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下一个是谁制造业王国

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国际财经
印度将成为下一个“制造王国”?
来源: 13:27:00
  工人在印度比卡内尔市比卡吉集团的“零食工厂”搬运一种油炸的小麦制膨化食品。这里生产的零食不仅畅销印度国内市场,还出口至中东、欧美等许多国家。  新闻背景
  据媒体14日报道,世界银行日前发布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报告称,印度的经济增速将在2016年至2017年期间赶超中国。而近日世界银行行长金墉在印度参加一个投资会议时说,预计2015年印度经济将增长6.4%,2016年或有更加良好的表现。  “看好”正成为当下印度经济的关键词。10日,约有5万名来自印度和1800名世界商界“大佬”云集印度总理莫迪的故乡――古吉拉特邦,参加两年一次的“古吉拉特投资峰会”。今年该峰会格外受到重视,除了世界银行行长金墉,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美国国务卿克里都到场参加。  媒体评论说,“莫迪总理承诺将使印度成为全世界最适宜做生意的地方”。从去年9月起,莫迪启动了一项以“印度制造”为口号的国家形象营销活动,以吸引全球商业投资和制造业进入印度,促进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印度制造业如何引领印度经济的发展?印度要发展制造业,又会面临哪些挑战?本期圆桌会议,我们请来两位印度经济专家进行解读。  背景  广州日报:为什么莫迪这么重视发展制造业?  发展制造业:吸引外资促经济腾飞  姜景奎: 从历史上看,制造业优先是许多大国发展经济的模式。美国、德国、日本和中国,在历史不同时期都曾以制造业闻名世界。我们都很熟悉“美国制造”、“德国制造”、“日本制造”和“中国制造”。比如,在2000年以前,日本的电器如索尼和东芝等畅销全球,2000年以后日渐萎缩。随着“中国制造”的蓬勃发展,“日本制造”开始让位给中国。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这是因为:首先,制造业是稳定的行业,不像股票那样飘忽不定;其次,制造业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解决就业问题;第三,制造业可为国民经济提供支撑。  被称为“世界办公室”的印度,第三产业(包括软件和生物科技等多种产业)发达,但这不能为国民经济提供支撑。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印度必须走制造业优先的道路,才能实现经济腾飞。  拉杰夫?沙玛: 去年9月25日,印度总理莫迪宣布推行“印度制造”计划,包括纺织业等25个行业。该计划的目的是要吸引全球各地的投资,解决人口就业,提振国民经济。该计划聚焦在重工业和公共服务类行业,并要求摈弃繁文缛节的官僚主义,为外国企业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  莫迪在任职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的13年间,主要将精力集中在制造业上。制造业占古吉拉特邦的28%,而全国GDP中,制造业占了15%。莫迪通过经济改革获得了出色的政绩,创造了“古吉拉特发展模式”。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制造业在中国GDP中占了30%,印度和中国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  现状  广州日报:印度制造业如何引领印度经济的发展?对印度GDP的贡献有多大?  “印度制造”新模式:坚持自下而上发展   姜景奎: 制造业是GDP的强劲推力。莫迪的目标是要在10年内实现制造业在印度GDP的份额从15%增加到25%。印度并不是在简单地重复中国制造的路子,正如印度财长辛哈所说,“印度制造必须有一个新的模式”。  一方面,主推印度在世界占据领先地位的产业如汽车、太阳能和制药等,紧跟目前世界的发展步伐,迎合世界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坚持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整合中小型企业的力量。在制造业中,中小型企业(手工作坊)占整个制造业企业的40%,在占GDP15%的制造业中,中小企业对GDP的贡献就达8%。调动好这部分物力人力资源,对发展制造业至关重要。  拉杰夫?沙玛: 高盛集团预测印度将在2016年至2018年期间超越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其他国家如巴西、俄罗斯和南非的经济增长速度都不如印度快。  根据高盛的预测,莫迪最近的国外访问会在下一年给印度带来36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FDI)。如果每个月实现30亿美元FDI资金的流动,这将超过印度10年来FDI最高纪录,即2010年的200亿美元。  在2013年,外国投资者向印度资本市场注入了200亿美元的资金,而2014年这个数字只有160亿美元。这一数字变化背后的主要原因在于印度制造业的发展――莫迪政府计划推动经济改革,提振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商品和服务税,并通过技术手段精简官僚体制中的繁文缛节,从而为外国投资者创造更良好的投资环境。  如何最大限度地吸引外资成为莫迪政府经济改革的重头戏。这包括保证投资的透明度、修正包括用地许可、人力、税收等与投资相关的法律。  展望  广州日报:印度能否成为下一个“制造王国”?印度要想成为新的“世界工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印度制造”有机会也有挑战  姜景奎: 印度发展制造业的挑战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缺乏,印度需要大力修建铁路、桥和机场;二是官僚体制需要改进,精简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三是修订有关劳工法律,比如现有的“劳工者不可被解雇”法,印度是目前全球解雇员工成本最高的国家;四是教育问题,目前大多劳动者教育水平低,文化素质也低;五是宗教禁忌问题,有些人因宗教信仰不做扫地等“低级”的活,也有些人因为种姓制度不与同事一起吃饭或在同一操作台上工作。  不过,尽管如此,印度必须走这条路,这不仅是印度这一人口大国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对印度的需要。目前,中国正面临转型,中国工人的工资在提升,制造业成本也在增加。因此,一些原本在中国制造的产品,已经转移到越南和孟加拉国等国。这为工资水平不高的印度提供了机会。仅仅从成本考虑,一些隶属制造业的国际大公司如果想投资选厂,大多会考虑印度。内外需求叠加,加上莫迪政府的推动,印度制造业将蓬勃发展。  拉杰夫?沙玛: 确实,印度制造业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虽然欧洲和日本仍未走出经济衰退期,印度依然未能大幅扩大出口规模。目前,印度主要依靠国内市场。为此,印度必须提振本国的“制造力量”,而这正是莫迪正在努力做的。  莫迪正在将印度的工业基础推广到全国,并大力宣传“印度制造”计划,以此来吸引外资。“我们不得不发展制造业,保证经济增长的好处惠泽年青一代。”这是莫迪在发起“印度制造”计划后说的。莫迪已经在一些项目的所有权上放松外国资本的管制,并开始努力改善全国的铁路运输系统。但是这是正在进行中的工作,印度需要时间。  此前,中国因劳动力成本低、劳动力多而成为强有力的“世界工厂”。但现在,中国最低工资涨了一倍,工资成本已经不占优势,而越南、马来西亚等国的企业正积极寻找低成本的劳动力,他们缺少大量的廉价工人。这些工人正好印度可以提供。这就为印度提供了一个黄金的发展机会。记者蒋林  点睛语  “印度发展制造业遇到多重阻力,尽管如此,印度必须走这条路,这不仅是因为作为人口大国的印度本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对印度的需要。”   ―― 北京大学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姜景奎  “一些外国企业缺少大量的廉价工人,这些工人正好印度可以提供。这就为印度提供了一个黄金的发展机会。”  ―― 印度籍战略分析师拉杰夫?沙玛
(责任编辑:DF118)
我要点评此资讯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给朋友:
以上行业显示为大行业分类,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客服电话:400-806-1866
&&&&客服QQ:1223022
&&&客服Email:
Copyright@2002-.cn
备案序号:京ICP备号-4
京公网安备:37
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请联系我们,谢谢!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国际财经
印度将成为下一个“制造王国”?
来源: 13:27:00
  工人在印度比卡内尔市比卡吉集团的“零食工厂”搬运一种油炸的小麦制膨化食品。这里生产的零食不仅畅销印度国内市场,还出口至中东、欧美等许多国家。  新闻背景
  据媒体14日报道,世界银行日前发布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报告称,印度的经济增速将在2016年至2017年期间赶超中国。而近日世界银行行长金墉在印度参加一个投资会议时说,预计2015年印度经济将增长6.4%,2016年或有更加良好的表现。  “看好”正成为当下印度经济的关键词。10日,约有5万名来自印度和1800名世界商界“大佬”云集印度总理莫迪的故乡――古吉拉特邦,参加两年一次的“古吉拉特投资峰会”。今年该峰会格外受到重视,除了世界银行行长金墉,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美国国务卿克里都到场参加。  媒体评论说,“莫迪总理承诺将使印度成为全世界最适宜做生意的地方”。从去年9月起,莫迪启动了一项以“印度制造”为口号的国家形象营销活动,以吸引全球商业投资和制造业进入印度,促进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印度制造业如何引领印度经济的发展?印度要发展制造业,又会面临哪些挑战?本期圆桌会议,我们请来两位印度经济专家进行解读。  背景  广州日报:为什么莫迪这么重视发展制造业?  发展制造业:吸引外资促经济腾飞  姜景奎: 从历史上看,制造业优先是许多大国发展经济的模式。美国、德国、日本和中国,在历史不同时期都曾以制造业闻名世界。我们都很熟悉“美国制造”、“德国制造”、“日本制造”和“中国制造”。比如,在2000年以前,日本的电器如索尼和东芝等畅销全球,2000年以后日渐萎缩。随着“中国制造”的蓬勃发展,“日本制造”开始让位给中国。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这是因为:首先,制造业是稳定的行业,不像股票那样飘忽不定;其次,制造业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解决就业问题;第三,制造业可为国民经济提供支撑。  被称为“世界办公室”的印度,第三产业(包括软件和生物科技等多种产业)发达,但这不能为国民经济提供支撑。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印度必须走制造业优先的道路,才能实现经济腾飞。  拉杰夫?沙玛: 去年9月25日,印度总理莫迪宣布推行“印度制造”计划,包括纺织业等25个行业。该计划的目的是要吸引全球各地的投资,解决人口就业,提振国民经济。该计划聚焦在重工业和公共服务类行业,并要求摈弃繁文缛节的官僚主义,为外国企业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  莫迪在任职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的13年间,主要将精力集中在制造业上。制造业占古吉拉特邦的28%,而全国GDP中,制造业占了15%。莫迪通过经济改革获得了出色的政绩,创造了“古吉拉特发展模式”。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制造业在中国GDP中占了30%,印度和中国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  现状  广州日报:印度制造业如何引领印度经济的发展?对印度GDP的贡献有多大?  “印度制造”新模式:坚持自下而上发展   姜景奎: 制造业是GDP的强劲推力。莫迪的目标是要在10年内实现制造业在印度GDP的份额从15%增加到25%。印度并不是在简单地重复中国制造的路子,正如印度财长辛哈所说,“印度制造必须有一个新的模式”。  一方面,主推印度在世界占据领先地位的产业如汽车、太阳能和制药等,紧跟目前世界的发展步伐,迎合世界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坚持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整合中小型企业的力量。在制造业中,中小型企业(手工作坊)占整个制造业企业的40%,在占GDP15%的制造业中,中小企业对GDP的贡献就达8%。调动好这部分物力人力资源,对发展制造业至关重要。  拉杰夫?沙玛: 高盛集团预测印度将在2016年至2018年期间超越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其他国家如巴西、俄罗斯和南非的经济增长速度都不如印度快。  根据高盛的预测,莫迪最近的国外访问会在下一年给印度带来36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FDI)。如果每个月实现30亿美元FDI资金的流动,这将超过印度10年来FDI最高纪录,即2010年的200亿美元。  在2013年,外国投资者向印度资本市场注入了200亿美元的资金,而2014年这个数字只有160亿美元。这一数字变化背后的主要原因在于印度制造业的发展――莫迪政府计划推动经济改革,提振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商品和服务税,并通过技术手段精简官僚体制中的繁文缛节,从而为外国投资者创造更良好的投资环境。  如何最大限度地吸引外资成为莫迪政府经济改革的重头戏。这包括保证投资的透明度、修正包括用地许可、人力、税收等与投资相关的法律。  展望  广州日报:印度能否成为下一个“制造王国”?印度要想成为新的“世界工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印度制造”有机会也有挑战  姜景奎: 印度发展制造业的挑战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缺乏,印度需要大力修建铁路、桥和机场;二是官僚体制需要改进,精简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三是修订有关劳工法律,比如现有的“劳工者不可被解雇”法,印度是目前全球解雇员工成本最高的国家;四是教育问题,目前大多劳动者教育水平低,文化素质也低;五是宗教禁忌问题,有些人因宗教信仰不做扫地等“低级”的活,也有些人因为种姓制度不与同事一起吃饭或在同一操作台上工作。  不过,尽管如此,印度必须走这条路,这不仅是印度这一人口大国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对印度的需要。目前,中国正面临转型,中国工人的工资在提升,制造业成本也在增加。因此,一些原本在中国制造的产品,已经转移到越南和孟加拉国等国。这为工资水平不高的印度提供了机会。仅仅从成本考虑,一些隶属制造业的国际大公司如果想投资选厂,大多会考虑印度。内外需求叠加,加上莫迪政府的推动,印度制造业将蓬勃发展。  拉杰夫?沙玛: 确实,印度制造业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虽然欧洲和日本仍未走出经济衰退期,印度依然未能大幅扩大出口规模。目前,印度主要依靠国内市场。为此,印度必须提振本国的“制造力量”,而这正是莫迪正在努力做的。  莫迪正在将印度的工业基础推广到全国,并大力宣传“印度制造”计划,以此来吸引外资。“我们不得不发展制造业,保证经济增长的好处惠泽年青一代。”这是莫迪在发起“印度制造”计划后说的。莫迪已经在一些项目的所有权上放松外国资本的管制,并开始努力改善全国的铁路运输系统。但是这是正在进行中的工作,印度需要时间。  此前,中国因劳动力成本低、劳动力多而成为强有力的“世界工厂”。但现在,中国最低工资涨了一倍,工资成本已经不占优势,而越南、马来西亚等国的企业正积极寻找低成本的劳动力,他们缺少大量的廉价工人。这些工人正好印度可以提供。这就为印度提供了一个黄金的发展机会。记者蒋林  点睛语  “印度发展制造业遇到多重阻力,尽管如此,印度必须走这条路,这不仅是因为作为人口大国的印度本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对印度的需要。”   ―― 北京大学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姜景奎  “一些外国企业缺少大量的廉价工人,这些工人正好印度可以提供。这就为印度提供了一个黄金的发展机会。”  ―― 印度籍战略分析师拉杰夫?沙玛
(责任编辑:DF118)
我要点评此资讯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给朋友:
以上行业显示为大行业分类,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客服电话:400-806-1866
&&&&客服QQ:1223022
&&&客服Email:
Copyright@2002-
备案序号:冀ICP备号-2
京公网安备:37
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请联系我们,谢谢!主要覆盖有色金属、原油等大宗商品独家:印度能否成为下一个“制造王国”_财经频道_《参考消息》官方网站
这是一篇充满激情论述的拓展性论文,批评西方对中国的病态多疑。
据悉特展将持续至11月7日,随后将在山东、安徽等地继续举办。
独家:印度能否成为下一个“制造王国”
责任编辑:宋宇
核心提示:莫迪提出“印度制造”战略:印度丰富、低廉的劳动力资源,发展制造业具有巨大潜力。但仍存在基础设施落后、行政效率低下等缺陷。
9月25日,印度总理莫迪(左三)在新德里出息&印度制造&战略启动仪式。(图片来源:路透社)《参考消息》驻孟买记者汪平六10月16日报道&9月25日,印度总理莫迪在首都新德里的科技会议中心启动&印度制造&战略,他邀请空中客车、梅赛德斯-奔驰和三星电子的首席执行官出席&印度制造&活动启动仪式,并宣布一连串吸引外资的重大政策,以求将印度打造成全球制造王国。这项新政将给有意在印投资的国内外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并改革劳动法律和税收,简化审批程序,吸引各界在印度投资设厂。启动仪式凸显了莫迪的雄心抱负,以及印度在制造业迎头赶上的决心。&印度将取代中国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的说法,一时间成为众多媒体的头条和舆论关注的焦点。少数领域具顶尖优势&印度制造&战略是莫迪在今年8月15日&印度独立日&时首次提出的。他强调印度有强大的人口优势,劳动力具备技能和聪明才智,&来这里,在印度制造,将商品销往世界各地&。这一战略涉及诸如汽车及零部件、设计制造、可再生能源、采矿、纺织、生物科技、制药、电子、港口等可创造就业和提升技术的25个产业。印度能否在这些领域有所突破,取决于历史因素、现实条件以及领导者的魄力等多个方面。回顾历史,印度工业发展走了一条高精尖的道路。1947年建国伊始,由尼赫鲁主导的国大党政府制定了发展资本密集型工业的道路,那就是集中有限的资金专攻一些有潜力或是关系经济命脉的行业,因此造就了印度在制药、汽车、钢铁和石油加工方面的发展优势。现在,印度医药部门依赖本土的科技研发就能生产出世界顶级的抗癌新药,印度建立起世界上单体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炼油厂,印度联合钢铁工厂已成功将美国和日本同行挤出印度。相比之下,印度其他领域的制造能力低下,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较差。在这些方面,&印度制造&基本上是低端产品的代名词,外观设计和制作工艺粗糙,质量一般,很多印度人抱怨本土产品质量差,更愿意买洋货。莫迪这位前古吉拉特邦的首席部长,采用了类似中国广东的发展经验,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吸引外资,打造工业园,拉动该邦经济两位数增长数年。现在莫迪又提出了&印度制造&的战略,无疑给印度人带来新的憧憬。基础设施落后拖后腿但印度的不利条件也显而易见:基础设施落后、腐败盛行、行政效率低下,对外资并不十分友好,劳动力相对缺乏技能、作风懒散等等。根据2014年世界银行发布的&经商容易度&指数,印度在189个受调查国家中排名第134位。在世界银行和印度工业协会对2000名印度企业家的访谈中,45%的企业家认为公司和业务增长面临的主要障碍是基础设施,12%认为是公司治理,27%认为是税收。印度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在城市和农村都非常突出。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日益严重:交通拥堵,缺水、缺电,污水处理、垃圾清运等公共卫生设施都十分落后。印度大城市的建设大致相当于中国20世纪80至90年代的水平,即使最大的两座城市&&孟买和新德里也是如此。在新德里,主要的载客交通工具是机动三轮车,污染极大,道路中间还时常蹿出被印度教奉为神明的牛。从德里至泰姬陵所在的阿格拉,路程只有120多公里,但走高速公路需将近4个小时。印度铁路最高时速只有160公里,仅为中国高铁的一半,大部分火车平均速度都在每小时90公里以下。电力方面也是问题多多。2012年夏季那场波及6亿印度人、停电时间长达12小时以上的事故,凸显了供应能力不足与电网建设落后的窘境。尤其是在印度北方,停电即使在大城市也屡见不鲜。在首都新德里,富人区每家都预备有柴油发电机,以备停电之需。缺少足够城市基建和市政管理,缺乏电力能源、高速公路、高效港口和世界一流的机场,影响了印度城市发展、工厂生产、人员流动、物资往来的效率,影响了整体经济运转的效率。行政效率低下是顽疾行政效率低下是阻碍印度发展工业的另一大顽疾。在许多外资企业眼里,印度的管理制度非常不透明并且反应迟钝,印度的土地征用、环境许可、多级监管架构及复杂审批程序、劳工问题等障碍很难逾越,这些问题在低效的印度民主制度下短期内也难见起色。多种原因导致了在印投资经营面临重重困难,不少外资已经撤离印度。2013年6月,钢铁巨头安米集团宣布放弃在印度奥里萨邦建设一座全流程钢厂和自备电站的计划。早在2006年12月,该企业与奥里萨邦政府签署谅解备忘录,但一直未能取得建厂所需土地,没有稳定的铁矿石供应渠道,项目在诸多外部干扰下一再拖延。最典型的要数零售巨头沃尔玛在印度的惨痛经历。沃尔玛在印度游说多年,试图进入该国的零售市场,以便接近印度日益扩大的中产阶级。去年10月,沃尔玛不得不宣布终止与印度巴哈帝企业的合资,放弃在印度的零售合资业务,因为印度政府对海外投资的管理过于严格,而且极其复杂。沃尔玛将会留在印度,但仅会运营部分批发业务。考虑到印度丰富、低廉的劳动力资源,发展制造业确实具有巨大潜力,但基础设施落后、行政效率低下等缺陷也并非短期就能解决。与中国相比,印度仍存在巨大的软硬件差距,印度可能会在一些领域培育出具有世界竞争力的高附加值企业,但就整个工业而言,印度要想成为新的世界工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15《参考消息》订阅季火热进行中!微信关注公众号“参考小秘书”(ID:ckxxxms),快捷订报,更有百万话费、iPad mini等您拿哦。
相关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参考消息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更多境外媒体报道,请见《参考消息》官方网站首页。网址
新闻热搜榜
来源:百度新闻
国新网备2012001 京公网安备
- 参考消息报社 版权所有 -近八成网民认为大学生就业靠“拼爹”_国际先驱导报_《参考消息》官方网站
“印度制造”战略仍存在基础设施落后、行政效率低下等缺陷。
中国移民大军逐步扩大,但移民出去之后就真的很好么?
近八成网民认为大学生就业靠“拼爹”
责任编辑:
核心提示:据美国《赫芬顿邮报》网站9月26日报道,城市家庭出身的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失业率比农村家庭出身的低很多。中国就业市场的这种现状意味着出身富裕城市家庭的年轻人或许可以靠“啃”父母的金钱和人脉取得成功,可是来自农村的年轻人除了一纸文凭外,往往一无所有。截至10月8日12时,共有9757人参与《国际先驱导报》联合手机腾讯网展开的调查。
&1、你认同&家境好更容易找工作&这个观点吗?&认同:76%&部分认同:14%&不认同:10%2、你认为大学生就业最需要具备的条件?&家境人脉:51%&一技之长:22%&为人处世能力:14%&坚强性格良好心态:8%&学习能力:3%&优异成绩:2%
凡本网注明“来源:参考消息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更多境外媒体报道,请见《参考消息》官方网站首页。网址
新闻热搜榜
来源:百度新闻
国新网备2012001 京公网安备
- 参考消息报社 版权所有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刘邦下一个皇帝是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