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召唤13激战2到底好不好玩玩

其实我感觉使命召唤13游戏素质_单机游戏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987,814贴子:
其实我感觉使命召唤13游戏素质
其实我感觉使命召唤13素质不如泰坦陨落2,都是突突突,使命召唤13什么要素都没有,泰坦陨落2又有近身格斗,又有潜入要素,现在使命召唤真的是越做越垃圾,和11的狗血剧情和烂尾结局真够垃圾的,整天号称高素质,结果越做越垃圾
女士们先生们,我是来自...
别人打我,我头皮发麻,...
一前只玩过使命召唤的单...
这个东西用了会被封号吗?
这游戏的生存模式要是有...
先说好,我是转的,喜欢...
中国的近代史并不缺乏可...
而且泰坦陨落2画质还好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使命召唤13:无限战争》上手体验图文心得 游戏好玩吗
  五、问题还是不少
  不可避免的,这次 Beta 测试中还是暴露了一定的问题,除了前文提到的副武器存在感大幅度下降以外,变异武器必须的 Salvage 获取方法也极其苛刻,我和基友不断地开箱,有时一个箱子甚至只会开出3个零件!要知道&普通&等级的变异武器都需要上百的 Salvage 才能购买,&史诗&等级的变异武器甚至需要3500的 Salvage 才能购买,简直是爆炸。难怪开发商之前表示想获得一把自己想要的&史诗&武器估计需要打上千场比赛,OMG?!
  虽然个人认为本次地图的设计还算不错,但是从地图本身来讲,适合 Wallrun 的场所并不多,感觉就好像制作组可以忽略 Wallrun 的用途一样。并且游戏的重生点设计很有问题,动不动刚重生就被背后的敌人干掉,非常的不爽,再加上游戏中不知为什么,角色的脚步声几乎听不见,导致很难去判断敌人的位置。
  而且,地图颜色的设计太不美观了...一直是冷色调,不像《黑色行动3》那样&色彩斑斓&。
  我现在严重怀疑 IW 的武器设计师眼睛有问题,当我在游戏中高高兴兴的给武器换上一个新皮肤时,我的狗眼!!!这是什么?一坨绿色的翔被我端在手上,感觉就好像一张绿色的贴图直接被扣在了武器上一样,太丑了,真的是太丑了,和《黑色行动3》的武器皮肤相比简直了......
  ▲就好像一个绿色贴图直接扣到了枪上
  ▲再看看《黑色行动3》的武器皮肤
  在《黑色行动3》中,比赛结束后会把胜利队伍的排名前三的玩家单独拎出来,让他们展样一下,这时候这三名玩家可以做各种稀奇古怪的动作,《无限战争》将这点扩大了,胜利队伍的所有玩家都可以上镜!这就引申出一个问题,六个玩家中第一名站的位置不是正中间,强迫症看了会很难受.....(被打飞)
  ▲不对称啊!站的不对称啊!
  除了在对战结束后玩家可以做稀奇古怪的动作之外,对战中玩家可以做出各种手势,做手势的时候是可以右手继续攻击,这就非常贱了......不过开发商却加入了一个很令人费解的设定:玩家做手势的时候,其他玩家看到的全是握拳这个动作,那我这手势做给谁看啊?
  不过根据我第二周测试的观察,默认手势在别人看来都是握拳,而部分手势是可以让别人分辨出来的,不知之前的握拳是 BUG 还是怎样。
  ▲Rock and Roll!
  最后还不得不提一句,IW 的开发人员实在是太偷懒了,《无限战争》的 UI 简直和《黑色行动3》一模一样,比如分数奖励(Score streak)可以使用的时候,提示的样式和《黑色行动3》一模一样!主动技能冷却完毕后的提示,也是同样的黄底黑字,完全照搬《黑色行动3》,感觉 IW 的设计人员集体死咗了一样.....(至少之前每代 COD 的 UI 都是重新做的。)
  ▲《无限战争》中的提示字样(最下方)
  ▲《黑色行动3》的提示字样(最下方)
  六、结语
  《使命召唤13:无限战争》这次的多人 Beta 测试算是给一些不期待游戏的玩家打了一剂强心针: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从测试中我们也能看到动视尝试着改变多人对战战术的理念,正应了之前的那则新闻,动视CEO表示他们肩负着让COD保持新鲜刺激的责任。
  当然,路子还是那个路子,《无限战争》的网战并没有完全摆脱之前作品的影子,还是有一定模式化的痕迹,甚至也有一些偷工减料设计不合理的地方,但是作为一个一玩玩一年的&年夜饭&,也算是让人满意,期待正式版的表现。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专题
更多相关讨论请前往: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使命召唤13:无限战争攻略目录
使命召唤13:无限战争相关攻略
扫描关注游侠网
Call Of Duty: Infinite Warfare视频上市时间:游戏平台:PC PS4 XBOXONE 游戏类型:第一人称射击FPS游戏语言:英文,中文制作公司:Infinity Ward发行公司:Activision游侠网7.0GameSpotN/AIGNN/A我要评分:已有7796657人关注标签:局域网联机3D画面支持手柄中级水平射击动作&>&&>&&>&&>&正文
评头论足:你觉得《使命召唤13:无限战争》好玩吗?
21:18:48 来源:游民星空[原创] 作者:梁萧 编辑:梁萧 浏览:loading
  《使命召唤13:无限战争》已经在今天中午的时候正式发售了,对于本作玩家们可谓是有爱有恨。
  游戏从正式对外公布起,就处在争议中之中。首支预告在公开的三天内,观看量达到了740万次,足可见《使命召唤13》所受到的关注。但是这其中,28万人点了不喜欢,而点了喜欢的只有17万人。而到了游戏已经发售的今天,该预告片已经被观看了超过3470万次,不喜欢的人数超过了330万,而喜欢的人数则只有54万多,伴随高关注度的则是褒贬不一的评价。
首支预告到现在不喜欢的人数超过330万
  大家对于《使命召唤13:无限战争》的一大槽点可能就来自于其外太空背景了。四代游戏《现代战争》凭借其临场感极强的电影化叙事手法大获成功,为《使命召唤》系列走上写实FPS的霸主地位立下了汗马功劳。直到现在,如果有新人询问《使命召唤》该从哪部玩起,大多人的回答仍然会是《现代战争》。也难怪当《现代战争》的重制版公布后,大家的反应会那么激动了。由于《现代战争》重制版是捆绑在《无限战争》上一起发售的,遂有人表示,即使为了《现代战争》重制版也要去买。
  但是最近的几部作品在打过几场高科技战争之后,动视还是不满足在地球内部给士兵们加装各种高科技外壳,还要遵循物理定律这么麻烦的事儿了,直接将战场大背景设置在了太阳系中。看来动视是真的打算按照编年体做下去了,下一部也许就能跟M78星云的外星人开战了……
  &调侃归调侃,其实《使命召唤》走上越来越科幻的背景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使命召唤》系列之所以有着如此鲜活的生命力,也是因为制作组在不断尝试着创新。《使命召唤4》的成功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从二战的窠臼中突破,带来了更加写实的现代战争。但当现代战争也成了烂大街的题材时,走上科幻之路也算是合情合理了。而从发售之后各媒体的评价来看,科幻背景对于游戏的影响并不大。《使命召唤》系列一贯的电影化叙事手法和精心打磨过的剧本,能够给玩家们带来一场难忘的旅程,经历一场庞大的太空战斗。
媒体评价还不错
  而得益于彻底科幻化的外包装,和前几作相比,《使命召唤13》的玩法和内容上都是有着许多东西让人眼前一亮。比如太空的失重环境,喷射和滑铲的动作机制,让战斗变得更加飘逸,玩法上更加多样,有时候看起来又充满乐趣……
一个飞一个滑铲就是没有正常跑出来的……
  所以除去科幻的外衣,《使命召唤13》还是有着有别于前作的新玩法。从中仍然能够看出制作人员的创新,虽然僵尸模式多少看着有些不太搭……《无限战争》的剧情指导Taylor Kurosaki曾在接受采访时说道:“《无限战争》制作组里的每一位成员在制作游戏时都能体会到当年那批开拓者们将战场从二战转移到现代战场时的那种压力。因为所有的一切都不同了,我们现在正在做的真的和他们当年一模一样。”《现代战争》成功的将《使命召唤》系列推进到了一个新时代,《使命召唤13》又能否成功呢?
  作为玩家的我们要考虑的就是好不好玩,不过这就是一个主观感受的事情了。虽然说目前各游戏媒体对《使命召唤》给出的总体评价还不错,但是在Steam商店的评测页面却基本上出于好评差评各一半的情况。有觉得游戏质量很好的,也有表示游戏存在掉帧现象影响游戏体验的。
  现在游戏已经正式解锁,相信有玩家已经进行过游戏了。那么你觉得《使命召唤13》好不好玩呢?不妨给出你的意见。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
相关新闻:
游戏制作:Infinity Ward
游戏发行:Activision
游戏平台:PC/XboxOne/PS4
上市时间:
游戏特色:
--游民指数
一年一作的FPS游戏《使命召唤》系列最新作《使命召唤13:无限战争》正火爆销售中,跟往年一样,各路游戏媒体也没闲着,很快就放出了三大主流平台(PC,PS4,Xbox One)的画面对比视频,大家请开启写轮眼模式认真的来一场大家来找茬吧。
IGN对于《使命召唤13》的最终评分出来了,IGN维持了此前的暂时7.7分没有变,但是在涉及到对单人战役和多人战役的具体评价上有了些变化。
外媒NX Gamer制作了一段视频,对比了本作在PS4和Xbox One主机上的帧数表现,一起来看看吧。
COD13在市面上已经正式偷跑,现在YouTube频道PLAYGAMES就为我们带来了本作的开场20分钟演示,不怕剧透就来看看吧。
今日,外媒就率先带来了《使命召唤13:无限战争》僵尸模式的一段演示视频,一起来看看吧。
索尼日前发布《使命召唤13》发售预告片,预告片包括全新画面,基特哈灵顿扮演的大反派也在视频中登场。
YouTube用户MKIceAndFire为我们带来了Beta测试的一段详尽试玩演示,一起来看看吧。
动视公布了一支《使命召唤13:无限战争》的新预告片,介绍了游戏的武器制造系统。
《使命召唤13》日前公布多人模式战斗装预告片,即官方搭配的六大职业角色,包括变身杀人狗的机器人角色,刺客。
根据官方网站显示的信息,《使命召唤13:无限战争》附赠的《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该作必须插碟游玩。
在《使命召唤13》中,战争的背景放到了太空之中。这对于整个系列来说都是一大步,自然而然的飞船成为了主要载具,其设计也是重要的一环。
动视公布了旗下的《使命召唤13:无限战争》及《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重制版》的最新游戏实机截图。
本届COD XP大会《使命召唤13》正式公布僵尸模式详情,游戏截图,预订特典,第一款地图为“太空僵尸之地”。
Gameinformer最新期为《使命召唤13:无限战争》,发布了大量图片以及新情报,涉及角色介绍,游戏原画。
Activision公布了更多《使命召唤13:无限战争》与《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相关截图,场景真实人物逼真,让人身临其境的感受置身战场的紧迫与刺激。
《使命召唤》官网近日更新了网站的背景图片,虽然色调较为阴暗,但是也可作为壁纸使用。
综合热点资讯
单机游戏下载
| 不倒翁蜀黍
游民星空联运游戏使命召唤会遭遇大暴死吗?由《无限战争》遇冷说起_爱玩网
不拘一格的游戏文化专栏。在这里尽情分享你的观点、文采、还有情怀。欢迎专栏作家入驻。
使命召唤会遭遇大暴死吗?由《无限战争》遇冷说起
《使命召唤:无限战争》预告片放出后,在Youtube收获300万差评,好评仅50万。那么这是否意味《使命召唤》系列会就此迎来大暴死?答案是NO WAY!
爱玩网百万稿费活动投稿,作者 暴雪Boy_神焰,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还有两个月年度打枪大作《使命召唤13:无限战争》就要与我们见面了,而制作组Infinity Ward仍纠结于Youtube上对《无限战争》铺天盖地的差评中:“(玩家)对于这个作品的负面评价使我们更加坚定自己的目标,现在我们的目标就是尽可能地将这款作品做到最好。”5月初,动视正式于Youtube上曝光了自家年度FPS大作《使命召唤13:无限战争》的预告,短短几天该视频就收获了世界各地群众的差评无数,更一举成为Youtube史上被踩次数最多的游戏类宣传片。
反观EA同月放出的《战地1》预告,后者公布后即凭借着别开生面的一战主题让小伙伴们纷纷主动点赞。被认为吊打《无限战争》的《战地1》不过呢,毕竟EA是有名的预告片大厂,故《无限战争》先败一局也就罢了,但于刚刚过去不久的E3大展上,《无限战争》的实机演示再度惨遭《战地1》吊打……真心人比人气死人啊有木有?甚至还有人据此恶意揣测:这是动视《使命召唤》系列要完的节奏。 网友花式开嘲讽不过骚年啊,如果你真这么想,那就图样图森破啦——年货FPS王者是怎样炼成的首先让我们来回顾下《使命召唤》系列的发展。《使命召唤》系列的第一作问世于2003年,说起它的诞生倒也颇具戏剧性:自1999年起,EA联手好莱坞名导斯皮尔伯格老爷子出品的题材FPS游戏《荣誉勋章》系列持续大卖,于是EA本着赚钱第一的原则,对《荣誉勋章》系列采取了一年N作的开发策略,比如光2002年就有2款顶着“荣誉勋章”名号的作品——《荣誉勋章:》和《荣誉勋章:联合进攻》——问世,外加一款《荣誉勋章:联合进攻》的资料片《奇袭先锋》,而且这三作居然都实现了销量与口碑的双赢,其中《荣誉勋章:联合进攻》更是被很多人公认为电子游戏尝试电影化叙事的先驱。 斯皮尔伯格的大师匠心不仅仅体现在好莱坞电影大片上 《荣誉勋章》系列灵感直接源自斯皮尔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荣誉勋章》的大红大紫让EA的死对头动视无比羡慕嫉妒恨,后者也上马了一款内部项目代号就是“《荣誉勋章》杀手”(The Medal of Honor Killer)的二战题材FPS,亦即后来的《使命召唤》。这还没完,紧接着动视又撞了大运:《荣誉勋章:联合进攻》开发者2015 Games的核心成员因故集体离职并创建了Infinity Ward(亦即玩家俗称的I组),大喜过望的动视立即给I组赞助了一笔启动资金,&同时还委其以开发《使命召唤》的重任,传奇遂就此诞生。
找不同:上为《荣誉勋章:联合进攻》,下为《使命召唤》截图《使命召唤》系列前几作的销量都突破了一百多万份,可以说相当不错,而受到鼓舞的动视干脆将I组收购为全资子公司,同时还索性效仿EA,以年货的形式为《使命召唤》系列推出续作。时间到了2007年,I组的划时代大作《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横空出世,凭借着自身超凡的素质它在世界范围内售出了逾1570万份拷贝(统计截止2013年11月),并且从那以后的《使命召唤》系列作品之销量均以千万份计,《使命召唤》系列亦就此成为FPS游戏史上的至尊。 《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真正意义上成就了《使命召唤》系列的神话迄今为止,《使命召唤》系列已经衍生出了12部正统续作(《》以及移动端游戏如《使命召唤:突击队》均属于挂牌产品,不计入其中),前后周周转转地历经了三个工作室之手,分别是I组、Treyarch(玩家俗称为T组)以及Sledgehammer Games(也被叫做“大锤工作室”),而另外动视还让其它几个工作室HighMoon、Raven、Beenox等帮忙打下手。若按制作者划分,《使命召唤》系列作品可归为三大派别:I组《使命召唤》系列的开创者,其负责的《使命召唤》系列作品基调明快、节奏刺激,带有浓郁的好莱坞大片色彩,也是玩家心中最正统的《使命召唤》系列开发者。I组的《使命召唤》作品分别是:《使命召唤》(2003年)《使命召唤2》(2005年)《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2007年)《使命召唤6:》(2009年)《使命召唤8:现代战争3》(2011年,与大锤工作室、Raven、Neversoft以及T组合作)《使命召唤10:幽灵》(2013年,与Raven和Neversoft以及T组合作)有意思的是,I组核心成员在《使命召唤6:现代战争2》问世后因不满动视对《使命召唤:现代战争》系列的过度开发,最终他们选择在2010年集体离职并成立了新工作室Respawn,至于Respawn的第一款作品就是问世于2014年、让无数人为之惊艳的科幻题材FPS大作《泰坦陨落》。 T组起初T组只是负责替I组开发资料片兼填补《使命召唤》系列作品档期的空缺,甚至I组的制作人员还因这一点在《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的片尾曲里开队友嘲讽,但经历了I组核心成员和动视闹撕逼一事后,T组迅速被动视扶正,而T组也用一部《使命召唤7:黑色行动》证明了自己积蓄已久的强大实力。T组出品的《使命召唤》系列作品在主题上都偏阴暗深沉风,这点在《使命召唤:黑色行动》系列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出自T组之手的《使命召唤》作品包括:《使命召唤3》(2006年)《使命召唤5:战争世界》(2008年)《使命召唤7:黑色行动》(2010年)《使命召唤9:黑色行动2》(2012年)《使命召唤12:黑色行动3》(2015年,与Beenox、Mercenary Technology以及HighMoon合作)大锤工作室大锤工作室直到2009年才成立,其核心成员来自前EA家《死亡空间》开发组。大锤工作室的特色在于其游戏设计理念充满前卫的灵性,更勇于创新,故其前途不可估量。由大锤工作室主刀的《使命召唤》系列作品目前仅有一部:《使命召唤 11:高级战争》(2014年,与HighMoon合作)(附注:问世于2004年的《使命召唤:尖峰时刻》作为《使命召唤》的资料片,它仅有主机版,由Spark Unlimited和Exakt Entertainment负责打造,该作也是《使命召唤》系列里评价最差的一款作品。)那么究竟《使命召唤》系列到底有多么受欢迎呢?据动视自己提供的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4月,该系列累计售出了1.75亿份拷贝,创造了逾100亿美刀的销售额,相当于目前所有漫威真人宇宙系列电影(含才出的《美国队长3:内战》)的总票房收入。 13部漫威真人电影的总票房收入才堪与《使命召唤》系列一战《使命召唤》系列还开创性地定义了现代流FPS,其诸多成功设计包括喘气回血、举枪瞄准、电影化叙事手法、多人联机连杀系统等都已成为如今FPS的标配。如果说上世纪末诞生的《毁灭战士》霸道开启了FPS的黄金时代,那么《使命召唤》系列的牛逼就体现在它将FPS的发展引入全新的纪元。
闲扯了这么多,让我们回头来谈谈《使命召唤13:无限战争》。《使命召唤13》三宗罪看哥怎么洗大致汇总归纳一下,目前互联网上玩家对《使命召唤13:无限战争》的黑点主要集中在:1.未来战争向的题材实在没什么吸引力星辰大海梦什么的,人家早就厌烦了好嘛╮(╯▽╰)╭ 2.画面效果落伍&你好歹也是3A大作,3A懂不懂撒,你这5年前的顶级水平也好意思拿出手?单拿那则画面灰扑扑的预告来讲,你特么对得起那首作为BGM的《Space Oddity》么?3.视频所展示的玩法特性各种既视感各种审美疲劳&&诸如驾驶机甲、太空战机狗斗、失重环境射击、喷气背包二段跳以及抓钩啥啥的,要么早在其他FPS游戏好比索尼家的《杀戮地带》系列出现过了,要么就是之前的《使命召唤》系列作品玩烂了的设定。嗯,一点逼格都没有。 那……该怎么洗地才好呢?咳咳,先论第一条,也就是题材选择问题。如果让《使命召唤》系列选择重新聚焦二战题材,抱歉,二战题材已经被做烂,更不用提这几年二战题材FPS没有一款真正意义上大卖的,一款都没有,甚至就连当年靠二战发家的《荣誉勋章》系列都不屑再碰二战题材。顺带哀悼:《荣誉勋章》系列已死,有事请烧纸。那将题材换回现代战争怎么样?很不幸,I组的《使命召唤:现代战争》系列实在太成功,甚至就连I组自己都无法靠《使命召唤8:现代战争3》来实现自我超越,而I组另一款同样立意现代军事题材的《使命召唤10:幽灵》也用口碑上的惨败对此做了最好的验证。那启用稍远一些的冷战题材如何?呃,T组的《使命召唤:黑色行动》系列也将其做到了极致……其中《使命召唤9:黑色行动2》引入的妹控BOSS与多重结局设计更是饱受很多玩家抨击。另外,当年大锤工作室在着手《使命召唤8:现代战争3》之前也曾筹备过一款越战题材的《使命召唤》作品,调研一番后就将其给砍掉了。 或许聚焦最近几年的反恐战争试试?拜托,有《荣誉勋章》系列重启被阿富汗战争题材给坑死的杯具在前,动视基本不会考虑。至于一战更没戏——尽管目前很多玩家都因《战地1》成为热门话题而傲娇地鼓吹一战至高,但真实历史里一战和二战才间隔21年,甚至大部分武器和战术的都是基本沿用的,这也注定着一战题材FPS很难同二战主题材FPS游戏做出大的区别来,而所谓的飞艇、双翼机甚至三翼机等噱头,无非就是在现有空战游戏玩法的基础上换皮而已。不服?那容笔者问你一句,为何歼20和F22这类现实中的超视距战机搁《战地4》里基本靠狗斗刷脸?实际上,很多看过《战地1》实机演示的玩家都纷纷置疑这是一款挂着一战噱头的二战题材FPS。总之,目前《使命召唤》系列作品可以说将21世纪前后的战场都给覆盖了,二战、冷战、现代战争以及近未来战争什么的都被动视搞过,而始终没有涉及的几个题材像韩战则属于路边李苦的商业雷区(好莱坞很少出韩战电影真的是因为米帝民众“选择性遗忘”么?谁信谁呵呵)。由此我们不难得出结论:若动视想让《使命召唤》系列保持活力并不因题材而折戟,除了玩“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还真没得选,难不成冒着砸招牌的风险学《战地:硬仗》做警匪题材?或是把历代作品里大受好评的僵尸模式给独立成章?顺便,游戏题材上的创意枯竭是如今所有游戏开发商都得面对的难题,比如育碧家的《孤岛惊魂》系列,现代题材做着做着失去了灵感,索性将系列作里的打猎元素发扬光大,让玩家穿越回了茹毛饮血的石器时代,这神跨度……再谈谈《使命召唤》系列作品那落伍的画面效果。这完全是走“年货”策略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从《使命召唤》到离我们最近的《使命召唤12:黑色行动3》,《使命召唤》系列几乎都雷打不动地基于id Tech 3引擎而衍生来的IW引擎打造,将“新三年,旧三年,修修补补又三年”精神给发扬贯彻到底,甚至有个笑话就是当代游戏界没有人能比动视对id Tech 3引擎更熟悉:)。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忽视《使命召唤》系列作品于引擎表现上的持续进步,证据就是每一代《使命召唤》系列新作都引入了诸多领先的技术特性,亦即制作者一直在对IW引擎进行各种魔改,包括为其实现对HDR光照、曲面细分、次世代主机平台等的支持,而大锤工作室在开发《使命召唤11:高级战争》时更是几乎对IW引擎进行了重写。实际上,历代《使命召唤》系列作品开发者之所以选择在游戏画面效果上做出妥协,乃是为了保证给玩家以稳定60帧/秒的流畅体验,而常玩FPS的朋友一定知道帧数意味着什么。 如果说这是“虚幻”引擎 如果说这是“寒霜”引擎 那么这就是《使命召唤》系列作品所沿用的IW引擎:)此外,虽说《使命召唤》系列作品所采用的IW引擎尚不足以同“寒霜”、“虚幻”等业内标杆级产品相提并论,但《使命召唤》系列作品的开发组却拥有业内最强的美术团队(没有之一),游戏里无论是建模细节还是场景搭建的表现都堪称一流,再结合好莱坞大片的镜头运用与气场渲染,各种恢弘场面各种燃,仅就这一点而言《使命召唤》系列作品完全吊打其他同类FPS作品有木有?
没错,《使命召唤》系列作品的一大核心卖点正是其史诗范十足的电影化叙事手法与剧情,二战系《使命召唤》作品中各种向经典二战电影致敬的梗且不提,《使命召唤:现代战争》系列更是将爆米花大片式冲击发挥到了极致,以至于钱队、肥皂、幽灵等角色至今都在玩家中有着极高人气……而为了将这一切做到尽善尽美,动视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包括聘请好莱坞级别的专业演员、编剧与配乐家,启用业内领先的动作/表情捕捉技术,像《使命召唤9:黑色行动2》里有一关主角和战友要骑乘战马冲锋陷阵,动视就连人带马都做了动作捕捉,哪怕骑马的桥段只出现在了这一关。 《使命召唤11》里的大反派由奥斯卡影帝凯文·史派西饰演另:I组已于日前正式确认《使命召唤13:无限战争》将继续沿用IW引擎T-T,虽然它对应一系列新特性包括支持最新最炫酷的PS VR虚拟现实头盔。最后是《使命召唤13:无限战争3》预告及演示被骂得最惨的一点——玩法各种既视感。要说这锅还真不能由动视来背,需知自《德军总部》诞生至今,FPS问世已经有了二十多年,其玩法内涵可以说基本被游戏开发者给挖透了,甚至当年《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爆火就是因为它引领了FPS的新潮流,但如今再要想把FPS做出独领风骚的效果,难!或许动视可以尝试一些冒险的革命性做法,比如学Gearbox的《无主之地》系列大玩FPS和RPG的类型融合,但问题是《使命召唤》系列对动视太重要,步子太大扯着了蛋怎么办?更不幸的还在于,一款FPS的玩法丰富程度同通常它选用的题材直接相关,觉得笔者我在瞎扯?那我问你,你总不能在一款二战题材FPS里赋予角色以喷气背包二段跳和空中精确制导打击的能力吧?于是问题又回到了第一点。 其实《使命召唤》系列的开发者一直在致力于玩家带来创新的娱乐体验,具体体现在游戏里就是《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里的双人狙击关、《使命召唤7:黑色行动》的黑鸟侦察机关以及《使命召唤9:黑色行动2》里的RTS玩法,再有如《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里制作者专门用了一个迷你关卡来表现核打击后某垂死士兵的绝望挣扎……单拿最受抨击的《使命召唤10:幽灵》来讲,设计师几乎是想法设法讨玩家开心,于是乎这游戏的单人关卡里玩家不是化身汪星人侦查,就是扮演潜水员,还能开坦克、操纵卫星玩轨道打击等,完全可以说上天入海下地,一关一个新花样。《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里的核战关尤为重要的是,我们身处的是一个游戏作品如此过剩同质化如此严重的时代,再加上星际战争早就不是啥新鲜题材,你又能对《使命召唤13:无限战争》过多要求什么呢?再者,很早以前《使命召唤》系列作品就不再以单人剧情战役作真正卖点,如今包括动视和正版玩家所看中的都是《使命召唤》系列那酣畅淋漓的网战,后者才是《使命召唤》系列屡次刷新FPS销量纪录的秘诀——你当“美国CF”的大名是白叫的?什么,你要证据?很简单,《使命召唤12:黑色行动3》的PS3/X360版因为主机机能限制都被迫舍弃了单人剧情战役,却照样卖出了三百多万份拷贝。于是当玩家抱怨《使命召唤》系列作品的单人剧情战役越来越缺乏新意时,他们也一并见证了《使命召唤》系列作品在多人部分玩法上的不断进化,诸如连杀系统、技能、滑铲、侧身射击以及地图动态事件等新要素都被先后加入,而《使命召唤11:高级战争》里动力盔甲带来的二段跳连同《使命召唤12:黑色行动3》里的贴墙跑酷流则进一步丰富了联机的乐趣。时至今日,《使命召唤》系列作品都是国外FPS玩家联机对战的首选。 小结:动视在《使命召唤》系列作品上这么努力,你们不要再黑它了好么?最后笔者偷偷卖个萌开个大:《使命召唤13:无限战争》的预告虽然惨遭玩家的恶评轰炸,但同时它也是历代《使命召唤》系列作品预告里好评最多的,虽然明眼人都知道赞大多是奔着捆绑销售的《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重制版去的:)。 网友恶搞:《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重制版碾压《战地1》我比动视高明之《使命召唤》系列症结何在简而言之,《使命召唤》系列为玩家所诟病的弊端无外乎万年不换引擎拉仇恨一百年,再就是在创作理念上由曾经的时代先锋慢慢变成随大流,甚至陷入了自我重复的窘境,偏偏这些都是动视的年货式发行策略过度透支了《使命召唤》系列的品牌价值所致。然而动视心里也苦:纵然《使命召唤》系列让动视数钱数到手抽筋,但现在的动视除了《使命召唤》系列之外还真没几个拿得出手的3A游戏品牌,甚至动视迫于市场因素还狠心砍掉了自家好几个经典游戏品牌像《虐杀原型》、《吉他英雄》等,这也是动视近年来觍着脸出了一堆又一堆影视/动漫改编类游戏烂作的原因。换言之,在动视发掘出新的“摇钱树”前,除非《使命召唤》系列作品真的卖不动了,动视都不会对《使命召唤》系列采取雪藏保鲜的策略,尽管后者恰恰是《使命召唤》系列所真正需要的。当然动视更明白如果不维持《使命召唤》系列的活力,《使命召唤》系列终会迎来“过劳死”的一天,于是在2014年动视正式对外宣布,《使命召唤》系列作品的制作将进入三年一周期的开发者替换循环(即“大锤工作室-T组-I组”,再如此周而复始),大锤工作室及它的《使命召唤11:高级战争》正是该方案的首个受益者,而I组的《使命召唤13:无限战争》则成了第一轮循环中的最后一作。 或许,这也意味着明年我们就能见到真正意义上焕然一新的《使命召唤》系列续作?絮絮叨叨了这么多,等《使命召唤13:无限战争》真出了,笔者必须得入一发《泰坦陨落2》压压惊,嗯,就是这样,oh yeah! 欢迎订阅爱玩APP的《百万投稿每日精选》,更多精彩等着你!
你可能感兴趣:
48小时评论排行
作者暴雪boy_神焰
《大软》特约撰稿人,任黑暴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执行主编:王欣_NG1662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双版纳到底好不好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