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大战达斯维达恶搞6的时候 维达和皇帝是不是都有要杀

{"debug":false,"apiRoot":"","paySDK":"/api/js","wechatConfigAPI":"/api/wechat/jssdkconfig","name":"production","instance":"column","tokens":{"X-XSRF-TOKEN":null,"X-UDID":null,"Authorization":"oauth c3cef7c66aa9e6a1e3160e20"}}
{"database":{"Post":{"":{"title":"琴·厄索的成长","author":"southwarrior","content":"【作者按】本文是《星球大战》正史小说《揭竿而起》(Rebel Rising)的剧情概述。《揭竿而起》是电影《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的配套小说之一,讲述了年幼的琴·厄索被索·格雷拉救走后的经历。文中配图出自《侠盗一号》漫画版。8岁时,琴·厄索见证了母亲遇害,父亲被捕。她躲在地下室逃过一劫。索·格雷拉解救她后,把她带到行星里亚——那里位于一片叫“走私者航程”的小行星带后面,环境险要,是索的秘密基地。一、琴·厄索在里亚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索·格雷拉教会了琴·厄索各种技能,包括求生、战斗、狙击、伪装、造假等。琴尤其在伪造证书文件方面表现出惊人的天赋。索在里亚召开游击队会议时,经常会让琴列席。琴也会像参谋一样,时不时说出自己的看法。索和战友们外出执行的任务大都是调查科学家盖伦·厄索到底在为银河帝国研究什么东西,但索没有告诉战友琴是盖伦的女儿,只说她是自己的女儿——当然,因为肤色问题,他的战友并不完全相信。 后来,索的战友获悉,盖伦在科洛桑已主动选择为帝国效力。这让琴在暗地里悲痛欲绝,认为父亲背叛了她。索也坚定了不能泄露琴真实身份的决心。14岁时,琴·厄索已成为伪造各类证书文件的高手,同时逐渐了解索·格雷拉的斗争哲学:像帝国一样用恐惧控制人民,打击帝国,实现和平。另一方面,妹妹斯蒂拉·格雷拉的悲剧让索相信,只有烈士才能得到人民的信任,激励人民奋起反抗。 琴在格斗中打败索的雇佣兵里斯·塔伦特后,索第一次带琴执行任务——去西部星带拦截一艘执行探索任务的帝国“CCR级”舰载艇,并从中窃取数据资料。琴的工作主要是伪装己方飞船的识别码。但在战斗中,面对突然出现的帝国科学家,琴不敢开枪。最后是托格鲁塔人战友贾里射杀了这名科学家。 在以后的几个月里,越来越多的人投靠索·格雷拉,包括勒克斯·邦泰里的教女马娅。琴·厄索成为他们的朋友。15岁生日时,索让琴执行了第二个任务——去行星何露兹狙杀科学家多林·贝尔。但其实,琴只是备选方案。真正把贝尔杀死的是其他游击队员安放的路边炸弹。 随后,琴就经常为索执行各类任务。它们大都集中在外环,主要以调查盖伦·厄索的研究项目为目的,但收效甚微。 纳布附近的行星伊努萨吉加入帝国后,打算在他们传统的樱花节举行伊努萨吉首任帝国总督就职仪式。以索·格雷拉为首的游击队和以阿蕾因·奥雷达为首的另一支游击队合作,决定潜入这次盛会。而琴·厄索的工作是为游击队员们伪造并发放邀请函。没想到,琴完成任务后,亲眼目睹了索和其他游击队员无差别射杀几千名参会人士,其中不只有帝国军政人员,更多的是无辜平民。索·格雷拉和阿蕾因·奥雷达认为在皇帝母星附近实施恐怖袭击能起到更好的效果。不过,在这次袭击中,马娅被冲锋队射杀。 马娅的死令索确认自己的队伍里有个叛徒。几天后,他发现叛徒是贾里,而且贾里知道琴的真实身份。于是,在琴和里斯·塔伦特的帮助下,索把叛徒交还给帝国。随后,索接连除掉多名发现琴真实身份的游击队员。 琴·厄索16岁时,曾与索·格雷拉合作过的伊德丽萨·巴鲁克来到里亚,邀请索带队侦察塔姆西耶主行星的情况。当时伊德丽萨已加入起义军大部队,而帝国正把大量的杜恩素和多洛石运到塔姆西耶主行星的工厂。因此,索的队伍可以把侦察后得到的情报分享给伊德丽萨的上级。 索、琴、里斯等人参加了这次任务。在里斯的建议下,他们伪装成帝国纪录片摄制组潜入塔姆西耶主行星。琴化名凯斯特蕾尔·唐。没想到,任务执行到一半,里斯居然把琴和索出卖给帝国。原来里斯才是索队伍里的叛徒,而且知道琴的真实身份,贾里很有可能是被误会或陷害的。然而,帝国还是派了TIE战斗机来轰炸塔姆西耶主行星的工厂,因为帝国害怕叛军泄露当地情报,再加上塔姆西耶主行星已完成生产任务,所以帝国决定炸死工厂内所有人,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人。在混乱中,索身负重伤。他让琴一个人暂时在塔姆西耶主行星的一座地堡里躲藏一天,然后再来接她。但索走后,帝国歼星舰又对塔姆西耶主行星展开轨道轰炸。琴被迫在太空港与一名无名飞行员一同开船逃离塔姆西耶主行星。他们逃到一颗无名行星后,那名飞行员把船卖了,攒得的钱与琴分享,然后与琴分道扬镳。随后,琴用自己的伪造文书技能赢得中年女船主阿克沙娅·蓬塔的信任。阿克沙娅的工作是在星际间运送矿石。二、琴·厄索在斯库尔 阿克沙娅·蓬塔把琴·厄索带回母星斯库尔,让她住在自己家里。阿克沙娅与儿子哈德·蓬塔住在一起。她曾有个女儿叫塔妮思·蓬塔,但很多年前就去世了。于是,琴被安排住进塔妮思的房间。琴的主要工作是为阿克沙娅的SC3000货船“蓬塔一号”伪装帝国识别码。很快,琴与哈德成为恋人。 不久,琴遇到了索·格雷拉的雇佣兵伯克。他告诉琴,索只想确认她是否还活着,不希望她回去。这让琴觉得两个父亲先后都背叛了她。 在斯库尔待了一年多后,琴与哈德发生了关系。接着,琴遇到索的老战友佐萨德·霍泽姆,他已加入伊德丽萨·巴鲁克所在的起义军大部队,还遇到了“支点”。但索依然与起义军大部队若即若离。佐萨德还企图把哈德招募进起义军,但被琴阻止了。 琴·厄索18岁时,帝国占领了斯库尔。冲锋队闯入蓬塔家,搜捕琴。琴被迫跳上行星跳跃机“蓬塔二号”,蓬塔母子则跳上“蓬塔一号”。三人计划一起逃离家园。与此同时,义军Y翼星际战斗机也在赶到斯库尔来对抗帝国TIE战斗机。不料,在混战中,“蓬塔一号”被击落,蓬塔母子殒命。三、琴·厄索在五点星系 琴·厄索化名“塔妮思·蓬塔”,来到五点星系的太空站,然后在太空港把“蓬塔二号”报废变卖。第二天,帝国的卢卡·索朗热指挥官找到了她。原来,“蓬塔二号”被报废前接受了帝国的检查。索朗热发现飞船里有伪造的文件。而她当时欠了很多賭债,为了防止自己的职业生涯毁于一旦,她被迫请求“蓬塔二号”的原主人塔妮思·蓬塔为她制作賭场“普索宫殿”的假币。作为回报,她会隐瞒琴的伪造文件罪行,并给琴一千块报酬。琴被迫答应。 琴很快完成任务,并拿到了钱。但没过多久,普索宫殿的老板阿利汉德·普索就抓住了她。他告诉琴,索朗热用假币太多,被賭场发现。索朗热被迫安排帝国以高价购買普索的一批货物,偿还賭债。所以,普索需要假币制作人塔妮思·蓬塔为运送这批货的“阿马里尔斯级”货船伪造识别码。这艘货船的目的地是五点星系内的行星鲁米塔卡。作为回报,琴抵达鲁米塔卡后将获得自由,还会得到普索给的一千块钱。 上船后,琴发现,所谓的货物其实是二十个奴隶,其中五个是成年人,其余是儿童。于是,在抵达鲁米塔卡的前两天,琴趁船员们不注意,独力打晕全部四名船员,把他们锁进气闸,然后释放所有奴隶。最后,她驾驶船上的穿梭机前往鲁米塔卡。控制货船的奴隶则打开气闸,把船员们扔进太空。 抵达鲁米塔卡后,琴·厄索把穿梭机卖给废品商里西·安普斯,然后开始做各种工作,在星际间游荡。她去过阿诺阿特星系、瑟里亚、科耶尔蒂等地,甚至在塔科达纳待了几乎一年。这几年间,她化名利亚娜·哈利克。21岁时,因为缺钱,琴·厄索再次回到鲁米塔卡,结果里西·安普斯又找到她,请求她伪造一批识别码。琴答应了。然而,里西当晚就被帝国逮捕,琴也被冲锋队带去五点太空站接受讯问。原来,里西涉嫌为一支叛军服务。因此,帝国海军上将罗克温胁迫琴为帝国效力,要她渗透进这支叛军,查出这支叛军的基地。琴被迫就范。 琴顺利混进这支以女德瓦隆人布卢为首的叛军。他们以一艘XO1游艇为基地。接纳利亚娜·哈利克后,他们做的事也大都是合法的货运或慈善任务。最终,在离开五点星系、准备与义军同盟会合前,布卢的队伍被罗克温上将一网打尽。接着,罗克温背叛了琴,把她关进行星沃巴尼的帝国拘留中心与劳改营LEG-817。四、琴·厄索在沃巴尼 琴·厄索在LEG-817被关了六个月,先后有过三个狱友。其中,佐拉达自杀,亚拉在越狱时被击毙,而奈尔(乌林·马斯特斯)见证了利亚娜·哈利克被义军同盟救走。译名表 人物Jyn Erso (Kestrel Dawn, Liana Hallik),琴·厄索(凯斯特蕾尔·唐、利亚娜·哈利克)Saw Gerrera,索·格雷拉Galen Erso,盖伦·厄索Steela Gerrera,斯蒂拉·格雷拉Reece Tallent,里斯·塔伦特Jari,贾里Lux Bonteri,勒克斯·邦泰里Maia,马娅Dorin Bell,多林·贝尔Arane Oreida,阿蕾因·奥雷达Idryssa Barruck,伊德丽萨·巴鲁克Akshaya Ponta,阿克沙娅·蓬塔Hadder Ponta,哈德·蓬塔Tanith Ponta,塔妮思·蓬塔Berk,伯克Lucka Solange,卢卡·索朗热Allehander Pso,阿利汉德·普索Risi Amps,里西·安普斯Rocwyn,罗克温Blue,布卢Zorahda,佐拉达Yalla,亚拉Nail (Oolin Musters),奈尔(乌林·马斯特斯)Xosad Hozem,佐萨德·霍泽姆 地点Smuggler's Run,走私者航程Wrea,里亚Coruscant,科洛桑Western Reaches,西部星带Horuz,何露兹Naboo,纳布Inusagi,伊努萨吉Tamsye Prime,塔姆西耶主行星Skuhl,斯库尔Five Points system,五点星系Pso's Palace,普索宫殿Rumitaka,鲁米塔卡Anoat system,阿诺阿特星系Cerea,瑟里亚Coyerti,科耶尔蒂Takodana,塔科达纳Wobani,沃巴尼Imperial Detention Center & Labor Camp LEG-817,帝国拘留中心与劳改营LEG-817种族Togruta,托格鲁塔人Devaronian,德瓦隆人 组织Galactic Empire,银河帝国stormtroopers,冲锋队Rebel Alliance,义军同盟 飞船CCR-class pinnace,“CCR级”舰载艇TIE Fighter,TIE战斗机Star Destroyer,歼星舰SC3000 freighter Ponta One,SC3000货船“蓬塔一号”Planet hopper Ponta Two,行星跳跃机“蓬塔二号”Y-wing starfighter,Y翼星际战斗机Amarills-class freighter,“阿马里尔斯级”货船XO1 yacht,XO1游艇 其它Sakoola Blossom Festival,樱花节doonium,杜恩素dolovite,多洛石Fulcrum,“支点”","updated":"T04:35:58.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4,"likeCount":77,"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2:35:58+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e2c008b781d2f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4,"likesCount":77},"":{"title":"铁汉盲僧战帝国","author":"southwarrior","content":"【作者按】本文是《星球大战》正史中篇小说《威尔守卫》(Guardians of the Whills)的剧情概述。《威尔守卫》是电影《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的配套小说之一。在杰达星系内,行星纳杰达的卫星杰达是威尔门徒、威尔守卫、开颜兄弟会、托里博塔氏族、中央等翅会、菲尔姆信徒、恩典焊唱团等众多原力信仰者组织的圣地。其中,威尔门徒和威尔守卫以杰达圣城内的最高建筑凯伯圣殿(又名“威尔人圣殿”)为基地,因此地位相对较高。银河帝国占领杰达后,关闭圣殿,洗劫凯伯水晶,在杰达大肆采矿,导致杰达污染严重,陷入贫困和饥荒,宗教朝圣者日趋减少。零星的反帝国抵抗运动层出不穷。奇鲁·英威和贝兹·马彪斯原本都是威尔守卫,但现在只有奇鲁坚持信仰,贝兹只是作为奇鲁的密友紧跟奇鲁而已,他本人早已不信原力。奇鲁不是原力使用者,但对原力有有限的感知力,时而可以感受到周围的原力,时而又不行。他常在街头乞讨,但其实不是为了钱,而是通过原力观察圣城的局势。这也是威尔守卫与威尔门徒最大的不同——威尔守卫更善于观察,而威尔门徒更善于聆听。身患肺病的基莉·吉姆是一名威尔门徒,在圣城内开了一家孤儿院。平时,奇鲁、贝兹和基莉的妹妹卡娅·吉姆都会去孤儿院里帮忙照顾孩子。这段时间,奇鲁和贝兹一共对帝国货运队实施了四次隐秘而精准的洗劫。帝国事后都会惩罚城内的盗贼,没有怀疑到威尔守卫的头上。奇鲁和贝兹会把劫得的食品、藥品等分给孤儿院,武器分给机修工德妮克。不过,在第四次洗劫后,贝兹又从德妮克那里将一把MWC-35c“断续闪电”连发炮据为己有。然而,奇鲁和贝兹不知道,其实索·格雷拉的游击队早就悄悄潜伏进了杰达,而且几个月来一直在暗中观察。贝兹拿着新缴获的大枪欢天喜地回到住处后,索·格雷拉便突然邀请他和奇鲁加入自己的队伍,一同打击帝国占领军。奇鲁和贝兹起先有所犹豫,但在冲锋队洗劫孤儿院,拿走了几乎所有食品、藥品、取暖设备等补给后,他们被迫接受索的邀请,把圣城的详细地形告知索。索则答应资助孤儿院,为孤儿院提供生活必需品。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索·格雷拉逐渐收编了杰达几乎所有的反帝国自由战士。在比泽·福图纳的策划下,奇鲁和贝兹跟着索的游击队实施了多起针对帝国凯伯水晶运输队的袭击。由于开采凯伯水晶是帝国占领杰达的主因,因此游击队员们相信阻扰帝国的凯伯水晶运输是赶走帝国的最佳手段。面对日趋恶化的局势,帝国命令“勇毅号”歼星舰黑压压地直接停在圣城上空,然后派出大部队加强对圣城的控制。作为回应,索派出地面部队和“洞穴天使”X翼中队在全城掀起对占领军的打击。这场暴动没有持续多久就被帝国平息。在暴动中,平民伤亡惨重,孤儿院人满为患。于是,奇鲁和贝兹做出一个大膽的决定——把孤儿院撤出杰达。首先,贝兹和另外几名游击队员在太空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消灭了一艘“哨兵级”登陆艇里外的帝国军人。同时,奇鲁、吉姆姐妹和德妮克带着一共三十四名孤儿淡然地穿过圣城街道,走向太空港。一路上先后有成百上千的市民自发加入他们。冲锋队一时对这支浩浩荡荡的儿童护送队束手无策。不料,市民和孤儿们抵达太空港后,比泽说索·格雷拉已征用那艘登陆艇,要把它装满炸藥,飞入歼星舰机库,炸毁歼星舰。虽然比泽声称这会给人民带来希望,但奇鲁和贝兹还是阻止了比泽,并宣布退出索的游击队。面对汹涌的人群和无辜的孩子,比泽只能放弃。最后,卡娅与德妮克带着孩子们上艇,由德妮克担任飞行员,平安离开杰达。奇鲁、贝兹和基莉留在杰达守护信仰与家园。译名表人物Chirrut ?mwe,奇鲁·英威Baze Malbus,贝兹·马彪斯Killi Gimm,基莉·吉姆Kaya Gimm,卡娅·吉姆Denic,德妮克Saw Gerrera,索·格雷拉Beezer Fortuna,比泽·福图纳组织Disciples of the Whills,威尔门徒Guardians of the Whills,威尔守卫Brotherhood of the Beatific Countenance,开颜兄弟会Clan of the Toribota,托里博塔氏族Central Isopter,中央等翅会Phirmist,菲尔姆信徒Weldsingers of Grace,恩典焊唱团Galactic Empire,银河帝国stormtroopers,冲锋队Cavern Angels squadron,洞穴天使中队地点Jedha,杰达NaJedha,纳杰达Holy City,圣城Temple of the Kyber (Temple of the Whills),凯伯圣殿(威尔人圣殿)飞船Imperial I-class Star Destroyer Dauntless,“帝国一级”歼星舰“勇毅号”X-wing,X翼Sentinel-class landing craft,“哨兵级”登陆艇其它Kyber crystal,凯伯水晶MWC-35c \"Staccato Lightning\" repeating cannon,MWC-35c“断续闪电”连发炮","updated":"T12:03:50.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1,"likeCount":73,"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20:03:50+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294cfff8f07b7c11f9375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1,"likesCount":73},"":{"title":"菲尔·洛德和克里斯托弗·米勒不再执导未定名的汉·索洛电影","author":"southwarrior","content":"《星球大战》官方网站发布声明,菲尔·洛德(Phil Lord)和克里斯托弗·米勒(Christopher Miller)不再执导未定名的汉·索洛(Han Solo)外传电影!声明原文如下:未定名的汉·索洛外传电影将在更换导演后继续拍摄。“菲尔·洛德和克里斯托弗·米勒是才华横溢的电影人。他们招募的演职员团队难以置信地出色。但显然我们对这部电影有不同的创作愿景,所以我们决定分道扬镳。新导演将很快公布,”卢卡斯影业董事长凯瑟琳·肯尼迪说。“很不幸,在这个项目上,我们的愿景和流程跟我们的合作伙伴并不一致。我们通常不喜欢‘创作分歧’这个词,但这一次,这句陈词滥调是真的。我们的演职员团队正在拍摄一部举世瞩目的杰作,我们对此确实感到非常骄傲。”菲尔·洛德和克里斯托弗·米勒说。未定名的汉·索洛外传电影依然暂定于2018年5月在北美上映。原址:","updated":"T01:34:26.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5,"likeCount":19,"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09:34:26+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b050afca7aaed4879cedeb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5,"likesCount":19},"":{"title":"罗恩·霍华德将执导未定名的汉·索洛外传电影","author":"southwarrior","content":"卢卡斯影业宣布,罗恩·霍华德(Ron Howard)将执导第二部《星球大战》正史外传电影。这部电影将于日在北美上映,讲述青年汉·索洛(Han Solo)的故事,暂时未定名。“在卢卡斯影业,我们相信每部电影的最高目标是让人快乐,把乔治·卢卡斯在四十年前开启的系列片精神发扬光大,”卢卡斯影业董事长凯瑟琳·肯尼迪说。“考虑到这一点,我们非常兴奋地宣布,罗恩·霍华德将接手,执导这部尚未定名的汉·索洛电影。我们有精彩的剧本和绝好的演职员。我们立志拍出一部伟大的电影。本片拍摄工作将于7月10日恢复。”罗恩·霍华德与乔治·卢卡斯有着长久的合作关系。早在1973年,罗恩·霍华德就在乔治·卢卡斯导演的《美国风情画》中饰演了男二号史蒂夫·博兰德(Steve Bolander),见上图。1988年上映的奇幻片《威洛》由乔治·卢卡斯担任制片人和编剧,罗恩·霍华德担任导演。上图为 《威洛》的剧院版海报。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罗恩·霍华德执导的《美丽心灵》、《达芬奇密码》、《天使与魔鬼》、《但丁密码》等都是中国观众所熟悉的影片。其中《美丽心灵》获得2002年第7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女配角、最佳导演和最佳改编剧本四项大奖。详见:","updated":"T03:12:08.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1,"likeCount":26,"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1:12:08+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1aeee65d4e61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1,"likesCount":26},"":{"title":"著名科幻作家罗伯特·索耶曾探索《星球大战》里的人类起源","author":"southwarrior","content":"在《星球大战》的宇宙里,人类究竟起源于哪里?正史宇宙简单地声称人类起源于科洛桑(Coruscant),此外再未透露其它细节;传说宇宙声称科洛桑在二十万年前爆发过人类与汤恩人(Taung)的核大战,最后人类获胜,汤恩人被赶跑,但人类一开始不一定就是科洛桑的原住民。总之,无论是迪士尼还是卢卡斯影业,从未明确过《星球大战》里的人类究竟起源于哪里。然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这个问题差点以一种戏剧性的方式得到圆满的解答。一、背景图一:《乔治·卢卡斯的怪兽与外星人》封面这一切要先从1993年说起。那年11月,美国纽约的艾布拉姆斯书社(Abrams Books)获得乔治·卢卡斯授权,出版了一本叫《乔治·卢卡斯的怪兽与外星人》(Monsters and Aliens from George Lucas)的《星球大战》幕后画册。这本书介绍了很多被废弃或带有实验性质的外星人与生物设计。到了1994年,著名的科幻与奇幻小说出版社王牌书社(Ace Books)看中了这本书,然后找到卢卡斯影业,希望为这本书里的外星生物出版背景小说。而这套背景小说的具体创作者,就是当时王牌书社的签约作家——罗伯特·J. 索耶(Robert J. Sawyer)。二、罗伯特·J. 索耶图二:罗伯特·J. 索耶加拿大人罗伯特·J. 索耶是当代最著名的科幻作家之一,被誉为“加拿大科幻教父”,多次获得雨果奖、星云奖等科幻奖项,2007年还荣获中国银河奖“最受欢迎外国作家奖”。他的代表作《恐龙文明三部曲》(Quintaglio Ascension Trilogy)、《尼安德特人三部曲》(The Neanderthal Parallax Trilogy)、《计算中的上帝》(Calculating God)等均已被引进中国并被翻译成中文出版,为中国科幻迷所熟知。图三:《恐龙文明三部曲》、《尼安德特人三部曲》和《计算中的上帝》中文版封面不过,在1994年时,索耶手里还只有《恐龙文明三部曲》等少数作品。而《恐龙文明三部曲》最早正是王牌书社出版的。接到出版社的创作任务后,索耶参考了一系列已问世的《星球大战》资料,于1995年1月完成这套小说第一册的大纲和前两章试阅。他把这本小说命名为《外星人出逃记》(Alien Exodus)。三、《外星人出逃记》图四:《THX-1138》、《美国风情画》、《威洛》和《星球大战》海报以《圣经旧约——出埃及记》为蓝本,《外星人出逃记》在剧情上非常大膽,几乎把《THX-1138》、《美国风情画》(American Graffiti)、《威洛》(Willow)、《星球大战》等乔治·卢卡斯编剧或导演的电影统一在了一个宇宙里,讲述《星球大战》里人类的起源与赫特人(Hutt)的真相:25世纪的地球逐渐成为一个被计算机控制的社会。为了反抗计算机的极权主义统治,部分人类组织了地下抵抗运动。计算机黑客戴尔·亨德(Dale Hender)、太空飞行员安东尼娅·科雷利(Antonia Corelli)和她的恋人帕克斯顿·索洛(Paxton Solo)是抵抗运动领导人。其中戴尔·亨德在20世纪的祖先是柯蒂斯·亨德森(Curtis Henderson),即《美国风情画》的男主角。戴尔·亨德发现计算机企图给人类强行喂藥,以控制人类的情感。计算机还企图剥夺人类的身份和家庭纽带,用序列号替代姓名。比如戴尔·亨德本人的序列号就是THX-0001。《THX-1138》的男主角与戴尔·亨德同属一个序列号系列。由于无力反抗计算机,抵抗运动秘密把一艘叫“奥尔特骑士号”(Oort Raider)的彗星采矿船改造成殖民飞船,带着五千名人类逃往半人马座α星。统治地球的计算机试图阻止他们,但没有成功。“奥尔特骑士号”由安东尼娅·科雷利驾驶;“奥尔特骑士号”的附属飞船“百年鹰号”(Century Eagle)由帕克斯顿·索洛驾驶。不过,在前往半人马座α星的路上,“奥尔特骑士号”意外遭遇类似时空连续体漩涡的超空间虫洞,被传送到十几亿年前的另一个星系。人类在新的星系发现一颗天堂般的宜居行星后,“奥尔特骑士号”在上面着陆。那里生活着一种双头龙,很像《威洛》里的埃博西斯克(Eborsisk)。人类在新世界遇到了一艘由罗迪亚人(Rodian)控制的奴隶船,船上的奴隶都是比思人(Bith)。罗迪亚人企图奴役人类,而人类计划解放比思人。很快,加莫人(Gamorrean)奴隶贩子也来了。他们曾经是罗迪亚人的敌人,现在是他们的贸易伙伴。在接下来的混战中,安东尼娅·科雷利不幸被罗迪亚人杀死。最后,强大的巨型昆虫形种族瓦尔人(Varlian)赶到,控制了局势。他们把人类和比思人都征服为奴隶,打算把他们押往行星弗林纳(Forhilnor),同时雇佣罗迪亚人和加莫人看守奴隶。启程前,帕克斯顿·索洛和戴尔·亨德把他们新发现的这颗行星命名为“科雷利亚”(Corellia),以纪念牺牲的安东尼娅·科雷利。他们发誓人类终有一天会回到科雷利亚,建设一个自由新世界。后来,戴尔·亨德、安东尼娅·科雷利和帕克斯顿·索洛的故事被记载在一本叫《人类出逃记》(The Human Exodus)的书上。图五:比思人、伊索人、库巴兹人、奥尔托人、基托纳克人、提列克人、蒙卡拉马里人和萨勒斯特人一百多年后,瓦尔人已在星际间建立了一个大帝国。罗迪亚人和加莫人是瓦尔人的打手,负责看管奴隶。人类、比思人、伊索人(Ithorian)、库巴兹人(Kubaz)、奥尔托人(Ortolan)、基托纳克人(Kitonak)、提列克人(Twi'lek)、蒙卡拉马里人(Mon Calamari)和萨勒斯特人(Sullustan)九个《星球大战》正传三部曲里的种族都是瓦尔人的奴隶。在弗林纳,奴隶们被迫建造一座千米高塔。戴尔·亨德的后代科斯莫·亨德(Cosmo Hender)是当地人类奴隶的领袖。他与其他种族的领袖组成了一个秘密的奴隶委员会,希望为奴隶们争取自由。委员会注意到一件奇怪的事,那就是奴隶们异常疲劳困乏。尽管奴隶们的工作很辛苦,口粮很稀少,但还远远不至于让奴隶们如此疲劳困乏。科斯莫·亨德的配偶叫萨莉(Sallee),在弗林纳总督卡扎(Kaxa)的宫殿里当侍女,当时已怀上了科斯莫的孩子。科斯莫从她那里了解到一些重要情报。首先,瓦尔人科技发达,可以轻易建造高塔,根本不需要奴隶。其次,几百年前,瓦尔人企图奴役伍基人(Wookiee)失败后,一种叫“昌加血残病”(Changa Bloodrot)的瘟疫几乎导致瓦尔人灭族。瓦尔人认为这是神对他们没能奴役伍基人的惩罚。最后,卡扎的女儿德尔巴(Delba)教会了科斯莫读书写字。科斯莫因此读到了《人类出逃记》这本书,了解到祖先的身世,深受启发。科斯莫和萨莉的儿子出生后,被取名为“自由”(Freedom)。回到奴隶中间后,科斯莫·亨德把几个过劳死的奴隶尸体伪装成因感染昌加血残病而死。这引起了瓦尔人的恐慌,以为奴隶们都感染了昌加血残病。但其实,奴隶委员会只向瓦尔人宫殿的供水系统里投了毒,奴隶们都没有被感染。卡扎总督认为疫情的疑似爆发会破坏他夺取帝国皇位的计划。原来,瓦尔人在弗林纳上建这座高塔只是为了让奴隶们有事做。而在瓦尔人的宫殿里,有块水晶会汲取奴隶们的生命原力——这是导致奴隶们疲劳困乏的主因。卡扎总督利用汲取的原力把整个弗林纳星系在太空中移向帝国本土。抵达帝国本土后,他会利用奴隶军队发动政变,自立为帝,把弗林纳改为帝国首都。行星系的移动导致弗林纳发生地震。科斯莫·亨德在碎石瓦砾中救人时,发现自己居然能运用原力隔空移物。于是,他被其他奴隶昵称为“天行者”(Skywalker)。最终,真正的昌加血残病在瓦尔人宫殿内爆发了。作为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形种族,瓦尔人在生长阶段分为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这次爆发的昌加血残病发生了变异,没有杀死瓦尔人,而是让他们永远停留在幼虫阶段,仅仅增加体形,而无法化蛹。这些永远保持幼虫形态的瓦尔人就成了赫特人。图六:赫特人科斯莫·亨德和其他奴隶偷到了宫殿内的原力水晶。卡扎则派遣一支加莫人舰队追击逃亡的奴隶舰队。奴隶舰队被逼向附近引力巨大的血星星团(Bloodstars)。为了给舰队开辟一条逃跑路线,科斯莫·亨德居然利用原力移开了整个血星星团!不过,如此强大的原力释放耗尽了科斯莫的生命。弥留之际,科斯莫指定蒙卡拉马里人里德布雷克(Ridbrek)为自己的接班人。奴隶舰队驶向美好的科雷利亚行星;科斯莫的配偶萨莉承诺会把“天行者”的传奇写下来,让后人代代传颂。四、后续很遗憾,这本脑洞大开、差点建立“乔治·卢卡斯电影宇宙”的小说最终没有获得卢卡斯影业的批准。罗伯特·J. 索耶也因此退出了本书的创作。后来,索耶在他的个人网站上公开了《外星人出逃记》的大纲和前两章。《外星人出逃记》大纲:《外星人出逃记》前两章:值得注意的是,“弗林纳”这个名字被罗伯特·J. 索耶沿用到了2000年出版的《计算中的上帝》里。这本小说里的外星种族就叫“弗林纳人”。不过,王牌书社并没有放弃这个项目。罗伯特·J. 索耶退出后,他们又请科幻与奇幻作家德博拉·切斯特(Deborah Chester)以《乔治·卢卡斯的怪兽与外星人》为灵感创作一套科幻小说。这套小说虽然被命名为《卢卡斯影业的外星人编年史》(Lucasfilm's Alien Chronicles),但被设置在一个原创的宇宙内,与《星球大战》完全无关,也没有采用任何《星球大战》专有名词。《外星人编年史》一共有三册,分别于1997年、1998年和1999年顺利出版。图七:封面《卢卡斯影业的外星人编年史》三部曲封面有趣的是,《外星人编年史》中的两个重要元素作为彩蛋被引入了《星球大战》传说宇宙。2008年出版的《完全〈星球大战〉百科全书》(The Complete Star Wars Encyclopedia)收录了“阿劳恩人”(Aaroun)和“维斯帝国”(Viis Empire)两个词条。阿劳恩人是《外星人编年史》里的主要种族之一;维斯帝国是《外星人编年史》里的反派组织,奴役了阿劳恩人,把他们当成角斗士。阿劳恩人和维斯帝国此前从未在任何《星球大战》作品里出现过,因此可以被认为是《完全〈星球大战〉百科全书》为了向《外星人编年史》致敬而故意设置的彩蛋。所以,在《星球大战》宇宙里,人类的起源地依然模棱两可,赫特人也不是什么昆虫形种族的幼虫。《THX-1138》、《美国风情画》、《威洛》和《星球大战》依然是四个不同的宇宙。如今早已功成名就的罗伯特·J. 索耶是否还记得年少轻狂时的无边脑洞?","updated":"T03:59:22.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0,"likeCount":95,"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1:59:22+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b2a6d4bca1eafc475db247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0,"likesCount":95},"":{"title":"《星球大战》作品荣获第43届土星奖四项大奖!","author":"southwarrior","content":"在日举行的第43届土星奖(Saturn Awards)颁奖仪式上,《星球大战》荣获四项大奖:1、《侠盗一号》荣获最佳科幻片奖;2、《侠盗一号》导演加雷思·爱德华兹(Gareth Edwards)荣获最佳导演奖;3、以约翰·诺尔(John Knoll)为首的《侠盗一号》特效团队荣获最佳特效奖;4、《义军崛起》荣获最佳电视动画片奖。土星奖由美国科幻、奇幻及恐怖电影学院(Academy of Science Fiction, Fantasy and Horror Films)创立于1973年,每年颁发一次。与奥斯卡奖不同,土星奖只颁发给科幻片、奇幻片、恐怖片、惊悚片和动作冒险片。《星球大战》电影历来是土星奖的常客:《新的希望》荣获第5届土星奖最佳科幻片、最佳男配角(亚力克·吉尼斯)、最佳导演、最佳剧本、最佳音乐、最佳服装、最佳化妆、最佳特效、最佳美术指导、最佳剪辑、最佳布景和杰出摄影师特别奖共12个奖项。《帝国反击战》荣获第8届土星奖最佳科幻片、最佳男主角(马克·哈米尔)、最佳导演和最佳特效共4个奖项。《绝地归来》荣获第11届土星奖最佳科幻片、最佳男主角(马克·哈米尔)、最佳服装、最佳化妆和最佳特效共5个奖项。《幽灵的威胁》荣获第26届土星奖最佳服装和最佳特效共2个奖项。最佳科幻片奖惜败给《黑客帝国》(Matrix)。《克隆人的进攻》荣获第29届土星奖最佳服装和最佳特效共2个奖项。最佳科幻片奖惜败给《少数派报告》。《西斯复仇》荣获第32届土星奖最佳科幻片和最佳配乐共2个奖项。《原力觉醒》荣获第42届土星奖最佳科幻片、最佳编剧、最佳男主角(哈里森·福特)、最佳男配角(亚当·德赖弗)、最佳音乐、最佳剪辑、最佳化妆和最佳特效共8个奖项。","updated":"T15:32:59.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9,"likeCount":41,"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23:32:59+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d80b90527c24aef39efef29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9,"likesCount":41},"":{"title":"《星球大战》里的致命疾病","author":"southwarrior","content":"【译者按】原文《》和《》分别于日和日刊登在《星球大战》官方网站,作者马克·纽博尔德(Mark Newbold)。译文略有增删。1、脑残瘟疫就算喝三十大瓶熄火酒都不能让你脑子残废,你也抵御不了脑残瘟疫。这种可怕的空气传播病毒会感染人形种族和头足形种族,攻击中枢神经系统,引发恶心、流汗和交流障碍,如果不接受免疫治疗,患者将迅速死亡。脑残瘟疫又被称为勒多维亚脑瘟疫。克隆人战争期间,分离势力把它用作细菌战的一种形式,清洗了威梅尔星区的所有人形种族人口,导致整个星区不宜居。脑残瘟疫甚至攻击了科洛桑的马纳赖高地区,导致科洛桑健康办公室不得不开展公益广告与公众意识宣传。脑残瘟疫有三种不同的类型——A型、B型和C型,所以,就算没有第一时间被感染到,你依然有可能被潜伏在身边的另外两种攻击。脑残瘟疫最早出自2001年8月的传说宇宙参考书《银河常用语手册与旅游指南》。2、病毒606细菌战和化学战一直以来都被军人视为常见但卑鄙的武器,但对帝国安全局的特工来说,这种道德顾虑与他们无关。为消灭敌人,他们合成了病毒606。这种病毒对所有人都是致命的。只有一套精确的注射疗程才能对抗这种病毒。病毒606是极其有效的制敌手段。想象一下,拥有一种能抑制致命疾病的血清,就等于拥有了控制另一个人的能力。病毒606最早出自1998年4月的传说宇宙桌面角色扮演游戏设定书《远轨计划》。3、休眠综合症糟了,所谓的朋友背叛了你。糟了,你女友的爹把你变成了一张咖啡桌。设想一下,在赫特人贾巴的宫殿里睡了一年后突然苏醒,震惊、困惑、害怕、虚弱、失明、疼痛……这就是休眠综合症,被描述为“持续意识模糊和奄奄一息”的结果。怪不得被卧底的莱娅公主解救后,汉·索洛如此迷迷糊糊。休眠综合症偶尔会导致死亡,但通常它们会在大约一天后消退。理论上说,患者可以被碳凝几周、几个月,甚至几年,但长时间碳凝会导致休眠综合症的症状更严重。严格地说,休眠综合症不是病,更像创伤过程的副作用,但它毫无疑问提醒我们以后别跟岳父对着干。休眠综合症最早出自1983年5月的正史宇宙电影《帝国反击战》。4、蒙卡拉马里神经休克作为一个基本生活在水中的种族,蒙卡拉马里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会面对额外的危险,即一种被称为“蒙卡拉马里神经休克”的病毒。如果不接种疫苗,这种病毒将非常致命。它会潜伏多年,然后在宿主体内爆发,攻击神经系统。届时再治疗为时已晚。因此,蒙卡拉马里人必须从小接种疫苗,才能避免得这种恐怖的病。蒙卡拉马里神经休克最早出自1994年3月的传说宇宙桌面角色扮演游戏设定书《〈最终指令〉资料集》。5、匡诺特综合症毁灭性的匡诺特综合症是一种会令人衰弱的疾病,给患者带来非常巨大的痛苦,只有使用大剂量止痛藥佩里根才能控制住病情。但没有任何介入医学能治愈它。新绝地武士团的绝地学徒尼科斯·马尔得了这种不治之症。他的女朋友克蕾·明格拉试图把他的意识传到一个机器人体内,但没有成功。这说明就算在《星球大战》宇宙里,也有很多事你无能为力。匡诺特综合症最早出自1995年5月的传说宇宙小说《绝地的孩子》。6、怪异谷失调在一个被机器人服务了几千年的银河系,害怕机器人听起来似乎有点像害怕冰箱。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有些机器人的外表被设计得越来越像人类。相应地,怪异谷失调(简称“ECD”)就被发现了。出现这种症状的人形种族面对人形机器会感到警惕和不舒服。任何患有ECD的人看见西佐王子的全仿真机器人古丽几乎肯定会感到焦虑不安。或许,这就是大多数机器人在造型上都被设计得更实用而不是更栩栩如生的原因之一。怪异谷失调最早出自2013年2月的传说宇宙小说《最后的绝地》。7、拉克鬼瘟疫被一个受感染的宿主轻咬一口或轻挠一下,六到四十八小时内,你就会变成一头拉克鬼——一种没有思想的怪兽。这种疾病由古老的西斯尊主卡尼斯·穆尔调制。像所有其他西斯一样,穆尔也企图逃避死亡。他把自己的意志和力量传输进穆尔护身符中。而穆尔护身符能把周围的非原力敏感者智慧生物转变成拉克鬼。这些拉克鬼又能继续感染和转变几乎所有其他非原力敏感者智慧生物。拉克鬼瘟疫有两种类型——博赞和希拉诺——都不可治愈。这种疾病从古西斯时期一直存活至凯德·天行者的时代,像紧握双手一样容易传播。现存的每头拉克鬼都携带这种疾病。它造成的死亡与破坏像歼星舰一样巨大。拉克鬼瘟疫最早出自2003年7月的传说宇宙电子游戏《旧共和国武士》。8、恩德雷加德瘟疫不要愚蠢地以为这种剧毒、能快速传播,但不致命的疾病不是巨大的威胁。恩德雷加德瘟疫的患者刚发病时,会发烧,接着体液会极度流失,眼部和口部周围会明显脱屑,舌头和手指会肿胀。医学研究表明,任何种族都对这种疾病没有自然免疫力。医生认为,要对付这种疾病,目前只有一种已知的治疗手段——医用香料。必须定期稳定服用医用香料才能缓解病情,但医用香料成本很高。恩德雷加德瘟疫是从一种源于行星瓦尔的病毒变异而来的,医生担心它还会再次变异,由于任何种族都对它没有自然免疫力,它可能会像野火一样在星际间传播。恩德雷加德瘟疫最早出自2002年3月的传说宇宙桌面角色扮演游戏设定书《风暴家仇》。9、血烧病五条大型超空间航路从银河核心蜿蜒至银河边疆。在这样一个构建在超空间航路上的银河系里,超空间航路的吸引力是十分巨大的。对很多探索航路的人来说,星际旅行并不难,在星际间过充实生活唾手可得。但对有些人来说,血烧病的痛苦会剥夺这种生活方式——永远剥夺。血烧病非常罕见,但致死率很高。顾名思义,这种病会引起身体过热、血液变得浓稠,最后痛苦地死亡。补水和注射哈代拉血清能缓解症状,但主治医生机器人往往会马上命令你严格远离太空旅行。血烧病最早出自2016年5月的正史宇宙小说《血脉》及其配套短篇小说《疾驰》。10、FNV-23银河深处潜伏着许多人为疾病。FNV-23,又被称为“灰死病”,就是这样一样病毒。在帝国资助的病原基忠诚加强计划的支持下,费斯约·尼格利姆博士创造了这种特别恶性的病毒。这种病毒能改变自己的抗原条件,导致患者几乎不可能对其产生任何免疫力。然而,帝国还是开发出一种叫FNA-23-B的抗病毒藥来对抗FNV-23。FNA-23-B本身携带微量的FNV-23,因此这种“解藥”也是一种投毒系统,能让患者产生对解藥的终生依赖。FNV-23最早出自1995年5月的传说宇宙杂志《冒险杂志》第6期。11、永红病有的疾病引起肉体损伤,有的疾病引起心灵损伤,还有的疾病引起肉体和心灵双重损伤。永红病就是第三种,同时攻击患者的肉体和心灵。这种病源于两枚强大的宝石的分离。最先症状是患者陷入深度昏迷,接着眼睛受到感染,变成血红色,这种病故得名“永红病”。永红病中晚期会把患者的全部皮肤变红,最后患者发热死亡。永红病会在原力中产生负气场,对所有感觉到这一效应的人几乎都是致命的,除了一位年轻的绝地武士——卢克·天行者。永红病最早出自1981年5月的传说宇宙漫画《星球大战》第50集《永红病》。12、鲁兹病很多能打垮某个种族的疾病对别的种族是无害的。作为银河系人口最多的种族之一,人类容易感染很多这样的疾病,包括鲁兹病。这种疾病会侵袭身体,导致患者健康状况恶化、头昏眼花,甚至产生手部消失的奇怪感觉。三天后,这种疾病会让患者尸骨无存,然后进入潜伏期,直到日后再度爆发。与FNV-23一样,这种病毒是帝国在银河动荡期创造的生物武器。鲁兹病最早出自1985年11月的传说宇宙动画片《机器人》第13集《冰冻堡垒》。13、猪蜥流感阿奇班·弗罗德里克·金布尔军医企图先把猪蜥流感与加莫腮腺炎结合在一起,再为这种新病创造一种解藥,这样就能让自己一下子名利双收。结果,在成功合成出这种新变异病毒后,在设计解藥时,他却悲惨地失败了。猪蜥流感最早出自2011年12月的传说宇宙网络游戏《旧共和国》。14、子囊菌尘肺对大无畏的银河旅人来说,在一个各种气候和环境都不缺的银河系,采取防范措施才是明智之举。配备一把充满电的枪、随手带一个医疗箱,如果可能的话,再戴一张面具——即使那里的空气对你的种族来说是可以呼吸的。在德龙加这样的潮湿丛林行星,这是再好不过的建议了。那里的空气就是一个威胁。在德龙加,很容易因吸入微观孢子而罹患子囊菌尘肺,即“脓肺病”。这种病会悄悄侵袭患者,逐渐升高患者体温,导致患者在自己的体液中几乎被活活烧熟,最后死亡。子囊菌尘肺最早出自2005年7月的传说宇宙短篇小说《医疗星:间奏》。译名表疾病Brainrot Plague (Loedorvian Brain Plague),脑残瘟疫(勒多维亚脑瘟疫)Vira606,病毒606hibernation sickness,休眠综合症Mon Calamari Nerveshock,蒙卡拉马里神经休克Quannot's Syndrome,匡诺特综合症Eerie Coulee Disorder,怪异谷失调Rakghoul Plague,拉克鬼瘟疫Bozan,博赞Hirano,希拉诺Endregaad Plague,恩德雷加德瘟疫bloodburn,血烧病Gray Death,灰死病Crimson Forever,永红病Rooze Disease,鲁兹病Pig-lizard Flu,猪蜥流感Gamorrean Mumps,加莫腮腺炎Ascomycetous Pneumoconiosis,子囊菌尘肺作品Galactic Phrase Book and Travel Guide,《银河常用语手册与旅游指南》The Far Orbit Project,《远轨计划》The Last Command Sourcebook,《〈最终指令〉资料集》Children of the Jedi,《绝地的孩子》The Last Jedi,《最后的绝地》Knights of the Old Republic,《旧共和国武士》Tempest Feud,《风暴家仇》Bloodline,《血脉》Scorched,《疾驰》Adventure Journal ,《冒险杂志》The Crimson Forever,《永红病》Droids,《机器人》The Frozen Citadel,《冰冻堡垒》The Old Republic,《旧共和国》MedStar: Intermezzo,《医疗星:间奏》人物Jabba,贾巴Princess Leia,莱娅公主Han Solo,汉·索洛Nichos Marr,尼科斯·马尔Cray Mingla,克蕾·明格拉Prince Xizor,西佐王子Karness Muur,卡尼斯·穆尔Cade Skywalker,凯德·天行者Fesjo Negleem,费斯约·尼格利姆Luke Skywalker,卢克·天行者Archiban Frodrick Kimble,阿奇班·弗罗德里克·金布尔机器人Human Replica Droid,全仿真机器人Guri,古丽组织Coruscant Health Office,科洛桑健康办公室Imperial Security Bureau,帝国安全局New Jedi Order,新绝地武士团种族Hutt,赫特人Mon Calamari,蒙卡拉马里人地点Weemell Sector,威梅尔星区Coruscant,科洛桑Manarai Heights,马纳赖高地区Varl,瓦尔Drongar,德龙加其它Flameout,熄火酒Perigen,佩里根Clone Wars,克隆人战争Rakghoul,拉克鬼Sith Lord,西斯尊主Muur Talisman,穆尔护身符Force-sensitive,原力敏感者Star Destroyer,歼星舰Hadeira serum,哈代拉血清Pathogen-Based Loyalty Enhancement Program,病原基忠诚加强计划Jedi Knight,绝地武士","updated":"T16:00:31.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3,"likeCount":69,"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00:00:31+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7b9bfb049b2a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3,"likesCount":69},"":{"title":"五类《星球大战》角色的早期概念图","author":"southwarrior","content":"【译者按】原文《》于日刊登在《星球大战》官方网站,作者乔恩·沃特豪斯(Jon Waterhouse)。有些《星球大战》角色的造型从概念到大银幕经历了戏剧性的转变。回溯原始画板,你会发现尤达(Yoda)像花园侏儒,伊沃克人(Ewok)长着火烈鸟的细长腿,前传里的战斗机器人类似达斯·维德(Darth Vader)的士兵。下面就让我们看看五类受人喜爱的《星球大战》角色的未启用版造型。1、丘巴卡这位我们最爱的伍基人(Wookiee)不是一开始看起来就像我们熟知和喜爱的行走大毛毯的。按照著名设计师拉尔夫·麦夸里(Ralph McQuarrie)的说法,乔治·卢卡斯对丘巴卡(Chewbacca)的最初设想类似一只巨型狐猴。麦夸里做了一些尝试后,那些设计,包括一个戴护目镜的暴眼外星人,都被废弃了,因为他更喜欢另一个造型。麦夸里受到《新的希望》第二版剧本的启发,给了丘巴卡一张毛茸茸的娃娃脸和尖耳利牙。这个设计也被扔进了垃圾压缩机。可是,超过35年后,它成了《义军崛起》里的泽布(Zeb)的外形灵感来源。2、尤达最早于1980年出版的《帝国反击战草图》展示了乔·约翰斯顿(Joe Johnston)及其时任助手尼洛·罗迪斯-贾梅罗(Nilo Rodis-Jamero)创作的概念图。翻阅本书,一些较引人瞩目的画面映入眼帘,强调了尤达的演变。虽然大部分图片都很接近斯图尔特·弗里伯恩(Stuart Freeborn)按照自己的脸雕刻的尤达塑像,但其中有一幅距离最终版的那位尖耳绝地大师相当遥远。一幅早期概念图展示了一位留着嬉皮士翘八字胡的矮人。尖顶帽和华丽的长杆让他看起来更适合托尔金的夏尔,而不是卢卡斯的达戈巴(Dagobah)。3、伊沃克人创作《绝地归来》里的原住民时,麦夸里对伊沃克人的设想是毛多,但不太矮胖。麦夸里的早期伊沃克人草图绘制了一种拥有瘦长腿和粗大关节的生物。其脸部看起来并不像熊。4、战斗机器人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当画家江道格试图为《幽灵的威胁》 设计战斗机器人时,其最早的设计之一参考了正传三部曲。尽管机器人的特点很明显,但其脸部特征是向帝国冲锋队(stormtroopers)戴的头盔致敬。5、凯洛·伦本·索洛(Ben Solo)在《原力觉醒》中的黑暗面造型原本与现在几乎完全不同,但依然似曾相识。服装设计师迈克尔·卡普兰(Michael Kaplan)把凯洛·伦(Kylo Ren)的外套设想为银光闪闪的盔甲,有种被他称为“冲锋队之王”的感觉。概念画家德莫特·鲍尔(Dermot Power)绘制了这一造型。然而,导演J. J. 艾布拉姆斯(J.J. Abrams)以挥舞光剑的高速划掉了这个创意。不过,这幅画一直挂在设计室的墙上,最终引起卢卡斯影业老板凯瑟琳·肯尼迪(Kathleen Kennedy)的注意。她很喜欢这个造型,并启发了艾布拉姆斯在电影中加入法斯马队长(Captain Phasma)这个角色。","updated":"T11:42:01.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3,"likeCount":50,"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9:42:01+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5baa11ac6c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3,"likesCount":50},"":{"title":"2017年D23:《星球大战》主题园区模型展现你从未见过的世界","author":"southwarrior","content":"在2017年D23博览会上,一个直径超过15米的巨型《星球大战》主题园区模型首次公开亮相。这个模型由卢卡斯影业副董事长兼执行创意总监江道格(Doug Chiang)设计。它所展现的是一个目前没有在任何《星球大战》作品里出现过的星球。其中的建筑都是全新的样式。我们还能在模型中发现从未见过的飞船。《星球大战》主题园区本身将于2019年正式对外营业,地点位于:1、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阿纳海姆市的迪士尼乐园度假区(Disneyland Resort)的迪士尼乐园(Disneyland Park);2、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的华特迪士尼世界度假区(Walt Disney World Resort)的迪士尼好莱坞影城(Disney’s Hollywood Studios)。其他迪士尼乐园暂无这个园区。在《星球大战》主题园区内,玩家既可以亲自驾驶“千年隼号”(Millennium Falcon)执行秘密任务,也可以参加第一秩序(First Order)与抵抗组织(Resistance)之间的激烈战斗。详见:","updated":"T06:14:46.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3,"likeCount":56,"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tru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4:14:46+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bb1a1ebfd4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3,"likesCount":56},"":{"title":"2017年D23:马克·哈米尔与卡丽·费希尔荣获迪士尼传奇奖","author":"southwarrior","content":"2017年是迪士尼传奇奖(Disney Legends Awards)设立三十周年。在今年的D23博览会上,卢克·天行者扮演者马克·哈米尔(Mark Hamill)和莱娅·奥加纳扮演者卡丽·费希尔(Carrie Fisher)荣获迪士尼传奇奖。“卡丽从一开始就是《星球大战》系列作品的标志性人物。在我们心中,在全球粉丝心中,她永远占据非常特殊的位置,”颁奖仪式主持人、迪士尼董事长兼CEO鲍勃·艾格说。“我们都怀念她的才能、智慧和友谊。”费希尔的女儿比莉·卢尔(Billie Lourd)没能到场代母亲领奖,但艾格宣读了她写给现场的信。信中说,她和母亲很喜欢迪士尼和迪士尼乐园,经常一起逛迪士尼乐园。“对她来说,成为迪士尼大家庭的一员是神奇的时刻。她私下里一直想成为迪士尼公主,因此,在迪士尼作品里演一名公主和获得迪士尼传奇奖是她的终极梦想。”马克·哈米尔上台后感谢了乔治·卢卡斯、约翰·威廉斯和广大影迷。在谈到卡丽·费希尔时,哈米尔说:“我要向我那位超酷的太空妹妹卡丽·弗朗西丝·费希尔(Carrie Frances Fisher)表达最深切的敬意。我知道如果卡丽今天也在场,她应该至少已经对我竖两次中指了。我爱她,我们就像兄妹一样。我们会争吵——但我们爱彼此。”最后,在谈到即将上映的《星球大战:最后的绝地》时,艾格说:“这是目前马克扮演卢克·天行者最棒的一次,你们会明白我没说错。”今年获得迪士尼传奇奖的还有漫威的斯坦·李等人。乔治·卢卡斯也于两年前获得了迪士尼传奇奖。详见:","updated":"T06:17:21.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6,"likeCount":53,"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4:17:21+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a507c1fb0dc8aa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6,"likesCount":53},"":{"title":"2017年D23:迪士尼《星球大战》主题园区名为《银河边缘》","author":"southwarrior","content":"在2017年D23博览会上震撼亮相的迪士尼《星球大战》主题园区被正式定名为《星球大战:银河边缘》(Galaxy’s Edge)。这是一个位于银河系蛮荒空间边缘的偏远贸易港,此前从未在任何《星球大战》作品里出现过:在《星球大战:银河边缘》园区里,玩家可以在“千年隼号”(Millennium Falcon)的驾驶舱或第一秩序(First Order)的歼星舰机库里亲历第一秩序与抵抗组织之间的战斗:下面是园区内一些场景的概念图:《星球大战:银河边缘》园区将于2019年正式对外营业,地点位于:1、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阿纳海姆市的迪士尼乐园度假区(Disneyland Resort)的迪士尼乐园(Disneyland Park);2、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的华特迪士尼世界度假区(Walt Disney World Resort)的迪士尼好莱坞影城(Disney’s Hollywood Studios)。其他迪士尼乐园暂无这个园区。详见:","updated":"T07:10:31.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8,"likeCount":50,"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5:10:31+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6cea4b4770ad9cad6540f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8,"likesCount":50},"":{"title":"2017年D23:《星球大战》正史游戏《前线Ⅱ》幕后故事","author":"southwarrior","content":"在2017年D23博览会上,EA公布了《星球大战》正史游戏《前线Ⅱ》的幕后故事介绍视频:《前线Ⅱ》单人战役主要讲述以艾登·韦尔西奥(Iden Versio)为首的帝国地狱小队(Inferno Squad)在恩多战役后为帕尔帕廷皇帝复仇的故事。地狱小队的主要成员是吉迪恩·哈斯克(Gideon Hask)、艾登·韦尔西奥(Iden Versio)和德尔·米科(Del Meeko):其中,德尔·米科是科洛桑人。他当过冲锋队员(stormtrooper)和岸防士兵(shoretrooper)。雅文战役后,他被帝国海军上将加里克·韦尔西奥(Garrick Versio)亲自选入地狱小队。加里克·韦尔西奥上将是艾登·韦尔西奥的父亲:韦尔西奥来自帝国治下的“乌托邦”行星瓦尔多斯(Vardos)。那是一个秩序井然的和平世界:《前线Ⅱ》将于日上市。详见:","updated":"T07:19:08.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8,"likeCount":34,"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5:19:08+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98e7aff9eecd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8,"likesCount":34},"":{"title":"2017年D23:《星球大战:最后的绝地》幕后片花与人物海报","author":"southwarrior","content":"在2017年D23博览会上,《星球大战:最后的绝地》第一段幕后片花公布:同时公布的还有六张人物海报:蕾伊(Rey)莱娅·奥加纳(Leia Organa)芬恩(Finn)卢克·天行者(Luke Skywalker)凯洛·伦(Kylo Ren)波·达默龙(Poe Dameron)《星球大战:最后的绝地》是《星球大战:原力觉醒》的续集,将于日在北美上映。","updated":"T07:26:50.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5,"likeCount":57,"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tru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5:26:50+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0afbbb37f4eb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5,"likesCount":57},"":{"title":"《超图:〈星球大战〉宇宙视觉指南》将用信息图解释《星球大战》正史","author":"southwarrior","content":"《星球大战》官方网站宣布,参考书《超图:〈星球大战〉宇宙视觉指南》将于日出版,作者为美国《娱乐周刊》杂志创意总监蒂姆·梁(Tim Leong)。本书将用一百多幅直观生动的信息图比较说明《星球大战》正史宇宙里的各种细节设定。比如:每部电影里谁的台词最多。C-3PO居然不是最话痨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看来汉·索洛(Han Solo)真的欠了贾巴(Jabba)很多钱。而悬赏他的金额还没悬赏卢克多。“我对此有种不祥的预感”在电影里出现后,情况变得不详的程度。一些飞船在大气层内的最高时速。分离势力无畏舰谜之高速。邦塔夜精英飞梭车赛(Boonta Eve Classic)所有参赛选手的结局。人物关系图。详见:","updated":"T07:30:26.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3,"likeCount":91,"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5:30:26+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bbd1db1e20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3,"likesCount":91},"":{"title":"科幻作家刘宇昆将书写卢克·天行者的传奇;漫威将为《星球大战:索龙》推出漫画版","author":"southwarrior","content":"在2017年圣迭戈漫控(SDCC)上,卢卡斯影业公布了一系列《星球大战:最后的绝地》相关图书的概况,其中比较重要的有:1、《卢克·天行者的传说》(The Legends of Luke Skywalker)出版社:迪士尼-卢卡斯影业出版社出版日期:日。作者:中国科幻迷非常熟悉的刘宇昆(Ken Liu)!他翻译的《三体》和《北京折叠》分别荣获2015年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和2016年雨果奖最佳中短篇小说奖;他翻译的《三体3:死神永生》已获得2017年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提名。简介:《卢克·天行者的传说》类似太空版《坎特伯雷故事集》。在一艘驶往賭场世界“海岸篇章”(Canto Bight)的货船上,一群孩子讲了六个与卢克·天行者有关的故事。这些故事虚虚实实,有的说卢克在霍斯战役(Battle of Hoth)中摧毁了20台AT-AT步行机;有的说卢克炸毁死星的战绩是卢克自己捏造的;有的说卢克参加了贾库战役(Battle of Jakku)。甚至有个叫“悲伤微尘”(Lugubrious Mote)的鼹蚤(mole-flea)说他亲眼见证了卢克营救被碳凝的汉·索洛(Han Solo)的全过程。2、《莱娅:奥德朗公主》(Leia: Princess of Alderaan)出版社:迪士尼-卢卡斯影业出版社出版日期:日。作者:克劳迪娅·格雷(Claudia Gray)简介:16岁生日前夜,不顾养父母的反对,少女莱娅决定参加对抗帝国的战斗。《莱娅:奥德朗公主》将揭示莱娅最早是如何加入起义运动的。3、《法斯马》(Phasma)出版社:德雷(Del Ray)出版日期:日。作者:德莉拉·S. 道森(Delilah S. Dawson)简介:在一颗野蛮的行星,有一名可怕的战士叫法斯马 。当第一秩序(First Order)来到这里时,法斯马看到了机会。《法斯马》将在过去与现实之间来回切换,讲述年轻的法斯马如何离开母星,如何加入第一秩序,以及如何保守自己的秘密。这本小说讲揭露法斯马的全名。4、《丘仔与波尔格鸟》(Chewie and the Porgs)出版社:迪士尼-卢卡斯影业出版社出版日期:日。作者:凯文·欣尼克(Kevin Shinick)简介:在阿奇托(Ahch-To)岛上,丘巴卡(Chewbacca)与波尔格鸟发生了一段可爱的故事。5、《钴蓝中队》(Cobalt Squadron)出版社:迪士尼-卢卡斯影业出版社出版日期:日。作者:伊丽莎白·魏因(Elizabeth Wein)简介:这本小说主要讲述抵抗组织钴蓝中队轰炸机飞行员与技术员的故事。封面上两位露脸的角色是佩奇·蒂科(Paige Tico)和罗丝·蒂科(Rose Tico)姐妹。6、《海岸篇章》(封面暂未公布)出版社:德雷(Del Ray)出版日期:日。作者:萨拉丁·艾哈迈德(Saladin Ahmed)、蕾·卡森(Rae Carson)、米拉·格兰特(Mira Grant)和约翰·杰克逊·米勒(John Jackson Miller)简介:这本短篇小说集收录了四位作者写的四则短篇小说,讲述了四名异族人在賭场世界“海岸篇章”经历。7、《索龙》(Thrawn)出版社:漫威漫画出版日期:2018年2月。编剧:乔迪·豪泽(Jody Houser)简介:这部迷你系列漫画是小说《索龙》的漫画版,讲述了索龙在帝国的发迹史。8、《〈星球大战:最后的绝地〉画册》(The Art of Star Wars: The Last Jedi)出版社:艾布拉姆斯(Abrams)出版日期:日。 作者:菲尔·绍斯塔克(Phil Szostak)简介:本书将包含《星球大战:最后的绝地》的几百张摄制图、概念草图、分镜、蓝图和背景彩绘。9、《〈星球大战:最后的绝地〉不可思议的剖面》(Star Wars: The Last Jedi Incredible Cross-Sections)出版社:DK出版日期:日。 作者:贾森·弗赖伊(Jason Fry)简介:本书将图文并茂详细展示《星球大战:最后的绝地》里13种载具的内部结构。10、《〈星球大战:最后的绝地〉视觉图典》(Star Wars: The Last Jedi: Visual Dictionary)(封面暂未公布)出版社:DK出版日期:日。 作者:巴勃罗·伊达尔戈()简介:本书将用100多张图片介绍《星球大战:最后的绝地》里的人物、生物、机器人、地点、科技等各类元素。除此以外,《星球大战:最后的绝地》成年人小说版和青少年小说版将分别由德雷和迪士尼-卢卡斯影业出版社于日出版,作者分别是贾森·弗赖伊和迈克尔·科格(Michael Kogge),封面均暂未公布。","updated":"T15:19:06.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1,"likeCount":51,"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23:19:06+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3fc990f1d5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1,"likesCount":51},"":{"title":"《星球大战》免费正史短篇小说《疾驰》中文版全文","author":"southwarrior","content":"译/【译者按】《疾驰》()是一则《星球大战》正史短篇小说,于日刊登在《星球大战》官方网站,作者德莉拉·S. 道森(Delilah S. Dawson)。这篇小说是《星球大战》正史小说《血脉》(Bloodline)的前传。格丽尔·桑内尔(Greer Sonnel)刚大口喝完杯子里的酒,就发现有些不对劲。平时,这种极烈的酒会一路烧过她的喉咙,然后像炸弹一样轰进她的肚子,产生的烟雾几乎会从鼻子里喷出。她很享受这种感觉。对来自帕马思(Pamarthe)的飞行员们来说,没有什么能比一杯喝尽的“风暴中的港口(Port in the Storm)”更代表胜利的来临。但这此,灼热的感觉窜进了她的脑袋,像龙卷风一样降落在她的眼睛后面,与她争夺着思维的主导权。格丽尔头晕眼花,将空酒杯拍在吧台上。不会又来了吧,她想。怎么偏偏赶上今天。在几十名想给她点颜色看看的飞行员的包围下,她的笑容没有波动。她不会表现出软弱的样子。现在不会,以后也不会。随着另外三个粘土杯重重地落在吧台粗糙的木头上,格丽尔举起了自己的空杯子。“敬铁手套大赛(The Gauntlet)。如果这次赢的不是我,我希望是你们这些家伙中的一个。”“敬我们帕马思的飞行员们!”托雷特(Torret)喊着,和她碰了碰杯。“敬科雷利亚(Corellia)上那些该死的石头。希望咱们永远尝不到撞上去的滋味!”博尔斯(Bors)低声吼道。“敬失败者们!”维(Vee)喊道。“就是除了我们以外的其他人。”她的这三个帕马思人同胞都是技术精湛的参赛选手,老实说,格丽尔希望他们谁也不会在今天的比赛中丧命。铁手套大赛是一场神秘而危险的竞速赛,由汉·索洛(Han Solo)亲自赞助。人尽皆知的是,这场比赛只是一个引子,真正目的是选拔精锐的年轻选手,组成一支能参加“五剑大赛(Five Sabers)”的队伍。她要参加五剑,让父母自豪——自从他们给她讲述在义军中开飞机的传奇故事,这就是格丽尔一直以来的梦想。既然无仗可打,这些精力旺盛、永不停歇的帕马思孩子就要在其他事上拔得头筹——而且是最能赚钱、最有名望的事。越来越多的吧客看了看时间,然后匆匆离开,最后只剩下格丽尔一桌人。他们早就把飞船从头到脚从里到外查了个遍,还有什么可担心的?临战慌乱不是他们的风格。直到最后十分钟的警铃响起,他们才站起身来,慢悠悠地朝机库踱去。也许有一天,他们会跑着去找自己的飞船——如果真有场值得再打一次的仗。来到开着的大门前,他们分头去找各自的星际战斗机。圆顶机库中的泊位用抽签的方法分配,飞行员们只能等着飞船就位。这种机制很奇怪:五十艘飞船排成圆形,机首像轮辐一样指向圆心。格丽尔看到自己的飞船停在机库远端,她朝它走去。随着她的臀部在紧身飞行服下自然晃动以及黑发髻垂在脑后,旁边一个陌生年轻飞行员的扳手掉在了地上。格丽尔已经习惯这种事了。比起美貌,她更看重技术,她喜欢其他人那种被远远抛在星尘之后,看着她船尾时那种望尘莫及的眼光。一声粗鲁的口哨吸引了她的注意——也促使她将手按在自己的小刀上。好像自己的时间永远不会用尽似的,她不紧不慢地转过身,朝那家伙投去恶狠狠的视线——当她一认出来是谁,眼光就变得冰冷下来。她嘲笑般哼了一声,再次迈开步伐。“你不可能永远无视我,”卡尔施泰德(Karsted)在一架闪着光泽的黑色TIE战斗机旁喊道。“我可以试试,”她嘟囔道。谁知道呢?也许她这位残忍、自恋又爱骗人的前男友会把他那艘吸引眼球的飞船撞烂,炸成无数碎片。这简直和亲手杀死他一样让她感到愉悦。她又走过两艘飞船,最终站在自己的新欢“胡兀鹫号”(Ossifrage)身边。铁手套大赛每年都会公布参赛所需船只规格要求,格丽尔将所有积蓄都花在了这艘乍一看像是块废铁的飞船上。这架A翼身上到处都是当年和帝国作战时留下的伤痕,即使格丽尔进行了大幅度的改装,还是掩饰不住“胡兀鹫号”身上战漆一样的焦痕。格丽尔爬进座舱,戴上头盔,环视机库,试图推测出比赛的大致情况。这就是铁手套大赛的妙处:年年不同。去年,比赛内容包括在卡托内莫伊迪亚(Cato Neimoidia)那充斥着狂风暴雨的海洋上躲避间歇喷泉。前年,选手们要一路杀过一座半埋在地下、盘踞着无数巨型蜥蜴的废弃城市。除了必备的飞船规格,以及开始比赛前最后一刻提供的路线图之外,飞行员们对比赛一无所知。最后的警铃结束后,一个经过机械处理的声音在格丽尔的头盔中响起。“欢迎参加铁手套大赛。今年的路线名称是‘凶眼’(The Evil Eye)。比赛开始时,地图将同时上传至你们的飞船。一共有十只‘眼’,你们的得分取决于规定时间内能精准地穿过其中多少只‘眼’。倒计时结束后,比赛开始。十。九……”格丽尔发动“胡兀鹫号”,朝机库门望去,但大门紧闭……而且门前还有一架绿色的B翼挡道。意识到无路可出,她心里一震,脸颊发热。地面似乎是固体,看起来并非由特殊材料构成,也就是说它不会突然打开或者改变形状。这意味着……“二。一。开始。”机库中被光芒所笼罩,球状穹顶中间的一扇圆形舱门打开了,格丽尔立刻明白该怎么做了。她猛推节流阀,拉高机首直冲向高处的舱口,地面上顿时留下了烧焦的痕迹。舱口被闪亮的蓝色光点包围着:这是第一只“眼”。其他飞行员没来得及赶上。看着他们为争抢穿过仅能容纳一架星际战斗机的舱口而跳起的奇怪舞蹈,已经来到机库外侧的格丽尔暗暗得意。两艘飞船争红了眼,撞在一起变成了一团火球,其他人被迫冷静下来。幸灾乐祸的时间结束了,她必须赶紧飞行。地图上显示出了第二只眼的标记,她全速向它冲去。飞船迅速上升,科雷利亚的地表越来越远。另外两艘飞船紧随其后,剩下的飞船像一列吼叫着的帕马思狮(Pamarthen lion)一样紧追不舍。很快,她的目标出现了——一个以奇怪的角度放置着的蓝色光环。她必须穿过这只眼。她刚穿过眼,下一个目标就显示在了地图上:它在行星的轨道之外。所以,这场比赛就搞这些名堂?来回在大气层内部和外部穿梭?好吧。“胡兀鹫号”能应付得来,格丽尔也一样,自从她年龄大到能“借”母亲那架破旧的Y翼、在帕马思汹涌的海面上空翱翔之后,她一直保持着对这种模式的练习。她直冲云霄,决心要成为第一个到达下一目标的飞行员。抱着同样想法的两架战机越追越近,一架是卡尔施泰德的TIE战斗机,还有一架是和她的飞船相似但更花哨的A翼,这架A翼的鳍经过了改装,机身的金属涂层像镜子一样闪亮。在他们远远的后面,几十艘飞船拼命追赶着。她并不担心。只要飞入太空,获得足够的加速空间,就没人能打败她。“伙计们你们怎么样?”她早已将通讯器调到帕马思选手们约定的频率。“博尔斯没成,”维说道。“在机库里把船撞坏了。他命保住了,但是气得够呛。”“还算走运,”托雷特补充道。“至少他已经回去喝酒了。”“那条路也真是见鬼了,”格丽尔感到一股出人意料的灼热,但并非是与大气层摩擦时产生的。她顿了顿,进入漆黑的太空后继续说道,“我们正朝轨道上的二号船坞前进。”“感觉不错?”托雷特问道。格丽尔笑了笑。“只因为你们没法追上我。”在太空中飞行总能让格丽尔心情舒畅。太空是个无比辽阔、充满可能性、星光闪闪的地方——是她命中注定的地方。在迄今为止她一生最重要的比赛中发病?好吧。她强迫自己忽视顺着发际线滚落的汗珠。她状态良好,一切正常。真的。另外那架A翼慢慢赶了上来,他们离废弃、一动不动的船坞越来越近。船坞附近只有“眼”的光芒闪烁着。“你这艘小船像是从义军那里退下来之后就一直在垃圾堆里呆着。”格丽尔的头盔中出现的声音,属于一个不熟悉的男性,而且听起来像是在发笑。既然她视线中只有两艘船,卡尔施泰德的通讯又被她屏蔽了,那这个声音只能属于另一架A翼的飞行员。她已经听惯别人说自己的船是垃圾了,她不会让这种话干扰到自己。但这也不意味着她会和气地应对。“你的船就像是在机器人浴里泡过一样。让我猜猜,这样一来你就能通过反光更好地看到自己的长相?”他笑了几声。“并非所有事都和自尊有关,孩子。”“我们是飞行员。我们的一切都是自尊。现在闭上嘴。”她用一个漂亮的俯冲穿过了“眼”,顺势进入了通往第四只眼的航线,这条航线回到了科雷利亚。而且,如果她没看错地图的话,通往地下。“飞得不错,”男人说道。她刚要屏蔽他的通讯,把他和卡尔施泰德一起无视掉,但他天衣无缝地模仿了她的翻滚,她不得不承认这个人有两下子。“试着跟上吧,”她几乎带着一点敬意说道。格丽尔压低机首,驱使“胡兀鹫号”冲过大气层。感到一阵眩晕感,她几乎合上双眼,随后才意识到刚才是几十艘朝她迎头飞来、争抢着她刚穿过的“眼”的飞船。哎呀。她必须集中注意力。她腾出时间,做了一个大幅度的螺旋机动以尽可能地加快速度并躲过其他飞行员。她身后的那架A翼紧追不舍。“你没事吧?”那个飞行员问道。她无视了他,在一大群飞船中寻找着自己的朋友。“Kothan si!”托雷特掠过她,喊道。“Kothan si!”格丽尔回复着这一传统的帕马思式问候,这句话可以粗略地翻译成“愿你死于开足马力时”。“等等。维呢?”“她在第一只眼那里出事了,”托雷特说。“掉出去了。没准还活着。”“该死。这就是两个人出局了。”“还剩下两个呢。输的下次请客!”这句话说完,他就消失了,朝高处向加速冲去。格丽尔径直冲向下一只眼,同时享受着下落的过程。她喜欢飞船一半被燃料掌控、一般被重力掌控的感觉,喜欢这种完全控制与绝对混乱的混合体。她的肚子轻轻晃动着,一股强烈的热流在她双眼之后涌动,她的双手在突如其来的冰冷之中颤动。她别无选择,只能无视这种感觉并将它压下去。她睁开双眼,紧盯着地平线,深深地呼吸着。“是你在晃还是你的船在晃,孩子?你是買了劣质燃料还是怎么了?”“我好像把另一个飞行员吸到引擎里去了,”她回答,为那个陌生人发现了她片刻的晕眩而恼怒。片刻能听到心跳的沉默过后,他问道,“那,你为什么要帮那个家伙,告诉他下一个眼的事情?”格丽尔哼了一声。他在破坏她的注意力。在这样一场比赛中和陌生人说这么多话很不正常,尽管他们都是很有水平的飞行员。而且,一直以来,她觉得他在试图让她提起精神。他听起来像是在真诚地担忧着。“我们来自同一行星。”“你的朋友?”“如果你的意思是我不希望他死,那就没错。等等。”她瞟了一眼通讯器。“你怎么会在我们的频道里?”“它是开放的,”他无视了这个频道本应私密的事实,说道。“你愿意让我回公共频道吗?”“不。”他是个令人愉快而且正派的飞行员,和他说话能让她不去想发烧的事和卡尔施泰德的事。她十分肯定,自己通讯器上闪着的红灯就是卡尔施泰德在不断地试图和她打招呼——以及干扰她。“一个烦人的飞行员总比三十六个烦人的飞行员好。谢了。现在闭上嘴。接下来要变得棘手了。”“噢,那就好,”他说。“我还在担心这是不是让你无聊了。”下一只眼在地下。她做了个深呼吸,在红色的石壁间让“胡兀鹫号”俯冲,同时躲闪着各个岩层。那架A翼呆在她身后,但卡尔施泰德突然加速超过了他们二人,他肯定用了违规改装。他挤了一下她的机翼,迫使她做了个滚筒飞行以免在石壁上撞炸。下一个拐角处,一个洞穴出现在石壁上,她冲了进去。从卡尔施泰德的下方飞过,她的双手不住地发颤。如果她输掉这场比赛,或是在其中丧命,原因不在他身上,也不在她忽视了好几个月的神秘疾病身上。失败,和胜利一样,取决于她个人的意愿。她飞速在洞穴中穿梭,倾斜机身从两个钟乳石柱中间飞过,先于另外两架飞船穿过倒挂在洞顶上的眼。A翼飞行员保持着沉默。洞穴隧道突然变得弯曲,将他们从一面玄武岩悬崖崖壁中吐出,这座悬崖矗立在汹涌澎湃的波浪之上。下一只眼在一个海岛的乱石丛生海角处。再下一只在一座城市里,悬挂在摩天大楼之间。在一个峡谷中的被藤蔓包围的眼那里,她差点刮掉一侧的机翼,紧接着又猛冲向一个挂在气象气球上的浮动蓝色光圈。如果慢慢地飞,这条航线完全是游览科雷利亚的绝佳线路。但她要将“胡兀鹫号”的性能——以及她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限。她第二次冲出大气层、冲入太空,朝飘浮在一片小行星带中的“眼”前进时,灼热的发烧感又回来了,速度之快热度之强使她呆滞片刻,以至于放开了节流阀。“松懈了吗,孩子?难道想让我赢?如果大气层跳跃时不舒服,就用鼻子呼吸,注意力集中在地平线上。”又是那个开A翼的家伙,而且他听起来在担心。她的速度毫无悬念地减慢了,卡尔施泰德的TIE几乎要超过她。她猛推节流阀,心里清楚自己宁可撞上小行星,也不想让卡尔施泰德获胜。“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我不过是想给他人一个竞争的机会罢了,”她说着,将自己的忧虑放在心底,专心躲闪小行星。现在,后方又有六艘飞船进入了她的视野,其中包括托雷特的X翼。发烧来得快,去得也快,她脸颊冰凉,双手沉稳,这就足够她恢复状态了——用她与生俱来的不可思议天赋驾驶“胡兀鹫号”。“不错,”陌生人咕哝道。她穿过眼,绕着一颗小行星飞了一圈,然后朝科雷利亚——以及最后一只眼——冲去。“你在我后面说啥我听不到。”他又笑了一声作为回答。“告诉我在我后面是啥滋味。”尽管闪亮的A翼一直跟在她身后,但现在,格丽尔能看到那个神秘飞行员的能耐了。他急速下降穿过眼,做了个完美的空翻,然后以令人咋舌的速度超过她。她十分惊讶,以至于片刻之间忘了去羡慕。“你装额外的引擎了吗?”她问道。“是诺瓦尔德克斯(Novaldex)的一些新货。他们管这艘船叫双A(Dounble-A)。这是一次试运行。”“不错,”她轻声说着,跟随他进入大气层。格丽尔刚回到科雷利亚湛蓝色的天空之中,“胡兀鹫号”就开始摇晃。她的仪表板疯了一样地闪着光、响起警报声。这次,她体内汹涌窜动的灼烧感终于清晰了:这是愤怒的感觉。卡尔施泰德的TIE占据了整个屏幕。她的拳头落在了红色的通讯按钮上。“你刚刚朝我开火了吗?”卡尔施泰德的笑声里满是傲慢。“当然不是。武器是禁止使用的——你也知道。肯定是你那艘破烂上有什么东西掉下来了——然后,被吸进了你的右推进器里。或者,你根本就不适合当飞行员。”看来是他暗中给她搞破坏了。现在她的飞行系统显示,有个东西卡在了一台推进器中,导致她速度减缓并向右偏移。“哦,不!伟大的格丽尔·桑内尔要输了吗?”卡尔施泰德嘲笑着。“开玩笑的这位是谁?”双A问道。格丽尔哼了一声。“我前男友。如果你有武器,那就把他打下来,把他的船报废掉吧。”“别理他了。瞧,你的右推进器堵了。你需要切断十秒钟电源,保持节流阀的启动状态并把右稳定器打到最大,然后重启。”听起来有点道理,但她以前从未听说过这种技巧。“我为什么要信你?”她说着,卡尔施泰德超过了她,朝最后一只眼猛冲过去。“因为你知道我是对的,而且你知道,只要我想,我就能打败你。如果你不信我,就信你的本能吧。但要做就快做,不然你会出局,那个家伙会赢。”她一言不发地切断了电源,飞船一边下坠,一边向前滑翔。一股寒意渗入驾驶舱,格丽尔从十开始倒数,她的胃里翻江倒海,呼出的气在玻璃上结成了雾。双A放低速度跟着她。数到零时,她重启电源,将右稳定器开到最大,同时猛推节流阀。夹杂着各种警报声,“胡兀鹫号”重新焕发了生气。飞船猛然朝一侧倾斜,一阵翻滚的声音过后,右侧响起砰的一声巨响。仪表板重回正常,她的后侧摄像头中重新出现了飞船的图像。格丽尔舒心地叹了口气。“你从哪学的这招?”双A笑了笑。“我曾经有个很棒的副驾驶。”“我欠你一次,”她说道。“你们两个都是。”“打败那个开TIE的家伙来回报我吧。”格丽尔核对了地图和自己看到的景象。最后一只眼在太空港旁边的地面上,而且比其他的眼都要大。“这看起来也太简单了……”她开口说道。她头盔中的机械声音再度响起,“最后一只眼,同时穿过传感器的两艘飞船将获得双倍点数奖励。”“还信任我吗?”双A催促道。卡尔施泰德已经掉头飞了过来,他知道如果自己一个人穿过去,就没有希望拔得头筹了。格丽尔一时没有意识到自己忘了屏蔽他的通讯。“你要和一个陌生人飞,却不和帕马思人飞?”他喊道。“不管过去发生了什么,咱们是绝佳组合。咱们来自同一个镇子。我是你的初吻对象。你了解我的。咱们一起飞过去吧。”三艘飞船朝科雷利亚冲去。格丽尔只有几秒钟时间做决定。是选择一个她喜欢的陌生人,还是选择她恨透了的、仅仅是为了打败她而利用她的人?如果不出意外,两架A翼穿过圆环会比体积更大的TIE要更简单。“我和A翼飞,”她说道。卡尔施泰德用赫特语(Huttese)喊出一个脏词,她一拳敲在红色按钮上。“好,双A,”她说。“我走上面,你走下面。”“收到。干吧。”格丽尔抬高“胡兀鹫号”的机首,一束电光突然窜过,差点打中她的飞船。“又是你的前男友和他的违规武器,对吧?咱们得甩掉他。有主意吗?”格丽尔绞尽脑汁,一筹莫展。既无武器又无护盾,他们能怎么办?该死的卡尔施泰德和他那该死的自负心。“等等。有了!”她喊道。“双A,你能用你的飞船闪他一下吗?”双A笑了。“好主意,孩子。你翻个筋斗,把他留给我。”格丽尔回拉操纵杆朝上方冲去,翻了个筋斗来到黑色TIE战斗机的后方。双A朝一旁转弯,从卡尔施泰德前方掠过,格丽尔闭上了双眼。镜子一样的A翼将一道明亮的白光甩过TIE的座舱窗。当她睁开眼时,卡尔施泰德已经戏剧性地降低速度、偏离方向了。她绕过他,回到了航线上。“看见没?这一切不只是自尊。”“咱们可以赢了比赛之后再争这个,”她说。他们飞到各自的位置上,双A放慢速度以配合她,陌生人的驾驶舱和格丽尔的船壳相距不到一米,二人就这么掠过科雷利亚的草原。她双手沉稳,而且走运的是,经过一阵她没法再忽视的暴烈发烧感和眩晕感后,她的脑子也很清亮。他们顺畅地穿过最后一只眼,顺畅到好像他们从前一直在比翼双飞一样。格丽尔撅起下巴。格丽尔的地图发生了变化,引导她回到了比赛开始的地方。她忍不住微笑。她赢了!就算没赢,也是平局。就算平局在帕马思不被认可,这段巧妙的协作飞行也足以给她一种成就感。回乡之后,她要找个医疗中心,弄明白她那种病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像这样的飞行是她生命的一切,她可不能让某种愚蠢的发烧拖了后腿。至少不是血烧病(Bloodburn)。不可能是。那种病是她决不允许的弱点。“飞得不错,格丽尔。”“飞得不错,双A。”突然她发现不对劲。“等等。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那架A翼飞到她身边。飞行员在座舱里朝她敬了个礼。他已经摘下了头盔,露出了灰色的头发和半边脸上自大的微笑。“我叫汉·索洛,”他说。“我想和你谈谈,关于加入我的队伍参加五剑大赛的事。”","updated":"T16:28:04.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6,"likeCount":40,"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00:28:04+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8e0e4e887fe24ce6a3210cdc5485f9ab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6,"likesCount":40},"":{"title":"《前线Ⅱ:地狱小队》透露的十个秘密","author":"southwarrior","content":"【译者按】原文《》于日刊登于《星球大战》官方网站,作者埃米·拉特克利夫(Amy Ratcliffe)。帝国一旦需要彻底解决问题,就会召唤地狱小队(Inferno Squad)。这支精锐部队是正史游戏《前线Ⅱ》的核心。其源头可以追溯到义军同盟(Rebel Alliance)在雅文战役(Battle of Yavin)中摧毁死星后。克丽丝蒂·戈尔登(Christie Golden)的正史小说《前线Ⅱ:地狱小队》解释了地狱小队成立的初衷以及艾登·韦尔西奥(Iden Versio)、吉迪恩·哈斯克(Gideon Hask)、塞因·马拉纳(Seyn Marana)和德尔·米科(Del Meeko)是如何走到一起的。这本小说还让读者见证了他们的早期任务。地狱小队的终极测试是奉命渗透进一支游击队。 在他们执行任务的过程中,读者会发现不少本书与其它《星球大战》作品的联系。以下就是其中的十个例子:1、艺术气息 艾登的母亲齐海·韦尔西奥(Zeehay Versio)是一位艺术家,以创作帝国政治宣传海报而出名。《地狱小队》说她是“进步联盟”(Coalition for Progress)的成员。这个组织先前被正史参考书《政治宣传:银河系说服艺术史》(Pro}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星球大战达斯维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