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格斗肌肉训练每一次要做到力竭吗

  但依旧有无数的人在践行,力竭即是真理的训练原则,每次训练甚至每组训练都做到力竭,认为这才是真正的训练,才能取得足够好的成果。但事实是可能你并不知道如何安排力竭才能让自己收益最大化,今天就来讲讲这个话题。
  力竭指的是连续做某一动作直至生理上无法靠自己的能力(良好姿势下)再完成下一次(一般特别指向心收缩,也就是举起重量的阶段)不过一般不会拿来指使用特别重的重量,然后只能完成1次或2次,更多说的是正常训练,比如完成了6次然后第7次举起一半举不起来。当然还有一些技术可以帮助你在达到这种情况下继续进行训练超过力竭,比如强迫次数,降低组,助力完成离心收缩等。
  虽然我始终不认为训练中一定要出现力竭,但我显然更不觉得训练至力竭永远都是不好的事情。起码短期来看,研究表明同样的一组训练,做到力竭比不做到力竭可以获得更好的结果。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在移动重量,也就是我们训练时,如果没有必要的,我们的身体会倾向于在能够完成动作的情况下,尽量少的募集肌肉纤维,因为这样最高效,也最少消耗热量,是最经济的方式。而随着我们持续的做动作,越接近力竭,那么相较而言也就在你的能力范围内募集了尽量多的肌肉纤维,同时也制造了更多的代谢压力,这也是达到力竭给我们带来的最主要帮助。(训练强度跟量的提升虽然也是其中之一,但这可以通过不力竭,多做一组来实现)
  不过呢,有非常多的因素可以促进以及影响我们的肌肉跟力量增长,从代谢压力(可以简单理解成训练时的各种代谢副产物对合成代谢带来的帮助),力学张力(可以简单理解成肌肉在训练时受到重量施压以及收紧保持发力状态),再到训练强度,训练量以及力竭次数,跟肌肉受到刺激的时间,而这其中最最重要的根基就是训练量。
  虽然我不认为通过使用很低的强度来提高训练总量的方式能够带来很好的肌肉跟力量增长,但是一般来说,使用的强度在50-60%极限重量以上,那么你完成的有效训练量越大,能够取得的进步也往往越多。而我之所以觉得力竭不应该那么频繁的出现,就是因为它会影响到占据更重要地位的训练量。
  有研究表明,在力竭出现过于频繁的情况下,训练的效果反而会差于不出现力竭。而在实际的训练中,我相信你也一定能感受到,当你上一组出现力竭时,做下一组训练需要更长的组间休息时间,可能还只能完成更少的训练次数。
  简单的举个例子,假设你打算进行4组的卧推训练,使用你一组最多只能做10次的重量80kg,那么在做第一组前你的训练能力是100%,对应80kg一组能做10次,第一组力竭次数完成10次之后,因为疲劳度的累积跟训练能力的下降,即使经过休息,你的训练能力依旧只能恢复到80%,那么第二组继续做8次,又是一次非常接近力竭的次数,训练能力进一步下降,之后的每一组可能就只能完成6次。
  而如果你采用每组不力竭留力1-3次的方式,第一组完成8次,你的训练能力相较而言下降更低,经过同样组间休息之后恢复的还更好,那么还是能完成8次 ,那样整个4组训练你可能都能完成8次。总共32次的总完成次数是超过力竭情况下的30次的,当然这边的数字都只是在估计而已,并不能代表你真实的训练跟恢复情况,简单的用一句话解释,那就是,你在一组训练中,越接近力竭,那做的每一次,相较于没那么接近力竭而言,会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恢复,也会造成更高的疲劳度,换言之,性价比更低。
  你的力竭出现的越早,你这种训练能力的下降跟疲劳累积度就越高,那么接下来每个动作能使用的重量跟完成的次数都会减少;而每一组你离力竭越远,你需要的组间休息就越短,你可能完成的次数相较也更高,那么同等训练安排下,不单一个动作,你整体的训练总量也会更大。
  这也是为什么,我更建议在训练时的大部分组数,在力竭前保留1-3次的能力。你可能认为,每组训练都要做到力竭,或是在训练一开始就早早进行力竭次数,是训练更努力更到位的做法,但长期来看你的训练总量跟质量是更低的。
  虽然对于长期训练而言,到底该如何安排力竭是没有准确标准可言的,不过有相关研究给出的建议是,你训练中出现力竭次数的情况应该维持最多6周左右,接下来的1-2周的训练都不应该安排任何的力竭次数。
  而对于单一一次训练,我给出的建议是,不要太早出现力竭,尽量把它安排在训练更后面的位置(那么对整体训练量的影响就越小);每个训练动作的力竭次数最多只出现1组;使用重量越重的复合动作出现的力竭次数要尽量少一些,使用重量越轻的单关节动作则可以多一些。(硬拉做到力竭跟哑铃弯举做到力竭显然不是同个概念)
  我不会说一定要按照我的建议来训练,但是实际来说,是有非常多训练者看不到这篇推送,也可能永远没法知道,原来,除了拼命到力竭之外,还有别的可能更好的训练形式。重要的不是你一定要相信我的某个观点,而是要思考这背后的逻辑,希望今天的推送依旧能带来帮助,我们下期再见~
  合作、投稿
  联系微信:wuxiongdibujianmei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肌肉男训练营,男性健身第一自媒体平台
1211文章数格斗都有哪些 男人格斗型肌肉怎么练_健身运动_风度男人网
格斗都有哪些 男人格斗型肌肉怎么练
  格斗含哪些
  格斗(搏击),格斗&的意思即&打斗、战斗&。从古到今,人类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格斗技,如今世界上有着许许多多不同的格斗技。而格斗有:徒手格斗(没用武器)和器械格斗(使用武器)。
  世界上的格斗技太多&,以下只是简单的介绍几种。
  拳击运动源远流长,它起源于人类产生之初。为了生存和竞争,人类发明了它。最初,它是保护人们生命财产的一种手段。&有记载表明,它有5000多年的历史。在《英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就有&公元前40世纪,幼发拉底和底格里斯两河流域发现 拳击的遗迹&的记载。
  古埃及人用象形文字记载了拳击用的护具&&皮绷带&。后来大约在公元前17世纪,拳击运动经过地中海的克里克岛传播到古希腊。
  公元前5世纪在爱琴海岸发掘的一对磁瓶上,有两人相互攻防的拳击图案。在希腊神话中,传说雅典&王子赛希阿斯(公元前1000年)就通晓拳术,曾玩过这种拳击。
  在古希腊,这项运动称为角力拳击,据说拳击手套里面装有铁蒺藜,激烈的搏斗常常以失败者的殒命而告终。在美索不达米亚的&考古发掘中,也发现了1700年以前拳击活动的遗迹。
  现代拳击运动于18世纪起源于英国,当时比赛不戴拳套,亦无规则和时间限制,直至乙方丧失继续比赛的能力为止。英国著名拳击家J-布&劳顿于 1743年针对拳击比赛的混乱局面,制定出了最早的一份拳击规则,又在1747年设计了拳击手套,对近代拳击运动的开展做出了贡献。
  摔跤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竞技体育运动,希腊、埃及、中国以及日本等国家的古代文明中都有摔跤的文字记载。古代奥运会在公元前776年诞生之时,摔跤就是其中的一项比赛,而且一直是历届奥运会的比赛项目&。
  在奥运会中占有重要比重的摔跤项目,分为式和自由式两个跤种,又统称国际式摔跤。
  191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第5届现代奥运会时,国际业余摔跤联合会(FILA)正式&成立。根据该会章程规定,式摔跤、自由式摔跤被列为国际比赛项目。
  国际摔联的成立极大地推动了式摔跤、自由式摔跤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使摔跤运动在五大洲得以蓬勃发&展。迄今为止,国际摔联拥有153个会员协会。
  分布的情况是:亚洲33个,欧洲45个,非洲34个,美洲28个,大洋洲13个。国际摔联管理和负责式、自由式摔跤的所有赛事。&
  跆拳道
  跆拳道(韩文:태권도 英文:TAEKWONDO)是朝鲜半岛较普遍的一项技击&术,是一项运用手脚技术进行格斗的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
  跆(TAE),意为以脚踢、摔撞; 拳(KWON),以拳头打击; 道(DO),是一种艺术方法。跆拳道是一种利用拳和脚的艺术方法。
&  它是以脚法为主的功夫,其脚法占70%。跆拳道的套路共有24套;另外还有兵器、擒拿、摔锁、对拆自卫术及10余种基本功夫等。
  跆拳道是经过东亚文化发展的一项韩国武术,以东方心灵&为土壤,承继长久传统, 以&始于礼,终于礼&的武道精神为基础。
  所以跆拳道能有效地被融入泰拳及踢拳当中,并对修习者的技术有良好的提升作用。其套路招式可全部或部分被融入古&式泰拳或现代泰拳的招式当中,从而提升修习泰拳者的技术水平。
  跆拳道是种手脚并用的武术搏击,但在有些竞技比赛中,如奥运会,部分技术,特别是手技,出于保护运动选手、增强比赛&观赏性等原因而被限制。
  具体要求即手的攻击动作只可使用直拳攻击,且只能攻击躯干部分被护具保护的位置。它由品势(特尔)、实战、击破、特技、跆拳舞等五部分内容组成。
 & 跆拳道是创新与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特武术,具有较高的防身自卫及强壮体魄的实用价值。跆拳道的由来,是将跆跟和松涛馆流空手道融合而来的朝鲜/韩国民间较普遍的一项技击术,是一项运用手&脚技术进行格斗的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
  跆拳道源于朝鲜半岛三国时代的跆拳。其根源甚至可以追寻到古代的徒手搏击。另有说法认为跆拳道并无历史,其内涵风格以及名字均自20世纪50年&代起始。
  &跆拳道&一词,是1955年由崔泓熙创造。其中&跆&指踢击(脚法)、&拳&指拳击,&道&则是代表道行、自己对礼仪的修练。
风度男人网推荐 Recommended Reading
&&&&FASHION
&&&&BEAUTYMMA格斗选手教你如何练肌肉(实用)_跑步指南_传送门
你是真实用户吗(Are you a robot)?
我们怀疑你不是真实用户,已对你的访问做了限制。如果您是真实用户,非常抱歉我们的误判对您造成的影响,您可以通过QQ()或电子邮件()反馈给我们,并在邮件和QQ请求信息里注明您的IP地址:220.177.198.53,我们会尽快恢复您的正常访问权限。另外,如果您不是在访问的当前页面,我们建议您移步
或者 在浏览器中输入以下地址:http://chuansong.me/n/1602033 访问,您所访问的网站是从抓取的数据,请直接访问,会有更好的体验和更及时的更新。We suspect you are a robot.We are really sorry if you are not,and you can email us () with your current IP address: 220.177.198.53 to get full access to .If you are not accessing
for the current page,you'd better visit
for better performance,as the current website you are accessing is just spam.
觉得不错,分享给更多人看到
跑步指南 微信二维码
分享这篇文章
8月11日 13:30
跑步指南 最新头条文章
跑步指南 热门头条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格斗绳锻炼哪些肌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