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男的,女朋友没什么兴趣爱好好,除了看游戏直播,玩下游戏,没了,还可以有什么兴趣爱好

这家电竞游戏club又联赛又直播,在搞什么?
  时针拨回到2014年,在美国西雅图钥匙球馆,来自中国的newbee战队以3:1的成绩击败VG战队,捧起了第四届DOTA2国际邀请赛TI4的冠军盾,冠军奖金高达500万美金,也就是3000万人民币。消息传来,电竞圈沸腾了,这是中国电竞战队在MOBA类项目的全球赛场上获得的世界冠军,同时刷新了奖金的数额。为此,newbee战队还申请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而这家电竞俱乐部背后的公司则是蓝游文化传播,老板是李连子,以前从事房地产和金融行业,半路跨界到电子竞技圈。
  按照李连子的说法,之所以改行,一半是出于热爱,一半是因为这个行业是在太火了,事实上,上海这片神奇的土地,已经成为中国不折不扣的电竞之都,IG,WE,newbee等明星战队大多选择在上海,上海的电竞事业一片蓬勃景象。
  不光打比赛,还要办比赛,搞直播
  目前电竞俱乐部变现的能力主要来自广告和赞助,此外还需要承担大量的费用开支,包括薪水,场地,差旅等等,由于过于烧钱且不挣钱,因此明星战队几乎都是热爱电竞的富二代在&包养。&
  最典型的就是IG战队,IG的背后是国民老公王思聪,每年的投入差不多在600万元左右,而商业活动所得不及成本一半。&像我们IG的王总和其他俱乐部的投资人,他们对电子竞技有很强烈的兴趣爱好和独特的见解,坚信电子竞技的发展会越来越好。&IG负责人刘明说。
  所以大部分俱乐部都在思考如何更好的商业化以及优化其营收结构。
  蓝游的路数和别的俱乐部不太一样,从今年开始启动了创联赛,也就是针对大学生的电竞比赛,主要项目有dota2,LOL,炉石传说等,一年两届,分为3月和9月,按照李连子的说法,目前已经覆盖了全国几百所所高校。
  大学生联赛并不稀奇,很多游戏厂商都尝试过,包括《穿越火线》,《英雄联盟》,《地下城与勇士》等游戏均纷纷登陆过大学校园,事实证明大学生游戏群体多,游戏氛围好,已经成为非常优质的线下推广资源。我的问题在于,厂商推动的电竞赛事和俱乐部推动的电竞赛事,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
  李连子告诉我,&游戏厂商举办赛事主要是为了推广旗下的游戏,功利性较强,但俱乐部进行推广比较公平中立,更多是出于推动电竞行业发展的目的。&但在我看来,俱乐部势单力薄,又夹在游戏厂商和传统电竞大赛中间,位置很尴尬,并且指向性不够明确,扛起电竞行业的大旗有些难。
  除了赛事之外,蓝游还推出了NBTV,这是一个依托于 Newbee 战队的游戏主播资源和职业玩家资源制作电子竞技的娱乐内容平台,并有创联赛的独家转播权。李连子反复强调,这不是一个类似斗鱼,龙珠的直播平台,而是一个内容制作的平台,换句话说,如果把创联赛比作是一个内容制作和生产(比赛中会有很多精彩的内容产生),那么NBTV就是一个内容加工提纯传播的平台,和靠明星主编吸引流量不同(比如知名解说小智加盟熊猫TV),NBTV的主播来自蓝游本身以及一些加盟的电竞明显,主要依托创联赛的比赛内容,以及一些自己加工剪辑的游戏视频,在高校收视率不错。
  换句话说,除了直播创联赛的比赛内容,还会有一些其他的轻松搞笑的内容,但总体上,还是依托于这个比赛赛事。
  比赛+直播的闭环模式
  这几天是英雄联盟S5的比赛日,最终的数据还没出来,但可以分享一下去年的数据。15个比赛日,每个比赛日的日均独立观看用户数达到了2.88亿人次。全球总在线观看时长超过1.79亿小时,在三星白队与皇族的总决赛中,观看人数2700万,这是什么概念呢?NBA总决赛的观众不过1800而已,今年的数据,应该比去年更高。
  传统电竞战队的模式主要靠赞助广告以及冠名,但一旦成绩下滑广告主撤资俱乐部可能就面临灭顶之灾,因此需要有金主在背后养着维持日常的运营,但电竞的流量巨大,移动互联网的本质就是流量的生意,虽然现在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变现方法,但不排除未来会有,因此不难理解资本愿意花巨资去买一个未来。
  关于电竞流量的转化业内有很多争议,与之诞生的包括电商化,广告化,周边化等等,蓝游举办大学生比赛,再通过内容制作平台(NBTV)分发和传播出去,走出了一条和其他俱乐部迥异的路,但这并不新鲜,只能说是两种模式的嫁接,并且面临厂商和传统国际赛事(比如WCG)的双重挤压,压力绝非一般的大。
  但对于一个俱乐部来说,这种尝试有很多积极的意义,首先摆脱了纯粹电竞战队的盈利模式(即简单粗暴的奖金+赞助广告),收入更加多元化。其次完成了电竞整个生态的闭环(活动+内容+社区)。蓝游为意见领袖、赛事提供内容,内容再通过NBTV包装输出,最后用社区做用户累积的电竞闭环,目前行业内只有蓝游一家在尝试。虽然还在烧钱,但李连子也谈论了一些未来可能的盈利模式,比如组织热爱电竞的玩家去参观国外的游戏公司等等,在13号当天,蓝游也披露了A轮融资1100万美金,这笔钱将用作线下比赛和直播视频上。
  来源:虎嗅网兴趣爱好就是乐此不疲的工作
我的图书馆
兴趣爱好就是乐此不疲的工作
兴趣爱好就是乐此不疲的工作,那是怎样的一种幸福体验?一、伪兴趣难以成为职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或唱歌跳舞、或琴棋书画,但是真正能把兴趣当成职业去做的,或者说所从事的工作恰恰是自己兴趣的人,少之又少。从事了自己兴趣爱好的行业还能有成就的,就像一个男孩对一个女孩一见钟情,然后表白被欣然接受,顺势在一个良辰美景把女孩扑倒,之后顺利结婚生子并且白头到老,那是非常幸运的。(一)伪兴趣与功利性地选择职业更多的人,所从事的工作皆与兴趣没有半毛钱关系。有个时尚文青,一直都很向往创意类的工作,平时也总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用他的话讲:“我在每个人的脸上都能看到一样东西----痛点。”但是在择业上,面临是否稳定、发展空间、公司背景、收入待遇、是否感兴趣这些关键词里,却把兴趣排在了最后。他说:“虽然我对那样的工作很感兴趣,但是我不确定一旦做上了还会喜欢,也不确定我在自己感兴趣的工作上能做的多出色。”很多人都有把兴趣发展成职业的冲动,但仅仅停留在冲动,实际并没有做出这样的选择,这是因为这种兴趣,还只是一种伪兴趣。例如:小A非常喜欢唱歌,每天晚上都要抱着“唱吧”酣畅一番自我陶醉,或者经常在和大家一起KTV的时候做个一展歌喉的“麦霸”,享受别人的掌声和羡慕:“你唱歌好好听啊,你怎么不去参加选秀!你参加选秀肯定能出名!”这时候小A可能真的被赞许冲昏了头脑,幻想仿佛很快就可以成为新一代歌后,成为万众瞩目下最璀璨耀眼的新秀,享誉整个华语乐坛、两岸三地、甚至是格莱美的盛典。但实际上,呵呵。因为人们在意识里面清楚的知道:对于兴趣爱好,只要花费30%的精力,就能够获得60%的成就,能够很容易地获得自我满足感、成就感、存在感以及社交比较的优势;但是假如把兴趣发展成职业,人们就要花费120%的精力,才能在职业的水平上做到80%的成就。小A自己其实很明白,她没有办法放弃最爱的辣椒、坚持每天早晨练声、接受娱乐圈的潜规则以及一段长时间没有工资的蛰伏期。这么多的辛苦付出,换来“兴趣职业”带给她的收入,可能还未必比得上她现有的财务职业。职业一词,本身就是“谋生饭碗”的意思。即便是付出120%的努力所得到的80%的成就,很可能并不足以使他在这个行当里面成为佼佼者,于是权衡利弊之后认为不值,也就很顺理成章的认为:“把兴趣发展成职业太累了。”于是人们忙于为自己的这种想法,寻求一个台阶和托词。比如有的人会说:“我是足球界篮球打得最好的、篮球界跳舞跳得最好的、舞蹈界足球踢得最好的;我是经济学家中有最有钱的、我有钱朋友圈中最懂经济学的等等”,通过这种自我安慰来逃避内心对自己兴趣浅尝辄止的谴责。(二)伪兴趣及满足心里舒适区选择把兴趣发展为职业,相对于从事其他行当来说更为不易,不但需要非常辛苦得努力,而且很可能会连兴趣都就此丢失掉。因为懒惰和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人们大都希望通过较少的付出,来换取较高的回报。兴趣是无需制约的,爱投入多少就投入多少,想什么时候投入便什么时候投入,并且对于兴趣爱好的成就,本就没有给予一个非常高的心理预期。但是职业不是这样,因为将兴趣职业化之后,就会产生一个可量化的评估,即:这个职业给自己带来了多少收入。而量化的评估也最容易立见高下,小学生都知道:10块钱比5块钱多。所以一旦兴趣作为职业后,伪兴趣终于让你失去兴趣的主要原因有四点:(我们假设上面的小A参加了选秀,开始选择做职业歌手的故事来贯穿下面的主线。)第一:兴趣工作遭遇挫折的焦虑感所有普罗大众,对自己及他人的兴趣爱好,并不会有多么大、多么高的要求,但是成为职业后,市场、客户对于这项兴趣工作的要求也就随之提高。例如某个姑娘喜欢做主播,就算在映客上直播忘词也无所谓;但是做电视台新闻的播音员,忘词就会引人发笑及产生严重后果。这个女主播一旦当上了新闻主持,就会觉得力不从心或者无法胜任,而她用原来做映客直播的水平去做电视台的节目,观众就会觉得差强人意,于是女孩就会感到焦虑,而在此之前,她在处于爱好阶段所获得的那些赞许和成就,全部都无影无踪,这时候就容易不再对这个兴趣爱好有着较强的意愿:“还不如老老实实当爱好,没事吃饱了撑的当什么职业啊!”(小A参加选秀,但是复赛都没进,她的水平不能胜任复赛阶段的要求,她甚至连换气都不会。当她回到自己的圈子里,就会听到别人议论:“别看她平时老当麦霸,复赛都没进,跟咱们也没什么差别嘛。”于是莫名的失落涌上心头,消极的人这辈子都不想唱歌了。)第二:高水平提升过程中的挫败感。经历了焦虑期,于是人们开始努力,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努力修善自身的形象和加强专业的技能等等;但是在任何一个领域都是一样,距离顶尖水平越近,所需要的努力就会越多,反而提升的效果更不明显。高手之间看似相差毫厘,实则不然。在努力的过程中,发现不再像原来那样,一夜不睡可以学会一首曲子,努力三天可以掌握一支舞蹈。反而是日复一日的努力,只能稍微的些许进步,较之前的爱好阶段,有了强烈的反差,正是这种边际效应递减的趋势,会让人很容易的产生挫败感和负面情绪。例如急躁。于是人们就又不感兴趣了:“我付出这么多努力,怎么不见长进,我什么时候才能到XXX大师那个水平啊,感觉前途无亮。”(于是小A决定专心练习,每天保证几个小时的练声,为此还放弃了她最爱吃的麻辣小龙虾。她一个月掌握了换气,两个月掌握了真假音,三个月掌握了转音,但是一年过去了,始终无法处理好情感,导师说她唱不出观众的共鸣。她瞬间觉得泪奔:“也许自己只能业余唱唱歌罢了。”)第三:辛苦回报达不到预期的失落感经历了挫败感,终于渐入佳境,水平达到了专业的水准,开始当做职业赚钱。但是人们对收益都会有一个心理预期,带来的收入如果少于自己的预期,内心就会认为,自己将兴趣爱好作为职业的选择,是付出了很大机会成本的:“我这个行业收入普遍都好低啊,竞争环境好恶劣啊。我这么专业的水平,怎么才赚这么点钱,看看和我有共同爱好的那谁,没有选择这个爱好作为职业,现在赚的钱比我多多了,我真觉得不值。”于是就会开始萌生出打退堂鼓的念头,进而也就会对原本的兴趣爱好产生了负面的情绪,渐渐地失去了兴趣。(小A终于学成了,达到了专业的水平,她做了一个决定,辞掉了之前的财务工作,走上了职业歌手的道路,事实上,她已经比很多歌星唱得都要好听。事实很残酷,她并没有一炮成名,成为万众瞩目下最璀璨耀眼的新秀,也没有唱到享誉整个华语乐坛、两岸三地,距离格莱美的盛典更是遥不可及,更没有唱到大妈广场上的收音机里。而是成为了一名“跑场子”四处商业演出的四线歌手,赚取着每场演出几百块钱的出场费。)第四:职业生涯迷失自我而产生的抑闷感兴趣爱好的本质是回归自我,根据自我意愿的不同,去选择不同的爱好,投入不同的精力,理论上应该是受主观情绪支配的。但是一旦走上了职业化的道路,都会被更多的其他因素支配,失去了对这个兴趣的自主权。例如为了公司的利益,不得不创作自己不喜欢的音乐,违背自己的意愿,然后抑郁、郁闷;诸如此类。如果想把兴趣当成职业,除了要克服上面四种情况带来的负面情绪,还要让兴趣发自内心,成为真正的兴趣,这样才可以成为那个:足球界里足球踢最好的、篮球界里篮球打得最棒的、经济界里最棒的经济学家。因为要知道:不会有任何一个歌手会真跟你比究竟谁足球踢得好,也不会有球星跟你比谁唱歌更好听。历史上最棒的经济学家,全世界都没有几个;亿万富翁,中国都多如牛毛。二、兴趣爱好成为乐此不疲的工作上文的伪兴趣带来的工作,令人痛苦得不得了;而要明白自己真正兴趣、爱好的内涵,才能搞清楚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和领域,发展兴趣爱好,才能让兴趣成为乐此不疲的工作。(一)哪些东西真地不能算兴趣和爱好?首先要从反面来理解兴趣爱好:让我们来点评一下那些“容易跟兴趣爱好混为一谈的东西”。对这些东西,我们一般可以称之为“伪兴趣”。通过识别“伪兴趣”,有助于你去伪存真,识别出真正的兴趣。1.三分钟热度,不是真正的兴趣如果你留意观察儿童的行为,就会明白何为“三分钟热度”?比如当某个小孩得到自己喜欢的玩具,会很开心很兴奋。但是几天(甚至几小时)之后,这种开心兴奋状态就消失了——他/她的兴趣点已经转移到其它地方。显然,“三分钟热度”不是真正的兴趣。2.带有功利目的,不是真正的兴趣您的兴趣带有功利目的,就是伪兴趣。这类伪兴趣太多了,关于这点,就以某年的股灾为例。在咱大天朝,每当牛市的时候,就有很多股民成天盯着电脑上的炒股软件,片刻不停。如果你以为他们对“炒股”感兴趣,那就错了。大部分股民其实对“炒股”这个行为本身并没有兴趣,他们这么做是为了赚钱,对赚钱感兴趣。换句话说,他们的行为带有“功利因素”,因此不能算是真正的兴趣。当然,确实有一小撮股民是真正喜欢“炒股”这个行为本身。但是这类人非常之少。3.来自强烈外在的动机,不是真正的兴趣所谓“外在的动机”,大致包括如下:1)被别人强迫去做某事(比如很多小孩被父母强迫去学钢琴)2)受到社会观念的约束而去做某事(比如大学填志愿的时候,报考热门专业)3)为了得到他人的认可而去做某事(比如某些人为了出名而去做某事)4)受到法律的约束而去做某事(比如很多国家的义务兵役制)......以上只是列出几种典型的伪兴趣情形,未必全面。还有很多伪兴趣未列入。(二)外在动机也不是真正的兴趣1.“纯感官”的刺激导致的行为,不是真正的兴趣所谓“真正的兴趣”,显然是人类独有的(其它动物不会有、智能机器人也不会有)。而“纯感官的刺激”导致的行为,不光人类会有,其它动物也会有,智能机器人也可以模仿,如爱爱机器人。所以,纯感官的刺激导致的行为,真的不能算真正的兴趣。对这类行为,一般称之为“本能的驱使”更好。为了便于理解,举二个例子:吃顿美餐、泡个温泉......2、“伴生性”的行为,不是真正的兴趣请注意,本文所说的“伴生性”,指的是行为本身的伴生特性。换句话说,当某个行为【不需要】依靠你的主观意识,【不需要】发挥你的主动性,那么,一般称之为“被动的伴生行为”。为了便于理解,同样举个例子:有很多人喜欢一边工作一边听音乐。在这种情况下,“听音乐”这个行为是伴生的。3、始终停留在【心理舒适区】,不是真正的兴趣所谓“心理舒适区”,即Comfort Zone,是用来描述一种“心理状态”。处于这种状态,你会感觉到放松,没有压力和焦虑。如果你处于某个环境中,在该环境下所需要的行为你都可以轻松搞定。那么,你就处于“心理舒适区”。比如小A,如果其唱歌兴趣一直停留在麦霸的舒适阶段。再例如对于普罗大众,询问他们业余时间有啥兴趣和爱好。如此回答比较常见:上街闲逛、看电视剧、看娱乐节目等上述这几种行为都属于“让自己停留在心理舒适区”。这类行为,很多都是为了打发时间,不能算是真正的兴趣。(三)真正的兴趣和爱好,具有哪些特征?真正的兴趣和爱好,具有动机的内在性、时间的持久性、思维的高度参与、快感的内生性、非同寻常的快感、成瘾性等9大特征。前面说了非常多的“反例”,接下来开始进入什么是真正的兴趣正题。真正的兴趣爱好具有如下特性:1.动机的内在性真正的兴趣,真的爱你!其兴趣动机完全来自于内心,发自内心的喜爱,而不是外部世界。只有这样产生的兴趣爱好,才是纯粹的。换句话说,这样的动机,不会随着外部世界的改变而改变。2、时间的持久性对于真正的兴趣,通常能持续很长时间(至少几年,多达几十年)。为什么“真正的兴趣”能持续这么久?后文有叙述。3、思维的高度参与前面提到了两种反例,分别是“纯感官刺激的行为”和“伴生行为”。与这两种相对应的是:真正的兴趣,其行为通常需要思维的高度参与。例如:下面这些活动都需要思维的高度参与,也都有可能成为真正的兴趣。软件工程师写程序,作家写作,艺术家作曲、唱歌、跳舞、说唱、绘画、摄影等,骨灰级玩家的电子游戏、棋牌游戏等等......4、快感的内生性前面小节提到了“动机的内在性”,与这里所说的“快感的内生性”也是类似的。也就是说,真正的兴趣所导致的快感,不需要依赖外部环境,是自主内在发生的。例如:数学史上很牛逼的费马(又称“费尔马”,即“Fermat”),他完全是凭兴趣研究数学,而且他的很多研究成果都没有发表。比如他最有名的那个“费马大定理”,是他儿子整理遗物的时候发现的;再比如“费马小定理”是他与朋友的往来书信中顺便提及的。也就是说,他的快乐不依赖数学大师那样“荣誉感”之类的外在因素。顺便说一下:费马严格来说连“数学家”都不是;他的正式职业是律师和法官,数学只是他的业余爱好,真正的兴趣。5、不一样的快感当你从事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活动,通常会体验到不一样的快感——这快感就是你的动力。真正的兴趣可以持续很多年,其原因也在于这快感。兴趣、爱好导致的快感,大致可以分为两类:“过程性的快感”和“结果性的快感”。这两种快感的差别在于:“过程性的快感”持久但是强度不高;“结果性的快感”只在短暂时间段发生,但是强度很高。例如:资深程序员在写程序的时候,(不管是在公司里写还是在业余时间写)总是乐在其中。也就是说,单单是“写代码的过程”就可以让他觉得快乐——这是“过程性的快感”;当连续几个月,终于完成了某个软件,这时候体验到的是“结果性的快感”。“过程性的快感”虽然强度不高,但也很重要——这类快感使得你可以持久地从事感兴趣的活动,即便在你尚未获得成果的阶段。6、成瘾性:如前一个小节所说,真正的兴趣会给你带来快感。因此,真正的兴趣通常也会带来成瘾性,比如人们常说的曲不离口、拳不离手,一日不练手生等等,再如通宵达旦把一本武侠小说看完等。(关于“快感”与“成瘾性”的关系,这是心理学和脑神经学的重要研究话题。但是这个话题与本文的主题无关,所以就不展开了)7、愿意为兴趣冒险:从事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活动,你会冒险,甚至愿意付出得不偿失的代价。为什么?因为前面提及的“快感”会给予你补偿。换句话说:快感会抵消掉“付出代价”所导致的负面情绪。例如:某个摄影爱好者为了拍摄到火山喷发的镜头,愿意冒生命危险待在火山口附近;功夫巨星成龙为了武打动作的真实性,真的会玩命。8、持续的自我提升(走出心理舒适区):如果某个活动、才艺是你真正的兴趣,那你不会满足于“停留在在该领域的心理舒适区”。你会不断尝试去突破自己的心理舒适区。通过不断地突破自己的心理舒适区,你在这个领域的能力就会得到提升;同时,你的心理舒适区的范围也扩大了。当然,突破心理舒适区不一定容易,有的时候甚至是很困难的。但是在突破的过程中,“过程性的快感”会伴随着你;一旦实现突破,你会获得“结果性的快感”。突破心理舒适区导致的能力提升,大致有两类:“深度”的提升和“广度”的提升。关于这两类,举例如下:举例1:假设有个热衷于编程的 C++ 程序员,通过不断学习,让自己从 C++ 的新手变成老手——这属于“深度的提升”。举例2:假设有个热衷于编程的 C++ 程序员,通过不断学习,又学会了另一门编程语言 Lisp——这属于“广度的提升”。9、物我两忘兴趣的最高境界,存在“物我两忘”超级兴趣现象:当你从事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活动,有时候你会进入到“心流”的状态。这词汇是心理学方面的术语,称之为“flow”,相关内涵请参阅维基词条;这种状态大概就是传说中的“物我两忘”。在这种状态下,你会忘记了时间的存在,甚至忘记自己的存在,全身心都融入到你感兴趣的活动当中。(四)真正的兴趣对工作的影响:兴趣就是乐此不疲的工作如果你能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爱好,对你的工作、人生至少会产生如下一些影响:1、快乐人生:一生得到快乐,这是最显著的一个影响;这也就是本文前面多次提及的兴趣人生的愉悦,会产生无穷无尽的“快感”。2、更充实的生活:有了真正的兴趣爱好,通常就不需要找一些事情来“打发时间”。反之,你可以把所有的闲暇时间都用在你感兴趣的领域和活动。同时,那些经常感叹生活空虚的人,通常都缺乏真正的兴趣和爱好。3、兴趣与工作的结合:如果你够幸运的话,还可以让“自己的兴趣”成为“自己的职业”——这是很幸福的事情 :) 如此一来,就把“工作”和“娱乐”合为一体,兴趣就会成为乐此不疲的工作。你将不再有“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的差异——不论是“工作时间”还是“业余时间”,对你而言都是“娱乐时间”!这样的人生体验,很爽的!当这两者统一之后,还有更多其它的好处。比如说,你在自己的工作中,就可以比别人走得更远,因此也就更有可能成为该领域的优秀者。 一旦你成为某个领域的优秀者,你就具备了“竞争优势”;这种情况下,你通常不至于太缺钱(当然,也会有极少数例外)。在咱们大天朝,有一大帮的“拜金主义者”和“功利主义者”;这帮人总是削尖脑袋、想方设法去寻求赚快钱的途径。这帮人其实是“本末倒置”。赚了快钱干什么?醉生梦死、享受人生?非工作、非兴趣、非才艺得来的金钱,一定不长久、不可持续,简直是浪费生命与天生的兴趣。有强烈兴趣爱好的普罗大众,不要与这帮“拜金主义者”、“功利主义者”类同,自己首先要搞清楚的不是如何赚钱,而是你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方向在哪里?发展您的兴趣、您的才艺同时,金钱、财富等,一定会滚滚而来。三、兴趣产业及其兴趣小镇把兴趣当成职业去做,或者说所从事的工作恰恰是自己兴趣的人,少之又少。为什么那么难?一个方面的原因是,社会智能化大规模生产的程度还不足够;另一方面,是兴趣产业链的全面发展有待引爆。同时,对于兴趣爱好及其产业链的关注,全社会的心里预期、理论研究与实践,都没有充分的准备与保障。张弓智库为兴趣产业及其兴趣小镇,做了深入的研究。张弓智库自主知识产权的“有兴趣基本收入保障计划”研究项目,正式名称为,颜回乐兴趣小镇计划,其理念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与无条件基本收入;有兴趣基本收入保障计划,是张弓智库根据张弓效应机制,顺应全球无条件基本收入保障发展趋势,与目前我国特色小镇建设实际相结合的初步研究成果。空想、妄想能当饭吃吗?读书、做学问能当饭吃吗?舞文弄墨能当饭吃吗?唱歌跳舞能当饭吃吗?吹拉弹唱能当饭吃吗?生活中的吹牛忽悠,舞台上的坑蒙拐骗,能当饭吃吗?下棋打牌穷游,考试、考牌、考证,能当饭吃吗?等等。。。。。。人们在发展兴趣爱好时,得到亲友的当头一瓢冷水,就是:这个能当饭吃吗?发挥人类天性的兴趣爱好,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我国乃至全世界大多数情况下,以上普通人的兴趣爱好都不可能当饭吃!但是在兴趣小镇,只要你有兴趣爱好、一技之长,或者希望在有生之年不留遗憾,发展一技之长,在兴趣爱好小镇,都会有饭吃!如果市民的就业不是吃不起饭这样严重的社会问题,而是为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小孩的兴趣爱好,或者爱人、亲人的兴趣爱好,只要能够吃饱饭,为了让今后的生活更有意义,就会积极参加中国特色小镇的“颜回乐”兴趣小镇计划,兴趣就是工作,找到饭吃。中国特色小镇的“颜回乐”兴趣小镇计划,是在西方无条件基本收入保障基础上的有效改进,在中国实施有兴趣爱好条件的基本收入:兴趣爱好就是乐此不疲的工作,无条件基本收入的失业救济金或最低工资收入,就是基本工资;有兴趣,就有饭吃。“颜回乐”兴趣爱好小镇目的、主题就是:一箪食,一壶浆,陋巷有套廉租房,对于兴趣、爱好者来说,这里就是天堂!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极富学问。《论语·雍也》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为什么颜回乐?因为读书做学问是颜回的兴趣、爱好,如果能够满足他的基本生活条件,颜回一定能够读好书、做好学问,绝对不会那么年轻就英年早逝。因为有了兴趣条件的基本收入,古时中国给不了颜回体面生活,实现伟大复兴梦的新中国,如果颜回到了兴趣小镇,一定能!“颜回乐”兴趣爱好小镇,有基本收入保障,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东方的乌托邦!我们从小就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就有才能、才艺,就会产生工作价值,以及GDP。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兴趣小镇,让人们的兴趣爱好终有所长;有多少套房不是成功的唯一标志,有多少钱也不是成功的唯二标志!因为为了房、为了钱可能是以卑躬屈节、牺牲兴趣爱好、甚至生命健康、道德情操、违法犯罪等为代价的;死而无憾、兴趣终有所长,才是人生成功的标志;贫穷不是社会主义,金钱也不是人生唯一的目标!兴趣产业与兴趣小镇,兴趣爱好、创意、创造力让人生的价值多元化。互联网与智能化时代,机器人效率的提高,大多数工作都将被智能机器人取代;而兴趣爱好,是需要更多想象力、创造力与同情心等人类特质的“更有趣的工作”;是仅有几类不可能被智能机器人取代的人类活动,所以,发展兴趣产业与兴趣小镇,目前正当时。未来智能机器人时代的工作方式,是类似华为管理体制的科技小镇、兴趣小镇智能化生产工厂,雇佣一万人,发十万人的工资,做百万人的工作,创造千万人消费的商品、财富!所以产业链几万人的生产经营团队,能够提供几百万、上千万人的物质生活与财富,人类社会将全面面临劳动力过剩、产能过剩的窘境;互联网智能机器人大生产时代,不可能再存在中产阶级,中产阶级是社会稳定器理论已经过时,美国及西方大国已经因工作职位流失、中产阶级减少、民粹主义兴起而陷入动荡,无条件基本收入保障,才是现代、未来社会发展方向!中国颜回乐兴趣小镇计划,为未来全球智能机器人时代,提供全球智能化大规模生产条件下,全球贫困人口、大学生创业、剩余劳动力出路的中国解决方案。北上广深起来了,是中国富起来的标志;兴趣小镇起来了,是中国强起来的标志。全世界兴趣爱好者,联合起来!建设属于自己的兴趣小镇!每个月的初一、十五,是财神祭拜日、接纳日期,请你接纳武财神、文财神:武财神让你的主业越来越发财,文财神让你的副业机会越来越多;具有马太效应机制的武财神,祝已经发财的你,发财路上越富越发财,赢家通杀;具有张弓效应机制的文财神,助正在起步的你,发财路上机会越来越多,厚积薄发!。。。。更多详情请搜索点击头条号、微信号张弓效应发表文章的下文链接张弓效应助你英雄起步,马太效应让你独霸天下!马太效应与张弓效应的相互作用机制,让马云和汪峰,点蟆成蛙,顺利吃到天鹅肉。点蟆成蛙是指,只要癞蛤蟆修炼成青蛙王子,就能吃到天鹅肉!。。。更多详情请搜索点击头条号、微信号张弓效应发表文章的下文链接土豪从王保长手里夺过那一千银子,交给有一万银子的张盖茨去继续管理的社会经济行为机制,就叫马太效应;这充分体现应马太效应是“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是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这就是马太效应的由来。只有这样的机制,土豪的财富、公司的财富,才会在像土豪、张盖茨、李巴菲这样有才能人士的手里,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 深度阅读:张弓效应头条号、张弓效应微信号等, 作者已经发表的文章,请搜索点击有关链接: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女朋友没什么兴趣爱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