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进封氏闻见录家族群,请问如何加入了

&&&&&& & 正文
亲友患重病 宗亲伸援手
  近日,江苏封氏家族群部分成员将8000多元爱心款送到正在淮安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封明高儿子手中,帮助他们一家度过难关。  今年58岁的封明高是堆沟港镇三队村人,常年在建筑工地做小工,家庭较为困难。8月21日下午,封明高突然不省人事,家人连忙把封明高送到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经诊断,封明高患的是急性脑梗塞。在医院短短一个星期时间,就花掉医疗费3万多元,下一步手术还要10多万元的医疗费。10万元对家境本身就困难的封明高来说无疑是天文数字,封明高的大儿子封其士听网上有封氏家族群,就报着试试看的想法给群主打电话寻求帮助,没想到,几天后,素不相识的封氏宗亲就筹集到了8000多元爱心款。  据江苏封氏家族群负责人封明德介绍,他们建这个群的目的,就是帮助(封氏家族)弱势群体,大家互帮互助,体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精神。连云港火雷艺术团团长封火雷作为封氏宗亲一员,听到封明高的消息后,也带来了1000元爱心款。封火雷说自己将会长期地关注这位老大爷,帮助老大爷度过难关。  接过充满着浓浓爱心的善款,封明高的大儿子封其士备受感动。封其士表示以后封氏宗亲家人不管有谁需要帮助,自己将同样伸出援手。  编者按:血浓于水,也许他们之前素未谋面过,但因为有着共同的姓氏,在宗亲遇到困难时,大家都能伸出援手,帮助他们度过难关。用这样的方式颂扬善举亦是人间大爱,传递的是社会的正能量。& (许士勇)
来源:灌南在线&&
编辑:灌南文明办
主办单位: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中国江苏网(江苏中江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承办
江苏中江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封氏族谱吧_百度贴吧
感谢你与封氏族...的一同成长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排名:
本吧签到人数:2
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山东曲阜-封肇(南阳封姓始祖)……传八代至明末(无详细资料)
自九世祖(赐爷)起始有排行:“赐尔瑁秉帝克廉,鉴昌殿中祥光延,仁义礼智信乃本
1、把自己的公司名称 或个人的工作情况 职业 职位 联系方式 等 讲清楚!
2、大家好有个照应!!
希望封氏家族排名在中华大地上越来越响!!
打造梦想厨房, 功能外观收纳品质无需任何妥协。
我姓封,我想问一下大家,振字辈的跟曾字辈的,或者振字辈的跟德字辈,纪字辈,相字辈的,哪个大?
我叫封志鹏,12岁,没想到在学校遇见了一个叫封雨溪的,哈哈全校就两个姓封的,不是风 我问过了
《为小孙儿义轩降生赋诗》
二零零九年八月十六日,夏历六月二十六零点二十一分,小孙子义轩在北京空军总院出生。闻讯甚喜,赋诗一首:
一声娇啼阖家
我叫封延海,我的孩子应该怎么取
刚刚创建了个QQ群,欢迎各位本家加入!
有谁是连云港的啊。我也是封氏,这里也有几千人。
各位封氏宗亲大家好,我是 江苏沛县人,我们这里封氏人口大概有万人,(渤海堂)这里有封氏宗碑十几块,碑文上记载是在明朝时到得沛县,希望广大封氏
请问各位封氏同宗。我出生的江苏省灌南县孟兴庄镇大封村,我们这一支脉源至何处?望各位知情者赐教。
价格更合理专业化包装材料,为适应社会发展,满足客户需求
相信来读此贴的均为我封姓本家,如有不当之处请多多包涵.据我重庆封家族谱记载,&封&氏本为&风&氏,因祖宗风公讳后,封地渤海而更姓!今观封字二土才一寸,
我是南阳的封姓人,我们的远祖是明初从山东曲阜迁来的。九三年我们对南阳封氏支谱进行了修编(内乡西峡封氏家谱),由于资料缺乏,不能追溯到山东的“
我们河南南阳的封氏家族,在明朝末年已经是望族,据碑文记载,大约三百余户,这在当时应该是一个客观的数字。又据碑文所载,李自成在内乡杀戮抢劫,族
希望山东曲阜的封氏族人和我联系,一起探讨家族迁徙情况
封氏家族群:1群:群:群:群:
终日辛劳只为饥&&&&&& 饮食不愁便思衣
身穿绫罗和绸缎&&&&&& 又怨家中无娇妻
发贴红色标题
签到六倍经验
兑换本吧会员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
助攻总额: 43W
贴吧热议榜
发表后自动分享本贴
使用签名档&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336|回复: 4
十八乱冢-景县封氏墓群[含5图]
签到天数: 489 天连续签到: 2 天[LV.9]以坛为家II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衡水在线。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109.98 KB, 下载次数: 66)
08:43 上传
1 @+ [" c, j1 x6 Z5 |* F# Q5 p# e( s
* n* t$ \$ |2 [* B0 d& L! S) h
/ j# X0 h0 ?9 b: c/ q+ r- Z
封氏墓群又名“封家坟”,俗称“十八乱冢”,中国北魏至隋代门阀士族封氏家族墓地。分布在景县城东南前村和后村一带,旧称十八乱冢或封家坟。1948年被挖掘。1955年北京历史博物馆进行调查。该墓群的发现,为研究这个时期的大族墓葬以及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u$ h( ~9 \8 @( _. u
(68.77 KB, 下载次数: 61)
08:43 上传
7 m5 w# t) e1 C- c8 \+ ^; i4 j% M
背景资料:景县封氏是南北朝时期北方名门望族之一,极盛时期在北魏,上可追溯至后汉及魏晋,下延续到北齐、隋和唐。据《魏书》、《北齐书》、《北史》、《隋书》、《新唐书》宰相系表和《景县志》记载,见于史传的,有官位者就有六七十人之多。南北朝时期讲门阀,景县的封氏是当时的名门望族之一,其官位之高,人数之多,在当时也是少有的。1948年当地群众挖开4座,取出许多随葬品,还有5合墓志和1方墓志盖,其中人物有封魔奴、封延之及妻崔氏、封之绘及其妻王氏。封氏墓群所出文物,是北魏、北齐时期珍贵实物资料,它对研究当时的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其中一青瓷精品仰覆莲花大尊,一仰一覆两朵大莲花,上贴有浮雕的飞天和飞龙,制作异常精美,造型极其雄伟,为北朝时期青瓷的代表作。
部分出土文物:
(16.58 KB, 下载次数: 63)
08:43 上传
(39.85 KB, 下载次数: 62)
08:43 上传
(13.84 KB, 下载次数: 65)
08:43 上传
' ]5 T+ c- l% O/ l- B- @5 _7 W; Q
我是默认签名,要个性就快把我改了吧!
签到天数: 489 天连续签到: 2 天[LV.9]以坛为家II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封氏墓群·北魏至隋·河北景县3 T. e3 C3 X0 N8 W) q6 @8 d
(59.81 KB, 下载次数: 66)
08:53 上传
位于今天冀鲁之间的景县,古代属渤海郡故地。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偶见几处高大突起的土堆,这不是自然形成的小丘陵,而是已矗立了一千多年的墓冢。阡陌纵横的原野下,埋没了曾经的名门望族,如今风流已随雨打风吹去,唯有斜阳草树下满目荒凉的野景,静静回响起令人难忘的兴废往事。
(58.56 KB, 下载次数: 63)
08:53 上传
北朝墓群以两处较为集中,均在河北境内:一是北齐建都的邺城,附近多为北齐皇族墓葬;另一处便是更东的景县,曾为北齐皇帝高氏故里,也是世代望族的聚居之地。县东南郊有一处著名望族封氏的家族墓地,由于较为集中且排列无序,被当地人称为“十八乱冢”,大概是孤魂野鬼无人问津的意思,昔日的兴旺都化作一堆荒土。但和早已湮没无闻的家族乃至人物的遗迹相比,封氏墓群能保存至今作为历史纪念地,也算是幸运儿。
(80.02 KB, 下载次数: 65)
08:53 上传
走近这片原野,眼前的景象似乎几千年未发生变化。农民们依旧在这里默默耕耘,庄稼地里已长出了青青稷麦,也给千余年孤独的坟头增添了一丝春的气息。这些贵族墓葬,基本高仅数米,面积也很有限,然而十几座墓冢聚集在一起,仍可见家族的昔日气派。登临其中一处,环顾四周,一座座方锥形的封土堆在平坦的田野上延伸开来,相互依存,不离不弃。看似无序,隐约间却可见长幼尊卑之差。家族势力,血缘纽带,以及由此形成的权力体系和社会关系网,曾养育了几代人的兴旺发达。封氏的代代先祖们早已不食人间烟火,只是这成群的墓冢,仍然标志着他们生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或许是他们兴盛的原因。
(78.83 KB, 下载次数: 66)
08:53 上传
东晋十六国后期,鲜卑族取代了之前的胡、羯、氐等族而兴起,其中慕容鲜卑的燕政权占据了北方东部地区,这也是封氏家族最早的主子。拓跋鲜卑的魏政权取而代之后,封氏继续为新主子效劳。北魏统治者明白,要想入主中原站稳脚跟,就必须与当地已延续了数百年了汉人望族结盟,吸收汉人的政治文化和生活习俗,已使自己摇身一变为正统的中原主人。而封氏家族也清楚,在统治者像走马灯一样的战乱时代,只有维持自己的政治经济势力,能被历任君主用来作为朝政的稳定器,就能延续血脉并兴旺发达。于是在南北分立的时代,任凭王朝兴替,铁打的贵族流水的皇帝。当然,这也是在平衡木上跳舞的危险游戏,稍有不慎便会失足不复,清河崔氏因得罪北魏朝廷而被灭族便是先例。而封氏或是自身把握到位,或是运气原因,历代出任北朝的文物官职,家族也一直平安无事,历经魏、齐、周、隋,数百年长盛不衰。从断代来说,一部封氏家族史,几乎贯穿了一部北史。
(82.11 KB, 下载次数: 65)
08:54 上传
自“五胡乱华”以来,中原惨遭各族军事集团蹂躏。一旦时局稍稍稳定,有的开明统治者便开始讲信修睦,采纳汉族文化来维护统治。因此北朝士族子弟不仅饱读经书,还有机会积极参与政治实践,为维护北方的稳定和发展贡献不可低估。正因为有封氏这样的家族累代为官,一定程度上也保存了中原文明的血脉。另一方面,一些少数民族君主由于根基不稳,在此压力下也乐意向汉人士族求教乃至求助,与当时萎靡不振的东晋南朝士族政权相比,北方政权统治下出现了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的繁荣景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后来由北方来承担将四百年分裂局面归于一统的使命,恐怕也是时局之必然。
(62.86 KB, 下载次数: 60)
08:54 上传
" E5 Q5 D+ B' u& A
(封氏墓群出土的青瓷瓶,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封氏墓群后经发掘,出土了大量的文物,且多为供贵族们身后使用的明器,多数能反映当时社会生活面面观,如陶俑的服饰、瓷器的审美等。比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制瓷艺术呈现出风格迥异的“南青北白”格局,但并非泾渭分明,封氏墓群出土的一尊覆仰莲青瓷瓶就证明了这一点。这尊青瓷瓶装饰精美华丽,色彩苍翠欲滴,做工虽不及明清时代那么注重细节,但更侧重于整体气质的雍容,似与封氏的望族身份相符。之所以采用覆仰莲形式,或许与当时佛教兴盛有关,所谓成熟沉静之美,正是它的主人所处的那个战乱时代人们的精神追求和心灵慰藉。
(72.21 KB, 下载次数: 66)
08:54 上传
作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仅有的19座古墓葬之一,封氏墓群与历朝历代帝王陵寝并排而列。获此殊荣的原因,大概在于它恰好弥补了汉唐之间即魏晋南北朝时代墓葬的空白。同时代的墓葬遗存不多,而封氏墓群则以其完整的规模、丰富珍贵的出土文物直接秒杀了不远处的邺城帝王陵。它使我们对那个遗存相对匮乏的历史时期有了更多直观的了解。 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齐高氏墓群·北朝至隋·河北景县
(91.76 KB, 下载次数: 64)
08:54 上传
/ ^, P1 m/ ^) Y8 N
同在景县境内,另有一处北朝高氏墓群。据《北史》记载,“齐高祖神武皇帝姓高氏,讳欢,字贺六浑,勃海蓚人也。”即今天景县人,因此此处墓群主人应为当时皇亲国戚,当地人称之为“皇姑陵”也可见一斑。与封氏墓群不同,高氏墓群的集体凝聚力似乎不够,现存10座墓冢散落于多处村落。只是有一处残高达18米,兀立于原野之上,似近乎帝王陵寝规模,或许这也符合高氏的皇族身份。
(78.34 KB, 下载次数: 64)
08:54 上传
这座高大墓冢残存的外形呈不规则状,表面沟壑纵横,大概经年累月的风吹雨打所致,面容饱经沧桑,而高大的身躯可作登临远眺的好去处。极目望去,坦荡的平原上仍有几处墓冢,而千余年前的北齐高氏就曾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并一度鲤鱼跳龙门,但最终被他人所取代。春风又绿原野,恰如人世的盛衰更替。
(83.1 KB, 下载次数: 60)
08:54 上传
高氏是鲜卑化程度较深的汉人,在那个儒者有理莫辩的混乱时代,需要的就是狼的血性。高欢以其果敢、凶残的性格而抓住了历史机遇,在北魏陷于混乱后能把握时局,成为权倾一时的大臣,死后被其篡位的儿子高洋追封为“高祖神武帝”。同时高氏家族的子弟们也入朝为官,掌握东魏北齐的军政大权。只是,学习胡人的狼性可以打天下,治天下却不能长久。高氏子孙的荒淫无道,导致人心背离,国力衰落,而短命王朝终于被北周这个汉化的鲜卑政权灭掉,北方归为一统。在南方,同病相怜的陈朝也命不久矣,于是华夏又实现了统一。
(105.73 KB, 下载次数: 62)
08:54 上传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南北统一之后又过了些年月,这些几百年来不以朝代更替为转移的门阀士族,作为一个群体也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更富有活力、更积极进取的庶族及平民。只是社会要朝着更加平等的方向发展,恐怕还是路漫漫其修远兮。门阀士族的身影已在荒堆乱冢间远去,而历史的盛衰又岂能无凭。
(102.62 KB, 下载次数: 64)
08:54 上传
我是默认签名,要个性就快把我改了吧!
签到天数: 925 天连续签到: 1 天[LV.10]以坛为家III
说的好听点是墓群 难听点就是坟地 真吓人
我是默认签名,要个性就快把我改了吧!
签到天数: 717 天连续签到: 5 天[LV.9]以坛为家II
我是默认签名,要个性就快把我改了吧!
签到天数: 526 天连续签到: 1 天[LV.9]以坛为家II
风水宝地啊
我是默认签名,要个性就快把我改了吧!
关注公众号,了解更多精彩【封氏家族】宗亲联谊内乡网
认证日期: 未认证
会员级别: 普通会员
是否核实: 该会员未核实资质
会员类型: 个人
经营模式: 服务产业
所在地区: 河南 南阳市 内乡县
联系Q&Q:------
【封氏家族】宗亲联谊内乡网
联系人:封氏
地 址:河南南阳内乡县
&&南阳地区的封姓现在主要分布在内乡、西峡两县。始祖封肇,原籍山东曲阜,明洪武初年到内乡县任教谕之职,卸任后定居于内乡,传世八代,繁衍三百余户。明末匪猖。张献忠、李自成等流寇从陕西经商洛由武关入豫,烧杀抢劫,内乡首当其冲,受害惨重,不少姓氏,无一幸存。封氏族众,百不留一。直到康熙年间,十世祖封遇昌统计,仅有一十三户。&&封氏家族会QQ群:封氏简史:
&&&&& 封氏,本为姜姓,属黄帝后裔支系之一。夏代有封父为诸侯,领地为河南封丘,故称封氏。至周代失国,其后人为齐国大夫,遂迁居条。东汉、两晋时,条县隶渤海郡,故封氏人物在社会上多自谓渤海人。缘此,后虽隶属变化,但仍相沿称“渤海封氏”、“渤海条人”等。“条”即今河北景县。
&&& 自东汉起封家渐兴,人丁日众。时有封岌,曾任侍中,出为梁州刺史。至晋代,岌之八代孙封释,任至侍中,东夷校尉等。十六国时,释之子孙出仕者众多,在前燕、后燕、南燕几个王朝中,任至卿相者就有十数人。封家位显权重,名声雀起,至北魏,达极盛,与高、冯、崔三家有“三大名门望族”之称,其威名一直维系至隋唐,持三百余年。
&&& 景县城东18里后村北有“十八乱冢”,坟茔掩于禾稼果林间,占地二百余亩,坟丘突兀,数里外可见。“乱冢”为百姓俗称,“十八”亦非确数。墓中所埋,系北朝时期之显贵,封氏家族成员。共和国成立后,“乱冢”定名为“封氏墓群”。于1961年3月,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4年,河北省人委特制汉白玉标志碑,立于墓区中央。县政府勘定墓区范围,于四周埋植水泥界桩,墓间空地辟为果园。1982年9月,又重新定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948年,当地农民曾掘开部分墓穴,取出许多随葬器物。人民政府闻讯,及时采取措施,搜集起文物270多件。1955年12月,中国历史博物馆派员来景考察,群众又献出文物30多件。已被收集的文物计有:铜器11件,瓷器35件,陶俑195件〔人型167件,兽型28件),玻璃碗2只,玛瑙珠48粒,铜印3方,墓志铭5盒,墓志盒盖1只。
&&& 墓志铭其一:“魏故使持节平东将军、冀州刺史、渤海定公封使君,名魔奴,渤海修人。北魏太和七年十一月九日卒于代京,享年六十八。”其二:“魏故侍中、司徒、尚书左仆射封公,讳延之,字祖业,渤海修人。”其三,封延之之妻崔夫人墓志铭。其四:“齐故尚书右仆射,冀州使君封公,讳子绘,字仲藻,渤海条人。”其五为子绘妻王夫人墓志铭。
&&&&& 墓中随葬之铜、瓷、陶器,可供研究当时的美术工艺及文化制度等。尤其瓷器,为研究北方瓷器发展提供了实物依据。其青瓷质量不但可与南瓷媲美,且极具北方风格魅力。中有一莲花尊,型体为一仰一复二莲花,上有飞龙、飞天浮雕,形象生动雄奇,制作工艺精细,足以代表北魏时期北方青釉瓷器水平。此件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距景县城南5公里、封氏墓群西南30公里有一封庄,古名封家庄。现有封姓150余户。据《封氏支譜》记载:封氏“自后汉凉州刺史仲山居景州,历晋燕北魏以至隋唐,簪笏相继,未尝迁徙”,“自唐中叶迄明初”,虽屡经战乱,“然聚族而居仍未尝迁徙也”。
&& 渤海封 E-mail:&&
一、寻根溯祖 1、出自姜姓,是炎帝的后裔。炎帝裔孙名钜,曾为黄帝之师。夏朝时,封钜的后代于封父(今河南封丘封父亭),为诸侯国,后人曾经称他为封父,实际上是以地名为人名。周代,封父之国灭亡,其国人分两姓,一为封姓,一为封父姓。 2、北魏时,有复姓是贲氏改姓封,其后世子孙亦称封氏。二、郡望堂号【堂号】 "平卢堂":唐朝时封敖历任平卢兴元节度使,平寇有功。皇帝命他替皇帝写一个《告慰边疆将士》的圣旨。其中两句"伤居尔体(伤虽然在你们身上),痛在朕躬(但我却亲身感到疼痛)"深得好评。【郡望】: 封氏望出渤海郡。西汉置,在今河北省、辽宁省的渤海湾沿岸一带。治所在浮阳,在今河北省沧县东关。 三、历史名人 &封 衡:三国时魏国道士。据《后汉书》记载,他入山修道150余年,还乡时,像20多岁的人。著有《养气术》、《隐形法》、《卫生经》等。&
二十五史[北史]卷二十四 列传第十二
封懿,字处德,勃海蓚人也。曾祖释,晋东夷校尉。父放,慕容?吏部尚书。兄孚,慕容超太尉。懿有才器,能属文,与孚虽器行有长短,而名位略齐。仕慕容宝,位中书令、户部尚书。宝败,归魏,除给事黄门侍郎、都坐大官、章安子。道武引见,问以慕容旧事,懿应对疏慢,废黜还家。明元初,复征拜都坐大官,进爵为侯。卒官。懿撰《燕书》,颇行于世。斋有?子玄之,坐与司马国璠、温楷等谋乱,伏诛。临刑,明元谓曰:“终不令绝汝种也,将宥汝一子。”玄之以弟虔之子磨奴字君明早孤,乞全其命。乃杀玄之四子,赦磨奴,刑为宦人。崔浩之诛也,太武谓磨奴曰:“汝本应全,所以致刑者,由浩也。”后为中曹监,使张掖,赐爵富城子。卒于怀州刺史,赠勃海公,谥曰定。以族子叔念为后。主 念,回字叔念,孝文赐名焉,慕容?太尉奕之后也。父鉴。初,磨奴既以回为后,请于献文。赠鉴宁远将军、沧水太守。回袭靡奴爵富城子。宣武时,累迁安州刺史。山人愿朴,父子宾旅同寝一室。回下车,勒令别处,其俗遂改。明帝时,为瀛州刺史。时大乘寇乱之后,加以水潦,表求振恤,免其兵调,州内赖之。历度支、都官二尚书、冀州大中正。知 事长荥阳郑云谄事长秋卿刘腾,货紫缬四百匹,得为安州刺史。除书旦出,晚往诣回,坐未定,问回:“安州兴生,何事为便?”回曰:“卿荷国宠灵,位至方伯,虽不能拔园葵,去织妇,宜思方略以济百姓,如何见造问兴生乎?封回不为商贾,何以相示?”云惭失色。知 煊?转七兵尚书,领御史中尉,劾奏尚书右仆射元钦与从兄丽妻崔氏奸通,时人称之。后为殿中尚书、右光禄大夫。庄帝初,遇害河阴。赠司空公,谥曰孝宣。长子隆之。主 ,宽隆之字祖裔,小名皮,宽和有度量。延昌中,道人法庆作乱冀州,自号大乘,众五万人。隆之以开府中兵参军与大都督元遥讨之。获法庆,赐爵武城子。累迁河内太守。未到郡,属尔硃兆入洛,庄帝幽崩,隆之以父遇害,常怀报雪,因持节东归,图为义举。遂与高乾等夜袭冀州,克之,乃推为刺史。及齐神武自晋阳东出,隆之遣子子绘随高乾奉迎于滏口。知 曛?中兴初,拜吏部尚书。韩陵之役,留隆之镇鄴城。未几,征为侍中,封安德郡公。于时朝议以尔硃荣宜配食明帝庙庭。隆之议曰:“荣为人臣,亲行杀逆,岂有害人之母而与子对食之理?”以参议麟趾阁新制,又赠其妻祖氏范阳郡君。隆之表以先爵富城子及武城子转授弟子孝琬等,朝廷嘉而从之。后为斛斯椿等所构,逃归乡里,齐神武召赴晋阳。古 。元魏孝静立,除吏部尚书,寻加侍中。元象初,除冀州刺史,加开府,累迁尚书右仆射。及北豫州刺史高仲密将叛,阴招冀州豪望为内应。诏隆之驰驿慰抚,遂得安静。隆之首参神武经略,奇谋皆密以启闻,手书削藁,罕知于外。卒于齐州刺史,赠司徒。神武以追荣未尽,复启赠太保,谥宣懿。神武后至冀州北境,次交津,追忆隆之,顾冀州行事司马子如,言其德美,为之流涕。令以太牢就祭。隆之历事五帝,以谨素见知。凡四为侍中,再为吏部尚书,一为仆射,四为冀州刺史。每临冀部,州中旧齿咸曰:“我封公复来。”其得物情如此。子子绘嗣。知 。释子绘字仲藻,小名搔。性和理,有器局。释褐秘书郎,累迁平阳太守,加散骑常侍。晋州北界霍山旧号千里径者,山坂高峻,每大军往来,士马劳苦。子绘请于旧径东谷别开一路。神武从之,仍令子绘修开,旬日而就。征补大行台吏部郎中。知 亍V神武崩,秘未发丧,文襄以子绘为勃海太守。执其手曰:“诚知未允勋臣官望,但须镇抚。且衣锦昼游,古人所贵,宜善加经略,不劳习常太守向州参也。”仍听收集部曲一千人。主 娌卧大宁三年,为都官尚书。高归彦作逆,命子绘参赞军事。贼平,敕子绘权行州事。征拜仪同三司、尚书右仆射。卒,谥曰简。子宝盖袭。古 有宄子绘弟子绣,位霍州刺史。陈将吴明彻侵淮南,子绣城陷,送扬州。齐亡后,逃归。终于通州刺史。子绣外貌儒雅,而使气难犯。兄女婿司空娄定远为瀛州刺史,子绣为勃海太守。定远过之,对妻及诸女宴集言戏,微有亵慢。子绣鸣鼓集众将攻之,定远免冠拜谢,久之乃释。古 蕉?隆之弟兴之,字祖胄。经明行修,恬素清静。位瀛冀二州刺史、平北府长史。所历有当官誉。卒,以隆之佐命功,赠殿中尚书、雍州刺史,谥曰文。主 ?≈子孝琬,字士茜。七岁而孤,为隆之鞠养;慈爱甚笃,隆之启以父爵富城子授焉。位东宫洗马。卒,赠太府少卿。古 先达孝琬性恬静,颇好文咏。太子少师邢邵、七兵尚书王昕并先达高才,与孝琬年位悬隔,晚相逢遇,分好遂深。孝琬灵榇言归,二人送于郊外,悲哭凄恸,有感路人。知 锍J孝琬弟孝琰,字士光,少修饬,学尚有风仪。位秘书丞、散骑常侍、聘陈使主,在道遥授中书侍郎。还,坐受魏收嘱,牒其门客从行事发,付南都狱,决鞭二百,除名。后除并省吏部郎中、南阳王友,赴晋阳典机密。主 一士和士开母丧,托附者咸往奔哭。鄴中富商丁邹、严兴等并为义孝,有一士人亦在哭限。孝琰入吊,出谓人曰:“严兴之南,丁邹之北,有一朝士,号叫甚哀。”闻者传之。士开知而大怒。其后会黄门郎李瑰奏南阳王绰骄恣,士开因谮之曰:“孝琰从绰出外,乘其副马,舍离部伍,别行戏语。”时孝琰女为范阳王妃,为礼事,因假入辞。帝遂决马鞭一百放出,又遣高阿那肱重决五十,几死。还鄴,在集书省上下。自此沈废。士开死后,为通直散骑常侍。后与周和好,以为聘周使副。祖珽辅政,奏入文林馆撰御览。斋 以祖孝琰文笔不高,但以风流自立,善谈戏,威仪闲雅,容止进退,人皆慕之。以祖珽好自矜大,佞之云:“是衣冠宰相,异于余人。”近习闻之,大以为恨。寻以本官兼尚书右丞。其所弹射,多承意旨。时有道人昙献者,为皇太后所幸,赏赐隆厚,车服过度。又乞为沙门统,后主意不许,但太后欲之,遂得居任。然后主常憾焉。因僧尼他事,诉者辞引昙献,上令有司推劾。孝琰案其受贿,致于极法,其家珍异悉以没官。由是正授左丞,仍奏门下事。知 性颇性颇简傲,不谐时俗,意遇渐高,弥自矜诞,举动舒迟,无所降屈,识者鄙之。与崔季舒等以正谏同死。子君确、君静二人徙北边,少子君严、君赞下蚕室。南安败,君确等二人皆坐死。主 ?苎兴之弟延之,字祖业,少明辩,有世用。封郯城子,位青州刺史,多所受纳。后行晋州事。沙苑之败,延之弃州北走,以隆之故,免其死。卒,赠尚书左仆射、司徒公,谥文恭。子纂嗣。斋 恿眨鉴长子琳,字彦宝,位中书侍郎。与侍中、南平王冯诞等议定律令,有识者称之。历位太尉长史、司宗下大夫、南夏青二州刺史、光禄大夫。琳弟子肃。知 撸?肃字元邕,博涉经史。太傅崔光见而赏焉。位尚书左中兵郎中。性恭俭,不妄交游,唯与崔励、励从兄鸿尤相亲善。所制文章多亡失,存者十余卷。斋 ?炙懿从兄子恺,字思悌,奕之孙也。父劝,慕容垂侍中、太常卿。恺位给事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后入代都,名出懿子玄之右。俱坐司马氏事死。恺妻,卢玄女也。恺子伯达,弃母及妻李氏南奔河表,改婚房氏。献文末,伯达子休杰内入。祖母卢犹存,垂百岁矣。而李已死。休杰位冀州咸阳王府谘议参军。斋 醚В回族叔轨,字广度。好学,通览经传。与光禄大夫武邑孙惠蔚同志友善。惠蔚每推轨曰:“封生之于经义,吾所弗如者多矣。”颇自修洁,仪容甚伟。或曰:“学士不事修饰,此贤何独如此?”轨闻,笑曰:“君子整其衣冠,尊其瞻视,何必蓬头垢面而后为贤。”言者惭退。以兼员外散骑常侍衔命高丽。高丽王云恃其偏远,称疾不亲受诏。轨正色诘之,喻以大义,云乃北面受旨。使还,转考功郎中,除本郡中正。勃海太守崔休入为吏部郎中,以兄考事干轨。轨曰:“法者天下之事,不可以旧君故,亏之也。”休叹其守正。轨在台中,称为儒雅。除国子博士,假通直散骑常侍,慰劳汾州山胡。斋 堂、司空、清河王怿表修明堂、辟雍,诏百寮集议。轨议曰:主 人重《周官匠人》职云:夏后氏世室,殷人重屋,周人明堂,五室,九阶,四户,八窗。郑玄曰:“或举宗庙,或举王寝,或举明堂,互文以见同制。”然则三代明堂,其制一也。案周与夏、殷,损益不同。至于明堂,因而弗革,明五室之义,得天数矣。是以郑玄又曰:“五室者,象五行也。”然则九阶者法九土,四户者达四时,八窗者通八风,诚不易之大范,有国之恆式。若其上圆下方以则天地,通水环宫以节观者,茅盖白盛为之质饰,赤缀白缀为之户牖,皆典籍所载,制度之明义也。秦焚灭五典,非毁三代,变更先圣,不依旧宪。故《吕氏月令》见九室之义,大戴之《礼》著十二堂之文。汉承秦法,亦未能改,东西二京,俱为九室。是以《黄图》、《白武通》、蔡邕、应劭等咸称九室以象九州,十二堂以象十二辰。夫室以祭天,堂以布政。依行而祭,故室不过五;依时布政,故堂不逾四。州之与辰,非所可法。九与十二,厥用安在?今圣朝欲尊道训人,备礼化物,宜则五室,以为永制。至如庙学之嫌,台沼之杂,袁准之徒已论正矣。主 S催后卒于廷尉少卿。赠济州刺史。知 夤臁初,轨深为郭祚所知,祚堂谓子景尚曰:“封轨、高绰二人,并干国之才,必应远至。吾平生不妄进举,而每荐此二人,非直为国进贤,亦为汝等之津梁。”其见重如此。轨既以方直自业,高绰亦以风概立名。高肇拜司徒,绰送迎往来,轨竟不诣。绰顾不见轨,乃遽归曰:“吾一生自谓无愆规矩,今日举措不如封生远矣。”轨以务德慎言,修身之本,奸回谗佞,世之巨害。乃为《务德》、《慎言》、《远佞》、《防奸》四戒。文多不载。斋 俊C长子伟伯,字君良,博学有才思。弱冠,除太学博士。每朝廷大议,伟伯参焉。雅为太保崔光、仆射游肇所知赏。太尉、清河王怿辟参军事。怿亲为《孝经解诂》,命伟伯为难例九条,皆发起隐漏。伟伯又讨论《礼》、《传》、《诗》、《易》疑事数十条,儒者咸称之。时朝廷将经始明堂,广集儒学,议其制度,九五之论,久而不定。伟伯乃搜检经、纬,上《明堂图说》六卷。又撰《封氏本录》六卷。知 宝夤正光末,尚书仆射萧宝夤为关西行台,引为行台郎。及宝夤为逆,伟伯与南平王固潜结关中豪右韦子粲等,谋举义兵。事发,见杀。永安中,赠瀛州刺史,听一子出身,无子,转授弟翼。翼弟述。主 《麟述字君义,有干用。天平中,为三公郎中。时增损旧事,为《麟趾新格》,其名法科条皆述所删定。齐受禅,累迁大理卿。河清三年,敕与录尚书赵彦深、仆射魏收、尚书阳休之、国子祭酒马敬德等议定律令。历位度支、五兵、殿中三尚书。主 晃薹述久为法官,明解律令,议断平允,深为时人所称。而厚积财产,一无分馈。虽至亲密友,贫病困笃,亦绝于拯济。朝野物论甚鄙之。外貌方整,而不免请谒,回避进趣,颇致嗤骇。前妻河内司马氏。一息为娶陇西李士元女,大输财聘。及将成礼,犹竞悬违。述忽取所供养像,对士元打像为誓。士元笑曰:“封公何处常得应急像,须誓便用?”一息娶范阳卢庄之女,述又经府诉云:“送骒乃嫌脚跛,评田则云咸薄,铜器又嫌古废。”皆为吝啬所及,每致纷纭。子元茜,位太子舍人。斋 ?俳述弟询,字景文,窥涉经史,以清素自持。位尚书左丞、济南太守。历官皆有干局才具,临郡甚著声绩。隋开皇中卒。知 著称论曰:崔逞文学器识,当年之俊,忽微虑远,俱以为灾。休立身有本,当官著称。长儒才望之美,祸因骄物,虽有周公之才,犹且为累。况未足谕其高下,能无及乎?赡词韵温雅,风神秀发,固人望也。王宪名公之孙,老见优异。元景昆季履道,标映人伦,美哉!封回克光家世,隆之勤劳霸业,子绘实隆堂构,可谓载德者矣。君义聚敛啬吝,无乃鄙哉
封城壁&& 唐初丞相
封德彝(568年—627年),名伦,渤海郡人。其舅卢思道每言曰:“此子智识过人,必能致位卿相。”最初在遂朝任内史舍人,被重臣杨素所器重,常跟他议论天下事。一日,杨素摸着他的床说:“封郎终居此坐。”便把从女(兄弟的女儿)嫁给了他。 大业年间,封德彝依附隋炀帝宠臣虞世基,败坏朝政。618年,隋炀帝被宇文化及杀死后,封德彝随宇文化及北上,官拜内史令。李神通率军围聊城,封德彝与宇文士及在济北征督军粮以观察变化。宇文化及被窦建德俘杀后,宇文士及与封德彝于武德二年(619年)二月从济北归降唐朝。高祖拜宇文士及为上仪同。但责封德彝身为隋臣而谄巧不忠,不予授官,遣送回家。后来封德彝向唐高祖上秘策,被用为内史舍人,不久又升为侍郎。武德六年,以本官检校吏部尚书,甚获当时之誉。武德八年,进封道国公,不久徙封密国公。萧瑀常向高祖荐封德彝,高祖任封德彝为中书令。 封 孚:南燕名臣。初仕慕容宝,后入南燕,仕慕容超,外总机事,内参密谋,谦虚博约。晚节尤伉直。
封延伯,字仲琏,渤海人也。有学行,不与世人交,事寡嫂甚谨。州辟主簿,举秀才,不就。后乃仕。垣崇祖为豫州,启太祖用为长史,带梁郡太守。以疾自免,侨居东海,遂不至京师。三世同财,为北州所宗附。豫章王辟中兵,不就,卒
封 肃:后魏尚书。有文思,博涉经史。著有《还院赋》,其辞甚美。 封隆之:后魏吏部尚书。奇谋妙算,历事五帝,四为侍中,再为吏部尚书,始终完名,世称博大长者。 封常清:唐朝安西节度使;岑参诗文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四、河南省南阳地区的封姓现在大约有千户以上,主要分布在内乡、西峡两县。始祖封肇,原籍山东曲阜,明洪武初年到内乡县任教谕之职,卸任后定居于内乡,传世八代,繁衍三百余户。明末匪猖。张献忠、李自成从陕西经商洛由武关入豫,烧杀抢劫,内乡首当其冲,受害最重,不少姓氏,无一幸存。封氏族众死亡惨重,百不留一。直到康熙年间,十世祖封遇昌统计,仅有一十三户。我们已经在一九九七年修编了“内乡、西峡封氏族谱”,由于条件有限,无法编写十世以前的祖系,更不能接续山东之根。希望从南阳外迁的封氏族人和山东的本家,能为我提供信息,使我在有生之年重修族谱。电子邮箱:&&&& 封德安五、陕西省长安区炮里乡伯夷坊封姓人家现在大约有一千户左右。该村地处西安市东40华里处的白鹿原(亦称首阳山)上。北临鲸鱼沟,风景秀丽,民风古朴。据传是商朝伯夷不食周粒的隐居地,伯夷死后便葬于此。伯夷的后人从此定居此地,生息繁衍。据封姓人讲,他们便是伯夷的后裔。周天子为纪念他,在此处修建伯夷庙,此处从此称为伯夷坊。每当雨过天晴,头枕在庙门前的门槛上便可以看到长安城东门(现在仍可看到西安市)。这便是民间盛传的“卧看长安”。原上关于周朝的传说甚多,当地许多地名均在二千多年左右。庙前便是风景秀丽的鲸鱼沟。相传周天子欲在原上建都,鲸鱼闻后,怕担负不起城池的重量,顺沟向西逃跑。逃跑途中,鲸鱼怕被发现,便化成一个寨子,即现在西安市南郊的“鱼化寨”。玉帝发现后,用铁索将其缚住,关押在长安城下,并在上建都城,以防鲸鱼逃跑。传说钟楼下有一水眼,与大海相通。解放前,二虎守长安时,西安城内十分缺水,人们在城中钟楼附近井内打水时,打到一条很长的铁链,众人将铁链拉上一半时,顿时地动山摇,打水人赶紧把铁链扔入井中,方的安宁。每到春、夏、秋是鲸鱼沟内风景最好的时节。林壑优美,风景宜人。有清泉、竹林、桃林、杏林、等多种果林,沟底有条河,名叫“鲸鱼沟河”其末端与浐河汇聚,此河是古镐京(今西安)的主要水源之一,古称“长河”。周平王打猎至此饮马时,闻此传说即命此河为“鲸鱼沟河”(史书中有记载),从此二千年多年未变。河中游有一天然大潭,传说是鲸鱼的藏身之地。潭内鱼种很多,尤以草鱼为盛,最大的草鱼有两米多长。站在原上,向南望去,秦岭北麓的终南山依稀可见,山势起伏,十分壮观。相传,秦岭里的动物每年古历六月(麦收时节)都要来此朝拜,每次朝拜都有一种动物在此地迷失方向。解放后,原上曾有豹子、狼、鹿等动物出没,鹿出没尤多,关于鹿的传说很多。相传周平王在此打猎,发现一只白鹿,随后追赶,赶到一村前,白鹿没有了踪影,派人包围村子,仍无踪迹,便命名该村为“迷鹿村”,该村沟内产灵芝。现在仍有“迷鹿村”、“神鹿坊”等村名。白鹿原亦因此得名(史书中有记载)。从太空中看,白鹿原如一条东西走势腾空起伏在八百里秦川腹地之上的巨龙,十分清晰。此处虽距西安市四十余里,但是地势较高,无交通要道通过,非本土人士稀至。因此两千多年来,未遭战火侵袭,地貌经久无大变化,村中有千年古槐数株。至今,当地人十分重义,崇尚读书。据当地老人讲,清末此地有一句顺口溜“上了八里坡,伯坊的秀才比驴多”(伯坊,伯夷坊的简称)。现代著名戏曲艺术家封至模、著名画家封五昌便是该村人士。& 电子邮箱:
六、广东、广西两省清远、雷州及容县、北流、岑溪、宾阳等地有封氏族人合计约2万多人,系南宋于河南祥符南迁,后至容州落籍,至今已29世。若有祥符封氏族人,或先祖亦河南祥符的封氏族人,请联系QQ
七.湖南衡阳一带也有封氏分布,但是人数不多,主要集中在衡南三塘附近.
八.湖南省新化县白溪镇约有封氏族人1万多,其间在20世纪50-60年代,很多迁移四川、云南。联系email:
九.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封氏(渤海郡光裕堂)始祖唐朝封爵,字尚仁,广东省潮州刺史,原籍江西吉安府泰和县鹅颈塘.如有爱好封家历史者请与我联系QQ:,加我时请注明是封家的人即可.& 邮箱:&&& 我是光裕堂三十九世孙封朝俊
十.安徽定远县封庄村,封氏后裔(渤海郡,紫泥堂)我们这个支系的一世祖是封起还。起还公之前的亲缘关系无只字片言司供追寻。因此认定起还公为一世祖,当时符合唯物史观的。起还公原为李总管幕僚。明末崇祯年间即公元一六四四年前后,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势如破竹,加上满清入关,全国各地烽烟四起,战火连天。为避战乱起还公随李总管从江西瓦砾坝迁至庐州(今合肥市)。后庐州被起义军张献忠部攻破,起还公又带伤避乱隐居于合肥东北乡下。建立了封家土叚(即今封土叚)村起还公从此投笔务耕,其子即二世祖~祖源~祖远~祖暹~祖德也随之而来。由于起还公善理农功,家计渐饶。又新购田产,建封沟埂村,供祖远公及其后裔居住经营;建封家庄(既今封庄村),供祖暹公及其后裔居住经商。而祖源,祖德二公仍留在封土叚及附近繁衍生息。据后来的发展推断,祖源,祖德二公家族的的重心逐步转移到今天的封大郢。迄今封大郢是本支系保持百分之百纯封姓族人居住的唯一自然村落。二世祖兄弟四人分别在封土叚,封大郢,封沟埂,封家庄(今封庄村)等处繁衍生息,至同治五年即公元一八七零年前后,以达七十余户,数百人口,百年之后的今天,(包括未入本次三修谱的外地人丁)已曾加到今千户,三千多人口。从一世祖起还公算起,已繁衍到第十九代。我一直在追寻我始祖根在何处,从江西什么地方迁移到合肥的到目前为止我安徽封氏没有一人知道,如那位宗亲知道点资料请联系我,微信,邮箱& &&紫泥堂第十四世孙封来纯
十一、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封庄村,有我族人联系我,QQ,邮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十二、现居住在贵州省境内的封氏,起源于南京福州府仙居县,祖公封龙、封虎将军。根据族谱原序:
大明已丑年芒夷作乱。皇太后追功臣正总兵何卿问叛逆之罪,一复征平。明太祖洪武高皇帝,辛酉年秋九月诏颖川侯付友德为征南将军,协同牟国公英代,并陛侍卫封龙封虎封武兄弟为付将军之聀,一同征讨云南,赴贵州。癸亥年夷蛮渐次荡平,至冬十二月进兵戌守普安,为云贵咽喉要地,夷党安靖,迨至甲子年,奉旨加封付公友德为颖国公之聀,回京听用。吾祖封公讳龙字云骑,智勇足备,身先士卒,敇封飞龙将军加镇国忠良将之聀,防守贵州,在宛温西门住箚。封公讳虎字德威敢战无敌,臂力过人,加封飞虎将军,护国付都统之职,防守滇南大板桥,后扎平彝县,此系滇南要隘之区,舍尔兄弟,担当此任。此即吾祖支派之由来也。
封氏在贵州省境盘县内居住的有大铺子、封家营,十字路、封家湾、新沟、鹅毛寨、法赖等地。
在贵州省晴隆县境内及周边的封氏,该县的封氏起源于盘县西冲大至在清朝(1790年左右)移居石头寨的始祖封德章大人。德章大人移居石头寨后,生三子,长子元相、次子元臣、三子元凯。现子孙的居住地分别有齐兴组(原名石头寨--封家大寨)、平寨组(原名冲头)、花嘎、懒龙坡、坡荣、野猫箐、晴隆县城、黄圧、保家楼等周边地区,大约有二百户左右。有意的宗亲请联系我:QQ。邮箱:
                         贵州省晴隆县财政局:封定勇
■ 以上内容由网友共享上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族谱录赞成该内容或立场。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 如果您认为该介绍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可以
■ 同时您还可以
与其他爱好和关注封氏家族的网友进行交流讨论。
tr class="historytr3">
222.243.91.*
发表话题:
选择字体颜色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
封姓社区最新话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封氏族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