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条什么牌子好但存方寸地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
08-11-17 &匿名提问
坚持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保护耕地的面积不减少和质量不降低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出自《增广贤文》,意思是:只希望留存这方寸之地,给子子孙孙以耕种之用。意味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保护好现今的土地。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但存方寸地,留于子孙耕:把现在可以耕种的土地留给子孙。意思是,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不要只顾眼前的利益,而让子孙承受我们破坏环境带来的后患。 有限的资源,无限的循环:让现在有限的可用资源,在子孙手里无限的循环下去。 珍惜自然资源,公(应该是“共”吧)营生命绿色:爱护环境,珍惜资源,共同营造生命绿色。还是说要保护自然环境。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但存方寸地
200720087136428.63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时下,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心态问题,诸如“社会心态”、“文化心态”等等概念,时常见诸报端。其实,“心态”并非什么新鲜概念,中国古人对心态早有深刻的阐述,只是我们没有太在意罢了。清代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解释“态”字曰:“态(繁体作‘態’),意态也。意态者,有是意,因有是状,故曰意态。从心、能,会意。心所能,必见于外也。”这是说,所谓“态”,专指心的一种能力,有怎样的心,就会外现为怎样的姿态,所以一切“态”的根本都来自于人心。换句话说,“心”是有“态”的,从外在的“态”可以透视我们那个神秘莫测的“心”。
有一句古话,我最早是从《增广贤文》这部书中看到的,当时便眼前一亮,牢牢地记在心里“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中国古人的大智慧真是令人赞叹!《增广贤文》只是古代孩子们的启蒙读物,但我以为这是最好的语文教材、德育教材,不到5000字的篇幅,却道尽世相百态、人生哲理。我常想,我们现在编了这么多“思想道德”教程,但又有哪一部真的超过了这本薄薄的《增广贤文》呢?“贫贱忧戚,乃是玉汝于成。非上上智,无了了心。护疾忌医,掩耳盗铃。烈士让千乘,贪夫争一文。气是无明火,忍是敌灾星。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万事劝人休瞒昧,举头三尺有神明……”读着这样的文字,我们的心灵自然会受到触动。后来,再查资料,知道“但存方寸地”这句话出自宋人贺亢的诗:“有客来相问,如何是治生?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原来,这竟然是古人“治生”的秘诀啊!
“方寸地”是个比喻,并非指真正的土地,它指的是人心。人之心部不过方寸大小,但一切世间之善恶、世相之治乱、世道之冷暖,皆由这方寸之地而生,所谓心如大地,能生万物,故汉语也将心称为“心田”。“心态”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如何把握?古人譬之于田地,就非常巧妙而深刻。宋代大儒叶适作过一篇《留耕堂记》,他回忆说,在他孩稚之时,“但存方寸地”这句话就在其家乡流传甚广,因此他将自己的小居命名为“留耕堂”,并写下这篇记,文中写道:很多人都拼命想给后代留下多少财富,以为这样一来,自己的后人便无忧,其实“货虽留而心不足以留也。留之家,家不能受,留之子孙,子孙不能守,甚至刑祸戮辱,水火盗贼”。真正爱自己的子孙,就将一片干净的方寸地留给他们吧,“货虽不留,心足以留也”。古人这种看法的深刻在今天尤为显现。
比如,当下社会,“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就是:出于对GDP的疯狂追逐,一些地方大上诸如高档别墅、高尔夫球场等项目,违法占地一路狂奔,基本农田难以守护,许多农民已经丧失了他们的土地,表面的“繁荣”背后,是令人深忧的“地荒”,而透过这“地荒”,我们看到的又是一种触目惊心的“心荒”!据报载,某地一个高尔夫球场,每日偷采地下水灌溉那一望无际的草坪,而当地的村民,已经到了没有水喝的地步!其实,那绿油油的草坪不正是“心荒”的表现吗?正如段玉裁所解:“心所能,必见于外”,如果人心变成荒漠,难道这个外在的世界会是绿洲?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留有余地。比如建筑楼群,要留出一些余地给绿树、给花草、给阳光、给空气;铺筑路面,每到一定的距离,便要留下一条名为缩水线的“余地”,以免路面发生膨胀而破裂;中国书画上的“留白”更是一种高妙的艺术境界……我们需要高楼广厦,需要高速公路,但我们也需要一些看似“多余”的空地。人生不也是如此吗,留下一点点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关注一下自己那片“方寸之地”,因为只有在这种时刻,我们才真正触及到生命的本真。
如果每个人的方寸之地不再荒芜,老人摔倒了无人敢扶、街头被抢了无人敢管这种现象就会从根本上绝迹。是的,让心态平和一点,让心态宽广一点,让心态真诚一点,我们的世界就一定能变得和平、和谐、和睦。
作者:张培锋
(本文来源:天津网-天津日报
跟贴读取中...
跟贴昵称修改后,论坛昵称也会变哦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网易新闻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271479条
评论234409条
评论176758条
评论153371条
评论147249条
游戏直充:
热门功效:
热门品牌: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日 04:25来源:
江门市新会区区长 伍培进《
版)李克强总理在会见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集体代表时指出:加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任务,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措施,也是衡量科学发展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准。江门市新会区位于珠江三角洲腹地,人多地少,土地后备资源尤为短缺。新会区深入学习中央关于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精神,将李克强总理重要讲话作为行动指南,更观念、立规划、把闸门、强监管、促盘活,开拓创新,走出了一条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内涵挖潜式路子,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更观念。新会区利用“6·25”土地宣传日,通过电视、报纸、网络、街头普法、发放宣传册等全方位立体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国土资源管理的国策意识,提高全民国土资源保护的法律意识,在全社会营造节约集约的浓厚氛围,使以节约集约为内涵的资源意识成为公民意识的一部分,成为全社会共同倡导和推崇的价值理念,成为社会公众的自觉行动。立规划。新会区以规划为龙头,出台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努力提高规划的前瞻性与可操作性,切实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整体调控功能。新会区还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各类与土地利用相关的专项规划(如城市规划、村镇规划、交通、水利规划等)进行相应调整或修订,确保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把闸门。新会区严把土地供应关,加大项目的集约化程度。2007年,新会工业用地平均投资强度每亩约65万元。近几年来,区政府、国土部门、发改部门等严格把握土地供应政策,严格项目准入,2012年全区工业用地投资强度平均已达每亩180万元,是2007年的2.76倍,促进新会土地更加高效利用。强监管。新会区加大对审批后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力度,对全区建设用地建立跟踪管理台账,建立了部门联动、综合会办、建设用地建设情况定期巡查、竣工综合验收等一系列批后监管制度。根据台账及时发现土地闲置、土地利用率不高、未按期开竣工情况并及时处置。促盘活。新会区近几年将立足点放在内部挖潜上,摸清全区土地使用情况家底,建立了全区存量土地台账,积极盘活存量土地并开展“三旧”改造,从根本上提升了新会区单位建设用地贡献率,推进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缓解了建设用地紧张状况。“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国土资源工作支撑各行各业,影响千秋万代。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已经成为时代的命题、发展的命题。新会区在现实忧患中作出理性抉择,树立科学的资源管理观,将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体现在政府决策中,落实到各项建设中,科学规划用地,着眼内涵挖潜,走出一条建设占地少、利用效率高的符合区情的土地利用新路子,以节约集约用地的实际行动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robot]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用户名&&密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意思是什么
X_鸣人2715
凡事不可做绝,须留一线生机,为子孙后代积攒福田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内存条什么牌子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