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一种表现天气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人吸毒后的行为表现有联系的游戏,和大家一起做.科学课程 设计理念

《初中地理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教学设计
范文一:初中地理美洲教学设计美洲教学设计一、 简介本节课的主题:以亚洲的学习为依托,让学生借助课本插图从自然、人文和经济等角度去分析、探究美洲的地理特征,培养学生读图、识图及运用地图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使学生对美洲的地理环境有初步的认识,并在学习亚洲的基础上更进一步领悟和掌握学习大洲的有关方法与技能。关键信息:1、教材作为出发点,作为素材来呈现,依据《地理课程标准》,创造性的开发、使用教材。如:“新大陆”,以历史课本“探险者的梦想”为课堂引入,把同学们带入15世纪开始的欧洲“新航路开辟”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简单了解了“新大陆”的发现过程,更好的把握地理知识,从中体会到人类探索自然所经历的艰难漫长过程,同时促进了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支持。2、以阅读分析课本插图及撰写小论文的形式为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途径和代表方式。如:①借助课本有关美洲地形和气候等资料图,学以致用,对比、分析美洲自然环境的差异,培养地理学习的能力。②创设“我眼中的美洲经济”,“经济发达的北美”“单一经济为主的拉丁美洲”等丰富多彩的合作空间,启发学生分组搜集、整理资料,撰写小论文,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教学环境。尽力满足学生探究的需要,获得新体验的需要。二、学习者分析:初一学生在上学期学习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读图、识图及运用地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在学习和分析了亚洲、欧洲和非洲之后,已初步掌握了分析大洲地理特征的方法与技能,但是由于传统的地理教学大纲把能力要求和知识要求相互孤立与割裂,使得地理技能和方法的培养缺少载体,因而很难实现。新的地理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采取以活动带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把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以使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能主动的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达到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教学目标。三、 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1、运用地图说明美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分析巴拿马运河的交通地位,掌握拉丁美洲的概念及这里的居民组成和语言与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的差异。2、 利用南北美洲地形图和气候图,分别了解两大洲在地形和气候方面的特征,使学生逐步掌握学会对比分析地理事物的异同,并能理解分析北美洲地形对其气候的影响。3、通过实例说明美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4、进一步理解国际日期变更线的概念,学会计算两侧的日期,培养学生的地理换算能力。5、组织学生通过阅读了解美洲的居民组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四、 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在本节的备课和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提供机会,搭建平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2、充分创设情景,尽可能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实践性,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学生搜集的资料等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通过丰富多彩的集体讨论、小组活动,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以合作学习促自主探究。3、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使所学内容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五、教学和活动过程:(一)教学准备阶段:1、学生从历史书中查找“探险者的梦想”,查找有关“新大陆”的资料2、查找白令海峡的资料3、尝试列表对比南北美洲的自然地理差异4、以阅读分析课本插图及搜集资料,以撰写小论文的形式,分组安排题目:“美洲形形色色的人种”、“我眼中的美洲经济”,“经济发达的北美”、“单一经济为主的拉丁美洲”5、教师结合课本及网上资源,自制POWERPOINT幻灯片,便于课堂展示图片、资料,增强直观性。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以学生介绍历史课本“探险者的梦想”为课堂引入,把同学们带入15世纪开始的欧洲“新航路开辟”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简单了解了“新大陆”的发现过程,更好的把握地理知识,从中体会到人类探索自然所经历的艰难漫长过程,同时促进了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支持。一、“新大陆”讲授新课:学生读图1—31,说出美洲的海陆位置,展示美洲地图的幻灯片,学生根据图找出美洲的纬度、海陆位置,主要岛屿、主要国家、重要海峡,培养学生识图能力。 美洲东部濒临大西洋、西部濒临太平洋,北部濒临北冰洋;西北隔白令海峡与亚洲相望。美洲大陆是个整体,找一找,南北美洲的界限是什么?(巴拿马运河),在图中找出运河所属国家、两侧大洲、沟通的海洋,并与前面所学的苏伊士运河列表对比,让学生从中学会对知识的迁移和比较。学生分组完成表格,找出答的最快、最好的小组出示幻灯片表格学生介绍白令海峡的资料,阅读“穿过白令海峡的三线”这段阅读材料后,思考:为什么俄罗斯和美国的两个小岛间距仅4千米,时间上却相差整整一天?由这一问题引到学过的国际日期变更线的概念。展示幻灯片:在经过日界线时出生的双胞胎姐妹生日相差一天的资料,让学生把学过的日界线知识进行复习、总结。展示幻灯片:白令海峡的示意图,让学生看图讨论总结白令海峡是什么界线? 第二课时:二、南北各异的自然环境采用对比分析法进行教学。利用课本图1—35、图1—36等各图表,从纬度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对比了解北美洲、南美洲在自然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异同。1、
北美洲的地形特征阅读P26图1—35,查寻P6图1—5,完成下列思考题:①北美洲主要的山脉、高原和平原有哪些?②北美洲地形的分布特点。③北美洲的平均海拔,地势起伏如何?④塑造北美洲地貌的外力作用主要是什么?引导学生读图1—41,分析北美洲的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2、北美洲的气候特征让学生结合北美洲的纬度位置思考北美洲所跨的温度带,回忆:这与前面所学的哪个大洲有相似之处?(亚洲)在图上可以看出,北极圈通过北美洲北部,北回归线穿过北美洲南部,所以,它与亚洲有着相似的气候特征: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引导学生思考:北美洲缺少哪些气候类型?北美洲除热带季风与温带季风气候外,其它气候类型均有分布。北美洲受海陆轮廓的影响,热带范围相对狭窄,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气候以温带气候为主。读图1—41并回答:北美洲有哪些温带气候类型分布?其中又以哪两种温带气候类型为主?北美洲有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等温带气候类型,犹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为主。师生共同讨论课本P29活动1、2分析北美洲气候受地形的显著影响。(1)、分析图1—40,北美洲西部高大的山脉对来自太平洋的水汽有何影响?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狭长地区位于西部山系的迎风坡,能接受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而受南北走向的高大山系阻挡,太平洋水汽很难进入北美大陆内部,因而北美洲的降水分布明显受到大西洋湿润气流的影响,从墨西哥湾沿岸即北美洲的东南部沿岸向西北内陆逐渐降低。(2)、分析图1—42,在北美洲中部为什么冬季寒冷的气流能长驱直入,并到达墨西哥湾沿岸?北美洲中部是纵贯南北的广阔的平原地形,地势平坦开阔,东部是低缓的高地。冬季,从北冰洋南下的寒冷空气可长驱南下,造成自北冰洋沿岸到墨西哥湾沿岸以及北美洲东部大面积的寒冷天气。而夏季,从墨西哥湾沿岸北上的来自大西洋的暖湿空气可造成大范围的高温多雨天气。这样加剧北美大陆气候的大陆性特征。但来自太平洋的暖气流却受落基山脉的阻挡仅影响西海岸狭长地带。 第三课时教学过程:借助课本有关美洲地形和气候等资料图,学以致用,对比、分析美洲自然环境的差异,培养地理学习的能力。对于南美洲自然环境的特征学生自学、讨论为主。在学习了北美洲之后参考北美洲地形、气候特征的分析方法,归纳总结南美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并课前尝试列表对比南北美洲的自然地理差异,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对比分析能力和自学能力。3、
南美洲地形的特征学生自己读图1—36思考南美洲地形特征,在图中找到南美洲主要地形类型,以及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并说明它们的分布特点。南美洲的地形主要由山脉、高原、平原三种地形组成。西部是高大、年轻的安第斯山脉,以东是平原、高原相间分布。4、
南美洲气候的特征结合读图1—37、图1—38可知南美洲的绝大部分位于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属于热带地区,全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故南美洲气候应属热带气候为主。 阅读图1—41,可找出南美洲的气候一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对照图1—36可得出,南美洲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亚马孙平原,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地区。读图1—40可知南美洲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的地区分布范围广泛,是世界上最湿润的一洲。完成P30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和秘鲁首都利马气候资料分析,判断两地气候类型。 学生对照图分组讨论,各抒己见。教师予以肯定、鼓励的评价,总结知识点。 学生对照自拟的表格,交流、讨论并完成教师出示的表格练习读图1—43,结合图1—35、图1—36完成下列表格(幻灯片)练习第四课时课前让学生以阅读分析课本插图及撰写小论文的形式,创设“美洲形形色色的人种”、“我眼中的美洲经济”,“经济发达的北美”、“单一经济为主的拉丁美洲”等丰富多彩的合作空间,启发学生分组搜集、整理资料,撰写小论文,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教学环境。尽力满足学生探究的需要,获得新体验的需要。课上让学生共享整理的资料,在资料的介绍中,学生分享了获得知识的喜悦,并了解了许多课外知识。三、移民和经济1、北美和拉丁美洲: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加拿大,其次是美国。它们曾经是英、法等国的殖民地。由于历史上的原因,两国通行英语。加拿大有一部分居民使用法语。美国以南的墨西哥、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因历史上长期受到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目前主要通行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而这两种语言都源于拉丁语,所以人们通常把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称为拉丁美洲。2、美洲的居民:由学生介绍搜集的资料“美洲形形色色的人种”出示 “美洲的居民”幻灯片,读图【回答:】①
在美洲这个“新大陆”被发现之前,这个大陆上有没有居民?他们是谁?属于什么人种?②
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居民在种族构成上各有什么特点?③
为什么美国和加拿大都是移民国家?由学生介绍资料“我眼中的美洲经济”、“经济发达的北美”、“单一经济为主的拉丁美洲”的资料,结合幻灯片展示美洲各国主要出口商品所占比重的示意图3、美洲的经济【思考:】①世界的国家按经济发展水平可分为哪两种类型?②你知道美洲国家中有哪几个国家属发达国家吗?美国除加拿大、美国属发达国家外,拉丁美洲各国均属于发展中国家。这两类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而且拉丁美洲内部各国经济发展也不平衡。 展示南美洲的农矿产品的示意图指导学生读图1—45,找出南美洲的12个国家,并重点说明巴西、阿根廷、智利等国主要的农矿产品,说明南美洲主要的出口商品仍是农矿产品,巴西是南美洲最发达的国家。你还能介绍一下近年来美洲发展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吗?(影响南美洲经济发展的一大困扰:外债高筑)完成课后练习,巩固知识。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小结主要内容★师生共同总结有关美洲世界之最:1、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2、南美洲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3、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区。4、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5、北美洲的格陵兰岛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6、北美洲的苏必利尔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7、美洲的科第勒拉山系是世界最长的山系★北美洲的五大湖群有“美洲大陆的地中海”之称。下一节讲东南亚,探究问题如下:1、
东南亚为什么多火山、地震?2、
东南亚有哪些丰富的物产?3、
东南亚华人、华侨的资料介绍。教学反思:1、本课结合历史教材及学生搜集的资料拓展了地理学习的思路,丰富了地理教学的内容,学生通过读图识图分析问题,开拓了思维;增长了课外知识,增强了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2、POWERPOINT的采用,为情景创设提供了便利,内容的展示效率、生动性也大为提高,对提高学生兴趣,促进知识理解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便于师生互动,增大了教学密度。3、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让学生及时对学过的知识迁移、比较、归纳、整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课堂中有的分组讨论时个别小组有“跑题“现象,还需教师把讨论的分工、协调工作具体落实、完善。原文地址:
范文二:2014初中地理教学设计我的高效课堂教学设计课题: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科目 提供者 一、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知道气温及测定方法。2.能举例说明气温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3.能用气温 曲线图,说明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 [过程与方法] 1.学会计算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2.初步学会阅读和绘制气温曲线图。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分析气温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的例子,培养学生养成关注现实生 活中地理现象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章教材主要是介绍天气与气候,在第一节中已经学习了多变的天气相关内容,本节主要学习天 气中的重要因素之一——气温,为以后学习世界的气候做了知识上的储备。因此,这节课的教材具有 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在以前已经学习了多变的天气,知道气温是反映天气状况的主要因素之一,具备了 学习本节课的基础知识,拥有一定的地图判读能力以及从图中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同 时,本学段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的兴趣很高,但学习过程中容易存在停留知识表面,读图、分 析和归纳的能力还比较欠缺,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逐步培养。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在自学中给予必要的个别指导,关注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引导学生逐渐学会“用”地理,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自然的关注程度。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媒体的教学功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学会阅读气温变化曲线图。 教学难点: 理解气温的变化规律。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根据当天的天气情况,我设计了这 样的谈话情境 与老师谈话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将学习和生活实 际联系起来,符合课程 标准中“学习对生活 有用的地理”理念。 明确本节课学生 2.出示学习目标。 3 自学指导(一) 认真学习课本 49-50 页“气温与我们”标 读学习目标 自学的目标,让学生做 到有目标的学习 根据自学指导自学 学法指导 地理 白秀茹 教学对象 单位 七年级 课时 第一 课时山西省石楼县石楼一中1()题下的内容,完成下列自学任务: (自 学时间 2-4 分钟) 1).举实例说明气温与我们的关系。 2).了解气温的观测和气温的单位。 3).要弄明白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 和年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 温馨提示: 可以在课本适当的地方做上 标注, 当你在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难题 时,请你主动和同学合作交流。 4.教师巡视指导 5.自学检测(一) (1)比一比,看谁能结合实际说出气 温与我们的关系。 (2) .气象站观测的气温是放在______ 里的温度计测得的。 温度计离地面____ 米。 测定的气温一般用____温标, 记做 ____,读做______。 (3).对气温的观测,一般在北京时间 __时、 __时、__时、__时。 (4) .聪明的你知道日平均气温的计算 方法吗?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 呢? 6.自学指导(二) 自学 “气温的变化”标题下的内容,完 成以下自学任务: (时间 3-5 分钟) 1).读图 3.12,试着读出日最高气温和 出现的时刻,最低气温和出现的时刻。 会算气温日较差。 2).读图 3.13,阅读理解图右侧材料。 3).认真阅读 52 页气温曲线图的绘制 步骤。 7.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8.自学检测(二) 1).气温的日变化。通过读图观察气温 最高值和出现的时间, 最低值和出现的 时间,计算气温日较差。 做检测题 检测自学效果 学生自学 学生是课堂的主 体 根据自学指导自学 学法指导 做检测题 检测自学效果 学生自学 学生是课堂的主 体,教师只是主导作用2()2.气温的年变化。 通过读图观察最高月 平均气温及月份, 最低月平均气温及月 份, 计算气温年较差, 说明该地的气温 年变化。 区分南半球与北半球、 海洋与 陆地以上各项的差别。 3.气温曲线图的绘制方法。 通过示范让 学生知道绘图方法是一横月、二纵温、 三定点、四连线、五写名。 9.巩固练习 10.课堂小结 11.布置作业 七、教学评价设计 (一) 《课标》中明确指出:地理学习评价要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学习过程,以及在在实践活动中 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的变化。强化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弱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本节课既 注重了对学习学习过程的评价,又注重了对学生情感态度的评价: 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如设计结合实际生活说说气温与我们的关系,在学完气温日变化之后安 排气温年变化的学习。体现了学习中的循序渐进原则。 注重对学生观察、动手及参与能力的评价。如欣赏各种美丽的图片并观察特点,读气温曲线图,总结 归纳成地理问题;动手绘制气温曲线图等。 注重了对学生情感态度的评价。如说出气温与我们的关系,欣赏美丽的图片联系地理知识,体会地理 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等。 对以上各方面的评价,无论学生回答正确与否,都要找出其闪光点,及时肯定,对于知识上的欠缺, 及时反思教学,予以纠正,这样才能使评价的激励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二)本节课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 自学中加入有效地自学指导,使学生的自学事半功倍。在自学中给予必要的个别指导,关注到学习有 困难的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有收获。自学之后的检测可以暴露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教 学,有的放矢。洋思模式的课堂就是要堂堂清,因此我将课堂训练做了有梯度的安排,对这节课的知 识有个整体的巩固。同时,我将有难度的绘图作业安排在课堂之内,目的是更有效地指导学生完成, 真正实现堂堂清。这样以来,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锻炼了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的意识,还通 过练习达成了学习知识最终为社会实践服务的目的。 (三)这节课中引导“学生从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地理的重要性”,“逐步学 会分析和解决与地理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让学生逐渐学会“用”地理, 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对自然的关注程度。 (四)我把地理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媒体的教学功能,促进学生 自主学习,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扩大信息时空,提高了学习效率。” (五)不足之处 这节课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由于本人经验不足,心理素质不是很好,上课时不能沉着自如,这方面 我还要向很多有经验的老师多学习。上课前没有很好的预测学生的情况,开始预计教学内容太多且难 度大, 但是对于这个班的学生来说, 他们很轻松的就完成了学习目标, 所以在时间的把握上不是很好。3做巩固练习题 谈当节课的收获 做作业通过反馈,再次巩 固知识. 通过学生谈收获 小结课堂 留给学生自主选 择的机会()八、板书设计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一.气温与我们 二.气温的变化4阅读详情:
范文三:初中地理游戏教学设计初中地理教学游戏设计——《多变的天气》(七年级上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 知道天气的含义,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个术语。2. 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3. 能用事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1. 通过绘制天气符号图,识别简单的天气符号。2. 通过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和模拟天气预报,读懂简单的天气图,学会收看不同地方的天气预报,比较不同地区的天气情况。3. 通过“打官司”和绘制保护大气环境的宣传画,认识到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对天气的认识,学会关心身边的天气状况。2. 通过用事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从而认识到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教学准备:1. 搜集有关反映天气变化的术语。2. 收听天气预报,记录北京、上海、广州、济南的天气状况。3. 观察一周的天气状况并做好记录。4. 《卫星云图》、《中国城市天气预报图》。5. 实地调查或查阅资料,了解大气污染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设计思路:全班分成四个小组,组织多样的游戏活动,通过角色扮演,模仿天气节目主持人,“打官司”等环节,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养成联系生活实际,关注身边地理事物的地理素养。教学设计:一、 情景导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大家都非常关心天气的变化状况,你见到过哪些天气现象?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有什么样的关系?二、 认识天气及其影响1. 师:请同学们看窗外,用自己的语言将此时的天气状况描述出来。(学生纷纷描述)2. 师:日常生活中,我们还会从电视、网络中知道其它地方的天气状况。请一位同学说出头一天记录的北京、上海、广州、济南的天气状况。思考:他是从哪些方面描述天气状况的?(生回答从阴晴、风雨、冷热等方面)天气发生的时间长短怎样?(积极回答)3. 引导提问:生活中你喜欢什么样的天气?为什么?讨厌什么样的天气?为什么?(生自由回答)4. 组织游戏,角色扮演:请每小组一名同学上台扮演某一种职业人员对天气的感受。(几位同学上台扮演,其他同学做评)总结天气对我们的生产生活会产生哪些影响?三、 认识卫星云图和常用天气符号1. 转入:请你预测一下明天的天气。如果要得到更为准确的天气情况应该收看天气预报。2. 展示《卫星云图》,引导讨论:哪些地方可能是晴天,哪些地方有雨或阴天?(展开讨论后发言,师总结卫星云图的阅读方法)3. 展示《中国城市天气预报图》问:能读懂这样的图吗?引导认识天气符号。4. 让学生在纸上绘制各样的天气符号。5. 组织游戏,模拟主持:下面请大家模拟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预报全国各大城市天气情况。(方式:先在小组内评出最佳选手,上台指图自选3个城市播报,下一组的同学不能重复,但可对前面选手错误的作纠正。以正确和流利获胜。)四、 认识空气质量与人类活动1. 师:说一说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空气状况。(学生举生活事例说自己对空气质量的感受。)2. 师:空气质量的高低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可以根据污染指数知道空气质量状况,从而安排不同的活动。而大气质量与人类活动有一定关系。3. 组织游戏,“打官司”:四个小组分成原告被告两大组。原告:人类主题:污浊的大气危害人类。被告:大气主题: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污染大气。4. 各小组准备例证,教师帮助理清材料。原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举例控诉:有害人体健康;影响农业生产;影响交通、旅游、气候;造成各种损失。被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举例反驳:工业生产活动污染大气;农业生产活动污染大气;人们日常生活污染大气。4. 教师对辩论中的错误和不符合主题的内容加以纠正和评判。5. 双方共同寻求防治大气污染的措施。(加强绿化;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多使用清洁能源……)6. 各小组设计一幅保护环境的宣传画,并设计宣传标语。阅读详情:
范文四: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初探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初探长宁中学
余先培教学设计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当前教学现状,为达到预期教学目标而制定的基本方针与可行性规划。地理教学设计其实质在于科学、灵活、实用。通过我们近两年来的教学实践和这两年宜宾市组织我们的学习我觉得我们的地理教学的设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建立愉快学习的氛围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教学氛围中最重要的一个要素,建立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是一切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前提。我们认为现代师生关系应包含下列基本要点:(1)师生关系是一种民主、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师生之间是一种相互信赖的朋友关系。(3)师生关系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4)师生关系是一种教与学的关系。2.实施激励机制,创造学生学习的兴奋点。我们要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引导学生。可以给学生适当的鼓励和激励。二、问题要有创新和价值“发明千千万,起始在一问。”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的确从某种意义上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1.从矛盾中引发问题。借助直观手段,显示与已有知识矛盾的事实,形成问题情境。如通过展示死海上躺浮着人的照片或图画,学生自然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人不会沉下去呢?2.在诱导中随机设问。创设问题情境,一气呵成。如在“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教学时,一开始让学生根据“风是怎样形成的”的原理,绘出大气环流图。3.因果关联大胆质疑。三、发挥地理地图教学的优势充分运用地图地理图像,作为直观教学的重要形式,最能体现地理教学直观性特点。怎样充分发挥图像化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呢?1.综合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以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力求教学内容图像化。在深入研究教材文字与图像系列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尽量使文字内容图像化,图像内容概括化。具体作法有:(1)变死图为活图。如地理必修一部分地球的运动,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较弱,可以利用多媒体演示地球的公转和自转。(2)化繁图为简图。如将黄赤交角的变化用共面直线来表示。(3)变文字为图像。五种地形的异同点可用图像展示(地形图略)。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的学习则采取边画地图边讲授的方法。其结果事半功倍。四、注重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1.自然地理课除了要精讲地理事实、地理规律、地理原理之外,还要向学生展示一些地理之谜,介绍一些地理名家与日新月异的地理科学。2.人文地理内容的教学设计,应富有时代感及责任感。诸如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生态问题等等。3.区域地理是研究不同范围、不同层次的区域特征的形成,是由居住在该国家或地区的人们与地理环境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不是简单地由某一地理要素所决定的。以上是我在这两年的时间里通过我的实践和我的学习之后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阅读详情:
范文五:谈谈初中地理教学设计浅谈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好的导入会使学生迅速的理解老师的意图,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在课堂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已成为地理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握课堂的有效性,创立优质、高效的地理课堂。关键词:课堂、教学设计地理课堂设计是上好地理课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好的导入会使学生迅速的理解老师的意图,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课堂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已成为地理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握课堂的有效性,创立优质、高效的地理课堂。 为此,我认为课堂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一、导入要有“趣”----激起千层浪“万事开头难”,可见开头很关键。新课导入是一堂课的起点,精美得体、简洁生动、风趣幽默的新课导入会像磁石般紧紧吸引着学生的心,激发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新课导入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承上启下,温故知新:这符合学生学习知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如:学完中国的人口,引入到中国的民族是很顺理成章的。2、巧布疑阵,激发兴趣:例如,讲七年级地理“地球的运动”时,我先把手电筒、地球仪带进课堂,让学生观察地球仪对着灯光,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时,地球仪上会发生什么现象。假设地球仪本身不转动,灯光照在地球仪上,会有什么现象发生?白天黑夜是怎样产生的?当北京正午时,西半球的美国华盛顿是白天还是黑夜?带着这些神秘而有趣的问题,把学生引入新课。3、创设情景法:在讲“中国的旅游业”时,我首先通过多媒体播放长江三峡、安徽黄山以及杭州西湖等令人向往的旅游胜地的风景,同时配送古代诗人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人说中华有五岳,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精彩的诗句,将诗与画美妙地结合在一起,把学生带入其创设的情景之中,仿佛身临其境,学生情绪高涨,激起了求知的欲望。5、奇趣激励法:在讲世界地理“印度”时,以这样的方式导入新课:人老了进敬老院不稀奇,但牛老了进敬老院,你说稀奇不稀奇?吃饭进餐,西方刀叉东方筷,南亚印度你猜猜?在押韵词句、奇风异俗的引导下,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被激活了。6、谜语导入法:在学习“中国的疆域”时,先打出一条谜语:“蓝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鸡在其中,头指世界最大洋,尾摆全球大陆中”这是哪个国家?“中国!中国!这是伟大的中国!”学生踊跃回答,从而把学生带入新课。二、新授要放权---天高任鸟飞课堂上,教师不过是课堂这出戏的一个导演而已,学生才是真正的主角,唱戏的才是他们。教师应多给学生机会,让他们就所学的内容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主动学习,使课堂成为“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学习天地。例如,在讲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时,让学生搞个小小的辩论赛,辩一辩究竟是老龄化社会好,还是年轻化社会好;在讲地球运动时,让学生亲自来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以上案例都会让课堂开放起来,课堂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都会大大提高。课堂设计的艺术也就充分展示出来了。三、练习贵在“精”----紧贴于生活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新授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良好思维品质,实施因材施教,形成新的认识结构的有效手段。因此,在“精练”的原则下,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设计练习,有目的推敲练习。常规练习要适量,问题设计应有开放性,富有真实生活气息问题的解决应有效进入课堂。例如,让学生设计一个暑期旅游计划,要求在规定的时日内完成多个旅游景区的游玩,以节省经费和路途时间为前提选择交通工具,且根据各景区的气候特征准备衣物和必备品,还可让学生分析如何根据交通图选择出行路线和交通工具?这样,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地理的用途,自觉地在生活中应用地理。四、总结要升华---知识的延续如学习了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和注记后,可以如下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比例尺的概念、公式、三种形式及如何判断它的大小;学会了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认识了常见的图例和注记。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地图是把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缩小后绘制在平面上,但地球表面并不平坦,有高山、海洋、洼地,那么如何用平坦的地图表示高低不平的地表呢?你能想出好办法来吗?这就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这样总结了全课,又为下节课留下了悬念。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科学,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和独特的魅力所在。地理教学设计是一门艺术,一堂好的地理课,应使学生在获得丰富地理知识的同时,还能感受到这种艺术所在。阅读详情:
范文六:初中地理美国教学设计第七章 第二节
美国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美国的位置、自然概况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知道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知道美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了解其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条件、分布及主要特点。2.了解美国经济对世界资源与环境造成的影响。3.了解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理解高新技术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作用。4.理解农业地区专业化,学会分析影响农业带(区)的主要因素。(二)过程与方法1.学会分析美国发展工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以及自然条件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2.学会分析图像、表格等各种信息的方法。3.通过学生阅读各类地图,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用图、分析地图的能力。4.通过学生收集美国经济发展对消耗全球资源和破坏地球环境等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5.通过学生掌握各自然要素之间、自然条件与工农业生产之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学生了解有色人种在美国社会受到的不平等待遇,充分认识种族歧视与贫富悬殊是资本主义制度不可避免的矛盾,使学生感受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通过学生了解美国消耗全球资源和破坏地球环境等事例,使学生能够全面、客观地认识美国的繁荣和发达,树立全球意识、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3.美国对保护世界资源和环境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美国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农业生产特点、工业特点以及种族构成等。(二)教学难点1.揭示美国农业带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2.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推动作用。3.认识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世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应负的责任。三、教学方法讲述法、探究法,讨论分析法。四、课时三课时五、教学过程(一)第一课时老师:在前边几章学到的一些国家和地区都是属于东半球的,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一个崭新的章节西半球的国家。大家看地图册上的世界地图找出位于西半球的大洲。板书: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在西半球的大洲主要是美洲,美洲又分为南美洲与北美洲。南美洲与北美洲是以巴拿马运河为分界线,以北为北美洲以南是南美洲。人们还习惯把美洲分为北美和拉丁美洲。大家在地图上找找属于拉丁美洲的国家和地区?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北美与拉丁美洲主要以美国与墨西哥的分界线为界,以南的部分就是拉丁美洲,拉丁美洲主要说拉丁语。讲授新课:近来一部《阿凡达》掀起了一股看3D电影的热潮,大家都知道是哪产的这部电影吗?学生回答:好莱坞教师:大家还看过好莱坞的哪些大片呢?学生回答:(略)教师:大家知道不知道好莱坞位于哪个国家呢?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好莱坞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市区西北郊,是世界著名的电影城市。今天咱们就一起走进美国,了解美国的一些基本情况。大家看书图9.5、图9.12和地图册找出美国有那几部分构成。板书:第一节 美国一、美国的疆域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大家在地图上看一个国家的领土构成时,要注意补充框图所指示的海外领土。美国的有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以下是美国领土的历史演变:美国独立战争后,当时的领土仅限于加拿大以南、密西西比河以东、佛罗里达以北的大西洋沿岸地区。奴隶主和资产阶级为了自身利益,竭力进行领土扩张。1803年,美国用1500万美元购得法属路易斯安那。1818年,取得英属殖民地俄勒冈。1819年,从西班牙手中购买佛罗里达。1836年在美国的支持下得克萨斯宣布为“孤星共和国”,并申请加入美国,1845年7月美国正式吞并得克萨斯。1846年,美国以战争相威胁,迫使英国放弃了北纬49度以南的俄勒冈地区。1846年,美国挑起了对墨西哥的战争,紧接着又在加利福尼亚鼓动叛乱,宣布成立“加利福尼亚共和国”,1847年9月,美军侵占墨西哥城。1848年2月,墨西哥被迫签约,割让了加利福尼亚、亚利桑那和新墨西哥。1853年,美国又以1000万美元强购了新墨西哥以南的一块墨西哥土地。1867年美国以720万美元的代价从沙俄手中购得了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岛。1898年吞并了夏威夷群岛。美国独立后,它的领土不断向西扩张。西部有着广阔无垠的土地,富饶的资源,那些破产农民、失业工人和生活困苦、不堪压迫的劳动人民都把西部看作谋生之路,他们不惜变卖家产,带着自己仅有的家当,赶着牛车、马车、羊群成群结队地向西挺进。当时称之为“西进运动”。在西进运动的过程中,印第安人因反抗而被屠杀,或被驱赶到更偏远的地区。西进运动成了印第安人的“血泪之路”。教师讲述:再讲下边之前,咱们先明确一个概念——移民。所谓移民就是指由于各种原因离开自己的家乡迁移到其他国家去定居且加入该国国籍的人。比如说因为婚姻、就业、亲属等许多原因而在外国定居的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取得外国国籍。我说几种情形,同学们说是否属于移民。出国留学。教师板书:移民国家学生回答:(略)教师接着提问:到中国驻外使馆工作。学生回答:(略)教师接着提问:出国旅游。学生回答:(略)教师接着提问:在国外工作并拿到绿卡。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他们都不是移民,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取得外国国籍,只有当一个国家主体人口(大多数人口)为移民时这个国家才可以称之为移民国家。美国的土著居民(祖祖辈辈都居住生活在美国本土的,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是印第安人。大家根据图9.2美国人口构成,还有黑板上美国的人口构成表。结合刚才的概念判断一下美国是不是移民国家?学生讨论后回答:(略)教师总结:由于美国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只占美国总人口的0.78%,而其他地区的人却占了99.22%,所以美国的主体是移民,即为移民国家。教师讲述:在美国的华人有160多万,看书上介绍找出华人主要分布在哪些城市?学生回答:(略)教师讲述:在这些华人聚集的地方形成了唐人街。总的来说,现在“唐人街”还是要比“中国城”常用。唐人街也被称为华埠或中国城,是华人在其他国家城市地区华人店铺聚集的地区。唐人街的形成,是因早期华人移居海外,成为当地的少数族群,在面对新环境需要同舟共济,便群居在一个地带,故多数唐人街是华侨历史的一种见证。在唐人街时常看到很多唐人餐馆,而餐馆和洗衣铺皆为早期华侨主要的营商行业。一些历史较悠久的唐人街,皆位于移民城市的旧区,环境较为挤迫,治安和种族问题亦是某些华埠要面对的问题。多年来,凭着、随着华人的富裕,华侨在外国的地位渐渐提高,新一代的华人移民会选择移民城市的其他地区居住,一些唐人街亦出现华人人口迁离﹑人口老化的现象。现在很多地方,唐人街已经成了中华文化区的代名词。无论商业,还是娱乐,以及各种文化设施,都体现东方华夏色彩,并没有华人聚居地的本意了。名称的由来:唐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强盛的朝代。在海外的华侨、华人往往称自己是“唐人”, 他们聚居的地方便称为“唐人街”。 美国最大的“唐人街”在旧金山。旧金山唐人街始于1850年前后。当年开发美国西海岸的华工初来异国,人生地疏,言语不通,因此他们便集中住在一起,团结互助,休戚与共 。起初,他们开设方便华工的小茶馆、小饭铺,接着是豆腐坊、洗衣店等等,逐渐形成了华工生活区。后来,越来越多的当地人,也经常光顾这里,他们称这里为“中国镇”,爱上了这里的中国饭菜。后来,“唐人街”成了繁华街道,街上除了饮食业外,刺绣、中国古玩等也都在当地享有盛名。同时,唐人街办起了华人子弟学校,从事中文教育。还有各种同乡会 、俱乐部、影剧院等,成了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特殊街区。每逢春节,这里均耍龙灯、舞狮子,爆竹声中除旧岁,保留着中国传统的种种风俗。事实上,唐人街遍及世界许多地方,只是有的地方不这么叫就是了。教师讲述:看书上P81的阅读材料,大家分组讨论总结一下华人在美国哪些方面有突出的贡献?展现了华人的什么品质?学生讨论后选出小组代表回答:(略)教师总结:华人在美国的交通建设、医学、航天、物理、建筑设计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做出了巨大贡献。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劳、勇敢、聪明、认真等。教师讲述:.课本图9.3中的活动,找四个学生分别扮演黑人、印第安人、华人和白人根据课本中的文字描述设置情景。同学设置情景表演教师提问:几个人的对话反映了美国一个什么社会问题,并说说你的感受?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黑人、印第安人还有包括华人在内的黄种人,他们在政治、经济、教育和日常生活中都受到了不平等待遇,反映了美国社会存在着严重的种族不平等、贫富相差悬殊等社会现象。(二)第二课时在上一节我们知道了美国的疆域居世界第四位,那么在这么的地域内地形有什么差异呢?我们就在下边的内容中学习。读图9.5找出美国主要山脉、河流和地形区?教师板书:美国的地形学生读图回答:(略)教师讲述:主要的山脉有:科迪勒拉山系一部分、落基山脉和阿巴拉契亚山脉。河流: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长河,仅次于尼罗河、亚马孙河和我国的长江。也是北美洲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地形区:中央大平原、墨西哥湾沿岸平原、太平洋沿岸平原。平原面积占全国的一半以上,约占世界平原面积的10%。读图说出五大湖的名称?学生回答:(略)教师讲述:在加拿大和美国交界处,五大湖总面积约24566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水域。也是最大的淡水湖群。它们按大小分别为苏必利尔湖、休伦湖、密歇根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湖水大致从西向东流,经圣劳伦斯河注入大西洋。其中苏必利尔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综合以上所述总结一下美国地形的特点?学生回答:(略)教师讲述:美国的地形明显地分为西部高大山地、东部低缓高地和中部广阔平原三部分,各部分呈南北纵向分布。1) 西部以高大的山地、高原为主。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高度大、宽度广,包括了海岸山脉、内华达山脉和落基山脉,约占了美国本土面积的1/3。2) 东部为低缓的阿巴拉契亚山脉,宽度和高度均不大。3) 中部为宽广的平原,从五大湖一直延伸到墨西哥湾,约占美国本土面积的一半。讨论一下这种地形对美国气候的影响?学生讨论回答:(略)教师讲述:1) 东部阿巴拉契亚山地对气候的影响:该山地的东南部由于高度较大,对来自于墨西哥湾和大西洋的水汽具有抬升作用,多地形雨,为美国多雨区之一。西北坡在冬季受到南下的西北风影响,常常会造成大雪天气。2) 西部科迪勒拉山系对气候影响:山系以西受来自太平洋的湿润西风气流影响,西部沿海降水多。而山系东侧由于受到高大的山脉阻挡,形成了干旱或半干旱的气候类型。另外,科迪勒拉山系直逼太平洋岸,既限制了山脉以西北段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的东伸,也限制了山脉以西南段的地中海气候向东伸。3) 中部平原对气候的影响:中部平原地势平坦,南北开敞,使南北气流畅行无阻。冬季寒潮可以长驱南下,带来骤然降温的天气。夏季时,墨西哥湾大西洋暖湿气团可以自由北上,带来闷热多雨天气。中部平原气候的大陆性较强,成为降水和气温季节变化很大的地区。读图9.8说出美国的降水分布特征?学生回答:(略)教师讲述:从西北向东南递增。读83页阅读材料,1998年美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和出口量占世界的百分比及其世界的位次,总结美国农业的地位?教师板书:农业地区专业化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美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看图9.6和9.7说出图中所展示的农业生产是以何种方式进行的?学生考虑回答(略)教师总结:美国的农业实现了机械化和专业化。农业地区生产专业化主要指在一定地区范围内,以生产一、两种主要农产品为主的农业生产。在美国,乳畜带内养殖的奶牛约占全国奶牛总量的1/3,生产的牛奶、乳制品占全国总量的1/2。玉米带内生产的玉米占全国总量的3/4,生产的大豆占全国60%,这里还利用玉米作为饲料,饲养着全国2/3的生猪和1/4的肉用牛。大家考虑一下这种生产方式的好处?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农产品产量,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节约劳动力等。那么农业区域化生产的优点是什么?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可大规模进行机械化生产,各广泛使用高新技术,可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形成规模经济效益等。参照图9.9美国农业带的分布,找出美国主要的农业带并说出其名称?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六个农业带分别为:玉米带、乳畜带、棉花带、小麦带、畜牧和灌溉农业区和论和农业区。阅读图中A、B、C三项注释讨论归纳出影响小麦带、畜牧和灌溉农业区和论和农业区的主要因素?学生讨论后回答:(略)师生小结:D 这里是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地处温带大陆, 降水较少,春夏气温较高,有河水灌溉,适合小麦生长。E这里是高山区,海拔较高,山脉之间有宽广的盆地和高原分布,形成高原山地气候,降水较少,草地分布广有河湖水灌溉,形成畜牧和灌溉农业区;F这里是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纬度较低,是亚热带湿润气候,降水丰富,热量充足,适合亚热带作物生长。由此总结出在影响农业分布的问题上应从气候、水源、土壤肥沃程度等自然环境方面,还有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等社会环境方面。(三)第三课时教师讲述:前面,我们已对美国特别是其工农业生产有了初步的了解,阅读86页材料,美国居世界第一、二位的工业产品,了解一下美国工作在世界中的地位?教师板书: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学生回答:(略)师生总结:美国拥有完整的工业部门体系,工业产品种类齐全,产量大,技术先进,是当今世界工业最发达的国家。教师讲述:看书回答,那为什么美国的工业很发达呢?学生回答:(略)师生小结: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少受战争影响、大量外国人才的涌入、还有科技发达等。在图9.12上找出各大工业区、首都华盛顿和纽约、芝加哥、休斯敦、西雅图、旧金山、洛杉矶?教师讲解: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并且分布还比较广泛,形成了众多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其中闻名于世的如旧金山附近的“硅谷”。说一说大家对“硅谷”的了解?学生回答:(略)教师讲述:硅谷地处美国加州北部旧金山湾以南,早期以硅芯片的设计与制造著称,因而得名。后来其它高技术产业也蓬勃发展,硅谷的名称现泛指所有高技术产业。硅谷自形成始在美国的高技术领域一直处于领导地位。在地理上,硅谷起先仅包含圣塔克拉拉山谷,主要在圣塔克拉拉县和圣何塞市境内,之后逐渐扩展,也包括周边如圣马刁县 ,阿拉米达县 的一部分。硅谷不是一个地理名词,在地图上一般不做标注。自80年代后,世界各国和地区为促进高科技发展,都试图建立起自己的硅谷,如美国波士顿的“第二硅谷”、“日本硅谷”、“韩国硅谷”等。中国也不例外,有北京中关村硅谷、上海浦东硅谷(位于浦东张江)和广东深圳硅谷, 浙江杭州也有一个“天堂硅谷”。阅读87页材料,分组讨论,说说高新技术生产业对美国经济的作用。生分小组发言:(略)教师总结:逐渐成为美国的支柱产业,增加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科技所占的经济总额不断上升醋精经济的飞速发展。结合911图913总结出图中所列举的高新技术产业的种类?学生回答(略)教师提问:总结一下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和核心是什么?学生回答:(略)教师讲述:是科技创新。当今社会呢是知识经济社会,科技已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谈论一下,今后中国的发展的方向是什么?先讨论后回答:(略)教师总结:应该贯彻落实科技发展与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需要和大家说明美国是工业大国的同时也是资源消耗大和废物排放大国。读图9.14美国对世界资源、环境的影响。说出美国对世界资源、环境有哪些影响?教师板书:资源消耗大国学生回答:(略)师生总结:发达的经济和高额的消费是建立在大量进口资源和大量排放废弃物的基础上。美国人口大约2.78亿,占世界人口的4.6%,但是能源消费量却占世界总量的23%。读图9.15组织学生分别计算美国、日本、英国、中国和印度的人均能源使用量相对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倍数。学生活动:(略)师生总结:美国是世界的4.78倍、日本是2.41倍、英国是2.37倍、中国是0.536倍和印度是0.28倍.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呢?学生回答:(略)教师小结:美国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美国人的生活水平居世界前列,其发达的经济是建立在大量消耗全球资源的基础之上的。美国这样,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也都如此。分小组讨论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对世界能源可持续利用所产生影响? 学生分组讨论:(略)师生小结::美国是世界上第一经济强国,美国人的生活水平也居世界前列。美国发达的经济是建立在大量消耗全球资源的基础之上。美国有责任、有义务为保护世界资源做出贡献。目前世界的大气质量正在不断下降,这主要是人类大量消耗能源,向大气中排放废气的结果。读图9.16,组织学生
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计算美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相对于中国和世界平均水平的倍数。学生分组讨论:(略)教师小结:美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倍,是我们中国的9倍。美国人口仅占全球人口的4%,而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却占全球排放量的25%,由此可以看出,美国不仅是世界最大的资源消耗国,还是世界最大的废物排放国。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多对全球的影响?学生分组讨论:(略)教师总结:二氧化碳作为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而大量排放,造成全球变暖等气候环境变化。六、板书设计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第一节 美国一、美国的疆域
国土的由来二、移民国家1.移民的概念2.移民国家的概念3.华人的贡献4.种族问题三、农业的专业化1.美国的地形山脉河流与湖泊平原2.气候与降水3.农业专业化4.农业带分布影响原因(四)、高新技术产业1.工业带分布2.硅谷3.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的作用4.对中国的启示(五)、资源消耗大国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有效教学全员岗位大练兵”的活动,目的是为了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以及高效课堂的充分利用,保证每名学生都能学会老师所教的知识。我深切的体会到教学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主要根据如何创建高效的课堂效果谈谈自己练兵后的心得体会。1、 课堂要模式化现代课堂需要改革创新,落入了模式化的套路。一般都会把课堂分成几部分,导课,提出问题2、全方面培养我觉得初一的学生虽然年龄小,但自尊心很强。所以教学时就应该注重学生的心里特点和接受能力。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来进行教学,不要被几个优秀学生的表现迷惑,充分考虑到全体学生的接受能力,用能使最差学生明白授课的主要内容,才是明智之举。3、学中玩、玩中学让每个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参与,学会合作,学会尊重他人。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是孩子的乐趣所在。将“玩”引入课堂,让每个孩子动起手来,在玩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使学生对这种活动动机和兴趣逐渐迁移到地理的学习上,从中享受到学习地理的乐趣。在探求地理教学过程中,我力求将“讲堂”转化为“学堂”,将机械重复的练习转变成生动活泼的游戏,手脚并用,让学生充分体现地理学习的快乐,让他们地理学习的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一边玩,一边学, “玩中学”玩为了更好地学习地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4、小组合作小组合作交流作为一种新的学习形式出现在学习过程中。一开始组织实施时,学生会因缺乏方法而显得生疏,有时课堂特别乱,难免会出现乱说乱叫,为一道题大吵大闹,秩序混乱等状况。为了达到良好的合作效果,教师必须进行恰当地引导。比如提倡学生“口语交际”小组合作交流,每个成员都有说的机会。许多学生的特点是心直口快,往往还没有想好就急于脱口而出,有时会说半截话,有时说一半又重说。对于这样的学生,要求小组成员对他们提出更正意见,重新说。还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小组成员在交流时让其他成员必须认真听,才能听清楚别人说的意思。当然,学生培养需要一个过程,只有教师有意识的引导,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交往习惯,小组合作交流的质量才会得到逐步提高。5、共同备课、听课课堂教学是学生最主要的学习场所,也是教师教学研究最重要的场所。传统的教研课是这样安排的:学区听课,安排一位教师上一节课,这位教师独立备课上课。在课后开展评课活动,大多数教师对教材不熟悉,或者体会不深等。发表一些空话好话,针对以上情况,我校采用了教师共同参与互动的方式。同课多人备,同课多人上。备好课才能上好课。只有准备充足,才能有打胜仗的信心。对同一个上课内容,集体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由一名教师执笔,备出评案。实施教学后,课后反思交流,对课堂教学进行自我反思。这样,每一位教师都是这节课的设计者,都是这节课的反思者,都有很深的体会,交流发言自然切中要害。同一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学设计,让不同风格的几名教师同题会课,你上我听,我上你听。课后执教者个人反思,集体评议时,大家可以有深刻的发言,有更深的理解。阅读详情:
范文七:初中地理《西亚》教学设计初中地理《西亚》教学设计邱苗苗 钟祥五中教学要求1.读图说明西亚地区的范围、位置;分析本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明确西亚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及西亚石油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3.通过读河流图及气候图,分析本区水资源状况,并讨论由此可能产生的地区争端和冲突。4.通过阅读材料及图片,使学生了解西亚地区的文化差异和宗教矛盾。能力目标1.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图能力,以及对地理信息的归纳、推理、对比及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2.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当今的热点问题.3.从西亚最具特色的节水农业中获取适宜发展我国农业的经验。情感目标1.联系当前西亚动荡不安的世界局势,进一步培养学生珍爱和平、反对战争、创造美好生活的情感;2.由我国的“丝绸之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努力建设祖国的热情。教学重点1.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西亚丰富的石油资源及西亚石油对国际市场的影响。 教学难点1.西亚石油对国际市场的影响,西亚重要的石油运输线;2.西亚的主要农业区和畜牧业区及农牧业与自然条件的关系;3.西亚地区的动荡不安与本地区的位置、资源的关系。 结构分析本节内容设计思想:(1)重视世界上地理问题突出地区和国家出发,从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上的热点问题和热点地区出发,选择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半个多世纪里,世界上冲突、战争最频繁的热点地区;(2)围绕西亚之所以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重要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匮乏的水资源及宗教文化差异问题逐一铺陈展开,并采取揉和的方法,将本区的气候特征、经济发展、居民特征和国家风俗习惯等内容连带写出;(3)以上述知识为线索,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重点在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以及总结规律、原因分析、信息判断等项能力的培养;(4)通过对本地区资源问题的探讨,如石油资源的多、水资源的少,以及与此相对应的经济特征和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等内容,突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以及人地协调的观念。内容点析这是一片连结欧亚非三洲的土地,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在这片土地上起源。战争与和平,东方与西方,历史与现实在这里交汇,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争端,对石油和水资源的争夺,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压迫,使这片土地长期动荡不安,战火连绵。几千年历史纷争留下来的恩怨至今还没化解,新的错综复杂的矛盾又使这片土地成为当今世界的焦点。总之,西亚地区由于其在世界地理中的独特性、重要性和与时事紧密的联系性而入选本教材。教材从新闻媒体对西亚战争的报道引出本节的教学内容,角度新颖,用意明确,突出了地理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这一地区的地理问题与时事关系密切,是世界性热点地区。从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以及培养学生“人文关怀”意识出发,引导学生关注世界时事十分必要。在这些新闻资料的基础上,非常自然地引出本节的中心问题:“这个地方为什么战争不断?”鼓励学生从对相关新闻的关注中,提取有效地理信息(填出或解释有关西亚的词语,说说你印象中的西亚),从而增加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敏感度,也为后文进一步分析问题进行知识上的铺垫。2.西亚的范围3.“二洋三洲五海之地”特殊的地理位置是导致西亚地区长期成为东西方经济、政治及军事利益冲突焦点的原因之一。教材以组图的方式,将从不同角度反映其地理位置的地图集中呈现给学生,由远及近地展现西亚在世界中的位置、西亚地区图及西亚的咽喉要地──土耳其海峡和苏伊士运河的地图。关于西亚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教材没有过多的文字介绍,是希望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读图得到相关信息及结论:西亚地区联系亚欧非三大洲,藉由“五海”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值得注意的是,“五海”之中,里海其实是世界最大的湖泊和最大的内陆咸水湖;而“五海”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海湾──波斯湾,更是热点中的热点地区。至于波斯湾的重要之处,在这里可不必展开讲解,后面讲到石油资源时再加以强调。教材关于本区主要的国家、重要的海峡和运河都没有文字介绍,只突出了地图信息。其目的也是希望学生从读图入手,初步培养地理分析、判断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读图找到本区主要由哪些国家组成;明确主要海峡和运河的位置及名称,特别是对大洲交界处的土耳其海峡和苏伊士运河,应重点进行分析。苏伊士运河的开通使西亚地区成为东西方交通要冲,也成为殖民主义国家向东方扩张,并掠夺西亚石油的战略要地。所以,100年间,英、法两国把持苏伊士运河,以及埃及为夺回运河主权所作的斗争,也构成了本地区长期争端之一。教师可在此补充一些相关资料,使学生加深印象。教学中还应引导学生观察本区地形主要特征──高原为主,沙漠广布,以便为分析本区的经济特征及水资源状况作铺垫。1. 丰富的石油资源教材关于西亚经济没有面面俱到,而是简明地切入丰富的石油资源这一主题,由此引出石油资源对本区的意义和对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隐蔽地说明石油问题是西亚成为世界热点地区的主要原因之一。西亚石油的分布、产量、储量、出口量及输出路线、输出国家,是这一段重要的知识点。但以上知识点大多并没有由课文直接给出,而是力求引导学生从地图和“活动”入手,自己探求结论。在这里,石油分布图,石油储量、产量、出口量的扇形图,石油输出路线图是细化的“课文”。“活动”中还要求学生观察各航线中的重要海洋、海峡和运河,并通过填写表格加以归纳。从而使学生再次对本区重要的地理位置加深理解。丰富的石油资源使西亚在世界经济中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使西亚成为国际上的矛盾焦点地区。石油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教材中提到“由于石油资源采一点就少一点,所以这些产油国家,都在考虑石油资源采完以后,本国的经济出路问题。”由此,教材涉及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这些石油国在发现石油前大都是贫困的农牧业国家,石油枯竭后,他们的经济出路又在哪里?教材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这样的问题,但却给学生留下了思考的空间,也为教师设计课堂讨论,在教学中渗透能力和价值观念的培养目标提供了线索。2. 匮乏的水资源西亚资源的一多(石油)一少(淡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西亚地区地处干旱地区,多数国家水资源奇缺,有些国家没有河流,或只有季节性河流。人口增加,工农业的发展使本地区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所以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水平直接影响到这些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又进一步加剧了本地区各国间的矛盾冲突。教材藉由水资源匮乏这一突出的地理问题,将本区的地形、气候等相关地理特征自然而然地揉和引出。在这部分的教学中,应注意两方面的关系:一是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即地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地形、气候对河流的影响等;二是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如水资源匮乏对西亚各国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以及水资源分布不均成为西亚各国矛盾的又一焦点等。上述内容,教材文字中同样没有明确介绍,而是通过地图与活动课文的有机结合,引领学生的思维横向联系,纵向深入,自行探究地理事物的内在关系。这段教材涉及到读图的基本技能训练,如读世界气候分布图,找到西亚主要气候类型名称及分布;读麦地那气温和降水量图,描述热带沙漠气候的特征;读西亚的河流图,了解西亚水资源分布不均。读图能力培养虽然不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内容,在读图分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信息判断、特征概括、规律总结等思维活动,进一步解析“西亚为水而战”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性的地理思维能力。3. 文化差异4. 西亚地区是三大宗教的发源地,是伊斯兰文化的核心地带以及阿拉伯人的聚居区。而信仰犹太教的以色列与周边阿拉伯国家的土地之争、宗教文化之争由来已久,并愈演愈烈,成为西亚问题的关键。在教学中应强调,在世界各国的关系中,应当倡导公正、平等的观念;应当强调对话而不是对抗;应当同情弱小而不惧强权。在强调人地协调的观念的同时,也应呼吁世界和平,强调民族之间、种族之间的和谐相处。以上观点虽然没有直接由课文给出,但教材中给予的信息和“活动”的编排,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供了充分的契机。教师恰如其分的讲解和引导应是达到以上思想教育目标的关键。教学反思:(1)这节课内容安排不多,课堂时间充分,可以兼顾到学生的学习情况。(2)教学工具简单,不够形象直观,导致部分学生未能真正理解。(3)课堂举例较少,未能达到尽可能展示不同的地图材料,拓宽学生视野的要求。(4)希望同行老师能给我提出意见或建议,使课更加完善,使本人得以提高,这是我每讲完一节课最期待的。阅读详情:
范文八: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初探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初探教学设计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当前教学现状,为达到预期教学目标而制定的基本方针与可行性规划。地理教学设计其实质在于科学、灵活、实用。教学实践证明现代中学地理教学的设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操作:一、兴愉悦学习之风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教学氛围中最重要的一个要素,建立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是一切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前提。我们认为现代师生关系应包含下列基本要点:(1)师生关系是一种民主、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师生之间是一种相互信赖的朋友关系。(3)师生关系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4)师生关系是一种教与学的关系。2.实施激励机制,创造兴奋点。(1)教学内容设置尽可能使学生产生“跳一跳,能够得着”的感觉,最大限度地刺激学生对知识渴求的欲望。(2)帮助学生增加获得成功喜悦的机会。当学习遇到障碍,教师应予以提示或者诱导,尽量使学习者能领悟到参与教学及获得成功的喜悦,这种喜悦往往会成为学生继续前进的加油站。二、发创新起点之问“发明千千万,起始在一问。”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的确从某种意义上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1.从矛盾中引发问题。借助直观手段,显示与已有知识矛盾的事实,形成问题情境。如通过展示死海上躺浮着人的照片或图画,学生自然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人不会沉下去呢?2.在诱导中随机设问。创设问题情境,一气呵成。如在“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教学时,一开始让学生根据“风是怎样形成的”的原理,绘出大气环流图。3.因果关联大胆质疑。三、扬地图教学之长地理图像,作为直观教学的重要形式,最能体现地理教学直观性特点。怎样充分发挥图像化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呢?1.综合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在充分运用好“三板”教学艺术的基础上,利用投影、幻灯、录像以及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化电教手段,以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力求教学内容图像化。在深入研究教材文字与图像系列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尽量使文字内容图像化,图像内容概括化。具体作法有:(1)变死图为活图。如利用“地球公转演示仪”或自制活动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讲解地球公转运动。(2)化繁图为简图。如将黄赤交角的变化用共面直线来表示。(3)变文字为图像。五种地形的异同点可用图像展示(地形图略)。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的学习则采取边画地图边讲授的方法。其结果事半功倍。(4)创设寓意图。利用“地球出汗了”“小鸟的哀鸣”等寓意深刻的漫画、图片帮助学生加深对地理观念的理解。四、走因材施教之路教学实践证明,课程设计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从教学内容而言,中学地理教材涉及自然、人文、区域三大部分,教育对象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如何因材施教、卓有成效是关键之所在。具体而论,教者必须精心备课、灵活处理好教材。1.自然地理课除了要精讲地理事实、地理规律、地理原理之外,还要向学生展示一些地理之谜,介绍一些地理名家与日新月异的地理科学。2.人文地理内容的教学设计,应富有时代感及责任感。诸如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生态问题等等。3.区域地理是研究不同范围、不同层次的区域特征的形成,是由居住在该国家或地区的人们与地理环境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不是简单地由某一地理要素所决定的。诚然,中学地理教学设计是一个值得不断探索的课题。为此,我们将奉行继承、创新、发展的宗旨,竭力追求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阅读详情:
范文九:初中地理《印度》教学设计《印度》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道人口众多带来的问题【教学重点和难点】农业大国与人口压力;【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播放有关印度的录像板
印度一、概况活
动:演示图片一《印度》提
问:印度的面积有多大?人口有多少?在世界排第几位呢?学生活动:从书中查找印度的面积、人口。活
动:演示图片二《印度在世界中---南亚图》链接表格《印度与中国的比较》 学生活动:讨论并完成《中国与印度》的比较表简要讲解:印度与中国都是世界的人口大国,都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又同样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活
动:演示图片三《印度国旗》板
书:二、世界文明古国活
动:演示图片四《人种、民族、宗教和语言》讲
解:印度在人种、民族、宗教和语言方面更加复杂,在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饮食文化方面都由其独特性。学生活动:请同学谈谈自己了解的印度。活
动:演示图片四《印度教徒颂经、泰姬陵、恒河沐浴、印度的牛》
演示图片五《印度信念、印度饮食》提
问:从图片我们可以看出印度饮食有特色,服装也独特。有人可能有疑问:印度的国土面积只相当于中国的1/3,人口却有10亿人,那么它如何来解决人民的吃、穿问题的?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印度的农业发展情况。板
书:三、世界的农业大国与人口压力1、印度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活
动:演示图片六《印度地形图、印度年降水量图》,链接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的文字 学生活动:分析西南季风实力强弱不同会给印度农业带来什么影响。 活
动:演示图片七《印度的水旱灾害》活
动:教师简要介绍主要农作物及各种农作物所需的生产条件学生活动:讨论各农作物在印度的分布。板
书:2、主要农作物及分布活
动:演示图片八《印度农作物分布图》、《 主要农作物图片及分布的表格》 简要讲解:印度农业“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中的有利因素进行农业生产,农产品种类多、产量大,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活
动:演示图片九《主要农产品产量在世界上的位次》提
问:为什么印度农产品产量大出口量却很少?板
书:3、巨大的人口压力活
动:演示图片十《印度人口增长图》、链接《印度最新人口资料、印度稻田耕作》 学生活动:阅读《印度的绿色革命》提
问:印度农业耕作技术比较粗放,单产低。要提高单产,就需要工业、科技部门为他提供先进的机械设备。那么印度的工业状况如何呢?板
书:四、迅速发展的工业1、发展中国家中共也较发达的国家目前,国民生产总值居发展中国家第三位,仅次于中国和巴西。活
动:演示图片十一《印度矿产与工业分布图》、链接《棉纺织、麻纺织、软件业图片》 学生活动:观察印度工业分布图,说出印度有那些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哪里?分析孟买和加尔各答的工业。板
书:2、主要工业城市孟买:棉纺织工业中心加尔各答:麻纺织工业中心班加罗尔:新兴高科技工业中心思考作业:1、如果你有机会去印度旅游,你想去哪里?你最想了解印度什么?你会在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注意什么?2、假如你作为中国的决策者,你认为印度哪些方面值得我国借鉴?哪些地方给我们以警示?【板书设计】第三节
印度一、概况二、世界文明古国三、世界的农业大国与人口压力1、印度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2、主要农作物及分布3、巨大的人口压力四、迅速发展的工业1、发展中国家中共也较发达的国家目前,国民生产总值居发展中国家第三位,仅次于中国和巴西。2、主要工业城市孟买:棉纺织工业中心加尔各答:麻纺织工业中心班加罗尔:新兴高科技工业中心(第2课时)【教学目标】了解印度多水旱灾害的原因【教学重点的难点】印度多水旱灾害的原因【教学方法】综合法【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互联网上印度的相关资料3.自学材料:印度注重高等人才的培养,各类人才近300万,科研机构达1200多家,每年在国际权威学术在纸上发表的论文超过亚洲其他国家的总和。目前能生产核燃料,独立设计、建造和管理核电站,还拥有核武器。印度政府已经选取信息产业以及软件也作为经济腾飞的龙头,吸引大量滞留他国的人才回国,并在班加罗尔建立自己的“硅谷”。年印度产业总值已达到59亿美元。在班加罗尔的带动下,海德拉巴与马德拉斯与班加罗尔交相辉映,陈维印度南部著名的计算机软件业的“金三角”。【教学过程】复习旧课:请几名同学朗读自己的小论文《印度人口的反思》引入新课:古印度拥有辉煌灿烂的文化和广袤的国土,名胜古迹和名山圣水甚多,玩赏不尽。当代,这里的农业生产和工业发展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再探文明国度—印度。展示图片—《印度农业生产》快速抢答:刚才在图中你看到哪两种粮食作物?水稻和小麦是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二者产量均居世界前列。媒体展示:《水稻和小麦的分布》提
问:水稻和小麦各分布在什么地区?讨
论:印度自然条件是否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提示从地形、气温和降水考虑)印度地处低纬地区,热量条件好,降水量丰富,地形起伏平缓,耕地面积广大,利于发展农业生产。媒体展示:《水稻、小麦分布图》和《地形图》、《降水量分布图》提
问:此表说明什么问题?发展农业应以地方自然条件为基础。今天印度粮食不仅能满足自给,而且还有余粮出口。阅
读:教材提供的资料“绿色革命”和“饮食习惯”印度人民用他们的聪明才智解决了吃饭问题,那么工业状况如何呢?1947年印度摆脱了英国殖民主义统治,努力发展本国工业,在基础工业和高科技领域取得一定成就。媒体展示:《印度主要工业部门》提
问:印度有哪些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工业和纺织工业媒体展示:《矿产资源、棉花、黄麻和工业的分布》填写表格:提
问:工业中心和原料产地之间有什么关系?工业中心都接近原料产地,即就近原则。提
问:这样的工业部有什么好处?可以节省运费,降低成本。讨
论:假如你是一位商人,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要把工厂建在原料产地,或靠近消费市场。媒体展示:《印度人民的生活》印度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人民生活比较贫穷,它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及世界人均的9%,但是它的高科技领域却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阅
读:教材提供的材料“印度的科技”、自学材料是高科技人才给印度的高科技领域带来勃勃生机。目前印度已拥有大学200多所。这给我们很多启示。中国和印度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今天我们如巨人般屹立在世界东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同学们。让我们牢记真理,努力学习,为伟大祖国辉煌的明天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板书设计】 印度—文明古国的今天阅读详情:
范文十:浅谈初中地理教学设计浅谈初中地理教学设计浅谈初中地理教学设计本文主要探讨初中地理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设计思路等,力求以新课程标准主要思想,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在教学设计中以学生的学习为主要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能动性,是学生们在轻松愉快中获得知识。现代教学设计的基本含义是"分析学习需要和目标,以形成满足需要的传送系统的全过程","为了便于学习各种大小不同的学科单元,而对学习情境的发展、评价和保持进行详细规划的科学。"——围绕地理课程标准,针对学生实际,对地理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详细规划的过程。在从事初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我深有体会:在初中地理教学设计中要高度重视地理课程标准和中考考试说明,认真设计教学目标,注意把握教学的度。从教科书出发,抓住教学的重点,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进行教学设计,体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要求,教学方法尽量多元化。教师的规范教学能有效引导学生的规范性,是学生对地理学习有足够的重视和理解,这种规范教学主要包括语言、姿态、手势,尤其是使用地图教学时的手势,应该准确,标准。教学设计中应注意各种课型的教学阶段完整。地理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关注情感教育,这不仅包括课标中要求教育学生具有的基本情感,还有教师对地理学科的情感。教学设计中应注重实用,力求真正能教给学生一点知识、真正使学生接受地理、喜欢地理。最后一点是学生的兴趣,地理教师对学科教学的重视肯定不能完全依赖兴趣,但是学生的兴趣是教师初中地理教学的依赖。现代新课课型的教学设计为例谈谈我的设计思路。新课的教学设计犹如坐一篇文章,有凤头——复习旧课、引入新课,猪肚——讲授新课,豹尾——复习巩固、课堂练习。凤头——复习旧课、引入新课在引入新课这个凤头环节,如何把凤头做的漂亮,时能否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信心的关键,因此,在使用的教学手段上,要无所不用其极,尽量使学生一上课就很兴趣地和老师配合。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师生双边关系是: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地理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犹如一张白纸,第一笔关系到整个绘画工作的成败。我认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入手段主要有;话题引入(故事引用、诗词或歌曲引入、悬念引入、旧知引入、生活经历引入、新闻热点引入、历史或传说引入)地图引入(版图引入、模型挂图引入)、活动引入(突发事件引入、利用学生的"捣乱"来引入、竞赛引入)、情感引入等。关于引入新课可以举两例:其一,七年级上册——《与同学们谈地理》,教师可以尝试:(1)话题引入,轻松、自然,目的是减低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无力把握感。(2)地图引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同时对地图有初步印象。(3)多媒体引入,大量的图片、视频能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的魅力。其二,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1)话题引入:地球是一个蓝色的水球?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历史。(2)地图引入:教学挂图、模型。(3)活动引入:用一个旧地球仪,去掉轴,当做一个球让学生在手中任意传递,数数每个人的右手拇指所在位置是陆地多还是海洋多。猪肚——讲授新课猪肚,顾名思义,内容是很丰富的,讲授新课这一环节如何体现猪肚的地位,是地理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重点考虑的。讲授新课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也是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双边活动的主战场。讲授新课的方法可以采用传授教学和现代教学并存,选择的标准是要适合学生的学习。在设计教学活动是要明确: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是活动的参与者。活动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教授法、讲解法、谈话法、读图分析法、填图法、对比法、合作学习法、实践探究法、角色扮演法、竞赛法、综合程序教学法。例如,读图分析法、填图法在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辽阔的疆域》第三课时《34个省级行政区》教学中的应用,地名和地图紧密结合,从开始就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培养对中国政区图的敏感性,使学生对34个省级行政区的把握始终与对政区图的认识联系在一起。教学方法一:按照省级行政区的不同类别在地图中指出。教学方法二:按照地区分类逐一在地图中指出。教学方法三:按照沿海、沿疆、沿河的顺序在地图中指出。教学方法四:学生描绘省级行政区轮廓,有条件可以制作拼图按照各省区的特点进行个别记忆。再比如,授课过程中可以运用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是指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在学习群体中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之一是组成学习小组,相互协作,合理分工,共同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合作学习法一般是用来在公开课上进行表演的,在常规课中,可以用来进行区域地理知识的学习。豹尾——复习巩固、课堂练习豹尾刚劲有力,体现了复习巩固和课堂练习在新课教学中的总结作用,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自我检验阶段。复习巩固对教师而言,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而言,是提炼知识,整理知识体系的重要阶段。复习巩固的方法主要有:老师总结、学生总结、竞赛、问答、读图填图、完成课堂作业等。例: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势和地形》第二课时《地形复杂多样》的复习巩固阶段,学生要知道地形分布状况: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等典型代表地区,教师可以按照山脉走向,边讲边画。然后要求学生将各地形单元逐一放入,学生再完成读图填图题型的练习。课堂练习是地理课堂教学活动的延续,教师在进行操作中要注意内容不宜过多,不宜布置大量的文字作业,宜以填图作业为主,兼以背默作业。同时易于教师检查,易于学生掌握课堂知识。课堂练习要能承上启下,做复习预习的好帮手。教学设计和以往教师认为的单纯备课有本质的区别,教学设计关注的是教学整个过程,落脚点是学生是否学有所得,体现的是师生教学双边活动,备课则主要是指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体现的是教师单边的活动,因此,初中地理教学设计要从学生出发,以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获取新知道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目的,面向全体学生,深研新课标和教材,精心设计每一堂课。阅读详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课程内容的表现形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