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的现实本质的本质是不变的吗

慈诚罗珠堪布:世界的真相,人生的本质,真的就是如梦如幻--学佛网
&慈诚罗珠堪布:世界的真相,人生的本质,真的就是如梦如幻
发布:妙音居士&[ &]&& 日期: 4:39:00&&
  阿底峡尊者,印度人,为藏传佛教后弘期举足轻重的代表人物。在西藏期间,他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珍贵的窍诀与法门。其中有些是他自己亲自撰著的论典,有些是他和弟子之间的对话问答。他创立的噶当派法门包括父法和子法。其中的“父”,是指阿底峡尊者;“子”,则是指他的学生、弟子。阿底峡尊者宣讲的法,称为父法;他的弟子宣讲的法,则称为子法。《修心八颂》与《修心七要》,都属于子法。虽然父法与子法都讲述了一些理论,但最主要的内容,还是强调实修,尤其是菩提心修法。  在《父法》的第十五品里,讲了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本篇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属于显宗中观。通过分析故事内容,可以了解到:世界的真相,人生的本质,真的就如中观所讲,是如梦如幻。  证悟空性有各种各样的方法:大圆满,是通过上师的加持和自己的信心来证悟;一般密宗,是通过气脉明点的修法来证悟;中观的证悟,则需要依靠以龙树菩萨的论典为主的各种显宗理论来推理。  空性修法非常重要。我平时最强调的,是出离心与菩提心,然后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一些中观修法,大圆满修法基本没有涉及,但中观修法与大圆满修法的有些地方是一样的,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离,中观离不开大圆满的境界,大圆满也离不开中观的修法。法王如意宝很多著作的最后,都是讲大圆满,但在正式讲大圆满修法之前,都会讲中观理论,因为中观修法不但能力超强,加持和功德很大,而且与大圆满之间,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证悟以后基本上分不开。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中观空性的修法。每个人都要做好安排,赶紧修完菩提心与出离心,然后再修空性,这非常重要。  一、缘起  阿底峡尊者最重要的首座弟子,叫仲敦巴。他虽然不是出家人,而是居士,但修行却非常了不起,是货真价实的观世音菩萨化身。  为了我们这些智慧浅薄、没有福报,见不到过去的佛菩萨化身,虽然懂得如何赚钱、做生意,却对解脱、空性一无所知的人,仲敦巴尊者假装糊涂地在阿底峡尊者面前请教了很多问题。就像当年释迦牟尼佛传法的时候,文殊菩萨、弥勒菩萨等为了解答以后众生的各种疑惑,也经常在佛面前请教问题一样。  下面是仲敦巴尊者请教阿底峡尊者的一系列问题,其中问者为仲敦巴尊者,答者为阿底峡尊者:  问:产生贪心和嗔心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答:生起嗔心与贪心的时候,要把它看作是如幻如化的。  问:幻是什么呢?  答:幻有时候是念咒产生的幻觉,有时候是依靠药物而让人产生的幻觉。  问:化是什么呢?  答:化其实是不存在的东西,虽然不存在,却可以显现为各种各样的现象。  问:这些幻觉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呢?  答:根源就是执着,因为有执着,所以就会产生这些幻觉。  之后,仲敦巴尊者请阿底峡尊者讲了一个幻化的故事:  二、故事  释迦牟尼佛住世期间,古印度有六座人口大约数十万人以上的著名大城市。舍卫城,就是其中之一。  舍卫城是当年离释迦牟尼佛的居住地很近的一个城市,佛陀和弟子经常在此出入,律经当中的很多公案也发生在这里。  当年舍卫城中,有一个非常厉害的魔术师、幻术师,名叫善月。他有一个朋友,名叫吉祥。吉祥一家有三口人――吉祥、妻子与儿子。  有一次,善月告诉吉祥:“你也学一点魔术吧,将来会有用的。”但吉祥对魔术不感兴趣,他非常喜欢马,一直想买一匹良驹,便直言不讳地对善月说:“学魔术干嘛呀,还不如买一匹马。”  为了打击吉祥不想学魔术的想法,善月打算幻化一个魔术来愚弄一下好友。  一天,吉祥一家人刚吃完早餐,他妻子正在厨房清洗锅碗,吉祥则在门外纺织毛线。  这时,善月骑了一匹非常漂亮的马过来,对他的朋友说:“你不是想买一匹马吗?想不想买这匹马?”吉祥说:“我的存款买不起这么漂亮的马。”  善月说:“没关系,这匹马可以换你纺的毛线。”吉祥心想:善月可能不知道这个毛线不值那么多钱,居然要用好马换我的毛线,那我不如将计就计,用毛线把他的马骗过来。于是,二人一拍即合。  善月紧接着说:“既然你想买这匹马,那就先试试这匹马跑起来的速度快慢、感觉如何吧?”  此话正中吉祥下怀。他赶紧跨上马鞍,准备扬鞭策马、奔驰而去。但出人意料的是,他刚刚骑上马鞍,马就不由自主地开始疯狂飞奔,完全无法掌控。失控的马一路狂奔,带着吉祥翻过一座座他从未去过的高山,穿越一片片他从未听过的丛林。最后太阳落山时,终于来到一座茂密的森林当中。除了抬头可以看到天空,四周都是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两边是高耸的悬崖,中间有一条水势湍急的河流。不时传来老虎、狮子等野兽的声音。  吉祥被恐怖、绝望紧紧地包围着,后悔万分:不该贪图便宜买这匹马,更不该骑这匹马啊!  正当他伤心、害怕到无以复加之际,忽然发现森林当中在冒烟,好像有有户人家的感觉。  仿佛抓到一根救命稻草,他紧赶慢赶地往冒烟处走去,结果看到一个小木屋。  吉祥仿佛绝处逢生,兴奋地拼命敲门。敲了半天,出来一个女人。他心底深处立即冒出一个反应:这么偏僻的地方居然有人,会不会是鬼呢?我今天住她家,会不会把我吃掉呢?毛骨悚然的感觉又一次生起,但他转念一想:反正在外面也会被老虎、狮子吃掉,既然无处可去、无路可退,只有死路一条,还不如住她家。  走进房间,看到里面还有三个女人。据介绍,她们都是开门那个女人的女儿。  女人接着问他:“谁把你送到这个地方来的?这个地方可是任何人都进不来的啊!”  吉祥便将事情原委一一向她道来。  讲完后,女人告诉他说:“这是个从来没有外人来过的岛屿。我也不知道我的祖先是怎么来到这个地方的。打我记事起,就没有见过外人。丈夫死了以后,就剩下我们孤儿寡母几个了。你如果想回去,我可无法帮你,因为那是不可能的,在回去的路途当中,你就会被老虎、狮子吃掉!还不如留下来,与我其中的一个女儿成家。”  吉祥想了半天,也别无选择,只好乖乖地留下来与其中的一个女儿成了家,并生了三个孩子――一个女儿,两个儿子。在这偏僻荒凉的地方,过起了简单平常的生活。  后来,三个女儿的母亲,也就是吉祥最初见到的那个老女人死了。  时间一天天流逝,几十年的光阴过去了。随着三个孩子的逐渐长大,吉祥也慢慢地感觉到自己老了――头发白了,牙齿掉了,满脸都是皱纹……人生大部分的时间,就在这个与世隔绝的森林当中度过了。  一天,他妻子到山上砍柴,三个孩子在树林里的河边玩耍。  忽然,其中的小儿子不小心掉到了河里,被汹涌的浪涛席卷而去。吉祥连忙跳到水里去救孩子。不想,大儿子为了试图去救弟弟,也慌忙跳入水中,结果又被水冲走了。  老吉祥当即愣住了,就像《唐山大地震》中左右为难、不知所措的母亲一样,犹豫着不知是救大儿子,还是救小儿子。迟疑了好一会,当他决定去救后面的孩子时,已经来不及了,刹那之间,两个孩子都被咆哮的洪流夺去了生命。  真是祸不单行,正当此千钧一发之际,又来了一只老虎,张口衔走了岸边的女儿。  绝望的吉祥只觉得天昏地暗、生不如死,他已经没有力气挣扎,只有任凭波涛把自己冲走。没想又被冲回了岸上。精疲力竭的吉祥趴在岸边,声嘶力竭地嚎啕大哭。  这时,他妻子背着一堆柴禾从山上回来了。  听了吉祥的哭诉,妻子悲恸欲绝,顿时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毫不犹豫地跳河自尽了。  最后,森林中只剩下他孤零零的一个人。  他一边没命地痛哭,一边毫无目的地在森林里狂奔。结果走到了森林边缘,并回到了他以前的家里。  到了以前的家门口一看,他过去的妻子还在厨房里,一边清洗锅碗,一边高兴地唱着歌。  吉祥失望极了,怒气冲冲地对过去的妻子吼道:“我失踪这么久,受了那么大的痛苦,你居然一点都不伤心,不但不来寻找我,居然还在怡然自得地唱歌!”  不明就里的妻子心想:他是不是发疯了?或者产生了什么幻觉?我明明看到他一直都在这里纺毛线,根本没有挪开过一步啊!  于是问他:“你怎么了?你怎么会说你失踪了呢?你根本哪里都没有去,一直在这个地方啊!刚刚我们还吃了早餐,我的碗都还没洗完呢!”  吉祥当即倒抽一口冷气:“按照你的说法,我是产生幻觉了。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么多年来每一年的12个月,每个月的30天中每一天的每个生活细节,我都记得清清楚楚,从妻子母亲的离世,乃至三个孩子以及妻子的死亡,都是我亲眼目睹,而且都是那么真实,这怎么可能是幻觉呢?不可能!”  妻子说:“如果你不信,可以到外面看看。你没有纺完的线还原封不动地在那儿呢!你可能被你朋友骗了。”  他出去看了一眼,确实没有纺完的毛线还在那里。他也依稀记得,他纺线的时候,朋友骑了一匹马来到他家门口,当时他妻子正在厨房里洗碗。  他开始相信自己的确产生了幻觉。  之后,他又从森林当中那个没有牙齿、满头银发的幻觉中的生活,回到了年轻力壮的现实生活当中,二者的差距实在太大,所以他只有慢慢适应。  适应了三、四天以后,他终于意识到,自己是被朋友的幻术骗了。  又过了几天,善月来了。  见到吉祥,善月故意问道:“好多年没看到你了,很想念你哦!这么多年你到哪里去了?”  吉祥便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一股脑地讲给善月听了。  三、喻义  善月听罢告诉他:“你经历的一切,都叫做幻像,都是我变化出来的。当时你不学幻术,只想买一匹马,我便故意让你产生幻觉,你才有了这些经历。你一直坐在这个地方,一步都没有离开,怎么可能跑到那么远的地方呢?幻觉持续的整个过程,连一个小时都没有,又怎么可能过了这么多年呢?所以,你生命当中的三个儿女,以及女儿的母亲等等,都是你的幻觉。但你一定要知道,不仅是你幻觉中的经历,包括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听到、接触到的一切,包括舍卫城在内的印度各大城市、所有的山河大地以及生活在大地上的生命等等,都与你在森林当中经历的生活完全没有差别,都是虚幻的幻觉。  我的幻术仅仅欺骗了你一个人,而这个大环境的幻术,却欺骗了三千大世界的所有人。除了佛菩萨的化身以外,所有凡夫都认为世界是真实的。对我们凡夫来说,从无始以来流转到现在,轮回的现实生活是非常真实的。我们会觉得,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生活细节都很实在。但这个真实的现实生活,与你在森林当中自认为实实在在的生活完全一样,都是假的,都是幻觉。  轮回中的生老病死、亲朋好友、远方故乡、时日长短等等其实并不存在,就像你在森林当中头发白了、牙齿掉了、满面皱纹的晚年并不存在;森林当中五个亲人的死亡并不存在;森林里上有老,下有小的一个家庭并不存在;呆了几十年的故乡――森林小岛并不存在;森林里的日出日落、白昼夜晚并不存在一样。虽然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不到任何假的痕迹,但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还没有从轮回的梦中醒过来,没有从轮回的幻觉中走出来而已。  你已经从小的幻觉中走出来了,你知道小幻觉中的一切都是假的,但想从大环境当中的幻觉中醒来,就需要闻思修。  首先,你回来的时候,第一次听到妻子告诉你:你哪里都没去,那是你的幻觉或者是你发疯了,那些经历都是假的。这叫做听闻。就像我们第一次从佛或者上师那里听到中观理论时的第一反应,一听说世界不存在,因果不存在,包括我们自己也是空性时。我们也会像你抗拒妻子的说法一样驳斥道:现实生活这么真实,怎么可能不存在?!  但是,真理不但永远真实不变,而且会越来越清晰。随着你听了妻子的话以后,经过反反复复的思考,实在找不到理由来回绝妻子的说法,故而最终慢慢地说服自己:原来我真的没有在森林里生活,那都是我的幻觉,一切都怪我的朋友,如此这般,你就明白了道理,之后恍然大悟。这是思维。  我们常说闻思修行,其中的闻思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听闻,则即使我们念佛、磕头、修桥、修庙、铺路、做功德、当义工……积累再多的资粮,都没有人告诉我们世界是假的。我们的一切,都建立在虚妄之上,也不会接触到空性、光明的概念。之后,还要依靠各种推理、思维方法去遣除疑问,这样才能彻底明白世界确实不存在。  你回家后,从你原本认为真实的森林生活,回到现实生活当中,逐步消除森林生活后遗症,彻底明白森林生活是假的幻觉,其间所经历的四五天的适应过程,叫做修行。  听了朋友的话,吉祥也深思道:是啊!虽然我觉得森林中的生活与现实生活没有差别,非常真实可信。我在森林中生活的时候,也没有看到森林生活是虚幻的任何痕迹,但事实证明那的确是假的,既然如此,我又凭什么觉得现实生活是真实的呢?我以前认为森林生活真实的唯一证据,是眼睛看到了,亲身体会到了,但无情的现实告诉我:这些证据都是不可靠的!事到如今,所有关于森林生活真实存在的证据都崩溃瓦解了,那么,佛在佛经里面讲的,眼耳鼻舌身意不真实的说法也应该是真的。以此因缘,吉祥最终证悟了空性。  阿底峡尊者在文章的最后说:吉祥的原型,是他身边一个叫做赤诚加瓦的翻译家的前世。赤诚加瓦是当时到印度邀请阿底峡尊者来西藏的使者之一,既是翻译家,也是非常了不起的修行者、成就者、佛教学者。  此处讲的,属于中观应成派的观点――不留任何东西,把一切都遮破。而中观自续派却会承认现象的存在。  法王如意宝生前也多次给我们讲过这个故事,并一再叮咛我们务必透过这个故事,去思维现实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从而打破实执。  四、感悟  有本书叫做《小故事大道理》,真的如此啊!通过这个短短的故事,我们不但可以从理论上了解到世界的真相,更能体会到闻思修的重要性。学佛的核心,就是闻思修。通过听闻得到的智慧,可以让我们产生怀疑;通过独立思考,可以让我们意识到:如果释迦牟尼佛讲的《心经》、《金刚经》等般若波罗密多里面讲的是真实的,那现实生活就应该是假的,虽然我暂时不能接受这个观念,但事实应该是这样。  独立思考非常重要,世间的学术界也很赞叹独立思考。本来吉祥一开始也没有立即接受妻子的话,但通过思考让他明白,妻子说的都是对的,可见思考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这是佛教特有的世界观,我们一定要去思考这个非常重要的命题。除了佛教,任何世间的其他学问,都没有对世界的本源探寻到如此的高度。即使像爱因斯坦这种公认为聪明绝顶的人,也从没想过现实生活是假的,因为没有人告诉他这个真相。全球70多亿人乃至其他动物都认为,世界是真实不虚的,因为我们亲眼看到、亲身经历了这个“真实的世界”。  在没有听到空性道理,没有学习中观理论的时候,眼耳鼻舌身感受到的东西,与我们的第六意识判断的结果是一致的。五官告诉意识,世界是存在的;第六意识就根据五官的信息分析判断,最后确定出世界的真实性。这是第一阶段。  学习中观以后,虽然我们的眼耳鼻舌身还是告诉意识,这个世界是存在的。但此时的第六意识却有了新的观点,通过思维,它否定了五种感官的结论,明白眼睛和耳朵的结论可能是幻觉,因为中观的推理方法已经证明了,世界本身是不存在的。这是第二阶段。  在最后一个阶段,是经过长期的修行,不但第六意识看到世界是幻觉,连眼耳鼻舌身也能看到世界的幻觉本相。  大圆满里讲过,证悟者在修到一定程度时,从禅定中出来以后,不仅第六意识,包括眼耳鼻舌身都有一种虚幻的感觉,这就是闻思修所经历的过程。五根与意识从初期的一致,走到中间阶段的分歧,最后又走向了一致。  通过闻思修,才能证悟空性。最重要的,是对佛法要有信心,前面要修加行――积累资粮、忏悔罪过,否则一开始就去听中观,虽然能了解中观的意义,但在断除烦恼方面的力度却会很微弱,所以我们要重视修加行,同时还要认真学习中观。先学中观自空的观点,再学他空光明藏的观点,最后去听一听大圆满,这样循序渐进地闻思修,就有可能证悟大圆满。  很多人误以为,除了中观以外,还有一个与中观完全不同的大圆满。其实,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里面讲过:在证悟空性的境界当中,人间的所有痛苦、快乐全然消失,就像虚空当中一无所存一样。通过修行亲身体会到这一点,就叫做大圆满;通过故事或理论懂得这些道理,就叫做中观。两者之间距离非常近,没有太大的区别。  轮回中有很多痛苦,若能把痛苦转为道用,就能促进我们的修行。但对大多数修行人,尤其对初期的修行人来说,在有痛苦和没痛苦的修行中,最好还是选择没有痛苦的修行,毕竟我们将痛苦转为道用的能力还很差。所以佛经上也说,顺利的修行是对初学者最适合的。  现在的多数人虽然有精神压力等不顺利的问题,但至少丰衣足食、不愁吃穿,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幸福。在幸福的时候,要懂得珍惜和感恩,更要利用幸福的环境努力修行,这才是真正的福报。如果身在福中不知福,当有一天我们失去人身的时候,才知道一切都完了,但那时已经悔之晚矣。  念佛虽然对年纪大的人来说非常好,如果虔诚念佛,就有希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如果往生不了,又没有听闻中观、般若这些殊胜的法门,那就太可惜了。  我们现有的世间聪明,并不是引领我们走向解脱的大智慧。因为缺乏智慧,使我们一直迷失至今,永远找不到轮回的出口。通过闻思修,我们就能确认并踏上正确的道路,所以,我们一定要推广并倡导闻思修的良好习惯。  无始以来,我们一直受着无明的操控、设计与摆布,却始终全然不知、沉迷不醒。既然现在明白了自己的处境,就一定要设法摆脱无明的束缚,从现实生活酸甜苦辣等风暴雷电的幻觉乌云中突破出来,穿越浓密的无明迷茫云层,开显出现实生活背后的那一片晴空万里的光明空性之法界虚空。 
(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
&&&&&&&&&&&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全部:&&&&&&
点击查看本站五明频道类似内容:
(学佛网公众号:佛教为主)
(净土法门法语公众号)
(无量光公众号:素食、传统文化)
(学佛网个人微信号)
(无量光慈善公众号)您当前位置:&&世博会的本质是文化 是其不变的灵魂
世博会的本质是文化 是其不变的灵魂
  各位佳宾、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多元文化交换的平台,人类心灵沟通的桥梁”,我想结合上海世博会筹办工作的体会,就世博会在增进全球文化交换中的使命谈一点看法。  一、世博会是全球多元文化交换的大平台,作为全球性的盛会,世博会用一个主题在半年时间内将几百个参展方、数千万宾客聚到一起,没有其他人类活动能够如此紧密地凝聚国际社会。在全球化的今天,世博会是最大的多元文化交换平台,世博会的魅力在哪里?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从世界各地会聚到一个地方,展现各自带来的产品和技艺,传诵各自的故乡和祖国,熟悉不同的人群和文化,这样的集会布满着各种动机,又包含了一个朴素的道理:人类需要交换,族群需要沟通。  世博会满足了人类的基本需求,那就是交往。人们要在交往中分享生活的经验,在沟通中学会彼此鉴戒,这恐怕就是世博会源远流长的缘由所在。  世博会的本质是文化,世博会脱胎于机器时代,本来是产业文明的产物,100多年来,世博会的内容和情势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但是,不管外形如何世博会的内核没有变,世博会之所以保持了始终如一的办会理念,就是由于从一开始就把自己定位于文化的,而不是贸易的展览会。从一开始就确立起有别于其他任何展览会的文化性情。  当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通过尖端科技出色演绎的时候,它感动人们内心的是一种极其朴素的价值观,寻觅通向未来的方法。所以说,世博会的情势是展会,表现手段是科技,其背后支持的东西则是文化。它是世博会的亘古不变的灵魂。  世博会的理念有寻求进步、鼓励创新、推动交换、重视教育等等,在世博会漫长的发展进程中构成了本身的核心价值体系,这个体系是建立在***理念基石上的,世博会所有参展主体不分东西南北,国不分大小贫富,人不分种族肤色,都可以通过主?  世博会上各种艺术观念和样式,不管古典流行还是高雅通俗,都可以在舞台上和观众同等地交换。***共生是世博会最珍贵的理念,它反映了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也同时在文化层面体现了它的国际性和现实性。  第二,世博会反映了全球文化交换的新趋势,一个多世纪以来,世博会从主要展现产业革命成绩和各国先进产业品的展览会逐渐演变成综合展现各国经济、文化、科技、社会发展成绩的世界盛会。今天,在世博会的大舞台上,文化交换显现出多样性、创新性和互动性的新趋势,这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种机遇。  世博会集中体现了文化多样性,最近几年来,世界各国举行的文化演艺活动在世博会上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1986年,温哥华世博会组织的国际舞台艺术节上就上演了250场节目,演员总数8万多人。1988年,布里斯班世博会演出了500场国家级的表演,延续的表演有25000多场。1992年西班牙塞维利亚世博会各类文艺演出超过了3万场;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各类演出超过了15000场。  世博会在举行期间不但是展会中心,也是全球文化演艺活动的交换中心,各种文化在这里相遇、交换和融会,成为名不虚传的文化展览会。世博会有效地带动了文化创新,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公然提出了以创意活动为中心来设计展会的理念,改变了过往以展馆、展台为中心的办展思路,人们不但渴看看到尖真个技术,也希看看到技术背后鲜活的展品,更希看了解展品背后生动的故事。爱知世博会上的美国馆以富兰克林捕捉电的活动为核心,讲述了美国人对人类科技的贡献。萨拉戈萨世博会上的日本馆,通过对一幅江户时代古画的出色复原,讲述了日本人对水的利用,讲述故事是比技术更能感动人心的聪明,将不断带动世博会文化的创新***。  世博会增进了文化沟通,网络时代,世博会在多元文化沟通方面的杠杆作用越来越大,经济越全球化,越会凸显出多样文化的价值,世界越是网络化,越发夸大人们直接交换的重要,前年我们针对国内观众参加上海世博会的意向,由国家统计局专门组织了一次大范围的调查,数据显示,有近70%的国内观众以为,吸引他们的看点不单单是高科技,还有各国、各地区的特点,可见现代世博会已超出了原始的展会心义,它提供了文娱化和高科技的互动体验,成为全球人们相互沟通和认知他人的一种手段。世博会是一个真正意义上各国人民的集会,它给了普通人一个独特的机会来更好地了解世界上其他的国家和人们,增进了人与人之间更好地进行沟通。  三、上海世博会是增进多元文化交换合作的好机遇,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有300多个布满创意的展馆,2万多场布满创意的活动,作为一次范围空前的盛会,世博会为中国了解世界文化打开了窗口,更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开启了大门,我们如何掌控这个多元文化交换进程中所包含的机遇呢?尊重多元,增强文化交换的亲和力,世博会期间举行文化活动是国与国交往的一种方式,上海世博会天天都将举行国家馆日活动,上演不同国家和国际组织带来的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这是每届世博会上的保存节目,遭到了参展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普遍认同,清楚地表明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组织之间的经济贸易与交换,有赖于理念上的沟通与交换,这类文化层面的对话不但给世界带来了无穷的商机,更给世界带来了信任和理解。  我们要利用好世博会提供的这一契机,组织好开闭幕式、国家馆日等重大活动,增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换,用文化的方式同世界各国人民展开同等、友好、富有感性的交往,以文明的礼节,以各个民族带来的艺术进行各种层次的对话,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也让?(此 资 料 转 贴 于泄嗟亓私馐澜纭?  寻求创新、坚定文化走出往的自信心,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假如说沟通推介是向世界说明中国,文化活动就是向世界演绎中国。上海世博会的办博理念是传承世界文明,宏扬世界文化,要向世界全面、立体地展现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改革开放成果,展现中国各地多姿多彩的文化和最新的发展成绩,世博会是中华文化走出往的自然舞台,目前我们和全国各省区市合作,正在积极预备世博会的首演节目,通过扶持更多的中国优秀文化作品走向世界,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通过鼓励为世博会积累一批经典的文化作品,增强本土文化的原创能力。相信上海世博会的表演将会吸引世界眼光的关注,有力增进更多优秀的文化作品更加自信地走向世界。  鼓励合作,推动人类文化的新发展,多元文化交换进程中需要相互尊重和理解,文化因交换而丰富,因合作而共赢。上海世博会筹办进程中,我们非常鼓励中外专业团队的合作,世博会期间,随着大量中外团队的进进带来了国际化的视野,专业化的团队、技术和经验,只有良好的合作才能整合资源,才能丰富世博会的文化内涵。上海世博会的形象品征集、重要场馆的设计、重大活动的创意方案都面向全球进行了公然征集,上海世博会主题秀、开闭幕式的团队组建也采取了中外合作的模式,既吸收了各国优秀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先进技术,又有益于加强文化交换,克服不同文化背景的阻碍,使之达成观念共叫、情感共叫和心灵共振。  我们希看上海世博会不但是展现各国文化、增进多元文化的融合,更能为人类社会的文化新发展作出奉献。让我们共同期待!  谢谢大家!  社会化媒体
了解更多>>
桂ICP备 号-1
桂公网安备 36号
阅读下一篇
Hi,看起来你很喜欢这些内容,但是你还没有登录!在你登录以后,就可以收藏感兴趣的内容,关注感兴趣的作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光速不变的本质原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