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玛(长春重庆路店)有没有什么玩的,或者旁边有没有长春真人密室逃脱脱

403 Forbidden
403 Forbidden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access the URL on this server.Powered by Tengine    可能是缘于前不久与阔别14载的小学同学见了一面吧,我们在一起回忆起小时候好多趣事,也说了好多在那个时代的旧词,不知道经常来长春版的朋友们有几位是老长春人或者在那个时代一起走过来的青春同路人,那么随着我的回忆大家一起追忆一下那逝去的青春年少吧。  三商店,大家还记得是哪吗?就是秋林公司,现在是沃尔玛银座一侧。  二商店,长白山商场,后来叫中兴商厦,在现在的好望角对过,以前红火的程度相当于现在的欧亚,可惜啊,现在都没了,地址倒还在,这个商场没了。  五商店,现在的长春百货大楼,至今还在,只是再没了往昔的繁华,已经开始了落寞。  上海路小学,以前是体校吧,还教速滑呢。  斯大林大街,现在的人民大街,不知道为什么被改了名字,据我父亲说,在当时,斯大林大街坐飞机的时候路过长春往下一看简直是一条白线,老直了,是中国最直最宽阔的马路之一了。如今笔直的马路实在太多,人民大街也逐渐的淡出了外地人关注的视线。  老火车站都是苏联的建筑,还有好多小日本房子。  5分钱的冰棍儿,那时叫冰棍儿,有小豆的,奶油的,酸梅的。  1毛钱的叫冰砖,外面是个纸盒,里面的冰糕没有棍儿。  后来有5毛钱的小人雪糕吧,耳朵是巧克力的,其他的除了眼睛吧都是白色奶油的。  1分钱一块汽水糖,小学门口都是那些小摊床卖这些的。  小的时候吃饭还带饭盒,铝饭盒子,一半菜一半饭,还拿一个鱼网似的叫手拎兜装着上学。  小的时候天嘎嘎的冷,车还特别的少,有2路,11路,上车都有人挂在车门外。  还有53线56线摩轨电车,以前的53线就是现在的25路线路,56线是64路线路。  61,62路是有轨电车,就是上面有个大鞭子控制车的路线的。  拖拉机学校据说足球贼厉害,一直是足球名校。  胜利公园体育场大家还记得不,小时候老在那举行运动会,后来扒了据说要重盖,可是盖了已经12,3年了,还在那荒废着呢。  开运动会老师总要求学生穿蓝色运动服,裤子两边是白色道道的,大家还有印象吗?学校的校服是我所有衣服中最新的,因为裤子指定贼肥大,而且特别土气。要不然就穿白衬衫,走方队,一到大会主席台前就喊: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预祝大会,圆满成功(一般喊三遍),并且眼睛还得瞅着大会主席台。在看台上的学生不是整个花束,就是整个翻板。我印象中一到运动会不是下雨就是天贼热,一到运动会之前都兴奋的睡不着觉。还让咱们写什么类似《赞百米运动员》等这样的文章,不知道你们都写不。反正我小时候都是我妈给我写的。  有期中期末考试,一到考试的时候就买个东西叫:垫板的东西。那垫板的目的是考试的时候下面有东西垫着,都是扑克牌做底面的。你说那个时候考试,从来就没有抄的想法,是傻咋的还是我们太单纯?  小的时候我们放学就看《聪明的一休》,里面有秀念师兄,小叶子,桔梗店老板,迷生小姐,我就能记得住这几个名字,对,还有全川西又为门(字可能打错了,将就着看吧)。还看《雪疑》电视连续剧,还有《警犬卡尔》那狗老好了,那鼻子老厉害了,现在再看看我家那狗,俨然就是个吃货,啥也不是,睡觉现在都打呼噜,把我老整醒。还看《咪咪流浪记》《花仙子》《蓝精灵》里面有个格格捂跟阿滋猫,也贼坏,还有《星球大站》《恐龙特级克赛号》有个机器人还有个公主,还有个叫格得密丝的吧,还有特丝,《圣斗士星矢》,保护雅典娜嘛,对了,那个瞬是不是个女的?还有一辉是不是舜的哥?是亲的吗?星矢跟雅典娜是不是一对?。还看过外国的《神探亨特》,有个女的叫卖考儿,他的助手,我到现在也不清楚他们俩是不是有一腿?  小时候看电影总去红旗电影院,就是现在银座沃尔玛后身,“晚上7点半,红旗电影院,别忘带手电!”这句话多经典啊 ,还有长江电影院,儿童电影院,艺术剧院(现在黑水路那),看电影前一般都先打个预备铃,开演之前还老爱先给放个动画片啊,绎制片啥的,然后再演正片,可难忘了。那时看过《父与子》《二子开店》有什么比家美旅店。香港片《龙蛇争霸》里面还有周星驰呢,演个贼正面的角色后来好象被干死了吧。哈哈。  今天先写这些,由于我从小长在长江路附近,也就是现在的长江路步行街,那里小的时候有新华书店,鼎丰真,长江照相馆,时光照相馆等,我对那里印象很深。至于东大桥那边的我接触很少,请我们这个时代的老长春朋友一起补充点。  虽然岁月匆匆过,可是回忆里不该遗忘我们的自我。  PS:我是70年代的尾巴。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还是很年轻哦
  我是70年代中期的产物....  老长春是给我留下了不回忆
  俺是70年代初的,可惜这些长春的回忆只有部分属于俺,俺是长春的移民呵呵,不过童年的回忆总是有相似的地方的。  就象现在的孩子,无论在那里可能都有游戏机、网络、动画片的记忆。
  挺怀旧的,俺家小时侯就在长江路附近,现在仍很怀念长江路夜市的繁华
  一商店,在大马路,旁边有东风照相馆,线材俱乐部;  四商店,汽车厂百货大楼,现在属于欧亚商都了;  时代服饰,在早些年没那么繁华,那是62路大辫子车的停车场;  香格里拉,原来是吉林省历史博物馆,卓展原来是长春音曲厅;  老火车站一、二候车室是分开的,一侯进关或南行,二侯主要是去吉林、白城等省内,二侯的位置是现在轻铁大厦和出站口一带。    …………    
  大家怎么不多补充一些啊.....
  我可自己给自己一红脸啊.....
  回答问题:  西又为门--新佑卫门,我喜欢他比一休多,嘿嘿.  舜是男的,很具有现在流行的中性美,一辉是他亲哥哥.星矢和雅典娜在几乎所有的同人中都是一对.  个人认为神探和那女助手肯定有一腿,就象寒羽良.  
很怀念小时候经常去玩的老虎公园,现在叫动植物园。在那里,我度过了澄澈的童年时代---哈哈,这些发黄的记忆让我有些想家。
  好文章!楼主写的亲切真实,你说的我基本都有感!  朴实的语句不乏源源不停的乡情。    二道河子常发水,一直淹没到自行车,卖桃子的被雨浇得要一块钱三斤,满街的人都披着黑雨衣和塑料布。  满大街的店铺播放着迟自强的“愁啊愁~愁就白了头……”晚上偶尔有一块钱唱一首的卡拉OK,就在南关浴池的楼下,没人唱那个摊主就唱《涛声依旧》。  《霍东阁》的主题曲听不明白,我们当时理解为“哈嘿哈,我是你爸,国仇。”不过之前更流行的是把头发梳个分,模仿陈真。  新华电影院门外挂个武打的牌子,我以为是武打片,从姑姑熊了五毛钱,进去一看原来是《血魂》。记得当时两个人对打的时候一个男人打了另外一个男人的JB。有个女特务在场,男主角好像是张丰毅。  我表姐在长大,教授来到农村接她回去上课,开的是121老吉普。  
  70年代未?那时偶已经上高中了,住在工农广场附近,没事儿经常到南湖滑冰,还在光机所钻过防空洞,那洞老长了,听说可以走到火车站,不过里面黑灯瞎火,蜡烛不够用,不敢走那么远。偶还在洞里留下字儿,老傻到此一游,不知还在不在了。
  很亲切啊,我是60年代初的长春人.80年代初离开,就没回去过.感谢楼主所展现的老长春的风貌.
  我家在安达街,现在是朝阳区法院对面,旁边就是俺的母校-长春市第二中学!!!希望长春的兄弟姐妹们过得好!!!!
  怎么没提到圈楼啊,我小时候经常去那买东西,很繁华的.好象在五百旁边.
  我那时生活在同志街,东朝阳路一带,小学在明德路小学,中学在五十中.谁能告诉我现在那里怎么样了,很是想念啊.
  好亲切~~楼主联系我MSN:
  不熟悉,就是来看看,了解一下原来的长春。我思念长春。
  我活动的范围   东二条、五马路、六马路、四五小区、桃源路、三马路、南关......
  没想到这么多老长春人怀念我们的家乡.  我的活动范围是长江路一带,属于老宽城.    小时候咱们那时家里条件估计都差不多吧,上学时就&chua&噶拉哈这个东西,分什么真儿\论儿\坑儿\背儿\,跳皮筋,扇&piaji&    女生一条皮筋男生就捣乱,然后就满院子追着男生打,然后大家就开始起哄,而且总爱说&给谁谁一大哄呀,哦哄哦哄呀!&    那时候咱们上小学的时候还学过&巴特尔的小羊羔&吧,还有什么眼保健操现在开始..........
  给晓美一大哄呀,哦哄哦哄呀
  我也70年代末,我的活动范围是杨家崴子,团山堡(不知道这名字是咋起的)。大家说的,我也基本上都接触过,记得印象最深的就是到了秋天也就是这个季节,一大群小伙伴去郊区挖耗子洞,可有意思了,(不知道当时咋想的)呵呵。
  还有跳房,打冰猴,藏猫呼
  那时候,俺还不知道有个地方叫长春
  七十年代的经典“美食”                1.烤红薯 香喷喷,甜丝丝,好吃看得见。2毛钱一斤。只是吃多了会打屁。蠢人俗称“勺货”          2.爆米花 一个老头扛着一口葫芦一样的黑锅,走街串巷。将米变成白白的爆米花。是那时最受欢迎的魔术师!           3.搅糖稀 两根冰棒棍,加一团明黄色的糖稀.1毛钱一团.搅一搅,拉一拉,又好吃又好玩。只是现在看来不太卫生.          4.棉花糖 最不可思议的小吃.5分钱一团.一勺勺的糖进去,一团团棉花出来.棉花能吃,还是甜的!天哪,这可能是我少年时代, 最想往的一种东西.          5.果丹皮 很多人都是吃它长大的.非常成功的一种山楂制品,能让20年后的人们念念不忘.1毛钱一根.          6.酸梅粉 不用我说了吧,地球人都知道!           7,冰棍 真的是“冰“棍,除了冰就是棍子,绝对货真价实! 5分一根. 以致于将后来的5毛一根的“娃娃头“惊为天人.           8.老鼠屎 这个嘛,跟上面的正好相反,貌似而神非,一粒一粒黑褐色,象极小号的感冒胶囊.每粒两三毫米左右.味道嘛,好像酸酸甜甜的.现在可能只有想自杀的人才会误服.          9.泡泡糖 长长的一条,用红一半白一半的纸包着,上面有一个小姑娘吹泡泡.在“大大“出世以前的绝对“大哥大“.我们用的都是它!          10.无花果 一个小小的白色袋子,上边印着“无花果“三个字.里面装得就是那酸酸的甜甜的干干的无花果了.很长一段时间困惑于无花果到底什么样子,这细细的干干的丝,一点也不象花,就更不象果啦.可为什么叫无花果呢?   
  七十年代“经典回忆”      1、      ——你吃没吃过那种糖、学校发的、打肚子里的虫子的……       ——宝塔糖!红的绿的,我小时候可盼望肚子疼啦:)……       2、三八线      那时候小男生和小女生“授受不亲”,同桌的男女生在课桌中央(当然一般都偏向女生一侧)划一条线,名曰“三八线”,即男女双军事停火线。             3、玻璃球和弹弓      那时候小男生没有现在的男生玩的遥控汽车和奥特曼,只有一些非常简单却趣味无穷的玩具,比如玻璃球和弹弓。             4、跳皮筋和踢键子      那时候小女生没有现在的女生玩的巴比娃娃和艾昨熊,不过玩起跳皮筋和踢建子来也其乐融融。             5、挨打      一个1975年出生的哥们儿说:“没挨过打的童年是残缺的。”这话立刻引起我们五彩缤纷的回忆,其中一个很少挨打的,居然面露惭色。             6、笔套      “小明把用剩的铅笔头扔掉了,小红捡起来说:‘套一个钢笔帽还可以接着用!’”那个时候,我们都写过这样可爱的东东,铅笔套着钢笔帽的行为流行一时。我还专门搞了两个胶管做笔套。             7、听老山英雄做报告      一个关于“理解万岁”的感人记忆,80年代的是没这机会听了。             8、早恋      八十年代人的早恋与性有关,而七十年代人的早恋是感动。             9、俏黄蓉翁美玲      活泼俏丽的黄蓉是我们童年的写真,今天与其说是我们在看黄蓉,不如说是在追忆当年的自己。             10、小马哥      那时候我们迷小马哥不亚于现在的孩子们迷F4,用百元大钞点烟的小马哥永远比《流星花园》里钱堆里长大的阔少值得信赖。             11、米老鼠唐老鸭      晚上6点半吵着看一半米老鼠唐老鸭,再赶着去上晚自习恐怕是那个时候孩子们的日常功课之一(大部分是在别人家看)。             12、校园民谣      校园民谣好像是特为七十年代人量身打造的歌曲。“那时候天总是很蓝,时间总过得太慢,你总是说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就各奔东西。”             13、写信      八十年代出生的人永远不会懂得邮票正贴、倒贴、倾斜45度分别代表什么含义,但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懂。他们每个人还至少掌握两种信的叠法,但可惜七十年代生人现在也发邮件不写信了。            14、汪国真的诗      汪国真的诗曾经是毕业纪念册上最流行的话语,还有三毛、席慕容、北岛、顾城等,这些名字恐怕现在的年轻人从来没听说过。        
  这些都很经典的
  顶.......
  记得小时候学校、经常会组织一个合唱队,唱一些什么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社会主义建设离不离不了,那个时候就知道扯个脖子可劲喊,完了后嗓子都哑了。哈哈哈
  还有,还有呀,小时候上学学的歌,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炸药包,我去炸学校,天天不迟到,一拉弦我就跑,炸的学校哗啦上天了……  哇卡卡卡!还有呀,那么生动形象……
  刚才给小美姐唱了一首    我记得 小时候一直都喜欢&水手&    够硬的经典吧    
  那时候还看
再向虎山行    老电视剧了    对了  还有陈真    
  哈哈,你们这都是上什么学校啊??  小时候咱们老爱唱&七色光&&娃哈哈&  我还记得小时候有句歌词是:和暖地阳光照耀着我们,每个人的脸上都笑开颜!&那时我就爱唱:河南的阳光………………    现在还想呢,河南的阳光跟我们长春的不一个温度啊 ?
  3线的有轨到红旗街。6线的到和平大路。建设街那疙瘩分道。
  晕,,,终于遇见了解这个线路的人啦.....  你怎么这么清楚的记得啊??
  工作的闲暇之余,看到此帖,又勾起了我对家乡的怀念。身在异乡已有三年,今年我一定要回家了。在成都的我,总是能听到当地人说东北怎么怎么不好,可在我的心里,家乡比任何地方都美丽,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那里有我的足迹,那里有我的身影,那里有我的喜怒哀乐!!本来想国庆节回去,可女友执意要春节回去,不过也好,让她看看我们的东北我们的长春,大雪纷飞,银装素裹也是有其他地方没有的独到的魅力的。家乡,你等着我,我要回去了……
  欢迎回家
  我也想回家!!啊,想回家!
  感谢斑竹“诱惑”了老长春的回忆,60年代初出生的人,想起那时的长春有多少美好的回忆啊!  1.吃。  高粱米、苞米面是主食。每家每个月有几斤细粮(大米、面)。还记得那种用上面印着火车头图案的白纸包装的鞋垫形状的黑面包吗?后来进步到1角钱的小白面包。  开运动会的时候,都是白衬衣、蓝裤子,中午的饭是父母准备的,大都是大米饭炒鸡蛋,再备个军用水壶,条件好一点的,就是面包、香肠和一瓶水果味的汽水。那有其他的什么零食啊,就盼着中午的休息。  那时最常见的糕点就是蛋糕、江米条、炉果、香蕉条和动物饼干。糖果就是古巴糖,如果父母出差到北京,最盼望的就是带回北京的杂拌糖,用牛皮纸袋包装的混有各种水果口味的北京奶糖。还有北京的盒装点心。  打酱油、醋用那种中号的大玻璃瓶,酱油都是散装的,需要用提留量。  2。童年是快乐的。  没有什么作业,放学后就是盒同学及邻居的小孩在一起疯玩。文革武斗期间,混粉笔玩,在马路上用粉笔写“打倒二总部”或打倒“长春公社”的时候,如果运气好,正好遇见你打倒的那个的对立面,他们会赏给你一整盒粉笔。呵呵,鼓励你多写啊。  现在的军迷没有我们那时的眼福。武斗期间,两派经常搞游行示威,你看吧,整队的工人头戴柳条帽(当时的安全帽),手持木棒、半自动、56冲、40火箭筒、马克沁姆水压重机枪、座在老解放卡车上,整整齐齐,有的时候一过就是2、30辆啊,前导车都是大喇叭车,那时候的人真是有激情,不过夜晚听见车队过,还是有些恐怖。
  那时的学习很简单,小学3年,初中3年,高中2年,新生在每年的冬季入学。在小学,放学后实行的是小组学习制度。那时学校都是划片的,同学的家离的都很近,老师把3、5个家近的同学组成一个组,做作业的时候就到其中一个同学的家里,呵呵,刚开始的时候还真象模象样的做一些作业,后来就干脆变成同学聚会在一起玩了。  教材很简单,小学的时候就搞“教育革命”,高年级就开始有什么农村会计(大概),学工、学农的实用教材了。到初中,我们就经常去工厂、农村,去过无线电厂、制琐厂、试剂厂、搪瓷厂,医大的农场。在无线电厂做“梅花鹿”半导体收音机的包装工作,还有为这个收音机的变压器插矽片,一般都是一周或半个月。呵呵,学工结束,家里就少不了一些半导体收音机的机壳和变压器,用这些东西,自己组装收音机,最早的是矿石收音机,慢慢就变成3管、4管收音机了。
  呵呵,更正啊,小学是5年,笔误。
  那时的长春绿化的很好,我家住东朝阳路,都是日本的小平房,据说原来日本人一家住的,到了我们哪个时候,就是3-4家在一起用了,厨房、厕所都是合用。邻里关系很好,谁家做了好吃的,都给邻居端去一些,呵呵,其乐融融啊!  房前屋后,都是树和每家的菜地,有核桃树、樱桃树、桃树、杏树、梨树,杨树、榆树,还有许多的灌木,那时的空气真好。初冬下的雪,在避阳的地方,一直要到来年的3月才能化。  最怀念的就是解放大陆、斯大林大街、长春大街等主要道路两旁那些高大的杨树。盛夏的时候,巨大的树冠象巨人的双臂,把底下的马路遮的严严实实,呵护着长春人,免受烈日的蒸烤,走在大树下,别提多惬意!那些树其实真的是长春的象征。可惜,不知哪个“高人”的指点,把这些树一溜的砍掉(可以理解为了行人的安全),替代为现在那些看起来不死不活(这样说,是因为这些松树的颜色即使在春天也没有什么变化,让人感受不到春天)的松树,要等这些松树长成原来的效果,我这辈子恐怕是看不见了(至少还要50年吧)。
  3.穿(写到这里已经乱了,这些题号没有什么意义了,大家原谅,想到那里就写到那里吧)  那个年代,大家的衣着颜色基本上都是蓝、灰、绿。当然最时髦的属军服,你有他没有,每有办法,就一个字“抢”,所以,抢军帽,扒军服就是没商量,我也深受其害,一次到朝阳电影院看晚场电影,路上就被人把军帽抢了,身手很快,转眼帽子和“强盗”都没了踪影,呵呵,估计是路边的居民干的。  冬天都要穿母亲或其他大人们做的棉衣、棉裤,没有这两样,你是过不去冬天的(看来现在的气候确实转暖了),脚穿的是棉乌拉,好一点的就变成大头鞋和北京棉了。那个时候我们都穿过棉猴(棉大衣,不知道为什么叫棉猴,也许自己做的带帽子的棉大衣用了不少棉花,穿起来胖胖乎乎的,象个猴子?呵呵)。  每个人少不了一些有补丁的衣裤,但都是干干净净的,7、8岁的孩子都会自己洗衣服、做饭,我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就会熬高粱米粥、烀地瓜、炒醋溜土豆丝了。  后来布衣变成了的确良,布袜变成了尼龙袜、尼龙丝袜。有爱美的女人,喜欢学上海人的样子,把裤子做成吊腿裤(相当于现在的9分裤)。于是就流行了“吊腿裤子,懒汉鞋,尼龙袜子露半截,不是马子就是破鞋”的哩语(懒汉鞋就是带白变的布鞋),哈哈,想起来都有意思。  
  看来60年代跟我们70年代80年代的眼中老长春印象还是有所差别的,,不过感谢楼上滴,,,,,,,祝节日快乐.
  4.玩。  弹琉琉,煽pia几,射弹弓,打群架。各种游戏花样繁多,不象现在孩子们玩的游戏,那时候的游戏没有一个人玩的,大都是大家一起上,一块玩,玩的天昏地暗,玩的大汗淋漓,就是过瘾。pia几分真人的和假人的,所谓真人的就是图案是由公家印制的彩色的,假人的就是自己画图案,用三合板刻模子,然后用黑墨汁印在白纸上,再把这张纸用糨糊粘在板纸上,用剪刀一个一个的剪出来。那个时候,所有的活都是自己做,所以那时的孩子动手能力都挺强。  那时兴打群架,最有名的就是桃园路的兄弟们,打架打的厉害,还有什么西朝阳路、汽车厂、白菊路等等、等等,都挺出名。打的时候,什么家什都上,菜刀、片刀、火药枪、三楞枪刺、扎枪头,长短相接,点面结合,还有许多战术,哈哈,简直就是春秋战国时代的翻版。多的时候,有好几百人在一起混战,呜呼!警察一来,扯呼....。
  谢谢斑竹,人老喜欢怀旧。也祝你节日快乐,本人唠叨的东西,全当节日的调料吧,希望同龄人接上。
  三商店,原来我奶奶家就在火车站那里,黑水路南二胡同,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这个地名:(。当年奶奶家搬迁的时候,所有的邻居都蹲在马路旁边卖破烂,我也跟着蹲过2天,看了2天聊斋小人书。三商店原来叫秋林公司吧?原来的楼好像还是日本人盖的。小学时候(89年前后),三商店前面的夜市那是相当热闹啊,一家卖鸡汤豆腐串的相当好吃,和它比起来,老韩头不行~那家的酱特好吃,童年美好回忆。干妈家的哥哥那个时候老带我去买明信片,他大我12岁,就喜欢翁美玲。现在那些东东我还留着呢。哥哥现在也算发达了-。-儿子都快小学毕业了。
  五商店的笑话:  大学时候和一个同学去长百,在一楼食品柜台,此同学装出对长春很熟悉的样子问:“你们长春的五商店在哪里啊?听说卖东西不错。”  ~!·#¥%%  拉着她落荒而逃。
  糖糖,,,握手...我们既是邻居又是同龄人.  以前那种推着车的鸡汤豆腐串的车现在我还在火车站附近看到过呢.    三商店前面的是长江路,以前不允许通车的,我家是长江路市场二胡同与你离的特别的近.那快拆迁的时候我也陪我老老卖过破烂,我们这点又遇见同样的事情了....真难得啊....好怀念...
  93年之前西安大路那片都是老房子,很多都是日佔時期建得.建築都是日本式得.而且質量極好,很堅固.現在的香格里拉,以前是吉林省革命歷史博物館,記得那個時候1毛錢一張門票.有時候有零錢會跑到裡面去看看.  93年不知道抽了甚麼瘋,把那片的老房子一古腦得全扒了.現在想想,當然能明白裡面的貓膩,那個時候也不覺得可惜,很多老住家得都把自己的舊貨搬出來賣,整條街上都是賣舊貨得.我那個時候上初三,只要有時間就去市場泡著,從那翻了不少的舊書.也就是從那時候起我就開始喜歡逛舊書市場.  現在有時和我媽聊起長春的過去,聽來的長春又是另外一個樣,老媽關於長春最美好的印象還在五十年代.那個時候的長春,完全是夢境中的景象,現在也只能存在於老媽的腦子里了.    以前的紅旗街,馬路沒有現在這麼寬,但是感覺很乾淨,也沒有現在這麼亂,路面是碎石路,碎石都鋪成魚鱗狀,配上隆隆做響的有軌電車,很有點歐式風格,感覺很別致.
  現在有時和我媽聊起長春的過去,聽來的長春又是另外一個樣,老媽關於長春最美好的印象還在五十年代.那個時候的長春,完全是夢境中的景象,現在也只能存在於老媽的腦子里了.        以前的紅旗街,馬路沒有現在這麼寬,但是感覺很乾淨,也沒有現在這麼亂,路面是碎石路,碎石都鋪成魚鱗狀,配上隆隆做響的有軌電車,很有點歐式風格,感覺很別致.  ~~~~~~~~~~~~~~~~~~~~~~~~~~~~~~~~~~~~~~~~  很久没有回想起过去了,麻木的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看到这些话让人一下子回到过去,回想起以前的景象还是真的很美好.      
  还有53线56线摩轨电车,以前的53线就是现在的25路线路,56线是64路线路。          还有54路,现在还健在呢    我回学校全靠它了      
  还有一个建筑,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现在的香格里拉饭店,原来是博物馆,我上小学和初中的时候学校还组织我们去参观,都是关于抗战时期的历史.    那些年,一到过年博物馆门前就摆满了非常壮观的卖炮仗的摊床,一家挨一家.那时买炮仗要排队的.我记得2踢脚是2毛一个.博物馆东侧对面(就是现在的沃尔玛一楼的米奇专卖店那)有第一家&牛肉面大王&,3.5一碗.那时侯觉得可贵了.
  还有什么眼保健操现在开始..........      为革命,保护视力,眼保健操,现在开始..........      我记得有什么举按金明穴,按太阳穴抡刮眼眶,还有2节忘了,楼下的给个提醒
  揉次白穴?(是这几个字吗?)
  呵呵,记忆中的小人雪糕,现在的雪糕怎么也比不了:)
  亲爱滴们,,,大家都回忆一些吧.......  小刀啊,,,你N久没跟我联系了,把我忘了咋的...
  这帖子要好好学习学习!
  我以为有图看~
  唉,想起来天津路小学院里的核桃树,那真是个高,是小日本那时种下的。捡块石头要使劲扔,才能打下核桃来。    南京大街小学的院墙,有几年天天在上面跑。现在的老师进修学校,那时是个一层的老房子,上去掏鸟,被打更老头发现逃跑,最终走投无路,直接跳到了九十二中的院里。    珠江路小学边上有个庙,当时是书店的仓库。有一年它南侧盖房,挖地基时挖通了庙下的地道,到了晚上,几个同令人拿手电钻进去探险,发现庙里都是书。现在还后悔,怎么当时那么胆小不搬些回来啊。
  我家原来在七马路一带住,长春一中旁边。每天晚上我妈下班都带我去光复路吃烤羊肉串,周日的时候我爸还带我到一中骑三轮车-。-  上高一时候地理会考就是在长春一中考的,高考是在天津路小学考的,我老姑还说呢“当年她爸上小学的地方,现在他姑娘来考大学了。。”
  在下主要活动地点:  南湖游泳区,曾对次横渡.  南湖饭店,尖顶小白房,青椒炒猪肝,三毛一大盘.  南岭小街一带,往东是伊通河,两岸稻田和树林,有个自来水厂,外边可以游泳,往南是菜地农村,没有什么人,只有绿地和田野,有世外桃源的感觉.  还有八中,南岭体育场,老虎公园,永安桥,南关,南关浴池,南关大桥一带.南岭体育场随便进,有三个大体育场,主体育场,现南岭体育场,冰上基地体育场,靠老虎公园,自行车场,八中旁边,中央是个足球场,在那里经常踢球,现在是游泳馆.  工大,师大,自由大路,没什么人,所以叫自由大路.  斯大林大街从工农广场到火车站全都熟悉,尤其人民广场,6路车,一毛钱到底.  南岭大街,三马路,四马路,五马路,头道街到五道街,军大二院,一直到长江路.桃园路一带打仗是长春市第一.  五商店一带,儿童电影院,实验饭店,长春饭店,新华书店,二商店及楼下的饺子馆,长春市饺子第一.  一商店,五金交电公司一带,买无线电元件自己装收音机和电视机.  东大桥,离赙仪皇宫不远,有长春市最大的自由市场,多次到那里买便宜货.  红旗街转摩电到一汽,四分钱.汽车厂出来往长纺是个大下坡,有一次电车闸失灵,直冲下去了,结果是一塌糊涂.  摩电司机和售票员清一色是女性,都挺漂亮的,女司机冬天穿着厚厚的黑大衣,操纵着一个大手柄,电车就跑起来了,很潇洒.她们和长纺的女工同性相斥,经常干仗,互相骂起来不堪如耳.    
  有人对南京大街小学以及周遍附近真熟啊,,,,,,握手中.
  长春体育场 
  一时兴起.贴几张长春老照片:人民广场   
  斯大林大街 
  人民银行 
  斯大林大街上的摩电 
  市医院 
  令人尊敬的老吉大 
  晓美的这个帖子要坚持顶下去.  希望各位领导同志们踊跃奉献老照片.
  斑竹是70末的,我是80初的,我也是老宽城,现在我姥家还在南广场,我在吴淞路上的小学,曾经也是去胜利公园体育场开区运动会的,现在人在广东,虽离长才一年多,看到斑竹的贴,真的感到很亲切,敢问斑竹现在何处啊?
  我是80年出,这些事情也赶上了,哈哈~太有意思了,还记得留留和pia几吗?哈哈~
  回楼上的楼上的话:我现在人在长春(这俨然一个人的ID啊).    我在南京大街小学上的学,看来咱们俩离的很近,我记得你们吴凇路小学旁边是宁波路小学吧,咱们几个学校贼近.我姥姥家就在三商店后面住.以前也总去胜利公园体育场开运动会,一开运动会我就老兴奋了,指定一晚上睡不着.    晓美在家乡给我们这些外地的朋友们问好.`Q`
  谢谢斑竹了,我还记得从我们学校到你们南京大街最近的路是穿过铁路医院,在三角地那里有个小门,也就五分钟的道,还有,咱们那时候学校外面都是小摊,有点钱就想去那花,想想太美好了,现在已是时过境迁了,在这里再次感谢斑竹的强贴,唤起我们许多美好的回忆!!!
  也很怀念长春,今天是第一次上来看的。  00年离开长春,至今也6年了,5年的大学生活并没有很领略当时的城市生活,可能太年轻了吧,现在真的很想再回去看看,看看当年的教室,老同学,已经陌生而熟悉的马路。  怀念长春,怀念医大。
  嘿嘿 俺还在六十八中门口压过铁钉子呢。。。 那时候还没有西解放立交桥呐。
把钉子放道有轨电车的轨道上(忘记是几路了)车一过钉子就被压扁了。。现在想想那时候真是够淘的了,还好没有哪个电车因为我的顽皮出事故。。。HOHO
  还有友谊商店。。。楼主忘写了
  hehe ~我也来凑个热闹!你们说的我好多都没赶上或记不清了,  我是八几年出生的,但我记得酸梅雪糕和那个小人雪糕还有汽水糖嘿嘿!就记得吃,我小时侯还有什么无花果一毛钱一袋!  学校门口有小商贩,我喜欢在那蹲着玩“抠宝”!呵呵~
  你们那时去胜利公园买过票吗?我可是从小学到高中都没买过票的。  没钱啊,只好跳墙。
  楼上的身手好啊,能跳墙,我那个时候只能用钻洞的~~~
  那个时候去南湖捞些小鱼小虾,回家喂我家的馋猫,很怀念那个无忧无虑的年代~
  作者:plsz03
回复日期: 23:57:00   
      你们那时去胜利公园买过票吗?我可是从小学到高中都没买过票的。    没钱啊,只好跳墙。        其实我觉得,那时即使有钱好象也都不买票,我也是经常跳大墙钻窟窿进胜利公园的,就是团结路那边附近的.  小时候我们在学校还玩三个字,粘年糕.
  我60年代出生在长春,从小活动在清明街、北安路一带,上小学是二实验。当时住的叫“日本房”,有煤气和暖气,暖气是“硬气”的,来气儿的时候,暖气片里叮咣直响,热得快,散热也快。  记得当时常去重庆路的新华书店,买“小人书”,什么南征北战、鸡毛信等,可惜后来都卖了破烂,一大堆才几毛钱。我小时候还常去粮店买粮,拿着粮证,定量供应。当时的粮店都用带斗的台称,用撮子铲,细粮一个月才8斤,豆油才4两,定量最高的我知道的不过38斤,工种是干重体力活的才能享受到。  我还常去人民电影院看电影,不过片子很少,因为我是电影系统的家属,看电影不花钱,几乎每部电影我都看过。记得有一次看一部香港拍的《杂技英豪》,我居然连看了六遍。当时电影院的上座率极高,外面有不少人卖瓜子,或许那是当时不多的可允许做的小买卖,其他的有爆米花、弹棉花等,还都是南方人来干。  七十年代的时候,现在人民大街靠市电业局北侧的地方还是个废工地,有个黄土堆,我们放学后常去玩。后来才建成现在的市商务局、建行的黄楼。  我还记得当时去买东西的那个小铺,买饼干什么的用印刷厂废弃的纸糊袋,当时也没什么卫生不卫生的概念。大面包4两粮票,二角钱一个;月饼二两粮票、一角六分一个;汽水三角钱一瓶,退瓶1角5分钱。握手香烟1角4分、蝶花1角6分、迎春烟2角7分、大生产2角3分。  现在再去清明街一带已是面目全非了,北安路一侧的原来市长李成昆家、长春警备区老红军严司令家的两座小楼也已没有了。  回想起当时老长春的事情,虽有些杂乱的印象,但总有一种亲切的感觉,一种留恋之情
  那时还有二食(第二食品厂的汽水)  长春饭店雪糕
  还有现在的时代百货,那时是六商店,当时也很火的
  作者:paul_pzh
回复日期: 13:11:00   
      谢谢斑竹了,我还记得从我们学校到你们南京大街最近的路是穿过铁路医院,在三角地那里有个小门,也就五分钟的道,还有,咱们那时候学校外面都是小摊,有点钱就想去那花,想想太美好了,现在已是时过境迁了,在这里再次感谢斑竹的强贴,唤起我们许多美好的回忆!!!      都是同龄人,而且咱们俩算是离的最近的了.  还记得宁波路小学吧?还有咱们宽城区少年宫,好象就在你们小学门口对面吧?我小时候去那学过书法呢,嘿嘿一个月10块钱学费,其实也蛮高地说.但总出去玩,也不爱学.  咱们这边附近还有珠江路小学呢.你们那边还有个铁南医院(其实就是宽城区医院)我妈在那住过院.
  是啊,我去年回去时,那儿已经变成洗浴中心了,从西四条到七马路一带的变化实在太大了,记忆里的轮廓只有在天涯里浮现了!
  我就是宁波路小学毕业的,92年毕业
  回楼上的   你和我还有晓美,咱三最近了,你和晓美的年龄应该差不多。对不对,晓美?
  我是珠江路小学的,1957年在天津路小学上学。58年被 分流到珠江路小学,那时候珠江路小学叫站前民办小学,根本没有校舍,一座日本人的大庙 中间隔开变成几个教室,学校联水都没有, 操场西边居民区 有意的露天水龙头,一到大 扫出学生和居民争水。有时还犯口角
,小时候的回忆太多了,而且记得很清楚,要写的东西太多了,以后再写吧
  哈哈,回忆啊,我是78年的,我家在黄河路,离艺术剧场很近,就是南广场那的电影院,  离长江路也很近啊,还记得以前早上拿个盆去买豆腐.  
  对了,前两天看新闻,我家以前住的楼是危楼,给扒了..........
我是上海路小学的
也是老宽城
也经常钻团结路的窟窿 进胜利公园
夏天抓蛤蟆
冬天爬滑犁
我家以前就住省政府旁边的楼。。。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春1988密室逃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