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反家长监控孩子手机软件的游戏监控

摘要:只有通过严肃认真的分级,才能实现优质和百花齐放的游戏和更多文化产品体验。
最近,腾讯推出“腾讯游戏成长守护平台”系列服务,目的为协助家长对未成年人子女的游戏账号进行健康行为的监护。为什么要针对未成年设立这样一个平台呢?事实上,在中国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保护,已经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重大问题。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12月,我国青少年网民也就是19岁以下的网民,已经达到1.7亿,约占全体网民的23.4%。根据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调研结果,部分省份的未成年人首次触网最集中年龄段,已经由15岁降到了10岁,占46.8%,最低触网年龄3岁以下的,也占1.1%。
腾讯成长守护平台是什么
腾讯此前推出防沉迷系统,网络游戏用户需使用有效身份证件进行实名注册,为了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未满18岁的用户将受到防沉迷系统的限制。但是由于实名认证只是根据身份号进行判断是否属于未成年人,无法判断玩游戏的人是否属于未成年人。
如今,腾讯推出的“腾讯游戏成长守护平台”的系列服务增添了很多内容,主要服务功能包括:实名认证并绑定未成年人游戏账号、子女登录游戏及消费实时提醒、消费额度设置、游戏登录时段设置、以及一键禁止游戏等需要家长与子女共同配合的监护功能。简而言之,孩子玩游戏时家长会收到提醒,对于孩子游戏内的消费,家长也可以进行限制。
游戏的成瘾性固然不可否认,成年人玩游戏也会成瘾,正因如此,才有厘清责任的必要。游戏公司无权限制用户的行为,成年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于未成年,永远家长都是第一责任人,未成年人玩游戏的尺度和力度都应交给监护人完成。腾讯推出的“成长守护平台”也是这样的原理,不作形式裁决,只建规则连接,余下都交给家长。
腾讯成长守护平台有用吗
有人会想问,所谓的“成长守护平台”真的有用吗?根据平台介绍,家长想要使用平台对孩子进行监护,首先需要登录自己的QQ并绑定手机,然后填写孩子的QQ和身份信息,通过验证后就可以使用平台的功能。也就是说,家长想要对孩子玩腾讯游戏进行监护,必须经过孩子的同意,这里就涉及一个分歧。
孩子虽然未成年,但是也有隐私,父母需要征得其同意以后才能知晓QQ密码,从而使用平台的功能。如果孩子想摆脱父母的“监控”,只需要重新申请一个QQ或者游戏账号即可,对于沉迷游戏的孩子来说或许不仅起不到防沉迷的作用,这种“监控”式的强行控制反而还有可能加剧家庭内部的矛盾和代沟。另外,沉迷游戏世界中的孩子大多因为父母对其关心不够,只能在游戏世界中找寻安慰,这种“监控机制”显然只会使其更加反感。
从现实的意义上来说,“腾讯游戏成长守护平台”作用有限。外界的约束力虽然能起一定作用,但要把孩子从对网络游戏的沉迷中解脱出来,不能完全责怪网吧和网络游戏,需要把家长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调动起来,形成对游戏的正确认识,并对孩子用更贴心的办法来加以引导。
不管是防沉迷系统还是“防沉迷”平台,在很大程度上只能是普及健康网络游戏的概念。网瘾更多的是心理方面的依赖,这不是简单的技术手段能够解决的。家长与其利用机械的“防沉迷”平台,不如反省自身,多花时间在孩子身上。
如何帮助未成年合理玩游戏
除了监护人对未成年有责任以外,事实上游戏运营商和监管部门也有一定责任。目前市场上的游戏产品,或多或少都涉及暴力、爱情、粗口、恐怖等内容,而且是无限制的面向各年龄阶段的玩家,这对未成年人容易造成不良影响,可能使其沉迷其中。但是如果“一刀切”,全面禁止所有涉及相关内容的游戏,则对成年人又不公平,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进行分级。
分级制度是针对文艺作品(主要是电影、电视剧、动漫、游戏等)内容区分的一种标准,一般分为电影(电视剧)分级制度和游戏分级制度,按年龄段和内容对两大类进行细分,并且详细地定义其内容的标准,例如有没有涉及暴力、不良语言、血腥、性以及涉及的程度等等。年龄分级将内容划分为适合不同年龄段的级别,大致可分为儿童、成熟青少年以及仅成人三种级别。
游戏分级其实是一个老话题,从中国游戏的网游时代开始,国内关于游戏分级的争论就已经存在,而且屡屡和未成年人保护联系在一起,早在日,由中消协、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游戏软件分会等联手发起的“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网络游戏环境”公益活动新闻发布会上,就已经宣布将在我国建立游戏软件分级制度。然而,时至今日,政府仍然没有颁布、实施相关制度。
虽然如今互联网迅猛发展,但还是有不少家长视电脑和网络、特别是网络游戏为“洪水猛兽”——自己不愿意学习网络流行文化,抗拒技术革新,同时又不愿意花时间真正关爱孩子的精神世界,一位地去“禁止”、去“监控”。2008年China Joy上,巨人网络董事长史玉柱表示孩子沉迷网游并不应该只针对游戏和游戏公司,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实行游戏分级制,并说道:“如果可以的话,我的网游永远不碰未成年人市场。
总的来说,游戏防沉迷系统作用并不大,反而还对合法的成年玩家造成了潜在的麻烦,对于文化产业的繁盛发展也构成了障碍。解决办法是让监管部门以疏代堵,对游戏、影视作品等进行认真的分级。只有通过严肃认真的分级,才能实现优质和百花齐放的游戏和更多文化产品体验。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百家号作者平台APP
扫码下载安卓客户端
便捷管理文章信息
随时查看文章收益家长限制孩子玩“电子游戏”却适得其反,真正厉害的父母这样做?家长限制孩子玩“电子游戏”却适得其反,真正厉害的父母这样做?走下去不回头百家号导读:如何引导孩子有节制的玩电子游戏?宝宝犯错时候:1、及时纠正 在宝宝小的时候,我们在宝宝的一些缺乏自制力的事情上我们要讲清道理,必要时可强制执行,发现宝宝的错误要及时纠正,不要等他养成习惯之后再去纠正。犯错宝宝爱看电视多半是受父母影响,甚至有的父母为了让宝宝不纠缠自己就让宝宝去看电视,久之,宝宝离开电视就无所适从了。父母要在看电视上以身作则,少看电视多读书,用行动产生说服力,这样的纠正效果会更好。2、正面引导 玩游戏是宝宝的天性,但要正面引导宝宝玩那些益智的、健康的游戏,这样来避免宝宝去色那些充满暴力与色情的游戏。同时要多培养宝宝的多种兴趣爱好,这样宝宝就不会把注意力只放在玩游戏上了。电子游戏在宝宝玩游戏之前,要与宝宝一起制定玩游戏的规则,切不可因宝宝一时表现好了,父母一高兴,就可以允许他上网或超时上网,这样是把上网玩当成奖品了,他们对游戏的兴趣也就被刺激得更浓了。3、逆向行事 如果宝宝特别喜欢玩游戏,那么父母要在每次宝宝做错事的时候,就告诉他要惩罚他,上网去吧,必须连续玩够十小时,不够就再罚他玩十小时,直到他累得求饶。这样让他觉得上网不是一种乐趣,而是一种惩罚。委屈这种方法仅限于小宝宝。当然父母在培养宝宝自制力的时候要多一点耐心,要慢慢指导宝宝在玩游戏中自己学会控制,最好不要与宝宝形成管制与被管制的关系,要让宝宝养成自我控制的好习惯。你用什么办法限制孩子玩电子游戏呢,欢迎评论留言!!关注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走下去不回头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steam的家长监控模式怎么打开,怎么关闭_百度知道
steam的家长监控模式怎么打开,怎么关闭
我有更好的答案
设置-家庭-家庭监护-管理家庭监护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uplay看门狗1家长监控设置_百度知道
uplay看门狗1家长监控设置
那个,我装的是Windows7精简版根本没设置这个骚♂东西,怎么关闭
我有更好的答案
uplay没有这功能。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uplay家长监控限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