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萨德没有特工为什么是世界上最厉害的间谍和特工组织

全球暗杀摩萨德最狠(图)_华商网
&滚动新闻:
22:41 )&&&? (
22:31 )&&&? (
22:30 )&&&? (
22:26 )&&&? (
22:23 )&&&? (
21:53 )&&&? (
21:22 )&&&? (
21:22 )&&&? (
21:21 )&&&? (
21:20 )&&&
&| &新闻热线:029-
您的位置:
全球暗杀摩萨德最狠(图)
日 03:33:56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7000 定制,3元/月!
以色列特工训练资料照片。以色列特工组织摩萨德常通过暗杀达到消灭敌人的目的
摩萨德现任领导德根
  以色列是西方世界唯一公开实施暗杀行动的国家,其情报机构摩萨德的特工更是惯于通过暗杀这种将成本和舆论影响都尽量降低的方式来消灭敌人。这种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行动理念、加上比007有过之而无不及的高超间谍技能,使得摩萨德特工成为世界情报界“没有最狠,只有更狠”的角色。
  迪拜刺杀
  关键词
  意外失误还是胜利张扬?
  从制造假护照、多重伪装、先进的通讯设备到最后的暗杀手法,均显示迪拜刺杀行动是一次职业暗杀和冷酷预谋的完美结合。摩萨德人员总数约为1200人,成立于1948年以色列立国之时。当时摩萨德的行动包括煽动伊拉克飞行员驾驶米格-21叛逃到以色列。这个时期摩萨德最出色的特工就是人称谍报大师的科恩。他只身潜入叙利亚,窃取了大量绝密情报,成功帮助以色列在1967年的中东战争中征服戈兰高地。
  摩萨德只有在出现意外失误,或者需要张扬胜利以及向对手发出警告时才会高调吸引公众视线。有人认为,迪拜刺杀案闹得沸沸扬扬,上述的因素应该兼而有之。至今,无论是摩萨德还是以政府依然保持模棱两可的态度――既不承认组织暗杀,但也不否认。
  代表作
  关键词
  生擒纳粹头子
  历史上很多震惊国际社会的间谍行动,都被普遍认定是摩萨德所为。
  在二战后数十年,摩萨德在世界各地对纳粹逃犯穷追不舍。摩萨德最为人称道的代表作之一当为1960年在阿根廷生擒德国纳粹高官、二战大屠杀“设计师”艾希曼,将其秘密送回以色列受审,并被执行绞刑。
  报复“黑色九月”
  日,慕尼黑奥运会举办期间,巴勒斯坦“黑色九月”的8名恐怖分子闯入奥运村,击毙了两名以色列举重教练和运动员,绑架了9名运动员,营救引发枪战,导致9名人质丧生。惨案发生后,时任以总理的梅厄下令摩萨德追杀凶手报复。1979年,三名巴勒斯坦人在贝鲁特被暗杀,其中“黑色九月”头目尤赛夫被炸死。接下来的几年里,陆续有涉嫌参与绑架的巴勒斯坦人遭暗杀。
  关键词
  投毒失手总理送解药
  摩萨德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也遭受过不少挫败,使其在国内外形象均受损害。
  摩萨德最颜面无存的一次失败发生在1997年。特工在约旦一次毒杀哈马斯领导人马沙尔的行动中失手。他们在即将把毒药注射入马沙尔耳朵的那一瞬间被保镖发现,两名特工当场被捕,其余特工随即逃到以驻约旦大使馆避难。事件令约旦国王侯赛因大怒,从而引发以约外交危机。最后,迫使时任以总理内塔尼亚胡给马沙尔送解药,还不得不释放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
  偶尔,摩萨德也会遭到特工背叛的打击。在加拿大出生的前摩萨德特工奥斯特洛夫斯基先后在1990年和1995年出版《通过欺骗》和《欺骗的另一面》,揭露摩萨德内部架构、训练方式等秘密,还令专门负责刺杀行动的“刺刀”小组成员代号曝光。
  梅尔德根
  关键词
  “嘴咬尖刀”的情报“一哥”
  关于现任摩萨德负责人德根,民间有个说法:在2002年时任以色列总理沙龙任命德根出任摩萨德负责人时,命令他必须以“嘴咬尖刀”的狠方式来管理摩萨德。8年过去了,看起来德根果然不折不扣地执行着沙龙的命令。除了最近的迪拜刺杀案外,还有多宗刺杀事件可以追溯到德根本人。
  长得膀大腰圆却言语温和的德根在以军30年服役过程中曾经两次受伤,但他从不愿意拄拐杖走路。他在服役时成为沙龙的亲信,掌管摩萨德之前曾任以色列反恐局局长。
  尽管迪拜刺杀案后有人要求德根辞职,但是大多数以色列人依然支持他留任。以色列情报机构研究员艾龙本戴维认为,这是因为德根重振摩萨德过去在中东地区令人闻风丧胆的气势。
  此外,德根在任期内也交出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2007年9月,以军机袭击叙利亚;2008年2月,黎巴嫩真主党头目伊马德穆格尼耶遇刺;此外还有多宗真主党和哈马斯官员遇刺事件,都被认为是德根的“作品”。
  “德根甫上任即表示,摩萨德变得过于害怕冒险。”以色列《国土报》军事记者艾米尔奥伦说,“他没有兴趣保持外交风度。”本报综合报道
(本文来源:华商报&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华商网&)
华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④ 所有图片可登录华商图片网()查询,图片供稿及购买请致电029-。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029- 版权及其他:029-无法找到该页面
HTTP 错误 404:您正在搜索的页面可能已经删除、更名或暂时不可用。
该页将在10秒后跳转到:
Copyright & 2009
All rights reserved.揭秘间谍组织摩萨德:15分钟可知他人银行密码_网易新闻
揭秘间谍组织摩萨德:15分钟可知他人银行密码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俄罗斯对外情报局总部。法国对外安全局总部。位于弗吉尼亚州兰利的CIA总部。环视全球,那些神秘莫测的情报机关总部,永远不乏外界窥视的眼光。这些世界上最神秘的地方,有的“大隐隐于市”,大大方方建在市中心,如德国联邦安全局的新大楼;有的则多年来不露痕迹,在各种传说和推测中若隐若现,比如以色列摩萨德总部。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总部内“看得到拍不到”在华盛顿特区与弗吉尼亚州交界处的兰利郊区,有一大片与美国其他地方毫无二致的商业区,密密麻麻的车辆停在周围,只有一条宽阔的树木带隔开了窥视的眼睛。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美国中央情报局总部。现在的CIA总部,坐拥1570亩土地,由两套不同时期修建的建筑组成。老总部大楼1963年竣工,高8层。由于人员扩张,里根时期又开始修建新大楼。新楼比老楼还要大,所以今天的总部大楼是由两栋楼组成的巨型建筑。最初建造大楼时,还有标志指示着从华盛顿开车到CIA的路线。很快,这些标志就被撤了。但这也并没有造成任何不便,随便买一份华盛顿地图,上面都会清楚地标明CIA总部所在地。从华盛顿出发去CIA,你可以打个的士,路程只有8英里;你还可以乘坐巴士23C线,花费只有几十美分,这也是不少CIA常规雇员选择的交通方式。打电话给转运公司咨询去CIA总部的车次,你会得到这样的答复:想去CIA吗?公交车每天早上7:12、7:46和8:16发车;34分钟之后抵达CIA总部;下午4:38、5:08、5:40返程。祝您旅途愉快。中央情报局的大厦、主楼之间有着接连不断的玻璃,因此被人称为“世界上最透明的情报机关”。但其实,里面暗布机关。CIA大楼的屋顶,装有特殊的无线电天线,这是CIA全球通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楼最深处,是中央控制室,预警系统遍布整座大楼。还有3个耗费10多万美元建成的安全焚化炉,狼吞虎咽地吞噬那些不需再存留于世的机密文件。好莱坞大片《碟中谍I》中,有一段汤姆克鲁斯通过通风口潜入CIA总部的情节。实际上这根本不可能,因为CIA在通气道里都横向安装着过滤装置,人很难穿过去,除非,你是一只老鼠。而针对中情局总部通风系统会被利用来窃听的问题,设计人员早就想到了,他们在通风装置里安上了消声过滤装置。总部大楼的墙体,也都安装了特殊防护装备,玻璃也含有特制的防辐射原料,可防止侦察器材从窗外读出电脑屏幕的信息。而在内部工作区里,即使你拿着数码相机拍照也没用,因为在工作区里安装特殊设备,数码照相机拍出来的全是空白。另外,在情报总部内,工作人员彼此之间通信都是通过本部自己的基站,所使用的通信设备也是内部使用的专有器材。外人一进入CIA总部大门,手机立刻就没了信号。所有的情报机构都对自己的雇员数秘而不宣。CIA也不例外。不过据估算,CIA的全部雇员约有20000人左右。德国联邦情报局:情报大楼漏情报和其他情报总部躲躲藏藏不同,德国是堂而皇之地把情报总部建在了市中心最惹眼的地方。德国的对外情报机构是联邦情报局(BND),目前总部在慕尼黑南郊附近的一座大院里。911事件之后,德国政府重新考虑了其安全等级,决定把情报局总部迁往柏林。新总部选址距离国会大厦只有咫尺之遥。 据目前估计,工程预算约为8.5亿欧元,如算入搬迁费用,总成本将高达15亿欧元。大楼使用面积为26万平方米,能容纳4000名工作人员。大楼周围有约2.7米高的隔离护栏,预计2014年完工。不过,这栋号称最先进情报基地的大楼,还未建好就出了纰漏。2011年7月,媒体披露了大楼建筑设计蓝图失窃的消息。蓝图中的信息包括“每个房间的确切功能,每面墙的厚度,每个厕所、每个紧急出口和每个安检口的确切位置。”这次失窃迫使德国政府耗资约18亿美元,对大楼进行重新设计。BND在全球有300多个办事处,据2005年的数据显示,约有6050人。法国对外安全局:重要情报不存电脑存信封在巴黎市东部,有一座高墙环绕的大院。这座大院并不突出,如果你忽略掉那插满尖刺的高墙和一座监视塔,这就是一片普通的建筑群,但这就是法国对外安全局(DGSE)的总部。DGSE的总部也被戏称为“游泳池”,因为它的旁边就是法国游泳协会的一所设施。DGSE在总部围墙和内部设施秘密安装大量摄像头,但有专家称,很大一部分摄像头只是模型。总部6楼楼顶上安装了大型天线,成为其主要外观标志。在许多谍战片中,特工们往往是通过侵入他国情报中心,把电脑里面的重要文件复制下来。不过对于DGSE总部,这个方法可行不通。DGSE从不在电脑里保存文件,他们有专门的信息处理中心负责保护电子资料。这个与外界隔绝的信息数据库看上去就像一个巨大的轮盘,上面放着各式各样的普通软盘、CD盘和DVD盘,工作人员手动输入要寻找的信息,系统会迅速找出所需磁盘。至于特别重要的情报,DGSE都以纸类形式保存在档案袋内。这个方法很传统,虽然不太方便,但却是最安全的方式。在DGSE总部,每天都要销毁大量办公文件,特别重要的文件要先用碎纸机搅碎,然后与其他文件混合,一起放入锅炉里烧毁。2009年的数据显示,该局约有5000余名工作人员。俄罗斯对外情报局:特工多以记者身份作掩护苏联解体之后,克格勃也随之成为历史,不过克格勃原来的第一总局,化身成为对外情报局(SVR),继续从事对外情报搜集工作。SVR的总部大楼,曾经是个神秘的所在。它位于莫斯科西南的Yasenevo区。总部就像是一个城中城,内部设施完备。楼群外侧有双重围墙与外部隔离,从航拍的照片来看,外部轮廓如同一个大写的英文字母Y。2010年有报道称,SVR拥有1万3000名员工,其中许多以外交官、记者等作为掩护身份。普京曾于1985年到1990年期间以SVR特工身份派驻德国。据称,SVR特别热衷于招募在国外的俄罗斯人。他们物色好人选后,就会劝说人选加入SVR。如果遭到拒绝,则会以“后果很严重”等来威胁。以色列摩萨德:15分钟知陌生人银行密码以色列的情报机构是摩萨德,其规模在世界情报机构中只能算是小弟,据估计人数只有2200人左右。然而摩萨德作风强悍、自创立以来屡建奇功,为保障以色列国家安全立下了汗马功劳,也因此跻身世界谍海4强。摩萨德,全称是以色列情报和特殊使命局,成立于1951年初,以暗杀闻名于世。摩萨德总部在特拉维夫,但具体地点,却总令人猜来猜去。有人说,摩萨德总部在特拉维夫海边一栋灰褐色小楼里。还有一位被怀疑是前摩萨德特工的人声称,摩萨德总部在一个高速路交叉口,这里曾被称为格里劳特交道口。记者帕特里克在新书《以色列堡垒》中如此描述摩萨德总部——“它在被部分掩藏起来的园区中,这个园区里都是低矮的办公楼,它藏在格里劳特交道口、一家电影院和一个购物中心之间。”实地探访的人们的确发现了那些建筑,但是不是摩萨德总部,没有人给出确切答案。摩萨德招募间谍极为严格,他们不欢迎007那样的冒险者,而欢迎有极强信念和出众能力的人。候选者必须是在以色列国防军服役的犹太人,特种部队老兵和军官是首选。由于犹太人遍布世界各地,所以特工大部分有海外背景,通晓英语和多种欧洲语言,发音没有口音,所以摩萨德特工被称为是最难识别的特工。据称,摩萨德特工要有15分钟内,将任何一个陌生人的姓名、身份、银行卡密码、工作、家庭成员、好友情况等了解清楚的本领。他们还要能够熟练地驾驶客机、战斗机、轻型装甲车、反坦克武器、小型水面舰艇等,至于各种枪炮,更是不在话下。摩萨德情报手段高超,令人咂舌。上世纪60年代摩萨德培养的间谍奇才科恩,还差点成为叙利亚国防部长。摩萨德的“飞箭”特工队,目标是所有外国的机要部门。他们放言: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使领馆“飞箭”不曾光顾过,白宫也不在话下。前摩萨德特工、作家米什克说,摩萨德行动成功率高,“1000次行动中或许只有一次失败”。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位高权重被称“国中之国”1948年,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ISI)成立,这是巴基斯坦最高的间谍机构。有报道称,在巴基斯坦国内,ISI被称为“国中之国”,几乎不受任何法律的约束。
据报道,ISI总部位于伊斯兰堡,是戒备森严的多栋建筑组成的楼群。复杂的入口在一座私立医院旁边,门前没有任何标志。楼群之间遍布草坪和喷泉,“草坪平整,喷泉叮当,大楼都整齐干净。”但是事实上,这个老牌的情报机构到底什么样,知者寥寥。据估计目前ISI约有10000名雇员,其中多数来自巴基斯坦军队。需要扩员时ISI会发布招聘广告,普通民众也可以报考,考试科目很多,重点考察考生的英语、时事政治以及分析能力。911之后,ISI大展身手,一跃成为世界谍海强手。据报道,911众多嫌疑犯中,绝大多数是由他们逮捕的。
本文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凡是搞情报工作的大多数都没有好下场,中外同行都一样。”这是中共情报元老潘汉年的一句感慨,可也包含着无数辛酸,对于这些长时间隐姓埋名,提心吊胆的情报人员而言,大众的欢呼只是奢望,稍有不慎就是身陷囹圄,到了此刻,“国家没有忘记你们”就成了最令人兴奋的语言,只是历史上的间谍交换事件远远不如这句话出现的次数多……
吕宁思先生指出,交换间谍或政治犯,其实是国际政治生意。既然是生意,双方手中对方间谍或者政治犯,那就不是具体的人,而是一张张牌,或者说一个个筹码。只有当这个牌重要,或者这个筹码很重要的时候,对方才肯出价交换。从另一方面看,也只有当对手很重要的时候,对手的牌和筹码也才会变得重要,这次是冷战结束后,美俄第一次交换间谍,不管情况怎样,都颇有些两个大国平起平坐的感觉。
日 在当时的东西德边界,美国间谍鲍尔斯与苏联间谍阿贝尔被秘密交换。日,鲍尔斯驾驶的U-2高空侦察机在苏联中部被击落后遭逮捕。阿贝尔则被认为是苏联当时在美国间谍网的负责人,他被交换回国后得到人民英雄般的崇拜,还获得“列宁勋章”。
在人们心目中,鲁道夫·伊凡诺维奇·阿贝尔并不像个间谍,对他的人品更是交口称誉。在别人看来他是一个出色的画家,他的确也在绘画方面有极高的天赋,别人也绝对会把他当成艺术大师看待。要不是他那个笨拙的酒鬼助手,他能够在美国长期潜伏下来。
纳坦·夏兰斯基是前苏联犹太人,著名数学家,长期和萨哈罗夫一起为争取人权而奔走,并因帮助苏联犹太人移民到以色列被捕。1986年,里根总统利用苏联与西方交换间谍的方式使其获释。他与索尔仁尼琴和萨哈罗夫等人,被西方认为是从内部推翻苏联的“功臣”。
日:&&&&美国间谍鲍尔斯与苏联间谍阿贝尔交换。
&&&&日:&&&&2名美国间谍与2名苏联间谍叶戈罗夫交换
&&&&日:&&&&1名英国间谍与1名苏联间谍交换。
&&&&日:&&&&美国、东德和莫桑比克三方完成囚犯交换。
&&&&日:&&&&2名苏联间谍与5名苏联异议人士交换。
&&&&日:&&&&苏联间谍交换波兰囚犯。
日前,美国司法部宣布抓捕11名俄间谍之后,立即震惊了整个西方世界。这是冷战后美俄之间爆出的最大间谍案。美国指出,这些俄间谍嫌犯潜伏美国多年,隐姓埋名,乔装成平民百姓,试图渗透美国政府决策圈,将机密情报送返莫斯科。美国《时代周刊》总结回顾了历史上那些著名的苏联间谍。人们惊奇地发现:这群人大都性情温和、彬彬有礼、工作出色,不但连连获得升迁,暴露之后还被人认为是无辜的。
以色列国内一致认为,每位特工都是国家的精英,如果他们不幸被捕,就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去营救他们。多年来数不胜数的事例证明了这点。正是以色列情报部门这种处处为特工考虑的做法,才使得多数以色列特工具有坚忍不拔的品质和为情报事业献身的精神,从而使以色列情报机构具有世界一流的工作效率。难怪当有记者问一位以色列情报官员以色列是怎样成为世界情报强国时,该官员自豪地回答:“只有一句话,那就是我们绝对不会抛弃任何一名犹太特工。”
上世纪60年代初,以色列特工沃尔夫冈·洛茨潜入埃及,以德国驯马师的身份为掩护搜集了大量情报,为以色列赢得第三次中东战争立下大功。鉴于他的突出贡献,当洛茨和妻子被埃及当局逮捕后,以色列情报机关决定全力营救。他们以包括9名将军在内的5000名埃及战俘为交换筹码,终于让这位王牌间谍重获自由。
以色列官方电台公布了以方抓获的6名叙利亚间谍的名单,准备用这么多人交换科恩一人;以色列政府还开价100万美元赎回科恩;以色列甚至说动了不少国家的首脑和知名人士,去游说叙利亚政府“对科恩免予死刑”。但大马士革对此一律表示拒绝。因为,科恩在叙利亚上层社会的朋友实在太多了,而现在希望科恩尽快死去的恰恰是他们。
以色列摩萨德:“只有更狠”
摩萨德全称为以色列情报和特勤局,人员总数约为1200人,其中大部分在位于特拉维夫的总部工作,少数在海外搜集情报,少数特工负责实施刺杀和绑架行动。
摩萨德有句格言:“你应通过欺骗来作战。”而摩萨德和以色列政府也一直保持这种态度:既不承认组织暗杀,也不否认。
“德根甫上任即表示,摩萨德变得过于害怕冒险。”以色列《国土报》记者奥伦说,“他没兴趣保持外交风度。”
曾担任摩萨德特工的以色列作家米什克·本—戴维写道:“特工虽不完美,却近乎完美……”按照他的说法,摩萨德“1000次行动中或许只有一次失败”。
当年,他们在台当局威逼利诱下沦为间谍;在牢里经过数十年的改造后,这些台湾间谍们重获自由,但却一无所有;如今,他们靠每天的拾荒度日,同时开始发起向台湾当局的索赔运动。因为,台湾“军情局”对待被逮捕的间谍,不仅会立刻宣布其“死亡”,而且还会千方百计阻挠一旦出狱的他们回到台湾。曾在大陆工作多年的台谍张志鹏,2001年公开希望台湾当局能补偿他和他在大陆被捕的同伙的“牺牲”,并称若不获同意,他将立即向大陆自首,公布台谍在大陆的分布情况,台湾当局对此也竟然一直不理不睬。
“天上飞的情报员享受殊荣,地上爬的情报员却有如弃卒,对待如天壤之别。”香港籍的老台谍姜建国愤愤不平地说着;在一旁的周国骙则拿着台湾当局“军情局”正招募新血的新闻发表看法:“我们要出来现身说法,不要再让年轻人糊里胡涂跳火坑。”
不少台湾军情局间谍打着所谓“台商”的旗号在大陆从事情报活动。这些假台商究竟是如何活动的?他们的间谍手段有哪些?台湾的《中国时报》日罕见地披露了近年来在大陆落网的军情局特务的亲历,令外界一窥台湾军情情间谍在大陆的勾当。
马英九上台后,两岸虽然缓和了,但台湾相关的“情治首长”就说,趁着这个良好的机会,派更多的匪谍可以进入到大陆,收集更多的消息,以往对大陆更多收集的是所谓威胁的情报,而现在应该收集全面的情报,而且台湾的卫星每天都要飞过大陆,侦照一两遍。
时代的眼泪:“台谍”邓丽君
邓丽君(日-日),祖籍河北邯郸大名县,生于台湾云林县,因形象高贵、亲切、成熟,逐渐成为80年代华语和日本乐坛的巨星,唱片销售量据统计已超过4800万张。
这一惊人消息是在邓丽君去世不久后报道的。国民党高级将领谷正文也证明:“邓丽君是国民党国家安全局的秘密情报工作人员,隶属‘台湾国家安全局’第三处。”
在她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她所能选择的道路也只有这一条,即当时的社会现实迫使邓丽君走上了‘间谍’这条道路……冷酷的国际政治硬将一个花季少女推上了政治舞台。
阳光下驰骋疆场的将军能够得到拥戴与勋章,镁光灯下纵横捭阖的外交官能够得到鲜花和欢呼,而隐身阴影中的特工却只能隐姓埋名,纵然是数十年后有人重提他们改天换地的功绩,也会被人嗤之以鼻。不得不说,这源自普通人对神秘事物的天然恐惧,本无可厚非。但是,既然注定无法享受真正的英雄待遇,在垂暮之年足以告慰平生的是什么?无非是那轻飘飘的一句话:“国家没有忘记你!”希望,真的不会忘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上最厉害的间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