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现实不分心理现实

心理学研究:游戏减压更多只是帮你逃避现实
[摘要]汪博士多年来一直研究网络游戏,他发现其实玩任何一种网络游戏都不能减压。他接触过成百上千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年轻人,最后回过头来都会用“无聊、后悔”四个字来概括。“压力山大”是现代都市人共同的困扰,减压也就成了大家共同的追求。在探寻科学减压方法的道路上,有人选择运动,有人青睐旅游,也有很大一部分人认为尤其是情节暴力的电子游戏有减压的作用。对此,法国社会心理学专家最近做了研究,结论是玩暴力电游非但不减压,反而会增压。玩游戏能减压?你想错了据报道,法国格勒诺布尔一所大学的社会心理学专家近期开展了一项相关研究,专家们邀请87名大学生随机参与20分钟的暴力电子游戏或同等难度的其他电子游戏,然后再请他们朗读一篇具有血腥色彩的文章,并记录他们的声音。最后通过计算机程序分析他们的声带微振动情况来判断他们的情绪和精神状态,结果相比参与其他电游的大学生,参与暴力电游的大学生处于更加紧张和焦躁的情绪之中。“首先我很认同这个研究结论,在玩情节暴力的时紧迫感会很强,情绪自然会变得紧张和焦躁。再加上,等游戏结束后,给你带来压力的工作或生活还是那样,但不少时间又已经花费在玩游戏上,此时你会感到越加有压力。”杭州市七医院汪永光博士说。汪博士多年来一直研究网络游戏,他发现,不光是情节暴力的网络游戏,其实玩任何一种网络游戏都不能减压,最后的结果都是增压。他过成百上千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年轻人,最后回过头来评价自己这段历时,都会用“无聊、后悔”四个字来概括。“玩任何电子游戏其实都是在逃避压力,对于解决压力一点作用都没有。”汪博士说,成熟应对压力的方式就是要勇敢面对现实和挑战,如果凭借自己的力量无法解决的话,可以寻求周边人的帮助来解决问题。逃避、自责、幻想过后,只会令你压力倍增。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责任编辑:troyxu]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心理游戏与游戏分析 (取材自TA Today第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章)  你有没有这种经验,和别人的互动是在很不舒服的感觉下结束的,然后你对自己说类似这样的话:  “为什么我老是遇到这一类的事?”
“为什么又发生这种事?” “我想他(她)应该和别人不一样,可是怎么又…”  你是否会因为事情演变成这样而惊讶,但同时又发现类似的事情以前也曾发生过?  如果你有这样的经验,用沟通分析的话来说,你是在玩一种心理游戏。就如同球类或棋类游戏,心理游戏也有其规则可循。艾伯恩(Eric
Berne)是最早注意到“心理游戏的可预测性”的人,他也提出一些方法来分析心理游戏。以下我们将探讨各种分析心理游戏的方法。一、两个心理游戏的例子  例一:杰遇到珍,陷入热恋并决定同居,刚开始一却都很美好,但过了几个月,好日子似乎过完了,杰开始忽略珍的需要和感觉,不但对她大吼大叫,还常醉酒晚归,而且花她的钱却老是“忘记”还她。  虽然他这么恶劣,珍还是和他在一起,而且他的态度越糟,她就越容忍他。这样子持续了三年,珍忽然在毫无预警的情形下离开,投向另一个男人的怀抱,杰回家发现一张纸条写着她再也不会回来了。他整个人都楞住了,喃喃地说“怎么会发生这种事呢?”,他发狂也似地去找珍,求她回到他身边,他越求她,她就越严峻地拒绝他,他陷入忧郁、被抛弃、无价值的感觉中,他努力地去看是哪里出了差错,另一个男人拥有什么他没有的吗?  奇怪的是,杰以前曾有过两次同样的经历,每一次他都对自己说:“再也不要这样了。”可是又发生了,而每一次杰都觉得警讶、被拒绝。  杰所玩的游戏叫“踢我”(Kick
me)。  珍以前也有同样的经历,认识杰之前,她曾有过好几个男人,开始时他们都对她很好,可是没多久就变得很恶劣,她都是以“小女人”的态度忍受,但最后她都突然抛弃对方,这么做时,她都觉得自己无可指责,还带着一点得意,她对自己说:“没错,男人都是这样。”之后,她再和另一个男人发展同样的故事。  珍玩的游戏叫“你被我逮着了,狗娘养的。”(Now
I've Got You, Son of a Bitch简称NIGYSOB)。  例二:莫莉是个社会工作者,正和一个沮丧的个案会谈。  个案:发生了一件很可怕的事,我的房东把我赶走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莫莉(紧簇双眉):真是太糟了,我能帮你什么忙吗?  个案(没精打采地):我不知道。  莫莉:为什么不找报纸看看是否能租到别的房子呢?  个案:这就是问题所在,我没有钱付房租。  莫莉:我想我可以安排你得到一些救济金。  个案:你真好,可是我不想接受别人的救济。  莫莉:那我安排你暂时借住青年旅社,直到你找到新的居所为止。  个案:谢谢,可是我心情这么糟,恐怕无法忍受和许多人一起住。  莫莉努力想是否有别的办法,可是脑子一片空白。  个案叹了口气,站起来说:“谢谢你尽力想帮助我。”就怏怏不乐地走了。  莫莉自问:“倒底是怎么回事?”她开始时觉得惊讶,随后觉得无力而沮丧,她想自己实在不是个好的助人工作者。  同时,走在街上的个案也对莫莉很生气,他说:“她不是说要帮我忙吗?结果什么忙也帮不了。”  类似的情形,他们两人过去都发生过很多次,莫莉常想帮助案主,并提出许多建议,可是案主却不接受,使她很不舒服;而这位个案不断地拒绝别人的帮助,并对试图帮助他的人生气。  他们两人的游戏常成对出现,莫莉的游戏叫“你为什么不…?”(Why
Don't You…?),而个案的游戏叫“对,可是…”(Yes, But…)。二、游戏的定义  关于游戏的定义,在沟通分析师间有一些歧见,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艾伯恩自己在不同的著作中下了不同的定义,我们倾向用艾伯恩较晚期的定义,就是要符合游戏公式的六个阶段。艾柏恩(
EricBerne)的定义,心理游戏是两个人相处时一连串的交流与沟通,但包含着许多双重的、暧昧的讯息,而且它导向一些可预期的结局。所谓暧昧是指表面是一
回事,内在又是另一回事,是双重的;所有的心理游戏都含有操纵性,有意无意的将想表达之本意隐藏起来。对于不懂游戏公式的人,我们可以这样解释:  游戏就是做一件事的过程中隐藏了内在的动机,且符合下述几个条件:1.不在成人自我的觉知之内;2.在行为转换前,这个动机一直没有外显化;3.结果造成大家觉得混乱、莫明其妙,而且都想去责怪别人。三、游戏的典型特徵  游戏是一再重复的。每一个人都会把自己最熟悉的心理游戏一玩再玩,人物和背景会变,但游戏的型态是一样的。因此,若与人相处时一再重覆发生同一情况,就要注意其中是否有
Game发生。我们常听到一句话:“为什么这种事老是发生在我身上?”,就很可能是这种情形。  游戏是不在成人自我觉察之内的。虽然人们一再重复同样的游戏,但自己却不自知,要到游戏结束时,他才会自问:“为什么这种事又发生在我身上?”即使这个时候,他也不知道是自己设计了这样的过程和结局。因此,要知道是否有
Game存在,可从彼此关系中,是否有漠视存在可以看出。因为Game中都含有漠视,漠视自已、别人及现实情况。在玩Game时可能会得到很多的安抚及注意,但都是负面的。所以,
若发现彼此存在有负面安抚的关系时,即代表有Game的存在。  游戏结束时,主角会经历自己的扭曲感觉。  参与游戏的人之间会有隐藏沟通。在表面的沟通下,会有隐藏的讯息在传递,在这样的过程中,人们可以找到和自己所玩游戏相配的人。例如当个案寻求帮助,而莫莉提供帮助时,他们都以为这就是他们的目的,可是由结果来看,他们隐藏的动机却是完全不同
的,从他们所传递的“隐藏讯息”可以看出他们真正的意图,莫莉想得到的是提供帮助却不被人所接受,而个案想得到的是拒绝别人的帮助。  游戏包括一段惊讶或混乱的过程。在这个时候,主角会觉得发生了出乎意料之外的事,有时则是角色的互换,如杰发现珍离开,而珍则是突然地决定离开。  回想自己最近与人互动不舒服的经验,写下当时的过程,核对是否包括游戏的五个特徵,很重要的是,结束时你的感觉是什么?这种感觉是否常发生在你身上?四、游戏的三种强度  第一度游戏:是社会性可接受的程度,通常这是和不太熟识的人所玩的心理游戏。玩游戏的人会愿意把结果告诉自己社交圈里的人,上面两个例子都属于这种程度,我们可以想像莫莉和同事在休息时间谈到其自我怀疑,她的个案则在酒吧和朋友痛骂社工人员的无能,而一般人也会认为这些事情没什么特别的。事实上,第一度游戏占了我们一般人际互动里很大的部份。  第二度游戏:常和亲戚、朋友、家人、同事等较亲近的人玩,结局比第一度的严重,柏恩认为它会导致生活上或生命的重要改变,例如:离婚、离职、朋友间不再往来……且不希望让邻居知道这些不好的事。如果莫莉的个案当面质疑她的能力,她可能会陷入更深的沮丧,较不愿和朋友讨论,甚至难过的辞职。  第三度游戏:是最严重的程度,玩此程度游戏的人,将人生舞台当做扮演,心理游戏的场合,导致严重结局的地点,如医院、法庭,甚至殡仪馆。通常,此种程度的游戏都包含了生理上的伤害,如药瘾、谋杀、强奸……等。
如果杰和珍玩得更凶,杰可能对珍施虐,而珍可能把愤怒累积起来,最后拿起菜刀砍向杰。五、游戏公式(Formula
Game)  一个开启游戏的人,就像钓鱼的饵,吸引一个人来上钩。只要上钩,游戏便开始。所以,至少要有两个人才能玩心理游戏。如果一个人想邀请我开始玩游戏,而我不给他任何反应,游戏便无从发生。  若是一旦开始一个Game,其中会产生很多可长可短的沟通。短则可能是两三个来回的沟通,长则也许持续好几个月甚至几年。有了反应之后,会导致某种转变,带来一些莫明其妙、混乱的感觉,之后结局便出现
了。在这个阶段,有的时候,若能平心静气的回想整个过程,你可能会回想起,当初两个人是为何会开始这样的一个心理游戏的原因。  艾伯恩把游戏的过程以六个阶段来描述,他称之为游戏公式:  饵
+ 猎物 = 反应 → 转换 → 混乱 →代价  Con+Gimmick=Response→Switch→Crossup→Payoff  例一
我们把莫莉和她个案的游戏放进来看,他告诉莫莉自己被房东赶走时,就隐藏了一个饵,其意为“虽然你试着要帮助我,但我不会接受,哈哈哈。”这
时莫莉就成了钩(艾伯恩用Gimmick这个字是指一个人具备某种弱点容易接受对方的饵),对莫莉来说,她的弱点可能是脑中有个父母讯息“别人不幸的
时候,你必须帮助他。”  反应阶段包括一连串互动,可能持续几秒钟,也可能延续几个小时、几天、甚至几年,在这个例子中,莫莉提出了几个建议,而个案一一列举行不通的原因,表面上只交换了一些资讯,但内在却包含了好几次饵加猎物所产生的
反应。转换则发生在莫莉技穷,个案说:“谢谢你试着帮助我。”时。个案离去,莫莉觉得惊讶时,就是所谓混乱的阶段。两人都以自己习惯的扭曲感觉为代价,莫莉觉得沮丧、能力不足,而个案则觉得愤慨。  例二
一个传统家庭主妇来到辅导者面前,述说她的先生经常发脾气,甚至打她和孩子:辅导者:你为何不告诉他你的感受?  当事人:你什么意思,要我告诉他我的感受,说我怕他?不!不!  辅导者:为何不能呢?  当事人:因为他会笑我,再说,我根本无法打开自己的口这样说。  辅导者:那你为什么不离婚呢?  当事人:不,不,要是我离开他,邻居会怎么说?  辅导者:也许你可以请你先生来这里,我们一起谈。  当事人:不,我想他不会来的。  辅导者:也许你可以请亲戚或朋友跟他谈。  当事人:嗯,你这样说也许是不错。但我想,我先生不会愿意将我们吵架的事告诉任何人的,他一定会很生气的。  辅导者:如果他生气,你也对他生气回去嘛!  当事人:(很生气的)我认为你一点也不了解台湾。在台湾,太太是不能够对先生回话的。(立刻站起来)我想我还是去找别的辅导者好了!  这是很常见的心理游戏角色扮演,在当事人表示&我有麻烦,请你帮助我&的时候,“饵”即出现。而我是个很好的人又想帮助她,于是便是“上钩”。当事人叙述很多她的情
况,而我充满创意的给她一些建议,这是“反应”。但每次建议后,她总是说&是的,但是··&表示行不通。而当她推开椅子并责问&你不是一个好的辅导者&时,便是一个“反转”。于是,我开始感觉到“混乱”,她到底要我怎么做?同时也出现了“结局”。对当事人来说,会产生不舒服的感觉。因为,她抱着期望到此来要求帮助
,却未达成。她会在内心证明&我是无辜的,世界是无法改变的&,这样的谘商过程对当事人是没有任何帮助的。这样的情形可用G公式来分析,也可用交流分析图(图八)来看这情况。当事人似乎用
A和辅导者的A做沟通,但其中隐藏一些非语言性(Non-verbal)的意思,证明&你是无用的,根本无法解决这件事&。若辅导者为了
&证明自己是个好的辅导者,能解决这一切&,则从P发出讯息对当事人的C,当这些内在非语言性的想法互相产生时,就是两人之间的“反应”R。试着描述杰和珍彼此相扣的游戏,公式的六个阶段分别是哪一部份。把自己所想游戏的例子,也以各个阶段来区分,每一个阶段隐藏的讯息是什么呢?(待续)和文化心理(hwhxl2015)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大不六文章网立场
hwhxl2015和文化心理咨询中心,晋中海普诺斯(催眠)咨询辅导中心,成立于2015年,是集心理培训,个体咨询,团体辅导,EAP员工援助为一体的心理工作机构。热门文章最新文章hwhxl2015和文化心理咨询中心,晋中海普诺斯(催眠)咨询辅导中心,成立于2015年,是集心理培训,个体咨询,团体辅导,EAP员工援助为一体的心理工作机构。&&&&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3-
举报邮箱:
Copyright(C)2016 大不六文章网
京公网安备78人人网 - 抱歉
哦,抱歉,好像看不到了
现在你可以:
看看其它好友写了什么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问题正文
手机用户(****8518):
玩游戏时不动脑筋就说答案,也不想过再说!这个不动脑筋是不聪明的表现吗?
玩游戏时不动脑筋就说答案,也不想过再说!这个不动脑筋是不聪明的表现吗?
不是!每个人做事都有自己的想法,我们只需要学会尊重就好!
16:06:20&&&&来自
16:06:2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犯罪心理有现实案例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