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游戏怎么改成不能这样子子了

苦等了15年,鸣人居然变成了这样的大人
[摘要]《火影忍者》这部贯穿我青春的作品终于也在上个月宣布动画完结,虽然我早已经烦透了火影动画那拖沓的回忆杀和原创剧情而转当漫画党,可是当动画最后一集的到来,我还是忍不住点开视频。当穿着白无垢的雏田和鸣人牵手步入殿堂,还有ED那不断闪动的手稿人物时,我真的忍不住哭了。那种感觉就像一个陪伴你长大的青梅竹马突然搬到远方,某一天你收到他寄来的明信片,从明信片里你知道他过得很幸福,也得知了他再也不会回来的消息。真的让人感到欣慰的同时又忍不住伤心起来。还记得漫画完结那个时候就有个网友说过一句话“直到火影完结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的青春真的离去了。”这句话大概只有像我这种喜欢在课桌上画各种写轮眼、喜欢一个人偷偷练习各种忍术结印手势的人才能理解吧。虽然有人劝慰我,说还有博人传呢!火的意志的不会灭的!但是,抱歉,博人传我可能不会去看了。因为鸣人已经变成了我们以及他自己曾经最讨厌的那种大人,不再是我憧憬的那个热血少年了。岸本曾经接受采访说火影是一个悲剧。对,火影在我看来也是一个悲剧!不过它的悲并不是因为死了鼬死了自来也死了宁次,它真正的悲剧是两个热血少年拼搏挣扎了十五年,最终还是败给了现实沦落成普通人。你看看,那个时常嚷着要改变世界要找到羁绊的少年如今如愿当上了火影。可是他变成了怎样?没日没夜的埋头工作,连儿子的生活都不关注,连女儿的生日都只是派个影分身去。这是鸣人?这是自幼失去双亲、只能靠恶作剧来博取关注的鸣人?鸣人不应该就是最能理解博人的那个人吗?他甚至于都没和博人解释过一句,哪怕是和博人说一句“我不是不关注你,我只是现在很忙而已”都好啊!当初播到水门和玖辛奈的剧情和看到剧场版《忍者之路》里面鸣人梦境中和谐的一家,我都哭了。因为我知道鸣人他对亲情有多么渴望,他对于羁绊有多少执着。也正是那些渴望和执着,我们才能感受到在亦师亦父的自来也死了之后,鸣人在灯下看冰棒一点点融化的那份悲伤;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鸣人一直未曾放弃过要将佐助带回来。但是博人传中鸣人的表现真的让我好像扇他一巴掌,我爱罗当年死了,你在拼命追、拼命喊,说你知道他的孤独,不想他就这样离去。因为你看到过佐助在家破人亡的落魄样子,所以你不忍心让他和你一样孤单。那你还那样对你的家人?你曾背负过的孤独还要你孩子再背负一遍吗?你就那么想看到博人学你小时候那样,要靠恶作剧扮小丑来博取关注吗?(博人只是想你多陪陪他,哪怕是一起受罚啊!)再看看佐助,这个我喜欢了十五年的酷酷的少年,死了一家人,断了一只手,花了十几年与世界为敌,少年意气心比天高最终一事无成,回到村里泯然众人和没什么感情基础的人生儿育女,就这么过完一辈子。这是何等的悲哀。还记得佐助所组建的鹰小队吗?鹰是自由又强大的,再看看现在的佐助,被以“赎罪”之名紧缚着翅膀,一辈子都飞不出木叶这座牢笼。我不想看到这样的佐助啊!我宁愿他在终结之谷死在鸣人之手也不想看到这样的佐助啊。那个为了鼬扬言要摧毁木叶的佐助如今为了赎罪抛妻弃女,那个站在世界之巅的强者如今只能到处漂泊,那个只想要得到父亲认可、想得到哥哥关注的少年如今有家归不得。每每想到这样的佐助,我就心如刀绞。那两个陪伴我们成长的少年,他们已经抛弃了信念,向现实低头了。这真是最悲哀的事情,岸本,你看看你都做了什么好事。这特么是热血漫的结局吗?年少的我曾经特别喜欢鹿丸的一番话“我本来想过着随便当个忍者,随便赚点钱,然后和不美又不丑的女人结婚,生两个小孩,第一个是女孩,第二个是男孩,等长女儿结婚,儿子也能够独当一面的时候,就从忍者的工作退休,之后,每天过着下将棋或围棋的悠闲隐居生活,然后比自己的老婆还要早老死,我就是想过这种生活……”那时候就觉得这是我最理想的生活,平平淡淡的。但是长大后,才知道想要这样的生活真的很难,我们需要付出太多太多。甚至有可能在追寻的过程中就已经忘了初心。我已经在现实生活中见过很多丢弃信念失去本心的大人了,为什么还要我再在二次元理想乡再看到一遍?如果博人传动画开播后,鸣人他们还是一直这个样子,那我也只能手动再见了。因为我不希望看到博人莎丽娜走上鸣人佐助的后路,那是一个可怕的轮回。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mlightwang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最简单的方法教你把JAVA游戏改成全屏幕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最简单的方法教你把JAVA游戏改成全屏幕
&&最简单的方法教你把JAVA游戏改成全屏幕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那些年我们玩过的狼人杀,现在变成怎样一种游戏了?_商业_好奇心日报
社交账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上传头像拖拽或者缩放虚线框,生成自己满意的头像预览 忘记密码
设置新密码
商业那些年我们玩过的狼人杀,现在变成怎样一种游戏了?
电竞真人秀、网综、直播平台、资本等一起涌了进来。但大家玩的到底是什么?
2007 年的暑假,大二学生张佳龙几乎每天下午都会去同一个地方。
一副卡片牌,十几个年轻人围坐在一起,玩一种叫“狼人杀”的桌上游戏,从下午两点开始,一直厮杀到凌晨三四点,十多个小时里除了上厕所一步都不离桌,回去睡一觉第二天再战。
“不能说和赌博一样吧,但每次轮到我发言,我都感觉肾上腺素在飙升。”
“悍跳”、“查杀”、“金水”、“银水”、“反水立警”……这些被狼人杀玩家挂在嘴边,一般人却不明所以的“黑话”不是最近才被创造出来的,十多年前就流传于骨灰级的狼人杀玩家圈子,近两年借由电竞真人秀、狼人杀网综为更多人熟知,这里面也有张佳龙的一点小贡献。
2015 年的愚人节,作为节目制片人张佳龙尝试性地推出一期狼人杀特辑,也就是后来声名大噪的《LyingMan》前身,这档节目被认为是许多新晋玩家的狼人杀启蒙。
“当时战旗(游戏直播平台)还是有点财大气粗的感觉,Top 50 的电竞主播战旗可能占了一半,”张佳龙找了当时能找到的最好的 12 个主播做出了一期狼人杀特辑,这些本身自带流量的英雄联盟、炉石、DOTA 知名主播为狼人杀节目聚拢了第一批观众。“那时候做一期(成本)也就 2 万块钱。”
那现在呢?“这就不好说了。”
熊猫 TV 和斗鱼直播也在 2016 年 9 月分别上线了电竞真人秀《PandaKill》和《饭局的诱惑》,后者突破了以电竞主播为主导的节目模式,邀请明星嘉宾、《奇葩说》选手来玩狼人杀,这为狼人杀带来了更多受众。《饭局的诱惑》第一季在腾讯视频的总播放量累计超过五亿。
《饭局的诱惑》的综艺感更强,更接近明星真人秀
从事法律行业的余一之前从没玩过狼人杀,作为《奇葩说》忠粉她关注了《饭局的诱惑》,从此对狼人杀的兴趣一发不可收拾,每周都要和同事杀上几局,后来索性和几个同事合伙开了间三十多平米的狼人杀游戏店,只在周末开门,每天就开一桌。“因为我们老占用公司的会议室玩,觉得这样(长此以往)也不是太合适。”
像这样迎风生长出的桌游店不在少数。在上海一家位于人民广场的桌游店,老板表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70% 的客人都是冲着狼人杀来的,周末店里的上座率能达到八成。
“我感觉桌游突然从余兴节目变成了一道主食。”做 HR 的郑伟杰几乎每 1-2 周就要和朋友约一个狼人局,别的什么都不做就是玩狼人杀。
百度搜索指数显示,“狼人杀”在 2016 年下半年开始上升趋势明显,并保持总体搜索量持续增长,最近 30 天整体同比上升超过 1000%。
2016 年 7 月是狼人杀搜索的第一个小高峰
与此同时,狼人杀在手游端也经历了全面爆发。目前市面上有数十家手游公司在做狼人杀产品,其中语音类手游“狼人杀”在今年三月初获得数百万 A 轮融资。打造了《饭局的诱惑》的米未传媒也组建了狼人杀游戏的开发团队,米未创始人兼 CEO 马东在采访中表示:“在过去的两三周时间内,整个狼人杀的跑道突然变热,很多人突然在寻找狼人杀的团队和产品,好像这条跑道马上就有东西飞起来了。”
蛰伏了十余年后,狼人杀再次走红了。很多人回想起多年前第一次玩狼人杀(或者是杀人游戏),都感慨说:感觉和现在玩的是两个游戏啊,完全不一样了。
“Carry 的感觉真好。”
谈及游戏快感,“Carry” 是这次采访中出现的一个高频词汇。
“呃我觉得你问一百个人,一百个人都会这么说吧。”担心我不能理解 “Carry” 一场狼人杀有多痛快,采访对象又补充道,“就是众人皆醉我独醒,我一个人,看透所有。”
狼人杀赋予玩家不同的身份,掌握关键信息的“神牌”要看透狼人的皮相;“狼人”则要通过玩家的发言内容,捕捉细微的面部表情,刀杀重要角色,掌握游戏主动权;掌握信息相对最少的“平民”则要辨别狼人和神牌,以防站错边。
在这个游戏中,每个人掌握信息都是子集,没有人能看透所有。“如果一个人好像什么都知道,那他一定在说谎。”
说谎,是这个游戏逃不开的部分。但如果把狼人杀理解为一个高超的说谎游戏,又太单薄了一点,这里头涉及且不限于说服技巧、表情管理、逻辑分析、记忆能力、领导力、团队合作……说起“狼人杀”的套路,游戏者们尽可以如数家珍,但问题是无论你是北派逻辑流,还是南派状态流,都不可能在这个游戏里无往而不胜。
“因为人性是最复杂的,这个游戏的乐趣点就是探索人性。”有五年 HR 工作经验的郑伟杰觉得狼人杀就是一个“判断人”的过程(用狼人杀术语说就是“抿身份”),“我每天的工作是判断这个人说的是不是真话,是不是适合做这个位置,说这句话的动机是什么,和这个游戏几乎是一个线上的东西。”
“狼人杀”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语言体系,这些黑话你看懂了吗?
对于大学参加辩论队的大四学生林安东来说,他更享受“说服环节”带来的成就感。“最有快感的部分大概是盘逻辑说服别人,或者悍跳(指狼人冒充警察)获取好人的信任,或者为自己的狼队友打一波煽动,和辩论有点像吧。”如果遇到极具说服力的玩家发言,林安东觉得就算被骗了也服气。
这种策略导向的技能演绎,是二次走红后的狼人杀一个重要标签。无论你看重(或擅长)的是哪方面的能力,展现能力是狼人杀游戏快感的所在。
十几年前大多数人玩狼人杀,靠的是捕捉一些细枝末节的线索,比如我感觉到旁边人胳膊动了,我听见谁谁谁出声了……而现在,这种玩法被认为是不上台面的,“哎别聊场外啊,没意思。”
有意思的是,虽然所有人都强调 “Carry” 带来的快感,“赢”却不是游戏体验的先决条件。
“狼人杀玩到一定程度,你几乎不会抵触和任何程度的高手过招,却无法忍受和一群实力明显低于你的低配玩家玩。”一名资深玩家这样总结。
“变强”的愿望是如此强烈,在游戏中感受到“成长”也是很多人持续玩这个游戏的动力,这也催生了网络上一大波技术贴、攻略讨论以及复盘视频。
观察狼人杀节目的弹幕,经常会出现“二刷”、“三刷”、“第 N 遍刷”的字眼,一些经典的狼人局被当成反复观摩的学习资源,这在其他的娱乐网综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也让当时的战旗看到了机会。
“电竞直播和狼人杀实在是很般配。”事后很多次回想起这个点子,张佳龙都忍不住得意。
在狼人杀之前,游戏圈就已经尝试过《加油!DOTA》这类真人秀节目。通常来说真人秀都会有脚本,导演组会要求按着剧本走,但这里面有个问题是电竞主播不是专业演员,并不具备把脚本落实下来的能力。狼人杀则不需要在编导上下很多功夫,因为狼人杀天然会产生冲突,而游戏本身又要求大量的对话和碰撞,恰好可以展现主播们的口才和个性。
狼人杀在电竞圈一直很流行。张佳龙毕业后就开始做电竞编辑,亲眼目睹了顶尖的电竞玩家私下里聚在一起玩狼人杀的盛况。“所以主播来录节目,并不是外界想的会要很高的出场费,很多人觉得这就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张佳龙透露战旗对旗下主播的录制费用压得相对较低。
“而且换个角度讲,(节目火了以后)主播也会觉得我作为你最王牌的主播,为什么没有出现在你最王牌的节目上呢?”
在节目成立初期《LyingMan》还尝试过杀人游戏、德州扑克,希望做一档心理欺诈类节目,而不是局限于狼人杀,这也是节目取名《LyingMan》的原因。但尝试下来其他游戏的直播效果没有那么好,比如德州扑克要赢就不能一直说话,否则容易被猜透,但观众看起来就很无聊。“狼人杀”被敲定为战旗直播的王牌自制内容。
除了游戏本身的魅力,节目后期的剪辑方式也在不断摸索。比如取消了平铺直叙的播出方式,开创性地引入“女巫视角”、“平民视角”,观众也看不到狼人是谁,在“晚上”(游戏开始前的“天黑请闭眼”)是怎么行动的。
“因为我们是做弹幕式直播的,所以我们很重视弹幕文化,看大家都说了什么,”张佳龙告诉《好奇心日报》在初期节目播出后,一些失误的主播被喷得很惨,但其实这个游戏远比看起来要难。
“脱离了上帝视角后,观众看直播也更有参与感。”观众从玩家视角发布的大量预测和评论弹幕,也成为狼人杀直播的一大看点。
“JY 他们被挖走的时候,我们当然是恐慌的。”
以JY、09、PDD为代表的一批《LyingMan》人气嘉宾纷纷离开,让狼人杀真人秀的直播格局发生了变化。
2016 年年中,熊猫 TV 以非常迅速的方式打造了一台同类型的狼人杀节目《SuperLiar》,除了类似的玩法流程,也直接带走了《Lyingman》的一批核心嘉宾,这引发了战旗直播的强烈反弹,宣布将以侵权为由提起诉讼,并公开罗列抄袭对比材料。虽然在直播界,相互挖角是平常事,但这对于当时的《LyingMan》绝对是不小的打击。
所以,看狼人杀直播到底是看明星玩家,还是欣赏高水平的游戏本身?这个问题见仁见智,网络上大家也各执一词。对于《LyingMan》来说,似乎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
“过去一年,我们确实是采取防守的策略,今年还会持续这样的策略。” 张佳龙告诉《好奇心日报》,过去一年有七八家游戏平台都在齐头并进,烧钱抢资源,“在这样的情况下,主播的价格处于一个高点,我们觉得没必要非要在这个当口抢人,因为这样烧钱的情况不可能持续很久。”
在过去一年比较夸张的市场环境下,催生了更多人投入主播行业,而有些烧钱的直播平台已经掉队了。“卖家变多了,买家变少了,主播行业又从卖方市场回到了买方市场。”根据张佳龙的说法,如今的《Lyingman》已经逐渐转型为素人养成的狼人杀真人秀,借助线下桌游吧的渠道,战旗直播通过地区选拔赛遴选出第六季《LyingMan》的参赛选手。
应该说,明星玩家在狼人杀的二次走红中起到的作用超乎预期。一开始,许多观众确实是冲着电竞大神的名头去的,而现在对于很多非电竞玩家来说,JY 的身份就是“国服第一狼王”,辐射的人群早已超出了电竞圈子之外。
JYclub 上海店开张-京沪大战直播截图
以 JY、二龙、申屠为代表的明星玩家,即使是离开了真人秀平台后,也活跃于手游和线下狼人杀的比赛中。
3 月 10 日,JY 线下的狼人杀门店 JYClub 在上海虹梅路开张,一场号称京沪大战的全明星赛在熊猫 TV 的直播观看人数最高超过了 100 万人,不过 JYClub 35 元/小时的定价要远高于普通桌游店。大二学生“爆爆”表示,“为了看 JY,我可能会去一次吧,但如果一直去就有点傻了。”
JYClub 上海店
按照一般桌游店人均 40 元的定价,在上海、北京这样一线城市来说只能勉强维持收支平衡。赵老板从 2009 年开始就在上海经营桌游店,每个月租金在 2 - 3 万元,即使是在过去一年生意稍有起色的情况下,也不过是能做到和房租勉强打平。
JYClub 的打法显然不是通过贩卖小时数赚取营业额,而是希望将 JYClub 打造成全民狼人杀赛事平台,打造新的娱乐 IP。JYClub 运营经理黄振轶在采访中表示,上海的 JYClub 年房租在 100 万左右,预计每月营收 60 万,JYClub 的发展周期保守估计在五年左右。
“吃饭、跑步的时候玩狼人杀都不算什么了,我还见过有人一边开车一边玩的,简直吓死人。”林安东接受采访前,正在玩手游“天天狼人杀”,他习惯于每天睡觉前都在手机上杀几盘,“毕竟要组一个线下 12 个人的局太麻烦了。”
尽管网杀的体验远远不及面杀,但狼人杀手游的出现确实满足了一部分用户的需求,也将进入游戏的门槛再次拉低了。其实早在几年前,YY 等平台就已经推出了网页版狼人杀的玩法,但整个游戏的氛围和用户量显然不能和现在同日而语。
在市面上数十个狼人杀手游产品中,“天天狼人杀”借助与直播平台的紧密关系笼络了一大批初始用户,迅速站稳了脚跟。在其 App 下载页面,第一句描述就是“熊猫 TV《PandaKill》独家冠名 App”,简介中文里则带出一连串狼人杀大神的名字:JY、PDD、申屠、饮料、桃子、二龙……仿佛你只要玩天天狼人杀,说不定哪天就能和 JY 杀上一场。
天天狼人杀在 2016 年底在 App Store 正式上线,目前有 300 多万用户,日活大概在 30 万左右,在苹果 App Store 的社交类免费应用排行榜上长期排名前十。
天天狼人杀游戏截图
作为目前市面上唯一一款带有视频功能的狼人杀手游,天天狼人杀鼓励用户露脸玩狼人杀,并对露脸玩家给出二三十秒的发言时长奖励,但大多数人还是会想方设法把摄像头遮挡住,还应运而生了一批“人民币玩家”,把一张毛爷爷举在镜头前,试图起到遮脸和识别人脸领取奖励的双重效果。
就目前看来,各家的盈利模式也都不太相同。手狼的收入主要来自于皮肤消费,天天狼人杀的盈利模式则更接近于直播平台,支持购买礼物、赠送礼物。在狼人杀之前,直播一直是 2016 的投资风口,而今这二者也要走向联合。就目前而言,狼人杀还没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盈利模式。作为一个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语言体系,有一大批忠实拥趸的游戏来说,盈利的落点看上去最终落在了社交上。你可能也发现了,“天天狼人杀”也是在社交类 app 里,而非游戏类别。
“一个姑娘和我说,我也没办法,只能用我们的关系来打动你了。这话说的好舒服啊。”狼人杀游戏结束了,郑伟杰还在兀自回味。
事实上,说这话的姑娘和他并没有什么关系,两个人今天是头一回在狼人杀的场子里见到,他甚至还不知道妹子的名字。
“冒昧问一下,今天的一号玩家是哪位妹子啊?”略略沉吟了下,他还是在一个 60 多人的微信群里发问了。对于郑伟杰来说,狼人杀很有游戏乐趣,但相比社交需求,两者的动机占比大概是 2:8,社交是 8。
抱有类似想法的人不在少数。为什么不呢?比起一群人唱 KTV、吃饭,或者郊游踏青,几个小时面对面,有大量的语言、眼神交流的狼人杀游戏显然更有利于拉近人与人的距离。即使是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经历六七个小时的狼人局结束后,对彼此的性情和处事风格多少都有了一个概念。
“毕竟有多少人会追求极致的狼人杀竞技水平呢?很多男生玩这个游戏只是想和妹子聊聊天而已。”一名男性玩家这样评价道。
狼人杀正逐渐成为时下年轻人的一种社交方式,而且还是性价比最高的那种。上海姑娘“钱早睡”算了笔账,然后发现每个周末和男朋友出去吃饭、看电影,不如喊上各自的好友一起狼人杀。
以坐标上海为例,双休日桌游店人均 50,可以从下午 1 点玩到晚上 10 点,加上外卖、奶茶,人均花费不超过 100 元;不过她最近还找到了更经济的玩法,就是放弃桌游店,直接找一间酒店式公寓,按照 13 个人以上(包含一名上帝)的配置计算,房费平摊下来人均只要 35 元。
只是不知道这一次他们对狼人杀的热情会持续多久。
附:狼人杀——狼人杀又名狼人,通用版本需要 8-18 人参与。游戏分为两大阵营,狼人和村民;村民方以投票为手段投死狼人获取最后胜利,狼人阵营隐匿于村民中间,靠夜晚杀人及投票消灭村民方成员为获胜手段。主要角色包括狼人,预言家,村民,女巫,丘比特,猎人,守卫等。
(文中采访对象爆爆、钱早睡等皆为化名)
题图来源:
喜欢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每天看点不一样的。
没有更多啦
好奇心微信公众号当前位置:&>&&>& > 这款最经典的动漫作品也被改成了18禁VR游戏
这款最经典的动漫作品也被改成了18禁VR游戏
编辑:joe chen
扫描二维码随时看1.在手机上浏览2.分享给你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扫描VR之家二维码,获取更多VR资讯】
猜你感兴趣
【上一篇】
【下一篇】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能这样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