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颂没有表现出骑兵貌似没什么用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古斯塔夫新军招募和组织构成
下载积分:2000
内容提示:古斯塔夫新军招募和组织构成
文档格式:DOCX|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16:30:48|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古斯塔夫新军招募和组织构成
官方公共微信在芬兰看极光,到底有多容易——3月17日芬兰极光大爆发!
《LIVE直播》紧紧熊抱楠塔利的春天以前写游记,我总是喜欢写在一段旅程结束之后。习惯了把旅行袋件件清空,该换洗的衣服整理好,然后再安心坐到电脑前,上载相机里的图片,不紧不慢地一边翻看,一边回味相片背后的零星记忆。可是,今天这次,偶不想等了!芬兰的时钟刚刚敲过11整下,楠塔利小镇已经退却了夕阳的最后几抹颜色。23点13分,坐在Naantali Spa酒店的大堂,在上网本上开始敲打这些文字。只想在这个“春城”的午夜,抓紧把这一天来从图尔库(Turku)到楠塔利(Naantali)一路的“芬兰之春”,最抢鲜版地分享给各位亲们,因为这里的春色好像是超市冷藏柜里展示的航空水果,如此的新鲜彻底。楠塔利是芬兰现存的四座中世纪古镇之一,位于芬兰湾最西边的一角。原想以为,古镇自然是远离尘世,没想到其实它离图尔库市区只有不到30分钟的车程(我们坐的出租车)在上午出发前,在图尔库市区进行了不能免俗滴“到此一游”型观光:首是沿着Aura河畔,一路边走边拍走累了之后,搭了当地的巴士,到达图尔库古堡外边的大草坪(中世纪古堡里的事,以后有空再给大家讲吧,这不是今天的重点...)我们一行订了下午1点从市中心出发到小镇的Taxi。所以观赏过古堡后,回到市中心的一家自助餐馆吃午餐。食物种种,其实还是很丰盛的。特别是起司三文鱼卷,做的很入味,但是价格有点小贵。。。饭后,稍作运动,乘车不到半小时,竟然就已经抵达了这个从中世纪保留至今的小镇。步入古镇,幻觉自己走入历史。坑洼的石子路,走在上边其实很有Feel。导游介绍说,要不是为了汽车的行驶安全,整条街路都会保留这种大块大块的石子路。据说当年决定铺设沥青路面的时候,镇上人辩论了很久。古镇上一家珠宝点的招牌。小镇上的每个店铺,都有一个很有特色的Logo招牌,就连镇上的每件房子,都有着自己传承百年的“老名字”。这在芬兰的其他地方,是绝无仅有的。古镇更是一个家家有花,处处近水的社区。出售旅游纪念品的店铺外,花篮更是格外的显眼,让游人一下就能找出来。别以为这么瑰丽的一角是小镇上的公园,它只是当地居民的私人庭院。一路走着走着,发现家家的庭院,都很精致,难道他们上辈子都是干花匠的来的。凯特琳娜小路,很窄,却很有感觉,一直通向镇子后边的海滩。下午4时,我们在这家咖啡厅小憩一杯茶。这家店在旅游网站上非常知名,出售一种全芬兰(应该也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一种小饼干。可惜我们到的时候,已经售罄了...遗憾啊楠塔利小镇外的海滩。这个海滩对岸的小岛,是芬兰总统的“夏宫”。因此,这个小镇在夏季也会接待一些到访芬兰的欧盟国家首脑。他们有的会从楠塔利小镇的港口搭船,到对岸的“夏宫”会见芬兰总统。下午6时,从教堂一侧绕回到镇中心,顺着路牌指引,找到我们预定好的Spa酒店。这时候发现,这个小镇其实真的很小,完全可以用脚走完。但是每走几步,都会发现周遭的美景在不停变换,不得不让人停下脚步,一路边走边拍。晚上8时已过,小镇开始进入日暮的情节。我们站在Spa酒店附属的游艇酒店外的海滩上,一起拍了拍夕阳。围绕小镇,其实还有很多故事,想跟大家分享。如果一篇都说了,估计这篇会超级无敌巨长,所以就不辛劳各位的眼睛了,再加上,我在小笔记本上敲字,也感觉不太舒服...明天我们还会住在这个SPA酒店,相信会找到更多有意思的话题,关注我哦!
一日走过老城:图尔库春季旅游手记来过北欧的人,都不会觉得图尔库是个陌生的名字,因为每天都有一整船一整船的人,通过图尔库的两大游轮码头,横渡波罗的海,穿行在芬兰和瑞典之间。海湾上刮着四季如常的西风,港口里着挤满着四季如常的游轮访客,有我今年冬天写的“体验日志”为证,请戳这里:.cn/s/blog_a7b40e630101cpm1.html(波罗的海之冬日巡航:两岸三地的享乐日记)“进城·小调”图尔库是早于赫尔辛基几百年的芬兰古都。理由很简单,因为它相较赫市更靠近当年北欧皇室的中心:斯德哥尔摩。现在芬兰铁道VR开行的城际列车,从我所住的艾斯堡出发,92分钟后,就将我置身在一个时空骤变的环境里——但是图尔库古城,只是我们此行的中转站——真正的重点还是我敲下这行文字时的所在:中世纪小镇楠塔利。老话说“来过就不能错过”,这篇里就先按下小镇不表,先给列位看看古都的“惊鸿几瞥”,冒充一下个人攻略的帖子吧。置身古都后,在奥拉河畔(Aura)漫步是一定要有的。你的镜头一定不会错过这个花坛,以及它后边的这座红房子。红木屋从13世纪,侥幸逃过三次大火,保留至今。现在被改建为全北欧非常知名的一家特色博物馆——具体展览是什么?以后有空我再写。图尔库的新市政厅。据说老市政厅也在一八几几年的一场大火里烧掉了。窃以为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定期开展全市的“消防安全大检查”是非常必要的额…在Aura河畔散步的各地游客很多。在河边的一些位置,还可以拍摄到最佳角度的“图尔库101大楼”——图尔库大教堂,因为它尖塔的高度也是101米。在“101教堂”外边,许多游客都会留心到这座雕像。他的本名叫Per,是全芬兰大学的“老校长”。雕塑中目光凝视的他正在注视着他一生的骄傲:图尔库瑞典文学院,也就是今天赫尔辛基大学的前身。直至20世纪初,芬兰共和国独立,这所大学都是芬兰全境内唯一一所专注学术研究的大学图尔库大教堂的拱门。如果一定要加个形容词,那就是“很高”,门也“很重”。正如芬兰其他路德宗教堂一样,大礼拜堂的后方安置了大型管风琴。现在,这架管风琴已经不单是宗教乐器,还是周末在大礼拜堂里举行音乐会的重要伴奏。当塔楼上的报时钟伴随着管风琴发出厚重的长音,古都的一切,对此那么熟悉,那么安详。就连教堂外石子路上的小松鼠,也是如此,安心享受它的古色乐园。之后,路过了一个“露天博物馆”——芬兰手工艺博物馆。这是博物馆外的一家有feel的Cafe博物馆其实是个古老的社区。是17世纪开始,在图尔库从事手工业的工匠们建造的工棚和家园。现在所有的老房子和街路都被完整保留,开辟为一家原生态的露天博物馆。跟随导引图,走进一家店,店员是这么和善的一位阿婆,而且,还可以说英文做生意!攀谈一阵后,实在是对这里太感兴趣了,买了一根雕刻蜡烛作为纪念。顺便说一下图尔库的酒吧。据说全城人票选最有特色酒吧,一共有四处。我之前去过其中的两处:“老银行酒吧”和“老学校酒吧”。不过这次体验的Bar,特色并不在装潢和环境上,而在乎质量。因为这家Pinella是全芬兰最古老餐厅里开设的酒吧。特供酒品的菜单,就写在这面大堂的镜子上,饶有兴趣。差点忘记说Aura河上的摆渡船。我们一直沿着河畔从大教堂向古堡的方向走,期间建议大家一定要做一次这个摆渡船。它就一直如此往返在于Aura河两岸,供市民免费搭乘。在渡船上,看到岸上这座红砖盖成的老房子,导游说这栋老厂房现在改建为图尔库大学LOFT风格的学生宿舍。哎...再回想自己的大学宿舍,不胜唏嘘啊。古都的这片区域是年轻的,渡船和岸上都是三五成群的年青学生。虽然5月初还不是放暑假的时节,不过大家显然不会荒废掉这么美妙的芬兰春天。搭了两站的公车后,终于到了古堡之外——这里就是图尔库城堡:芬兰历史最久的中世纪古堡。在历史上,芬兰建古堡,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首要目的:供瑞典国王临幸。图尔库的这座古堡,显然就是皇帝的宠妃。在卡尔玛联盟极盛时期,瑞典国王几乎每年都会来此过“暑假”。当然人家的假期有多长,完全是自己说了算了。古堡塔楼走廊外的木窗。在芬兰现存的“四大古堡”里,窃以为这里是最美的一处。古堡参观又是我个人的一大兴趣,以后我会在特写下“图尔库古堡里的魅影”。古都,古书,古琴,古堡。但是古老并不是近日图尔库老城的全部意象。我觉得这座城市更像是一座完美的综合博物馆。典雅古朴的自然是艺术,方寸间,也随春日的青春舞动。
此贴一定能红。强力抢个好座位!
一日走过老城:图尔库春季旅游手记(2)古都,古树,古琴,古堡。但是古老并不是今日图尔库老城全部意象所属。一座城池,三次浴火重生。河畔尺寸之间,依稀随春风舞动。当人潮穿行城郭内外,城自己却活在一座时光雕刻的博物馆里。如果一个人喜欢看有年头儿的老玩意,相信他一生中一定会来一次图尔库。这的“老玩意”不像是在央视《鉴宝》里,那些需要带上手套口罩去感受的物件(不时还会出现几件赝品…),需要的是一双睁大的双眼和勤快的双腿——我们将走进古老之中,体会时光,裹挟着历史大事件,逝去。在国人眼中,来图尔库旅游和参观图尔库城堡几乎是等价代换量。人在图尔库,如果不走进这座1280年代就开始营建的古堡,只能说是遗憾。几乎与忽必烈开始修筑元“大都”同时,瑞典人看上了这块滨海的高地,开始用石块和木头“堆积木”似的搭建起这座古堡的雏形。城堡的本意自然是近卫图尔库的港口和海湾。为了给营建提供原料,也为了侍卫瞭望的方便,在历史上,从古堡向海湾方向的所有树木都被砍伐掉了。所以现在城堡外,草坪上,等待春意盎然的这些乔木,自然算不上古树。但是在他们所居住的这块领地上,留下的是十几位瑞典各代国王以及家属的足迹。我们从古堡面向海湾一侧的拱门进入古堡。这条路线是当时古堡战士们从海上获取给养和家信的路线。走过拱门,我们就进入了城堡的内庭。这里曾经的作用是城堡的仓库。不过直到16世纪古斯塔夫·瓦萨临幸城堡之前,城堡的墙壁既没有这么高,窗帷上也没有装饰的图案。古斯塔夫·瓦萨是北欧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位君主,他在整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都“挂牌督办”了许多“重点工程”,成为后人参观的重要历史印记。图尔库古堡在它的时代,开始大规模的修缮和扩建,目的是让它成为一座瑞典王室可以居住的夏宫。就这样,这些庭院地面上的花岗岩,才被大量开凿,并运输到这里作为扩建城堡的石材。又由于之前的几次城堡失火,从瓦萨时期之后,图尔库城堡的扩建,开始弃用木质结构,仅有几处在半空中衔接古堡两侧的连廊,基于重力的因素,仍使用了木材建设。由于这时,图尔库城堡已经从最初“海关兵营加仓库”的身份,开始转变成王室的夏宫,所以高大的落地窗开始大量使用,因为这些窗户后边的房间,有的是瑞典王室开舞会晚宴的大厅,有的是皇帝的寝室。连接城堡房间和中庭的木质连廊。它的目的自然是为了方便居住在里边的贵族们可以在茶余饭后到中庭里散步。在这些“散步”的名流中,命运最起伏跌宕的人就是瑞典国王约翰三世。他在当皇子(公爵)的时候,由于在政治角力中占下风,在图尔库城堡蛰居了近10年。后来,他取代了哥哥(额…好像是艾瑞克14世)的皇位,把哥哥和嫂子就关在这座城堡里。以致后来,他不允许这位“前皇后”嫂子回鸾瑞典,成为瑞典历史上,唯一一位在芬兰安葬的皇后——凯瑟琳(Karin)。不过对于后人来说,家族王位争夺战,正给这座城堡不断扩建带来了生机。为了适应这么多显赫人物的下榻,古堡在16世纪后,依然继续扩建。这样就有了这里——建在古堡外、堡垒内的小广场。当时看护皇室的侍卫就在这里接受检阅,并表演换岗——当然那是不可能是给游客表演了…三皇冠是瑞典王室的最重要象征,自然也成为图尔库城堡标志的组成部分。这块石刻盾徽,从16世纪,一直保存至今。历史留下的弹孔,清晰可辨。当我们跟着导游的讲解,一路从中庭走到广场,再走出城堡,好像感觉自己走入了瑞典“后宫剧”的外景地。不过也正因为,这么多宫闱秘史,图尔库城堡的内外装饰都要明显比芬兰其他三处古堡精美、贵气。沿着这条通道,我们就可以穿过最外层堡垒的石基,从另一侧离开城堡。走到城堡之外,阳光突然无遮挡的重新洒满视野,让人有点睁不开眼。心中有很明显的“意犹未尽之感”。水晶球,陶烛台,小皮鞋。这些“老物件”却并不是图尔库城堡内的“老家当”。如果你想知道图尔库之所谓“古老”的“平民”一面,我们还要去参观另一个露天博物馆,让我明天有空时候再写吧!顺便跟背包客的亲们说一句,参观城堡里的博物馆需要花8欧元,如果只是“散步路过”的话,貌似不需要交钱。所以进不进去看,就看大家的喜好咯!
@悦悦幺儿栏 56楼
10:34:00偶真幸运哦。-----------------------------有你关注,偶也感觉很幸运哦。真希望所有常常关注我帖子的亲们,都能有机会来北欧玩玩。这地方也真幸运哦!
@湖水的心愿窒 55楼
21:11:00此贴一定能红。强力抢个好座位!-----------------------------哈哈哈,谢谢谢谢!强力请你继续关注这里!
一日走过老城:图尔库春季旅游手记(3)古都,古树,古琴,古堡。但是古老并不是今日图尔库老城全部意象所属。一座城池,三次浴火重生。河畔尺寸之间,依稀随春风舞动。当人潮穿行城郭内外,城自己却活在一座时光雕刻的博物馆里。欧洲近代化以前的历史,其实远没有现在欧陆风情展现给世人的这种光彩瑰丽。在整个中世纪历史中,两个单词反复被史书记载,并粗暴地挟持着一大段一大段的城市印记,消逝在时光里——这两个词就是Great Fire(大火)和Plague(鼠疫或瘟疫)。历史上的图尔库没能逃脱掉1350年代的黑死病——当时的人,认为要烧掉黑死病人住过的房子,以阻断感染。更为可怕的大火在1827年9月的一天降临这座芬兰古都。一夜大火施虐后,街头巷尾凋零残败,就连图尔库大教堂101米高的塔楼都被烧垮掉。当时图尔库已显繁华的主城,被烧得只剩下25%,还勉强保留着原貌。今年5月的一天,我们一行在去泡SPA前,就参观了这侥幸保留下来的“四分之一”。经过大火考验,这片社区在上世纪已经不再适合居住了。图尔库人并没有把整个社区强拆掉,而是将居民迁走,把老房子们,按照原貌改建成了观光景点——图尔库手工艺露天博物馆博物馆的园地与外界只用一排铁栅栏相隔。一步跨入之后,时光恍若隔世,一下退回到1940年,居民全部迁出的时刻。旧时的门廊与好牌,按照设计者的设想,一切物件保持原样。导游边走边说,这个博物馆与现在的芬兰时间是有时差的,而且可以差到几百年。博物馆由18个街区组成,最老的木房子,一直从1789年,保存至今。在最开始,我们还纳闷,为什么一场大火可以把工业化的城市,燃烧殆尽。走近这里,我们就意识到了:因为在图尔库的那个年代,建筑全是这样的木屋。两排木屋之间,夹着街道,而且细长。走着走着,若不是手里的相机提醒,我们还真以为自己走在一个两个世纪前的农村里。想想这里是不是可以拍点《乡村爱情》之流的电视剧…这个露天博物馆,从1940年就对公众开放了。现实中,维护费用是一个逐年增加的数字。但是图尔库市府会毫不迟疑地保护好这里。因为这家博物馆不但是图尔库最流行的游客景点,还是图尔库小学生必到的户外课程教学地。导游跟我们说,从5月份开始,几乎每天都会有不同学校的小学生到这里上课。在前边那个戴传统帽巾,穿粉红袍子的女生是博物馆的特别导游,专门负责给小孩子介绍图尔库手工艺的传统。传统工艺的流传,一定需要好的教育体制支撑。我们一群手拿相机的亚洲人,在芬兰小孩的眼里,可能也算是某种特殊的“展品”。小鬼对我们的镜头还是很有好奇心的!这是一个标志:全芬兰通用,今天也如此。这个全国统一的Logo标志着“面包房”。所以一个世纪前的面包房,附带着外屋的小咖啡店,按照原貌保留下来。原来一个世纪前,图尔库居民的生活就已经这么小资了。。。这个标志自然是不言自明,这里是鞋匠铺子。推开“大靴子”下边的红木门,我们就看到了当时这家鞋匠的“工作间”。就是不知道他们家当时的生意如何,因为墙上还挂着很多没有用过的原料皮子。与鞋匠铺打通的另一侧,是一个裁缝铺。也许当时的裁缝铺还经营纺织业务。在这18个相连的街区里,现在还开了一家店。店铺的屋子用的也是当年一家手艺人开的杂货铺。现在这个74岁的老阿婆是店长兼售货员。最让人感叹的是,这位阿婆还可以说英语跟我们做生意!虽说芬兰人普遍英文程度很高,不够阿婆都能讲这么流利,还是让我吃了一小惊。她店铺里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这些梳子。据阿婆介绍,这些梳子都是1930年代就制造出来的,所以现在件件都是文物了…这双小牛皮童鞋,看上去确实精致,标价40欧元,心中感叹有点小贵。最后,在下花了2欧元,买了根底部有雕花的蜡烛,当做参观“古村”的纪念吧。当年的民居,原汁原味保留给访客们。每间房子,都可以走进去参观,而且还陈列着当年风格的家具陈设。不过里边没有灯光照明,所以没有拍照。18个街区,由于时间的限制,我们只逛了其中的东侧一半。跟导游走出博物馆,看到这家咖啡店,一打听,居然也是从1851年开业至今。回想国内的那个时候,还在闹“太平天国”,“小资”的图尔库手工业者们就可以在这里喝下午茶了。略感唏嘘。
顶顶又不会怀孕
太漂亮了,帮顶
顶顶更健康
特写图尔库:一家牛叉、超值、特色博物馆!图尔库虽是古都,但是老城的面积其实并不大。不过这种集约型的城建,正好方便了背包客的行程,几乎所有景点都在步行可得的范围内。所以这篇里要特别推荐给“求知欲强”的学生族背包客们一个不能不说的秘密:这家位于市中心、价格超值而且富有特色博物馆。上个图先,让大家小有感觉。 在北欧旅行,让人印象非常深刻的感受就是,每每打开一本城市观光介绍手册 ,总会有几页甚至十几页纸不厌其烦地介绍各种各样的特色博物馆,像斯堪森、瓦萨沉船、芬兰国博等这些大型景点,知名度自不必说。其实在斯德哥尔摩和赫尔辛基还有许多名字听起来都有些古灵精怪的博物馆,比如ABBA博物馆、钟表博物馆、冰球博物馆等。这次我在图尔库参观的这种博物馆,我没有在赫尔辛基看到过类似的(至少我没有找到),而且展品的精致和知识性,绝对不输给任何一家位于首都的博物馆——所以今天,在下要说说图尔库的这家“药房博物馆”(Pharmacy Museum)。人走在Aura河畔,就在市中心的位置,大家的目光很容易被这座红房子捕捉到。因为它是图尔库大火后,在市中心唯一幸存下来的木房子,作为民居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6世纪。现在图尔库市政府接管了这栋“小资情调”的红木房子,连同屋后的花园,一起被改建为今天的“药房博物馆”。沿着屋外的木梯走进红房子,目光刚刚进入大厅,我就稍微惊叹了一下。原来一进门就是一家药店。其实这个穿红袍子衣服的女士是博物馆的导游,从她手中,花了4.5欧元,买下一张成人门票。参观之后,真心感觉很值 ,很赞!药房博物馆的主题是重现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期,北欧药房的真实原貌。展厅就依照红房子室内原有的房屋结构布展,每个展厅都是把这段历史时期里的一所真实药店里的实物,原封不动地搬到这里来展览。比如这间名为“原料室”的展厅,就是把20世纪初在奥卢经营的一家药店的药品原料间整个时空平移了过来。这里最有历史意义的一件展品就是放在上边照片里原料橱柜上的这个木罐子。它里边存放的是毒物砷——拿破仑的真实死因后来就被证实是砷中毒。这个木罐子是图尔库当地一家药店,在18世纪存放砷原料时使用的。在那个时期,每个药品原料罐子上都会用两种文字书写内容物的名称:芬兰语和医学通用的拉丁文。因为当时在芬兰药店工作的,不仅有芬兰人,还有讲瑞典语和俄语的人。走过原料间后,是一间名为“19世纪实验室”的展厅。这里也就是把药品原料送来,制成药剂的地方。这些曲颈瓶是19世纪图尔库一家药房,用作蒸馏制取溶液的设备,比如制备蒸馏水。那时候,这家药房还用这部手工操作的机器,把后边罐子里的粉末药剂,加工成一条一条的药剂,方便出售,就相当于现在我们使用的片剂。一张药品制备实验单还保存在今天实验室的桌子上。当粉末装的药品制成后,当时的药剂师就用左边的那条铁模具把粉末状变成片状。这里是主药剂师的办公室。在18世纪,芬兰的药房大多为民营,一个药剂师获得相应证照后,就可以自己开设药房,成为一家药店的老板。他们就在这样的房间里办公,根据顾客拿来的处方,让实验室制备药品出售给顾客。到了后来,常规药品被大量制成片剂,所以就出现这种有药品展柜的前台。药剂师可以直接从橱柜里拿出药品,出售给顾客。橱柜上边的两大块铜牌,就是官方的授权证书,证实这家药店是有合法注册手续的。APTEEKKI在芬兰语里就是药店的意思。在另外一个实验室展厅里,放着这么一台机器,他的名字直接翻译过来,叫做苦水制造机。导游跟我说,这部机器其实制造的是给病人洗胃用的催吐水,味道喝起来那是相当的苦,相当的难受。所以不论之前病人吃了什么,都能上吐下泻出来…我在这里只写了几个展厅,其实我还照了很多别的照片。不过为了给有兴趣的看官留些神秘感,所以决定还是就此收手。以这家博物馆的知识性来讲,个人认为绝对是物超所值。我后来还特意翻看了访客的留言簿,不乏有亚洲游客的留言。一个意大利女生的留言是,“我去过欧洲很多同类型的博物馆,图尔库的这家是我认为最好的!”
@鹊桥汇2008 64楼
09:58:00极光好看-----------------------------真心是这样的。。可是是在照片里。。。肉眼看到的感觉和照片里还是不一样的。。。我想最主要的是一种神秘感或者是,一种空灵感吧。。。
@青青稼 68楼
18:32:00说的好。。。..谢谢!-----------------------------谢谢支持!希望能写出更多好东东来。。。
@终身的回忆恃 63楼
09:21:00顶顶又不会怀孕-----------------------------哈哈哈,那是确实!这里不是北京地铁,尽情的顶吧!大家一起来顶哦!今晚有“2013欧洲歌唱大赛”的决赛。今年是在瑞典的海滨城市马尔默举行的,可能我过一段会去那里玩哦!如果成行的话,我会跟大家分享更多的瑞典旅游经历!北欧等着各位亲哦!
@晋斯在即 73楼
10:45:00楼主真是好文笔啊,帮顶了-----------------------------谢谢支持!!!希望以后可以写的更好,文笔还谈不上啦。。。权且能够当做大家闲来无事的消遣,我亦非常感动咯!继续帮顶哦!
@环球旅游体验师
23:50:00谢谢支持!!!希望以后可以写的更好,文笔还谈不上啦。。。权且能够当做大家闲来无事的消遣,我亦非常感动咯!继续帮顶哦!—————————————————楼主真真是介绍了很详细的北欧,一直想去都没有机会,看楼主的帖犹如身临其境,好过瘾的说!
这个一定要顶,支持。
太漂亮了,帮顶
芬兰吃货总动员(第五回):图尔库老城的格调餐厅plus Bar如果亲是个小资的吃货,图尔库老城里的格调餐厅,大概总有那么一两家能够让亲瞧得上眼。在下在北欧逛了这么久,似乎渐渐发现了一个新趋势:现在的“背包客们”已经逐渐从以往的“暴走族”,变成更加注重感悟当地生活的“体验派”。据说我这个博客里背包客和准背包客们居多,所以这集里打算特写下图尔库老城里的几家很小资调调的“格调餐厅”,注意不是情趣餐厅哦,不要想歪咯。。。首先介绍这家就站在这位老伯伯身后的Rocca餐厅。从铭文上知道这位老伯叫做Johan三世,不过他跟图尔库城市有啥关系,我还没有弄懂。。。就请懂行的人,留个言告诉小弟咯。我们能够知道这家Rocca餐厅,其实是因为那天想吃中餐。度娘说YOKI的亚洲餐厅,在图尔库开得还蛮不错。可惜不知道怎么回事,我们去的那天中午,人家偏偏不开业。晃到YOKI的后边,就发现了这家Rocca。虽然进了这家Rocca,我们还是有点人在曹营心在汉,还特意为了下这里的服务生,旁边的YOKI怎么没开门,没想到,答案是Rocca和YOKI是一个老板开的两家店,一家做亚洲菜,一家做北欧菜。难怪这两家店离得这么的近,原有是亲家…午餐的菜谱,比较简单,只有四五种选择,但是周一到周五会不一样。这样似乎比较方便在周围工作的老主顾,因为他们不会觉得菜单每天都是重复的,那样很单调。餐厅的装修算得上讲究。吧台旁边的背景墙是现代派的花卉涂鸦。我点了鸡肉萨拉拼盘。端上来发现,配菜里其实还加了几片烤面包,菜码足够一顿午餐的。两个黑色的小杯子里装的是葡萄干和酸奶酱。我们导游点的这份,看上去就太小资了。两片煎三文鱼,下边垫了一块另外一种鱼肉。三种酱料这样一道道的摆在盘子上,看上去就很有格调,不过这个菜码啊。。小了点吧。所以对于男生来讲,还是我点的比较给力。Rocca餐厅还开了一个小酒吧,就在吧台和餐桌之间。不过这个酒吧相较于我们晚餐前去的那家,就逊色很多啦。不过作为中午简餐的地方,个人觉得Rocca还算不错,适合享受慢节奏和喜欢调调的背包一族。餐后甜点是Runeberg小蛋糕——绝对的芬兰特色, 值得尝上一口。Runeberg这个人在芬兰的地位就有点像中国的徐志摩,是芬兰近代最有名的诗人。这种小蛋糕就是他的夫人发明的。下边重点写这家一定不虚此行的小资酒吧,名为Pinella。想知道酒吧的特色酒品是什么,看这面镜子就好了。酒水单就写在镜面上。不过这天的Bar Man显得有点粗犷,不是个小资的小生形象…全部的酒水单就装在这个蓝色花纹的Menu里。翻开之后,发现洋洋洒洒六七页之多。非酒精类的就有不下20种。Bar Man在调配某种甜酒,虽然拍下了过程,但是不知道它在酒水单上叫什么名字。这里自然也卖007最喜欢喝的那种James Bond马蒂尼,名为Vesper。在下不好酒,所以点了不含酒精的调和饮料,名为Virgin passion,这个名字。。。相信你懂的…先把薄荷叶剪断,撕片,放到玻璃杯中,上边覆盖一成碎冰。之后加一种调和果汁作为主调,与薄荷叶混合后,就有了尾调。之后再加上打泡苏打水,增加冰化入口的爽口感。至于是不是真的带个人Virgin般的冲动,你尝尝之后再说咯!这个Bar Man虽然长得有些粗糙,不过跟芬兰大多数男人一样,有种闷骚的内心。。。我们一行都是亚洲人的面口,他自然以为我们是远道而来,所以服务的很细心。给我调饮料的时候,还会跟我用英文讲解每个步骤在做什么。点了酒的人,后来又叫了柠檬汁,用来清新口气。简短截说,这个Bar绝对算是很有特色,除了气氛好的面子之外,“里子”也不错。这里的“里子”我指的是酒品的种类,很多很多。至于后边站的那美女,只是来打酱油的。。。最后给被我说心动的亲,来个实惠点的信息:这家Pinella Bar的位置很好找,只要你会参观图尔库大教堂,就能找到他。因为Bar的招牌就树在大教堂广场的对面。我点的这杯Virgin Passion花费16欧洲大洋,小贵,口感绝佳。酒类的价格,一杯差不多10-20欧元。
大家还在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芬兰刀骑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