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新西兰需要什么户外登山需要哪些装备装备

高档户外装备的选购(晒晒我的户外装备)
户外运动(登山,长途徒步,露营等),选购合适的装备,不仅关系到整个行程是否舒适和顺利,严酷自然条件下更关系到人身安全。俺从几年前登富士山顶的时候开始学习户外装备相关知识,并开始陆续添置,也接触了一些世界品牌,略有点自己的体会。一些朋友问俺买了什么,干脆把自己学到的体会和购买经历使用感受整理一下,在这晒晒,供大家参考,也请大驴朋友们指点。
有人会说,自己穿普通旅游鞋,普通便装也能进行户外运动。那是因为去的地方和经历的都是普通场所,同时也是因为不知道会有那么大区别。QQ和路虎都能行驶,但遇到陡坡和涉水,遇到车祸,QQ和路虎的区别就显而易见了。户外用品和车一样,无非是满足两个最基本的需求,即保证旅程安全顺利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为了安全性和舒适性,真正好的户外用衣物都应该是:防雨防湿气,调节体内温度,轻便耐用。去自然条件严酷地区,更是需要配置好的户外衣物。一身良好的户外衣物至少包括三层:内衣(base
layer),保暖层和外套。日本有个叫Finetrack的专业户外用品公司甚至提出了5层理论(base
layer里面多了一层排汗层和最外层和保暖层之间的middle shell)。
layer(排汗层):
紧贴身体的最里层。研究人员认为,一旦内衣被淋湿或被汗水湿透,人将大量消耗额外的体力(严寒地区一旦人的内衣被湿透,生命将非常危险)。同时穿着湿漉漉的内衣,人会感到非常不适。即便是优质的速干内衣,一旦被汗水淋湿,需要依靠体温来自动干燥内衣。因此,即使穿了速干内衣(base
layer),在速干内衣自动干燥之前,身体是湿漉漉的。这就是专业人员认为户外衣物中最重要的“排汗层”(Dry
layer)的必要性。排汗层采用不吸水材料,在身体大量出汗时,通过排汗层表面的粗孔迅速将汗水排出,从而被排汗层外面的内衣(base
layer)吸收。即便出很多汗,贴身的排汗层永远是干燥的!俺买了一身Finetrack的超薄排汗内衣,实践证明,这Dry
layer的确效果显著。准备再买1-2套。
Finetrack 排汗短袖和短裤
Finetrack排汗长袖和紧身裤(各280-300元)
除了Finetrack,不知道还有那些品牌有这样的优质排汗内衣(如有谁知道,请一定指教)。
2)& 内衣(base
排汗层外面那一层,也就是第二层,长袖和长裤。内衣的主要功用是“吸汗”和“保温”,要保温必须要“速干”。日常生活中我们喜欢穿棉质内衣保温,但棉质内衣是速干效果最差的,户外衣物之大忌。
户外内衣最专业的品牌,据我所知当属新西兰的icebreaker和加拿大的“始祖鸟”(arc'teryx)了。新西兰和加拿大都是户外天堂,冬天寒冷,厂家做的专业不难理解。我买了一件始祖鸟的中厚base
layer,很好,冬天在家平时都拿来穿了。
ARC’s Teryx(始祖鸟)Phase AR Crew LS,中厚(国内售价898元)
新西兰的icebreaker专做内衣内裤,号称世界第一户外内衣品牌,采用新西兰特有的优质细毛绵羊Merino(美利奴羊)羊毛作材料,保暖,防臭效果优异。icebreaker有三个系列,150(薄形)系列,200(中厚)系列和260(厚地)系列。150系列采用96%的Merino羊毛,200和260则是100%纯Merino绵羊毛。
新西兰icebreaker Oasis LS
Crewe中厚上衣(约90美元),Oasis Leggings内长裤(约80美元)
美国的Patagonia的base
layer有2大系列,一种是采用特殊速干透气的花扦材料做成的Capilene系列。其中Capilene
1系列超轻(silkweight),Capilene
2略厚些(Lightweight)。还有一种也是采用新西兰Merino羊毛制作,价格比capilene系列略高些。
Patagonia capilene 1 长上衣内衣(35美元),capilene 1 长内裤裤(约49美元)
layer也可穿着短袖。最喜欢的还是icebreaker的内层。100%全Merino羊毛。
日本Montbell也有采用Merino羊毛制作的短袖内层,但短裤内层则是采用其特殊开发的超快速干防臭材料Zeo-line制作,价格都不贵。
Arc'teryx的短袖内层,Mens Iridine Crew SS,约60美元。
排汗层和内衣无疑比保暖层和外套更为重要!很多人不以为然,但事实如此。所以俺的建议是尽可能花多点钱选购世界较好品牌的排汗层和内衣。不要舍不得花这个钱,宁可少花钱买件山寨外套,把省下来的钱买优质排汗层和内衣!ARC’s
Teryx(始祖鸟)质地很好做工也好,价格也几乎是世界上所有户外品牌中最贵的。俺比较喜欢Finetrack,价格适中,专业品牌,质地和做工基本也是无可挑剔。世界上大多品牌的衣物(包括始祖鸟和icebreaker)为节省成本都选择在中国制造,但Finetrack坚持选料和制造均只在日本国内进行(100%
made in Japan)。
3)& 保暖层(Middle
保暖层的作用只是保暖。俺觉得只要保暖什么都可,没有Dry layer和base
layer那么挑剔。抓绒衣,甚至羊毛衫也未尝不可。但最好是轻便,便于携带。
俺有四件middle layer,厚薄不一以适合不同天气,每次远行通常会带上2件。
Montbell(日)light shell带折叠袋,较薄适合夏季登山(约450元)
Pantagonia R1 full zip jacket中厚适合任何季节(约700元)
DroughtSol抓绒,较厚足能抵御零下10-15度严寒(约1500元)
Montbell薄形羽绒衣附折叠袋,用于必要时添加(约600元)
4)& 外套(Out
作为最外层,外套需要满足防雨,轻便和耐用。有些外套带内层很厚很笨重,对于一天温差很大的地方,不应选择这种带内层的笨重外套,一旦太热,这种厚笨的外套会成累赘。
俺以前不舍得花大钱购买昂贵的冲锋衣,先后只买了一件很薄的The north face和一件适合所有场合的ARC’s
Teryx软外套。
The north face hoodie(约1000元)
ARC’s Teryx Gamma LT jacket软外套(约1800元)
一分钱一分货,其实冲锋衣的价格,舒适性和名牌以及面料关系很大。始祖鸟最顶级的ALPHA
SV系列国内售价超过8000元,何以这么贵,品牌固然是一个因素,但这个面料也是极品。始祖鸟Arc'teryx的粉丝们也许注意到它的冲锋衣根据长度分为Beta,Alpha和Theta三个系列(Theta最长),而根据采用的面料适合哪种户外运动又分为SV(Severe
Weather严酷天气),AR(All Round所有气候),LT(Light Weight轻便),SL(Super
Light超轻)等系列。Alpha SV是始祖鸟最顶级款式,国内售价高达8000多元。
此外,好的户外冲锋衣几乎毫无例外会采用美国的Gore-Tex(戈尔特斯)面料加工技术。Gore-tex的特点是透气,防水,防风。选择一款好的冲锋衣,是否使用了Gore-tex几乎成了必要条件。Gore-tex面料技术根据其性能优异程度又分为Gore-tex(低强度普通型)。Gore-tex
Active(持续高强度型)和Gore-tex Pro(剧烈运动型)三种。始祖鸟最贵的SV和AR系列都是采用了顶级的Gore-tex
Pro面料技术。
最近在美国OMC Gear网站买了一件始祖鸟的畅销冲锋衣,Beta
AR,也就是适用各种场合的冲锋衣,472美元,国内官方价格要6400元,让人感叹国内的品牌产品的价格真是杀人不见血。
Arc'teryx beta AR冲锋衣
严格说来,裤子和衣服的要求相同,只是人的下身没有上身怕冷。俺除了有dry layer内裤,有厚薄不一的几件外套库。ARC's
Teryx(始祖鸟)的裤子虽然贵点,但面料真是极品,手感好不说非常耐磨。据说有人穿着它骑摩托出了事故,内衣都磨破了,外裤却无大损。
ARC’s Teryx Gamma AR中厚,质地非常耐久舒适(约1800元)
Finetrack的裤子也非常好,透气耐磨,穿着舒适,远比north
face,columbia之类的裤子要好很多,价格却基本和north
face相当。俺买了一件夏天用的,爱上他,又买了冬季用的。
Finetrack中厚,秋冬用(约1200元)
Finetrack薄形,夏季用(约1100元)
Columbia的裤子,面料很一般,防水性能也很差,说其是户外衣物,不如说是日常的休闲裤。俺买过几件,自从买了ARC's
Teryx和Finetrack,基本把它抛弃了。
6)紧身运动裤
专业人士认为特制的紧身运动裤有助于减轻人体负担(自行车运动员都是穿紧身裤比赛的哦),俺买了一件华歌尔(Wacoal)的,但感觉不到带来的好处,每次穿脱都很费劲,而且不速干。现在基本不用。
Wacoal紧身运动裤
任何品牌的户外外套,虽然标明防雨,都只是防小雨。遇上大雨,或持久小雨,都会湿透。需要真正防雨的必须要专门的雨衣(rain
我买过一套Mizuno的雨衣,非Gore-tex面料,透气性能差,去年夏天大雨中登武当山,热的大汗淋漓。
Mizuno雨衣,价格便宜但透气性能差(一套约700元)
无奈又买了一套采用Gore-tex paclite面料的Mont-bell的Torrent
Flier雨衣,基本上是世界顶级的专业雨衣了。上衣约2万日元,裤子约1.5万日元。
Mont-bell(日)Torrent Flier雨衣(Gore-tex Paclite)
户外鞋袜帽子
登山鞋这几年国内发展很快,出现了数不清的品牌。一双好的登山鞋,对于登山,长途徒步实在太重要。不仅要求防雨,防滑,耐久,更重要是穿着舒适和安全。真正的登山鞋肯定都是中帮的,因为中帮登山鞋不仅防水防灰尘性能更好,更重要的是保护脚腕使其不会扭伤。所以尺码合适的中帮登山鞋,一定都是系好鞋带后感觉紧紧的毫无松动的样子。只有这样的登山鞋,才能保护好脚腕。
中帮鞋不易着脱,也较为笨重。对于普通的短距离登山和徒步,选用较为轻便的低帮登山鞋甚至普通旅游鞋。俺没买过多少鞋子,只买过一双中帮,一双低帮,都非常舒适和耐用,使用三年了,至今如新的一般。
Scarpa(意大利)中帮登山鞋(约1900元)
Merrell(美)低帮登山鞋(约1000元)
还有一种好东西很多朋友不知道,这就是鞋套(罩)。在沙尘碎石多的路段或沙漠中行走,它发挥巨大的威力,确保沙尘不会进入鞋内,也让鞋子的防雨水性能增强十倍。
Montbell鞋罩(约250元)
任何性能多么优越的登山鞋,在雪地和结冰的地面徒步,肯定都是会滑的。最近发现了一种套在鞋底的防滑鞋钉,德国人发明的(德语叫Steigeisen,英语叫Crampons),在雪地行走发猛威,准备去买一付去尼泊尔珠峰大本营徒步用。
Mountain Dax(日本)雪地鞋钉,一付约售价150元
一双好的袜子,对于减轻脚的疲劳也是很有帮助的,很多人不以为然,不信买双好袜试试。
Finetrack登山袜(约150元)
户外帽子,种类很多,鸭舌帽,太阳帽,滑雪帽....,去寒冷地区,早起拍日出,滑雪帽实用也很需要。最近几年出现的一种叫Neckwarmer(中文该叫“围脖”还是“颈套”?)个人觉得很实用,可以买高度高一点三用的,可当滑雪帽用,可当围巾,还可当面罩阻挡风沙和防紫外线。
Finetrack有一种专业的面罩更好,价格不菲(500元左右)。
背包(Back packs)
和衣物鞋帽相比,背包的好坏对安全性的影响可能要低很多,即便是一款山寨背包,也不至于会对旅程有太大影响。好的背包无非是让人使用起来感到更人性化和舒适,以及它的耐久性。算起来户外用品中,俺买过最多的就是背包了。从秀水街的山寨货到正牌one
polar,outdoor,Nike,north face…..都忘了买过多少背包,越买越贵。
deuter(德国)futura pro
38升背包,适合中远程。底部和主袋区域分开,放雨衣等随时需要物品,方便。后背有专门的透气靠背挡网层,使后背不会出汗,很舒适。约1200元。&
一个28升的中号背包,Osprey(美国)的。说不上好坏,只是喜欢他的款式,质地和品牌。一天的旅程正合适。用的最多。
一个gergory(美国)的18升小号背包。此款背包虽小,功能强大,不仅有(供装在包中的饮水水袋用的)饮水吸管出口,袋子的密实度也能自动调节,非常适合户外骑车等运动用,样子也很酷,只是那根红带,时间久了退色!
为了去尼泊尔EBC徒步,又特意买了一个始祖鸟的Nozone 55升,超轻,约24000日元。
如果要搭帐篷露营,显然需要一个体积更大的。
选择背包,除了适合自己需要的功能(容积大小,边上放水壶?登山杖收纳?三脚架收纳?)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尽可能附带防雨罩!登山远足,遇到下雨很平常。不过好品牌的背包基本都有防雨罩,真的没有,可以另外买一个。Sea
to Summit有几种背包防雨罩,选择适合背包的大小的。
如何选一个既能放单反相机和各种镜头,又能当做户外背包的,一直没找到一个好的解决方案,市面上没能找到这样的产品。买了一个Lowepro(乐摄宝)Fastpack
350,解决了相机和镜头,但上部收纳其他户外用品的空间太小。远途旅行只好使用普通背包,把相机包好放入包中。
&Lowepro factpack
350可放单反和200mm镜头,上部只能放零碎东西,约900元
以前没用过睡袋,不知其好处,一旦用过睡袋,爱不释手。睡袋不仅只是在露营时用,在那些卫生条件差的地方更是发挥威力。俺去年去西藏阿里的半个月,几乎每天都离不开睡袋。
睡袋毫无疑问是一次性到位,购买好品牌的羽绒睡袋。羽绒重量轻,易折叠,保暖好。根据使用场所的最低气温,选择合适羽毛含量的睡袋。俺用的是日本一家专门生产睡袋的Nanga公司的羽毛重量410克的睡袋,足能抵御零下10度严寒。去年去阿里,别人在睡袋中上面盖着毛毯还喊冷,俺一个睡袋就睡的很香。
Nanga SPDX 410睡袋(约2500元)
Nanga的羽绒睡袋够轻够暖,喜欢,于是去年又花了28000多日元购买了一个180克羽绒(总重只有460克,一斤不到)号称是世界上最小最轻便的睡袋,主要用于夏天登山,以及温度在零度以上地区使用。
Nanga SPDX 180羽绒睡袋(2.9万日元,折合1800元)
登山杖,在国内还未被很多人认识,选购余地也很小。登山杖不仅防止跌倒,更重要的是减轻登山的疲劳。长途徒步,有无登山杖,效果太不一样(最好是两根)。碳纤质地当然是最好的(轻,强度好),价格无疑也成正比。我买的是德国Leki
AG Caboon light,美观好用,约1600元。
还有一支宝贝,也是Leki的,平时当作单根的登山杖,把头掀开,可以当做独脚架!只是收缩后长度仍是过长。
没有比头灯更实用的小宝贝了,俺甚至不知道一般手持的户外手电有什么比头灯更好的优点。它彻底解放了你的双手。别看他个小,如今的LED头灯,照度高(很亮)而且一节CR123电池可以使用数百小时!太有威力了,毫无疑问每人都应该买一个。200-300元。
保温水壶能在冬天喝上一口热水,夏天喝上一口冰水无疑是件快乐的事,但体积大,对于长途跋涉也无疑是累赘。户外水壶专用厂家Klean
Kanteen的保温效果不错,约280元。
对于长途徒步来说,最好的水壶也是最原始最实用的水袋!这种水袋不是普通塑料袋,很厚的无毒塑料,绝不会破裂漏水,而且可以折叠,还能装上一个吸水管,把水袋装入包中,把吸水管从背包中引出,让吸水口直接连到嘴边,任何时刻只要想喝水,只需动一下嘴巴!
evernew(日本)的水袋和吸水管
8.&帐篷和炊具
抱歉俺还不是专业玩家,至今还未涉入露营和户外自炊。急需寻找和加入组织。
9. 通信记录工具
一直想买一个能记录轨迹的GPS和一对高性能步话机。最近花了2000元买了一个佳明(GARMIN)手持GPS。佳明在手持GPS行业还是有一定地位的,台湾人的东西,无法期待有多好。其实GPS真的不是很需要,连手机都有了。买它主要是去登山的时候,能记录海拔高度的轨迹。
现在手机都覆盖珠峰了,昂贵的卫星电话似乎已经没有必要,将来真的要爬非洲乞力马扎罗山再继续研究。步话机的通信距离几乎都只能无遮挡区域1公里左右,当前车翻过一座山坡,两车通信必将中断。
10. 其他户外用品
工具类,药品类,食品类,就不罗嗦了。主要展示几样我自己的心爱宝贝。
上面是个防虫沙帽,可以罩在任何帽子上。虽然不常用,这次春节去澳洲的Ayers
Rock,全是苍蝇,如果当时有这玩意,估计当时500元也会买。回来后马上添置了这个,Sea to summit的防虫沙帽。
还有这个,是瑞士军刀吗?
其实它是一个强力的防风火机!
防水胶囊口哨。除了正常口哨功能外,拧开是个防水的空腔,里面可以装写有自己地址血型等基本信息的纸片,也可以放置救命药丸。如果真的去危险区域,几乎必备啊。
还有一种速效增加能量的玩意,日本“味之素”公司的一种氨基酸产品(Amino
Vital),啫喱型的不仅能解渴,更重要的是他迅速被体内吸收增加体能。其原理是补充能有效缓解疲劳所缺乏的物质。电视中看到的日本运动员在比赛休息时均喝这种玩意。
Ajinomoto Amino Vital 3000约8元人民币一包
罗嗦这么多,可能有人会问,世界上有哪些一流的户外品牌?怎么购买?这却是很难回答的一个问题。很遗憾国内尚无专业一流户外品牌,所有上等货毫无例外都是国外产品。网上有很多认为是一线品牌的帖子,个人觉得很难一概而论,只有自己慢慢摸索,找到自己喜欢的。置于购买,有的品牌国内有售,但难辨真伪,最好还是去国外购买,或者在国外的购物网站邮购。通常国外的大型网站,用信用卡付了钱,不用担心不会发货。只要不是大量采购,邮包会及时发到你的手中。Amazon不错。
&对户外爱好者来说户外用品的选购,就像摄影爱好者选添摄影器材,是一件很开心不断积累的过程。您的心爱,您的宝贝,麻烦推荐给我。
附录:本文关联产品的主要链接(户外衣物用品专业厂家和购物网站):
&&& & & & &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2013新西兰自驾游个人装备清单_旅游攻略_旅游知识_旅游信息_百度攻略
相关攻略推荐
当前位置: > 文章阅读页
2013新西兰南岛自驾之旅个人物品清单新西兰自驾游非常的成熟可行,难度等级较低,2月份恰逢新西兰的夏季时节,对于装备要求较低,但由于参与部分的户外冰川、徒步、游泳以及水上活动,所以尽量做到有备无患,并尽可能地提供旅程舒适。由于每个人对“舒适”的主观愿望以及达到“舒适”所需的客观条件不尽相同,所以以下清单仅供参考,以个人实际为准。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相似攻略推荐户外运动装备
英 文 名:Outdoor Sports
名:户外装备
新西兰是户外运动的天堂,所以合适的装备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户外服饰、鞋帽、露营用品、山地车、垂钓用具、滑雪装备等等。较为著名的品牌有Kathmandu、Macpac、Icebreaker。
共3个购物点
购物点(2)
购物点(10)
购物点(10)
购物点(3)
0家推荐购物点
0家推荐购物点
0家推荐购物点
0家推荐购物点
微信扫一扫,精彩立分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登山需要的装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