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豹和花豹和猎豹的区别,单挑谁更强

【兽中之王】老虎杀死狮子_阿穆尔虎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095贴子:
【兽中之王】老虎杀死狮子
According to
on March 8, tiger killed a lion at Ankara Zoo in Turkey by sticking its paw through a gap in the fence between their cages.
安卡拉市动物园里一只将爪子伸进隔壁的狮笼,“杀”死了一只。
The tiger squeezed its front leg through the opening and took a swipe at the lion, severing the animal's jugular vein and leaving it dying in a pool of bloodFrom: 2楼 这只将前爪伸过笼子的铁栅栏,抓破了的颈静脉,而后狮子一命呜呼,倒在了血泊之中。
游戏特效培训,毕业年薪20w,来CGWANG吧!
The zoo denied reports the tiger had managed to bend the iron bars of its cage to get at the lion and tear it to pieces.
起初有媒体称,在扭弯了笼子的钢筋后进入狮笼,很快就把后者撕成了碎片。动物园随后发表声明澄清事实。
The attack took place last September. Six tigers and two lions currently inhabit the zoo.
这次“袭击事件”是发生在去年9月份。动物园目前有6只和2只狮子。
Last month a squirrel hunter was almost mauled to death by a tiger in Malaysia, but his soup ladle-wielding wife saved him.
上个月,一个猎人在猎的时候,差点被一只吃掉。幸好他的妻子挥舞着大汤勺,赶走老虎,救了他一命。
Tambun, 60, said he was crouching to shoot a squirrel with his blowpipe when he spied the big cat eyeing him for dinner.
60岁的谭布称,当时他正蹲着准备用射击一只,不料被一只盯上,差点成了它的晚餐。
Moments later, man and beast were locked in a struggle for life and death, ended only when Tambun's wife, Han Besau, 55, ran out to batter the tiger with a soup ladle.
不多时,谭布就与厮打起来,进行生死决战。最后还是谭布的妻子、今年55岁的汗·比索跑过来用大汤勺赶跑了老虎。
大多数是在草原上呈威,而通常是在森林里称王,假如没有人类活动的阻隔,不排除野生的狮子与老虎将来有可能在自然条件下相遇。但由于人类的存在,地球上大片的领地都已经被人类占有,动物们昔日的家园今天几乎全部成了野生动物的活动禁区,在这种情况下,非洲的狮子与亚洲的老虎已经不可能在野外相遇了。尽管如此,还是有人会问?在自然界中狮子与老虎如果相遇的话,谁的生存力更强呢?换句话说,狮子与老虎谁更厉害呢? 由于与的体形较为相似,又都是非常厉害的猛兽,其食谱也非常接近,一旦相遇,双方极有可能发生一场激烈的恶斗。如果我们不考虑其在年龄、经验、体重等方面的差异,而是分别从整个狮子种群和整个老虎种群内部生存关系的角度来分析,那么,狮子之间的生存关系显然要比老虎之间的生存关系有助于其与老虎一较高低时战胜对手。换句话说,如果有一大片狮子和老虎都感兴趣的领地,并且为了占领该领地,造成狮子和老虎之间发生争斗的话,由于狮子之间生存关系的进步,决定了狮子的生存力肯定能彻底压倒老虎,占领该领地。而老虎种群则由于其内部生存关系的落后,导致其整体生存力不如狮子。 的生存力之所以能够压倒,是因为每个狮子的内心深处,都有团结起来共同对敌的本能,即使多数狮子单打独斗不是老虎的对手,但团结的力量足以使狮群逐个击败整个区域里的每只老虎!每个狮子之间生存关系反作用于生存力的结果是提高了每个狮子的生存力。而老虎那种孤独、傲慢、过分依赖个体奋斗的习性,在绝大部分时间里都极度敌视其同类的本能,使得老虎在大敌当前的情况下,也绝不可能团结一致地抵抗狮子,落后的生存关系导致老虎只能孤军奋战,最终落的亡命天涯的下场。亚洲的老虎们目前之所以能够独自占山为王,是因为非洲那些强大的狮子军团没有来到亚洲,这要感谢大自然设下的一道道天然障碍,阻挡住了那些强大的狮子军团的扩张。因此,是整个狮子种群和整个老虎种群内部的生存关系对生存力的反作用,决定了自然界中的老虎种群根本不是狮子种群的对手,狮子才是真正的兽中之王! 但是,在单打独斗的情况下,显然要比更强一些。这是因为狮子是过着一种集体捕猎的日子,其食物分配体制存在着吃大锅饭的问题,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再加上狮子遵守的是多“捞”多得的分配原则,谁的力量大,地位高,谁就有优先享用食物的权利,狮子之间的这种生存关系造成狮群中常常混杂着几位南郭先生,只有部分狮子是在非常卖力地捕猎,其它狮子则多是一些典型的混混,尤其是那些无所事事的雄狮们,它们最感兴趣的事情仅仅是在狮群中争权夺势和获得首领地位,对关系到整个狮群兴亡的食物来源等问题,则根本就漠不关心。而老虎之间的生存关系则是要求其必须常年独立作战,成年的老虎根本不可能依赖其它老虎获取食物,那只老虎生存资料获取能力低下,捕猎技艺不精,就意味着其要受到饥饿甚至死亡的惩罚。由于老虎常常要将自己的捕猎能力发挥到极限,老虎之间的生存关系促使其个个都成了非常优秀的猎手。可以认为,正是受到整个狮子种群和整个老虎种群内部的生存关系的影响,决定了在单打独斗的情况下,老虎获胜的可能性要更大一些。 在公平决斗的情况下虽然有可能战胜,赢得兽中之王的称号,但这种公平决斗在自然界中显然是不存在的。
老虎和狮子的身体条件对比
老虎,是体形最大的猫科动物,是一种孤独的森林食肉动物,一般每个老虎有自己的领地,除了交配时期,从不和其他虎交往。雌虎独自生产和喂养幼虎,当幼虎成年后,雌虎将领地遗留给它,独自去寻找新领地。每个虎占领一块领地后,就会将本地所有大型食肉动物如狼、豹等赶走,所谓“占山为王”,老虎可以上树,更是游泳高手,主要以鹿、獐、野猪、野羊、野牛等食草动物为食,必须有足够的猎食领地以维持生命。虎一般采取潜伏袭击的猎食方式。
狮子是继老虎后第二大的猫科动物,绝大多数狮生活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雄性狮可长达1.80米,肩高约1.20米,尾长1米,平均重225千克。雌性狮的身长一般为1.60米,肩高约1米,尾长约0.85米,体重150千克。非洲南部的狮最大,亚洲的最小。
狮的毛短,呈黄色,狮子是唯一一种雌雄两态的猫科动物。雄狮还有很长的鬃毛,一般呈深棕色,但也有黑色、淡棕色或红棕色。这些鬃毛从面部一直扩展到肩部和胸部。这些鬃毛可能使雄狮在鬣狗等其它食肉目对手眼中显得更大。另一种理论是长的鬃毛对雌兽来说更有吸引力。野地观察似乎证明特别深色和长的鬃毛的确对雌兽更有吸引力。
一个狮子可以由3至30只狮组成。雌狮在狮群中负责日常生活,捕猎、养育幼崽以确保狮群繁衍,驱逐斑鬣狗、花豹、猎豹、其他母狮(群)等外来侵略者等等。在一个狮群中只有一只成年的雄狮,幼狮在狮群中一般待三年,此后雄性的青年被驱逐出群。
雄狮在一个群内只待一段时间,雄狮在此之前就会被一只年轻的雄狮杀死或驱逐,往往饿死。狮子可以活20年,但一般雄狮的寿命不超过12年。
年轻的雄狮组成不稳定的小群过着游荡的生活,直到它们自己成为一个狮群的首领。一般它们要到六岁或更老才能达到这个地位。
狮群捕杀野牛视频
群居的掠食者朝着大型化发展,它们就已经走上了进化的死胡同。首先,大型化的体形造成了它们的速度受到限制,其次,大型化的发展造成了个体的食物需求相应增多,而一旦这种局面出现,放弃群居变得越来越困难。而且狮子成为了猫科动物中少有的可以食腐的物种。
在已经观察到的虎的配偶的协作、郎恩和朱丽的协作等等记录中。两只老虎通常能够完成驱赶、截击等等分工和协作。这说明对于虎类而言,群居不是难于形成 的,而是被放弃的一种落后的发展模式。虎类自身没有考虑这么周全,但恰恰是独居的本领,在环境发生巨变的时候,很多个体能够渡过难关。
老虎和狮子的智商比较
老虎和狮子的智商比较
英国牛津大学动物学家的研究,狮子的智商低于老虎。
据“中央社”报道,牛津大学研究人员从全世界博物馆,对370头狮子、225头老虎、32头美洲豹及42头豹的头盖骨及脑容量进行研究,虽然老虎与狮子的身型相似,但老虎的脑容量较狮子大约16%。
老虎的智商似乎超出我们的想像。科学家和事实证明,老虎比狮子更大的头骨,老虎的大脑更为复杂和发展。
老虎面对大型又有超强攻击力的动物时,绝不采取正面的猛冲猛打式,那样做无疑于自杀,老虎所谓的狡猾不如说是聪明就聪明在这点。一篇关于老虎扑杀犀牛的报道,就是指出老虎用了几天的时间不断追踪攻击犀牛,通过多次的追击,拖垮犀牛,让其精疲力竭,最终杀死对方老虎和狮子的硬件比较
一、老虎是现今犬齿最发达的猫科动物。
牙齿露出来的部分平均测量结果如下:雄虎的上犬齿长58.43毫米,雌虎的上犬齿长50.91毫米,雄狮的上犬齿长51.58毫米,雌狮的上犬齿长43.36毫米。雄虎的下犬齿长44.50毫米,雌虎的下犬齿长41.80毫米,雄狮的下犬齿长43.50毫米,雌狮的下犬齿长38.19毫米。
二、老虎的咬力大于狮子,老虎的犬齿咬力是1234.3牛,雄狮的犬齿咬力是1198.6牛三、老虎的掌更大而且爪子更长,即使是缩放到同样大小,老虎的力量特别是前肢力量远大于狮子。老虎将一吨重的野牛拖走12米远四、剥皮后的狮虎其实区别很明显,那就是狮的头部相对来说明显的瘦长,虎的四肢明显的粗壮很多。五、虎的心脏大于狮,也就是说虎的耐力大于狮。
老虎能游过29公里的河流,甚至最高达56公里。成年雄狮和雌狮在空腹情况下,心脏占总体重的百分比:雄虎0.64%雌虎0.65%雄狮0.46%雌狮0.57%
CGWANG影视后期包装培训 专业培训机构
老虎跳跃七、虎的奔跑速度稍逊猎豹,西伯利亚虎冲刺时速达50英里每小时,非洲狮只有35英里每小时。
老虎伊甸园中两只老虎,尤其是朱莉的奔跑让我想起了猎豹。居然依靠快速的启动捕捉到了以善跑著称的瞪羚和鸵鸟。
八、老虎的游泳技巧则是狮子、豹类所无法比拟的 九、西虎是世界上体型体重最大的猫科动物。
关于老虎体重的数据和证据,同时注意视频04:24:“成年虎的重量可以长到400千克以上,身长能达到4米。狮子的真实体重
老虎的秘密武器和独门功夫
老虎的吼叫极具威吓力,它可以使动物和人在可听及范围内麻痹动物和人类。科学家们发现了老虎的秘密在于它除了能发出充满威胁的嗷嗷的大吼声,还能发出极低频度的声音,这种声音猎物可以感觉到,研究者们研究动物声音的频率,音调,音量,和持续时间是为了能了解动物的习性。老虎能发出一种低沉得让人类听不见的“次声波”,老虎的声音频宽最大。老虎能发出与吼叫混合起来的18HZ的次声,这种次声低于人类所能听到的。结果是,人可以感觉到它在吼叫-这种感觉能导瞬间的麻痹。狮子的声音低沉而嘶哑,声音大,可位置不高。狮子的声音是“呜——嗡”声音很粗,老虎的声音是“啊——呜”比较洪亮。相关资料 十、老虎上树。老虎具备上树的身体条件或潜能,野生老虎的领域里没有敌手,所以他没有上树的需要。
狮子老虎吼
野生的狮子能够趴那一直吼一个晚上。 争狮王成功的时候,也经常这样吼叫。
老虎的强大犬齿和咬力,正适合从背后咬穿巨型猎物脊椎、后脖,可以轻松刺穿脊柱切断中枢神经。
老虎的咬背建立在其强大出色的弹跳力基础上,比如,苏门答腊虎可以游过30公里的海峡, 一跳可以越15米。(3)五爪轮抓
老虎还有一个狮子没有的“独门功夫”——“五爪轮抓”。老虎的5个爪每个都可以单独控制伸缩的,就是说虎可以随意控制任一个爪的伸缩。
这是老虎能成功单独猎杀500公斤以上大型草食动物的秘密武器,利用其出色的弹跳力,一但扑到大型猎物的身上,利用其“五爪轮抓”就会越抓越紧,越抓越深,很难被甩下去,还能不停的“绞动”,不断的增加伤害,而且还能移动位置,从而是猎物没有机会挣脱。而狮子却不行,狮子的5个爪要伸只能同时伸出,要缩只能同时缩回。
狮子攻击大型猎物时,面临很大的被甩下来的压力。它得努力的保持不被甩下来,它只是用力的抓紧,别的什么也不能做。所以狮子对付野牛往往是一群出击,轮流上消耗拖垮野牛的方式。猫科动物之豹属(狮、虎、豹、美洲虎)具有每单位平方肌肉最强大的爆发力、粗壮而肌肉发达的前肢、最锋利的爪和牙、超绝的弹跳力、极佳的高敏捷性、变化多样的格斗方式、一击封喉锁鼻窒息的秒杀绝技,更大的脑容量使猫科豹属动物成为了陆地哺乳动物进化到现在最完美的杀戮机器! 它们是上帝铸造的顶级杀手模型! 猫科动物在同体积的动物中几乎都是霸主,有些比较温顺,还有猎豹为了速度牺牲一切,这些不考虑,它们能杀死比自己大很多的动物,不是花豹打不过鬣狗,而是猫科动物是独居怕受伤,假如老虎动真格的话,同体积的熊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美洲豹咬合力能洞穿龟壳,咬合力仅次于鬣狗。
万兽之皇,兽王或百兽之王的同义词。该词首创于老虎吧,属于网络新词,专指老虎。因为老虎集速度力量敏捷智慧于一身,它拥有现存猫科动物中最强大的体型和力量、最长的犬齿、最大号的爪子,是最大的猫科动物,以大中型食草动物为食,也会捕食其他的食肉动物,有攻击捕杀亚洲象、犀牛、鳄鱼、豹、熊等强大动物的记载,其领地范围内,其他的食肉动物豹、狼群等会受到一定压制,所以在食物链中处于最顶端,对生态环境有很大的控制调节作用,同时也对猎物的数量变化也非常敏感,被誉为“丛林中最有效率的猎杀机器”。老虎是最强的陆地肉食动物,最全面的单挑格斗专家,最为完美的捕食者
老虎的分布:老虎(tiger),拥有猫科动物中最长的犬齿、最大号的爪子,前肢一次挥击力量达1000KG,爪刺入深度达11厘米,一次跳跃最长可达6米,是最为完美的捕食者。老虎是集力量、速度、敏捷、智慧为一身的颠峰之作,把它这个体型档次的攻击力和威慑力发挥到了极致,山君一啸百兽伏,令人赞叹,陆地上没有比虎壮美的猛兽了。老虎生性低调、谨慎、凶猛,尽管能捕杀象、牛、野猪、豹子、熊等攻击力相当强的动物,但避免正面交锋。老虎一但发威将势不可挡,位居食物链终端,自然界中无天敌,只害怕人类。 在中国自古就是“兽中之王”也就是“毛虫之长”,并与“鳞虫之长”的龙并列。所以古人常有左龙右虎作为护卫的习惯。
老虎是源于我国的物种,自古就一直与我国人民共同生活在这中华大地上。我们国家的华南虎是我们国家特有的,被认为可能是所有老虎的祖先,是一个原始的类群,起源以后向外辐射,它早于豹属的其他成员,如狮子或豹子,首先大约在两百万年左右以前分化出来。注意:美洲虎也叫美洲豹,是豹属成员之一,但不属于老虎。
老虎作为四灵兽或者说四圣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之一,其文化中的兽王地位不容置疑的。崇尚老虎,以龙虎作为护卫,作为图腾,而发展出的龙与虎的文化,在我们中国有着非常久远的历史,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然而老虎与龙不同,它是现实的动物,而且是最为凶猛的食肉猛兽,搞得不好是要伤人吃人的,虎与人结怨,也就在所难免了。 古代没有环境保护以及生态的意识,人们毁林开荒,不断破坏侵占老虎的领地,于是造成许多人虎冲突,虽然人总是占据上风,总体上都是人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出于恐惧畏惧敌视等等心理,人们往往有意无意的贬低老虎。于是文学作品中,老虎往往成为塑造英雄的陪衬。武松的故事家喻户晓,就因为水浒中虚构的武松空手打虎的神话。除此之外,人们还试图寻找其他能“克虎”的动物,以取代老虎的“兽王”地位,从而贬低老虎,猎杀老虎。现实中的老虎,不免一些老幼病残个体被其它一些动物伤害的事情,一但被人现,老虎无敌神话也自然开始受到人们的质疑了。而事实上,老幼病残个体的老虎,因为不能正常虎那样捕猎,被迫成为食人虎,更多的闯入人们的村庄偷家畜,更多的与人接触的机会。老虎在人们的贬低声中,被拉下无敌的兽王神坛。但是,人们畏惧老虎,老虎的凶恶形象,已经是深深的印入人心,一谈到老虎,人们就想到老虎吃人。而事实中的老虎,除了极少数食人虎,往往是回避人类的。
比较权威的大英百科全书对老虎的介绍:以前,西方人对老虎有许多的贬低和妖魔化,对虎的贬低到了恶毒的地步,而同时对狮子的崇尚到了膜拜的地步。特别是西方著名博物学家“乔治.布封”的名著《自然史》,布封这作者对狮子老虎有很严重的感情认识倾向。对老虎的近乎咒骂的评价,也是因为对虎的恐惧害怕心理。老虎,一直以来,总是让人感到害怕和恐惧,所以使得人们对其大加的贬低咒骂妖魔化,应该说是当时西方人主流的认识于是,老虎受到了极不公正的对待:
格斗之一,文献:“Bring ‘em back alive”, by Frank Buck with Edward Anthony, Garden City Publishing Company, Inc., Garden City, New York, 1930, p.33-35.
头两场格斗出自二十世纪前半期美国出名的野兽贸易商 Frank Buck 所著 Bring‘em Back Alive,里面提到一位印度王子为老虎安排的两场打斗,第一场(格斗之一)是他亲眼所见的老虎斗雄性大水牛,老虎得胜,立即被枪杀;第二场(格斗之二)是拔了爪又缝了唇的老虎斗六狗。
格斗之二,文献:“Bring ‘em back alive”, by Frank Buck with Edward Anthony,Garden City Publishing Company, Inc., Garden City, New York, 1930, p. 41-47.
第二场老虎与六只猛犬的格斗,由於作者见了残忍的拔虎爪,缝虎唇的准备工作,不忍去看失去武器的老虎被六只又大又凶的猛犬所杀,因此拒看这场有名无实的“格斗”。但他朋友 Jim Wendell 是王子的马夫,看完这场格斗后把细节告诉了他,老虎的对手是六只马斯蒂夫犬和狼狗的混种,这种狗是又大又猛的,老虎没了武器就只有挨打的份。说也凑巧,一只被虎用无爪虎掌打伤的狗去咬虎唇,咬得虎牙露出一只,这只狗的肚子立即被虎牙咬开,其余的狗吓得四散奔逃,老虎於是跳墙逃脱, 在枪声齐鸣下死去。
格斗之三,文献:The Literary Gazette: A Weekly Journal of Literature, Science and the Fine Arts By John Mounteney Jephson, 1826, p.23.
为了让老虎和大象比武,准备了60 到70 只健壮的大象。把一只大老虎拔了爪子,缝了嘴唇,然后开始打斗。第一只大象不肯上阵,吃了老虎一掌后只想逃走,象背上的驯象师硬把它带转身来再战,大象终於把老虎提起甩出30 呎外,但老虎并未受伤,它跳上象头以后用腿攻击象鼻,象受了伤便不顾一切阻碍逃走了。之后就是几只大象一对一轮番上场与虎斗,结果老虎被杀 。
格斗之四,文献:“Jungle Performer” by Clyde Beatty and Earl Wilson, Robert M. McBride & Company, New York, 1941, p. 189-p. 191.
战斗中老虎Bobby咬住了狮子Caesar的狮毛使之动弹不得,这时Beatty便拿了一瓶阿摩尼亚去撒了些在老虎的脸上,Bobby松手后不久就被Caesar杀死。 Beatty 常私下用这段录影证明狮子的战斗力。(注一: The Big Cage”, by Clyde Beatty with Edward Anthony, The Century Co., New York and London, 1933, p. 366.
注二: 仝上, p. 256-p.257.Rogue以一敌三, 与Caesar, Prince, Brutus三只雄狮打成平手,Beatty说Rogue 出手如电, 给三只雄狮上了堂拳击课. )比蒂 (Clyde Beatty) 知道理亏, 便在书中表示遗憾 (注一),可惜他没有解释何以在撒ammonia到老虎Bobby脸上时未曾同时撒到狮王Caesar脸上。在他写的三本书里, 对老虎的评价其实是非常高的,他的老虎当中有立於不败之地者, 也有一虎敌三狮者,更有被七狮围攻而能几乎不受伤者--- 那就是他最喜欢的苏门答腊虎 Chester了(注二)。老虎[tiger]原产于亚洲,是最大的猫科动物,也可以说是最强的食肉动物。它拥有现存猫科动物中最强大的体型和力量、最长的犬齿、最大号的爪子,集速度、力量、敏捷于一身,是最为完美的捕食者。可攻击或捕杀大到象,小到老鼠的几乎任何动物,被誉为“丛林中最有效率的猎杀机器”。
西伯利亚虎在所有猫科动物中捕食技巧最高,这是因为其栖息地高寒恶劣,野牲稀少,无法承受捕食失败。西伯利亚虎在当地食物链中无可争议处于顶点,其猎物包括所有食草兽和食肉兽,大型且性情暴烈的食草兽如:马鹿、亚洲野猪。食肉兽如:亚洲棕熊、豹、亚洲黑熊、狼、猞狸、獾、狐。亚洲棕熊尽管体形庞大也不是东北虎对手,雄性棕熊被虎偷袭的记载很多。而黑熊更不行了,在冬季冬眠的黑熊经常被虎从洞中挖出甚至没有机会抵抗。在北亚狼群个体数量少,一般不超过7只,因此只能躲避虎。由于西伯利亚虎与人类生活区较远,所以西伯利亚虎对人类一般主动避让,不去招惹陌生的东西。
孟加拉虎和华南虎栖息地野牲相对丰富而与人类重叠,因此其捕食成功率不如西伯利亚虎,但是对人类危险最大。与人类斗争经验最丰富的是华南虎。华南虎是中国独有,与国人奋斗2000年,对如何攻击和躲避技巧最丰富,所以处境最危险。50-60年代中国大规模捕杀华南虎,现在是比大熊猫还危险且珍贵的物种。在当地食肉兽中豺对孟加拉虎和华南虎构成威胁,豺攻击力不如狼,但群体比狼群更多且坚韧又没有种族之分,不同豺群会配合攻击虎豹。在印度曾有20只豺群攻击一只成年雌性孟加拉虎,虎在第一次对抗中杀豺7只,伤6只,摧毁豺群的进攻力。但是残余豺群立刻召唤邻近领地的另一支豺群26只豺加入对虎的攻击,虎在第二次抵抗中杀4只,伤2只后,开始逃跑。豺群追击40公里,第三支小豺群加入堵截,最后近40只豺捕杀这只孟加拉虎,在最后战场又有7只豺被杀。中国也有传说-豺是虎克星。但是亚洲象和亚洲犀牛、野牛不是孟加拉虎的对手。成年雄性亚洲象可以自保,但绝不主动攻击老虎,而且雌性亚洲象无力抵抗孟加拉虎。
不同亚种的老虎识别方法:
东北虎和华南虎的区别很明显。(1)体型大小的差别。 (2)东北虎的毛色淡得多,冬季呈淡黄色,夏季黄色较浓。华南虎的毛色呈桔黄色,甚至略带赤色。 (3)东北虎的胸腹部和四肢内侧纯白,白色的范围较广,华南虎则杂有较多的乳白色。 (4)东北虎的冬毛比华南虎长得多,背毛长约45-55毫米,腹毛长55-65毫米,尾毛尤其丰满,使尾巴显得又粗又肥,成为东北虎最明显的一个标志。 (5)华南虎的斑纹较深较宽,体侧还常出现菱形纹(由两条纹上下两端相接连而形成),东北虎的花纹较疏较淡,常常不是黑色而是赤褐色。
孟加拉虎的毛色和体型介于东北虎与华南虎之间,毛色比东北虎深,比华南虎淡,体型大于华南虎而略小于东北虎。毛比华南虎更短,常常显得又短又亮,纹细长而清晰,较多较密,也常有菱形,这个亚种的特别显著的一点是尾巴很细,因此不难与东北虎相区别
老虎水中捕食视频
华南虎在南非捕猎老虎秒杀人类试验《国家地理》纪录片——重振虎威野生雄东北虎捕食视频孟加拉母虎捕食豹子孟加拉虎捕杀小白肢野牛一个世纪以来,虎的种群数量减少了95%,致使这一世界上最大的猫科动物如今面临着灭绝的危险。然而,依靠先进的技术和广泛的教育支持,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的科学家对虎的未来还是比较乐观的。“大多数人对虎都充满了善意,如果保护者能将这些积极因素转换成直接的行动,虎的未来将是光明的。” WCS动物保护学家、印度著名的虎专家——Ullas Karanth博士如是说。
王者求生孟加拉虎在非洲
地点:南非克鲁格国家公园。雄虎“郎恩”(Ron),母虎“朱莉”(julie),是第一批来到非洲的孟加拉虎。
有两个驯兽专家在非洲草原历时两年,将一雌一雄两只人工驯养的孟加拉小虎变回真正的野兽野化实验。在片中看到许多老虎猎杀非洲动物精彩镜头,例如:一只被追赶到树上的猴子,自作聪明的跳到旁边的河里企图游走,这招对付狮子可能还行,可它不知道孟加拉虎是游泳的高手,立刻就被老虎扑入水中杀死了!
这两只孟加拉虎居然害怕非洲鸵鸟,大概是因其两腿行走像人,起初以为庞然大物,见了直躲。训练两周后,潜伏突袭几十米扑倒杀死鸵鸟。要知道狮子很少去抓鸵鸟。(注:鸵鸟连续奔跑的时速72公里/小时,最大时速90公里/小时,猎豹2秒内加速到90公里,最大时速110公里,但时间只能维持两分钟,不然会被热死。)
两只孟加拉虎训练毕业时,两科学家安排了猎杀考验,偌大的围场里放入十来匹瞪羚和绢羚。两只老虎展开了空前的猎杀表演:潜伏、突袭、扑倒、咬颈、野生大猫所作的一切;还有合作分工,一只在后追赶,另一只包抄突袭。可能因为猎物多,又年轻气盛,两只老虎并不急于进食,而是杀心骤起,大开杀戒。不多时就捕杀了7只羚羊(3只瞪羚4只白面绢羚)!有一只虎远望见羚羊被追得迎面跑来,就潜伏在矮坡下,那只惊慌的绢羚从它头上跃过,老虎跃起抓住,瞬间就杀死它了。第7只羚羊没有被立刻咬死,累了的老虎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场面震撼,令人惊服老虎强大的捕猎能力,老虎要明显强于狮子。
后来老虎被分别放到野外独自谋生,仅用无线电颈圈监视。两天后无线电颈圈目标突然停止移动,两科学家(好像其中一个叫戴夫萨蒙德)驱车赶到时发现:老虎正在吃着一只自己捕到的水牛。
人们把经过野化训练的罗尼放归非洲大自然,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监控系统无法找到罗尼。人们在领地内寻找时,在河边发现一群鬣狗正在啃噬长颈鹿,鬣狗是根本无法杀死长颈鹿的,在非洲只有狮子能通过大规模群体合作才能杀死成年长颈鹿,但是在死去的长颈鹿周围没有发现任何狮子留下的痕迹,却发现了虎毛。长颈鹿在喝水时行动不便而遭到罗尼致命的袭击。(按:长颈鹿体重数据:公,母,单个的狮子去进攻长颈鹿无疑是送死,长颈鹿的蹄子非常有力,可以一下子就把狮子踢飞。)追逐途中,朱丽稍嫌信心不足,从沟壑底部爬过,郎恩却腾空跨过。老虎那一跳至少10米以上,因为虎本身头尾有3米而且是空中展开的,按图片比例可以看出涧的距离在虎本身3倍以上。所以古语:虎一跳3丈开外不是假话。郎恩锁住了猎物,同时朱丽从后面也抓住了猎物,这一抓捕非常精彩,只有传说中的猎豹兄弟空中接力的抓捕镜头能够媲美。以老虎的体型,做出了豹子的动作孟加拉虎在非洲的野化是非常成功的。他已经学会偷袭猎物和占据属于自己的领地,把狮子隔除在自己的领地之外。自从罗尼把这条河占为己有后,再也没有狮子敢越过这条河。
老虎要在非洲生存的可能性:
1:先说疾病的问题。其实任何一个物种要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生活都要面临一个适应当地病毒的问题。但有困难不等于不能克服困难。人类在世界各地的迁移和华南虎,孟加拉虎在南非的成功野化都已经说明这一关是可以的。
2:捕猎。上面也说了,非洲的灌木丛是可供老虎藏身的。其实我们只要看看花豹就明白了,虽说花豹可以在树上捕猎和从树上往下扑杀猎物,但它的主要猎食方式还是和老虎一样:依靠夜色的掩护,逼近猎物(一般是到30米以内),然后突袭。既然花豹可以捕到猎物,老虎为什么不能?而且老虎还能捕食大型猎物。
3:护食。一些人言之凿凿的说,老虎即使捕到了猎物也吃不上,非洲成群结队的鬣狗和狮子会瞬间将老虎的猎物抢走。这其实只是想像而已。我们可以参考猎豹的情形。猎豹虽然跑得快,但它总不能叨着猎物飞跑吧?既然猎豹吃得上饭,为什么比它护食能力强得多的老虎反而吃不上了呢?我们在视频里看到,往往一只鬣狗就能抢走猎豹,花豹的食物,换了老虎恐怕会反过来吧。
4:繁育后代。有人说,非洲一马平川,幼虎无处藏身,难保不落入别的猛兽之口。这个担心有道理,但不是绝对的。上面已经说了,非洲的植被非常复杂,并非真的无藏身之处。我们同样以猎豹为参照,不知大家看过“托托和他的母亲”这部记录片没有?里面的幼豹托托就是在平坦的草原上成长的。既然猎豹可以,比之护崽能力强得多的老虎为什么不能?何况,小虎稍大一点之后就会上树避敌,经常看老虎记录片的人应该知道这点。
5:领地。在狮子数量不是很多的时候,老虎要找到自己的领地自然没有问题,即便在狮子活动的区域也不是没有可能,因为许多肉食动物的领地是重叠的。
由以上分析看,老虎在非洲生存是完全有可能的。当然实际情况无法预料,但那种认为老虎一定无法在非洲生活的说法却是没有根据的。
母虎“朱莉产的两只小虎,Seatao和Shadow已经21个月大了,也同样获得了初步的成功,在开始的8周内就至少捕获了6只大羚羊和5只跳羚。1933年的英国为了拍摄一部电影,牺牲了三只雄狮。开始是西伯利亚虎(东北虎)与雄狮打斗,没一会狮子就被咬死了。于是换了只孟加拉虎(华南虎)再与雄狮打斗,没料到孟加拉虎虽然体型小、但更加凶猛,又把雄狮咬死了。英国人没办法,只好换了只体态更小的苏门答腊虎,就是现在视屏中的这只,体重才250磅。大家读看到结果了。最后为了剧情需要,硬是用枪结果了这只小苏门答腊虎的性命。这是那部电影的英语字幕介绍上说的,绝对真实。不妨去谷歌查一下。这部片很老了,可怜是那3只排练的狮子都挂了,备用老虎都没派上场就全胜!本来听些外国朋友说,剧情里安排狮子获胜,到后来,连续的狮子败退导致了老虎的胜利。老虎改写了剧情,老虎每每用死亡留给对方,从不留情。最后死于枪下。因为这代表西方国家败给了东方。但西方人总是不承认,一味膜拜狮子,妖魔化老虎!这下知道为什么狮子王要那么拍摄了吧~~西方人也是够YY得…… 老虎身体结构均匀,狮子重心向前。老虎可以站立双手换着拍打,也可以双手重拍。双脚也是武器,像袋鼠踢脚般用,尾巴可以帮助坐立时进行拍打,保持重心!
现在在学术界关于虎强于狮的观念已经得到普遍认同,下面通过虎狮的详细数据来进行说明,所列数据均为平均计。 以下都采用成年健康的狮虎,由于雌狮和雄狮的差别过大,因此狮子一般均采用雄狮。 1、体型比对 老虎是最大型的猫科动物目前已经没有任何异议。 但在古代西方世界,他们所能接触的是最大型的非洲雄狮和最小型的中南亚老虎,由此引起视觉上的误会,而认为狮子是最大的猫科,并成为西方许多国家的标志。直到百余年前他们接触到了更大更凶猛的孟虎和西虎,才最终改变的这种观念,形成了由狮子中心说向老虎中心说的转变。 而在东方,老虎一直稳居中堂,是神的象征,而狮子不过是守门神,只是猛兽的象征。 这样由于东西方对狮虎主观意识的差别而最终引发了狮虎斗的千年争论。 猛兽之间的争斗体型大的往往占有相当优势,体型大的老虎胜狮子似乎没有说服力,下面提到的都是狮虎相当的情况。 2、生理数据 下面几乎缆括了猛兽的所有的生理特征: (1)头颅比较 狮子因为鬃毛的原因,在视觉上感觉相当大,其实除掉鬃毛后和老虎相差无几,剥皮后的狮虎也很难分辨,因此颅骨差别不大。 鬃毛是雄狮的象征,以至往往被无限夸大,甚至成了决胜武器。生物学上将雄狮鬃毛的作用定义为:雄狮之间实力的显示、雌狮择偶的标准, 鬃毛对雄狮有一定的防守作用但同时会消弱它的攻击能力。 (2)心脏容量 在解剖学中,老虎心脏容量大于非洲狮,这一条相当重要。在同等生理素质的对手中,它反映了一个物种具有更大的爆发力、耐力和体能恢复能力。 (3)嘴 猫科嘴的张合度都约60度(剑齿虎可达100度),老虎颚部球型肌在猫科中最发达的,狮虎的咬合力差别不大,虎略强,虎约450kg,雄狮400kg(附:鳄后端约1000kg(合2200磅),前端770kg,大白鲨约770kg,人约80kg)。 虎犬齿长约6cm,雄狮约5cm,虎的咬合深度约为11cm,雄狮约9cm。咬合深度深1cm往往就能决定对方是生还是死,这也使狮子使猎物的致死率比老虎要小的多。 但狮子的齿根略粗于老虎。生物学家解释之所以狮的齿粗,是因为狮子无法快速将到手的猎物杀死而导致猎物的反抗,为了在猎物反抗中不致使犬齿折断,才使犬齿进化得更粗。 4)前肢 老虎前掌是猫科中最大的,雄虎的掌宽约10.5-11.5cm,雌虎约8.5-9.5cm,雄狮约7.5cm。 掌击是虎的常用手法,其掌力居猫科之冠,可达1吨,力量比雄狮大10%,而狮子不论是博杀还是捕食,掌击都不是它的特点。 猫科都有磨爪的习惯,但成年后的狮子磨爪的频率有所减少,这和生活环境有关,因此爪子不如老虎锋利。 虎的爪子在猫科中最长,西虎约10cm,孟虎约9.2cm,狮约8cm。 狮子常被大型猎物从其身上甩落下来,可见其前肢力量不够、爪子嵌入不深,而老虎极难被野牛甩落。 (5)后肢 狮子后肢力量不足,只能半直立,因此狮子不擅掌击,而老虎后肢力量强大,可以完全直立,直立后可比狮子高一个半头。 后肢力量直接影响了跳跃能力。老虎可跳上2.2-2.4m的高度,雌狮约1.8m,老虎摸高可达6.5m,雌狮为4.5m,而雄狮几乎不会跳跃。 综合四肢老虎的更为粗壮,而狮子四肢相对瘦弱的多。 (6)肌肉 孟虎和狮子都属热带、亚热带,两者肌肉相差不多。虎的肩部力量强大,雄狮的力量集中在颈部。 东北虎的脂肪主要在皮下,而不是附着在肌肉上,其肌肉重量可占全身重量的70%左右。据中国生物学家对东北虎解剖报道:西虎肌纤维极为粗壮,几乎找不到脂肪,比最好的健美运动员的肌肉还要结实。
(7)骨骼 老虎有更加完美的骨骼,其骨骼平均密度比狮子高约1.2%,这意味着老虎更加强壮,抗击打力更强。 (8)速度 东北虎冲刺速度约为56km/h,孟虎快得多约为68km/h,雌狮介于两者之间为64km/h,雄狮为56m/h。 (9)柔韧性 老虎的体型修长,而雄狮体型粗短,这意味着老虎可以做更大范围、更灵巧的转身。 (10)其它 平衡力方面,老虎可以走体操比赛中的平衡木,而狮子则不行。 老虎尾巴虽然没有传说中的强大,但依然是其攻击武器,狮子尾巴没有攻击作用。 猫科观察家认为:老虎习性狡猾、狮子则相对憨直。 上面是生理上的硬件对比,以下是狮虎在生活实践中的比对,其实就是技巧性的软件对比。 技巧对猛兽相当重要,之前曾经有人模拟出猛兽对决,但马上被引为笑话,因为他们只输入了硬件数据,却忘了输入技巧数据,因为按照这种模拟,那么猎豹将捕不到斑羚,而花豹也捕不到斑马,因为这些猎物比捕猎者更加强壮,斑马可一脚将花豹踢翻,而数据显示花豹不会躲避,100%会被踢死,因此该模拟认为地球上不可能出现能捕杀比自身大的猎物的猛兽,而实际上呢... 其实上面的生理数据已经说明了孰优孰劣。技巧性更多的是些人为观察的主观概念,但实践往往就是生理在生活中应用,我们姑且把它作为一个参考。 3、生活习性 (1)有的人因为狮子是群居而说其群体战斗力强,即狮群强于虎群。其实这种人是根据狮子的实际生活,即狮子的整体意识强来说的,但他们却把另一个事实忽略不计,即狮群在同类打斗中只有最强的雄狮才能决定胜负。 那么狮群会不会把老虎看成同类呢,答案是可能的,因为虎狮之间会发生自然交配的情况,这在野生动物中只有把对方看成同类才会发生。 (2)同样有人说雄狮是靠打斗为生,因此认为雄狮的战斗欲望更强,但殊不知老虎的领地性极强,体型小的老虎对闯入它领地的大老虎同样会不惜一战,有主场之利的老虎战斗力更强(因为这是饭碗问题)。相反雄狮在多数情况下只要摆摆鬃毛就决定了战斗的胜负。在动物园中老虎咬死狮子的情况大多都是老虎以为狮子闯入了它的领地,而在野外领地之争是常事,尤其是在老虎数量曾经繁盛的时候。 也就是说雄狮更多的是为配偶而战,而老虎更多的是为领地而战,它们的打斗频率本不相上下。 (3)雌虎不但要为领地还要为幼崽而战,雄性猫科都有杀死非亲幼崽的习性,单只雌虎为了保护幼崽而和体型大的雄虎时常都有打斗,而一群雌狮遇到这种情况直接就是缴械投降。虎为独居,由雌虎独立抚养幼崽,说明虎的生存能力相当强大,而雌狮根本就无法独立抚养幼崽。 (4)有的说雄狮不会衡量对手实力而勇往直前,其实这是严重误会,雄狮衡量对手的标准是鬃毛,鬃毛差的雄狮会选择自动退却,而老虎在雄狮眼里就是鬃毛差的狮子,因为雄虎就没有长的鬃毛,因此雄狮往往会认为老虎不如自己可以一战。 老虎和其它猫科一样因独居而谨慎,也会慎重评估对手的实力,因为评估失误会带来重伤而无法捕食,也就是说老虎不会打无把握之战,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即和老虎打架的狮子在老虎眼里是可以战而胜之的猛兽,而这种评估肯定比人类的评估还要准确。 4、打斗技巧 猫科的咬合力在猛兽中不算最大,但爪子却是最强,敏捷度也是最高,因此爪子是致胜武器,而牙齿只是至死武器。爪子加上技巧,这使猫科成了猛兽中唯一的能独立战胜比自身更强大猛兽的哺乳类(其它只能依靠群体力量)。 (1)老虎打斗采用掌击方式,实际就是一套组合拳,更多的是凭借其技巧,极少把脑袋早早的凑上去。
(2)雄狮是猫科的例外,他们之间的打斗其实就是在比谁的嘴大,由于四肢力量和技巧的不足,几乎抛弃了猫科爪子加技巧的优势。雄狮更多的是凭借身体和力量,是一种推搡的手法,但我们知道无论是体型还是力量狮子相对于老虎都不会占有优势。 老虎可以双掌齐用,而雄狮因后腿力量问题而无法完全支撑全身重量,要想完全发挥掌力,必须一只前掌撑地。 (3)鬃毛对雄狮咽喉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老虎往往都是先通过前肢的打斗,在取得了相当优势之后才会锁喉,因为在没有取得优势之前就冒然锁喉,其实就是对自己的咽喉不负责任。 5、捕猎技巧 捕猎技巧可以从侧面反映猛兽所具有的技能。 (1)老虎捕食通常是偷袭,然后是短距离的冲刺,它要求具备更强的爆发力,因为如果反映迟钝容易使猎物逃脱,而长距离追赶不是老虎的长处,老虎对付野牛是跳上牛背后紧紧的抓住,乃至更大的成年亚洲母象也是如此,而狮子只能扑到野牛的后臀且很容易被甩落下来,而亚洲野牛比非洲野牛并小不到哪里去。狮子捕食通常是群体合围,主要靠群体力量的托拽将其扑到。 (2)狮子对较小的猎物采用咬颈,对较大的如野牛是咬鼻,而咬鼻窒息方式往往显得拖泥带水,狮群常常有到手的猎物逃脱的可能,电视中有5只狮子(包括有雄狮)捕杀一头野牛而最终被逃脱,其实这反映了狮子不能有效的快速杀死猎物,还有居然会使几乎没有博杀力的猎豹负重伤后逃脱,这反映了狮子的杀伤率。 老虎的击杀成功率相当高,击杀手法也更丰富,有拍断颈椎、咬喉、咬颈等,对较小的几乎直接就是拍断颈椎,对大于200kg如野牛是咬颈,这和狮子对付野牛的手法完全不同,但致命效率更高,往往是一击致命,到手的猎物极少有逃脱的可能,因为老虎承担不起这样的失误,特别是东北虎。 (3)狮群的捕食成功率根据猎物不同在10-20%之间,老虎成功率在5%左右,狮群成功率虽大于老虎,但平均下来就很低了。食物利用率也不及老虎,只能管一顿,而老虎捕食一次往往会管很久。 狮子是唯一吃腐食的猫科是单只狮子捕食成功率的一种体现。 (4)狮群和老虎都有能力在非常情况下捕杀超大型的猎物,如狮群之对于母象、长颈鹿等,老虎之对于母象、野牛等,但单只狮子无力捕杀比自身大的猎物,这在猫科动物中其实是很少见的,估计只有薮猫才是这样,但薮猫身手毕竟可算猫科之冠,象猎豹一样为了敏捷负出嘴小的代价情有可原
6、生存竞争 狮群的生存环境主要竞争对手是鬣狗群、花豹,而孟虎是豺狗群、金钱豹,西虎是棕熊、远东豹。 (1)落单的狮子生活极为困难,被狮群驱逐的落单雄狮一般只有3种结局,即饿死、被鬣狗群追杀、被三色豺群谋杀。 (2)单只豺狗的实力不如鬣狗,但豺群的规模和韧性远大于鬣狗群,不同群的豺狗甚至可以联合起来一起对付孟虎,曾经发生的先后近60余只豺狗以惨重代价搞定一只雌孟虎的著名战例就是不同的3群豺狗组成的。 (3)棕熊是比西虎大得多的猛兽,远东豹在西虎的打压下生存得极其艰难,但和远东豹同种的花豹在狮群的打压下则生活得相当滋润,可见狮群扼杀豹子发展的能力远不如老虎,花豹由此被称为生存得最为成功的大猫。 因此老虎和狮子竞争环境可以说同样凶险,但即便这样,排除人为因素,老虎独居得依然十分成功,而狮子的独居就意味者死亡。
7、博杀战例 现在所看到的狮虎斗都是圈养的,准确的说并不能由此得出结论,但可以得出参考结论。 (1)圈养猛兽在能力上相比野生的都有所退化,但有一个重要事实,这就是圈养猛兽中其技巧性越强的损失越大。 如将趋向于力量的熊科和趋向于技巧的猫科都从小圈养,明显猫科的损失要大。同样人类也是一样,将一个刚出生的小孩从小就关起来,其具有的人类特有技能的损失是最大的,而这种人只能从生物学上讲还算是人,但实际上和白痴无异。雄狮在于力量,而老虎在于技巧,其损失无疑比狮子会更大。 但即使这样,圈养老虎的胜率也远高于狮子,更不要说野生狮虎了。 (2)还有一个事实,那就是在现在所有狮虎斗的记录或视频中,体型小的老虎战胜大狮子的事件并不奇怪,而从无体型小的狮子战胜大老虎的战例。
(3)在选择虎狮斗的战例中,一般更多的是选用雄狮,而对老虎,几乎都是不管公的母的一起选,而事实上雌虎比雄虎体格上还是有不小差距,只是没有狮子的差别大而已。但如果真的这样选,不妨拿一拿雌狮和雄美洲豹来斗斗。 但即便如此,雌虎同样有战胜雄狮的战例,而雄虎对雌狮就是屠杀,雌狮对雌虎也可以说没有什么胜算可言。 8、进化 狮虎出自同一祖先。目前野生的狮虎不可能相遇,但在历史上狮子和老虎的领域曾有过重叠,最后退让到印度西北一隅(称亚洲狮),而孟虎遍布南亚、东南亚是最终结果。 在没有人类干扰之前,虎的足迹曾经遍布欧亚大陆,从极寒到极热显示了其顽强的适应力,而狮子只能局限于热带亚热带。 从生物、地理学上讲热带雨林是地球最富饶的土地,而这就是孟虎的生存地带。其实也可以通过美洲豹和美洲狮的竞争来作为对比,美洲豹强于美洲狮是不争的事实,美洲豹占据了南美热带雨林的中心地位,而美洲狮则只能偏隅一方。 将所有数据列出之后,才发现狮子几乎是全方位的落后于老虎,不占任何生理优势的野生狮子对野生老虎可以说几乎就是完败
在我国,对老虎的认识依然很匮乏。 相当多的人对虎有许多肤浅的甚至是错误的认识。近年来,人们对虎越来越多的关注,对老虎的认识加深,对老虎的错误认识逐渐纠正中。保护老虎,开始被人提起,然而,我国的虎文化,似乎依然低迷。 东北虎,也叫西伯利亚虎,猫科动物中体型最大者。雄虎首尾身长约为3.5米,体重300公斤左右,雌虎略小,体重250公斤左右。其中最大的长达4米,重400公斤。体毛较长而密,毛色浅黄,毛厚,不畏寒冷。体色较淡,身体上黑色斑纹疏,腹部的白色延伸到身体两肋部。分布于俄罗斯西伯利亚,我国东北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一带。没有固定的巢穴,喜欢单独生活,夜间活动,善于游泳,而且每只虎都有一定的地盘范围,可以轻易地博杀一头壮牛。冬季交配,孕期105~110天,每胎2~4仔,4岁性成熟,野外寿命15年左右。目前野生的只有150~400只,中国政府规定了严格地保护办法,对牛羊被虎捕食的农民国家给予赔偿。
孟加拉虎,又叫印度虎,是目前残存最多的一种虎,生活在印度、缅甸、尼泊尔、孟加拉等国森林中。孟加拉虎平均体型小于东北虎,但很多地区的孟虎体重大于东北虎,同时也大于东南亚虎,毛短,黑条纹窄而密,雄虎首尾身长3米,体重250公斤,雌虎首尾身长2.6米,体重220公斤,是体型第二大老虎亚种。没有固定繁殖季节,孕期100~106天,每胎2~4仔,3岁性成熟,野外寿命约15年。孟加拉虎的栖息地范围很广,生活在森林、山地和丘陵等自然环境中。夜行,主要以有蹄类为食,如野猪、白斑鹿等,偶尔有攻击人和家畜的现象。当年曾是英国殖民者最喜爱的捕猎对象,英国的蒙巴特勋爵一生曾猎杀180多只老虎。目前印度政府也给予保护。
华南虎(South China Tiger),这种老虎是我国特产,目前面临灭绝。体型较孟加拉虎小,雄性体重160公斤~220公斤,雌性体重110~160公斤;体毛较短,约40~50mm 色桔黄略近赤,背部较深,全身具黑色纵纹,色深而宽且较密。没有固定的繁殖季节,孕期100~106天,每胎2~4仔,3岁性成熟,寿命15~20年。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西南、华南各省。目前我国还有七十多只圈养华南虎,全是由6只华南虎种虎繁衍的,是高度的近亲繁殖。
印支虎(Indo-chinese Tiger),体型较孟加拉虎小,雄性印支虎平均体重160公斤左右,野生极端个体也有270公斤纪录,雌性印支虎较小,大约体重120公斤左右 体毛较华南虎短,身体颜色较华南虎浅,较孟加拉虎深,黑色条纹狭窄且黑。分布于东南亚大陆东部、越南、老挝、泰国、马来 西亚、中国和缅甸等。
苏门达腊虎(Sumatran Tiger),体型最小,雄性体重100-150kg ,雌性体重75-100kg,脸部周围的颊毛较长,胡须也长,全身俄黄色,黑色条纹显著,狭窄且较密。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达腊岛。
巴里虎(Balinese Tiger),分布于印尼巴里岛,于20世纪40年代灭绝。
爪哇虎(Javan Tiger),分布于印尼爪哇岛,于20世纪80年代灭绝。
里海虎(Caspian Tiger),分布于土耳其至亚洲中部以及西部,于20世纪70年代灭绝。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花豹与猎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