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世界上有未来人笔记本会怎么样呢?谢谢。

清华x-lab四周年:和创业大牛一起来看AI如何在商业中实现价值落地__社交__创投新闻__爱帮网
清华x-lab四周年:和创业大牛一起来看AI如何在商业中实现价值落地
来源:创头条 查看原文
雷锋网按:4月28日是清华x-lab(三创空间)四周岁生日,雷锋网作为战略合作媒体对其进行了全程跟踪报道。下面雷锋网编辑就将此次论坛探讨人工智能环节中的精彩部分回馈给大家。
人工智能在2016年可以说是非常的红火,无论是捧,还是踩,都在说明大家很关心这块儿的发展前景和趋势。据雷锋网了解,这次参加论坛的嘉宾不仅有创业大牛,还有投资界人士,希望大家可以从他们的独特视角中受到启发。
以下是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整理的现场对话:
嘉宾自我介绍
沈强(将门投资CTO、创始合伙人):很高兴今天来到这样一个场合,能够跟清华x-lab很多创业者和老师来进行沟通,今天我们的讨论是人工智能的前沿趋势和新技术商业化的结合,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前沿技术,另一个是商业化的结合。我觉得在过去一年里,人工智能可以说是红的发紫了,紫的发黑了,包括捧人工智能的,黑人工智能的,表面上去讲趋势也讲的很多了,今天我们请来的这三位都是真正在人工智能领域做创业的创业者,我们想迅速的从“天上”的趋势,浮在空中谈的趋势落到实践中的这些趋势。所以我们更多的会从创业者的角度进行一些分享,在分享之前我想先请三位嘉宾各自进行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和现在在做的事情。
朱宇东:清华的同学、老师大家好,我的名字叫朱宇东,我是悦享趋势科技的创始人兼CEO。我们公司主要是从事的多参数医疗传感器和传感器数据分析平台的研发,我们的技术主要适用于医院内创新型疾病检测的贴片和院外居家里用的这种医疗及可穿戴或者是智能的医疗服饰的产品形态。目前我们公司成立至今已经有三年多的历史,公司位置也在清华外面。谢谢。
卢学裕:各位清华的校友大家好,我叫卢学裕,是布本智能的创始人。我们的产品叫头条云,一说这个大家都很清楚,就是头条做成SaaS版,因为内容的推荐已经得到广泛的证实和应用,更多的企业也需要通过内容来去提升他自己产品的用户黏性阅读,也通过他们能够给大家更多好的这些内容。我们就想把这个技术提供给各个企业应用。谢谢大家。
孙刚:大家好,我是来自Momenta公司的联合总监、研发创始人孙刚。Momenta公司致力于研发深度研发的大脑,无人驾驶、智能地图和驾驶角色方面,我们技术比较大的特点就是基于深度学习技术来做的,公司是在去年的9月份正式成立的,位置在东门外的东升大厦里,我们有很多学生在我们那做一些事情。
AI前沿趋势如何与新技术商业化结合?
沈强:下面这个关键词先从趋势开始。与其来讲做人工智能本身的趋势,其实我是想先跟三位创业者,三位创始人来聊一下,我们先不说人工智能的趋势。大家每个人都在各自的领域里去创业,你们看到的未来五到十年的一个时间框架里,你所在的行业将会有哪一些关键的变化会出现。在这些关键的变化,关键的趋势里这个环境下我们来探讨人工智能在这些关键趋势里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那么作为一个新的技术,人工智能在你们所处的行业变革里,它是一个技术引领的行业变化,还是说行业的变化在呼唤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我们先请宇东来谈谈,您算医疗健康行业。
朱宇东:这样讲,因为强哥说不要讲人工智能的应用,我们看医疗行业,计算机的应用显然是会越来越多。从现在大家去医院里面,你看见基本上大夫面前都有一个电脑,在记录你的病情,而且开处方,开诊断,到你不同的诊断室看到另外一个电脑接收所有的信息,到你取药、入院、出院整个都是信息化系统在支撑,这是医院。我们预见未来五到十年机器参与的会越来越深入,深入到不光只是信息化的传递,更多是机器开始能够帮到护士、帮到医生,从信息里面去分析一些东西,去辅助进行一些医疗的决策,辅助进行一些整个在以前只有护士、医生去判断的事情,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比如今天看到比较大的业界很火的IBM已经在做这个事情,实际上很多医疗行业很多具体的点上我们都在有意识利用机器的计算力做一些事情。包括我们公司也是,我们在传感器数据的分析应用上,也是在特定具体的疾病种类里开始导入机器的计算力,而且配合着医生一块让机器变的更有价值,更能帮到医学的这些应用。
从长期来讲,我们认为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行业里是一个越来越强的“得力助手”,它可以提升医生的效率,如果是疾病诊治的话,提高疾病诊治的准确率或者精准性。如果是院外的监护、护理、互相,机器也会积极参与到这些角色里面来。所以我们认为这应该是随着机器运算能力、网络能力的提升,很自然的这一个通用的计算力开始渗透到了医疗健康这个领域。同时医疗健康领域的专业人士也发现说,我们需要进一步的升级,利用我们的现有计算能力,让它帮到我们这个职业变的更加的专业、强大。所以这种趋势我认为是双方都是在互相需要的。
沈强:计算力在提升,推进了整个健康、医疗数字化的进程,同时另一方面我们对于健康有进一步的需求,需要我们从数字化应用会更加深入一点。我自己一个比较大的感受是说,我们来看医院里头的医疗机构,我们在各种数字化上的投资,其实是慢慢似乎有一点演变的趋势,在过去的十几年的时间里,在医疗信息行业里的很多投资强调的是说,我们怎么样去做一些流程自动化的事情,这里既有商业流程的自动化,我们说医院里建一些系统也好,建一些影像系统也好,怎么把这些数据有效的收集起来,让流程能跑起来。但似乎现在我的感觉不仅仅是要把医院的业务流程数字化,而且是最本质的,我们的医疗过程里,无论是药品,无论是我们诊疗的对象—人体要更加多的数字化起来,建立数字化自我的形象。在我的想象里,当我们把人数字化了以后,就像GE谈“数字双胞胎”,每个数字有一个影像,每个人,那么复杂的人,我的血液,我的心跳,我的神经,我的每一个器官的运作甚至于我的基因,是不是在未来也会建立一个全数据的,像软件的一个人,每个人有一个数字化的副本,而更多的医疗行为就会基于你的数字化副本来进行研究、探索、诊疗?
朱宇东:我个人是对你讲的观点是坚定的信仰者,我认为未来人可以完全被数字化的,人的整个结构,从不同维度的结构可以被完全01010(二进制)代替的。我也坚定信仰人类最终的演变方向一定是半人半机器,一定会往那个方向走。但是从医疗健康的角度来讲怎么利用机器的能力,在数字化里帮到人类,这里有很多很多的技术演进、升级打怪的机会。对我们创业公司来说就是找住其中一个点,你很擅长你最懂的,怎么样放到大的方向上,人怎么样数字化,数字化过程怎么样对抗疾病,这是每家公司需要找到自己独特的进入商业的路线,能够随着这个趋势去快速的成长。
沈强:刚才谈到这一点,数字化作为基础,人工智能在整个数字化过程,双向的拉动作用,对推动这个进程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或者推动整个数字健康往前发展?
朱宇东:加速,一定是一个加速度的曲线。而且速度会越跑越快,不是线性增长,是加速度的曲线。
沈强:刚才讲的这个趋势你会认为在这个行业演进里是趋势之一,还是最关键的趋势?你会有这样的评判吗?
朱宇东:医疗健康行业很大,不仅仅是一个计算的能力,还有涉及到方方面面。但是无疑就是计算机,或者说这种人工智能,或者计算机大脑在整个医疗健康行业的升级换代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而且这个角色权重是越来越重。而且随着计算机本身,因为我的老本行是学电子的,从摩尔定律的角度去看,整个物理的计算能力的增加,到机器的计算叠加到软件的增长,这个计算力逐渐上升,一直到医疗健康的应用层面,我认为纯粹从技术的演进角度来讲,这一定是个幂次方的加速。
沈强:相同的问题给到卢总,您所在的领域,你看到五到十年后的未来趋势是什么样?
卢学裕:我们的领域是内容领域,是人的意识和精神世界的问题。我们知道,整个内容产业其实非常之大,而且很多人的身心健康也跟内容是息息相关的,这也是为什么这几年,比如说我们看到像娱乐业这么发达,是因为整个社会的压力非常大带来的一些精神需求。我们人其实是从活在一个物质世界里,现实世界里慢慢在往虚拟世界里去沉浸的,包括VR、AR等科技手段和形式,归根到底是我们人在认知上、意识上被满足。我们除了吃的本身之外,我们还有很大的精神上的一些需求。各个方面,无论从图文、视频还有甚至一些课程等等,所有这些书籍,最高价值的是“圣经”,是价值观级别的内容。不同的内容以后在我们消费上会越来越多,我们看到这些年的趋势,它的形式也在不断的变化,从图文往视频,现在往3D,甚至往VR这些方向在去发展,未来我们的很多人的意识是可以通过电脑,通过传感信号的形式,未必直接是视觉的形式来影响的。《盗梦空间》讲的问题以后会不会成为现实的情况,我坚定的认为未来会走向这样一个方向,但是可能需要时间更久一些。这里涉及很重要的一点,物质世界有物流,精神世界也有“物流”,你看到的东西是由生产者给你提供的,通过一定的通道分发给你,未来也会面临着一些问题,第一我们精神世界是不是也会存在安全问题,一定会存在安全问题,我们看到的东西会不会导致一个人的行为,或者一个国家的行为出现一些不安定,会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说在内容方面的安全也会成为未来一个大的趋势。
内容的生产上,我们现在主要是以人的生产为主,机器现在主要做分发,机器未来是不是在内容的理解上会理解的更深,甚至到去创造内容,根据每一个人的个性化去创造一个内容,甚至创造一部剧,创造一个故事,这都是有可能的。未来的营销也有可能是由机器代替,等机器对于自然语言的理解和语音合成做的更好的时候,比如可能以郭德纲的声音给你打一个电话推销某一个东西,这些都会发生的。等到这一天都发生的时候,我们精神世界会面临一个更大的挑战。
沈强:你怎么看待这个长期趋势和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
卢学裕:是这样的,其实整个世界对内容的需求是一个以前人构造的东西,机器对于这个的理解会变的越来越深。从几个方面,第一方面机器的呈现能力比人是越来越强了,我们可以看到,包括现在机器在一些图象的处理上,其实比如说我们看到整个朋友圈里的美女都是机器美女,至少加了一层机器的美女,那个并不是真实的。有一句话更印证了人工智能时代,叫相见不如怀念,相见不如看朋友圈,朋友圈构造人是更喜欢的东西。无论是从它的呈现形式,还是从未来的创造,你需要什么样的东西,去定制化的给人去创造,这都是未来的大趋势,这件事情会跟商业紧密结合。我们整个运转模式是商业价值驱动的,商业价值是更重要的东西。现在很多技术发展都是商业价值驱动的,那么商业价值在营销上面是极其强的需求,而营销和内容,所谓的“洗脑”是一个非常强的作用。所以现在大家讲叫内容是商业的入口,在很多领域内容都已经上升到是商业入口的程度,就是影响力,商业和内容的结合会越来越紧,所以在这块未来的发展和需求极其旺盛,在这种情况下机器比人做的事情更好,而且做到千人千面,个性化,这是不可逆转的一个趋势。
沈强:下面请孙总聊一下,我觉得你所做的事情,你算是智能驾驶、智能交通领域的创业,我觉得这个行业可能是说在人工智能里,无论是资本还是媒体大家投入度、关注度最高的。我们已经看到有人给我们描绘甚至2045年的描绘。我想问您对未来的设想,在中国,在我们的身边,未来五到十年行业会有些什么大的变化,有哪些特征会出现?
孙刚:从人工智能的角度来讲,其实最擅长的事就是做那些定制化的、不知疲倦的一些事情。自动驾驶刚好是这样的事情,因为人在开车的时候都会经常犯一些错误,智能驾驶是我们安全、共享的出行。这种程度来讲机器会比人现在看会更适合,因为两年之前我不敢说,算法层面,包括数据层面都没有达到这样一个水平。但是在今天,其实我们已经能够看到这几年的变化,包括大家常在用的一些打车软件,这是出行服务方面的。还有其他的像美国的特斯拉,这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比如说封闭路段可以实行完全无人的自动驾驶,我们也经常能够看到有一些案例,汽车非常危险的时候,驾驶员突然得了非常紧急的病症,这个车可以靠在路边上停下来。这些都是人工智能可以对于自动驾驶安全和低廉成本方面带来的一些好处。
沈强:其实我们前面谈的这么多的各个行业的趋势,我的一个感觉是说,今天我们在做创业的时候,其实是必须跟趋势,看准行业发展大趋势,我们才有可能在这里获得成功。我们都会谈很多行业趋势性的问题。但是另一方面,这些趋势演进的过程中,今天是演进的进行时,我们要看到远方,但是路在脚下。今天大家都从各自的行业变革中迈出了一步。我是想问一下三位嘉宾,今天你所做的事情,当然你可以谈一下你做事情的场景,我们是想了解你是如何确定要做今天做的事情,如何确定今天要进入的场景,实现人工场景的价值落地,你怎么样在这个过程中进行价值的选择,为什么做这件事情你认为是能够创造价值的?
朱宇东:回答这个问题其实有点事后诸葛亮。什么意思呢?人工智能今年热,所以我们就想想为什么我们做的事跟人工智能有关系。这是表面上回答你的。但是作为创业者,当我们三四年前开始创业的时候,我们那时候头脑中还没有蹦出AI这个词,但是已经有类似AI的词,我们要利用机器的能力,我们要去做不管在我们领域,我们做多参数医疗传感器,传感器出来的数据要被机器来分析,分析以后这个数据进行大规模的建模,建了模以后我们需要去验证模型,最后落到具体的医疗诊断场景里面去,证明这个模型能够改善以前做不到的结果。整个这个流程,三年前的时候我们想这个流程的时候,其实没想人工智能。当时想到另外一个更热的词,前面有硬件,后面有算法软件。现在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今天也可以讲人工智能,而且的的确确我们后端讲所有数据的处理、分析到最后的结果、输出、验证,这就是现在人工智能的套路。你可以这样想,这个词语,人工智能今年可能很热,三年以后人工智能可能就不是很热了,因为有一帮公司死掉以后,人工智能肯定就变冷了,有一个更新的词语代替人工智能,但是谈的还是这个事,谈的机器运算力,机器怎么样跟应用场景结合,怎么样解决问题。所以回答这个问题,我是觉得对我们当时选择的医疗健康方向,我们认为人是可以被解构的,可以被数字化的。数字化以后就可以针对具体的疾病健康去利用机器来做分析,来解决问题。这个大的方向我们当时是确定的,所以我们选择一个具体的团队擅长的点切入,一步一步做到今天完整的解决方案。只是大家谈人工智能,我们突然发现里面一个环节已经牵扯到人工智能。
沈强:医疗健康是很大的命题,我们跟今天创业者分析,你落到更加细的点,在医疗领域里,你刚才讲的叫做多参数的生物传感器,能不能在更容易有直观化的方式来理解。
朱宇东:我们做了创新,针对人体血管动脉的雷达传感器,我们做了针对血管的传感器,这个传感器是医疗级应用,输出血管信息的一个超微型传感器,我们把它和其他的一些常见的医疗传感器,比如说心电传感器、体温传感器、电抗阻传感器结合在一块放在医疗器械里,因为它做的很小,而且是多参数的获取,所以医疗器械就可以有不同场景的使用,目前主打的应用选的是心血管。通过我们的传感器贴在你身上关心的血管位置,就可以分析出你的动脉硬化,分析出你的血压情况,分析出你的心血管的心脏病风险。所有的分析都是从传感器里获取的数据,在我的云端完成整个软的处理,这里就有涉及到一系列的机器学习也好,以前叫神经网络也好,还有各种模式识别也好,这些东西在发生。我们做的是这个具体的产品和技术。我们拿着这个和医院合作,相当于通过实际医院的病例,来验证整个技术,让整个产品变成创新型的医疗器械。
沈强:下面相同问题问一下卢总,内容产业刚才描绘的这样一个美好的未来,大趋势里你是怎么样开始落地的?
我们看到另外一个问题,移动时代的时候,用户把碎片时间都用在了内容上,用户整个在内容消费上时间的增长是极其快的,所以我们未来判断用户的眼球在哪里,用户接触到的第一个东西,打开手机之后接触到第一个东西就是入口。所以说我们在那个时候认为说内容就是入口,但是这里又会存在一个挑战,会不会内容都是几家大公司来给大家纷发,这样情况下我们做2B的产品,给更多人用的产品也是机会不大的,存在这样的挑战。我们后面继续观察这件事情的时候,去年我们发觉了一个问题,整个商业形态发生变化,以前公司获取用户成本结构上发生了变化。最早的时候获取一个用户的成本一两块,到后面涨到更高,今年还要再提高30%,意味着有什么样的手段提升用户价值,减少获客成本,内容就浮现出来了,从2016年就浮现出来了,那个时候我们已经开始做这件事情了。
我们分析发现,在内容的不同形态上是有不同的商业价值的,我们把所有的内容形式做了一个划分。所以我刚才提到了比如《圣经》是卖的最多的一本书,还有很多知识类的书本或者得到类的这些,大家是直接愿意为它付费的。还有一类内容是靠占用户的眼球,获得广告的价值,娱乐消费类的综艺节目都具备这个特点的。还有一大类内容跟商业紧密结合的,比如你装修之前会看很多装修类的文章,甚至一些教程,这些类的内容跟商业结合极其紧密的,我们认为这些内容会跟商业的绑定越来越紧。当然我们还没有说这样就会成为一个入口。我们认为说未来提供内容的厂商绝对不只是做内容的这些,而是所有的商业都要提供内容给用户,这样的话既然要提供内容,推荐系统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因为给用户提供内容,你一天提供一篇够吗?其实不够的,用户要的是没完没了的内容,而且是要符合他需求的,就需要有个性化的内容。未来内容的制作上也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东西,在未来其实机器可以更好的去做好这样的事情。这就是我们选择这个方向,在这个价值点上去落地的一个原因。所以我们做产品叫头条云,是给广大的这些APP提供个性化内容的能力。
沈强:这样您实践的过程中,您觉得内容更深的嵌入到业务流程里,它的商业价值是在价值验证的什么阶段?已经开始被验证了吗?
卢学裕:已经开始验证了。从去年年底的时候已经有大的一些厂商都开始落地了,我们也是服务几家大的公司,他们对这块的认可,或者数值表现上已经有非常明显的一个表现值了。无论是对APP用户的活跃,还是对它变现能力的提升,都已经得到了一个比较好的验证。所以今年我们看到非常快的企业都开始在这方面落地,我觉得今年是进到一个“快车道”的时期。
沈强:下面问一下孙总,您价值落地的进程,我们都很期待美好的智能驾驶,但是我们知道现在挺有挑战的,特斯拉今年也出了不少的事情。我自己在今年初也看到了,国内有几起至少是严重的特斯拉的交通事故,似乎在美好的愿景里,道路还是挺崎岖的。从你的角度来看,智能驾驶这个宏大的路径你从什么地方开始落地?
孙刚:我想分两部分来回答,一部分是市场,再一部分是对市场的部分像MOBOI、特斯拉,从L1级一直到L4级的,其实在欧美都已经有一些落地的案例了。刚才会之前也在聊,中国价值的市场一年有多大,可能是万亿量级的。其实我先回答特斯拉的问题,为什么在中国会出这样几起事故,主要因为特斯拉大部分的运营车辆都在欧洲或者美国,有一些它的数据都是针对欧洲跟美国的,在中国其实能拿到的数据非常少,这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政府的原因在,政府对于国外的公司,或者企业在中国去搜集测绘,或者相关的数据是有严格法律规定的,主要是出于国家安全的影响。再有中国的驾驶环境非常复杂,比如车道线、护栏跟外国的都非常不一样,非常复杂。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认为中国至少会有几家这样的公司做自动驾驶的,尽管国外也会有,中国肯定会有自己的公司,不管是从本地化的需求,还是说从安全的需求来说,一定会有自己原创性的公司做出来。
第二方面团队的问题。首先我们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个事情?首先是市场,再我们要根据团队适合做什么样的事情来选择。我们团队在组建之初,大家都是深度学习这个领域的高手,比如说世界上第一个深度学习GPO集群的作者等等,其实都在我们公司,所以我们对自己的定位深度学习这部分我们是最擅长的,深度学习可以做哪些事情在自动驾驶里面,比如说环境感知,偏向视觉的部分,还有高级地图和驾驶决策深度学习的部分都是我们所擅长的。我们当时在找点的时候找的就是要做无人驾驶的大脑。其他部分激光雷达的制造等一些其他的部分,可能我们不擅长,这个可以留给另外一些合作伙伴去做,我们主要聚焦在大脑的部分,自己比较擅长。
沈强:您谈到市场的选择,因为数据偏见,信息安全的需求导致有这样市场的空间。从场景落地的角度来讲,刚开始你提供的端到端的价值,第一个落地的场景是把这个技术用在什么领域?能够让自动驾驶成为可能呢?
孙刚:目前阶段我们的合作伙伴有车厂,还有一些TL1的厂商,其实我们有一些商业价值上的落地,跟他们提供了一些技术方面的比如深度学习大脑,自动驾驶,比如环境感知方面的输出,这是已经有落地了,后期可能还会跟车厂一起进行更加深度的合作。比如我们给他们提供一些相关的算法,他们帮助我们收集一些数据,帮助我们的算法来进一步的提高,这也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
沈强:刚才我们讲到了机会,讲到了挑战,也花了很长时间,最后也想请三位嘉宾每个人用一句话送给我们今天正在进行人工智能创业或者是将要进入人工智能创业的这些创业者们。
朱宇东:祝愿在创业中的兄弟们找好自己的竞争优势的定位,从一个点切入到你选准的应用方向里面去,就一个点。
卢学裕:技术的发展一定是走到高坡然后开始走下坡路的,大家一定考虑从技术壁垒如何过渡到商业壁垒,或者其他的资源壁垒,这件事情想好了,你的路径会发展的更好。
孙刚:创业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希望从自身的优势还有市场的环境选择比较好的切入点,真正选择一件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事情去做。
沈强:今天第一个人工智能论坛我们就到这结束。感谢三位嘉宾。
雷锋网小结:三位人工智能领域的创业者就自己所属行业都给出了一些结合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实现商业化的有效途径。其中有的业务已经迈出实践的步伐,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相信在企业家,产品研发者的不断探索下,必将会找出更多把AI运用到实际产品中的路子。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将不再是看不到,摸不着的空中技术。扑克投资家
更多、更及时的干货内容,请关注扑克投资家网站文 | PreAngel来源 | 王利杰,ID:wanglijie1979编辑 | 扑克投资家,转载请注明出处未来简史的核心是要告诉我们未来极有可能是什么情况,然后我们才能做好迎接和应变的准备,可能不为我们自己这一代,而是为了我们的下一代。虽然文中并没有明确告诉我们该通过何种方式升级自己,但消极被动、无视和无知肯定是不对的。作者通过本书描述的"未来属于人工智能和神人",神人就是通过生物科技升级了肉体,通过人工智能融合技术加强了智力的"超人类",他们将和"无意识、无处不在的、自我进化、自我升级的人工智能算法系统"一同统治人类。为了更好的理解人类的未来,我们需要用最新的科学认知来审视人类社会的过去和现在,重新思考生物的本质,人生的意义和幸福的真谛,意识和自由意志,宗教和伦理道德,科学和人文主义,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影响我们生存和生活质量的核心概念,本书非常跨界、跨学科、跨时代。从猩猩进化到智人我们的DNA只有微不足道的1.5%的变异,但却累积了如此巨大的优势,统治了整个星球。人类目前的胜利是有代价的,那就是弱化了个体,增强了整体。所以单个人类的荒野生存能力与单个猩猩无法相比,但人类集体的力量却胜过所有地球的物种。这里所指的个体弱化,其实也是相对的,一部分生物机能如肌肉和视听等感知的弱化,同时也伴随着另一部分智力、协作和使用外部工具能力的强化。未来社会,大部分人会变成无用阶层,这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结合万物互联的大数据,代替人类从事了99%的经济活动和军事对抗,可能只有1%的精英在未来是有其自身价值的。这个接管我们的人工智能系统,既可以是无数的各司其职的、物理上独立的机器人,又可以是一个无形的智能算法网络,这就是"人工智能+机器人"这个大系统的威力,他们既是一个整体,又是无数分散的个体,他们共享一个全球超级大脑(计算资源),一套完整包含世界万物数据的网络(存储记忆),一旦形成将无法被摧毁。这个人工智能网络比我们人类有机生命组成的网络要强大和稳定的多,能够适应未来更加严峻的外太空环境。我们自身的决策和选择也会依赖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就算最后那决策按钮还在我们手里,其实我们会选什么早就被通过"行为设计学"以及其他科技引导了,我们只是按下按钮的傀儡。"按下按钮"这个动作也只不过是自我安慰的假象。所谓的独立意识和自由意志,其实早就通过一系列精确的,针对个人的欲望、喜好和性格特征的外部事件做了环环相扣的方案,你所看到的和听到的甚至闻到的一切,都是被未来社会的这一整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统治系统"给精心设计过的,目的只为了一个:"让你做出对整个系统有利的决策,而且让你心悦诚服,让你无比开心幸福的按下每一个决策按钮"。你虽然是被操控的,可你内心是无比喜悦的,这并不矛盾。虽然99%的人会成为无用阶层,但是我们今天大可不必杞人忧天,每一个时代的人、每一个物种都有一套机制让他们安于活在当下,做自己而不是总想着物种跨越或者时代穿越。任何事情、任何物种,都是优劣对冲的,未来人看不上我们今天的智人;我们今天的智人也不想做未来人,我们不想退化一些明确已经拥有的感知能力,而增加一些未知的运算和连接能力和体验。现在就挺好的,啥都别改变。未来的"无用阶层"是否会成为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以及少数精英支撑的社会系统赡养的一群只需要"活着打卡"的肉体傀儡?我不知道,作者也没说。他只是建议大家好好读书,好好努力,升级自己,成为那1%,可他并没有告诉我们如何才能成为那1%的精英,难道都要去自己写代码,做算法,成为一流的算法设计师吗?反正不管怎么努力,也只有1%的人可能是有用的。未来的无用阶层,是否会被机器人消灭掉,看起来也没那么悲观。因为机器人的智能会飞速发展,但是却没必要产生意识和情感。没有意识和情感的机器人,看待无用阶层的人类,其实是无感的。除非无用阶层的人类挡住了他们去实现"另一部分做算法的精英给他们设计的目标",否则,消灭无用阶层的人类对机器人来讲也没有任何"意义",毕竟任何物种,包括机器,都有个活着的意义,做任何事情,总是要问为什么。虽然可能我们永远无法找到真正的答案,但这不代表我们不需要这个答案。人类从有智慧的第一天开始就在问,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很多脑裂病人的试验中,我们认识到了大脑的一部分运作机理,很有趣的发现是,不管我们做什么决策,有什么行动,我们的左脑总是负责为这个决策和行动编制一个逻辑自洽的理由,即便左脑根本没有参与这个决策。这也是我们一直没有找到"活着的真正意义"但却依然快乐的活在地球上的秘密。原来大脑只是生存的引擎,并非真相的探测器。我们一直以来所理解的生命的意义,无非是左脑的强词夺理。可能我们活着的意义,就是为了寻找活着的意义吧。如果真的要消灭无用阶层,其实并不需要肉体上消灭已经出生的、活着的人。对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系统这个接管未来世界的"新统治者"和"所有人类个体决策幕后真正的主使"来说,他们几乎是永生的,人类一代区区100年对他们来讲简直可忽略不计。所以如果无用阶层成为了"人工智能统治者"的拦路虎,必须被消灭掉,那么他们只需要做一些很小的设置和引导,那么我相信未来的人类就会自己"莫名其妙地"停止繁殖,只顾享受当下的一切,用不了几百年,人类就从地球上消失的差不多了,不需要流血,不需要战争,这将会是我们的"自由意识做出的自主选择",不是机器人灭了我们,而是我们越来越不想生孩子了,为此我们并不会感到羞愧或者有危机感,我们会感到很开心幸福,所有的感知都是可以被提前设计和操控的,但是我们感觉不到感知被操控这件事。就算我们通过别的途径看到了真相,我们也会选择性麻木,我们的左脑会自动编制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让我们坦然开心的活下去,反正生孩子是不想了,甚至能力上也做不到了,但是自己这一生可以活得开心、幸福。因为那些让人类开心的感知和感觉都将成为商品,在超市里直接买到,可能是个"电极头盔",也可能是一些药片,想要任何情绪和感觉,下单就好了。甚至电影《盗梦空间》中提到的场景,也未尝不可实现。如果作者对未来的描述是真的,如果这一切真的发生,在我们今天看来好像很恐怖。但反过来思考一下,我们今天的人类难道就真的是自由自在的吗,我们没有被操控吗,维持现状就没有危机了吗,我们已经搞明白了活着的意义和幸福的真谛了吗?其实,我们从来就不是真正的自由,也不知道活着的真正意义,更没掌握幸福的真谛。由于过去我们太过于缺乏科学认知,所以我们一直惯性地活在前人虚构的"意义"中,不管科学的进步速度如何,我们做决策的伦理和道德依据,追根问底都是前人定义的,他们根据臆想中的上帝(神)旨意制定了各种各样门派的"伦理道德和行动指南",谁知道前人在制定这些宗教教条教旨教义的时候,是否夹杂了当时统治阶层和个人的私欲?一旦某个宗教或者价值观形成了共同认知,那么就很难轻易的被改变,会伴随着我们的子孙传承千秋万代。每一次科技发现和宗教信仰矛盾的时候,总会伴随着巨大的牺牲和流血事件。而科学再发展也没有达到解释宇宙一切真相的程度,我们做决策还是离不开宗教的伦理道德指导。不管对错善恶是上帝规定的(宗教),还是内心的声音告诉你的(人文主义),本质上都不一定是宇宙真相,只是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类选择相信的不同故事而已。历史的形成有无数的偶然事件,历史告诉我们的东西,有些是适合当下的,有些却早已错的离谱,但是因为社会共同认知的存在,我们很难轻易打破,我们跟父母的认知冲突就最好的展现了这种"共同认知"顽固。我们对同性恋的看法,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婚姻制度,还有很多地区保持的非常传统的一些落后观念,我们很难轻易打破,要数代人的努力,甚至也需要外力的帮助。所以我们约定俗成的那些行事规则,我们是不是总要问个对错,我们是否可以真正意义上实现自由意志,独立决策不受干扰(来自微观和宏观的各种引导和强迫)。佛洛依德说我们身体里有"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我",本我代表的我们身体的基本欲望,食色性也,那些我们非常难以抵抗的底层欲望;自我代表着我们自己的意识(或者灵魂);超我代表着父亲和社会对你的期望(包括宗教和文化环境)。如果用《象与骑象人》的对比来看的话,本我是那头大象,有着自己的欲望本能和行动意志,难以驾驭;自我就是我们自己;超我可能就是我们骑着大象出发前,指导和教导我们的导师(父亲、学校、社会)在我们心里留下的哪些"认知"。超我是我们脑海里记忆和想象的"形式准则、伦理道德、以及社会对我的期望",因为没有一个"父亲"每天在你耳边告诉你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所以这种"约束和期许"都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在脑海里形成的一些"认知",但我们的"认知"未必是对的。就像有时候,我们因为担心犯错而没有创新,老板训斥我们的时候,我们回答说"我怕你不让我做",老板会说:"我说过我不让你做吗,你问过我吗?你没问过我怎么知道我不让你做?",所以很多时候,"超我"是我们在脑海里臆想出来的一个"父亲或者上帝"的角色,这个臆想的角色一直在监督着我们,指引着我们。所以,一旦我们对社会的认知有偏颇,我们臆想的这个角色就会发出错误的信息,阻止我们做应该做的时,或者没有阻止我们做哪些错误的事。我们要通过不断的阅读、学习、思考、实践来构建和优化这个"臆想的认知",优化这个"超我",超我可以是一个非常棒的教练,带领你快速进步,快速成长,适应环境,取得成就;超我也可能成为一个非常差的继父,夺去你的勇气、打击你的信心、压制你的成长。本我是动物的我。肉体驱壳的欲望不能忽略,吃喝拉撒都不能少,否则我们也去不到远方。我们可以试图用一生的时间去"驯化"这头大象,做到人象合一,但我们不可能用"蛮力"去控制大象按照我们的意图行事,这是不可能的。通常情况下,大部分人的一生是被大象的意志带着走的。自我才是真正的我,所谓的"独立意志"指的就是去掉本我和超我之后,剩余的这一部分。如果能清晰的区分"本我"和"超我"以及"自我",那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意志。能够听到内心中,哪个声音是"本我"发出的,哪个声音是"超我"发出的,剩下的声音才是"自我"发出的。可大部分时候,绝大部分人,"自我"总是处于受到了"本我"和"超我"的双重挤压的扭曲形态,很多人是没有自我的,更别谈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灵魂了。灵魂到底是否存在,存在于哪里,我们依然不得而知。但科学的发现让我们相信,独立意识和自由意志,幸福感和满足感,归根结底都是人类大脑的一系列电化学反应。既然如此生命的河流就是一生的电化学反应构成的,内在体验如此;每个人类个体一生中能得到的一切,归根结底就是这一系列的电化学反应体验的叠加;但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行为(输出),却构成了触发其他人内在电化学反应的(输入)。生物底层就是算法,基于有机体(碳)的算法和基于硅芯片的算法,本质上没区别,那么可以相信,硅算法总有一天可以和碳算法融合成一个新的生命(意识),而这个新的融合生命就是——神人(超人类),只有1%的人有机会升级为神人,而他们将和人工智能算法系统一起,通知未来的人类社会。真的,细思极恐。我们该怎么办呢?首先还是要认真读一下本书原著,自己找到答案。其次,根据我的理解,我能说的是:时间是宇宙大爆炸的产物,是热力学第二定律所指的熵增定律画出来的单向箭头,熵增定律的不可逆,这也代表着时间不可倒退。由时间限定了上限的"注意力"是我们每个人唯一的稀缺资源。生命在倒计时,一定要把有限的"注意力"投放在重要的、有意义的、可以带来满足感和成就感的事物上。因为生命的真谛是内在化学反应带来的不同体验,幸福的意义在于这一生可以实现多大的进步和跨越,这也是满足感真正源泉。认知迭代、加速进化吧,时间不等人,未来已来。至于进化的结果,唯有让其发生,否则不可预测。未来,从来就是不确定的。最后,我补充一下,将来做无用阶层也没那么可怕,该吃吃、该喝喝,无用阶级也未必就会被淘汰,因为我们的基因中只有不到10%的DNA序列参与了编码蛋白质或者酶,剩下90%的"无用片断"没有任何表达,甚至科学家称之为"垃圾DNA"。所谓的无用可能是我们人类自己愚昧没有发现其具体作用和表达而已。我们相信自然选择的力量,真正无用的一定会被淘汰。所有物理定律都遵循一个"最小作用量"原理,简单讲就是宇宙不会做无用功,所有物理现象都是用"最节省的方式"实现的,就像光只会走直线一样。几何光学反射定律中,出射角等于入射角,因为它所走过的路一定是所有路径当中路程最短的那一条。一切存在都是有意义的,我们找不到这个意义不代表没意义。【完】扫描二维码,进入潮汐社区,即刻问智咖▼查看本期潮汐公开课栏目,抢先报名这可能是迄今为止最全面的大宗·金融知识库点击查阅大宗业务: |
| 品种系列: |
| 公司产业: |
| 宏观系列:
| 金融系列: |
| 交易系列: |
| 大宗地理: |
| 人物系列: |
| 版权问题、商务合作、读者投稿微信号 mindcherisher电话+86 186-点击阅读原文,链接至扑克投资家()获取更多、更及时的干货内容原网页已经由ZAKER转码以便在移动设备上查看
相关标签:
原网页已经由 ZAKER 转码排版
财经新闻昨天
财经新闻3小时前
财经新闻3小时前
财经新闻昨天
财经新闻3小时前
财经新闻3小时前
财经新闻3小时前
财经新闻4小时前
股票频道2小时前
股票频道2小时前
华尔街见闻3小时前
财新网48分钟前
同花顺财经53分钟前
看商界35分钟前
第一财经28分钟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未来人笔记本电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