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4倍的港股上市的游戏公司游戏龙头IGG 还能买吗

最近,IGG的大涨吸引了投资者的眼球,很多人问:IGG涨成这样,是不是太贵了?的确,前期大涨的美图都回调了,IGG为什么不呢?
? &&一年4倍:从落魄公子到闪耀明星
自深港通开通以来,很多港股便开始享受一波又一波南下资金的沐浴,这让过惯了穷日子的港股兄弟们喜出望外的同时多少有点不适应,而这其中,尤以科网股为甚,比如IGG:
《列王的纷争》是14年7月份上线的,运营到16年2季度,其收入(5400万美元月流水)和排行达到峰值,此后缓缓下降。
18年利润:
由此可见,此类游戏一般到峰值为2年。列王纷争用了2年做到5400万得月流水,王国纪元运营至今1年多点时间,那么做到最高5500万月流水是有可能的。
回到主题,IGG股价涨成这样,还能买吗?我想,回答这个问题,结合定量+定性分析,并给予不同情况不同的概率权重:
以下是IGG核心游戏月流水情况:
【作者简介】&
一款游戏的成功具有偶然性,但是对于一个游戏公司来讲,不断推出成功游戏的概率是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递进的,当然只要这个游戏公司不犯大的错误,没有倒闭,为什么这样说?
3、18年王国纪元继续增长,新游戏出现爆款
【精华推荐】
《王国纪元》5000万美元:
第二种情况出现的概率较高,给予80%的权重。
下半年促进王国纪元月流水增长的重要因素是中国区安卓平台的上线。目前,中国区IOS平台月收入占1/3月流水,为1200万美元,按照IOS:安卓的流水比例55:45来分,那么中国区安卓平台带来的增量将在980万左右,此项一加,那么月流水超过4500万美元,这还没算上其他市场增量的影响,也难怪之前IGG高管放话:王国纪元达不到5000万月流水,自愿降薪,并且预计7月份就将达到目标。
我们都知道看游戏公司,就是要看有没有爆款,当有爆款出来时,业绩和估值都会跟着提升,而如果能够持续不断生产爆款游戏,那你就是"网易"了,当然这种能力需要被证明才行。IGG开发了20款游戏,出现了2个爆款,今年下半年公司又要推出6款游戏:
这种情况,给予行业平均10倍估值,那么对应市值为23.7亿美元,即184亿港币的市值,相对现在的160亿市值,仍有15%的空间。
定量怎么看?其实就是看igg目前核心游戏的流水和未来变化趋势。IGG做手游这么多年,成为爆款的就2款游戏--13年7月份的《城堡争霸》和16年3月份的《王国纪元》,两者都是策略类手游,合计贡献的月流水占比超过90%。
当然,这种情况概率较低,按10%概率计。
(图一十)
一年前,彼时的IGG股价始终在3元上下徘徊,市场对它的判断也不过是一只依靠模仿Supercell的《部落冲突》而大赚一笔的"暴发户",在运营了快3年后,原来的游戏《城堡争霸》已经垂垂老矣,新的爆款又未出现,IGG就像一个落魄公司,似乎将就此沉沦,当时市值在40亿左右。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去年3月份《王国纪元》的出现拯救了IGG,让其直接从落魄公司变成闪耀明星。这一次,所有人都没料到《王国纪元》这匹黑马跑的速度如此之快,而且还在加速中,所以IGG的股价也随着急速上涨。从去年8月份的3块钱到今年2月份的5块6,87%的涨幅用了7个月,然后3月份IGG加入深港通,然后2个月过去了,股价从5块6到12块,114%的涨幅,南下资金如此凶悍的玩法着实令人惊讶,当然了,比之于前段时间另一只大涨大跌的科网股,还是有所收敛的,毕竟IGG是有业绩的。
TMT行业资深研究员,坚守腾讯6年
(图一十一)
2、18年王国纪元月流水维持高位,新游戏表现一般
《王国纪元》月流水能达到多少?
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也有,给予10%权重。
与《列王的纷争》的对比:
综上得出,IGG的市值=110*0.1+184*0.8+322*0.1=190.4亿。这样算的话,IGG还有超过18%的上升空间。然而,未来还是不确定的,游戏行业尤其如此。
其中备受市场瞩目的是一款叫TUG的沙盒类游戏,因为前面已有成功先例--《我的世界》。能不能成为爆款很难说,尤其对IGG来讲,这是非策略类游戏领域。
上面是COC的排名变化情况。可以看到,其在运营3年后也处于缓慢下滑趋势,那么对于COC的追随者《城堡争霸》来说,也是这种情况。未来几年,《城堡争霸》的流水相信也会处于缓步下降之中,能保持1000万美元的月流水已是相当不错的了。
如果说过去的IGG是"土八路",小米加步枪,依靠运气赚钱,那么今后的IGG则是"正规军",机械化部队,其打胜仗的概率自然高点。这正是IGG估值提升的秘诀。
1、18年王国纪元达到顶峰,流水下降,新游戏开发全部失败
如今,IGG做出一款游戏,相比于国内公司,其可以在全球快速铺开运营。2010年,IGG用了一年半的时间才做完《Galaxy Online》各语言版本本地化;到了2013年的《城堡争霸》,他们只花了不到8个月的时间;再到2016年的《王国纪元》,时间已经缩短到4个月,完成了近20个语言版本。
《城堡争霸》从上线到现在,近四年时间,而且仍然在"服役",实属不易,由于已进入成熟阶段,产品的营销及维护等费用较低,因此利润率较高。从2016年1月到2017年2月,《城堡争霸》的月流水维持在万美元之间,截止去年底,注册用户1.76亿,MAU为900万。
估值其实是个"见风使舵"的家伙,当年IGG落魄之时,最低只给到4-5倍的估值,而今由于《王国纪元》拉动,估值跟着到了10倍,那么再往后呢?
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一季度《列王的纷争》月流水2.7亿,同比下降16.40%。
而《王国纪元》的流水则处于明显的上升通道,17年1月、2月流水均突破3100万美元。截止去年底,注册用户2500万,MAU为400万,DAU达100万。
天成 | 格隆汇·专栏作者
(图一十二)
另外,以《王国纪元》的模仿对象《列王的纷争》作为对比,也能说明月流水的问题。下面是两者一些比较数据:
投资本就是概率的游戏,就看你怎么给了。
那么,南下资金到底给IGG带来多少雨露?
这种转变能获得多少估值溢价?见仁见智,我的看法,暂时20%。为什么不是更多?因为虽然IGG正向网易学习,做精品游戏,然而就目前而言,它还只是一个跟随者,从《城堡争霸》到《王国纪元》,再到《TUG》,这些都是活在别人影子下的游戏。再者,我们看集大成者的网易,其动态估值不过16-20倍,给予IGG 12倍的估值,比较合理了。
? &&IGG到底值多少钱?
(图一十三)
? &&一年4倍的港股游戏龙头IGG(799.HK),还能买吗?
可是即便如此,难道IGG的股价真的就可以突破天际?所以,现在的问题是:这个位置的IGG怎么看,还能买吗?尤其是,现在高管和股东正在减持!根据联交所资料显示:4月24日,IGG高级副总裁陈智祥减持320万股,每股作价10.49港元,总值3357万港元;4月6日,IGG 非执行董事池元也在市场以平均每股10.535港元,减持464.6万股IGG,套现4894.56万港元。
出现这种情况,定性的估值溢价肯定是没了,对于定量的业绩(2.37亿美元)给予多少的估值是关键。如果按行业平均10倍估值来算也是不行的,因为再往后看业绩增速下来了,估值必须打个折,按6折算,对应市值是110亿港币。
一边是火焰--南下资金的疯狂买入,一边是海水——高管和股东的减持套现,争议已经出现,那么,IGG现在到底值多少钱?我想,回答这个问题必须结合两个角度来衡量,定量+定性。1、定量(月流水)
IGG成立于2006年,然而在中国运营的并不成功,因为实在打不过中国的游戏巨头们,所以和很多其他小游戏厂商一样,它选择了一条看似艰难又无奈的路--出海。出海之路并不顺畅,因为要面对的是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市场,而这对游戏开发商来说几乎是致命的,不熟悉其他国家的文化和市场,怎么能做出好游戏?就算做出了,怎么推销出去?然而,IGG还是坚持了下来,坚持就有收获。十年的积累,使其在全球注册用户达到了3.8亿,每月活跃用户总数量为1700万人,在美国、泰国、日本、中东等国家或地区都设有本地化运营团队。
3月份,王国纪元的月流水达到3600万美元,而且还在稳步上升。从2016年中至今,王国纪元在全球多个国家游戏畅销榜排名逐渐上升,目前,其在几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排名都在20名以内。
若又出爆款,必是业绩+估值双升,假设有一款月流水在3000万美元,估值按12倍计,则对应市值41.5亿美元,即322亿港币市值。
这就像是所有电视剧里的男主角,一开始都是摸爬滚打,屡屡碰壁,在积累了足够的能量后,一朝崛起而天下知。这个剧本对成功者来说几乎是通用的,那么对于IGG呢?
因此,18年王国纪元月流水能稳定在5000万美元,加上城堡争霸的1000万月流水,以及《领土之战》300万,其他300万,总计6600万月流水,当然,这里并没有把igg后续上线的游戏算在内,这部分放在后面分析。公司净利率按30%计算,那么年度净利润可以达到2.37亿美元。2、定性(估值溢价)
那么,未来这两款游戏流水能做到怎样?
《城堡争霸》1000万美元:
上面这幅图概括的很清楚了。从港交所提供的数据显示,3月17日通过深港通南下资金对IGG的持股比例还只有4%,而截止上周五收盘,竟达到接近10%的占比;对比而言,中软国际和金山软件等其他科网股,虽持股比例一直在攀升,但速度不如IGG。可见国内资金对于游戏龙头IGG的钟爱程度,毕竟IGG已是国内排名第4,全球排名第27的手游开发商。
两款游戏目前月流水情况:
苹果VS微信:规则和利益,从自由斗士到老大哥
(IGG周线走势图)
易到乐视危机背后的互联网众生相
从华为“闪存门”看国产手机之殇:被抓住的命门
腾讯另一块金库宝藏:从互联网进化史看腾讯金融港股资讯 · 新可能格隆汇app 隆重上线(图一十四)(图一十五)立即点击“阅读原文”,抢先体验格隆汇app!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人气:0 更新:
人气:0 更新:
人气:0 更新:
人气:0 更新:
港股那点事的更多文章
大家在看 ^+^
推荐阅读 ^o^
猜你喜欢 ^_^
24小时热门文章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内地游戏市场收入年增38%
腾讯/神州数字/IGG齐破顶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由中国版协游戏工委筹备的第十届中国游戏产业年会正在内地举行,公布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831.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8%。今日又将发「游戏十强」,表彰在过去的一年内,为中国游戏产业作出了卓越贡献的企业和个人。
受惠外围科网股造好,facebook及雅虎升至52周高位,Twitter更创新高。腾讯(00700.HK)
+14.200 (3.026%)
沽空 $3.99千万; 比率 5.184%
三连升破顶高见480.6元,暂升2.4%报480.2元。由中国版协游戏工委筹备的第十届中国游戏产业年会正在内地举行,公布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831.7亿,同比增长38%。今日又将发「游戏十强」,表彰在过去的一年内,为中国游戏产业作出了卓越贡献的企业和个人。一众网游股乘势而上。向手机用户提供手机话费充值服务,提供网上交易服务的半新股神州数字(08255.HK)
+0.440 (37.607%) 亦创上市新高,见1.58元,暂飙33%报1.56元。IGG(08002.HK)
+0.260 (5.702%) 亦强势破顶,高位见4.96元,暂再升近7%报4.86元,9日RSI升至78.6超买水平。博雅互动(00434.HK)
+0.340 (4.588%) 及云游(00484.HK)
+0.900 (1.698%) 三连涨,各升4%及2.6%。(ca/t)沽空资料截至
[责任编辑:robot]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凤凰新闻客户端
全球华人第一移动资讯平台日,4.2.0全新版本即将上线,敬请期待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194353
播放数:124395
播放数:173975
播放数:82180
48小时点击排行咨询热线:
截止发稿时
美元汇率682.4000&英镑汇率858.9300&日元汇率5.9499&欧元汇率726.3800&
最近,IGG的大涨吸引了投资者的眼球,很多人问:IGG涨成这样,是不是太贵了?
  最近,IGG的大涨吸引了投资者的眼球,很多人问:IGG涨成这样,是不是太贵了?的确,前期大涨的美图都了,IGG为什么不呢?
一年4倍:从落魄公子到闪耀明星
  自深港通开通以来,很多港股便开始享受一波又一波南下资金的沐浴,这让过惯了穷日子的港股兄弟们喜出望外的同时多少有点不适应,而这其中,尤以科网股为甚,比如IGG:
  一年前,彼时的IGG股价始终在3元上下徘徊,市场对它的判断也不过是一只依靠模仿Supercell的《部落冲突》而大赚一笔的“暴发户”,在运营了快3年后,原来的游戏《城堡争霸》已经垂垂老矣,新的爆款又未出现,IGG就像一个落魄公司,似乎将就此沉沦,当时市值在40亿左右。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去年3月份《王国纪元》的出现拯救了IGG,让其直接从落魄公司变成闪耀明星。这一次,所有人都没料到《王国纪元》这匹黑马跑的速度如此之快,而且还在加速中,所以IGG的股价也随着急速上涨。从去年8月份的3块钱到今年2月份的5块6,87%的涨幅用了7个月,然后3月份IGG加入深港通,然后2个月过去了,股价从5块6到12块,114%的涨幅,南下资金如此凶悍的玩法着实令人惊讶,当然了,比之于前段时间另一只大涨大跌的科网股,还是有所收敛的,毕竟IGG是有业绩的。
那么,南下资金到底给IGG带来多少雨露?
  上面这幅图概括的很清楚了。从港交所提供的数据显示,3月17日通过深港通南下资金对IGG的持股比例还只有4%,而截止上周五收盘,竟达到接近10%的占比;对比而言,中软国际和金山软件等其他科网股,虽持股比例一直在攀升,但速度不如IGG。可见国内资金对于游戏龙头IGG的钟爱程度,毕竟IGG已是国内排名第4,全球排名第27的手游开发商。
  可是即便如此,难道IGG的股价真的就可以天际?所以,现在的问题是:这个位置的IGG怎么看,还能买吗?尤其是,现在高管和股东正在减持!根据联交所资料显示:4月24日,IGG高级副总裁陈智祥减持320万股,每股作价10.49港元,总值3357万港元;4月6日,IGG 非执行董事池元也在市场以平均每股10.535港元,减持464.6万股IGG,套现4894.56万港元。
IGG到底值多少钱?
  一边是火焰——南下资金的疯狂买入,一边是海水——高管和股东的减持套现,争议已经出现,那么,IGG现在到底值多少钱?我想,回答这个问题必须结合两个角度来衡量,定量+定性。
1、定量(月流水)
  定量怎么看?其实就是看igg目前核心游戏的流水和未来变化。IGG做手游这么多年,成为爆款的就2款游戏——13年7月份的《城堡争霸》和16年3月份的《王国纪元》,两者都是策略类手游,合计贡献的月流水占比超过90%。
  以下是IGG核心游戏月流水情况:
  两款游戏目前月流水情况:
  《城堡争霸》从上线到现在,近四年时间,而且仍然在“服役”,实属不易,由于已进入成熟阶段,产品的营销及维护等费用较低,因此利润率较高。从年1月到2017年2月,《城堡争霸》的月流水维持在万美元之间,截止去年底,注册用户1.76亿,MAU为900万。
  而《王国纪元》的流水则处于明显的上升通道,17年1月、2月流水均突破3100万美元。截止去年底,注册用户2500万,MAU为400万,DAU达100万。
那么,未来这两款游戏流水能做到怎样?
《城堡争霸》1000万美元:
  上面是COC的排名变化情况。可以看到,其在运营3年后也处于缓慢下滑趋势,那么对于COC的追随者《城堡争霸》来说,也是这种情况。未来几年,《城堡争霸》的流水相信也会处于缓步下降之中,能保持1000万美元的月流水已是相当不错的了。
《王国纪元》5000万美元:
  3月份,王国纪元的月流水达到3600万美元,而且还在稳步上升。从2016年中至今,王国纪元在全球多个国家游戏畅销榜排名逐渐上升,目前,其在几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排名都在20名以内。
《王国纪元》月流水能达到多少?
  下半年促进王国纪元月流水增长的重要因素是中国区安卓平台的上线。目前,中国区IOS平台月收入占1/3月流水,为1200万美元,按照IOS:安卓的流水比例55:45来分,那么中国区安卓平台带来的增量将在980万左右,此项一加,那么月流水超过4500万美元,这还没算上其他市场增量的影响,也难怪之前IGG高管放话:王国纪元达不到5000万月流水,自愿降薪,并且预计7月份就将达到目标。
与《列王的纷争》的对比:
  另外,以《王国纪元》的模仿对象《列王的纷争》作为对比,也能说明月流水的问题。下面是两者一些比较数据:
  《列王的纷争》是14年7月份上线的,运营到16年2季度,其收入(5400万美元月流水)和排行达到峰值,此后缓缓下降。
  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一季度《列王的纷争》月流水2.7亿,同比下降16.40%。
  由此可见,此类游戏一般到峰值为2年。列王纷争用了2年做到5400万得月流水,王国纪元运营至今1年多点时间,那么做到最高5500万月流水是有可能的。
18年利润:
  因此,18年王国纪元月流水能稳定在5000万美元,加上城堡争霸的1000万月流水,以及《领土之战》300万,其他300万,总计6600万月流水,当然,这里并没有把igg后续上线的游戏算在内,这部分放在后面分析。公司净按30%计算,那么年度净利润可以达到2.37亿美元。
2、定性(估值溢价)
  估值其实是个“见风使舵”的家伙,当年IGG落魄之时,最低只给到4—5倍的估值,而今由于《王国纪元》拉动,估值跟着到了10倍,那么再往后呢?
我们都知道看游戏公司,就是要看有没有爆款,当有爆款出来时,业绩和估值都会跟着提升,而如果能够持续不断生产爆款游戏,那你就是“网易”了,当然这种能力需要被证明才行。
  其中备受市场瞩目的是一款叫TUG的沙盒类游戏,因为前面已有成功先例——《我的世界》。能不能成为爆款很难说,尤其对IGG来讲,这是非策略类游戏领域。
一款游戏的成功具有偶然性,但是对于一个游戏公司来讲,不断推出成功游戏的概率是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递进的
  这就像是所有电视剧里的男主角,一开始都是摸爬滚打,屡屡碰壁,在积累了足够的能量后,一朝崛起而天下知。这个剧本对成功者来说几乎是通用的,那么对于IGG呢?
  IGG成立于2006年,然而在中国运营的并不成功,因为实在打不过中国的游戏巨头们,所以和很多其他小游戏厂商一样,它选择了一条看似艰难又无奈的路——出海。出海之路并不顺畅,因为要面对的是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市场,而这对游戏开发商来说几乎是致命的,不熟悉其他国家的文化和市场,怎么能做出好游戏?就算做出了,怎么推销出去?然而,IGG还是坚持了下来,坚持就有收获。十年的积累,使其在全球注册用户达到了3.8亿,每月活跃用户总数量为1700万人,在美国、泰国、日本、中东等国家或地区都设有本地化运营团队。
  如今,IGG做出一款游戏,相比于国内公司,其可以在全球快速铺开运营。2010年,IGG用了一年半的时间才做完《Galaxy Online》各语言版本本地化;到了2013年的《城堡争霸》,他们只花了不到8个月的时间;再到2016年的《王国纪元》,时间已经缩短到4个月,完成了近20个语言版本。
如果说过去的IGG是“土八路”,小米加步枪,依靠运气赚钱,那么今后的IGG则是“正规军”,机械化部队,其打胜仗的概率自然高点。这正是IGG估值提升的秘诀。
  这种转变能获得多少估值溢价?见仁见智,我的看法,暂时20%。为什么不是更多?因为虽然IGG正向网易学习,做精品游戏,然而就目前而言,它还只是一个跟随者,从《城堡争霸》到《王国纪元》,再到《TUG》,这些都是活在别人影子下的游戏。再者,我们看集大成者的网易,其动态估值不过16—20倍,给予IGG 12倍的估值,比较合理了。
一年4倍的港股游戏龙头IGG(799.HK),还能买吗?
  回到主题,IGG股价涨成这样,还能买吗?我想,回答这个问题,结合定量+定性分析,并给予不同情况不同的概率权重:
1、18年王国纪元达到顶峰,流水下降,新游戏开发全部失败
  出现这种情况,定性的估值溢价肯定是没了,对于定量的业绩(2.37亿美元)给予多少的估值是关键。如果按行业平均10倍估值来算也是不行的,因为再往后看业绩增速下来了,估值必须打个折,按6折算,对应市值是110亿港币。
  当然,这种情况概率较低,按10%概率计。
2、18年王国纪元月流水维持高位,新游戏表现一般
  这种情况,给予行业平均10倍估值,那么对应市值为23.7亿美元,即184亿港币的市值,相对现在的160亿市值,仍有15%的空间。
  第二种情况出现的概率较高,给予80%的权重。
3、18年王国纪元继续增长,新游戏出现爆款
  若又出爆款,必是业绩+估值双升,假设有一款月流水在3000万美元,估值按12倍计,则对应市值41.5亿美元,即322亿港币市值。
  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也有,给予10%权重。
综上得出,IGG的市值=110*0.1+184*0.8+322*0.1=190.4亿。这样算的话,IGG还有超过18%的上升空间。然而,未来还是不确定的,游戏行业尤其如此。
投资本就是概率的游戏,就看你怎么给了。
(责任编辑:DF101)
更多信息请点击:
视频:共享单车竟是这样盈利的,太会玩了!一年4倍的港股游戏龙头IGG 还能买吗? _ 东方财富网
一年4倍的港股游戏龙头IGG 还能买吗?
东方财富网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最近,IGG的大涨吸引了投资者的眼球,很多人问:IGG涨成这样,是不是太贵了?
  最近,的大涨吸引了投资者的眼球,很多人问:IGG涨成这样,是不是太贵了?的确,前期大涨的美图都回调了,IGG为什么不呢?  一年4倍:从落魄公子到闪耀明星  自深港通开通以来,很多港股便开始享受一波又一波南下资金的沐浴,这让过惯了穷日子的港股兄弟们喜出望外的同时多少有点不适应,而这其中,尤以科网股为甚,比如IGG:  IGG走势图  一年前,彼时的IGG股价始终在3元上下徘徊,市场对它的判断也不过是一只依靠模仿Supercell的《部落冲突》而大赚一笔的“暴发户”,在运营了快3年后,原来的游戏《城堡争霸》已经垂垂老矣,新的爆款又未出现,IGG就像一个落魄公司,似乎将就此沉沦,当时市值在40亿左右。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去年3月份《王国纪元》的出现拯救了IGG,让其直接从落魄公司变成闪耀明星。这一次,所有人都没料到《王国纪元》这匹黑马跑的速度如此之快,而且还在加速中,所以IGG的股价也随着急速上涨。从去年8月份的3块钱到今年2月份的5块6,87%的涨幅用了7个月,然后3月份IGG加入深港通,然后2个月过去了,股价从5块6到12块,114%的涨幅,南下资金如此凶悍的玩法着实令人惊讶,当然了,比之于前段时间另一只大涨大跌的科网股,还是有所收敛的,毕竟IGG是有业绩的。  那么,南下资金到底给IGG带来多少雨露?  上面这幅图概括的很清楚了。从港交所提供的数据显示,3月17日通过深港通南下资金对IGG的持股比例还只有4%,而截止上周五收盘,竟达到接近10%的占比;对比而言,中软国际和等其他科网股,虽持股比例一直在攀升,但速度不如IGG。可见国内资金对于游戏龙头IGG的钟爱程度,毕竟IGG已是国内排名第4,全球排名第27的手游开发商。  可是即便如此,难道IGG的股价真的就可以突破天际?所以,现在的问题是:这个位置的IGG怎么看,还能买吗?尤其是,现在高管和股东正在减持!根据联交所资料显示:4月24日,IGG高级副总裁陈智祥减持320万股,每股作价10.49港元,总值3357万港元;4月6日,IGG 非执行董事池元也在市场以平均每股10.535港元,减持464.6万股IGG,套现4894.56万港元。  IGG到底值多少钱?  一边是火焰——南下资金的疯狂买入,一边是海水——高管和股东的减持套现,争议已经出现,那么,IGG现在到底值多少钱?我想,回答这个问题必须结合两个角度来衡量,定量+定性。  1、定量(月流水)  定量怎么看?其实就是看igg目前核心游戏的流水和未来变化趋势。IGG做手游这么多年,成为爆款的就2款游戏——13年7月份的《城堡争霸》和16年3月份的《王国纪元》,两者都是策略类手游,合计贡献的月流水占比超过90%。  以下是IGG核心游戏月流水情况:  两款游戏目前月流水情况:  《城堡争霸》从上线到现在,近四年时间,而且仍然在“服役”,实属不易,由于已进入成熟阶段,产品的营销及维护等费用较低,因此利润率较高。从2016年1月到2017年2月,《城堡争霸》的月流水维持在万美元之间,截止去年底,注册用户1.76亿,MAU为900万。  而《王国纪元》的流水则处于明显的上升通道,17年1月、2月流水均突破3100万美元。截止去年底,注册用户2500万,MAU为400万,DAU达100万。  那么,未来这两款游戏流水能做到怎样?  《城堡争霸》1000万美元:  上面是COC的排名变化情况。可以看到,其在运营3年后也处于缓慢下滑趋势,那么对于COC的追随者《城堡争霸》来说,也是这种情况。未来几年,《城堡争霸》的流水相信也会处于缓步下降之中,能保持1000万美元的月流水已是相当不错的了。  《王国纪元》5000万美元:  3月份,王国纪元的月流水达到3600万美元,而且还在稳步上升。从2016年中至今,王国纪元在全球多个国家游戏畅销榜排名逐渐上升,目前,其在几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排名都在20名以内。  《王国纪元》月流水能达到多少?   下半年促进王国纪元月流水增长的重要因素是中国区安卓平台的上线。目前,中国区IOS平台月收入占1/3月流水,为1200万美元,按照IOS:安卓的流水比例55:45来分,那么中国区安卓平台带来的增量将在980万左右,此项一加,那么月流水超过4500万美元,这还没算上其他市场增量的影响,也难怪之前IGG高管放话:王国纪元达不到5000万月流水,自愿降薪,并且预计7月份就将达到目标。  与《列王的纷争》的对比:  另外,以《王国纪元》的模仿对象《列王的纷争》作为对比,也能说明月流水的问题。下面是两者一些比较数据:  《列王的纷争》是14年7月份上线的,运营到16年2季度,其收入(5400万美元月流水)和排行达到峰值,此后缓缓下降。  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一季度《列王的纷争》月流水2.7亿,同比下降16.40%。  由此可见,此类游戏一般到峰值为2年。列王纷争用了2年做到5400万得月流水,王国纪元运营至今1年多点时间,那么做到最高5500万月流水是有可能的。  18年利润:  因此,18年王国纪元月流水能稳定在5000万美元,加上城堡争霸的1000万月流水,以及《领土之战》300万,其他300万,总计6600万月流水,当然,这里并没有把igg后续上线的游戏算在内,这部分放在后面分析。公司净按30%计算,那么年度净利润可以达到2.37亿美元。  2、定性(估值溢价)  估值其实是个“见风使舵”的家伙,当年IGG落魄之时,最低只给到4—5倍的估值,而今由于《王国纪元》拉动,估值跟着到了10倍,那么再往后呢?  我们都知道看游戏公司,就是要看有没有爆款,当有爆款出来时,业绩和估值都会跟着提升,而如果能够持续不断生产爆款游戏,那你就是“”了,当然这种能力需要被证明才行。IGG开发了20款游戏,出现了2个爆款,今年下半年公司又要推出6款游戏:  其中备受市场瞩目的是一款叫TUG的沙盒类游戏,因为前面已有成功先例——《我的世界》。能不能成为爆款很难说,尤其对IGG来讲,这是非策略类游戏领域。  一款游戏的成功具有偶然性,但是对于一个游戏公司来讲,不断推出成功游戏的概率是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递进的,当然只要这个游戏公司不犯大的错误,没有倒闭,为什么这样说?  这就像是所有电视剧里的男主角,一开始都是摸爬滚打,屡屡碰壁,在积累了足够的能量后,一朝崛起而天下知。这个剧本对成功者来说几乎是通用的,那么对于IGG呢?  IGG成立于2006年,然而在中国运营的并不成功,因为实在打不过中国的游戏巨头们,所以和很多其他小游戏厂商一样,它选择了一条看似艰难又无奈的路——出海。出海之路并不顺畅,因为要面对的是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市场,而这对游戏开发商来说几乎是致命的,不熟悉其他国家的文化和市场,怎么能做出好游戏?就算做出了,怎么推销出去?然而,IGG还是坚持了下来,坚持就有收获。十年的积累,使其在全球注册用户达到了3.8亿,每月活跃用户总数量为1700万人,在美国、泰国、日本、中东等国家或地区都设有本地化运营团队。  如今,IGG做出一款游戏,相比于国内公司,其可以在全球快速铺开运营。2010年,IGG用了一年半的时间才做完《Galaxy Online》各语言版本本地化;到了2013年的《城堡争霸》,他们只花了不到8个月的时间;再到2016年的《王国纪元》,时间已经缩短到4个月,完成了近20个语言版本。  如果说过去的IGG是“土八路”,小米加步枪,依靠运气赚钱,那么今后的IGG则是“正规军”,机械化部队,其打胜仗的概率自然高点。这正是IGG估值提升的秘诀。  这种转变能获得多少估值溢价?见仁见智,我的看法,暂时20%。为什么不是更多?因为虽然IGG正向网易学习,做精品游戏,然而就目前而言,它还只是一个跟随者,从《城堡争霸》到《王国纪元》,再到《TUG》,这些都是活在别人影子下的游戏。再者,我们看集大成者的网易,其动态估值不过16—20倍,给予IGG 12倍的估值,比较合理了。  一年4倍的港股游戏龙头IGG(799.HK),还能买吗?  回到主题,IGG股价涨成这样,还能买吗?我想,回答这个问题,结合定量+定性分析,并给予不同情况不同的概率权重:  1、18年王国纪元达到顶峰,流水下降,新游戏开发全部失败  出现这种情况,定性的估值溢价肯定是没了,对于定量的业绩(2.37亿美元)给予多少的估值是关键。如果按行业平均10倍估值来算也是不行的,因为再往后看业绩增速下来了,估值必须打个折,按6折算,对应市值是110亿港币。  当然,这种情况概率较低,按10%概率计。  2、18年王国纪元月流水维持高位,新游戏表现一般  这种情况,给予行业平均10倍估值,那么对应市值为23.7亿美元,即184亿港币的市值,相对现在的160亿市值,仍有15%的空间。  第二种情况出现的概率较高,给予80%的权重。  3、18年王国纪元继续增长,新游戏出现爆款  若又出爆款,必是业绩+估值双升,假设有一款月流水在3000万美元,估值按12倍计,则对应市值41.5亿美元,即322亿港币市值。  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也有,给予10%权重。  综上得出,IGG的市值=110*0.1+184*0.8+322*0.1=190.4亿。这样算的话,IGG还有超过18%的上升空间。然而,未来还是不确定的,游戏行业尤其如此。  投资本就是概率的游戏,就看你怎么给了。
(责任编辑:DF101)
[热门]&&&[关注]&&&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天天基金网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港股龙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