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条件攻城掠地武将觉醒条件是否还健在和攻城掠地武将觉醒条件是否死亡有什么区别

著名历史学家汪熙逝世 如果他还健在将如何判断中美的未来?
著名历史学家汪熙逝世 如果他还健在将如何判断中美的未来?新民晚报新民网 李永生 制作
【新民晚报&新民网】著名历史学家、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第七届上海市政协原常委、民主建国会上海市委员会第六、第七届常委汪熙,于日凌晨2时30分逝世,享年97岁。
中美关系是汪熙先生一生用力最多、贡献最大的研究领域,93岁时还出版了《海军与中美关系》一书。他对中美关系及研究常有洞见。改革开放之初,他曾发表《略论中美关系史的几个问题》一文,提出“对美国我们不仅要研究其侵华的一面,也要研究友好往来的一面”。当时,中美两国虽然已经建交,但学术界主流仍是美国侵华论。学界反响激烈,有学者写批评文章,题目就叫做《是前进还是倒退》。他主编的《中美关系研究丛书》,是国内第一套系统研究中美关系的学术著作,今天很多研究中美关系的学者,都是从读这套书开始的。去世前数月,他的学生、现复旦大学美研中心主任吴心伯到他家中,他们还热烈地讨论过美国大选的结果。
时至今日,美国大选特朗普获胜,接连发生的特朗普与蔡英文通话事件和中美南海潜航器事件让人们对中美关系的未来充满猜测。如果汪老先生仍然健在,他会怎样看待中美关系的走向?
第一次人生传奇:飞越“驼峰”航线辗转抵达美国求学
汪熙出生于安徽休宁,早年随父亲东奔西走,眼界开阔,1944年时考取赴美留学的资格。他的一生有许多个传奇,第一次当属飞越“驼峰”航线辗转抵达美国求学。
受时局影响,汪熙先后在南京、重庆和成都读完高中和大学,之后在重庆一家保险公司做事。1943年,正好国民政府组织留美考试,这是抗战多年来政府组织的第一次出国考试,他一试便考取了。
△ 汪熙在孟买
△ 在美国留学时的汪熙
汪先生曾经回忆:
“那时很多地方都被包围,很难出去。从重庆乘飞机出发,直飞印度的加尔各答,途中要飞过喜马拉雅山,这是抗战时期著名的“驼峰航线”,当时10次飞行中就会有一到两次要出事,他们那次很幸运。然后我们从加尔各答乘火车到孟买,再坐美国运兵船到美国,那也很危险。每天早晨船长都叫他们穿上救生衣,到船舷上准备跳海,因为早晨是最危险的时候。
船绕过澳洲南边,抵达美国的西海岸,路上大约30天。船不是直走的,而是zigzag(蜿蜒曲折),因为怕日本的潜艇。当时出国说是自费,考取了之后,要自己拿钱。但那时的自费和现在比起来,等于是公派。因为自费是要拿钱去买外汇,但是外汇的官价和黑市有很大差别。他结了汇之后,再把外汇卖掉,得到些钱。在黑市结的法币,再用官价卖,他预售了外汇500美金就出国了。”
在美期间 始终对历史充满兴趣
初入芝加哥大学,汪熙发现语言不行,就和校长说,可否先找附近的学校学习英文。校长就介绍他到附近的比诺特大学学习。当时他是学校唯一的中国人。汪熙去美国以后一直读的是经济,但对历史充满兴趣,一直选修历史学的课程,经济史学得很好。他生前说过,他在国内大学时读书时,是一位教历史的先生的得意门生,那是一个姓梅的留学生。考试的时候,他经常表扬说:“汪熙啊,我给他101分!”虽有些夸大,但意思是答的很好,他很满意。所以,汪熙对历史一直很有兴趣。
汪熙在比诺特大学学习后,又到芝加哥大学和大学学习了一个学期。暑假时与哈佛大学陈观烈(原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教授)、谭崇台(武汉大学商学院教授)、陈文蔚(美国马瑞特大学经济系、商学系教授)一同到康奈尔大学共度暑假。他一直想学国际贸易,因为当时国内急需经济管理类人才,后来又读了国际贸易和保险。在那里他也一直选修关于历史方面的课程。
汪熙说,在美国5年对他影响很大,虽然后来主要研究历史,但研究方法与在美国学到的东西有很大关系,有很多是学院式的研究方法。所以,他也一直鼓励学生到国外去学习一段时间。这也是因为他认为对两国交往的研究,“看清对方很重要,但这不是一件容易事,这是一种专门学问,是社会科学各种学科综合运用的产物,如有可能,还应加上直接观察的印象”。
在美国,他还收获了一生挚爱。1940年代后期,汪熙与董幼娴女士在美国费城举行婚礼。他在文集《求索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的扉页和序言中写道:“谨献给爱妻及挚友董幼娴,感谢她的一片爱心及长期以来对我的支持和帮助。”汪熙先生的忘年交、复旦历史系资料室主任傅德华老师透露,汪先生的夫人董幼娴()是一位了不起的革命家,她在抗战时期就参与中国的民主运动,在1945年参与发起了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1949年之后,董幼娴女士历任民建中央常委和第七、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
△ 1940年代后期,汪熙先生与董幼娴女士在美国费城举行的婚礼照
1947年,汪熙先生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毕业,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 汪熙在美国的毕业照
1947年12月,他从美国回到中国,在广州民禾相油出口公司工作,同时在暨南大学兼课。1949年之后,他先后在重庆、北京和上海等地的银行系统工作。1956年,他调到中国科学院上海经济研究所工作。1958年9月上海社科院成立,他所在的经济研究所合并到该院。1966年“文革”爆发之后,他于1968年12月从上海社科院下放到上海市直属机关“五七干校”。他的身体很棒,被安排到上海耐火材料厂工作,俗称“战高温”。1976年2月,汪先生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工作。
△ “战高温”时期的汪熙。学生说,汪先生身体好,才能扛得住。他72岁时,还从徐汇的家中骑车到复旦给学生上课。
首提研究“中美友好往来 的一面 ” ,掀起轩然大波
汪熙去世后的两天里,他在1970年代末期教的一批弟子纷纷在朋友群中回忆他当年引起轩然大波的一篇文章《略论中美关系史的几个问题》。这篇文章在国内学术界第一次提出研究中美关系时,不仅要研究美国侵略中国的一面,还要研究中美双方友好往来的一面。这当时对大家的冲击是很大的,因为我们当时能够看到的书都是美国侵华史,所有讲中美双边的关系的书都是关于美国侵华的,所以这篇文章出来以后也是掀起了轩然大波。
汪熙多年之后接受访谈时说:“那个时候在复旦的好处,跟我原来想象的差不多。有一个比较宽松的学术氛围,不像有些地方卡的很紧。《略论中美关系史的几个问题》在文革刚刚结束后发表,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我觉得研究中美关系,应当是辩证的,不应当是孤立的。不仅有中美两方面,还有国际的各种因素,也就是客观的历史分析的态度。我考虑到中美关系史过去的研究方法不是正确的道路,这对国家也是不利的。片面地、不真实情况地反映,对国家掌握政策也是不利的。所以我想来想去,就写了这篇文章。”
汪熙曾说:“我们那一辈没有到美国的人,始终是把美国人当作敌人来看待。应该看到美国可能是敌人,也可能是朋友,两方面都可能,这是国家利益的问题。我对美国的认识,要比完全没有到过美国的、完全凭着脑子想的人要好一点。”
在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工作几年后,因历史系近代史组需要人,汪熙一度做了近代史组长,之后再也没有离开过历史系。他说,也不想离开历史系。他的博士点设在美国研究中心国际关系专业,但培养的人都在历史系。当时美研中心的主任是谢希德,他是副主任。
△ 汪熙与复旦大学前校长谢希德
汪熙在学术上从来不迷信权威,默守成规
在当时,美国的中国近代史研究理论是观点是外国对华冲击,中国反应,认为中国现代化的模式是西方文明冲击的结果,这就是费正清的“冲击-反应论”。后来就是他的学生柯文提出另外一个观点,认为中国近代的发展,虽然外国影响很大,但中国经济发展是中国内部的事情,应该研究中国社会的内部因素,这样对能得到更加真实的结论,即中国中心论。后来,汪熙在《历史研究》专门发了一篇文章,关于中国近代发展的内因和外因的关系,他有赞同和不同的观点,认为应该内外因相结合来研究,不能只片面重视一种研究取向。他同时提出“移情”的观点,设身处地地考虑问题,这样才能得到比较符合历史真实的结论,这在当时国内的学术界还是比较新的。那时他已经70多岁。
汪熙主编的《中美关系研究丛书》第一辑于1985年出版,至《美国海军与中美关系》(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共25辑问世。这套丛书成为许多人研究中美关系的入门宝典。
△汪熙主编的《中美关系研究丛书》、《轮船招商局——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八》以及他的文集《求索集》等著作
汪熙对治学和学生十分严格。他的学生、现任复旦大学美研中心主任吴心伯说,恩师的治学之道是“持之有据,言之成理,反对浅薄浮躁的风气,也不喜发虚妄之言。”他对学生要求极其严格,博士生写的读书笔记,如果他不满意,必须重写。发现有学生不好好读书,他就到宿舍里去了解情况。他希望学生多提问,讲完课常常会逼同学提出问题来。
他轻易不给人写推荐信,但只有他亲手教过的才肯定,因为也得罪了很多人。当时找他写推荐信的人有的很够格、很有交情了,他都没写。但对于他认可的学生,他又是不遗余力地推荐。吴心伯至今珍藏着在他毕业那年,有恩师亲笔书写的评语的推荐表格,将它与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书信保存在一起。
△汪熙为吴心伯亲笔书写的评语的推荐表格
△汪熙与博士毕业时的吴心伯
吴心伯:自己写论文的资料是老师美国访问时复印带回来的
“作为他的学生,汪先生对我的影响应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就是从学术发展来看,他对学生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那时候他强调,做学问要扎实,另外呢,学术观点一定要持之有据、言之成理,他很反对那种很浅薄的、很浮躁的风气,也不喜欢发这个虚妄之言。我们那时候写的读书报告,他布置我们看书然后写读书报告,如果他看了不满意得要重写。
我的博士论文,当时这个题目就是汪先生帮我定的,他因为知道美国金元外交这个事情,美国学者做了一些研究,但是中国学者做得很少。他说这个题目很值得做,所以后来就确定了这个选题。但是因为这个题目涉及到很多美国官方的档案文件,那时候还没有条件到美国去直接查阅这些资料。他当时就利用他在美国做访问学者这样的一个机会,把相关的档案的材料都复印了,还有缩微胶卷都买回来了,带回来几大盒缩微胶卷给我,那么我就到学校图书馆每天在阅读机上阅读缩微胶卷,还有很多照片和复印的资料。如果没有汪先生从美国给我寄来这么多资料,这个论文没有办法完成。后来论文答辩的时候,评价是不错的,后来也顺利地出版了,作为汪先生主编的《中美关系研究丛书》的一本,汪先生还给我这本书写了序言,评价也很高。
还有一个我就感觉,除了在我们求学这个阶段他非常关心以外,工作以后他也十分关心。我记得当时找工作的时候,他希望我能留在复旦,当时留校机会很紧张,所以他当时找了美国研究中心的谢希德校长,找了学校校方领导,坚持要我留下来。当时毕业的时候,工作去向在填表的时候,汪先生专门写了一大段话,强调我应该留下来做学问,否则可惜了。我今天早上还刚把这份东西找出来,这是当初汪先生用手写的,填的这份表,就是建议我应该留校工作。正式工作之前,我记得当时汪先生让我到他家去一趟,花了一个多小时,专门跟我谈美国研究中心的情况,谈工作以后要注意哪些事情……还给我送了一个公文包,就是以后工作了这些东西用得着。”
人虽故去,但留下的方法论已足以引导中美关系思考
虽然汪熙先生已经逝去,中美关系的走向无从问起。但是他在遗著中留下的方法论,已经足以引导人们对新时期、新情况下的中美关系作出冷静、客观的观察。
汪熙在2014年谈中美关系的研究时说,他一直认为中美关系研究,不仅要研究中国,还要研究美国,不仅要研究美国对中国的影响,也要研究中国对美国的影响。既要研究影响,又要研究根源,这要研究这种影响的结果是什么。
现在中国的综合国力已非同日而语,讨论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离不开中美关系的研究。如今的中美关系介于冲突与不冲突之间。2011年,美国提出了亚太地区再平衡战略,意味着美国在亚太地区会对中国区域影响力进行遏制,但很多现实的问题又注定了中美之间不会爆发大规模的冲突。
他曾在2005年发表文章纪念《中美关系研究丛书》出版20周年,文中提到:
“中美两国都是太平洋两岸的大国。它们在国际上纵深与横向的影响,无论从经济发展还是安全因素上讲都是深远的。两国关系相处的好坏,其影响所及不会仅限于两国的双边关系,而是将覆盖地球上的一大片地域,甚至牵动全局。这两个不同地区、不同人种、不同文化、不同制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历史背景的大国将会发展成什么关系呢?是敌还是友?是祸还是福?未来的发展可以借鉴历史。历史可以使我们更聪明一些,减少一些盲目性。”
弟子分析中美关系
他的第三代弟子马建标说:“关于当前的中美关系,汪先生曾经有这样一个带有规律性的判断:中美关系虽然很复杂,有时候和平,有时候冲突,他觉得也不用过于担心,他说,中美关系是介于冲突和不冲突之间的。比如说,特朗普上台,这出乎很多中国研究美国问题专家的预料。那么如果按照汪先生生前这句话,特朗普他无论表现得如何激进,中美关系在冲突与不冲突之间,他也不会走得太远。因为他尽管是一个所谓半路出家的、意外当选的一个总统,他的思想再与前人不同,但美国的国会、美国国内的一些舆论会制约他的政策,所以不会走得太远,均是符合这个冲突与不冲突之间。其实我也很赞同汪先生这句话,我们看两百年来的中美关系史,出现过很多个像特朗普这样的人当总统,一开始表现很激进,但最终他们还会要慢慢地扶上轨,走上这个正确的轨道。”
他的得意弟子吴心伯这样分析最近中美两国之间发生的一些事件:“我觉得在台湾问题上,我们最近的处理是两手。一手是对美,那就是给特朗普敲警钟,因为他现在还没有执政,但我们要告诉他,一个中国原则是不可以做交易的。尽管你想打台湾牌来得到经贸上的好处,但是这两个问题是不能挂钩的。同时我们也在推动奥巴马政府,毕竟目前还是奥巴马政府代表美国官方的政策,让他来强调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是不变的,也让他来告诫特朗普的团队,就是在台湾问题上有一条红线是不能过的,这是对美。另外一手呢,就是对台湾,那就是惩罚台湾做的小动作,那就是最近我们看到的,比如说我们和台湾的一个“邦交国”建交,也就是在国际层面上来遏制台独。我相信,接下来我们对台湾还有其他的惩罚措施。所以,在台湾问题上,我想最主要的就是,今天我们的力量和实力已经能够主导台湾问题的走向,我们要尽可能地缩小、减少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因素,就是你不能靠美国,而是尽可能地让美国因素淡化,让他不能够来影响台湾问题的走向,这才是最重要的。
那么关于南海问题,我觉得,今年下半年以来,南海的局势峰回路转,形势在向着我们有利的方向发展。那么如果美国还继续插手南海问题,想挑起事端,我想我们要给予回击。所以最近我们在海上对美国的潜航器采取的行动,实际上就是敲美国的警钟,就是在南海问题上,我们不惧怕跟美国的对抗。”
文/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姜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宿命:人类将死全文阅读 - 找小说网
=> 《》 => 全文阅读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
选择字体大小:
宽度设置:
……………………………………………………………
  第一章
盘古化为身………………………………………………
盘古神话的隐喻
中国古代有机整体观
西方自然与精神的二重化对立
东西方传统的结合
惟一的有机生命星体
  第二章
惊现黎甿亿万千…………………………………………
达尔文进化论
人猿相揖别
地质年代与生物发展阶段
  10.世界人口增长及预测
  11.人口难题
  12.母亲的骨肉亲情
  13.自然的异数、逆子
  第三章
狠把皮毛割欲尽,
野蛮…………………………………
一荣俱荣,一枯俱枯
渡渡鸟与大颅榄树
五次物种大灭绝
人类主导的第六次物种大灭绝
物种多样性的摇篮
世界原始森林锐减
  第四章
涂炭生灵史无前…………………………………………
多米诺骨牌效应
20世纪灭绝速度增快了100~1000倍
2050年25%的动植物物种将灭绝
人类血手的灭绝:原牛、隆鸟、非洲狮、中国犀等
屠杀灭绝罪
  第五章
骨血榨将干…………………………………………………
剔骨吸髓,剜肉吮血
亿万年的造化
21世纪中叶石油等矿藏将枯竭
2050年70亿人口面临水匮乏困境
中国是资源大国吗
宇宙飞船经济
石油危机与战争
水危机与战争
未来30年资源争端的一个预测图景
自己亲手造成的活地狱
  第六章
奇祸怪灾降世间……………………………………………
令人窒息的前景
冰盖消融,城市陷没
空洞的世界
大毒湖:滇池、洞庭
巨口怪兽吮血放血
长江无木,黄河断流
每人体内都含有滴滴涕
包括南极已无净土
  第七章
古往情仇应回首,
汗颜………………………………………
致病的罪魁
历史是一面镜子:残害生境的一波浪潮
残害生境的二波浪潮
残害生境的三波浪潮
残害生境的四波浪潮
大自然启动了报复的掣闸
中华文明的环保意识
讽刺性结果:破坏生境一浪高过一浪
  第八章
早降天刑莫喊冤………………………………………………
哲学上的秃头论证
物质主义、功利主义的发展观
发展等同于GDP增长吗
一箪食,一瓢饮
精神层面需求的满足是充分条件
罗马俱乐部:均衡增长
转型的责任
早夭的悲剧
  人类栖息的大地,是宇宙生命赖以续存的方舟。
  今天,我们终于认识到,在茫茫星海中,这方舟不过是一叶小船而已,它脆弱,狭仄,漂泊不定,孤立无援!
  严酷的现实告诉我们,
地球经济无非是“太空飞船经济”(spaceship
economic)或鲁滨逊经济而已。
  然而,人类正在掠杀地球!在人类的折腾下,地球已不堪屈辱和重负。假如地球会尖叫的话……
  对地球来说,
人类肯定是个异数。原先,
人类的发展还算安分,
参加森林的大合唱,
与动物互相依存。后来人类强大了,露出了狰狞的面容,
要做地球的主人,
一统天下。
  翻一下地球史,
同类的事至少已发生过一次,
那是距今约2亿年至6500万年的侏罗纪、白垩纪的恐龙时代。
  可以说,
恐龙就是恐龙时代的人类,
它们也是地球上的一个异数,
原先参加森林的大合唱,
与其他动物互相制约,
后来强大了,露出了狰狞的面容,
成了地球之王,
一统天下。
  它们的命运却很悲惨,
从地球上销声匿迹了。
  其原因有种种说法,
如一种猜测是小行星的意外撞击,
导致地球生态的恶劣变化,
恐龙因此无法存活,
但它不能解释为何其他动物却存活了下来。
  这是外因论。
  也许内因论更在理,
即恐龙的王霸作风终于使生态失去平衡,
它于是自掘了自己的坟墓。但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至今仍是个谜。
  不讨人喜欢的对比是,
人类显然是人类时代的恐龙,
其未来命运又如何呢?这也是个谜。
  按照世界上某些宗教的说法,
(叫做上帝、真主等等)
是会关照和惠顾人类的。也许中国大哲老子的思想更在理,
他认为上天是不长眼睛的。
  老子说:“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
意为天地没有感情,
把世间万物当作祷雨用的草扎成的狗,
祭祀后即丢弃,
毫无顾惜之意。
  这是清醒的头脑。
  好人歹死,
生活中司空见惯。正义的伸张,
靠的是人伦,
或是老子所说的大道,
却不是天道。天道确是支持报应的,
但这个报应不过是天道的物极必反的辩证法
如盈必毁、锐则挫等等)。天道对一切事物都一视同仁,
一视同仁也就是无所爱恶褒贬,
也就是无仁,即“天地不仁”
让世界万物自生自灭。
恐龙曾是地球的骄子,
不可一世的巨无霸,
却成不了上天的宠儿。由于它不好自为之,
顺风道过后出现了逆风道,
恐龙不过是走在这条天道上的刍狗罢了。
  船到江心补漏迟!宿命,人类将死?
  读者也许已经看出来,本书目录要是连起来读,就是一首双调词:
  盘古化为身,
  惊现黎甿亿万千。
  狠把皮毛割欲尽,
  野蛮。
  涂炭生灵史无前。
  骨血榨将干,
  奇祸怪灾降世间。
  古往情仇应回首,
  汗颜。
  早降天刑莫喊冤!
  大地早已在怒吼,
天庭早已在震颤!
人类虽有察觉,
却颟顸以对。这里感而发之,缀成一词,
调寄《南乡子》;姑且分派各句,充当目录,代为纲要,恰可列叙本书欲说之事。
  插图目录
盘古开天辟地(一1)
盘古神话体现了有机体论思想(一2)
八卦(一2)
太极(一2)
标志四象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一2)
亚里士多德(一3)
笛卡儿(一3)
牛顿(一3)
海森堡(一4)
维纳(一4)
玻尔(一4)
李约瑟(一4)
该亚(一5)
美丽的地球(一6)
达尔文(二7)
中国古代称老虎为“大虫”(二7)
  图17加里•拉森阐述进化论的漫画(二7)
从猿到人(二8)
直立人迁徙(二9)
漫画:人**炸(二10)
人山人海(二11)
艺术画:人与自然(二12)
漫画:贪心(罗马尼亚:格莱布)(二12)
德国德累斯顿的浮雕:勇士征服猛兽。人类是征服自然呢,还是与自然和谐相处?(二13)
漫画:恐怖的美人鱼(二13)
生物圈范围(海平面上下各1万米)(三14)
渡渡鸟(三15)
恐龙(三16)
漫画:凋零(三19)
森林:地球之肺(三19)
卫星上看长江流域(三20)
宣传画:呐喊(三20)
中国呼伦贝尔大草原(三21)
国际重点保护的全球13处湿地之一:黄河三角洲湿地(三21)
漫画:全球商业性捕鱼简史()(四23)
原牛(四25)
隆鸟(四25)
大海雀(四25)
非洲狮(四25)
拟斑马(四25)
太平洋管舌鸟(四25)
小笠原鸽(四25)
旅鸽(四25)
白狼(四25)
加拿大荒地盘羊(四25)
马里恩象龟(四25)
暹罗鹿(四25)
巴基斯坦沙猫(四25)
红鸭(四25)
亚洲猎豹(四25)
格陵兰驯鹿(四25)
奥勒什蒂鱼(四25)
指猴(四25)
爪哇虎(四25)
梅里特草鵐(四25)
中国犀(四25)
中国豚鹿(四25)
台湾云豹(四25)
异龙鲤(四25)
彩鹮(四25)
瓦特(五27)
瓦特发明的蒸汽机(五27)
漫画:无题(五27)
海上石油开采(五29)
艺术画: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五30)
宇宙飞船经济(五32)
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五33)
海湾战争中被击毁的伊军T-72坦克(五33)
2003年戈兰高地考古发现的有8000年历史的古井(五34)
“众河之父”尼罗河的风光(五34)
恒河中游,西岸为印度有6000年历史的圣城瓦拉纳西(五34)
采矿(五36)
一位打扮成北极熊的抗议者,在全球石油会议召开的会场外,抗议石油公司在北极圈的不当开采破坏环境(五36)
热浪侵袭保加利亚,小伙们在索非亚附近的瀑布冲凉(六37)
1997年美国卫星拍摄到的厄尔尼诺现象引起的暖流(白色部分)沿着北美洲沿岸向北流动
宣传画:控制全球变暖刻不容缓(六38)
珠峰冰川在退缩(六39)
瑞士冰川融化速度达历史新高(六39)
中国酸雨区域分布图(六41)
漫画:控制污染,拯救长江(六42)
淮河污染反弹:2004年漂浮在淮河上的死牛(六42)
江山如画的滇池(六42)
八百里洞庭(六42)
漫画:报应(六42)
1989年埃克森•瓦尔迪兹号石油泄漏灾难(六43)
漫画:思念(六44)
沙尘暴(六44)
20世纪80年代乌干达干旱下的饥民之手(六44)
沙漠化(六44)
卡逊《寂静的春天》(六45)
汞中毒病人(六46)
漫画:无题(七48)
漫画:无题(七49)
猛犸化石(七49)
披毛犀(七49)
撒哈拉沙漠史前壁画(七49)
约公元前4000年的两河流域(七50)
苏美尔人的军旗(七50)
阿卡德国王萨尔贡一世(七50)
巴比伦城门(今藏德国柏林帕加马博物馆)(七50)
亚述王宫(七50)
亚述王猎狮浮雕(七50)
印度河流域文明遗址:正中大浴池供重大仪式时沐浴之用(七50)
卫星上看中国的植被(七50)
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坑棚木遗址:砍伐大量长4~5米的松、榆树建成(七50)
塔克拉玛干沙漠(七50)
森林危机:因人类各种需要而惨遭破坏
  (七51)
恩格斯(七52)
沙漠中的楼兰古城(七52)
孔子(七53)
程颐(七53)
孟子(八57)
梁启超(八59)
美国高速公路大堵车(八63)
印度孟买的贫民窟(八63)
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八*)
只有一个地球(八65)
地质年代与生物发展阶段对照
世界人口加速增长史
世界人口增长预测
已订名的物种总数
现存的物种总数估计
20世纪中国长江上游森林覆盖率变迁
中国水资源21世纪供需缺口预测
中国2010年煤炭供应能力将到达顶峰,随后开始下降
全世界石油总储量及开采年限倒计时
  [表10]
全球地面平均气温上升现状及上升预测
  [表11]
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幅度预测
  [表12]
2003年亚洲空气污染城市前10名
  [表13]
中国主要大淡水湖泊污染程度排名
  [表14]
中国海上重大溢油事故
  [表15]
20世纪中国长江上游森林锐减导致四川洪涝灾害递增
  [表16]
中国年平均洪涝受灾面积递增
  [表17]
中国黄河断流纪录
  [表18]
黄河断流时间逐年提前
  [表19]
中国湖北“千湖之省”已徒有虚名
  [表20]
全球沙漠化土地扩大增速
  [表21]
世界有机化学物品年产量递增
  [表22]
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每升雪水所含污染物
  [表23]
20世纪人为的环境污染危害人类的重大事件
  [表24]
距今4000年~3000年中国部分地区森林覆盖率
  [表25]
中国中原地区以山西为例看古今森林的覆盖率
  [表26]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GDP
1. 盘古神话的隐喻
  中国的《绎史》①卷一引古籍《五运历年记》录有一篇著名的盘古开辟天地的古老神话故事,其文不长:
  元气濛鸿,萌芽始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启阴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是为人也。首生盘古,垂死化身:
  气成风云,
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
血液为江河,
筋脉为地里,
肌肉为田土,
发髭为星辰,
皮毛为草木,
齿骨为金石,
精髓为珠玉,
汗流为雨泽,
身之诸虫因风所感,
化为黎甿。
  如果把神话色彩剥离,
那么我们看到这个故事具有很强的逻辑性。
  一是把地球看作是宇宙的中心,
太阳、月亮、星星都只是地球的附庸,而且不过是它自身的产物。这里有说得很深刻的地方:月亮作为地球的卫星,
的确是它的附庸;而依据现代科学的假说之一,
月亮很可能是地球初期演化时的抛出物形成的,
是地球的衍生物。但对太阳、星星的理解以及持地球中心论,
当然就错了。
  二是世界的创生过程是,
再孕育出一个神人盘古,
这个神人盘古死后主体的身躯化身为地球,躯体的其它部分则构成以地球为核心的世界万物。这里,
值得注意的是,
元气须通过“人”(即神,
实则恰恰以人为肖像、模型)的中介,
才转化为世界万象,
其用心良苦,
正是因为古人认识到人是一个具有结构、自我协调的活体,
而他们所居住的世界也显得生机勃勃,
万事万物各安其职,
于是就产生了人与地球的类比。那么,宇宙创生的过程如何从元气这种散漫的物质转变为有序的世界,
神人的介入就成了一种合理的解释了,当然这是神话。
  这里含有初步的系统观念,运用了系统思维的方式,
体现了古人的一种朴素的宇宙整体观和发展观。
2.中国古代有机整体观
  值得回味的是,
现代系统论的发端,
是英国数理逻辑学家怀特海于1925年提出的有机体论,认为自然界是一个有秩序、有生命的整体。而其创始人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特朗菲于年提出生物学中的有机概论,此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了一般系统论。系统论由生物有机体的研究中创生出来,
因为正是从活的有机分子到多细胞生物的多层次结构显示了整体的统一性、连续性和高度的自主性与开放性。
  盘古开辟天地的神话也带有有机体论思想。整个世界是一个有机体“人”(神人)转化出来的。他虽然死了,
但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可以与他身体的各个部位对应起来,
仍具有人的特征:
  以“四极五岳”为代表的大地,
是他的遗骸;
  以“田土”为代表的泥土沙石,
是他的肌肉;
  以“江河”为代表的江河湖海,
是他的血液;
  以“雨泽”为代表的雨雪霜雹,
是他的汗渍;
  以“地里”为代表的地层结构,
是他的筋脉;
  以“金石”、“珠玉”为代表的大地矿藏,
是他的齿、骨或精髓;
  以“草木”为代表的大地植被,
是他的皮毛;
  “星辰”,
是他的发髭;
  “风云”,
是他的吐气;
  “雷霆”,
是他的发声;
  “日”,
是他的左眼;
  “月”,
是他的右眼。
  “黎甿”即人类,
是他身上长出来的诸虫的化生。
  而且故事明显想告诉我们,
神人转化的这个世界,
其实仍像原先作为一个整体的神人那般运作,
是一个十足的有生命的大活物,
神人盘古死了,
但他转生为一个地球(等同于宇宙)巨人。
  风呼呼地吹,
那是地球巨人在吐纳呼吸;
  雷声滚滚,
那是地球巨人在说话唱歌;
  日月运转发光,
那是地球巨人的眼睛在流盼眨动;
  江河汹涌,那是地球巨人的血脉贲张。
  这个世界既然与人的各个部位一一可以类比,
那么它就应当如同人一样,具备人的机能、生命力、协调性以及亲和性等等。
  这种世界有机论,
是古人试图从总体上解释大自然的一种尝试,它体现出古人较早的对宇宙的系统观察。
今天我们看来是浪漫的神话的东西,
在先民那里却是他们所以为、他们所理解的真实世界。
  早在18世纪,
意大利历史学家、哲学家维柯在《新科学》(1744年初版)中就天才地发表了他的神话论,
认为早期人类把众神看作是同一个自然或世界里的实体。
  到了20世纪,德国哲学家卡西勒进一步指出,
神话是早期人类的一种认识世界的必然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说,
神话的世界对早期人类而言,
并不是幻想的世界,
而是真实的世界,
它反映的是早期人类在其周围环境中活生生行为的真实关系。
  他提出人类的认识世界有三个由低级到高级的阶段:神话、常识和科学。
  与盘古神话所包容的初步的机体论、系统论思想相一致,
正是由古老神话阶段的这种理解(盘古神话只是这种口耳相传的思想被最终记录保存下来的宝贵遗痕之一)而生发、延展,
古代的学人、思想家、理性主义者大多主张天人合一的宇宙整体观,
从而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重视统一、和谐的一大特色。
  中国最古老的经典之一《周易》,其中古经部分的阴(--)阳(—)爻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那时我们的先人就发明了用表示奇(阳)、偶(阴)的数字卦来进行占卜;而由阴阳爻组成的八卦传说是伏羲发明的,六十四卦是神农创制的。至少学界已确定,夏代的《连山》、商代的《归藏》的存在是可信的,二书是周代易经的前身,合称“三易”;《连山》音近烈山,烈山氏是神农的别号,夏代的易经《连山》已有六十四卦,可能性很大。
  另一部古书《山海经》对四象(春、夏、秋、冬)有详尽的描述。
  还有一部经典《尚书》则保存了关于五行(金、木、水、火、土)的最早记录。
  两仪(阴阳)、四象、五行、八卦,剔除占卜的迷信成分,可以看到它们包含了深刻的思想。
  阴阳学说是中国人对事物存在着矛盾性的最早的理性认识,其学说强调对立面的转化、统一。
  四象、五行、八卦学说,讲究相辅相成、相生相克,讲究平衡、对称、结构、系统,讲究周而复始、运动不息,等等。
  可以说,这些思想构成了中国哲学的基调,而且代代相承。
  在传统原典精神的引导下,形成了中国独特的重视平衡和调理的医学,重视周期性变化的天学,重视生态循环系统的农学,重视风水等自然环境的建筑学,重视机动诡变和全局战略的兵学,等等。
  但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曾经取得辉煌成就的中国古代科学,并没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而是中道衰落了。
  这也难怪,就总体而论,忽视实验以及缺乏数学的精确性和理论系统的严密性,使它在与西方近代科学的较量、比拼中败下阵来。以致人们多认为,西方科学几乎是今天留下来的惟一可以称为科学的科学。
3. 西方自然与精神的二重化对立
  与中国的有机论、和谐论、演化论以及强调联系、看重整体的观念相映成趣的是,西方的文化则相反,从古希腊时代就形成了重视分析的传统,强调从元素、从部分去认识世界,认识整体。
  亚里士多德就有一个经典的解释:“只有认识了这些本原、原因和元素,才是知道了或者说了解了这门科学——因为我们只有认识了它的本因、本原直至元素时,我们才认为是了解了这一事物了。”②
  西方分析主义的最伟大成果是产生了近代科学,这一科学是巨大的生产力,它最终带来了近现代的工业文明,使西方进入了现代化,并由此引发了全世界波澜壮阔的现代化运动,迄今仍是方兴未艾。
  希腊古典传统的一个重要的延续是17世纪笛卡儿提出的二元论,让精神和物质世界彻底决裂,这就从哲学上支持了近代科学的客观主义,这种客观主义助长了人与自然的分离。
  在笛卡儿哲学的背景下,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部划时代的著作,阐述了经典力学的基本定律,成为近代科学的最重要的奠基人。
  近代科学所勾画的世界打从一开始就陷入了一个误区,似乎自然界完全是由因果律、决定论所摆布的,自由、偶然,即使存在,也只是在一个较低的层次上的体现,它们并不能动摇这个理性的科学王国。
  但这个既被宣布为是一个被动的、能量守衡的、一经编好程序便处于自动状态永恒地运行下去的宇宙──如同钟表一样滴答滴答精确行走着的世界机器,那么它就有一个万因之因的问题:谁给它上发条,谁是它的第一推动力呢?牛顿豪爽地把这个始因的殊荣留给了上帝,于是两个世界有了妥协,神学世界满足于保留了它宣称的曾对自然的惠施,而科学则驱逐了上帝对其内部事务的干扰,可以安下心来探索宇宙自身的奥秘。
  然而牛顿以来的科学为人类提供了观察这个客观世界的钥匙,却惟独遗漏了人类自身的精神世界,因为人的精神具有随意性、自主性和不可逆性的特征,显然不是因果律所能包容和解释的。
  近代科学强化了自然与精神的二重化对立,在本体论上它们被一分为二,于是,精神被流行地看作是独立的实体,归属于上帝神灵的属地,而拥有精神的人也就成了上帝的子民,再难与大自然融洽地相处了。
  延续着这一传统,20世纪到了分析主义登峰造极的时代,20世纪也因此而号称是分析的时代。但这是它遭到质疑和抨击的伊始。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曾尖锐指出:分析主义“在当代西方文明中得到最高发展的技巧之一就是拆零,即把问题分解成尽可能小的一部分。我们非常擅长此技,以致我们竟时常忘记把这些细部重新装到一起。”③
  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缺陷导致人类把自己孤立起来,看作是可以超然物外的天之骄子,而大自然仅仅是人类的征服对象,是人类显示力量的比武场。
  随着现代工业革命的兴起和加速发展,人类以前所未有的科学技术手段向大自然进军,的确是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取得了更高质量的生活水准;但是同时,人类为了一己之利和眼前的利益,掠夺性地开发地球资源,极大地破坏了我们所居住的这个星球的生态系统,其恶果是非常严重的,令人触目惊心的。
  于是,现代世界出现了反省和反思,特别是对引领了西方文明三百年的科学分析主义的批判。
  人们问到:自然只是机械的、被动的供人驱使和利用的一堆资源吗?科学难道不是一种交流的手段,不是一种人与自然间的对话吗?拥有智慧的人类真的很独特很强大以至于可以从根本上和地球分离吗?
4. 东西方传统的结合
  回答已从20世纪开始。
  1927年3月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发表了《量子运动学和力学的直观内容》,提出了测不准关系(又称测不准原理),承认微观客体具有波粒二重性。
  量子力学的崛起,让人们看到了自主概率的作用,它证明了世界的运动和变化并不能完全用牛顿的经典理论的因果观作为归结。
  测不准关系揭示了作为主体的观测者不可能对自然作纯粹客观的观测,而是主客体处于相互作用的关系之中,如果用形象的比喻,那么就像是一种互动的对话。
  1948年美国数学家维纳、申农创立了控制论,还与魏维尔创立了信息论。同年,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特朗菲创立了一般系统论。这就是20世纪80年代传如入我国引起学界轰动的著名的“三论”。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系统论综合了控制论、信息论(因此它又成为三论的代称)以及集合论、网络理论、自动化理论、对策论、概率论、统计学等大量先进理论,应用更为有效、更为广泛。
  系统论的根本原则也许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就是始终坚持从全体来把握各个动态部分的整体观。这就与经典科学的以分析为主的方法论判然有别了。
  最新最有力的打击来自于1969年比利时科学哲学家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他与学生柯尼斯合写的《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理论》一书,揭示了一个极为重大的发现,这就是自然界并不主要按牛顿的经典科学所张扬的可逆性和决定论的规则运作,如果说有,那也只是适用于有限的简单情况,深入的革命性的研究成果表明,我们实际上是处在一个不可逆性和随机性占统治地位的世界之中。
  普利高津的理论告诉我们,自然界的运动过程包含着不可逆性、随机性、非对称性、不稳定性、无序性等等,而在物理世界所有的层次上,非平衡是有序之源,非平衡使有序从混沌中产生;在条件允许时,可以发生自发的自组织,生命就是自发的自组织的结果,它是这一过程的最高表现。可见,同自发的生命活性相联系的自然不再是机械论世界观中所描绘的那种被动的、封闭的实体,而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开放的沸腾的世界。
  近代科学的伟大之处是它本质上带有的批判精神,这批判精神使它可能而且必然能够挣脱和战胜分析主义的片面性。
  新的科学革命奉献给我们的不仅是又一把开启大自然本质之谜的全新的金钥匙,而且宣告了精神再也没有理由同自然怒目相向了,赋有精神和智慧的人类应当携带着他们的精神和智慧返回到自然的家园。
  在骨子里浸润着基督教教化的西方世界,终于认识到了精神与自然的统一性,是科学良心的胜利。
  西方学界的精英们很快就发现,东方的传统尤其是其代表——中国的传统拥有极为丰富和深邃的整体论思想,他们纷纷对中国的这些思想精华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例如,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玻尔,深深体会到他的互补性原理同中国的阴阳学说的一致性,以致他把阴阳作为他学说的标记。
  著名的英国学者李约瑟由于在西方的机械论理想中无法找到适合于认识胚胎发育的概念而感到失望时,先是转向唯物辩证法,后来他自豪地宣布他“皈依”了中国的思想。他认为,新科学甚至可以定义为是中国的有机论和西方的机械论之间的一种协调和统一。
  普利高津也接受中国的自然观,并心悦诚服地希望:“我们相信,我们正朝着一种新的自然主义前进。也许我们最终能够把西方的传统
(带着它对实验和定量表述的强调)
与中国的传统(带着它那自发的、自组织的世界观)结合起来。”④
  尽管西方的偏见根深蒂固,尽管与西方相比中国的古代科技早已落伍,但中国原典精神中存在着迄今看来仍光芒四射的许多大智慧。
  例如有机整体观,就是一个值得挖掘的富矿。
  正像英国学者柯林·罗南所曾经概括的那样,不可否认的事实是:
“中国发展了一种有机的自然观,这种自然观和近代科学经过机械唯物论统治三个世纪之后被迫采纳的自然观非常相似。”
“中国的观念对西方科学的直接影响可能超过人们的估计。本世纪(
按,指20世纪
)以对宇宙的更好理解,即视其为自然的有机体来修正牛顿的机械的宇宙观,这是一场运动。”⑤
  在两个文明的碰撞、融会中,东方古代传统的重视宏观、综合,西方近代传统的重视微观、分析,历经一个辨证的螺旋运动,今天又回到了重视宏观、综合的古代传统,不过,这是正、反、合的辨证结局,其所重视的综合是更高层次的综合,是更科学的整体观、系统论、动态观。
5. 该亚假说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科学方法论革命的氛围,催化出了一种新型的地球系统观,它与本章一开头所说的盘古故事包含着的意蕴有着某种不谋而和之处。
  这就是“该亚假说”。
  1968年,英国大气学家拉伍洛克(James
E.Lovelock)发表了一种把地球看作是一个自调节系统的文章,到1972年,他进一步完善了他的学说,主张地球是一个超级有机体,并借用希腊神话中的大地女神该亚(Gaea)的名字命名,称为“该亚假说”。
  拉伍洛克主张从总体上来把握地球,把它当作一个完整的有机生命体来对待,而我们所习惯指称的世间的各种有机生命体,都只是地球这个超级有机生命体的组成部分,这些看似独立的各自为政的部分必须依赖全球的规模才具有生存的可能。
  拉伍洛克是这样描述地球这个“大活物”的:当我们从外层空间向地球运动的时候,首先我们看到的是包围着地球的大气外围;然后看到的是诸如森林生态系统的边界;然后看到的是活着的动物和植物的皮;进一步是细胞膜;最后是细胞核和DNA。
  该亚假说认为,地球是一个生理系统,地球上的各种生物与其周围的环境如地球的大气圈、地表水体、地下矿藏等等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互动机制,它们互相作用,共同进化。
  今天,尽管该亚假说仍处在激烈的争论之中,但它以系统的、整体的观点和方法来观察、解决我们的地球问题及迫在眉睫的全球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的积极意义,却已形成为共识。
  该亚是古希腊人在引入宙斯的崇拜以前就奉祀的女神,是天神之妻⑥,其担当的角色和作用与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地神后土(一说是炎帝之妻,一说是黄帝之佐)几乎一致,但她们都只是拥有控制大地的神权而已,这与大地直接是盘古的化身仍有相当的距离。盘古的故事运用宏观类比所蕴涵的整体有机论,才是与拉伍洛克的假说更具有息息相关的、古今呼应的内容。
6. 唯一的有机生命星体
  无论是盘古化身的隐喻还是该亚假说的探究,都启示我们,地球毫无疑问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有机系统整体,它的部分与部分之间以及部分与全体之间都有着血脉相联的关系,正所谓天地交而万物通
⑦,牵一发而全身为之动
  地球诞生后约10亿年,才出现了简单的生命形式,再经历30多亿年的漫长岁月,才形成如今这样一个生机盎然的地球生命系统。
  1877年,一则新闻引起了世界的轰动,天文学家宣称他们发现了火星上有“运河”。于是人们设想这一定是“火星人”的杰作。然而随着科技探测水平的提高,那些所谓规则的“运河”
线条,只不过是由于大气扰动和仪器分辨率低而误看的结论。尽管最近,也就是2004年美国的“勇气”号和“机遇”号飞行器的发现提供了火星表面曾长期有水的证据,却最多表明,火星上的水以及它可能支持的生命存在,早已在数十亿年前消失和毁灭。
  地球是宇宙中目前我们所知的惟一一颗“活着的”有机生命星体。
  以地球为家园的人类是不能不负责任地在地球上任性妄为的,更不应抱有那类不切实际的幻想,以为我们凭借科技的力量,将来一旦地球资源枯竭,成为在我们看来只是一堆无利可图的垃圾时,就可以断然抛弃它,整体移民到另一个星球上,去重建人类的新家园。
  这种幻想尽管大胆,而且假以科学的名义,充滿乐观主义的豪情,以至人人耳熟能详,但笔者认为其可能性等于零。
  如果退一步说,
其可能性指的只是极少部分人的星际移民,
那么这又与“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有何不同?少部分人的逃逸获救与不成比例的绝大多数人的灭顶之灾,这样惨烈的一幕难道是我们所愿意目睹的吗?
  即使这种形同痴人说梦的“搬家”在将来的某一时刻可能实现,但我们要问,连自己家园都不能监护好,且犯有地球虐待罪、生物屠杀罪的人类,又有什么资格获得另一个星球的居住权,又怎么能让这样的自然的叛逆再到另一个星球去胡作非为呢?
  ───────────────────────────
  ①清·马骕《绎史》,《四库全书·史部纪事本末类》。
  ②《物理学》,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③《从混沌到有序》,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5页。
同上书,第57页。
  ⑤《中华科学文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第172页。
参见《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85年版,第3卷,第252页。
  ⑦《周易·泰卦》:“天地交而万物通。”
清·龚自珍《上大士书》:“牵一发而全身为之动。”
7. 达尔文进化论
  人类是地球众多生灵的成员,是地球机体的部分,是地球之子。
  盘古开天辟地神话故事说,
“身之诸虫因风所感,
化为黎甿”。这是中国先民对人类(黎甿,即黎民、人民)起源的一个大胆的猜想。
  达尔文进化论告诉我们,
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
其进化的近系动物是猿,
是由猿进化而来的。
  古老的盘古神话说,
人是从“身之诸虫”即动物演化出来的,
那时不可能认识到是由何种动物变化而来,
所以只能笼统地说“诸虫”,
但比我国另一则著名的女娲抟黄土造人以及西方宗教宣称是上帝用泥土造人,
要不知理性多少,
而且这个猜想完全正确!
  在中国古代,
“虫”是对动物的通称,
如古人把老虎叫做“大虫”。
盘古神话的说法,显然基于先民观察到人与动物之间的共性,
才有了这种进一步的推演。
且因了这种思想,
在古代的分类学中,
“虫”的概念甚至包括人类,
故而又把人类称为“倮虫”,
取意人类的身体不被毛羽(相对于其他动物而言毛发较少),
所以倮虫由其他虫类变化而来,
也许是发轫于盘古神话的人类起源说,
也就更顺理成章而合法化了。
  现代的基因理论切实有力地支持了达尔文的进化论,人是由近亲黑猩猩进化而来的。在一项中外合作的“智能基因探索”的研究中,科学家从黑猩猩的基因组图谱中取出6.4万个DNA片段与人的相应基因组图谱比较发现,人和猩猩在碱基对序列排列上98.77%完全相同。
8. 人猿相揖别
  现代人类学界一般认为,人类是由在约2000多万年前生活于非洲的森林古猿(哺乳纲灵长目猿科)进化而来的,至于人(人科)与猿(猿科)的区别则是以是否能双足直立行走作为一项主要的标志。
  那么,“人猿相揖别”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过去学术界的定论是350万年。
  1924年在南非的汤斯发现了第一个南方古猿的化石,它是典型的猿类和人类之间的一种过渡类型,已能两足直立行走。
  之后的70余年中,在非洲不下20个地点发现了最早阶段的人类化石。
  这些化石至少有300万年的时间或更长。
  如其中1974年在埃塞俄比亚阿法地区发现的一具著名的南猿骨架,被称为“露西少女”,其存在年代超过300万年。
  1995年人类学家在东非肯尼亚的图尔卡纳湖西岸发现的“湖滨南猿”,更是距今有410万年的历史。
  据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推算,人猿分离的时间可能在距今400~500万年之间。
  最近的是2002年7月,由肯尼亚、法国等数国科学家组成的一个研究小组报告说,他们在非洲乍得的撒哈拉沙漠以南挖掘到了一个被命名为“托迈”的头骨化石,兼具有类人猿和人的特征,是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人科化石,已有约700万年的历史。①
这一可能是人类新祖先的发现,意味着人类的历史又大大的延长了。
  于是,笔者想起了古人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贾兰坡。
  贾兰坡有感于新发现不断,早在1989年在美国西雅图举行的“太平洋史前学术会议”上,就对地质年代表上的流行划分提出大胆的修改方案,建议把“新生代”一分为二,将上新世至现代归入他所说的“人生代”。1990年他又在《大自然探索》上发表了题为《人类的历史越来越延长》的论文,认为“根据目前的发现,必将在上新世距今400多万年前地层中找到最早人类遗骸和最早的工具,能制造工具的历史已有400多万年了”。
  这个预言,如上所述,果然很快就兑现了。
9.地质年代与生物发展阶段
  这里附上一张地质年代与生物发展阶段对照表,是笔者依据贾兰坡的设想及一些新数据对常见的地质年代表作了综合性的加工,可以扼要地回顾一下我们这个地球的生态发展简史。
地质年代与生物发展阶段对照
  ---------------------------------------------------------
  宙代纪世距今时间(年)生物发展阶段
  隐生宙太古代46亿地核形成
  37亿生命诞生
  32亿蓝藻时期
  元古代25亿18亿8亿
  裸露动物出现藻类繁盛时期
  震旦纪
  显生宙古生代寒武纪5.7亿5.1亿4.38亿4.1亿3.65亿2.9亿硬壳动物出现生命大爆发
  奥陶纪无脊椎动物大发展
  志留纪鱼类时代蕨类植物
  泥盆纪
  石炭纪两栖动物
  二叠纪
  中生代三叠纪2.45亿2.05亿
1.35亿爬行动物恐龙时代铁树、银杏、松柏等裸子植物
  侏罗纪
  白垩纪
  K–T线,地质编号C–29–R,距今6500万年,标志:恐龙灭亡
  新生代古第三纪古新世万万哺乳动物繁花争艳,被子植物大发展
  始新世
  渐新世
  中新世
  人生代新第三纪上新世万1万~今年人类时代
  第四纪更新世
  全新世
  ----------------------------------------------------------
  由动物进化到人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而现代人(晚期智人)约在10万年前首先离开非洲并沿着北路向地中海和希腊迁徙,之后大约5万年前接着又向亚洲地区迁徙,自那以后,人类的数量逐渐增长,越来越多,以致到了今天,地球已显露出不堪重负的迹象。
10. 世界人口增长及预测
  据人口学专家估算,农业出现以前,在以狩猎为生的方式下,全世界的人口大约只有500万~1000万。
  远古时期,人类当然不可能有自觉的人口统计。
  但进入文明时代,人口相对集中、经济比较发达、文化底蕴深厚的一些著名的文明古国开始了人口统计的工作。
  如中国,在4000多年前的夏禹时期,已有了大禹治水后全国人口的具体统计数字。②参考相关文献并结合甲骨文及古城遗址等实物,专家估计夏代人口约有270万。
3000多年前的商朝开始设立了专门统计人口的官吏。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整个中国有人口2000万左右。
  印度则在公元前7世纪统计出人口为1500万~2000万。公元前4世纪,印度开始定期进行人口统计,并把人口调查的结果作为制定税收政策的一个重要依据。
  公元前500年的古希腊也开始了人口的普查,据公元前431年的人口统计,雅典居民约有4.3万人。
  到公元1世纪,综合当时罗马、中国和地中海地区的断断续续的人口资料分析,全世界的人口约有3亿。到1500年后,人口增长至5亿。
  今天,中国和印度的人口加在一起,占到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强。而在历史上,中国和印度也一向是人口大国。切实的资料证实,公元1650年,印度的人口达到了1亿,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中国当时人口也有7000万以上,位居老二。然而才过了100年,即1750年,情况发生了变化,中国人口猛增至1.58亿,排位第一,而印度退居第二,但也达到1.44亿这一前所未有的人口数字。
  1900年,全球拥有16亿人口。
  经历了被称为“人**炸”的20世纪100年,今天,世界人口更是激增至62亿之巨。
世界人口加速增长史
  --------------------------------------------------
  年(140年后)1960年(20年后)1974年(14年后)1987年(13年后)1999年(12年后)
  10亿20亿30亿40亿50亿60亿
  --------------------------------------------------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在巴西发表了《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来自158个国家及国际性、地区性组织的1500名代表(其中有118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达成了以下共识: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是当代人类生存与发展必须解决的三大矛盾。解决这些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
  在这里,人口问题被列为当代人类生存与发展必须解决的第一大矛盾,足见其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今天,每掀开一张日历,就会有20多万个婴儿呱呱落地,每年全球净增人口达8600万以上。据联合国日发表的《2002年世界人口状况》预测说,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上升到93.222亿。③
世界人口增长预测
  ------------------------------
  年2050年
  70亿80亿93亿
  ------------------------------
  而按照生态学专家从全球植物的总产量估计,地球只能养活80亿人口。也就是说,从笔者写此书之日算起,人口仍以目前的速度暴增,24年后,人类食物的收获和消费的平衡将被打破,全球性的食品短缺和粮荒便会不可避免地爆发。即便富裕的、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也得勒紧裤子过日子,忍饥挨饿的现象也将时有发生,更不用说贫困的、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了。
  由于富裕的、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自身难保,贫困的、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将不易获得援手和救济,饥鸿遍野的现象就会随处可见。想想吧,这将是一幅怎样惨烈的图景啊?
11.人口难题
  人口问题是第一号全球问题。
  作为中国人,我们更要警醒,因为我们是头号人口大国,二百五十年以来一直在世界的人口数量上占据了第一把交椅;如今,在世界人口的法码上竟占五分之一强。这实在是没有一丝一毫可让人感到荣耀的。情况恰恰相反,令人忧心忡忡的是,我国人口数量将在长时间内仍持续增长,预计在未来十几年内每年平均净增1000万人以上,到21世纪40年代,人口将达到总量15亿以上的峰值。
  中国人口基数大的弊端,正如国务院总理*一再向世人提醒的那样:任何巨大的成就,除上13亿人中国口,就会成为很小很小的成就;任何微小的困难,乘上13亿人口,就会成为很大很大的困难。
  1989年出版的一部研讨现代化建设面临各种问题和危机的著作《山坳上的中国》也曾指出:“中国有许多世界之最,而‘之最’中的之最就是人口。中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分母。这个分母把中国发展的一切都可怕地吃掉了。”并引了日本《读卖新闻》的一段话:“中国每年对我国的现代化新出生的人,相当于一个东京都的总人数,这种罕见的人口压力如不能解决,制定任何美妙的经济计划,大概都只能是画饼充饥。”④这都是值得反复咀嚼的诛心之论。
  人口与地力的关系,我国的先贤已早有认识。《商君书·算地》说:“民过地,则国功寡而兵力少。”“民过地”,意思是人口超过土地所能供养的限度。《韩非子·五蠹》说:“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即祖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一人生五子,五子再各生五子,人数就扩张到了二十五人,算上前两代的妻子,也就是说,到了第三代,人口翻番;而地力有限,货财不增,分而必寡,供而益薄,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可以说,这些先秦的精辟思想已发两千年后马尔萨斯人口论(马尔萨斯《人口原理》,1798年出版)之端绪。
  现代人口如此迅猛地增长,对人类的健康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对生态环境同样形成了巨大的压力。为了满足生存的需求,就必须更多地向大自然索取,这是不言而喻的。而如果人类不能合理地利用各种有限的能源和资源,甚至是盲目地、急功近利地挥霍浪费,造成能源和资源的枯竭,而又无法在短期内实现向非传统能源和资源的转换,那么我人类的发展上就会出现止步不前、不进则退的局面,甚而出现百病丛生,乃至爆发心力衰竭、病入膏肓的可怕危机。这决不是危言耸听!
  人口问题是人类的一个世界级难题,人口的爆炸已成为全球的最大困扰之一,它已严重危及了人类的生存进程。
12.母亲的骨肉亲情
  人是地球的一部分,是地球之子。
  科学家早已发现,我们人类的血液所含的盐基甚至几乎与海洋中所含的比例相同。这是因为生命最先孕育于大海,来自生命延续的人类很自然地一直葆有着初期生命自储海水的结构形式。
  作为自然的骨肉,人与自然是形神俱肖的。人从自然的母腹诞生而割断脐带游离出来,由于天然的亲情关系,早期的人面对着自然,一如孩提面对母亲,能够深切地感受到一种彼此召唤的、吸引的力量,面对这种力量的领悟便是真,便是善,便是美。
  北美洲西雅图的土著酋长下述一番话,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处于原始部落阶段的人类是怎样看待大自然的:
  “这块土地的每一部分对我的人民来说都是神圣的,它包括每一根晶莹的松针,每一片沙滩,每一块草场,每一只嗡嗡叫的昆虫和茂密树林中的每一片迷雾。所有这一切在我族人的记忆与体验中都神圣不可侵犯……
  要记住空气对我们是宝贵的,空气与所有依赖于它的生命分享着它的灵魂。曾给予我的祖父第一口呼吸的风同时也收到了他最后的叹息。风也给予我们的孩子生命的灵魂。
  你们会像我们那样去教导自己的孩子吗?会去告诉他们大地是我们的母亲吗?在大地上所发生的一切也将发生在大地的儿子们身上。
  我们知道:大地并不属于人,人属于大地。一切事物都联系在一起,就像血缘关系把我们全体都联系在一起一样。人并未编织生命之网,他只是其中的一根丝线。他怎样对待这生命之网,就是怎样对待他自己。”⑤
  人与自然的关系,就自然来说,是自然的“生育”,也是自然的“流失”,就人来说,是脱离母体的诞生,也是脱离母体的独立。然而,人与自然的分离,使双方都出现了缺损,人于是具有要求补缺损的动能。例如,人的本能需求本质上便是补缺损的需求。
  人的本能需求,也许要同意美国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说法:“本能的需求并不是恶的,而是中性的,或者是好的。”⑥但根据前面的理解,应当说,作为一种本质上属于因同自然分离而引起的缺损,它具有潜在的恶。这种缺损要是得不到大自然的适当弥补,恶的潜在性便会凸显成为现实。
  例如,人的最原始的本能是吃,即吞噬。吃,岂止是人之初婴儿吃奶的事,吃是从人之渊源——一切生物的原初状态便带来的本能。吃,是为了生存,每一个个体生命力的表现,首先就是吃,尽管生物的吃法各不相同,但吃的性质都是相同的,即吞噬,把体外之物纳入体内,对内是个体的自我补充,对外则是侵略行为。所以,吃,就是个体为了自我保全而对外物的侵吞。
  在这里,我们似乎看到了人的恶,其实不然。
  我们本能的需求之所以谈不上是恶,是因为我们本能适当的需求一开始就是正常的需求,这需求是大自然“允诺”的、“爱悦”的。
  人作为自然之子,正是大自然的自然行为,是自然进化发展的产物。尽管不能把这个过程一般地看作是纯粹的自然结果,因为劳动和使用工具使人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但大自然仍一视同仁将人置于自己的怀抱中,让人作为生物圈中的一环,与整个大自然融合为一个和谐的整体,有求必应,有难同当,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在自然的生存之链的互惠互利中,一切可能的、潜在的恶都会消解遁形于无。
  可以进一步说,早期人类之所以对真、善、美具有一种直觉的感受,即源自于他们直面大自然、与大自然融身一体的结果。
13.自然的异数、逆子
  不幸的是,人类在与自然的交往过程中,不是采取改造自然和回归自然并重,索取自然和回报自然兼顾的方式,而是片面地把自然当作是仅仅供人类征服和消费的对象。
  随着人类的成长,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支配自然的力量越来越大,取得了一系列伟大的创造和发明,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然而yu望无节制地膨胀,人类对地球的掠夺变本加厉,其结果是逐渐超越了地球的支付能力、输出能力和承载力。
  于是,人成为地球的噩梦,假如地球会尖叫的话……地球当然会尖叫;事实上,地球早已在尖叫了。
  人类已成为自然的异数,自然的逆子。
  人类是生灵中最可怕的吞噬能手,作为个体、小集团、阶层、阶级甚至大到国家、国际联盟,在迄今未能解决的不平等的社会结构中,占据优势地位的一方往往为满足一己私利,不惜动用一切手段直至战争来以大欺小、以强凌弱,在人伦中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闹剧;作为整体,尤其是近代工业文明席卷而来,加之近一个世纪人口急剧膨胀,人类更是不计后果地恶性大发,深掘矿藏,滥伐森林,灭杀动物,地球被吃得个千创百孔,还意犹未尽,要啖月亮,嚼火星,恨不得将宇宙当作小鲜来烹。
  人把自己视为天地的主人,他要征服自然,奴役自然,于是他把自己放在了自然的对立面,自然与人一剖为二,浑然一体的真、善、美同样也就被破坏了。这就是人后来一直在困惑为什么从自然中找不到真、善、美的根本原因,也就是人一直在苦恼为什么人的自身成了假、恶、丑源源不断生息的渊薮。
  ------------------------------------------
  ①英国《自然》杂志日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刊出论文,据新华社新华网7月11、12日专电。
  ②《后汉书·郡国志一》南朝梁·刘昭补注引《帝王世纪》:“及禹平水土,还为九州……民口千三百五十五万三千九百二十三人。”学界认为此数值不可信,须结合《帝王世纪》该段话的全文及考古发现等重做估算。
  ③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日在标题为《人口危机迫在眉睫》一文中说,联合国最近一次对2050年人口的估计修正为89亿。转引自《参考消息》日第6版。
  ④《山坳上的中国》第215页,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⑤这是1855年美国总统F.皮尔斯宣布要买下西雅图酋长所属部落的土地时,酋长所作回答的部分话语。
  ⑥《人的潜能和价值》第189页,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14.一荣俱荣,一枯俱枯
  人类错误地自命是地球的主人,
他们忘记了大地是他们的母亲,
这个母亲还孕育了他们的兄弟姐妹们即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它们和人类一起,
构成了一个生物大家庭或说生物联合王国。
  生存环境具有互为因果的复杂的关系。就生物界或说生物圈来说,
无论是天上飞的、地上走的,
还是看似无知无识的一草一木,
都有着相生相克的作用。尤为明显的是,
从局部来看,
它们甚至是一荣俱荣,
共存亡;若从全局来看,
只要时间充分,
事态的发展将证明它们无例外遵循的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同一个道理。
  笔者曾据Reader’s
Digest(Asia)1987年5月号编译了一篇题为《生存之链》的文章①,所列举的两个实例,
就非常生动地表明了这种状况:
  “在太阳冉冉升起的次日早晨,你也许面对着一个物种几乎消失殆尽的世界。今天,如此之多的生物正处在需要人们作出艰苦努力才能拯救它们的危险境地。
  我们这个星球交织着巨大的生存之链,生物物种的名单上不仅包括4500种哺乳动物和4万种其他脊椎动物,还包括多达25万种植物以及至少数百万种无脊椎动物(其中绝大多数是昆虫)。处于灭绝边缘的生物有99%,是由于人类的活动破坏了它们的家园。生存之链环环相扣,相生相克,
一旦一个环节出现故障,
就会形成连锁反应。
  一种称为渡渡的鸟类曾栖息在印度洋毛里求斯岛上。1510年,
第一批欧洲人登上这片岛屿后,
渡渡鸟便绝种了。数百年来,
岛上居民并未感到缺少这种鸟类有何异样。但是,
最近有报告表明,
该岛一种平均生长期为几百年的珍贵树种正在消失。原因是其带有硬壳的种子,
若无渡渡鸟砂囊的磨蚀软化就不能正常发芽。
  1904年,
开挖巴拿马运河灌水后,
几十平方英里的灌木林与世隔绝,
形成一块孤岛。由于狮、虎及鹰等大型猛兽猛禽因地方狭小而不能容身,
致使野猪、浣熊、猴子和鼠类数量大增。它们将鸟巢、鸟蛋、雏鸟一扫而光,
18种鸟类在这个最后的避难所中迅速绝迹。
  生物学家已知的粗略数字是,
某一物种的灭绝,
通过连锁反应,
会导致其它10~30种物种的沦亡。据估计,
到80年代末,
人类很可能不得不每隔一小时就要同一种生物相惜别;而至2000年,
将会有生物种类的五分之一过早地埋葬在地球上。”
  文中“一种平均生长期为几百年的珍贵树种”,
所说的就是大颅榄树。
15.渡渡鸟与大颅榄树
在1681年最后一只渡渡鸟被残杀后,
渡渡鸟喜欢栖息的大颅榄树就像患了不孕症,
不见发芽生苗,
以致丛林日渐稀疏,
风光不再。20世纪80年代,
这一毛里求斯特产的树种竟然只剩下可数的13株了。
  对其现象一直深感迷惑和焦虑的科学家终于在1981年有了突破。
  这一年,
美国生态学家坦普尔来到了毛里求斯,
他通过测定大颅榄树的年轮后,
发现所有大颅榄树的树龄都在300年以上,
即恰恰是渡渡鸟灭绝300周年之前。他进而注意到渡渡鸟遗骸中有大颅榄树的果实,
由此他推断大颅榄树的果实必须经过渡渡鸟的素囊,
坚硬的果壳被消化磨损,
在种子排出体外时才能破壳而生根发芽。于是科学家实验以吐绶鸡取代渡渡鸟来吃大颅榄树的果实,
获得了成功,
破解了谜团,
大颅榄树终于绝处逢生,
暂时躲避了灭绝的命运。
文中关于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每隔一小时就有一种生物灭绝的估计,
这一数据到了20世纪90年代、到了本世纪初,
更是一再被更多的环境问题的研究者所复述和强调。由于对现存物种总数的估算有分歧,
不少科学家甚至认为,
人类每一天都使得100种物种灭绝。
16. 五次物种大灭绝
  我们这个地球,
自30多亿年前孕育出生命起,
到距今5.8亿年左右寒武纪生物种类大爆发,
至今大约已产生了25亿种生物。
  其间经历了五次被称为物种大灭绝的时期:
  第一次,
4.4亿年前奥陶纪将要结束时一些事件使几乎所有的珊瑚和鱼类以及25%的物种灭绝;
  第二次,
3.7亿年前泥盆纪行将结束时,
大量鱼类和70%的海洋无脊椎动物消失了;
  第三次,
2.25亿年前二叠纪末期,
80~96%的海详物种灭绝;
  第四次,
2.1亿年前三叠纪末期,
大批海洋生物和部分陆地动物灭绝;
  第五次,
6500万年前白垩纪的结束伴随了恐龙的灭绝。
  历此五劫,
有99%以上的生物都消失了,
今天幸存的仅是一个零头不到:大约介于500万~1500万种之间。
17. 物种总数
  今存物种的总数之所以如此不确定,
是因为人类对大量种类的生物仍知之甚少甚至蒙然不知,
只要看一看迄今被文献订名和记录的仅有174万种(1995年Hammond
统计)或150万种(1998年Robert
M.May统计),
即可了解到总数估算上的困难。先参见下表。
已订名的物种总数
  ------------------------------------------------------
群哈蒙德1995年统计(种)罗伯特•梅1998年统计(种)
  原生动物
  (1)脊椎动物
  (2)线虫
  (3)软体动物
  (4)节肢动物
(85.5万)
  (5)其他
  --------------------------------------------------------
  那么现存的物种总数又是多少呢,
请参看下表
现存的物种总数估计②
  --------------------------------------------------------
1995年统计(种)
1998年统计(种)
  原生动物
20万~6万20万
  藻类100万~15万40万
  植物50万~30万32万
  真菌270万~20万150万
  动物1亿~300万980万
  (1)脊椎动物
(5.5万~5万)(5万)
  (2)线虫
(100万~10万)(40万)
  (3)软体动物
万~10万)(20万)
  (4)节肢动物(1000
万~240万)(890万)
  (5)其他(80
万~20万)
  总计1亿~350万
  ---------------------------------------------------------
  现存的物种总数估计的最粗略范围是1亿~300万,
牛津大学生态学家、动物系教授、曾任英国首相科学顾问的罗伯特•梅(Robert
M.May)认为,
在认可上较好的范围是1500万~500万,
最好的估计是700万。③这些数据可供我们参考。
18. 人类主导的第六次物种大灭绝
自人类诞生,
掌握了使用工具,
尤其是自人类步入工业化社会以来,
地球上的各种生灵遭受了严重的威胁,
许多种生物已遭致灭顶之灾,
在地球上永远消失了,
而罪魁祸首正是自谓深谙礼义廉耻的人类。
  我们人类正在亲手制造一个残忍的大屠杀——灭绝除人类以外的一切生物和生灵。
  这一大屠杀,
已被一些科学家视为同过去五次物种大灭绝相并列的第六次物种大灭绝,
认为其规模绝不亚于6500万年前所造成的恐龙灭绝的灾难,
只是与前五次物种大灭绝相比,
这次物种大灭绝不是自然原因,
而是人类的行为一手造成的。
  在过去数千年甚至数万年里,
几乎每一个物种的消失都可以归咎于人类的活动。
南非毛里求斯的大颅榄树的生态危机,
就是人们首先捕杀了渡渡鸟所引起的。
18.人类主导的第六次物种大灭绝
自人类诞生,
掌握了使用工具,
尤其是自人类步入工业化社会以来,
地球上的各种生灵遭受了严重的威胁,
许多种生物已遭致灭顶之灾,
在地球上永远消失了,
而罪魁祸首正是自谓深谙礼义廉耻的人类。
  我们人类正在亲手制造一个残忍的大屠杀——灭绝除人类以外的一切生物和生灵。
  这一大屠杀,
已被一些科学家视为同过去五次物种大灭绝相并列的第六次物种大灭绝,
认为其规模绝不亚于6500万年前所造成的恐龙灭绝的灾难,
只是与前五次物种大灭绝相比,
这次物种大灭绝不是自然原因,
而是人类的行为一手造成的。
  在过去数千年甚至数万年里,
几乎每一个物种的消失都可以归咎于人类的活动。
南非毛里求斯的大颅榄树的生态危机,
就是人们首先捕杀了渡渡鸟所引起的。
19.物种多样性的摇篮
  在物种急剧减少的过程中,
最值得关注的要首推覆盖地表的原始森林。为什么这么说,
这是因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是与海洋并称为地球的两个“肺”之一,担负着为地球制造氧气和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的作用;它又与海洋、湿地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类型之一,
在地球上的全部物种中,
有一半(有的专家甚至认为有90%)在原始森林中栖息繁延。
  原始森林对人类仍保有神秘性。
  正像斯蒂芬•施奈德在《地球——我们输不起的实验室》中所说:“今天我们对恒星的分类学所知道的东西(以及所花费的时间),
仍然要比有关地球生物分类学所知道的要多。我们对宇宙中原子的数目已经有了较好的估计(这是一个难以想象的成就),但对与我们一起分享地球的动植物物种的数目,却没有获得相应的成功。”
  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对原始森林究竟“窝藏”了多少生物了解不深,
迄今的物种数字只能算是毛估估(例如,
有的专家认为,
单是原始森林中的热带雨林,
保守的估计就有1000万种物种,这一数字已越出前述牛津大学教授罗伯特•梅所说的全体物种700万的“最好的估计”数了),
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由此可见,
统计的物种总数竟会相差到一个数量级以上,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家对热带雨林包容物种的多寡的不同估计和认识。
  什么是热带雨林?为什么热带雨林是物种多样化的摇篮?
  由于气候、温度不同,
地球高纬度地带分布的森林类型是针叶林,
主要由松、杉、柏等组成;中纬度地带分布的是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主要由栎、山毛榉、椴、杨、桦、槭、山核桃、榆、栗、樟、山茶等组成;而赤道附近低海拔地区分布的就是热带雨林了。
  热带雨林是生长在终年湿润地区的常绿森林群落,
主要分布于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非洲刚果盆地,
亚洲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南部等地区。我国的云南省、海南省、台湾省也有局部的分布。
  从历史上看,
热带雨林和温带林有着迥然不同的经历。
  受数次漫长冰期(至少经历了石炭纪-二叠纪大冰期、第四纪大冰期)的影响,
高纬度的温带森林曾一再被冰川破坏,
幸而由于每次冰川扫过陆地,
搅出地下的矿物质,
使土壤富含营养,
温带林才能获得了迅速的重生。
  热带雨林则是另一番情景,
每一次冰期都因置身于南北23°27’回归线以内而躲过了冰盖的侵蚀,
从而自4亿年前古生代泥盆纪开始发育出森林以来,
热带雨林就一直保持了它生态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这使它从多方面看去与温带林大异其趣。
  热带雨林阴凉、昏暗、寂静,
大树平均在45米左右,
60米以上的树也不难见到,
据报道最高的树几乎达到90米,
相当于钢筋结构30层楼房的高度,
着实令人吃惊。温带的草本植物,
凡热带雨林有,
都生长成树,
如菊长成菊树,
蕨长成蕨树,
连草也形似大竹。
  热带雨林的树种极为丰富。
  早在19世纪,
英国博物学家华勒斯()通过深入考察亚马孙河流域及马来西亚的热带雨林后,
在他的《热带自然界》中就生动地描述说:“在雨林中旅行的人,
如果留意到某一棵树,
想再找同类的一棵树,
可能环顾四周,
也难如愿。身边的树木虽多,
但形状、大小和颜色各不相同,
绝少见到两棵同样的树。有时见到一棵树,
好像是自己想寻找的那一种,
但走进去仔细观察以后,
才发现种类不同。有时在半里外找到另一棵同类的树,
也有时根本找不到,
而在无意中却偶然遇到。”
  在热带雨林中,
栖息繁衍着与这野生的雨林协同进化的形形色色的动物。
  单是昆虫就不可胜计。
  凡世间所知的最大昆虫,
都见之于热带雨林:如小龟一样大的蟑螂、巨蝇以及硕大无朋的蚱蜢。遍地是各种各类的蚂蚁。有一则材料说,
在哥伦比亚一家置身热带雨林的实验所的周边25公里的范围内,
一个工作人员一次就捕捉到150种蚊子。
  冷血动物也在雨林中成长为巨无霸,
如巨蟒、王蛇和森蚺等。
  许多远古时代动物的遗种,
均有赖热带雨林这一独特的环境而延续保存下来,
如南美洲的有袋类动物、树懒等。
20.世界原始森林锐减
  当人类发明了斧头开始,
到近期对森林滥砍滥伐,
以及烧荒种地等原因引起的火灾,
造成森林急剧减少,
若这样的行为再不加以制止,
那么原始森林及其以原始森林为最后避难所、与原始森林相依为命的各类生物,
其悲惨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
  历史表明:
  人类文明的初期,
有原始森林7600万平方公里,
覆盖了地球大陆表面的三分之二;
  19世纪中期,
减少到5600万平方公里;
  20世纪末再减少到3440万平方公里,
覆盖率下降至27%;
  而据2003年的最新数据,
现在只剩下2800万平方公里了。
  由此可见,
最近100多年来,
森林面积锐减惊人;而且减少更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呈加速之势:
  年全球丧失了450万平方公里的热带森林,
其中年期间平均每年损失9.95万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
约等于韩国的面积;此后据联合国发表的《2000年全球生态环境展望》的统计,
每年消失的原始森林增加到13万平方公里;2003年的最新数据则显示,
目前是以每年高达16万~20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着。
  于是——
  美国:17~20世纪30年代洗劫了三分之二的原始森林。
  加拿大:50%的原始森林被砍伐。
  英国:只剩下不到15%的原始森林。
  苏格兰:只剩下不到1%的原始森林。
  挪威:只剩下不到3%的原始森林。
  埃塞俄比亚:40年来森林所占面积由40%降至1%。
  印度:35年来森林面积减少了40%。
  孟加拉:95%以上的原始森林已被破坏。
  巴基斯坦:每年有4.1%的森林被毁。
  泰国:15年来热带雨林被伐掉25%。
  越南:40年来森林失去50%。
  印度尼西亚:每年约有1.6万平方公里森林被毁。
  菲律宾:35年来森林所占面积由54%降至不到20%。
  巴西:36万平方公里的热带雨林被砍伐。
  厄瓜多尔:每年有0.14万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消失。
  海地:98%的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
  我们中国呢?其数字同样令人触目惊心。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只占国土的16.55%,
④约为全世界森林覆被率30%的一半,远低于世界大多数国家,
列于第100位左右。由于环保意识淡薄,
大规模盲目利用天然林,
过去的半个世纪,
全国消耗森林资源达100亿立万米,
即1万平方公里,
原生天然林已遭到了难以复原的巨大破坏。
20世纪中国长江上游森林覆盖率变迁⑤
  --------------------------------------------------------------
20世纪30年代
20世纪6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森林覆盖率
  --------------------------------------------------------------
  欧洲和北美洲等发达国家较早形成了本国的森林保护意识及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如美国,从1934年一场黄土飞舞的“黑风暴”灾难的教训中惊醒,开始了声势浩大的全民造林运动,20世纪下半叶,其国土的森林覆盖率达到33%,面积仅次于加拿大、巴西,列全球第三位。但近十多年来,欧美有超过30%森林面积受到酸雨的危害,出现了大片森林枯萎死亡的现象,形势不容乐观。
  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的森林,在殖民时代,已惨遭殖民统治者或侵略者的掠夺和蹂躏。如年日俄战争,日本取代沙俄获得了中国东北的支配地位后,将东北铁路两侧50公里以内的森林洗刼一空,全部运往日本;1931年侵占东北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期间,又掠夺木材6400万立方米,盗伐面积达400万公顷,可谓罪行累累。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独立后,为解决贫困问题,为应付人口增加,使森林面积进一步消失。
  森林无论是在地球生命的演化史上还是在今天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生态环境中,
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可以断言:
  假如森林从地球消失,
陆地90%的生物将会灭绝。
  然而不仅仅如此!
  森林有“地球之肺”的称呼。每公顷森林平均可以吸收16吨二氧化碳,
释放12吨氧气。假如森林从地球消失,
全球植物放氧将减少60%。
  森林又有“绿色的海洋”、“看不见的绿色水库”之誉,
是水的过滤器,每公顷森林可以涵蓄降水约1000立方米,
1万公顷森林的蓄水量相当于1000万立方米库容的水库。假如森林从地球消失,
全球90%的淡水将白白流入大海。
  森林除了能够截留和蓄存雨水,
还具有固着土壤的作用,
防止河道、湖床的淤积。假如森林从地球消失,
将无法遏制洪水的泛滥成灾。
  森林具有阻滞粉尘、吸收有毒气体等净化空气的作用。此外,
森林是气候的调节器,假如森林从地球上消失,
整个地球的平均温度将上升4~5度;大片土地将荒漠化;生物固氮将减少90%;许多地区的风速将增加60%~80%……
  上述现象还会随之伴生出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22.多米诺骨牌效应
  《生存之链》文章提到:生物学家已知的粗略数字是,
某一物种的灭绝,
通过连锁反应,
会导致其它10~30种物种的沦亡。据估计,
到80年代末,
人类很可能不得不每隔一小时就要同一种生物相惜别;而至2000年,
将会有生物种类的五分之一过早地埋葬在地球上。
  1999年北京在麋鹿苑建造了一座“世界灭绝动物墓地”。
  墓地的设计正是依据上述动物学家研究的结论,只见每个墓碑上面都写有一种动物的名字,通过倒下的石碑一个压着一个,表示物种灭绝的连锁反应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种动物的彻底消亡会带动它周围的30种动物也随之灭绝。
  矗立的墓碑则镌刻着的是尚存的濒危物种的名字。
  它警示人们,你们还有时间来得及拯救这些濒危的动物。
  而其中一块矗立的墓碑大书“人类”二字,更是发人深省。
  是啊,当和我们共同生活的各色物种一一灭绝后,相信我们人类的末日也为期不远了。
23. 20世纪灭绝速度增快了1000倍
  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通讯(IUCN-The
Conservatian
Unian)所作的记录来看,研究得较为充分的类群——主要是鸟类和哺乳类,1996年IUCN绝灭动物的红色名录显示,自1600年以来已被证明灭绝了的哺乳动物有89种,鸟类有108种;而且统计数据表明,以它们为代表,生物的灭绝速度在20世纪的100年中(每年约灭绝一个物种)要比历史上千百万年来的平均速度快了100~1000倍。
  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出警告说,由于人类的恣意破坏和捕杀,孕育着丰富物种资源的各大陆上的很多珍贵野生物种已经濒临灭绝的危险。
  如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的蜘蛛猴、厄瓜多尔加拉帕戈斯群岛的蜗牛、南非特有的野兔、21种信天翁、数十种鲨鱼和鳐鱼以及地中海海豚等野生生物,很可能在近期内从地球上彻底销声匿迹,永远只能在历史教科书中一睹真容。
  这个总部设于瑞士的国际组织总干事阿希姆•施泰纳指出,世界上濒危动植物从2002年的
11167种增加到
一年里又增加了1000多种。①
24. 2050年25%的动植物物种将灭绝
  最近,基于一项世界性的调查,更惊人的预测是:到2050年,全球变暖等环境的恶化,将导致地球上25%左右的动植物物种灭绝。
  这项调查涉及欧洲、南非、巴西、澳大利亚、墨西哥、哥斯达黎加等国家和地区的1100多种植物、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和昆虫等。
  调查显示,面临灭绝威胁的物种包括亚马孙的许多树种、西班牙皇鹰、澳大利亚蝴蝶等。
  这项调查的报告刊登在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
  报告的主要作者、英国利兹大学教授托马斯警告说,到2050年,气候变化将导致地球上15~37%的物种灭绝。托马斯赞同下述说法,即这可能是继恐龙灭绝后又一次大规模的物种灭绝。②
  我们说,在过去的数千年甚至数万年里,
几乎每一个物种的消失,人类难辞其咎。那些体形较大的哺乳动物和鸟类,它们的状况更容易引起人类的注意,所以对它们的了解也最为深入。从大量的事例中,我们看到,为了一己之利,人类是如何高举血淋淋杀无赦的令牌,从直接的滥捕滥杀动物,到不断严重地破坏动物的栖息地,使那些可爱、可怜的动物物种一个个与这个世界惨然诀别。
  唯我独尊,只关注自我,只立足于自己的衣食住行、吃喝玩乐,而完全漠视大自然其他生命的生存空间,人类自我中心主义的行为已对地球上所有其他物种造成了最大的威胁。
  希腊有一个国家海洋公园,位于地中海的札基沙斯岛,以观赏海龟闻名。这个海岛的拉加拉斯海滩后岸建有许多咖啡店和迪斯科舞厅,以招徕游客,发展旅游经济。却未料夜间闪烁的霓虹灯光,每次都把在沙滩上大量刚孵化出壳的小海龟引向本应爬向大海的相反方向,使大批可怜的小海龟不是死于饥渴,便是成为海鸟和狗的口腹之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小海龟一出世就会依赖月色或星光照映下的海涛泡沫的指引,奔向大海。如今,札基沙斯岛的霓虹灯扰乱了小海龟的视觉,把无数的小海龟引上了死亡之路。
  这个事例说明,人类虽没有存心去伤害某种动物,但由于人类自行其是的活动,却对这种动物构成了危害。
  这个事例还告诉我们,除了工业、农业、牧业、渔业(顺便说一句,人类每年要向海洋捕捞1亿吨的鱼)外,旅游业也成为动物的一大杀手。
25.人类血手的灭绝:原牛、隆鸟、非洲狮、中国犀等
  接下来就让我们列出那些已经灭绝(注意,不是濒危)了的动物——当然只是灭绝了的动物中的极小一部分,因为当今的人们都很忙,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时间也下意识地被用金钱来加以衡量,所以在这里只提供一个小小的名单,并附上它们的肖像,为的是让斡旋于嚣崖利薮的大忙人们也许只须匆匆瞄上一眼,或多多少能形成些微印象。
  无论把人类说成是这些生灵的终结者还是刽子手都不过分。正是人类的原因,众多的动物才被打入了万劫不复的地狱,各自独有的DNA遗传信息也随之永远丧失,它们的进化步伐戛然而止,它们的家园、环境也因它们的消逝而失去了勃勃生机。
  1..原牛
  分布:欧洲。
  简介:原牛是家牛的祖先,犹如猿是人的祖先。体格壮硕,略小于象。欧洲传说中的牛多以原牛为原型,如古希腊神话说腓尼基王之女被宙斯化为白牛,这白牛就是原牛。
  灭绝时间:1627年。
  原因:人们以捕杀原牛作为强身之法,又用杀死的原牛角镶上银饰制为饮具。
  2.隆鸟(又名:象鸟)
  分布:非洲马达加斯加岛。
  简介:灭绝前是世界第一大鸟。高5米,比新西兰的恐鸟(1800年灭绝)还高2米,比今存鸵鸟就更高多了。蛋达10公斤。
  灭绝时间:1649年。
  原因:17世纪马达加斯加岛居民增至以前的十几倍,大片砍伐森林,破坏了隆鸟的栖息地,并捕杀作为肉食,
以其羽毛作为装饰品。
  3.大海雀
  分布:大西洋的各个群岛。
  简介:体形粗壮,行动缓慢,是一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权御三国武将转生条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