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系列。共4节,第一个OL,商朝最后一个国王是漂亮,下车去wc

楼主邀你扫码
参与上面帖子讨论
发表于:07-11-14 11:23
都是生理需要?
&&&&&敞开我们的心扉
&&&&&&&&&说说我们的心情~~
&&&&&卸下我们的面具
&&&&&&&&&渲泄我们的激情~~
&&&&&本版QQ群:
&&&&&本人QQ:&
&&&西祠情感之家――
&&&&&&&&我们共同的心灵家园!
&&&&&&&&&&&&&&
发表于:07-11-14 11:33
现在,我想朋友暂时不会打我电话。如果下次她还这样流着泪向我倾诉,我想会很轻易地告诉她:“男人出轨,就当他去了一趟WC。”
哎& 你这种老婆多好啊,这样俺每天都上WC 合乎
发表于:07-11-14 11:33
LZ 也太看得开了。
发表于:07-11-14 12:43
要透过本质看问题,男人身体出轨,思想不出轨,也没什么可怕的,这个时候就要看女人的聪明智慧了,是“推”,是“拉”,在女人一念只间。
悄悄的来,
悄悄的走,
带来快乐,
带走烦恼,
大家都开心.
发表于:07-11-14 13:15
男人身体出轨,但是感情不易出轨;
女人感情易出轨,但轻易不会身体出轨,一旦出轨就不回头了.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发表于:07-11-14 13:18
LZ真是理性的可怕,如果世间的女人都能象你这么想,就好了...
发表于:07-11-14 13:29
以下是引用 第3楼 希伯莱的利剑 的话:
现在,我想朋友暂时不会打我电话。如果下次她还这样流着泪向我倾诉,我想会很轻易地告诉她:“男人出轨,就当他去了一趟WC。”
哎 你这种老婆多好啊,这样俺每天都上WC 合乎...
小心哦~~哈哈
-鱼对水说你看不到我的眼泪,因为我在水里.
-水说我能感觉到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心里。
&&人生短短几十年,不要给自己留下了什么遗憾,想笑就笑,想哭就哭,
该爱的时候就去爱,无谓压抑自己。
&&&西祠情感之家――
&&&&&&&&&我们共同的心灵家园!
发表于:07-11-14 13:33
以下是引用 第1楼 想要幸福的女人 的话:
当然了,如果我愿意,一样也可以有许多的男人被我吸引,不是吗? ...
如果是那样的话,你老公还是不要你那么宽容他的好!
&&&&&敞开我们的心扉
&&&&&&&&&说说我们的心情~~
&&&&&卸下我们的面具
&&&&&&&&&渲泄我们的激情~~
&&&&&本版QQ群:
&&&&&本人QQ:&
&&&西祠情感之家――
&&&&&&&&我们共同的心灵家园!
&&&&&&&&&&&&&&
发表于:07-11-14 14:29
我觉得本质也是这样的
事情发生了
就按发生的去办
而不是在那里要死要活的
如果是这样 
那男人不见得会回到你身边
他会赌气会为自己的行为找掩饰
婚姻里的女人是需要大智慧的
我支持楼主
俏眼有泪&谁敢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道是离去&回首才几步&
多少如诗往事&入梦来
有缘无份&如此不公&苍天何故
满腹皆冲天怒
夜深人静时节
千堆纸书不透情为何物
发表于:07-11-14 14:54
为什么?!
发表于:07-11-14 16:01
别让我知道,让我知道我会受不了,我会疯掉.
谢谢你的帮助,你是个好人,我爱你,有的时候.
发表于:07-11-14 17:07
男人想出轨,你看是看不住的!
他出轨后,如果还记得回家的路,那就原谅他,但只给三次机会!
美好的生活属于谁呢?
二十年前:“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十五年前:“太阳是我们的”;
十年前:“让我们期待明天会更好!”;
八年前:“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现在:“我闭上眼睛就成天黑”。
1990初生牛犊不怕虎,谁都没把80年代人放在眼里。
发表于:07-11-14 18:07
发表于:07-11-14 21:05
故事的结局是什么
发表于:07-11-14 21:18
以下是引用 第1楼 想要幸福的女人 的话:
我想会很轻易地告诉她:“男人出轨,就当他去了一趟WC。” ...
妹妹,男人会经常去WC的!
我是个清心寡欲的人,但请你千万不要激活我的欲望!谢谢!
你尚未登录或可能已退出账号:(请先或者
【敬请阅读】
亲爱的网友们,、有更新哦!
请您务必审慎阅读、充分理解各条款内容,特别是免除或者限制责任的条款、法律适用和争议解决条款。免除或者限制责任将以粗体标识,您应重点阅读。
【特别提示】
如您继续使用我们的服务,表示您已充分阅读、理解并接受《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全部内容。阅读《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过程中,如果您有任何疑问,可向平台客服咨询。如您不同意《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任何条款,可立即停止使用服务。
南京西祠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我已阅读并同意、中的全部内容!动动笔推荐——吴歆颖专辑(十七篇)
送走忧柔小雨,低沉阴霾,敞开心胸迎接飒爽秋风拥抱天高云淡的宽阔,握紧长风的豪迈。
运动会入场式过后,由伟长实验部进行搏击操展示,这套搏击操在伟长成长,今天将展现独特的光芒。
&&所有的班级分成两部分,分别向左和向右退,为带来展示的同学们留出了一块空地。
&&幸运地,我班占据了极佳的位置,绿茵场上的舞台饱收眼底。不经意间弥补了去年未览学姐学长舞蹈风采的遗憾。
没开始多久,后方的同学一排排地蹲下,并醒前方的同学也蹲下,为后方欣赏展示的高中班级留出了开阔的视野。这动作我们完成地都极为迅速,没有一丝一毫的迟疑,仿佛只用了一道闪电倏地迸溅光芒又骤然收扰的时间。
再看向对面,初一的同学也自觉地蹲下。
不去考虑这动作对于高中部的同学有多大帮助,这样给予他人方便的行为让我深深地为伟长实验部感到骄傲。
过了一会,大腿的酸痛清晰地告诉我们之前长久的站立、行进是多么的长久,很有要休息放松的冲动,但不知是什么东西严厉驱使我坚持下来。
展示结束了,我们仿佛都干了意见了不起的事。
昨夜的皎洁
打开窗户,温和的晚风让发丝迷离了视线。
费尽心思,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认真观察浓墨般层层厚重化开的天空,也不见无暇的月亮来点亮黑夜。
也许是寒冷的云雾殷勤地将月亮送入天宫的摇篮,也许是栋栋高楼早已将今夜月亮的演出包场。
都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在十六夜里,我们却无法握着一束皎洁,说起来既失望又觉可笑。
不禁想起中秋夜里,疲惫地回到家后应者床的呼唤不自觉地休息了一会,便不知不觉错过了7:13时最亮的月亮。
尽管最亮、最圆这样虚幻的对月亮的形容词,对我来说毫无吸引,可还是倍觉可惜。
7:20,我便站在窗口寻着月亮的踪迹,不一会儿便找到了,它在天空的左上方,这样的方位形容想必比较幼稚,
毕竟月亮对每个人来说处在的地方都是不同的,它可以在车窗外痴情地随你走遍天涯,也能在家美好宁静地与你相望。
仿佛也只有在中秋夜里才能静下心来好好思念、牵挂月亮呢。工作日里的月亮不知为何对我来说只有深深地苦
涩,这样美好的存在于忙碌的日子里是多么格格不入啊!而在双休日里,月亮这样美好的存在对于甜蜜的闲适是多么微不足道啊!
中秋的月亮,在漆黑中散发着圣母的光辉,自然地笼罩着洁白的光晕,像是天宫中难得的珍宝,总会散发着高
贵的气息。
月亮和窗户之前隔了很长很长的距离,那是无法斗量的漆黑,仿佛用心将所有海水来注入也永远注不满,总还
有着段段孤独的距离。而月光轻而易举地在地板上降落,悄无声息地就像群群白蝴蝶翩翩带来的皎洁的光辉。我为这中秋之夜的美好由衷感到满意。
中秋夜,看的爱的就是月亮啊,足以慰藉所有确实美好的心灵。
终于完成了中秋夜的作业。
捧上月饼,实现中秋的价值。
不由对月饼而感到惋惜,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月饼只有中秋夜才是它们真正演出的日子。也只有八月十五才给
它们赋予和和美美的意义。
中秋一迈出日历,月饼不再是体面的礼物,可能急忙被处理掉,也许会不情愿地让它们在身体里进行旅行,在往后的一年内很少被惦记起。要是谁在大冬天或是大夏天心血来潮买了些月饼来尝尝,准被人觉得是不正常了。
中秋之前,它们急急忙忙奔波在各个人家手里,尝一口月饼也算是完成了今年的任务。
这样看来,月饼也算是孤独的壮士。
我们并不绝对爱吃这种食品,但绝对不允许缺席一年一度的中秋节,这和过生日一样,少了蛋糕就像缺了些什么。这仿佛更方便为我们理解它洋名的含义。
当然月饼的出生就是为了衬托中秋,吃着它能沾沾中秋的福气,对于难得相聚或是常常相聚的家庭,月饼都是一种圆满的美好,美好的圆满,能在中秋吃着,这意味着一年来重新聚集在最有意义的月亮下的幸福。
中秋夜,吃的是月饼,爱的是家。
绕着圈供上思念
月亮的蛋糕
围着圈吟诵笑容
秋天的凉爽还在潜滋暗长,而属于暑假的闷热却一把夺过了风头,悻悻然回了老家的蚊子等小虫提前“收看了天气预报”,欢天喜地地在路上、草丛边埋伏着。连前几天刚卷起来的席子如今也已整装待发。
下午四时热气还未消去,背着沉重书包,额头上、脖子上到处是炎热猖狂的“罪证”,用四只手来擦汗都忙不过来。
终于回到了小区里,偶然间一瞥便让人感到习风阵阵。
郁郁葱葱的绿色自然地呈现,虽不是各种植物整齐划一如军队般排列,但草长的长,矮的矮;树歪的歪,斜的斜,也有洁白的蝴蝶如精灵般活泼地上下飞窜,一不小心便隐藏在朵朵绿云中。
将目光深深往里一送,一把藤椅慵懒懒地呆在小路边,极显泰然、安静,不多言语,忘我享受少见的阴凉。想必这样的生活也是老人才能拥有的。
不过这样的生活也是大多数人羡慕的,尽管不一定要在绿树掩映中的一把藤椅上,但这样的闲适自由却也令人想要追逐。
但闲适也只有在忙碌的衬托下才能显现价值。
也许只有曾经充实过,才能心安理得地享受闲适吧。
所以,现在……就快点启程吧!
灵魂不只五毛钱
在一个并不是特别炎热的日子里,我纯粹出于心血来潮,兴致勃勃地去买冷饮吃。
走进超市,我随意挑了个冰淇淋去结账。
售货员是一位看起来约莫五十多岁的男子,头发仿佛是一幕夜空,发丝随意撒了像星星似的斑白,古铜色的皮肤衬的他健康、有力。
“有没有五毛钱?”,“没有。”我答道。他这里仿佛也没有。
“那么下次给我吧。”他淡淡说道。
我愣了一下,以致于只是“嗯”了一声。
走出商店,我越来越觉得不可思议。仅管只是五毛钱,也不知道他在不在意,可受到这样的待遇毕竟是第一次。
如果我是他,那多半会认为这五毛钱追回的机遇不大了,就算不论素质,时间一长,小小的五毛钱总会湮没在记忆深海,想捞也未必捞得出来。
如果我曾有机会向学校附近小店售货员,提出赊五毛钱这个要求,哪怕约定好合理的期限,和气点的回答是:“那可不行,小姑娘。”直接点的,就只是硬生生抛来句“不行。”吧。
总之,能放出这五毛钱的人灵魂是不会廉价的。
这样的灵魂,这样的行为,很让我受宠若惊
轻轻地走了
“你来了,呵”。死神带着一丝戏谑说道,他庞大而黑暗的阴影将如雪的双鬓猛地一下着上炭般的漆黑。
“有这一天的。”个普通人类在死神面前意外地静,就像一潭死水。
死神楞了楞,上扬的嘴角形成个尴尬的弧度。
“那么,你不想看看你的家人现在是怎样的吗?死神恢复了笑容。
那个人类低下了头。
死神展开了魔法,人类的眼前出现了一团迷雾,他伸手扒开冷冷的雾,手心里留下细细的水珠。
有人在哭,那必定是他的家人。
他的妻子也是如雪的双鬓。她偏臃肿的身子无力地倒在阴影里。他们不曾在火焰般的青春时相遇,只是在白雪里的晚年时相识。
他们都曾来自破碎的家庭,却也走过了二十三年相濡以沫的岁月。白发的他们在异乡开着小小的面店也颇自得其乐。
偶尔,她养养花草,他陪她度过漫长岁月,阳光下,一只小狗在他们膝下欢戏。
说走就走,叹息和泪水不知会不会击溃她的笑颜。
在死神边的他无能为力,再费力也挽不回。
死神望着那个人类,叹着生命的脆弱,转身无措凝视远方,一会过去,还是强扯去了人类进了一个失去了光芒的世界。
在我家里,还有着他们的君子兰,现在花开得很好,风吹过,是潮涌里的火焰。
(追念今早刚逝的亲戚)
“嗯,走吧。”我携着喵鱼酱(余泳乐)上了“战场。”就剩坨芹菜了,应该不成问题。
“再吃点!”就当我们如窃鼠一般到黄沙滚滚的战场上准备偷躲过检查时,“警官”喝道,她如一道坚固的盾牌挡住我们的去路,软炮硬弹也破不了这无情的盾牌。我们相瞅了一眼,颤巍巍地捏住了筷子。
眼前,一根根翠玉似的芹菜肆意横躺,它们的躯体仿佛堆成了满满一小山。我们被黑暗所笼罩,前路渺茫,已身负重伤的我们依旧无比艰难地迈出软绵绵的一小步。在山脚下,我们无力地倒下了。
要知道,我最不想吃的蔬菜就是芹菜。芹菜的味一上来,我便受不了,因此我基本从未吃过芹菜。
犹豫片刻,我还是豁出去了。
一根,两根,三根……涩涩的味道充斥在我的口腔。
从上中学以来,我已接受了不少以前不爱吃的蔬菜,例如黄豆芽,绿豆芽之类的。如今我也习惯了它们的味道,其实那些菜也不是有多难吃,只是我迟迟没有尝试。
几根芹菜过后,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我们也顺利过了战场。
芹菜的味道,真有想象中那么糟吗?
——“不要总认为你没尝试过的就是最糟的。”上帝说道。
一封荐友信
@ 李凌萱,我最好的朋友。&
& 一道背影
路上的小坑小洞被泥水填满了肚子,远远看起来,真像是一面一面的小铜镜。
一面一面的小铜镜正上方是天空这面最宽最亮的大镜。不过现在往镜子它倒失去了光泽,弄得就像是上像往镜子上呵了口气,照照镜子,不清不亮的,怪像是人飘在云雾里。
出了校门口,只见一道黑色的影窜过,也不能说是窜,他的速度虽不快不慢,却有种黑旋风的感觉。片刻之内,我仅看到的是影子主人的脸——戴着黑墨镜,满脸沧桑。
借着顺路,我大胆的悄悄跟着这个庞大的背影。说实话,我看着背影也足有四分之一的巷口大小。
不知为何,这个背影带来了一种特殊的神秘感。
但我想,神秘的源头大多来与他手上提着的收音机。在如今,不少老人出门都提着个收音机,但大多数都放着老人们曾经生活的那个时代的流行歌曲。可他的收音机里仿佛放的并不是歌曲,更不是中文的,倒像是放着英文的故事,是一个浑厚的男声在讲述。
接着便是他的装扮。
他戴着深蓝色的大棉帽,穿的是黑色大衣。稀奇的是,他米黄的裤子上不浅不深的摆着滴白色油漆印迹,极是打眼;那棕色的大皮鞋显然是不久前踏进了了个大泥坑,不少污泥死赖在那双神气的皮鞋上。他的拐杖是木制的,显然是用心保养的,油亮亮的,不过极可惜,那拐杖脚上也被污泥染了。“擦啦......擦啦........”那拐杖有才的在地面上划着,但是时间皆不长,一段“擦啦”过后,是一个短而响亮的“嗵”,像是鼓点,可比雨点清脆有力多了,这位老人就像是用生命在走路一般。他的腿脚大概不灵,略能看到不便的影子,单单看他走就能觉得是多么快而铿锵。
当走出巷口——到了最后一个窨井盖时,他的拐杖点起最响亮的声,从此,最激昂的旋律落下了,再也没蹦到他的拐杖上。
跟踪要结束了,他线条硬朗的身影消失在眼前。这种消失也极富戏剧性。不像是仙人的神秘消失,这种转身,很有现实感。&
思“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
&在如雷鸣般的音乐声中,许多同学不由的掩起耳朵。
哦,我听到了那用独脚踏出的鼓点,那用心灵跳起的舞蹈。&
清辉满泻,迈步,去寻找夏夜美景。
乡村小径,默默地铺着一身静谧,婆娑树影间流泻着一曲悠悠月光。风像没了气力,懒洋洋地游走在夏夜间。时而微扑阴暗中忽明的几抹莹绿,时而小憩在枝桠间,羞腆地不敢出声打鼾,但仍惊动了栖在巢中已入睡的鹊儿,扑棱棱地,尽朝着月明处飞去。你瞧着风那不小心的样儿,把蝉儿也惹毛了,听它无休止地乱叫一通,风儿悄悄红了脸,低下了头。一旁的成片稻花,笑吟吟地絮语,身儿一抖,散落了满世界的芳香味,它好像呐喊着:“快看!快听!快闻!丰收的一年要到了!”。蛙已经入眠,它可不似风那样羞涩,豪放地,大扯着嗓子打鼾。
天外七八颗星,山前两三点雨,破坏了夏夜和谐的美好。寻景正在兴头上,谁知一下子竟被雨全赶了回去。唉,就避避雨吧。忆起,曾经经过的客舍就在社林旁,一转身,路也跟着转了,过了溪水小桥畔,便消失在茫茫雨帘中。
兴上心头,夜探乡景;避雨不及,忙入客舍。
前几日里,秋尤是显得无情。
不经意间一吼,天动地摇,颇有些山崩地裂的气势。“沙沙沙……”桂树被惊得一颤一颤,极是可怜儿的样子,满树的甜香生生地脱离梦乡,挣扎着,也一颤一颤地,落入了大地厚实的怀抱中……一股新的力量扯开了先前的昏天黑地,一丝白昼钻了进去,紧跟着,万缕光亮也昂着头,阔着走,踏平了黑暗。
于是,阳光又重回大地。鸟儿的窃窃私语在耳边,树叶儿的金黄璀璨在眼前,好似秋天又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不再发怒。
世界焕然一新了,丝毫看不出秋天在此打闹的痕迹,不为人知的是,桂子的甜香依旧落在一片污浊之中,只不过,它们用自己的绚丽精心装点了一个别样的秋日。
风走过的石径上,甜香微微摇摆,翩然起舞……放眼望之,满树金黄在污泥中静默着,即使它们不做什么,也很具观赏性。吸气闻之,香味儿在泥里,香味儿在风里,香味儿在心里。染污了,凋谢了的金桂,无论如何,皆能编制出一筐筐,一满杯的美梦。
走过了,不经意间踩过了,软软的,脚心的舒适立马传达到心里。回过头,金黄还在,香甜还在。
高处的景色
木板的缝隙间,展示的是一格格、一幅幅景色迷人的大自然画卷。尽管只是局部一景,可我依旧能在脑中朦胧地构出满含美的一副大图卷:无际的绿野,湛蓝的长空,清脆的鸟语……一切都像出自一位名家之手,且独具匠心,下笔如神,令人颇为赞叹。
但是,再动人的美景,也无法舒缓此时此刻我紧张恐惧的心理。略显粗糙的扶手上布满尖尖的木刺,让人不敢抚摸,整座木塔也因孩子的跳动,狂风的怒吼而在辽阔美景中显得,发出“吱呀”的哀鸣。
才上了二层楼,我也变得和这座塔一样弱不禁风了,本来灵活的腿脚瞬间变得和老人的腿脚一样软弱无力;一只手搭在扶手上,另一只手则死命撑在地面上,随着庞大身躯的蠕动才应时应景地微微爬上一层;我的眼半眯着,一来是风沙过多,二来是不敢直视豆腐干大小的楼梯面。我像个谐星一样做出这种令人发笑的行为,同时我仿佛被悬在木塔正中,既上不去,也下不来,上不去因为我无法再向高处迈出一步了,下不去是因为我早已保证过一定攀上此塔。
就这样,胆怯的我对着高处的景色望而生畏,却也对低处的景色眷恋不舍,到底还要爬上去吗?我心中不禁打了个大问号。就在我疑惑时,一大批的游人怯弱地笑着下来,但也仍有更大批的游人跃跃欲试。其实,自问心中,我生平有做过几次大胆的举动,对着高处,我总怀着一颗“谦卑”的心望而却步,从无挑战自我。今天,就来一次挑战吧!
我鼓起好大的劲,又终于向前蠕动了,身体无什么变化,说不起有什么大力量鼓舞我,但心中,却实实地有了挑战,变成一颗“雄心”。
不知何年何月何时,我用坚强的意志攀上了木塔的最高层。放眼四周,景着实不变,可不知不觉中,又有什么被改变了。
高处的景色,并不只值得来欣赏,更值得来挑战自我。
咕咕鸟鸣,这是鸟儿在吟诵赞美造物主胸襟宽广的诗歌,在这悦耳的赞颂中,万物欣欣然睁开双眼,迎接焕然一新的世界。
此刻,一声格外凄惨悲怆的哀鸣入耳,仿佛与这生机勃勃的世界显得格格不入。我循声望去,眼前的景象是我大吃一惊,一只拥有洁亮鸟翅,黑珍珠般闪闪发光眼睛的鸽子,正伏在碎石上一动不动。不得不说,这是一只体形优美,外表动人的鸽子,但更为我感兴趣的是这只鸽子尽管已经奄奄一息,但仍旧用顽强意志支撑起碎玉此时脆弱的自己显得无比沉重庞大,它正拖着身子,在坑洼的小路,匍匐前进。但没撑起几步,便不堪重负地倒下了。的确,现在的它如宣纸般脆弱柔软,仿佛一阵风便能吹走似的。它火红的嘴啾着,不时发出含糊不清而满含凄惨的响声。它的颈僵着,直朝着新升的朝阳,羽翼有些抽搐,颤颤巍巍的。煦日的曙光似一层淡水彩,为鸽子浅浅抖上了朦胧的光晕,羽端显得金黄而透明,让人不禁联想到“折翼的天使”。
它怎会倒在此地?又是为何?我无从得知。但我不禁浮想联翩,也许,它本是无忧无虑,和我们一样,生活在幸福中的孩童,无意中被淘气的稚童打中,一蹶不振,流落异乡;也许,它本是心切的母亲,想为儿女觅食,却不料被贪心的人捅下树枝,奄奄一息,无法飞翔,而心中却又有所牵挂……也许,也许,也许,再多的也许也让我看不清事实。只是默默想着,悟着,思着
我无法懂得动物的内心,我看到的也仅仅只是一部分。但却能清楚明白,我想到的不止是一部分。生物,本就是弱小的,伤害了它,无疑置其于死地。它们的生命也许只如羽毛般来得迅速,走的也迅速。因此,更应该用人的胸怀来体谅弱小,为它们留出一片天地。
昏黑的夜给川流不息的街道笼上了另一番风采。万家灯火徐徐燃起,恍若星光,在黑暗中辉煌灿,也给人以指引。
路面上仿佛升腾着星云,打着令人不敢直视亮光的车辆如猛兽呼啸,疾驶而过,星云也就迅猛地移动起来。我们肩并肩走着,外界再冷,可却始终能感受到心与心之间那缕无法挥之即去的暖意。
坐在站台的木椅上,身后的广告屏倏忽间也亮了起来,告示着时间已经不早了。我伸出头,急切张望着,不时嘟囔着:“怎么车还没来啊。”她不过回我一笑,“总会来的,再等等。”尽管总说着快点回家,但心里却总盼着越久越好。恍惚间,我又想起了这六年来无数个傍晚,我们肩并肩,互相嬉笑打闹,坐上回家的公交车,而如今我却只能一人独自穿过一条清冷小巷,没有任何的笑声了……
真的,好希望再多几个这样的傍晚,不知不觉中,秋风刮痛了我的眼。
一声车鸣将我无情拉回了现实中,踏上车,静静地坐下,一点声也没有。我们又是肩并肩坐着,只不过少了些嬉笑的言语,因为我们都清楚,这是最后一次一起坐车回家了。
温柔的报站声响起,意味着我们又不得不分离,只不过下次见面不再是明天的早晨了。我仓促地站起,好似还没准备好怎样道别。我张开臂,深深抱了把我的挚友,六年来事事为我遮挡,像亲姐妹一样的挚友。她调皮一眨眼,苦笑道“好痛。”
又一声车鸣呼啸而过,寒风包裹着我,不再有车里的温暖。回望远方,无数个欢声笑语的傍晚,又在眼前。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二十世纪中文小说百强在线阅读、电子书及作者介绍 - 乐 活 - 海拉尔 - 和讯博客
我的图书馆
二十世纪中文小说百强在线阅读、电子书及作者介绍 - 乐 活 - 海拉尔 - 和讯博客
二十世纪中文小说经典
《亚洲周刊》评出的二十世纪中文小说百强
余秋雨:散文家、文学评论家、上海戏剧学院前院长;王蒙:小说家、中国文化部前部长;王晓明:文学评论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刘再复:文学理论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前所长;谢冕:文学评论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王杏庆:又名南方朔,文化及时事评论家;施淑:文学评论家、台湾淡江大学中文系教授。
郑树森:文学评论家、美国圣地牙哥加州大学比较文学系教授;王德威:文学评论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文学系教授。
刘以鬯:小说家、《香港文学》杂志总编辑;黄继持:文学评论家、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黄子平:文学评论家、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潘雨桐:小说家。
黄孟文:小说家。
================
这百部书都是有相当影响力的,其中很多后来改编成电影、戏剧。强不强、位次,且不议论,咱们读百部经典,品百味人生,看世态凉炎变迁,增智开眼。
我尽量将作者、作品简介介绍给大家,并提供可能的网上阅读。网来网去,仅供消闲之用。
================
书名&&&&&&&&&&&&&& 作家==============================
1 呐喊&&&&&&&&&&&&& 鲁迅
鲁迅(1881――1936)&&& 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树人,浙江绍兴人。出生于破落土大夫家庭。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鲁迅在1898年到南京求学,1902年留学日本学医,后痛感于医治麻木的国民精神更重于医治肉体病痛,便改行提倡文艺运动。1927年10月定居上海,从事文学写作,参与组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为中国左翼文化运动的实际领导者和旗帜,在与国民党文化“围剿”的斗争中成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 && 《呐喊》是鲁迅1918年――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当时正值五四革命精神高扬时期。作者创作小说意在描写“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并为新文化运动“呐喊”。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封建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的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
在线阅读:
==============================
2 边城&&&&&&&&&&&&& 沈从文
沈从文()&&& 原名沈岳焕。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以《边城》等作品享誉文坛,蜚声海外。&&& 日生于湖南凤凰一个旧军官家庭,后因家境转入困顿,1917年,沈从文刚刚小学毕业、年龄还不满15岁时,即厕身行伍,到人世间去“学习生存”。其后数年间,他随当地军阀部队辗转于湘、川、黔边境及沅水流域各地。1923年秋,在“五四”新思潮的影响下,开始不安于现状,并毅然离开湘西,独自来到北京。从1924年开始,先后以休芸芸、懋琳、小兵、甲辰、璇若、上官碧、炯之、巴鲁爵士等为笔名,在报刊上发表作品。迄于1948年,先后有数十种创作集问世。  & 30年代初,沈从文于创作的同时,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并以其在文坛的广泛影响,被视为“京派”作家年轻一代的领袖。1949年以后,由于“历史的误会”,改行从事古代文物研究,并先后出版《明锦》(与人合作)、《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龙凤艺术》等古代文物图案集及学术论文集。1964年,受周恩来之嘱,着手编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其后的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却使此书叠经劫难,直至1980年方得以完成,1981年9月始由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 1988年5月,因心脏病突发,在其北京寓所逝世。
&&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展示给读者的是湘西世界和谐的生命形态。《边城》发表于1934年,小说描写了山城茶峒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与摆渡人的外孙女翠翠的曲折爱情。青山,绿水,河边的老艄公,16岁的翠翠,江流木排上的天保,龙舟中生龙活虎的傩送……&& 《边城》中的一切都是那样纯净自然,展现出一个诗意的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然而最终美好的一切只能存留在记忆里:天保与傩送一个身亡,一个出走,祖父也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死去,一个顺乎自然的爱情故事以悲剧告终。
在线阅读:
==============================
3 骆驼祥子&&&&&&&&& 老舍
老舍()&&& 现、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满族,北京人。出生于一个贫民家庭。1918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小学校长和中学教员。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从事小说创作, 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30年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下赴汉口和重庆。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他被选为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在创作上,以抗战救国为主题,写了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1946年应邀赴美国讲学1年,期满后旅居美国从事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应召回国,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参加政治、社会、文化和对外友好交流等活动,注意对青年文学工作者的培养和辅导,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 &&& &&& 在《骆驼祥子》中,老舍用同情的笔触描绘的一幕悲剧:二十年代的北京,一个勤劳、壮实的底层社会小人物怀着发家、奋斗的美好梦想,却最终为黑暗的暴风雨所吞噬。它揭示了当时“小人物”的奴隶心理和希望的最终破灭。随着祥子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祥子熄灭了个人奋斗的最后一朵火花。这是旧中国老北京贫苦市民的典型命运。&&& 《骆驼祥子》一书大量应用北京口语、方言,还有一些老北京的风土人情的描写,读来亲切自然、朗朗上口,是现代白话文小说的经典作品。
在线阅读:
==============================
4 传奇&&&&&&&&&&&&& 张爱玲
张爱玲(-)&&& 原名张煐。原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童年在北京、天津度过,1929年迁回上海。1930改名张爱玲。中学毕业后到香港读书。1942年香港沦陷,未毕业即回上海,给英文《泰晤士报》写剧评、影评,也替德国人办的英文杂志《二十世纪》写“中国的生活与服装”一类的文章。1942年应《西风》杂志《我的生活》征文写散文《我的天才梦》得名誉奖。1943年她的小说处女作《沉香屑》(第一、二炉香)被周瘦鹃发在《紫罗兰》杂志上。随后接连发表《倾城之恋》、《金锁记》等代表作。此后三四年是她创作的丰收期,作品多发表于《天地》、《万象》等杂志。&&& 她23岁与胡兰成结婚,抗战胜利后分手。1949年上海解放后以梁京笔名在上海《亦报》上发表小说。1950年参加上海第一届文代会。1952年移居香港,在美国新闻处工作,曾发表小说《赤地之恋》和《秧歌》。1955年旅居美国。在美与作家赖雅结婚,后在加州大学中文研究中心从事翻译和小说考证。在美过着“隐居”生活。日,被发现老死于美国洛杉矶自寓。&&& 她的创作大多取材于上海、香港的上层社会,社会内容不够宽广,却开拓了现代文学的题材领域。这些作品,既以中国古典小说为根柢,又突出运用了西方现代派心理描写技巧,并将两者融合于一体,形成颇具特色的个人风格。&&&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传奇》和散文集《流言》,随后,又写有中篇小说《小艾》、长篇小说《十八春》、《秧歌》、《赤地之恋》、《怨女》和评论集《红楼梦魇》等。
&&& 小说集《传奇》出版于一九四四年九月,共收小说十篇。《金锁记》,《倾城之恋》,《茉莉香片》,《沉香屑第一炉》,《沉香屑第二炉》,《琉璃瓦》,《心经》,《年青的时候》,《花凋》,《封锁》。凡二十四万字。
在线阅读:
==============================
5 围城&&&&&&&&&&&&& 钱钟书
钱钟书 (98.12.19)&&& 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文学史家、古典文学研究家。  江苏无锡人。字默存,号槐聚,笔名中书君。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33年-1935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外文系讲师。1935年赴英国留学。193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英文系,获副博士学位,后赴法国巴黎大学研究院研究法国文学。1938年回国,曾任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湖南师范学院、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上海暨南大学外语系教授,国立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北京图书馆英文馆刊顾问,南京中央图书馆外文部总纂。  建国后,历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古典文学组研究员,中共中央宣传部《毛泽东选集》英文编译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毛选英文编译定稿小组成员。1953年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一级研究员。“文革”中受冲击。1982年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1993年免)、文学所研究员。1993年被聘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特邀顾问。是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常委。  长期致力于中国和西方文学的研究。主张用比较文学、心理学、单位观念史学、风格学、哲理意义学等多学科的方法,从多种角度理解和评价文学作品。著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选本《宋诗选注》。文论集《七缀集》、《谈艺录》及《管锥篇》(五卷)等。  《管锥篇》曾获第一届国家图书奖。  1998年12月1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夫人:杨绛。   女儿:钱瑗。&& && 《围城》是一部以讽刺知识分子、婚姻以及人情世故为主题的小说,目的是力求刻画出当时某一空间某一群体的一部分人的人生面貌。理解“围城”这两个字,不能空泛地把他看作是婚姻的代名词,在某种层面上,它与西方现代主义所描写的人类的尴尬困境所采取的一些象征手法不谋而合。书中充满苦涩的笑,无奈的自我欺骗,这都是这部小说的成功所在。  人生是围城,婚姻是围城,冲进去了,就被生存的种种烦愁所包围。钱钟书以他洒脱幽默的文笔,述说着一群知识分子的快乐与哀愁。这部作品已被译成世界上多种文字,有十数种不同的译文在各国出版。在美国,由于夏志清的推崇,不少人以钱钟书为题撰写博士论文和专著。法国的西蒙·莱斯曾说:“如果把诺贝尔文学奖授给予中国作家的话,只有钱钟书才能当之无愧。”就凭这部惟一的长篇小说,钱钟书成为中国现代文学中小说大师级人物。
在线阅读:
==============================
6 子夜&&&&&&&&&&&&& 茅盾
茅盾()&&& 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省桐乡县乌镇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作家和社会活动家。1916年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做编辑,并开始文学创作。& “五四”时期积极投身新文学运动,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20年代茅盾以坚实的创作实践成为左翼文学的杰出代表。他在1928年前后发表“《蚀》、《幻灭》、《动摇》、《追求》,展示了现代青年在革命浪潮中经历的三个时期。1929年4月发表了《虹》,作品写出青年知识分子由苦闷到振奋、积极进取的心路历程。30年代茅盾进入创作爆发期,先后出版了“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反映了30年代农村“丰收成灾”的时代痛苦;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揭示了城乡人民无法摆脱的生活厄运;长篇小说《子夜》是茅盾的代表作,是一部深刻而广泛地反映30年代初期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子夜》的问世,标志着茅盾的创作已经走向成熟,他继承了鲁迅所奠定的现实主义传统,把长篇小说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里程。
&&& 《子夜》描写了30年代初期的社会现象,作品以主人公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为轴心,描绘了一幅广阔的社会画卷。它不仅有股票市场上弱肉强食的残酷斗争,中小民族工业的艰苦挣扎,各色地主的卑劣行径,资产阶级醉生梦死的腐朽生活,而且还有工人罢工、农民暴动等场面。《予夜》所展现给我们的是一部民族工业资本社会命运的悲剧。&&& 《子夜》的命名寓意深刻,“子夜”即半夜,半夜离黎明已经不远,作者运用象征手法通过描写民族资产阶级的衰败历史,揭示了当时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这是中国社会由黑暗走向光明的过渡时期。
在线阅读:
==============================
7 台北人&&&&&&&&&&& 白先勇
白先勇(~)&&& 当代作家。广西桂林人。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之子。在读小学和中学时深受中国古典小说和“五四”新文学作品的浸染。童年在重庆生活,后随父母迁居南京、香港、台湾、台北建国中学毕业后入台南成功大学,一年后进台湾大学外文系。1958年发表第一篇小说《金大奶奶》。1960年与同学陈若曦、欧阳子等人创办《现代文学》杂志,发表了《月梦》、《玉卿嫂》、《毕业》等小说多篇。1961年大学毕业。1963年赴美国,到衣阿华大学作家工作室研究创作,1965年获硕士学位后旅居美国,任教于加州大学。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散文集《蓦然回首》,长篇小说《孽子》等。白先勇吸收了西洋现代文学的写作技巧,融合到中国传统的表现方式之中,描写新旧交替时代人物的故事和生活,富于历史兴衰和人世沧桑感。
&&& 这本书是在讲述台北人的故事。他们中有昔日的王谢子弟,也有卑微的寻常百姓,在经历了巨变的世界上忍受着造化的拨弄,活得沉重而真实鲜活。白先勇的创作受《红楼梦》影响至深,对世事无常的喟叹和对华年不再的感慨都以悲悯的声口写出,眼光越过个别人的命运,投射在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人身上。这使他的作品历久弥坚,不断再版。
在线阅读:
&==============================
8 家&&&&&&&&&&&&&&& 巴金
巴金(.10.17)&&& 原名李尧棠,字芾甘,日出生于四川成都正通顺街。从1921年公开发表第一篇文章,到1999年2月续写《怀念振铎》一文,巴金一生中创作与翻译了1300万字的作品。他的《激流三部曲》(《雾》《雨》《电》)《爱情三部曲》(《家》《春》《秋》)等文学作品,是中国文学的丰碑。  巴金是第一、二、三、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六、七、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日,国务院在上海授予巴金“人民作家”光荣称号。几十年来,尤其从1981年担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起,巴金在人们心中如一盏长明灯,照亮文坛,给人精神慰藉。  巴金于1999年2月因感冒发高烧,6年多来,病情反反复复,党和国家尽全力救治,终因恶性间皮细胞瘤等病因,不幸逝世。&& &&& 《家》以深刻的现实主义笔触,刻画了高公馆封建家长们的群丑图。他们表面上道貌岸然,实则专横、残忍、荒淫无耻。高老爷即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他是这个封建家族最高的统治者,以不许置疑的绝对权力,维护封建礼教和家庭制度,扼杀年轻一代的青春、爱情与生命。然而,他所卫护的制度,与他衰朽的躯体一样,已经日薄西山,其崩溃的命运是无法挽回的。高老太爷是旧制度的维护者,也是旧制度的产物。小说在刻画这一形象时,其批判锋芒,并没有简单地指向这个人物的恶德恶行,而是深入鞭挞这个人物所代表的家庭制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小说描写高老太爷临死前破例对觉慧表示的宽厚,就是相当深刻的一笔;表明作者即使是对反面人物,也没有简单化,而是努力展示其性格的多面复杂性。 & 《家》的主要情节,是由觉新与梅、瑞珏、觉民与琴、觉慧与鸣风的爱情故事构成的。由于各自的处境与选择不同,他们的爱情故事各有各的结局。觉新,这个封建家庭和礼教制度的受害者,他既清楚封建伦理道德对包括他本人在内的青年一代的残害,又不能不担负起封建家庭的长子责任,逆来顺受,委屈求全,实行“作揖主王义”,结果却于一切无补,徒然牺牲了自己的爱情。他时时处于思想与行动的矛盾中,在无所适从中承受精神煎熬。就人物形象塑造来说,觉新是《家》的人物形象中性格内涵最为复杂的悲剧性典型。 & 《家》是把觉新“作揖”与觉慧的反抗对照着表现的。觉慧是高家最早的觉醒者,他认识到,封建家庭“是埋葬青年人青春和幸福的坟墓”,他不肯象觉新那样忍受,他要“做自己的主人”,走出家庭,勇敢地追求新的光明的人生道路。作家在这部小说的序言里曾说,尽管“周围是无边的黑暗,但是我并不孤独,并不绝望,我无论正在什么地方总能看见一股生活的激流在动荡,在创造它自己的道路.”可以说,作家的希望和理想,主要寓奇在觉慧这一形象里。 & 《家》最初在报纸上发表时题为《激流》,出版单行本时改题为现名,1938年至1940年间,巴金沿着《家》的情节线索又先后写了《春》、《秋》,并把这三部长篇合称为《激流三部曲》,因此,《家》又称为“激流”之一。 & 195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家》的新版单行本,以后多次据此版本印行,近年收入《巴金全集》及其它些选本。
在线阅读:
==============================
9 呼兰河传&&&&&&&&& 萧红
萧红(—)&&& 原名张乃莹,另有笔名悄吟,黑龙江呼兰人。幼年丧母,1928年在哈尔滨读中学,接触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尤受鲁迅、茅盾和美国作家辛克莱作品的影响。由于对封建家庭和包办婚姻不满,1930年离家出走,几经颠沛。1932年与萧军同居,两人结识不少进步文人,参加过宣传反满抗日活动。  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在鲁迅的帮助和支持下,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用笔名萧红),萤声文坛。  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在东京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  l940年与端木效蕻良同抵香港,不久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1942年,历尽坎坷之后在香港病故,时年31岁。
&& 《呼兰河传》,1940年写于香港,1941年由桂林河山出版社出版。  这部作品是萧红后期代表作,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表达出作者对于旧中国的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
在线阅读:
==============================
10 老残游记&&&&&&&& 刘鹗
刘鹗()&&& 原名梦鹏,又名孟鹏,谱名振远,字云抟、公约,又字铁云,别署鸿都百炼生。祖籍江苏丹徒,日生于江苏六合;日去世于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刘鹗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从小得名师传授学业。他学识博杂,精于考古,并在算学、医道、治河等方面均有出类拔萃的成就,被海内外学者誉为“小说家、诗人、哲学家、音乐家、医生、企业家、数学家、藏书家、古董收藏家、水利专家、慈善家”。他涉猎众多领域,著述颇丰,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他所著《老残游记》备受世人赞誉,是十大古典白话长篇小说之一,又是中国四大讽刺小说之一。&& 《老残游记》的主人公老残,其实姓铁名英,原本是清末小说家刘鹗自己的化身。
 & 在济南的三四年,刘鹗广泛接触群众,熟悉济南风土人情,游览名胜古迹。《老残游记》就是根据其在山东和济南的生活撰写。书中对“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优美的济南风景作了细致的描绘。认为“济南风景犹在江南之上”,“明湖景致似一幅赵千里画”。通过精致的白描,刘鹗展示给后人的济南城充满了市井气息和空灵雅蕴。
在线阅读:
==============================
11 寒夜&&&&&&&&&&&& 巴金
&&& 《寒夜》写的是1944年冬季到1945年年底国民党统治下重庆一个总是脸色苍白,眼睛无光,两颊少肉,埋着头,垂着手,小声咳嗽,轻轻走路的小公务员汪文宣直到患肺病死掉的经历过程,述说着他那凄凉的一生!
在线阅读:
==============================
12 彷徨&&&&&&&&&&&& 鲁迅
&&& 《彷徨》共收录鲁迅短篇小说11篇。《彷徨》更多的注意了知识分子的痛苦和挣扎,反映了当时他们个人斗争的现实体验。同《呐喊》相比,《彷徨》较多的流露了作者当时忧郁、彷徨的情绪,但对于社会的分析和批判同样是清醒和深刻的,表现着“荷戟独彷徨”的斗士风采。
在线阅读:
==============================
13 官场现形记&&&&&& 李伯元
&李宝嘉()&&& 字伯元,江苏武进人,生于同治六年(1867年),卒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成年以后号南亭亭长。他在青少年时期就显得卓荦不凡,曾怀“致其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美好抱负踏上科举作官的路途。经年的挫折使使他大彻大悟,认清了晚清时政的罪恶和龌龊官场的种种丑态,从此他绝意仕途,专门致力于小说创作,以文学为武器,对封建社会末期极端腐朽的专制制度和官场的恶言浊行痛加挞伐。
&& 《官场现形记》以暴露清朝官场黑暗腐朽为主题,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展示了清廷官员上自中堂、巡抚、总督,下至道台、知县、统领、典吏等一幅百丑图。
在线阅读:
==============================14 财主底儿女们&&&& 路翎
路翎()&&&& 原名徐嗣兴,祖籍安徽省无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少年亡父,故改随母姓,寄居于舅父的封建大家庭中,抗战逃难中接触到苏联著作,开始尝试写作,因写作宣传抗日的《实战日记》而被学校开除,17岁时以短篇小说《“要塞”退出以后——一个青年经纪人底遭遇》受胡风赏识而于文坛初露头角,自此成为三十年代七月派的主力作家。1940年之后曾在矿区生活工作,因此创作了一些以此为题材的作品,其中《卸煤台下》颇有成就。&&&& 1942年后,未满20岁的路翎进入创作高峰,创作了被邵荃麟评价为“在中国的新现实主义文学中放射出一道鲜明的光彩”的中篇小说《饥饿的郭素娥》(1944年发表)及当时篇幅最长的长篇小说《财主底儿女们》 (1945),表现封建家庭出身的知识分子的心路。建国后,因受胡风牵连,路翎中断写作20多年。&&&& 路翎是七月派中作品最多,成就最高的作家,他的创作,善于揭示社会的复杂内涵,描写人物心理的多层性,在整个现代文学史上,也是不可多得的。
&&& 《财主底儿女们》,是继巴金的《家》之后又一部描写封建大家庭及子女所走曲折道路的宏大作品,以此表现“青年知识分子为幅射中心点的现代中国历史底动态”(胡风《〈财主底儿女们〉序》)。它是一部展示中国知识分子悲剧性历史命运的史诗性作品。
在线阅读:
==============================
15 将军族&&&&&&&&&& 陈映真
陈映真(1937~&&& 我国台湾著名作家,1937年出生于台湾。1959年开始创作,主要著作有《将军族》、《第一件差事》、《夜行货车》、《山路》等。1968年,陈映真被台湾当局以“阅读毛泽东、鲁迅的著作”“为共产主义宣传”的罪名逮捕,并判刑7年。陈映真坚持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有“台湾良心”和“老灵魂”之称。陈映真始终是祖国统一坚定的拥护者,1988年,陈映真发起并组建了“中国统一联盟”,并担任主席,为两岸和平统一奔走呐喊。
在线阅读:
==============================
16 沉沦&&&&&&&&&&&& 郁达夫
郁达夫()&&& 原名郁文,曾用达、达夫等笔名。幼年丧父,1913年随兄赴日留学,1921年以小说《沉沦》轰动文坛。他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组织发起创造社,1923年到上海任《创造季刊》、《创造周刊》编辑。1924年与鲁迅合编《奔流》。1930年入"左联"。抗战爆发后,辗转香港,南洋群岛从事抗日宣传,后流亡苏门答腊,1945年被日本宪兵杀害。&&& 郁达夫一生著述颇丰,有文集十二卷,包括小说、诗歌、散文、评论、翻译等。主要小说有《沉沦》、《迷羊》、《薄奠》、《春风沉醉的晚上》、《她是一个弱女子》等;散文集有《达夫游记》、《屐痕处处》、《达夫日记》、《达夫散文集》、《闲书》等。
&& 《沉沦》叙述的是他在日本留学时饱受屈辱和歧视的异国生活,由此激发了他的爱国热忱,也使他忧伤、愤世,他从研究经济学转而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
在线阅读:
==============================17 死水微澜&&&&&&&& 李劼人
李劼人()&&& 中国小说家,翻译家。原名李家祥。四川成都人。中学时代大量阅读中外文学名著,擅长讲述故事。1912年发表处女作《游园会》,1919年赴法国留学,曾任《群报》主笔、编辑,《川报》总编辑。代表著有《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另外,发表各种著译作品几百万字。
&&& 小说通过描写上世纪初,川西小镇一个女人婚姻的变迁和世态的悄悄转变,折射出当时中国的深忧巨患;并通过一个社团与教会的突出,描绘了中国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画面。
在线阅读:
==============================18 红高粱&&&&&&&&&& 莫言
莫言小档案  1955年2月 生于山东高密,童年时在家乡小学读书,后因文革辍学,在农村劳动多年。  1976年 加入解放军,历任班长、保密员、图书管理员、教员、干事等职。  1981年 开始创作生涯。迄今有长篇小说《红高梁家族》、《天堂蒜苔之歌》等,中短篇小说集《透明的红萝卜》、《爆炸》等。另有《莫言文集》五卷。  1986年 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  1991年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创作研究生班并获文艺学硕士学位  1997年 以长篇小说《丰乳肥臀》夺得中国有史以来最高额的“大家文学奖”,获得高达十万元人民币的奖金  1997年 脱离军界,转至地方报社《检察日报》工作,并为报社的影视部撰写连续剧剧本
&& 《红高粱》源自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莫言所住的村庄的邻村。当时日本鬼子为了报复某个村庄的村民对他们的攻击,准备对这个村庄进行报复。在路上,因为一个人指错了方向,使得另一个村庄的100多人惨遭杀害。
在线阅读:
==============================
19 小二黑结婚&&&&&& 赵树理
赵树理()&&& 山西省沁水县人。1943年发表成名作《小二黑结婚》而蜚声解放区文坛,其作品通俗化大众化的追求与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恰相吻合,以至于甚至产生了所谓“赵树理方向”的口号。建国后出版短篇小说集《下乡集》、《赵树理小说选》及长篇小说《三里湾》、长篇评书《灵泉洞》(上)等。赵树理的小说多以华北农村为背景,坚持用现实主义方法反映农村社会的变迁和存在其间的矛盾斗争,塑造农村各式人物的形象;同时,坚持民族化、大众化的创作道路,努力使自己的创作与农民的阅读心理、欣赏习惯相一致。这种创作追求使他的作品既有强烈的时代精神、浓郁的生活气息,又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在他的影响下,马烽等山西籍作家形成了一个被列为“山药蛋派”的作家群体。文革中赵树理的作品被批判,本人也被迫害致死。
&& 小说塑造了两代农民的典型。老一代有深受封建思想毒害尚未觉醒的二诸葛、三仙姑,新一代是幢憬新生活,追求爱情自由的小二黑与小芹。通过新旧两代人在“结婚”这一焦点问题上所产生的矛盾,来表现农村思想的变化,社会的变动和历史的变迁,尤其是“团圆”式的喜剧结尾,更是一个时代的提示。
在线阅读:
==============================
20 棋王&&&&&&&&&&&& 阿城
阿城(男)(1949—)&&& 原名钟阿城,钟惦棐先生之子。原籍四川江津,生于北京。&&& 高中一年级逢“文革”中断学业,1968年下放山西、内蒙插队,后又去云南农场。&&& 1979年回北京,曾在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工作,后任《世界图书》编辑。&&& 1984年发表处女作《棋王》(《上海文学》1984年7期),引起广泛关注,获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此后又有小说《树王》、《孩子王》相继问世,他的具有散文化倾向的系列短篇《遍地风流》也引起评论界的广泛关注。&&& 他的作品以白描淡彩的手法渲染民俗文化的氛围,透露出浓厚隽永的人生逸趣,寄寓了关于宇宙、生命、自然和人的哲学玄思,关心人类的生存方式,表现传统文化的现时积淀。这些作品以及他在1985年发表的关于“寻根”的理论文章《文化制约着人类》使他成为当时揭示民族文化心理的文化寻根派的代表人物,在海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90年代后定居美国,仍有不少杂感和散文作品发表,依旧沿袭了他直白冲淡的语言风格。
在线阅读:
==============================
21 家变&&&&&&&&&&&& 王文兴
王文兴(1939- )&&& 福建省福州市人,台湾作家。他入学较晚,一入学就是三年级。他从高中三年级开始写小说,他的第一篇小说,曾在亚洲杂志举办的学生组小说比赛中得到第三名。台北师大附中毕业后,考取台湾大学外文系。1960年和同班同学白先勇、欧阳子、陈若曦等人创办《现代文学》杂志。早期的《现代文学》编辑事务多由他负责。台湾大学毕业后,他去美国依阿华大学的作家工作室从事研究,并获硕士学位。返回台湾后,在台湾大学外文系任教授,并担任中文系的课程。他专心教书和写作,极少参加社会上的活动。但1978年台湾乡土文学大论战时,他却多次表态,对台湾的乡土文学持否定态度。他的作品不多,但大都以儿童或青少年为主人公或为背景,以儿童的悲伤和恐惧刻画人生。他的小说中表现得最沉着有力的主题是:命运。著有短篇小说集《龙天楼》、《玩具手枪》,长篇小说《家变》、《背梅的人》。
&&& 这部小说以父与子两代人的冲突为主线,揭示了台湾小公务员的贫苦,以及在金钱观念、西化意识影响下,人们在精神生活及心理上的畸形发展。
在线阅读故事梗概:
==============================
22 马桥词典&&&&&&&& 韩少功
韩少功(1953.1~) &&& 出生于湖南省,汉族,现居海南。1968年初中毕业后赴湖南省汩罗县插队务农;1974年调该县文化馆工作;1978年就读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1982年后任湖南省《主人翁》杂志编辑、副主编;1985年进修于武汉大学英文系,随后任湖南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1988年迁调海南省,历任《海南纪实》杂志主编(1988)、《天涯》杂志社长(1995)、海南省作协主席(1996)、海南省文联主席(2000)等职。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委委员、主席团委员(),中国文联全委委员(2001)。&&& 曾在青年部门(1985)、林业部门(1986)以及大学(1995)兼职,曾社会兼任省政协委员、常委(、1993)和省人大代表(2003)等职。&&& 80年代中期曾在国内的文化寻根思潮中挑起大旗,写下《文学的根》这样著名的文论,与《爸爸爸》这样表现楚文化、被视为寻根小说代表作的中篇。90年代又因《马桥词典》一书在文坛引起轰动。出版小说集《月兰》、《飞过蓝天》、《诱惑》、《空城》、《谋杀》等,部分作品被译成英、法、意等多种文字。曾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台湾最佳图书奖,2002年获得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法兰西文艺骑士奖章”。
&&& 《马桥词典》集录了湖南汨罗县马桥人日常用词,计115个词条。它以这些词条为引子,讲述了古往今来一个个丰富生动的故事,引人入胜,回味无穷。 这部长篇小说没有采取传统的创作手法,而是巧妙地糅合了文化人类学、语言社会学、思想随笔、经典小说等诸种写作方式,用词典构造了马桥的文化和历史,使读者在享受到小说的巨大魅力时,领略到每个词语和词条后面的历史、贫困、奋斗和文明,看到了中国的“马桥”、世界的中国。小说主体从历史走到当代,从精神走到物质,从丰富走到单调,无不向人们揭示出深邃的思想内涵。 这是一次成功的创作实践,是中国当代文学一个重要的收获。
在线阅读:
下载处:==============================
23 亚细亚的孤儿&&&& 吴浊流
吴浊流(~)&&& 本名建田,新竹县新埔镇人。台湾总督府国语学校师范部乙科毕业,从事教职达21年。37岁开始创作小说,其中《亚细亚的孤儿》深刻描绘台湾人悲情彷徨的灵魂,被公认是台湾文学的经典,《无花果》、《台湾连翘》则探索战后台湾人的心灵伤痕。1964年,独力创办《台湾文艺》杂志,以推动台湾本土文艺。1965年,创设“台湾文学奖”,积极奖掖新人创作,后更名“吴浊流文学奖”。1976因病去世,享年77岁。
&&& 《亚细亚的孤儿》是日据时代下台湾的缩影,以主角胡太明一生为主轴,具体描画了台湾社会从教员、官员、医师,以至走狗的人间像,而且也包括了台湾人对中国人、台湾人对日本人矛盾的关系。此书描写了人间的深刻苦闷。描绘从战前到战时中殖民地体制下的台湾特殊环境,具有透澈的历史眼光与社会分析能力。
==============================
24 半生缘&&&&&&&&&& 张爱玲
&&& 故事梗概:曼桢的父亲早逝,姐姐曼璐放弃了恋人张豫谨,嫁给了投机分子祝鸿才。曼璐因不能生育企图劝曼桢当其夫的姨太太,遭曼桢拒绝,鸿才强暴了曼桢,曼桢无脸见恋人沈世钧,拒绝沈世钧的求婚。曼璐的恋人张豫瑾对曼桢情愫暗生,这一幕幕纠缠不清的感情,独具风格地展示了一场红尘情爱。
==============================
25 四世同堂&&&&&&&& 老舍
&&& 作品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辅以小羊圈胡同各色人等的荣辱浮沉、生死存亡,真实地记述了北平沦陷后的畸形世态,形象地描摹了日寇铁蹄下广大平民的悲惨遭遇、心灵震撼和反抗斗争,刻画出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史诗般地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一道反法西斯的伟大历程及生活画卷,可歌可泣,气度恢弘,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是一部感人的现实主义杰作。
==============================
26 胡雪岩&&&&&&&&&& 高阳
高阳(年)&&& 本名许晏骈,字雁冰,浙江人。出身于钱塘望族。1962年发表第一部历史小说《李娃》,一鸣惊人。《慈禧全传》、《红顶商人》、《胡雪岩》、“红楼梦断”系列等使他成为当代知名度最高的历史小说家之一,读者遍及全球化人世界。高阳的历史小说注重历史氛围的真实,又擅编故事,论者称其“擅长工笔白描,注重墨色五彩,旨在传神,写人物时抓住特征,寥寥数语,境界全书”。一生著作凡九十余部,约105册。
&&& 小说简介:清朝末年,一名杭州普通的钱庄伙计,竟然一跃而成为同治光绪年间全国最大的钱庄“阜康钱庄”的主人。此人便是闻名中外商界的“红顶商人”——胡雪岩。
&&点击阅读
==============================
27 啼笑因缘&&&&&&&& 张恨水
&&& 张恨水生于1895年,是现代文学史上号称“章回小说大家”和“通俗文学大师”第一人。在近半个世纪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说,总字数近2000万言,张恨水的小说欲中有雅,雅有有趣,耐人寻味,引人入胜,对社会,对读者产生了深远影响。以《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八十一梦》4部长篇小说为代表作。&&& 张恨水是由深受鸳鸯蝴蝶派影响的旧派小说向现代小说过渡的代表性作家。1929年,他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啼笑因缘》,小说通过大学生樊家树和几位女性的感情纠葛,将言情内容与传奇成分融为一体,在传统章回体式中融入西洋小说技法,吸引了各个层次的广大读者,1930年在上海《新闻报》副刊《快活林》上连载后,成了家传户诵的读物。《啼笑因缘》是张恨水最叫好的一部作品,仅在香港一地就曾3次被改编成电影,而上个世纪30年代明星影片公司将这部作品搬上银幕时,曾邀请一代名角胡蝶担当主演,影响颇大。
&& 简介:青年学子樊家树游北京天桥时,结识了武师关寿峰、关秀姑父女,又同天坛鼓书艺人沈凤喜一见钟情,他的表嫂则撮合他和财政部长的千金何丽娜的姻缘。后来军阀刘将军霸占了沈凤喜,关秀姑扮作佣人深入刘宅,把刘将军诱到西山极乐寺刺杀……
==============================
28 儿子的大玩偶&&&& 黄春明
黄春明(1935~)&&& 台湾作家,出生于宜兰罗东,1956年发表第一篇小说& 清道夫的孩子 &。黄春明的作品有敏锐触觉,能贴切反映蜕变社会现象,特别是市井小民、乡土人物,描绘入微,情感细腻真实。从早期的& 儿子的大玩偶 &、& 看海的日子 &,到后来的以民族主义为议题的& 莎呦娜啦.再见 &、& 我爱玛莉 &等,藉由一个个的小人物的辛酸与挣扎、幽默与喜乐,表达出人们对命运的无奈,对世界的误解,让读者看到六○、七○年代台湾城乡演变的鲜活风貌。&&& 黄春明是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重要作家。很多台湾新电影的导演喜欢以黄春明的作品改编成电影,“儿子的大玩偶”、“小琪的那顶帽子”、“苹果的滋味”、“莎哟娜啦、再见”、“看海的日子”、“我爱玛莉”等七部,就这样子黄春明的小说就和电影重新结合,又缔造了台湾电影的新纪元。&&& 这十多年来,黄春明把跑道换到童话世界。他的童话世界出现了& 我是猫也 &、& 短鼻象 &、& 小驼背 &、& 爱吃糖的皇帝 &、& 小麻雀˙稻人 &。黄春明无师自通的撕画,拿了任何纸张,都可以撕出一张张色彩鲜丽、构图简单、饶富趣味的童话,很能抓住小孩儿的心理。或者他也试着用小孩的眼光来讽刺这个社会吧!& 毛毛有话 &,收集了他七十九到八十二年的作品。&&& 除小说外,黄春明的散文作品也很出色。他惯于使用小说的手法写散文,故事性强,常呈现类似小说戏剧性、悬疑性的效果。着有散文集& 等待一朵花的名字&。
&&& 《儿子的大玩偶》的故事主角为了生计,打扮成小丑模样,穿梭在大街小巷。他内心的情感交战,以及他和妻子、小孩间微妙的情感,深深扣住了读者的心弦。
]点击阅读[/url]
==============================
29 射雕英雄传&&&&&& 金庸
金庸(日~)&&&& 查良镛,浙江海宁人,出身望族。&&&& 大学主修英文和国际法。毕生从事新闻工作,曾在上海《大公报》、香港《大公报》及《新晚报》任记者、翻译、编辑,1959年创办香港《明报》,任主编兼社长历35年,期间创办《明报月刊》、《明报周刊》、新加坡《新明日报》及马来西亚《新明日报》等。&&&& 所获荣衔甚多,包括:1981年英国政府O.B.E.勋衔,褒扬其对新闻事业及小说写作的贡献;1986年香港大学社会科学荣誉博士,表扬其对社会工作及文学创作的成就;1988年香港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名誉教授;1992年加拿大UBC大学DoctorofLetters;1994年北京大学名誉教授;以及1996年剑桥大学荣誉院士等。&&&& 金庸阅历丰富,知识渊博,文思敏捷,眼光独到。他继承古典武侠小说之精华,开创了形式独特、情节曲折、描写细腻且深具人性和豪情侠义的新派武侠小说先河。
]点击阅读[/url]
==============================
30 莎菲女士的日记&& 丁玲
丁玲()&&& 现、当代女作家。原名蒋冰之,笔名彬芷、从喧等。湖南临澧人。在长沙等地上中学时,受到“五四”思潮的影响。1923年进共产党创办的上海大学中文系学习。1927年发表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等作品,引起文坛的热烈反响。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后出任左联机关刊物《北斗》主编及左联党团书记。这时期她创作的《水》、《母亲》等作品,显示了左翼革命文学的实绩,1933年被国民党特务绑架,后逃离南京转赴中共中央所在地陕北保安县。在陕北历任西北战地服务团团长、《解放日报》文艺副刊主编等职,并先后创作《一颗未出膛的枪弹》、《夜》、《我在霞村的时候》、《在医院中时》等解放区文学优秀作品。1948年写成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曾被译成多种外文。1951年获斯大林文学奖金。新中国成立后,丁玲先后担任文艺界多种重要领导职务,并在繁忙工作之余,发表了大量小说,散文和评论文章。1955年和1957年被错误地定为“丁玲、陈企霞反党小集团”和“丁玲、冯雪峰右派反党集团”主要成员,1958年又受到“再批判”。并被下放到北大荒劳动改造。“文化大革命”期间深受迫害并被投入监狱。1979年平反后重返文坛、先后出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并多次出访欧美诸国。丁玲一生著作丰富,有些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 作品以自述的形式勾画出一个处在变革时代的感情细腻而大胆、内心充满彷徨与幻灭的中国女性悲剧形象。
]点击阅读[/url]
==============================
31 鹿鼎记&&&&&&&&&& 金庸&& && 小说以清代康熙年间的社会历史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出身于社会最底层的少年韦小宝的传奇经历。
]点击阅读[/url]
==============================
32 孽海花&&&&&&&&&& 曾朴
曾朴()&&& 字孟朴,又字小木、籀斋,笔名东亚病夫。江苏常熟城区人。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举人,例授内阁中书。宣统元年(1909年),为两江总督端方幕僚;次年捐候补知府,分发浙江。民国初,参加共和党,为江苏省议会议员。后任江苏省官产处长、财政厅长、政务厅长等职。于民国15年(1926年)秋去职。民国30年返里,居虚廓园,后卒。
&& 《孽海花》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思想激进,形象生动,结构工巧,文彩斐然,为我们全面展现了一幅晚清社会生活历史画卷,为中国小说史的人物画廊增添了“斗方名士”的肖像。小说不仅昭示了晚清社会的必然崩溃,同时亦传达了革命必然成功的信号。&&& 作者通过上流社会中的达官名士的活动和言论,反映了中国自同治初年到甲午战败这三十年间,知识分子从蒙昧闭塞、自我陶醉到睁眼看世界、并进而探索强国富民之路的心路历程。这正是《孽海花》小说最值得珍视的价值。&& 小说规模宏阔,人物众多,且大多都有原型。它以状元洪钧、妓女赛金花为主人公,涉及数百位达官名士,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 《孽海花》在艺术上远远高出其他晚清小说。人物有生活,有性格,笔笔有来历。小说结构工巧,文采斐然,笔触老到,显示出曾朴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文字功底。
]点击阅读[/url]
==============================
33 惹事&&&&&&&&&&&& 赖和
赖和()&&& 原名赖河,笔名有懒云、甫三、走街先、灰、安都生等。彰化人。医学校毕业后回故乡彰化开设“赖和医院”,地方父老尊称为“和仔先”。行医之余,从事抗日文化工作,不仅加入“台湾文化协会”,又主编《台湾民报》“学艺栏”,培植新文学作家。后因“治警事件”(日)被捕入狱。&&& 1925年8月发表第一篇白话随笔〈无题〉,同年十二月受彰化蔗农“二林事件”感发,撰就生平第一首白话诗〈觉悟下的牺牲--寄二林事件战友〉,自此积极投入台湾新文学的创作。后又发表〈斗闹热〉、〈一杆‘称仔’〉小说,这些作品实际代表了赖和日后文学创作的主题及30年代台湾作家作品的共同主题与文学精神--殖民地人民被压迫、榨取的惨况,与台湾旧社会陋习的批判及弱者不屈不挠精神的发扬。此外,他也从各方面探讨台湾人的性格,表达了他的观察与忧思。&&& 赖和在台湾新文学史上特别受到推崇与肯定,有“台湾新文学之父”的美称。实由于他激发了台湾新文学的精神,树立了台湾作家的典范,提携了不少年轻的文学工作者。他不仅开拓反殖民、反帝国主义、反传统陋习的文学内容,更开创了台湾话文的文学语言形式,他他的小说总是尽量融入闽南方言,使台湾人民的口吻神情,活灵活现如在目前。作品有《赖和全集》(赖和文教基金会出版)。
《惹事》简介&&&&& 刚出校门赋闲在家的年轻人“丰”,因日本警察为一只自投罗网的鸡,诬陷一位可怜的台湾寡妇,而打抱不平,想带领群众抗争,却被群众“遗弃”的故事。除了批判日本警察欺压民众的恶行,也透露出台湾群众对争取公理正义怯于行动力,呈现一种自私的负面性格,从而表达了反抗者的孤立无援。
]点击阅读[/url]
==============================
34 嫁妆一牛车&&&&&& 王祯和
王祯和()&&& 台湾花莲人。就读台大外文系时,与白先勇、欧阳子等人创办《现代文学》,发表〈鬼、北风、人〉。毕业后曾任中学英文教师、台湾电视公司,并曾在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作家工作坊研究一年。初期小说多以花莲为背景,作品洋溢着浓厚的乡土气息,描写小人物在现实生活中的感受,对人的命运和人性的卑微有透彻的观察与同情。到70年代,随着国际局势、台湾政治生态的变化,其作品倾向于反映社会现实,关注社会变迁所衍生的相关问题,有力批判了美、日帝国主义,并对资本主义下人心物化的种种荒谬加以揶揄。其创作风格特殊,善以喜剧手法处理人生悲境,于嘲讽中蕴涵悲悯情怀。他大量使用故事人物的日常用语,以真实的声音来呈现故事,所以小说语言时夹有国、台语、外语,还偶有歌谱、各式字体羼杂,繁复多样。兼跨当时风起云涌的“现代派”和“乡土派”两大流派,而融冶于一炉。1979年他罹患鼻咽癌,开始与病魔奋战,仍坚守创作,作品横跨小说、戏剧,1990年因心脏衰竭过世。作品有《嫁妆一牛车》、《香格里拉》《玫瑰玫瑰我爱你》、《人生歌王》等。
]点击阅读[/url]
==============================
35 异域&&&&&&&&&&&& 邓克保(柏扬)
柏杨(1920~&&& 台湾著名作家,人文大师。据柏杨自己推算,1920出生于河南辉县。1949年去台湾。自1950年代用郭衣洞之名开始创作,1960年用笔名柏杨写杂文,揭露中国文化的病态与台湾社会的黑暗面。目前定居台北。  柏杨一生念过无数个学校,从小学到大学,因屡屡被学校开除,从没有拿过一张文凭,为此还造过假文凭。一生中娶过五个妻子,每一次婚姻都伴随过一段如烟往事。少年时代打过继母,青年时代从过军,和蒋氏父子都有过面对面的经历,多次企图自杀,无数次被学校和单位开除,曾遭遇十年牢狱之灾,在七十年代几乎被枪决。  柏杨一生著述丰厚,《柏杨版资治通鉴》在台湾被誉为最有价值和最畅销的一部书,《中国人史纲》被列为对社会影响力最大的十部书之一,其中《丑陋的中国人》在当代华人世界中流传最为广泛。
==============================
36 曾国藩&&&&&&&&&& 唐浩明
唐浩明(1946~&&& 湖南衡阳人,文学硕士。现任湖南省作协主席、岳麓书社总编辑。在岳麓书社从事编辑工作近20年,主要从事湖南地方文献的整理编辑工作。曾编辑出版《曾国藩全集》、《胡林翼集》、《20世纪湖南文史资料文库》、《商用二十五史》,长篇历史小说《彭玉麟集》等。先后被评选为全国首届中青年编辑、中国书业界十大新闻人物、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 当官要读《曾国藩》,经商要读《胡雪岩》。”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有着巨大影响的人物。唐浩明为著名的曾国藩研究者,占有大量珍贵历史资料,本书在史实的基础上,对事件描述、情节细部作了恰当的虚构,使曾国藩这个长期被当代历史忽略的人物,重现在读者面前。 本书既写曾国藩的文韬武略,也写他的待人处世与生活态度;既写他的困厄与成功,也写他的得宠与失宠。曾国藩制胜的兵法、治军行政的方针,他独特的人生观、处世哲学,他的文化素养和人格品位等等,都在书中得到精彩的体现。 历史小说难得,好的长篇历史小说更难得,读毕此书,当有收益。
]点击阅读[/url]
==============================
37 原乡人&&&&&&&&&& 钟理和&&&& 钟理和()&&& 台湾著名的乡土文学作家,笔名江流、里禾,号钟铮、钟坚,祖籍广东梅县,1915年出生于台湾屏东县农家。19岁离开学校后,在父亲的农场爱上了一个女工钟台妹。因是同姓而遭到父母和社会习俗的反对,离家出走。1940年把钟台妹接到沈阳结为伴侣。1945年在北京出版第一本小说集《夹竹桃》,1946年回台湾,代表作包括长篇《笠山农场》、中篇《雨》、短篇《原乡人》、《贫贱夫妻》等。1960年8 月4 日,钟理和肺病复发,吐血而死,年仅四十五岁。  钟理和是台湾乡土文学杰出的奠基人之一。这位被称为“倒在血泊里的笔耕者”,生前一直在默默地拓荒,钟理和留下相当数量的优秀作品。他一生的作品共计有:长篇小说一部,中篇小说七部,短篇小说四十一篇,还有部分诗歌和散文等。他的作品绝大部分是身后出版的,就连获“中华文艺奖委员会长篇小说第二奖”的代表作《笠山农场》,都是在死后才发表的。  但是,钟理和的作品也存有不足之处,小说较多取材真人真事,题材较狭窄,自传味过浓;并且由于思想认识上的不足影响了他对劳动人民苦难生活根源的深刻挖掘。但瑕不掩瑜,这并不能抹煞他为乡土文学发展所做的卓越贡献。
&&& 这是抒发作者对祖国深情厚谊的一部半自传体小说。在作品中,作者叙述了“我”如何从少年时代起一步步加深对祖国的认识和热爱,从而坚定了“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的信念,小说洋溢着炽烈的爱国主义情愫。
]点击阅读[/url]
==============================
38 白鹿原&&&&&&&&&& 陈忠实
&&& 陈忠实,1942年生于西安乐郊灞桥区西蒋村。1965年初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79年以来发表中篇小说9部,短篇小说80余篇,报告文学散文以及创作漫谈50余篇。其中9部(篇)作品获全国及各大刊物奖。已出版中篇小说集《初夏》、《四妹子》、《夭折》,短篇小说集《乡村》、《到老白杨树背后去》,以及文论集《创作感受谈》。长篇小说《白鹿原》(修订本)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 这是一部渭河平原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主人公六娶六丧,神秘的序曲预示着不祥。一个家庭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代代争斗不已,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话剧;巧取风水地,恶施美人计,孝子为匪,亲翁杀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大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内战,白鹿原翻云覆雨,王旗变幻,家仇国恨,交错缠结,冤冤相报代代不已……古老的土地在新生的阵痛中颤栗。
]点击阅读[/url]
==============================
39 长恨歌&&&&&&&&&& 王安忆
王安忆&&& 上海人,1954年生于南京,次年随母亲茹志鹃迁至上海读小学,初中毕业后赴安徽淮北农村插队,后调地区文工团工作,1978年回上海,任《儿童时代》编辑。1978年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平原上》,1986年应邀访美。主要著作:《雨,沙沙沙》、《王安忆中短篇小说集》、《流逝》、《小鲍庄》、《小城之恋》、《锦锈谷之恋》、《米妮》等小说集及《69届初中生》、《纪实与虚构》《长恨歌》(获茅盾文学奖)等长篇小说。作品曾多次获得全国优秀小说奖,98年并获得首届当代中国女性创作奖。  王安忆的小说,多以平凡的小人物为主人公,表现他们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经历与情感。“理解”与“爱”是她的创作宗旨。在艺术表现上,她的早期小说多感情抒发,近期创作则趋于冷静和细致。
&&& 在王安忆的笔下,上海的弄堂也是有灵魂的,这灵魂也是一个少女的形象——王琦瑶。王琦瑶闭月羞花,着阴丹士林蓝的旗袍,身影袅袅,漆黑的额发掩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单看这些,王琦瑶与经典恋爱故事中的女主人公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别忘了,王琦瑶是典型的上海弄堂的女儿,她的心是上海弄堂的心。如果读者希望在王琦瑶身上,或者在《长恨歌》里看到纯粹的美,纯粹的爱,那他免不了会失望的。《长恨歌》里的一切都是现实的,而一切现实都是免不了要让人失望的。& [url=
]点击阅读[/url]
==============================
40 吉陵春秋&&&&&&&& 李永平
李永平1947年生于英属婆罗洲沙劳越邦。  中学毕业后来到台湾就读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后留系担任助教,并任中外文学杂志执行编辑,后赴美深造,获圣路易华盛顿大学比较文学博士,曾任教于台湾中山大学外文系及东吴大学英文系,现任“国立”东华大学英美语文学系创作与英语文学研究所教授。
&&& 全书主要人物结构:长笙来自一个不幸家庭,后被辱而自杀、刘老实因妻子被辱和自杀而发了狂,提了菜刀去复仇,在这风声鹤唳的吉陵镇上,镇民的蠢蠢不安的罪恶感、人人的疑神疑鬼等;本书的气氛强烈、场景生动。
]点击阅读[/url]
==============================
41 黄祸&&&&&&&&&&&& 保密(***)
&&& 王力雄(1953~&&& 祖籍山东,1953年生于东北长春。其父母都是共产党干部,父亲死于 「文化大革命」,定论是自杀(也有怀疑是被害)。他没上过中学,「文革」期间下 乡四年当农民。后成为「工农兵学员」,在吉林工业大学汽车专业上了三年学。毕业 后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当了一年多工人,后转到位于湖北十堰的第二汽车制造厂研 究企业管理。1980年后脱离「体制」成为自由职业者,进行研究和写作。
&& 《黄祸》1989年出版,笔名「保密」。&& 是晚清以后中国第一部未来小说,也是中国至今最大规模的未来小说,是政治寓言小说。 && 把中国悲观前景描绘到极致;陷于政治、经济、人口危机,终于导致总爆发,并危及世界和人类的存在。 && 主人公石戈饿死在黄土高原,他的女友被重归野蛮的中国人轮奸而死,他们的乌托邦理想,却在拯救核劫后世界:悲观的中国未来,转为乐观的理想世界。
]点击阅读[/url]
==============================
42 狂风沙&&&&&&&&&& 司马中原
&&& 司马中原(1933~&&& 原名吴延玫,原籍江苏省南京市, 1933年生于江苏省淮阴县。1948年参加国民党军队,历任教官、训练官、参谋、新闻官,1962年以上尉军衔退役。1949年去台湾。&&& 他的作品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歪曲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反共文学;第二类的“纯抒情”式的作品,多半是自传式的,写他个人的经历;第三类作品数量最大,在台湾也比较受读者欢迎,长篇有《狂风沙》、《刀兵冢》,主要是收在五本集子里的二十七篇“乡野异闻”,其中有三篇是艺术品逸话,如《红丝凤》,七篇地方色彩的悲欢离合等主题的故事,其余的都是些古老的、阴森的、奇奇怪怪的传说。
&&& 乡野传奇小说。&&& [url=
]点击阅读[/url]
==============================
43 艳阳天&&&&&&&&&& 浩然
浩然(日~&&&& 本名梁金广,原籍河北省宝坻县单家庄(现属天津市)。日出生于开滦赵各庄矿区,在蓟县王吉素村长大。1946年即14岁参加革命工作,1946年即1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当过八年村、区、县基层干部。1954年至1964年先后任《河北日报》、《俄文友好报》记者,《红旗》杂志编辑。以后在北京市从事专业创作。1973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十次代表大会,1975年当选为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委员,中国大众文学学会会长,北京市作家协会主席,北京市文联副主席,三河市文联主席,《苍生文学》杂志主编。  浩然从1949年即17岁立志文学创作,一面工作,一面练笔,走自学成才的道路。他手里举者“写农民,给农民写”的旗帜,以“深入一辈子农村,写一辈子农民,给农民当一辈子踏实代言人”的誓言和奋斗目标,在北京郊区和冀东农村做了五十余年艰辛的艺术耕耘。五十年代,浩然以歌颂农村新人新事的短篇小说集《喜鹊登枝》、《艳阳天》、《金光大道》闻名国内外,八十年代,以反映农村巨著的长篇小说《苍生》等再次崛起,九十年代,出版自传体长篇小说《乐土》、《活泉》和《圆梦》三部曲等著作。&&& 浩然先后出版的著作约1300万字,近六十种。
&&& 这是一部取材于中国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作品。它以宏大的规模、细致的描写,真实地反映了50年代中国农村社会的生活形态,展示了那个时代中国农民的精神面貌。
]点击阅读梗概[/url]
==============================
44 公墓&&&&&&&&&&&& 穆时英
穆时英()&&& 现代小说家。笔名伐扬、匿名子。浙江慈溪人。父亲是银行家,自幼随父到上海求学。读中学时爱好文学。毕业于光华大学中国文学系。读大学时潜心研究外国新文学流派。1929年开始小说创作。翌年在《新文艺》上发表第一篇小说《咱们的世界》及《黑旋风》,又有《南北极》经施蛰存推荐到《小说月报》发表,引起文坛注视,自此成名。  1932年在《现代》杂志创刊号上发表小说《公墓》,为创刊首篇作品,成为现代派健将,以其年少多产而风格独特,被人称为“鬼才”作家。同年出版第一本小说集《南北极》,反映上流社会和下层社会的两极对立。1933年出版的第二本小说集《公墓》,转而描写光怪陆离的都市生活,技巧上也显示出作者着意学习和运用日本新感觉派横光利一等人的现代派手法,还尝试过写作弗罗伊德式的心理小说,迥然有别于《南北极》。自此与刘呐鸥、施蛰存等形成中国文坛上的新感觉派。此后又出版了小说集《白金的女体塑像》、《圣处女的感情》、《夜总会里的五个人》、《上海的狐步舞》,这正是这一现代派的代表性作品。这些小说也流露出明显的颓废感伤气息,但穆时英笔调却风靡一时。  随着政治思想的激变,于1933年前后参加国民党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后参加编辑《文艺画报》。抗日战争爆发后赴香港。1939年回沪,主办汪精卫伪政权的《中华日报》副刊《文艺周刊》和《华风》,并主编《国民新闻》。后被国民党特工人员暗杀。&[url=
]点击阅读[/url]
==============================
45 旧址&&&&&&&&&&&& 李锐
李锐(1950年9月~&&& 男,生于北京,祖籍四川自贡。1966年毕业于北京杨闸中学。1969年1月到山西吕梁山区插队落户,先后做过六年农民,两年半工人。1977年调入《山西文学》编辑部。先后担任编辑部主任、副主编。1984年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函授部。1988年12月当选为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74年发表第一篇小说。迄今已发表种类作品百余万字。系列小说《厚土》为作者影响较大的作品,曾获第八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第十二届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出版有小说集:《丢失的长命锁》、《红房子》、《厚土》、《传说之死》。长篇小说:《旧址》、《无风之树》、《万里无云》、《银城故事》。另有散文随笔集:《拒绝合唱》、《不是因为自信》、《另一种纪念碑》出版。和外国作家的作品被翻译成中文一样,李锐作品也曾先后被翻译成瑞典文、英文、法文、日文、德文、荷兰文等多种文字出版。
&&& 《旧址》是李锐的长篇处女作,是一部构思精巧、内容浓缩、有独特风格的力作。作者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大家族的独特历史,显赫的功勋及其成员可歌可泣斑斓的人生旅途。作品容量较大;用时空交错的手法再现了时代风云的变幻,描绘出李氏家族几代人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人物的心灵轨迹。李氏这个特殊的大家族是社会的一个缩影,从李氏家族的变化可见社会的变迁。作者着笔有力度、描绘细腻、感人。字里行间充溢着诗情画意,跳跃着纯真、美好的情感。多彩的描绘辉映着时代的风云,深沉的叙述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引人深思,令人回味。
[url= &] 点击阅读[/url]
==============================
46 星星.月亮.太阳&&&& 徐速
徐速()&&& 徐速是一位现实主义作家,也是一位深受读者喜爱的作家,曾获选为香港现代十大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他原名徐斌,又名徐直平,1924年出生于江苏省宿迁县利农乡徐庄一个乡绅家庭。 私塾和家教培养了他的侠骨及爱国感情。徐速的中小学都是在家乡读的,中学毕业后适逢抗战军兴,他怀报国之志,冒险从沦陷区跑到大后方,为抗战救国而从军,考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西安王曲分校第十九期。毕业后曾出任青年远征军参谋,在军队里度过了几年的艰苦生活。抗战胜利后,他随军进驻北平,虽隶属军队,因生性酷爱文学,公余常至北京大学中文系旁听,广泛学习文学知识。1948年,徐速离开军队,从事文学、文化事业,在北平与几位朋友创办《新大陆》杂志,开始叩文学之门。这份杂志是综合性的月刊,但偏重于文艺方面,编务之余积极从事文学创作实践。他的处女作中篇小说《春晓》,即在该刊发表,但没有存留下来。由于时局急剧变化,徐速对新政权有偏见,离开北平,向南方流亡,他与友人辛苦经营的《新大陆》杂志便昙花一现地结束了。这是他一生不懈的文学生涯的预备阶段。&&& 徐速被称为香港作家,这主要由于后来一直定居在香港,他的真正的文学生涯也是从到香港后开始的。1950年,26岁的徐速由于对大陆新生的政权的误解,自成都流亡到香港,从此客居他乡三十余年,直到死后才葬回大陆。流亡到香港的徐速,一度想去台湾,但没有去成,便在香港设法谋生,终于一直定居在香港。起初,他想通过写作生存,积极四处投稿,终于出现机会,受聘在一家自由出版社任职,任该社《自由阵线》周刊编辑。1952年,他又任香港《人人文学》月刊编委,并创办《海澜》文艺杂志。接着创办了后来一直以家庭形式经营的高原出版社,以出版文艺书籍、繁荣华文文艺创作为目的。继1952年出版长篇小说处女作《星星之火》,(徐速与许多作家一样,作品都是在不同的版本中不断修改的。本论文注明的各部作品时间依据《徐速重要文学活动及作品年表》,收入《沉沙》,当代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对作品的分析则依据论文后附的《主要参考书目》上的版本。)& 1953年代表作长篇小说《星星·月亮·太阳》出版后,徐速于1958年出版短篇小说集《第一片落叶》,1959年出版长篇小说《樱子姑娘》,1963年又出版长篇小说《疑团》,各书均由高原出版社出版,皆获读者广泛喜爱。徐速的创作以长篇小说为最丰硕的成果,除长篇创作外,他还撰写了一些中短篇小说。他还写了大量的散文和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后一个使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