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鲜战场3之朝鲜上用爆破筒与敌人同归于尽的英雄是谁

《英雄儿女》是1964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制作并出品的一部战争片。由武兆堤执导,刘世龙、刘尚娴、田方等主演。影片改编自巴金小说《团圆》。影片了讲述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战士王成阵亡后,他的妹妹王芳在政委王文清的帮助下坚持战斗,最终和养父王复标,亲生父亲王文清在朝鲜战场上团圆的故事。
饰&nbsp王文清
饰&nbsp王复标
饰&nbsp王芳
饰&nbsp王成
饰&nbspZhao Guorui
饰&nbspZhang Zhenhua
饰&nbspJin Zhengtai
饰&nbspLiu
饰&nbspZhao Jingrui
“烽烟滚滚唱英雄……”谁是英雄?电影《英雄儿女》给了全国人民一个很好的回答:志愿军战士,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是民族英雄。
影片中:硝烟弥漫的阵地上,志愿军战士王成,面对满山遍野往上爬得敌军,英勇无畏的他,对着步话机大声呼喊:“为了祖国,向我开炮。”……怒吼的炮声响彻阵地。在滚滚的硝烟...
这是一部充斥着口号、宣传和决心书而唯独没有“人”的电影!这是一部在所有独裁和法西斯国家里都喜闻乐见的电影!在电影里,王芳是唯一一个为王成的死而落泪的人,但是她的这几滴少得可怜的眼泪在首长的“谆谆教导”和“循循善诱”下,很快自觉自愿地擦去了眼泪,把她的哥哥从一个人变成了一个宣传工具,她哥哥的死的...
看完这部电影我才知道,原来以前的女兵要在路边打快板向战士鼓气的。 看完这部电影我才知道,这不是在描写普通战士成长为革命英雄的光辉实际,这部电影是在描写英雄被宣传成为英雄的全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战斗前跟高级别的首长有过一面之缘,顺便跟首长有点边缘关系那就更好了。2.战斗牺牲。战斗前还得想...
小说《团圆》和电影《英雄儿女》反映的是什么时候的故事?
看过电影《英雄儿女》的人都知道,该电影剧本是导演武兆堤、编剧毛烽根据巴金的小说《团圆》改编的,小说和影片描述的是抗美援朝时期,1951年初入朝部队,在中国人民第二届赴朝慰问团,离开入朝部队前(1952年11月底前)志愿军战斗...
看过电影《英雄儿女》的人都知道,该电影剧本是导演武兆堤、编剧毛烽根据巴金的小说《团圆》改编的,小说和影片描述的是抗美援朝时期,我志愿军1951年年初入朝部队在中国人民第二届赴朝慰问团离开入朝部队前(1952年11月底前),志愿军战斗、生活以及“王芳”与哥哥在战场上相逢,与生父、养父“团圆”的故...
小说《团圆》与电影《英雄儿女》
电影《英雄儿女》的剧本是导演武兆堤、编剧毛烽根据巴金的小说《团圆》改编的,“王成”是其中一个虚构人物。巴金笔下的“王成”写其参加战斗及牺牲经很简洁:“这个团完成了上级给的任务,友军也终于赶到了。只是王成没有能回来,他勇敢地在山头牺牲了。” 影片中...
毛主席的书我最爱读 千遍万遍下功夫 深刻的道理我细心领会 只觉得心里头热乎乎 好像那旱地里下了一场及时雨 小苗儿挂满了露水珠 毛主席的雨露滋养了我 我干起革命劲头足 一字字 一行行 一边读来一边想 革命的真理金光闪 句句话说在我的心坎上 好像那一把钥匙推开了千把锁 心里升起了红太阳 毛泽东思想...
梦中的战枪她在响 美丽身影人人追 六号阵地不停的响 让谁都陶醉 我似那一只枪在响 响到南来响到北 你把手榴弹在身上 等待王文清 九月的秋色更完善 梦中的通讯在何处响 无名的高地在手里 原来你在唱英雄 相见的感觉太缓慢 舍身忘死为人民 英雄儿女心追随 手持炸弹把家归
郭:512 512 512 我是四川 我是四川(梦中的蝴蝶音乐起) 这是四号阵地 张杰 张杰 张杰(梦中的蝴蝶音乐起) 何:512 512 512 快回答 快回答 (梦中的蝴蝶音乐起) 512 512 512 我是汶川 我是汶川(梦中的蝴蝶音乐起) 张:我是512 我是512 我是512 我是...
黄河的源头在哪里 在牧马汉子的酒壶里 黄河的源头在哪里 在擀毡姑娘的歌喉里 问浑格嘟嘟地流呀流 让流千年积怨 问甜格润润地飞呀飞 让飞千里万里 问一朵浪花是一段故事 问洒向古老神州的土地 为了胜利 向我开炮 问苍格茫茫地涌呀涌 是铺天呀盖地 问金格闪闪地淌呀淌 问溶多少寻觅 问一朵浪花是一个脚...当前位置:&>&&>&&>&
朝鲜战场上的戚先初
  戚先初(),原名漆先初,金寨县斑竹园镇人。1929年5月,立夏节起义胜利后,先后参加了儿童团、少年先锋队。1931年2月参加商城县独立团。同年10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战士、通信员、排长、团政治保卫局科员、师直属队特派员。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115师344旅687团3营特派员、团政治处保卫股股长,第18集团军总部巡视团巡视员,冀鲁豫军区第八分区政治部保卫科科长,冀鲁豫军区第7团、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纵队第1旅第1团政治委员,第二野战军第16军48师、第16军随营学校副政治委员。建国后,历任中共贵州省凤冈县委书记、县长,第16军干部部部长、186师政治委员,送部入朝。
  1951年3月,正值抗美援朝战争的关键时期,志愿军取得了第一、二、三次战役的胜利,然而,先期入朝的部队因连续作战伤亡严重,前线急需补充大量兵员。当时,正在贵州地区担负剿匪任务的16军46、47师奉命准备入朝,48师仍留四川泸州军分区,另将62军186师调归第16军建制。至此,16军下辖46、47和186师。
  此时,戚先初担任西南军政大学5分校1总队(原为16军随营学校)政委,同时兼任贵州省凤冈县县委书记和县长。西南军政大学5分校1总队是1950年初由第二野战军5兵团16军负责筹建的。1950年8月,戚先初带领1总队部分学员共1700余人,到凤冈一带进行剿匪。16军接到准备入朝的命令后,戚先初立即结束剿匪和地方政权建设任务,离开凤冈,返回遵义罗庄1总队校部。随后,1总队宣布结业,9700名学员被分配到16军各部队。1总队总队长杜海林调任46师代师长,戚先初则调到16军干部部任部长。
  16军在进行了编制和人员调整后,各部先后整装北上,开赴重庆地区。1951年4月底从重庆登船,沿长江向东到湖北武汉,又从武汉乘火车,昼夜兼程,赶赴河北省辛集一带集结,进行入朝前的整训。186师主力则从贵州三穗乘汽车进湖南,从湖南长沙乘火车北上河北,进驻河北深县王家井。
  部队调动频繁,干部调整也频繁。6月,刚刚在16军干部部任职3个月的戚先初,又奉命调任186师政委一职。原186师政委胡立声调任46师政委。
  部队驻扎河北后,开展了紧张的军事训练和政治思想工作。军事训练包括射击、投弹、刺杀以及体能、耐力训练,苦练杀敌本领。政治思想工作开展了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此外,部队还进行了保密教育,以及学习简单的朝语等。为保证入朝前训练、教育效果,尽快提高部队的政治军事素养和战斗力,戚先初经常下到团营甚至连队,找干部谈心,了解情况,及时掌握部队的思想动态。
  这期间16军还进行了大换装,配备了全套的苏式装备。三个师均按照苏军建制,配备了坦克团、炮兵团,以及高炮营和反坦克营,坦克团包括24辆坦克和16部自行火炮(俗称火箭炮)。各步兵团也配备了炮兵营。这在当时被称为是可与美军装备相媲美的志愿军最精锐之师。
  9月,经过突击训练和必要的准备,16军主力继续北上,开赴吉林通化和辽宁凤城、安东、义县等地区。接到部队开拔的命令后,戚先初带领186师北上辽宁,进驻到沈阳以北的铁岭地区。不久又移师营口,一方面准备入朝轮战,一方面担负辽东半岛的海防任务。
  1952年朝鲜战争已进入僵持阶段,16军在辽东半岛及鸭绿江一带高度戒备,随时待命准备入朝。4月至6月间,已经入朝一年多的15军接防了26军的全部阵地,担负了东起五圣山,西至斗流峰、西方山30公里的防区,而上甘岭正是五圣山的前沿阵地。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打响。
  上甘岭战役开战之前,戚先初为了了解朝鲜战场前线形势和志愿军的作战情况,两次深入朝鲜前线,进入坑道之中,了解战场情况。
  上甘岭战役爆发后,美第8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先后动用了美7师、美187空降团,南朝鲜第2师、第9师,加拿大步兵旅、菲律宾营、哥伦比亚营等共7万余人的兵力,企图夺取朝鲜中部金化郡五圣山南麓的村庄及其附近地区的控制权。五圣山&&美方将其称作&三角形山&,其山前有两个小山包,这两个小山包全部加起来只有3.7平方公里,志愿军第15军45师的两个连在此防守。
  上甘岭开战一周后,驻防辽宁营口的186师突然接到上级紧急命令,命令186师立即入朝,尽快赶到朝鲜五圣山前线。关于186师入朝的任务,戚先初将其概括为两个字:&送兵&。何谓&送兵&,就是186师将自己的士兵送到朝鲜前线,补充给那些在前线作战中伤亡较大的部队。
  由于朝鲜战争的残酷性,前方部队减员严重,兵员补充在当时已成为一种常态。这些补充兵员通常是由国内各部队抽调而来,抽调方式影响原部队的基本建制。一年多前,&16军还在河北整训期间,就曾抽调90个建制排,共3600多人,作为补充兵员入朝参战,补充给在朝鲜前线作战的其他志愿军部队。其中,186师就抽调了1800人。
  然而,这次186师入朝&送兵&的任务是一个特例:因为此次送兵是将一个1.5万人且装备精良的苏械师,全部作为补充兵员,补充到朝鲜战场,这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尚属首例。同进,从这证明了上甘岭战役的惨烈程度。
  上甘岭战役共历时43天,敌我双方在这个不足4平方公里的狭小地区,均投入大量兵力、火力,进行反复争夺,战斗激烈程度前所罕见。战役中,敌人共发射炮弹190万发,投掷炸弹5000余枚,上甘岭主峰被削低了整整两米,阵地上一片焦土,寸草不剩。该战役的炮火密度,已经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
  战役的突然性、复杂性、残酷性,让志愿军在前线指挥的许多高级将领都没有想到,更不用说在国内待命的186师领导。按原计划,186师应与16军一起入朝,是以186师的番号参战。而此时,全师士兵都成了补充兵员, 这预示着186师的建制将不复存在。将自己熟悉的部队、熟悉的士兵送给别的部队,作为186师政委的戚先初心中充满了不舍。然而,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当上级命令下达后,186师全体官兵无条件执行。
  此时,186师师长蒲大义还在军事院校学习,无法赶回,入朝&送兵&任务便由戚先初全权负责。由于战场情况紧急,戚先初命令驻扎在鸭绿江附近的某团,组成先头部队,共2000余人,立即启程,乘火车赶往五圣山前线。同时命令186师各团迅速集结,赶赴安东(丹东)地区,随后入朝。
  先头部队行动迅速,昼夜兼程,在朝鲜德阳地区下火车后,又乘汽车连夜赶往上甘岭。此时,战役已进入最为严峻的第二阶段后期,45师急需后援,15军又兵力告急。186师的到达犹如雪中送炭,立即被补充到损失惨重的45师,并迅速投入上甘岭战场。
  论战斗力,45师算不上主力师。正因为如此,45师被布防在五圣山这个被认为敌人不可能进攻的方向,而将15军44师、38军112师这两个主力师,布防在西方山谷地一带。也正因为对敌人进攻方向判断失误,15军的炮兵主力也被布置在44师的防区方向。上甘岭战役打响后,由于45师未能得到有力的炮火支援,第一天就伤亡500多人。4天后,该师投入的15个连全部遭受重创,45师前沿部队因伤亡太大,不得不退入坑道,表面阵地第一次全部失手。到20日,战役第一阶段结束,45师已无一个完整建制的连队,其中21个步兵连伤亡超过半数以上。到11月1日战役第三阶段开始时,全师27个步兵连全部打光,各连所剩人数多则不过二三十人,少的仅有四、五人 ,就连15军军长秦基伟从未使用过的军警卫连,也被补充到45师参战。阵地几度失守,几度收复。志愿军战士前仆后继,浴血奋战,誓与阵地共存亡,其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惊天地、泣鬼神。危急时刻,拉响手榴弹、爆破筒、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的英雄,在上甘岭战役中成为普遍现象,涌现出黄继光、孙占元、胡修道等战斗英雄。
  11月9日,戚先初率领186师主力赶到五圣山前线。此时,45师已奉命从上甘岭撤下来准备整补,由12军接替15军,实施上甘岭战役反攻阶段的作战。
  在前线指挥部,戚先初见到了15军军长秦基伟和12军副军长李德生,专门拜会了45师师长崔建功。戚先初向秦基伟和李德生汇报了186师的兵员、战力、装备等情况,这两位前线指挥员也向戚先初介绍了上甘岭战役的进展,以及让戚先初吃惊的伤亡数字。戚先初在前线观看了志愿军在强大炮火支援下的反攻作战。
  根据15军和12军的减员状况,以及上甘岭战役作战需要,186师将一部分兵员补充到12军,一部分兵员补充到15军29师,而将大部分兵员,近1万人,留给了45师,极大的缓解了前线战争的紧张形势。
  和15军、12军的英雄一样,&186师的战士在上甘岭战场上勇敢顽强作战,不怕牺牲,不少战士一上战场就立了功,许多战士从此长眠在这块血染的土地上。戚先初率186师将士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参加了上甘岭战役,完成了自己抗美援朝的历史使命。
  这次战役双方均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据资料统计,志愿军共伤亡1.15万,联合国军伤亡2.5万人。曾有人对这一数字提出质疑,认为1.15万人仅仅是15军的伤亡数字,没有包括12军4200人的伤亡,两者相加,志愿军上甘岭战役伤亡总数应是1.57万人。186师1.5万士兵补充给了15军和12军,志愿军伤亡应是1.57万人。
  上甘岭战役是精神对物质、意志对钢铁的胜利。上甘岭一战志愿军打出了国威,打出了军威,朝鲜战局也因此一战稳定在三八线上,在人们心中竖起了一座永久的丰碑。上甘岭战役,15军、12军和16军186师将付出了重大牺牲,他们用鲜血铸就了上甘岭的辉煌。
  在186师完成她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后,戚先初奉命将186师643名排以上干部带回祖国,准备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批国土防空部队:高射炮兵101师和102师。
  就在戚先初回到祖国一个月以后,已备战一年多的16军接到命令入朝。12月28日,16军携46师、47师,以及刚刚调入的32师,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西海岸,担负起反登陆、反空降的作战任务。1953年6月,16军挥师三八线,接防了五圣山到平康一线的防务。
  1953年1月,戚先初被任命为高炮101师政委,从此离开了有10年情结的16军,也离开了陆军军种。戚先初率186师的363名干部筹组101师师部,其他近300名干部奉命组建高炮102师。5月,&101师接收了东北防空司令部所辖的502、508两个高炮团,进驻辽宁鞍山市,担负起保卫鞍钢的战备任务。原186师在完成由陆军向防空军的转身,退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编制序列。
  1959年4月,任空军第2军政治部主任,沈阳军区空军政治部副主任、后勤部政治委员,空军后勤部副政治委员兼修建部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1988年8月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日在北京逝世。(金寨县党史县志档案局 &丁琦 &喻林源)
网站QQ:&&红歌会网粉丝QQ群:
(投稿)邮箱:
还不是会员?手脑并用&&学做合一
当前位置:>>>
大地春常在,生命开鲜花——人文与艺术系第55期党校积极分子观看爱国电影《英雄儿女》
【栏目:】
【来源:人文与艺术系】
【编审:党委宣传部】
<font style="font-family: 仿宋_GB年3月22日下午两点,人文与艺术系第55期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在德五楼3522教室观看了爱国主义电影《英雄儿女》。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志愿军战士王成,和妹妹王芳同上战场,王成在坚守无名高地的战斗中壮烈牺牲,王芳在政委王文清的帮助下以哥哥的精神为榜样,为战士服务,最终和她的养父王复标、亲生父亲王文清在朝鲜战场上团圆了的故事。“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王成手握爆破筒,毅然冲入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正是王成这种英勇无畏,敢于牺牲自己生命的精神,为我军大反攻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最后全军将士化悲愤为力量,团结合作,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实现了中朝人民的安宁与和平。
此次活动使入党积极分子深受教育,他们表示通过观影和学习要知道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里,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为了谁、该做什么;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今后要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品德修炼、树立远大志向,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习王成同志的精神、发扬王成同志的光荣,团结协作,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向着我们伟大的祖国“学做合一、手脑并用”,“智巧兼优、心手双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撰稿:李邵银;审稿:李沛涵)
Copyright 成都工业学院 建议使IE8.0,以上浏览 [][] 
地址:花牌坊校区:成都市花牌坊街2号(邮编 610031),郫县校区:成都市郫县中信大道二段1号(邮编:611730)谁打响了抗美援朝第一枪,创造了一个排俘虏美军的最高纪录,抗美援朝的20个真相 - 风铃新闻网
风铃新闻网
&&&&&& & 正文 &
谁打响了抗美援朝第一枪,创造了一个排俘虏美军的最高纪录
点击:4303次
千字文书法
导读: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军是首批入朝鲜部队,以打响抗美援朝第一枪而闻名天下。当时的军长是开国中将温玉成,政委是开国中将袁升平。该军入朝后,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0军。40军先后参加了一至五次战役,参加较大的战斗382次,以劣势装备歼敌4万多人,直到1953年7月朝鲜停战后,才班师回国。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军是首批入朝鲜部队,以打响抗美援朝第一枪而闻名天下。当时的军长是开国中将温玉成,政委是开国中将袁升平。该军入朝后,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0军。40军先后参加了一至五次战役,参加较大的战斗382次,以劣势装备歼敌4万多人,直到1953年7月朝鲜停战后,才班师回国。日,40军首批入朝时,刚打完海南岛。他们是唯一没有休整就直接参加抗美援朝的部队。装备基本上还是小米加步枪,入朝后,小米被炒面所取代,苏式步枪和缴获的美式卡宾枪去了“三八枪”,与美军的装备仍有天壤之别。10月25日,40军在朝鲜温井地区与韩军遭遇,当20多名敌人扑向360团3连3班阵地时,3班长石宝山抱起两根爆破筒,高喊着“为了祖国守住阵地”的口号,扑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他是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第一个英勇献身的英雄。40 军指战员们以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奋勇杀敌。他们不仅打了韩军,也与美军王牌骑兵第1师、陆战第1师和英军27旅、法国营、加拿大25旅、土耳其旅等多国部队交过战,结果都以敌人的惨败而告终。在第二次战役中,40军119师毙、伤、俘美军1200余人,其中357团6连1排在排长李玉延的带领下,俘虏美军200多人,创造了志愿军一个排俘虏美军的最高纪录。在广德里战斗中,358团2连3班在班长毛国臣带领下,击退英军两个连的疯狂进攻,消灭英军100多人。事实说明,世界头号强国美国没什么了不起!以多国部队组成的“联合国军”也没什么了不起!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狂妄地叫喊要在11月23日“感恩节”前“饮马鸭绿江”,结束朝鲜战争。结果呢?不是麦克阿瑟“饮马鸭绿江”,而是40军和兄弟部队率先收复平壤,打过“三八线”,占领汉城,最后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中国古代名篇《千字文》有言“勒碑刻铭”,意即树立英雄纪念碑,铭刻丰功伟绩。40军入朝首战告捷,打出了国威军威。此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均将10月25日这一天定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纪念日。1953年7月,第40军由朝鲜回国。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40军所辖步兵第120师在震后参与了抗震救灾的一线工作,下属的第358团第1连后被中共中央军委授予“抗震救灾模范连”称号。198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军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集团军。现属沈阳军区,军部驻地为辽宁省锦州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一小队2朝鲜战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