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源诅咒 起源选什么》里起源大家都是怎么选的

11款由小说中诞生的电子游戏_爱玩网
11款由小说中诞生的电子游戏
如今不少游戏都会出版小说,但从小说改编的游戏也是不少。今天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吧!
将游戏改编为小说如今已是十分常见的事情了,玩过暴雪游戏的玩家们都知道,暴雪会在游戏发售之后出版一些和游戏相关的小说,用于剧情和世界观的补完。这些从游戏改编的小说给我们的游戏生活,带来了别样的乐趣。但是你又知道有多少游戏是从小说改编而来的吗?或许这种情况就有趣的多了。
众所周知的应该是《恶魔城》系列和《》系列,前者出自于布拉姆·斯托克的小说《德古拉》,而最近大卖的《巫师》也是改编自波兰小说《猎魔士》。当然这些只是被大众认知较高一些的作品,还有许许多多的游戏作品,或诞生自小说,或大量取材自小说中的元素(比如在游戏中被用到最多的《克苏鲁神话》相关元素)。当然还有日本无数由小说和轻小说改编的动画、游戏作品等(这些可以基本忽略不计,因为太多了……)。
为照例在每个周围为玩家们带来一些有趣和休闲的内容,今天我们的游戏玩趣集就来谈谈11款你知道,或者可能不知道的由小说改编的电子游戏。这些游戏有些很有名,有些则可能比较小众。
巫师(The Witcher)
虽然不知道巫师这个名字是怎么翻译的,准确的说The Witcher应该是猎魔士(为了区分Demon Hunter猎魔人,所以我选择这样写)的意思,不过今天我们并不是要谈论这部小说的译名问题。
该游戏源自于波兰作者安杰伊·斯帕科沃斯基(Andrzej Sapkowski)与1986年刊登在波兰科幻/魔幻小说杂志《Fantastyka》,虽然故事的主角和游戏一样都是猎魔士杰拉德,不过最初确实分作多个短片小说集的形式刊登着。在随后的几年内,猎魔士系列于年期间发布了猎魔士传奇(The Saga)系列在波兰本地获得了极高的人气。
不过《猎魔士》系列的人气在当时也只局限在波兰本土内,直到2007年《巫师》系列的第一作发售之后,全世界的人们才注意到了这一超人气小说。《巫师》的游戏和小说的主角均为同一人,不过具体故事是发生在传奇系列之后的几年。猎魔士传奇系列一共有5本,其中3本已经翻译成了英文在美国和英国发售,2013年发售的第六部则是作为第一部的前传。
相信不少这个系列的玩家都知道这个系列小说了,让我们继续往下说吧。
潜行者(S.T.A.L.K.E.R.)
《潜行者》是由GSC Game World制作的一系列第一人称射击游戏,题材源自于波里斯·斯特鲁加茨基和阿卡迪·斯特鲁加茨基兄弟俩人在1972年出版的小说《路边的野餐》(Roadside Picnic)。这部小说讲述一名叫做莱德利克·舒哈特的资深潜行者,潜入禁区寻找可供贩卖的宝物的故事。
在小说《路边的野餐》里,禁区是几年前外星人到访并废弃之后的一片禁止入内的地区。在外星文明离开之后,这里遗留下了许多神秘而可怕的力量,因此被禁止靠近。
《潜行者》游戏也受到了由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指导的同名电影的启发,并大致地沿用了《路边的野餐》小说和电影中的设定。如果你想了解个一二的话,还可以看看斯特鲁加茨基兄弟为电影撰写的小说《潜行者》,虽然电影是源自于他们的第一部小说(甚至还有一个RPG桌游)。
不过说回来了,这么多年《潜行者》已经有了很多其他媒体作品支持了,是不是该出一作新的游戏了呢?
寄生前夜(Parasite Eve)
这是一个挺有趣的例子,因为这个游戏是作为小说的后续发行的。由日本著名药物学家和小说家濑名秀明在1995年撰写的恐怖小说《寄生前夜》,是一部绝对让人读后惊恐万分的小说,能让你会对自己的细胞感到深深的恐惧感。当然了,小说中因为有着大量的专业药理学名词,也可能让你看的一头雾水。
无论如何,《寄生前夜》中关于人体生物学探秘引发的事件,大概只有大卫·柯南伯格之类的剧编会喜欢了。对身体的恐怖是一种,而对生物化学的恐怖则是另外一个领域了。比起来自外力,我们自己都未研究透彻的自己的身体,是否比其他东西更可怕呢?
无声狂啸(I Have No Mouth, and I Must Scream)
或许根据小说改编的恐怖游戏更多一些。哈兰·艾莉森在1967年撰写的《无声狂啸》小说被改变成了一款恐怖冒险游戏 —— 这个游戏有人认为很烂,但是不少人也觉得很赞。
和游戏一样,小说的剧情是说一名有自己感情的超级机器人AM,突然将三台电脑何为了一个更强大的、愤怒的并憎恨人类的超级电脑。一天,AM放弃了使用这个机器人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初衷,改为将整个人类消灭到只剩5个人…… 而这5个人在故事正篇开始之前已遭到了机器人折磨数年之久。
刺客信条(Assassin's Creed)
我们所看到不少根据小说改编的游戏,内容和原著都有着巨大的不同,当然仍然有那么几部游戏遵循了原著中的内容。《刺客信条》就是其中之一。
根据《刺客信条》作者杰德·雷蒙德所述,游戏的灵感是根据1938年维拉迪摩·巴尔托的小说《鹰之巢》。小说设定在距离今天德黑兰60英里远的一作波斯监狱要塞阿拉穆特。
11世纪初,阿拉穆特要塞由哈桑尼·萨巴赫和他的刺客们所统领,游戏将这个地方的故事和设定融入到了刺客信条的世界中。小说《鹰之巢》中的格言:“没有什么是绝对真实的,一切都是允许的。”在游戏中也被转为了“没什么是真的,什么都行。”
《刺客信条》故事基本基于真实的历史事件
《刺客信条》游戏将科幻的部分降到了最低,并主要注重历史方面的故事,所以也能理解为何每一作的剧情都基于真实的历史事件了。
生化奇兵(BioShock)
或许不少人已经知道这个了,不过说给那些不知道的玩家 —— 《》的故事是基于女哲学家艾茵·兰德的小说以及哲学理念所建立的世界和剧情。海底城Rapture是为了绝对的自我乐趣而建立的,这也是基于兰德小说中的哲学思想由来的。
安德鲁·兰德这个角色的名字也是由艾因·兰德改变而来,同样佛兰克·丰坦(Frank Fountain,直白翻译有真实的泉水之意)也是根据兰德的小说《源泉》(Fountainhead,泉水的古体写法)而来。而至于阿特拉斯,则是兰德的小说《阿特拉斯耸耸肩》。游戏中到处可见的海报“谁是阿特拉斯?”,则是来自《阿特拉斯耸耸肩》小说中的“谁是约翰·高尔特?”。
这样的细节和考据数之不尽,不过《生化奇兵》可能和真正的小说改编不同的是,完全是基于艾茵·兰德小说中的哲学理念,以及对将客观主义放大和强加至滥用之后造成的危害的批判。
地铁2033(Metro 2033)
这是由2005年俄罗斯作者迪米特里·戈洛克夫斯基撰写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生存恐怖主题射击游戏。和游戏中的世界一样,小说里的人类生活在核毁灭之后莫斯科复杂而庞大的地下铁路系统中。玩家所控制的角色阿尔乔姆和小说中的主角同名,而还有其他好几名游戏中的角色也出现在小说之中。
《地铁2033》小说于2010年在美国上市,游戏与同年发售。不过和之前提及的几部作品不同的是,原著作者戈洛克夫斯基亲自参与了游戏的剧本制作和改编。
黑暗之眼(The Dark Eye)
或许这个名单上最奇怪的就是这款1995年发售在电脑上的恐怖冒险游戏了。《黑暗之眼》让你从多个角度去探索来自小说家埃德加·爱伦·坡的作品:《告密的心》,《一桶阿蒙蒂亚度酒》和《贝雷尼丝》。也就是说,在这一款游戏中,你将可以用感官去体验全部三部小说中的精髓。
《黑暗之眼》中的许多恐怖部分均通过视觉形式呈现,均来自于爱伦坡的恐怖故事中,那诡异而可怕的CG背景,不稳定而古怪的泥土人一样的角色造型,加上90年代那逼真的画面效果。
《黑暗之眼》游戏真正亮点的地方则是来自于《活死人之旅》的作者威廉姆·巴罗斯的配音表演。游戏的开发商为Inscape,同样也是《米德伟的糟糕一天》的制作方,这部1995年发售的解谜游戏是基于一只激进派乐队The Residents制作。
血源诅咒(Bloodborne)
《血源》和《生化奇兵》一样,严格来说并非直接改编自小说,而是基于某个作家/某部著作的设定、理念和世界观。与《生化奇兵》基于艾茵·兰德的哲学理念不同的是,《血源诅咒》以及所有《黑魂》系列游戏均来自于霍华德·菲利普斯·洛夫克拉夫特的克苏鲁神话体系。
当你步入亚南城冰冷而恐怖的街道时,浓厚的哥特气息会很容易让你联想到狼人和魔女,《血源诅咒》则将许多跨越维度的物种,可怕的神灵,以及来自洛夫克拉夫特作品中那些怪异的物种,呈现到了玩家的眼前。
当年的DOS游戏《鬼屋魔影》也是引用自了克苏鲁神话中的元素
《血源诅咒》之所以进榜其实是作为一个近期的热门和一个典型的例子存在的,如今洛夫克拉夫特的作品中许多恐怖元素都被带入了电子游戏之中。不止是《血源诅咒》,还有《失忆症:黑暗后裔》、《》系列、《永恒黑暗》、《鬼屋魔影》系列、《惊恐鬼屋》、《南极冰怪》、《》、《艾尔德里奇》和《克苏鲁的呼唤》系列均算在内。如果你是克苏鲁神话的爱好者,那么这些游戏则是你一定不可错过的。
特殊行动:一线生机(Spec Ops:The Line)
虽然这是一款以现代军事战争为题材的游戏,然而故事的起源却来自1899年由约瑟夫·康拉德撰写的中篇小说《黑暗之心》(Heart of Darkness)。游戏将小说中的故事设定在了完全不同的时代和环境之中,非常巧妙地以现代军事战争的方式带给玩家们。1979年的电影《现代启示录》也是基于这一小说改编的。
《黑暗之心》的故事设定在了19世纪的刚果,《现代启示录》则是1969年处于越战时期的越南,《一线生机》则在属于比当代更未来一点的,被沙漠风暴所包围的阿联酋国家地区。
游戏如同小说一样,描述一群士兵寻找一次灾难事件之后的幸存者,这其中包括了约翰·康拉德上校(这个名字也可以看做是向原作者的致敬),然后就是和《黑暗之心》以及《现代启示录》一样的展开了……
以撒的结合(The Binding of Isaac)
虽然感觉有点和其他游戏不搭调,《以撒的结合》是源自于《圣经》中的故事…… 虽然是宗教题材但这大概是全球被阅读最广泛的书籍之一。
和其他几个以《圣经》为题材的劣质RPG、复古式横版射击、教育游戏或者基于《末日迷踪》的RTS游戏(这是另外一款根据小说改编的游戏!)。
《以撒的结合》来自于《旧约圣经》中同名的故事,上帝要求亚伯拉罕杀死自己的儿子以撒来测试他的虔诚。而游戏中以撒的老爸则被替换成了一个嗜虐成性的老妈。游戏中的物品、可选角色、游戏中的BOSS等均来自于《圣经》。也难怪设计师艾曼德·麦克米伦虽然做出了最大的努力,仍然无法让任天堂允许在3DS上发售这款游戏(任天堂的理由是“可疑的宗教内容”而拒绝其登陆3DS)。
还有更多等你来分享
显然只有这11款游戏的表单,是不完整的。汤姆·克兰西系列的小说也都改编成了游戏,《福尔摩斯》系列游戏也是基于小说改编,《指环王》以及最近的《中土:暗影摩多》等等都算在内(而且《暗影摩多》在1987年有过一款文字冒险游戏)。
《神经漫游者》源自于威廉姆·吉布森的同名小说,甚至手机游戏中的《80天》也是改编自儒勒·凡尔纳的小说《环游地球80天》。我们还有许多和教父题材有关的游戏,许多《爱丽丝梦游仙境》题材的游戏,以及在日本和中国国内成吨的《三国志》题材的游戏。
这是一个三国志改编的游戏
没错,这也是三国志的改编游戏(笑)
如果提及那些由漫画改编的游戏恐怕就更多了,比如《行尸走肉》系列、成吨的超级英雄题材作品,还有日本ACGN产业中那数不清的游戏作品了。
你最喜欢的源自于小说改编或者取材自小说的游戏是什么呢?欢迎在留言中分享!
上期游戏玩趣集关于的评论中,许多玩家发言非常精彩。首先感谢诸位玩家们的支持和指正。这里也在每期结尾惯例点评和回复一些玩家的留言吧。
游戏中这种让人难以忍受或者受煎熬的镜头的确是不少,比如不少玩家提及的《这是我的战争》中就有不少。
我一直认为游戏是一种文学的载体和呈现方式,只不过比起文字和电影互动性会更强,自然也能从中学到不少东西。而且即便这段画面是引发了很大的争议,但也的确《现代战争2》是一款剧情上超经典的游戏。
总之再次谢谢大家对系列的支持,祝大家周末愉快。:)
本文来源:网易游戏频道
&&&作者:超昂草莓
&&&责任编辑:刘霄_NG2531
你可能感兴趣:
48小时评论排行
新游测试表
执行主编:王欣_NG1662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展开共3Part视频&∨收起共3Part视频&∧拖动播放器想看猴子的私藏番剧30蕉即享所有私藏一整月该操作将消耗您30香蕉播放...弹幕...评论...收藏0手机观看更流畅扫描下载最新版客户端投蕉10喂丝末末食&0&香蕉分享简介PS4 独占游戏作品 血源诅咒 白金之路 废柴(全属性最低)难度 开荒视频解说展开详情关闭详情+&关注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写!0投稿&/&0听众所属合辑:[title]订阅&[subscribeSize]取消订阅创建者:[username]稿件:[countSize]播放中[viewCount][danmuSize]相关主播展开全部主播[view]官方下载new友情链接反馈京ICP备号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5158号0
还没有acfun账号,
请选择分组。您添加关注的用户将出现在对应的组中。添加关注把视频贴到博客或论坛视频地址复制flash地址复制html代码复制通用代码复制&>&&>&&>&正文
《血源》血瓶来源解析 血瓶里的血是什么
11:28:47 来源:ps4吧 作者:新世纪的小苦瓜
  《血源》的最大的特色就是没有明确的剧情,所有的剧情都要通过和NPC对话,或者看装备描述来推测,然而血源中的采血瓶的液体是什么呢?很多玩家还不是很了解,下面小编就介绍给大家,希望对各位玩家有所帮助。
  玩过《血源》的玩家都知道,采血瓶游戏中一样回复生命值的道具,这和游戏中的血疗有关,但是你们想过血疗所用血液的真正来源吗?国外有玩家总结了一套自己的理论,很恶心,但是也很有道理。
  游戏中的主城名为“亚楠”,整座城市建立的基础就是血液。城市居民相信喝下血液可以治疗某些疾病。不仅如此,他们甚至还会把血液当成日常饮料。他们就像是吸血鬼一样对血液有着强烈的渴望。
  有玩家说这些血液的来源,其实是来自于女人的大姨妈。
  总结如下:
  1.玩家可以在游戏中收集到一些特殊血瓶,而它们均来自于游戏中的女性NPC,比如亚丽安娜,尤瑟夫卡和阿黛拉。
  2.治愈教会会专门挑选一些女性作为血液的容器,并且会被培养成血之圣女
  3.将整个“喝血治病”的概念引进到亚楠的是一位女性——苏美鲁女王。
  4.游戏中的一位女性NPC——亚丽安娜,当她怀孕之后,就会停止向玩家提供血液。
  5.游戏中的一位老年女性NPC不会向玩家提供血液,显而易见的理由。
  6.游戏不停地在引用“月亮”,“周期”的比喻。
  7.游戏中多次用到“Mensis”一词。比如游戏后期一处场景名为“月之梦魇(The Nightmare of Mensis)”,在“月之梦魇”中有一个特殊的怪名为“Brain of Mensis”(就是不断对玩家扎针的那位),杀死“月之梦魇”的第一位Boss可以获得“Mensis Cage”。Mensis的意思是指月球的运转周期,它的写法很像拉丁语中的Menses,而在拉丁语中,Menses就是“月经”的意思。
  所有这一切导致“LucatielKnight”开始好奇,难道猎人们一直都是在用女人的经血来治疗吗?当然这只是他的一个猜测而已,他也表示自己也是笑着写完文章的。
  如果这是官方的设定,只能对From Software说一句:请收下我的膝盖!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
责任编辑:Shy夏夏
本文是否解决了您的问题
用手机访问
扫一扫,手机浏览
相关攻略:
游戏制作:From Software
游戏发行:索尼
游戏平台:PS4
上市时间:
单机游戏下载
综合热点资讯
游民星空联运游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血源诅咒 起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