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一个消费低的海岛城市中间低四周高?

共80062个阅读者,23条回复 |
发表时间: 21:34
美丽海岛中国行(绝对精彩,让你一饱眼福) &&
x4325 发表在
华声论坛 .cn/forum-39-1.html
自古以来,海岛总被人们视为得天独厚的旅游天地,它常以仙境的美名,留下很多美丽的故事。我国有1.8万公里漫长而曲折的海岸线,散布着6500余个岛屿及50多个群岛和列岛。星罗棋布的海岛,如碧海明珠,似出水芙蓉,把祖国的海岸线点缀得绚丽多彩,美不胜收。
我国悠久的文化,辽阔的海域,造就了独特的海岛风情。海岛观光不仅可以尽情地欣赏海景,感受大海宽阔的胸怀、多变的景色、深沉的性格,欣赏海蚀奇观、神秘海火、海市蜃楼等迷人的海上奇观,还可以欣赏海岛独特的山水景色,感受不同的人文底蕴。素有“蓬莱仙岛”之名的岱山岛,以“山海奇观”著称的嵊泗列岛,被誉为“东方明珠”的香港岛、享有“宝岛”美名的台湾岛等,都融自然
1、蛇岛(辽宁省大连)
从大连港出发,绕过辽东半岛的南端老铁山,向西航行20海里,有一个西北一东南向的小岛,横卧在海面之上,这个面积仅1平方公里左右的小岛,就是蛇岛。
蛇岛的最高处海拔215米,西面和北面都是光秃秃的悬崖和峭壁,岛的东南部分布着四条山沟,草木茂盛,群蛇盘踞,是一个蛇的世界。关于蛇岛的发现,可追溯到本世纪30年代初期,当时因需在岛上修建灯塔,派人前往它岛勘察选址,哪知岛上尽是毒蛇,使得前去的人员惊吓万分,逃回大陆,从此蛇岛之奇观,遂公布于世。1963年,国务院建立了老铁山自然保护区,保护这里的鸟类和以鸟类为食得以生存的蛇类,1980年起,国务院将老铁山划为全国重点自然保护区之一,保护区面积达1.7万公顷,保护区内严禁捕杀岛类和蛇类等生物。
这个小小的蛇岛上,究竟有多少蛇,至今尚无确切数据。过去有人猜测蛇岛上共有50万条蛇,之后又有30万条、15万条、5万条、3万条等种种估计数字。这些数据相差甚大,令人存疑。直到1984年底,科研人员在蛇岛采用“重捕标记法”,初步计算得到有关数据,确认蛇岛目前有蝮蛇约1.2万条,每年产幼仔1000条左右。显然,这一数据较为可靠。尽管前人估计数偏大,但蛇岛上蝮蛇数量的逐年减少,却是事实。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人为的捕杀而造成的。据记载,早在1937年,日寇侵占大连,曾偷捕蝮蛇7000余条,运至台湾。50年代,曾由于一次军用飞机训练时误投炸弹于蛇岛,我使1000余条蝮蛇死于烈焰之中。在1963年自然保护区建立之前,当地民众去蛇岛滥捕乱捉蝮蛇的现象与十分严重,有的人一次捕捉蝮蛇竟达1000多条!很显然,这样的人为捕杀,严重地破坏了蛇岛上的生态系统。现在,自然保护区建立起来了,原来的生态平衡才得以渐渐恢复与维持。
蛇岛独特的自然环境为蛇类生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也为这里特有的生态平衡提供了基础。蛇岛地处海洋之中,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岛上多山沟、石缝和岩洞,可供蝮蛇冬眠之用,故十分有利于蛇类的生存、繁衍。蛇岛上的生态系统亦是十分独特。许多候岛在老铁山附近栖息,以备秋末冬初迁徒南方,寻找温暖的环境。于是,蛇岛也就成了大量岛类栖息的地方。这里的鸟类有黄道眉、柳莺、小M、白n鸽、田鹨、山雀、雨燕等数十种,它们中几乎极大多数可成为蝮蛇的腹中物,甚至于凶猛的雀鹰有时亦难逃蝮蛇之罗网。若雀鹰在与蝮蛇搏斗过程中,动作稍和疏忽,即会被蝮蛇咬伤毒死,从空中坠落下来。当然,若雀鹰突然而迅速向蝮蛇进攻,则可将蝮蛇啄死,反而使蛇成为鹰的口中食了。
众多的鸟类来此栖息的原因,是这里有着大量的昆虫。有些海鸟也以海滩上的动物为食,如海猫(一种海鸟,又名黑尾鸥)就专门吃些鱼、虾、海星、海贝等,而蛇岛的四周礁滩上海星、海胆、海葵、贻贝、海绵、藤壶等,附礁而生长着,在巡潮时它们会出露在水面之上。
蛇岛之上,还有一种鼠类,名叫褐家鼠,据说是随渔船而到蛇岛上来的。褐家鼠虽然数量不多,但分布甚广,四条沟中均有发现。每当冬季来临,蝮蛇进入冬眠状态,此时,蝮蛇不吃不喝,蜷缩在洞穴之中,昏昏而睡。褐家鼠就趁 机猖狂活动,危害蝮蛇。而当冬眠期一过,蝮蛇苏醒过来,有了防身和攻击能力,褐家鼠就不敢轻举妄动了,相反要时时提防蝮蛇的攻击。故在蛇岛之上,有“蛇吃鼠半年,鼠吃蛇半年”的说法。
神奇的蛇岛,有着神奇的食物链,维持着小岛上的持有的生态系统的平衡。
蛇岛上的蝮蛇是一种黑眉蝮蛇,其形态与习性同大陆上的蝮蛇均有较大差异。故有关科研工作者将它另起新名――“蛇岛蝮”,为我国特有。
虽然蝮蛇是一种剧毒蛇,但只要注意一些事项,去蛇岛观赏游览一番,是不会有什么危险的。游人若被获准到蛇岛参观,先要身穿防护衣,脚穿防护鞋,并被告诫:“不准手触地”,“不要拽树枝”!其实,蝮蛇在一般情况下不会主动攻击人,只要你小心不要踩踏和碰触蝮蛇,或过于近距离观察蝮蛇时,蝮蛇并不伤伤人。当然万一被蝮蛇咬伤,则是十分危险的事,需有时治疗才是
蝮蛇以鸟类为主要食物,观察蝮蛇捕鸟的情形是十分有趣的。大家知道,蝮蛇的的力几乎没有,视力也极差,那么,靠什么来辨认鸟的位置呢?原来在蝮蛇的鼻侧有两个“颊窝”。颊窝对热度非常敏感,只要四周有千分之几的温度变化,蝮蛇使可凭借颊窝感知出这种变化。颊窝宛若一个热敏探测仪,使得蝮蛇可以极其迅速而准确地测出鸟类的具体方位,从而用嘴噙住鸟类。
从每天早晨6时左右,蝮蛇使开始爬上这里低矮的小树,或爬上裸露的岩石之上。它们贴在枝上,三角形的头部微微上翘,耐心地等待着鸟类的光临。只要小岛一经飞落在树枝之上,蝮蛇迅速攻击,小岛很快成为蝮蛇的口中食物。这种“守株待鸟”的捕捉方法是十分有效的,因为蝮蛇具有极好的伪装色,其表皮颜色十分接近树枝或岩石,不仔细辨认是不易区别出来的。小鸟便在这种伪装的迷惑下,频频落入圈套之中,成为牺牲品。这样,蝮蛇大概要到晚上7时左右才游回穴中休息
蝮蛇“守株待鸟”的地点是固定的。无论是受到外界惊动使蛇离开了树枝,还是把蝮蛇投入海中,蝮蛇总是会回游到原来的那棵树枝上来。看来蝮蛇具有很好的定位回归性。
蝮蛇之间,很少有为捕鸟而相互争斗之事。一蛇捕得鸟,旁边一蛇并不眼红而前来抢食。有时一树枝上多达10余条甚至20条蝮蛇,彼此之间相它无事。有的蛇吃得很饱,身色有光,精神饱满;而有的蛇则长期捕不到鸟类,身体瘦弱,色泽发灰。1985年10月,科研人员在蛇岛采到百余条长期未脱皮、明显消瘦的蝮蛇,这些蛇可能是长期缺食造成的。
蝮蛇生产过程甚是奇特,它不像有些爬行动物那样,是胎生的或卵生的,蝮蛇是属于卵胎生的,即小蛇仔是在母体的子宫里孵化出生的。竹叶青蛇和海蛇、水蛇以及有些热带鱼就是卵胎生的
蛇岛上为什么有这么多的蛇,并长期得以生存下来呢?过去曾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岛上住着雌雄两条大蛇和无数蛇子蛇孙。有一天,公蛇对母蛇说,听主蛇游渡过大海就能变成龙了。这个海岛太小了,一定要游过大海去,到大陆上变成巨龙,称王称霸于世,成为百兽之王,岂不快哉?!说完使告别了母蛇,携带千百条蛇子蛇孙游向大陆,谁知被海中龙王得知,龙王哪能容蛇渡海成龙啊!于是,龙王派遣一只绿龟率邻虾兵蟹将痛歼蛇群,把那不安分守已的渡海毒蛇杀得片甲不留,公蛇亦被绿龟咬死,只剩几条小蛇逃回岛上。从此,岛上的毒蛇再不敢冒险渡海了。其实,蝮蛇虽然会游泳,但不可能游很长距离,所以蛇岛的蝮蛇是不会游到大陆上的。
科学家研究表明,蛇岛上提它是由大陆上来的。但不是大陆蛇类渡海过去的,也不是由渔船带至岛上去的,而是地质时期海陆变迁的结果。大约在几亿年以前,海面远较今天海面为高,或者说是大陆太低,辽东半岛与蛇岛虽连在一起,但均被淹没在海中。到了4亿年以前,这一地区开始成陆,辽东半岛与蛇岛开始逐步出露海面,后来经过数次的地壳运动以及海平面的升降,使得蛇岛饱经沧桑之变。当低海面时,辽东半岛与蛇岛连接一起,蛇可直接游到蛇岛上去;而当海面回升时,蛇岛逐渐与辽东半岛分开,于是蛇岛上的蛇便留在岛上了。虽然几经演变,但蛇岛上的蛇仍没有被大自然的天灾和人为的祸害所灭亡,相反在环境适宜的岛上代代繁衍下来,形成了今天的蛇岛
尽管蝮蛇很毒,但它在医学上具有很高的价值。早在明代,李时珍的名著《本草纲目》上便记载着蝮蛇能治“诸恶风、恶疮、瘰疬、皮肤顽癣、半身枯死、手足脏腑重疾”。近年来,对毒蛇的利用进一步扩大和加深。我国从蛇毒中提制的“阿特灵”止痛药,能治疗各种神经痛和癌痛。国外也用蛇毒制成止血药和麻醉剂。蛇胆可以明目,蛇皮可以制成多种乐器、皮鞋、手提包、裤带等。毒蛇除了这些用途外,还可食用。蛇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广州的“蛇王满”,还是全国名菜呢。广西梧州还有一个专门出口蛇的公司,每年可出口100多万条活蛇,为国家换回不少外泄。综上所述,蝮蛇无疑是一种可以广为利用、造福于人类的生物资源。
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onclick="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onclick="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onclick="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onclick="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 23:18:27编辑过]
----------------------------------------------▲▲→→※※§§不变的湖南人,永恒的中国心§§※※←←▲▲
回复时间: 21:37
2、长山群岛(辽宁省大连市)
在辽东半岛的最南端,有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其气候温和湿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不仅拥有优良的深水海港,而且具有著名的海滨胜景,这就是大连了。
大连以其海滨风景著称,星海公园、老虎滩、棒槌岛、旅顺口和老铁山风景等闻名遐迩,还有两处甚为优美而独特的海岛旅游胜地,这就是位于其东侧的长山群岛和位于其西端的蛇岛。
长山群岛位于辽东半岛东南,横跨黄海北部海域,共有岛屿50多个,总面积170余平方公里,有居民成住的岛屿有24个,人口7万,1949年建县,称长山县,1954年改名为长海县。
群岛中面积超出25平方公里的有大长山岛、广鹿岛和石城岛,其中大长山岛面积是25.4平方公里为长山群岛中第一大岛,是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面积在15平方公里左右的有小长山岛、海洋岛和獐子岛。上述六大岛各自又有其附属岛屿。
从诸岛屿的地理分布、地质构造和地貌等差异来看,群岛又可分为外长山、里长山和石城列岛三组群岛。外长山群岛包括海洋岛、獐子岛、褡裢岛、大耗子岛、小耗子岛和南坨子,呈东西排列。岛屿由绢云母片岩和石英岩构成。山势低缓,一般不足百米,山脚下和沿海也分布零星平地。沙岸占诸岛屿海岸的1/4左右,滩涂面积广阔,适合各种贝类的养殖。石城列岛位于北部,主要由石城岛、大王家岛、寿龙岛和长坨子组成。长山群岛海蚀地貌发育典型,有大小不等、深浅不同、形状各异的海蚀洞;壮观的海蚀桥在群岛上比比皆是;海蚀柱更是千姿百态。海蚀地貌为长山群岛增添了无限风光,是长山群岛拥有的独特的海滩旅游景观。
长山群岛系大陆岛屿,原属中朝古陆,后经断裂作用与辽东半岛分离。群岛所在的大陆架,主要为震旦系和寒武系,X型断裂非常发育,一组为北东东向,另一组为南东东向,还有一组为北北西向,半岛与群岛之间的里长山海峡,可能就是一条北东东向的深大断裂带。在这种断裂构造控制下,原先地面的岭谷排列成棋盘形。冰后期的海浸,使高起的岭峰成为海岛。海岛周缘受海浪锓蚀,崖壁峭立;而泥沙的堆积,又把邻近的一些小岛连成大岛,如大、小长山岛、石城岛和广鹿岛等。海岛之间的海底,除局部深水道受海流冲刷外,大部分基岩为浅海相的细沙和淤泥所覆盖。
长山群岛地处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之间的中纬度,四面临海,故具备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特点,又因受海洋的调剂,气候温和适中。冬季不冷,夏季不热,年平均气温10℃,一月份平均气温-4.9℃。全年降水量640毫米,无霜期213天,是辽宁省无霜期最长的地区。根据海岛的自然条件,海岛人民把群岛的山山水水安排得井井有序。岛上的大小山头,全是松、槐、柞等树木覆盖;大约海拔50米以下是层层梯田,再往下直延伸到海边则是平整的园田;近海建有人工养殖场。
辽阔的黄海和优越的地理条件为长山群岛发展水产事业提供了有利条件。长山群岛地处大陆架上,水深一般不超出50米,阳光充足,海水透明度强,水温适中。表面水温年平均11.5℃,极端最低水温-2.1℃,极端最高水温28.3℃,冬季基本不结冰。海底植物繁茂,底质是松软的泥沙,也有各种贝类和鱼类生殖栖息所需要的岩礁。
暖流与寒流交汇是构成长山群岛水产资源丰富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每年4、5月份黄海暖流(黑潮在日本九洲岛西部的分支)和台湾暖流先后在这里与我国北方沿岸寒流交泄,这时不仅水温适中,而且下层的营养物质泛到上层,上层海水中浮游生物特别丰富,有利于大批鱼虾生息繁殖。
另外,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上的大小河流给这里送来了大量腐殖质,使这里水肥滩沃,浮游生物甚多,集中了大量鱼虾并促使它们迅速生长。
因此,去长山群岛旅游,不仅可以观赏优美的海景,还可以品尝多种海鲜。长山群岛产鱼虾百种以上,其中产量较大的有鱼、鲐鱼、青鱼、黄鱼、黑鱼、鲨鱼、鲆鲽鱼、牙片鱼和星鲽等。贝类有牡氐取=暧执罅Ψ⒄购4完荼吹冉Q场3ど饺旱核纷懿坷昀炊济腥懊ㄏ丶叮1978年水产品总产量达12万余吨,其中鱼产量9万吨。海珍品类的海参、鲍鱼、干贝、对虾是长山群岛的四大特产,尤以海参、鲍鱼、对虾产量最多,闻名国内外。
海参以刺参最为名贵,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辽东半岛半岛南端和山东半岛北部沿海,其中长山群岛产量大,质量也最好,历年来长山群岛的海参产量约占全国的35%左右。鲍鱼素称海味之冠,其肉细嫩而鲜美,有极高的营养价值,目前我国的鲍鱼以皱纹盘鲍产量最大,主要产于长山群岛的獐子岛和海洋岛,产量约占全国皱纹盘鲍产量的60%以上。对虾是人们所喜爱的海珍之一。我国对虾的产量高、价值大,每年都为国家换取了大量外泄。长山群岛和渤海湾是我国两大主要产虾区。1979年长海县产对虾4000余吨,约占全国产对虾总量的13%。
值得一提的长山群岛中的獐子岛。它由东獐、西獐、沙包子三个村落及褡裢、大耗子、小耗子三个岛屿组成,总面积为17平方公里。獐子岛素有“黄海聚宝盆”、“黄海明珠”及“黄海一束花”等美名。岛上南面陡峭,北面平缓,50%的海岛面积是由马尾松林、槐等乔木覆盖,且有17%的海岛面积为板栗有苹果园等组成,全岛青翠葱绿,十分秀美。
相传数百年前,人烟稀少的獐子岛上栖息着大量的鸟兽,是一座天然的动物园。最多的是獐子,到明末清初,约达6000多只。传说要猎取獐子是毫不费力的事,只要拿上木棒来打就是了。如今,獐子不见了,但獐子岛四周的广阔海域,有着极为丰富的水产资源,不仅盛产各种鱼类、虾蟹、贝类及藻类等,而且还盛产海参、鲍鱼、干贝等海珍品。加上近年来机械化捕捞和养殖的普及,如今的獐子岛是远近闻名的富裕岛了。
长山群岛,宛如一颗颗未经雕琢的明珠镶嵌在我国北方沿海中,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度假者。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这时必将发展成为我国北方的一个新兴的海岛旅游区,散发出其夺目的光彩。
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onclick="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onclick="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onclick="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不变的湖南人,永恒的中国心§§※※←←▲▲
回复时间: 21:41
3、菊花岛(辽宁省兴城市)
在辽西走廊上,有一座美丽的海滨历史文化名城――兴城,它以保存完好的明代建筑,能“消灾灭病”的温泉和可辟为“第二个北戴河”的海滨沙滩而闻名遐迩,成为我国北方海滨的一处风景名胜地。在离兴城县城东南约10余公里的海面上,出露着一个秀丽的小岛,这就是菊花岛。
  菊花岛,又称大海山,唐时称桃花浦或桃花岛,明清又称觉华岛。传说在200多年之前的战国时燕太子丹,曾避秦祸于桃花岛。后来有个叫觉华的山家和尚在此处修身养性、专心佛道研究,故此岛又得名为觉华岛。数百年后,因岛上菊花遍地盛开,故又易名菊花岛,便一直延续至今。
  辽宁省沿海的岛屿主要集中在辽东半岛的东部海域,而辽东半岛以西,即辽东湾内岛屿甚少,菊花岛便是辽东湾内的第一大岛了。菊花岛在平面上呈葫芦形,全岛面积达40平方公里。在菊花岛的南北两端有几个小岛屿分布在附近海域。南侧海中有两个,一曰张山岛,一曰阎山岛。张山岛离菊花岛较近,阎山岛离菊花岛稍远;在菊花岛的北端还有一个小岛,名叫磨盘山。张山岛、阎山岛和磨盘山三个小岛与菊花岛一起,宛若一个大哥哥携带着一个小弟弟和两个小妹妹,共同戏嬉在辽东湾内,十分生动。
菊花岛地势,有着南高峻而北低平的趋势,最高峰海拔243米,大致与辽东半岛南端的老铁山顶高度相当。从整体上看,菊花岛上的山峰峻峭挺拔,峰峦叠起,山景优美,与周围的海景组成一幅十分和谐秀美的图画。菊花岛北部山地较少,地势低平,土地肥沃,适宜农耕,也宜渔业,故菊花岛可算是一个风景优美、土地肥沃的海中仙岛了。
  菊花岛基本由花岗岩组成。我们知道,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长石和云母等组成,在海浪的长期冲击拍打和浪花的溶蚀风化作用下,长石和云母极易随水波冲走,因为其质地软弱,而留下的则是比较坚硬的石英,众多的石英砂便组成了沙滩的主要物质来源。而花岗岩的球状风化特性,又为各种形态的海滨石山景观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因此,菊花岛不仅具有良好的海滩,也拥有奇特的石景。由于此处海浪的动能较大,冲走海滩上的细小砂粒,留下较大的卵石,形成卵石海滩。这种卵石海滩上,卵石光滑圆润,大大小小,颇具特色。在菊花岛的南端便有一处这样的卵石海滩,游人至此,无不赞叹一番,赤脚行走在卵石之上,乐趣无穷。
  过了卵石海滩,还可看到各种奇形怪状的海蚀基岩地貌景观。有的花岗岩被海浪冲蚀成熊猫的形态,有的被冲蚀成雄狮的模样,还有像海豚、大象……其中有一块奇石名曰:“过海石舫”,宛若是一艘精雕细刻的画舫,面向着辽阔的沧海,正欲起锚扬帆,驶向远方呢。另有一处名曰“黛石浪雕”,此处所有岩石均呈黑色,酷似黛玉。岩石开头也是千姿百态,有的像万卷藏书,有的像百宝入匣,有的像妖魔镜,还有的像梳妆台、八卦图等等。
  除海滩和山石以外,菊花岛还有许多古迹名胜。旅游者登岛观赏,可游览唐王洞、八宝琉璃井、圣水盆、石佛寺、大悲阁等古迹。相传唐王洞曾是“唐太宗征东时,筑以避暑的”,它是一个由石块砌成的洞穴。在辽代曾建有海云寺、龙宫寺,但时至今日,已荡然无存。只留下一个依希可辨的龙宫寺遗址,其具体位置在菊花岛的东端,规模宏大,人称大龙宫寺。
  环游菊花岛,令人感到山美海阔,风景旖旎。登上菊花岛的最高峰,环视四周,沧海浩淼,渔帆点点,码头机鸣,村落欢歌,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令人留连忘返。海上蓬莱仙岛,想来也不过如此吧。有位古人作诗赞此岛,真实地写出菊花岛的无限风光。诗曰:
城外青青大海流,
望中岛屿隔苏洲。
两峰蹴浪寒烟绕,
一水平空冷翠浮。
  据说在菊共岛南面的小岛――磨盘山上,还另有一番别致情趣。那里的螃蟹极多,可谓“蟹岛”。只要游人有兴趣亲自动手去捕捉一番,一定可有不少收获。若捕来就地煮吃,其味更为鲜美,相信定会给游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现在,兴城县政府已计划开发菊花岛丰实的旅游资源:修复已毁的名胜古迹;新建海滨浴场、海岛公园和游滨度假村以及宾馆、别墅等;开辟狩猎场、赛马场等;生产和养殖各种海鲜以及设游船环游岛和附近小岛,等等。总之,在不久的将来,可望将菊花岛开辟成为一个游人向往的海上游览胜地。
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onclick="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5、大笔架山(辽宁省锦县)
大笔架山,位于辽宁省锦县西南王家窝堡南面海域上。有三峰并列相峙,中高二低,悬崖峭壁,形如笔架,故得其名。
大笔架山,实为一陆连岛,潮涨时,连岛沙堤被淹,潮退时,连岛沙堤则露出海面,长1.75公里,宽30多米,俗称“天桥”,可通车马,亦可行走。“笔架插海”成了锦州八景之一。
大笔架山上原有明末建筑,后毁。现有建筑为民国年间所建,主要有吕祖亭、王母宫、三清阁、万佛堂等。万佛堂内有汉白玉雕像200余尊。
主峰南面有一线天、马鞍桥、虎陷洞等景点,北峰山腰有真人塔。天桥北端海岸向西有象鼻山,山下有象鼻洞,洞之两侧为天然浴场。辽西大战时,明末蓟辽总督洪承畴曾在此岛屯粮,有“积粟十二堆”的说法。至今尚有遗迹可觅。
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onclick="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onclick="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不变的湖南人,永恒的中国心§§※※←←▲▲
回复时间: 21:44
6、芝罘岛(山东省烟台市)
芝罘,古称之罘,位于黄海之滨,距烟台市北5公里,是一个典型的陆连岛。从平面上看像一把雨伞伸向黄海,又似一株灵芝仙草生长在万顷碧波之中。
芝罘岛是个基岩岛,状如长梭,东西长9.2公里,南北宽1.5公里,面积约10平方公里,岛上最高峰海拔294.1米。北岸峭壁悬崖,悬崖高达70米,迎击着北黄海的急流险浪,每当风急浪高之时,身临其境,大有排山倒海之势。悬崖前还有突兀海面之上的海蚀柱,高出海面十四、五米,像一座海上的袖珍金字塔。遥望一碧万顷的波涛,对出没在波峰浪谷之间的这座小小金字塔,敬意油然而生!
  芝罘,在我国历史上是个有名的地方。据《史记》记载,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后,曾三次东巡,三次登芝罘,在这里留下许多珍贵的史料。
  秦始皇第一次东巡在公元前219年,他沿着渤海湾东行,“过黄睡,穷成山,登之罘”。次年又第二次东巡,他令大臣在芝罘岛刻石,颂扬自己的政绩。碑文写道:“维二十九年,时在中春,阳和方起,皇帝东游,巡登之罘,照临于海……圣法初兴,清理疆内,外诛暴强……群臣加德,o诵圣烈,请刻之罘。”秦始皇第三次登临芝罘,不像前两次那样东巡秦朝游,而是寻求长生不老之药。还在他第一次东巡时,碰上一个叫徐市(音福)的方士,诓他说海中有蓬莱、瀛州、方丈三座仙山,山上生长不老长寿之药。于是秦始皇就“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8年过去了,徐市从秦始皇那进而骗取了许多钱财,却什么仙药灵丹也没找到。在秦始皇第三次东巡时,徐市怕秦始皇追究,就撒谎道:海中有鲛鱼,其体甚居,船无法出海寻找仙山。秦始皇仍十分相信,求药心切,梦想长生之术。于是,便亲设连弩,追求大鲛鱼,从琅e、经成山,来到芝罘,终于“见巨鱼,射杀一鱼”。清代谢景谟在《吊始皇芝罘射鱼》一诗中,对当时的场景作了这样的描写:
钲铙一震山灵动, 
精骑四绕列熊罴,
强弩况响苍岩里,
劈破黄卫羽箭驰,
却制长鲸如白小,
威行水国倍神怡。
  可见当时场面十分气派。然而,历史总是公正在的,秦始皇――这个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专横暴君,不仅没有寻求到什么长生不老之药,自己的性命也正丧于芝罘归咸阳途中。这种结果不能不说是极具讽刺意味的。
秦始皇周游天下时,曾建庙祀八生,即天主、地主、兵主、阴主、阳主、月主、日主和四时主。其中三座庙在胶东:日主庙在荣成成山头,月主庙在黄县的莱山,阳主庙就在芝罘岛的阳坡之上。可惜岁月流逝,江山依旧,暴君早死,庙宇何存?1975年,在一段残存的土墙近旁出土了两组青玉器,每组各为一璧、一圭、一。可能是当时的故物了。
  芝罘岛主峰虽不很高,但险峻难登,从阳主庙东侧,踏上一座高法这百米的山岗,却顿时海天开阔,使人襟怀舒展。在这里俯首下望山的背后,只见岩石壁立,近乎90°直角,十分险要。一道道节理受海水冲蚀成为一道道石缝,似刀斩剑劈一般,遍布石崖之上。这里的岩石主要由片麻岩组成,黑争为主,给人一种神秘深邃之感。惊涛轰然击岩,卷起浪花无数,水烟阵阵,又为芝罘岛增加一种仙境般缥缈的景象。自然界的鬼斧神工,把芝罘岛造化得神妙无比。在芝罘的正面观之,若一位秀丽娉婷之少女,温柔无限,娴静优雅;而从背后看芝罘岛,却似一个眦目裂牙之金刚,凶狠有余,威武雄健,以致渔民都因此称芝罘主峰为老爷山了。看来渔民性情豪爽、粗犷,欣赏怒目金刚之老爷,不爱温柔美丽之少女!
  登上芝罘主峰,再回望南面,只见碧波荡漾的芝罘湾彼岸,高楼耸立,烟囱如林,那里是烟台市区景观。眺望四风吹草动海天之景,渔帆穿梭,群鸥翔集,沙滩洁白,市井缥缈,真有仙境之中窥赏人间美景之感!
芝罘岛不仅自然景色壮美,而且人工景色亦十分迷人。走下山峰,细细近观芝罘大疃村落,田园风光,令人愉悦:菜园近旁,一间农舍,农舍一边,有矮矮的石墙。农舍村落后边,古树虬枝盘旋,苍老有姿,幼枝生长在古树上,好一派挺拔潇洒。村边还有一条条汩汩小河,将远方门楼水库之水引进芝罘岛上。
  在福山旧县志上,记载着明代蓬莱县令段殿游芝罘时写下的一首诗,读来令人回味无穷。诗曰:
北望波涛接远天,
玄菟庚癸正堪怜,
风微日暮帆樯集,
不是当年采药船。
  芝罘奇景如何形成?地貌学家对此作了科学的解释:数千年之前,芝罘岛是一个海中孤岛,与烟台隔海相望。由于海岸近海区域,有一股携带泥沙的水流,称为海岸泥沙流,在芝罘岛附近大陆海岸就有这种泥沙流存在,这种海岸泥沙流的泥沙来源,多半来自于附近河流冲积物和海滩物质。在芝罘岛的屏蔽隐藏作用下,北来波浪不易在岛后形成强大的浪流,因此在岛后形成了波影区,水动力条件较为弱小,从而使海岸泥沙流在此堆积。日久天长,渐渐堆积了两条沙坝,将芝罘岛与大陆连接了起来。两坝之内有一个小小海域,即是泻湖,堆积了灰黑色的粉砂质淤泥,富有贝壳和有机质。连岛沙坝上的物质主要为较粗的砂砾质。在地貌学上,这样的沙坝就称为连岛沙坝,这样岛屿就称为陆连岛。芝罘岛是我国漫长海岸线上,众多岛屿之中,一个最为典型和著名的陆连岛。连岛沙坝共有4条,海拔高度约3~4米,长达6公里,宽有500~800米。
  芝罘岛主要同一套太古变质岩系组成,有片麻岩、片岩,石英岩等,硬度坚硬,节理发育,易于形成峭陡险峻之地形。其山南坡为一层黄色砂质粘土堆积物,厚达20~25米,坡度平缓,属山麓相的洪坡积层,为中、上更新世之堆积,一直伸向海底,上覆海相的泥沙层。可见,芝罘岛北面为岩石,南坡为黄土,一陡一缓,才形成了正看若少女,背看似金刚的现象。
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onclick="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onclick="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onclick="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onclick="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不变的湖南人,永恒的中国心§§※※←←▲▲
回复时间: 21:52
7、庙岛列岛(山东省烟台市)
  在山东半岛的最北端,有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古称登州,今叫蓬莱。从蓬莱之丹崖山上极目远眺,但见茫茫沧海之上,淼淼烟波之中,撒落着一群苍翠如黛的岛屿,宛若镶嵌在碧波上的颗颗宝石,这就是被人们誉为“海上仙境”的美丽岛屿――庙岛列岛。
  庙岛列岛,扼踞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之间的渤海海峡,由大小30多个岛屿组成。自北向南,可分为三个岛群:北岛群有南隍城岛、北隍城岛和大钦岛、小钦岛等;中岛群有砣矶岛、高山岛(左石右候)矶岛等;南岛群有南长山岛、北长山岛、大黑山岛、小黑山岛、庙岛等。其中以南长山岛最大,面积为20.4平方公里。庙岛列岛属山东省,为渤海门户,既是旅游胜地,也是军事要道
庙岛列岛,古有蓬莱、方丈、瀛州海上三神山之称。据《史记》记载,秦皇汉武都曾不辞跋涉,停步歇马于丹崖山畔,望海中神山,乞求长生。有海市时,长山的开头又变幻莫定,方士们就对皇帝说海中有仙山,这仙山指的便是长岛。唐诗曾云:“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宋朝的大文学家苏东坡,当年站在蓬莱海岸上,北望长山诸岛,不由得赞叹道:“真神仙所宅也!”《西游记》、《镜花缘》等神话小说更把这里描绘成为一个虚幻缥缈、超脱凡尘的世外桃源,海上仙境。
  庙岛列岛历史悠久,考古学家和地质学家曾考证:早在旧石器时期,即约1万多年前,这里使有人居住。商代时人们在此穴居的遗址、古人的墓葬贝(左土右冢)、古城墙上城的废墟……均有出土和发现,证明庙岛列岛具有悠久的历史。
庙岛列岛迷人的风景,吸引着无数的游人前来旅游观光。这里有著名的海上幻景――海市蜃楼;有各种海蚀地貌和海滩;有石岛、鸟岛、野兔岛、蝮蛇岛等;有各种海产品和工艺美术品;更有迷人的海景和宜人的气候……。在诸多景色中,以海市蜃楼最为奇特罕见。据历年的记载报道,出现海市蜃楼最多的是长岛一带,如在1981年和1984年分别在庙岛、水钦岛出现了神奇的海市蜃楼景象。不仅可见岛屿上的层层山峦、丛丛棣树,而且可见岛屿上的建筑物、街道、车辆、游人等,出现在海面之上的半空之中。
  那么,如此奇丽的海蜃楼景观,是如何形成的呢?
  海市蜃楼是大自然的一种光学现象,在特殊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当近地面或海面的空气层中,存在着几层不同折射率的空气层,由于折射率的不同,导致光线的折射与弯曲,使得原来直线传播的光线,变为折线传播,产生全反射现象,因此,远处本来不能看见的“市楼”,现在可以见到了。古人因不知其因,误认为这种幻景是由蜃吐气而成的。据说蜃是一种蛟,能吞云吐雾,故称其为海市蜃楼。
  由于海市蜃楼的形成条件较为特殊,所以平时极为罕见,游人难得去蓬莱及庙岛列岛一趟,更是不易看见海市蜃楼现象。但是,据以前的有关记载,海市蜃楼的出现也不是一点规律没有,而是可以初步掌握其出现最多的时间。大多海市蜃楼出现在盛夏的7月份左右。尤当雨过天晴,海面上还有云雾海气,刮起微微的东北风时,最有可能出现神奇的海市蜃楼景观。
  古人对海市蜃楼早有记载和赞美。北宋大科学家沈括在其名著《梦溪笔谈》一书中,对蓬莱海市蜃楼现象作了科学描术:“登州海中,时有云气,如宫室、台楼、城堞、人物、车马、冠盖,历历可见,谓之‘海市’。”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曾亦作诗吟海市奇景:
东方云海空复空,
群仙出没空明中,
荡摇浮世生万象,
岂有贝阙藏珠宫,
心知所见皆幻影,
敢以耳目烦神巧,
  据传,苏东坡登蓬莱阁时,不是海市出现时节,东坡也不曾观赏到海市奇景,这首《咏海市》诗,是根据人们传说而作的。经过诗人丰富的想象,独特的加工,好像写的如真一般,何况苏东坡系一代名豪大家,故此诗仍被镌刻于蓬莱阁的石壁之上,传至后世。
  海蚀地貌奇观也各有特色:有的突兀群聚,有的孑然孤立;有的像锋利的宝剑,直插云霄;有的像威武的雄狮,昂首伏波;有的像一对情侣摩肩擦臂,亲密无间;有的像窈窕少女,凝神静坐,若有所思……这些奇礁怪石或雄浑粗犷,或古朴清幽,或玲珑剔艇,神韵各具,形成了庙岛列岛的奇景。海滩之景,以北长山岛上的半月湾为最,此湾内卵石浑圆,有的洁白如美玉,有的鲜红如玛瑙,有的橙黄如蜜桔,有的绛柴油如雕檀,有的晶莹如琥珀,有的漆黑如黛墨。颗颗卵石,均为佳品。至于大黑山岛的蝮蛇和古墓,砣矶岛上的石块,大、小竹岛的翠竹,车由岛上的鸟群,大钦岛上的蝎子等等,均是岛岛有景,景景各异。
  如此奇美的庙岛列岛是怎样形成的呢?据考证,庙岛列岛原是山东半岛的一部分,与大陆连接在一起,后因地壳运动,山地海面升降的变化,造成了庙岛殃岛与大陆的分离,成为海中之岛群。组成庙岛列岛的主要岩层是震旦系的变质岩,局部有燕山期的花岗斑岩,在大黑山岛的顶部有上第三系到第四系的玄武岩。在构造上,这些岛屿排列在北北东向的断裂带上,岩层走向近于南北。它们大抵与渤海海峡断陷同一时期形成,可能为第四纪时期。在各岛上,还见有第四系堆积物,如中更新统的红色坡堆积物,上更新统的黄土堆积,黄土以大钦岛、大黑山岛保存最为完好,其上限达到海拔60米左右,黄土中夹有海相和陆相软体动物化石。在晚更新世冰期低海面时,黄、渤海海底变为陆地,庙岛列岛只是陆地上的小丘。在渤海和黄海南部的海底,发现了属于那个时代的大型食草动物残骸,也证明了这一点。冰后期海侵以来,庙岛列岛地处潮流、海流的进出通道,海底受到了强烈冲刷,在老铁山水道的最大深度可达79米。
  复杂的地质构造和地貌形态,蕴育了丰富多彩的海边奇景;宜人的气候和洁净的海水,生长了众多的海生动物和植物。庙岛列岛地处渤、黄两海之间,是多种鱼虾回游的必经之地,有对虾、鱼、鲐鱼、刀鱼、鲈鱼、鲳鱼、鲆鲽、黄花、螃蟹等2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加上庙岛列岛海域辽阔,港湾众多,水质肥沃,是一个良好的天然海上牧场,盛产海带、紫菜、裙带菜、贝类等贝藻生物。珍贵的海产品有鲍鱼,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被誉为海味之冠。扇贝也是一种珍贵贝类,其肉质鲜美,富含蛋白质、钙、磷、铁、核黄素等,是食用和医用的良好海产品,经济价值极高。扇贝的闭壳肌,制干后就成为干贝,是美味佳肴。此外,海参、海胆也是十分珍贵的海产品。海参营养丰富,可以补胃壮阳、益气滋阴、通肠润燥、台病健身、延年益寿等,自古以来被视为海中珍品。海胆不仅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且是人们喜爱的观赏动物。
  庙岛,古称沙门岛,因古时此岛是囚禁犯人的地方。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岛上渔人为求海神保佑,在沙门岛凤凰山前修建了天后宫,又称娘娘庙,庙岛之名即由此而来。
  庙岛之东、北、西三侧,均有一些岛屿分布。它们围成了一个半圆形,形成了一个阔大的海上塘湾。塘湾内常常是风平浪静,古称庙岛塘,塘内港口是我国古代四大著港口之一。围绕庙岛的三面岛屿各有特色:东南是南长山岛和北长山岛,两岛之间有一坝相连,即玉石街,宛若兄弟俩,手牵着手,形影相随。在北长山岛的北端,岬角突然转向西,耸起一个山头,监海处尽是高崖危壁,十分险峻,和它对峙的是一个无人居住的圆圆小岛,即太阳岛,俗称烧饼岛。两岛之间有一海峡,为南来北往船只的必经之路,号称珍珠门。再西,即是螳螂岛、犁犋把岛、小黑山岛,排成一字长蛇阵,成为北面的屏障。与小黑山岛鸡犬之声相闻的是大黑山岛,它像一只卧虎,一只爪子向东伸出,即是有名的虎爪崖。它俯伏于湛蓝色海中的身躯,渐渐向南,最后将虎尾一甩,弯成了南北方向,在那里是一溜儿沙岗,十分漂亮。沙岗上的沙子粒细质软,在阳光下闪出光亮,惹人喜爱。在沙岗的尾端有一个礁砣,岿然几立在海中。
  在庙岛上有两个村庄,一个叫山前村,另一个和岛屿同名。村庄的盛衰,与庙岛塘海港的变化有着极大的关系。从前,登州曾是我国重要港口,登州水域之内,曾是桅杆林立,歌舞达旦的富贵繁华地,一时商船来往骤多,港口向海面平静、水深良好的庙岛塘发展。于是庙岛塘便成了登州的外港。庙岛之经济亦随之愈加发达起来,南来北往的各地经商之人,有的就定居在庙岛而成为当地人了。
  最热闹的场面是每年夏间的“海神娘娘”庙会。从农历七月初七开始,在娘娘庙前的戏楼上开演戏文,往往一演就是七八天,十来天,有时竟长达20多天!庙会期间的盛况,将南来北往的船客吸引住了,纷纷在庙岛上驻足观赏。附近的船也纷纷前来,一清早航行至庙岛,一直闹至深夜戏散,才点上灯笼,各自摇桨归家。
庙岛上的这座娘娘庙,又称天后宫,始建于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明崇祯元年(1628年)又扩建,有前殿、后殿、山门、钟楼、鼓楼及戏楼等建筑,共占地90亩。门前正上方,有咸丰皇帝亲笔题的“神功济运”匾额。海神娘娘铜像即正居暖阁之内的龙墩上,暖阁里,4尊侍女;暖阁外,4尊妃女;还有12尊巨大的站班。这些塑像多是宋、元时期的作品。此外,还有碑碣、铜鼎、壁画、船模等,是研究我国航海史的重要资料。由大殿到后宫组成的后院,二者之间有串廊联结,后宫内塑像与大殿的大体相同,但这里有巨大的铜像2米多高的青铜穿衣镜及爵、鼎等铜制用品。现在,又新民信了不少文物,如邓世昌当年在致远舰上用过的大铁锚,有数百年前的缆绳等,成了长岛县航海历史博物馆了。
  在庙岛诸多的旅游景观中,最吸引人也是最为罕见的要数海市蜃楼现象了。每年夏季来临,是观赏海市蜃楼现象的有利时机。虽然对大多数旅游者来说,要观赏到海市蜃楼是十分难得的,但若有运气的话,并掌握好一定的时间和地方,有时还是可能观赏到海市蜃楼这一大自然中的神奇景色
  记得1981年农历七月初七下午,当时天气晴朗,海风微拂,波浪不起,海面上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云雾。刹那间,在庙岛南侧的海面上空,隐隐约约出现了两个小岛。岛上道路蜿蜒,楼阁清晰,峰峦垒起,林木葱茏,蔚为奇观。人在楼阁之中出没,车在街道之上奔驰,溪水在峰峦之间流淌,花在丛林之中争艳,宛若仙境,却又历历在目,清晰可辨,高高悬在半空之中,令游人叹为观止矣!这次海市蜃楼历时长达40多分钟,当时的游人真是眼福非浅。
  据最近报道,日下午14时20分至19时,在蓬莱阁对面长达100多公里的海域内,出现了种种奇观,忽而是孔桥般的奇景,忽而是从未见过的岛屿,忽而见高大的烟囱和高楼大厦,在波涛万顷的海面上现出一幅多彩多姿的画卷。山东电视台作了实地拍摄,记录下了这一罕见的海市蜃楼奇观。
  如今,在庙岛的港湾内,还开辟了不少水域,以养殖扇贝等海产品,既为庙岛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也为庙岛增添了新的旅游风景点。
  南岛群中除了庙岛之外,还有一个以美丽的月牙湾海滩而闻名遐迩的小岛,这就是北长山岛。
  北长山岛的礁石景观亦颇为壮观,但最为著名的是位于岛屿东端的月牙湾。月牙湾,又称半月湾,是一个长达2.5公里左右的海湾,面向正北,东西两处岬角突出于海中,将海湾环抱起来,在海浪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一个相当规则的半月形海滩。站在山头或岬角处,俯视月牙湾,在那湛蓝的大海衬托下,宛若一轮金黄色的明月静卧在海湾之中,格外神奇迷人。
  月牙湾,不仅本身形态优美,而且湾中海滩上有着无数色彩斑斓的卵石――珠玑石球,它们在海边形成一道长达1000多米、宽逾50多米的彩色石带。游人至此,宛若进入一个珠光宝气、五彩缤纷的神妙世界!那光怪陆离的珠玑石球,有的洁白如玉,有的红似玛瑙,有的碧若翡翠,有的亮赛明珠;有的大,有的小,各种色彩,各种形态,令人目不暇接。游人每至月牙湾,无不俯身拾上许多,带回去留作纪念品。
  月牙湾的卵石,并不是一般海滩上所经常见到的那些普普通通的卵石,而是一种甚为珍稀的美玉般珠玑石。早在宋朝,著名大文学家苏东坡曾十分赞赏北长山岛月牙湾内的珠矶石球,形容它为“五彩斑斓”、“香色粲然”,还专门为一位珍藏月牙湾珠玑石球的朋友写了一篇《北海十二石记》的文章。
  北长山岛月牙湾的珠玑石球,不仅仅因其外观美丽而被用来观赏珍藏,而且还可以作为陶瓷和冶金工业的重要原料。这里的珠玑石球系燧石质地,即其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硬度极高,能在绝对零度中不变形,达到炼钢的热度而不溶化,是金属制品所无法替代的。因此,在炼钢厂、化纤厂等工厂里,用珠玑石来做催氧机械的填料,起着分离过滤氧气的作用,而搪瓷厂、陶瓷厂、油漆厂、石墨厂等又把它作为球磨机的最佳填料。现在,当地渔民每年要从这里拾拣大批石球支援最佳填料。现在,当地渔民每年要从这里拾拣大批石球支援工业建设。
  那么,如此美丽的五彩珠玑球石是怎样形成的呢?据地质地貌学家对长山岛的考察,认为组成长山岛的主要岩石是震旦系的变质岩,也有一些中生代的燕山期花岗斑岩,这些岩石中富含硬度坚固的石英、燧石成分。随着海平面的上升,庙岛列岛便出露在汪洋之中,成为点点岛屿。在海浪的长期冲蚀下,有些低洼及软弱的地方,便被海浪冲击成小湾,日镦天长,便渐成海湾。山岩亦随之崩落,在海浪的磨蚀下,便渐成圆球,推在海湾之中,形成了今天的月牙湾。
  从北长山岛到南长山岛,需通过一条海上公路,名叫玉石街,其宽有8~9米,长达1000多米,为人工修成。
由于相传这条海上仙路用长山岛美石所筑,故名玉石街。在长山岛上还流传着一个神仙修路的神话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南、北长山岛是孤立海中的两个岛屿,中间隔着一个海峡,没有陆路相通。唐太宗东征时,住在南长山岛上,唐太宗每次去看望尉迟将军,都得乘船过海,来往颇不便利。有一天,唐太宗对尉迟敬德说:“要是南、北长山岛有路相通,我一定每天都来看望你。”唐太宗这种爱臣之心感动了神仙,当夜狂风大作,飞沙走石,海中浪涛翻涌,十分惊骇人心。天亮以后,在南、北长山岛之间,便有了一条玉带似的长街,横卧碧波之中,将两岛连结在一块。
  其实,玉石街的铺筑完全是靠长山岛渔民的双手劳动。据明代景泰七年(1456年)编成的《寰宇通志》的记载:“长山岛分为南北两山,相距五里,中通一路,广二十余丈,皆珠玑石,名玉石街,又名一宿街”。显然,这里称为“一宿街”,源出唐太宗探望尉迟敬德这一传说故事。
  为了防止浪涛的冲击侵蚀,在玉石街的东西两侧,沿堤摆满了三角形的大麻石。靠西面的浅海之内,辟成了一个海带养殖场,用来固定海带绳索的无数玻璃球,一排排浮在海面之上,一直延伸到很远,构成一幅美妙的图画。若仲夏时节至南工山岛,正是海带收获的季节,只见海滩上晒着海带,公路旁堆着海带,房前屋后摆着成捆的海带……这里简直成了海带的世界。
  如今的玉石街又有了一个机关报名称――千鼠坝。因为在南、北长山岛上,随着渔民灭鼠活动的开展,老鼠无路可逃,使纷纷逃避在这连接两岛的玉石街上。它们在堤旁的裂缝洞穴内生活,以捕捉小鱼虾蟹等小海生动物为生。如今,老鼠在玉石街上大量繁衍,大有成为玉石街主人的趋势。因此,游人们有感到此,便将玉石街谑称为“千鼠坝”了。
  长岛之景,还有一奇,即是候鸟馆。候鸟馆坐落在长岛烽山松林苍翠的山顶上。它是一座楼阁式的仿古建筑,红柱黄瓦,雕梁画栋,古色古香。楼阁四周,有台阶及汉白玉回廊相通。站在这里,可以俯览长岛和渤海景色。
  陈列馆前有一座高8.5米、重16吨半的雄鹰雕塑,它是鸟展馆的标志。
  陈列馆内目前陈列各种鸟类标本120余件。这些标本制作精良,将鸟类飞翔、觅食、追捕、登枝、求偶等诸多生活中的姿态,活灵活现地展示了出来。
  展出的标本中,最多的是鸣禽和攀禽。鸣禽是鸟类中较高级的鸟群,它们娇小玲珑,叫声婉转动听,羽毛光滑艳丽,可谓声色俱佳,故常是人们笼中的宠物。如黄鹂、歌鸲、三宝鸟、白眉鸫、沙百灵、燕雀等,都能在陈列馆中发现它们宛如在自然界生活的精美标本。
  陈列馆中还有相当数量的猛禽鸟类标本。猛禽生性凶猛,行动迅疾,是捕猎其它鸟类及小动物的能手。这里陈列的有苍鹰、蜂鹰、雀鹰、游隼、金雕、白肩雕、白尾海雕、大\等数十种。
  还有不少珍稀鸟类也有其标本。如白鹳、大天鹅、海鸬鹚、豆雁、针尾鸭、白眉鸭、黄嘴白鹭等。据说白鹳是目前世界上最难繁殖的一种鸟类,为数极少。而天鹅则以优美的舞姿,获得人们的长期青睐。
  据最新资料表明,目前全球鸟类共9000余种,中国有1200种左右,其中560多种是候鸟,即有迁徒的习惯。而长岛正是这些候鸟迁徒过程中的一个中转站。据长岛的观测资料,每年春秋过往长岛的候鸟种类多达230多种,其中属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的有41种,属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珍稀鸟类有9种。
  众多的鸟类光临,为长岛增添了独特的生机与景色。每当春秋季节的晨昏时分,成群结队的鸟群,叽叽喳喳在林中鸣叫、追逐、嬉戏,一旦受惊飞起,顿时蔽天遮日,蔚为奇观。
  几乎岛上的所有角落,都能找到鸟的踪迹:水中的礁石、岸边的岩洞、街头巷尾、屋后房前、树林草丛,甚至海上行驶的帆樯,住宅的门窗与阳台,亦是鸟的栖息之地。有的游客行色匆匆,不慎会有飞行中的鸟禽投入怀中。
  长岛除拥有大量的候鸟外,还有相当数量的留鸟。值得一提的是,庙岛列岛上之所以有如此众多的鸟类来栖息繁衍,还与当地人们的爱护有很大的关系。长岛人不仅爱岛,而且亦爱与他们一样生活在岛上的鸟类。为此他们在岛上种植了大量的树木,宣传爱鸟的好处,成立专门的机构及制定了爱鸟的法规等等,这些是值得普遍提倡的。
  大黑山岛坐落在庙岛列岛的最西边,其面积较大,东侧靠近北长山岛和庙岛的海面上,有一黑山岛与它相伴。大黑山岛上,以蝮蛇、古墓和燧石三样景色最为著名。
  大黑山岛上,山石嶙峋,草木丰茂,它的头部呈三角形,身体呈灰褐色,且多有斑纹。每年7~9三个月份时,大黑山岛上漫山遍野,到处是蝮蛇,可谓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蛇岛。虽说,大黑山岛上的蝮蛇数量和密度比不上大连老铁山附近的蛇岛,但其丰富的蝮蛇资源,也许算得上是我国的第二大蛇岛了。
  目前,初步估计大黑山的蝮蛇总数已超过1万多条。蝮蛇虽有剧毒,但浑身是宝,可治疗多种疾病,在医学上有着极大的应用价值。故调查研究大黑山岛上的蝮蛇资源,并合理地加以开发利用,将会使一宝贵资源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较大的作用。
  大黑山岛上曾发掘出多处古墓葬,并伴有大量古代文物,成为我国考古史上的一次重要发现,也是大黑山岛上的又一绝景。据考证,这里著名的北庄母系氏族社会村落遗址,生动地展现出了5800年以前我们祖先的生活方式,在考古史上与闻名中外的西安半坡文化遗址齐名。已发掘出来的40多座房屋遗址和两座30~40人的合葬墓,以及各个时期的大量文物,就其数量和质量而言,均已超过了西安半坡遗址。大黑山岛虽小,但出土了如此丰富的1万多件历史文物,并可以按历史序列将其排列起来,成为中外罕见的“海上博物馆”。它对庙岛列岛的开发史、我国人类的文明史以及文明起源于何处等等重大问题,有着极其重要的参考意义。
  此外,大黑山岛上的燧石也是十分有名的。在庙岛列岛之中,以螳螂岛上出产的燧石为最佳,其次大概要数大黑山岛上出产的燧石了。石工们将燧石采出后,把它加工成方块形状,可成为工业上磨光机上磨光的填料;把它加工成磨石圆状,可做大型名贵建筑之中的装饰品。
  竹山岛有大竹山岛和小竹山岛两个,分布在长山岛的东面,是两个较小的海岛。
  生山岛上,令人惊奇的是这里的一派江南水乡景色:小河淌水,房房错落,翠竹簇簇,小鸟婉啭。在茫茫沧海之上,浩淼烟波之中,这样两人弹丸小屿,竟有这般景色,岂能不令游人赞赏不已?!
  竹山岛是庙岛列岛30多个岛屿之中,唯一生长竹子的岛屿。传说这里的竹子是这样长出来的:“有一天暮昏时分,水天尽处,岛屿点点,刹那之间,出现了海市蜃楼般的幻景,竹林隐现,秀美深幽,海风吹来,摇曳舞动。等到幻景退去,那水天尽处的小岛之上居然长了半坡的翠竹,东西两片,亭亭玉立,婀娜多姿。如今在竹山岛之上,仍可看见这片生机盎然的翠竹林。
  究竟竹山岛上的竹子是怎么长出来的?尚须进一步考证。一种看法认为可能是在距今数千年前,气候甚暖湿,竹子大片在温带区域生长,当时就有可能在竹山岛上生长,它的种子也有可能随着古人的船只带过去的。另一种看法认为可能是数万年前,海面下降,比现代海面为低,当时渤海海峡露出水面,庙岛列岛也成为陆地上的一些山丘。此时大陆之上,翠竹丛生,作为山丘的庙岛列岛亦是有翠竹生长的。后来随着海平面的抬升,陆地上的山丘渐渐被海水淹没,成为庙岛列岛,而岛上生长的翠竹则一直留了下来,直到今天仍可在竹山岛上见其婆娑身影。
  砣矶岛处于庙岛列岛的中间,南有长山岛、庙岛、大黑山岛等组成的南群岛,北有南、北隍城岛和大、小钦岛组成的北岛。
  砣矶岛之景,在于三绝:砚台石、盆景石和彩色石。故砣矶岛又称为石岛,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砣矶岛西侧的清泉池处,开采的石料石色青黑,质地坚硬,细润细腻,金星闪烁,雪浪翻涌,是我国著名的鲁砚石料之一,名曰“金星雪浪石”。经能工巧匠们一番精心加工制作,成为砚台,历来受到文人墨客的赏识,是历代地方官使敬献皇帝的贡品。乾隆皇帝有一次得此地方砚台一个,观后十分欣赏,便赋诗一道赞砚台,诗曰:
砣矶石刻五蟠螭,
受墨何须夸马肝,
设以诗中例小品,
谓同岛瘦与效寒。
  从诗中可看出乾隆皇帝对砣矶砚台的喜爱已经到了什么程度。
  砣矶岛上的盆景石和彩色石亦同样十分著名。由于岛上岩石之中有白色的石英和蓝绿色的绿泥石相间共生排列在一起,组成蓝白相间的条带状彩色石块。把这些彩色石制成盆景,竖直而置,若万泉争流,气势磅礴;横臣而入,则白云绕峰,缥缈神奇。若再适当加工成一定形状,进一步让其天然之色彩显示出来,并配上恰当的名称,那么,砣矶岛上的彩色石块就变成了一个个玲珑剔透、仪态万方的精美盆景了。用“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来描绘砣矶岛盆景,大概是再恰当不过了。
  彩色石是砣矶岛上的又一大特产,其最大特点是色彩斑斓,图纹多变,色则赤橙黄绿青紫黑白俱全,纹则直曲长短粗细皆有,一块块被海浪冲蚀成各种形状的石头,分布着这些美妙绝伦的图案,恰如一幅彩墨酣畅、走笔龙蛇的中国泼墨山水一,细细观之令人倍感逼真人生动:有 如同雕梁画栋,钩心斗角,……姿态各异,形象不一。整个砣矶岛,就宛若一个神奇的壁画世界,一个充满幻想的童话天地,一个天然的艺术回廊。游人至此,无不留连忘返;诗人至此,诗兴勃发;画家至此,更是自叹丹青不及。
  大钦岛位于北岛群的南端,在人北面有一小岛相随,名为小钦岛。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穷苦的南方渔民在渤海捕针,遇以风浪后泊锚于大钦岛避风。上岛后,他发现大钦岛上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成群的蝎子在岛上抱成蛋、滚成球,漫山启蒙野都是蝎子。他想到自己南方的家乡没有蝎子,(传说古代南方无蝎),闲来无事便捉了些蝎子带回家中,谁知一到南方竟有人出高价购买。于是,这个渔民灵机一动,索性弃渔从商,改行贩运蝎子,做上买卖了,不到一年功夫便发了大财。故此大钦岛便常被人称为蝎子镐。
  大钦岛之所有这么多的蝎子生长繁衍,与大钦岛上特殊的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这里林木茂盛,花草丛生,枯叶成堆,顽石遍布,为蝎子的生存繁衍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由于大钦岛上人烟稀少,捕捉蝎子为数尚少,故蝎子在大钦岛得以大量繁衍。
  蝎子喜爱群居,至少三五成群,多者几十甚至上百的聚集在一处适宜隐蔽的地方。在一些堰炕蚴牙铮闳糇邢溉ス鄄煲环惺笨煞⑾稚习僦淮笮〔灰坏男颖г谝黄穑纬善嫣氐摹靶忧颉薄
  大钦岛上,也是经常可见海市蜃楼的地方。日下午4时,在大钦岛的正西方向,曾连续出现了一片层层叠叠的山峦坡谷,其上遍布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的各种建筑物,尤其是那高大的烟囱十分引人注目,烟囱里还冒着黑烟呢!还有各种车辆在街道上穿梭来往,路上有许多游移的黑点,影影绰绰,极像街上行人。这次海市蜃楼持续40分钟,至5时20分才逐渐消失。正当游人们余兴未尽,留连忘返之际,海面上又一次出现极为壮观的海市蜃楼,时间只离第一次10分钟,即5时30分,再一次使游人大饱眼福。
  车由岛,是庙岛列岛中一个十分细小的岛屿,面积仅有0.044平方公里,位于庙岛列岛的东部。车由岛,素有万鸟岛之称,因此岛是多种候鸟迁徒的一个中转站,每年来此岛生息的候鸟十分多,无法精确计算究竟有多少只。据初步估计,仅在车由岛上繁衍生息的夏候鸟就达1万多只,故将车由岛誉为“万鸟岛”。
  每年的4、5月间,海鸥在这里双双对对地度完了蜜月,雌鸥便在岛上孵卵化雏了。刚出壳的小海鸥十分惹人可爱,雌雄双亲便在巢中轮流照看雏鸥,又轮流外出觅食。其它像海欧一样在车由岛繁殖的鸟类,还有不少。
  据统计,庙岛列岛之上共有220余种鸟类,占山东省鸟类总种数的67%,而其中车由岛上的鸟类无疑是异常多的。每年来这里的候鸟有丹顶鹤、白尾海雕、白肩雕、大天鹅、鹗鹰、比利时红隼、丹麦云雀、瑞典乌鸦、萨尔瓦多蛎鹬等等。它们在南迁途中,过山越海,路途漫长,十分辛劳,需要找地憩息,在飞越渤海海峡时,庙岛列岛无疑是它们最好的中途栖息地。故此,庙岛列岛素有我国北方的“候岛旅站”之美名。
  兔岛邻近车由岛,相隔不过三、五里水程。它不像万鸟岛上有那以多的鸟类,但却有大量的野兔。据说,兔岛上的兔子是渔民泊船于兔岛时带上去的。那知,一旦带上几只兔子上岛后,不消数年时间,兔子以其旺盛的繁殖能力,一下子使岛上“兔口”骤增,弄得漫山遍野全是兔子。兔子平时在农家饲养,应是属于温驯类动物,并不那么野性十足。但兔岛上的兔子却已是名副其实的野兔了。这些兔子似乎与饲养的兔子完全两样:居住在山崖洞穴之中,奔跳在山间累石之上,攀爬于崖石藤萝之间,爬树、上山、跳跃等等,技能远非一般家兔所能比拟。进化论云:“用进废退”。看来兔岛之上才是兔子们的真正乐园!
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onclick="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onclick="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onclick="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onclick="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onclick="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onclick="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不变的湖南人,永恒的中国心§§※※←←▲▲
回复时间: 21:56
8、刘公岛(山东省威海市)
刘公岛,位于山东少威海港的前哨,和威海相距约4公里,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威海位于山东半岛东北端,与辽东半岛的旅顺口遥相对峙,共扼渤海的门户。威海前临碧波荡漾的港湾,背枕纵横盘亘的群山,峰峦岗阜起伏连绵,三面环绕。港湾在两岬角怀抱之中,宽阔平静,刘公岛恰似一颗明朱,坐落在港湾的中央。
刘公岛东西长约5公里、南北宽约2公里,面积约平方公里。岛上树木茂盛,一片郁郁葱葱,最高峰海拔113米。在刘公岛的附近均有小岛散布,其西有黄岛,它与威海北岸山嘴外面的连林岛、黑岛、青岛、牙石岛互相对峙;其东有东泓列岛,与南口之间的日岛,以及南岸山嘴外的大罗青、二罗青、三罗青诸岛遥遥相望。其中日岛因经常“幻出奇景千万重”,出现海市蛰楼奇观,被世人称为威海八景之一。这些大大小小的岛屿组成一条天然的巨链,横锁威海港口,刘公岛无疑是这条巨链上最主要的一环。
刘公岛的历史十分悠久,据出土的文物判断,早在7000多年以前,岛上就有人居住了。岛上新近发掘出新石器时代的陶罐和石斧、遗址等。据文字记载,大约到东汉末年,有一支汉室宗亲为逃避曹魏的迫害,徒居岛上,此岛因此得名刘家岛。据传,当时刘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海岛亦不太平。有一天,海上强盗上刘家岛洗劫,刘家主人被害,刘女被掳上船。姑娘外柔内刚,不甘受辱,力搏海盗头子,跟他一起滚落大海,同归于尽。后人为了纪念刘家父女,在岛上修建了刘公庙,久而久之,刘家岛亦改叫刘公岛了。在清代光绪年间,清政府设海军,山东巡抚丁宝桢、张曜等都先后到刘公岛勘察过地形。自清以来,这里一直是北方海防重地。
刘公岛上景色优美,清人王兰生有诗咏刘公岛。诗中吟出了这公岛上一派田园风光。其诗曰:
飘摇水上浮,
鲸载无倾倒,
烟火数十家,
断连村落小。
刘公岛实是海中一山,登最高峰途中,可见万木参天,石怪岩奇,花香鸟语,生气盎然。来到山腰,向西南俯瞰,只见绿荫掩映之中,亭台玉立,楼阁交错,如展画卷。向东望去,又见炊烟袅袅,屋舍俨然,“烟火数十家”,其中有刘公庙。清人亦有《刘公岛》一诗,赞此岛美妙之景。诗云:
谁见神仙府?
三岛十洲渺。
此间即洞天,
悠然惬怀抱。
我于其中结小庐,
长与刘公称二老!
如今,刘公岛上有了一个渔业村,建有林场、苹果园、菜园、海带养殖场等,大有世外桃源之景了。
不过,刘公岛之所以著名,最主要的是其与近代著名的海战――甲午战争,联系在一起。“人间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迈步在刘公岛,往事不禁涌上心头,硝烟似乎依稀可见,近代中国的幕幕悲剧,叫人怎堪回首?!
那是在光绪二十年(1894年)八月,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率舰队从刘公岛基地出发,护送运兵船运载铭军八营赴黄海大东沟。十七日上午,八营铭军及辎重、马匹全部登岸,北洋舰队准备返航。11点钟时,突然发现西南海面之上黑烟簇簇,丁汝昌知是日本舰队来犯,便下令启碇应战。12点50分,北洋舰队旗舰定远号发起进攻,双方舰队接火,甲午战争拉开序幕。丁汝昌知北洋舰队速度慢,辎重多,便排成人字形猛冲向前,以10艘舰对敌舰12艘。结果,将敌舰拦腰截断,先占上风。日本比?、赤城、西京丸三舰严重受伤,失去战斗力,逃出战列。赤城叫舰长海军少校佐坂元八郎太因之毙命。日舰队为摆脱被动局面,转而采取钳形战术,使北洋舰队背腹受敌,陷于不利境地。此时,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临危不惧,对大副陈金揆说:“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是船,则我军可以集事。”决定除掉敌舰主力吉野舰,于是,陈金揆果断开足马力,直冲吉野舰,但不幸被鱼雷击中,全舰将士全部殉难。邓世昌坠海后,其随从刘忠持救生圈往救,但邓世昌以“阖船俱没,义不独生,仍复自沉。”这是,他所养的一只爱犬也凫到身边,用嘴叨住他的发辫,使他浮出海面。邓世昌誓与战舰共存亡,毅然将狗按入水中,自己也随之沉没于波涛之中。邓世昌“大将怒沉舟”的悲壮故事,给后世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此时战场上,日本联合舰队还有9艘,北洋舰队只有4艘仍在战斗。定远和其姐妹舰镇远舰已陷入敌舰的重围之中,但定远舰右翼总兵刘步蟾和镇远舰左翼总兵林泰曾,互相合作,力挽危局,愈战愈勇。3点半时,定远舰所发出的30厘米半口径巨弹,命中松岛。日本旗舰被击中起火,完全丧失了指挥和作战能力。4点10分,松岛挂起“不管旗”,于是,日本舰队转舵向南驶去。定远、镇远二舰尾追不舍,日本舰队不得已回头复战。下午5点半,日本舰队再次南逃。至此,历时5个小时的中日甲午战争乃告结束。定远、镇远两舰便以“巍巍铁甲船”的称号而声震遐迩,日人土屋风洲有诗赞两舰:“其体坚牢且壮宏,东洋巨擘名(左火右亘)赫。”
黄海海战后,清政府最高军事统师李鸿章,执行避战保船的方针。这样,北洋舰队深藏威海港内,坐待日寇来攻。后来,日军从宽松成登陆,占领威海,致使刘公岛成为一个孤岛。在外援断绝,内部叛乱的情况下,丁汝昌仍连续击退倭寇8次进攻,最后,知大势已去,遂自杀殉国。在当时政府腐败、国民羸弱、士气不振的形势下,丁汝昌一人是无法挽回败局的,“壮志未酬身先卒,常使英雄泪潢襟”。近人陈实铭有《刘公岛廨吊忠》一诗,赞颂甲午海战中左宝贵、邓世昌和丁汝昌等忠义之士。诗曰:
故垒萧条大树凋,
高衙依旧俯寒潮。
英名左邓同千古,
白骨沉沙恨未消。
刘公岛近百上前的历史悲剧,虽已成为过去,但它几乎是一部中国近代史的缩影,一个可悲可泣的历史教训,当引起后人的无限深思!沧海横流,惊涛拍岸,似乎还在默默地吟唱着一支早已消逝的悲歌……
从旗顶山炮台遗址走下西行,经水师学尝到北洋舰队的铁码头。当年北洋水师近50艘大小舰艇就停泊在这里。从铁码头东行,约半里许,便是龙王庙,其前是戏楼,楼柱为整块花岗岩所制成,上有对联:
龙袍乌纱帽如花石斑斓辉光照耀玉泉阁
吹响管弦声似波涛汹涌音韵传闻望海楼
据传,当年黄海海战之时,戏楼里正演唱《龙官求宝》、《龙女牧羊》、《关云长水淹七军》、《金钱豹》等大戏,为水师助威。戏楼上端横匾额有“寰海镜清”题刻。龙王庙内后墙有《云龙图》壁画,东南侧有一石碑,镌刻“柔远安迩”四字,这就是《丁汝昌德政碑》。
龙王角东侧,是提督衙门。大门楼下,并列三门,左右两门各绘秦叔宝和尉迟敬德将军画像,中门匾额有“海军公所”题刻,为李鸿章所书。从署门抬级而上,进入署院,这是一个檐牙高啄、长廊缦回的民族建筑,当年丁汝昌坐镇议事,就在此处。现在署院之内有展览馆一间,展出大量甲午海战的照片和资料,内容十分丰富。
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onclick="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onclick="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9、海驴岛(山东省荣成市)
在山东省荣成县成山头西北的大海中,有一个甚为独特的小岛。隔海望去,悬崖陡壁,花团锦簇,一群群海鸥往来盘旋其上,整个岛屿状似一只瘦驴卧于海中,所以得名海驴岛。由于岛上海鸥很多,而当地人称海鸥为海猫子,所以海驴岛又被称为海猫岛。
海驴岛距海岸1600余米,面积1312平方米。据神话传说,二郎神挑山填海曾行至成山,正行间忽闻东海有驴的叫声,西岸有鸡的鸣声,一惊之下,扁担折断,挑筐亦随之落入海中,遂化为两岛海岛。从此,人们便称东岛为海驴岛,西岛为鸡鸣岛。两岛之间各有一块耸天而立、高有数丈的石柱,便喻为“扁担石”。虽为神话,两岛自然形状亦与神话十分相配。
海驴岛上,山石景色,神奇莫测。经长久的潮水波浪冲击侵蚀,岛之四周岸崖已是满目疮痍,洞孔累累,千奇百怪,各具风韵。大的海蚀洞内可以行舟,小的海蚀洞则仅能容纳数人。粉红色的岩石,层层叠叠,造型生动,可谓步步有景,景景生情,令人心驰神往,回味无穷。
海驴岛是鸟的世界。登上海驴岛,只见岛上海鸥遍地。众多的海鸥“咕咕”地叫着,像是欢迎我们游人的到来。由于岛上尚无居民,也没有其它天敌,故海鸥之繁衍越演越烈。有时一大群海鸥同时栖息在一块岩礁上,必乎覆盖了整个岩礁,远远望去,宛若一块洁白的冰山呢。
海鸥大量繁衍生息在海驴岛,是与岛的自然条件和特殊地理位置分不开的。每当清明过后,即是海鸥的产卵时期。产卵后月余开始孵化,这时海鸥很少离窝,即使人们去赶它,它也不愿离开。所以,海驴岛上的海鸥,栖息在岛礁岩缝中的多,而飞翔在天空中的少。只可异现在有不少不爱惜鸟类的人,常常携筐提篮前来海驴岛拾海鸥蛋,惊起海鸥四飞,哀鸣阵阵。长此以往,必将使海驴岛这个海鸥的世界化作一片荒寂。
鸟总是与花连在一起的。海驴岛不仅是鸟的世界,亦是花的王国。据荣成县志记载,在唐代以前,岛上布遍耐冬花。每逢早春,耐冬鲜花盛开,漫山遍野均是花的海洋。因此,海驴岛除有海猫岛之别名外,又有冬华岛之美名。当地人索性称之为“花坨”。清道光年间,登莱海防道(官衔,正四品)沈廷芳游冬华岛,对岛上的风景赞不绝口。他感叹之余,曾挥毫赋诗一首:
幽岛凝寒候,花怜玉茗同。
绿分泉衣洁,光印雪边红。
大致是说幽静的小岛还凝结着隆冬的严寒,耐冬花便开放了,香气袭人。绿油油的叶子比海水还要清流洁净,花朵的颜色把残雪染上了一道红边。几经沧桑,现在岛上的耐冬花可惜已绝迹,代替它的则是成方连片的山菊花。也许是花红开不久,红颜多薄命吧,岛屿尚在,山海依旧,而往日佳景早已不再。但是,总算还有些山菊花,每逢金秋时节,金黄色的花朵便充分地开放起来,远远望去,一片金色,亦煞是好看。只是当年“光印雪边红”之景,是不会有了。
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onclick="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onclick="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onclick="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不变的湖南人,永恒的中国心§§※※←←▲▲
回复时间: 22:01
10、秦山岛(江苏省赣榆县)
从海头湾望西北,一个宝葫芦似的海岛浮荡在烟波浩淼间,这便是秦山岛。
秦山岛位于江苏省赣榆县城岸外8公里,全岛狭长形,呈单面山形态,东西长1000米,宽200米,面积虽不足0.2平方公里,地理位置却相当重要。它像一个英武的哨兵,屹立在连云港西北方
秦山,俗名奶奶山,又名神山。明顾乾《云台山志》:&墟沟西北二十里,上有碧霞宫,僧人守之。先名秦山,后因春融屡现楼台人物之状,与蓬莱海市无异,故以神名。&这便是神山的来历。因山形东大西小,宛若一张横卧海天之间的瑶琴,所以《云台新志》又称其为琴山。
秦山虽小,古迹却相当丰富。据史籍记载,秦山东首,有秦始皇刻石。《续汉书?郡国志》载:秦山&去岸百九十步,有秦始皇碑,长一丈八尺,广五尺,厚八尺三寸,一行十三字。潮水至加其上三丈,去则三尺见也&。《水经注》载其内容大体相同。据《云台导游诗钞》作者张百川考证:&秦山东道碑座有云:&其碑是李斯大篆,被好古者用船装至江南&。&李秦始皇的承相,自如皇令他刻石纪功之后,便开立了碑碣之风,刻字刻画始盛行全国。&丰碑隐久访嬴秦,万里洪涛莫问津。&(《云台导游诗钞》)始皇碑刻虽然仅存碑座,但到此访古,仍能激起感慨万千!
秦山风景秀丽。岛上山青树碧,五彩缤纷。在山茶花盛开的山沟中,还生有一种名叫郎君子的小动物,大如栗,色白微红,有雌有雄,放在醋中蠕动求偶,颇有情趣,是一种稀有的中药,俗名醋鳖。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介绍:&产妇手握醋鳖,可以催生。&
秦山岛上地质结构比较简单,全岛由石英岩及大理岩构成,夹有云母片岩,云母石墨片岩夹层,岩层走向北西,倾向北,倾角40°~50°,呈一单斜构造。石英岩及大理岩均厚层坚硬,多断裂构造。构造线走向北东及北西向,沿此发育二组节理,节理倾角60°~70°,岩层受海蚀后多沿节理面裂开,成巨大的岩块崩落。片岩夹层受深度风化,成红土状风化壳,风化层剖面厚度达14米。
受海浪的长期冲击以及历史时期海平面的升降变化,秦山岛经历几度沧桑演变,形成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整个岛屿岸线均受海蚀,海蚀崖高20~50米,崖下部受海蚀,崖上部岩层沿节理断面崩落,在崖麓堆积着直径几米至十几米的巨大岩块。岛的北部及醅现代磨蚀阶地宽150~200米,有15米高的海蚀柱、海蚀穹,海蚀现象非常壮观。岛的北侧及西侧已被蚀去大半,地形上不对称,岛的东西两侧岩滩上部堆积一些岩屑砾石,构成砾石坝。
秦山岛南部有一条砾石连岛坝,自岛向陆地方向延伸,长2.6公里,北部宽400米,南端尾产宽50米,坝顶高出高潮位0.8米,其厚度(海底以上部分)5~5.8米。显然,该砾石连岛坝为一自然堆积体,物质来自秦山岛海蚀产物,连岛坝的发育阻拦了海州湾南部沿岸的泥质沉积物沿岸北上,造成以连岛坝与赣榆兴庄河口为界,南部沿岸为淤泥质海岸,北部为沙质海岸。沙滩上沙软潮平,海水洁净,是海水浴的一个适宜场所。
秦山东首有三石耸立如人,其中两块尤为高峻,气宇轩昂,渔民称为&三大将军&。其旁崖上刻有&水天万里&,山西崖上又刻&洪波浸激&四个大字,未具年月款识。山上还有受珠台。《述异纪》:&秦始皇至东海,海神捧珠献于帝前。今海畔有秦皇受珠台。&今台址无存,但咏它的诗句依然流传《云台导游诗钞》:
始皇东海接波臣,
喜得明珠鉴赏真。
水底不需求象网,
夜光宛在献鲛人。
受珠台西侧便是碧霞宫,祭祀女神。进香的善男信女,常携鸡到此入生,致使满山&鸡声祝祝出竹间&。俞廷瑞在《赣榆县志》中赞它:&山巅有佛寺,境极幽旷,竹木青葱,四时不改。一拳石浮荡于巨浸中,水天万里,绝非人境,游览于兹,真以为羡门,安期可呼而至。&
据传秦山西南还有一条神路。《江南通志》:&水底有神路,三十余里,阔数丈,由岸直抵山下,故老谓始皇筑。洪被浸激,迄今不圯,潮落可搴裳而涉也&。《述异纪》:&秦始皇作石桥于海上,欲过海观日出处。有神人能驱石下海,石去不速,辄鞭之,皆流血。秦山神路,就是鞭石成桥之事。迄今神路犹存。每逢潮落 ,露出水面三四里,宽四五丈,皆乱石堆砌,虽潮水猛勇不能拥走一石。落潮时沿神路淌水可直上秦山。
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onclick="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onclick="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onclick="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11、崇明岛(上海市崇明县)
地处长江口门户的崇明岛,面积1000余平方公里,仅次于台湾岛和海南岛,而居第三位,亦是我国几个大岛中唯一的由泥沙堆积而成的冲积岛。
崇明岛,形如一春蚕,东西长,南北狭。在它的旁边还有横沙、长兴两岛。崇明岛的形成与长江江口的演变相联在一起。由于长江口有着向东南伸展,且口门沙岛有不断北靠的趋势,因此,从前的崇明岛与现在的位置和形状相差甚远。据考,约在1000多年前的唐朝,长江口门在今扬州、镇江一带,那时的口门沙岛只是江中的两个小沙洲,称为东沙和西沙,面积亦甚小,约数十平方公里。岛上先民从附近江苏丹阳、句容等地迁来,以打渔为生。到了唐神龙元年(705年),始建立崇明镇于西沙,大概这是最早“崇明”两字的出现。在这以后,崇明岛不断顺江下移,下涨上坍,于宋朝已在西沙西北面张出了姚刘沙、东北面堆积而成了三沙,而原来的东沙和西沙则渐渐被崩塌冲走。接下来,三沙的命运亦和东沙、西沙一样,逐渐地被冲涨,旧去新来,在其下侧堆积形成了马家浜、平洋沙,长沙等沙洲,其中的长沙即是现在崇明岛的前身。
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沙岛依次北靠或被冲坍消失了,然崇明岛发展到今日,正处于其顶峰时期。崇明岛亦是不稳定的,就连其县城亦是一再迁移。至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此前崇明县城已经有了五次大搬家。到了清潮光绪年间(年),长沙南岸迅速地淤涨起来。后经当地百姓建石塘石坝等,制止了淤涨的势头,县城才得以保持并稳定下来。
目前的崇明岛北靠的趋势已十分明显,北支水道最宽处仅1.5公里左右,且水深甚浅,江底已日益淤死,估计不久的将来,随着北支的淤死,崇明岛将成为启东的一部分,而不再成为岛屿了。只是到那时候,今日的长兴、横沙两岛要取代崇明岛了。
崇明岛上,地势平坦,景观如同江南田地,初到崇明岛的人,甚至感觉不到已到了岛上。一片片绿油油的庄稼、一道道灌溉用的水渠,村落密布,道路交错,并无一般海岛的荒凉感觉。
但是,作为海岛,崇明岛当然有其一些独特的资源与景观。大致有三样特别之景:一曰蟹多。崇明岛上,尤其在近海边的泥滩上,到处是小蟹,几乎黑压压的布满滩面。游人行走滩面,小蟹们受到惊吓,纷纷逃入滩上无粉的洞穴,速度之快,令人惊叹!可以说,即使你以最快的速度俯身抓拾,也难碰触到它们半点。当然,滩面上蟹穴满地,用“千疮百孔”形容之,绝不为过。所以,崇明岛又有“蟹岛”之美名。加上崇明方言,把“啥”字亦念成“蟹”字之音,听来亦颇为别致。尤其是当地渔民百姓用土产蟹来款待你时,且又要客气地说:“没啥哈(“蟹蟹”),吃点蟹吧!”初到沉得十分有趣,即使以后回顾,亦会感到此番经历又是何处可觅呢!
崇明岛的第二大特色是海滩芦苇成林,可称其为“环岛绿色长城”了。由于芦苇适宜于滩地生长,且长势甚猛,在崇明岛北岸及东南岸团结沙一带,我们曾看到宽达数公里的芦苇带。人行其中,似觉无边无际,可能当年沙家浜的芦苇荡之规模亦不过此。芦苇之初用,不仅可护岸促淤,而且可作造纸之原料。
第三大特色是岛身形状迁徒无常,始终处于迅速的演变过程中。不像基岩岛屿,午百年来基本上维持着相对稳定的状态,崇明岛却自始至终演变不断。现在还在酝酿着堵塞北支等工程。看来我国这个第三大岛演变成为长江口北岸陆地那个日子的到来要比预见的更早些。
崇明岛还有一个美丽的古称:“东海瀛洲”。相传在远古东海之中有一瀛洲侧境,是神仙居处,但这个仙岛没有稳固下来,一直飘忽不定。秦始皇和汉武帝先后派人到东海之上四处寻找,都没有找到。后来到了明朝,朱元璋皇帝把“东海瀛洲”四个字赐给了崇明岛。从此,崇明岛便有了古瀛洲的美名了。
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onclick="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不变的湖南人,永恒的中国心§§※※←←▲▲
回复时间: 22:07
12、嵊泗列岛(浙江省舟山市)
嵊泗列岛位于浙江省北部海域,南面是有“东海蓬莱”之称的岱山岛,北侧离上海只有30多海里的距离,是我国分布在太平洋西部最东面的列岛。
 嵊泗列岛岸线曲折,岛礁星罗棋布,滩地类型复杂多样,岬角岩礁突兀海中,金色沙滩连绵亘长,摩崖石刻到处可见,树木茂密,风光独特,历来被人们誉为“海上仙山”。
(1)气候宜人,环境清幽。
嵊泗列岛地属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署。旅游季节长,最冷月平均气温为4.9℃,与同纬度沿海地区相比,气温高出2.5℃~3.0℃,全年气温低于0℃的天数仅为12天,最热月平均气温27℃,比内陆要凉爽许多。加上岛上风速较大,即使在盛夏季节,亦感到十分凉爽。一般认为一年中气温稳定通过10℃的时段,可定为“旅游季”,那么,这个“旅游季”在嵊泗列岛有240天之久,明显长于同气候区的内陆地区。
阳光充足,具备开辟海浴、沙浴、日光浴和海上各种娱乐运动的气候条件。全年日照时数为2150小时,为浙江省日照的高值区。年内尤其是初秋盛夏的7、8、9三个月份,总日照时数达770小时,可见其阳光的充足。若将气温稳定通过不低于22℃的日期,称为“水上运动适宜期”的话,嵊泗列岛的“水上运动适宜期”远比北方诸海岛上,旅游潜力大。特别是嵊泗列岛的“光温周期”,亦就是阳光充足的时期,亦同时是温度适宜的时期,这样的气候特征,更是得天独厚的。
由于海洋的巨大调节效应,在夏季,白天最高气温在嵊泗列岛偏低于大陆,夜间则接近或稍高于大陆,日温差远小于内陆区域。7、8、9三个月的日温差分别为5.3℃、4℃和4.5℃,而此时期内陆区域的日温差均大于10℃以上,故嵊泗列岛的夏夜为野宫露宿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嵊泗列岛,林木葱茏,一片翠绿。列岛的绿化覆盖率高达36%,生态系统保存较好,自然环境十分幽静。大多数面积稍小一些的海岛,无机动车辆等噪音污染;又因历来为国防前哨,亦少有“三废”污染的厂矿。浏览嵊泗列遍,常可见海面沙鸥翔集,沙滩飞禽啄食嬉戏的生动景观,对于长久生活在大都市喧闹噪杂中的人们来说,这里无疑是一个理想的自然乐园。
(2)长滩金沙,遍布列岛。
嵊泗列岛海岸曲折,水动力条件复杂,大多数岛屿之东南沿岸都分布着优良的沙滩,列岛内共有25处之多,沙滩总长度超过10公里,海域面积150万平方米。海域开阔,岬角突兀,沙滩平缓,沙质结细,有的硬若“铁板”,有的则松软如绵,四周青松苍翠环绕,下衬金沙碧海,异常美丽动人。
嵊泗列岛的海水较洁净,透明度一般在3米以上。列岛内以基湖海滩为最,是理想的海水浴场选择地。
基湖沙滩长达1900余米,宽200多米,临海而立,顿觉心旷神怡。南长涂沙滩,位于基湖沙滩南面,长达2200多米,宽亦有200多米。这两处沙滩,一南一北,间隔仅300余米,由于位置不同,两沙滩景观亦有差异。每逢南风向时,南长涂沙滩上波浪汹涌,激流冲岸,而北侧的基湖沙滩则风平浪静,一片平和;而当北风刮起之时,基湖沙滩则是海浪滔天南长作沙滩上的而浪平流缓了
南长涂沙滩与基湖沙滩的另一特点是坡度十分平缓,前者为3~5%,后者仅2~3%之间,如此宽阔平坦的沙滩,是进行沙滩活动的理想天地。其低潮线于高潮线的距离亦较大,进行海水泳浴亦十分安全。
此外,此两处沙滩外海水洁净,滩上沙质细软。漫步沙滩之上,感到十分轻松与舒适。基湖沙滩与南长涂沙滩,目前已有各种娱乐设施,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的名声会越来越大。
(3)山崖峻险,海域辽阔。
嵊泗列岛,岛礁散布,深居汪洋,远远望去,列岛若星星点缀于夜空一般,故人称“一分岛礁九九海”。海域广阔,时而海涛扬波,时而宁静如镜,岛影稀疏,临此方觉“海阔天空”之真意,加上列岛上,山崖峻险,峰亦叠翠,故嵊泗列岛兼备了山海之胜景。
嵊泗列岛多为山地,丘陵起伏,登高极目远眺,有时风和日丽,波光粼粼;有时骇浪惊涛,慑人心魄;时而云雾迷漫,宛若仙境;时而晨曦斜晖,金光万丈。万千气象,乃集于此:“尖山观日”、“基湖月影”、“石龙晚霞”、“黄龙吐翠”、“花岛雾露”、“剑门激流”……令人目不暇接。
列岛上绿化较好,层林苍郁,松涛阵阵。泗礁岛上的“小庐山”、“翠旗岗”,花岛的“云雾顶”,枸杞岛上的“小西天”,四季常青,是登山看海、观日、听涛(海涛及松涛)的好去处。若遇大风过境,海面顿时滔滔,惊涛拍岸,岩礁堆雪,听海涛与松涛,观乌云密布之天际,有如身临金鼓齐鸣、万马奔腾的沙场一般。
泗礁岛鹿颈头,嵊山岛的东崖、花鸟岛的云崖等,均是崖险浪高的地方。
嵊泗列岛内的海蚀崖、海蚀洞、岬角、礁石等海石奇观,比比绵是,或海崖陡峻,气势雄伟,酷似海上的“礁岩长城”;或玲珑剔透,嶙峋多变,犬牙交错,形似“海上盆景”,佳趣天成,令人叹服。
(4)奇石怪礁,巧夺天工。
岩石礁洞,是嵊泗列岛风景资源中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列岛内人有40多处,主要分布在小洋山、黄龙岛和枸杞岛上。孤岩独立,石柱丛生,危崖耸立,奇穴异洞,妙趣横生。如黄龙岛的元宝石,推之动转而下坠,它位于黄龙岛的东北部,是两块外形奇特的巨石,外形酷似元宝,横置于陡峻悬崖之上,轻推则左晃右动。石上刻有“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岛奇兵高压喷火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