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各位达人,顺半步崩拳实战视频如何发力

起源/半步崩拳
因铲除恶霸,犯了人命官司,被关进监牢,仍苦练功夫,由于项上有枷,脚上铁铐的缘故,练就了只能迈出半步的绝技——半步崩拳,所以,后来郭云深名扬大江南北,以“半步崩拳打遍天下”而着称。郭云深号称半步崩拳打天下,半步崩拳实际上是最简单的一路拳法,大概是形意拳五行拳里面练习要点最少的一路了:半步崩拳的动作以“三体式”站立,左脚左拳在前,右脚在后,右拳置于右肋旁,虎口向右。进步时,左脚向前蹚而进,右脚随之跟步;同时右拳内拧向前打出,虎口向上;左拳在两拳相交时收回,虎口向左,置于左肋旁。如此两脚一蹚一蹬,总是左脚在前,右脚在后,两拳一出一入,接连不断,势如连昧箭。在打崩拳时,出左拳为顺步崩拳,出右拳为拗步崩拳。但是,这路最简单的跟步冲拳,在郭云深的手上施展开来,成为一代传奇,最常见的描述是:莫樱其锋,当者必飞丈外。这里也包括了‘掌力将碗口粗的白蜡杆一格即断’的“鬼八卦”焦萝夫,三战皆飞。郭云深还有两个方面的武学能力表现,一个是动作快,电光石火,人动拳到;一个是反应敏捷,‘不管对方拳棒有多快,皆能避之’,结合上他的爆发力极强的崩拳,很是风光,堪称一代大家郭的半步崩拳,纯粹以爆发力取胜,不管你的体重,防御能力,是否练过铁布衫等等,一律一拳击飞,还有,郭的崩拳已经到了只要接触一点点,就可以击飞壮汉的地步,这个爆发力已经超过李小龙很多了,属于典型的以内家功力取胜。
奥妙/半步崩拳
山西形意拳名宿宋铁麟先生谈及半步崩拳的步法奥妙时,宋先生说:“崩拳的步法,全在一趟一蹬,前脚进时,似铁牛耕地。不偏不倚,要中直,抢占对方中门;后脚蹬时,要快迅、猛烈,如箭出弦;意一动,身一抖,便进身,不能有丝毫迟疑之感。”正如拳经所说的“宁在一思进;莫在一思存,宁在一气先,莫在一气后”和 “崩拳如射箭,打倒还嫌慢”。重在一个“狠”字。手法:崩拳所走的路线,许多人认为是一条直线,是一个直拳动作,其实这种看法是带有片面性的。从崩拳的技术动作来分析,它并非走直线,而是在它的运动过程中,包含着一定的弧线。当顺步崩拳转变为拗步崩拳,或拗步崩拳转变为顺步崩拳时,后拳沿着前手小臂,向前打出,里面暗含着向下压的劲,拳面又有前顶之劲,在发劲的一刹间,小臂又有向前裹钻、向上猛挑的劲力,而要发挥这些劲力,并不是一条直线所能够做到的。再说在它的运动过程中,已含有一定的弧线动作。崩拳所走的路线,从许多形意拳名家高手的实战中可以领悟。单凭一个直力(纷)是无法将人打得升高,而只能将人打出。因为每个人在遭到外界打击时,都会作出防御性的反应。当用崩拳打击对方时,对方必然会产主一个向上的抗劲,而崩拳者可借其抗劲,再往前上裹钻、猛挑,借力用劲,使对方失去重心,拔根而起,紧接着催发劲力,对方必然会被打至升高,而后跌出。崩拳动作在实战中,是讲究打破,而不是破打。它是利用出拳的前臂挫压对方而进击,是打中带破,并不是破了对方的防线之后,再打对方。所以,对崩拳所走的路线,我们从锻炼和实战中总结出有二种。一种是对方一接触我拳就倒下去,是走直线;另一种是对方接触我拳之后,再倒下的,是走弧线。角度:任何拳术能不能把应有的劲力发挥出来,而发挥出来的劲力是否能使对方受到伤害,正确的运用角度是其关键。崩拳在角度上的要求有二:一是身法。崩拳的身法,谓阴阳身,即通常所说的 “半侧身”,它要求身体之正面与前进方向的直线成45度角,目不斜视。其特点是转换自如,在实战中减少受力面积。在打崩拳时,无论是顺步崩拳或拗步崩拳,其心胸部位必须随拳的出入而转换成45度角,使手、足、鼻三尖相照,只有符合了这个规矩,全身的力量才能内外合一,通过前脚的淌、后脚的淌迅速而充分地发挥出来。另外就是崩拳的握法,是本门不外传的;许多人把崩拳的握法,误解成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自然握拳法。正确的握法应是四指卷曲后,将食指的第二关节向前突出,而后将大拇指的指肚压在食指的第一关节上,成惯拳。惯拳在实战中起点穴、封闭对方血脉的作用。在运用时,应将劲力贯注于食指突出的关节之上,它是利用点打面,而不是面打面,这同拳经所讲的“崩拳一条线,不偏不离找要点”是相符合的,从力学角度来分析也是符合其点与面的原理的。劲力:崩拳的劲力在身体内部是阴阳一气循环往来之运动,它除崩劲之外,还要压劲、裹劲、扑劲、抖劲、踏劲等,常要求一劲之中又须含有顶、拧、磨、翻、蹬、猛、顺、透八种混合劲,而这些混合劲须一种种、一层层单独练起来,有些劲力则非经名家高手的口授身教而不能得,故形意拳前辈常有“练拳容易,找劲难”之说。崩拳的劲力,最大的特点,就是崩劲。它是采用先蓄而后发,先松而后紧,当接近对方寸余距离时,猝然发出的一种最猛、最凶、最狠的劲力。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6次
参与编辑人数:5位
最近更新时间: 04:31:05
贡献光荣榜怎样练出崩拳的威力
崩拳,是形意拳五行拳之一,崩拳似箭,五行属木,发力时如山崩地裂,威力无比故名。历代形意拳大师多善用之。郭云深先师有“半步崩拳打天下”的美誉。笔者师爷周永祥、周永福先生授业于李存义先生之高足田鸿业老师、恩师姜周存教授全面继承了二老的衣钵。笔者现结合姜师多年来耳提面命之教诲及个人练功教学之体会,简要阐述崩拳的修习法门。
练好崩拳,首要之基础功夫桩功“三体式”要过关,即初具伸筋拔骨之功,即三七劲,夹剪步,龙折身。崩拳的练法是:以“三体式”站立,左脚左拳在前,右脚在后,右拳握仰拳,置于右肋旁,进步时,左脚向前直趟而进,右脚随之跟步,同时右拳内拧成立拳向前打出。左拳在两拳相交时收回成仰拳,置于左肋旁。如此一趟一蹬,前进时如铁牛耕地,抢占对方中门,直趟而进。后脚蹬要快速、迅猛。所谓“起如箭、落如风、追风赶月不放松”。
崩拳的劲力在身体内为阴阳一气循环往来之运动。要练好崩拳,须具备顶、拧、磨、翻、蹬、猛、顺、冲等八种劲力,要练好这些混合劲,明师之教导,良友之切磋,至关重要,很难无师自通。现简述之。
1、顶:出崩拳时,头部天庭要向前顶劲。前拳的食指和中指及前腿的膝关节皆有向前的顶劲。
2、拧:练习崩拳时,腰、胯、腿、手臂要有拧劲。拧劲的练习,有利于劲走三节,促使周身劲力完整一气,在阴阳的互易变化中打出崩拳的爆发力。腰部的拧劲,能使腰间筋骨肌肉以及内气拧聚合一,同时脊背的拧转,又能够促使抽肩调膀,发出肩与膀之根节的催劲,腿胯的拧劲,使劲起于足下,而且可以使周身增大稳固性。臂部的拧劲就是要将肩部、膀部和肘部传送来的劲力拧聚在一起,增大上肢的冲击力。
3、磨:拳经云:“磨胫磨劲,意气响连声”首重在一个“磨”字,练习崩拳,不仅两手要有互相磨擦的劲力,更重要的是两肘与两肋要有相磨的劲力。
4、翻:出手要钻,落拳要翻是崩拳运用爆发寸劲中的技巧,具体讲,就是崩拳在出拳的运行过程中,拳和臂要同步拧转,当拳接近终点的寸间。拳面要突然向下翻(即由平面的垂直。变为向下倾斜的45度)使前拳即有向里的拧转劲,又有向前下的翻钻劲。
5、蹬:只有后足的蹬劲,才能使起于后足之力循下肢而上于腰,然后由腰再传送到肩胛骨、膀、肘而达于用。要正确发挥后足的蹬劲,首先要肌松腰跨之功,即将内劲沿脊背下沉至腰胯,直至脚跟。
6、猛:是突如其来,迅猛异常之意。练崩拳时蓄劲如张弓,一旦触发,则脱弦而出。
7、顺:练习崩拳,肩要沉而顺出。膀要挺而顺撑,肘要垂直顺催,拳要滚而顺入,身要滚而顺进,手、足、鼻三尖要相结顺列、劲力发放时要做到横劲竖发,曲中求直方为顺劲。
8、冲:一方面是讲速度,另一方面是讲勇气的,逢敌交手,勇者生,怯退者亡,上欲进则下必随,下欲进则上必领,上下进必中节攻,中节进则上下和一进七进,全无半节抽扯之意,才能发出全身之冲劲。
作品相关 寸劲的训练
人体的力量是通过肌肉的收缩产生的。要想得到高质量的‘寸劲‘,就必须加强对各部分肌肉的训练,有意识地提高肌肉的收缩效率;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反应速度。对此,各门派历来都有自己的独门训练法。笔者认为,‘寸劲‘的训练除做基本的俯卧撑、溜腿、涮腰、站桩外,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对反应速度和判断能力的训练。
以下介绍几种训练方法。
一、石锁功。石锁功有多种练法,这里介绍三种练习反应速度和判断能力的方法:
1.砸肘。即将石锁抛起后站好马步桩,手臂弯屈成直角,以肘部外侧接住石锁,再用肘部挑抛石锁,左右肘轮番抛接。初练时,需带护肘或其他护具,以防石锁擦伤皮肤。
2.骗马。即用手在体前将石锁从腿下向身后抛出,接住后在身后再从腿下向身前抛出。
3.背花。即将石锁从背后抛起落到身前,用手或肘部接住。左右手轮番抛接,反复练习。初练时,石锁可用轻一些的,待动作熟练后再换重量大的。注意:抛时需竖直向上用力,以免伤及后脑,抛后需马上抬头观察,以免下落时砸到头顶。
二、橡胶绳练习。这种训练方法是笔者根据以前踢打牛皮绳总结出来的。因橡胶绳比牛皮绳更具弹性,在训练中不易受伤,可用于速度训练。练法如下:把橡胶绳一端固定在身后,另一端套在手上,可一手一条,站好马步,以腰间抱拳时橡胶绳拉直为度,两拳轮番向前打出,也可结合各种步型出拳。再将橡胶绳一端固定在身后,一端套在脚踝部,做踢、蹬、踹、扫等动作。
三、抛抓小沙袋,主要用于训练身法和手部力量。缝制两只边长约为25~30厘米的方形帆布袋,内填锯末和细沙,重量视练习者力量大小而定。初练时可抛接一只,用力向前上方抛掷,然后迅速移动接住,也可向身后抛掷,然后转身接住。既可两只同时抛接,也可一先一后抛接,逐渐加大沙袋重量,反复练习。
四、踢打轻沙球,主要用于综合训练。轻沙球可用旧的蓝球、排球、足球等制做,也可用沙袋代替,但重量要轻,多用柔软的棉絮、海绵等掺少许粗沙填充而成。做好后,用一条牢固的绳挂起来,高度以与自己头部同高或稍高于头部为度,模仿实战拳打脚踢,在沙球的摆动中捕捉击打机会。初练时,可打一只或两只,可高低各一,也可前后各一。熟练后,慢慢增加球的数量和方位,前、后、左、右、高、低均可,自己站在中间击打,同时注意防守,躲闪沙球。
拳谚云:‘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练功不仅练外,还要练内气。练气之法很多,在此不赘述。
作品相关 七星螳螂拳
拳打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倒不如将计就计,借力打巧,乘风行船,四两打八千斤,学拳之道至此尽矣.
&&& 总论歌诀
螳螂七字化为成,看打采移不落空.
前步引进后步跟,五门六法变化生.
&&& 五门六法
五门:即软,硬,斜,串,随(亦称五个门头)是本拳功法,劲法配合的技击方法的集中体现.
六法:即鹰眼,猴手,狼盘,雷炸,龙形,狗腰.
&&& 打手歌诀
七星步奥妙出奇,八娇炻砟炎?
哪怕他人多诡计,只要我能精巧取.
武花式*步挎裆,转环手虚实难当,
如猿奔四面八方,打来人不慌不忙.
中宫步练法罕有,学到家如彪如虎,
倘对手若不远走,若迟疑必败之忧.
裹合手法术精强,步跟步自然难防,
飞腾跳跃式中藏,三法连环步跟上.
扒门靠式法变用,一见手马到成功,
伏虎式软硬相随,变化手进退如雷.
斗敌人,他不识高低;受击打,一定错迷.
借你力大拨千斤,难逃艺高压人.
铁山靠里外使用,身手步与众不同,
不知者大胆跟进,中一手立扫威风.
里插手快如神风,进退法不得停留,
外插手式式雄固,指东打西真传授.
收掩结果技法稀,低进高取人不知,
上下招法随意变,由里及外不空回.
步法变化须轻快,由外及里变化灵,
转环化手靠法跟,身动手进步不停.
形如风摆杨柳,静如山岳,动如雷炸,手似车轮腰似轴,脚步好似卷地风,眼如鹰视不放松.手到步随,力贵迅发,机贵神速.拳打乌明珠,棒打十指间.
泰山压顶,迎面直通,顺步双掌,叠肘硬碰,贴门靠壁,硬崩伏底,左右双捆,摔捋两分.
歌曰:有门则由径以升堂,无门则破壁而入室.
飞杵千斤,击毫发而莫损,荆轲匕首困于难使.
青丝一线,击虎臂而有余,搏虎擒龙随手而得.
&&& 十二柔
见刚而回手,入手而偷手,截手而滚手,捆手而漏手,
直统而勾手,采手而入手,搂手而进手,磕手而入手,
扑手而进手,挑手而入手,开手而叠手,粘手而破手.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从《真武百年》看:半步崩拳,究竟是怎么个半步?
武术有话,“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师父”,可见步法之重要,步法成了,拳艺也就成了多半。今天就说说步法,重点讲解传说中的“半步崩拳”,究竟是怎么个“半步”。崩拳传说:武林传说,形意拳高师郭云深,半步崩拳打遍天下,与人动手反反复复就是一个崩拳就够了。据说他是在狱中得成就的,因为带着脚镣手铐无法伸展,便以半步压缩之法练习虎形扑纵,三年出狱,功力大成,顿开金锁走蛟龙,前打一丈不为远,近打只在一寸间,半步崩拳打遍天下。这典故激励了无数形意拳门内内外的爱好者,形意拳谱又有话:准备万般一旦无,千招不如一招熟。很多人又把这与“一招鲜,吃遍天”理解成一回事了,如此,正因为郭云深崩拳名气太盛,反而“坑”了门人后学,认定只练个半步一杵,就可以打遍天下了。半辈子没练成,就说是老祖宗郭云深练得比自己更苦……岂知形意拳的前身心意拳,原本就有把把不离鹰捉,势势不离虎扑,步步不离鸡腿之说。半步崩拳是结果,是外相,不是成因,不是所有。这一拳前后铺垫后有埋伏,可不是孤单单一拳;而就一拳之中,又包含了五行十形的变化,正是鹰捉、虎扑、鸡腿的高度整合,放在古拳谱上,出自头一把“起手横拳势难招”,保守传承之中还有“单崩”练法。换句话说,你看到的,只是落在崩拳形式上的最后一击。当然,可能出手直接就落成崩拳了,因为对手功力的差距,很少有人能迫使郭云深展现其它拳艺,这是反反复复一个崩拳就够了的真相。细说起来,比如手臂绑刀子找郭云深比武那位“鬼八卦”,就迫使郭云深瞬间变势,走了个变化才落在了崩拳上。传说中郭云深见董海川,崩拳被闪过之后的惊灵回身,都说明了“半步崩拳”只是表面现象,其中内涵极其精深。&崩拳来历:拳谱中有“崩拳似箭”之说,拳劲似箭,身形步法亦要似箭,步短则拳短,身慢则拳慢。如今大多的崩拳练法,可能练出“箭(集中之形)”,但很难练出“弓(纵劲之本)”,在实战中“打不远,撵不上”,遇着机会往往还打不出重击。其实也不光是崩拳了,整个五行拳基本都是这个处境了,大多是玩玩招法,擒拿发放什么的,没有杀伤力。这是什么原因呢?又怎么解决呢?则是必须练就“虎形践步”为根基,即表现在半步崩拳,而内涵为虎形践步。这就跟心意拳的“出手横拳无敌家”的“横拳把”一样,用起来也就是一拳,但练法却带着过步践蹿。而单崩半步与虎形践步的关系,正是两把半的横拳把与四把锤的横拳把之间的关系,那个“半把”差就差在这个践蹿步子上。武术界只看到了郭云深的崩拳打人,不知道他的虎扑功底。外人不知尚且罢了,门人后学怎么也天真的认为崩拳就是开半步跟半步呢?因为自己不勤,就把前辈绰绰有余的一击当做全部,因为自己不会,就排斥庞大细腻的拳功系统,认为天天反复一个并步杵捶就能练得形意拳神威重现。只念着“近打只在一寸间”,不看见“前打一丈不为远”,一辈子拳艺无成,遇着求教的,是不是还要把拳谱说成是夸张形容?&步法有五:步为一身之根基,要弄懂崩拳的半步,就必须弄懂整个形意拳的步。说步法基础,前窜一丈,后跳八尺,这是武术界的话,是合格武人该有的能力。形意拳,步法有专长,各版面拳谱均有步法篇,大同小异,唯独垫步、颠步、掂步、踮步与箭步、践步、溅步、剪步等有字眼区别。然而字面之差对于字意影响深远,这就需要有口传身授的功法、拳谱传承,以及有点展示能力才好谈论这些(看过很多写文章的,说人家浑身是气,但自己练的也不咋地,吆喝了多年公开秘诀,也没见他的学生多成才)。有寸、垫、过、快、践五步法,李洛能先生论形意中列举为四,差在“过步”章节上。历代有传闻一步三丈五者,显然为组合步法,只是组合状态不明。对照拳谱,大概说的是二三尺(即一米内)用寸步即可,四五尺(一米半)则加垫步,六七尺(两米出头)是剪(或箭)步,八尺远(也就是两米半了)以及一丈八尺远(六米远了)则用快步。所谓过步,各版本大意:如三尺远则用垫步,仍上前步;为遇身大力勇者则进前脚,急过后脚。因为步为一身之根基,形意拳最讲究腿功,整劲,整劲说白了就是把两腿之力运返于臂,如虎践马奔,触者必伤。步法弱则处处弱,步法不强,五行拳形徒有其表。&具体区别:以上步法五种,说的都是后足向前为一步论。并非拳击散打式的滑步为一步。但是,它的最基准确也是“滑步”,即“垫步”之垫,这一垫非常厉害,后边专门说。寸步:就是前足不动,过后足,上步劈拳一般。想必大多人都会理解成前脚上一寸,后脚跟一寸。垫步:其实应该说成是“垫步法”,不是单纯前脚垫一下就算垫步,是先垫一步,再上后足,完成之后算一步。如谱中言:遇到身大力勇者,需要先顺步发力,撼动其根基,而后过步纵力。过步:过步也就是过在这,所以谱上的垫步跟过步其实是一回事,因为五步法包括寸步都是过步的,唯独这一垫步之过有所特指。所以李洛能形意拳拳谱是全面的,而且也是经过核实的。快步:其中快步最难,记载八尺(两米半)至一丈开外(五米左右)而后有“践”与“剪”之区别,字面意思其实就能理解,践与剪记的也是一回事,其实是快步的变化,或者后续,即是落步腾空,步法变成了腿法。所以说,基本步法,则为单垫步、寸步(单过步)、快步(组合践步),即为河南派步法疾步、过步、践步。最重要的,其实是这个“垫步”单练叫做“踮步”,但说表现,垫在前脚,踮在后脚,排除形意拳必须有的功能,主要作用似滑步,但凡玩过实战对抗过的,都知道滑步的重要性。半步:单垫可远可近,是最为重要的一步,也是之后一切步法能力的根基与含蓄,“半步崩拳”的半步即是这一下。后足纵力,前脚开步,一次举踵落步,而不是循环一整步。平常人没有这么单边走路的,,如此不算一步,“半步”由此而来。整个半步崩拳练的都是这个,即是始终一足在前。远可及丈,近只寸许,改成连环崩拳之后的崩拳,其实是河南心意拳踮步之法,踮主要说当时后腿的状态,为了践蹿快步而用,始终是蓄力状态,方便再次蹿纵,不知道内涵,表现上只是跟上“半脚”。看很多拳家练的,是前脚一迈,后脚一跺,徒有“半步”之态,却无半步之实。那一跺吓唬谁呢?当然蹿不出去了。落地有声,是蹬开之后前脚自然坠地之声,可不是故作姿态的硬跺,实战有话“打倒还嫌迟”,你还有空自己跺着拖沓时机?&单崩之妙:步法之远,并非用在拉近距离上,而是用在追赶与纵力上。好比两米之步,即为两米之力,即是不一定隔着两米就上步打,而是贴上身去,打出这一纵两米的力道。而半步崩拳这一“崩”,就是练就这个状态下的合力一击的,没有内在这个纵势,也没什么可“合”的。而面对身大力勇者这一垫,也可能只是一个调整,或者变向或者侧退,最后都可以归为一拳。所以这一拳不是冒然发拳,而是成功表现,这才是这一拳每发必中的根本原因。形意五行拳势,除了崩拳,其余都是“垫步过步”,而“单崩”之妙,正是怕人随着节奏练假了,硬逼着你骤然崩发,所以这一下最累人,郭云深前辈练成了,所以了不起。&践蹿快步:现在明白了基础的步法,活用而论,所谓“过步”其实是“后足点步前足飞”的步法,三种步法有个微妙调整,就是所谓“快步”了。这个调整一在换力,一在“剪”法。所谓剪法并非起二踢脚之类那般简单,而是变向蹿纵,让对手退无可退,防不胜防。所以说,如果有了鸡腿之功,可以打出快步了,但没有龙身之能,也玩不了践步。所以又有单练的功法。而所谓的“寸步”实际很少用,它是作为“过步践蹿”的根基存在的。所以这个“寸步”用时确实最短,作为调整用的,也就是二三尺吧,当然也可以更远,但没必要,因为《步法论》论的是“用法”,而不是能力。&步法标准:首先是状态-起前足则后平飞,如马之奔,虎之践,绝非跳跃,非艺成者不可轻用。说白了就是稳重,如鹰捉物,如石沉水。鹰捉物是什么状态?是坠落扑袭而下,关键是个“坠”字,就好比石头沉水,水面比作地面,劲力得直坠下去。咚一下落地揳橛。为什么?——以便辗转。实战是很迅猛的,哪容你喘气调整?所以硬功必须强,不强震断腿。而如果没有根基,浮漂了,撞人家身上自己出去了。所以又回到了周身如铸,泰山横移之态那套,自身不过硬,又如何如高山滚石,倾轧而下?&距离标准:八尺远则用快步。形意拳是贴身纵力之拳,这一步不是让你贴上去扎个马出拳,而是这一步就是抛石扑去,好拳都是过程打人,你落地发拳劲就浪费了,时机也晚了。说八尺,得超越八尺才行,八尺不过是拉近的那部分距离。古人的标准是什么?有一段口述,说的是孙禄堂的公子孙存周,形意拳大高手。记录如下:孙存周穿着件长衫,在我师力邀下,示范了一个虎形,孙存周连长衫也没脱,双脚向前一跃,疾如灵猿,确实跃出很远。吴师让我用脚量量,这一跃足足有十大步。至于凌空走八步,我没见过,这可能是对身体轻灵,纵高蹦远的一种形容吧?这位口述者说的这个“步”是专指量步,类似“一拃”,不能混淆。一步按两尺计,十步是二十尺(两丈),约合六米半。后来又有文字,说成了十米,当做是夸张也好,是真实标准也罢,咱们一个一个分解,先取个一丈五(约五米)做基准。“双足”一跃显然不是“单垫步”了,这个就是“虎扑把”的腾挪法,含着剪法,即调向,所谓虎有三绝,一扑、一掀、一剪。半步崩拳五尺(一米半)开外,一步虎践一丈五(五米)。单纯蹿出个距离不难吧?距离不难,唯独沉稳、迅速与变向难。因为实战不是田径,不是篮球,而是对抗。一步五米的基础有了,虎践之形可不是单纯就是这么个一步,组合步法还多出一截“并剪而上”呢,这一截可远可近,料想孙存周前辈的能力,过六米没问题的。凭什么这么说?&推断证据:2004年笔者尝试教学,因为脚筋受伤,一足有伤,一足强劲,虽然做不到整套践蹿,但还可以应用半步、剪步发挥形意拳形,留有教学视频两段:半步展示为并步单开,即崩拳步,在宾馆房间,一步过了床的长度,轻松完成七尺之数。有剪步法,开步过了奥迪A4L的长度,遇树而止,剪步变向,完成了丈五之数。如此仅是一步之数,若是虎践,还有“并剪”一截未用,一个体重二百斤的作家,捎带练练尚能如此,前辈高人自然更强。如果练法正确,同道专业人才也当更强才是,如果不能,必然是练法不全。五行拳架是练功用的,没必要这么奋勇,但是无论远近,这个纵劲的势头与稳当不能丢。有些人练形意拳,上步还不如不上,上步不上步都是捂一下,杵一下,还不如老老实实扎个桩晃悠着劲杵。真能上步就能上踹,抬手腿劲催着,防御也有冲击力,两下冲撞,对手什么形都不好使了。&龙蛇之别:形意五行拳为十二形拳劲归纳提纯而成,打法又返还十二形,形意拳与心意拳是一套拳谱,形意拳注重拳与步,暗藏肘膝,纵劲进退,强调根节,心意拳突出肘膝,摇涮进击,强调中节。对应交手变化,有了蛇形、龙形势法侧重,蛇行蹭擦,贴地蹿劲,龙行滚翻,拔腿换步,可视滚翻攻击方式为埋身重击之后续,若是失手也是补救,此为纵横根本。龙形势法练成中节之后,手脚随身应变,打人不透形,打了对手,对手都不知道怎么挨的,一辈子都会留下阴影。蛇形势法练成根节箭蹿,劲力犀利集中,见着也无可化,所以可以服人。半步崩拳即是如此,所以传说中,“半步”与“虎扑”以及“回身”三者一体,回身传说在郭云深见董海川一节,本篇以论“崩拳似箭”为主,回身法暂不表述。&练法提示:崩拳纵步不在半步崩拳中练,半步崩拳架势更多是练周身间架,以便发挥,是以筋骨支撑劲力集中为主,甚至手法都少,单练一拳之发挥。单崩虽然也是半步,但是特别强化筋骨,虽然单练半步,但是成就两腿,成就了两腿,也就成就了步法功力。要练好纵劲,应该在虎形中练,先出扑纵大势,而后精细拳架,转为崩拳为好。两者相辅相成。而要练成蹿纵,无论从单崩中练,还是从虎形中练,都要尽量压低身架,因为腰胯稍高,会影响强化,再练也只是熟练打法技巧,而这个打法因为局限在崩拳连环上了,形式单一,也没什么大价值了。种种打法,硬派武侠长篇小说《真武百年》都有详细描写,因为段落太多,就不摘要了。&相关拳论:心意把版《少林把锤谱》中《步法》章节,如下:步法者,寸、踮、过、快、溅也。如二三尺远,则用寸步,寸步一步可到也。若四五尺远,则用踮步,必踮一步方能到也。若遇身大力强者,同用过步,进前脚,急过后脚,所谓步起在人落过于人也。如有一丈八尺远。则用快步,快步者起前脚而带后脚平飞而去。并非跳跃而往也,此马奔虎蹿之意,非艺成者,不可轻用,唯远不发脚而已。如遇人多,或有器械,即连腿带脚并溅而上,进前脚带后脚,如鹞子钻林,燕子取水,所谓踩脚二起之说也。学者随便用之,习之纯熟,用之无心方尽其妙也。&曹继武《十法摘要》版,也是山西戴氏《心意拳谱》中《步法》章节,如下:步法。步法者,寸、颠、过、快、溅是也。如两三尺远,则用寸步,如四五尺远,则用颠步,必颠一步方能到也。若遇身大力强者,则用过步,即进前脚,急过后脚,所谓步起在人落过于人也。如有一丈八尺远,则用快步,快步者,起前脚带后脚平步如飞而去,并非跳跃而往也,此马奔虎窜之意也,非艺成者不可轻用,惟远不发脚而已。如遇人多或持有器械者,则连腿带脚并翦而上,即所谓采脚二起之说,亦即鸳鸯脚法,又如鹞子入林,燕子抄水之式也。学者随便使用,但纵横之法不可不熟,习之纯熟,用之无心,方尽其妙也。&心意六合拳版《心意拳谱》中《步法》章节,如下:步法者,寸步,垫步,快步,箭步是也。如三尺远则用垫步,仍上前步。为遇身大力勇者则进前脚急过后足。为一丈八尺远则用快步,起前足带后足,平飞而去,并如跃之去也,以马奔虎戏之势,武艺成者,不可不可轻者用。惟远不发足而矣,惟远不获是而已。如遇人多戓带器械者,则速随带足并践而上,即谓踩脚而起之说也。善学者,随便用也。总之,去不执,可望纯熟用之,以心意方尽其妙也。&少林外传版《心意把锤》中《步法》章节如下:步法者,寸步、掂步、过步、快步、剪步是也。如一丈八尺远,则快步可到,如四五尺远,则后脚站一步仍上前脚,如遇身大力勇者,则进前脚,急上后脚。如一二尺则一步可到,快步这,起前脚,代后脚,奔飞而去,并飞跳跃而往也。如马奔虎剪之意也。非艺成者不可轻用,惟远不发脚而已,如遇人多,或器械,则连腿带足并剪而上,即所谓踩脚二起之说也,美者,随便用之,以无心方尽其妙也。&形意拳版《李洛能先生论形意》中有《步法》章节,如下:步法者,寸步、垫步、剪步、快步是也。一尺远近则用寸步;三五尺远则用垫步;六七尺远则剪步;八尺远则用快步。步法中为快步最难,是起前足则后平飞而去,如马之奔,虎之践,步法者足法产之要意是起翻落钻,起者如手之上翻撩阴,落钻如石之沉水,夫足之进忌踢,进则用踩,踩者如鹰捉物也。&口传笔记版《心意六合拳谱》中:步法者,寸步,垫步,快步,箭步是也。如三尺远则用垫步,仍上前步。为遇身大力勇者则进前急过后足为一丈八尺,远则用快步,起前足带后足,平飞而去,并如跃之去也,以马奔虎戏之势,武艺成者,不可轻者用。惟远不发足而矣,惟远不获是而已。如遇人多戓带器械者,则速随带足并践而上,即谓踩脚而起之说也。善学者,随便用也。总之,去不执,可望纯熟用之,以心意方尽其妙也。&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半步崩拳实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