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花视频频亩

版权所有 & 中国网·东海资讯 监督电话:025-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号 京网文[5号
法律顾问: |
|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投资千万种五百亩花海&浙江缙云笕川村打造“花花世界”
&&&&来源:&&&&
&&&&&&字号
“等到5月,全省第一条花海小火车将给我们村带来更多的机遇。”这几天,浙江缙云新建镇笕川村丁必进等村民,将花籽拨入一排排已整好的田畦,畅想着即将到来的花海盛况。
500多亩土地,投资1000多万元种“花海”,同时投入300多万元,建“环海”观花休闲小火车,建成后将收门票游览,2016年,缙云新建镇笕川村美丽乡村建设有了升级版。
去年,笕川村以“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发展理念,推进老村老宅特色改造及开发利用。对原来的古街道进行改造,修复青石板、鹅卵石道路,并将原来的二十八间、十八间庭院打造成花样庭院,使原来的老房子焕发新的活力。五线下地,光伏发电,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典范......一项项成绩记录着2015年笕川村的发展脚步。
“我村美丽乡村、五水共治等工作虽然成效显著,但不能‘吃老本’,新年要从零开始,开创新局面,创出新业绩。”这是省人大代表、缙云新建镇笕川村党支部书记施颂勤的原话。
早在春节期间,笕川村春节前后从部分村民中500多亩土地流转集体,决心形成连片创意花海,把美丽乡村与美丽经济有效对接,建设成农民增收和集体事业并重,及一二三产融合、观光休闲一体的“花花世界”,让美丽的新笕川进一步提升档次。
办集体事业,群众工作是前提,群众支持是基础。“每亩800元租金,土地流出户都十分高兴,500多亩土地不到一个月就落实到位了。”施颂勤介绍,办一项事业,不能搞“空头支票”,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村里考虑最多的还是村民的利益,因为租金合适,村民的积极性非常高。春节刚过,田畈上便是一派春意浓浓、热火朝天的春耕景象。
在设计图上可以看到,花海选址就在高速和高铁沿线的田畈上,等到花开的时候,乘车过往的乘客可享受到缙云的美景。
农业部门专家分析,花海+小火车建成后将为各地提供休闲、观光、写生、民宿、美食组团营销相结合的“多功能”美丽经济样本,同时将成为推动农户增收、发展集体经济的又一“摇钱树”。
笕川村工作人员介绍,为提高办事效率、建好花海,对接好“五一”黄金周,目前已排出时间表,相关工作到位,环环紧扣,小火车轨及站台等在四月下旬前建好,整个花海五一开放。赏花期可持续100天,然后再复种,再欣赏。(丁南森)
(责编:王丽玮、翁迪凯)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原创推荐|风情小镇
图说浙江|人民电视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水稻亩产世界纪录是如何诞生的?
稻近日,农业部验收专家组组长程式华宣布:隆回县羊古坳乡雷锋村108亩超级稻高产攻关片加权平均亩产926.6公斤,世界水稻史上大面积(100亩以上)亩产的最高纪录诞生。这个新的世界纪录是如何诞生的?按照袁隆平院士的攻关方案,保证水稻高产,良种是核心。创下纪录的这片百亩稻田,种植的就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Y两优2号”。2008年,这个品种曾被国内一家企业以650万元的“天价”拍下了专属使用权。当时的拍卖底价是400万元,经过6轮竞价后成为那场拍卖会的“榜眼”。2007年底,“Y两优2号”在海南试种,亩产高达754.74公斤。而普通的水稻产量也就三四百公斤。“良种就是要将形态改良和杂种优势利用结合起来,就像好的运动员,既要高大壮实,还要体力充沛。”袁隆平介绍说,这个品种优点多多:前期生长快便于机插、耐肥抗倒、穗大粒多、抗病性较强、增产潜力大。据介绍,此次高产攻关使用了一些新法子:深耕后,每亩掺几百担黄土,再施用石灰,调节土壤酸碱度。四周开沟,有利于水的灌溉和循环,让作物好“喝水”。播种时,东西对行,南北通风。插秧时,要求非常严,每兜禾要插两粒谷子,比以往多1倍,这样稻田里的有效苗才会多。移栽时要带着土插秧,这样上午插完,下午就能长新根,比以往快了1天。“水稻生长前期要控水,中期保持有水就行,孕穗期和抽穗期要多水,后期则是干干湿湿。病虫害以防为主,打了四五次农药,没出现大的病虫害。除草剂对水稻生长帮倒忙,所以我们是人工除草。”袁隆平院士还特别夸奖了一位“功臣”。就是这位“功臣”,让百亩攻关片首次享受了量身定造的“配方精确施肥法”。项目组首先拿出了两三分地不施肥种植“Y两优2号”,发现土壤只拥有供给亩产500公斤的肥力。而要达到亩产900公斤,必须给土壤补充所需的氮、磷、钾等营养。“补充营养很有讲究,既要全面,又不能有短板,而且在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所需的养分不同,要投其所好。”袁隆平表示,除了种子和栽培方法两个因素,水稻超高产还需要得天独厚的栽培环境。此次创下世界纪录的百亩攻关片土地肥沃,排灌方便,小环境气候非常适合种植超级杂交水稻。 (据《光明日报》)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独家独到独立
凤凰网个人中心
请先登录再进行操作
记住登录状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字体:&&&&
是什么让双季稻亩产量创下新的世界纪录?(附图)
&发布时间: 17:09:08 &来源:中国农机网
我国现有水稻种植面积4亿多亩,其中华南双季稻分布于湖南、江西、广东等地,播种面积约2亿亩,年亩产量约900公斤。正是凭着李志新多年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种植的经验,“华南双季超级稻”项目才会最终落户于辰兴合作社。
  我国现有水稻种植面积4亿多亩,其中华南双季稻分布于湖南、江西、广东等地,播种面积约2亿亩,年亩产量约900公斤。前不久,一个令国人振奋的消息从广东省兴宁市龙田镇环陂村传来:由袁隆平院士领衔的“华南双季超级稻年亩产3000斤全程机械化绿色高效模式攻关”项目测得晚造亩产705.6公斤,加上此前测得的早造亩产832.1公斤,示范田年亩产量达到1537.78公斤。
  这也是双季稻亩产量新的世界纪录。测产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模式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是一种绿色、高产、高效的模式,该模式的应用将提高水稻机械化栽培水平,促进超级稻实现超高产、高品质和高效益。
  按照我国水稻平均年亩产450公斤的标准计算,“华南双季超级稻”相当于用1亩地种出了3亩地的产量。测产验收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说,这样的高产竟是在病虫害高发、台风天气频繁的广东实现的,对于“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施来说,“华南双季超级稻”不啻为一次成功探索和重大突破。
  “项目采用水稻高效生产模式,除了良种,种植过程以农机为载体,遴选集成了一批节本高效的关键技术,从而合力达成增产目标。”兴宁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示范田采用袁隆平院士亲自选育的“超优1000号”,采用华南农业大学唐湘如教授团队的“强源活库优米技术”,实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通过先进农艺农机的有力支撑,既破解了绿色高产的密码,也放大了水稻产量的增益效应。
  “良法”发力:强源活库剂肥并举
  广东省农业厅总农艺师陆国煌总结说,“华南双季超级稻”项目采取“超级稻+强源活库优米技术+钵苗机插秧+机械化病虫绿色防控”技术,好气灌溉,全程机械化,绿色统防统治病虫害。
  在龙田镇辰兴种粮专业合作社,记者见到了这次“华南双季超级稻”项目的实际操作者、合作社理事长李志新。在当地,李志新是出了名的种粮大户、农机大户。“以前也参加过一些水稻高产创建项目,但是今年能够取得这么好的效果,还是有点意外。”李志新说,更让人欣喜的是,虽然亩产量打破了世界纪录,但种植强度与以往相比并没有什么不同,专家们提出的先进种植方法和他自己的种植习惯也颇多合拍之处。“操作起来没什么难度,一般农户都可以学会。”
  李志新口中的“先进种植方法”,就是项目的主推技术之一——“强源活库优米技术”,即在适宜叶面积指数和库容量下,强化源和库的质量栽培方法。强源,即增强叶片的光合功能,延长叶片的光合作用时间,通过强源作用而增加源的同化物,促进结实率和千粒重的提高;活库,即增加库接受同化物特别是蔗糖的能力;优米,即减少稻米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增加胶稠度,进而改变水稻的外观品质和食用品质。
  虽然原理听起来有些高深,但对于种植农户来说,大可不必为搞懂这些术语而大费脑筋,而只需要根据指导正确施用项目投入品即可。其中包括:育秧时施用超级水稻壮秧剂,同时适时适密插秧,两次施用“超级水稻专用肥”,齐穗期喷施“超级水稻米质改良剂”。上述剂、肥,均已获得国家专利。
  更多通过提高肥料和营养剂利用率、降低肥料施用率来达到绿色增产的效果,是“强源活库优米技术”传达出的核心理念。同时,由于不改变既有的种植习惯、不需要投入额外劳动,因此这项技术很容易被农民掌握和接受。“根据目前推广示范的结果来看,应用‘强源活库优米技术’可使水稻增产12%以上,平均每亩增产80~100公斤。”在兴宁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看来,这种方法的好处不仅在于所育水稻抗倒伏性增强,每穗结实还能多达200至460粒。
  “良机”支撑:不伤根苗适度密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除了良法,对于“华南双季超级稻”项目的成功来说,全程机械化生产同样功不可没。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党委书记马国辉说,全程机械化操作是该项目技术特点之一,这也符合我国农业发展趋势,有利于今后大规模推广。
  “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农机的支撑,如使用壮秧剂需要塑盘集中育秧,施基肥需要用插秧机同步深施肥插秧等等。”说到“老本行”,李志新打开了话匣子。
  在辰兴合作社的仓库里,各种农机具一应俱全,包括种子发芽器、育秧机、钵苗插秧机、大型联合收割机等。早在2007年,李志新就购进了1台烘干机,尝到了水稻机械化生产的甜头。2010年,他所承包的100多亩地已经实现了生产全程机械化。正是凭着李志新多年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种植的经验,“华南双季超级稻”项目才会最终落户于辰兴合作社。
  “种子经过发芽器恒温催芽,再经过育秧机育秧,长到两厘米长就可以移植到大田里。”说到插秧机,李志新颇为自豪地告诉记者,合作社拥有广东第一台钵苗插秧机,“目前全省也没有多少台。”这台钵苗插秧机,是李志新2014年在一次农机展销会上“相中”的,回来后立马下重本购置。“人工抛秧秧苗密度过大,机插则可以调整每株秧苗行距为33厘米,株距为12~20厘米,形成宽行窄株的适度密植格局,对于种植‘华南双季超级稻’来说,一方面比较通风,也可以减少病虫害。”李志新说。
  在“华南双季超级稻”项目中,钵苗插秧机一天可插秧十几亩,是人工插秧效率的数十倍。更重要的是,与传统毯苗插秧机相比,钵苗插秧机在插秧过程中秧苗在钵体中较难分离,根苗不容易受伤,每亩可以节种20%以上,栽插后早发稳发,低位分蘖多,成穗率提高,穗数和粒数增加,亩均可以增产5%~10%。
  收割也是水稻机械化生产水平较高的环节。“一台大型联合收割机每天能收30亩,多的话可达40~50亩,以前人工收割,一人一天只能收半亩。”李志新说。而据兴宁市农业局测算,“华南双季超级稻”项目早稻产值为2163.46元/亩,对比全市平均水平每亩增加收入701.74元。其中,通过成本核算,全程机械化更是大大降低了该项目的人工投入。在1075元的亩成本投入中,机耕、机插秧和机收成本累计340元,人工成本仅为160元。在不少种植户眼中,由于目前农业劳动力价格持续走高,机械化带来的人工成本降低对于增加种粮效益至关重要。
责任编辑:机经网编辑部 tongdx
字体:&&&&
如果您还不是会员,欢迎!评论不能多于500字。&&
已有1320条评论&&
用户名:&密码:
&匿名发表&&&&
&&留言须知
o 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管理制度》。
o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
o 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淫秽内容。
o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o 您的言论机经网有权在站内保留、转载、引用或删除。
o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遵守上述条款。
&&&&&&&&&&&&&&&&&&&&&&&&&&&&&&&&&&&&&&&&&&&&&&&&&&&&&&&&&&&&&&&&&&&&&&
会员服务涉及机械行业各种研究报告、数据库查询、产品市场调研等。帮助企业全面掌握第一手权威信息。
&&&&企业自供信息
&&&&产品展厅
客户服务热线:010-
邮箱:声明:版权归机经网所有 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京公网安备:(2)中科院欲斥5亿建世界最大雾霾实验室 占地50亩
四川新闻网-环保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资讯热线:[028] QQ:
中科院欲斥5亿建世界最大雾霾实验室 占地50亩
】 【来源:华西都市报
原标题:  
制图姜宣凭
  华西都市报记者独家揭秘中科院大气环境模拟系统
  随着不断侵袭而来的灰霾,中国科学技术最高学术机构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也在不断努力寻找研究的方法、方式。“应加快建设大型大气环境模拟舱,为我国大气环境研究和灰霾治理提供重要平台,”中科院“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课题组首席研究员贺泓屡次提出呼吁,建议推进大型烟雾箱的建设。
  事实上,贺泓提出的大型烟雾箱建设只是庞大的“大气环境模拟系统研究计划”一个组成部分。按照规划,包括两个大型烟雾箱在内,“大气环境模拟系统研究计划”一共由六大系统及其辅助设施构成,总投资5亿元,规划占地50亩。
  日前,华西都市报记者在北京举行的“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上,首次看到该系统的总体规划图。
  1雾霾实验室什么样?
  总占地约50亩 六大系统模拟大气环境
  此前,有外媒报道称,中国科学家计划在北京怀柔建设世界最大的“烟雾箱”以模拟灰霾的形成和治理,报道称项目并已得到批准。
  但是该项目的筹备负责人、中科院生态研究中心研究员贺泓对此明确否认。贺泓说,“烟雾箱”只是中科院一项庞大的大气环境模拟系统研究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尚未得到发改委批复。
  今年三月初,在北京举行的“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上,贺泓首次公开展示了大气环境模拟系统的总示意图。
  华西都市报记者从这幅总示意图发现,系统内的核心建筑群呈扇形分布,根据规划大气环境模拟系统总占地约有50亩,其中共包括六大子系统,分别为大气光化学模拟舱、大气气溶胶模拟舱、检测系统、数值模拟系统、超级观测站、预模拟及辅助设施。
  贺泓说,大气光化学模拟舱和大气气溶胶模拟舱俗称就是“烟雾箱”系统。
  据介绍,早在2008年中科院就已对大气环境模拟系统的建设提出规划设想,在2010年依据“十二五规划”提出申请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气环境模拟系统”,虽然未通过发改委评审,但之后至今该系统一直被列为备选项目。
  2雾霾实验室什么用?
  初步预算5亿元 研究中国灰霾治理策略
  那么这个庞大的大气环境模拟系统项目需要多少钱才能完成?
  贺泓说,整个项目目前初步预算需要5亿元。据一位业内人士向华西都市报记者透露,该项目之所以迟迟未获批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耗资巨大,在评审层面存在分歧。
  不过该人士认为,随着治理雾霾的紧迫性越来越强,而该项目的计划和目标又相对非常完备,因此“在当下这个时期很有可能会获得批复或者部分批复。”
  此前,贺泓在多个场合呼吁,应加快建设大型大气环境模拟舱,为我国大气环境研究和灰霾治理提供重要平台。
  贺泓介绍,目前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已建成了多个大型大气环境模拟舱。例如,德国SAPHIR大气模拟反应室(370立方米)、西班牙EUPHORE烟雾箱(204立方米)、美国加州UNC烟雾箱(150立方米)等。
  贺泓说,这些国家都发展出了适合本地大气污染状况下的空气质量诊断和预测模型。其中,欧洲的烟雾箱主要进行单一的大气化学过程研究,并验证了多个大气化学机制;美国、澳大利亚的烟雾箱则主要用于复合大气污染过程模拟和健康效应的研究。
  “由于雾霾污染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国外已有研究成果并不适用于我国的具体情况。”贺泓强调,“灰霾研究和控制需要根据我国的污染状况和不同区域的经济水平制定不同策略。”
  按照贺泓的设想,大气环境模拟系统中的两个烟雾箱都是300立方米,如过建成,将是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气环境模拟实验室。也将是世界最大的烟雾箱,“箱子是用来模拟大气的,箱子越大,墙壁效应越小。”
  3雾霾实验室咋运转?
  研究二次颗粒形成 建预测及控制模型
  据介绍,烟雾箱常用由塑料膜、玻璃、不锈钢等惰性材料制成的容器来模拟大气层。
  目前我国仅有为数不多的中小型模拟舱。在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建有30立方米室内烟雾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所建有50立方米的光化学烟雾箱、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建设的4个6立方米室外烟雾箱,此外,在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也拥有目前国内较完备的烟雾箱。
  贺泓说,我国中小型模拟舱研究存在诸多局限,受容量、规模所限,小型烟雾箱无法真实再现大气光化学反应过程。
  贺泓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亟待建设符合国情的大型大气模拟舱。
  据贺泓介绍,大气是开放体系,而大型烟雾箱是一个较大的封闭系统,在里面可模拟各种大气中发生的反应。中国的这两个大型烟雾箱在建成后,将重点研究大气二次污染颗粒的形成机制,为评估污染控制技术和措施效果、有效控制灰霾污染提供理论依据。
  现阶段,气态前体污染物如何在大气中快速转化形成二次细颗粒物是我国大气雾霾研究的前沿和挑战性科学问题,其中很多转化过程现在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
  因此,贺泓乃至中科院也对这条他们设计的大气环境模拟系统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并制订了一系列的科研目标:拟建大气环境模拟系统,以大气光化学模拟舱和大气气溶胶模拟舱为核心,可模拟我国实际大气污染状况下的二次污染物形成过程,揭示大气二次污染形成机制,获得评价气溶胶的气候和环境效应,并于外场观察和数值模拟耦合,形成闭合实验体系,建立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大气污染预测、诊断及控制决策模型。形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平,集重大科学问题研究、区域大气污染控制决策服务、新兴产业带动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平台。
  全国布网 追踪大气灰霾
  中国科学院在2012年启动成立了“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课题组,由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研究院贺泓担任首席研究员。
  该专项计划用5年的时间,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为研究区域,阐明区域灰霾形成的机制,研发致霾关键污染物的控制技术,为控制灰霾污染提供科学可行的技术和政策解决方案。
  污染元凶:燃煤和机动车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是“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组之“大气灰霾溯源”项目负责人。去年,王跃思的课题组首次发布报告“京津冀灰霾中检出大量危险有机化合物”,并引起广泛关注。
  王跃思说,当时席卷中国中东部地区的强霾污染物化学组成,是英国伦敦1952年烟雾事件和上世纪40-50年代开始的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污染物的混合体,并叠加了中国特色的沙尘气溶胶。他认为,中国雾霾出现的大量含氮有机颗粒物,这就是“洛杉矶上世纪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之一”,并指出这一“危险的信号”。
  王跃思介绍,中科院在全国布设了由40个站(点)组成的大气质量联合观测网,覆盖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为我国大气质量开展长期、定位和联网观测提供精确的科学数据。
  通过多年对污染较重的京津冀地区PM2.5的跟踪调查,王跃思发现这些地区PM2.5主要的来源均为燃煤、机动车、工业和餐饮。其中,河北城市燃煤、机动车、工业和餐饮所占份额分别约为44%、14%、9%和8%,天津分别约为25%、21%、18%和6%,北京的则为30%、22%、12%和13%。
  王跃思说,从数据上看,燃煤和机动车排放是两大主要污染源,二者在重污染时段所发生的作用占到70%以上。
  污染颗粒:60%为二次生成
  作为“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课题组的首席研究员,贺泓研究的主要领域是二次颗粒物的形成。贺泓说,研究发现在成霾污染过程中,二次生成细颗粒物可占PM2.5的60%~70%以上。
  PM2.5来源可分为一次源(直接排放)和二次源(二次生成)。一次源是指污染源直接向大气中排放颗粒物;二次源则是指污染源排放的气态污染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产生颗粒物。
  贺泓说,硫酸盐在成霾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监测数据显示,通常硫酸盐在大气PM2.5颗粒中的占比在15%至20%之间。而二次污染生成过程中,燃煤、重化工、机动车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气体经过大气氧化作用,也变成硫酸盐和硝酸盐颗粒,从而加剧雾霾的发生。
  贺泓说,截至目前仍不太清楚某些二次粒子究竟是如何形成的。目前正根据现有的大气模拟环境试验和外场的观察和数值模拟进行交互验证,形成闭合试验体系。
  贺泓表示:“今后,我们要加强大气新粒子成核机制,二次粒子形成、增长和老化机制的研究,特别是霾形成机制中的关键过程。”
编辑:黄立
资讯热线:[02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上有鬼吗视频大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