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衞生组织建议每人每日吃盐量摄取糖量上限为多少

世卫组织的一份最新指南建议,成年人和儿童应将其每天的游离糖摄入量降至其总能量摄入的10%以下。进一步降低到5%以下或者每天大约25克(6茶匙)会有更多健康益处。
游离糖是指由厂商、厨师或消费者添加到食品和饮料中的单糖(如葡萄糖、果糖)和双糖(如蔗糖或砂糖)以及天然存在于蜂蜜、糖浆、果汁和浓缩果汁中的糖。
“我们握有的确凿证据表明,将游离糖的摄入量保持在总能量摄入的10%以下,可降低超重、肥胖和蛀牙的发生危险。”世卫组织营养促进健康和发展司司长Francesco Branca博士说。“如果各国要践行其在减少非传染性疾病负担方面的承诺,那么关键的一点就是为支持这一做法而改变政策。”
世卫组织指南并没有提及新鲜水果和蔬菜中的糖以及牛奶中自然存在的糖,这是因为没有报告证据表明食用这类糖会有不利影响。
现今人们消耗的大量糖都“藏”在通常认为不属于甜品的加工食品中。例如,1汤匙调味番茄酱包含约4克(约1茶匙)游离糖,1罐加糖苏打水所含的游离糖高达40克(约10茶匙)。
世界上对游离糖的摄入因年龄、环境和国家而异。在欧洲,像是匈牙利和挪威这类国家的成人摄入量占总能量摄入的7-8%左右,像是西班牙和英国这类国家则为16-17%。儿童摄入量比之高出许多,从丹麦、斯洛文尼亚和瑞典等国的约12%,到葡萄牙的近25%不等。农村/城市之间也存有差异。南非农村社区的摄入量为7.5%,而在城市人口中则为10.3%。
这项建议是根据最新科学证据分析提出的。这一证据首先表明,食用糖较少的成年人的体重较低,其次在膳食中增加糖含量与体重增加存有关联。此外,研究表明摄入含糖饮料最多的儿童与摄入含量饮料较低的儿童相比更容易出现超重或者肥胖。
该建议还得到另外一项证据的支持,就是与游离糖的摄入低于总能量摄入的10%的人员相比,当游离糖的摄入高于总能量摄入的10%时发生龋齿(俗称蛀牙)的比率更高。
根据支持证据的质量,这些建议被世卫组织归为“强烈”。这意味着这些建议可在多数情况下以政策方式加以采纳。
鉴于已经开展的研究性质,将游离糖的摄入量减至总能量5%以下这一建议在世卫组织以证据为基础的指南发布系统中被提为“条件性”。
在糖摄入较低的人口中所开展的流行病学研究极少。仅有的三项国家级全人口研究得以在糖摄入量低于总能量摄入5%和高于总能量摄入5%但低于10%的情况下所出现的龋齿数量加以对比。
这些以人口为基础的生态学研究是在糖可得性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每年每人15公斤大幅降低至1946年每年每人0.2公斤这一时间段内开展的。这一“自然实验”证明龋齿数量有所下降。这为以下建议奠定了基础:将游离糖的摄入量减至总能量摄入的5%以下可在减少龋齿方面带来更多健康益处。
即便在具有公共卫生重要性问题方面的证据质量可能并不十分强烈,但世卫组织仍发布条件性建议。条件性建议属于那些遵守建议所带来的理想效果可能会超过不理想效果的建议,但这些权衡仍需得到澄清;因此,在将该建议作为政策加以实施之前,需要开展利益攸关方对话和磋商。
对游离糖摄入指南的更新是世卫组织正在努力为预防非传染性疾病对现有膳食目标作出更新的部分工作。糖指南的使用应当与其它营养素指南和膳食目标结合起来,尤其是与脂肪和脂肪酸有关的内容,其中包括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
世卫组织于2014年3月针对当时的糖指南草案启动了一次公众磋商,以征询所有利益攸关方的意见。从政府机构、联合国机构、非政府组织、业界和学术机构的代表以及其它有关个人方面收到了170多条评论意见。2014年还开展了一次专家同行评议程序。在考虑到公共磋商和专家同行评议所提意见之后撰写了这份指南终稿。
各国可在顾及本地具有的食物和习俗的同时将这些建议转化为以食物为基础的膳食指南。此外,有些国家为减少游离糖的摄入正在实施其它一些公共卫生干预措施,这包括对食物产品加贴营养标签,限制向儿童推销富含游离糖的食品和非酒精饮料,以富含游离糖的食品和饮料为目标的财税政策,以及与食品生产商开展对话,减少加工食品中的游离糖。
将游离糖的摄入量减至每天总能量摄入的10%以下是1989年由世卫组织研究小组首次建议提出的,2002年世卫组织/粮农组织专家联合磋商会对此进一步作了阐述。这份经过更新的世卫组织最新指南呼吁在可能情况下将游离糖的摄入量进一步减至总能量摄入的5%以下。
促进健康饮食食是2014年11月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卫组织联合召开的第二次国际营养会议的一项重要主题。在这次会议上,170多个国家通过了《营养问题罗马宣言》和《行动框架》,突出强调了为消除包括肥胖和与膳食相关的非传染性疾病等一切形式的营养不良而采取全球行动的必要性。
这份糖指南也是世卫组织为实现《年预防和控制非传染性疾病全球行动计划》确立的目标所做的部分工作,以遏制糖尿病和肥胖的上升,并到2025年将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全球过早死亡负担减少25%。同样,糖指南会促进世卫组织终止儿童期肥胖症委员会的工作,后者旨在提高认识并推动采取用以解决儿童期肥胖症问题的行动。
Christian Lindmeier
电话:+41 22 791 1948
手机:+41 79 5006552
电子邮件:
Olivia Lawe Davies
电话:+41 22 791 1209
手机:+41 79 475 55 45
电子邮件:
You are here:
帮助和服务
世卫组织区域办事处世界卫生组织成人和儿童糖摄入量内容摘要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世界卫生组织成人和儿童糖摄入量内容摘要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8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编者语:糖对孩子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经常看到小孩子一到超市就嚷着要买糖.大人有时候也拿捏不准,孩子吃糖到底对身体的影响有多大,对于”吃糖会蛀牙”这件事也是有的说是,有的说否.吃糖到底对孩子和大人有多大的影响呢?世界卫生组织给出了下面的答案.控制糖摄入量,可降低超重、肥胖和蛀牙的发生危险世卫组织的一份最新指南建议,成年人和儿童应将其每天的游离糖摄入量降至其总能量摄入的10%以下。进一步降低到5%以下或者每天大约25克(6茶匙)会有更多健康益处。&游离糖是指由厂商、厨师或消费者添加到食品和饮料中的单糖(如葡萄糖、果糖)和双糖(如蔗糖或砂糖)以及天然存在于蜂蜜、糖浆、果汁和浓缩果汁中的糖。&“我们握有的确凿证据表明,将游离糖的摄入量保持在总能量摄入的10%以下,可降低超重、肥胖和蛀牙的发生危险。”世卫组织营养促进健康和发展司司长Francesco Branca博士说。“如果各国要践行其在减少非传染性疾病负担方面的承诺,那么关键的一点就是为支持这一做法而改变政策。”&世卫组织指南并没有提及新鲜水果和蔬菜中的糖以及牛奶中自然存在的糖,这是因为没有报告证据表明食用这类糖会有不利影响。&隐藏的糖现今人们消耗的大量糖都“藏”在通常认为不属于甜品的加工食品中。例如,1汤匙调味番茄酱包含约4克(约1茶匙)游离糖,1罐加糖苏打水所含的游离糖高达40克(约10茶匙)。&世界上对游离糖的摄入因年龄、环境和国家而异。在欧洲,像是匈牙利和挪威这类国家的成人摄入量占总能量摄入的7-8%左右,像是西班牙和英国这类国家则为16-17%。儿童摄入量比之高出许多,从丹麦、斯洛文尼亚和瑞典等国的约12%,到葡萄牙的近25%不等。农村/城市之间也存有差异。南非农村社区的摄入量为7.5%,而在城市人口中则为10.3%。&一项强烈建议:将糖摄入量减至总能量的10%以下这项建议是根据最新科学证据分析提出的。这一证据首先表明,食用糖较少的成年人的体重较低,其次在膳食中增加糖含量与体重增加存有关联。此外,研究表明摄入含糖饮料最多的儿童与摄入含量饮料较低的儿童相比更容易出现超重或者肥胖。&该建议还得到另外一项证据的支持,就是与游离糖的摄入低于总能量摄入的10%的人员相比,当游离糖的摄入高于总能量摄入的10%时发生龋齿(俗称蛀牙)的比率更高。&根据支持证据的质量,这些建议被世卫组织归为“强烈”。这意味着这些建议可在多数情况下以政策方式加以采纳。&一项条件性建议:进一步降低到总能量摄入的5%以下&鉴于已经开展的研究性质,将游离糖的摄入量减至总能量5%以下这一建议在世卫组织以证据为基础的指南发布系统中被提为“条件性”。&在糖摄入较低的人口中所开展的流行病学研究极少。仅有的三项国家级全人口研究得以在糖摄入量低于总能量摄入5%和高于总能量摄入5%但低于10%的情况下所出现的龋齿数量加以对比。&这些以人口为基础的生态学研究是在糖可得性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每年每人15公斤大幅降低至1946年每年每人0.2公斤这一时间段内开展的。这一“自然实验”证明龋齿数量有所下降。这为以下建议奠定了基础:将游离糖的摄入量减至总能量摄入的5%以下可在减少龋齿方面带来更多健康益处。&即便在具有公共卫生重要性问题方面的证据质量可能并不十分强烈,但世卫组织仍发布条件性建议。条件性建议属于那些遵守建议所带来的理想效果可能会超过不理想效果的建议,但这些权衡仍需得到澄清;因此,在将该建议作为政策加以实施之前,需要开展利益攸关方对话和磋商。&&达州市工青妇活动中心(kuailexiongleyuan)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大不六文章网立场
kuailexiongleyuan室内休闲健身运动、室内拓展活动,大型活动组织策划服务。热门文章最新文章kuailexiongleyuan室内休闲健身运动、室内拓展活动,大型活动组织策划服务。&&&&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3-
举报邮箱:Copyright(C)2017 大不六文章网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冰激凌含糖量偏高当心冷饮“甜蜜陷阱”
日09:25&&来源:
原标题:冰激凌含糖量偏高当心冷饮“甜蜜陷阱”
炎炎夏日,不少人喜欢吃冰激凌、雪糕消暑,美味的冰激淋更是孩子们和女生们的最爱,同时,冰激凌又含有大量的糖分、奶油和脂肪,如一味贪图清凉而不控制摄入量,很容易掉进冷饮的“甜蜜陷阱”。
笔者近日对市场上20款冷饮的含糖量进行测算,发现和路雪、蒙牛、雀巢3款净重在250克以上的大份冰激凌,含糖量均超出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每日糖最高摄入量。而以哈根达斯、DQ为代表的散装冰激凌,也并未对含糖量进行“明示”,含糖量信息无从知晓。
近期发布的最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在日常饮食中应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而含糖菜肴、糕点、饮料等食品是“添加糖”的主要来源,也是造成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根源”。专家建议,应尽量少吃冰激凌等冷饮。
许多冰激凌含糖量超世卫“警戒线”
笔者随机对市场上20款冷饮包装上标称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统计发现,其平均含糖量为22.6%。其中,和路雪可爱多草莓口味冰激凌的含糖比例最高,为37.8%;蒙牛冰+蓝莓香草口味冰棒的含糖比例最低,为13.5%。不过,以产品的含糖总量计算,一份275克重的和路雪香草口味冰激凌含糖量高达65克,比一瓶500毫升的可口可乐含糖量还要高出12克。此外,蒙牛蒂兰圣雪香草口味冰激凌(245g)、雀巢巧克力味冰激凌(251g)含糖量也不低,分别为44克和49克。和路雪可爱多草莓口味冰激凌(67g)含糖量为25.3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量,成年人每天摄入的糖不应超过25克。按此计算,上述4款冰激凌均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每日糖摄入量。
250g冰激凌含糖量相当一天饭食。通过对市面上20款冷饮的含糖量对比发现,奶油、巧克力口味的冰激凌含糖比例相对较高,大多数产品含糖区间在23%-38%;提子、豆类雪糕含糖比例次之,平均为21%;冰棍、冰棒含糖量最低,含糖比例通常不超过20%。
中国营养学会会员郑林表示,人体每天通过谷物、粮食获取的糖分约为50克。按此计算,每食用一份250克装的大份冰激凌,就相当于摄入了接近人体一天吃饭获得的糖分。
散装冰激凌含糖量不“明示”。预包装冷饮的含糖量尚且可从其“营养成分表”中读取,但类似于DQ、哈根达斯等散装冷饮的含糖量则往往无从查询。
笔者近日走访北京部分DQ门店发现,其出售的散装冰激凌蛋糕包装上仅有配料表,没有营养成分表,现场店员也不知道产品的具体含糖量。哈根达斯散装冰激凌也同样存在类似问题,不过其外带包装上标注了净重、碳水化合物、脂肪等数值。哈根达斯官方客服表示,其门店所售散装冰激凌的含糖量与外带杯装冰激凌上的标签一致,“所有冰激凌都是含糖的,没有低糖或无糖产品”。
针对散装冷饮的含糖量,台湾《健康》杂志曾在2014年随机选取了麦当劳、7-11、汉堡王、宜家家居等9家连锁商店销售的甜筒进行检测,发现多款散装冰激凌含糖量较高。
专家建议应控制每日冷饮摄入量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介绍,通常来说碳水化合物的量约等于含糖量。如果糖分摄入过多,人体心脏负荷会过重,甚至引发甜食综合征,造成人体免疫能力下降,代谢功能紊乱。
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专家阮光锋表示,部分冷饮含糖量相对较高,食用过多容易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但偶尔食用并无大碍。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则建议,吃冰激凌的频次要拉大,最好购买小包装,食用冰激凌后要少吃其他甜点,“三高人群”同时还要减少肉奶等食物的摄入量。
味道浓厚的牛奶冰激凌钙吸收率更高。冰激凌由于类型不同,乳脂肪含量也不同,比起那些乳脂肪含量较高、味道浓厚、可以充分享受其香甜的香草、牛奶等口味的冰激凌,水果味的冰激凌热量相对来说比较低。只是,果子露冰激凌热量低是因为水分较高,从糖分来看,反而比味道浓厚的冰激凌更多。而且,若是制作中添加牛奶的冰激凌,钙的吸收率可达40%。所以可以偶尔享受一下那些味道浓厚的冰激凌。
下午15时至18时吃冰激凌最佳。下午15时至18时,是一天中体温最高、最难发胖的时间段,这时可以适当吃些冰激凌。
享用冰激凌之后不妨喝杯暖茶。食用冰激凌后,内脏都似乎一下子冷下来了,消化器官机能也处在了低下状态。其实,热茶比冷饮更消暑。冷饮给人们带来冰爽体验的同时,也会给胃肠、咽喉带来刺激,过量食用还可能导致胃痛、腹泻或其他不适。泡杯热茶,既能促使毛孔张开,促进汗液的分泌,还可以利尿,有助于降温,我国古时就有“热茶最解暑”的说法。英国科学家研究表明,热茶的降温能力大大超过冷饮制品,是消暑饮品中的佼佼者。
控制冰淇凌食入量记住3个诀窍: 1.在空腹的状态下,糖分吸收会变得更容易,这时候吃高热量高糖的食品相当“危险”。所以,尽量在饭后吃雪糕,吃一点点就可以满足了。
2.选择雪糕的品种时,要注意包装上的成分,优先选择卡路里含量较低的。
另外,还可按照刨冰、冰棍、固体雪糕的顺序来选择,它们所含的卡路里、糖分以及脂质是次第增加的。
3.冰激凌一天最多吃一个。当天从雪糕中摄入的卡路里最好控制在200kcal以内。(梅青)
(责编:许心怡、权娟)
四部门推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服务价格升 药品费用降
据国家发改委消息,近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会同国家卫计委、人社部、财政部发出《关于印发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意见的通知》,全面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提出到2020年基本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
食用色素到底有没有害?食药总局是这么说的……
近期,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抽检发现,部分水果制品存在着色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的问题。什么是着色剂?在食品工业中如何应用?国内外有哪些相关的法规标准?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2016年第8期《食品安全风险解析》,组织有关专家解读“着色剂”。   最近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有关成年人和儿童糖摄入的指南(Guideline:Sugars intake for adults and children)。又引起了人们对摄入过多糖分问题的关注。
  到底什么是糖?哪些糖需要限制?包括水果中的糖吗?包括果汁吗?包括蜂蜜吗?我日常不怎么吃甜食,难道也会吃进来很多糖吗?很多人都对这些问题非常困惑。
  世界卫生组织所说这些糖,并不包括新鲜完整水果中天然存在的糖,不包括奶类中的乳糖,也不包括粮食薯类和薯类中的淀粉。它们包括人类制造食品时所加入的蔗糖(白砂糖、绵白糖、冰糖、红糖)、葡萄糖和果糖等,也包括食品工业中常用的淀粉糖浆、麦芽糖浆、葡萄糖浆、果葡糖浆等甜味的淀粉水解产品。纯水果汁和浓缩水果汁也需要限制,蜂蜜也在限制之列,尽管它们都给人们以“天然”和“健康”的印象。
  在现有证据的基础上,WHO强烈推荐人们终生限制游离糖的摄入量。无论成年人还是儿童,都建议把游离糖的摄入量限制在每天总能量摄入的10%以下,最好能进一步限制在5%以下。
  那么,“每天总能量摄入的10%”到底是多少糖呢?
  对于轻体力活动的成年女性来说,每天的总能量(热量)摄入推荐值是1800千卡,10%的总能量就是180千卡,相当于45克糖。如果要把这些糖的量再限制到一半呢?就是22.5克。
  听起来似乎45克糖数量挺大,可惜,一旦变成食品,就会显得太少。
  比如说,喝一瓶500毫升的可乐,就能轻松喝进去52.5克糖,这当然已经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所提的45克糖的限量。大部分市售甜饮料的糖含量都在8%-12%之间,真的是一瓶就会超量。
  可能很多人会说:我注重健康,从来不给孩子喝可乐,我家只喝纯果汁。但是,前面说到,纯果汁也不在可以随意饮用之列。比如说,市售纯葡萄汁的含糖量在16%-20%之间,即便按16%来算,一次性纸杯1杯(200克)就含有32克糖,已经超过了22.5克,而市售的一大瓶500毫升装,含量就达到80克之多!所谓“喝水果”听起来很时尚,其实水果的健康好处没有全部得到,喝进大量糖而增肥的效果却很容易得到。
  另外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高糖产品,就是乳酸菌饮料。目前市面上的乳酸菌饮料都是以健康饮品的形象出现,而且经常会号称“零脂肪”,但它们也同时存在高糖分的问题,含糖量通常在15%以上。仅按15%来计算,喝340毫升这种市场上中等规格的乳酸菌饮料,就会摄入51克糖,远远超过了22.5克。
  女生们喜欢的红枣浆也好,蜂蜜柚子茶也好,它们都加入了大量糖,而且还是以美容养颜的名义喝的。其实,养颜的效果不一定能看出来,几大罐的糖倒是实实在在吃进去了。
  蜂蜜当中含糖量通常在75%以上,它当然也需要严格限量。很多人早上用1大勺蜂蜜冲杯蜂蜜水,也会摄入25克以上的糖。还有红糖,它含糖在90%以上。虽然红糖比白糖含的矿物质多一点,但毕竟糖含量非常高,并不提倡每天大量吃。
  焙烤食品和面点一向都是糖的大户。不要说市售甜面包甜饼干中要加糖15%-20%,即便是自己动手焙烤,通常配方中的糖也足够多。用8%的糖来做点心,只不过是微微刚能尝出来的一点甜味。江南一带喜欢的松软小馒头、小包子、奶黄包之类,面团里都要加上5%-8%的糖,吃起来才觉得可口。
  日常家庭调味也要注意,稍不小心,吃进来糖的数量十分可观。比如说,很多人喝八宝粥一定要放糖,喝咖啡要加糖,做红豆沙绿豆沙要加糖,银耳汤要用冰糖煮,梨汤要用冰糖炖。吃粽子要加糖,汤圆里面也有糖。做个鱼香味的菜都要放糖;拌凉菜为了中和醋的酸味常常放点糖;红烧菜为了增鲜提色要放点糖;好多家庭炒番茄鸡蛋和醋溜白菜都要放糖;糖醋类的菜放糖的数量相当可观,如果是荔枝肉之类浓甜菜肴,没准其中的含糖量能高达15%。
  说到这里就会发现,要把每天吃糖的量控制在一日热量的5%以内,真的是件相当难的事情啊&
  有些人又会说了:干嘛这么斤斤计较?多吃点糖会死么?没错,糖当然不会马上要人命。就像呼吸浓重雾霾的空气,也不会马上要人命。但是,长年累月多吃糖,就像长年累月呼吸污染空气一样,有很大可能会让人提前患病,提前离开这个可爱的世界。从损牙齿,增肥胖,促糖尿病,促肾结石,促痛风,增加心脏病和多种癌症的风险,难道理由还不够吗?
  当然,嘴长在自己身上。是否真的要控制每天吃进来的糖,还是我们自己做主。这里只是提供简单的健康忠告供大家参考:
  1、日常尽量不喝各种甜饮料。偶尔一次聚会也就罢了,自己不要主动去喝。
  2、直接吃水果,市售果汁和榨的“原汁”应当控制在1杯以内。榨果蔬汁时尽量多放蔬菜,少放水果,避免自制果蔬汁含糖过多。
  3、乳酸菌饮料限量饮用。认真阅读食品标签上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一项。
  4、如果每天要喝一杯红糖水或蜂蜜水,就最好远离其他甜食、甜饮料,饼干曲奇巧克力之类最好免掉。
  5、喝咖啡尽量少加或不加糖,喝牛奶、豆浆也不要加糖。
  6、如果某种产品号称“低糖”,那么要看看它是否达到营养标签上说明的低糖标准(100毫升液体或固体当中的糖含量是否低于5g)。
  7、焙烤食品尽量控制数量。自己制作面包饼干点心可能很有情调,但除非不加糖,否则也不是可以每天放开吃的理由。
  8、日常家庭调味,尽量不要养成喝粥加糖的习惯。甜汤要少喝,做菜放糖最好限制在不明显感觉到甜味的程度。
  9、小心“营养麦片”和各种“糊粉”类产品中加的糖,数量真的非常可观。
  最后再唠叨一句话:一辈子不吃甜味的糖,绝对无害健康。因为淀粉就可以在身体当中转化为葡萄糖,足够身体代谢使用。即便有低血糖,只要餐间加一点淀粉类食品也能解决,糖水不是必需品。
  如果您喜欢,请推荐给您的朋友和家人!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
  中国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协会理事
  中国科协聘科学传播首席专家之一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博士 范志红
  祝您和您的亲友平安、健康、快乐!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食品营养与健康知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维生素c每日摄取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