆守丧不出。聚众南下晋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农历6月,洛阳陷落,北方人民纷纷逃亡到南方避难,祖逖也被迫带着亲族宗党几百家南下淮泗(今江苏徐淮地区)。一路上大家风餐露宿,历尽艰辛,祖逖主动把车马让给老弱和病人,又把粮食、衣物和药品分给别人。他和大家同甘共苦。他还常常想办法,解疑释难。大家既感激他,又敬佩他,一致推举他担任流人队伍的“行主”。永嘉五年(311年)匈奴族刘曜率汉军攻陷洛阳,晋怀帝被俘,中原大乱,祖逖率亲邻几百家避难南下,与他们甘苦与共,又富有谋略,于是被推为他们行旅的首领——行主。当祖逖走到泗口(今江苏徐州)时,坐镇建邺(今江苏南京)的镇东大将军、琅砑王司马睿(晋元帝)任命他为徐州刺史。晋建兴元年(公元313年),又征召他担任军谘祭酒,于是,祖逖就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定居下来。西晋政权被推翻后,祖逖常怀“振复之志”,他手下的宾客义徒都是暴杰勇士,祖逖待之犹如子。时扬州闹灾荒,这些人便常常劫掠富户。祖逖有时问他们:“比复南塘一出不”?这些人中,有人若被官吏揭露捕获,祖逖便去解救。人们为此非议他,但祖逖仍若无其事,我行我素。中流击楫晋建兴元年(公元313年)农历4月,晋愍帝即位,以司马睿为左丞相,让他率兵二十万直攻洛阳。农历6月复遣使催促。当时,司马睿致力于开拓江南地区,根本顾不上北伐。而祖逖虽出身北方大族,并可以在司马睿偏安一隅的小朝廷里本可以安享尊荣,步步高升的。但是,他不愿苟且偷安,不贪恋安定舒适的生活。在南北门阀士族热衷于新政权的权力再分配的时候,在他们热衷于求田问舍,进行新的兼并的时候,祖逖义正辞严地提出收复半壁河山,拯救中原同胞于水火的强烈要求。祖逖向他进言:“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籓王争权,自相诛灭,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原。今遗黎既被残酷,人有奋击之志。大王诚能发威命将,使若逖等为之统主,则郡国豪杰必因风向赴,沈弱之士欣于来苏,庶几国耻可雪,愿大王图之”。祖逖的要求,代表了人民的愿望,但无异于给司马睿出了一个难题。司马睿自移镇建邺,一心在拼凑江南小朝廷,他和拥戴他的门阀士族都无意北伐。从司马睿来说,虽然国土沦丧,他仍不失为偏安之主;如果北伐成功,这皇帝的宝座还不知究竟属谁呢?但面对祖逖大义凛然的请求,他又不愿落下阻止北伐的恶名,于是,便消极对待此事。为了敷衍天下人耳目,司马睿乃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前锋都督出师北伐,只拨给他一千人的粮饷,三千匹布,不给铠甲兵器,而不给一兵一卒,让他自募士众,自制刀枪。祖逖眼见西晋一片混乱,决心要振兴晋朝,为此礼遇甚至纵容那些暴桀勇武的门客,望日后北伐时他们能作出贡献。同时又上书司马睿,力请北伐。建兴元年(313年),司马睿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但因司马睿一心巩固初建的江东政权,无心北伐,于是只给予一千人的粮食和三千匹布作为北伐物资,更由其自募战士,自造兵器。但祖逖仍带着随他南下的部曲百余家北渡长江,“中流击楫”宣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至淮阴后,一面冶铸兵器。一面招募流散,得两千多人后开展北伐。司马睿的冷漠态度并没有动摇祖逖北伐中原的决心,他率领跟随自己南下的流人队伍百余家,毅然从京口渡江北上。船到中流,祖逖眼望面前滚滚东去的江水,感慨万千。想到山河破碎和百姓涂炭的情景,想到困难的处境和壮志难伸的愤懑,豪气干云,热血涌动,于是敲着船楫朗声发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意思是若不能平定中原,收复失地,决不重回江东!祖逖“辞色壮烈”,部属为之慨叹。祖逖渡过长江后,暂驻淮阴,起炉冶铁,铸造兵器,同时又招募到二千多士兵。晋建兴四年(公元316年)农历11月,晋愍帝被汉国俘虏,西晋灭亡。司马睿被迫移檄四方,约期北征,祖逖欣然应命。收复豫州时北伐的形势十分严峻。祖逖面临的对手不仅是割据冀、豫一带,拥兵十多万的羯族首领石勒,河南地区还盘踞着为数众多的汉族地主豪强武装,即所谓“坞主”。这些坞主修筑坞堡,自称刺史、太守,称霸一方,依违于晋、赵之间,情况非常复杂。他们可能成为北伐军的盟友,也可能成为北伐军的敌人。这种形势决定祖逖北伐的道路是一条充满了艰难险阻的道路。公元317年,祖逖进驻芦洲(今安徽亳县),果然,北伐军首先遭到流人坞主张平、樊雅的阻遏。张平、樊雅是兖、豫一带的豪强,乘乱起兵,张自任豫州刺史,樊自任谯郡太守,各据一城,有众数千人。张平部下还有董瞻、于武、谢浮等十多支小部队,各有数百人。张、樊名义上臣属于司马睿,接受司马睿给予的四品将军头衔,实际上不受约束,自行其是。祖逖派遣参军殷乂(ài,yì)去联络张、樊,殷乂有些看不起张平,指着他的住房说这只配作马厩,又指张平的一口大镬说这可以铸铁器。并说张平不能保住头颅。张平大怒,杀死殷义,勒兵固守。张平“阻兵固守”,殷乂诚然不能辞其咎,但根本原因恐怕还是这位自封的豫州刺史不能容忍朝廷派来的豫州刺史。这类豪强,虽然他们原来也经常受到敌人的攻击,但当他们的既得利益稍许受到危害,他们则宁肯站到敌人的立场攻击自己的同盟者。祖逖率军进攻,仍不能下。于是祖逖便用离间计,从张平部下分化出谢浮,谢浮借与张平商讨军情之机,杀死张平,率众归降。张平虽死,樊雅仍占据谯城,祖逖进据太丘(今永城),因军中乏食,处境十分困难。樊雅派兵乘夜来袭,攻入营垒,拔戟大呼,直逼祖逖营帐,军中大乱。祖逖临危不乱,安排左右拒敌,督护董昭英勇杀敌,终于打退了樊雅的进攻。祖逖率部追讨,张平余部帮助樊雅迎击祖逖。为了尽快攻下谯城,祖逖向蓬坞堡主陈川、南中郎将王含求援。陈川派李头、王含派桓宣来援,王含也命参军桓宣领兵五百助战。祖逖一面发兵进攻,一面派对桓宣说:“卿先已说平、雅,信义大著于彼。今复为我说雅。雅若降者,方相擢用,不但免死而已”。桓宣遂入谯城劝降。见到樊雅,桓宣说:“祖逖方欲平荡二寇,每何卿为援。前殷乂轻薄,非豫州意。今若和解,则忠勋可立,富贵可保。若犹固执,东府赫然更遣猛将,以卿乌合之众,凭阻穷城,强贼伺其北,国家攻其南,万无一全也。愿善量之”。樊雅这才出城归降。经过一年多的苦战,祖逖终于攻占谯城,在豫州站住了脚跟,并打通了北伐的通道。正当祖逖以谯城为根据地,且战且耕,逐步扩大战果时,发生了蓬陂坞主陈川叛归石勒的事件。陈川本是号称“乞活”的流民集团的首领,自称宁朔将军、陈留太守。这支流民武装长期割据浚仪蓬陂,曾经投降石勒,又受晋官号。陈川部将李头攻打谯城立功,祖逖遇之甚厚,正好祖逖获得樊雅一匹好马,李头很想要又不敢说,祖逖知道他的心思后,便把马给了他。以后李头经常感激地说:“若得此人为主,吾死无恨”。陈川闻后大怒,遂杀李头。李头的亲信冯宠鼓动所属四百多人投奔祖逖,陈川更加怒不可遏,大掠豫州诸郡以为报复。祖逖则针锋相对,命卫策在谷水伏击,尽获其所掠之车马子女,祖逖下令,将车马子女全部归回原主,军队一点也不截留。陈川大为惊恐,于东晋大兴二年(公元319年)农历4月以浚仪(今河南开封)投降石勒。当时石勒建基于襄国(今河北邢台),活动于黄河流域,因实力所限而推行北攻南守方针。南面所要对付的主要是祖逖所率领的北伐队伍。而要阻止祖逖北进,首要的也在于争夺各地的坞堡组织。祖逖得知陈川叛晋后,遂于五月进攻蓬关(蓬陂,今河南开封)。石勒派养子石虎率领五万大军救授陈川,与祖逖军战于浚仪。祖逖战败,退守淮南(今安徽寿县)。石虎在豫州进行了一番洗劫之后,也带着陈川回师襄国,只留下将领桃豹戍守蓬陂坞。农历10月,祖逖派督护陈超攻打桃豹没有成功。农历11月,石勒自立为赵王(史称后赵)。东晋大兴二年(公元319年)农历6月,石虎派桃豹据浚仪,屯兵西台,从南门出入,祖逖则派韩潜据东台,由东门出入,两军相持四十日。祖逖决定设计智取。当时,双方粮草供应都很紧张,祖逖命令把沙土装在粮袋里,假装成米,让一千多人像运送军粮一样,忙忙碌碌运上东台。又故意让几个人真的挑着大米,走在后面,佯装疲惫在路上休息,等敌军来抢米。桃豹的军队缺粮已久,见晋军运粮,以为有机可乘,突然冲过来抢粮,那几个人扔下粮袋仓皇逃跑。桃豹军士抢得粮米后,以为祖逖士兵都能吃饱,而自己长久饥饿,于是更加恐惧,士气低落。这时,石勒部将刘夜堂用一千头驴运粮食给桃豹,祖逖侦知消息,派部将韩潜、冯铁等部在汴水截击,尽获其粮食和脚力。桃豹闻讯,连夜退兵东燕城(今河南延津)。祖逖乘胜进军,派韩潜进屯封丘(今河南封丘),威逼桃豹,冯铁部进据二台,自己统兵镇守雍丘(今河南杞县)。并屡次派兵截击后赵军,后赵很多城镇纷纷叛赵归晋。农历7月,石勒不甘心失败,派遣一万多精锐骑兵反扑,但又被严阵以待的北伐军所败。又经过一年多的反复争夺,祖逖取得北伐战争以来最重大的胜利。祖逖在北伐中不仅善于分化瓦解敌军,而且善于团结可以团结的豪强武装集团和坞壁主,这是他能够以弱小兵力多次打败敌军的重要原因。侦察兵常俘获濮阳人,祖逖总是优待他们,送他们回去,这些人感谢祖逖的恩德,联络了乡里五百家来归附。当时河南境内有赵固、上官巳、李矩、郭默等割据集团,他们各据一方,经常以兵戎相见。祖逖多次派人从中调解,晓以大义,消除他们之间的矛盾,使他们都服从自己的统一指挥。黄河以南,原有一些坞堡主,迫于石勒强大的势力,不得不臣服于石勒,送其子弟到襄国为人质。祖逖允许他们表面上仍归附石勒,任凭他们两边交往,并常派些小部队假装攻打他们,以表明他们并未归附晋朝,从而消解石勒的疑心,减轻坞堡的压力。各坞堡主感戴祖逖的恩德,经常帮助北伐军刺探情报,因而祖逖在战场上始终处于主动地位,屡战屡胜,威名远播。图平河北祖逖礼贤下士,善体恤民情。即使是关系疏远、地位低下之人,也施布恩信,予以礼遇。将士“其有微功,赏不逾日”。祖逖在统治区内劝督农桑,恢复农业生产;在军队中一直实行且战且耕,以耕养战,以减轻人民的负担。祖逖自身生活俭朴,自奉节俭,不畜私产,其子弟与战士一样参加耕耘、背柴负薪。他还收葬枯骨,加以祭奠。因此,北伐军得到河南地区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一次,祖逖摆下酒宴,招待当地的父老兄弟,一些老人流着眼泪说:“吾等老矣!更得父母,死将何恨”!乃在座上歌曰:“幸哉遗黎免俘虏,三辰既朗遇慈父。玄酒忘劳甘瓠脯,何以咏恩歌且舞”。由于祖逖策略得当,民众归心,所以不出几年,基本上收复了黄河以南地区。刘琨在写给亲戚的信中,大力称扬祖逖的威德,晋元帝也下诏擢升他为镇西将军。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祖逖领导下的北伐军正是依靠群众的支援,同占据绝对优势的敌人苦战四年多,终于收复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北伐军也由小到大,越战越强,成为一支使“石勒不敢窥兵河南”的劲旅。石勒慑于北伐军的威力,转而采取守势,他下令幽州官府修祖氏坟墓、成皋县修祖逖母亲坟墓。并写信给祖逖,请求互通使节、互市贸易。祖逖格于形势,没有回信,但听任双方互市,收利十倍,于是官方和私人都富足起来,兵马也日益强壮。北伐遗恨祖逖的目标是清定中原,他不敢稍有懈怠,抓紧练兵积谷,准备“推锋越河,扫清冀朔”。正当祖逖准备渡河北进,完成统一大业之时,晋元帝听说祖逖在河南深得民心,屡建战功,怕将来不利于自己的统治,便于晋太兴四年(公元321年)农历7月任命戴渊为都督兖豫雍冀并司六州军事、征西将军,出镇合肥,以牵制祖逖。祖逖认为,戴渊是南方吴人,虽然有名望,但并无远见卓识,加上自己目前已剪除荆棘,收复河南,而戴不费气力,即来统御,心中颇为不乐。这时,又传来王敦跋扈,朝廷内部矛盾日益尖锐的消息,眼看内乱将起,北伐还有什么希望!祖逖心力交瘁,忧愤成疾。于是,把家眷安排在汝南大木山下。当时中原的士大夫都认为祖逖应该进据武牢,没想到他却把家属安置到了险要之处,纷纷劝阻他,他不听。祖逖心中虽然忧愤,但仍“图进取不辍”,抱病营缮虎牢城。虎牢城北临黄河,西接成皋,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他担心城南没有坚固的壁垒,易被敌人攻破,特意派堂侄祖济(汝南太守)、汝阳太守张敞、新祭内史周闳等率众筑垒。营垒尚未修成,祖逖病危,农历9月,祖逖病死在雍丘(今河南杞县),终年五十六岁。祖逖死讯传出,豫州人民痛哭流涕,谯梁百姓还自发为祖逖修建祠堂,纪念这位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不畏强敌、百折不挠的爱国名将。朝庭追赠祖逖为车骑将军。史书评价《晋书&#8226;祖逖传》对其评价如下:祖逖散谷周贫,闻鸡暗舞,思中原之燎火,幸天步之多艰,原其素怀,抑为贪乱者矣。及金行中毁,乾维失统,三后流亡,递萦居彘之祸,六戎横噬,交肆长蛇之毒,于是素丝改色,跅弛易情,各运奇才,并腾英气,遇时屯而感激,因世乱以驱驰,陈力危邦,犯疾风而表劲,励其贞操,契寒松而立节,咸能自致三铉,成名一时。古人有言曰:“世乱识忠良。”益斯之谓矣。天不祚晋,方启戎心,越石区区,独御鲸鲵之锐,推心异类,竟终幽圄,痛哉!士稚叶迹中兴,克复九州之半,而灾星告衅,笠毂徒招,惜矣!赞曰:越石才雄,临危效忠,枕戈长息,投袂徼功,崎岖汾晋,契阔獯戎。见欺段氏,于嗟道穷!祖生烈烈,夙怀奇节。扣楫中流,誓清凶孽。邻丑景附,遗萌载悦。天妖是征,国耻奚雪!祖逖北伐战争,是中国战争史上第一次北伐。虽未有刘裕“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和岳飞“直捣黄龙”的气势,也未能像朱元璋那样一统中华。但祖逖的北伐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由于是白手起家,祖逖以战养战的策略是非常正确的。祖逖虽未能收复失地,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将和宗泽、岳飞、文天祥、于谦等人一样,永远留在人民的心中。
猜你感兴趣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出师未捷身先死搞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