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完成了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天宫对接视频号对接在轨试验任务

神舟天宫对接成功,详解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过程
核心提示:【心跳加速的一刻!中国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在太空对接成功!】今天凌晨,神十一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对接成功!航天员即将进入天宫二号!为中国航天加油!
神舟天宫对接成功,详解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过程
神舟十一号飞船于北京时间19日凌晨与天宫二号成功实施自动交会对接。合体后,景海鹏和陈冬两名航天员将进驻天宫二号,开展空间科学实验。
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的交会对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包含一系列的步骤,要让两个8吨多的&大家伙&在每秒7.9公里左右的飞行速度下完美对接在一起,这个过程仿佛就是在太空中穿针引线。
在经过5次变轨后,神舟十一号到达天宫二号后方约52公里左右的位置,这两个8吨重的&大家伙&进入自动控制状态,由飞船加速追赶天宫二号,为了安全起见,两个&大家伙&在距离5公里、400米、120米和30米共四个停泊点处减速调整。
在神舟、天宫追追停停的过程中两名航天员并没有闲着,他们首先回到返回舱穿上航天服并将返回舱和轨道舱之间的舱门关上。等到在相距120米的停泊点处,两名航天员处于随时备份状态,准备手动控制干预。到相距30米的停泊点处,神舟十一号飞船伸出捕获索,伸到天宫二号上面,之后捕获索慢慢收缩,将飞船和天宫慢慢拉近,然后进行交会对接。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于9月15日晚上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已在轨运行一个多月。天宫二号有效载荷进入太空后,陆续进行了加电自检、在轨初始状态设置和初步功能测试,各有效载荷和在轨支持设备运行正常,性能稳定,状态良好。
神舟十一号是于10月17日早上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生升空,将景海鹏、陈冬2名航天员送入太空。
在今天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后,航天员将进驻天宫二号,组合体将在轨飞行30天。期间,2名航天员将按照飞行手册、操作指南和地面指令进行工作和生活,按计划开展有关科学实验。完成组合体飞行后,神舟十一号撤离天宫二号,并于1天内返回至着陆场,天宫二号转入独立运行模式。
一、中国载人航天办:中秋月明夜&天宫&将升空
中新网甘肃酒泉9月14日电(记者 张素)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武平1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说,任务总指挥部定于北京时间9月15日22时04分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
&天宫二号&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采用实验舱和资源舱两舱构型,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太阳翼展宽约18.4米,重8.6吨,设计在轨寿命2年。
武平说,&天宫二号&发射升空后,将变轨进入高度为384公里的运行轨道,进行在轨测试。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10月中下旬发射前,&天宫二号&将进入高度为393公里的近圆对接轨道,等待交会对接。
武平介绍,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主要目的有三项:首先,接受&神舟十一号&的访问,完成航天员中期驻留,考核面向长期飞行乘员的生活、健康和工作保障等相关技术;其次,接受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访问,考核验证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第三,开展航天医学、空间科学实验和空间应用,以及在轨维修和空间站等技术验证试验。
记者了解到,为满足中期驻留需要,&天宫二号&对载人宜居环境进行了重大改善,具备支持2名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30天的能力。&天宫二号&装载了空间冷原子钟等14项应用载荷,以及失重心血管功能研究等相关航天医学实验设备,配备在轨维修技术验证装置、机械臂操作终端等在轨维修试验设备,将开展空间科学及技术试(实)验。
武平表示,目前执行天宫二号飞行任务的航天员系统、空间应用系统、运载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测控通信系统和空间实验室系统,已经完成综合演练,发射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14日下午,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F T2火箭已开始加注推进剂。
二、发射天宫二号火箭开始加注前准备
中国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将于9月15日至20日择机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即将发射的天宫二号,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中第一个真正的空间实验室。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总设计师朱枞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说,天宫二号主要有三大任务:&天宫二号是我国第一个空间实验室,它完成的任务主要是中期驻留,航天员乘神舟十一号飞船交会对接,在天宫二号工作和生活30天,这是一个中期驻留的任务。第二个明年要跟货运飞船对接,进行推进剂在轨补加,第三个是为今后空间站进行一些技术试验,包括维修性一些相关的试验。&
&天宫二号&9月发射 长二F火箭已运往酒泉
人民网北京8月4日电(赵竹青)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获悉,由该院抓总研制的两发长征二号F火箭3日已从北京启程,奔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将于9月中旬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随后发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任务阶段的&核心之战&。
长征二号F火箭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功勋火箭&。从1999年至2013年,11枚长征二号F火箭成功发射神舟一号至神舟十号飞船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将10位航天员送入太空,以十全十美的表现获得了&神箭&称号。
该型火箭总指挥荆木春介绍,在成功发射神舟十号飞船之后,三年来,研制队伍对火箭各个技术状态进行了重新梳理,对薄弱环节进行了改进,甚至对其他型号出现的问题也进行&举一反三&。目前火箭有数十项技术状态更改,以保证空间实验室发射任务取得成功。
三、中国将于今年下半年发射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2月28日表示,将于今年中至明年上半年间,组织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任务。其中将于今年第三季度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2020年前后完成中国空间站建造任务。
据发言人介绍,空间实验室任务标志我国载人航天进入应用发展新阶段,承前启后,意义重大。
这位发言人表示,按计划将于2016年第三季度,择机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2016年第四季度,发射神舟十一号飞船,搭乘2名航天员,与天宫二号对接,进行人在太空中期驻留试验;在此之前,还将在文昌发射场进行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试验,通过考核后将于2017年上半年,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对接,开展推进剂补加等相关试验。
中国航天员中心副总工程师黄伟芬此前曾表示,鉴于空间站任务对航天员的身心素质及专业知识要求更高,第三批航天员来源将会与前两批有所不同。&从第三批开始我们将从跟载人航天工程相关的研制部门选拔工程师,加入到航天员的队伍。&
长征七号是我国全新研制的运载火箭,是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的基本型号。它具有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是我国首枚&数字化&火箭,从设计到生产,均采用全三维数字平台。
据悉,曾执行我国空间交会对接任务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在轨运行四年半,目前运行状态良好、各类装载设备功能正常,具备继续在轨工作条件。
1、用途:空间实验室用来做什么?
空间实验室飞行期间,将验证货物运输和推进剂在轨补加,以及航天员中期驻留等空间站建造与运营的关键技术,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和应用试验。
为实现该目标,我国新研制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和货运飞船,新建了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需要组织实施4次发射飞行任务。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此前曾透露,天宫二号规模与天宫一号基本一致,也是一个长期在轨自动运行、短期载人的飞行器。天宫二号将在天宫一号基础上进行改装研制,以验证空间站的部分新技术和开展新的空间科学研究及实验。天宫一号将继续在轨开展各项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但不再迎接航天员入住,&将为天宫二号运行轨道积累经验和数据&。
2、进展:空间实验室任务进展如何?
各项准备工作正按计划抓紧开展。其中,将由2名航天员组成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乘组,航天员正在进行任务训练;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以及配套的2枚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正在进行总装测试;全新研制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正在进行总装;货运飞船已经基本完成研制工作,正在进行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的总装测试;各类空间试验载荷,已完成产品生产和相关准备;文昌发射场、酒泉发射场、测控通信系统和着陆场系统,正按计划进行任务准备工作。
与此同时,我国空间站研制工作进展顺利,将于2020年前后完成中国空间站建造任务。
四、2016太空大事:长五长七首秀 天宫神舟升空
2015年最后一个周二的凌晨,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四号卫星送入太空。至此,我国航天&十二五&正式收官。
有人说,航天人打上天的每一颗卫星,都有其独特而非凡的意义,尽管对普通公众来说,他们所察觉到的可能仅仅是卫星序号的编排不同,但一个数字变化背后所蕴藏的,是人类在太空应用以及探索宇宙的征程中而迈出的坚实一步。
就眼下这颗收官之作卫星来说,随着高分四号的成功升空,我国可以对外宣布拥有了目前世界上空间分辨率最高、幅宽最大的地球同步轨道遥感卫星。这是被誉为&天眼工程&的中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高分专项)的一大进步,而这种进步,仅从卫星名字的更迭,是很难看出个所以然来的。
1、&天眼&:高分家族再添新丁 2020年形成全球覆盖
作为高分专项里的老大哥,高分一号早在2013年4月就已成功升空,其最大的特点是&大幅宽成像&,能将视野范围内800公里的事物都纳入进来,只需4天即可完整观测地球。时隔一年半,高分二号在2014年8月升空,其成功发射意味着我国民用遥感卫星进入了亚米级时代。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高分四号卫星总设计师李果打过一个比方,如果说空间分辨率两米的高分一号能看到地面的小轿车,那么,空间分辨率达到亚米级的高分二号能看到地面的自行车。
到了高分四号,这种分辨率并没有进一步&缩小&,它只能获取50米分辨率可见光的遥感数据。尽管与低轨卫星高分一号、高分二号的空间分辨率没法比,但高分四号已是目前世界上&视力最佳&的高轨遥感卫星&&相当于能在3.6万公里的高空看清大海里航行的一艘游轮。
更为重要的是,高分四号借助一台大口径面阵CMOS相机,可以&凝视&某个区域,正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副主任、高分四号工程总师于登云所说,如果说高一、高二是在低轨绕地球运行&&巡地、细看,高四则是在高轨,相对地球静止驻留凝望,可以对某一目标区域持续观测,时间分辨率高,而不必像低轨卫星隔数小时、数天才能重访同一观测区域。
当然,三兄弟一旦配合起来,其威力更加显现。于登云说,当高低轨的遥感卫星&强强联合&,就能够&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提供更好的数据观测服务。这也为高分专项形成全天候、全天时、全球覆盖的对地观测能力打下了基础。
国防科技工业局重大专项工程中心主任、高分专项工程总设计师童旭东向记者透露,高分三号、高分五号计划在2016年发射,前者为1米分辨率,后者不仅装有高光谱相机,而且拥有多部大气环境和成分探测设备,或可间接测定一些空气污染物。
他还表示,高分专项中其他的卫星也均完成了工程立项工作,航空观测系统完成5型载荷立项及出样研制,预计到2020年,基本建成先进的陆地、大气、海洋对地观测系统。
说起高分专项这一&天眼工程&,人们很容易想起另一个被称作&天眼&的卫星系列&&北斗导航卫星。这一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欧盟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之后又一令人瞩目的卫星导航系统,已于2012年年底开始正式提供区域服务,为我国及周边地区提供无源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从刚开始提供服务时的10颗卫星,到2015年4月新一代北斗卫星开机,开启我国导航卫星全球组网时代,再到2015年9月发射成功第20颗卫星,航天人距离35颗卫星组网的目标愈来愈近。
最新数据显示,北斗高精度导航应用示范已覆盖多个行业领域和10余个省市,业内人士称2015年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产值或超过2000亿元。根据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的消息,北斗导航卫星预计于2018年形成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全球初始服务能力,2020年形成全球服务能力。
2、&神箭&:在役的主力火箭明年集体亮相 长五、长七迎来首秀
事实上,不只是&高分&和&北斗&,被称作&神箭&的长征运载火箭,今年将频频发射,也将成为2016年航天界的一大看点。
以此次带高分四号飞天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为例,这个出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火箭家族的大个头,就被称作火箭家族的&劳模&&&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里,长征三号乙有着109天&七连发&的成绩,创造了中国火箭高频发射新纪录。
而在未来的5年,长征三号乙所在的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每年都还将有8到10次发射。仅2016年一年,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就将开启15枚火箭研制生产任务,有望再创我国航天研制生产历史新高。
截至2015年年底,长征系列火箭已经飞行222次。一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数据显示,整个长征火箭的前100次发射,用了37年,而后100次则仅用了7年,发射频度从初期的平均每年3~4次,快速提升到现在的15~20次,这一频次继俄、美之后位列世界第三。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姜杰院士说,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和&走出去&,高强密度发射将成为未来航天的常态。
更值得期待的是,目前我国在役的主力火箭:长征二号丙、长征二号丁、长征二号F、长征三号甲系列、长征四号乙、长征四号丙以及新一代运载火箭中的长征五号、长征七号、长征十一号将在2016年迎来集体亮相。其发射任务领域将覆盖各类应用卫星以及载人航天、北斗导航等国家重大专项工程。
这其中,新一代运载火箭中的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和中型运载火箭长征七号将在2016年迎来&首秀&,姜杰说,将会把我国进入空间的能力提升2.5倍,显著提升我国自主进入空间的能力,使我国航天运输系统整体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届时,我国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将能够与传统航天强国比肩,迈入世界前三的水平。
根据记者此前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获悉的消息,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正在开展全箭模态试验&&模拟火箭从起飞到助推器分离前100多秒的真实飞行状态,目前该试验进展顺利,进程已过半,试验数据和理论预设数据比较吻合。
备受瞩目的海南文昌发射场,也有望在2016年,随着长征五号、长征七号的首发,而执行其发射任务的处女秀。
3、航天器:天宫二号、神舟十一号升空 载人空间站将有新进展
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数据显示,过去5年,该公司现役运载火箭完成近90次发射,将近140颗国内外的航天器送入太空,而在&十一五&期间,只有60颗。
2016年,中国还会将哪些卫星送上天?航天科技集团一位相关负责人透露,明年将实施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等宇航发射任务。这两个载人航天器将追随神舟兄弟的脚步,继续为我国载人空间站的搭建&添砖加瓦&。
过去5年里,载人航天器的发展可谓&年年有突破&:2011年,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2012年,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首次手控交会对接试验取得成功;2013年,神舟十号飞船载着3名航天员,完成了首次应用性飞行。国防科技工业局系统工程司副司长赵坚告诉记者,这些飞行器发射和任务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已完全掌握天地往返、出舱活动、交会对接三大载人航天关键性技术。
根据记者此前了解的消息,我国计划于2020年前后建成中国载人空间站,届时或将成为世界唯一在轨的空间站。明年将发射的天宫二号,就被看作这一空间站里的&实验室&。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曾透露,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目标是建成我国正式的空间实验室大系统。届时,将通过载人飞船把航天员送到天宫二号,更长时间地生活和工作,以进一步验证航天员在轨驻留能力。
中国人把航天员送上太空的同时,探月工程也在紧锣密鼓。
曾在&十一五&收官之年成功发射的探月二期工程先导星&&嫦娥二号卫星,在&十二五&期间不断地刷新中国深空探测的新高度。在过去5年里,嫦娥二号先后造访了月球轨道、地月拉格朗日L2点和图塔蒂斯小行星,如今已飞到离地球1亿公里以外的地方。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5年的航天图景中,多了不少科学卫星的身影,其中以在酒泉成功升空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最为夺目。
在未来一年,像&悟空&这样专注于科学实验的卫星还将有不少,其中有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等。那时,中国人将通过这些科学卫星,有望把探索宇宙的脚步伸向太空更深处。
五、解密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交会对接全过程
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迈向空间站时代。在成功发射后,昨天&天宫二号&先后完成了两次轨道控制。
昨天凌晨2点45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行了首次圆化轨道控制。当天下午4点58分59秒,天宫二号再次点火调整,进入380公里的预定轨道,目前状态一切正常。
1、交会对接:必须找得到
达到380公里的预定轨道并没有结束,因为等下个月神舟十一号发射前,天宫二号还将进入高度为393公里的对接轨道等待与神州十一号的交会对接。
航天器的交会对接,第一步就是要让两个飞行器在彼此距离相隔上万公里的太空能互相找到,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航天总体部系统工程研究室副主任 王为:交会的话就是指这两个航天器接触之前,它们慢慢的接近的这样一个过程,要用这个准确点就是说,要求它同一时间,两个航天器在同一时间到达轨道上同一个位置,而且是要一个近似相同的速度。
如果说天宫二号是太空的一个太空旅馆的话,那么神舟飞船就是运送旅客的交通工具。神舟飞船要想将旅客安全送到旅馆,首先要找到天宫二号的位置。在这个过程中,要靠天上和地面多双眼睛的帮忙。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航天总体部系统工程研究室副主任 王为:交会对接比较远的时候,因为两个航天器说白了,它们自己还不能互相看见自己,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靠地面来进行测量,另外咱们国家也有了中继卫星,可以从高处来测量两个飞行器的轨道。
在这个你追我赶的过程中,两个飞行器不仅要找到对方,还要控制住自己的速度,因为在太空,两个航天器承受不了一个热烈的拥抱。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神舟十一号飞船总设计师 张柏楠:实际上在飞船发射进入轨道的时候,距离它要对接的目标(天宫二号)大概得有上万公里,在这么远的距离上,不仅仅是追上,还要保证相对的速度非常非常小。如果速度非常大的话,轻的把两个飞行器给撞跑了,重的就有可能撞坏了。
飞船入轨后,地面人员将根据两个飞行器轨道的偏差来控制飞船变轨,经过若干次修正之后,飞船将一点一点接近天宫,直到相距约50公里的位置。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神舟十一号飞船总设计师 张柏楠:50公里是一个进入到就像高速公里的入口似的,到50公里的时候,(神舟十一号)飞船就能够看到(天宫二号)目标飞行器了。
神舟飞船经过2天的飞行,最终与天宫相见,接下来它们就要进行对接了,而这个过程需要两个航天器自主完成。所以它们需要不断地确认位置关系,调整自己的姿态和速度,做到步调一致才行。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航天总体部系统工程研究室副主任 王为:所以这个时候就要靠追踪飞行器(神舟十一号)上,它探测的一些相对测量的敏感器去搜索目标飞行器(天宫二号),捕获以后建立两个飞行器之间相对的这个测量关系。然后在追踪飞行器得到这些测量信息以后,通过它上面的计算机去自主的,在天上自主的计算,自主的控制,就是完全自动的去接近,然后最终实现这个接触对接。
神舟十一号在与天宫二号接近的过程中,可以说是步步为营,每走一步就要停下来,以确保每一步都走得正确无误,直到最终准确地和天宫成功牵手。
2、交会对接:必须对得准
完成交会任务完后,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就要进入第二个过程:对接。所谓对接,简单来讲就像火车车厢之间的挂钩连接。
航天器之间的对接,也需要这样的过程,但是这个过程要更复杂、更有难度。要保证两个重达8吨多的飞行器严丝合缝地对接到一起,对精度有着非常高的要求。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航天总体部系统工程研究室副主任 王为:其实交会的话,我们可以把它比喻成一个射击的过程。首先第一个你得看得准,你如果眼睛视力不好,看不到靶心的话,那肯定是打不准的,另外一个就是,你这个瞄准还有扣动扳机的过程,就控制过程要控的准,手不能抖,你手一抖就打偏了。
在对接的过程中,两个航天器的相对速度要从之前的每秒7.8公里降到每秒0.2米,神舟十一号飞船上有一个像手一样的捕获装置,它会先伸出手来把天宫二号紧紧抓住。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 杨宏:我们要靠飞船上的这个交会对接的测量敏感设备,来主动地捕获到(天宫二号)目标飞行器,然后再进行一系列逼近的这些操作,逐渐逐渐地来靠近,靠近到什么程度呢,两个飞行器要对接到一起,相当于说,一个插头上的插针要插到另外一方的插口当中,要这么高的一个精度。
要保证两个重达8吨多的飞行器高精度地完成对接,就如同靶场射击,对精度有着极高的要求。天宫和神舟飞船上的对接机构中,小到指甲大小的齿轮和针头大小的接口,都要严丝合缝对在一起。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航天总体部系统工程研究室副主任 王为:两个飞行器从茫茫太空中几万公里,把它控到一块儿,就像这个大海找沙子,或者说这个多少公里以外,穿过一个针孔。
顺利完成对接之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和神舟十一号飞船合二为一,形成了一个整体,开始在太空中的连体飞行。
3、交会对接:必须飞得稳
当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飞船牵手成功之后,它们就成为一个太空中的小家庭,一同开始这趟太空之旅了。这时,天宫二号就成了这个新组建家庭的主心骨,它掌握着所有的控制权。
成为主心骨的天宫二号从此担起家里的重担,从飞行器的供电管理、姿态和轨道的控制,到地面的通讯全都由它说了算。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航天总体部系统工程研究室副主任 王为:整个连接过程,不光是对接机构上的这个结构上的连接,还有这个舱内环境,供电,信息,要实现连通,才能真正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个组合的飞行器。
未来,空间站将是一个多舱段组合在一起的飞行器,不断会有实验舱来进行相互之间的对接。那么多个独立飞行器组合到一起,不能单打独斗,必须有一个管理员来维持秩序。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航天总体部系统工程研究室副主任 王为:航天员要通过载人船要上到空间站上面来,然后回来之后要通过载人船回去。经常需要交会对接来进行这个人员的运送。(另外)货物通过交会对接到空间站上边来,把一些垃圾带走,就这个过程中交会对接也是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王为介绍,在完成空间实验室任务之后,下一阶段就要进入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三步,开始建造空间站了。而交会对接,也将会成为空间站建设过程中的常态核心技术之一。
本文网址:神舟十一号飞船后天对接天宫二号 两航天员驻留30天_网易财经
神舟十一号飞船后天对接天宫二号 两航天员驻留30天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神舟十一号飞船后天对接天宫二号 两航天员驻留30天)
新华社甘肃酒泉10月17日电 天宫游太空,神舟赴星河。17日7时30分,搭载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 遥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将于2天后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牵手”太空,景海鹏和陈冬开启中国迄今最长太空。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两名航天员在返回舱内,状态良好
约575秒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景海鹏和陈冬2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航天员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
这是我国组织实施的第6次载人航天飞行,也是改进型神舟载人飞船和改进型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组成的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第2次应用性飞行。
飞船入轨后,按照预定程序,先进行约2天的独立飞行,然后与天宫二号进行自动交会对接。组合体飞行期间,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完成为期30天的驻留,并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与应用技术试验,以及科普活动。
在返回舱内进行发射前最后准备的航天员
完成组合体飞行后,神舟十一撤离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独立飞行1天后返回至着陆场,天宫二号转至独立运行轨道,继续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应用技术试验,并等待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到来。
目前,天宫二号正运行在距地面393公里的近圆对接轨道,设备工作正常,运行状态良好,满足交会对接任务要求和航天员进驻条件。
长征二号F 遥十一火箭与之前发射神舟十号的长征二号F 遥十火箭技术状态基本一致,为进一步提高安全性与可靠性,进行了部分技术状态更改。
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37次飞行。
【航天员“一老一新”:景海鹏搭档陈冬】
神舟十一号飞行乘组是“一老一新”搭配,由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组成,景海鹏担任指令长。在任务中,他们互为备份,他们均具备飞船驾驶、组合体管理、手动交会对接,以及故障情况下的应急处置能力。
景海鹏第三次飞天开创新纪录
生于1966年10月的景海鹏,在“五十而知天命”时展开他的第三次飞天。这也开创了中国人飞天的新纪录。2008年和2012年,他分别执行了神舟七号和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具有丰富的飞行经验。景海鹏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少将军衔。
中国第二批男航天员“首飞”
今年38岁的陈冬2010年5月正式成为中国第二批航天员。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大队三级航天员,上校军衔。这是他的第一次太空之旅,也是中国第二批航天员中首个飞天的男航天员。
10月16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景海鹏(左)、陈冬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出席记者见面会。
【此次任务要干点啥?有三方面主要任务】
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任务的第三次发射任务,神舟十一号任务“承上启下”:一是为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考核验证空间站运行轨道的交会对接和载人飞船返回技术;二是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形成组合体,进行航天员中期驻留,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三是开展有人参与的航天医学实验、空间科学实验、在轨维修等技术试验,以及科普活动。
【“神舟”与“天宫”合体飞行30天】
神舟十一号飞船入轨后,2天内完成与天宫二号的自动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组合体在轨飞行30天。期间,2名航天员将按照飞行手册、操作指南和地面指令进行工作和生活,按计划开展有关科学实验。完成组合体飞行后,神舟十一号撤离天宫二号,并于1天内返回至着陆场,天宫二号转入独立运行模式。
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航天员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这是航天员景海鹏(左)、陈冬在出征前挥手。
【天宫二号目前状态怎么样?】
9月15日发射的天宫二号,已经在轨运行1个多月了,目前状态良好,各分系统和设备工作正常。自9月22日开始,按计划开展了部分空间试验,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天宫二号已经调整至高度393公里的近圆交会对接轨道,建立起交会对接姿态和载人环境。经评估确认,“天宫二号”满足载人交会对接和航天员驻留的要求,已经做好了与神舟十一号飞船交会对接的准备。
10月16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景海鹏(左)、陈冬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出席记者见面会。 新华社记者李刚摄图片来源:新华网
【航天员33天“天上生活” 有哪些看点?】
神舟十一号2名航天员,将在轨飞行时间33天,是中国迄今位置时间最长的一次航天飞行,他们在太空中的工作与生活有哪些看点?
航天员每天工作多久?
任务中,航天员将实行每周6天、每天8小时的工作制,他们在天上与我们在地面实行同样的作息时间,也就是白天8小时工作,晚上要休息。
航天员吃些啥?
此次任务进一步丰富了航天食品,包括主食、副食、即食、饮品、调味品和保健性食品等近百种,食谱周期达到5天,膳食结构也更加科学;同时还考虑了一些个性化需求,食品的感官接受性也增强了。这些食品可以满足航天员在轨飞行期间的能量摄入和营养需求。
身体不舒服怎么办?
飞行期间将综合利用医疗询问、基本生理指标检查、尿常规检测、心肺功能检查等手段,定期对航天员实施健康状态评估;飞行期间,将更加注重舱内微生物控制,并配备了预防治疗药品和相关医疗器械,以此来确保航天员健康。此外,本次任务首次建立起天地远程医疗支持系统,通过天地协同会诊,来解决航天员在轨“看病”问题。
10月16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景海鹏(左)、陈冬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出席记者见面会。 新华社记者李刚摄图片来源:新华网
太空中怎么锻炼身体?
此次任务配备了防护装备和锻炼设备,尽量降低失重对航天员带来的不利影响。比如:航天员可以使用套带,来解决飞行初期出现的头晕、鼻塞等不适反应;通过使用拉力器和自行车功量计锻炼、工作时穿着企鹅服,对心肺功能下降、对肌肉萎缩和骨丢失等进行综合防护。
航天员怎么缓解压力?
针对本次飞行任务时间长的特点,加大心理支持力度。在专业心理医生的支持、亲情交流和航天员团队支持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技术支持手段。比如:研制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心理舒缓系统,升级了天地信息交流系统,方便航天员与地面双向沟通、可以传递邮件,可以与亲朋好友进行音频、视频交流,以此来缓解航天员的压力,保证航天员的心理健康。
“天上的实验”有哪些?
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后,将开展多项在轨试验,凸显了人在载人航天活动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比如,飞行中航天员将在轨接受医学超声检查,地面可以实时检测航天员心肺功能,这在中国航天飞行中是第一次;他们在轨将参与多项科学试验,比如更换空间材料制备样品,进行太空植物栽培试验等;还有就是在轨进行典型的维修操作,验证人机协同的操作技术。
科普活动同样精彩
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组合体飞行期间,开展的科普活动也很精彩。比如随神舟十一号飞船进入太空的,有香港中学生太空科技设计大赛的3个获奖项目,航天员将在轨完成这些实验,这些实验将帮助中小学生掌握和了解在微重力环境下事物的状态变化。此外,飞行任务期间,还将开展多项展示性的活动,比如“太空日记”、“家书载梦”、“挑战不可能”等,这些活动都会引起大众的广泛关注和兴趣。
本文来源:观察者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神舟十一天宫二号对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