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小心按了核弹发射井vs闪电风暴按钮,世界会不会完蛋

点火震撼世界--记我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组图)-搜狐新闻
---------------";
//__bDIV.innerHTML =
//如果是flash
var sohuFlash2 = new sohuFlash("/cs/button/samsung/2006/travel59080.swf", "_bflexO", "590", "80", "7");
sohuFlash2.addParam("quality", "high");
sohuFlash2.addParam("wmode", "opaque");
sohuFlash2.addVariable("clickthru","");
sohuFlash2.write("_bannerDIV");
//如果是两款广告轮换,就将下面这段代码删除
/*else if (basenum==2){
//如果是图片
sbnn = "";
__bDIV.innerHTML =
//如果是flash
// var sohuFlash2 = new sohuFlash("/cs/button/ibm/656-18/450105frball.swf", "_aflexO1", "590", "80", "7");
//sohuFlash2.addParam("quality", "high");
//sohuFlash2.addParam("wmode", "opaque");
//sohuFlash2.addVariable("clickthru","http://61.135.131.68/eaca25ddb12baf38274a1ad.php");
//sohuFlash2.write("_bannerDIV");
//删除到这里就可以了,下面的不要删
//如果是图片
//sbnn = "";
//__bDIV.innerHTML =
//如果是flash
var sohuFlash2 = new sohuFlash("/cs/button/ibm/656-39/bit.swf", "_bflexO1", "590", "80","7");
sohuFlash2.addParam("quality", "high");
sohuFlash2.addParam("wmode", "opaque");
sohuFlash2.addVariable("clickthru","/D=SOHU/A=dec567c69467fa99fde82c/T=K1/>http://ad.cn.doubleclick.net/54530;k?http://www-/lenovoinfo/cn/promotion/r60/index.shtml");
sohuFlash2.write("_bannerDIV");
showBanner();
}catch(e){}
点火震撼世界--记我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组图)
时间:日15:23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9月18日电(记者孙彦新、张严平)从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传出的东方红乐曲响彻寰宇,茫茫太空就记下了中华民族创造的一个个高度。
  东经100度、北纬40度处的大漠腹地。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一代又一代官兵们,在一声声“点火”的口令声中,把40颗卫星,6艘飞船、3名航天员,和一枚枚火箭送上了天宇,也把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高度,标记在太空之上。  盛开的鲜花陪伴着长眠在东风烈士陵园的英雄们(9月3日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烈士陵园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初,这里长眠着为祖国航天事业献出生命的672个英灵。新华社记者庞兴雷摄
  从第一枚国产导弹成功发射到中国人第一次叩问天宫——他们,写下中国航天史上“13个第一”
  日,费俊龙、聂海胜巡天归来的那个清晨,千里之外的郭保新望着东方的地平线热泪盈眶。
  5天前,正是这位飞船发射“零号指挥员”一声“点火”口令,启动了中国载人航天史上的又一次腾飞——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有人参与空间实验的国度。
  从日第一枚国产导弹起飞到日“实践八号”育种卫星升上太空,响彻大漠戈壁的一次次“点火”口令,串起了共和国航天史上一次次震撼世界的辉煌。
  1958年3月,志愿军第20兵团从朝鲜战场回国,奉命组建我国第一个导弹综合试验靶场,这就是现在的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组建的那天起,我们就站在了航天战线的最前沿。”按下第一枚国产导弹发射按钮的赖纪丛说。
  作为中国第一代航天人,赖纪丛见证了中国航天起步岁月的艰难:正值三年自然灾害,外国专家又突然撤走,除了钱学森,当时全国找不到其他见过导弹的人,更不用说导弹资料了。饿着肚子的航天人迎着重重困难向世界科技最尖端领域挑战。
  所有的零件都要自己做,因为没有地方买;所有的数据都要自己算,因为无处可查。
  然而,就在外国专家撤走的两个月后,我国成功发射第一枚国产导弹!6年后,日,又成功发射第一枚核导弹!
  大漠上空腾起的那团蘑菇云,标志着中国一跃进入世界上少数掌握导弹核武器技术的国家行列。
  举国欢腾的时刻,谁也不会想到,复杂的导弹测试发射流程,几乎全由发测站官兵手工完成——
  核导弹发射前,技师田现坤的那次操作,其危险程度注定在世界航天史上后无来者。
  他钻进弹体与核弹头之间不到半米的夹缝,连接固定了10根调温软管和信号电缆,完成了弹头引爆装置的检测和安装,成功地把导弹和原子弹连接在一起……
  发射测试是导弹航天器发射的最后一道工序,就是要确保所有上天产品状态良好,确保发射不出一丝一毫差错。
  每一个辉煌瞬间,无不来自于发测站官兵的千锤百炼。
  日,长征1号运载火箭,把中国第一颗东方红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从那时起,发测站官兵成功进行了中国航天史上一系列历史性发射:
  1975年,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成功发射;
  1980年,4天内成功向南太平洋两次发射远程运载火箭;
  1981年,成功用一枚火箭将3颗卫星送入太空;
  1987年,成功实现首次为外国提供卫星搭载服务的返回式卫星发射……
  日,神舟五号飞船载着杨利伟造访太空的时候,当年按下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点火按钮的胡世祥,又一次成为中国航天历史性时刻的见证人和参与者,这时,他已经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
  回首中国航天辉煌足迹,胡世祥深有感触:“世界上只有中国,完全依靠自己的技术、自己的设备、自己的力量,迈入航天大国行列。”
  杨利伟出征太空前的那个晚上,迎着戈壁刺骨的长风,郭保新专门来到中心的烈士陵园,那里长眠着672名烈士,有52位是发测站官兵。
  伫立、敬礼,伫立、敬礼……在无言的交流中,郭保新相邀这些相识或不相识的战友,与他一起见证,几小时后那次壮丽的发射。
  乳白色的长征2F火箭托着杨利伟直上距地面343公里的太空;
  两年后,郭保新和战友们又将费俊龙、聂海胜托举至同一位置。
  这个相当于40多座珠穆朗玛峰总和的高度,是中华民族的崭新高度。
  新华网酒泉9月17日电(记者张严平、孙彦新)巴丹吉林大漠深处,弱水河畔,高耸的发射塔直刺云天,这便是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胡杨泛黄的季节,当我们跟随发射测试站官兵来到东风烈士陵园,凭吊他们为祖国航天事业献出生命的战友,面对茫茫天地间如林的墓碑,久久失语……
  这哪里是墓地?它分明是一方威武的军阵——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聂荣臻元帅一马当先,在他的巍然挺立的汉白玉墓碑后,是从将军到士兵依次排开的10列纵队,向着远方高高的发射塔送去庄严的守望。
  军阵中的672个英灵,平均年龄只有24岁。  一些记者在位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我国第一颗东方红卫星发射场采访(9月3日摄)。该发射场1962年规划,1966年建成,1970年4月,成功地发射“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1981年9月,成功发射“一箭三星”,1987年为国外成功进行了搭载试验。新华社记者庞兴雷摄
  从“零”起点到世界航天发射之巅——他们,用自主创新铺就中国飞天之路
  载人航天的测试发射,代表着当今世界航天发射的最高水平,而对这一水平最简单直观的判定,就是测试发射的速度和可靠性。
  2006年春天,来自西方国家的一个考察团前来参观时发现,中国在这一技术领域已经有了快速发展。中国人的技术,既不同于俄罗斯的水平整体起竖,也不同于美国的履带车牵引整体转运,但是同样能够实现短期内连续发射。
  这便是中国航天人自己创造的“三垂一远”——“垂直组装、垂直测试、垂直转运、远距离测试发射”的模式。
  从火箭推进剂加注的多路化测量到火箭瞄准信息可视化,从科学严密的质量控制体系到现代高效的航天发射组织指挥管理……发测站自主创新的成果太多太多。
  现代航天发射过程往往以毫秒为计时的基本单位,复杂的逻辑关系、瞬息万变的航天器状态、每秒数以亿计的庞大数据流……一旦出现意外,仅靠人的判断和计算,已经远远无法及时做出正确的决策。
  1986年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前,地面已经接收到火箭温度异常升高的数据,然而人们却只能眼睁睁看着航天员消逝在爆炸中。
  世界航天史上的每一个灾难,都深深地印在中国航天人的心里。
  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指挥监控系统的研制,显现了发测站年轻科技人员的胆识和智慧。这一系统,将测试发射过程中所有相关分系统的5300多种参数实时汇聚,即使微小到地面勤务设备的一个电源电压参数,也每秒钟自动搜集记录5次。在这个数字海洋的基础上,研制小组用累计53万多行源代码的24套应用软件,实现了测试发射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
  “如果没有故障,完全不需要人的参与即可实现自动发射;如果一旦出现故障,则更显示出这一系统的优势。”发测站第四研究室主任毛永军说,几乎在故障出现的同时,计算机就能将若干种处理方法,按优劣程度实时显示在决策者面前。如果不需人为干预,系统将自动决策;如果指挥员决定干预,则可以立即轻点鼠标,做出最有利的决定。
  从第一代发测人完全手工操作,到今天全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从过去的几年一次发射,到今天的一年多次发射,中国的航天测试发射水平,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同时,实现了一次次飞跃。
  正是因为这样的技术实力,在充满风险、布满荆棘的航天发射之路上,他们总是走得那么从容。
  日凌晨5时许,就在费俊龙、聂海胜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陈炳德请示出征之时,一场大风雪骤然而至。
  发射允许的最大地面风速为每秒10米,而此时超过每秒18米的风,吹得塔架上的官兵站都站不稳。
  气象显示屏上跳动的数字,牵动着电视机前亿万中国人的心,也吸引了全世界航天发射专家关注的目光。
  当发射指挥部询问能否正常发射时,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张育林肯定地说:“能。”
  “四小时准备!”“三小时准备!”,郭保新沉着而又坚定的口令声,回荡在黎明前的大漠夜空。暴风雪中,塔架上下、控制室内外,发测站官兵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最后的准备。
  这风雪,似乎是专门而来,又如约而去。就在费俊龙、聂海胜进入飞船舱内的那一刻,暴风雪戛然而止,风速降至每秒0.3米。
  两小时45分后,当火箭准时点火起飞,刺破依然低垂的浓云直入太空的时候,发测站官兵暴风雪中的自信与成功,也成为航天发射领域一个绝无仅有、永远定格的动人画面。
  新华网酒泉9月17日电(记者张严平、孙彦新)巴丹吉林大漠深处,弱水河畔,高耸的发射塔直刺云天,这便是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胡杨泛黄的季节,当我们跟随发射测试站官兵来到东风烈士陵园,凭吊他们为祖国航天事业献出生命的战友,面对茫茫天地间如林的墓碑,久久失语……
  这哪里是墓地?它分明是一方威武的军阵——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聂荣臻元帅一马当先,在他的巍然挺立的汉白玉墓碑后,是从将军到士兵依次排开的10列纵队,向着远方高高的发射塔送去庄严的守望。
  军阵中的672个英灵,平均年龄只有24岁。  曾参加过1970年“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发射任务的郭月忠老人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历史展览馆观看当年发射卫星动员誓师大会的图片(9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庞兴雷摄
  从长征精神到航天精神——他们,用薪火相传的精神点燃戈壁荒原从此不灭的篝火
  耸入云天的发射塔架,怀抱着修长的运载火箭。箭身上,是一团中国人最为熟悉的标记——“CZ(长征)”。
  “神箭冲碧宇,神舟傲苍穹,长征通万里,五星映太空。”一位火箭专家的诗作,道出了几代发测站官兵的希望和梦想。
  “我们是长征的传人,航天精神的源头就是长征精神。” 发射测试站政委纪多说。
  1958年10月,长征胜利22周年的时候,当年指挥17勇士强渡大渡河的孙继先,率部挥师西北。他们面对的是,与长征时几乎一样艰难困苦:大漠风沙遮天蔽日,夏天温度超过40摄氏度,冬天哈口气都能冻在胡子上;好不容易垒起的房子,瞬间被大风吹倒。
  一个深夜,狂风掀翻了帐篷,官兵们第一反应,是脱掉衣服盖在测量仪器上,身体被砂石打出道道血痕。
  最困难的年代,却是实验室灯光最明亮的年代;最饥饿的年代,却是创业者歌声最嘹亮的年代。发测站成立一年多,就自主发射国产导弹;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两年后,他们就完成了两弹结合发射试验。
  “缺衣少食,连电都没有,可谁都不觉得苦。”佟连捷回忆,“那时,出差从上海回来,带给同事们最好的礼物,莫过于一盏精致的煤油灯。”
  自主创新的勇气薪火相传,无私奉献的精神生生不息。当年,连卫星的模样都没见过,发测站官兵就能昼夜不息地研究卫星和运载工具的机理和特点,建立起我国第一套完备的卫星发射技术流程;“文化大革命”时,即使父母和亲人在家乡挨批斗,他们也无暇顾及;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即使“搞导弹不如卖茶叶蛋”,他们也选择坚守与执著……
  这一切,正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长征精神的再现。
  指挥监控自动化系统的研发过程中,发测站科技人员不分昼夜泡在机房,有的人长期加班吃方便面患上了慢性胃炎,有的人眼镜度数一下子增加几百度,有的人甚至形成了一见桌子就忍不住要用手指敲打的“怪癖”……
  失败、重来,再失败、再重来,整整6年,一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智能化测试发射系统、自动化的测量控制系统、一体化的指挥控制网络、数字化的综合保障系统相继建成,发射试验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或许,对这种战天斗地的无畏,对这种锲而不舍的攻关,人们并不陌生。然而,常人却难以想像,他们靠什么才能战胜那无边的枯燥与寂寞,靠什么才能承受常常将他们从梦中惊醒的巨大心理压力。
  凝聚了千百万航天人心血的航天器,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梦想的航天员,当这一切都交到发测站1000多名官兵手中时,他们的每一根神经、每一个细胞都感受到了无法承受的沉重。
  神舟五号发射前的第三次火箭测试,一个指示灯突然出现不到两秒的故障显示,火箭某分系统指挥沈爱华,在50万个不断流动的数据中捕捉到这一稍纵即逝的信号。
  “会不会是看错了?”沈爱华的心提了起来,万一看错而重新测试,将有无数人无数台设备白白“折腾”,发射在即,谁也耽误不起。
  放过,火箭就可能带病起飞,就可能意味着失败,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
  测试结束,沈爱华留了下来。每次半个小时的加电,一直重复到第33遍,故障复现,一个极可能被忽略的重大隐患消除了。
  “我们是从四面八方挑选而来,代表全国人民来从事这项前所未有的事业,怎敢有丝毫马虎?”
  国家使命——这,就是让发测站每一名官兵把每一项操作都视做生命的力量之源;这,也正是中国航天人创造一个个奇迹的最深厚根基。
  正是因为有着一个个的“沈爱华”,发测站在47年航天发射史中保持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发射成功率……
  又是一个金秋,发射测试站的一间间办公室里,依然是忙碌而又坚定的身影。
  太空行走、空间站……不远的将来,发测站官兵还将托举中国人自己研制的航天器,探索更加遥远的太空。
(责任编辑:安世者)
匿名发表: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精彩图片新闻】
【热门新闻推荐】
精品专题推荐
&精彩生活&
今日运程如何?财运、事业运、桃花运,给你详细道来!!!
秋天不回来
频道精彩推荐
唱给你的歌
··········
··········
···············
Copyright &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搜狐不良信息举报邮箱:各国如何确保核武库万无一失 - 中国网
· · · ·
各国如何确保核武库万无一失
中国网 .cn  时间:
正当巴基斯坦政局趋紧之际,美国《纽约时报》于11月18日披露了美国秘密协助保卫巴基斯坦核武库的有关情况,而巴政府则在第一时间对此说予以反驳。核武器的巨大破坏力,给世界的安全投下了阴影。那么,有核国家在现实中又是如何确保自身核武库万无一失的呢?
三重机制约束乱发核弹
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世界各有核国家建立了完整严密的安全控制机制,将错误诱发核战争的几率降到了最低。
首先是科学设置指挥体系。以美国为例,其核武器指挥系统自上而下分为4个层次,即以总统为核心的国家指挥当局、参谋长联席会议、联合司令部、前线发射控制中心,掌管“核按钮”(一种特种通讯设备,总统或其法定代理人利用该装置向军方指挥系统发送加密指令,由后者直接指示核攻击平台发射武器)的总统必须通过参联会才能逐级传达指令,从而杜绝了凭个人意志挑起战争的可能性。
其次是加强命令识别。核打击平台自身保存有定期更换的识别密码,收到指令后,需要将上级提供的身份信息与其比对,二者一致方可启动发射系统。有些国家还研发了特种辨认技术,政府首脑必须通过视网膜扫描、指纹以及声音识别后,才能利用专用通讯设备下达攻击命令。
最后是对核武器本身进行有效管理。各国的核武器大都分散储存在防护严密的专门设施内,没有合法授权者根本无法接近。此外,许多先进的核弹头内都安装了电子密码锁和遥控自毁装置,作为安全保障的最后防线。
核潜艇是防范重点
游弋在大洋深处的导弹核潜艇,是核大国实施战略核反击的最后法宝。但另一方面,核潜艇的高隐蔽性及其与世隔绝的特点,也使得外界对它的安全问题格外关心。特别是在2000年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潜艇失事后,不少人纷纷猜想:大权在握的核潜艇艇长,会不会因为判断错误或心智失常而擅自下令发射核导弹,酿成令无数生命瞬间化为乌有的悲剧呢?
其实,只要了解一下潜射导弹的发射程序,就可以知道这不过是杞人忧天。核潜艇的艇长平时只负责与航行有关的事务,要实施核打击前,必须事先通过长波通讯设备接收来自岸上指挥部的发射密码,并将其输入艇上火控仪器后,才能将核弹头激活。反之,如果没有正确的密码,导弹就算被发射出去也无法正常起爆。
据了解,在苏联及俄罗斯的核潜艇上,艇长和副艇长通常各持发射密码的一半,必须将其组合后再与上级命令对照,经证实吻合无误后,才能用分别存放在两个人身上的钥匙启动发射装置。两个钥匙孔的位置也经过特别设计,二者之间的距离至少相隔3米,以确保艇长自己无法单独启动发射按钮。这里,核潜艇艇长起到的只是操作员的作用,事实上不具有任何自主权,自然也就不可能擅自发射核导弹。(常砺天)
文章来源: 青年参考
责任编辑: 未克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 电话: 86-10-
京ICP证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朝鲜发射核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