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御乐堂《梦幻西游牡丹亭怎么样》怎么样,御乐堂《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御乐堂里,看勾魂《牡丹亭》
记者 姜雄 这,大约是最适合在春天里看的戏。 每逢周五周六,浙江昆剧团的《牡丹亭》都会如约在中山南路的御乐堂上演。 这一版,被冠以“体验版”。什么样的体验? 剧场不大,才66个座位,却精致,斗拱画梁,古色古香。 最先上场的,是六位身着古装的乐手。笛、笙、鼓、筝、琵琶、二胡,分列舞台两侧。仿佛一下子将人带进了古时候的戏园子。 悠扬的笛声中,杜丽娘娉婷而至。 戏中的美人,就在触手可及的地方。能清楚地看到长裙上细小的刺绣图案,看到头上的珠花,看到精致的耳坠,看到淡扫的蛾眉,甚至,能看到她眼角漾出的微微笑意。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朱唇轻启,一派春色无边。 柳梦梅上来了。一袭月白长衫,儒雅俊俏,想必正是万千少女们梦中人的模样。 那样一个生生死死,缠绵婉转的爱情故事,被舞台上的这对“才子佳人”演绎得那样入心入肺:举手投足,一颦一笑,眼波流转,俱是风流。真真的让人沉醉其中。 舞美设计也妙得很。 背后的幕墙,是淡淡的中国水墨画,随着剧情,时而春花春柳,时而秋风秋雨。 两人首次在梦里相聚,云雾从舞台弥漫至观众席,整个剧场都恍如梦境。 柳梦梅用八尺长的斗篷,将杜丽娘给围起来,两人幸福偎依,此时,天上飘落无数片粉色的花瓣,浪漫满屋。 丽娘离魂那一折,秋雨萧萧,分布在剧场各处的喷头,也随之“下雨”,水滴落在正对着的鱼缸里,滴答滴答,让观众身临其境。 一个半小时的演出,全场寂然无声。直到谢幕时刻,掌声才爆发出来。 坐在记者身边的,是一位年轻的大学教师,姓项,来自东北,之前从未在剧场看过昆剧。散场之后,他抚着胸口:“啊呀,魂都被勾走了!”
[] [] [] []您所在的位置:
800元一张票的《牡丹亭》体验版 现在怎么样了? 06:55:37
刚刚演满100场,马上又续签了100场
厅堂昆曲,让浙昆打磨了队伍
去年四月,一家以昆曲演出和餐饮相结合的场子出现在杭州南宋御街上。御乐堂将原先翁隆庆茶庄历史建筑的三楼改造成演昆曲的小厅,只演体验版《牡丹亭》一出戏,只设66个座位,平均票价高达800元一张。这样的经营模式引起了众多关注和讨论。
转眼一年过去了,上周末,这家昆曲场子对外发布消息:他们已经成功演满了100场,并与演出合作方——浙昆签订了又一个百场演出协议。这一年,他们是怎么走过来的?在对传统戏曲的演出推广上,又有那些值得讨论的经验呢?
演出已经保本,持续还需餐饮补贴
上周末,第100场演出的时候,下午四点半,记者走进这家场所,发现一楼的餐厅大厅已经客满。30分钟后,门口已经有十来位顾客拿着号牌,坐等叫号。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地处御街风景旅游区内,戏票价格定得极高的御乐堂,在餐饮方面则制定了很亲民的价格。所以即便在平时,他们的餐饮生意也是极好的。
“在过去的100场演出中,最少时候一场只卖出5张票,全部卖完的有两场,还有6场是企业包场。我们统计过,这100场,平均单场上座人数35人左右。如果按照每场演出成本两万多元来计算,昆曲体验这一块已经可以保本了。”负责日常运营的御乐堂经理戴志清告诉记者。
当然,开销中还没有包括房租、水电等成本。这一部分开销,目前还是由餐饮赚取的利润来承担的。
一年后再进御乐堂,可以察觉到一些细节的变化——进门处的右侧,原先被单独划分出来,约30平方米大小的一个功夫茶室,现在被撤去了隔离屏风,与大厅打通,这样可以多放几张桌子。
这样的演出,对浙昆好处很多
这一天,记者看到了昆曲名角、现任浙昆团长林为林。他是被邀请来,见证体验版《牡丹亭》满百场纪念的。
“在一个私营场所进行驻场演出,对浙昆来说是开了历史先河。厅堂版的《牡丹亭》演出,还原了昆曲演出本真的面目——离观众那么近,演员需要打起12分精神来演绎,很考校功夫。对于演员,这样的演出能极大地磨炼他们,而对于剧团,这一类合作可以使我们的运营模式变得更加多样化。”林为林说道。
以极快的时间决定了后百场的演出计划后,林为林说,在御乐堂演出,也有让他苦恼的地方——
“演出时间都是周末,与我们团里其他演出任务撞车撞得非常厉害。”林为林叹道。
为兼顾御乐堂和浙昆的日常演出,体验版《牡丹亭》,不得不排出双份的人员名单,从主演到笛师、鼓师都存了备份。但从另一方面来讲,在御乐堂的驻场演出,让浙昆更多的演员得到了磨炼,给剧团打厚了底子,这是林为林十分乐于看到的结果。
全城最严的观演规矩,大部分观众并非昆曲迷
一年前御乐堂昆曲开演,定下了严厉的观演规矩,比如观众不得在演出过程中随意走动,不得有手机铃声响起等等。一年后,这些规矩没见放松,反而更加严厉。现在又加上了:演出期间一律不得掏出手机;观演前会有服务员数次提醒正在用餐的观众,请留意进食的量……
这些看上去有些不近人情的约束,观众倒是挺买账。记者通过手机APP查看了一些观众在演出后撰写的评论,发现绝大多数人都表示认可,有些人还表示:“看高雅艺术本该如此,建议推广到杭州所有的现场演出。”
不难理解,那些肯花大价钱来看昆曲的观众,大多文化层次和收入水平较高,对传统艺术有浓厚兴趣。他们多半接触过西方正式的歌舞剧演出,接受规则,对他们来说并不难。
另一个数据值得深思:这一年的所有观众中,平时经常看昆曲的戏迷,所占比例居然不到10%。
“这反映了目前戏曲演出的一个无奈的现实,一些老戏迷已经习惯了拿免费票,看免费戏,御乐堂的模式是他们很难接受的。”戴志清说。
“很多戏迷都忽略了这样一种可能:大家都想着蹭戏,靠戏吃饭的演员会活不下去,剧团会没落散架,到时候就真没戏看了。”
御乐堂在过去一年,哪怕当天演出的票卖得再少,也不送票。
他们还想把这出戏做得更精致
下一个百场,体验版《牡丹亭》依然会在唱词上进行不断的微调,并把作为舞台背景的投影画面,改成书法作品的样式。因为色彩太过浓艳的背景,会分散注意力。用尽可能简约的方式去呈现,更能发现昆曲的美。
不少观众提出,能不能把戏变成上下两部,这样周五和周六,正好把戏演完。御乐堂表示,条件成熟,可以尝试。
浙昆和御乐堂还都有一个想法:打造一个真正的“青春版”《牡丹亭》,就让十五六岁的小演员来演出。二八年华,本就是戏中的柳梦梅和杜丽娘的真实年纪。小演员存在功底不足的问题,但他们的青春靓丽,能最大程度地还原戏中的人物感觉,或许能带来全新的观演感受。来源:杭州日报&&&&作者:记者 廖旭钢&&&&编辑:陈东&&&&
我也来说两句: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您好,分享的企鹅
杭州御乐堂体验版昆曲牡丹亭
腾讯大浙文娱
特色1★中式精神的戏茶食驿,以中式精神为理念。 特色2★六十六席位间粉墨登场,演绎苏杭三大爱情绝唱之《牡丹亭》。 特色3★体验版《牡丹亭》剧目顺序:《惊梦》 《言怀》《离魂》 《旅寄》 《冥判》 《玩真》 《幽媾》《回生》。 无法超越的昆曲近距离表演经典之作!演出前设:【雅宴】时间18:30(包含在票价内,半自助餐哦) 演出正式:【开始】时间19:30 -- 【结束】时间21:00左右 时间:
11月01日 周六 10:00-21:0012月31日 周三 10:00-21:30地点:
中山中路62号御乐堂
1280元(vip)1080元(尊宾席)880元(贵宾席)680元(嘉宾席)580元(普通席) 了解更多资讯,请点击大浙网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wyvincentwong]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牡丹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