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炫舞魔法屋合成头发的紫芝眉语配套的头发是哪个

《黄山樵山神仙洞》导游词配套资料二
《黄山樵山神仙洞》导游词配套资料二
(二)、黄山樵山神仙洞洞内故事与传说
第一景区——老君宫府
一、群仙庆寿的传说
1、是神仙道化剧的一种套式。自元朝以来,中国戏剧舞台上活跃着神仙道人形象,这种以神仙道人为主人公的戏剧,学术界称之为神仙道化剧。此类作品在结尾部分往往让众多神仙出场祝寿,以仙人大团圆象征生命的无穷魅力,如《城南柳》第四折写西王母设蟠桃盛筵,请八洞神仙都来赴会,吕洞宾所度化的老柳树精、小桃精成仙后也一起到场,为王母娘娘祝寿。被度化的精怪都表示从此以后改恶从善,修成正果。
2、传说古时候,附近有一个很大的蟠桃园,园内共有3333棵蟠桃(水蜜桃)树。蟠桃树依次每三千年开花,三千年结果,三千年成熟。瑶池蟠桃园中的仙果,凡人吃了便可以长生不老,得道成仙;神仙吃了法力无边。农历三月三,是传说中王母娘娘诞辰日,也是开蟠桃会的日子。王母娘娘原是我国西部一个原始部落的保护神。她有两个法宝:一是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仙丹,二是吃了能延年益寿的仙桃——蟠桃。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就是偷吃了丈夫后羿弄来的王母娘娘仙丹后飞上月宫的。此后,在一些志怪的小说中,又把西王母说成是福寿之神。传说因为孙悟空在偷吃蟠桃后对着树撒了尿使瑶池蟠桃全部死亡。农历三月三,还是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
【王母娘娘】
(1)、传说中的女神。原是掌管灾疫和刑罚的大神,后于流传过程中逐渐女性化与温和化,而成为慈祥的女神。相传王母住在昆仑仙岛,王母的瑶池蟠桃园,园里种有蟠桃,食之可长生不老。亦称为金母、瑶池金母、瑶池圣母、西王母。
(2)、王母娘娘名词出自中国古典小说《》,与另一名词并无实质关系,任何道教典籍都未有记载两者是夫妻关系,实则西王母这个称谓更为正统。西王母,始见于《山海经》,因为居于华夏龙脉昆仑山,昆仑山在西方,因此也叫西昆仑,于是西王母也就顺理成章,这个西方位,并不和东对应,是独立存在的。
(3)、《山海经‧西次三经》记载说:“西王母居住在玉山之山,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载胜(头发蓬松,顶戴盔甲),是司天之厉及五残(星名。古代以为是凶星)。”意思是说西王母大致像个人,形状威猛,是替天展现威猛严厉及降临五种灾害的神祗。是掌管灾厉(瘟疫)和刑罚的怪物。另据《列仙全传》所载:西王母是西华至妙之气化生而成,与东王公分掌天下三界十方之男女仙籍,配位西方,其神格(由于神对于宇宙的了解,接触到了宇宙中各个事物之间的关系,从而对事物的本质了解而掌握了各种规则,使之于自己的能量相结合,就形成了神格)仅次于三清(玉清、上清、太清即太上老君),十分崇高。
(4)、西王母居住在昆仑山上的悬圃(传说在昆仑山顶,有金台、玉楼,为神仙所居。也称玄圃。后泛指仙境)里,是一座空中花园,叫做“阆()风”的苑中,一共有玉楼九层,左绕瑶池,右环翠水。有五名侍女,名“华林”、“媚兰”、“青娥”、“”与“玉卮()”。
(5)、王母娘娘每逢蟠桃成熟时,就会召集群仙,大开寿筵,称为“瑶池集庆”。因此,民间遂以王母娘娘为长生不老的象征。
(6)、西王母掌管西方,举凡天上或地上所有成仙之女子皆由她来治理,并与“东王公”共同统辖东西两股元气,化育天地,陶治万物。西王母在战国时期就已经见诸记载,并成为长生不死的符号。西王母是最受尊崇的女神,在三界掌管婚姻和生儿育女之事。民间不仅认为王母娘娘握有不死之药,而且还能赐福、赐子、化险消灾。
【昆仑仙岛与三仙山】
(1)、即昆仑山,地理观念上的昆仑山,指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横贯新疆、西藏间,伸延至青海境内,全长约
2500公里。仙界所需之物,这里应有尽有,有不死树、不死药、不死水等等。饰以玉为基本材料,异兽之类已无踪影,纯属于理想的仙境。据说,早期仙人,不必修炼,只要吃些以上的不死之物便可达到长生不死的目的。传说黄帝吃的是一种沸沸汤汤的玉膏,从神话英雄变成了仙界首领。昆仑俨然是仙人的老家。(2)、传说中的昆仑,既高且大,为中央之极,也是连接天地的天柱,仙人万一还想上天,这是绝妙的歇脚之处。昆仑又是黄河之源,黄河是母亲河,古人出于这种崇拜心理,将昆仑由神山转化为仙山便顺理成章。《山海经》提到过几十座山,昆仑山雄踞为冠。它作为天帝的都城,自然被天帝所统治。据说,这位天帝便是黄帝。
(3)、蓬莱成为传说中的仙山出现在昆仑之后,纯属于秦汉以后兴起的神仙信仰的产物,人为色彩已经很浓,是形成道教的先声。战国时期,都想统一中国,战事不停,人们生命没有保障,渴望有一个超尘脱俗的仙境,既能远离战火之害,又可修身养性,延年益寿,便在神话幻想的启发下,想象出一个仙界。秦、汉统一以后,最高统治者为了能永远享受舒适的生活,更希望长命,最好是不死,于是从上至下掀起了狂热的神仙信仰。由巫士转变而来的方士们,不惜去迎合最高统治者,大肆宣传传闻中的海上蓬莱、方丈、满洲,这便是东方的“三仙山”,也有“五神山之说”,总称为东方的蓬莱仙境。
(4)、位于山东省蓬莱市的东方仙境兴起之后,逐渐取代了西方昆仑,成为长盛不衰的仙人家乡。民间一提仙境,多知蓬莱,鲜提昆仑。战国时期,神仙学说盛行,方士们便把海市蜃楼现象加以渲染,说成是海中的神山,山上有长生。传说三仙山上,禽兽及万物都是白色,宫阙为黄金白银所砌。战国末的齐威玉、齐宣王与燕昭玉,以及秦始皇、汉武帝都曾劳民伤财地派人去寻找蓬莱仙境,但没有一个人真正到达过,对称海中有鲛鱼阻止,不能到达神山。又曾说:海中大神对采药之事说:“汝秦王之礼薄,得观而不得取。”
【蟠桃园的故事】
(1)、传说,瑶池蟠桃园中的仙果,凡人吃了便可以长生不老,得道成仙;神仙吃了法力无边。因此,最早看管蟠桃园的差事落到王母左右的金童玉女身上。金童玉女自从看管蟠桃园以来,倒也尽职尽责,不敢稍有懈怠。可是,到了蟠桃成熟之日,金童每每走到近前,总被那红艳溢香的蟠桃诱惑,便产生了偷吃蟠桃的想法。可是看蟠桃园的还有玉女,她要是认真起来,到王母那里告一状,那可就是触犯天条的杀身之祸。金童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先探探玉女的口气。于是,他说:树上结了那么多蟠桃,每年王母设宴待客,从来没有赏赐给我们一个半个的,你冤不冤枉?”玉女胆小,不敢有什么非份想法,听后只是淡淡一笑,说:我们两个在神仙班里,只是个下等的小毛仙,吃不上蟠桃是不够资格,有什么冤枉不冤枉的。金童说:照你的说法,论资排辈,我们再有个三千年五千年也轮不到吃蟠桃的份上,我真感到不服气。玉女说:我们是王母派来看管蟠桃园的,再不要说吃蟠桃不吃蟠桃的事,行不行?”金童见玉女胆小得连话也不敢说,就心中暗想,我摘一个蟠桃,逼着玉女吃一半,就不怕她再去向王母告状了。(2)、第二天早上,金童选好了一个又大又红的蟠桃,悄悄地摘下来,一掰两半对玉女说:咋儿晚上,不知是风吹掉的还是熟得太透落下来一个蟠桃,又摔烂了,你说咋办呢?”玉女说:先把它放好,等王母查园时,交给她处理好了。金童说:王母要怪罪我们失职怎么办?”玉女说:你说怎么办?”金童说:这个蟠桃是自己落下来的,外人都不知道,我们两个干脆一人一半吃掉算了。玉女急忙说:这蟠桃万万吃不得。如果让王母知道了,是要受罚的。金童说:那怕啥,我们现在悄悄分吃了,只要你不说,我不说,王母不会知道的。玉女说:王母未卜先知,什么事情能瞒过她,我看这蟠桃是绝对不能吃。金童见玉女不听他的话,就凭着自己力气大,硬把半块蟠桃塞进了玉女嘴里,逼着她咽下去,然后,把剩下的那半个蟠桃连核一起也放到自己的嘴里。(3)、正在这时,忽见王母飞临到面前,金童大惊,心想如果王母问话,自己口中还含着桃核,怎么回话?无奈,他急忙把桃核往下吞咽,以免事情败露。谁知,王母用手一指,那颗桃核不上不下正卡在金童的脖子中间,任凭金童如何用力吞咽,它只是上下滑动,再也不往下去。金童这才知道闯了大祸,急忙跪伏在地,向王母磕头求饶。这时,玉女也跪了下来,脸都吓白了。王母对金童训斥道:你身为蟠桃园看护神,竟敢偷吃蟠桃。念你初犯,罚你下凡受罪百年,为了让你长个记性,就让那枚桃核永久长在你的脖子里吧!王母转身又对玉女说:偷吃蟠桃,你虽不是主犯,但也是从犯,现在也罚你下凡。还没等王母把话就完,玉女就说道:我冤枉啊!”王母见状。只好改口说:罚你下凡为人母,多半时间在家中,比金童少受些风霜之苦。玉女还准备哀求申诉时,王母已飞身离开蟠桃园回瑶池去了。
(4)、后来,金童下凡转世名叫伏羲,玉女下凡转世名叫女娲,他们以后结为夫妻,繁衍了人类。由于金童下凡时脖子里卡有桃核,所以后世的男人们脖子里至今都长了像桃核似的喉结,而女人们却没有。再说玉女被王母罚下凡之初,因感到自己很冤枉,所以在下凡途中,曾坐在下界花果山上的一块巨石上痛哭了一场。在玉女痛哭之际,她身上一滴经血落在了巨石上。后来,那块巨石又受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经十万八千年孕育,遂产一石猴,名叫孙猴子。
(5)、孙猴子为了替母亲伸冤,找王母讨个公道,就到了瑶池,当面质问王母为何青红不分黑白不辨,就罚玉女下凡吃苦受罪。谁知王母不但不认错,还辱骂孙猴子是哪来的野种。孙猴子大怒,一跟头翻进了蟠桃园,连吃带糟蹋,把一园蟠桃摘了个精光。就这样,孙猴子还觉得不解气,临出蟠桃园时,还在每一颗蟠桃树上尿上一泡猴尿。结果,整个蟠桃园中的树全部死光了。直到现在,瑶池附近再也没有了那个神奇的蟠桃园。
二、蝙蝠的科学
1、蝙蝠是唯一能真正飞行的哺乳动物。蝙蝠可以倒挂着休息。它有回声定位系统,喉头能发出人耳听不到的高频声波,这种声波沿着直线传播,一碰到物体就迅速返回来,然后用耳朵接收这种返回来的超声波,使它们作出准确的判断,引导它们飞行。当2万只蝙蝠生活在同一个洞穴里时,不会因为空间的超声波太多而互相干扰。因此蝙蝠有活雷达之称。
2、蝙蝠体内具有磁性指南针的导航功能,可依据地球磁场从数千公里外准确地返回栖息地。有些蝙蝠的飞行速度可达每小时50公里以上。蝙蝠以昆虫为食。因此在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各种食虫类蝙蝠一夜可捕食3000只以上害虫。
3、在华夏的文化里,蝙蝠是福的象征,这在徽州民居中的四大雕刻艺术中随处可见。在西递与宏村那里就有刻有五只蝙蝠的砖雕与木雕的《五福临门》。在
4、蝙蝠用作一种中药,用于久咳,疟疾,淋病等。《水经》里更说蝙蝠得而服之使人神仙。蝙蝠所聚集的粪便还是很好的肥料。经过加工的蝙蝠粪被称为夜明砂,是中药的一种。用于治疗人类眼睛的疾病。神仙洞里浮在钟乳石上面的黑色痕迹,据村民们介绍说是当年火把探险或者观光者留下的烟灰痕迹,实际大多是夜明砂。神仙洞里的蝙蝠善于在空中飞行,能作圆形转弯、急刹车和快速变换飞行速度等多种特技飞行。
三、“净身池”的传说
1、按照道教的教规,参拜太上老君首先要净身,因此这里有一个“净身池”,传说各位游客入此仙池净身后才有可能得道成仙。在神仙洞有先老后小,先女后男的洗手净身纪律。
2、在“净身池”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开发神仙洞时“净身池”里已经堆砌了众多的泥沙,在清理泥沙的时候师傅们发现了很多硬币,甚至还有不少古钱币,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只好找当地的老者问个究竟,原来过去的“净身池”也是探险观光者赎罪消灾祈求平安的祈福地。在“净身池”里丢几个小钱留下心理的平衡,或许可以给自己一个鞭策,让自己更充实,虽然在“净身池”里净过身后虽未必能够超凡脱俗,但却可以洗去旅途的辛劳。
3、金盆洗洗手,好运伴您走,传说一池清明透澈的泉水特别有灵气,用池中的水洗洗脸和手,可以避邪消灾,所许的愿望也能得到灵验。“净身池”里的
四、太上老君的传说
太上老君在《西游记》里的记载是这样的:姓李名耳,是道教创始人。他住在兜率宫练金丹,常骑青牛。他有个法宝叫金钢琢,非常厉害,在捉拿大闹天宫的孙悟空时立下功劳,金钢琢却又被他的青牛偷去,太上老君在金牛洞多次斗败孙悟空、托塔天王、十八罗汉等神仙,最后宝扇一扇,收走了金钢琢,降服了青牛精。太上老君是一个息事宁人,轻易不与人争斗的老好人。太上老君是道教尊神,受到道家的崇奉,与此同时也得到民间的供奉。传说农历二月十五日是太上老君的生辰。
【太上老君】
(1)、简称“老君”。天神,传说中的道教,为玉清、上清、太清道德天尊之第三位。又称“道德天尊”等。在道教宫观“三清殿”,其塑像居左位(站在三清大殿大门看居右位),手执蒲扇。太上老君是尊神中受到最多奉祀的。坐骑为青牛。
(2)、太上老君居住在。很多人引用《》中,老君居“”;而《》中,则是“”。在商以前,老君即分身下降,随世立教,事竟则隐,故在世未有诞生之迹。至商十八世王阳甲(年号,阳甲在位时间:公元前1307年——前1301年,在位七年(一说四年)病死,第十九代是盘庚,在位时间为公元前1300年—前1273年)践祚(,即位、登基)之十七年,老君自太清境分神化,托孕于(称的母亲),经八十一年,于武丁(商代第23位国王,盘庚的侄子,前1259年—前1201年,在位59年)九年二月十五日降生。这是最早关于老君诞生之迹的纪传。
(3)、道教认为:由无名大道化生混沌元气,由元气化生阴阳二气,阴阳之相和,生天下万物。后来道教以此衍化出居于三清胜境的三位尊神。因此“三清”尊神在道教神仙体系中位为最尊。三清总称谓是“虚无自然大罗三清三境”:
(4)、道教相信哲人是老君的,度人无数,因其传下《》,故称老君为道德天尊,也被道教奉为。东晋的《神仙传》汇集群书所见之老子传记,或称老子先天地生,或称其母怀孕七十二年生,生而白发,故称老子。亦有称其母于李树下生,生而能言,指树而姓“李”。
(5)、春秋末年,老子驾一条青牛,拖一架木板车,向(位于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因关在峡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而去。函谷关守吏(守卫关隘的官吏)平日里喜好道学,颇有些“道根(修道的根底)”。老子来之前,尹喜观星象、望气(根据气味,环境,姿态来观察吉凶的方法),就看见一股紫气(气色光明则发兴,气色暗淡则败落。气呈红色则巨富,气呈黑色则有祸,气呈紫色则大贵)从东方冉冉而来,他于是推算出必有真人要来。当老子驾牛车过关时,尹喜认定老子就是他心中的真仙,就强留老子住了几天,并召来一些同事,共同聆听老子给他们讲经说道。老子盛情难却,还给尹喜留下了五千余字的文章,也就是后来著名的《道德经》。老子临别时告诉尹喜:要他一千天后,去到成都青羊肆(现青羊宫)去找他。其时,尹喜准时在青羊肆等待老子,只见老子骑着一头青牛,从空中而下。后来,传说老子就在那里度化尹喜得道成仙,并带他一起到西域向佛门弟子们传道去了。
(6)、西游记中太上老君人物形象:姓李名耳,字伯阳,道教最高神,因而称为太上老君。他住在练金丹,常骑青牛。他有个法宝叫金钢琢,又名金钢套,可以变化,水火不侵,能套各种法宝,妙用无穷。在捉拿的时立下功劳,却又被他的青牛偷去,在金斗洞多次斗败孙悟空、、十八罗汉等神仙,最后老君宝扇一扇,收走了金钢琢,降服了青牛精。他是一个息事宁人,轻易不与人争斗的老好人。在降服孙悟空过程中,阻止观音菩萨玉净瓶打悟空,以金钢琢降服似是为保悟空,在八卦炉中炼化悟空时又除去悟空琵琶骨之钩,意在还悟空变化之身,过程中在巽位,巽位主风,有风则无火,意在保护悟空炼化其火眼金睛。故此一说其为悟空师傅,化作菩提祖师教化悟空。
(7)、封神演义中太上老君的人物形象:在《》中太上老君是八景宫(又名老君洞)的最高神祇(q&,神祇泛指神),他与元始天尊和都是的徒弟,是鸿钧老祖的大徒弟,这样他是的师伯。书中有记载的由来。
【老子一气化三清】
(1)、《封神演义》第七十七回:写的是与斗法时,太上老君用一气化出三个法身的故事。
(2)、老子在陷仙门大战,把青牛一拎,跳出圈子来;把鱼尾冠一推,只见顶上三道气出,化为三清。老子复与通天教主来战。只听得正东上一声钟响,来了一位道人,乃上清道人是也。手仗一口宝剑,大呼曰:“李道兄!吾来助你一臂之力!”又听得正南上又有钟响,来了一位道者,乃玉清道人是也。骑天马而来;一手执灵芝如意,大呼曰:“李道兄!吾来佐你共伏通天道人!”通天教主正寻思未已,正北上又是一声玉磬响,来了一位道人,乃太清道人是也。手执龙须扇,一手执三宝玉如意,大呼:“李道兄!贫道来辅你共破陷仙阵也!”四位天尊围住了通天教主,或上或下,或左或右,通天教主止有招架之功。
(3)、话说老子一气化的三清,不过是元气而已,虽然有形有色,裹住了通天教主,也不能伤他。──此是老子气化分身之妙,迷惑通天教主,竟不能识。老子见一气将消,在青牛上作诗一首,诗曰:“先天而老后天生,借李成形得姓名。曾拜鸿钧修道德,方知一气化三清。”
老子作罢诗,一声钟响,就不见了三位道人。
五、太上老君的炼丹炉
1、我国的炼丹术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到秦汉时期得到全面发展,在周朝时,炼丹法已比较成熟,一直沿用到汉代。战国时期,各地出现了很多“方士”,倡言食丹药可以“不老,神仙”。由于受到“秦皇汉武”(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的笃信,炼丹术开始大为盛行。
2、《史记》记载汉武帝时有个方士说:丹砂(朱砂)可以炼制成黄金,服用这种黄金能够增加寿命。后来,用炼丹法炼制黄金脱离了“神仙”的目的,成为专门的“黄白术”(炼制黄金、白银),流传下不少像“点石成金”那样令渴望发财的人垂涎三尺的故事。可见,古人的炼丹术有治病、追求长生不老以及炼制黄金三个目的。
【丹砂(朱砂)】,是硫化汞(化学品名称:HgS)的天然矿石,大红色,提炼汞的唯一重要矿石。理论上含汞86.2%,硫13.8%,但常夹杂种种物质,其中最常见者为雄黄、磷灰石、沥青等,为古代方士炼丹的主要原料,也可制作颜料、药剂。晋代著名的炼丹方士葛洪《抱朴子·黄白》:“朱砂为金,服之升仙者上士也。”葛洪提到“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古代的“炼丹”,实际上就是把朱砂加热,硫被氧化成二氧化硫逸出,就得到了金属汞。为与天然朱砂区别,古时的人们将人造的硫化汞称为或。其主要原料为和(),是在特制的容器里,按一定的火候提炼而成的,这是中国最早采用化学方法炼制的颜料。古时辰砂又被称为丹砂或朱砂,许多古代女子都直接以“朱砂”为名,那一点鲜红像是凝结了中国五千年的悠悠情怨,十分美丽。
3、炼丹的原料,主要是朱砂、水银、硫黄、雄黄、铅、火硝、矾、食盐等金属或石质类药物。制备前,需先将药物研末或溶化,数药同用者还要拌和均匀。然后,将药物放置在密闭的专门容器中,用火煅烧,使其化学成分升华或产生化合作用,形成粉末状物。这样炼制成的药物才是“丹药”。载炼丹炉用三昧(m&i,三昧汉语意译“正受”、“定”,通指离散乱、昏沉的一切寂定心境)真火,就是木中火+石中火+空中火,或者说,上为君火(上田,君火、神火,名曰上昧),中为臣火(中田,臣火、气火,名曰中昧),下为民火(下田,民火、精火,名曰下昧)。要灭三昧真火只能用真水,乾坤可灭;或者用四海海水淹没亦可。
4、《西游记》载:老君到兜率宫,将大圣解去绳索,放了穿琵琶骨(胛骨)之器,推入八卦炉中,命看炉的道人,架火的童子,将火扇起锻炼。炉是八卦炉。由于之前孙悟空偷吃了蟠桃和五壶仙丹,“巽乃风也,有风则无火”,孙悟空将身子钻在巽()宫位下,所以一点火也没烧着,只是熏得眼睛难受。那大圣双手侮着眼,正自揉搓流涕,只听得炉头声响,猛睁睛看见光明,他就忍不住将身一纵,跳出丹炉,唿喇一声,蹬倒八卦炉,往外就走。慌得那架火看炉与丁甲一班人来扯,被他一个个都放倒,老君赶上抓一把,被他一捽,捽了个倒栽葱,脱身走了。孙悟空的不死之身是由于老君的仙丹,铜头铁背和火眼金睛是由于老君的八卦炉,唯一的贴身武器金箍棒是老君亲手打造的。
《西游记》第五回——第七回 &孙悟空蟠桃偷丹
(1)、一日,玉帝早朝宣诏,玉帝对猴王道:“你且权管那蟠桃园,早晚好生在意。”大圣欢喜谢恩,朝上唱喏(,出声答应)而退。他即入蟠桃园内查勘。本园中有个土地(管理一个小地面的神。即“社神”),大圣问土地道:“此树有多少株数?”土地道:“有三千六百株。前面一千二百株,花微果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了道,体健身轻。中间一千二百株,层花甘实,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举(飘行)飞升,长生不老。后面一千二百株,紫纹缃核(蟠桃树开的花带有紫色的纹理,而所结果实里面是浅黄色的桃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年龄)。”
(2)、一日,见那老树枝头,桃熟大半,他心里要吃个尝新。奈何本园土地、力士(古代官名)并齐天府仙吏(仙界、天庭的职事人员)紧随不便。忽设一计道:“汝等且出门外伺候,让我在这亭上少憩片时。”那众仙果退。只见那猴王脱冠服,爬上大树,拣那熟透的大桃,摘了许多,就在树枝上自在受用,吃了一饱,却才跳下树来。迟三二日,又去设法偷桃,尽他享用。
(3)、一朝,王母娘娘设宴,大开宝阁(华丽的殿阁),瑶池中做蟠桃胜会,即着那红衣仙女等七衣仙女各顶花篮,去蟠桃园摘桃建会。直至园门首(门口),土地即与同进,寻至花亭不见猴王,只有衣冠在亭,不知何往,四下里都没寻处。原来大圣耍了一会,吃了几个桃子,变做二寸长的个人儿,在那大树梢头浓叶之下睡着了。七衣仙女道:“我等奉旨前来,寻不见大圣,怎敢空回?”旁有仙使道:“仙娥既奉旨来,不必迟疑。我大圣闲游惯了,想是出园会友去了。汝等且去摘桃,我们替你回话便是。”
(4)、那仙女依言,入树林之下摘桃。先在前树摘了二篮,又在中树摘了三篮,到后树上摘取,只见那树上花果稀疏,止有几个毛蒂青皮的。原来熟的都是猴王吃了。七仙女张望东西,只见向南枝上止(只)有一个半红半白的桃子。青衣女用手扯下枝来,红衣女摘了,却将枝子望上一放。原来那大圣变化了,正睡在此枝,被他惊醒。大圣即现本相。慌得那七仙女一齐跪下道:“大圣息怒。我等乃王母娘娘差来的七衣仙女,摘取仙桃,大开宝阁,做蟠桃胜会。”
(5)、大圣作喜道:“仙娥请起。王母开阁设宴,请的是谁?”仙女道:“上会自有旧规,请的是西天佛老、菩萨、圣僧、罗汉,南方南极观音,东方崇恩圣帝、十洲三岛仙翁,北方北极玄灵,中央黄极黄角大仙,这个是五方五老。还有五斗星君,上八洞三清、四帝,太乙天仙等众,中八洞玉皇、九垒,海岳神仙;下八洞幽冥教主、注世地仙。各宫各殿大小尊神,俱一齐赴蟠桃嘉会。”大圣笑道:“可请我么?”仙女道:“不曾听得说。”大圣道:“我乃齐天大圣,就请我老孙做个席尊,有何不可?”仙女道:“此是上会旧规,今会不知如何。”大圣道:“此言也是,难怪汝等。你且立下,待老孙先去打听个消息,看可请老孙不请。”
(6)、大圣捻着诀,念声咒语,对众仙女道:“住,住,住”。这原来是个定身法,把那七衣仙女,一个个曌曌(,日月当空)睁睁,白着眼,都站在桃树之下。大圣纵朵祥云,跳出园内,竟奔瑶池路上而去。赤脚大仙觌面(,迎面)撞见大圣,大圣问:“老道何往?”大仙道:“蒙王母见招,去赴蟠桃嘉会。”大圣道:“老道不知。玉帝因老孙筋斗云疾(快),着老孙五路邀请列位,先至通明殿(玉帝的宫殿)下演礼(时新登仕籍者在引见前一天须赴吏部演习引见时的礼节),后方去赴宴。”大仙以他的诳()语(欺骗的迷惑人的话)作真,道:“常年就在瑶池演礼谢恩,如何先去通明殿演礼,方去瑶池赴会?”无奈,只得拨转祥云,径往通明殿去了。
(7)、大圣驾着云,念声咒语,摇身一变,就变做赤脚大仙模样,前奔瑶池。不多时,直至宝阁,按住云头,轻轻移步,走入里面,只见那里——琼香()缭绕,瑞霭(,吉祥之云气)缤纷。瑶台()铺彩结,宝阁散氤氲(,烟气、烟云弥漫的样子)。凤翥(,凤凰高飞)鸾()翔(鸾鸟飞翔)形缥缈,金花玉萼(,花朵盛开)影浮沉。上排着九凤丹霞絜(,修饰),八宝紫霓墩。五彩描金桌,千花碧玉盆。桌上有龙肝和凤髓,熊掌与猩唇。珍馐(,珍奇名贵的食物)百味般般美,异果嘉肴色色新。
(8)、那里铺设得齐齐整整,却还未有仙来。这大圣点看不尽,忽闻得一阵酒香扑鼻,大圣就弄个神通,把毫毛拔下几根,丢入口中嚼碎,喷将出去,念声咒语,叫“变!”即变做几个瞌睡虫,奔在众人脸上。你看那伙人,手软头低,闭眉合眼,丢了执事(),都去盹睡。大圣却拿了些百味八珍,佳肴异品,走入长廊里面,就着缸,挨着瓮(w&ng,盛水或酒等的陶器),放开量,痛饮一番。吃勾了多时,酕(,大醉的样子)菘()醉了,自揣自摸道:“不好!再过会,请的客来,却不怪我?一时拿住,怎生是好?不如早回府中睡去也。”
(9)、好大圣,摇摇摆摆,一会把路差了,不是齐天府,却是兜率天宫。一见了,顿然醒悟道:“兜率宫是三十三天之上,乃离恨天()太上老君之处,如何错到此间?也罢,一向要来望此老,不曾得来,今趁此残步(途中顺路),就望他一望也好。”即整衣撞进去。那里不见老君,四无人迹。原来那老君与燃灯古佛()在三层高阁朱陵()丹台上讲道,众仙童、仙将、仙官、仙吏都侍立左右听讲。这大圣直至丹房里面,寻访不遇,但见丹灶之旁,炉中有火。炉左右安放着五个葫芦,葫芦里都是炼就的金丹。大圣喜道:“此物乃仙家之至宝。老孙自了道以来,识破了内外相同之理,也要炼些金丹济人,不期到家无暇。今日有缘,却又撞着此物,趁老子不在,等我吃他几丸尝新。”他就把那葫芦都倾出来,就都吃了,如吃炒豆相似。
(10)、一时间丹满酒醒,又自己揣度道:“不好,这场祸,比天还大,若惊动玉帝,性命难存。走,不如下界为王去也!”他就跑出兜率宫,不行旧路,从西天门,使个隐身法逃去,即按云头,回至花果山界。但见那旌旗闪灼(光亮闪耀),戈戟(,泛指兵器)光辉,原来是四健将(由花果山的四只老猴组成,分别是两个赤尻马猴和两个通背猿猴)与七十二洞妖王,在那里演习武艺。大圣高叫道:“小的们!我来也!”
(11)、众怪安排酒果接风,将椰酒满斟一石碗奉上。大圣喝了一口,即咨牙俫嘴(张着嘴巴,露出牙齿)道:“不好吃,不好吃!”大圣道:“我今早在瑶池中受用时,见那长廊之下,有许多瓶罐,都是那玉液琼浆,你们都不曾尝着。待我再去偷他几瓶回来,你们各饮半杯,一个个也长生不老。”大圣即出洞门,又翻一筋斗,使个隐身法,径至蟠桃会上。进瑶池宫阙,只见那几个造酒、盘糟、运水、烧火的,还鼾睡未醒。他将大的从左右胁(,从腋下到肋骨尽处的部分)下挟了两个,两手提了两个,即拨转云头回来,会众猴在于洞中,就做个仙酒会,各饮了几杯,快乐不题。
(12)、却说那七衣仙女自受了大圣的定身法术,一周天(一定时间的循环)方能解脱,各提花篮,回奏王母说道:“齐天大圣使术法困住我等,故此来迟。”王母问道:“汝等摘了多少蟠桃?”仙女道:“只有两篮小桃,三篮中桃。至后面,大桃半个也无,想都是大圣偷吃了。”王母闻言,即去见玉帝,备陈前事。说不了,又见那造酒的一班人,同仙官等来奏:“不知什么人,搅乱了蟠桃大会,偷吃了玉液琼浆,其八珍百味,亦俱偷吃了。”又有四个大天师来奏上:“太上道祖来了。”玉帝即同王母出迎。老君朝礼毕,道:“老道宫中,炼了些九转金丹(九转丹药物组成:净红升2两,煅石青4两,雄黄2钱(水飞),桃丹2钱),伺候陛下做丹元大会,不期被贼偷去,特启陛下知之。”少时,又有齐天府仙吏叩头道:“孙大圣不守执事(主管其事),自昨日出游,至今未转,更不知去向。”
(13)、玉帝越发大惊道:“快着纠察灵官()缉访这厮踪迹!”灵官领旨,即出殿遍访,尽得其详细。玉帝大恼,即差四大天王(,协同李天王并哪吒太子,点二十八宿、九曜()星官、十二元辰、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东西星斗、南北二神、五岳四渎、普天星相,共十万天兵,布一十八架天罗地网,下界去花果山围困,定捉获那厮处治。众神即时兴师,离了天宫。
(14)、当时李天王传了令,着众天兵紥了营,把那花果山围得水泄不通。上下布了十八架天罗地网,先差九曜()恶星出战。小妖传入道:“九个凶神,恶言泼语,在门前骂战哩!”大圣即命独角鬼王,领帅七十二洞妖王出阵,老孙领四健将随后。那鬼王疾帅妖兵,出门迎敌,却被九曜恶星一齐掩杀,抵住在铁板桥头,莫能得出。正嚷间,大圣到了。美猴王轮起金箍棒,左遮右挡,把那九曜星战得筋疲力软,一个个倒拖器械,败阵而走。
(15)、李天王即调四大天王与二十八宿,一路出师来斗。大圣调出独脚鬼王、七十二洞妖王与四个健将,就于洞门外列成阵势。这一场自辰时(7:00至9:00)布阵,混杀到日落西山。那独角鬼王与七十二洞妖怪,尽被众天神捉拿去了,止走了四健将与那群猴,深藏在水帘洞底,这大圣一条棒,抵住了四大天神与李托塔、哪吒太子,俱在半空中,杀彀()多时。大圣见天色将晚,即拔毫毛一把,丢在口中,嚼碎了喷将出去,叫声:“变!”就变了千百个大圣,都使的是金箍棒,打退了哪吒太子,战败了五个天王。
(16)、话表南海普陀落伽()山(普陀山是印度话的简称,全称是普陀洛迦山)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灵感观世音菩萨,与大徒弟惠岸行者,同登宝阁瑶池,见那里荒荒凉凉,席面残乱;虽有几位天仙,俱不就座,都在那里乱纷纷讲论。菩萨即见玉帝。时有太上老君在上,王母娘娘在后。菩萨闻玉帝言后,即命惠岸(法名)行者(李天王二太子木叉)道:“你可快下天宫,到花果山打探军情如何。”&
(17)、惠岸行者到了营里,此时东方才亮,惠岸随旗进入,见四大天王与李天王下拜。说不了(话还没有说完),只见辕门外有人来报道:“那大圣引一群猴精,在外面叫战。”好太子,双手轮着铁棍,高叫:“那个是齐天大圣?”这大圣与惠岸战经五六十合,惠岸败阵而走。大圣也收了猴兵,安紥在洞门之外。李天王见了心惊,即命写表求助,便差大力鬼王与木叉太子上天启奏。二人驾起瑞霭(,吉祥之云气)祥云。须臾,径至通明殿(传说中玉帝的宫殿)下,见了四大天师,引至灵霄宝殿,呈上表章(呈交帝王的陈述意见的文字)。
(18)、玉帝拆开表章,笑道:“叵()耐(不可忍耐)这个猴精,能有多大手段,就敢敌过十万天兵!李天王又来求助,却将那路神兵助之?”观音合掌启奏:“贫僧举一神,可擒这猴。乃陛下令甥显圣二郎真君,陛下可降一道调兵旨意,着他助力,便可擒也。”玉帝即传调兵的旨意,就差大力鬼王赍(ī)调(奉旨调遣)。那鬼王领了旨,即驾起云,真君大喜道:“天使请回,吾当就去拔刀相助也。”
(19)、这真君即唤梅山六兄弟,乃康、张、姚、李四太尉,郭申、直健二将军,霎时过了东洋大海,径至花果山。真君道:“只请托塔天王与我使个照妖镜(能照出妖魔鬼怪原形的宝镜),住立空中。恐他一时败阵,逃窜他方,切须与我照耀明白,勿走了他。”真君领着四太尉、二将军,连本身七兄弟,出营挑战,分付众将,紧守营盘,收全了鹰犬,众草头神(手下)得令。真君与大圣斗经三百余合,不知胜负。这阵上,康、张、姚、李、郭申、直健,传号令,撒放草头神(即手下,传说二郎真君座下没有天兵,只有手下一千二百草头神,因为都是草精树妖,所以叫“草头神”),向他那水帘洞外,纵着鹰犬,一齐掩杀。可怜冲散妖猴四健将,捉拿灵怪二三千。
(20)、正斗时,大圣忽见本营中妖猴惊散,自觉心慌,掣棒抽身就走。真君大步赶上道:“趁早归降。”大圣不恋战,只情跑起。将近洞口,正撞着康、张、姚、李四太尉、郭申、直健二将军,一齐帅众挡住道:“泼猴,那里走!”大圣就把金箍棒捏做绣花针,藏在耳内,摇身一变,变作个麻雀儿,飞在树梢头钉住。二郎圆睁凤目观看,见大圣变了麻雀儿,钉在树上,就变作个饿鹰儿,飞将去扑打。大圣见了,变作一只大鹚()老(属水鸟),冲天而去。二郎见了,变作一只大海鹤,钻上云霄来旺。大圣又入涧中,变作一个鱼儿,淬入水内。二郎赶至涧边,变作个鱼鹰儿,飘荡在下溜头波面上。等待片时,那大圣变鱼儿,顺水正游,急转头,打个花就走。二郎赶上来,刷的啄一嘴。那大圣就撺出水中,一变,变作一条水蛇,游近岸,钻入草中。二郎又变了一只朱绣顶的灰鹤,伸着一个长嘴,径来吃这水蛇。水蛇跳一跳,又变做一只花鸨(,鸟类的一属,比雁略大),立在蓼汀(,生长着蓼草的小洲)之上。二郎即现原身,走将去,取过弹弓拽满,一弹子把他打个蝤踵(,跟头、趔趄)。那大圣趁着机会,滚下山崖,伏在那里又变,变了一座土地庙儿,大张着口,似个庙门,牙齿变做门扇,舌头变做菩萨,眼睛变做窗棂。只有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做一根旗竿。真君赶到崖下,见只有一间小庙,仔细看之,见旗竿立在后面,笑道:是这猢狲了!真君道:“他若哄我进去,他便一口咬住旗竿。”大圣听得,扑的一个虎跳,又冒在空中不见。
(21)、真君急纵身驾云起在半空,见那李天王高擎照妖镜,与哪吒住立云端,真君道:“天王,曾见那猴王么?”天王道:“不曾上来。我这里照着他哩。” 李天王又把照妖镜四方一照,呵呵的笑道:“真君,快去,那猴使了个隐身法,走去营围,往你那灌江口去也。”二郎听说,即取神锋,回灌江口来赶。
(22)、那大圣已至灌江口,摇身一变,变作二郎爷爷(在西游记中说二郎神是的,二郎神居于灌口,“听调不听宣”,平常不听天庭命令,但危急时会接受天庭的派遣)的模样,径入庙里,鬼判不能相认,一个个磕头迎接。他坐中间,点查香火,真君撞进门,大圣见了,现出本相。两个嚷嚷闹闹,打出庙门,半雾半云,且行且战,复打到花果山,慌得那四大天王等众提防愈紧。这康、张太尉等迎着真君,合心努力,把那美猴王围绕不题。
(23)、话表玉帝与观音菩萨、王母并众仙卿,正在灵霄殿讲话,道:“既是二郎已去赴战,这一日还不见回报。”观音合掌道:“贫僧请陛下同道祖出南天门外,亲去看看虚实如何?”玉帝即摆驾,同道祖、观音、王母与众仙卿至南天门。
(24)、只见众天丁布罗网,围住四面;李天王与哪吒,擎照妖镜,立在空中;真君把大圣围绕中间,纷纷赌斗哩。菩萨开口对老君说:“我如今助二郎神一功,决拿住他也。我将那净瓶杨柳抛下去,打那猴头;即不能打死,也打个一跌,教二郎小圣好去拿他。”老君道:“你这瓶是个磁器,准打着他便好,如打不着他的头,或撞着他的铁棒,却不打碎了?你且莫动手,等我老君助他一功。”老君捋起衣袖,左膊上取下一个圈子,说道:“这件兵器,乃锟(ū)钢(用优质赤铁炼成的钢)抟(,把东西揉弄成球形)炼的,被我将还丹点成,养就一身灵气,善能变化,水火不侵,又能套诸物;一名金钢琢,又名金钢套。等我丢下去打他一下。”话毕,自天门上往下一掼,滴流流,径落花果山营盘里,可可的着猴王头上一下。猴王只顾苦战七圣,却不知天上坠下这兵器,打中了天灵(指天灵盖,头颅),立不稳脚,跌了一跤,爬将起来就跑,被二郎爷爷的细犬(古老的狩猎犬种)赶上,照腿肚子上一口,又扯了一跌。他睡倒在地,骂道:“这个亡人(死人)!你不去妨(阻碍、伤害)家长,却来咬老孙!”急翻身爬不起来,被七圣一拥按住,即将绳索捆绑,使勾刀穿了琵琶骨(胛骨),再不能变化。
(25)、那老君收了金钢琢,请玉帝同观音、王母、众仙等,俱回灵霄殿。玉帝传旨,即命大力鬼王与天丁等众,押至斩妖台,将这厮碎剁其尸。
(26)、齐天大圣被众天兵押去斩妖台下,绑在降妖柱上,刀砍斧剁,枪刺剑刳(,从中间破开再挖空),莫想伤及其身。南斗星奋令火部众神,放火煨烧,亦不能烧着。又着雷部众神,以雷屑钉打,越发不能伤损一毫。大力鬼王与众启奏道:“万岁,这大圣不知是何处学得这护身之法,臣等用刀砍斧剁,雷打火烧,一毫不能伤损,却如之何?”玉帝闻言道:“这厮这等,如何处治?”太上老君即奏道:“那猴吃了蟠桃,饮了御酒,又盗了仙丹。我那五壶丹,有生有熟,被他都吃在肚里,运用三昧火,锻成一块,所以浑做金钢之躯,急不能伤。不若与老道领去,放在八卦炉中,以文武火(文火,火力小而弱,武火,火力大而猛)锻炼。炼出我的丹来,他身自为灰烬矣。”玉帝闻言,即教六丁、六甲将他解下,付与老君。
【《谭笑白话西游记》第七回
八卦炉里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 (1)、老君带大圣来到兜率宫,叫小童解下大圣的绳索,拿掉穿肩胛骨的钩刀,把大圣推进八卦炉,盖好炉盖,就叫看炉的道士、架火的童子,扇起火,仔细烧炼。大圣被推到炉子里,最后钻到“巽(,代表风)宫”的位置下,藏了起来。巽是风,所以,有风无火,风搅出烟来,把大圣的两只眼睛,就给曛红了。大圣得了病眼,结果,成了一对“火眼金睛”。
(2)、一转眼,七七四十九天过去了,到了开炉的时间。老君叫童子开炉取丹。大圣在里面,正在那儿捂着双眼,使劲搓鼻涕,大圣见上面有道光亮,就一纵身,一下蹦出了丹炉。大圣到了丹炉外,抬起脚,唿喇一声,蹬倒了丹炉,就拼命往外跑。架火道士、看炉的童子,见大圣突然冲出来,急忙跟着丁甲(又名,是神名),围上去,想要抓大圣。这时候,大圣就就一一推倒他们,然后拼命跑起来。老君见大圣跑了,赶紧追上去,伸手要抓大圣。大圣见老君伸过手来抓他,就顺势抓住老君的手,使劲一拽,一下把老君拽了个倒栽葱。大圣拽倒了老君,从耳朵里,拿出金箍如意棒,迎着风,晃一幌,把金箍如意棒变得像碗一样粗细,就迅速舞动开来,一边往外跑着,一边在天宫里,不分好歹,乱打起来。没一个天神能挡得住他。(3)、很快,大圣打到了通明殿里,灵霄殿外。佑圣真君的佐使王灵官,这时候,正在把守大殿。灵官见大圣打过来了,急忙提着金鞭,迎上前,大喊一声,说:“猴头,去哪儿啊!有我在这儿呢,别太猖狂了!”大圣见佐使王灵官来拦自己,就抡开铁棒,照着灵官,猛打过去。灵官一看,急忙举起金鞭,奋力把大圣迎住。他们两个,在灵霄殿前,一转眼间,就撕杀起来。
(4)、他们俩正打得激烈,佑圣真君又派人去雷府,调来了三十六员雷将。大圣左遮右挡,后架前迎,用如意铁棒,继续拼命奋战。突然,大家打着打着,所有的雷将,都同时舞动起刀枪剑戟(,古代刀剑,钩戟之类的武器)、鞭简(鞭和简,古代兵器)抓锤、钺()斧(圆刃大斧)金瓜(古代兵器,棒端呈瓜形,金色)、旄()镰月铲,一起朝大圣打来。大圣急忙晃一晃身体,摇身一变,变成了三头六臂;与此同时,大圣又再把如意棒一晃,也变成了三条。只一瞬间,大圣就六只手,抡着三条铁棒,在中间飞舞起来,抵挡住所有的兵器。
(5)、天神把大圣围在中间,却不能靠近,刀枪之声,就惊动了玉帝。玉帝见大事不好,急忙传圣旨,派游奕灵官(天庭传令官,奉玉皇大帝天界神官手谕,往来三界,把来自天庭的命令传达到各处,上达天庭,下达地狱)和翊(y&)圣真君(辅佐天子),到西天极乐世界,去请如来佛老。
(6)、灵官和真君离开天宫,急急来到灵山胜境雷音宝刹。他们见就请四金刚、八菩萨,去奏请佛祖,到天宫救架。四金刚、八菩萨到了宝莲台,把事情启奏如来,如来立即叫召请灵官和真君进殿。灵官和真君走进宝刹,拜见如来。如来就对周围的菩萨说:“你们在这里坐稳法堂(禅宗对讲堂的称谓,即禅门演说佛法的地方),不要乱了禅位,我去抓妖魔,去去就来。”(7)、如来带上阿傩、迦叶两个尊者,离开雷音,来到灵霄殿前,就传法旨,说:“叫雷将停下干戈,放开营所,叫那个大圣出来,我到要问问,他有什么法力。”天神们一看,全都停住手。大圣见天神忽然退下去了,就收了法象(),变回原来的样子。大圣走上前,气势汹汹地问如来:“你是哪来的善士,就敢叫我们停下来。你要问什么?”如来笑笑说:“我是西天极乐世界释迦牟尼尊者。听说你这个猖狂的野猴儿,屡次三番,反叛天廷。你是什么地方来的,哪一年得的道,怎么这样凶暴蛮横?”
(8)、佛祖听大圣说完,呵呵冷笑几声,说:“你这家伙,原来是只猴子成精。你有什么可狂的,就想夺玉帝的宝座?他从小修持(修行),苦苦经历了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是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你算算,总共要多少年,才能享受如此无极大道?你这个初通世事的畜生,说什么大话!太不像话了,可别折了你的寿数。趁早皈依(归依),千万别再胡说,就怕遭人毒手,顷刻间没了性命,可惜了你在世上白活这么多年!”(9)、大圣说:“他虽然时间长,但也不该一直占着这位子啊!叫他搬出去,把天宫让给我;要不然,我就一直折腾下去,叫他永远没个清静!”佛祖说:“你除了会长生变化外,还有什么本事,就敢来霸占天宫胜地!”大圣说:“我的本事多着呢!我会七十二种变化,万万年长生不老。我会驾跟头云,一翻就是十万八千里。我怎么就坐不了玉帝的位子?”佛祖说:“我和你打个赌:你如果有本事,一个跟头能跳出我的手掌心,我就算你赢。到时候,不用动刀动枪,我请玉帝到西天去住,把天宫让给你;但是如果你跳不出我的手掌心,就还下去为妖,再修炼几百年,再来胡闹。”
(10)、大圣赶紧答应下来,说:“你这么说,能做主吗?”佛祖说:“能做主!”说完,佛祖就微微伸开右手,象个荷叶大小似的,把手放在悟空面前。大圣收了如意棒,抖擞神威,一纵身,站到佛祖的手掌上,说一声:“我走啦!”就一路云光,刷地飞出去,立即无影无踪。大圣在空中,翻滚着,只顾着一个劲地,拼命往前飞。大圣飞了一会儿,正飞着,忽然,见前面不远处,有五根红肉柱子,冒着青气。大圣心头一喜,暗暗说:“看来是跑到天的尽头了。现在回去,如来作证,天宫就是我的啦。”
(11)、大圣正要回去,忽然,又停下来,心里又说:“先等等!我先留个记号,等回去了,也好跟如来说!”说着,大圣就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气,叫声“变!”变出一根浓墨双毫笔来。大圣拿着笔,在最中间的根柱子上,唰唰唰,写下“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八个字,就收起毫毛,准备回去。大圣正要起身走,忽然,解开裤子,就在第一根柱子底下,哗哗哗地,撒了一泡尿。大圣撒完了尿,这才转过身,翻起跟头云,飞快地回到如来面前。大圣落到如来手掌上,说:“我出去了,又回来了。你叫玉帝把天宫让给我吧!”
(12)、如来见大圣“回来了”,骂着说:“你这臊猴精!根本就没离开我的手掌心!”大圣说:“你不知道。我已经跑到天的尽头了。我看见了五根红肉柱子,冒着青气;还留下了记号呢!你敢和我一起去看看吗?”如来说:“不用去,你自己低头看吧!”大圣睁圆火眼金睛,低头一看,呀!原来在佛祖右手手指上,竟然就写着“齐天大圣,到此一游”这八个字,而且,在大指丫里,还散发出了猴尿的臊气呢!大圣这下可真吓坏了,心里说:“竟然有这样的事!我不信!我再去看看!”
(13)、大圣心里说着,就纵起身,想再跳出去。佛祖一看,大圣要跳出去,就突然翻起手掌,呼地一声,轻轻一扑,把猴王推出西天门外,一下压在了手掌下。瞬时间,佛祖的五根手指又化成金、木、水、火、土五座大山,就成了“五行山”。
(14)、如来佛祖降伏了妖猴,正要和阿傩、迦叶动身回西天极乐世界,忽然,天蓬、天佑上前行礼,说:“请如来等一等,玉帝来了。”佛祖见说玉帝来了,急忙停住云,转回身。只见八景鸾舆(,天子的乘舆),九光宝盖(佛道或帝王仪仗等的伞盖);声奏玄歌妙乐,咏哦无量神章;散宝花,喷真香。一转眼间,玉帝已经来到佛祖面前。
(15)、玉帝说:“多谢佛老施展无边法力,降伏妖邪,请再等一等,我为各位举办了一个盛筵,表示谢意。”如来不敢违背。玉帝传旨,叫雷部诸神分头去请三清、四御、五老、六司、七元、八极、九曜、十都、等等仙人,都到这里来赴会,一同感谢佛恩。又命令四大天师、九天仙女,大开玉京金阙、太玄宝宫、洞阳玉馆,又请如来高坐七宝灵台,又安排龙肝凤髓,玉液蟠桃,精心款待如来。
(16)、不一会儿,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五炁(,古同“气”)真君、五斗星君、三官四圣、九曜真君、左辅、右弼、天王、哪咤等等的各路神仙,全都对对旌旗,双双幡盖(“幡”是旌旗类的总称,和“幢、盖”等同是供养佛菩萨、庄严道场的用具),捧着明珠异宝,寿果奇花,来献给佛祖。大家就纷纷落座,开始了盛会。大家正都兴高采烈,王母娘娘带着一群仙子、仙娥、美姬、毛女,飘飘荡荡,舞动身姿,来到佛祖面前。王母叫端上仙桃,献给佛祖。又叫仙姬、仙子唱的唱,舞的舞,给大家助兴。没一会儿,老寿星又来了,老寿星激动万分地,说:“我特地摘了紫芝瑶草、碧藕金丹,一起送上。”不一会儿,赤脚大仙又来了。拿了两颗交梨、几粒火枣,一起献给佛老。
(18)、忽然,一个巡视灵官跑进来,报告说:“那妖猴伸出头来了。”如来听了,从袖子里拿出一张纸条,递给阿傩,就叫阿傩拿着纸条,到山顶上去贴上,震住妖猴。纸条上写的是“唵()、嘛()、呢()、叭()、咪()、吽()”(戏称“咱们把你哄”)六个金字。阿傩拿着纸条,出天门,立即直奔五行山。阿傩到了五行山,把纸条贴在一块四方石头上,从此,五行山生根合缝,就稳稳压住了大圣。大圣虽然能呼吸,也能伸出手脚,但却只能是摇晃手脚,不能动换身体,更不能变化。阿傩见大圣被彻底困住了,就重回天宫,把情况报告了如来。
(19)、如来又坐了一会儿,就起身向玉帝告辞。正要回西天极乐世界,突然,想起五行山下的大圣,不免心发慈悲。如来动真言咒语,给五行山召了个土地神,又派了五方揭谛(《西游记》中揭谛是唐僧西行的主要护法神之一,八十一难就是揭谛数着的),让揭谛和土地一同住在山上,监押着大圣。如来还叫他们如果见大圣饿了,就给大圣铁丸子吃;如果见大圣渴了,就给大圣溶化的铜汁喝,一直要等到大圣灾祸满期的那一天。
【《西游记》里孙悟空的火眼金睛】
火眼金睛是孙悟空的专利,是孙悟空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中锻烧的意外收获,悟空的火眼金睛识妖怪的方法是看云,他能够看清笼罩在唐僧头上的祥云,和笼罩在妖怪身上的妖气。这一点唐僧、八戒和沙僧是办不到的。所以悟空往往一眼就能看出站在面前的是妖怪、神仙还是普通人。只有一次走了眼,就是牛魔王变成猪八戒的样子骗走芭蕉扇那一回,后来悟空自己也承认了失败的原因是由于得手后不曾防备,没有留意看云气,才上了牛魔王的当。
陪伴出行、照应起居
17—8101000厅左方有一白色巨石,宛若一位端坐着的白发老翁,长鬂飘动,栩栩如生。它近前有一头似牛似马的怪物,昂首朝天,颇有不驯服的模样,恰似一幅“老君驯兽”图。
2,悬挂神像前之幔帐两侧。以表示天地人之象)、幢(,古代原指支撑帐幕、伞盖、旌旗的木竿,后借指帐幕、伞盖、旌旗)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炫舞时代头发染色大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