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玩喜欢单机游戏戏的人一定孤僻吗

扫描关注游侠网
热门资讯排行
精品手机游戏
热门游戏专题
赛车竞速RAC(英文)
动作游戏ACT(英文)
角色扮演RPG(中文)
小游戏在线玩我要游戏下载
查看: 9139|回复: 39
自己的游戏历程(总结篇)
猥币472394
在线时间994 小时
阅读权限100
帖子猥币巴士票
本帖最后由 sdsal 于
16:59 编辑
最近P区着实有些冷清,怀旧的老游戏占了多数,老玩家的感慨也是随处可见。
感想文看多了,自己心里也蠢蠢欲动。玩了十几年的游戏,是时候总结一下了。
因为是自己的感慨,有些地方会蛮无聊的,大家随便看看就好。能有些微共感,随贴附言一二,自知足矣。
国内资格最老的那批玩家,谈论起来大多怀念的是街机厅、MD之类。我的资格没那么老,引导我进入游戏世界的是FC。不过那时候它不叫FC,而是有个很正经的名字:裕兴学习机。
记得那时我刚上初中(98年左右),小学以来一直还不错的成绩开始下滑了。加上当时学习机、家用电脑开始普及,家里出于学习的目的,置此新兴家电。
(可能更多人玩的是小霸王,但这两者效果其实一样,只是裕兴藏得更深一点……)
在那之前我接触过的游戏只有俄罗斯方块和学校电脑课上看别人玩的马里奥,拿到“学习机”后真是老老实实的用来学习。裕兴当时确实出了一套针对不同学历的学习软件,载体是3.5英寸软盘。每周像背选择题答案一样做着那些练习题(老妈在一旁监视),唯一允许的娱乐是学习机自带的打字练习软件(字母挨个从屏幕上方落下来,按相应的键消掉,用来练盲打)。
这种日子持续到裕兴官方推出游戏软件为止……
至今还能很清楚的记得北三环那间裕兴服务店的门面。里面像一般的商场一样摆着一排玻璃柜,里面陈列着各种3.5英寸软盘和裕兴专用外设(包括游戏手柄。仔细想想,学习机要游戏手柄干嘛)。某次去更新学习软件的时候,看到那里赫然多出一个游戏专柜。就在此时此刻,我与人生中的第一个RPG相逢了。它就是最终幻想1(FINAL FANTASY I)!
那时的外国游戏大都没有统一的译名,最终幻想系列在香港叫《太空战士》,此外还有几个别的称呼。但裕兴当时干得更绝,印在那张游戏软盘上的名字是《银河时代》!
(很久以后我才知道,我当年玩的就是大名鼎鼎的FF1;更久以后我才知道,裕兴学习机就是在FC外面套了个“中国特色”的马甲。而在我玩FF1的时候,这个系列都出到第7代了……)
关于《银河时代》,裕兴官方给出的介绍其实很简略(说多了该露馅了),但也足以挑起少年人的好奇心了。作为某此考试成绩优异的奖励,我拿到了这张梦寐以求的软盘,迫不及待地插进机器里玩了起来。
……几天后,这张软盘被我放回了盘盒。
问题并非出在游戏本身。裕兴当时“盗版”的诚意还是很高的,几乎完美再现了FC上的正版作品,汉化也挑不出什么毛病。FF1是最正统的RPG,出城之后向西北方向走去,穿过一片森林,就能进入魔王城堡挑战第一个BOSS了,算是再简单不过的流程。
而我当时就是在这城堡——魔王城的路途上重复了十几次……
由于之前从来没接触过RPG这种游戏类型,当时的我对游戏中的很多基本概念一无所知。存盘、练级这些现在万游通用的要素,在我都是从没听说过的新名词。所以,开始游戏后,在城里转了一圈买装备魔法(这点还是会的),直愣愣的就往魔王城冲,也不知道先在附近打打野怪升两级。于是有1/3的时候死在了半路上,有一半的时候被BOSS全灭,剩下微乎其微的可能做掉了BOSS救出公主,筋疲力尽的自己却也没法活着回到城里……如此一来,全无乐趣可言。
ff1(刚出城时最常碰到的敌人组合).jpg (16.24 KB, 下载次数: 10)
11:07 上传
刚出城时最常碰到的敌人组合
我的第一个大型游戏就这样被我搁置了。
升到初二后,相熟的同学买了GameBoy(最早的那个机型,像块灰色板砖似的),得知后自然免不了借来尝尝鲜。玩得最多的是《第二次机器人大战G》,那是当时比较少有的汉化游戏(虽然是港版的,“高达”叫“钢弹”,“阿姆罗·雷”翻译成“安罗·李”,当时还觉得这种翻译挺不错的)。跟FF1一样,我虽然能进行正常的游戏流程,却不懂得利用《机战》系列的核心:精神系统。于是最多也就推进到11关上宇宙时,此后敌人强度提高,再也打不过了。
机战G 令人无比怀念的界面.PNG (7.75 KB, 下载次数: 9)
11:07 上传
令人无比怀念的界面
机战G 少有的几个隐藏要素:V2阿塞特.PNG (9.63 KB, 下载次数: 11)
11:07 上传
少有的几个隐藏要素:V2阿塞特
但通过机战G,我意识到游戏还有“升级”、“存档”这类概念(马里奥和俄罗斯方块可都没有)。于是某天在学习之余,又鼓起勇气把FF1的软盘插了进去。
从此,游戏真正带给我一片新天地。
地下城里的宝物、怪物,城镇里的各种人,各种新魔法,飞空艇、转职……当找齐四块水晶,准备去挑战最终BOSS,却得知入口就在游戏开始的第一个魔王城,而该处刚好是四块水晶所在地的交汇处时,我对游戏制作者当真佩服得无以复加。
就算放在今天,FF1也是一款不容忽视的作品,难怪会被复刻到手机平台上了。
以FF1作为启蒙老师,我继续尝试着各种类型的游戏(包括GB和GBA上的)。裕兴当时移植了不少FC游戏,但现在还有印象的只剩《洛克人3》,以及一款叫《小美人鱼》的游戏。这两款都属于横版动作过关类,当然洛克人的名气远远大于后者,但当时觉得都一样好玩。此外也知道了学习机是可以插黄色卡带玩的(其实这才是正式用法),不过那时对FC的热情已经逐渐冷淡了,因为家里买了电脑。
小美人鱼也是最早接触的游戏之一.jpg (51.06 KB, 下载次数: 9)
11:07 上传
小美人鱼也是最早接触的游戏之一
冲这难度,现在是肯定玩不动了.JPG (28.15 KB, 下载次数: 10)
11:07 上传
冲这难度,现在是肯定玩不动了
2001年,我上高中前的暑假,家里买了一台组装机,在国内这也算是晚的了。有熟悉电脑的朋友拷给我几个游戏,都是当时最经典的:
《新仙剑奇侠传》——这个就不用多介绍了。我玩的第一个国产RPG。大家说的最多的的98柔情版反倒是近几年才尝试。
1.JPG (53.9 KB, 下载次数: 9)
10:51 上传
画面到底好太多。我还是喜欢这个版本。
《星际争霸》——玩过的人应该更多。不过这即时战略没人教真不容易上手,何况还是英文的。所以我玩的更多的是后来自己买的《深海争霸》。
深海争霸.gif (250.08 KB, 下载次数: 9)
13:48 上传
《深海争霸》号称是《星际争霸》的姐妹版。其实两者的平衡性完全不能比
《永远的伊苏》——是当时的虚拟光盘软件附带的,却也因此接触到了Falcom的招牌作品。1代当然最经典,但我更喜欢的是后来的《伊苏起源》。
伊苏1.jpg (93.38 KB, 下载次数: 8)
13:48 上传
初代伊苏(重制版)应该算是2D游戏里画面最精致的了。啊,我是指物品栏……
《拳皇》——其实是街机模拟器,也包括合金弹头系列。买电脑之前就常去朋友家切磋,一直陪伴我到现在。至今动作游戏仍是我的最爱。
当初玩97只会用比利转大火轮,下前下后拳是我最早学会的招数.png (40.85 KB, 下载次数: 9)
11:07 上传
当初玩97只会用比利转大火轮,“下前下后拳”是我最早学会的招数
用户名跟头像就是这么来的.png (33.12 KB, 下载次数: 9)
11:07 上传
用户名跟头像就是这么来的
打那以后,家附近的小书店(盗版光盘店)就成了我的乐园,隔三差五总要去那淘点宝。10块钱一张的游戏盘,常能让我乐上一个月都不止。那时候真是不挑食,古今中外的游戏恨不得都尝试一遍。《轩辕剑四》、《月影传说》、《星球大战:杰迪学院》、《加 勒 比海盗》、《废弃之地》、《FF8 PC版》……等等,都是陪伴了我很长时间的经典游戏。
ts.JPG (83.77 KB, 下载次数: 8)
10:51 上传
《轩辕剑四》是我最喜欢的国产游戏,天书系统堪称一绝
现在想来,虽然课业压力很大,但那也是我最单纯享受游戏乐趣的时期。
说“时代”可能有些夸张,前后总共也就一年。上高二后,被当时最熟的朋友拉着玩了网游(大多数人可能都是这么玩上的),名字叫《仙境传说》,在当年的国内名气是很响的。直到今天仍然有人愿意代 理这个旗号,可见一斑。
这是我玩的第一个网游,相信也是最后一个。
仙境本身的素质还是很不错的,画面和音乐均属上乘,某些系统(如商人的“露天摊位”)当时也算是很大的创新。不过可能是我本人性格孤僻的缘故,网游也当成单机游戏那样,绝大多数时间都是自己一个人玩。加上家里网时有限,和朋友一起打怪的机会就更少了。
后来拉我入坑的那个朋友发现了,说我带你练级。心里很高兴,两人定好了时间,由他带我去适合练级的场所。但那称不上是一次愉快的经历。他嫌我操作太慢,种种常用的功能都不会(毕竟没人教过,我也基本不上网查攻略),耽误了他的时间。升了1、2级后,有人来叫他去一块打怪,他就让我自己回城卖素材,一个人走了。
从那以后,我又回到了“一个人玩网游”的境况。
辛苦练级!——回忆录.jpg (205.38 KB, 下载次数: 9)
10:58 上传
一身垃圾装的猎人
《仙境》几次改版之后,新老玩家的差距越来越大。工会战、转生等系统的陆续加入,均在强调团队合作性,更不用说那些顶级迷宫和BOSS了。我虽然入坑算早,实力却还是“新手”(一个刚二转的50+级小法师,一个60+的猎人,顶多混混钟楼二层)。也渐渐意识到网游算是“社交游戏”,会直接反映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和交往能力。加上我很讨厌当时中国的网游环境,外挂满天飞,主城几乎就是个大聊 天 室,各种表情符号飘来飘去,看得人眼晕。
人口问题.jpg (177.78 KB, 下载次数: 8)
10:58 上传
混乱的主城普隆德拉
随着外挂越来越多,仙境也步了当时大多数网游的后尘,成了在线人数很多、实际在线人数很少的“鬼服”。我在尝试了一阵私服之后,也慢慢淡出了这个世界。(这也算是网络游戏的宿命吧)
后来那个同学又拉我玩另一个网游(他比我更早离开《仙境》,这期间换过好几个游戏),我断然拒绝了。那以后我们的联系越来越少,最终完全断绝。有些人靠网游交到了朋友,我则是因为网游失去了朋友。
当然,这不是游戏的错。
所以几年后其他同学多次邀我玩魔兽,我都婉言谢绝了。适合我的还是只有单机游戏。
日式AVG时代
上大学以后,我接触到了一个以前从未尝试过的游戏类型:文字冒险游戏,现在一般叫Galgame。
(其实这两者还是有区别的,我更喜欢称其为AVG,因为不一定有恋爱元素)
带我入坑的是鼎鼎大名的《Fate Stay Night》。说来惭愧,还是当时上初中的表妹拷给我的……(黑历史也要有个限度吧)
大名鼎鼎的FSN.JPG (65.53 KB, 下载次数: 9)
16:57 上传
大名鼎鼎的FSN
平静.JPG (55.98 KB, 下载次数: 9)
11:02 上传
当年的Saber线着实令我感动了一把
《Fate》在各方面无疑都是上佳精品,也直接导致我现在成了型月的粉。那段时期正好对传统RPG有些腻味了,于是把AVG当小说看,八月、叶建、N+,各大著名厂商的名作都收录囊中。也就是在这个时期,我的口味开始固定下来,以日式游戏为主,也开始追一些新番,例如《高达Seed》、《叛逆的鲁鲁修》之类,对日本宅圈的文化有了更系统的认识。
沙耶之歌.jpg (23.65 KB, 下载次数: 11)
14:05 上传
《沙耶之歌》的发售日正值我18岁生日。这成人礼未免过于重口了……
上大学之前的暑假,我从高中同学那里买了个二手的GBA SP以及一堆卡带,开始尝试掌机的游戏方式。
和电脑最大的不同是,掌机便于携带,隐蔽性也更高(这意思相信大家都懂),而SP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自带背光!(GBC的时候还得自己买发光屏的外设)。
那时玩得最多的有《机战J》、《口袋妖怪绿宝石》、《牧场物语》、《换装迷宫2》、《星之卡比·镜子迷宫》等。虽然机战的翻译是D版,十几话以后就都成日文了;虽然绿宝石的破解存在问题,通关后去不了对战开拓区;但这都影响不了我的游戏热情。那时网上的攻略资料没有现在这么全(那时国内的网络也不发达),但这些最心爱的游戏照样完美通关,机战J甚至玩到了20+周目。
换装迷宫2.PNG (37.89 KB, 下载次数: 8)
14:05 上传
《换装迷宫2》是GBA上玩得最久的游戏,无限任务有着无限吸引力
大三以后,有同学买了PSP1000,自习时就在那晒《怪物猎人》。不知有多少玩家就为了这个游戏入了PSP的坑,我当年也不例外。大学期间一直克制着,工作后才拿自己的工资圆了心愿。
大学时同学玩的是MHP1,这两年过去都出到2了,但我还是决定从一代开始尝试。现在想想,1代的很多设定还相当不完善,最典型的是怪鸟脚下无限大剑。在清完了村任务、赶走了老山龙后,开始向集会进军,却卡在了双角龙那关。那时的怪物在转身时脚部是有攻击判定的,我按网上的攻略缩在角龙身下拿冰片手削脚,结果自己的血掉得更快。换了好几种方法始终难以得心应手,加上当时网上大多是2代的攻略,看着各种新武器、新怪物实在很眼馋。想想村任务清完,剧情上也算有个交待了(我是剧情党),于是坦然转战MHP2。
“脚底乾坤”不好整.jpg (31.7 KB, 下载次数: 7)
16:57 上传
“脚底乾坤”不好整
2代的太刀、弓箭都是很棒的武器,经典怪物也有一大堆(像金狮子、镰蟹盾蟹),出了2G后更是增加了许多一代的场景,让人能一圆前梦。MHP2G堪称PSP上最完美的游戏,我花在这上面的时间也最多,前后加起来有1000小时以上了(当然跟众多高手还是不能比)。
最有成就感的任务之一.jpg (36.47 KB, 下载次数: 8)
16:57 上传
最有成就感的任务之一
有了PSP,也不忘AVG。掌机平台上也有很多相当不错的文字类作品,像是《秋之回忆》系列、《神隐》、《Ever17》,以及后来的《命运石之门》、《qiangsheng与钻石》等,均属经典,令人沉迷。
除了上述这些,其他类型的游戏也多有涉及。我仿佛回到了刚买电脑的高中时代,来者不拒,博览群游,光是认真玩过的游戏都有100G以上。现在想想,除了策略类和体育类,只要是做工精致、品质上乘的游戏,皆有所涉猎。
PSP时代的辉煌战史.JPG (60.77 KB, 下载次数: 7)
14:15 上传
当年玩过的众多PSP游戏
零科.jpg (18.41 KB, 下载次数: 7)
14:15 上传
《枪sheng与钻石》是PSP上颇具特色的一款游戏,很合我口味
然后,迎来了《最终幻想·纷争》。
华丽场面!.jpg (38.32 KB, 下载次数: 5)
16:57 上传
无比华丽的战斗画面
在一般玩家看来,这应该只是一部FANS向的小众游戏(刚出的时候确实火过一阵,但冷却得也很快)。以格斗游戏来讲,剧情和装备搭配的要素过多,人物的平衡性也不敢恭维。但这些都难以淹没其优秀的素质。虽然战斗方式是最简单的1v1,但人物在广大的对战场地里几乎是完全自由的,战斗画面也是相当之华丽。这完全对上了我的口味(喜欢动作游戏+可以自由探索的世界+画面党),从此爱不释手。此后SE又推出了国际版和二代《纷争012》,加入了援护要素,进一步强化平衡。至今,这仍然是我小P里的常驻游戏,总游戏时间加起来已经超过了怪物猎人。哪怕狩猎的热情业已冷却,空闲时拿起小P,还是喜欢推上几把纷争。
为了能更好的体验剧情,后来还专门腾出时间,把最终幻想1~9的正传都过了一遍。
不过,拿着心爱小P的时间到底还是越来越少了。原因相信大家都清楚。
智能手机时代
随着苹果带起智能手机的热潮,受到冲击的可不仅仅是数码相机、MP3等电子产品。现在手机游戏成了主打的游戏类型,正统电脑和掌机游戏越来越乏人问津。
诚然,智能手机的功能确实强大。光模拟器一项,就相当于把PS、GBA、NDS、PSP等众多游戏机合于一身。考虑到手机本身的必要性和便携性,以及大量高品质的独占游戏,确实让人很难再分心于其他平台了。
PSV推出时着实兴奋过一阵,但随着销量惨淡的消息不断放出,加上始终没有能撑门面的大作,至今提不起兴致购买。至于把自己卖身给任天堂的怪物猎人系列,我从来没想过要去捧场。对我来说,PS平台以外的怪物猎人都是邪道。
今年《合金装备·和平行者》的汉化出了,我虽然将其放进了小P,但热情却不复当年,隔个几天才会拿起来推一阵,更接近于完个心愿,而非单纯的享受游戏。倒是手机上放着一堆当年玩过的老游戏怀旧。
眼瞅着就奔三了,身边的同学、朋友一个个结婚,自己不可能一无所感。老游戏玩不出意思,新游戏看不出意思,随着自己心态的转变,对游戏的取舍也该做个转变了。
安卓游戏.JPG (118.41 KB, 下载次数: 7)
16:40 上传
有心想淘几个安卓上的新游,却发现都是千篇一律的玩意……
现在每天上游戏论坛,找各种新游的咨询,似乎已是出于习惯……
……或许,回归传统,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猥币 +3497
想想我也是醉了
想想我也是醉了
这酸爽!根本停不下来
游戏人生就是要玩到老
想想我也是醉了
猥币472394
在线时间994 小时
阅读权限100
帖子猥币巴士票
本帖最后由 sdsal 于
16:36 编辑
上文是按时间顺序,以平台和游戏类型来划分,总结了一下自己的游戏历程。但有一个系列给我的影响也很深,却限于跨越平台较多,时间跨度较大,不便一并叙述,特收录于此。
它就是《空之轨迹》。
FC时代(嗯?好像有哪里不对……)
《空之轨迹FC》是系列的第一作,与它相识是在大学时期。有个同学借了我的游戏始终没还,就把《空轨》的光盘拿来抵数(他自己却没玩过,问他是什么类型的游戏都说不清楚)。
抱着随随便便的心情拿回家安上了,玩了半个小时,我就彻底沉入了这个世界。人物对话风趣,剧情进展流畅,情节设计真实,画面制作细腻(注意不是“华丽”或“精美”),这些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地方,全都让人无可挑剔,给我留下了很好的第一印象。
游戏一开始会对本作的全新世界观做一个大致说明(国家历史、周边局势、主要城镇,以及“七耀石”和“导力革命”),刚接触起来会比较费劲,但深入之后就让人难以自拔。
轨迹系列何以成功,大可留给些写游戏评测的人去发挥。我最欣赏的,是里面主人公的性格。艾斯蒂尔是典型的“阳光少女”,凡事都往积极的一面想,跟约修亚比起来脑子不算好,但始终会向前看。作为乡下小镇长大的农村女孩,她完全没有城市人娇生惯养的毛病,也没有那么多尔虞我诈的心思,更不会时不时的刻意卖个萌。
可能有人会给她挂上“天然呆”的标签,但一个成功、鲜活的人物形象,绝不是靠几个“要素”就能概括出来的,反之,由各种“人物属性”堆出来的角色,也不可能讲出一个好故事。艾斯蒂尔阳光的性格与约修亚黑暗的身世,光暗糅合,谱写出一曲曲生命的赞歌,流畅自然,堪称巧夺天工。
空之轨迹FC里,没有过于夸张的情节,没有空穴来风的情爱,走的是王道RPG路线却又独树一帜,在中庸平凡中凸显出不平凡,实在是当代游戏里不可多得的佳作。在我心里,至今没有任何作品能够超越。
FC结束时留下了不少悬念(老实说,这个坑挖得太大了,到Falcom破产都不一定能填完),所以SC一推出(那时的官方DaiLi还算及时),就立刻跑去买了一套正版。
(这辈子似乎就买过两次正版,轨迹系列算一个,另一个是《仙剑问情篇》。)
SC果然不负众望,把“噬身之蛇”这个神秘结社的冰山一角展示给了我们(这到底是负责任的填坑还是不负责任的填坑?),勾起了玩家无限的想象力。
古罗利亚斯、四轮之塔里的异空间、浮游都市、辉之环……虽然都如天方夜谭一般,但之前的叙述里穿针引线,已经埋下不少伏笔,所以初闻乍见时只感震撼与惊佩,并无突兀。
出色的BGM也为整个游戏添色不少。主角回到利贝尔,在进入城镇之前,光是听到那熟悉而独特的背景音乐,就不禁生出回归故里的怀念;探索利贝尔·方舟时,超现代与古代交织的奇幻音色,带给人身临其境、探索未知大陆的兴奋;逃离古罗利亚斯后,艾斯蒂尔解开约修亚的心结,音乐转换的时机恰到好处,抑扬顿挫的音符衬托出辛酸又温馨的心境,是所有RPG中最令我感动的瞬间。
SC有数不完的成功之处。但为了展现宏大场面,完善人物形象,也免不了落入一些俗套。四轮之塔以及中枢塔内与四名执行者的战斗,安排过于刻意,有失圆润。不论多么出色的作品,如果看了第一页就知道后面十页的发展,读者也会失去阅读的兴趣。这样的套路虽然理清了所有人物的心结,但事后回想,些微失望之情在所难免。
系列第三部虽然是正统续作,但更接近外传性质。主角换成了七曜教会的守护骑士,情节上也更多是在介绍教会的背景和阴暗面。这作明显是在榨取前两作的剩余价值,有不少场景都直接沿用(明明是发生在完全不同的空间),异界化王都、湖心研究所等等不胜枚举,难逃偷工减料之嫌。总算情节上安排得还能自圆其说。
3rd的主要卖点其实是交待各个人物的过去及后续发展。艾斯蒂尔与约修亚的相识;科洛丝在王立学院的生活;阿加特跟“未来岳母”之间的纷争等,虽然都是支线,但几乎占了整个游戏一半的篇幅,素质也相当高,可以看做是给老玩家的福利。同时也引入了一些《零之轨迹》里会出现的人物和现象,算是为后续发展做铺垫。
《空之轨迹》三部曲至此完结,三作均有PC版及PSP版。我只有3rd是玩的PSP版,其实这样的大作,还是在大屏幕上体验更好一些。
因为国内缺乏DaiLi及汉化组的问题,本作曾经闹过不少纠纷。这里不谈论官译和民译的差别,只讲作品素质。
Falcom的轨迹系列做到现在也算成熟了,各种该有的要素和系统一应俱全。虽然亮点没有空轨FC多,也算是一部上佳作品。情节上峰回路转、蜿蜒曲折,加上前作人物的客串,想不卖座都不行。
但对于主角一行的英雄主义,塑造的有些过于刻意。很多明明不归POLICE管的事,却生加其身。让人不禁感叹“克洛斯贝尔无人乎?”
由于国内发行的滞后,玩家的期待和热情水涨船高。但走过了二周目,感觉比起空轨时代,似乎少了点什么……
作为零轨的续作,本来是寄予厚望的(国内同样存在DaiLi滞后的问题,着实期待了好一阵子)。但拿到手后,热情却不复当年。
空轨时代,利贝尔王国的每座城镇都各具特色,令人过目难忘。听到那熟悉的BGM,立刻就能回想起相应的街景:帕斯的大型商场和红叶亭,卢安的仓库区和王立学院,蔡斯的中央工房,格兰赛尔的王宫……明明是游戏里虚拟的场景,在玩家却如数家珍。
零轨碧轨里只有一座城市:克洛斯贝尔。虽然划分为娱乐区、行政区、旧城区等多个区划,但同样的城市气息过于浓厚,未能如利贝尔的各城镇那般独树一帜。周边的村镇更是存在感稀薄,很多时候在各地跑来跑去更像是例行公事,缺乏游戏里探索未知区域的乐趣。只有疗养胜地米修拉姆别开生面,可惜所占比重太少。
系统和场景上的问题还在其次,轨迹系列的最大卖点是情节的真实性和曲折性。这点上零轨处理得还不错,到了碧轨就显得过于生硬和刻意。
在解除幻之至宝的封印上,完全套用了利贝尔四轮之塔的构思;中途市长父女、结尾律师和风之剑圣的洗黑,更是处理得非常不自然,前面几乎看不出任何线索;到游戏中后期,主角被捕后逃出,得知这段时间克洛斯贝尔利用新生幻之至宝的力量,以武力独立,对整个塞姆利亚大陆都造成了冲击!
在我看来,轨迹系列与众不同的其中一点就是它植根于现实。现实中的国家,交流与互相牵制要比实际开战的情况多得多。SC后期铁血宰相借导力停止现象,出动蒸汽战车部队,并非为了侵略利贝尔,仅仅是在对他国**,当做日后交涉的筹码。这是非常真实的政治谋略写照。
克洛斯贝尔一开始就定性为大陆的经济枢纽,和利贝尔一样处在大国的夹缝中,局势更加错综复杂。这在零轨中有相当丰富的体现。碧轨中的西塞姆里亚通商会议也是仿自现实中的金融峰会,到此为止各方的应对措施都相当得体。但最后却是依靠未知的强大力量来压制各国,什么黑帮的地下渠道啊、金融的流通啊、新兴导力网络通信啊通通靠边站,把之前的所有铺垫全盘推翻。这跟系列作品之前的宗旨大相径庭。
而等到各方势力暗中联合,最终攻破幻之至宝的结界时,看到远方冒出的那颗“碧之大树”,我真的哑口无言。
这都哪跟哪啊?!咋就凭空冒出来这么个玩意!
前面也说了,作为有魔法、至宝等奇幻要素的RPG,出现超出常理的事物在所难免。但跟利贝尔·方舟比起来,碧之大树就是少了之前的那些伏笔和铺陈,所以带给人的不是震撼,而是愕然。
更可气的是,面对这样的异常事态(“盐之桩”事件都相形见绌),主角们却淡然视之,二话不说进去打最终BOSS了。
Falcom实在难逃为了情节而做炫的罪名。
经历了碧轨的那两颗雷(幻之至宝威震大陆是一颗,碧之大树是一颗),我对这个系列已经有点失望了。对新作的期望度自然也直线下跌。新作《闪之轨迹》在PSV上已经有官方中文版了,我却始终提不起兴致。3D化、系统改革之类的还在其次,看看人物造型和角色安排,感觉不像RPG,更像时下最流行的校园类Galgame……(现在想想,碧轨时女性角色的卖肉嫌疑就不少了)
近期也许会选择重温一遍空轨系列……
轨迹系列也是一路追下来的 大爱~.
先马克一下,很长要慢慢看。。.
猥币472394
在线时间994 小时
阅读权限100
帖子猥币巴士票
李晶 发表于
码字太多要是适当配图稍微排版一下给你个高亮也是不成问题的!
其实我想说我是从雅达利时代开始玩游戏的, ...
我也是想插些图之类的,奈何公司网速太慢。之后会慢慢补上。
现在在手机上也只玩模拟器的旧游戏。上面提到的GB时代的第二次G就很想重温。奈何PC上的GBA模拟器可以兼容GB游戏,手机上的却不行……
猥币472394
在线时间994 小时
阅读权限100
帖子猥币巴士票
李晶 发表于
手机有专门的GBC模拟器啊!之前卖了一个XP手机,里面有10000多个游戏,包含GB游戏大全450被秒了………… ...
已经找到了!之前没想到这点,真是失策。终于能在手机上重温经典了!
猥币472394
在线时间994 小时
阅读权限100
帖子猥币巴士票
evaun 发表于
楼主的经历和老夫惊人的相似!
当年FC坏了,也是用裕兴补了不少游戏!洛克人和美人鱼都很喜欢~
后来有电脑 ...
确实很相似啊!当年RO里也练过商人,不过是为了给我那朋友卖东西……
现在巴士论坛似乎也就家用机专区还撑得住了,是因为智能手机还没法模拟吗?
猥币472394
在线时间994 小时
阅读权限100
帖子猥币巴士票
evaun 发表于
智能手机还没法模拟是什么意思?
是说手机还没有家用机模拟器么?
……这个短期内不会有的,个人也不希望 ...
说的是啊,不能让手机独霸天下!
猥币472394
在线时间994 小时
阅读权限100
帖子猥币巴士票
本帖最后由 sdsal 于
14:46 编辑
伊織順平 发表于
嗯。。。 写的很不错呢。。认真的看完了。。第一楼而已。。。哈哈哈哈。。 第二楼那个由于自己并不喜欢轨迹 ...
没关系,各有所好嘛,看着开心就好。
我的PS时代是在大学宿舍里经历的,因为不是自己的机子,就没放在这里说。带机子的那位曾打进北京市KOF大赛八强,跟他切磋了一年只赢过一次……
看来咱们这年纪的人游戏经历都差不多。当初写这篇文章本来没打算发,只当是日记之类聊以自慰。现在想想,发上来还真是做对了。
后边evaun也劝我入家用机,经历也很相似。正好最近家里要买新电视,我会认真考虑的
精彩: 5 蛋疼: 5 好多管理员都来了。。猥币还是一千一千的撒。。你赚翻了。。后边。。evaun 吧?哈哈哈。。&
好文章我会叫来大伙一起围观的哈哈,微博也.
我也是矢吹真吾的粉丝。。哈哈哈。。.
猥币472394
在线时间994 小时
阅读权限100
帖子猥币巴士票
伊織順平 发表于
枪sheng与钻石 好评。。 我也很喜欢这个游戏。。一玩就上瘾了。。
RO基本上全职业都练过了。。各有各的好 ...
RO更新到跆拳道的职业时我基本已经不玩了,倒是现在电脑里还放着RO单机版,偶尔拿出来怀旧。
刚才前后对比了一下发现你跟evaun应该是认识的,就想把措辞修改一下,结果改晚了……
这个帖子其实还不算完成,好些图没补上(比如伊苏1的安装界面。也不知当年的软件还找不找得着)。
有时间可以再回来看看,没准还会看到一些眼熟的东西。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女生喜欢玩的单机游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