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杨靖宇的英雄事迹作文多大啊

篇一: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的故事 一个姓丁的叛徒忍受不了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可耻地叛变了,出卖了抗日联军。这个可恶的叛徒领着日本鬼子和伪军,将抗日联军包围了起来。 形势严峻,杨靖宇决定将主力转移,突围出去,他自己带一支小部队留下来牵制敌人。大家都不同意,杨靖宇坚决的说:“我是司令,我说了算!”他耐心的解释说:“我是敌人的眼中钉,吸引力最大。”杨靖宇留下来,带领战士们打退敌人3次进攻,到天黑时,主力部队安全转移出去了。这时,留下的战士只剩下五、六十人了,还有一部分伤员。吃的一点没有了,当地群众也联系不上,杨靖宇命令将伤员转移,准备最后的战斗。 带领伤员转移的干部说:“总司令,让我留下吧,好保护你!”杨靖宇严肃的说:“不行!现在,前有伏兵,后有追兵,在这严峻的时候,领导的责任是带好队伍,保护战士,不把伤员转移出去,我于心不安!” 伤员转移走了,经过与敌人的多次交火,杨靖宇身边是剩下两个小战士。连续战斗了三天三夜,又没有吃的,肚子饿得前心贴后背。杨靖宇把两个小战士安顿好,让他们休息一会儿,他要到屯子里找点吃的。他勒了勒皮带,一步一步艰难的向屯子走去。肚子饿得头晕眼花,几次要栽倒在地。杨靖宇把棉衣里的棉花撕下来就着雪吃,一口一口艰难的咽着。 敌人发现了杨靖宇,而且就他一个人。几个敌兵追了过来,举着枪大喊:“快投降吧!有你的大官当!”杨靖宇拔出两只手枪,左右开弓向敌人射击,敌人倒下一大片。蜂拥的敌人将杨靖宇围了上来,一个敌兵又喊道:“快投降吧!你跑不了了!” 杨靖宇的左手受伤了,他从棉衣上撕下布条包扎伤口,敌兵一窝蜂拥上来。杨靖宇狠狠地向敌人射击,几个敌兵又倒下来。可是,杨靖宇发现枪里面只剩下一颗子弹。 在危急时刻,身负重伤的杨靖宇,身靠一棵大树,吃力的举起了手枪,怒视着凶恶的敌人,朝自己的太阳穴开了枪,敌人吓得目瞪口呆。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了。 万恶的日本侵略者惨无人道,将杨靖宇的头割下,又解剖了他的尸体,要看看他肚子里有什么东西,使他坚持了那么多天的战斗。结果,他们发现杨靖宇的肠胃里竟然没有一粒粮食,只有树皮、草根和棉絮。在我们享受幸福和快乐的时候要牢牢地记住,这幸福和快乐是抗日民族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篇二: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 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曾化名张贯一,是著名抗日民族英雄。1905年2月,生于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一个农民家庭。早年接受马克思主义,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时期曾领导河南确山农民运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从事抗日斗争,是东北抗日武装斗争的主要领导者,东北抗日联军创始人之一。先后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 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杨靖宇积极参加支援上海工人学生的斗争,组织募捐,开展反帝宣传等活动。1926年秋,他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2月,确山农民协会成立,杨靖宇任执行委员会委员长。同年4月,参加领导确山农民暴动。11月,杨靖宇任确山县革命委员会委员兼农民革命军总指挥。1928年末,杨靖宇赴上海,先在全国总工会工作,后参加中共中央组织的学习班学习。1929年夏,被中共党组织派往东北从事地下工作。曾任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哈尔滨市委书记。 后又被中共满洲省委派到抚顺工作,任特支书记。日,因叛徒告密,杨靖宇被抚顺日本警察署特务逮捕。在审讯中,他以坚贞不屈的顽强精神,向凶残的敌人开展面对面的斗争。1931年夏,杨靖宇刑满释放后,即去找中共党的组织。不幸仅三天再次被捕,身陷囹圄。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经中共党组织营救获释出狱。杨靖宇出狱后,马上来到哈尔滨找中共满洲省委,并请求分配工作。省委鉴于他一再要求,决定安排他接替原全满反日总会党团书记冯仲云的职务,从事反日会工作,并兼任中共哈尔滨市道外区委书记。 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东北大地到处是一片白色恐怖。杨靖宇在复杂、严酷的环境下,学会并掌握了与敌人进行秘密斗争的艺术。1932年初,中共满洲省委根据工作需要,让杨靖宇兼任省委军委书记职务。杨靖宇作为省委代军委书记始终把加强、发展和巩固壮大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反日游击队、开展武装斗争作为极其重要的工作。1932年11月,根据中共满洲省委决定,杨靖宇以省委特派员身份到南满的磐石、海龙等地巡视指导工作。尔后,杨靖宇又解决了磐石、海龙两地县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整顿了中共组织领导的南满反日游击队、海龙反日游击队,为深入开展反日斗争打下了一定基础。1933年,杨靖宇再次整顿了南满反日游击队,并留任游击队政委。1月,率队主动向蛤蟆河子反动地主武装“保民会”据点进攻,获得胜利。随即又率队在铁路工人的配合下,于吉海沿线老爷岭击败日本守备队一小队,毁坏敌人铁甲车一辆,毙伤日军9人。1月末至5月,杨靖宇领导南满游击队与敌人“讨伐”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在4个月的时间里,南满游击队与敌人进行大小战斗60余次,其中最为激烈的是在玻璃河套、砖庙子,萝卜地等地的4次战斗。游击队员在杨靖宇指挥下,以压倒敌人的英雄气概,将凶恶的日伪军全部击溃。1933年5月,中共满洲省委决定杨靖宇为省委代表,正式调至南满地区工作,领导南满的抗日斗争。日,杨靖宇根据省委指示,将在反日斗争中迅速发展壮大的南满游击队改建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任师长(司令员)兼政委。在杨靖宇亲自筹划、指挥下,进行了奇袭三源浦、智取凉水河子、强攻八道江等战斗。1934年1月,中华苏维埃二大在江西瑞金召开。他被选为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会委员。在此期间,杨靖宇指挥部队攻打了临江县六道江镇、兴京县红庙子、兴京县城皆获胜利。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正式成立,杨靖宇任军长兼政委。1934年冬,第一军在杨靖宇的指挥下实行分区作战,胜利地冲破了本年冬季日伪军的“大讨伐”。同时,杨靖宇为团结更多义勇军、山林队共同抗日,主动前来与朱海乐会见,向其宣传“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团结一致,共同对敌”的道理。期间,杨靖宇还召集十余支义勇军、山林队向他们阐述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并将这些山林队编成一个游击大队,下设4个分队,使抗日武装力量进一步扩大。1935年5月,杨靖宇率军部直属部队300余人攻克兴京县,缴获许多枪械,沉重地打击了日伪军。杨靖宇在领导抗日游击战争中,善于把各种战术巧妙地加以综合运用,不是固守成法,而是机动灵活地运用游击战术,打击敌人。由于他能够经常采取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有力地打击敌人,因而他被誉为是“东三省第一个执行游击战术的人”。 杨靖宇到南满后就十分重视创建抗日根据地工作。1933年春,即建立了以磐石石砬子为中心的磐石抗日根据地。在根据地内还建立了的有利部队服务的后方医院、武器修理所及缝纫所,为抗日武装的生存,为其斗争取得胜利都起到很大作用。在杨靖宇领导下,南满抗日根据地的建设不断加强,许多青壮年农民纷纷加入人民革命军。杨靖宇亲自领导开辟建设的抗日根据地被老百姓称之为“红地盘”,被战士们称作是“人民革命军的老家”。 1935年8月始至同年底,杨靖宇领导部队粉碎了日伪军秋冬季“大讨伐”,部队在反“讨伐”中得到发展,战斗力明显增强;游击区扩大,已遍及南满地域20余县。1936年初,杨靖宇率部在通化大泉眼附近将日军东濑部队包围,毙东濑以下12人。同年夏,杨靖宇积极筹备建立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于7月初在河里后方基地惠家沟密营主持召开了中共南满第二次代表大会。分析了国内国际形势,进一步明确了今后的斗争任务。会议期间,正式宣布把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杨靖宇任军长兼政委。抗联第一路军成立之后,杨靖宇挥笔创作了《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1936年6月、11月组织部队进行两次向辽西、热河的远征。 1937年上半年,抗联一军在杨靖宇领导下,先后取得了宽甸四平街、桓仁影壁山、宽甸黄家炉沟等战斗的胜利,使日伪军受到较大损失。1937年12月上旬,杨靖宇又指挥抗联一军军部直属部队和第一师部及十三独立师(高维国部)在本溪简沟同日军牛岛部队(来自: 小 龙 文档网:调查民族英雄杨靖宇的调查结果)、伪治安军600余人展开激战,击毙日军牛岛队长以下50余人,伪军10余人。有力地配合了全国总抗战。1937年12月,率部在老岭西南方十七道沟与前来应援的驻六道沟的日军角田部队和伪警察队120人展开激战,将其击退。日伪当局称此次战斗为“老岭事件”。1938年10月,杨靖宇率部由辑安转移至临江岔沟地区。日伪军约1万余人在岔沟地区将杨靖宇所率的400多人包围。当时,杨靖宇临危惧,指挥部队抢占有利地势与日伪军展开突围战斗,由于敌众我寡,虽激战竟日仍未冲出重围。最后杨靖宇决定由警卫旅及少年铁血队选出20名精干人员组成突击队打开突破口,乘夜半敌人疲惫之时实行突围。在杨靖宇指挥下,突击队猛烈向守敌冲击,打开一条血路,敌人听到枪声后,互以为对方是抗联部队,结果敌人自相残杀死了不少人。岔沟突围战是东北抗联斗争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充分显示了杨靖宇的卓越军事指挥才能。1939年5月,杨靖宇在战斗中腿部被流弹击伤。1940年,杨靖宇所部在突围战斗中伤亡70多人。2月初,部队再次受到损失。日,杨靖宇与敌人展开最后斗争,不幸被敌弹击中,壮烈殉国。 杨靖宇热爱人民,忠诚党的事业,英勇顽强,不畏任何艰难险阻,为东北抗日斗争的开展做出巨大的贡献。篇三: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 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 演 讲 者:李小佩
杨靖宇是我国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也是东北抗日联军(简称“抗联”)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杨靖宇的名字,多少年来在中华大地上广为传颂。他率领的抗联官兵在密林雪原的艰苦环境中与敌寇血战,建立具有战略意义的功绩。他本人以草根棉絮充饥,战至最后一口气的气概,更在亿万国人心中树立起不朽的精神丰碑。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我们进入全面抗战时期,为配合、支援全国抗战,杨靖宇率领抗联第一路军主动出击,多次与日伪军激战,有力地钳制住日本侵略者的兵力。 日本帝国主义一直把东北作为侵入中国的战略基地。抗联的反抗像一把尖刀般插入敌人的心脏,敌寇恨之入骨。1938年,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开始调集大批伪军,六万余人对杨靖宇及其领队的抗联第一路军进行“大讨伐”,并特别强调:“对于捕杀首杨靖宇等,需全力以赴。”此后东北抗日武装斗阵进入了极端艰苦的时期。 在反“讨伐”的斗阵中,杨靖宇率抗联第一路军采取夜袭、伏击、迁回等游击战术,与敌人周旋苦战。进入冬季后,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使得斗争更加艰苦。战士们缺衣少食,经常十天半月吃不到粮食,常常是渴了抓把雪,饿了吃些树皮、野菜、草根,往往空腹与敌军搏斗。没有鞋穿,他们就用麻袋片或者布把脚包起来在雪地上行走。由于敌人实行了逐个山头搜索的讨伐战术,抗联战士们甩掉了一股敌人不久又遇上了一股新的敌人。持续作战使体力消耗很大,加上长白山地区地冻天寒,气温经常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不少被冻掉了手指和脚趾。由于缺少药物,一些战士为此献出了生命。 日下午,敌人在鹘乇0泊迦泪俗影Я搜罹赣睢T谌毡厩致哉吡粝碌恼匠∈德贾杏姓庋募窃兀骸疤址ザ右丫蛩ㄑ罹赣睿┍平揭话倜住⑽迨祝耆Я怂L址ザ尤八督怠?墒牵鹩Φ纳裆济挥校廊徊煌5赜檬智瓜蛱址ザ由浠鳌=徽20分钟,有一弹命中其左腕,啪嗒一声,他的手枪落在地上。但是,他继续用右手的手枪应战。因此,讨伐队认为生擒困难,遂猛烈向他开火。”下午4时30分,杨靖宇被敌弹射中胸膛,壮烈殉国,年仅35岁。 日寇根据追踪估算,杨靖宇断粮已有半个月时间,完全断粮至少也在五天以上,他能够在零下20摄氏度的没有房屋的山林中坚持下来,简直不可思议,于是残忍地解剖了杨靖宇将军的遗体,当肠胃切开后,发现里面只有没能消化的树皮、草根、棉絮和青苔。当年参与“讨伐”的伪通化省警务厅长谷隆一郎深受震撼,说道:“虽为敌人,睹其壮烈亦为之感叹:大大的英雄!” 杨靖宇率领东北军民,在白山黑水之间,为打败日本侵略者,为了祖国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战到最后一息,流尽最后一滴血。他坚决抗日,艰苦奋斗的战绩,是人所共知的,也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以及不屈不挠的大无畏精神。 历史不容忘却,人民永远铭记!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几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特比诶提到杨靖宇等一批抗日将领,称他们为“中国人民不畏强暴,以身殉国的杰出代表”。相关热词搜索:我心中的革命英雄杨靖宇
第一篇:《革命烈士杨靖宇》
革命烈士杨靖宇
杨靖宇1905年出生在河南一户贫困农民家庭。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五次被捕,受过严刑拷打,坚贞不屈;出狱后,继续从事革命工作。在杨靖宇努力下,1934年2月,东北人民革命军总第一军成立,杨靖宇任军长兼政治委员。在杨靖宇的领导下第一军很快发展到上万人,给日军很大的打击。1937年杨靖宇的队伍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它犹如一股铁流,一次次给日军打击。杨靖宇的威名震动全东北。日军调集重兵,发动更加疯狂的围剿和征讨,悬赏万元捉拿杨靖宇。19402年,由于日寇的“围剿”与屠杀,东北的严寒、极度饥饿和疲劳,使抗联部队陷入极端的困难之中。这一天,杨靖宇的部队已经五天没有一点食物了,他和剩下的十几名战士忍受着饥寒、疲劳,与敌人奋战,后来其他战士都牺牲了,杨靖宇仍然边战边走。最后,杨靖宇被100多名敌人包围时,左右开弓,打死打伤20多名敌人。他被敌人枪弹打中了右手,他就用左手还击敌人,腹部又中了一弹,鲜血直流,他把最后一颗子弹流给了自己,牺牲时年仅35岁!
将军死后,经日军解剖,发现他胃里竟全是野草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我难以想像杨靖宇将军是如何将它们咽下,是如何支撑着自己高大的身躯,又是如何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我心中的敬意犹然而升。
杨靖宇将军的故事告诉我们,当时生活条件这么艰苦,而杨靖宇还有这么坚定的信念,我们今天的幸福的生活,是千千万万个杨靖宇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呀!我们可一定要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呀!我们要保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上我们要克服困难,我们要像将军那样坚持不懈,顽强拼搏,长大后为振兴中华而奋斗。
第二篇:《革命烈士杨靖宇主要事迹》
第三篇:《杨靖宇的英雄事迹》
杨靖宇的英雄事迹
杨靖宇()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汉族。河南确山人。父亲马锡龄是一穷苦农民。杨靖宇八岁时进私塾读书。1918年入确山县高等小学读书。1923年进开封纺织染料工业学校,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192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3月,为迎接北伐军胜利北进,领导了确山农民起义。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初调到中共河南省委工作,在洛阳、开封等地先后三次被捕入狱。1929年奉中共中央之命赴东北,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同年秋被捕,在狱中坚持斗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出狱,任哈尔滨市委书记,满洲省委委员、代军委书记等职,积极领导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1933年任中国工农红军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政委、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委。1934年任南满抗日联军总指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等职。1937年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指挥兼政委,基本队伍有六千余人,分布南满一带开展抗日斗争。卢沟桥事变后,杨靖宇发动西征,经常出击日军,支援关内的斗争。1938年5月,召集南满党和军队干部开会,讨论坚持游击战争策略。会后,在通化、临江一带开展抗日斗争,给敌伪军以沉重打击。同年冬,日寇实施惨无人道的归屯并户政策,并勾结日本武装屯田移民,加强对南满抗日根据地的摧残,抗日联军的处境更加艰难。杨靖宇率第一路军一部一千四百多人,进入长白山密林中。次年,在蒙江县境与敌人战
斗中受重大损失,队伍剩四百多人。1940年1月,为解决部队给养问题,命部队主力北上,自己带领一支小部队东进。到了最后,他身边仅有7名战士,4名负伤。于是杨靖宇下令4人转移。后来,他派了剩下的两名战士去找村落些吃的,下山后,两名战士被日伪军杀死。杨靖宇明白了一切。2月22日,在一间雪地中的小破屋里度过了人生的最后一夜。2月23日,孤身一人在吉林蒙江县(今靖宇县)保安村前三道崴子遇到四个中国人,杨靖宇恪守党的铁的纪律,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于是给了钱,让其中一人帮他买些食物和棉鞋。那个人回大屯泄密给日伪当局;关东军讨伐队包围了将军,并紧急召集由抗联叛徒组成的伪满特工队参战;经过数小时激战,将军被叛徒机枪点射命中要害,壮烈殉国。经日军解剖,发现他竟以军大衣中的棉花、树上的树皮、雪下的草根为食。凶手迄今仍苟活人世;特工队的领队叛徒、原抗联1军1师师长程斌于抗战胜利后混入山西省的八路军队伍,并于1950年代初被发现镇压。
第四篇:《抗日英雄杨靖宇的》
抗日英雄杨靖宇的故事
日,这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人民心目中的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倒下了.一群惨无人道的日本鬼子蜂拥而上,割下了他的头颅,剖开了他的腹部,可是当敌人面对杨靖宇将军的尸体时,完全骇然了,空荡荡的肠胃里,没有一丁点儿的食物.支撑着这位钢铁战士的竟然只是一些枯草,树皮和棉絮!每每看到这里,我都会热泪盈眶
1940年2月,杨靖宇将军率领直属部队的少部分同志在联系大部队的途中被叛徒告密,陷入日寇的重重包围之中.杨靖宇将军带领部队左冲右突,日夜抗战,始终没有甩开敌人.
为了保护有生力量,杨靖宇将军决定只留下两名警卫员跟随自己,利用自己吸引敌人的注意,让在突围中受伤的战士转移.几天后,杨靖宇将军身边仅有的两个警卫员也在下山寻粮途中被敌人发现,相继遇害.杨靖宇孤身一人与敌人周旋了五昼夜.鬼子劝杨靖宇将军投降,可杨靖宇高声喊道:&共产党员宁死不降!为革命牺牲没有什么可惜!&
日本鬼子恼羞成怒,一次又一次地组织火力朝杨靖宇疯狂扫射,但终因寡不敌众,杨靖宇将军不幸中弹牺牲
&头颅可断腹可剖,烈忾难消志不灭.&杨靖宇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第五篇:《读《抗日英雄杨靖宇》有感》
读《抗日英雄杨靖宇》有感
今天,由老师推荐,我阅读了《抗日英雄杨靖宇》这篇文章后,字字刻骨,读完我深有感触。
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我国便进入了全面抗战时期。杨靖宇率领第一路军队主动出击,有力地钳制住了日寇的兵力。在反“大讨伐”斗争中,他率领第一路军转战蒙江一带,最后只身与敌人周旋五个昼夜,渴了,抓把雪;饿了,吞棉絮,树皮或野菜。在日被敌弹射中胸膛,壮烈牺牲的故事,时年35岁。当敌人将杨靖宇割头剖腹后发现他胃里尽是草根和棉絮,连敌人都感叹:“大大的英雄!”的事。
杨靖宇,这个名字烙印在我的心头,他是革命的战士,人民的英雄!多少年了,他的名字在中华大地上一直被广为传颂,他的抗日精神、爱国精神和战斗到最后一息的气概使我心潮腾涌,他如一座不朽的石碑树立在亿万中国人的心头,他的名字无时无刻都在警示着我们: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杨靖宇,他是如此的顽强。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他可以适应各种恶劣的环境,渴了,就随手抓一把雪塞入口中;饿了,就把树皮扯下来吃,没有树,就将棉絮或枯草一口吞
下,时隔半月,胃里一粒粮食没进,战士们一个个的都被恶劣自然环境给打倒了,但唯独他没有倒下,如同一位巨人,有谁看到这一幕不会为此震撼呢?他为祖国奉献了鲜血以及生命,他虽然人死了,,但他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杨靖宇,一位战争中的巨人。他为了打败日本侵略者,艰苦奋斗!为了祖国的独立与民族的解放,战斗到了最后一息,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成了众所周知的人物,他是体现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人浩然正气以及不屈不挠的大无畏革命精神的杰出代表。
他的事迹是典范,他的精神是榜样。啊!抗日英雄杨靖宇,我们永远记住你!记住你危难之时英勇战、奋不顾身的英雄事迹,我会将你的爱国主义精神作为我人生中永远的榜样!
第六篇:《抗日英雄杨靖宇说课稿
西师大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抗日英雄杨靖宇
《抗日英雄杨靖宇》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说教材简析:
本册书有七个专题,本文所在的第四单元以“永垂不朽的革命精神”为主题,通过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感染,从而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抗日英雄杨靖宇》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主要刻画了一个在敌众我寡,陷入重围,在敌人的威逼利诱面前毫不动摇;弹尽粮绝之时,依然英勇顽强的痛击敌人,将最后一粒子弹射向自己而壮烈牺牲的大无畏的英雄形象。
2、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课程目标的设计要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本单元教材的特点,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阅读课文,了解抗日英雄杨靖宇的事迹,能说出故事的梗概。
(2)勾画出文中的细节描写,对其中印象深刻的细节描写能说感受。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自读自悟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揣摩字里行间表达的对杨靖宇大无畏革命精神的歌颂之情,从而激发对英雄的崇敬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说重点:引导学生说出故事梗概,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
4、说教法学法:
本课最大的特色就是用细节描写凸显人物形象,使其栩栩如生。教学中,我通过先自学后探究展示的方法引导学生品读文中的细节描写,和文本对话,接近英雄心灵,完成情感的自我升华。因此采用的教法主要有创设情境法、探究展示法、赏析词句法、朗读品味法。 说学法:主要采用自主预习法、读议结合法和探究展示法。
二、说学情
认知分析:通过对本单元前三篇文章的学习,学生已初步了解了革命历史。
能力分析: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文章,但概括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情感分析:由于本课所涉及的历史背景距今有半个多世纪,所以要注意启发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之中,并通过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感悟人物崇高的品质。
三、说模式
根据新课改理念和我校班额比较大的实际情况,近年来我校正在践行并推广“和·合”教育五环教学模式:创设氛围、预习交流、探究展示、达标检测、总结拓展。今年,我们在“三级建模”理念的指引下,又开始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学科新模式。
根据我校的教学模式和本单元语文略读课课型的特点,本节课我创建了以下教学模式:情境导入,明确目标;初读感知,理清文脉;品读感悟,探究展示;拓展总结,升华主题;达标检测,巩固提高。
四、说设计
根据本课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基础,我用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本课的教学设计如下:(出示时间预设)
(一)、情境导入,明确目标
1、游戏:猜人名。课前,和学生进行 “猜人名”的互动游戏,学生根据人物主要特点的描述猜测出生活在不同时期的几位英雄,从而引出杨靖宇。
走过悠悠的历史长河,有许多人深深的印在我们的心上。杨靖宇就是其中的一个。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悍然发动侵华战争(图片),在我们的领土上烧杀抢掠,从此,英雄的中华儿女就开始了为期八年的抗日战争,这期间,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杨靖宇的事迹更是惊天地泣鬼神。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生读课题)《抗日英雄杨靖宇》,师板书课题。
设计理念:(游戏导入)由生活在不同时期的几位英雄引出杨靖宇和他生活的历史背景——抗日战争,从而导入新课。这样设计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又能使学生明白人物所处的历史背景,尽快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更快进入学习状态。
2、出示本单元以及本课的教学目标。
设计意图:出示单元知识树和本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本单元的主题和本课的学习重点,在学习过程中有的放矢。
(二)、初读感知,理清文脉
活动一:初读课文,掌握字词。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检测学生在自主预习中对字词的掌握和课文内容的大概了解,并给学生质疑的机会。
活动二:细读课文,复述梗概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帮助学生完成概括故事梗概这一学习目标,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由于六年级学生大部分已经具备预习和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因此主要采用生自学、师由扶到放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记叙文的六要素或者文中重点词进行概括训练。
随机板书:不幸被围、突围五天、分开突围、独自周旋、壮烈牺牲
读了两遍课文,你觉得杨靖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能用几个词语概括一下吗?(生自由答,师引导:杨靖宇的优秀品质不只是这些,课文通过细节描写为我们展现了更多,本课最大的特色就是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品质,值得我们仔细品味。)
(三)、品读感悟,探究展示
探究问题:文中哪些细节描写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你从中感受到了杨靖宇的什么品质?
探究提示:
1、用我们学习的浏览方法快速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勾画出印象最深刻的细节描写的相关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
2、可以抓住杨靖宇的语言、行动、神态这些细节描写谈感受。
3、先独立思考,再组内交流。
4、代表发言,不完整之处本组成员可以及时补充。
新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因此,对本课的另一教学重点“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的突破,主要通过引导学生细读品悟、探究展示,感受人物品质,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使学生学会迁移,在刻画人物形象时可以全面地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节描写。
在汇报交流过程中,随机板书:关爱战士、舍己为人、英勇顽强、坚贞不屈
在学生汇报交流的基础上,出示关于细节描写的句段,通过多样化多角度设身处地的朗读,再次感受英雄之爱、英雄之勇、英雄之不屈,使杨靖宇的崇高形象跃然纸上,同时在朗读中通过揣摩细节描写的妙处再次感受杨靖宇的高尚品质。
5、杨靖宇牺牲后,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动呢?(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杨靖宇大无畏英雄气概的崇敬之情,我采用师生合作配乐朗读和引读的方法学习杨靖宇牺牲后的部分。)
师引读末段:这就是我们心中的英雄,他为了民族大义,宁死不屈、视死如归,杨靖宇虽然倒下了,——(生接读末段);让我们带着深深的崇敬之情大声告诉所有人,杨靖宇虽然倒下了,——生接读
(四)、拓展总结,升华主题
1、补充抗战胜利、新中国成立和今天幸福生活的图片。
师: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像杨靖宇一样优秀的中华儿女前仆后继,抗日战争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图片),日,一个伟大的新中国诞生了,2013年的今天,我们坐在这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迎着新中国的朝阳茁壮成长。是无数的革命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像这样的英雄还有许许多多,那么除了杨靖宇,你们还知道哪些抗日英雄以及生活在和平年代的英雄呢?(生答,师随机补充英雄的相关图片)
2、这些英雄虽然有的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正如臧克家在《有的人》这首诗里写的那样,生读诗歌片段。英雄是一座丰碑,永远屹立在我们心中;英雄是一盏明灯,激励我们勇敢前行。让我们永远铭记英雄,做新时代的好少年、好学生。
设计意图:诵读诗歌片段,感悟英雄的永垂不朽,受到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永远铭记英雄,并激励自己前行。
(五)、达标检测,巩固提高
1、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掌握基础知识、进行基本技能和能力的训练、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并依据学生的达标情况进行反馈矫正。
2、课外练笔
设计意图:这是对本课写法的迁移和运用,使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认真观察、学以致用,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五、说板书:
16 抗日英雄杨靖宇
突围五天、分开突围、独自周旋
舍己为人、英勇顽强、坚贞不屈
板书设计思路清晰,言简意赅地再现了本课的两个教学重点:故事梗概和细节描写对凸显人物形象的作用,使杨靖宇大无畏的崇高形象跃然纸上,从而既达到了赞英雄、立志报国的目的,又引导学生学会迁移,尝试学以致用。
六、说评价
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应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重功能,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本节课主要从自学情况和课堂表现两方面进行评价,注重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在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形式下,评论到“组”,而不只是“个人”;这样既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进一步发展,又能起到以优带差,齐头并进的目的,更是对“和·合”教育理念的一种渗透。
七、说开发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合理利用,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节课主要从文本资源、工具资源、课外资源三方面进行了开发利用,使教材文本、自学提示、影视资源、校园文化资源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作用下,实现了资源的有效整合,有机
八、说得失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存在诸多无法预知的因素,课后及时反思可以使我们发现不足,寻求改进办法,使教学日臻完善。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比较合理,顺利地完成了教学内容,达到了预先设计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较好;但也存在一些缺憾,比如对时间的把握不够好,有前松后紧现象,课堂容量稍大等问题,这是我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以上是我对本课的一些设想和尝试,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评委老师多提宝贵意见!感谢您的用心聆听!
与"我心中的革命英雄杨靖宇"相关文章
热门排行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少年英雄杨靖宇电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