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在老山作战间被评为战地4模范卫生工作者,这相当于几等功

老山前线摄影师私存战地照:越军尸体堆积如山
作者:胡国桥、刘静老山作战中,时任119团宣传干事的杨健不顾个人安危,经常冒着敌军的枪弹深入所在部队的各个阵地采访,同连队的战士们一起生活,并肩战斗,及时准确地宣传战斗中的英雄模范事迹,鼓舞部队的战斗士气,向全国人民传播胜利的消息。在此期间,他采写、拍摄了大量的新闻稿件和图片,被中央和地方报刊用稿四百多篇。杨健因此连续三年被《国防战士》报评为优秀通讯员,三次荣立三等功。同时,他还被部队授予“建设精神文明标兵”荣誉称号。2016年清明节前夕,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拍摄军事纪实专题节目《烈士亲人,你们好吗》,经多方寻找终于在杨健处找到了李海欣烈士生前的最后一张照片。正是由于这张珍贵的照片,才让全国人民在三十二年后见到了英雄李海欣。后排右四是李海欣烈士我第一次见到杨健是日。杨健(左)在老山主峰向我介绍他当年在老山前线拍摄的照片,讲述他亲身经历的故事今年4月28日是收复老山作战胜利三十二周年,我在麻栗坡烈士陵园又见到了杨健。像这样的摄影展览杨健已经不知做了多少次。只要时间允许,在老山作战纪念日,杨健都会千里迢迢开着车,带着战地摄影作品参加活动,来到战友们中间,仔细介绍每一张照片中的故事,讲解照片中每一个英雄的事迹!作为一名军人,杨健不仅亲身经历了老山收复作战的全过程,而且用自己手中的笔和相机,完整而忠实地记录了作战中的点点滴滴。以下选取部分杨健在战地留下的战斗真实场面照片。当年战友们英勇作战的难忘瞬间日,他所在的部队摧毁了四辆来犯的越军坦克,上级首长和机关急需了解敌坦克的情况,他主动承担了拍摄任务。他在敌炮火下奔跑了两个多小时,从指挥所来到离越军阵地只有二百米的一个小高地上。这里树木茂密,为了保证拍摄效果,他选择了一个没有遮蔽物的地方拍摄。战士们看到危险性大,要求代替他去拍摄,被他婉言谢绝。他在战士们的掩护下爬到了选定的拍摄地点。当他刚举起照相机准备拍摄时,敌人发现了他,一梭子高射机枪弹向他扫射过来。他机智地抱着照相机一滚,就地隐蔽了起来。敌人以为他被击中了,可是他却很快回到了选定的拍摄位置,用望远镜头很快摄下了被我摧毁的四辆敌坦克。为上级全面了解敌情,进一步搞好防御部署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被击毁在清水河口子的越军坦克(拍摄于日,拍摄地点146号高地)1984年“7.12”之战使松毛岭成了越军的伤心岭,此战让越军在我军阵地前沿丢下了3700多具尸体。图为拍摄于日在634高地前沿阵地。“7.12”战役后,四连在634高地整理缴获的越军武器这张图片是守在那拉阵地的士兵,他身上、脸上、手上、枪上全是泥巴,在那拉阵地上,战士们没有水喝,他只能吸阵地上的野芭蕉杆的水解渴。镜头留下了烈士生前的最后一张照片烈士的音容笑貌定格在了那战斗的岁月,定格在了他们的青春年华!杨健的贡献是对我们那一段历史的贡献,以他的勇敢,他的视角,他的镜头,记录了老山前线战斗的壮烈,记录了前线战士的勇敢战斗、不怕牺牲的爱国情怀,对于牺牲的战友,他留下的是永远的情意,带给烈士家人的是烈士生前最后的场景,让烈士的家人有了更形象的精神和情感寄托!王仁先烈士在146号阵地坚守70多天没下高地,毙敌18名,为我军炮兵指挥敌人目标,荣立一等功,在7.12战役牺牲在146号高地。(该照片摄于日的146号高地)二连长刘开亮,在“6.11”作战牺牲在那拉阵地李玉学烈士(中)119团一营教导员,在那拉阵地李玉学烈士在阵地上向战友们宣传战报这张图片是“6.11”战役,我军抗住了越军一个团的进攻,119团一连八班坚守阵地,图(左一)为八班长冯光照带领全班打退了越军一次次进攻,毙敌20多人,冯光照荣立一等功。老山作战中牺牲的职务最高首长,119团副政委张政光烈士(第二排右边第二个)日在攻下662.6高地后与部分团营首长在662.6高地合影,5月4日张政光牺牲,这是他生前最后一张照片。用会说话的照片传承老山精神杨健亲身经历了那场战争,对战友的情意、对老山精神的理解和宣传,成为他人生最重要的事,那份老山情怀深深扎在心里,融入他的生命,融入他的血液。他表现出来的是那么踏实、厚重、亲切、温暖!杨健把在老山前线拍摄的照片精选出几百张全部扩印到22寸,每一张照片的主人公他都反复核实,做了大量细致工作,还做好装裱,保证展览效果。他为摄影展付出巨大的努力,只为表达他那颗爱部队、爱战友的心!杨健还将当年许多照片和背后的故事整理出来,编辑出版了《南疆战事》一书,为战友及其亲友献上了一份珍贵的历史纪念。杨健向我们介绍《南疆战事》中的故事永远的怀念多年来,杨健满怀对战友的思念之情,带着满满一车的照片一次又一次来到麻栗坡烈士陵园,看望战友,祭奠英灵。站在麻栗坡烈士陵园,杨健的眼中总是充满泪水亲爱的战友啊,你们为国为民牺牲了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了祖国的南疆。我们是生死弟兄,我们一天也没有忘记你们,你们永远活在我们心里。杨健是一个在战场上像战士一样冲锋的摄影师,他是记录这场战争的英雄,他的作品在我军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眼中收录了当年老山作战战友们的英勇顽强,他的心中装满了一个个年轻战友壮烈的瞬间,那硝烟中带着血色的记忆让他的感情、他的品格、他的人生永远与众不同!【杨健简历】1959年2月出生于贵州遵义。1978年入伍,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1982年考入昆明军区“新闻集训队”深造,一年后分配到40师119团政治处从事新闻报道工作。1984年参加老山作战,在此期间采写、拍摄大量新闻稿件和图片。他先后担任40师政治部组织干事、新闻干事、昆明学校后训队宣传干事。1987年转业,在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法院工作,2003年离职任遵义某环保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为近200人解决了就业问题。不管环境如何变化,也不管工作有多么繁忙,杨健的心中始终忘不了的还是那深深的生死战友之情……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znguan]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博主田戈:原名田跃,自由媒体人,出生于风云变化不断的麻栗坡,曾在云南省军区教导大队参加中国首届民兵侦察兵集训,在云南老山前线某钢铁民兵哨所参战两年,后又入伍在空军昆明基地宣传处担任报道员,回地方后在云南、广西、浙江等地广播电视、报刊从事记者、编辑和管理工作,现任云南文山广播电视台映象传媒《映象文山》杂志和《云南广播电视报-文山周刊》执行总编。本人致力于老山文化研究和对参战老兵现状、法治社会、旅游文化等领域的宣传。
LOFTER精选
网易考拉推荐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老兵故事】8P收复老山31年后,边地记者京城认亲记文|田跃&&图|赵文&&受麻栗坡县林生俏科技公司的邀请,我随该公司“2015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产品(北京)展示会”代表来到了久违近十年的京城,除见识了很多连我这个云南人也没有见过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外,还意外的受到了国防大学政委刘亚洲上将和国防大学教授、原老山主攻团代政委黄宏少将以及被中央军委授予称号的战斗英雄史光柱、战地模范卫生员钟慧玲和一等功臣胡国桥、王曙光、丁文海等的接见,并与他们以及当年在麻栗坡落水洞野战医院的战地护士朱静、迟翆华、张爱蓉、杨煜华、朱资红等我们心中的美女英雄欢聚一堂。NO.1:见到了笔杆子将军刘亚洲&&刘亚洲这个名字我知道的很早,那是因为很多年前他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文章《烟坟》,这篇讲述在老山战斗中某部副连长王仁先因为在战前犯了错误、在战斗中表现十分突出却评不了功,后来在当时总政治部组织到前线采访的刘亚洲等军旅作家的再三请求下、最终荣立一等功的真实故事。这篇文章在当时曾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也引起了人们对人性的思考。&&&& & & &&看到《烟坟》这篇文章时,我正在老山前线马崩民兵哨所参战,刘亚洲当时是空军政治部的副营职干事。在哨所参战两年后战事稍微平息,我又从哨所应征入伍进了成都军区空军部队,并在空军昆明指挥所宣传处担任了专职报道员,对同为空军部队的军旅作家刘亚洲的文章格外关注。&&近三十年时间过去了,我成了一名走南闯北的记者,刘亚洲成了共和国将军,现任中国最高军事学府国防大学的政治委员。&&虽然刘亚洲将军是我多年来最为崇拜的偶像,但我从来没有想到过那一天会亲眼见到他老人家。只是每天都要进入他那文笔凛冽的博客,虔诚地拜读着他的每一篇针砭时事、远观社会的博文。&&那是在2015年4月8日,国防大学老山教学基地揭牌仪式在云南省麻栗坡县举行,国防大学政委刘亚洲上将、云南省委组织部长刘维佳、文山州委书记纳杰等军地领导出席。揭牌仪式结束后,刘亚洲将军一行又在麻栗坡烈士陵园祭奠了英烈,再次走上了他不知已多少次去过的英雄圣地老山。我作为采访这次活动的记者,有幸参与了所有的活动仪程,与心中的偶像刘亚洲将军第一次近距接触。  虽然在此之前我给刘亚洲将军邮寄过刊登有我写的《刘亚洲将军烟坟背后的英雄原型》、《将军兄弟的老山情缘》、《走进刘亚洲将军捐建的仁先希望小学》等文章的《映象文山》杂志,但此次来京城能见到刘亚洲将军,我连想都没有敢想过。通过老山干部学院王锦志政委等热心人士帮忙联系,刘亚洲将军同意在12日上午8时30分在他办公室与我见面。这让我欣喜若狂!&&12月12日正好是周末,心想这应该是日理万机的将军难得的休息时间,8时正我便与麻栗坡县林生俏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卢应春和丘北壮族民间歌手赵文赶到了国防大学的校门前等候,将军秘书接到我的电话后,马上派了一辆车到门口将我们接进学校的办公楼前。走进将军办公室外的大厅里稍坐片刻,将军秘书进去禀报后就将我带进了办公室!&&&只见刘亚洲将军不大的办公室里各种各样的书籍除塞满了几个大大小小的书柜外,连书柜前走道边都堆成了一座座书山。刘将军听到我的报告起身还了一个军礼,热情地请我在他办公桌前的椅子上落座后,就问我是不是给他带杂志了?(此前我给刘将军邮寄过《映象文山》杂志)当我回答因最新一期杂志在出发时还没有出版后,他又热情地问起我个人和麻栗坡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当他得知由他任空军政委时私人捐资修建的“麻栗坡县仁先小学”面貌已大为改观,学生食宿已享受国家普及9年制义务教育实行免费,但当地老百姓因受到当年战争的影响太深生活还很贫困时,马上说他适当时候再想办法给那里的老百姓捐点钱发展生产。&聊了一会将军得知外面还有两位来自老山战区的同行人,其中一位是将生长在老山上的一种兰花发展成了一项前景广阔的致富产业的企业家时,马上叫我传他们进屋。我们一行3人与刘将军寒喧一阵后,刘将军起身主动要我们与他一道合个影留念。于是我们一行三人一一与将军留下了珍贵的影像。&&&NO.2:老山战区人民就是我的亲人&  告别刘亚洲将军和许秘书,我们又来到了位于市区的国防大学2号院住宿区,拜访麻栗坡人民的老朋友、国防大学教授(原老山主攻团代政委)黄宏少将。黄宏将军一听是麻栗坡来的客人,马上兴奋地下楼,迈着有些蹒跚的步子亲自到大门口迎接,将我们带到了他满是书籍和各种收藏品的家里。&&&&&&&&黄宏将军的住房不大,看着不到100平方米,还是一间小高层的旧房子。本来就不大的客厅也被一分为二,摆放电视机的一半有一个很旧的三人沙发和两个单人沙发,另一半则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字画古董等收藏品,一些东西还占领了看电视的一半房间的领地,就连沙发、茶几上大部分领地都被各种书籍占领。黄将军说他没有更多的爱好,就喜欢写点东西和搞点收藏,他目前已在北京、上海、昆明等地举办过个人收藏展;他写的书籍目前已正式出版了68本。说着就拿出几本他关于战争方面的书给我们翻阅,还有一本他的一位部下刚写了委托他作序的样本书。&&黄宏将军夫人听到有麻栗坡来的客人,马上从隔壁一间屋里走了出来,高兴地向大家打了招呼问好后,马上给我们一人泡了一杯热茶,随后又进厨房拿出柑橘、苹果等水果,并细心地削好切成小瓣,给我们一人装了一碟送到摆满书籍的茶几上。老夫人说她原来是在原昆明军区总医院工作,将军调进北京后她就跟着进了京城。我与黄宏将军此前已见过几次面,最后一次是在文山州委、州人民政府和文山军分区联合举办的“老山英雄走老山暨老山精神研讨会”上,我作为资料收集组的记者全程参与了这次活动。在这次活动中,黄宏将军和他的老部下老山主攻营长臧雷和被中央军委授予的战斗英雄的史光柱等都参加了。黄宏将军是昆明市人,收复老山时是担任老山主攻任务的118团代政委,离开云南进京就职后一直心系麻栗坡情注老山战区人民,为当地政府做了很多得益于人民的事情,并多次前往麻栗坡祭奠牺牲在这片红土地上的部下,在麻栗坡经济发展方面不仅建言献策,还出主意想门道做了很多事情。前不久在麻栗坡打造“英雄老山圣地、中国祖母绿都”的工作中,他就帮忙在北京成功组织了一次祖母绿宝石的展示活动。  黄宏将军说他与麻栗坡有着永远也不会了结的情缘,与老山战区人民有着血与肉般的亲情。当他每次到了麻栗坡,看到那里的老百姓的生活还是那么贫困时,心里都感到十分难受。&&黄宏将军还告诉我们,“2015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产品(北京)展示活动”开始前,他就接到一位州领导的电话,告诉他文山州有10家涉农企业将来京参展,但他一直没有忙得赢去现场看看。黄将军说着马上打电话到车队叫了一辆车,与我们一起来到了北京全国农展馆,在麻栗坡林生俏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台前,边向卢应春董事长了解老山石斛系列产品的功效和目前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当他得知因各方面条件的限制,目前虽然生产出了好产品,但销路还没打开时,马上联系了一家他熟悉的食药品销售公司,委托这家公司帮忙寻找销路。&&&当黄宏将军得知石斛与老山兰同属一个植物种类,石斛也就是老山兰的一种时,心里显得十分兴奋,马上将展台上刊登有《老山,石斛花开的地方》一文的《云南广播电视报-文山周刊》收集了十来张,要拿回家细看一下向商家推荐。当天晚上,黄宏将军就先后两次将我们与他一起拍的照片用微信发到了朋友圈里,并配上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文字,字字句句都表达了他对牺牲在老山战场的部下和对麻栗坡人民无尽的思念。NO.3:京城之夜与满屋英雄相聚“宁可前进一步死,绝不后退半步生”!“我是军人,刚毅是灵魂,牺牲是本分,舍己振军威,忘我壮国魂”!这是老山战斗英雄史光柱在前线时咬破手指写下的血书内容和他的格言。12月12日晚上,我们如约与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称号的史光柱、战地模范卫生员钟慧玲和一等功臣胡国桥、王曙光、丁文海等英雄模范相聚一堂,与他们在一起的还有当年落水洞野战医院的战地护士朱静、迟翆华、张爱蓉、杨煜华、朱资红等我们心目中的美女英雄。&&&&当我们赶到约定地点时,所有英雄人物们已全部在场有说有笑的等候,史光柱正在与一位年轻姑娘聊天。这姑娘是胡国桥的女儿胡凯,是解放军某部副指导员,几天后她就写下了一篇有关史光柱就他的作品《我是军人》看军人价值观的文章。我们四位来自老山的普通民众,一加入这个英雄的团体便犹如很久没见面的亲人一般,没有半点从没谋过面的感觉,相互间问寒问暖,有说有笑。在来之前就听帮我们联系胡国桥大校的老山干部学院王锦志教授说,胡大校是个十分热心的人,心里一直心系老山。胡国桥大校在联系了史光柱、钟慧玲和与他一同参战的王曙光、丁文海两位同学的同时,因为是见第二故乡来的亲人,所以他就将妻子朱静和女儿胡凯也一起带来了。他妻子是当年一个战地医院的护士,是他受伤在医院抢救时认识的,女儿胡凯虽然进军营时间不长,但已担任了某部副指导员。迟翆华、张爱蓉、杨煜华、朱资红则是钟慧玲当年同一战地医院的战友。我们与众英雄之间的会面场景可想而知,但当年事迹被人们所熟悉的这些英雄人物,至今还有多少人记得他们呢?史光柱是云南省马龙县人,在收复老山战斗中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后,又于1990年被中央组织部等部门联合授予“全国自强模范”称号,2006年被评选为“全国十佳卓越人物”。为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由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委联合组织开展的“100位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经全国近1亿群众的投票评选,于日揭晓评选结果,史光柱在此次参与活动评选的150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荣当“全国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钟慧玲是我军一位优秀女卫生兵,在老山作战中冒着生命危险,在枪林弹雨中抢救伤员的故事曾感动全国。一个年轻的女孩,牺牲羞涩,肩负起了姐姐妹妹母亲的承重,她的事迹充分反映了战争的可诅咒之处,因为战争,我们有无数的兄弟姐妹在牺牲。但面对禽兽,我们唯一的武器还是战争。人们在歌颂钟慧玲事迹的同时,也是在珍惜和平。胡国桥,如今已是总参某部大校研究员,30年前,他作为军校刚毕业的实习学员,在老山作战的阵地上奋勇杀敌,血洒疆场,荣立一等战功;30年后,在军事科研和政治教育的阵地上,他潜心研究军事和政治理论,注重身教与言教相结合,不断创新增强理论的说服力、感染力,有效提升了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他先后被评为“全军拥政爱民先进个人”、“全国军政训练优秀工作者”等。2015年11月被表彰为全军优秀“四会”政治教员。身材魁梧,浓眉大眼,溢满阳刚之气谈吐幽默风趣的王曙光,从他坚定而自信的脸上,绝对找不到一丝与健全人不同的影子。而他,却是一位双膝以下重残截肢的老山战斗一等功臣.&1987年,毕业于石家庄陆军学院的王曙光在老山前线见习期满就要返回内地时,部队突然接到了一个战斗任务,他坚决请求参战,在突击小分队中负责火力掩护。就在离目的地不远的一个小山包上,王曙光在冲锋中不幸踏响了地雷,将双脚和一个手指永远留在了老山…………喜庆地喝着来自老山的石斛酒,高唱着旋律高昂的老山歌,我们在英雄们“老山明天更美好”的祝福声中离别!&&&&&&&
田戈V田跃推荐阅读:
阅读(4478)|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的今天
在LOFTER的更多文章
loftPermalink:'',
id:'fks_',
blogTitle:'收复老山31年后,边地记者京城认亲记',
blogAbstract:'',
blogTag:'老山英雄',
blogUrl:'blog/static/',
isPublished:1,
istop:false,
modifyTime:2,
publishTime:7,
permalink:'blog/static/',
commentCount:9,
mainCommentCount:9,
recommendCount:0,
bsrk:-100,
publisherId:0,
recomBlogHome:false,
currentRecomBlog:false,
attachmentsFileIds:[],
groupInfo:{},
friendstatus:'none',
followstatus:'unFollow',
pubSucc:'',
visitorProvince:'',
visitorCity:'',
visitorNewUser:false,
postAddInfo:{},
mset:'000',
remindgoodnightblog:false,
isBlackVisitor:false,
isShowYodaoAd:false,
hostIntro:'博主田戈:原名田跃,自由媒体人,出生于风云变化不断的麻栗坡,曾在云南省军区教导大队参加中国首届民兵侦察兵集训,在云南老山前线某钢铁民兵哨所参战两年,后又入伍在空军昆明基地宣传处担任报道员,回地方后在云南、广西、浙江等地广播电视、报刊从事记者、编辑和管理工作,现任云南文山广播电视台映象传媒《映象文山》杂志和《云南广播电视报-文山周刊》执行总编。本人致力于老山文化研究和对参战老兵现状、法治社会、旅游文化等领域的宣传。',
hmcon:'1',
selfRecomBlogCount:'4',
lofter_single:''
{list a as x}
{if x.moveFrom=='wap'}
{elseif x.moveFrom=='iphone'}
{elseif x.moveFrom=='android'}
{elseif x.moveFrom=='mobile'}
${a.selfIntro|escape}{if great260}${suplement}{/if}
{list a as x}
推荐过这篇日志的人:
{list a as x}
{if !!b&&b.length>0}
他们还推荐了:
{list b as y}
转载记录:
{list d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if x_index>4}{break}{/if}
${fn2(x.publishTime,'yyyy-MM-dd HH:mm:ss')}
{list a as x}
{if !!(blogDetail.preBlogPermalink)}
{if !!(blogDetail.nextBlogPermalink)}
{list a as x}
{if defined('newslist')&&newslist.length>0}
{list newslist as x}
{if x_index>7}{break}{/if}
{list a as x}
{var first_option =}
{list x.voteDetailList as voteToOption}
{if voteToOption==1}
{if first_option==false},{/if}&&“${b[voteToOption_index]}”&&
{if (x.role!="-1") },“我是${c[x.role]}”&&{/if}
&&&&&&&&${fn1(x.voteTime)}
{if x.userName==''}{/if}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list x.l as y}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老山前线摄影师私存战地照:越军尸体堆积如山
作者:胡国桥、刘静老山作战中,时任119团宣传干事的杨健不顾个人安危,经常冒着敌军的枪弹深入所在部队的各个阵地采访,同连队的战士们一起生活,并肩战斗,及时准确地宣传战斗中的英雄模范事迹,鼓舞部队的战斗士气,向全国人民传播胜利的消息。在此期间,他采写、拍摄了大量的新闻稿件和图片,被中央和地方报刊用稿四百多篇。杨健因此连续三年被《国防战士》报评为优秀通讯员,三次荣立三等功。同时,他还被部队授予“建设精神文明标兵”荣誉称号。2016年清明节前夕,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拍摄军事纪实专题节目《烈士亲人,你们好吗》,经多方寻找终于在杨健处找到了李海欣烈士生前的最后一张照片。正是由于这张珍贵的照片,才让全国人民在三十二年后见到了英雄李海欣。后排右四是李海欣烈士我第一次见到杨健是日。杨健(左)在老山主峰向我介绍他当年在老山前线拍摄的照片,讲述他亲身经历的故事今年4月28日是收复老山作战胜利三十二周年,我在麻栗坡烈士陵园又见到了杨健。像这样的摄影展览杨健已经不知做了多少次。只要时间允许,在老山作战纪念日,杨健都会千里迢迢开着车,带着战地摄影作品参加活动,来到战友们中间,仔细介绍每一张照片中的故事,讲解照片中每一个英雄的事迹!作为一名军人,杨健不仅亲身经历了老山收复作战的全过程,而且用自己手中的笔和相机,完整而忠实地记录了作战中的点点滴滴。以下选取部分杨健在战地留下的战斗真实场面照片。当年战友们英勇作战的难忘瞬间日,他所在的部队摧毁了四辆来犯的越军坦克,上级首长和机关急需了解敌坦克的情况,他主动承担了拍摄任务。他在敌炮火下奔跑了两个多小时,从指挥所来到离越军阵地只有二百米的一个小高地上。这里树木茂密,为了保证拍摄效果,他选择了一个没有遮蔽物的地方拍摄。战士们看到危险性大,要求代替他去拍摄,被他婉言谢绝。他在战士们的掩护下爬到了选定的拍摄地点。当他刚举起照相机准备拍摄时,敌人发现了他,一梭子高射机枪弹向他扫射过来。他机智地抱着照相机一滚,就地隐蔽了起来。敌人以为他被击中了,可是他却很快回到了选定的拍摄位置,用望远镜头很快摄下了被我摧毁的四辆敌坦克。为上级全面了解敌情,进一步搞好防御部署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被击毁在清水河口子的越军坦克(拍摄于日,拍摄地点146号高地)1984年“7.12”之战使松毛岭成了越军的伤心岭,此战让越军在我军阵地前沿丢下了3700多具尸体。图为拍摄于日在634高地前沿阵地。“7.12”战役后,四连在634高地整理缴获的越军武器这张图片是守在那拉阵地的士兵,他身上、脸上、手上、枪上全是泥巴,在那拉阵地上,战士们没有水喝,他只能吸阵地上的野芭蕉杆的水解渴。镜头留下了烈士生前的最后一张照片烈士的音容笑貌定格在了那战斗的岁月,定格在了他们的青春年华!杨健的贡献是对我们那一段历史的贡献,以他的勇敢,他的视角,他的镜头,记录了老山前线战斗的壮烈,记录了前线战士的勇敢战斗、不怕牺牲的爱国情怀,对于牺牲的战友,他留下的是永远的情意,带给烈士家人的是烈士生前最后的场景,让烈士的家人有了更形象的精神和情感寄托!王仁先烈士在146号阵地坚守70多天没下高地,毙敌18名,为我军炮兵指挥敌人目标,荣立一等功,在7.12战役牺牲在146号高地。(该照片摄于日的146号高地)二连长刘开亮,在“6.11”作战牺牲在那拉阵地李玉学烈士(中)119团一营教导员,在那拉阵地李玉学烈士在阵地上向战友们宣传战报这张图片是“6.11”战役,我军抗住了越军一个团的进攻,119团一连八班坚守阵地,图(左一)为八班长冯光照带领全班打退了越军一次次进攻,毙敌20多人,冯光照荣立一等功。老山作战中牺牲的职务最高首长,119团副政委张政光烈士(第二排右边第二个)日在攻下662.6高地后与部分团营首长在662.6高地合影,5月4日张政光牺牲,这是他生前最后一张照片。用会说话的照片传承老山精神杨健亲身经历了那场战争,对战友的情意、对老山精神的理解和宣传,成为他人生最重要的事,那份老山情怀深深扎在心里,融入他的生命,融入他的血液。他表现出来的是那么踏实、厚重、亲切、温暖!杨健把在老山前线拍摄的照片精选出几百张全部扩印到22寸,每一张照片的主人公他都反复核实,做了大量细致工作,还做好装裱,保证展览效果。他为摄影展付出巨大的努力,只为表达他那颗爱部队、爱战友的心!杨健还将当年许多照片和背后的故事整理出来,编辑出版了《南疆战事》一书,为战友及其亲友献上了一份珍贵的历史纪念。杨健向我们介绍《南疆战事》中的故事永远的怀念多年来,杨健满怀对战友的思念之情,带着满满一车的照片一次又一次来到麻栗坡烈士陵园,看望战友,祭奠英灵。站在麻栗坡烈士陵园,杨健的眼中总是充满泪水亲爱的战友啊,你们为国为民牺牲了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了祖国的南疆。我们是生死弟兄,我们一天也没有忘记你们,你们永远活在我们心里。杨健是一个在战场上像战士一样冲锋的摄影师,他是记录这场战争的英雄,他的作品在我军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眼中收录了当年老山作战战友们的英勇顽强,他的心中装满了一个个年轻战友壮烈的瞬间,那硝烟中带着血色的记忆让他的感情、他的品格、他的人生永远与众不同!【杨健简历】1959年2月出生于贵州遵义。1978年入伍,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1982年考入昆明军区“新闻集训队”深造,一年后分配到40师119团政治处从事新闻报道工作。1984年参加老山作战,在此期间采写、拍摄大量新闻稿件和图片。他先后担任40师政治部组织干事、新闻干事、昆明学校后训队宣传干事。1987年转业,在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法院工作,2003年离职任遵义某环保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为近200人解决了就业问题。不管环境如何变化,也不管工作有多么繁忙,杨健的心中始终忘不了的还是那深深的生死战友之情……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znguan]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战地2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