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东西迪亚天天可用什么卡要用可用不完是什么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如何腌制蜂蜜柠檬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如何腌制蜂蜜柠檬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云南一科级干部:每天有写不完的材料 就像进了大油锅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span&公务员对不少人而言是“金饭碗”,但身处“金饭碗”里的一些公务员,正困惑何去何从。&/span&
公务员对不少人而言是&金饭碗&,但身处&金饭碗&里的一些公务员,正困惑何去何从。摄影:见习记者谢佩琦本报记者和慧东
原标题:透过一公务员内心独白,解读丽江公务员群体困境其实我想走,但走了何处留?
《人民日报》4月13日推荐此文:#公务员困惑#【一眼看到头的路,我不想走,却无力改变】李明很希望公务员也能建立起类似企业的用人和奖惩机制:能者上、庸者下;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我还不到40岁,但好像到60岁退休时的路可以一眼看到头,很平坦&,李明说不喜欢这样的状态,但好像又无法改变这种惯性。
去年一年,从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再到多部约束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各项行为的具体&禁令&,几乎涵盖了公务员们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丽江的公务员们大餐不敢吃了,公车不敢开了,卡不敢拿了,老婆怨气多了,生活压力大了,工作动力小了&&公务员不好当啊!那辞职吧,可辞了又干什么呢?
20:1,这是今年丽江市公务员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在对公务员各项禁令出台的今天,丽江的公务员竞争异常惨烈,并再创历史新高。公务员&金饭碗&的诱惑力,依然不减。
在本次成功报名的人员名单里,李明侄儿的名字也在其中。李明是丽江一正处级单位的一名正科级干部,从大学毕业至今,已经当了16年的公务员。这些天,看着侄儿每天为了赢取这场&战争&争分夺秒地看书、做题,李明仿佛看到了16年前的自己。
回顾自己的&仕途&历程,他不知道侄儿的这个选择对不对,因为直到今天,他自己也还没看明白16年前自己报名考公务员的这道人生选择题,到底是对还是错?
&金饭碗&,挡不住的诱惑
有人说,公务员考试火爆说到底就是为了谋求一官半职,这与封建社会几千年遗留下来的&官本位&思想息息相关。而在丽江,这个深受中原文化影响的边陲小镇,这样的思想尤甚。
李明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工资低、社会地位不高,工作还没有保障,在父母看来,能当上机关干部,不仅社会地位高,出人头地,而且一生都有了保障,于是将未竟的心愿寄托在了李明身上。
受父母影响,李明从小便将走仕途当成了唯一的人生理想。&无论是高中还是大学,我都是校学生会干部,从一开始,对职业的设计就是从政&。1998年从云南大学毕业后,李明义无反顾地回到丽江报考了公务员。和大部分考公务员的人一样,他也是冲着仕途去的,靠不到任何关系,全凭自己的实力。李明如愿以偿考上了公务员,并且考上的是一实权部门。
考上公务员那天,家里大宴宾客,李明至今记得当时所有人向他投来的艳羡的目光。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真正工作之后李明才知道,公务员的工作并非都像传言的&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那样清闲。
刚参加工作那会儿,李明主要负责写材料,早晨8点多钟一进办公室就开始忙。但写材料领导只是给你略讲想法,马上就要写成几千字的材料,领导一看不满意,就得重写。为了领导的讲话稿熬几个通宵是常事。
李明没想到,当上公务员之后的自己会变得这般微不足道:每天就等着领导安排活,好坏也全凭领导一句话。还有填不完的表格,写不完的材料,不断的重复性工作让他觉得没有创造性&&这种反差,李明也有过心理准备。有人私下劝他,&因为暂时不适应吧,时间长了估计也会觉得好,因为甜头在后头。&
&作为一份维持生存的工作来说,公务员是很好的选择。但想要实现理想的话,我找不到落点。&回忆机关工作的个中滋味,李明自认为自己除了对衣食无忧的生活本身有所向往外,心中还是有那么一点理想,而却因为恰恰就选择了不能随心所欲一展身手的公务员职业,&所以,这就是悲剧产生的原因&。如果说李明当初还有什么梦想,但现在他的梦想也一点点被打磨平了。&进入机关这个行列和环境,你就像进入了一个大油锅和金丝笼,慢慢地把你的青春、智慧和活力像在油锅中熬油一样一点一点地全部熬尽。&
来到机关不久,李明还发现当公务员,再也不能&随心意&。让李明永生难忘的一件事是,来上班后第一次开会,会间,他看到领导茶杯里的水快喝干了,很自然地拿了个水壶给领导及开会人员续水,这在他看来最自然不过的一个动作,却引来了在座一些人异样的目光,&当时看着有些人看你的目光,感觉有一把刀在刺你,那分明就是在说,&就你会表现&。&从那一天起,李明懂得了一件事:在机关,做任何事,你得如履薄冰,夹起尾巴做人。因为很可能你无心的一句话,就会成为那些和你有竞争关系的人手上的把柄。
&在官场久了,真的会得抑郁症&
在外人眼中,身为实权部门官员的李明是衣食无忧、风光体面,但李明却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走这条路。回顾自己16年的公务员生涯,李明深刻体会到官场是一条布满荆棘的路,&除非你有这方面的抱负和很强的抗压力,否则在官场久了,真的会得抑郁症。&
在他看来,一般的公务员在机关里头就是普通工作人员,要想出人头地难上加难。在机关那么久,李明知道机关的晋升是怎么回事,一个科员要提为副科需要三年,而且只是享受待遇,而非实职副科,以此为推,如果一个年轻人没有很好的机遇或者有很硬的后台,估计一辈子最多能捞个正科或处级也就到点了。
李明自认为算是运气好了,因为在机关十多年,他没有碰到特别刁难人的领导,即便如此,在前年,也就是工作14年之后,李明终于熬到了正科级。
官场激烈的职业竞争让李明觉得&仕途&并不是在外人眼中风光的好职业。在他看来,公务员制度刚性太强,官员价值的实现只有通过职务的升迁来体现。大多官员只有一条道路可走,如果得不到职位上的升迁将会产生焦虑情绪。而官位的稀缺,同僚之间的激烈竞争也会使他产生孤独无助的感觉,在官场上还时刻担心竞争对手趁机抓住自己某个弱点把自己搞下去。&官场跟演艺界一样,是金字塔式的职业,只有混到了塔顶,你才会有良好的感觉,不然你会处处感到压抑。&李明说。
可能有网友会说你们机关干部的纪律呢,党员的党性呢?其实李明想说的最基本的还是人性,讲党性的干部有,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当你看到你每天加班加点和一天无所事事得到的报酬一样,时间久了,你也就会觉得没什么意思,你可以玩,我为何不可?至于年终所谓的绩效考核工资部分,在机关干过的都知道怎么回事,除了有人犯了众怒,没有人会为了这个去得罪一个人,这是机关职场规则。
各种&禁令&到,最大变化从去年开始
去年一年,从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再到多部约束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各项行为的具体&禁令&,几乎涵盖了公务员们工作生活各个方面,李明也感受到了明显的变化。
和很多公务员一样,李明之前一直以为各项禁令可能也就走走形式,但去年以来,他直接感受到,禁令&真的严了&,不是假的,不是吓唬人,不是放空炮,而是切切实实地在改变。重重禁令,让大大小小官员都有所&害怕&,大餐不能吃了,茅台不能喝了、公车不敢开了、公款不敢随意用了、礼品不敢收了、外块不敢捞了、小金库不敢发了、办公面积超标得清退了,甚至领导干部都不敢在公开场合抽好烟了,有的干脆戒烟了,稍不留神,抽上支好烟,难说就被别人揪住小辫子&&&以前有些油水部门的公务员特别是实权在握的领导,工资基本不动,逢年过节应有尽有,从去年开始,这样的&风景&已经是旧曾谙了。&
光从自己就职的单位来看,李明就明显感觉以往的各种宴请没有了,现在连同事、朋友之间的聚餐都尽量避免,单位附近的餐馆黄了不少,生意至少减少了一半以上,特别是一些高档餐厅,即便有接待也不敢再去,生怕一个不小心,又被人拿来做文章。另外,往年过节单位多少都会发点福利,比如生活用品什么的,而且虽说公务员没有奖金,但一般都会发13个月的工资。但是去年一年,单位不仅没发任何东西,年初单位领导承诺的年底不低于月平均工资的奖金,也没有兑现。按照李明他们领导的话,那就是&该加的(工资)不给加,想拿的不敢拿,想发的不敢发&。
公车不敢私用,私车也拿来公用
身为科级,单位里有一辆车基本是李明的&专车&,用于工作自不必说,平时上下班、周末,也基本都是自己自由支配。各种公车禁令相继出台后,单位一把手用公车都很小心了,像李明这样的科级,更是不敢再随意用公车了,外出办公用个车,得这个批那个批,经常耽误时间,有时为了省事,干脆办公也动用私家车。李明家有一辆车,之前都是老婆用,公车禁令一出,这辆标致成了李明的专车,为此,老婆上下班也不方便。本来李明以为公车禁私用的举措也只是走走过场,但现在看来明显不是,而且各种信息表明丽江公车改革是势在必行,因此,他现在盘算着家里再添置一辆车。对于车型,他更偏向于买辆越野,因为工作中经常得下乡,路况不好,不是越野还真不适用,但是越野车油耗也大,公车改革后怎么个补助法,一切都还是未知数,买什么车型,还真让他伤脑筋。
就因为这个车的问题,现在李明还真不愿意下乡。因为现在即便单位批了开公车下乡,有时也只能开个普桑,和那些开着上百万豪车的村长谈事,&底气不足&。
在李明看来,中央八项规定初衷和效果都是好的。但是,一刀切带来的问题还是有,一些正常的办公开支也被大量削减。比如,政府部门很多时候需要外聘一些工作人员,如巡逻队等队伍,逢年过节时连一顿饭都不能请他们吃,对这一部分编外的工作人员来说,就非常缺乏归属感。
纯工资抵不住高物价
过去这一年,在家里,李明的耳根子一天都没清净过,老婆总是在抱怨钱不够用。
李明以前抽烟基本不用自己买,每年还会有各种购物卡,但是去年一年,各种隐性收入减少了,什么都得靠工资。全家老人小孩五口人,基本就靠李明和在一企业当会计的老婆的工资,李明3000元多一点的工资,加上老婆每个月近3000元的收入,加起来也就6000元左右,还得供上初中的孩子上学。&老婆每天从菜市场回来,都在说物价高,每次都在抱怨钱不够用。&的确,丽江的高物价让李明深有感触,&现在上顿馆子,四五个人随便点几个菜,没有200元是绝对不够的。&
让李明心理不平衡的是,不同省份公务员的收入差别很大。两年前江苏一科级干部来丽江考察,饭桌上聊天的时候,谈起收入,这名干部介绍其年薪是30万左右。&人家一科级干部年薪都是30万,而且还是两年前,而且当地物价、房价和丽江差不多。我和他同样也是正科级,一个月却只有3000多一点。人比人,真是气死人啊!&就李明所知,即便在云南,也还是有很多地方公务员的工资比丽江的高,&不幸的是,丽江的物价在全省来说都不低。&
和所有公务员一样,各项禁令之后,李明期盼着国家能给公务员加点工资,然而,全国两会之后,李明失望了。&全国两会上,就因为一个委员提了给公务员加工资,便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好在李明住的是父母的房子,之前单位集资建房自己也搞了一套,不用为房子的事情操心。从这一点来看,又比自己的高中同学和军强了很多。
来自农村的和军与李明一起考的公务员,只不过和军进的是清水衙门。工作这么些年,一个人在城里,和军什么都得靠自己打拼。刚参加工作那几年,每个月领着1000元左右的工资,还得租房子,刨去生活费外,再也拿不出几个钱来贴补父母。这样租房熬了八九年后,赶上单位集资建房,和军一咬牙,拿出自己好不容易积攒下的3万块钱,加上父母东拼西凑,终于凑了个首付买了套小公寓。由于家中无钱无背景,和军熬到现在,只是个副科,并且一直都在所谓的清水衙门,所以直到现在,和军都还在为每月还房贷打拼。&比起和军,我又觉得自己还是不错了。&
奇怪的是,这段时间,李明发现以前总是蔫扁扁的和军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还时不时哼点小曲儿,中央对公务员的各项禁令,反倒让和军异常振奋,貌似春天就要来了。&以前那些油水部门有那么多油水可捞,我们&清水衙门&只有干瞪眼的份,现在大家一个样,公平。&和军感觉心理平衡了许多,李明清楚,这也是大部分&清水衙门&公务员的心态。
大环境干净了,工作动力却小了
在内心深处,李明还是喜欢现在这样一个干净的环境,公务员应该越来越好当,贪官越来越难做,
光是减少饭局酒局这一点,李明就举双手双脚赞成,过去经常一周有三四天时间在外喝酒吃饭应酬,也因此喝出了酒精肝,胃也有问题,现在少了各种饭局酒局,自己的身体有了很大改善,回家陪家人的时间也多了,生活变得简单许多。
在李明看来,如果有一个干净的环境,公务员就能拿出更多的热情和更多的时间投入工作。但是事实却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
自从各项禁令出台之后,李明发现自己周遭以前对工作有极大热情的人,很多现在变得都不爱干事了。很多人的心态都变成了这样:干多干少一个样,你干得越多,问题会更多,不干,就不会出问题。这样的心态正在延伸开来。李明对此也深为理解,&很多领导大会小会说,&大家放心去干,出了问题我们来承担&,但是一旦真出了问题,谁会给你来承担,既然大家干多干少拿的钱都一样,那还不如少干点,既轻松心理压力也不大。&
清水衙门成了香饽饽?
丽江公务员间的消息向来都很灵通,一有风吹草动,整个群里很快都会知道。从去年开始,李明便陆续听说了丽江好几个实权部门一把手请辞的消息,后来几个一把手都从实权部门转到了相对轻松但在外界看来是&清水衙门&的部门。
&真是搞不懂,放着那么肥的差事不干,偏要跑到那些没人撂的部门。&很多人对此不理解,但李明却很能体会这些人的心态。说实话,在官场打拼那么多年,从基层的普通科员到现在的正科级,官场的艰难险阻李明是&深有体会&。有时候为了解决一个问题,你得冲在最前面,还得有流血牺牲的准备;有时为了一个项目,在饭局上,你拼了命也得陪人家喝个痛快,项目能不能拿到,得看人家喝得高不高兴。李明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次陪人喝酒喝到胃痉挛,深更半夜躺在医院里输液,第二天还得爬起来照常工作。
当下全国上下&大老虎&&小苍蝇&都在打,使得公众对公务员的印象定格在了&贪污、腐败&上,一说起公务员,很多人是一腔的愤与恨。这一点让李明感觉明显有点以点概面了,在官场那么多年,基层也呆过,李明知道那些在一线的公务员其实没有多少油水,而且还得整天任劳任怨,手机24小时不敢关机,就是生怕有什么事,有时候半夜都会因为工作从梦中惊醒,绝大多数公务员只能算是&尘埃&而已。&就算当到处级,只要一有事,管他什么周末、黄金周,经常一个电话就要立马飞奔去工作,经常半夜一接到电话就紧张得无法入睡。&李明知道,其实现在的官越来越不好当了,很多官员看起来风光无限,但背后的苦衷没多少人知道。不是担心工作出问题,就是怕人情世故处理不好。很长时间李明都失眠,人还不满四十,白发却长了不少。
前几天和朋友聊天,李明诉苦当下公务员不好当,一朋友对此嗤之以鼻:&你呀,不能得了便宜还卖乖,更不能不知道好歹。谁的青春不迷茫?谁的人生不沧桑?要说苦,公务员苦过矿工吗,他们朝不保夕,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一不小心就会命丧井底,谁听得见他们的苦衷?&
面对朋友的反问,李明无语了。平心而论,李明也承认,尽管很多公务员特别是最基层的一线公务员工资并不高,但是之前公务员享受的福利是很多行业不可比的。比如,靠那点死工资,公务员很难买得起房,但是很多机关有售价低于市场价的集资房,这对公务员而言无疑是一种变相的福利;年底有一定的奖金;稍微有点实权的部门,逢年过节,各种购物卡、各种土特产,那更是不会少的;有些油水足的单位,更是什么东西都发。而且很多公务员靠着手中的权力,不用担心孩子上不了个好学校。
想过辞职,可辞了能干什么?
不久前李明参加高中同学毕业20年聚会,这次聚会,让李明的心再一次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震动,甚至让他有了转行的思想。
那一次聚会,学习没自己好、能力没自己强,高中时代自己最不看好的一名同学,现在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当销售负责人,开着一辆奥迪A6,据说住的是300多平米的别墅,那次聚会的费用,由这名同学一人买单。看着昔日在自己眼中的差生谈笑风生、志得意满,李明不禁有些困惑了,想想当初,自己好歹也是班上的尖子生,也是几十比一招录进公务员队伍的人才,房子没别人的大、车子不敢买,有时置办件像样的家具都得前后掂量,最终就落得这种光景?瞬间,李明的心理有了极大落差。
有生以来第一次,李明甚至有了辞去公务员改行的念头。但是,辞了做什么?在丽江,本身产业就单一,选择余地并不大,不像大城市这样有更多可供选择的空间。辞去公务员之后,先不适应的极有可能是巨大的身份反差。当公务员就算钱不多,但工作相对体面,外出办事,就算没有前呼后拥、点头哈腰,别人也会高看你一眼,没有了公务员身份,面前摆着的,可能会遇到种种冷遇,以前一个电话就能办的事,现在得跑几趟还不一定见得到人。最最致命的是,在企业,你辞职了,还有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给你兜底。但身为公务员,你是公仆,辞职可以,净身出户,什么也没有,一切都得从头再来。再说了不惑之年再从头再来,与20多岁的小伙子在职场竞争, 没有多少人有这么大的勇气和自信&&想到这一切,李明又退却了。
最近一年来,李明总听到同事在自嘲公务员群体是&弱势群体&,也不断有人想辞职、想转行,但是李明敢打赌,就是再出台一些更详尽的禁令,丽江的公务员也不会出现辞职潮、下海潮。因为他知道,每个人都面临着像他这样的问题和担忧。
&一眼看到头的路,我不想走,却无力改变&
&现在我还不到40岁,但是我今后一直到60岁退休时的路可以一眼看到头,很平坦。& 李明说,他不喜欢这样的状态。
李明很清楚,国家对公务员出台的各项禁令,旨在让干部无处染尘埃,大浪淘沙之后,让官本位向民本位转变,让公务员成为真正的人民公仆。&禁令肯定是有效的,但要长期生效,要让公务员真正有动力来担当人民公仆,仍需采取治理手段和改革措施,以内生动力和外部合力协同达成目的。&
在内心深处,李明很希望公务员也能建立起类似企业那样的用人机制和奖惩机制:能者上、庸者下;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这样才能激发公务员的内生动力。&李明认为,如果公务员队伍还是像长期以来这样干少一个样,干多还是一个样,那还是无法从根本上激发公务员的积极性。
让李明遗憾的是,即使上层意识到这个问题,想通过增加待遇或做出一些政策上的变革来刺激政府效率的提升,也感觉有些痴人说梦,&任何东西都有惯性,当你做出的改变无法大到改变惯性,那么惯性就将持续,效率持续低下,现在来看,这种状况似乎是顺应了民意,其实最终其实是一个两败俱伤的后果,政府机关效率低下没有最低只有更低,里面工作的人浑浑噩噩地度过一生,老百姓在这种旷日持久的低效率中更加以为政府无能,进而更加失去对政府机关的信任。&
李明不满自己习惯于这种惯性,但却无奈于没法改变这种惯性。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李明、和军为化名)
[责任编辑:PN041]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凤凰新闻官方微信
播放数:124531
播放数:211435
播放数:104787
播放数:229996
48小时点击排行看着姐姐姐夫结婚七年还如胶似漆,姐夫对姐姐不是一般的好;看着妹妹妹夫要结婚了,妹夫对妹妹永远都是言听计从,舍得买一堆东西给她,天天电话N个…永远有讲不完的话,突然间感慨…其实女人最重要的不是事业有成,而是有个爱你的人,有个让心灵踏实的家庭。
喜欢就猛击分享!
个性网内容精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天模拟器网络不可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