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一个我的世界末影龙打完后,里面得到的东西都不能继承吗

禅世界探秘----中国没有佛文化,只有佛教徒吗?-提供留学,移民,理财,培训,美容,整形,高考,外汇,印刷,健康,建材等信息_突袭网
当前位置&:&&&&禅世界探秘----中国没有佛文化,只有佛教徒吗?
热门标签:&
禅世界探秘----中国没有佛文化,只有佛教徒吗?
来源: 由用户
编辑:李利平
课堂整理记录 生活会馆 白易讲记序言:一百多年前,来华传教的美国人阿瑟?亨德森?史密斯先生,以自己与中国人朝夕相处20多年的经历,在英文报纸上发表了一系列介绍中国人生活和风俗,分析中国人性格和特色的文章。后来在英美等国结集出版,书名为《Chinese Characteristics》(在中国出版后译为《中国人的性格》或《中国人的气质》)。这本书自出版以来,大受在华外国人的欢迎,引起了西方汉学界的关注,后又翻译成十几种语言,也是历届美国总统的必读书和美国排行榜的畅销书。实际上,现在的中国人如果不带情绪地来看这本书的话,你会发现当年记录的很多”中国人的特点”,今天依然存在。也正因为如此,这本书,依然是外国人“了解中国”的必读书。因此,国人最好也看看这本书,就知道我们中国人在有思想有学问的外国人眼里,大致是什么样的美好形象了。史密斯先生认为,中国人的性格主要包括:死要面子、漠视时间、善于误解、拐弯抹角、固执、智力混沌、神经麻木、缺乏公共精神、缺乏同情心、相互猜疑、缺乏诚信、缺乏宗教精神、……。看到这里,“爱国人士”们估计已怒火攻心、要破口大骂了:这是蓄意诽谤!这是恶毒中伤!且慢!先来看看号称“骂人专家”、“一个都不宽恕”的“中国硬骨头”,政府认定的伟大爱国人士,鲁迅先生如何看待此书。鲁迅先生在逝世前十四天,于《立此存照(三)》一文中写到:“我至今还在希望有人翻译出史密斯先生的‘支那人气质’来。看了这些,而自省、分析,明白那几点说得对,……,来证明究竟怎样的是中国人。”这本书是触到了中国人的“痛处”,揭发了中国人的“家丑”。但鲁迅先生没有选择有意或无意地忽略、“闭着眼睛、捂着耳朵,我的缺点就不见了”,而是号召该书汉译版尽快出炉;也没有跳起脚来义愤填膺地控诉,这个外国人竟然说我们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有缺点,简直是太偏激、有阴谋!而是建议国人“自省、分析”,看看哪些说得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可惜的是,鲁迅先生逝世已快80载,最近几年汉译版才问世。更糟糕的是,国人的典型性格却还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着。这种事情在日本是不可能发生的,如果外国有评论日本的书籍,不管对不对,日本人会第一时间翻译过来研究,即使是错误的评价,也要找到别人为什么”误解日本人”。但是,与日本不同,中国人根本不关心“别人”怎么看自己,中国人只关心“别人应该怎样看自己”,如果别人居然没有按照国人心中的理想来“看自己”,就是别人居然敢“看不起中国人”,就要开始愤怒,开始谩骂了。这样一个不知道自省的民族,怎么可能进步呢?近年日本松下集团的高层管理人员唐津一在《日本人眼中的中日差距》一书中,提到中国人正好与日本人相反的一些个性评价,与史密斯对中国人的评价正好呼应。可叹的是,也证明了一百多年来我们竟没有一点长进!根据“一动分阴阳”的原则,拼命掩藏自己弱点、受不了别人说自己一丁点不好的国人,另一面也一定会喜欢无尽地抬高自己、一味地贬低别人。大多数国人在谈到日本时,往往出于“爱国主义”的狂热,充满了对弹丸之地的清高蔑视、对侵略战争的刻骨怨恨,却极少清醒下来对其认真研究。为什么军队数量、装备都远远不如我们的日本能侵略中国半个世纪之久?为什么战争时期日本人随意地把中国人当成“支那猪”,轻易地把中国人赶进“万人坑”,肆意残忍地杀害?为什么作为二战战败国,战后日本能迅速获得世界上多个国家,其中绝大部分还曾是“敌国”的尊敬?而中国人却很难得到外国人由内而发的尊重。为什么面积还不如中国一个省大的岛国,能在几十年内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第二的大国?为什么世界公认日本才是真正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国家?如果我们不去了解和研究“事实”和“真相”,只期待外国人接受我们“心中的真相”,那么蔑视怨恨的情绪就会无限膨胀。如果我们不懂得思考和分析,自大傲慢的思想会漫天狂飞。今天的电影课,张校长将为我们讲解纪录片《禅的世界》。让我们回归冷静和客观,静心剖析和思索,也许您会对日本有更真实的认识,您会发现最正宗的佛文化已经不在中国,而的确如西方世界所说---在日本!本堂电影课的思维导图如下:一、由《脱亚论》引发的思考和质疑:日本人对儒家文化的批判是对还是错?二、中国现在已经没有佛文化,只有佛教徒三、禅的修行方向:觉知一切,如如不动四、人人具足圆满本质,需要的东西很简单五、觉知力、荣誉――最正宗的禅已不在中国,而在日本一、由《脱亚论》引发的思考和质疑:日本人对儒家文化的批判是对还是错?电影课一开始,张校长问道:“学习了《脱亚论》后,你们对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有什么感受和想法?”小静:“我感到诧异,当时的中国人怎么会做出如此让人看不起的行为。”张校长:“现在中国人比起以前是不是进步了?”新生小暄联系下社会现状,摇头说道:“我认为没有。”张校长追问道:“为什么100多年来中国人没有长进呢?”小瑾:“尽管中国有比较详细的历史记录,但是我们很少以史为鉴、根据那些惨痛的经验反省自己。”小璐:“我认为中国人根本没有想反省自己。”张校长继续问道:“为什么我们不想反省呢?”小慧:“可能是绝大多数的中国人就喜欢保持这个样子。”张校长:“接下来给大家讲一个现在已经不存在的小国――南斯拉夫的故事。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的新老城区被一条长长的河流萨瓦河隔开,因此桥梁是当地的重要交通设施。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特别是首都贝尔格莱德的桥梁实行狂轰乱炸。接下来发生了震惊全世界的一幕:当地老百姓手拉手、肩并肩,站在最后一座横跨新旧城区的大桥――布莱科大桥上,他们胸前都挂着一张用纸画成的‘枪靶’,用自己的身体组成‘人体盾牌’,以保卫大桥,捍卫自己国家的尊严。我们假设一下,如果现在有别国的战斗机要轰炸长江大桥,中国的老百姓会像南斯拉夫人民这么做吗?”学生们根据自己观察和分析到的中国人特性,摇头叹道“不会。”“因为这很可能要付出生命。”张校长:“那么我们和南斯拉夫民族比起来,谁会更赢得对手的尊重?”学生们齐齐回答道:“南斯拉夫。”张校长:“是的。当时的南斯拉夫军队实力很弱,根本就不是联军的对手。保卫当地桥梁的是老百姓而不是军队,因此北约不敢肆意轰炸,老百姓们自发的英勇行动获得了美国人的尊重。南斯拉夫只是一个小国,他们的人民就有这样的气节,让我很吃惊。日本人也是如此。自二战开始,直到1945年日本战败、原子弹爆炸前,日本人做好了“一亿玉碎”的准备;也就是说全国人民都愿意面对美国的登陆本岛战斗到底,宁愿像玉石一样的碎掉,也不愿意像瓦片一样完整活着。甚至一些和尚、尼姑、妇女,孩子等也参加了军事训练、拿竹子削尖了作为武器来训练准备作战。等待美军登陆作战。美国人了解到了日本人的特性后,算了笔帐,发现如果硬要登陆日本,损失将会很大,美军可能死亡上百万人;因此美国人就选择了采用新式武器对付日本,向广岛长崎投了原子弹。然而,就算遭遇了原子弹的袭击,日本将领们仍不同意投降。但他们没能阻止住日本天皇派的降书,于是这些不愿意投降的军人纷纷选择了自杀。”学生们惊讶道:“真是个勇猛的、‘不好惹’的民族!”张校长:“南斯拉夫人、日本人的做法符合【老子】的‘外其身而身存,退其身而身先’,当不把生命当做必须要保护的东西时,反而生命得到了保护。因此日本人的少数一些人固然因此而死去,但是日本民族却越来越强大。相反地,当中国父母们把孩子置于自己的翅膀下百般呵护,舍不得让孩子经历一点点风雨,自以为是保护了孩子时,其实不仅孩子未得到保护,还有可能因为从来没有得到锻炼的机会,在将来和外国人的竞争中失败乃至死亡。“中国人”作为一个整体的民族来看,其未来的命运是很悲惨的。因此,福泽谕吉说中国人是‘卑屈而没有羞耻感的民族’:卑,丧失自己,屈,屈服低头。同样地,如果我们在和教育局的这场“取缔对决”中,如果没有用捍卫荣誉的手段,而是像小狗狗一样摇尾巴乞求、去送钱行贿,我们就是福泽谕吉评价的这种中国人。”学生们点头同意校长的评价。想起在网络上看到、在身边观察到的国人做的许许多多没有羞耻感和荣誉心的事件,学生们的表情很凝重。张校长:“从《脱亚论》中可以看出,日本人是一个很有荣耀感的民族;如果发现自己的邻居很窝囊,他就不愿意和邻居做朋友。中国人是不是福泽谕吉说的这种人呢?别光嘴上说‘不是’,要用行动来证明。如果卑屈、没有羞耻感的身份是你们不喜欢的,请大胆地站出来,用行动表示你和这个身份不一样。”张校长继续问道:“你们对《脱亚论》有没有什么质疑?”小暄:“为什么中国没有出现过像福泽谕吉的人?为什么日本人都知道儒家不好,而中国人不懂?我想中国人是蠢到底了。”张校长:“其实也有类似福泽谕吉一样有才华的中国人,比如严复。但是他出国留学回来后,根本得不到清政府的重用,只是写了几本书,这些书还没有什么人看。”小简:“为什么中国人不去想除了儒家,有没有其他的路可以走?”张校长笑道:“你和小暄都在审判中国人,这是质问而不是质疑哟。”接着小涛、新生小仪、新生小璋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基本上和小简、小暄一致。这五名同学都还没有学会如何对文章提出“质疑”,因此张校长讲解道:“请你们五位回答这个问题,是因为你们都曾就读于太湖学堂,而太湖学堂是学习以儒家经典为主的学堂。你们应该看了《脱亚论》,有更深的质疑和反对,或者思考才对:到底日本人对儒家文化的批判是对还是错?你们学堂坚持学习儒家经典,难道会错了吗?”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质疑。第一,如果国学是对的,那么为什么中国现状还是这么糟糕。第二,如果国学是错的,我们为什么要把它捧得很高。第三,对福泽谕吉也应当有质疑,日本的传统文化就真的这么不堪一击吗?真的需要完全用西方的东西来教学吗?”经过张校长的进一步讲解,学生们的思维脉络更加清晰了。小暄回答第一条、第二条质疑:“我认为中国人这100多年没有进步,因此日本人的批判是对的,不应该学习儒家。而中国把儒家捧得很高,做法很愚蠢。”张校长点了点头,接着对第三条质疑回答道:“很多人认为明治维新全盘地否定和改变了日本的过去,其实不然。日本自唐朝时便向中国学习,他们从骨子里学到了‘道’,到现在仍然有很正宗的茶道、花道、剑道等等。他们只是把儒家的迂腐思想摒弃了,还流传下了优秀的佛、道文化。所以经过思考和分析就能知道,福泽谕吉批判的是儒教,而不是所有的中国传统文化。而中国流传到现在的传统文化基本上就是儒教文化。最精华的部分都丢弃了”小璐问道:“张校长,我还有一个质疑,《脱亚论》里说如果日本和中国、朝鲜一样,那么西洋人就认为日本也是阴阳五行的国家。这是不是说明福泽谕吉并不赞同‘阴阳五行’的文化?”张校长赞赏了小璐主动思考和大胆质疑的精神,接着介绍道:“在摒弃不好文化的过程中,日本人进行了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选择。正宗的‘阴阳五行’,讲宇宙万物的平衡,原本是对的。但是传到后世就很离谱了,比如有人算命是五行缺金,算命先生就让他买金子戴着。如果命里面两人‘五行相克’,两人就不能在一起。这已经是‘迷信’而非文化了,这种‘阴阳五行’的愚昧文化,当然就要丢弃了”学生们感到很奇怪,戴金项链、金手镯就能补上五行中缺的金吗?张校长继续道:“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五个单位的互相平衡,没有哪一个更好。而西方是单一思维。西方人以前认为脾脏没什么用途,还吸收了很多血液,因此割掉它,认为这样血液就能为身体其他部分所用,就能治疗贫血。”学生们都学过中医,听到西医这种奇怪的治病方法,觉得很惊讶,也觉得西医很“笨”。张校长:“中国人两千五百年前就知道了脾主血,管后天营养的升华和转化。人体的五脏六腑,缺谁也不行。西方人非对即错,是‘死脑子’。而中国‘阴阳五行’等传统道家文化是很完善的系统,认为没有哪一方面更重要,也没有儒家的阴卑阳尊――儒家认为男人才有地位,女人只配生孩子,甚至算不上是人,在人口统计时只计算男丁的数量,很多女婴生下来就被遗弃。可以看出,中国道家文化的系统平衡比西方的单一思维、比儒家的地位尊卑要好很多。福泽谕吉批判的是变了味的阴阳五行迷信行为。就如你们都知道真正的太极拳好,但是现在绝大多数人练的都只是太极体操,不仅不是真武术,还可能伤着身体。批判这种太极拳,并不能说批判真太极”前几天有一位在大学里教太极的体育老师来学堂和张校长交流。张校长向学生们示范这位太极拳老师的云手:在双手画圆的同时,手指轮流转圈旋转,看起来很是舒展、好看。但是,接下来校长腾出左手,右手继续按照这位大学老师的动作轮指,此时左手顺着右手手指的方向轻轻往下方一带,右手便被擒住了。看了校长的示范后,学生们发现这个看起来很好看的练法在实战中漏洞颇多。张校长:“我告诉这位老师云手不能这样‘别’着练,不仅实战无用,而且气血不流畅;但是他在见我之前,从不知道真正的太极内家拳是在样的;但他一直在教学生练‘国家标准套路太极拳’。现在真太极会的人很少,就像真正的阴阳五行,后世懂的人也太少了。从中我们发现日本文化非常厉害的一方面:日本人尊重科学、尊重事实、尊重真理,他们发现谁是对的,就学习谁。唐朝时他们看到中国很强盛,于是向唐朝学习,到后来他们发现中国渐渐衰落,口头上谈圣贤之道,行为却是卑屈、不知羞耻、言行不一,他们把此和西方的科学精神一比较,立马就知非即舍。而在中国,很多学国学的人现在还在不加思考地说‘如果我们丢了《四书》《五经》,就会被人看不起’这样的大话,根本不去思考和分析。日本人这种追求真理的精神,使得他们既学到了西方人的东西,也传承下了传统文化优秀的部分。传统文化注重讲礼貌,比如尊敬长辈,但是这不代表长辈就能不尊重你。在我们学道家的学堂,校长会因为你们不动脑筋说你们是笨蛋,你们同样可以在找到校长问题和漏洞后证明校长是笨蛋,这就是正确的‘礼仪’和尊重。而儒家则是长辈想做什么都可以,晚辈就什么都不行。日本人就在尊重理性和科学的基础上,去伪存真,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流传下来了。”二、中国没有佛文化,只有佛教徒接下来张校长问小儒:“小儒,你去过很多中国寺庙,参加过它们举办的各类活动,你对僧人们有什么感觉?”小儒:“我觉得除了几个大法师以外,其他的都有点像骗钱。”张校长:“到庙里后,你有没有感到一种神圣庄严的感觉?你遇到的和尚们是不是都很有学问、修行很高?”小儒:“殿堂修建还是有点庄严的。但是大多数和尚都是让人们去罗汉堂数罗汉、抽签、算命、上香火,没怎么听到他们讲佛法。”张校长:“有没有看到过外国人来中国的寺庙学习佛学呢?”小儒回想了下,摇头道:“没有看到过。”张校长说道:“其实真正的佛学是很受外国人尊重和向往的,有很多欧美人在修行佛学。那么,他们会去哪里学佛学?你们认为真正的佛学在哪个国家呢?”“日本。”学生们回答。张校长:“究竟是不是事实,我们来观看【禅的世界】。”影片开始播放。一个日本人用毛笔写下片名“禅的世界“四个大字,只见他用笔挥洒自如、遒劲有力。张校长倒回去重新播放这个片头,并提醒学生们注意观察他的写字过程。女生们评价道:“这个人手很稳。”在本地区最好的老师指导下,女生们学了一学期书法,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男生们本学期也将开设书法课。张校长:“是的。除此之外,有没有感觉到他的字很有气势,流畅、心中有数,每一笔点下去之前,在空中都有‘意’,先有意而后有字。”学生们点头同意。张校长:“我曾看过一些全国知名的书法家作品,很多都在搞怪,把字写得像画一样,还自以为是艺术,却完全没有这位日本人行云流水的内涵。看了他写的字,我们也不敢说最好最正宗的书法在中国啊。真正的‘书道’可能也在日本”接下来播放影片第一部分:【悟道的境界】。和尚浅川晴海想到生源寺修行,知客僧告知他寺庙已经住满。但他没有气馁,而是严格按照传统姿势,坐在门前、上半身转向身体侧后方,以此角度伏在门槛上继续等待,直至被寺庙接纳为止。不论是参加生源寺短期修行的人向他投以好奇的目光,还是因为坐姿别着身体,他的手脚都麻木了,或者是有虫子爬上他的手,他都一动不动。张校长按下暂停键:“有没有觉得他的身姿控制得很好?难道他不知道有小虫爬上了他的手?”学生们:“是的。”“应该知道。”张校长:“他本可以轻轻抖一下手,但他没有这样做,他已经训练到了不动如山的静。”经历了等待,也是寺庙对他的严格考验后几天后,浅川晴海得到了在生源寺修行的机会,他和其他几名同修将一起参加今年的腊八佛接心仪式。此时镜头转向他们修行的房屋,上面写着“选佛场”三个字。张校长:“指他们这个修行场所是把佛选出来的地方。从这三个字可以看出日本佛教和中国佛教最大的不同:国内寺庙要求人们敬拜菩萨,连寺庙的和尚也分等级;但是日本佛教告诉你本来就是佛,修行的目的就是让自己发现自己就是佛,充满了平等的精神。”影片介绍道:在禅佛院中,修道院被比喻做小树林,树林中生长的树,虽然彼此竟高但长的笔直,独立生长的树却肆意地生长枝干。受训中的僧侣也是如此,对他们而言,拥有一个清净的场所、良好的同伴以及严师,都是必不可少的提升条件。张校长:“影片讲了学习和进步的道理。第一,人一辈子最遗憾的莫过于没有明师(明白的老师)指点。你们观察到身边很多中国大人都很糊里糊涂,因为他们从小就不曾‘明白过’。第二,就算得到了明师的指点,如果没有合适的伙伴,也很可能无法成才。”接下来张校长举例说明伙伴的作用:“你们中可能将来有一两个人,能达到宗师的级别,但老师们还不知道具体会是谁,因为这涉及到愿心、机缘等,还与互相之间的比较有关。比如说,小璐刚来学堂时很爱哭,因为她看到同学们都比自己强,特别是身体锻炼方面。当发现别人能做到的事自己做不到时,可以用两种方法来面对:一、我甘愿这样差劲,那么可以和老师、家长商量不要这样磨练自己。二、克服这种心理,努力提升和改变。小璐因为克服了这一关,从比较中找到了差距,所以后来进步很快。”小璐说道:“如果我当时求妈妈不要这样磨练我,把我接回去,那么我现在可能比刚来学堂时还要差很多。”张校长点头道:“是的,那个时候你心态不好,如果继续下去只会更差。心智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有的试读生11、12岁了,还天天哭着找妈妈,但明珠班3、4岁的小孩子却适应得很快、每天玩得很开心。明珠班的黄老师很优秀,但她只教一个孩子的话,这个孩子也会感到寂寞。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伙伴,伙伴之间要互相比较。比较的目的并不是看谁赢谁胜,而是通过比较找差距。进步慢的人思考我为什么会进步慢,进步快的人思考如何走得更快。一段时间下来,大家都能得到进步。学堂老师们做的最重要事情之一就是为你们选择合适的伙伴。伙伴们很可能是你们一辈子的朋友,能决定你们一辈子的走向。如果伙伴天天做无聊的事,你们会过得很难受。我本科毕业分到电厂时,同事们都喜欢玩、打扑克牌,我喜欢看书,宿舍太吵闹,我只有把东西搬到办公室去,在办公室学习,困了就倒在沙发上睡。后来我们的发展当然是大相径庭。因此,如果没有合适的伙伴,就必须有超强的自制力。将来学堂录取新学生,要通过你们的评议;如果你们认为这个伙伴不够资格,我们会拒绝他的试读和入学申请。伙伴并不需要一定比你们厉害,但需要有和你们类似的心智和志向,有想做‘狮子’的心。在古代‘同志’这个字眼很神圣,指有相同的志向,而现在变味得离谱。不得不让我们思考,我们为什么把古代的美好东西糟蹋了?看了日本禅院的修行制度,你们感到惊讶吗?中国寺庙里还有这样的东西吗?”小慧小时候常和父母去寺庙里短期修行居住,她回答道“没有。国内寺庙的和尚们都很放纵自己,还吃垃圾食品。”“啊?”同学们先是很惊讶,接着哈哈地笑起来。张校长点头道:“是的,我们经常带着小慧去寺庙里住上几天、一两星期,去的还是国内比较好的寺庙。和尚们都对小慧很好,不过对她好的方式,是拿很多垃圾食品给小慧吃。所以小时候的小慧,还挺喜欢那些和尚的。”小蓝向大家分享她亲历过的中国寺庙:“我在珠海普陀寺参加过夏令营。那里的和尚很呆,很胖,寺庙里还设有小卖部。”张校长:问道“影片里日本和尚很少说话,难道不呆吗?”小蓝:“不呆,他们的身体、眼神都和中国和尚很不一样。”张校长:“是的,虽然日本和尚的动作、言语很少,但是眼睛很清明。我们的教科书上常常写,佛教在印度断根之后,在中国得到了发扬光大,并由中国传播到了全世界的国家,因此中国是个佛教文化大国。我们为此而自豪,其实不过是自欺罢了。事实上来中国考察过的西方人,对中国的评价是:中国根本没有佛文化,只有佛教徒。他们学佛,会去日本,或者是西藏,但是不会来大陆学习的”三、禅的修行方向:觉知一切,如如不动影片继续播放,镜头转入禅堂内部。禅堂看起来很简朴,由木头搭建而成,地面由青石板铺就,两侧是砖石砌成的榻榻米,这既是数十名和尚的休息场所,也是他们的打坐地点。张校长:“相比之下,中国的禅堂修得太豪华,太漂亮了。日本的禅堂就像影片中这样,既供睡觉又供禅坐,他们认为在非常简单的生活里能了悟世界的真相。一个人需要的越多,就会越不自由。比如有个很有意思的女家长,她说如果世界末日真的像是2012电影一样的会来的话,她宁愿选择死了,也不愿意活着。因为那个时候可能没有洗手间,没有卫生纸,要用树叶等东西来洁净,她受不了,不如死了算了。”听了这个故事,学生们哄然大笑。生命是为了追求心中的理想和智慧的,是用来拥抱和捍卫心中最美好的事物的,怎么能因为没有现代化的厕所、厕纸,就宁愿放弃生命呢?影片继续播放。生源寺举行腊八佛接心仪式,本仪式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为期七天,不许横卧倒眠,只能打坐,只有通过这项考验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禅师。第一天的钟声敲响,和尚们快速起床,跻着木屐,有序地奔向洗漱处,用一杯水和一小把青盐洗脸、漱口。学生们:“这些和尚好敏捷。”张校长:“禅要求身心凝聚。相比之下,绝大部分国内和尚身形笨重,神色散漫,是缺乏身体训练的结果。这些日本僧人参加的训练叫做‘腊八佛接心’,你们知道是做些什么吗?”学生们:“禅坐七天。”张校长:“对,不眠不休。我去过很多有名的寺庙,三祖寺、四祖寺、六祖寺、少林寺等,都没有见到过这样的精进修行。日本和尚这样修行为了纪念佛陀。佛陀曾在一棵菩提树下打坐,他发心若不能证悟将永不起身,他在打坐七天后便悟道了。日本的禅修就是要通过这七天选拔哪些人证悟了。”小璐提出疑问:“为什么打坐能证悟?”张校长:“这种打坐不是傻坐。看起来很静,实际上心念在不停地‘洗’自己的大脑。大多数人的大脑都像一团浆糊,打坐时思维在不停地运转、把大脑理顺。有的人打坐时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状态,能看到自己的过去未来、得到宇宙的能量,也会遇到很多障碍、‘心魔’――内心的干扰。打坐的禅修方法说明了佛不在外面,在心里面。”小慧问:“开悟是什么?”张校长:“举个例子,每个人都是一面亮亮的镜子,但是这面镜子掉到泥里去了,证悟不是去寻求外面的东西,而是把镜子上的泥泞洗掉,恢复你本来清净的面目。‘证悟’这种境界,其实每个人都需要。一个人比较‘明白’,是他的‘污泥’较少,一个人比较‘浆糊’,因为他外面糊上的脏东西太多。一个内心清明的人能够把事情理清楚,并不是向外寻求到了什么东西,而是内在比较‘干净’。佛学教我们,人心要变成镜子。镜子有什么特征?”学生们:“能照耀别人。”张校长:“是的,镜子照什么就出现什么。自恋的人就好像是在镜子里嵌上了自己的照片,觉得很漂亮很满意。这面镜子无论照什么,他看到的都只是自己。如果自己笨,全天下人都应该一样的笨,如果自己聪明,也要求所有人都跟他一样聪明。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是这样活的,一旦别人不是按照他们的想法来做,他们就会很伤心,甚至大哭,抱怨‘你怎么能这样呢?’‘怎么能和我不一样啊?’。”“这样的人好傻啊。”学生们说道。张校长:“是啊,但是请注意,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在镜子里嵌进了自己的相貌,用自己的观点来反映这个世界。这就是佛家说的“我心太重”‘开悟’就是把镜子上镶着的自己的照片(我)一点点撕掉,把镜子一点点擦干净,露出自己真正的本体――觉知一切。这也是‘佛’的含义。需要注意的是,镜子和石头不一样,石头看起来也很静,不论你哭还是笑它都不会共振,但是它照不进万物。我们的心要像镜子一样,对这个世界要看得清清楚楚,但又不要随万物起波澜,在这个过程中心就渐渐地静了下来。这就是禅、佛的修行方向。”校长用简单的比喻和对比,把很多僧人几个小时也讲不清楚的问题分析得透彻又清晰,旁听的老师和家长们纷纷感到受益颇多。张校长问大家:“你们听到过中国和尚这样讲‘悟’吗?”小儒等去过寺庙的学生们摇头。张校长:“他们会告诉你,开悟就是成佛了,到了某个高级的境界,但究竟是什么境界,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其实,佛经里用了很多词来描述这个状态。比如‘如如不动’,听起来似乎很神秘,其实很简单。你哭了镜子本身不会哭,但是它照出来的你在哭;万境都能进到镜子中,但镜子不会因此而动。如果你哭我也哭、你笑我也笑,如如就要动。这就是现在中国的低层次心理咨询师,以及大多数妈妈的状态:跟别人进行共振,进行愚痴的情感联接。佛家告诉我们要斩断情缘,指的就是斩断这种‘如如就要动’的纽带。中国的和尚们常说学佛就是要去拜佛、上贡品、投香火钱,否则佛不保佑你升官、发财、升学。如果有点脑子,应该会想一想、问一问,如果佛自己连一点水果都没有、需要众人来上贡,穷得要靠大家的香火过日子,他怎么有能力来保佑你升官发大财呢?下次若是有长辈带你们去拜佛,你们可以像我刚才这样问一问。如果长辈们说佛要我们拜它、供水果,是要我们的心诚,你可以回答‘这个佛不仅要钱,还要别人的心,太可怕了,不是佛而是魔了。’”听到张校长有趣的“支招”,学生们都很开心,以后可以像这样,通过质问来引导一味迷信的亲朋进行思考了。四、人人具足圆满本质,需要的东西很简单僧侣们开始用餐,食物是剩饭和年糕煮成的米粥、一两块咸萝卜,他们把饭菜吃得干干净净,然后用茶水洗碗筷,洗完后把茶水喝掉。最后饭碗干干净净的,连洗都不用了,直接擦干收起来了。张校长按下暂停键,介绍道:“和尚们特意留下了半块咸萝卜,当做洗碗布擦洗碗筷,然后吃掉萝卜、喝掉洗碗水,碗筷留下来下次再用。给大家讲讲日本的饮食。很多中国人到日本后饮食不习惯,因为日本的食物很简单,中国人往往觉得不够吃;日本人对每一粒食物都很珍惜、绝不浪费,而中国人绝大部分的食物都被浪费掉了。我们隔壁学校尽管是农村中学,但比我们学堂浪费得多,我在后院里经常能捡到他们扔过来的馒头、包子。”“啊?”知道很多不懂得感恩自然万物的城市人浪费成性,没想到农村学校的学生也是如此,大家感到既惊讶又悲哀。张校长继续道:“日本人讲究饮食的营养,食物很简单,却符合道家的大道至简。对人来说,晚餐是多余的,你们已用实践证实了,不吃晚餐不仅不会让你们变衰弱,而且会让身体更健康。中国人的晚餐往往很丰盛,还会消耗大量酒水,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消耗。中国人吃晚餐,其实不是为了身体的需要,而是“嘴巴”的需要,贪婪的心的需要。根据佛教的因果说法,经常浪费粮食的人,最后的结果会被饿死。我不知道到底会不会,不过相信佛学的话,就知道会。因此用这种因果观点来看的话,将来很多中国人会被饿死的。历史上有很多类似的记载:汉文帝时期有一个非常富裕的人,叫做邓通,他的生活很浪费,比如说他只吃猪某个部位的一小块肉,但是为此杀了一头猪。有人算命说邓通将会饿死,文帝不相信,特地赐给他铸钱的权利,就算以后邓通挣不到钱,但是还能造钱嘛。这样看来是不可能饿死的。但是后来文帝死了,没有人保护邓通,他的结局果然是被饿死了。你们想想,外国人会不会觉得成天惦记着吃的中国人,就像一头没有产出的猪一样?喂猪还可以提供猪肉的回报,喂中国人,不知道能给世界带来什么好处。也许从这个角度,就可以理解中日战争期间很多日本人不把中国人当人了。一方面日本人的确很残酷,另一方面我们应当思考:为什么他们不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欧美人?鸦片战争后几十年,中国都没有吸取教训,不思进取。《脱亚论》刊登后过了几十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又再过几十年,东三省沦为殖民地。我们从不去思考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结果。所以这些结果就不断重复出现。而现在我们民族又这样浪费成性,中国人可能是全世界最贪吃的民族了,当然也就是全世界最浪费粮食的国家。将来会遇到什么结果呢?为什么中国会多灾多难?为什么别人会欺负我们而不是其他国家?也许这正是佛家教我们的道理:你受到的果必有其原因。如果不想要这样的结果,就去改变原因,而不是抱怨结果。”影片继续播放,僧侣们在禅堂打坐,每个人都坐得很端正。张校长按下暂停键:“他们像罗汉塑像吗?”“有点像。”张校长:“中国的和尚很少能坐成这样子。我看过南怀瑾讲南禅七日的视频,南师在上面讲课时,很多和尚在台下坐得东歪西倒。他们不是像影片中的日本和尚这样打七天坐哟,只是坐两个小时而已。这些和尚身体出家了,却又不好好修行,完全就是浪费生命呢。”接下来播放当天的晚餐,餐食是剩饭熬的粥及一点点蔬菜。学生们质疑道:“为什么还有晚餐?”张校长:“这说明现在日本的和尚也不是完全遵循古法,过午不食了,但是他们的餐饮非常简单吧?给大家讲几个笑话:我和刘老师曾去过一个寺庙,老主持对我们很好,专门让厨房做了很多菜,说山上吃的比较简单,你们多吃一点。其实饭菜多得我们根本吃不完。以前我常去庙里小住,经常遇见庙里通知今天有某个居士供养僧人,所以厨房加餐,也就是比平常吃的要丰盛得多。僧侣们都很开心,就餐时吃很多东西”小璐:“看来中国的和尚也和大多数中国人一样,一开心就狂吃。”小蓝:“他们把吃的目的弄错了,他们吃东西并不是为了让身体健康,而好像是为了某件事情而奖励自己。”张校长:“此外,寺庙通常在某某佛、某某菩萨的诞辰时,举办盛大法会,也是大吃一顿。我赶上过几次这种法会,和尚们告诉我明天有什么庆祝,会有好吃的,果然第二天食物很丰盛。这就是我们国家的现状,对食物的重视已经成了一种思维习惯,这种习惯甚至渗透到庙里去了。如果把‘多吃饭’当做一种奖励的话,也就怪不得中国人这么贪吃了,连和尚也不例外。这就是“价值观”支配人行为的典型例子。”“日本比我国富裕得多,难道他们没有钱吃得丰盛吗?其实日本人也是富日子穷过的典型例子。他们并不是节俭,而是继承了佛家的精神:佛告诉我们人本来就本质具足,需要的东西其实很简单。日本人对吃本身不是太看重,但是看重吃的方式和过程。对粮食最大的浪费,不仅仅是我们没吃掉的那些丢弃的食物,也包括我们吃到身体里,但是身体却不需要的东西,因此我们成了制造大粪的机器。而且乱吃的结果,很容易给我们带来疾病。日本的这些和尚吃得不多,但看起来也蛮健康的。而中国大多数的和尚都是营养过剩,因此南师说中国和尚都是‘糖僧’――糖尿病僧人。”南怀瑾先生的评价有趣又到位,学生们哈哈大笑起来。小慧补充道:“除了对吃的贪欲,和尚还有工资拿。”张校长:“是的,多的每月能挣上万块,差一点也能得到一两千。”学生们好奇地问道:“怎么挣的?”张校长:“来自于香火钱、居士的供养,最主要的则是来于办佛事、办法会。比如老百姓家死人了,会请经忏和尚(念经的和尚)念经超度。经忏和尚是庙里面的一线营业人员,专门负责创收的;他背后还有和尚的管理层。经忏和尚得到收入后,按照比例将收入一级一级划分,通过这个方式和尚们就都挣到了钱。接下来再告诉大家中国寺庙在素食上的错误。有些信佛的居士,每天只吃青菜豆腐,结果人也长得像个青菜豆腐。居士哭诉自己对佛这么忠诚,天天吃青菜豆腐,怎么还会得病。其实是她自找的。第一,青菜营养不多,偶尔吃一下就可以了,只是个点缀。第二,豆浆是好东西,但是豆腐不是,豆腐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化学物质,吃多了会对人身体造成伤害。素食不是指吃青菜,素食只是不吃肉等荤腥之物。青菜的营养是最差的。真正的素食指的是吃五谷。影片中日本和尚的吃法很正确,符合传统要求,以五谷为主,没有什么配菜,只有一小碟腌黄瓜或者咸萝卜。菜是用来做成各种味道让人来品尝,是满足舌头的需要,但不是胃的需要,更不是身体的需要。你们可以实践一下,以证实我说的对不对。比如小慧和小如试一试,一个人只吃菜,一个人只吃饭,一周下来看谁的身体更健康,大脑更清晰,好吗?”小如、小慧说“不用试了,只吃饭的身体肯定要好于只吃菜的。”张校长:“但是现在绝大多数中国人都做错了,对谁好,就是多做几个菜给谁吃。此外,吃饭应当简单为王。比如有的人吃菜喜欢弄八菜一汤、十六菜一汤等等,一桌满满的菜很丰盛,中国人把这叫做营养丰富,以为吃了之后营养就什么都有了,很‘平衡’。其实是南辕北辙。我们的身体可以比喻成一个工厂,工厂已经习惯了消化同一类或者相近的东西,但是如果往胃里第一块夹入驴肉、第二块进入牛肉,第三块烤全羊、第四块烤鸭,再来些稀奇古怪的东西,等等,你们认为工厂里的‘消化主管’会怎么说?”学生们:“这位‘主管’可能会说‘这简直是乱搞!’”张校长:“对呀,只进来简单的食物这位主管可能还挺高兴,处理起来得心应手,也是自己需要的东西。而丰富多彩的饮食其实是没有营养的饮食,“丰富多彩”的人生是很悲惨的人生(比如说离婚一百次的‘多彩人生’肯定比只有一次稳定婚姻的人生更麻烦和更悲惨)。其实呢,佛教对于食物有一些禁忌,目的是为了让学佛的人身体更健康。佛教吃素,也仅仅是因为素食更健康而已。但是,中国人吃素,居然把这当做对于“信仰佛”的一种牺牲,其实内心对肉食有很强的贪婪。当你抱有贪婪之心强行“戒肉食,吃素食”的时候,身体是不可能健康的,因为心理首先就不健康。佛教说‘万法由心造’,起心动念就错了,初一十五吃素,以及天天吃素,难道真有什么用吗?不会有用的。从日本和尚的食物我们可以看出,日本的佛教的确保留了传统的佛家智慧,而我们已离传统智慧渐行渐远了。”五、觉知力、荣誉――最正宗的禅已不在中国,而在日本随着钟声的响起,僧侣们迅速放下双盘打坐的腿,跻上木屐,飞快地向师父的禅房跑去参禅。整个过程很安静、干净利落,只听得到木屐与地面快速接触的哒哒声。学生们为他们的速度和觉知力赞叹不已。张校长:“看到这一段,我很惭愧。我打坐,哪怕不到一个小时,下坐时腿会很酸麻,走起路来估计得一瘸一拐了。你们能做到像他们这样,原本坐得很端正,钟声一响,立即下坐飞奔吗?”“做不到。”学生们摇头道“我可能需要把腿慢慢掰下来,舒筋活血好一会儿,才能走路呢。”影片介绍参禅和坐禅都是密集训练中最重要的活动。张校长:“真正的修行并不是在那里傻傻坐着,听大和尚讲几个小时、几天的课。参禅是师父给弟子布置一个任务,比如师父说你去参‘把你的耕牛夺走了,令你收成好、有很多粮食;不让你吃饭,让你的肚子永远不会饿。’知道什么意思吗?不知道的话回去好好想,想好了告诉师父;如果想得不对,那就挨一板子,再回去想。你们觉得这个任务怎样?”学生们:“挺难的。”小如补充道:“蛮好玩。”张校长笑道:“如果我是让你们参禅的大和尚,听小如说这句话就要敲你的脑袋了,那个时候你不是说‘好玩’,而是会大呼‘好痛’!”学生们哈哈大笑。张校长继续道:“你们听说过中国有这样的佛家修习场所和高僧吗?”学生们:“曾在书上看到。”“我去过很多座寺庙,从来没听说过。”张校长:“是的,现在要么没有参禅,要么是不懂装懂的假参禅。我在大理遇到一个和尚,当我们问的问题他不知道怎么回答时,就说‘喝茶!’喝茶本是古代赵州禅师的公案,意思是师父懂,但让你自己去悟其中的答案。而不是这位和尚自己也不懂,用‘喝茶’来逃避回答的做法。唐朝时我国佛家还是像影片中这样参禅,其实日本人就是从唐朝学过去的。大唐国师等和尚非常有智慧,受到皇帝、大臣们的尊重。白居易、苏东坡等人,都有很多和尚朋友,他们有什么想不通的问题就请和尚回答,韩愈尽管反对佛教,比如迎接、拜舍利子等仪式,但他不反对佛学,他也有很多朋友是和尚。但明清以后就没有参禅了,和尚每天就是念经,课后零零散散地打扫卫生、上上香,一天就这么过去了。现在有很多和尚屋子里还有电视机,不念经时就看电视打发时间。如果有外国人听说佛教在中国,他来考察后发现中国和尚是这样子,而日本和尚是影片中的那样,你们认为他会说什么?”学生们:“中国人是不肖子孙!”张校长:“对,他会质问我们把老祖宗的好东西丢到哪里去了?一个人如果天天称自己的祖先家财万贯、富可敌国,但是话锋一转,对别人说‘我现在手头紧张,给我点钱吧’,这种人越把祖先吹得高,越被人瞧不起。可叹的是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现状。”联系起当前很多国学大师,大肆强调中国古代多么辉煌,多么伟大,但现代中国人的行为展现出的却是各种劣迹,学生们表情凝重,叹了一口气。接下来播放【禅的世界2----禅修与冥想】,讲述日本佛教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影响。在位于巴黎西南部的一个由日本和尚创立的禅修中心,来自于欧洲等地区的外国人在此修行。现在这里已没有日本和尚,由创办者的一名法国弟子管理,但仍然严格遵循日本的佛教制度修行。影片介绍道,在这里修行的人来自各行各业,他们来这里的目的是了解生命是什么,以及生命的意义何在。张校长:“这些外国人学习佛教,并不是他们认为佛陀是宇宙的什么神,所以要来拜他,而是为了追寻宇宙的真理和智慧;这就是佛学的真意。可中国人认为拜神是可以获得某种秘密的回报。我一个很有钱的老板朋友,他拜了一个和尚,我问他这位和尚有什么地方值得他拜?结果这位朋友支支吾吾说不上来,只好跟我说‘他是个大和尚就应当拜’。如果一个和尚说的有道理,你拜他是应该的,但是大多数中国人都像这位老板一样,丧失了思考和判断力。他们很多人只是想用钱去贿赂和尚和佛祖,获得一些‘更有利的生活条件’,就像是老板贿赂官员一样接下来讲修禅到底修什么。”开始播放【禅的世界】第三部分【禅的艺术之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能剧【江口】,讲述日本僧人西行法师在旅途中与天女化身的女子江口对答和歌的故事。相传这是日本著名禅师一休和尚最喜欢的能剧。张校长提醒学生们观察主演的步伐,和电影【天地玄黄】中僧人的走法一致,非常缓慢。为什么要这样走路呢?小蓝:“我认为这样走可以很细致地观察到身体的每个部位。”小瑾:“第一是能很好地感受身体沉下去,第二能时刻保持警觉感。”小思问道:“这样走会不会更稳呢?”张校长让小思到讲台来试试。小思尽可能慢地迈出右脚,努力控制住让身形不晃,她迈出一步的时间约为两秒。张校长笑道:“你的速度太快了。”接着张校长让小思和他一起再尝试一次。只见校长慢慢迈出步子、身形很稳,从迈出右脚开始到右脚着地,看得出动作不停,整个过程差不多有十来秒,而一旁的小思在努力减缓抬在空中那只脚的落地速度,稍不注意就会停下来有意减慢速度,但她的身体早已经东晃西晃了。小思向大家分享了她实践的感受:“速度要慢下来好难啊,全身紧绷,晃得厉害。”张校长:“是的,走得越快越轻松,但是身体就形成了机械化的僵硬。相反地,越慢越难,越不稳。要又慢又稳,意念必须全部集中到脚底,脚不是从空中一下子接触到地面,而是必须身体放松,协调,自然地轻轻触摸地面。这样的走法,一方面,气到脚底能够健身,我只走了两步,脚已经热了。另一方面,能训练觉知力及对身体的控制。佛家用这样的步伐训练人打破惯性。影片中的和尚能走得这么慢,这么稳,说明他修行得很好。刚才我们看到,和尚们打坐后能快速地下床奔跑,是因为越能够慢的人,越能够快,中国的太极就是这样练的。慢的目的是为了快。只有慢慢地感受重心的转换,也就是拳经说的‘落地成桩’。如果能够练到像水一样缓慢移动,速度就能快起来。大多数中国人看到能剧演员、日本和尚的走路方式觉得很奇怪,其实是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更何况日本和尚的修行方式并不热闹,难怪很多中国人连看都看不懂,只知道嗤笑别人‘怪异’。”接下来播放到能剧在京都街道上巡回演出,京都城内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和传统的木质结构小院相映得彰。张校长:“京都已经很繁华了,但是同几百年前一样的生活方式仍然在继续。这样的现状在中国存在吗?”学生们想了想,纷纷摇头。张校长:“是的,中国的繁华城市不可能有这种真正的古典传承下来的东西,只有伪劣的现代模仿品。可惜的是:连偏远的山村也没有了。我曾去过潮州乡下,人们办庆典时也挺热闹,但加入了很多现代化因素,特别是金钱、物质等方面,已经变了味,找不到像日本这样纯正的传承。日本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非常到位,很多东西学来后用得比西方国家还好。比如电视机是美国发明的,但是最好的产地在日本,汽车也是如此。日本民族不仅是忠实的弟子,而且是一个能超越师父的弟子。这是很难得的,也是让我非常惊讶之处。美国曾和日本合作造一款汽车,美产、日产的汽车发动机型号、标准、图纸都一模一样,但客户纷纷统统要订日本造的发动机的车。刚开始美国汽车公司的人很不理解,认为美国人‘崇拜日本制造’,也可能像中国人一样开口就是攻击买,日本车的人不爱国。但是美国人有科学精神,愿意去实证一下到底哪里不一样。结果就把两台分别产于日美的发动机放到实验室里面检验,结果发现的确日本产的发动机性能指标更好,噪音更低,也更节油。科学家就感到很奇怪,明明是美国设计的发动机,一样的制造图纸和标准,为什么日本人造的就好一些呢?一番调查后发现日本造的发动机精度更高,为什么呢?原来设计的图纸要求误差在百分之一以内就算合格的,美国人就据此照做;但日本人精益求精,努力使误差控制在千分之一以内。如果要求万分之一精度的,日本人就做到十万分之一。因为日本人制造时以超过设计标准为荣,美国人以符合设计标准为责任。我们可以理解为美国人用责任来做事情,日本人用荣誉来做事情。中国人呢?没有责任,更没有荣誉。但是中国人依然很有创造力。中国人对于责任的要求,是“差不多主义”;很可能规则要求的是误差在百分之一以内,实际上却按照十分之一以外的标准,只要老板看不出来就行了。中国人的非凡创造力体现在其他方面。比如今天早上我看到一条新闻,乐于创造的中国人又创造出了一种新东西――注胶虾:因为虾的售价比较贵,为了增加重量,并让虾外表看起来很漂亮,中国人在虾内注入胶体。另外,向牛奶中加入三聚氰胺,在猪肉中加入瘦肉精,等等。把本来还可以的东西变成有毒的。我在一家宾馆吃早餐,还吃到过人工制造的鸡蛋,马上就发现了;但是周围其他人并没有发现。据说成本只要几分钱一个,比养鸡赚钱多了。中国人的聪明就用在了这种事情上。日本人却把才智用在如何把东西做到更好上面。难怪同样标准做出来的东西,日本人做的会比其他国家的更好。”接下来张校长问道:“日本的科学技术也很发达,你们认为日本是现代化国家还是传统国家?”学生们:“都是。”张校长点头道:“是的,日本是世界上最现代化的国家之一,与此同时它保留了正宗的传统文化。是现代和传统的完美结合。明治维新时,福泽谕吉并没有完全反对传统,而是坚持了他们认为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和西方的科学精神结合起来。而我们国家,已经150年了,既没有学到西方的科学精神,又丢掉了老祖宗的优秀文化。很多人说我们是儒教国家,事实上我们连儒家都没学到。儒家起码还讲面子、讲礼貌。你们都很清楚身边的大人表现如何,去年国内一家机场因大雾延误了航班,这些大人们打着标语,在机场里面游行抗议,还砸毁了一个登机处。”学生们很惊讶:“这是大自然的原因,和机场没有什么关系啊。”“这种人好像疯子。”张校长:“天气原因延误了航班,你去找机场、机长有什么用?并不是他们不想起飞。其实机场更着急,延误航班他们有很大的损失。”学生们叹息道:“这些大人真是可悲!”张校长:“难怪这样的中国人会被其他国家国民看不起。有人问我学儒家好不好,我认为有好的一面:没文化没教养的疯子学学儒家,起码能够变得有礼貌一些。稍微正常一点后再去学习西方的文明和尊重,之后再学道家或者佛家,这样一点点提升也挺不错。”镜头切换进京都街旁一户普通的人家,旁白介绍道,“屋内的陈设简单,但是一切行止都表达着主人注重礼节,追溯这种方式的源起,你会发现这就是禅。”张校长:“关于日本人对家居的态度,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二战战败后日本人要离开中国,在东北,有很多日本人抱着“移民满洲”的心态过来,已经生活了很多年,屋子和室内的很多设施都是他们自己建设和购置的。但是战败后他们要离开这个国家,而且只准随身带很少一点东西。他们会怎么做呢?假设一下,小如,如果你和你妈妈在外国有一间你们很喜欢的别墅,里面各种家具和摆设都是你们亲自精心置办的;但是你们国家战败了,你们不得不离开温馨的小屋,在离开它之前你会做什么?”小如想了想,不愿意把房屋留给“敌国”,回答道:“我可能会有点生气,要把这个房子烧了。”张校长笑道:“是的,中国人常常这样做。但是,日本人却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井然有序,带不走的东西叠得整整齐齐,整理好了,在约定好的时间等待‘敌人’上门接收。还礼貌地对‘敌人’说,‘我们走了,房子交给你们了,拜托了’。然后就拎着皮箱,平静地离开了。国民党一个军官目睹了这一切,他是作为胜利者来接受房子的。他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如实记录下来。日本人战败了还能有这样的表现,他感叹到这真是一个可怕的民族。这件事情后来他的儿子公之于世的。”听了这个故事,学生们也感叹道:“日本人太厉害了。”小慧:“日本人真是很有素质。”小静:“日本人很理性,并没有因为对方是敌人而破坏掉本属于自己的财产。”张校长:“是的,尽管敌人抢走了他们的财产,但是他们能认识到:这一切既曾属于他们,同时也不是他们的,而属于天地自然的。他们尊重、保有天地自然的一切。这种行为和【杀死比尔】里的杀手一致:哪怕你是我的敌人,既然你赢了,如果你要我的生命或者其他东西,我也会礼貌地给你。因为这是我的荣誉。因此,尽管日本二战时期进攻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东南亚各国等国家,但现在仍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尊重。因为这个民族如果赢了,会赢得很漂亮,就算输,也输得有气节,会很荣誉地维护自己的尊严。他们的这种特性其实来源于唐代佛家的教育:觉知力、荣誉。”接下来影片介绍巴黎西南方的一座天主教堂,有很多信徒前来这里祷告、修习。张校长:“这样的教堂是欧洲的文化宗教中心。为什么在日本讲禅的纪录片里会介绍欧洲的天主教堂呢?这意味着什么?”小好:“我认为指欧洲的信仰和东方的禅有相似之处。”小慧:“我补充一点,这意味着日本人对外来的东西更开放、更容易接受。”张校长:“影片中这座教堂代表一种文化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可以是耶稣,可以是禅,也可以是其他的。如果将世界上的国家分为有信仰和没信仰两类,我们会发现,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人民(据说大陆之外95%的民众)都是有信仰的。只有中国大陆13亿人是例外。这也是中国人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瞧不起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是个没有信仰、没有思想的民族。在其他国家的人看来,我们这个民族并不是‘最先进’的民族,而是最没有文化和思想,最低级的,最接近与动物的民族---最物质化的民族。人如果没有精神追求,活着仅仅是为了活着,拼命地攫取一切,要房要车要美女要珠宝,一味往外面抓,却没有对社会带来什么实质性的贡献,那么这种人是贪婪的没有思想的动物,连猪都不如。猪吃的东西可能是最廉价的,但它至少还贡献了自己的身体。而人吃的要昂贵无数倍,却没有任何贡献,只是一味的掠夺。当有精神追求时,向社会贡献了艺术、文化、善良,……,这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所以从宗教意义上来说,很多国家认为中国是个令他们鄙视的国家。中国存在的唯一意义,是向牛羊一样,向全世界提供廉价的劳动力。除此之外,他们对中国人没有任何好感。将来你们去国外留学,也会发现外国人对中国人很客气,但是不会从内心尊重中国人。只有他们发现了你们的智慧、精神后,才会开始尊重你们。我们学堂五班的小安然,她勇敢地发出呼声捍卫自己的家园,用自己的行动捍卫自己的信念,她的荣誉感赢得了人们的尊重。而另外的一些人,像一滩泥水一样,随意就能改变自己的信念,这样的人就是日本人所说的卑屈。有一次我从广州回武汉,买不到机票和火车票,只有坐汽车。全车中除了两个日本人以外都是中国人。当时给我的感觉是这两个日本人跟中国人很不一样。他们可能从没坐过这么长途的汽车,但对身体的控制力非常强,整个过程中要么坐着一声不吭,要么躺着,举止优雅。他们没有准备食物和饮用水,长途旅行很受罪,但表情很平静,对苦难的忍耐力也很强。其他中国人则在呱呱地大声说话,狂吃东西,身子歪来倒去,很散漫的样子。我觉得其他中国人与日本人打仗一定会输掉的。希望学堂的学生走出校门后,别人看你一眼,什么话也不说,就知道你们和其他人不一样。”影片继续介绍道,在巴黎这座大教堂完工时,日本的东福寺也在京都建造完成。张校长:“这种对比代表了日本民族的自豪感:西方有很棒的卡尔特教堂,日本也有值得骄傲的禅宗寺庙,我们在文化上平起平坐。西方也认同日本的这种“你有好东西、我也有”观点,不会去互相抨击。考一下大家,中国梁武帝建了很多寺庙,‘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描述的就是当时寺庙之多了。梁武帝之后,历朝历代皇帝们也建了多座寺庙,为什么这些寺庙现在都不见了呢?像少林寺这种禅宗的祖庭,初建年头很久远的,还得到皇家支持的寺庙,也是最近三十年才翻修和重建的‘新庙’。”小静:“文革时期被摧毁了。”小慧:“补充一点,中国每建立一个新朝代,就会把旧朝代的东西毁了,寺庙也包括在内。”张校长点头道:“这也是中国人和日本人不同的地方,中国人喜欢用摧毁来证明自己的本事。甚至是对前朝留下的非常辉煌的东西,即使是宗教性质这种建筑,他们也勇于摧毁。秦朝建立了世界上屈指可数的辉煌宫殿阿房宫,但项羽因为这是‘秦朝遗物’,为了表示自己‘很革命’,就把阿房宫烧了,这把火足足烧了好几个月才烧完,可见阿房宫之大。如果这样的建筑能留到现在,肯定是一个世界文化中心。外国人会很惊叹我们在秦朝时便有这样的文化。古诗说‘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觉得人品不如他的刘邦得了天下很不服气。但是我认为刘邦固然是流氓一个,但是至少他没有项羽的刚愎自用,完全不尊重文化。他的破坏欲没有这么强。因此,假如两个人中只能选一个的话,我觉得刘邦还是合格一些。中国不光秦朝的东西没有留下来,项羽建的楚国、刘邦建立的汉朝等等都没有。流传到现在的古代建筑,基本上都是比较耐火烧的石塔。北京故宫建造的时间只有三四百年,能保存至今的主要原因,是故宫从来没有经历真正的战争;明朝灭亡是北京老百姓打开城门迎接敌方的,清朝灭亡时全国各地都在通电起义,没有人去攻打过故宫,满清是一下就垮了台。如果项羽能想到阿房宫是聚天下老百姓之力而建造的,不喜欢它,也可以自己另建宫殿,他就不会放那把火了。这代表我们这个民族缺乏兼容的能力,中国人没有尊重文化和传统的精神。中国人不要成天号称自己是拥有五千年辉煌历史的国民,顶多在血统上是,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地继承到文化。血统上我们还是多少万年前的猴子呢。再考考你们,京都的寺庙是木质结构的,木头顶多能支撑1、200年,这些寺庙怎么可以保存这么多年呢?”小蓝思考道:“也许是他们建造时就选取了很好的材料,然后又经常维护。”张校长:“这还因为日本有保存木质建筑的习惯。日本人每20年,会把一个木质结构的古寺拆一次,把所有的木头都检查、修理、更换,然后按照原样修建回去。20年是一代人的概念。可以由婴幼儿长成青壮年的时间,也是工匠们带领一批年轻人维护一遍的周期。待20年后老工匠干不了活了,当年的年轻人正值壮年,再修葺一遍,又带出来一批年轻人。就这样,传统工艺和文化,就得以一代代传播下去。而中国很多工艺都已失传,很多人不会‘古传工艺’了。日本人这种做事的周到性和精密性是不是值得我们学习呢?”学生们郑重地点头。最后,张校长播放了影片中日本茶道的片段。在茶道师千律久泡茶的整个过程,除了水壶里沸腾的水声、屋外的风声以外,主人拿杯、洗杯、舀水、放杯等等都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学生们:“他好有觉知力。”“是的。”张校长拿起一个杯子开始示范,他顺手把茶杯搁在桌上,发出了“啪”的响声。“很明显我这是没有觉知的做法,接下来我再放一次茶杯。”这一次校长特意蹑手蹑脚地轻轻放下茶杯,这次没有发出什么声音。张校长问道:“我这次有觉知了吗?”小瑞:“仍然没有。感觉您和茶道师的主要区别在于,您的动作很不自然。”张校长点头道:“挺聪明的,刚才我示范的两种动作,以及茶道师的动作,正好是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无知、无明。第二种,刻意。把两种合在一起,就是第三层次,看起来轻描淡写,又处处觉知。要达到这种清醒的结果简单吗?”学生们“很难。”张校长:“是的,这位茶道师已达到了比较高的境界。很多中国人以为茶道是一套规矩,看起来眼花缭乱、很好看的动作,其实茶道是随时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觉知力。”张校长问道:“这位师傅会不会武功?”学生们想了想,猜测到:“估计会。”张校长:“我认为他是位武功高手也不奇怪。一个关于茶道的故事,曾对我练武有很大启发。故事说,一名没有荣誉、喜欢欺负别人的武士,向一位茶道师傅找茬,任凭茶道师傅怎么解释自己不会武功,武士还是非要和他比武。茶道师傅没办法,只有找当地著名的武师教自己。但时间只有一天,武师也觉得很困难,不可能一天之内教一个不懂武功的人学会功夫呀。于是茶道师傅想着,那好吧,既然我明天就要死了,今天泡杯茶给武师喝。然而,当武师看到茶道师傅泡茶时,观察到他很具备觉知力,知道了可以教他武功。要求的要领是‘你的心不要乱,做所有动作都像泡茶一样觉知就行’。第二天,当茶道师傅和武士对决时,武士被茶道师傅表现出的‘功夫’吓得满身是汗,赶紧跪地求饶。我曾教过两个徒弟,男徒弟学了一两年、功夫还不错,女学生才刚刚学武,经常被别人打败。我想起茶道师傅这个故事,打算验证一下,因此让他们俩比赛劈剑。我只训练了女学生一个小时,教了她一个动作,但是告诉她必须在这样的心态下使用‘你武功比那个男生差很多,所以打成平手你就很满意了是吗?’她回答‘是的’,我说‘那你就持这种心态:只要他来打你,剑即将打到你脑袋时,你什么也别想,也打一下他的脑袋,这样你们就是平手。’这个女生也很老实,一心不乱地听我的话,用我教她的一个动作把男生打得大败。她胜的奥秘,就在于她持这种‘你打我一下我也打你一下、互相扯平’的心态,去觉知对方的进攻,但对方没有这种心态,在看到她勇猛进攻时反而愣住了。所以不但不是平手,反而是总打败仗。所以茶道其实也是武功,也是觉知。花道也一样,在插花过程中如何井然有序地表达你的觉知力。出发点并不是把花弄得多漂亮,但是只要具备觉知力,花自然会插得漂亮,对吗?这部影片老师会拷给你们,你们再仔细看一看。虽然我们的佛学同样学自唐朝,但我们早已不知道把真东西丢到哪里去了。希望你们通过这个真实的记录,找到我们和日本人的差距。”后 记也许是影片中禅世界庄严、简单的影响,整堂电影课的气氛肃穆又清净。在校长的带领下,学生、旁听的老师和家长们冷静、理性地对比分析了中日两国:和现在充满了金钱和迷信的中国佛教相比,影片中悟道的境界、坐禅、行禅、冥想、禅的艺术之美,让我们深深地感到惭愧。在我看来,较之于似是而非甚至夸夸其谈的褒奖,这种客观的‘揭短’更能让我们正视自己的不足。学堂教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正是如此。不是做愤青,不要做狂徒,而是放下执着和面子,以谦虚、好奇的心态面对一切批评和褒扬,进行理性评估和客观评价。若我们能以此作为一面对比的镜子,找到中日、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差距所在,并深思和改变,我们才会真正成为其他国家都发自内心尊重的民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清一
更多精彩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打完疫苗不能剧烈运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